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节日

2024-09-16

中国三大节日(共13篇)

中国三大节日 篇1

中国三大节日

篇一:我国四大传统节日

我国四大传统节日

A、春节:于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伏、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B、清明节:于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C、端午节:于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活动;

D、中秋节:于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中国有多少传统节日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

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

十、大年三十

| 评论

彝族火把节介绍 火把节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开始,举行3天的点燃火把仪式。

第一天“都载”意思是“迎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敬神祭祖,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大富人家杀牛过节,中富人家宰羊过节,贫穷人家杀鸡过节,孤汉煮鸡蛋过节,寡妇也要做荞粑海椒汤过节”,不分贫富贵贱,各尽所能。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老人手里接过用蒿杆扎成的火把,游走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以示驱除病魔灾难。

第二天“都格”意思是“赞火” 这一天,是火把节里最热闹的一天。彝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各村寨聚集到山野场坝,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活动。

小伙们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唱起动人的情歌,跳起“朵洛荷”。

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当然得盛装出席。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不仅有地区、年龄、盛装、常装之分,而且品种丰富。彝族女子与男子的服饰色调基本相同,喜用红、黄、黑三色。这些辉映着彝族文化的绚丽服饰,在火把节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穿行在你的周围。

火把节期间最为刺激的莫过于彝族民间竞技活动。竞技,是力量与技巧的角逐。在这种角逐中,彝族民间形成了赛马、斗牛、摔跤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第三天“都撒”意思是送火 送火仪式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高潮。当天色开始黯淡的时候,人们点燃干蒿扎成的火把,排成长长的队伍,手持火把,高声放歌,在田野山岗、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围着数米高火焰的柴堆,跳起欢乐的“达体舞”,释放着一年的欢情与热烈,场面极其壮观。篇二: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唐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串词

甲:泱泱华夏,悠悠长河,酝酿了许多传统节日,乙: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甲: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乙:每个节日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节日有着美好的记忆,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乙:这些诗词名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甲乙合: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甲:一年中最早的节日就是春节了,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就描写了一幅春节期间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画面。甲: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打灯笼、吃元宵、看花灯,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乙:请欣赏唐代诗人苏道味写的《正月十五夜》

甲: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乙:思绪绵绵,情谊悠悠,甲:让我们和诗人杜牧走进他的甲乙:《清明》---甲:清明时节,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乙: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乙: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天上的鹊桥相见 甲:八月十五月儿明,中秋佳节人团圆,乙:古人总爱对月抒怀,玉兔,嫦娥,感慨万千,合:请听《中秋月》

甲:中秋过去是重阳,每年的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乙:重阳节人们爱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表达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甲:一个个传统佳节,一首首经典诗词

乙:诗词中的节日,节日中的诗词,齐合:祈福迎年是春节,花灯猜谜闹元宵,祭祖踏青在清明,粽子飘香话端午,七夕节上鹊桥会,明月把酒中秋到,九九重阳来登高,来登高。

篇三:中国穆斯林的三大节日

中国穆斯林的三大节日

新闻来源:云南政协报 新闻作者: 添加日期:2006-2-16 9:55:07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每年都隆重地庆祝传统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穆斯林经济条件大有改善,其规模和热烈程度远非昔日可比。尤其是受国家的重视,国务院特别规定,每年三大节日,各族穆斯林职工休假一天,届时有关党政部门领导亲赴穆斯林社区表示祝贺。计划供应时期,特给穆斯林供应肉类、食油和面粉,体现党和人民政府对信教群众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开斋节

“鸡鸣而食,星灿始开”,经过一个月的斋戒,月终望见了新月,意味斋戒解除,恢复日常生活,作为穆斯林完成了一项功修,自然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开斋佳节的到来。

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俗称,即阿拉伯语“尔德·菲特勒”意译,各地穆斯林对这个节日的热烈程度,较之“古尔邦”节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远在千里外的旅人也争取回乡与亲友共同欢度开斋佳节,整个穆斯林社区呈现一派欢腾景象。

伊斯兰教律规定,是日每个穆斯林成员(黎明前出生的婴儿也在内)必须捐献“三斤小麦”等价金钱,施舍给贫困穆斯林。

是日清晨,清真寺举行“会礼”,参加者沐浴盛装,沿途高诵“大赞词”,礼拜殿爆满,庭院里也挤满群众。有的地区选择一块广场举行万人会礼,一眼望去,白帽白头巾如白浪翻腾,景象非常壮观感人。

会礼结束,照例举行“仪式”,互相握手祝贺“斋戒全美”,有助于增进彼此团结,消除往日芥蒂。

游坟是会礼后的一项重要活动,群往墓园悼念亲人,虔诚向真主为亡者祈恕,尽生者告慰之意。

近年开斋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的欢宴宾客,有的组织游园,有的举行武术表演和文娱活动。上世纪80年代,沙甸穆斯林特从内蒙古自治区买回骆驼,组织慰问驻守祖国南疆的人民子弟兵,军民大联欢。

古尔邦节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接近,靠近”真主。古尔邦是中外穆斯林最隆重最热烈的传统佳节,一年一度,也是朝觐礼仪中的一项主要功修——宰牲,向真主表示虔诚信仰。

古尔邦宰牲,起源于古代先知易布拉欣的传说。这位先知晚年无子,夫人已逾育龄,族人对先知大量施舍牛羊大惑不解,易布拉欣郑重表示,倘蒙真主赐我一子,即使以爱子作“牺牲”奉献,我决不会吝惜。不久,一位妻子生下易司玛仪,另一位妻子也怀孕生下易司哈格。弟兄俩幸福地成长起来。

真主考验易布拉欣,几次在梦境中启示他履行当年诺言,易布拉欣恍然大悟。次日毅然携爱子易司玛仪去麦加城郊米纳山谷,准备以爱子为“牺牲”奉献。途径中,魔鬼易卜劣厮频频出现,教唆易司玛仪逃走,易司玛仪愤怒地抓起石块投击魔鬼,积极配合父亲的善行。正当生死关头,天使奉主命送来一支羝羊代替“牺牲”,证实易布拉欣的忠诚无私。中国穆斯林故称古尔邦节为“忠孝节”。

古代阿拉伯人敬重易布拉欣父子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群起仿效,宰牲献礼。伊斯兰教“道宗一脉,众圣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项礼仪,列为朝觐功修之一,每年在麦加或外地如期举行。

古尔邦宰牲规定每年希吉拉历(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即朝觐最后一天开始,共三日,逾期无效,所宰骆驼、牛或羊,必须体态健美。宰牲前,面向西(麦加天房)肃立,高声赞辞申告,表示庄重。规定羊一人一只,骆驼和牛可以合宰,不能超过七人。所宰牲的肉、油脂原则分三份:自食、馈赠亲友和济贫,牲皮捐赠清真寺。

圣纪节

先知穆罕默德的生辰与忌日都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天——希吉拉历三月十二日。穆斯林是日既缅怀先知降临人间,又纪念先知与世长辞。中国穆斯林统称“圣纪”,列为每年“三大节日”之一。

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于赞美先知开创伊斯兰历史新纪元,传播《古兰经》,将穆斯林引向敬主爱人的和平之路。

穆斯林过圣纪节,还在于遵奉“圣训”、“圣行”——先知穆罕默德树立的千秋典范,学习先知宽容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爱国爱教,遵纪守法,讲求文明,团结互助,与时俱进,共建和谐社会。

“圣纪”举行日期并不统一,安排在不同的日子,便于借佳节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圣纪主要活动是赞主,赞圣,宣讲先知穆罕默德光辉生平,清真寺里装饰一新,人如潮涌,气氛热烈。最后会餐,济济一堂,增进彼此情谊,争作奉献。昆明城区五大清真寺每年同日举行“圣纪”活动,盛况空前。

穆斯林妇女敬重“法蒂玛”——先知爱女,第四任“哈里法”阿里夫人,端庄贞静,故在“圣纪”后举行“圣姑太节”,醵资纪念,活动内容仍是诵经、赞圣,讲述法蒂玛的美德,视为自己的楷模,为她施舍财物、聚餐,欢度自己的节日。(《云南穆斯林》供稿)

中国三大节日 篇2

三大英雄史诗中, 最为大家熟悉的可能当属《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王传》是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史诗。故事讲述的是很久很久以前, 天灾人祸遍及藏区, 妖魔横行, 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萨尔降临人间。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诸天神的保护, 降妖伏魔、锄强扶弱, 给人间带来幸福与安宁的故事。《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谚语等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以说唱的形式描写和反映了藏族古代部落的历史。它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阶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 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背景广阔, 气势恢宏, 艺术技巧高超, 代表了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价值, 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对这部史诗进行大规模的搜集整理。至今, 《格萨尔王传》已有120多部, 100多万诗行, 2000多万字, 其规模之宏大无与伦比。在数量上, 《格萨尔王传》比世界五大著名的史诗的总和还要多, 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据了解, 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格萨尔王传》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等县, 主要聚居着勤劳勇敢的柯尔克孜族人民, 他们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 兼事农耕的经济生活。《玛纳斯》就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史诗。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著名英雄和首领, 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英雄玛纳斯及其7代子孙前仆后继, 为统一分散的柯尔克孜诸部落, 为争取自由和幸福, 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和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玛纳斯》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玛纳斯》最初产生于9至10世纪,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 经过柯尔克孜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琢磨, 溶进了全民族的智慧, 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浓烈的民族特色。像所有的史诗一样, 《玛纳斯》也以征战为主要内容, 史诗中描写了大大小小几十场征战, 塑造了许多悲剧英雄, 描写了众多惊心动魄的悲剧事件, 因此, 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全诗从丰厚的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 包含了柯尔克孜古老的神话、各类传说、习俗歌谣以及大量的民间叙事诗与民间谚语等, 展现了柯尔克孜人民生活的巨幅画卷, 是认识柯尔克孜民族的百科全书。在柯尔克孜文学史上, 《玛纳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对于后世柯尔克孜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的口头文学英雄史诗《江格尔》, 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它热情讴歌了以圣主江格尔为首的6000又12位勇士, 为保卫以阿尔泰圣山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国, 同来犯的形形色色凶残恶魔进行的斗争, 也赞美着英雄们的爱情、友谊和欢宴。虽然它的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 但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动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战争时代的社会历史, 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现实生活、思想愿望和崇高理想, 是一部不朽的富有理想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英雄史诗。

《江格尔》从产生到定型都是通过口头传播而得以流传,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千锤百炼, 内容不断丰富, 篇章日益扩展, 最终发展成为长达60余章、10多万诗行的宏篇巨帙。被中外学者誉为“蒙古民族史诗发展的顶峰”。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篇3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2] 冯小娟,杨足.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民 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

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 篇4

回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和世界穆斯林一样,回族民族节日的推算,均用“回历”,即“伊斯兰教历”。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都源于伊斯兰教,所以既是回族的宗教节日,又是民族节日。

一、开斋节

(一)开斋节简介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傣·菲吐尔”的意译。这个节日是穆斯林斋戒期满开斋的日子,也是回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在回历每年的 十月一日举行。

(二)开斋节的来历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三)开斋节的礼仪

开斋节这一天上午要举行会礼。之后,回族群众先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了目,然后各自到墓地为亡故的亲人念经。从墓地回来,再到亲友家祝贺节日愉快。

二、古尔邦节

(一)古尔邦节简介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傣·古尔邦”、“尔傣·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傣节”。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这一节日在开斋节后的第七十天,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举行。伊斯兰教规定,教历12月上旬,是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的日期。朝觐的最后一天要宰杀牛羊庆祝,所有人共餐,称为献牲。

(二)古尔邦节的来历

传说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真主)要他亲手杀自已的爱子作祭品,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忠诚的易卜拉欣果然准备于次日遵命动手,此举感动了安拉,便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为了纪念易卜拉欣,便规定将朝觐的最后一天作为“宰牲节”。

(三)古尔邦节的礼仪

回族对古尔邦节的重视度仅次于开斋节,这天他们要沐浴盛装,参加会礼,互相拜贺。除炸油香、馓子而外,还要宰牛、羊、骆驼等。一般经济条件允许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所宰的肉要分成若干份,分赠给亲友、阿訇和贫民。这一天,回族群众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三、圣纪节

(一)圣纪节简介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 会。以后,逐渐演烃为伊斯兰教的节日。

(二)圣纪节的由来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为“受到高度赞美的人”)。伊斯兰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

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国外的伊斯兰教徒一般都过“圣纪节”,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

(三)圣纪节的礼仪

诵经、赞圣和讲述其生平事迹。

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

中国的传统节日PK洋节日 篇5

话题背景:又是一年圣诞季。

1、近日,温州教育局通知“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不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祝。”引发了苏州家长、老师和网友的热议。

2、圣诞节这天,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

3、陕西高校封校抵制圣诞节 学生过圣诞将被处分

圣诞为我们带来什么

老师:过节就图个欢乐增进感情

“学生自己提出来,也是迎接新年,看他们欢欢喜喜地布置教室,排练节目,还精心挑选了礼物,我挺支持他们,班会课再加调课,凑足时间,让他们开心一下。”一名初二的班主任老师说。园区西交大苏州附中的周晓阳校长还亲自扮了回圣诞老人。立达中学的同学们手绘了许多漂亮的圣诞节宣传海报,学校发到了校方的微信平台上,“各班根据自己需求弄班会,校方当然都允许。孩子们迎接新年,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还能增加国际文化理解,有何不可呢?”立达中学华晔老师说。她还介绍,此前的万圣节,学校老师和教工子女还利用这个机会,搞了一次化妆读书寻宝活动,师生反响都非常好。

家长:商家热衷将利益植入节日

“温州市教育局的做法,应该是出于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尊重和保护吧。”对于温州教育局的做法,有些家长表示理解,“在校园里,就不该过分提倡渲染这些节日,一来商家喜欢把利益嫁接在节日文化中,有些孩子形成了攀比圣诞节礼物的坏毛病;二来,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反倒悄无声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网友“闻闻”说。

思考:传统文化保护从节日抓起 市二十四中副校长黄素心,作为一名资深的德育工作者,一直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普及和保护。“不同节日的活动有不同的文化涵义,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而流传至今,许多节日最初源起的意义已经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借助节日加强沟通、和谐氛围、调节生活节奏、表达情绪情感等等。在节日里举行学生的活动,有着普及文化和加强集体建设的多重作用。”

从意义上讲,中华文化需要孩子们了解并传承,中国节,要过,且要好好过。那么洋节呢?“从提升国际理解力,了解国际文化,达成悦纳他人的目的,洋节可以过,还可以比较一下同样时间同样意义的中国节与它的区别,让人对中国文化的博大深厚有更深入的认知。” 黄老师还指出,孩子们好奇心非常强,他们会喜欢参加一些有趣的能刺激感官的活动。圣诞很多元素就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和冲击力。“这时,你即便制止,他也会想方设法去参与其中。我们要想让孩子们更认同中华节日文化,也只有用活动来吸引。学校需要的是在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得到情感满足的前提下,设计开展精彩丰富的节日活动,让节日文化真正吸引孩子们,让节日活动成为他们生活必要的一个部分,那才有效。”

取长补短 用内涵让传统节日完胜“洋节”

圣诞节又至,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开始了一场以年轻人和孩子为主体的集体狂欢。这让我们反思: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怎样吸引年轻人和孩子们?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837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圣诞节华丽丽的来袭,又带来了一场关于购物、关于游戏、关于娱乐的狂欢。西方节日在国内的流行,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文化够开放,思想够前卫,腰包够消费,本质上,就是我们的经济已经够强大,不需要瞻前顾后、畏手畏脚。这种热闹的节日,过过也无妨,但是,联想到我们现在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之外,在年轻群体中的“冷清”与“淡漠”,又有一种浓重的忧伤。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有那么热闹了呢?记得小时候,曾经傻傻的在七夕之夜,站在葡萄架下,希望能够如老人们所言,听到这一天,一年都不能相见的牛郎织女的甜言蜜语;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都无比欢乐,数着小猪存钱罐里的一个个大蹦儿,希望能够买到更多的糖,更是在拜年的时候玩命的往兜里装糖,浓浓的都是比拼和满足的欢乐;还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端午,看着月饼和粽子就感觉到满嘴的口水,当时非常好奇,嫦娥干嘛要抛弃了后羿去天上,天上得有多冷,屈原为啥要自暴自弃的投江,活着多好?

那时候,好奇和欢乐的背后,是关于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是关于长大和赚钱的无上向往,是关于嫦娥奔月和屈原投江的心理好奇。在儿时的记忆里,尽管电视不发达、经济不富裕、物质不丰富,但是脑子里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美好传说,各种传说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满满的都是回忆的童年。

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们,到现在也没觉得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的传说有多么的美好。但是,年轻人一代的脑子里面,却鲜有老人去给他们再耐心的讲述关于爱情、关于团圆、关于追求的美好传说,加之西方洋节的热闹程度符合了年青一代的“凑热闹”需求,导致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在中国的热闹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过年”和“七夕”。

我们国人的传统节日其实从来都不缺乏浪漫的传统,只是在表达方式上略显滞后。细想想,关于情人节,牛郎织女的故事难道不浪漫?关于过年,合家团圆的情景难道不吸引人?我们的传统节日,只要曾经经历过,其吸引力就并不差劲。而“洋节”在年轻人中的盛行,不外乎是占了“热闹”和“多样化”的便宜。

中国三大造船基地 篇6

我国将重点建设三大现代化总装造船基地

缩小与国际造船强国的差距,我国将加大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建设三大现代化总装造船基地,提高产业集群度。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透露了中国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据张广钦介绍,这三大现代化总装造船基地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大连、青岛、葫芦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

江三角洲地区。这三大基地将按照现代化总装造船的要求,优化设施布局和工艺流程,吸纳中小船厂和配套设备生产企业进入专业化协作体系。

张广钦表示,未来五年,中国船舶工业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10年,中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造船能力达到23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5%以上,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超过60%。船舶出口金额达到120亿美元,三大造船基地初具规模,并形成4至5家进入世界前十强的造船企业。 三大造船基地规划

长江口地区:结合上海地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浦江两岸部分船厂搬迁,重点建设长兴造船基地,扩建中远南通川崎船舶工程公司。和,长江口地区的船舶建造能力分别达到900万载重吨和1000万载重吨。整个中船长兴岛基地拥有8公里海岸线,规划建设7个大型船坞,规划年造船能力将达1200万吨,其中江南长兴基地将拥有4个大型船坞,具有450万吨造船能力。新江南将位于长兴岛西南岸,这里水深坡陡,视野开阔,是造船的理想场所。新江南占用岸线长度约为4.5公里,腹地深度1.1公里,占地面积326公顷,一期将建立4个大型船坞,形成年产300万吨的造船能力。二期工程将达到年产450万吨船舶的生产能力。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特点分析 篇7

一.描写节日习俗、风土人情

古代节日是古代民族风尚习俗的历史积淀, 而诗歌又是现实的反映, 因此, 优美的古代节日诗词就是古代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的艺术写真。“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拂面的春风、暖人的春意、震耳的爆竹、醉人的屠苏, 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它紧紧抓住春节节日的特点,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民俗风情画。古代饮屠苏酒, 少年得岁先饮, 老年失岁后饮, 这个习俗体现古人十分重视未来。唐诗人顾况《岁日作》中有“手把屠苏让少年”, 苏辙《除日》诗中也说“年年最后饮屠苏, 不觉年来七十余”, 这不仅是写节日欢盛况, 同时也隐隐歌颂社会的“新故相除”的一种变革精神。“银花火树不夜城, 陆地拥出蓬莱鸟” (《水浒传》) , 写元宵万家灯火。“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边贡) , 写竞龙舟。“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 (崔颢) , 写七夕节穿针。随着时代的变迁, 一些古代节日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这些节日习俗曾点缀过我们祖先的灵魂, 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论语》也说:“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一个民族只有追根感恩而不忘本, 才能有繁荣富强的未来。

二.抒发节日思亲、思乡之情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 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 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 离开多年来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 会感到一切都很陌生、不习惯, 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的一叶浮萍, 作客他乡, 思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有时候不一定显露出来, 但是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就是“佳节”———就容易爆发出来, 甚至是一发而不可收。“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节日倍思亲” (王维) 就是这种客中思亲的最真挚的表达。这句格言式的警句, 千古流传。而“三年此夕无月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 (丘逢甲) , 此诗不同于一般的思乡, 故乡台湾被割日本, 游子有家难回, 悲愤难当。

三.表达朋友情谊、情爱故事

佳节, 往往是朋友团聚的日子, 而且和诸多美好的记忆联结在一起。“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高适) , 怀友与思乡合二为一。节日又是恋人们表达情感的时机。“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诗经·溱洧》) , 在最古老的情人节, 赠予多情的“解语花”———芍药, 情感淳朴而且浪漫。“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 通过描写牛郎织女的爱情, 揭示爱情的真谛, 可谓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四.抒写人生百感、借古讽今

节日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面对节日, 诗人们百感交集, 情丝不一。除夕与新年之际, 是生命流逝的界碑, 最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勿嗟旧岁别, 行与新岁辞” (苏轼) , 所以要爱惜时光, 自强不息。当然, 发生在佳节的, 也并非都是情爱故事, 也有许多家国之痛, 人生百感。像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最后轻轻一句点醒现实的亡国之痛。“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 , 寒食禁火, 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沿而成的习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对于富人一朝“断炊”, 意味着佳节的快乐, 而对于穷人来说“往往”断炊, 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在佳节时, 历史人物和历史古迹也最容易引起诗人们的思绪, 诗人们往往借古讽今, 抒发情怀。“美人台上昔欢娱, 今日空台望五湖” (姜夔) , 诗人即景怀古, 借伍子胥对夫差的谏告, 劝告当权者。“高居念田里, 苦热安可当” (韦应物) , 抒发对农民的同情, 难能可贵。“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 , 通过对重阳佳节的自然景色的描写, 鼓励人们要努力创造新生活。学习古代诗人的节日诗作, 不仅可以通晓古代之节日民俗, 而且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

2013:中国三大改革 篇8

第一是“收入分配改革”。这是因为贫富差距问题已过于严重,不仅影响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也导致了中国虽有极为庞大的内需市场却难以拉动。但此一改革难度很大,研究8年,尚未定案。

一如所有国家,中国的收入分配现状也是通过三次分配后的结果。首先是市场机制,强调的是各凭本事,公平竞争;其次是政府机制,主要是提供补救性的重分配;第三是社会机制,通过调动社会力量补政府功能之不足。因此,如果对分配现状不满意,就应分别对这三个层面的机制进行检讨,谋求改革。

具体而言,我认为有几个方面是特别重要的:(1)在一次分配中,政府应努力做到让公共资源(教育、医疗、基本建设等)配置在全国范围全国人民身上尽可能地平均,以确保竞争立足点的平等,以及所有产业、所有企业的“公平”竞争;(2)在二次分配中,强化财政分租税的改革,以落实不仅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包括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理重分配;(3)在三次分配中,对社会组织、公益组织作更大程度的开放与鼓励。至于国企改革之道,不在于直接去干预其高管收入,而在于强调并确保其与民企的公平竞争。

第二是“城镇化改革”。城镇化的战略精髓是让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方面改变农村中人与地的比例,根本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及居民收入增加来拉动内需。

但城镇化的推动需有配套改革:(1)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使农民通过售地获得创业资金;(2)户籍制度改革,让进城农民可以获得城市户籍;(3)产业政策配套,更多地鼓励能创造庞大就业机会的民企、中小微企及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民进城有工作可做;(4)房改及房屋政策配套。农民进城需要安居,房产政策必须让多数房屋回归到作为住房的定位,而非是一个投资甚至是投机的商品。抓住这四个要害,城镇化成功可期。但必须再有一点提醒,城镇化与18亿亩农地底线不应冲突,农地之必须大规模地可持续地经营管理,一如所有发达国家,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

第三是“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工程,但也可以从三个重点抓起。一是人(官员),二是组织,三是机制。

就官员而言,人民期待的是廉与能,现在更多的是廉。如何保廉?现在各方倡议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此议并非不对,且采行国家不少,但为确保行之即成,以免挫折改革士气,宜准确评估,谋定而后动。我认为预算公开(预算改革)及与之配套的人大改革应是更务实的做法,让各级人大真正起到宪法中原本赋予的审查及监督政府各部门(含国企)预算的角色,相信应能从源头上对反腐作出重大贡献。

就组织机构而言,不必要的政府权力管制不但阻碍市场经济运作,而且滋生腐败,是以无论中央或地方都有必要进行大幅改革,祛除遗留自计划经济时代的许多管制部门。

就机制而言,指的是各级官员的政绩评价机制,在GDP之外,在评估内容中应纳入各项对官员要求的指标,包括廉洁。此一机制的运作还必须由上而下,才有实效。

中国节日 篇9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月 份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2000

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0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1979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世界睡眠日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93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1950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9964 月 份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1950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970

4月30日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月 份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1889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1939

五四运动纪念日 1919

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世界微笑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974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1996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1894

6月30日 世界青年联欢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月 份

香港回归纪念日 1997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937月 份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

8月8日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1988月 份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1989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心脏日 2000?10 月 份

10月1日 国庆节 1949

国际老人节 1990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949

世界居室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1992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1949国际教师节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31日 世界勤俭日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990每年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198911月份

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1992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日)1946

11月14日

世界问候日 1973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

12月份

12月4日2001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93512月10日 世界人权日 1950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7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999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 圣诞节

中国节日3 篇10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1949 6月2日 国庆节(非宗教节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974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1996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6

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 6月12日 世界无童工日

6月13日 世界垒球日

6月14日 世界献血日

6月16日 国际非洲儿童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 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1894

6月23日 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1991 6月26日 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

6月30日 世界青年联欢节 七月份 7月第一个星期六 国际合作节日(国际合作社日)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1921

7月1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 1997

7月1日 国际建筑日 1985

7月1日 亚洲“三十亿人口日” 1988

7月2日 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937

7月11日 世界(50亿)人口日 1987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中国航海节

7月18日 世界海洋日

7月26日 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

7月30日 非洲妇女日 八月份

8月第1周世界母乳喂养周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

8月6日 国际电影节 1932

8月8日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1988 8月09日 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8月12日 国际青年日 另一种

8月13日 国际左撇子日

8月15日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 1945

8月26日 全国律师咨询日 九月份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

9月8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1958

9月8日 世界扫盲日 1966 9月10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987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1989

9月21日 世界老年痴呆日

9月21日 国际和平日 2002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1980

9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和平日 1981 1981至2001年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 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心脏日 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海事日 十月份

10月1日 国庆节 1949

10月1日 国际音乐日 1980 10月1日 国际老人节 1990

10月2日 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 1949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949 10月5日 世界教师日

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 1998

10月8日 国际左撇子日?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 1911

10月10日 世界居室卫生日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992 10月10日 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

10月11日 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 世界镇痛日

10月12日 世界60亿人口日

10月12日 世界关节炎日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1949

10月13日 世界保健日

10月13日 国际教师节

10月13日 采用格林威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1884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 1969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1984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979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992

10月24日 联合国日 1945

10月24日 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5日 抗美援朝纪念日 10月26日 环卫工人节日 10月27日 世界骨质疏松日 10月28日 男性健康日 10月31日 万圣节 10月31日 世界勤俭日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国际住房日 1982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世界建筑日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国际日 1990 10月第二个星期四 世界视觉日 十一月份

11月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5年食品卫生法宣传周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 中国消防日和国外消防日 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1日 光棍节

11月12日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6日 国际容忍日 宽容日 11月17日 国际大学生节日 11月21日 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 世界问候日

11月25日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11月29日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 十二月份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988 12月2日 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节日 1986 12月3日 世界国际残疾人节日 1992 12月4日 中国法制宣传节日 2001 12月5日(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志愿人员日 1985 12月5日 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5日 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5日 国际义工日

12月7日 国际民航日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935

12月9日 世界足球日 1995 12月9日 国际反腐败日

12月10日 世界人权日 1950

12月11日 世界防治哮喘日 1998

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 1936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7 12月18日 国际移徙者日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999

12月21日 国际篮球日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 圣诞节

12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4

盘点中国三大药科大学 篇11

该校拥有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该校面向全国招生,理科考生需要高出多地一本线50分,才能较为稳定报考。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坐落于沈阳,创办于1931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其前身是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药科,与中国药科大学并称为中国的“南药”与“北药”。

该校拥有药剂学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以及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学、生物工程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沈阳药科大学在除了在部分省份为第一批招生外,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是第二批招生。录取分数视具体省份而定。

广东药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该校拥有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18个二级院(部)以及2个教辅单位,39个本科专业。

该校面向全国招生,在各省份均为第二批录取。

(贺文璞/文)

亚行将帮助整治中国第三大流域 篇12

亚行将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控制与管理项目提供2亿美元贷款, 占该项目预计总成本3.9 6 3亿美元的一半以上。其余资金将来自水费和排污费收取、中国国内各银行贷款、国债以及项目所涉及地方政府的股权资本。

该项目将通过改善饮用水供应、加大废水处理和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帮助东北松花江流域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9 4 0万城市居民改善健康状况及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松花江及其支流, 导致该河流受到了化学品、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的严重污染, 对公众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中国的节日 篇13

吕梁地区的一些乡村,大人小孩都担着水桶,到河沟里打冰块。担回后放在阴凉处,待到夜深人静时,把冰块砸碎如拳头状大小,满院洒开。另在院落的四角,放四块大冰,意喻银子满院,人丁兴旺。

山西一些山庄小村,老人们要到泉里打水,称为“ 净水” 。传统礼俗,一般用酒祭祀神灵、祖宗。山区贫困,只好以水代酒。如今生活富裕了,山区也开始用酒祭祀,但老人们依然习惯水酒兼用。

民俗认为春节期间天地诸神要降临人间,与民同乐。年三十,要为诸神精心安排宫寝,对天地神与灶君神尤为隆重。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特别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和合,万物生焉。民间也往往以他代表一切神灵。如果是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条桌外面搭成彩棚,饰以松枝柏叶。香筒蜡台较讲究,香炉习惯用木斗盛黍米来充当。木斗的前后左右及上方,皆用黄色纸裱出,意喻土地,正面贴“满斗焚香”斗方。这种习俗,应该属于一种五谷丰收以后的感激之举。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毯,因为大年初一,村人互相拜年,均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当然布置起来也就特别认真了。灶君的神像,由于位置紧挨锅台,进门就能看到,成了室内的一种重要陈设。还因为灶君神像一贴就是一年,不断受到烟熏气蒸,保护显得特别重要。细心者,要用秸秆及五色彩纸,扎成一座宫殿形外罩,配以能够活动的门。平时关闭双门,敬香、奠酒时才打开双门。对于其他诸神,民间都要擦洗香炉,换上新的砂子,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简单。

接下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灵牌分两种,一种用木材加工而成,外面配有金匣。平时灵牌装在金匣内,这一天要从套匣内取出陈列;另一种是用白麻纸做成,用尺许长八寸宽麻纸,折叠成方筒状,每面二寸宽,正面贴红纸三寸许,祖先名讳书于其上的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称为“亡疏”,也有的折成灵牌式样,写法同上(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背面粘在秸杆上,插在斗方内供奉。有的地方讲究有灵位者不再写“亡疏”,也有的地方是灵牌与亡疏同时祭供。有些大户人家传统是除夕晚上“安神”以后,才写“亡疏”,讲究“先神后祖”。多数老百姓要请人写疏,往往在白日里便将这些工作准备完毕。

这一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灯笼分大灯、小灯两种。大灯悬挂于大门外,做工精细。有玻璃宫灯、纱灯,也有用五色纸做成的各类彩灯。一般讲究成双配对,齐呈吉祥。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习惯在天地神位前点大灯,甚至还配有十分精美的灯架。小灯摆在院内各神位前,一般用圆木板做底,巴掌大小;红绿纸糊筒,高三寸上下,灯烛置放其中,俗称“灯碗碗”。大年下的灯,见地方就摆。土地、井台、畜圈、鸡窝、厕所、窗台,到处是灯火通明。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和火光,望见就慌忙逃走。于是人类在过年时就点旺火、捆草把、糊灯笼。今天,旺火、草把、灯笼都已经转化成了热烈欢乐的象征。

这一天,要贴对联,贴字楼,贴门神。贴对联时,民间特别讲究倒贴“福”字,照壁上的福字斗方,一定要头朝下。因为“倒”与“到”同音,照壁又位于一进门的方位。春节这一天拜年时,一进院要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取意吉利。字楼,亦称挂签,属于春节大门上的喜庆装饰,用五色彩纸染成,方形,下配马饰型穗子,共五张,中间一块为太阳图案,其余四张写“喜迎春节”等吉祥语,一字并排,贴在门楣。门神,多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也有神荼与郁垒,还有的人家是在门上贴钟馗像。春联、字楼、门神,皆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今天同样转化为吉祥的象征物了。旧俗贴上春联、字楼、门神以后,就象征已经过年了。人与人见了面,只能祝福,忌讳反目。债主要停止向欠债者索要。风俗所至,民间习惯早些将这些吉祥物贴出去。

这一天,门上要悬挂松枝柏叶,凡是忌讳在腊月二十四贴年画的地方,这一天就将年画贴出来,室内室外一派崭新的气象。

这一天,每顿饭都要敬神敬祖。饭前,要鸣炮示知,傍晚,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山西多数地方“安神”包括了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也有些地方习惯单独迎请祖宗。雁北乡村在初更时分,要在门外焚烧五色彩纸,称为“楮帛”,然后作出恭迎贵客的姿势,称为“请祖宗”。

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些“钱”。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莲子、红枣、花生、柿子等等。莲为连生贵子、枣意早获麟儿,花生喻有男有女,柿子为“是子”。今天,已经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了。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人们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年”。

上一篇:弟子规第15课不力行下一篇:提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