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学论文

2024-09-20

三大科学论文(精选8篇)

三大科学论文 篇1

“十一五”,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江麓”) , 围绕增强职工的生活满足感、军工自豪感、事业成就感, 着力实施民生、民心、民智三大“幸福工程”, 有效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了企业科学跨越发展, 也为企业“十二五”发展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路线图。

抓民生工程, 增强职工生活满足感

江麓将抓民生工程, 增强职工生活满足感, 作为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基础。近几年, 江麓重点抓了岗位调适、收入调剂、社保健全、困难帮扶、安居创建五大民生工程,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区环境、和谐军工企业, 让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不断提高生活满意度。

一是努力做到人岗匹配, 保障并扩大就业。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 引入竞争机制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江麓改革坚持“不上交矛盾、不随意裁员、不单方面决策”的原则,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维护并增进了职工利益。比如改革方案的制定, 必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 必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讨论通过;对改制单位的富余人员, 采取协商转岗、培训转岗等方式;注重做好重点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2008年, 江麓实施分立破产改革脱困政策, 近4300名参与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均得到了妥善安置, 没有发生一起非正常上访事件。在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 江麓不但没有裁人, 反而壮大了职工队伍。

二是努力优化分配制度, 做大并分好“蛋糕”。收入分配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江麓注重从企业实际出发, 去把握并用好“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每次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 都要听取职工们的意见和建议, 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 多方面测算与权衡, 确保出台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既实现了普调普增, 又使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能力、业绩、贡献及市场价位相匹配。做到了干多干少有差别、干好干坏有奖惩, 贡献大致富有希望、贡献小生活有保障。2010年, 江麓职工人均年收入较“十五”末增长了两倍, 跃居当地大中型企业前列, 同时不断优化的收入分配制度, 也促进了企业高效、和谐运行。

三是努力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安全网”和“稳压器”作用。“十一五”, 江麓完成了由企业包办式的“内部社保”向社会化保障的转变, 增强了职工社保功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通用性。除了早就纳入社保体系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还新加入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同时, 逐步提高了“五险一金”的保障水平, 缴费比例由“十五”末的31%增长到2010年的60.6%。此外, 开展了职工定期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女职工“两病”普查, 不断提高了有毒、有害、高温作业岗位补助标准, 让大家更多地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福利”。

四是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十一五”, 江麓着眼于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努力构建解困脱困的长效机制。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中心并设立专项基金, 使解困脱困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经费保障。明确集团公司、分 (子) 公司、车间各自的帮扶责任, 形成了自上而下对应归口的三级非专门性解困脱困组织。实施给予资金、物资等“输血式”帮扶方式和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安排等“造血式”帮扶方式, 使解困脱困的“治标”与“治本”得以协同解决。定期开展季度解困、金秋助学、爱心派送、走访慰问四大“送温暖”活动, 为解困脱困提供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五年来, 江麓累计发放救助金600多万元, 兑现了“不让一户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 不让一个职工子女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不让一名职工因困难看不起病”的庄严承诺, 让困难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五是努力保障住房供应, 满足职工居家需求。“十一五”期间, 根据职工不同的居家需求, 江麓通过实施“江麓新城”战略, 先后建成了学士楼、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等多种住房, 累计新增住房面积7万多平方米, 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同时, 加强了小区物业管理、社区建设、环境整治和综合治理, 实施了社区绿化、美化、亮化和道路通畅工程, 改善了住宅周边环境。住房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 也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民心工程, 增强职工军工自豪感

抓民心工程、增强职工军工自豪感, 是江麓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近几年, 江麓重点抓了“铁骑”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职工之家”建设三大民心工程, 努力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和事业目标, 使军工文化独有的精神特质得以传承和发扬, 让人人以自己是江麓人为骄傲, 以投身报国强军事业为自豪。

一是以“铁骑”文化建设, 培育共同意志和行为习惯。江麓在军工文化、兵器文化建设的总框架下, 从实际出发, 培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铁骑”文化。这种文化以“责任”为核心要素, 以“负责任”为核心品质, 以企业愿景 (百年军工, 国际品质) 、企业精神 (顶天立地, 勇往直前, 拼搏精进, 创新超越) 、执行观 (令行禁止, 严谨快捷) 、工作生活观 (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 等理念为主要内容。江麓致力“铁骑”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坚持与党建工作一体化开展, 做到二者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使党建工作具体化、实效化, 使文化建设有载体、有手段。根据企业文化理念, 梳理和明晰企业战略, 调整和优化组织架构, 使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组织架构相衔接、互促进。对企业制度进行文化重审, 使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 得以凸现和贯彻。通过以企业文化理念培植为主要内容的“入模”培训、《厂志》和《企业文化手册》的学习宣传、英模事迹教育活动的开展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 使职工知厂爱厂、敬业精业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2009年, 江麓“铁骑”文化建设案例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二是以学习型组织建设, 持续提升企业的创造力、战斗力。近几年, 江麓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取得了很大成绩, 成为行业推介“样本”和湖南省“书香企业”。在实践中, 江麓坚持学习组织的多元化构建, 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团队, 保证了职工学习的组织化、常态化。坚持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设计, 确保职工学习能因时制宜、工学相宜。坚持学习制度的系统化设置, 纵向建立了集团公司、分 (子) 公司、车间三级互为补充的学习培训制度, 横向建立了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学分教育、学历教育、实习实践等培训制度, 为学习提供了系统化的制度保障。

三是努力抓好“职工之家”建设,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工会、共青团组织既是国有企业的特色, 更是国有企业的优势。江麓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优势,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以营造企业“大家庭”氛围, 焕发职工事业激情。江麓主要从六个方面打造“职工之家”:融入中心务实效, 拓宽发展平台;维护权益建机制, 巩固和谐平台;强化素质抓创争, 提升成才平台;加大帮扶送温暖, 完善救助平台;文体健身多样化, 丰富生活平台;群团组织重特色, 创新工作平台。多年来, 江麓一直保持着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获得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亿万职工健身活动月先进单位、职工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奖和湖南省五一先锋集体、最受尊敬企业等荣誉。

抓民智工程, 增强职工事业成就感

江麓将抓民智工程、增强职工事业成就感, 作为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重点。近几年, 江麓重点抓了共同事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企业建设三大民智工程, 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使广大职工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享受幸福的精神体验。

一是构建职工干事创业的物质平台。企业发展越好, 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就越大, 获得的事业成就感就越强。近几年, 江麓围绕“建设国际化创新型装备制造服务事业, 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江麓团队, 把公司建设成为我国防务装备和民用重型装备与工程机械、传动机械重要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扎实抓好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形成共同事业追求, 推动了企业的科学跨越发展。“十一五”, 江麓经济规模效益倍增, 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5亿元, 五年增长了五倍;加速产业裂变和产业布局, 组建了多个专业化民品子公司, 在长沙麓谷、湘潭九华等地建成了产业新基地;军品有两个整车方阵参加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 民品质量调查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站在新的发展起点, 江麓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建设, 加速推进核心业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地位, 正向着“十二五”中后期建设百亿企业的新目标迈进。可以说, 江麓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职工干事创业提供了难得机会, 搭建起广阔舞台。

二是构建职工干事创业的机制平台。通过企业强劲发展, 江麓不仅为职工干事创业筑牢了物质平台, 而且也全力推动了干事创业机制平台的形成。“十一五”, 江麓坚持“对人人寄予厚望, 给人人提供机会”的人才观, 落实“事业吸引人, 情感留住人, 政策激励人, 岗位造就人, 培训提高人”的工作思路, 深化市场化、职业化的用人、考评、激励三项制度改革, 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管理机制, 形成了技术、技能、管理、营销各类人员分线发展、梯次布局的职业通道。通过改进人才工作, 江麓迎来了人才不断汇集、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的喜人势头。目前, 江麓拥有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1500多人, 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 省部以上专科带头人、优秀专家、技术能手30多人, 职业经理人10多人。越来越多的职工, 在江麓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 不断感受着事业成功的快乐, 品尝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幸福。

三是构建职工干事创业的环境平台。“十一五”以来, 江麓通过“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 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实践中, 江麓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管理创新为保障,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不断突破固有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事业格局。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 科技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高到5%,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以上科技奖29项, 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创新型企业。在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进程中,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摈弃守旧”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日益浓郁。在这种积极进取的人文环境中, 广大职工各项本领和技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幸福的层次不断得以提高。

三大科学论文 篇2

现在由我来告诉你们,佛法到底有多了不起!大家都知道,在近现代,一百多年来,有很多科学家是专门研究宇宙的形成和发展的。他们在研究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时候有三个很惊人的发现,居然和佛陀在两千多年前所讲述的宇宙真相非常相似,这个你们可能就不知道了吧?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佛陀在《华严经》、《楞严经》、《维摩诘经》、《无量寿经》等等大乘经典里描述的东西都是真实不虚的。

科学家的第一个发现是:时空是假相!

在某种条件下时空会消失,等于零,空间没有了,时间也不存在。而我们佛法里讲,时间和空间都是幻相,是由于我们众生的妄想、分别和执着才产生的,这个跟现代科学讲的几乎完全相同。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状态下会统统消失。

打个比方,在光速条件下,我们会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是没有距离的。换句话说,在光速条件下,我们可以同一时刻在地球和火星上出现,因为地球和火星的距离在光速条件下就不存在了,没有了!

美国着名的太空物理学家奥顿沃博士——他是博士,不是传教士——像他就讲过,一个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远近的距离不是绝对的。他说,其实光速还不是最快的速度,但这样就已经可以突破时空了。据我所知,宇宙中还有很多比光更快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心念。

在古今中外的很多修行记录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记载:当某某修行者处于深度禅定状态的时候,往往就能突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体验到某种近乎神话的经历。

像我们以前讲的智者大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还记得吗?他读《法华经》入定了,亲眼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虚云老和尚也曾在禅定中突破空间,他到了欲界天的兜率内院,亲身拜见过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还给他讲了很多开示。这个是老和尚一百二十岁临往生前留下的真实记载,禅弟子们一般都知道。

在佛经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描述,佛菩萨们一般都有这种超越时空的不可思议大能。

像《普贤行愿品》里就讲: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在《阿弥陀经》里也说:“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那是同时供养,不是挨个供养哦,否则要供到猴年马月啊?这个就是超越空间。

还有超越时间,像《普贤行愿品》里普贤菩萨说自己: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这个不是在夸张,不是在说神话。而《无量寿经》中也说:“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

这就是佛菩萨的能力,他们能同时返回无限的过去和进入无限的未来,什么道理?因为这个心性心念是超越光速的,在那种禅定或空性的状态里,空间和时间压根儿就不存在。

空间没有了,也就无所谓什么远近距离,西方极乐世界就在目前;时间没有了,那过去和未来就都在当下,你能看到过去,同时也能看到未来,“一时佛在”,了解吗?所以大家要晓得,大乘佛经上讲的东西,都是佛陀对事实真相的直接描述,不是夸张,更不是神话。如果我们好好念佛、好好修行,证到佛菩萨的这种定慧境界后,就会同样了解心念超越光速的道理,所以佛菩萨这种时空无碍的能力讲白了并不稀奇,那是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能力。

在佛教的法相唯识宗里,把空间和时间归类为“心不相应行法”,这个“心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抽象概念,并不是真实永恒的东西。

所以科学家也讲空间和时间是可变的错觉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空间和时间可能会完全变样。根据美国太空物理学家的说法,在黑洞中的时间和空间是可以互相替换的,这意味着空间可能会变成时间的样子,时间也可能会变成空间的形状。这个发现很了不起,给我们佛法做了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科学家的第二个发现是:无中能生有!

宇宙万有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科学家们发现“有”是从“无”中来的。他们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从一无所有的真空中变现出物质,物质的质量也可以分解为无形的能量。

换句话说,可以无中生有,有又还归于无。事实上,在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里,科学家们就经常观察到物质在虚空中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宏观世界也是一样,我们的物质宇宙,包括其它无数宇宙,都在不停地运行,不停地纷纷形成、纷纷毁灭、重归于“空”。“空”又再生“有”,从“空”到“色”,从“色”到“空”,永远循环不停。所以《华严经》里才说:“世界此生彼灭,此灭彼生,永无休止。”

这个是佛教对宇宙的真知灼见之一,居然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明确指出了宇宙万法的生灭原理,我们人类却要到将近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才得以发现!古代的佛陀,如果他不是真正了解宇宙的人,他怎么可能会在那么多部佛经里都讲得出宇宙的奥秘?难道是光凭丰富的想象力吗?真是开玩笑!像那些认为佛经里讲的超自然时空都是“神话”的人,你们最好先去学习一下现代的太空物理学再来说话!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更不要不懂装懂,开口就乱道,一旦造作了谤佛谤法的极恶重罪,那你就等着倒霉吧!

在我认识的一些朋友里,就有这样的蠢蛋,平常看上去挺聪明的一个人,长得也挺帅的,也挺有思想,能画一笔好画,但一谈到佛法就不行了,那个观点阴暗偏激得一塌糊涂。

以前我还会去辩论两句、解释一下,但现在不会了,因为说不通的。佛法是必须要靠实证的,像那些玩弄逻辑推理找漏洞的人,自以为聪明,这种人怎么可能真正明白佛法的伟大?所以“你傻任你傻,我自看笑话”,现在只要一碰到这种人,我的慈悲心就消失了,没办法。

回过头来继续讲“无中生有”。这个科学的发现,证实了《心经》里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这个“色”就是“有”的意思,不是美色的“色”,不要搞错。

这个“有”是从“空”中突然变现出来的,变现出来之后又回归于空,我们的身体乃至所有物质就是这样刹那生灭,变化无常的。那么,这个变化的速度有多快呢?佛陀曾经以一种高度专注宁定的心灵状态,也就是禅定状态,深入观照过自身的本质,他发现我们的身体都是由极其微小的次原子微粒组成的,而且这些肉眼难见的次原子微粒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生灭变化着。

佛陀说,在一弹指或一眨眼之间,每个次原子微粒就已经有上百万兆次的生灭了,乃至这百万兆次的生灭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佛陀才会说“五蕴皆空”、“诸法空相”,这是他老人家亲身体验到的境界。

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任何只看到身体表相的人,都会对佛陀的这个说法觉得很不可思议,嗤之以鼻、一笑了之,因为这个臭皮囊看上去是这样的坚固真实。但很不幸的是,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佛陀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在很多年前,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测量出次原子微粒生灭的速度,他测量出次原子微粒的生灭速度是多少?你们猜猜看?打死你们也猜不出来!

一秒之内,次原子微粒居然生灭了10的22次方,也就是在1的后面要加22个0,那是多少?!你们自己算去,我到现在都还没有算清楚。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所以我们凡夫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体会到自己身体的生灭,我们的心太粗了,这个速度之快,我们完全没有办法想像。

像爱因斯坦就认为,物质只是我们人类的错觉而已,他也很了解佛法的,知道吧?他对佛法非常推崇,他承认“色即是空”的道理是对的。关于这一点,在佛教中有很多实证的记录。

像圆瑛法师,我国近代着名高僧、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他有一次闭关,正在房间里打坐入定好好的,忽然就动了一个出去的念头,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房间的外边了,但回头一看,大门上却是锁着的,根本就没有开门,他就出来了,旁边护关的人都愣了。

圆瑛法师后来自己回忆说,他当时出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物质障碍。这个案例就足以证明物质的确是空的,是虚幻的错觉,这种案例有很多。

第三个发现是:关于宇宙的起源!

科学家认为,宇宙是从空无中产生的。美国太空物理学家奥顿沃博士,就是前面提过的那位,他说:“当物理学家讲到这个‘空’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玩弄一个文字游戏,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真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物理学家很清楚,真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

早在宇宙形成以前,那个状态是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甚至连真空都没有的。那个状态,并不是一般人心目中想象的空无一物。”这是科学家讲的。他还说:“物理学家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宇宙形成之前的状态,但是可以推断它是多维度多次元的。产生现在这个大宇宙的空无状态并不是毫无一物,也不是我们今天所懂得的任何一物。我们运用‘空无’这个词,完全是不得已的说法。”。

在佛经上,佛陀是用自性、佛性、法性或空性来表达宇宙本来的那个状态。因为它没有任何可供语言描述的形相,但又确实存在,没办法才称之为空性。这个空性就好比是磁铁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不能说它没有。

龙树菩萨就曾经用八个“不”来描述这个空性的状态,所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我们佛教认为这个空性是活泼泼的,能生妙有,能现宇宙万相。佛陀早在两千年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了,这个伟大的空性正是我们的心性。

《楞严经》就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里所讲的“心”就是空性,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来面目。

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大约一百到一百五十亿年以前在一个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那种状态不是我们能想像出来的,许多宇宙的定律在那个时候也不适用。

佛陀就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种状态,科学家们也承认这种状态是我们人类的思维永远都不能理解的。

但是,科学家没有办法,我们的佛陀却有,佛陀告诉了我们一个“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当精神意志高度宁定的时候,一切念头放下,心海澄澈,所有幻相消失,那时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会完全呈现,这种境界被称之为“开悟”或“明心见性”。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我们这个宇宙在诞生之前,那个大小大概只有十的负三十三次方厘米,也就是0.00„„001(中间要33个0)厘米。

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数字,有多小?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明,如果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1毫米,把这根头发切断了,就会出现一个直径平面,如果把我们前面讲的这个宇宙原点放到这根头发的直径平面上,那可以放多少个这样的原点呢?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放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宇宙原点!一百万后头加三个亿!

大家要晓得一点,我们现在这个看上去广阔无边的宇宙,宇宙中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星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包括我们,所有的一切,原来就蕴藏在这样一个渺小至极的、等同于不存在的微粒中!

换句话说,我们身上的一根头发就能放下这么多亿亿亿个宇宙!这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对不对?但佛陀就说过,无限大和无限小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大小平等不二”。《华严经》里也讲过“一多相容”,《普贤行愿品》里也讲“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善财童子当年参访普贤菩萨的时候,就亲眼看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汗毛孔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海存在,而且诸佛充满,每尊佛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大菩萨众以为眷属——这种境界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有谁能凭空想象得出来?你能吗?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从这个小小的微粒扩张成宇宙,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太空物理学家说,在十的负三十三次方秒内,这个微粒就可以扩张1026倍。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千分之一秒内,这个渺小的微粒就已经扩张得比我们的太阳系还要大了。我们平常看电影,放映机的底片一秒钟换二十四张,我们根本看不出来那个画面是分段的,对不对?按照科学家的讲法,宇宙的诞生是瞬间完成的!宇宙的这种扩张速度比放电影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我们才觉察不到。

佛陀也讲过,大千世界是“一时顿现”的,这是原话,这个“一时顿现”是什么时候?就是当下!永远是当下!宇宙全体一时顿现,顿现之后,又顿然消失,然后又顿然出现。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厅里一开灯,厅内的一切一时顿现,一关灯,一切就顿消了。

宇宙万法的生灭也是这样,《楞严经》里就说:“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句话我经常引用,经典里描述的完全就是事实的真相,真得不能再真的真相!

那么,关于这个宇宙原点,科学家们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他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是为什么产生的。但佛陀对此却有非常明确的讲述,他老人家在很多大乘经典上都说过,这个微粒其实只是一种无明妄动的幻相。

本来在清净无染的觉性的海洋里,忽然起了一念妄想,产生了幻相,然后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宇宙世界才随之展开。实际上整个宇宙是本无所有,了不可得的,当下就是涅盘性空。

此外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其它的宇宙吗?答案是肯定的。佛陀在《华严经》里就介绍说,宇宙和宇宙、时空和时空是重重无尽的。我们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不能看到佛国净土,那完全是因我们有太多妄想执着的缘故,是我们自己的心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视野。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妄想执着通通放下,就能“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个心清净到了极点,我们自性本具的大智慧光明就会显发,照天照地,通达无碍,而且含裹太虚,量周沙界,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和佛菩萨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所有的宇宙、所有的时空。佛陀在经典上就是这么说的,哦,这时你才晓得,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而且还为我们指出了证悟这个真相的方法,所以真是“天上天下无如佛”,真的是太感激了!

科学新课程施教的三大法宝 篇3

一、重视基础知识,对传统教学有所继承

任何改革都是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因此,对于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只想着“革新”,而忘了对传统教学的“继承”。

传统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基础知识,在此方面,新课程同样也非常重视。在每份中考试题中,都有占相当比例的基础题,重视基础知识,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他类型的能力题目也是需要扎实的基础作为后盾。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出错,除了学生个人自身原因:审题不仔细、考虑不全面等之外,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完整也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科学中的化学基础知识点相当多且细碎,虽说新课程的考查要求已发生变化,不过分注重知识点、技能点掌握的多少和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但恰恰这一点往往使教师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要性产生误解,认为只要学生听过就行,殊不知,不过分考查并不等于不考查,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试卷中这部分内容学生的得分率不高。所以对于新课程的教学理解,我们并不能全部摒弃原有的教学方法,没有“继承”,“革新”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这对新课程教学也能起到借鉴作用。

二、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深入理解现象中的科学原理

1.注重探究过程

我经常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说,对于一些现象,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还要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这也就是要注重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而这一探究的过程往往蕴藏着有趣的科学原理。其实,现在新课程教学就非常重视探究过程。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般情况下,光路的传播途径是看不到的,请你设计一个能显示光路的实验。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但试题不是仅仅关注实验探究的结果,而是从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多数学生(包括教师)只关注实验的结论是光沿直线传播,至于显示光路的方法,并没有过多地注意,面对这道题时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了探究过程,学生就可以准确写出:让光从烟雾中通过;或用白纸做背景,可让光从纸面上通过。此题的出现为今后的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不仅要关注探究结果,也要关注探究的过程。

2.用科学原理对现象进行理解和解释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是初步学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部分教师接触新课程的时间尚短,对于其中的内涵还没能真正掌握,而且要将原有的知识网络进行重建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所以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为了探究而探究也就不足为奇了。下面的一道题目就能说明这一点。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2)比较图(b)和图(c)可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图(a) 图(b) 图(c)

本题的知识点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相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学生对此结论也是了解的,但很明显对于此题很多学生是答不正确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图(c)的这一步设计原理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一步呢?这一步在实验中的地位是什么?这一步需要重点说明什么?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大多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学生善于思考,那么就会想到是由于接触面的材料不一致所造成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表面的探究,要深入理解题目的本质,巧妙设计实验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对现象的思考,科学不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三、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之一是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小兰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1)你的猜想是: 。(2)验证猜想的办法是:。

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于身边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熟视无睹,很少认真观察和思考。本题从日常生活中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的事实入手,让学生独立地猜想和验证。善思的学生就会思考:相同质量的牛奶比水沸腾快,可能是因为牛奶的沸点比水低,或牛奶

与水的吸热本领不同。而比热容反映物质吸热本领,故得到牛奶的比热容比水小的结论。在第二问中,针对猜想一“牛奶的沸点比水低”,可进行如下验证:将牛奶和水都加热到沸腾,用温度计测出牛奶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进行比较。针对猜想二“牛奶的比热容比水小”可进行如下验证:用同一个锅,分别装同样多的水和牛奶,放到同样大小的火上加热相同时间,测出各自的温度进行比较,温度较高者,比热容较小。

学生在猜想的前提下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思考实验设计的原理,这体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也就是说教师在编拟题目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辨别科学现象,探究科学规律,同时将已学会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三大科学论文 篇4

作为三个重要的科学传播相关的国际会议, PCST, SCC和SSC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科学传播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参加, 同时也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1.1 公众科技传播会议 (PCST)

1987年, 法国媒介学者皮埃尔·法亚尔 (Pierre Fayard) 对公众参与科学共同体的辩论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 这种新的公众参与和1968年困扰欧洲的政治动荡有关, 而这种动荡通常出现在高校学生的抗议和游行中。法亚尔指出, 为了这些政治动态的压力做出回应, 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出现了, 即“公众理解科学”。这种新的形式包括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公众传播信息, 而且还包括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的互动, 更加强调双向的传播。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个观点, 法亚尔于1989年5月在普瓦泰大学组织了一次会议。会议之后, 130余位代表决定再次会面, 共同讨论公众对于了解有关科技事宜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各种有关科学传播及其发展的问题[1]。1989年的这次会议就是PCST的前身, 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公众科技传播网络。

公众科技传播网络的目标为:1) 促进公众科技传播;2) 鼓励与公众科技传播相关的议题的探讨, 包括实践、方法、伦理问题、政策、概念框架、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其他议题;3) 为从业者、研究人员和科学共同体建立沟通的桥梁;4) 为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人建立沟通的渠道和机制;5) 为对公众科技传播感兴趣的人提供召开会议, 寻求合作的机遇。[2]随着PCST网络视野的不断扩展, 其成员也越来越广泛, 包括来自澳洲、拉美、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科学记者、科学博物馆专家、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公共信息官、参与科普活动的科学家以及研究科学传播的学者, 等等。PCST网络的科学委员成员由来自于2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专家组成。

为了实现PCST网络的各项目标, PCST网络迄今已召开了12次国际会议。从2002年开始, 该会议变成了2年一次, 并且期间还召开了三次区间会议 (分别为2007年中国, 2013年新西兰以及印度尼西亚) 。该系列会议每年有平均600人参加, 2014年的会议于5月份在巴西举行;除了定期召开国际会议之外, PCST网络还出版了一系列科学传播学术著作, 包括《当科学成为文化的时候》 (When Science Become Culture) 、《公众科技传播指南》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以人为本的科学传播:科学传播的国际实践》 (At the Human Scale: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 以及《社会语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模式新实践》 (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Social Contexts) 等。

1.2 英国的科学传播会议 (SCC)

为了促进科学传播研究和实践的交流, 提升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水平, 推动科学传播实践的发展, 从2010年左右开始, 英国科学促进协会 (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 开始召开为期两天的科学传播会议 (年会) 。该会议的参加人数在400人左右, 既包括科学传播者, 又包括刚刚进入科学传播领域的人员。参会者来自于各行各业, 涉及到科学中心、科学节、咨询委员会、大学、学术团体、慈善组织、自由职业者等等。[3]2013年的会议共有80多人作了发言。另外, 该会议还通过多种渠道 (比如网络、博客和Twitter等) 发布相关信息, 会前征文, 会议中的各种发言, 会后的总结等。虽然该系列会议刚刚召开了两届, 但是其探讨的话题也紧紧围绕着科学传播中的相关议题, 同时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也通过报告和总结的形式对外发布, 供相关人员下载参考。

1.3 美国的科学传播学会议 (SSC)

随着科学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深化, 发达国家科学传播开始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等。为了探讨科学传播中实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 聚焦于心理学、决策科学、大众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政治科学、社会学和相关领域中的传播动力机制的研究, 美国科学院于2012年5月召开了第一届科学传播学会议, 并于2013年9月召开了第二届会议, 该会议的目标是强化对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之间关系的理解、评估科学传播的基础、加强科学传播人员的关系、促进相关学科的方法融合以及建立基于证据的科学传播等。

该会议是科学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会议, 其发言人都是在该领域中有重要影响或者做出重要研究成果的专家和学者, 有些还是在《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顶尖杂志上发表过科学传播相关成果的学者。该系列论坛研究并讨论了科学传播中的基本问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构建了“科学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同时该系列会议的参加人员包括科学家、传播从业人员、意见领袖、自由职业制、新闻记者等, 通过参加该系列会议, 与会者可以探讨共同关注的话题, 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持续存在的问题, 并且从对方的经历中学习有益于自己工作和研究的观点和做法。目前, 第一届会议的论文集已经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出版, 第二届会议的相关材料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网站上也可以找到。

2 三大国际会议的议题分析

会议主题是一个学术会议的主导, 同时也决定了该会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和领域。而在会议主题的指引下, 相关的会议议题得以设立, 并且形成一个以会议主题为原点的同心圆, 进一步强化会议主题, 凸显该主题中相关议题的重要性。因而通过梳理三个国际会议的主题和议题可以理解其发展脉络和相关情况。

2.1 三大国际会议历年主题和核心议题

1) PCST历年会议主题和议题

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合,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PCST国际会议的历次主题和相关议题 (表1) 。

2) SSC会议的主题和议题

有英国科学协会组织的科学传播会议自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举办, 但是就公开的可获得的资料来看, 2012年的会议主题是:发现、讨论和践行科学传播 (Discover it, discuss it, do it) , 会议上出了主旨发言之外, 其分论坛的议题也紧紧围绕着科学传播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电视中的科学、科普场馆免费的代价、与艺术节联合开展科学传播、可持续的科普产业的发展、科学传播中的年轻一代、科学传播的未来、非正规学习评估的挑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公民科学、在线参与的评估、通过科学发现让公众参与进来、如何应对公众参与科学出现的错误等。

而科学传播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 其最终是改变人们的行为, 并且给社会施加一定的影响, 因而SCC会议2013年的主题则直接设定为:影响 (Impact) 。其分论坛的议题包括:与记者合作促进媒体关系的改进、对影响的评估、对在线参与的影响的评估、对本土产生的影响、对科普游戏的评估、科学, 政府以及公共对话的影响、让不同的人群参与、国家的大规模运动是否会给科学传播带来好处?科学传播的国际合作、年轻人的声音:给科学传播项目带来新的视角、非正规学习的影响的评估、对话和协商产生的影响以及最大化志愿者项目的影响等。

2014年继续沿用2012年的会议主题, 即发现、讨论和践行科学传播 (Discover it, discuss it, do it) , 同时更加强调了科学传播中人的重要性, 什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是人, 是人, 是人 (He aha te mea nui o tea o, He tangata, he tangata, he tangata) 。讨论科学传播分论坛主要探讨的是公众参与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并为讨论这些重要议题提供一些机遇和场合;发现科学传播分论坛强调的是公众参与的一些优秀案例, 同时为参会者提供一些全新的可以用在自己项目中的观念;而从事科学传播特别强调的是实践性, 并突出技能的分享。

3) SSC会议主题和议题

SSC会议主要探讨的是科学传播学的问题, 但是其两届会议并没有设立独立的主题, 会议上探讨的主要内容也围绕着科学传播学的有关内容进行。在两届会议的主旨报告中都提到了科学传播学的问题, 包括新兴技术及其对普通公众的可能影响、对科学话题的信仰以及态度的形成、不确定性的传播、社会网络、科学传播与政治传播、争议性时代中的科学等。

2012年的会议共有四个分论坛, 其议题分别为:关于科学, 人们需要知道什么?为有效且可信的传播提供策略、社会-政治情境下的传播动力:在大众文化中科学是如何呈现和理解的?为基于证据的科学传播提出组织性基础设施。

而2013年会议的分论坛议题分别是:有关社会的个体观念和社会观念、社会网络的影响、科学传播学中的叙述问题。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小型的讨论会, 探讨气候变化问题、肥胖/营养问题、纳米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的可能性。

2.2 三大国际会议的发展及其趋势

在分析上述三个国际会议的议题和分论坛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国际会议发展的一些趋势和动向, 这对于我国的科学传播会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 PCST国际会议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科学传播会议, 其主题更多地涉及到了国际上普遍讨论的问题。从第一届会议开始, 科学文化的相关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当然这也可以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科学传播这个术语在不同国家不同情境下有着不同的表述, 比如英国倾向于用公众参与 (Public Engagement) 或者科学拓展活动 (Outreach) 来表述, 很多欧洲国家则把科学文化等同于公众理解科学, 美国用科学素养 (scientific literacy) 来指代科学传播, 当然还有公众理解科技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以及公众鉴赏科学 (Public appreciation of science) 等[4]。而随着科学传播的发展以及对科学家从事科普的呼声不断增加,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科学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而PCST会议中也多次涉及到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并且把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看作是一种联姻 (marriage) [5];科学传播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范畴, 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性会议, PCST也关注到了全球性的问题, 这也为不同背景的参会者提供了探讨和研究的共同基础, 同时也让更多的科学传播研究者关注全球性科学传播的挑战和机遇;另外一方面, 科学传播也面临着“落地”的问题, 在科学知识与本土知识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互动, 共同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 因而有必要考虑科学与本土知识以及传统知识之间的各种问题, 从而让科学传播在本土环境中落地生根, 提升本土居民的科学素养和意识。

SCC会议作为英国本土的国际会议, 其主题必然受到本国科学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影响。受众是科学传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学传播的效果和目标, 因而SCC会议更多地关注于公民科学问题、公众参与问题以及对科学传播的评估问题。如何让更多的公民提升对科学的认知, 并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相关决策的探讨中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而民主与协商也是提高公民科学意识的一个有效方式。科学传播要实现其目的和效果, 就必须进行必要地评估, 而SCC会议很好地把这个主题纳入到了其会议主题当中, 并且有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项目中来探讨科学传播的评估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会议, SSC会议更多地是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科学传播的相关问题, 同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科学传播相关理论进行了塑造。虽然已经举办的两届会议没有设立主题, 但是科学传播学始终贯彻会议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上, 该会议向科学传播学的学科发展迈出了一步, 并促进科学传播理论更深入地发展。

3 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的启示

3.1 中国科学传播与普及领域的主要会议及议题

近年来, 国内也有众多机构和单位主办科学传播相关会议, 探讨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前国内举办的科学传播会议主要有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主办的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等。这些会议形成的一系列议题, 代表了某一阶段我国科学传播实践及研究的关注重点。

1)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至今,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已举办了20届 (1991年开始) 。为了对比方便, 本文选择了2008年及其以后的主要议题 (见表2)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探讨, 尤其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的相关工作, 包括主要人群、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等。同时, 也有相关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且, 随着科普工作的推进, 不断有新的议题纳入探讨之中, 比如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科普产业相关问题等。

2) 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 (年会)

2007年, 《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 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成为科普的一个议题。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工作,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会同有关部门开始联合召开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 (年会) (见表3) , 从新媒体与科学普及、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活动与传播、科普能力政策等方面探讨我国科普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进展。

从表3可以看出, 历次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 (年会) 的议题都是围绕着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而展开的, 这在一定成为上体现了该论坛 (年会) 的宗旨, 落实《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这种主题明确的会议更有利于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刻的论述和研讨, 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2 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

为推动我国科学传播学学术研究事业, 促进新型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 扩大国内科学传播学和科学传播界的学术交往, 自2007年开始,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始同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 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见表4) 。相比较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和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而言, 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更注重科学传播的理论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探讨。

3.3 三大国际会议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的启示

首先, 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论探讨。从我国科学传播会议议题来看, 我国当前的科学传播研究较多地聚焦于对于实践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而对于科学传播的理论探讨, 则仍显不足。当然, 这与我国科学传播的注重实践的语境密切相关。在我国, 科学传播更倾向于使用“科普”, 它是一个更具中国特色、注重实践的词汇, 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政治驱动和运动色彩。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有其历史合理性, 在今天, 仍然是我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的和基本的动力[6]。

其次, 在科学传播研究中, 纳入更多的视角。就理论探讨而言, 我国的科学传播还多处于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 或者开展案例研究的阶段。虽然, 这与我国科学传播研究起步较晚不无关联。但如何跟上科学传播研究的国际化步伐, 除了向世界同行介绍中国的现状和问题外, 我们需要更多地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推进我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实践的深入。譬如, 英国SSC近两届的主旨报告中就探讨了新兴技术对普通公众的影响、科学传播与政治传播、社会网络等等, 而PCST会议中则早已涉及科学文化、科技伦理与美学等, 这些视角在国内的研究中, 还介入较少。

因此, 国内的科学传播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 更多地促进科学传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科学传播的本土理论体系。国内研究的关注点也有必要进一步提升, 加强科学与社会、公民参与、公民科学、科学与决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让科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政府决策服务。

摘要: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科学传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 科学传播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公众科技传播会议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以下简称PCST) , 科学传播会议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以下简称SCC) 和科学传播学会议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以下简称SSC) , 吸引了世界各国对科学传播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展开多元探讨, 共同谋划科学传播的未来。本文试图就这三大会议的主旨与议题、进行分析, 探寻国际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点的发展及其趋势, 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传播,国际会议,公众理解科学

参考文献

[1]程东红, 等.社会语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模式新实践[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320.

[2]PCST Academy.http://www.upf.edu/pcstacademy/Books/[DB/OL].2013-1-21.

[3]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http://www.britishscienceassociation.org/science-communicationconference/science-communication-conference-2014[DB/OL].2013-1-21.

[4]Bowater L, Yeoman K.Science communication:a practical guide for scientists[M].John Wiley&Sons, 2012:9.

[5]Carrada G.A Scientist’s Survival KitCommunicating Science[M.European Commission, 2006:18

三大科学论文 篇5

在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中促进审判工作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院坚持强管理促公正,优管理提效率,抓管理树公信,着力构建审判管理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和公信体系,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即管理体制从多头无序到规范有序,管理形式从单一分散到集约整合,管理主体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管理客体从以法官为主到以审判权运行为主,管理效果从偏重效率到提升效能的转变。

第一,求真务实,着力构建保障审判管理运行的组织体系

一是在管理权能上力求“专职多能”。05年初,我院在江苏基层法院中率先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审判管理办公室。先后精选了8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审管办。

二是在管理职能上彰显“刚柔并济”。赋予审管办质量管理、流程监控、业绩考评、质效统计等职能。为适应审判工作的发展需要,逐步将司法建议、诉讼服务、诉调对接考核等工作纳入审判管理的范畴,从而使审判管理既具有管理的“刚性”,又具有服务审判、服务法官的“柔性”。

三是在管理效能上实现“互联互通”。积极探索建立大审判管理格局。一方面,全院形成了以业务部门审判管理联络员为基础、审管办为枢纽、法官考评委员会和审判委员会为龙头的多层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审执部门形成了法官、审管联络员、庭长的三级管理阶梯。全院审判管理工作呈现出全员、有序、科学管理的“内涵式”发展态势。

第二,制度创新,努力构建提升审判管理水平的运行体系 一是优化审判质量监控机制。强化重要流程监管。对变更审限、诉讼保全等重要流程节点,由审管办会同监察室进行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强化均衡结案管理。出台《均衡结案管理实施办法》,科学制定阶段性指标目标值,着力解决月度结案不均、部门结案不均、法官结案不均的问题,实现了收结案的良性循环。强化案件质量评查。严格评查办法,将差错责任细化为瑕疵、一般差错和差错三个层面,坚持凡错必评,有责必究。全院案件被发改率持续走低,审判质量连续多年在盐城基层法院中保持最优,在全省法院系统也名列前茅。

二是优化审判态势研判机制。审判质效运行态势是审判工作的“晴雨表”。我院推出了“2+2+6”的审判态势研判载体。即:“两类”态势分析。通过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法官质效指标每月评析,对全院及法官个人的审判质效进行评估分析,引导全院法官共同关注和延长“短板”,推动审判工作良性运行。“两项”动态研判。加强人案比动态研判,及时调整审判力量,有效分流案件,在动态管理中实现审判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加强案件信息动态研判,将审判管理触角延伸到特定类案受理审查、敏感案件风险评估等环节,保证审判决策的科学性与主动性。“六大”专项通报。先后建立起“四项”未结案件、重大民商事案件、被发改案件质评、均衡结案等六类专项通报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强化审判管理的导向性和针对性。我院至今已编发各类审判管理通报280多期。

三是优化法官业绩考评机制。通过开展“每月办案之星”、“办案标兵”、优秀合议庭等评选活动,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激情。设立“最佳管理奖”,重奖在考评中名列条线第一的部门负责人。去年,我院在8个条线考核中获得了7个第一。完善《综合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突出了绩效量化的评价作用、绩效考评的导向激励作用,通过人本管理,达到行为激励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业绩优先、素质为本、公开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将审判业绩量化考核的结果作为法官选拔、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三年来,我院先后有10名法官因审判业绩突出走上了中层岗位,15名法官成为业务骨干;获省级以上表彰的部门和个人达36人(次)。

第三,能动管理,全力构建符合审判管理规律的公信体系

一是引入社会评价,提升法官职业素养。引入庭审驾驭能力的社会评价。以院庭长为主体,辅之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随机听庭、评庭的方式,现场评议、打分,并将评议结果纳入法官业绩档案。引入裁判文书制作能力的社会评价。以《东台法院网》为平台,逐步实现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开通网上院长信箱、在线交流,真诚接受社会公众对裁判文书的意见、建议。引入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能力的社会评价。与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法学院等院校建立常态化的院校合作机制,通过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学者对法官的法律适用、利益衡量、漏洞填补等司法能力加以评判,结合考量法官把握社情民意、化解涉诉信访的能力,评选出擅长审理重大疑难案件的优秀法官。

二是倡导自我认同,释放全员管理潜能。激励庭长轴心管理。在全省基层法院中率先推出庭长管理的“五评五比”模式,硬化庭长的管理责任。激活全员自律管理。鼓励法官主动参与部门司法业绩目标的确定,作出创优承诺,促进法官、部门和全院在目标上的协调一致,在行动上的同频共振。激发主体创造管理。紧贴实践,从院领导到普通干警探索、总结出不少有价值的审判管理经验。《善于管理、勤于管理、精于管理是开展审判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经验得到了江苏高院的肯定与推广。

三大科学论文 篇6

科技计划项目由“申报”改为“征集”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工作对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导向作用,确保科技投入重点和方向的正确性,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首都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核心问题,用科技手段促进首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北京市科委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以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公开、公正为目标,积极开展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北京市科委从项目的遴选、立项、实施,以及检查监督等方面系统探索了科技计划管理新思路,开展了领域预研、编制重点领域指南、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科技计划项目等工作,实行了重大项目立项的公示制度、重大项目实施的招标制度,并加强了项目督查工作。

加强领域预研 编制《重点领域指南》

加强领域预研和编制《重点领域指南》,是北京市科委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努力创新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方式,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管理顶层设计新思路,全面改进科技计划管理质量、提升科技管理整体水平的新举措。

为了确保预研工作取得实效,北京市科委确立了由主管主任负责,中介服务机构和专家广泛参与的领域预研工作方式。2003~2004年的预研工作从2003年2月正式启动,并成立了由科委各业务处室、专业中心、中介机构和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

2003年4~10月,由科委主任带队,项目组到区县、委办局和重点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先后走访了十几个委办局、18个区县,深入调研了首都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随后,由科委各业务处组织了十几次关于产业、技术和科技工作的专家调研会,最终形成了领域预研初稿。

初稿完成后,于2003年11月初交由北京清华工研院,由该院组织向清华大学专家征求意见,并形成了修改意见,最后由北京市科委形成了《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简称《重点领域指南》)。

《重点领域指南》在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城市管理、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等七大领域中,凝练了30个细分领域作为2005~2008年北京市科委重点支持领域。《重点领域指南》的编制是在调研了首都经济、城市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研究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的基础上编写的,并组织了产业、技术和科技管理部门专家召开多次调研会,咨询了大量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专家,涉及众多中央和市属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经过反复修改后完成的。编制过程体现了广泛的参与性。

实施重大项目公示制度 增强公开性和导向性

《重点领域指南》于2004年4月29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科技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发布会。北京市科委在这些媒体上公布了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等七大领域,30个细分领域的重要信息。

随着《重点领域指南》的公布,北京市科委还向社会发布了《北京市科委关于征集2005年科研项目(课题)建议的通告》,于2004年5月9日到6月9日,向社会公开征集2005年重点支持项目(课题)建议。此项措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好评。截至6月9日,共收到科研项目(课题)建议1845个。在征集到的项目(课题)建议中,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议占9.3%,企业的建议占28.3%,科研机构的建议占39.4%,高校的建议占18.6%,个人的建议占4.4%。

目前,北京市科委正在按领域对已经征集到的项目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并将在分析研究各类建议的基础上,以征集到的建议为素材,紧密结合北京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北京市科技资源特点和现有的研究基础,凝练形成重大项目方案。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科技资源为北京市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服务。

据了解,重大项目凝练出来之后,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增强科技计划的公开性。

引入招标制度 加强整合力度

2004年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在前三年实行项目招标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招标力度,进一步扩大招标范围,完善和规范招标工作,进一步增强科技计划工作的公平性和整合社会科技资源的力度。按计划,2004年度第一批招标项目将占科技项目总经费的20%。其中,25个重大项目中有“桌面Linux的商品化及新一代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预研”等8个项目,招标经费1300万元,占立项总经费的15.2%;对北京市科技资源招商、基础研究、预研评估等9个专项,涉及金额4168万元的项目进行招标,占整个专项资金的10.7%;对重大软科学项目进行招标,2004年标的总经费150万,占软科学项目总经费的30%。

2005年北京将以预研、预算和招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2005年计划编制工作的“顶层设计”,“预研指导预算编制,预算后的项目以招标方式落实承担单位”。借此推动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改革,促进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实施科技管理的“阳光工程”。

据了解,为适应科技管理改革的新形势,2005年北京市科委计划较大规模扩大重大项目、专项和一般项目的招标范围,计划招标项目经费占项目总经费的40%以上。其中,重大项目的70%、专项的50%、一般项目的30%采取招标选取承担单位。为了保障招标工作的进行,保障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北京市科委还将组织专门力量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和课题预算、实施的领导及督查工作;同时加强成果登记、奖励工作,实施成果公示制度。

项目督查制度彻底扭转“重立项轻管理”

加大科技项目(课题)的管理力度,改变过去重立项、轻管理的倾向,使科技经费使用得更公正,更有效,这是北京市科委今年进行项目督查的一项重要举措。

项目中后期管理滞后亟待解决

据了解,科技项目管理本应是科技管理的核心工作,但长期以来重立项、轻管理成了科技管理部门的通病。这种管理体制的直接弊病是使有的单位长期承担项目,长期没有结果。科研项目下达部门在立项时要求较严,而在立项之后则缺乏对项目(课题)实施情况的跟踪管理和约束机制,使得科技投入不能正常发挥效果。

北京市科委的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往的科技研发通常是“谁提出谁研发”的做法,即谁提出的项目,谁就承担该项目的研发。这中间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当初提出一个项目的立意和研究方向不错,但是往往会出现该单位在此项目领域的研究力量并不雄厚,设备水平不高,或者其原本承担的项目较多造成了研究力量的分散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项目建议和研发单位不分,也给有关部门资金投放和监管带来了不便,由于一些单位存在的本位思想也断绝了社会科技资源的互补和人员协作,客观上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

设专人做科技项目督查工作

目前,北京市每年对科技的拨款约十亿元,并且还在以20%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然而钱多、项目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管理,规避风险,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资金,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近几年,北京市科委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探索解决办法。近年来,北京市科委相继制定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还采取了项目预研、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方法,这样既增强了民主性和透明度,又增强了立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重立项、轻管理的问题并没有在以往制定的管理办法中得到彻底解决,有些项目完成得并不好。北京市科委党组经过多次分析研究,认识到项目的中后期管理严重滞后,只有加强项目的中后期管理,才能避免“只管种花,少管结果”的问题,才能使科技经费的使用真正有效。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科委党组作出决定,抽调三名正处级干部,专门负责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督促和检查,特别是着重抓好科技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督查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项目督查工作贯穿全过程

该《规定》的出台得到了社会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督查工作由北京市科委授权科委总工办公会议负责。督查工作的范围是所有在北京市科委立项的项目(课题),对所有项目(课题)督促和检查由业务处和承担单位按进度完成,同时选择部分重大项目及少量一般性项目开展更为具体深入的跟踪性督查。督查工作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主要督促各专业处室严格执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管理乃至结题工作;对外主要检查承担单位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

督查工作的任务有三项:一是督查项目(课题)按任务书完成进度和目标的情况,提高项目结题率;二是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指导委内项目管理工作;三是及时发现项目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负责督查的工作人员有权要求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提供督查项目的申请书、建议书等与项目有关的各种文件资料;有权要求有关处室细化项目(课题)的考核指标;根据督查工作的需要,可以独立组织调查,包括采用专家咨询、检测、评审、评估等手段;可以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项目督查的各项必要工作。另外,如果负责督查的工作人员发现验收文件、资料不真实,超过任务书规定期限3个月以上未完成项目任务,组织管理不力等严重或较为严重的问题时,应提出项目延期、整改直至终止的建议。

业内人士指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督查工作的开展,结束了过去那种“重立项轻管理”的历史,是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为项目调整和经费的滚动支持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这次改革也得到了大家观念上的认可,那就是政府要对纳税人负责,有必要对公共财富进行检查,同时建立起科技系统的信用体系,使科技计划管理真正做到科学化、制度化、高效率。

严格限制“自己人”参加项目或申报奖励

市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是由北京市科委负责的两项重大工作。过去,北京市科委为开展好这两项工作,曾制定过一系列的规定,保障了这两项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还有不完善之处。比如,对市科委机关工作人员本身参加这两类项目的申报未做具体规定。因而,在市科技项目的承担人中和市科技进步奖的完成人中曾有市科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出现。北京市科委党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可能会带来不公正现象,也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为了规范机关干部的从政行为,更深入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组在坚决地纠正这种现象的同时,经过深入研究后,于2004年5月出台了《关于委机关及工作人员参加市科技项目和申报奖励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样,既使大家有章可循,又可从根本上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规定》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北京市科委及各处室确因工作需要,承担市科委立项的研究任务,须经委主任办公会讨论批准。二是北京市科委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不得参加在市科委立项的项目(课题)组,如确需参加须经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同意。三是北京市科委机关处长以上干部一般不参加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如确需报奖要书面说明参加该项目所做的工作,并须经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同意。四是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作为市科技奖励工作的办事机构,其工作人员应执行回避原则,均不参加市科学技术奖励申报。

三大科学论文 篇7

关键词:张家梁矿,解放思想,节支降耗,降本增效

一、在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上实现新突破。

思想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对我们以“做实、创新、发展”为途径, 全面建设“安全、稳定、和谐、富裕”的张家梁矿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了推动“大讨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矿领导班子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拓宽思路的同时, 利用各种会议和场合, 组织专题学习、专题研究, 并对“大讨论”活动做了专题布置, 做到党政领导负总责, 分管领导、部室负责人进角色。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贯落实活动, 通过学习, 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 开展好“大讨论”, 不仅是落实好上级党委工作部署的需要, 更是推进张家梁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 企业生产经营遇到极大困难的情况下, 通过深入学习讨论, 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从那种过大日子、过好日子、过富日子、等靠要等惯性思维中解放来出来, 进一步突破束缚思想解放的藩篱, 在转变观念中激发活力, 凝聚力量, 为建设“安全、稳定、和谐、富裕”的张家梁矿扫除障碍、清除羁绊, 奠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张家梁矿作为集团公司核心主力煤矿, 思想解放必须要宽一点, 发展步子必须要快一点。首先我们围绕增强“六种意识”,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引领、鼓劲造势、凝心聚力的优势, 针对张家梁矿实际, 五月份在全矿范围内扎实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四个讲清、四个提升”发展意识宣传教育活动, 以此掀起“大讨论”活动的高潮。即:讲清张家梁矿面临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措施, 提升干部职工知难而进、遇难而上、勇于担当的信心;讲清张家梁矿在困难中蕴含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提升干部职工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看到优势、居危思进的执行力;讲清张家梁矿在困难情况下艰苦奋斗、深挖内潜、严控成本的必要性, 提升干部职工同舟共济、共克危艰的凝聚力;讲清在应对危机中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对张家梁矿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 提升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此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广泛凝聚力量, 坚定必胜信心, 为全矿高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在此基础上, 我们在全矿分层次广泛开展了“面对当前形势, 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正在做什么”的大讨论, 在层层议、个个讲、大家谈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反悲观、反失望、反牢骚、反畏难、反松懈、反无所作为”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 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 困难是存在的, 危机是客观的, 形势是严峻的, 任务是艰巨的。但作为一个从艰难困苦中几经磨砺, 自立自强的张家梁矿, 在把握市场、迎接挑战、争取主动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应对危机的准备是超前的;应对危机的策略是科学的;应对危机的实力是雄厚的。我们有集团公司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有坚强过硬的领导班子, 有务实高效的员工队伍, 有较为成熟、科学的管理经验, 同时, 更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和责任, 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全矿各项工作部署上来。

二、在破解难题节支降耗上实现新突破。

严峻的形势与繁重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特色优势和进取实力已经具备, 在这种情况下,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一起, 把信念和力量汇聚到一处, 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 如何应对日益下滑的煤炭市场形势、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是张家梁矿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促进思想解放的同时, 我们着力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发动职工群众, 破解发展难题, 强化成果转化。矿党政因势利导, 不失时机地在全矿组织开展了“谏言献策”征集活动, 一是开门见山明主题。采取集中召开班子成员会、部室负责人会议、职工代表和区队管理人员会议, 理清思路、明确“谏言献策”主题、制定“谏言献策”计划, 确定“谏言献策”的重点和难点, 达到“谏言献策”目的。二是深入浅出到基层。发放“谏言献策征集表”, 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谏言献策征集活动;三是敞开心扉听民意。采取设置内外意见箱、设置热线电话, 不限时间、不限内容, 结合自身岗位工作谈想法、提建议等多种形式和方法, 广泛听取干部职工对解决当前发展实际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收集谏言献策120余条。经过对120多条谏策的筛选, 汇集整理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针对性的“金点子”36条。我们在对这些“金点子”进行论证分析、分专业逐步实施的基础上, 确立并实施了“主动应对, 眼眼向内, 一手抓精心管理, 一手抓挖潜增效”的思路和措施, 坚定了干部职工实现双过半和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实现奋斗目标, 打响节支降耗的“铁算盘”, 打赢“四个攻坚战”, 在5.6两个月, 由矿党政领导亲自带队, 组织生产、技术、销售、企管等有关人员, 顶烈日, 冒酷暑, 对标行业内先进企业, 找差距、找不足, 加大创新力度, 通过技术改造,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开辟降低生产成本的新途径。先后对鄂尔多斯满世集团金阳煤矿、民达煤矿、冀中股份张大银煤矿等周边煤矿企业, 进行原煤价格、土石方剥离、采煤单价、洒水降尘、爆破费、燃油费、排土运输、工程量验收、零星工程价格和采煤机具等逐一对标调研。在此基础上, 结合张家梁矿实际, 定出了“节支降耗”方案, 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在采矿方面, 坚持矿领导跟班带班制度, 对剥离量精确测量, 准确计算, 保证数字的可靠性;二是对采煤队伍重新招标议标, 采煤综合单价成本下降了32.6%, 下半年可为矿节约1550万元;三是在土石方剥离成本上算细账, 挖潜力, 堵漏洞, 重新制定了剥离成本的单价, 重新签订了剥离合同, 剥离费用成本下降了4.5%, 下半年可为矿节约595.35万元;四是对土地绿化覆盖实行议标, 与同期相比降低33%;五是从降低燃油费入手降消耗10%—15%;六是坚持“精干高效”原则, 加强用工管理, 将原有130人减少至110人, 每月可节约工资成本10余万元, 下半年可为矿节约工资成本60余万元, 其中卫生方面由原来的三人打扫改由各部室轮流打扫和矿领导自主打扫, 每月可为矿节约工资一万余元;重新制定了节人、节水、节电、节材、节支等综合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用电、用水、用油管理, 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七是围绕设备维修“节支降耗”堵塞漏洞, 加强配件制作和设备修理, 做到能自制的不外购, 能自修的不外修, 全年外委修理费不超预算指标。矿专门制定下发了《外委设备修理管理办法》、《关于零星工程的管理规定》, 对外委加工、设备、零件、材料、车辆的管理控制、加工修理费用和零星工程范围、零星工程申报、验收及结算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规范, 使节支有据可依, 降耗有据可查。八是淘汰旧机具, 换360型挖掘机为480型, 提高了挖掘质量和效率。九是引导干部职工从提高采装效率、平整采场道路, 提高运输质量、物资供应、劳动用工等各个环节要效益,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十是重点围绕节支、降耗关键环节, 确立挖潜增效课题研究, 总结推广挖潜增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制定奖惩机制, 为下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打下了基础。

三、在抓住重点降本增效上实现新突破。

三大科学论文 篇8

一是奖项设置新突破。新《奖励办法》增设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和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奖, 取消了科学技术特别奖, 改设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

二是奖励标准高突破。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 (不受名额限制) 授予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投入100万元以上 (含100万元) 、拥有专利并实现成果转化的企业, 按纳税额的10%奖励。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奖金数额分别由1万元、0.7万元、0.4万元提高到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三是奖励范围广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奖 (不受名额限制) 对在科技创新中获得国家、省认证 (认定) 的公民、组织进行奖励。获国家科技部认证 (认定) 的最高奖10万元, 获云南省科技厅认证 (认定) 的最高奖5万元。

上一篇: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下一篇:行业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