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

2024-09-20

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精选5篇)

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 篇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国际城市化的规律性,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因此,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一)我国将进入加速城市化时期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已经具备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 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已步入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无疑为城市化的加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改革的深入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将会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将根本改革,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将基本消除,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市化潜能将得到释放。城市化同工业化、城市化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渐趋协调,城市在外延上的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壮大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是多数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实力和素质的增强和提高,对城市化将形成明显的推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将由于户籍制度的松动、社会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人口增长速度也会加快。此外,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中小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我国将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道路来分析,城市化的发展从起步开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0%至30%以下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一般比早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少,如英国在城市化中期所耗用的时间比早期阶段少一半。也就是说,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将是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40%,可以预料,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加快。

(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城市化水平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人口城市化的各项政策,但城市化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惯性作用。根据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许多专家进行了预测。据有关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可增长1个百分点,高于1949—199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高于1979—199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全国的总人口达到15亿,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

城市化不仅仅是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文化扩散和融合交替发展的过程,因此,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是众多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自然、历史以及人文等因素,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做出令人信服和十分精确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综合考虑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出相对的大致的预测,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功能作用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 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城市与世界交往日渐频繁,城市发展的国际性因素逐年增多,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将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早在19世纪初,伦敦已成为国际性的城市。近30年来,由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国际性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的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迅速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各国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金融业务不断扩大,促进了各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现代化交通和通讯使空间概念大大改变,为国际化都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中国的一些城市已具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条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沈阳、南京、杭州、西安、成都、青岛、大连等城市将率先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2030年,将有更多的城市成为国际性城市。

2. 连绵化

城市连绵化是指一个区域内中心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形成城市密集区的过程。近40年来,城市带和城市群的发展已从发达国家的北美、西欧等地区扩展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城市密集地区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国的主要城市集聚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辽中南地区等已形成了城市连绵化的基本框架,其内部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城市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优越的地理区位、集中的智力资源、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使这些地区将迅速实现连绵化。

3. 生态化

城市自身发展孕育了城市现代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与此同时也造成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挤、用地用水短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城市环境问题,遏止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势必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防止“大城市病”的出现,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自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生态化将是未来大中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生态化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不但不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使生态环境更适宜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增加城市绿地,发展城市人工森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其次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或多个城市之间的中心腹地,设立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区;三是减少污染源、兴办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设施,并积极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四是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集中处理等等,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4. 现代化

城市化本身意味着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将迅速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科技进步将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超越其经济、技术鸿沟,追赶发达国家城市的动力与源泉。依靠科技进步来改造城市,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推动城市转型与升级,是我国城市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科技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与管理模式,使城市经济从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转向倚重高新技术、信息资源和服务业。

以交通通讯和能源供应为基础的高效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及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城市现代化。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建设,协调市域、市际基础设施的衔接,形成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体系和公共电讯网络,大大增强城市辐射与吸引能力,并建设适应国际化需要的航空港、海港以及与之配套的高效、便捷、安全的区域交通网络。

人民生活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本质。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人民将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城市将充实各种文化、体育、医疗设施,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激发人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 篇2

引言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不仅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效率。同时,该市的交通拥挤现象也与日俱增,由此造成的外部成本很高,本文旨在量化估算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拥挤的外部成本,并提出缓和措施。1呼和浩特市某交叉口交通拥挤调查分析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兴安南路交叉口高峰半小时的通过车辆数、排队车辆数进行调查统计,从该交叉口的交通拥挤情况分析高峰期间呼和浩特市的交通拥挤情况。新华大街和兴安南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交通流量比较大,拥堵状况比较严重。其中南向北方向为四车道(一条左转,两条直行,一条右转),北向南方向为五车道(一条左转,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调查得到的通过车辆数和排队车辆数如表1,2所示。从表1中看出,该交叉口一个周期内由南向北左转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19辆,排队车辆平均为36辆,有17辆即47%的车辆在本周期未通过,需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排队;直行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42辆,排队车辆平均为74辆,有32辆即43%的车辆在本周期未通过。从表2中看出,一个周期内由北向南左转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1

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 篇3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建设 系统理念 推进发展

一、牢固树立双化并举的指导思想,推进信息化与机械化的复合发展

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机械化为平台,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发展模式。我军建设中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应该“双化并举”。机械化是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信息化装备要以机械化装备为平台,这样才能发挥军队的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作用;信息化是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机械化装备必须置于信息化装备的控制和指挥之下,这样才能提高部队的反应速度和打击精度。在目前阶段实现部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信息化与机械化有机统一起来。在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中,首要内容就是搞好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要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完成机械化高级阶段的建设任务,要根据国情和军情,着眼未来发展,形成自身特色。

二、理顺关系,优化整体结构,调整改革体制编制,促进战斗力水平的大幅度跃升

着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加强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建设,是实现我军建设发展和转型的客现要求。经过不断的精简整编,军队体制编制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机关人员与部队人员比例、作战部队与保障作战部队比例、官兵比例不尽合理;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和联勤保障体制不够完善;作战部队的合成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我军的日常建设与工作产生内耗,难以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

所以要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不被别人远远抛在后面,必须在超前培养人才、发展高新武器装备的同时,高度关注体制编制在军事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稳妥地调整改革体制编制,优化整体结构。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和造就大批支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群体

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竟争。在信息成为战斗力主导因素的情况下,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更多地表现为高素质的人才之间的对抗,所以必须大力拓展人才生成途径,促进官兵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转变。一是挖掘军队的自身资源。把信息战训练有机地融人到科技大练兵活动之中,使我军官兵不断跟踪科技前沿状况,不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更新。二是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借助国民教育的优势,培养信息战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军事人才。三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为能干事、想干事的优秀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创造发挥潜质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

四、思长远建设,确保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军队信息化建设,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实现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持续发展。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构想,要求我们用系统管理理念统筹规划、协调安排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一是应优先满足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急切要求,着重安排技术性能先进可靠、作战效能显著、能够早日拿到手的新型信息化装备。二是应瞄准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抓住信息化这个核心,选择性地启动一些建设周期长,但对武器装备发展有巨大牵引作用的科研项目,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应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高层领导机关的战略管理职能,针对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不断理顺各职能机构的关系,不断完善、健全协调机制,使各职能机构能够互相协作,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

五、通盘搞规划,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以信息化引领我军的全面建设。信息化要以军队全面建设为基础,不以信息化引领军队全面建设,不仅军队信息化水平上不去,而且我军的全面建设也会在低层次徘徊。应特别注意抓住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搞好顶层设计。促进各类装备技术体制、数据标准的统一,确保武器装备体系中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和规范。二是搞好各要素的系统配套。做好装备信息化建设与作战理论、体制编制、法规制度、战场建设、后勤保障等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协调配套。三是通过“横向技术一体化”和综合集成,构建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突出自身特色形成不对称优势,着力发展体系破击战和联合作战需要的信息化“杀手锏”装备,努力构建具有我军特色和优势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

六、健全政策法规,严格标准规范,保障军队信息化健康发展

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 篇4

一、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在目前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被重视, 信息化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广泛的渗透性和有力的带动性, 并且具有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能够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 不仅对相应行业自身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加快行业信息化, 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 随着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上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基本上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并不断朝着整个行业信息化发展, 并逐步向共享、协同转变, 逐步建成统一的信息系统。在银行、证券等行业已经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 信息化的实现也提高了这些行业的办事效率。在其他行业, 如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程度还较低, 这与处在信息化大环境下执行审计业务的现状越来越不相适应, 因此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 不断完善通信信息技术保障, 是提高行业重复监管、提高行业创新性、提高行业办事效率等的有效途径。

1.2加快行业信息化, 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 我国正处在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 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将能促进传统产业产生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把传统业务零散的部分进行整合、提升、再造, 从而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竞争越发激烈的信息时代, 必须树立信息化武装行业整体的意识, 充分集中行业的意志、资源, 高点、统一规划、统筹推进, 形成信息化对行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观念, 以行业信息化来带动、推进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行业走向国际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量。

二、抓好行业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

2.1明确行业信息化的目标

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 必须明确行业信息化的目标。以“提高相应行业竞争力、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行业服务实现零距离、走在世界行业第一梯队”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 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对行业内部进行集成, 实现内部信息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 建成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 从而有效支撑行业跨越式发展;二、推动信息化基础建设, 将行业的核心业务纳入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促使核心业务、综合管理等方面达到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水平。

2.2坚持两项原则

加速行业信息化发展, 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保证信息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 同时也要对行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 能够对行业信息化发展进行战略性设计。二、坚持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提升相关系统的兼容性、实现信息共享, 同时促进各地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平衡, 将行业信息化建设贯穿到理论研究、人才培养, 以及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制度和机制建设之中。

三、做好通信信息技术保障

通信信息技术保障要依托安全应急工程中心, 在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 对行业安全应急信息产品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要加大力度, 建立相应的技术保障体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的安全应急管理和响应机制, 探索安全应急常态化的运维体系, 强化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

四、结语

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 是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促进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行业国际前列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我们需要树立行业信息化意识, 以信息化的建设带动行业持续、健康和跨越发展,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行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军.给力行业信息化促进行业跨越式发展[J].行业建设与发展, 2011, (4) :3-6.

晋城市信息化发展加速 篇5

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 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开展了许多相关工作。早在2011年, 教育部、农业部等九个部门已发布文件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 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素质及就业创业能力。”2012年, 教育部与农业部联合立项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 探索建立一种新型职业教育形式, 能够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实际、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并能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力求对于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进行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培训, 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提升农民专业素质的同时确保全国农业食品安全, 同时也贴合了现代社会对我国农业提出的新时代要求。因此, 增加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通过网络课堂, 专家信箱, 远程专栏科普等形式, 可以实现在低成本, 高密度, 节省人力的条件下, 更广泛地推广对农民的职业技能与务农技术有所提升的培训, 有效的将走在农业科技前沿的实用生产科技成果和先进典型快速普及到广大农村, 同时配以“科技下乡”等专家人员的实地配合, 对重点集体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从而快速发展更多优秀的新示范和新典型。

2 发挥网络平台优势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

近年来, 农民合作社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广下不断快速发展, 得到了各地政府及农民群众的密切关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互联网设施的普及和家电下乡政策的落实, 新兴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凸显。同时互联网将一些地方先进的农民合作社创建与运营的优秀实例通过网络农业新闻等形式进行高效而快速地传播, 树立样本典型, 作为一种引导示范的手段促进农民合作社模式在农村范围的大规模开展, 其直观性的特点也能够提升农民合作社模式对于为开展地区群众的吸引力。对于已经建立农民合作社生产模式的集体, 则能够通过信息网络的实时交流, 解决现实发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交换实用信息, 提升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提高农民合作社建设的规范性, 完善合作社正常运行机制。

3 网络电子商务发展催化产业链整体发展

中国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情况下, 互联网不断普及和网络用户快速成长, 电子商务市场迎来繁荣时期。面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空前繁荣, 传统的农业产业能否能像其他产业一样借势互联网的发展浪潮成为当前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 除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层面之外, 网络电子商务的极速发展对于农产品的输出与销售环节也有着实际的发展推进作用。从农产品特性来看, 一般农产品的体积较大, 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要求较一般商业货品高, 对空间及温度等条件有要求, 在运输与储藏过程中容易造成新鲜度及价值的损耗。其次农产品的产销又相对比较分散, 因此对于农产品物流运输链的搭建和运作要求相对较高, 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难度较大。我国物流发展随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繁荣兴盛而被快速推升, 如今已经发展为能够迅速连接起我国重点城市及其周边乡镇, 实现农产品的快速储运的物流供应链网络。通过强大的物流网络, 可以快速的将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产品高效迅速的运送至目的地, 减少中间环节所带来的价值损耗, 快速实现产品在市场内的运输流通, 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 农产品也可以借助利用网络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为农民及合作社团体带来更丰厚的利益。以中粮我买网为例, 属于由国有企业支持的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网站, 他们主要经营的就是以食品为主的优质农产品, 这类网站创办的初衷就是想为优质的农产品开拓出全新的销售渠道, 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新鲜优质的食品。他们的主营产品包括了粮油、土特产、干货、以及蔬菜、水果、禽蛋与肉类等生鲜产品。分销渠道以企业供货为主, 而且有些产品就是中粮集团下属机构或合作单位所生产和经销的, 还包括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未来可行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例如更广泛地将农民合作社与网络电子商务销售体系对接, 组织当地先进的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状况的反馈, 直接将农产品送进有相应实力或需求超市或专营店面内进行销售或供应, 更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的同时, 加快了合作社资金的回收与利用效率。

当前潜在的客户群主要以购买高品质的农产品为目标, 因而他们也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好的产品, 因而平台在经营品种上, 一方面干货、加工品和生鲜产品都可考虑, 另一方面要坚持销售绿色、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在产品的供货商选择上应更加看重产品的市场销售前景, 鼓励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联合经营相关业务。依据政府的惠农政策思路, 尽可能地扶持优质的合作社, 使更多中小农户受益。同时在现有网上商城业务基础上结合"农超对接"战略, 开辟和完善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在具体营销策略上, 除了可以借鉴现在已在部分生鲜农产品销售网站上推行的自由选购、包月配送和企业团购的模式外, 还可以借助线上推广, 线下体验互补经营策略作为补充性的营销思路。

4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数字媒体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商品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模式, 互联网把一切信息渠道压缩, 同时也让商品吸引消费者的形式发生着变化, 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未来必将是趋势, 因此对于新技术的认知和利用逐渐变得越发重要。农业服务信息平台的广泛搭建, 可以使农民在简便易用的平台上搜集实时信息, 如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专家咨询、政策法规等内容, 同时对于农副产品加工与后续销售环节带来便利, 与增加收入关系密切。通过结合传统营销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及理念, 生产者可以增进与消费者间的互动, 从而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更精准的进行营销, 实现产销配合。

在新形势下, 农业科技传播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 新技术逐渐成为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 应引起广大农业科技技术推广人员的思考与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社会整体发展全局, 在新时代背景下,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传播科学管理方法, 并传授先进经验给农民, 鼓励将其确实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有效的在促进农业增长的同时, 推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对于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 因此需要更进一步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科学把握我国农业发展趋势与需求, 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薄卫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业经济发展[J].现代农业, 2013.

上一篇:实时会计下一篇:三大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