三大关系

2024-06-14

三大关系(精选12篇)

三大关系 篇1

和谐校园的产生源自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 也是社会对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历来就是培养与造就社会精英与社会劳动者的重要场所, 它必须适应社会引领的客观要求与主观愿望。因为教育作用是一种理想, 它是一种由现实通向未来的桥梁;没有这样的理想教育, 我们就不会有光明的前程;没有这样的桥梁, 我们就无所适从, 必然会走入理性的误区。为此, 我们必须建立和谐校园, 以和谐校园的建设来推动学校的教育。笔者以为, 要建立和谐校园就必须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物质与精神、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这三大关系。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工具理性没全错, 错的是外加了功利性。

和谐校园在办学思想与办学行为上确实应当是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的有机结合, 而且必须以价值理性为根本、以工具理性为方式, 来促进制度与人的和谐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目前, 我们存在的问题是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割裂开来了, 纯粹地以脱离了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方式去衡量学生, 因而形成了学校“分数主义”的“应试教育”, 从而脱离了人的根本性——价值理性。但是, 笔者以为工具理性是一种衡量的方式, 这种方式本身并没全错;错的是我们使用的方法中被渗入了功利性的自私观念, 由此引起了教育的偏激行为。

价值理性强调的是精神因素, 即人性的支撑点。这些累积的思想行为本身并不是功利, 因为人性的本质应该是属于真、善、美的。如果说有功利性, 那是接受了不良环境的影响。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尚品质培育的过程, 我们当然不应该渗入功利性。笔者并不反对工具理性, 因为其中一些数量的关系使我们有了衡量的尺码, 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具的理性就是功利性的。事实上功利性是由人们外加的, 如果没有这种外加的东西, 工具理性的价值就更加客观与合理。因此,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可以把分数作为一项衡量的标准, 但不能将之引向功利性。在笔者看来, 当今学校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把分数与功利结合了起来, 教育也从而陷入了所谓理性的误区。

从学校管理的意义上来说, 教育的价值理性确实是通过教育的工具理性来实现的, 但绝不是以价值理性的缺失为代价的, 教育的工具理性必须服从于人的价值理性。唯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把工具理性的方式建立在价值理性的基础之上, 我们才能在学校管理中真正构建美好的和谐校园。

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物质决定精神, 但一定时段内, 物质反映了精神的内涵, 由此决定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在于精神的领导与共建。

和谐校园强调价值理性, 实际上这种价值理性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建设方面。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 和谐校园也就是要建立一种学校的文化, 而它的衡量标准又必须由工具理性的价值来确定, 因此说, 和谐校园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统一。于是, 我们都在创建物质文化, 布置美好的校园环境, 并在环境中凸显人文精神, 以物质文化来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于是, 我们广泛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在教育中坚持德育为先,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然而, 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常常不能名副其实, 这与工具理性的衡量标准不无关系。这里还有一个物质与精神的问题。物质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 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那么校园文化的建设, 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呢?物质文化的构建, 是由精神的人创造的吗?从目前的现实来看, 显然人在创造着校园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之所以起作用正是源自于精神的引向。这种在时段上的向背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不能忽视的。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源于教师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行为表现, 其中工会活动又是展现教师精神文化的重要形式。通过活动的展示, 协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干部、教师与学生, 以及教师与职工的关系, 融合群体多元文化的精华, 从而起到精神领导与共建的作用。因此, 学校文化的立意在于精神, 物质文化也就反映了这样一种精神罢了。

三、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关系

刚柔并济应当以柔为本, 以柔为本, 就是以人性为本;以人性促进制度, 以制度完善人性。

和谐校园的建立, 当然离不开学校的管理, 管理也是实施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那么, 管理是以工具理性为标准, 还是要以价值理性为标准呢?这里实际上是个制度合理不合理、被不被认可的问题。制度的起草、讨论与决定通过, 是全体成员共同的事务, 是共同的决定, 还是只是部分人的事情, 部分人的决定?刚性的制度是来源于强制的权力, 还是来自于群体认可的团体准则?这才是刚性制度管理问题的根本所在。显然制度应该服从于群体的意向, 如果这种意向被忽视了, 制度就会变成强权。其实, 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这个强制的权力, 而是这种刚性制度的认可程度与有效性;没有得到广大成员认可的制度, 即使再刚性, 也无济于事。因此, 学校管理的要义首先是制度制定的柔性管理, 而后才有了制度执行的刚性。

制度的有效实施根本在于尊重人性, 这种人性从制度的实施中表现出来, 制度显然应该是人性的反映。制度可以规范行为, 但是它在规范行为的过程, 应该更能体现出对人性的尊重。否则, 这样的制度就是残忍的。

管理的目的在于发展人性、促进制度的改善, 而不是压抑人性、以制度来限制人性。因此, 柔性管理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起点与根本。制度的刚性原则显然是建立在柔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忽略了柔性管理, 学校的管理制度就失去了它的原动力。

从目前来看, 我们的学校管理大多停留在制度的管理上。以等级制的层级关系制定学校的制度, 以制度的形式来确定教师的规范、控制教师的行为, 常体现为刚性的管理, 表现为奖惩的事项, 如根据月考、中考与高考的成绩高低来对教师进行奖惩, 以及学校常规的五项评比等。在对学生的管理中, 我们也常常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最重要的标准, 以致造成了教育基本功能的缺失, 也违背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在学校管理中, 我们看到不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了相互割裂的学校管理文化与教师文化。在市场化社会中, 我们的学校受到了功利性的冲击, 唯利是图的办学方式也并不鲜见, 譬如“校中校”的现象就很普遍。“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也逐渐丧失殆尽, 各个层级都完全与利益相挂钩, 在管理中表现为“不是我的范围, 哪怕事情再糟糕, 也没有义务去。”管理层之间互不相干, “老死不相往来”, 学校工作难以整体推进, 甚至形成了利益纷争的混乱局面。由此我们看到, 在制度管理中仅仅靠刚性原则显然无法协调学校的发展关系, 因此, 必须重视柔性管理。这种人性的魅力、品格的象征与智慧的光芒, 永远是我们管理中最珍贵的东西。一旦消失, 学校就会进入僵死或无序的状态之中。

刚性管理是执行制度原则的过程, 必须建立在柔性管理的基础之上。为保证制度有效实施, 确实需要刚性管理, 但单一的刚性管理往往难以奏效。当然, 学校管理显然不能离开刚性管理, 否则, 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造成学校规范的缺失和思想的混乱。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当看到, 人类在不断地进步, 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 因此, 新建立起来的制度也必须与时俱进, 以新的进步的思想来及时调整制度, 使刚性管理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这样, 刚性管理就有利于建立和谐有效的校园文化, 有利于促进人与制度、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大关系 篇2

IT企业招聘专栏、职位热门关键字搜索、用手机找工作

“员工关系”一词源自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西方,最初由于劳资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劳资双方力量博弈中,管理方逐渐认识到缓和劳资冲突、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正面作用。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人性本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企业越来越注重改善员工关系,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员工关系。

我时常听到有的管理者讨论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者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的承诺。包括工作的引导、资源的支持、服务的提供,更谈不上生活的关心;我也时常听到直线经理关于别的部门不配合自己部门工作的抱怨,特别是关于相互间的推诿、办事效率低的议论,不过我们很少逆向思考我自己是如何配合别人的。试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不从自身角度改变服务观念,先让别人满意而做先行者和倡导者呢?作为管理者,我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不能成为公司利益的代言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而只是一味抱怨呢?当听到消极的、负面的或者笼统称做所谓员工“不满意”的议论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公司的角度、从积极的角度、从正面的角度加以重视、加以引导、加以解决而是任其蔓延呢?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能,人力资源部门是员工关系管理组织部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人力资源各项政策能够顺利施行的最大责任人,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在处理员工关系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最近,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项历时1年关于员工离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员工离职的原因跟钱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跟企业领导的不和成为了导致他们离职的第一位原因,其中包括管理者说话技巧不好、员工关系处理紧张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我在此提三个员工关系管理技巧供大家参考:

技巧一:摆正心态,放低姿态

1、有句谚语说得好:“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所表示的意思是低头是一种谦虚的人生态度,一种真正懂得做人处世的意义后年表现出来的态度。有道是“人格无贵贱,人品有高低。”作为老板或管理者老把自己看作官,把自己摆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逞威风,实则是把自己的人品降了三等。反之,不摆官架,低调一点,看似少了些官威,实则提升了自己的人品和威信。管理者应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怀若谷。把你的才智和谦虚结合地一起,保持学习的热情,时刻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2、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多少。事实上比你高明的人有很多,你要放下管理者的“身架”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融于常人当中,并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团队中普通一员。永远与下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平台。放低姿态等于抬高自己的身价,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不足和错识,所以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多肯定和包容部属。

技巧之二:以身作则,履行领导职责

1、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说:“言行一致,坚定不移、正直并且强有力的领导人才是优秀的领导人,才能攀越高峰。”作为一个管理者,言行一致不仅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孔圣人日:“政者,正也。君为正,则

百姓从政矣。”律人必须先律已,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注意自身修养,行动要以身作则,先正自身再去影响他人,进而率领员工去开拓进取,已不正,焉能正人?

2、管理者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其观点、力量、信心和忧虑,都会影响组织,你必须在你所说和所做的所有事情中为你的员工树立一个标准,树立起一个高标准的榜样让他们学习。管理者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是在于你带领部属完成了多少工作?在完成工作过程中你有没有以身作责,起模范带头作用。

技巧之三:识人于微,用人于长

1、“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微的意思是事态的微细变化,君子见到微,就应有领悟,有所作为。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其人的学识修养。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有叶落而知天下秋,饮一瓢而知河所在的本领。在细微之处来识别一个人的品性才华,为企业的人才选择把好脉。现代企业都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员工,一个意志不坚强的人,最终会被生活抛弃。而勇敢坚强的人,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言输。作为一个管理者,在选择人才时,应该注意对员工的心理素质的考察。

2、用人以长,适才适所。我们用人就是要用员工的长处和强项,把合适的人才放至最合适的地方,发挥员工最大的价值,一个不会用人的管理者,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因此他与员工的关系也处理得很紧张。

综上所述,员工关系管理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本身的问题。所以,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员工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应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应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应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应是新观念的开拓者,应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员工关系管理的成败和水平,更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或许,这才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进行员工关系管理时应该深深思索的问题。

80后婆媳关系的三大命脉 篇3

?茭当事者说

讲述者:毕秋秋,女,26岁,会计,婆媳“过招”已两年

原以为我的性格很外向,嘴巴又甜,未来婆婆一定会喜欢我这种懂事的儿媳,但是结婚两年后,得出的结论是:媳妇功夫下得再深,婆婆不接招也是空的。为了讨婆婆欢心,逢年过节、出国旅游,我每次给婆婆买的礼物都比买给我妈的好,但是婆婆每次都反应平平。

后来婆婆居然跑去跟我老公说:“这个媳妇花钱大手大脚的,你辛苦挣的钱就是这么被她花了啊。”苍天有眼,我和老公平时零用钱都是AA制,连月供我们也是一人出一半啊。

有好几次我和婆婆小吵了几句,为了缓和气氛我主动找她说话。平时我和我妈有个拌嘴吵闹什么的,只要我撒撒娇妈妈就不介意了,但是任由我怎么讨好婆婆,明里暗里的道歉认错,婆婆就是得理不饶人继续生气。婆婆黑面,老公当然拿我问话,我给他解释事情的原委还有我做出的努力,老公竟然都不太相信,因为“婆婆生气的阵仗比你大些,肯定是你过分了”。我也想过把婆婆当作母亲那么对待,可是婆婆的态度总让我和她亲热不起来。

讲述者:楼婆婆,女,50岁,退休老师,婆媳“过招”已四年

多的不说了,一天都讲不完,就说四年前媳妇刚嫁到我们家时的事。我们家条件不错,包下了全部的婚礼费用给小两口办了个热热闹闹的婚礼,还把一套原本是买来给我和老公安享晚年的房子送给他们住,谁知不到半年媳妇就闹了起来。原因只有一个,儿媳说“要住完全属于自己的新房子”。

而我们送给他俩的房子基本是新房,买于两年前,曾租给熟人住过一年,最初是准备空出来给我们养老用。但媳妇说不行,两年前的房子格局、外型、小区配置都过时了,而且“外人住过的房子始终有个味道”。一百多平方米的面积,也被她数落成“脏兮兮的暴发户房子”。

那次,我差点被这句话把高血压气发了,现在多少人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你说她一个小孩子怎么不识好歹呢。后来为了儿子不受夹板气,我还是妥协了,资助他们7万元首付买了个小户型,但是心里始终耿耿于怀到现在。

嘉宾:张妮,律师事务所律师

?茭恋子情结和独占欲是冲突焦点

从这几年接手的咨询案例来看,80后婆媳因闹不和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数量确有上升趋势。婆媳间矛盾冲突最本质的原因是“恋子情结”和“爱情独占欲”的冲突。8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任性、不会体贴人、不会做家务、受不得一丁点委屈,但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个性张扬,婆婆们往往就看不惯。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钱观念的分歧。婆婆们一般很节俭,自然看不惯儿媳们的大手大脚;而儿媳们从小丰衣足食,无法理解婆婆们固守的节省观念。

第二,家庭观念的对立。婆婆们往往以丈夫和儿子为人生重心,而儿媳们多半自主意识强。

第三,子女教育方式的差别。儿媳们认为孩子一定要从小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婆婆们则往往疼爱甚于管教。

第四,就业观念的撞击。婆婆们习惯职业生涯上的稳定和平凡,而儿媳们则因为压力和竞争而不得不一路追赶,甚至经常变换工作。

最后是传情方式的差异。儿媳们敢于公开示爱,这种情感表达法让婆婆们颇为看不惯。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可看成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媳妇和丈夫是这个公司的投资者,双方的年龄、经济条件、精力等是为婚姻所必须付出的,也是向公司投入的成本。公司的“产出”包括生理需求、稳定感、安全感、社会评价和被尊重等等。以最小投入得到最大产出。女方总是希望男方把他的资产尽可能投到公司中去。

婆媳关系搞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在媳妇,苛刻的婆婆毕竟是少数,而丈夫必须兼顾双方的要求,是最大的受害方。媳妇是最大的受益者,媳妇要树立一损俱损的观点,应多从婚姻美满度上去考虑问题。

?茭婆媳关系对夫妻感情影响很大

我这两年接手的夫妻离婚案不少,因为“处不好婆媳关系”而离婚的,确有碰到。印象中有位男士在谈到离婚原因时倒是很直接地说到,妻子不太讨母亲和家人喜欢,因此夫妻感情一有点问题家人就怂恿我们分手。无数的事实证明,婆媳的不和谐,确实会导致夫妻感情不和谐,甚至感情破裂,走向离婚。也就是说,婆媳关系处不好,绝对影响夫妻感情,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缓慢的侵蚀性破坏。

?茭到底怎么做

对80后的婆、媳、子的相处之道,3位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邱驷:“他”要在心理上成熟起来

双方都应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对于差异采取彼此宽容、和谐共存的态度;

婆媳双方不要把儿子/丈夫当成争夺的物品,可以用共同对儿子/丈夫的爱为纽带;婆媳双方要更加理性,发泄之前先想一想,而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否则很可能闹到谁也不理谁的地步。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婆媳关系不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子/丈夫在心理上没有长大,无法成熟地处理婆媳之间的差异,因此处于“夹心饼干”的儿子要努力成熟起来,承担起化解误会的任务。

孙元明:婆婆媳妇不妨各自妥协一下

要处理好婆媳关系,首先明确这个问题没有本质上的对错之分,没有胜利者;第二,双方都不应向对方提出过分要求。比方,如果媳妇向婆婆妥协,“产出”的是丈夫的满意。因此,媳妇应摆正位置,保持一个恰当的“产出”期望值。同样,如果,婆婆能向媳妇妥协,这就相当于为儿子在公司加大投入,保持了“产出”的平衡。所以,两个女人只要各自妥协一下,婆媳关系都会和谐得多。

张妮:婚姻也要化繁为简,经济最好“明算账”

《双面胶》里的丽娟面对婆家有借无还的集资建房款,曾痛斥老公“早说过两亲家不要有经济纠葛”,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情况该咋办?我建议:亲家也要明算账,为避免将来两家的口舌之非,如确实有必要借亲家的钱,双方都应写借条,把事情转化成简单的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

责编/彭艺珂

三大关系 篇4

一把握流行与传统的关系,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现在的音乐课堂中, 学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 而对古典音乐缺乏热情。在流行与古典的碰撞中, 作为理性认识还有待提高与完善的高中生, 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他们的正常心理, 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流行歌曲能轻易地将学生迷住, 传统的音乐教学却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中, 我发现了其中的原因:高中生是一个接近成人年龄而又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群体, 他们的喜怒哀乐比成人明显。他们渴望自由, 追求精神上的寄托, 因而对流行歌曲充满了热情。他们想听, 更想去唱。每周一次的音乐课, 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材曲目的思想意义深奥, 再加上媒体对流行歌曲的大力宣传, 使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 与高雅音乐相比, 流行音乐更能反映他们对生活的感受, 而教材中的很多歌曲却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现在教材里的内容在他们看来, 早就“过时”了。他们渴望在课堂里有他们喜欢的音乐形式, 而流行歌曲歌词贴近生活, 旋律易于上口, 学生容易学会。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有其永恒的魅力, 这是流行歌曲所不能比拟的。由于中学生的分辨能力低, 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文化气息所感染,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歌曲不仅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音乐的形式有进一步的鉴别能力。

无论课本中的还是课本外的歌曲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音乐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及审美情趣进行选材。课本中有些音乐, 如奏鸣曲、回旋曲等是很多学生听不懂也没有兴趣学习的作品。课本外也有很多好的音乐作品, 如《隐形的翅膀》《听妈妈的话》等, 应该毫不犹豫地拿到课堂中。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逐渐被更多的听众所接受。经久不衰的流行歌曲, 一定有它的理由。因此, 选取近年来优秀的流行歌曲引入到高中音乐课本中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 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 但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优秀的音乐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不管是课本中的音乐还是课本外的音乐, 只要是好的作品, 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 我们就应该像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一样拿来运用。艺术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不拘一格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教学, 丰富教学资源,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 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将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 服务于教学, 让学生感受到流行音乐的民族化和传统音乐的流行化给他们带来的新体验。譬如, 讲授“醇厚的中原韵”一课时, 在课堂上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好汉歌》, 启发学生找出《好汉歌》与《王大娘补缸》的异同。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歌曲铿锵的节奏、朴实的旋律一下就让人联想到那些行侠仗义、路见不平的英雄好汉, 《好汉歌》与《王大娘补缸》在旋律特点上相似, 但音乐形象和风格上却截然不同。了解后, 学生们会心一笑:一直认为“好汉”和“王大娘”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形象, 但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一家人”。

二把握听与讲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是主要方式, 美国著名作曲家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 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讲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恰当的讲解更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体验、理解音乐作品, 尤其是欣赏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作品。但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常见学生正在欣赏乐曲的兴头上, 教师却插入几句解释, 好心的旁白却造成学生过多的听觉负担, 学生听了讲解则忘了音乐, 专注于音乐耳边却又有教师语言的干扰。学生听赏与教师讲解成了较难处理的一对矛盾。

正确处理好音乐欣赏教学中听与讲的矛盾, 教师除了分配好听与讲的时间, 精心安排听前讲、听后讲的内容与方式之外, 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将教师有声的同步讲解语言转化为适时呈现的无声字幕, 较好地化解听与讲的矛盾。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由于乐曲较长, 听前、听后介绍曲式结构都不利于学生理解其对应关系, 可以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随着经典音乐的流淌, 课件逐步呈示乐曲奏鸣曲式的结构, 学生清晰地明白了乐曲的引子、呈示部 (包括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 、展开部中音乐材料的六个发展阶段和再现部, 对乐曲的结构了然在目。重复欣赏时再要求学生将屏幕上呈示的乐曲内容和意境, 与乐曲的曲式结构作对应选择练习, 如引子部分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场景, 呈示部的主部表达的是相爱的主题, 展开部中分为不祥的征兆、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坟前控诉、哭灵投坟六个发展阶段, 再现部展现了化蝶的仙境等。这给学生解读音乐铺设了台阶, 使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注意力更加集中, 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入。

三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创造性

目前在很多县市的高中, 仍然是由城镇中学和农村中学构成, 开设的音乐课还是每周一节, 他们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别。音乐教学活动不应该强求一致, 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基于此, 音乐课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在想象中去创造, 促进思考, 发展智力。如在教学《滚核桃》这一作品时, 先让学生熟悉曲子的结构, 然后小组编创动作, 安排小组合作表演;安排一些编创活动, 如自制打击乐器、自创乐句、自创节奏等练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类型的课堂上, 师生间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地位则相当于导师的角色。这种模式, 对高中学生是很适合的,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锻炼学生表现音乐才华的勇气, 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帮中学,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音乐课必须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的课程环境下, 音乐教师应当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 不断创新理念,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致力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的愉悦的音乐课堂, 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不断地破解教学中的难题, 全面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改革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目标, 也是音乐教师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职场不可缺的三大关系 篇5

个人关系:即家庭网络版、亲友,一切青睐你的志趣相投的人。在这些人的身边,你会感觉良好,浑身是劲。他们深爱着你,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为你的个人关系腾出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能让你保持恒久的动力。

社交圈子:与个人关系相比,他们或许略显疏远,

你或许只能在各类晚会上碰到他们。你们拥有共同的爱好,比如:散步、远足、骑单车或是看电影。假如你刚搬到一个小镇,你可以在你喜欢的地方、业余教育的.课堂上或者在参加社区义工时结识他人,拓展你的社交圈。

专业网络:这个网络显然比别的关系更为疏远。你只能在同学会、专业会议和工作场所见到他们。它包括和你共事过的人,你的老板、导师和教授。此外职业咨询者亦属此类。虽然,我所提出的良师益友、保持动力、加强关系网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你能得到升迁,但是这一切足可以为你赢取赞誉和盛名。如果你开始通过你的关系网为你的目标打拼时,你定会拥有无穷的动力。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该找职业咨询人员帮你重新审视以往的成绩和目标。当然,你也也许会意识到,侧面出击抑或在更深的层次上继续自己的角色是职业发展和个人回报的最好形式。

论品牌与消费者的三大关系 篇6

既然我們认可品牌是可以拟人的,同时建立关系也是品牌建设的重点。那么我们不妨来温习一下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常见的三种关系。

利害关系:这类关系往往因循逐利避害的原则。有利时,蜂拥而至,友善和谐;无利时,门庭冷落,平淡冷漠。一切以利害为基础,有利可图时,追随拥护不断。有害、有风险时避之唯恐不及,有过分者甚至会反唇相讥,落井下石。

趋同关系:这类关系往往是因为有相似性、类同性而彼此接近。如:有共同的经历、爱好、目标、单位等。类似于同学、同事和生意伙伴等等。相处持续与否,会因彼此间的理解、包容、支持和理念认同等改变而改变,这种关系会随着认同度的高低起伏而变化着。

血脉关系:这是生活中最容易理解和区分的自然关系,直接而明了。这类关系建造的典范,在家族传承中表现得格外突出和成熟,这是最经典的一种人际关系。可延续性是其显著的特点。

要说明的是,这三种关系不能简单用好坏优劣来进行区分,三种关系能否持续久远,均与个体或群体的经营能九息息相关。

在品牌建没中,也存在类似的三种情形和状态:

利害关系:这是品牌诞生之初就要清晰界定的,其核心就是在向消费者说:我是谁?我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这里的要点是:切勿过度夸大好处,并要尽量避免所有可以预见得到的不足或害处。不夸大,是为了接近消费者的期待,避免因期待过高未能满足而导致怨恨。清除不足,只为避免造成伤害。举一个广受非议但消费者利益输出却很成功的例子。“脑白金”,在这里先不评价这个品牌传播的风格和调性,仅就该品牌早期挖掘的产品利益来看,确实是十分精准的。脑白金“改善睡眠”的顾客价值是获得消费者广泛欢迎的,“睡眠不好”是对消费者的精准洞察,市场和业绩自然不在话下。

趋同关系:这是品牌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在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后,品牌往往需要通过挖掘消费者群体的显性和隐性心理特征。通过述说品牌故事丰富品牌内涵以塑造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形象。其中请明星代言、赞助主题活动是常见的手段。我们熟知的众多洗发水品牌广告中,总有一个秀发飘飘的美女在镜头前不经意地显摆一下飘逸光彩的秀发,这就是基于消费者普遍认同秀发美丽的标准——“飘逸光彩”。虽然消费者头发的毛病不尽相同,各产品的解决方案也未必一致,但消费者这种趋同的认知,各企业和品牌也必须借此与消费者建立认同的关系。品牌趋同关系的建立,还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群体相对一致的偏好,相对一致的行为习惯来建立。在此不再赘言。

血脉关系:我们通常把品牌比作企业主或品牌经理的儿子,这里其实不仅是在说一种态度,也是讲一种延续和传承。我们知道品牌建设中最讲究的是“精确性、一致性、延续性”。而这些原则的践行往往是品牌价值和资产能否被有效延续的关键。

精确性,是指品牌要找准核心受众,找准核心利益,找准沟通的媒介。这是告诉我们要向谁说话、说什么话,怎么说话的基础工作。这些是降低资源使用风险的重要前提。

一致性,是指即便在不同环境中,品牌信息传递也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因人、因时而有偏差。

延续性,这里指的是一个时间概念。我们在市场上时常发现,一个好端端的品牌被搞得面目全非,缺乏延续性。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品牌管理者发生了变更。很多管理者总有一种冲动,喜欢借改变品牌的形象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从众多成熟品牌出现根本性的品牌形象改变之后的结果来看,成功者寥寥。因此,改变必须要符合市场需要和产品的核心价值,切不可因经理人个人喜好而变化。

三大关系 篇7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众所周知, 传统教具与现代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各有利弊,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传统教具与现代媒体的优点与缺点, 应当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的、恰如其分地使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长处, 使之能够优势互补、圆融共生, 使英语教学效果最优化。其实, 传统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其突出的特点, 但传统教具也有自身的长处,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具的缺点, 教师必须将传统教具的优点与现代教具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才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总之, 传统教具也须继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除了常用的幻灯、录音机、电视、多媒体、挂图、卡片、模型、实物外, 一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器物都可以用来充当教具。

二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具使用不是多多益善的。有些小学英语教师煞费苦心制作了很多教具, 但学生注意力却被分散了, 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其实, 教具的使用, 是很有学问的, 是很值得我们英语老师好好研究的。比如《蔬菜王国》是一节健康活动。教师如果准备了红艳艳的西红柿、脆生生的黄瓜, 可谓煞费苦心。教师如果一上课就把教具出示给学生, 本来是想引起学生兴趣的, 结果, 学生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蔬菜上, 老师再讲什么, 根本就不听了。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教具的作用是什么?教具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的!如果一种教具, 最大限度的帮助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那么, 这种教具的使用是恰当的、成功的。如果在活动中, 一种教具的使用, 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功效很低, 笔者认为还是不用为好。因此, 我们在选择和准备教具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考虑课程的内容, 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可是, 目前来讲, 少数英语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具时, 错误地认为教具用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我们常常看到在活动的过程中, 老师们像魔术师一样, 一会儿变出一种教具, 一会儿又变出一种教具, 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 一个游戏接一个游戏, 老师忙活得不亦乐乎, 却把学生弄得晕头转向。一节课忙下来, 学生充其量只过够了一次观众瘾, 并没有真正成为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做英语教师的, 不但没有帮助学生得到知识的发展, 反而浪费了学生们的时间成本, 造成英语课堂效率的低下。其实, 在英语教学中, 有的确实需要教具, 有的却不需要教具;有的需要较多的教具, 有的却需要较少的教具;有的需要大的教具, 有的需要小的教具;有的需要具体形象的教具, 有的需要抽象的教具;所以英语教具的使用一定要适当, 贵在“质量精”而不在“数量多”, 要选择合适的场合并设计与之配合的教学环节恰当地使用,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用得过多过滥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三是形式与效果的关系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具的形式多样, 却忽视了其真正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或优质课的评比好像成了教具的大比拼, 似乎不用多点教具、不用多媒体就无法获胜了。因此就出现了教具运用过多、过滥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具本身不一定越吸引学生越好, 因为教具是为课程服务的!我们使用英语教具是为了把小学生引向英语课程的内容。只有当教具本身的吸引力和课程目标一致时, 英语教具的作用才是正向的, 比如, 我们给学生讲《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时, 如果弄一只真的兔子给学生看, 可想而知, 学生们的兴趣点会停留在哪里!总之, 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具是为课程服务的, 什么时候、什么课程、什么年龄段的学生, 选择和使用什么样的教具, 使用多少教具, 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动!选择和使用英语教具是需要智慧的!所有的智慧, 都来自对学生的了解和学习!

三大关系 篇8

一、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所谓三大构成分别指的是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以及立体构成1。其中“色彩构成”的出发点是人类的色彩知觉以及心理, 需要运用较为严谨的科学分析方式, 对各种复杂的色彩现象进行还原, 使其恢复到最容易被人理解的基本要素中。此外, 色彩构成利用的是色彩的质、量以及空间的可变幻性, 需要根据一定的色彩规律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塑造出更为理想、全新的色彩效果。色彩构成同平面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比如我们现在在大街上看到的各种海报、包装以及广告等利用的都是色彩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很多观赏者在观看或者赏析某一平面设计时, 首先看到的就是色彩, 色彩搭配得好才会让观赏者有继续看下去的决心, 甚至会忍不住有想要触摸或者拍摄下来的冲动2。所以很多设计者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都会将颜色作为依托向观赏者传递出设计的情感与主题。

“平面构成”则是在二维平面中对点、线、面等视觉元素进行利用, 并根据美的视觉效果, 通过逻辑性与理想的手法对其展开编排与组合。也就是说平面构成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特点与实用特点。所以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之前, 应该要对点、线、面的运用进行了解与掌握, 因为只有了解与掌握了这种表现手法与构成技巧, 才能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 更为深入地对平面设计进行学习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三大构成中平面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是最大的, 在平面设计中无论是包装、招贴还是书籍出版等全都离不开平面出版。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任何元素都可以看成是最为简单的点、线、面的关系, 在组合的时候要根据它们的相关规律, 使得设计出来的效果更为自然。

“立体构成”又被称之为空间构成, 其构成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材料以及人类的视觉, 其构成的依据就是力学。立体构成是将各造型要素, 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 对美好形体的三维艺术进行编排组合4。进行立体构成的学习, 学生的技术表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造型的感觉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培养与提高, 而且立体构成同平面设计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就立体构成本身而言, 其主要是对空间与造型进行探索, 因此, 如果能在平面设计中添加适当的空间概念, 那么二维平面作品就会产生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无限的空间感。此外, 在展示设计、包装设计以及POP设计中添加适当的空间概念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因为这些都需要对二维和三维进行有效结合之后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二、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关系的教学探讨

1. 教师在三大构成教学中的教学方针

任何教学都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针。在进行三大构成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判断力进行培养, 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启发, 并对学生的表现技术进行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觉、构思与技巧。

对学生的判断力进行培养, 就是要让学生在众多元素中通过判断, 提炼出自己真正需要的元素5。通常, 这都需要设计者通过直观的感觉去进行判断, 虽然很多作品形象都是很鲜明的, 但还是有一部分形象是混乱的, 需要我们用比较科学、准确的判断力对其进行分辨。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启发就是要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出来, 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以及大自然中寻找并发现可以构成各种设计的灵感。这样就需要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观察力进行锻炼, 让学生在看到某一东西的时候会有产生一定的感受情绪, 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整理, 最后将有效的元素从中提炼出来。比如在火车站或者铁路边看到和谐号的快速运行便可以联想到线的构成等。当这种感觉产生出来的时候, 就要及时将其在草图本或者脑海中记录下来, 然后再做后期的删减与整理工作。对学生的表现技术进行发展就是要在构成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技巧与表现手法进行运用, 并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无论多么复杂的东西, 都要教学生化为最简单的东西表现出来, 而且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对其中的方法与规律进行了解与掌握, 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绘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 学生在三大构成中的学习

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的时候首先要理清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 并对三大构成的学习目的与作用进行了解;其次, 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的时候应该运用各种可以寻找素材的途径, 对三大构的素材进行大量收集。

综上所述, 在平面设计专业中三大构成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 学习三大构成之后, 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造型感受能力以及构成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而且学生设计制作的动手能力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艺术修养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 并打下坚实的基础来学习日后的各种设计专业课程。也就是说, 在平面设计中虽然三大构成是基础课程, 但是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对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关系进行教学探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释

11 .朱剑.高职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三大构成学科整合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3 (05) :138.

22 .吕焕琴.《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专业中的反思与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04) :259-260.

33 .赵梦华.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关系的教学思考[J]今日科苑2008 (14) :253-254.

44 .吕磊.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构成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02) :114-116.

三大关系 篇9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亦即课堂管理的过程,二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情境创设的条件下,教学过程就有了它鲜活的教学目的。这种目的通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互动作用下,使教学过程中的诸变量发生相互影响,塑成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学影响课堂管理。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丰富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事实上,教学设计充分与否,将引发一系列的课堂问题,影响课堂的有效管理。例如,一位高中生的每节课注意力保持时间大致在35分钟左右,而有些教师喜欢在自己的教学上搞“满堂灌”的形式,这种形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也会出现一些学生破坏课堂氛围的现象,从而降低课堂管理的效能,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课堂管理也会影响教学。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新概念,揭示儿童在智力发展上还有待于开发的潜能区域,这种潜能表现为儿童可以借助成人的帮助、集体活动实现儿童智力的提升。而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践行开发学生潜能区域的任务,并且最大可能地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学生融入教学的活动中,通过班集体学习的行为方式,促进他们最近发展智力区域的开发。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课堂的管理,不如说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促进教学的优化。课堂管理,亦教学,这种价值理念在当前全国上下课改活动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明证。

实际上,运用情境创设原理加强课堂管理,更有利于教学与课堂管理的互动,更能论证“知行统一”的教育原理。换句话说,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实现成功高效的“情境创设”,则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这种做法包括运用质疑—诱导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以及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具手段辅助教学,甚至可以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等等。当前,一些学校常常出现课堂管理混乱局面,甚至处于失控状态,以致教师的实际教学进度无法跟上教学计划安排,往往造成拖课、旷课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只会恶性循环,加剧教学与课堂管理两者之间的严重对立。究其本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机智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来驾驭课堂管理。相反,他们往往采用传统的机械、刚性的课堂管理方式,一旦遇到调皮捣蛋孩子在课堂做乱,只能碰得满脸是灰,或者无从是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与课堂管理是“相长”的,这又取决于教学中“情境创设”方法的有效实施。

二、课堂管理与教师的关系

现代课堂管理呈现一种必然的矛盾: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冲击了传统教师的权威,教师失去了往日教育王国的话语权威甚至知识权威,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普遍化、社会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个性上形成巨大的反差,甚至欠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需要外力来督促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矛盾集中在教师如何掌控课堂管理的权威与自由两者间的平衡,并协调课堂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优化。此外,随着当代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的概念已经开始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从静态与执行走向动态与生成,知识的传播也更强调整合和有效性。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正从讲授者与传递者转变为设计者与决策者,课堂也就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与学生融合成的情景与互动的一种独特社会组织。[1]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2]这句话不仅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在“以人为本”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还可以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在“以人为本”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维度。基于这种认识,课堂管理是影响教师教学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能够娴熟地掌控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无可厚非,在课堂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运用情境创设原理,根据班级的群体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探究学习的情境中,以取得最佳的课堂管理效果。这种情境创设也要求教师能够随着课堂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处于不断的演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管理风格上下功夫,基于不同的课堂情境,把传统强调课堂纪律、刚性的课堂管理转变成具有人性化、对话合作中的课堂管理,并重视课堂管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情感情境、游戏情境、探究情境等不同创设情境方法融入课堂管理中。

建构主义认知学派强调一个核心概念:“图式”,并认为:“当个体不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3]从教师对课堂管理情境的建构角度而言,我们在近年的课改实践中摸索出两点经验:第一,建构新的课堂观,进行动态管理。课堂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模式完全不同,它不是单纯建立在机械、呆板的流程和纪律上,而是构建一个开放、民主且师生情感兼容的课堂环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面对着不同背景、活生生的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心理图式,提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调动自身积极情感体验,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在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最佳的管理对策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第二,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灵活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4]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教师完善人格应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修养不仅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还表现在具体的心理行为上。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他们面对的是处在时时变化的课堂情境,甚至是学生的每一堂课的思想行动变化。有人说,倘若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了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说明教师在这堂课是不成功的。这种说法是不无道理的。教师在课堂上就仿佛一位在交响曲礼堂上的指挥家,他的每个手势都关系到整个演奏的成效。如果有哪个角落出现不和谐的音调,那么他的指挥水平就会受到质疑。因此,教师在面对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个学生时,都应有充分的人格准备,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成功地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

三、课堂管理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大部分都是在课堂环境这个条件下实现的。“据有关专家发现,学生从6岁到21岁,白天近1/4的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而且是在课堂度过的。研究同时表明,教师创建保障人身安全、互相扶持的课堂娴熟技能是影响学生动机、学业、行为的主要因素”。[5]由此可见,学生身心发展能否全面健康地发展,与课堂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将对课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管理的转型,我们有必要重视以下一些观念和认识。

第一,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与参与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如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和违规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思考需要这些规则的原因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等等。与此同时,课堂管理过程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教育。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作为课堂管理者的角色,应该根据课堂情境提供的多元信息,加以重组,有选择、有鉴别地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及价值规范体系。此外,要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克服其依赖性和惰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这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强调的是协商式、开放式的,以及塑造独特个性化的课堂管理,从而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

第二,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情境创设”课堂管理。一方面,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尤其特定的“情景创设”课堂管理,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在具体的课堂管理活动中,没有一个课堂不会不发生问题,这不容回避。面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采取首要策略是必须兼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过多地把自身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而是采用交流、激励、感化的新课堂管理组织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课堂管理中教师需大胆地进行能够让学生产生思考和争议问题的情境创设,刺激和启发式地燃起学生心中探究的欲望。这种创设也是新课程下新型教师角色的新的诠释。具体说来,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把课堂管理视为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实生活,或者一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丽丽.现代课堂管理——构建权威与自由的平衡体[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62-62.

[2]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学理, 2004, (1) :49-53.

[3]郭亚萍.浅谈教师的课堂管理[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107-108.

[4]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11) :40-46.

三大关系 篇10

从三个维度“时间、空间和管理”来解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的三大关系。每一维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每一维度内部的关系。在时间这个维度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横向关系;在空间这个维度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垂直关系;在管理这个维度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辩处理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从时间这个维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横向关系

相对于物质来说,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不仅表现在它的“现在”, 也表现在它的“过去”, 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也有相对独立性, 对于它的横向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吸收有利的一面。

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过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保留过去的优秀经验。对它的历史, 我们应该采取正确态度, 不能全部否定, 而是批判性地继承它的优秀经验。为此, 这里简单梳理下它的历史。就像上面所说,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然而, 古代校园文化, 除了稷下学宫之类的学校学术争鸣外, 总体来说是伦理思想和统治者选定的观念、理论的教育。然而, 近代, 它是从1898年北京京师大学堂的创立开始的,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阶段, 它是与社会经济相联系, 是各种新思想交锋的阵地, 是与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的途径紧密联系。它有个亮点, 就是北京大学建设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倡导学术自由, 加强政治和伦理道德教育, 朝特色文化发展。

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现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当今的新形势。随着时代的进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新形势, 利用机遇, 而且要迎接挑战;而不是完全陷入挑战中不能自拔, 没有了机遇。新形势, 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二是大众媒体的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这不仅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而且是基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考虑, 更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但是, 也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带有“市场”属性———以市场为导向, 只要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 它就向那个方向发展;只要能满足市场的文化消费, 不管是高雅还是低俗的, 它就产生, 带来的结果是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功利性、形式化和同质化。大众媒体的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 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带来新渠道, 但是, 高校校园文化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健康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利用新形势的机遇, 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形式。

二、从空间这个维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垂直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认为, 共性与个性统一于事物之中,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高校校园文化也不例外,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的, 也是区域的, 还是民族的, 再是世界的, 对于它的垂直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吸收有利的一面。

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是世界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固守永恒的经典。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从西方12世纪开始的, 西方的大学算是历史悠久的。我国近代大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历史相对来说短暂, 没有西方那种丰厚的底蕴, 同时,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又明显带有西方的特点。西方学者关于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阐述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 英国学者约翰·亨利·纽曼认为,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和“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创立者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洪堡认为, 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 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等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要固守四大经典使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

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是民族的和区域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 学生深受西方文化不利的影响。如:有部分学生崇媚洋外, 过圣诞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更有甚者, 有部分学生推崇“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自以为是,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为此,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重视内在修养, 重视礼节, 重视集体思想等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视内在, 重视集体。

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校园自身的特色。校园自身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外表, 更体现在它的内在。时代的进步, 为高校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们用机械设备, 把土地整平, 按照规划图, 进行建筑, 高校建设的速度是快了, 但是,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 我国高校呈现出同质化现象, 都是规模大, 整齐划一。为此, 高校建设要依托地理和周边坏境而建, 并且依据具体情况, 建造人工景观, 以突出校园外表的特色。另外还要突出校园内在的特色, 就是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如, 航空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是建设航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建设特色的校园, 这体现在外表与内在两个方面。

三、从管理这个维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辩证处理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

高校管理是高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 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 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 充分利用资源和条件, 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管理是特殊的, 特殊在于它的管理目标与管理客体一致, 即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 管理客体也是学生。从管理这个维度, 要辩证处理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 发挥领导者的引导作用, 发挥教职工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领导者要转变观念, 从行政管理转变为行政服务, 起到引导作用。由于计划体制的原因, 我国高校带有很强的“行政”属性, 这可以说是我国高校的特色。虽然现在我国高校的管理观念有所转变, 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 政府职能改变, 政府不再直接插手高校事务, 不再用指定性命令, 而是为高校提供各种行政服务, 为高校发展提供各种便利;另一方面, 学校管理转变, 做好服务工作, 服务好教师和学生, 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创造良好环境, 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各种便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转变管理观念, 做好服务引导工作。

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非常重要队伍是教师。教职工跟学生的联系非常紧密, 教职工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 甚至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建立。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导作用, 指的是教师在学术与教学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教学方面,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学术方面, 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研究的内容和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 要考虑和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 有针对性建设;另一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所以丰富,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学生。一是学生有空闲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二是每年的新生为学校注入了新血液。高校目标是培养学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应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组织, 自己设计, 自己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辩证处理的一面是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出版集团数字化战略中的三大关系 篇11

【关键词】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战略;关系

【作者单位】张新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数字化是实现出版业态创新和升级的必由之路。因此,数字化战略是各出版集团“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集团推进数字化战略,实现发展目标,要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处理很多复杂关系。尽管国内各大出版集团情形各异,但在实施数字化战略过程中,大多都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大主要关系。

一、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范畴里,战略是宏观、全局性和思想层面的,战略负责引领发展方向,统筹资源配置,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战略应该是明确的、长期的或者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不变的。战术则是具体的、局部的和实践层面的,其负责制订实施方法,进行资源调配,设计路线,落实行动。战术往往是机动的、灵活的,是在具体执行中的路径选择和方法论。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战术实施是不同层面同等重要的要素,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是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要求。

战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确的战术同样不可或缺。只强调战略而忽视战术,有可能使战略流于空谈,不能落地,导致目标无法实现。战术的制定也需要紧密围绕战略,契合战略。背离战略的战术就会南辕北辙,必然是失败的,也实现不了目标。因此,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出版集团必须树立战术意识,培养战术素养,加强战术执行力。

出版集团基于内外环境和自身条件,从集团层面制定的数字化宏观发展战略,面向未来,着眼于出版产业发展趋势,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方向是明确的。要实现数字化战略,出版集团也应该重视战术问题,选择正确的数字化发展战术。

首先,出版集团要根据战略目标,正确选择数字化战术的落脚点。在数字出版生态图谱中,出版机构的角色定位最为多样化。除了内容提供者,有些出版机构还担当了平台运营商、版权经纪人、技术提供商、产品分销商及数据集成商等角色。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形来看,出版机构的上述路径选择各有成败得失,凡是将角色定位于大众化数字平台运营和数字化技术研发服务这两类,并过度强调平台,依赖于技术和硬件的出版机构,几乎最终都陷入了困境。

毫无疑问,出版的本质是内容的选择和传播,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编创文化知识内容的能力,即使在数字出版时代也不例外。出版集团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坚守作为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的主阵地,将落脚点放在专业化的内容产品生产上。数字出版的生态产业链由上下游及周边多个行业共同有机构成,各个行业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能促进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数起案例已经证明,凭借平台或技术垄断整个产业链的行为都会造成产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以失败告终。

出版集团在处理数字化战略与战术关系时,理应立足主业,生产和传播优质的数字化产品,而不是舍本逐末,贸然涉足并不擅长的技术研发和网络平台运营领域。

其次,出版集团要选择正确的战术路线。出版集团数字化战略的根本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而優秀作品的生产,必须依赖于编辑的工作。数字编辑人才数量不足,常常被认为是制约各出版机构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认识形成的前提是将数字出版仅仅当成是数字化业务部门的专属职责。显然,如果出版集团仅仅依靠各出版社的数字化业务部门来实现整个集团的数字化战略,是远远不够的。

出版集团的数字化显然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数字出版公司的数字化,也不仅仅是各下属出版社单个数字化业务部门的数字化。出版集团只有整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实现出版业态的创新与升级,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才算实现了数字化战略目标。

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部门承担着探索开拓的责任,但是整个集团数字化战略和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依靠全员数字化,要依靠分散在集团内各个出版单位的编辑部,要依靠每一位编辑参与到数字化流程中,参与到数字作品的编创出版中。

从战术上讲,我们应该尽快消除所有传统图书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偏差,尽快将所有人员都纳入融合发展的轨道上来,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全流程融合和全员数字化,打通整个出版集团的毛细血管,才能使数字化战略贯穿整体。

因此,正确处理战略与战术关系的具体做法,就是充分重视战术的选择和执行,调动全集团所有编辑的积极性,从每一个数字产品做起,实现集团全员数字化。

二、集团与下属单位的关系

出版集团化是国家改革与发展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出版业自身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国际出版业的发展潮流。我国出版业发展历程中,集团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大多数国有出版集团都是以地域或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形成的,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计划经济印记。集团与下属出版社之间一般是垂直隶属的管理关系。在很多实现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的出版集团里,下属出版社是以上市企业的二级公司属性存在的。

虽然出版集团的成立时间大多迟于下属出版社的成立时间,即先有各出版社,后有出版集团,但是,各出版社的传统图书出版业务并没有因为出版集团的成立受到太大影响,大多数出版社都较好地保持了图书产品线的连贯性。出版集团总部很少直接介入各出版社长期形成的具体业务,更没有将图书产品研发集中到集团总部来执行。

但在数字化业务方面,情况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由于数字出版诞生时间较晚,可以说是伴随着出版集团的成立而生,有些出版社甚至是在并入出版集团后,才开始发展数字出版业务。因此,出版集团在实施数字化战略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三种组织模式:一种是出版集团新设立一个专门的数字出版公司,以集团的直属二级公司身份独立运行,并且统领整个集团的数字出版业务,有时甚至将整个集团的数字化内容资源集中到这个数字出版公司让其进行统一运营;第二种是出版集团各下属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分散式运行,各自运营各自的数字化内容资源;第三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并存,集中运营与分散运营相结合。同时,出版集团一般都会设有专门的数字出版管理机构,名称叫信息技术部、数字出版部或新媒体部等,为了整个集团的数字化战略执行和数字化业务管理而设立。这样,出版集团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上就形成了多重关系。

nlc202309091407

这种多重关系的存在在具体业务中往往会造成一些客观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第三种模式中数字出版公司与集团下属出版社的矛盾。出版集团在集团层面成立数字出版公司是有必要的,数字出版公司可以作为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探路者和排头兵,可以承担一些集团总部和下属出版社都难以完成的职能。但数字出版公司与各独立出版社之间是平行关系,数字出版公司的业务难免与出版社数字出版部门的业务产生交叉重叠,甚至发生竞争,即使在业务上不直接发生矛盾,数字出版公司因为使用了各出版社的数字版权资源,所以会使各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运营成本提高,自主空间受到挤压。

既然数字化战略是整个集团的战略,是全集团的融合发展方向,是业态的创新与升级,显然,仅靠数字出版专业公司独立操作是不够的。当战略在推进过程中遇到挫折,决策者意识到这些矛盾时,这些关系就会被调整。所以,在一些出版集团内,在数字化战略中,出版集团与下属单位的关系并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频繁的关系调整经常导致发展战略的持续性受到影响。

因此,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版集团必须重视规划好与下属单位的关系,界定好各级机构的职责范围,也就是明确数字化战略实现的责任主体。这里涉及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集约化生产和运营问题,二是资源有效配置问题。

关于集约化生产和运营,出版集团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数字出版物的生产以及运营可以集约化,甚至有时必须集约化,但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和运营都必须集约化。集中起来能够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增加效益的数字出版物,那就要集中起来。出版集团对集中后的数字出版效果没有把握,不确定集中后会不会造成效率低下、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那就要慎重决策。

在集约化这个问题上,集团与下属单位最容易产生分歧的是,数字内容版权的集中运营。在数字出版中,内容版权是核心资源,同时带有复杂的专业属性。出版集团下属的出版社往往各有特点,各有专长,都有独立的品牌,出版集团将下属出版社的数字版权资源集中到一起,必须同时配备经验丰富的、有能力的编创团队和运营团队,对这些版权资源进行选择、策划、组合和加工,也就是进行重构,这样才能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才能更好地发挥版权价值。如果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公司仅仅是把资源简单地集中到一起,不进行二次策划重组,只是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技术加工,之后转手又授权给第三方销售平台,甚至还要截留一部分版税收益,那么,这样不仅直接损害了下属出版社的利益,更无法说服版权所有者将信息网络传播权授给出版社。

在资源调配问题上,出版集团拥有更多的资源并且拥有资源调配权,而下属出版社在发展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往往缺少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资源。集团、数字出版公司和下属出版社各自发挥优势,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厚此薄彼,促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促成合纵连横,促成共享与聚变,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也是融合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重大项目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重大项目是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支撑。一般来说,出版集团“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重大项目。项目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可行,项目能否顺利落地,是集团数字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因此,重大项目就是数字化战略的主要承载体。出版集团与下属单位都要将策划好数字化项目,建设好项目作为重要任务来对待。

近几年,为了引导和扶持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出版行业管理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各级财政拨付了大量资金支持传统出版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项目、融合发展项目。有些成功的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不仅帮助了出版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些项目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没有产生实际效益。这些项目大多是所谓的平台类、系统类项目,而这些平台、系统历时二三年甚至四五年建成后,往往已经落伍了,能够持续支撑数字化产品研发,最终形成产品并真正带来效益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失去了实际使用价值,这些平台、系统往往就变成了“试验项目”“探索项目”。

相关部门借助个别项目带动数字出版全面发展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些项目难免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偏差,使得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变成了“申请项目—做项目—验收项目—再申请项目”这样一种循环。至于这些项目是不是符合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是不是真正有利于企业主体业务开展,能不能创造和传播更多、更好的内容产品,出版企业并无严谨的论证和考核。对项目验收之后的运行,是不是达到了设计之初的实际效果,出版企业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绩效跟踪。

这种为了申请财政资金而建设的所谓重大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会占用出版企业较多的资源,不成功的平台或技术甚至会束缚出版企业原来业务的开展,其平台的运行维护成本也会拖累企业的发展,所以往往会与出版企业的发展戰略和主体业务开展发生冲突,导致出版集团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方向发生偏移,战略执行力受到削弱,最终可能影响到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出版企业重视重大项目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从现实经验来看,重大项目并不是越大越好,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超前越好,而是要与企业发展情况相匹配,要从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数字化发展规划,着眼于企业的现实和未来。真正能为企业积累资源,助力企业发展并有利于数字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项目,才是好项目,才值得投入人力和物力资源去建设。相反,偏离出版主业的、重复建设的和没有明显附加值的项目,则需要慎重对待。同时,出版集团应该紧紧围绕集团数字化战略目标,以项目是否有利于优秀出版物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为出发点,处理好重大项目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出版集团数字化战略中的这三大关系,战术是思想问题,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人的问题,重大项目是行动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三者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就是如何生产专业化的、高质量的数字内容产品。出版集团通过实施数字化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内容和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出版集团不仅要遵循传统出版业的客观规律,要遵循新兴媒体产业的客观规律,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无论是“数字出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转型升级”“大数据”,还是“融合发展”,概念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遵循规律,脚踏实地地解决具体问题,有条不紊地处理现实关系。只有回归到出版业的本质上来,根植于脚下的土地,落脚到出版业的现实上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出版集团的数字化战略才能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三大关系 篇12

回归模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统计方法,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除了能对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外,多元回归模型还可以进行结构性分析。利用经济类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自变量之间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使得回归系数出现在经济学上无法解释的现象,或使回归系数变得不稳定,多重共线性的处理方法也有很多。杨湘豫等建立了我国人均GDP与各个产业之间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拟合结果的随机误差做出相对应的检验[1],通过直接剔除了第二产业增加值这一变量,解决了多重共线性问题;程毛林[2]利用主成分回归模型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苏州服务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针对海南省建省较晚,数据量较少的特点,以及数据光滑度差的事实,尝试建立海南人均地区GDP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对海南经济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以海南省人均GDP为因变量yt(元),以海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x1t(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x2t(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x3t(亿元)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数据来源:从《海南省统计年鉴2014》[3]获取1978-2013年海南人均GDP和三个产业增加值数据;从海南统计局下载海南发展公报2014,获取2104年海南人均GDP数据;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2014年三个产业增加值数据[4]。利用SPSS20.0做散点图(图1),可以看出yt与x1t、x2t、x3t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三个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也很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应满足:

利用SPSS20.0,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结果三个自变量均进入回归模型,R2=1,F检验显著,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均通过,得经验回归方程:

三个自变量的VIP值均远大于10(表1),说明自变量多重共线性严重,尽管回归系数没有出现负数,但可能极其不稳定,使模型解释能力失真。

2 岭回归模型

岭回归是一种可以针对小样本数据、也可用于多重共线性数据的回归方法,它通过放弃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以损失部分信息、降低精度为代价来寻求效果略差、但回归系数更符合实际的回归方程[5]。线性回归模型(1)写成矩阵形式:Y=Xβ+U,参数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若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则XTX近似为奇异阵。岭回归是给XTX加上一个对角阵kE(k>0,E为单位矩阵),使XTX+kE接近奇异的程度比XTX要小得多。考虑到自变量和因变量纲不同,因变量标准化处理后记为,自变量标准化处理后,设计矩阵用表示,则称为β的标准化岭回归估计,其中,k称为岭参数。此时,即为自变量的样本相关系数矩阵。利用spss20.0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岭回归建模。设定k取值范围0~1迭代,步长0.01,由图1,图2综合判断,当k=0.1后,不再有明显波动,并且开始逐渐变小,因此取k=0.1,再由表2,得出标准化变量岭回归方程:

R2=0.9983,残差平方和为0.064,还原成原始变量,即:

还原得非标准化量岭回归方程:

x1t=809.64,x2t=874.42,x3t=1816.66带入模型(2),预测2014年的海南人均GDP为37 786元,相对误差2.92%,预测效果不错。由模型(2)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人均GDP会增加14.235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1亿元,人均GDP会增加13.281 4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1亿元,人均GDP将增加7.687 8元。仅从模型本身看,似乎第一产业增加值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但并不代表第一产业对人均GDP影响最大,这三个回归系数仅反映了人均GDP关于三个产业增加值的边际量,可见,第一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边际量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开始便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每年增加值最大的产业,而且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图3)。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第三产业年均增加值呈现出明显优势,近5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加值是第一产业的3.07倍,而第一产业的边际值仅是第三产业的1.85倍,即第一产业为人均GDP贡献14.235元时,第三产业将为人均GDP贡献23.76元,第三产业比第一产业高出66.88%。第二产业从2007年开始增加值逐渐赶上第一产业,从2011年开始,与第一产业差距逐渐拉开,增长势头明显,最近5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加值是第二产业的2.48倍,即第二产业为人均GDP贡献13.281 4元时,第三产业将为人均GDP贡献19.7元,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高出43.55%。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影响海南人均GDP的主要因素。另外,从图4可以看出,历年来海南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总体上增加十分缓慢,几乎没有变化,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平稳增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长迅速,2013年已经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海南从业人数最多的一个产业,可见,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影响海南经济的首要产业。

3 分段回归模型

从原始数据观察(图3),第三产业增加值于1992年首次超越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于2010年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能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分段回归来建立回归模型。对原始数据直接进行分段回归,回归系数在第一段检验没有通过。对原始数据利用自然对数变换,记lyt=ln(yt),lx1t=ln(x1t),lx2t=ln(x2t),lx3t=ln(x3t),再做分段回归。引入新变量year,取值从1978到2013,实现逻辑表达[6]:

利用SPSS20.0非线性回归模块中的分段回归,运行结果见表4,回归系数检验均通过,写出经验回归方程:

算得:

算得2014年海南人均GDP预测值,与真实值38 924相差177元,相对误差0.45%,预测效果非常理想。从模型(3)可以看出,以1992年为分界点,两个时段的回归模型系数变化很大,1992年以前,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人均GDP将增加0.397%;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人均GDP将增加0.1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人均GDP将增加0.32%。1992年以后,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人均GDP将增加0.189%;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人均GDP将增加0.187%;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人均GDP将增加0.518%。人均GDP关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弹性明显变小,而关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弹性明显变大。表现为第一、二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存在消耗高、效率低下的问题,而第三产业则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活力充沛,从图6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最快,明显超过第一、二产业。

4 结论

以海南人均GDP作为衡量海南省经济发展的指标变量,以其为因变量,以影响人均GDP的三个产业增加值为自变量,以海南1978年-2013年年度数据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三个产业增加值与海南经济发展的量化关系,分析海南省的经济结构状况。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诊断出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结合数据容量不够30个的特点,建立了参数比较稳定的岭回归模型,从边际分析角度,对三大产业对海南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利用取对数变换的数据,针对数据不光滑的实际,建立了分段回归模型,从弹性分析角度、分两个阶段,对三大产业对海南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本文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三大产业对海南经济的影响程度。海南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量会对海南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产业的增加值增速远远低于第三产业,因而,海南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立足于这两个基础性产业,发挥地区优势,将农林牧渔业和工业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使两个产业增加值得到提高,从而带动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湘豫,程利,陈前达.人均GDP与各产业之间的时间序列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22):38-40.

[2]程毛林.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2,21(1):175-179.

[3]海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海南稽查总队.海南统计年鉴2014[EB/OL].[2015-07-10].http://www.stats.hainan.gov.cn/2014nj/indexch.htm.

[4]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EB/OL].[2015-07-11].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5]林晓,张靖宇,胡晓华.基于岭回归法对海南省住宅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3):257-259.

上一篇:关键领域下一篇: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