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精选11篇)
三大因素 篇1
近几个月,出现一种市场现象:在全国楼市趋于复苏的过程中,改善性需求明显释放,少数城市甚至可以说是爆发。突出表现在过去几年滞销的大户型、高单价住宅突然开始容易销售了。比如上海闸北区非核心地段,某7万元单价的楼盘,居然开盘销售额也能超20亿。这在2011—2014年间,基本不可想象。而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北京、深圳、广州、厦门等诸多城市。
面对这一市场现象,很多普通民众会感到诧异:中国住宅都过剩了,有钱人都有几套房,为何还在买房?大力反贪之下,贪官们不都在抛售豪宅吗?中国房价涨不动了,买这些大户型岂不很傻?要征房产税了,高档房肯要缴很多税呀!
针对这些颇为流行的社会迷思,笔者简要做些分析。近期改善性购房需求爆发,高档房销售好转,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政策面转暖。众所周知,2010年4月史上最严厉的“国十条”出台后,陆续又出台了很多打压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政策,如限购、限价、限贷等。由于投资性购房需求与改善性购房需求之间界限不清,官方也没有能力精准甄别,所以“国十条”之后改善需求也被大面积误伤了。
政策转机初显于去年,逆转于今年3月。去年二季度开始,多数城市陆续取消了限购,地方政府也不再实行限价,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央四条”,放松限贷,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非限购城市,解除三套及以上禁贷的政策。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的提出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于是其后六部委出台三个文件,在税收、信贷等加大支持改善需求力度。
其二,市场需求久抑必扬。在很多商品市场中都存在一个现象,不论什么原因,当需求被压制一段时间之后,常常会有自发性的释放。2010—2014年,全国多数高档房(包括大户型公寓和别墅)楼盘都遭遇销售困局,这也就意味着很多这类购房需求被抑制了几年。有购买能力和意愿的刚需(一般为首次置业),一般不会等待超过两年;而改善需求(包括首次改善、二次改善、多次改善),可以等待更长时间。
关于住宅过剩、空置率过高等论调,笔者并不认同。部分三四线城市确实存在开发过度、住宅库存偏高、部分偏远新建小区入住率偏低等现象,但就全国而言,情况并没那么糟,我国城镇化率还远没达到70%,至2025年之前,每年城镇新增住宅需求仍能平均达10亿平米左右。在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下,赚不到钱的开发商自然会减少盲目投资和扩张。况且,一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基本不存在住宅过剩的问题,人们购房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另外,还有种看似有理的流行言论:计划生育导致“4-2-1”家庭结构(4个老人1对父母1个孩子),未来20年,六个祖父辈的几套房都留给一对年轻夫妻,则共有六七套房。这一观点存在诸多缺陷,其中之一是即便真有六七套房,大部分都是老旧破小的房子与小区,居住性能很差。人们追求居住舒适度的需求无止境,当前大部分家庭仍缺好房。这就是改善需求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根本原因。
其三,股市获利资金流入楼市。据笔者的研究,股市和楼市的关系是:同向、不同步。所谓“同向”,是指二者皆受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影响,在宽松条件下,二者皆易上涨,反之则易下跌。所谓“不同步”,是指一般股市先变化,楼市后变化。另外,二者皆具有“财富效应”,其中股市财富效应更易向楼市溢出,也即股市赚钱后转而购房。
就本轮市场上行周期来看,股市和楼市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股市先于楼巿上涨,股价涨而房价不涨,分流资金,利空楼市。第二阶段,今年4月以来,股市上涨已到中场,或者已进入下半场,房价止跌上涨,二者各得其所,互有影响,总体中性。第三阶段:股市见顶下跌,部分资金转至楼市,房价继续涨,时间难测,暂估2016上半年前后吧。
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今年3月底的楼市新政,驱动市场复苏,一线城市房价已经上涨,其中深圳相当火爆。预计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于5月份总体翻红,其后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止跌上涨。而沪指上涨至4500—5000点后,越来越多的老股民、高净值人群已开始提前防范风险,其中部分人将获利资金转入楼市,可能少量属于投资性购房,但这部分人所购偏高端住宅,多属自住性改善需求。
三大因素 篇2
孙斌
近期就是否延迟退休年龄各界人士都谈到了自己的观点、看法,笔者认为现阶段有三大因素阻挠了这一计划的实施:
一、现阶段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状况
上月曝光的“毒油”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产厂家及有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态度。生产厂家在事件被曝光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扼杀网上报道,有关职能部门为了维护生产厂家的利益,在明知事件真相的情况下发布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声明。在事件曝光后虽然生产厂家进行了道歉并承诺十倍赔偿,但消费者手中已经没有该批次产品的油瓶或者消费凭证,其受到的损害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生产厂家是否会按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否因渎职受到行政惩处公众无法知晓?
同样环境污染的现状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情况予以反映:
某造纸厂生产后排出的污水严重影响了附近农民的饮水及农业生产,于是农民向中央电视台投诉,电视台接到投诉后派记者到当地进行调查,记者在造纸厂排污口取样后,专门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举报十分钟后排污口的水变清了,当地环保部门的人员也来了,当地环保部门取样是合格的,而记者取样是不合格的。后经记者到造纸厂实地调查确认,造纸厂为了逃避检查专门设计管道,在当地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并通知造纸厂后,造纸厂停止排污改向外排放管道内的清洁水源,促成在当地环保部门执法检查时取样总是合格。
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根本不重视。现已形成了某些知名品牌产品出了事就到有关部门进行有效公关,有关部门出具现在合格的证明(之前产品是否合格消费者管不了,有关部门也不会去追究)后就到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做广告的模式。让人痛心的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也沦落到宣传“皇帝的新装”的境地。
“养鱼的人不敢吃自己养的鱼,种菜的人不敢吃自己种的`菜”这种状况继续维持,国民的身体健康无法保证,那就无从谈及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网上提到的一些规定退休年龄较高的国家,都是注重食品安全、强调环境保护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不坚持不懈地抓好二十年,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就无从交民众讨论。
二、养老保险实际缴纳的情况
决定劳动者能够领取养老金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退休年龄,二是累计缴纳养老
保险达到。全国范围内仅谈省会城市养老保险缴纳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缴纳社会保险普及率低,虽然国有、外资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较好,但众多私营企业根本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二缴纳养老保险工资基数较低,即使用人单位缴纳了社会保险,但缴纳社会保险工资基数与职工的平均工资严重不符。前期发生的深圳发展银行就是这一问题的代表。到劳动人事行政部门去举报,主管部门声称保护养老保险缴纳基数的时效只有两年,从而形成了群体性行政诉讼的发生。
三、女满40岁、男满50岁人员的就业问题
十年前进行的企业改制,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一旦女满40岁,男满50岁就业状况就十分困难,有的职工一出厂房就失业;有一身技术却无法正常就业,处于长期打短工的状况。还有一些国有商场为了自身的利益招收女营业员时要求35岁以下,让35岁以上正处在黄金就业阶段的营业员不得不再失业。就业年龄上的限制促成这批人不断就业困难,继续缴纳社会保险的愿望成为奢望。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对他们的优惠政策,但他们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不重视,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优惠政策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三大因素决定短期房价走势 篇3
房价短期走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错综复杂。所以才会形成这样的极端局面:有人看跌50%,有人看涨50%。根据笔者的长期思考,决定短期房价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政策面、存货面、资金面。
首先,当前政策面出现真空状态。中国楼市和股市相似,都具有鲜明的政策市的特征,政策的紧缩还是宽松,会直接牵着市场的鼻子走。当然,就楼市而言,政策宽松对于市场的效力,要显著于政策紧缩。2003年以来持续的紧缩调控,都没能使房价出现过显著的下跌,而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的刺激政策,却使楼市很快咸鱼翻身,一跃而起。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紧缩性调控,于去年显威,多数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量价齐跌。经历了“国十一条”、“国十条”、“9·29新政”和“新国八条”四轮新政后,去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官方一直强调坚持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但并无新政策出台。所以,去年四季度时笔者就提出:政策底已现身。当前房价仍处于下跌通道,尚无进一步打压的必要。在中央政策保持从紧的同时,需要关注另外三类政策的变化。一是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货币政策,去年四季度以来趋于宽松,存款准备金率已下调两次,一季度贷款量明显超过去年一季度。二是房贷宽松化,尤其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三是地方政府动作频频,纷纷调整政策,程度不一地为楼市松绑。
其次,存货高位盘整,有减少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2年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0122万平米,比2月末减少404万平米。4月份,由于大多数城市成交环比3月份下滑,同时供应量增加,库存量连续下降3个月后再度小幅增长,但并未再创新高。当前存货高位盘整,未来几个月能否再创新高,有待观察。
截至4月底,北京等1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4.9,存销比连续两个月回落,表明近期市场压力仍趋于缓解。此外,今年3-4月份十大典型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已超过去年8月之后的月度均值。在此形势下,虽然住宅存货仍在高位盘整,但基本可以判定住宅存销比已经触顶下滑,步入去库存通道。
最后,资金面正在筑底。从行业内部看,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0847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1-2月份回落了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同比涨幅大幅跳水,反随着这一状况的延续,预计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紧张程度将会赶超2008年最低迷的时候。
从行业外部看,随着货币政策的趋松,货币供应量已经出现微弱复苏。3月份,M1(狭义货币供应)同比增幅上涨至4.41%,较2月份的4.29%上涨了0.12个百分点。M1可被视为是楼市的先行指标,M1增幅持续下降且低位运行,能够直接促使楼市降温。预计三季度前后,房价同比跌幅可能触底,今年上半年,环比增幅可能触底。当然,由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经济刺激力度过大,导致了现在的高通胀和地方债务压力,所以即便是未来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也不可能像上一轮那么宽松,这也就注定本轮M1增幅的筑底、盘整时间较长、反弹节奏较慢。与之相适应,房价也将会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调整、盘整、阴跌。
影响食品货架期的三大因素 篇4
人们为了确保购买到安全的食品, 需深刻了解食品货架期的。1974年, 美国食品科技协会将货架期定义为:“产品生产以后能够保持令人满意的特性的一段时间”。1993年, 英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对食品货架期进行了更为确切的规定:“在特定的贮存条件下, 食品可保持以下描述性状的时间即依然安全;具有其应该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产品所标注的营养成分。”
近几年, 我国也逐渐开始展开对食品货架期的研究。我国法律法规 (GB7718-2011) 中要求, 所有的预包装食品, 都要在包装上标明该食品的货架期。今年7月, 北京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出台了新规定:在北京生产的食品, 如果在0~8℃下保存时间长于24小时, 或者在0~4℃保存时间长于48小时的冷冻食品, 都需要在第三方实验室做货架期的检验。实际而言, 研究货架期的目的更多在于确保企业开发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如今食品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各大食品企业不断推陈出新, 如果产品标注的货架期高于实际保质期, 当食品变质时依然在销售, 这将有损企业的品牌形象, 并对过期食品进行下架、销毁、赔偿等处理, 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 准确掌握食品货架期以及了解其影响因素对食品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梅里埃营养科学 (中国) 食品科学中心鞠文庭介绍了影响食品货架期的微生物、物理、化学等三大因素。
微生物因素
食品中的微生物主要分为三大类: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细菌常见于水分含量较高、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中, 如牛奶、果汁、蔬菜及肉制品。细菌生长十分迅速, 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而某些细菌具有芽孢——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细菌凭借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 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霉菌容易在水分活度低的食品如面包中滋生, 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 日常生活很多食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 那就是霉菌。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主要生长在偏酸性、潮湿的含糖环境中,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影响这3种微生物生长的内在因素包括p H、水活度 (aw) 、防腐剂、营养等, 外在因素如时间、温度、湿度、背景微生物负载量、氧化还原电位类别等。
p H值
细菌的最适p H范围是4.0~9.0, 酵母菌是2.5~8.5, 霉菌是1.5~11.0, p H为6.5~7.0是一般微生物的最适生长范围, p H值对食品货架期有直接影响, 食品在不同p H值条件下, 最有可能引起腐败的微生物见下表。
水活度 (aw)
水活度不同于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是水分在食品中的百分比, 水活度是食品中能够被微生物利用的水 (自由水) 占整个水分的百分比。对于一些食品来说, 各个部分的水活度是有差异的, 控制食品水活度, 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水活度下的微生物存活情况如表1。
背景微生物负载量
将鸡腿放入4℃的冰箱中, 当冰箱内微生物负载量为103cfu/cm2时, 保存12天后会出现变味、变粘现象;微生物负载量量为104~105cfu/cm2时, 保存4~5天后将出现变味、变粘现象;微生物负载量为106~107cfu/cm2时, 保存2天后即出现变味、变粘的现象。因此, 采取相应工艺来降低背景微生物负载量可延长食品货架期。
氧化还原电位类别
氧化还原电位主要受环境中氧的影响, 如假单胞菌属于严格需氧菌, 在无氧条件则无法存活。一些食品包装采用充氮包装, 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无法生存。一般嗜氧微生物在氧化还原电位为正时都能生长, 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氧化还原电位为负值, 通过改变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
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十分重要, 对货架期的影响也很大, 不同温度下微生物含量不同, 适当提高温度可加快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图1为温度对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影响情况。
物理因素
物理损伤:蔬菜水果容易擦伤, 释放出酶类物质, 而产生颜色变化, 同时也会导致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散失;饼干类产品容易受机械力的挤压而变碎, 预示着货架期结束。
水分散失或吸收:冷冻食品的水分容易散失;蛋卷类较脆的食品容易吸收水分而变软;巧克力在高湿条件下容易出现糖类物质并在表面析出形成白色颗粒的现象;水分能通过除了玻璃和金属, 其他包材, 水分散失或吸收会对食品口感产生一定影响。
化学因素
脂质氧化:脂肪氧化有不同的方式, 自由基和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形成酒精、乙醛和游离脂肪酸;脂肪氧化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和氧气之间的反应;光催化氧化, 需要感光物如叶绿素的参与。脂质氧化会产生很多一级、二级产物从而影响食品品质, 会导致营养成分和质量的流失以及形成有颜色的褐色物质。
维生素降解:维生素降解的因素有氧气、水、光线、时间、p H等, 不同维生素分解快慢不同, 可用以预测货架期。
褐变:褐变是食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变色现象, 尤其当新鲜果蔬原料进行加工时或经贮藏或受机械损伤时。没有酶参与的褐变为非酶褐变, 有酶在氧气的参与下, 将酚类物质转变为有色的多聚体, 为酶促褐变,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是水果中常见的酶。
确定食品货架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有很多。1.感官评定:由感官评定小组对产品的气味、色泽、口感、质地进行评价。该方法非常有效、直接, 但是昂贵、费时,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获得高质量的感官评价比较困难。2.物理方法:对食品的粘度、咬力、水活度等指标进行测定, 来评定是否达标。3.化学方法:通过测定食品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等, 对食品酸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另外通过测定维生素的降解情况, 也可确定食品货架期。4.微生物测试:一般对细菌、霉菌、酵母菌进行测试, 也可以通过挑战性实验将微生物菌群接种到食品上, 对货架期进行评估。5.预测方法:通过加速实验和微生物学模型对货架期进行确认。
影响家庭教育的三大因素 篇5
1、社会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因经济和科学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和生活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中国自古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教育,有着博大精深的教养文化,许多家庭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家教传统,而传统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代文化背景有一定冲突。
网络时代的社会舆论环境宽松,观念五花八门,人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媒介接收海量舆论信息,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各自受到不同影响,家长与孩子在观念上难免有差异。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相辅相成,却在当代这个责任大过天的时代产生责任推诿的嫌疑。常有家长抱怨学校留的家庭作业过多,刁钻,也常有家长与学校间发生矛盾、追究责任的新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教育的对象不一定只有孩子和晚辈,也有家长和长辈,家庭教育应该是不断学习和更新的,不单是孩子,家长更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2、家庭内部因素
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教育体制、同样的学校和班级、同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尽相同,这也证明了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影响最为重要。
离异家庭往往经历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环境发生变化、家庭角色缺失,孩子的心态平衡被打破,心理也随之渐渐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加上社会舆论对离异家庭的偏见,使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感到迷惘、困惑,体现在容易出现消极、逆反、易怒等不良情绪。
家庭中父亲母亲角色各有不同的`功能,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家庭角色缺失时,同一家长在不同角色中进行转换,家长容易出现主观意识偏颇,如第一个案例中,单亲妈妈在角色担当中处理不当,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反复发生这种错误,残缺的家庭教育也就渐渐形成了。因此,对于角色缺失的家庭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日常生活中缺少了父亲或母亲,相对于其他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社会知识也不够丰富,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扩大社交圈,多认识一些朋友,多读书,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留守农村、隔代抚养、旁亲监护等因为各种原因未在父母身边生活的未成年人,近年来人数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学习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不高,又缺乏父母的关爱。
3、个人因素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面对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家长总是在各方面对孩子有着各种要求,学业要求不能有任何怠慢,还要学习各种才艺,挤时间参加各种比赛等。往往家长心理期望值过高,孩子天性受到过分抑制,反而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
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教育,却未能合理把握细节,教育方法不当,或过分严厉,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抗拒管束。或过分放任宠溺,让孩子形成了不良习惯。或与其他孩子做比较,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漠视和伤害。
改善需求爆发的三大因素 篇6
面对这一市场现象,很多普通民众会感到诧异:中国住宅都过剩了,有钱人都有几套房,为何还在买房?大力反贪之下,贪官们不都在抛售豪宅吗?中国房价涨不动了,买这些大户型岂不很傻?要征房产税了,高档房肯要缴很多税呀!
针对这些颇为流行的社会迷思,笔者简要做些分析。近期改善性购房需求爆发,高档房销售好转,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政策面转暖。众所周知,2010年4月史上最严厉的“国十条”出台后,陆续又出台了很多打压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政策,如限购、限价、限贷等。由于投资性购房需求与改善性购房需求之间界限不清,官方也没有能力精准甄别,所以“国十条”之后改善需求也被大面积误伤了。
政策转机初显于去年,逆转于今年3月。去年二季度开始,多数城市陆续取消了限购,地方政府也不再实行限价,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央四条”,放松限贷,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非限购城市,解除三套及以上禁贷的政策。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的提出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于是其后六部委出台三个文件,在税收、信贷等加大支持改善需求力度。
其二,市场需求久抑必扬。在很多商品市场中都存在一个现象,不论什么原因,当需求被压制一段时间之后,常常会有自发性的释放。2010—2014年,全国多数高档房(包括大户型公寓和别墅)楼盘都遭遇销售困局,这也就意味着很多这类购房需求被抑制了几年。有购买能力和意愿的刚需(一般为首次置业),一般不会等待超过两年;而改善需求(包括首次改善、二次改善、多次改善),可以等待更长时间。
关于住宅过剩、空置率过高等论调,笔者并不认同。部分三四线城市确实存在开发过度、住宅库存偏高、部分偏远新建小区入住率偏低等现象,但就全国而言,情况并没那么糟,我国城镇化率还远没达到70%,至2025年之前,每年城镇新增住宅需求仍能平均达10亿平米左右。在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下,赚不到钱的开发商自然会减少盲目投资和扩张。况且,一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基本不存在住宅过剩的问题,人们购房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另外,还有种看似有理的流行言论:计划生育导致“4-2-1”家庭结构(4个老人1对父母1个孩子),未来20年,六个祖父辈的几套房都留给一对年轻夫妻,则共有六七套房。这一观点存在诸多缺陷,其中之一是即便真有六七套房,大部分都是老旧破小的房子与小区,居住性能很差。人们追求居住舒适度的需求无止境,当前大部分家庭仍缺好房。这就是改善需求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根本原因。
其三,股市获利资金流入楼市。据笔者的研究,股市和楼市的关系是:同向、不同步。所谓“同向”,是指二者皆受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影响,在宽松条件下,二者皆易上涨,反之则易下跌。所谓“不同步”,是指一般股市先变化,楼市后变化。另外,二者皆具有“财富效应”,其中股市财富效应更易向楼市溢出,也即股市赚钱后转而购房。
就本轮市场上行周期来看,股市和楼市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股市先于楼巿上涨,股价涨而房价不涨,分流资金,利空楼市。第二阶段,今年4月以来,股市上涨已到中场,或者已进入下半场,房价止跌上涨,二者各得其所,互有影响,总体中性。第三阶段:股市见顶下跌,部分资金转至楼市,房价继续涨,时间难测,暂估2016上半年前后吧。
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今年3月底的楼市新政,驱动市场复苏,一线城市房价已经上涨,其中深圳相当火爆。预计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于5月份总体翻红,其后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止跌上涨。而沪指上涨至4500—5000点后,越来越多的老股民、高净值人群已开始提前防范风险,其中部分人将获利资金转入楼市,可能少量属于投资性购房,但这部分人所购偏高端住宅,多属自住性改善需求。
三大因素 篇7
一、教师的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
教师的传授和引导, 目的是使得学习者在较短时间获得知识和技能等。因此,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是首先需要关注的要素。
1.教学资源建设是教师教的基础保障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基于Internet 的教学服务和管理环境, 建设适合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的学习模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为了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 教学资源库要有内容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开发工具, 以利于教师开发出个性化的教学课件, 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做好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高等学校既要做好基础实验 (实训) 中心建设, 同时也要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二是要建设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以利于大学生接触生产实践, 顺利地由学校走向社会。有条件的高校, 要利用毕业设计和实践的机会, 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 完成实际生产中的课题, 提高实战能力。
2.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
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当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背景下,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资源建设的质量都取决于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目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其前提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 主要特征是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还是课程开发、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资源的建设, 都不能仅仅依靠校内教师或个别教师, 必须由行业企业专家、校内专业教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等共同合作, 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教学质量。
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表现为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 特别是要形成团队合作的机制, 要能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年轻教师多、实践能力不强、团队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需要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突破口, 加强校内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交流, 推进校内教师的传、帮、带, 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教学模式改革是寻求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
有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基础保障, 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实施差异化教学, 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针对生源类型和学生个性差异开展教学, 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 可实施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基础, 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服务学生成长的需要。注重团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可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学习动机、个性特长等出发, 制订“兴趣自选式”、“难易自选式”或“课时自选式”等学习套餐, 让学生进行组合、选择, 促使学生相互带动、相互交流、优势互补, 提高教学效果。
将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由原来集中安排改为分散安排,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利用业余时间, 深入企业调研,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充分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 精心设计一组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任务驱动课程或项目导向课程, 让学生进行“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学习, 最终制作出实物样品或产品, 改变以往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从图纸到图纸, 老师说了算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学习资源建设是学生能动、有效学习的保障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学习和掌握人类已知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可见, 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是教学的根本。
1.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教师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思想。其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但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之上展开的。因而, 教师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让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的活动。只有学生明确了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以及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学生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同时, 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特点选定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者学习能力是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量与知识量急剧增长,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对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关键。
同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加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 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 改革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 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 用探究的方法, 自主参与学习, 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三、教与学的协调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教与学的协调性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和谐关系, 是随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命题而产生的。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目标性) , 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比 (经济性) , 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 (需求性) 等三个方面。因而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互匹配, 也即协调。
1.教师的教要适合学生
即教必须服务于学, 要努力让学生学会, 以实现教学活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价值目标的追求。教师要采用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教学语言丰富而有个性, 便于学生听清楚、想明白;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手段既要现代化, 又要新颖实用。目前所倡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适合工科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工程教育CDIO模式, 也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
2.学习模式要适合学习者的学
所谓学习模式, 就是指在长期学习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习结构。学习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中介要素、目标体系等。因个人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的不同, 学习者选取的学习模式也不同。一般在教育领域研究教学模式的比较多, 真正从有利于“学习者的学”的角度来研究学习模式比较少。虽然在教育教学中也强调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 但在统一计划下实行的按班级培养模式下, 教师面对的学生较多, 因材施教的余地有限。实验表明, 95%的人的智商处于标准范围, 只有2.5% 的人智商低过标准。因此, 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 还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模式是否有效。从教的角度看, 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模式, 并使教学模式能够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从学的角度看,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我的学习模式。
3.充分利用云技术完善互动平台
学科专业网站是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和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它既可方便教师的学术研讨、教学交流, 也可以提供学生的自学、答疑、讨论、作业、测试等功能, 还能宣传和推介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提供这种交流空间, 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不断完善, 为人才培养拓展空间, 同时为高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搭好舞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和教师有了共同研讨与交流的平台,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能动性学习, 也有利于教学相长, 共同推进学科专业的发展, 也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参加科研技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空间。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经转向质量内涵建设, 而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特别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即将成为新一轮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因而既要重视教的资源建设, 也要注重学的资源建设, 更要关注教和学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教学,资源,协调性
参考文献
[1]王予锋.有效教学及其基本特征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10, (7) .
[2]杨银付.加强开放大学的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 2011, (6) .
[3]张淑杰, 等.积极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 .
三大因素制衡下的中国城镇化 篇8
关键词:三大因素,作用,制衡,城镇化
2014年,随着中央城镇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城镇化进入到了一个总体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城镇化是资源的重新布局,涉及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为说,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人的城市化问题。如何趋利避害,解决好这一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我们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应该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大因素,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政府在我国城镇化中的作用
关于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做了原则性规定:推进城镇化,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置、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关于政府在城镇进程中应该起什么作用,理论界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另一种认为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重“引导”避“主导”。两种观点中,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
关于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林涵碧解释了什么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她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指政府把握城镇化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引导城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曹洪、何代忠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政府主导的原因,指出农村社区自然城镇化不具备必要的、足够的内生性因素,只能采用通过强大的外生性因素,特别是采取涉农制度措施,从而促进内生性因素发展,即政府自上而下地促进农村城镇化[2]。张光进指出了离开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出现市场失灵现象,进而导致城镇化无序发展,产生和形成一系列“城市病”,甚至由于风险累积而引发社会危机,进而强调了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3]。
关于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重“引导”避“主导”的观点。辜胜阻认为,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放任式的模式,放任式的城镇化会造成市场失灵问题;二是政府主导型模式,但政府过多干预,会造成政府失灵问题;三是政府引导式模式。新型城镇化要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必须把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警惕五大误区,政府要重“引导”避“主导”[4]。政府引导式模式,就是强调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做政府应该做的事。
关于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虽然大家在认识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即政府是推进城镇化的驱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市场在我国城镇化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政府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客观原因。城镇化有自身运行规律,由于规律运行的复杂性,政府对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律,只能顺应规律的要求,按规律办事。在没有完全搞清规律运行趋势之前,政府有一个试错的过程,这是政府作用局限性的现实表现。
第二,主观原因。政府既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同时又具有自身利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城镇化过程中,会最大可能地根据城镇化运行规律,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变市民过程中利益的实现,实现人的城镇化;但政府由于有身自利益,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会考虑城镇化推进对本届政府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地方政府会更大一些,因为出售土地是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通过推进城镇化,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储备去进行项目开发,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加上推进城镇化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志,如果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土地财政的更好的实现,不计后果,大搞造城运动,结果就会出现土地的城镇化了,而没有实现人的城镇化化,甚至出现大量“鬼城”,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社会后果。不幸的是,这种后果已经出现,这反映了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作用确有局限性。
可见,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重视市场的作用。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来,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一直在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的观点成为了全党的共识。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理论界关于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大多是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来展开的。其中,王洁晶、汪树锋等分析了城镇化中为什么要注重市场作用的原因。王洁晶认为,城镇化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一方面,面对城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工程时,信息搜集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政策制定交易成本极高,失败的风险大;另一方面,各利益主体由于面临激励不同而预期不同,极有可能导致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情况,使结果偏离初衷。她认为,城镇化似乎要“无为而治”[5]。汪树锋认为,作为城镇化主要表现形式的人口转移,实际上应该是社会经济资源由低效率的农村向高效率的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很显然它主要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只要迁入的收入大于迁移的成本,则流入城市的劳动人口将会增加,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则会缩小[6]。王剑波探讨了怎样用市场化来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他认为,城镇化本身就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聚集过程,城镇化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是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经营主体,利用市场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的载体及资源进行重组、集聚、营运,实现资本动态发展过程[7]。理论界的结论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市场对城镇化的决定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表现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三大机制综合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以此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其实现过程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把资源配置到最能获得收益的部门去,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资源在各部门的不断转移,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化就包括在这个过程之中,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是政府不能代替的。
当然市场本身也有缺陷,因为市场的作用带有自发性、事后性、逐利性,因而它无法克服城镇化过程中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问题,无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贫困人口问题,无法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才流失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如果说政府不是万能的,那么市场同样也不是万能的,城镇化过程中把两者结合起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在我国城镇化中的作用
关于政府和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理论界讨论得已经比较充分了,但关于社会在城镇化中的作用,理论界并没有直接展开论证,从一些间接的分析看,大多把市场的作用与社会的作用看成一体。我们认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把市场的作用与社会的作用区分开来,因为事实上,它们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从差别来看,在城镇化过程中,市场提供的是一种机制即市场机制,市场正是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来调节城镇化过程中社会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的。而社会的作用主要是社会组织和个人根据机会成本的比较和边际收益的预期,来选择人、财、物在空间的转移,这种转移对城镇的形成、规模的大小会产生直接影响。
当然两者又有密切联系,因为市场机制调节的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社会组织和个人根据市场的供求、价格、竞争关系的变化,计算机会成本,比较预期收益,做出资源转移的方向、方式的决策;正是这种资源的转移,使供求、价格、竞争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市场机制发生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追求土地城市化,而忽视人的城市化倾向,主要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财政收入和政绩的需要,而原因背后的实质是忽视了社会主体的利益,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怎样减轻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土地财政的压力,办法是政府应该简政放权,让社会成为城镇化的投资主体,提高社会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因此,本文认为,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社会主体作用、市场纽带作用,以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林涵碧.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2]曹洪,何代忠.加快我国农村社区城镇化进程应该发挥政府主导主用[J].农村经济,2006,(3).
[3]张光进.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J].陕西发展与改革,2011,(6).
[4]辜胜阻.新型城镇化:政府要重“引导”避“主导”[J].中国经济周刊,2013,(17):22-23.
[5]王洁晶.城镇化:尊重市场规律与推进制度变革并举[J].国际城市规划,2013,(3).
[6]汪树锋.城市化的本质及其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2009,(47).
三大因素 篇9
山东省内有许多著名景区,像是济南的72泉,千佛山,泉城广场;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邹城的孟庙、孟府、孟林;青岛的崂山风景名胜区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而英国游客也会因为出名的景区和文化的底蕴而选择山东。
一、旅游交通
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海陆空交通发达且便利。对于境外游客来说,飞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东省现在有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威海国际机场、烟台潮水国际机场等。根据各大机票网站显示,由于近几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增加了许多国际线路,各国各大航班都加入到中国航空系统,所以英国游客可以从英国各大城市如伦敦或者曼彻斯特等地直飞北京或者上海,然后再选择坐飞机来山东省。
现在因为交通发展迅速,省市之间,游客会更加青睐于动车或者高铁。英国游客是特别注重沿途的风景的,而在他们自己国家,铁路建设更是相当的完善,所以如果来山东省内旅游,铁路是他们必备的选择。
另外,出了火车站以后的接送服务,山东省内也是做得相对完善的。无论是济南站、东站还是西站,出了站,出租车都是在排队等候游客的。这比在英国要方便很多,英国的出租车少且贵,所以一般学生不会打出租车,更多的事坐公交或者走路。所以省内的多出租和低起步价会是英国游客的首选。
二、旅游景点
山东省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是闻名遐迩的。济南的72泉,曲阜的三孔,青岛的崂山,泰安的泰山,枣庄的台儿庄古城等等。对于英国游客来说,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山东简称“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以及后来的孟子,墨家文化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都是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建立了齐国,其延伸出来的齐文化孕育了齐桓公,管仲等一大批名人志士,因此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对英国乃至海外游客来说是非常神秘的。
网络上现在流行给景点排名,中国品牌网上给山东的旅游景点进行了排名。排名第一的就是泰安的泰山。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五岳之首”和“天下第一山”的美称。对于英国游客来说,泰山之高是他们想要去了解的,泰山的文化是吸引着他们的,而且泰山登高是每一位海外旅客都想要做得一件事。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和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是泉城七十二名泉之冠,四大泉群之首。济南之所以被称为泉城,就是因为其“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因此,如果海外游客到济南来,趵突泉是首选景点,每逢节假日,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趵突泉取一丝清凉。
另外,烟台的蓬莱仙境也是海外游客必去的地方。蓬莱阁是全国首批5A级风景区,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有“人间仙境”之称,其“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的奇观享誉海内外。这些故事传说和奇观奇景在海外游客看来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这在景观在英国甚至其他国家都是没有的。
这里只提及了几个旅游景点,此外在山东省内各市县都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还有很多战争纪念馆,例如威海的甲午海战纪念馆,这些纪念馆都记录着中国的历史,对于英国游客和其他海外游客来说,纪念馆是最能了解中国的地方。另外,景区票价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像是济南趵突泉门票白天全年40元;春夏季(4月10日至10月10日)晚上19点至22点,每人20元;秋冬季(10月10日至次年4月10日)晚上18点至21点,每人20元,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期间(正月期间)夜场除外。对于英国游客来说20元至40元的票价是物美价廉的,因为在英国,虽然许多景点都是免费的,但是需要门票的景区,票价却特别,一般只对学生有优惠。而在中国,虽然大部分景区都需要买票,但是票价都不算特别高,所以票价也成了吸引游客的必要条件。
三、著名小吃
对于英国游客来说,中国的小吃是充满诱惑力的。各色菜系,像是鲁菜、粤菜、川菜等等都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尤其是在英国的这段时间,中国城一般以湘川菜以及粤菜为主,到了晚饭时间,这些中国餐馆里的客人总是以外国人为主,他们喜麻、喜辣,当然这种偏好与英国潮湿的天气也有关系。
在山东有这么几个著名的小吃街,济南的芙蓉街和经十一路美食街,青岛的云霄路美食街,烟台的上夼西路,淄博的张店区潘南路,德州的新湖北路大排档,临沂的金源路餐饮一条街,济宁的江南春美食街等等。每逢节假日,甚至只是周末,这些美食街上人头攒动。在这些美食街上不仅有当地特色,甚至包括了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对于英国游客来说,这些美食街是绝佳的好去处,能一路走一路品尝美食,美食店的周边还有一些文艺小店,卖一些当地特色的纪念品,这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是非常能吸引英国游客的眼球的。
我在英国认识一个在山东威海呆过两个月的外国人,他对我说,最忘不了的是鲁菜,味道浓郁有特色,小吃里最喜欢糖酥火烧。这些小吃名字在英国的中国餐馆里也见不到的,所以回到英国后,山东美食成了这些外国游客最难忘的回味。
四、结语
三大因素 篇10
中学地理教材中对于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作了讲解, 分别谈到了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科技、宗教等。每一座城市的形成其影响因素往往比较复杂, 但主导因素一般是确定的。中国古代都城的形成, 虽然看似君王的随手指点而定, 实则也有众多大巨与风水先生的论证, 非属偶然。
我国的七大古都在古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者们也对这些城市的形成从专业的角度作了各种探索。对于中学地理学习, 我们也作相应的思考。现以三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为例进行简析, 以资教学。
一、唐长安城——地形为区位主导因素
西安 (史称长安) 位于陕西省, 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据史料, 公元581年2月, 杨坚受禅代周称帝, 国号大隋。因为杨坚的历史原因, 隋朝新主仍把长安定为首都。这座经历繁华、萧瑟、和平、战争, 历经780年之久的旧都城, 已经不能适应新王朝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汉长安城久经风雨, 多数建筑物已老化, 特别是在供水、排水问题上更为严峻, 排水不通造成生活用水受污染, 严重影响了民生;其二从地理位置分析, 汉长安城北边是渭水, 渭河水势凶猛, 经常南北摆动, 处于渭河边上的长安城随时可能被淹没。所以杨坚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盖一座新城。开皇二年 (582年) 起, 在宇文恺的主持下, 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 (583年) , 隋王朝迁至新都, 以“大兴”命名此城。隋炀帝继位后, 开凿运河连接大兴和扬州。大业九年 (613年) , 动用十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 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李渊攻大兴城建立唐朝, 在此定都, 并更名为长安, 改大兴宫为太极宫。因太极宫地势较低, 而长安城盛夏气温很高, 异常燠热, 使得住在太极宫有“湫湿”。李世民选定在长安城北禁苑中的龙首原高地建造大明宫。
唐代长安城,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 发展速度都相当惊人。这种速度发展到了盛唐年间, 已使长安城跃身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当时的长安城拥有人口50万。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 唐长安城的修建与地形关系最为密切, 龙首原地势高, 较平坦且开阔, 可消夏暑之苦, 避渭河泛滥之险, 增皇家居高之盛气, 且为后来的都城发展留有了空间。
二、洛阳——交通为区位主导因素
洛阳地处河南西部的交通枢纽地段, 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市隶属于河南省, 在河南西部, 地处东经111.8'~112.59', 北纬33.35'~35.05', 位于亚欧大陆桥的东段、黄河中游, 黄河横跨其间, 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14.2℃, 年降雨量为546毫米。东边与郑州相接, 西边与三门峡相邻, 北跨黄河和焦作相接, 南边接连平顶山和南阳。东到最西约179千米, 南到最北约168千米。地势西高东低, 山川交错复杂, 其中平原占13.8%, 丘陵占40.73%, 山区占45.51%。洛阳中原山川纵横, 西依秦岭, 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 有宛叶之饶, “河山拱戴, 形势甲于天下”。
西周初期, 建立第一个大交通网——隋唐大运河, 运河上船船相接, 倒影浮于水面。中心位于洛阳, 道路宽广无远不达;从洛阳东达于海, 西到关陇, 南下苏杭, 形成东端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 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 车水马龙, 接踵而至。汉魏以后, 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 隋唐时人口百万, 四方纳贡, 百国来朝, 盛极一时。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 洛阳以其优越的交通位置, 独占了形成与发展的先机, 出现了民众物丰的盛况。
三、开封——河流为区位主导因素
在宋徽宗后期, 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在东京开封, 是经济繁荣的最典型体现。开封是五代梁、晋、汉、周的都城, 到了唐末被称为汴州。到了北宋统一时, 开封仍被选为都城, 亦称为汴京或东京。东西穿城而过的汴河东流至泗州 (今江苏盱眙) , 汇入淮河, 是开封赖以建都的生命线, 也是东南物资漕运东京的大动脉。由于汴河沿线往来舟船、客商络绎不绝, 临河自然形成为数众多的交易场所, 称为“河市”, 最繁华的河市应属东京河段。
安卓游戏市场持续增长三大因素 篇11
CNG中新游戏(伽马数据)研究分析,Android游戏市场持续增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用户规模大。在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构成中,Android游戏用户约占七成,这为国内Android游戏市场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有利于移动游戏产品实现“薄利多销”式的快速盈利模式,即付费用户数量高,ARPU值较低,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二、产量高,渠道多。移动游戏产品本身具备产品研发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的特征。同时,在发布渠道的数量方面,Android不仅超过IOS,产品也更容易通过审核,促成Android上线游戏产品数量更高,获得收入概率更大。
【三大因素】推荐阅读:
专家解析:三大因素导致应聘者面试失败08-25
三大因素制约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成效08-14
三大课堂05-15
三大规律05-16
三大合作05-25
三大产业05-30
三大平衡06-08
三大关系06-14
三大价值06-17
三大政策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