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城市评估信息

2024-08-10

二类城市评估信息(精选8篇)

二类城市评估信息 篇1

阿拉善盟顺利通过

国家二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10月14日至16日,我盟巴彦浩特镇接受了国家二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自治区汉语委委派以包头市政协副主席、包头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侯晓菊为副组长的专家评估组一行17人,对我盟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盟人大工委副主任赞德来,盟政协副主席赵红岩,盟委委员、盟统战部部长、盟行署秘书长靳生瑞,盟汉语委副主任、行署办公厅副主任解伟礴,盟汉语委副主任、盟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国福,分别出席了评估汇报会和总结会。

在三天的工作时间里,评估组领导、专家通过深入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抽查14家单位,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考察语言环境等形式,对我盟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评估。

自治区国家二类城市汉语言文字评估组副组长侯晓菊在评估总结会上宣布,阿盟正式通过国家二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她指出:阿拉善盟委、行署对语言文字工作高度重视,机制健全,宣传有效,措施得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评估标准设定的各项指标要求。现阶段的语言文字的社会用字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和社会用字基本规范的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和提高市民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盟汉语委副主任、行署办公厅副主任解伟礴表示,我盟将以

以这次评估为契机,巩固取得的成果,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国家三类城市汉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确保我盟汉语言文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类城市评估信息 篇2

本文介绍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配电网评估与分析系统(下称配电网评估分析系统),提出了科学、实用的城市配电网评估方法。该评估体系的高级应用软件已开发使用,并于2008年完成了浙江省某市城区中压配电网评估工作。

1 配电网评估分析系统及其实施步骤

1.1 基本概念

基于电力GIS配电网评估与分析系统是以先进的规划理论、规划方法为指导,以电力GIS(自动绘图/设备管理/GIS)为技术平台,实现生产管理系统(MIS)、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电力营销系统(CIS)等数据库共享与交换,具有评估体系科学、自动化程度高、实用灵活等特性的高级应用软件。

1.2 实施步骤

配电网评估分析系统主要利用统计分析、拓扑分析、潮流计算、可靠性计算、“N-1”校验等功能,按照全面、科学、严密的评估要求,实现配电网量化分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电网建模。

基于电力GIS配电网评估与分析要求,首先需要对配电网进行建模,便于系统分析与计算。可从GIS、MIS和SCADA中提取电网评估需要的网络参数和运行数据,自动建立配电网模型,并对模型和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和效验,形成具有地理信息数据的配电网数据模型。

2) 评估体系建立。

选择评估指标,建立综合评估体系,结合本地区配电网现状和诸多配电网专家的经验,确定配电网评估指标为4大类,共20小项,评估体系共分4个层次。

3) 综合评分。

通过统计分析、潮流计算、可靠性分析、拓扑分析、“N-1”和“变电站全停”校验等评估计算,形成单项评分指标。单项指标只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电网的现状,不足以说明电网的整体状况。为此,需要采用综合评分法进一步计算综合评分指标,综合评分越高,说明电网整体水平越好,即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网络接线越理想。

4) 存在问题分析。

配电网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配电网存在的问题,找出电网的薄弱环节,如过载线路、瓶颈问题、分段不合理等,并按其严重程度进行排序,为电网建设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在单项评估指标计算过程中,评估系统能自动记录电网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层统计分析,并可将评估结果导出到Excel。

2 配电网评估体系

2.1 评估体系的结构及层次结构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估城市配电网,GIS配电网评估体系分为综合评估和单项评估,并以配电网馈线为基本评估单位。综合评估以静态评估为主, 单项评估可细分为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两大类。静态评估是基于统计分析的评估,主要涉及电网的层次模型和网络结构;动态评估是基于计算分析的评估,主要涉及电网的拓扑模型和元件模型。配电网评估主要通过统计分析、潮流计算、可靠性分析、拓扑分析、“N-1”和“变电站全停”校验等评估计算,为静态评估、动态评估提供重要量化指标。配电网评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其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2.2 评估指标

鉴于城市配电网评估指标多且彼此关系复杂,该评估和分析系统综合诸多配电网专家的经验,确定配电网评估指标为4大类,共20小项。

1) 安全性评估指标。

主要反映配电网供电半径、主干线截面、绝缘化率、设备状况等,以静态评估为主。

2) 可靠性评估指标。

重点分析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主干线路分段数、线路负载率、线路环网率、“N-1”校验合格率、“变电站全停”负荷转移能力及供电可靠率(RS1)等,以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

3) 经济性评估指标。

主要指标有电压合格率、综合线损率等,以动态评估为主。

4) 接线方式评估指标。

主要反映配电网络标准接线方式比例,采用静态评估。

3 配电网评估分析

为了便于评估指标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各项评估指标需量化并采用权重比例进行合计。为此,采用模糊隶属度法,将各项评估指标的模糊性描述转化为精确数值,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解决了配电网评估定量分析问题。在配电网评估与分析过程中,隶属函数采用成本型、效益型和适中型3类函数(分别见图3~图5)。

1) 成本型函数量化指标计算,适用于“越小越好”评估指标分析。

如对综合线损率评估指标计算,设“综合线损率”为x,综合线损率大于10%得0分,则

评估指标分值=1-(1/10)x (1)

2) 效益型函数量化指标计算。

适用于“越大越好”评估指标分析;如对开关设备无油化率评估指标计算,设“开关设备无油化率”为x,无油化率为100%得1分,无油化率为60%得0分,则

评估指标分值=-(3/2)+(1/40)x (2)

3) 适中型函数量化指标计算,适用于“指定标准范围”评估指标分析。

如对10 kV线路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评估指标计算,设“10 kV线路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kVA)”为x,其装接容量为6 000~8 000 kVA得1分。

x<6 000时,

评估指标分值=-(1/2 000)+(1/4 000)x (3)

当6000≤x≤8 000时,

评估指标分值=1 (4)

x>8 000时,

评估指标分值=3-(1/4 000)x (5)

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后,需采用权重比例进行合计。其计算公式为

S=j=1nSj×Wj(6)

式中:S 表示配电网综合评分;Sj表示第j项评估指标得分;Wj表示第j项评估指标权重。

4 配电网评估与分析实例

2008年9月浙江省某市利用基于电力GIS配电网评估与分析系统,对城区10 kV配电网进行评估分析。该配电网共有10 kV线路251条,线路总长2 843 km;配电变压器6 566台,总容量175.22万kVA;10 kV开关站189座。

1) 10 kV线路、开关站等设备参数和相关运行数据,可从配电GIS、MIS自动导入;线路负荷、电流、电压等运行参数可从调度SCADA系统自动导入,并对配电网模型和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和校验,形成具有地理信息的配电网数据模型。

2) 建立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分4个大类共20个小项。同时,采用模糊隶属度法,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再按照评估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各项评估指标权重比例(见表1)。

3) 根据中压配电网评估原则,经统计分析、潮流计算、可靠性分析、拓扑分析、“N-1”和“变电站全停”校验等评估计算,形成单项评分指标;再按照权重比例,对单项评分结果进行合计,形成配电网综合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4) 通过单项评估和20个小项评估指标的分析计算,对中压配电网存在问题按线路名称进行汇总。根据251条配电线路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见表3)。在表3中,W1~W20分别表示20项评估指标,√表示符合规划设计导则要求,×表示不符合规划设计导则要求。

最后,针对配电网评估与分析发现的问题,结合远景规划目标和市政道路建设计划,提出近3 a的配电网建设改造重点与实施计划。同时,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再评估,利用综合评分结果的纵向比较,优化配电网建设方案。

5 结语

1) 快速、灵活、完整的基于电力GIS配电网的建模工具为城市配电网评估提供了良好的系统计算与分析平台,复杂的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规划人员更多地进行配电网的分析判断、专家确认和方案决策等工作。

2) 建立了科学、实用的配电网评估系统,将评估功能分为综合评估和单项评估,又将单项评估分为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科学的分类体系使得评估系统思路清晰,评估结果科学有效。

3) 采用模糊隶属度法,将模糊性的评估指标描述转化为精确数值,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有效地解决了配电网评估定量分析问题,为项目决策提供了量化指标,有利于规避投资风险。

4) 综合评估可以灵活指定评估范围,如全网、分区或馈线评估等,并将结果导出到Excel,并通过网络发布,利于评估结果应用。单项评估能够对综合评估结果进行细化分析,详细查找馈线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5) 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再评估,利用综合评分结果的纵向比较,优化了配电网建设方案。

摘要: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评估理论的城市配电网评估与分析系统解决了城市配电网评估与分析工作难点。介绍了基于电力GIS城市配电网评估与分析系统的概念、实施步骤、评估体系的结构和层次结构、评估指标,以及评估分析方法。通过评估实例,说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地解决配电网评估工作量大、计算复杂、无定量分析等问题,为配电网规划与设计人员提供科学、高效的辅助决策工具。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网规划,网络分析,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张肖青,王天华,王珂.基于GIS城市配电网规划与网络优化系统的研究及应用[G]//长三角电力科技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张肖青,孔晓峰,叶代亮,等.基于GIS配电网规划系统数据接口研究及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7(7).

[3]孙才新.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配电网中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

二类城市评估信息 篇3

汇报材料

平顶山学院坐落在平顶山市新城区平西湖畔,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的平顶山师范大专班。1984年5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300余人,教职工1283人。学校坚持“文理渗透,博学专长,教学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技能统一”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学院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独创精神,经过良好训练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类为前身的综合型高校,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并作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学校高度重视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队伍建设,现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2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1人。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先后组建了“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平顶山报名培训基地”和“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于2012年10月获得“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长期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升本后的第二年,学校就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各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宏观管理全院的语言文字工作。校语委下设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落实语言文字日常与全校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等工作。各教学单位、各部门成立工作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督促师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配合校语委办完成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通过多年努力,学校形成了三级推普网络,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校领导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经常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部署和工作成绩在每年学校的党政工作要点和党政工作总结中都有具体体现。校领导带头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为全校师生做出了表率。学校不断加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投入力度,平均每年投入经费10余万元,2014年又投入了20余万元专项经费改造建设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站。

2013年学校成立了迎接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由副校长暨校语委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相关措施进行研究、审议和决策,组织、协调、监督并指导各教学单位、各部门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的工作局面,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制度到位,措施有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有效

(一)制度健全,机制完善

为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性,学校一直以国家的各项文字法规、政策为依据,在教学、管理各个层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将规范落实到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学校先后出台了《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意见》、《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检查实施办法》、《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办法》、《教师岗位准入制度》等文件,规定了学校语言文字应用的基础标准、推广要求、训练考核、监督检查等环节,对教育教学、公务文书、校园环境等方面的用语用字规范化做出了明确要求,并把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与教师上岗、晋升职称等紧密挂钩,使全院师生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方面有章可循,形成了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迎接本次评估,学校印发了《平顶山学院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平顶山学院关于开展规范用语用字专项检查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各部门迎评工作职能,调动了全校师生积极性,全面推动评估工作。

(二)措施有力,落实到位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开设了《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教师口语》、《普通测试训练指导》、《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等课程。其中《教师语言艺术》课程,由我校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赵迎春老师和其他省级测试员授课。《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课程已被列为河南省精品课程,为更好推广普通话,该课程正在利用慕课形式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针对教师教育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素质的培养。学校将《写字》和《教师语言艺术》作为学科基础课,将《现代汉语》和《写作》作为专业必修课,确保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规格满足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学校还开设了《普通话测试指导》、《硬笔书法训练与创作》、《毛笔楷书训练与创作》等公共选修课,培养广大在校生对用语用字规范化的意识和热情。

二是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师准入、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优质课评选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我校每年举行的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等活动中,都把教师的普通话、粉笔字、课件设计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三是校语委办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末做好总结评价,日常工作中坚持抓好宣传教育、培养培训、教学科研、活动开展、检查考核等工作,通过组织引导、协调配合,带领全校各部门完成全年语言文字工作。

四是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由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在开展三期教学检查时,对教学过程中的用语用字规范化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利用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机关、教辅部门的用语用字情况进行督促。校人事处和校语委紧密配合,每年坚持对新进教师开展培训,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的基本条件。通过以上形式来培养严谨的教风和一丝不苟的学风。

(三)加大投入,营造氛围

近几年来,校语委逐年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努力把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学校专业优势,采取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一是发挥学校文学及艺术类专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广宣传普通话、规范字。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与语言文字紧密相关的专业,依托专业优势,学校加大对各类推普活动的扶持力度,举办了“汉字英雄大赛”、“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和各类主题演讲活动。并根据现代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发布有趣生动的推普短视频,聘请专人撰写网络短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至校内订阅者。开放语音室、微格教室、播音教师、机房、多媒体教室为学生练习普通话发音、语音对比、文字录入练习等活动提供场地和设备,切实提高学生推广普通话、规范字的热情和能力水平。二是牢牢抓住校园环境宣传主阵地。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语言文字永久性宣传标语;在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等随处可见的地方设置“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牌;发挥校报、广播站等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加大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报道力度。学生自办的板报定期推出推普专栏,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宣传;充分利用每年“推普周”活动,使用横幅、标语、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此外我们还通过各院系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层层传达国家语委和省语委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网站、通知、告示等用字规和各类大型活动的发言用语规范,使全校师生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达成了共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文化氛围。

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

(一)开展“推普周”和“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多年来,学校重点依托“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和“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以经典诵读、书写规范字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语言文字推广活动。经过认真组织,校语委办在“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河南赛区中荣获“最佳组织单位奖”,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李沅擎获得教师组二等奖,学生王少钏则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获得大学生组一等奖,并参加了2011年1月全国总决赛。在“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河南赛区中,范晓光和娄艳阁荣获教师组二等奖。

(二)校内外特色活动百花齐放 2008年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举办,经过层层选拔,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李珑瑶、孙晓明以清晰准确的发音和良好的仪态,入选成为此次曲艺节的主持人。2009年,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评选期间,我校派出32名师生为评审工作服务,他们以旺盛的工作热情、一流的工作质量、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兰亭奖的顺利评审做出了突出贡献。在2010年巨人杯“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史晓萌、王蓓蓓和王琨同学荣获河南赛区高校组优秀奖,毛智高同学荣获河南赛区高校组一等奖。在2013年平顶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大赛总决赛中,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郭晓伟荣获冠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周占涛获得优秀奖,并与平顶山广播电视总台签约。在郑州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全国选拔赛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3届毕业生李晨光和杨蓝天进入总决赛,并被现场聘用。

(三)抓住机遇,向国际推广汉语言文字

随着国际上“汉语热”的升温,为了加大我国的语言文字在国际上的影响,我校多次选派孙振杰、郑悦等教师赴泰国、美国等地进行普通话教学工作,他们标准的语言发音、扎实的汉语功底、认真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当地师生的好评。外派教学活动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巩固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扩大了汉语的国际影响,也树立了平顶山学院的良好形象。

四、效果显著,成绩突出,语言文字工作成绩斐然

(一)以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为载体,师生语言文字水平普遍提高

自2006年成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以来,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积极培育测试员队伍,认真做好校内培训工作,严格组织水平测试。目前学校适龄在职教师全部参加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百分之百达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百分之百达到规定等级,其他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也能够达到规定等级。在大力开展培训和测试的环境下,结合各类特色推普活动,全校教师在板书、课件制作、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教学活动中,已完全能够规范使用汉字,全校学生已能够自觉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已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宣传、会议和其他集体活动中百分之百使用普通话,实现了“普通话是教学语言、交际语言、工作语言、校园语言”的目标。

(二)语言文字工作成绩斐然

通过不懈努力,我校于2012年10月顺利通过河南省语言文字委员会和河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获得“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学校在语言文字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语言文字科研立项6项,出版专著(教材)4部,发表论文30余篇,李卫中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科研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高校普通话口语课程与教学》已顺利鉴定结项。

五、今后努力方向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虽然学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个别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在私下交流偶尔使用方言,少数老师在备课中有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二是学校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在组织师生到社会上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监督宣传方面的效果不太明显,社会服务力度偏小。

运城市2005年一,二类幼儿园 篇4

一类A级幼儿园(12所)运城市幼儿园

运城市委政府机关幼儿园 运城幼师附属幼儿园

万荣县城镇幼儿园

永济电机厂幼儿园

平陆县党政保育院

山西铝厂幼儿园

一类B级幼儿园(22所)芮城县党政南园

夏县示范幼儿园

绛县政府机关幼儿园

河津市第一幼儿园

垣曲县直幼儿园

临猗县直二园

临猗小博士幼儿园(民办)

盐湖区解州中心示范园

禹都经济开发区幼儿园

芮城大风车幼儿园(民办)

盐湖区实验幼儿园

万荣县五一幼儿园

永济市直机关幼儿园

闻喜县幼儿园

新绛县幼儿园

芮城县党政北园

稷山县直幼儿园

绛县五四一电厂幼儿园

河津市第二幼儿园

临猗县直一园

临猗县郇阳幼儿园

盐湖区解三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北街幼儿园

闻喜东镇碧海幼儿园

芮城新世纪幼儿园(民办)

芮城小博士幼儿园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中心幼儿园

二类A级幼儿园(58所)

运城市盐化幼儿园

运城军分区幼儿园 关铝集团幼儿园

运城市妇联幼儿园

盐湖区上郭幼儿园

盐湖区陶村石碑庄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东街幼儿园

盐湖区东城东街幼儿园

盐湖区西城西街幼儿园

盐湖区金井东谢幼儿园

夏县春苗幼儿园(民办)

夏县八一幼儿园(民办)

夏县夏中苗苗幼儿园

夏县裴介镇墙下幼儿园

夏县胡张乡上晁幼儿园

夏县智能艺术幼儿园(民办)

芮城县南街幼儿园

运城市侨联幼儿园 盐湖区龙居小张坞幼儿园 盐湖区东郭白家庄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西街幼儿园 盐湖区北城原王庄幼儿园 盐湖区南城西姚幼儿园 盐湖区席张乡席张幼儿园

夏县水头镇南关幼儿园(民办)夏县郭道希望幼儿园(民办)夏县禹王乡鑫苗幼儿园(民办)夏县瑶峰镇南关幼儿园

夏县尉郭乡中心幼儿园 芮城县金太阳幼儿园(民办)

芮城县风陵渡实验幼儿园

芮城县风陵渡风乐幼儿园 芮城县风陵渡开发区幼儿园

芮城县风陵渡小天使幼儿园 芮城县阳城东任幼儿园

芮城县古魏西关幼儿园 芮城县古魏北关幼儿园

垣曲县实验幼儿园

绛县乔村幼儿园

新绛县第二幼儿园

万荣县荣河幼儿园

平陆西街幼儿园

平陆实验小学双语幼儿园

闻喜苗圃幼儿园

永济市卿头镇幼儿园

永济市张营小樊幼儿园

永济市银杏幼儿园

永济市涑北幼儿园

绛县续鲁幼儿园

新绛县纺织厂幼儿园 万荣光华庄头幼儿园平陆五一路幼儿园 永济市教育局示范幼儿园 永济市春蕾幼儿园 永济市清清幼儿园 永济市石卫幼儿园

永济市黄营幼儿园

永济市北郊小学幼儿园

二类B级幼儿园(1 28所)

盐湖区金井南扶幼儿园

盐湖区车盘乡车盘幼儿园 盐湖区王范中心幼儿园

盐湖区陶村张金幼儿园

盐湖区姚孟南村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上王幼儿园

盐湖区北城北街幼儿园

临猗县崇相西幼儿园

临猗县西关幼儿园

临猗县嵋阳幼儿园

临猗县双塔幼儿园

临猗县孙吉幼儿园

临猗县向阳幼儿园(民办)

临猗县临晋幼儿园(民办)

临猗县庙上中心示范园

夏县瑶峰镇南关示范幼儿园

夏县瑶峰镇大候新阳光幼儿园(民办)

盐湖区冯村乡冯村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南街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下王幼儿园 盐湖区安邑庙村幼儿园 盐湖区三路里幼儿园 临猗县贵戚坊幼儿园 临猗县王村幼儿园 临猗县城东幼儿园 临猗县临晋职工幼儿园 临猗县牛村中心园 临猗县西城幼儿园(民办)临猗县艺术幼儿园(民办)夏县泗交镇泗交幼儿园

夏县爱新幼儿园(民办)

芮城县永乐小亲亲幼儿园

芮城县永乐蔡村幼儿园 芮城县大王九峰山幼儿园

芮城县大王新兴幼儿园 芮城县大王乡直幼儿园

芮城县古魏东城幼儿园 芮城县古魏兴华幼儿园

芮城县南卫乡直幼儿园

芮城县西陌幼儿园

芮城县陌南东夭幼儿园

芮城县陌南集镇幼儿园

芮城县陌南阳光幼儿园

芮城县阳城杜庄幼儿园

垣曲县刘垣张村幼儿园

垣曲县历山舜星幼儿园

垣曲县谭家新瑶幼儿园

绛县横南幼儿园

绛县曙光幼儿园

绛县双语幼儿园

绛县实验二小幼儿园

芮城县南卫石门幼儿园 芮城县南卫小天使幼儿园 芮城县东垆南曹幼儿园 芮城县东垆幼儿园 芮城县东垆北曹幼儿园 芮城县陌南新兴幼儿园 垣曲古城城南幼儿园(民办)垣曲县陈堡幼儿园(民办)绛县北柳幼儿园

绛县董封幼儿园

绛县古绛政府幼儿园 绛县城内幼儿园

永济市城西庄子幼儿园

永济市开张阳光幼儿园 永济市开张东庄幼儿园

永济市韩阳镇直幼儿园 永济市栲栳高市幼儿园

永济市张营冯营幼儿园 永济市蒲洲程胡庄幼儿园

新绛县西北区幼儿园

新绛三泉镇三泉幼儿园

新绛泽掌镇北苏村幼儿园

新绛县古交乡上元幼儿园

新绛万安镇西马村幼儿园

新绛县开发区狄庄幼儿园

河津市赵家庄幼儿园

河津市东关幼儿园

河津市城北幼儿园

河津市太阳幼儿园

河津市北午芹幼儿园

河津市清涧四村幼儿园

河津市龙门幼儿园

平陆县张村上张幼儿园

平陆县曹川中心幼儿园

新绛县龙兴镇店头幼儿园新绛县北张镇北张幼儿园新绛县泉掌镇泉掌幼儿园新绛县阳王镇刘峪幼儿园新绛横桥乡中村北幼儿园河津市小粱幼儿园 河津市苍底幼儿园 河津市米家湾幼儿园 河津市西辛封幼儿园 河津市干涧幼儿园 河津市连柏幼儿园 河津市北方平幼儿园平陆县三门淹底幼儿园平陆县坡底幼儿园

平陆县洪池刘湛幼儿园

万荣县南百祥幼儿园

万荣县太赵幼儿园 万荣县七庄幼儿园

万荣县东埝幼儿园 万荣县东文幼儿园

万荣县高村幼儿园 万荣县西村幼儿园

闻喜县桐城镇姚村幼儿园

闻喜郭家庄镇卫家庄幼儿园

闻喜郭家庄镇晋庄幼儿园

闻喜县侯村乡侯村幼儿园

闻喜县侯村乡东峪幼儿园

闻喜县东镇中庄幼儿园

闻喜县东镇南街幼儿园

闻喜后宫乡五村兴垣幼儿园

稷山县稷峰镇南街幼儿园

稷山翟店镇幼儿园(民办)稷山县小太阳婴幼儿成长训练中心(民办)

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评估 篇5

国内外关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FEMA) 与国家紧急管理协会 (NEMA) 于1997年共同研究了一套州与地方政府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系统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Readiness, CAR) 。日本设定了地方公共团体防灾能力的评价项目, 包括危机的掌握与评估、减轻危险的对策、整顿体制、情报联络体系、器材与储备粮食的确保与管理、应急反应与灾后重建计划、居民间的情报流通、教育与训练、应急水平的维持与提升九个方面[1]。

国内学者关于灾害应急能力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的。王绍玉 (2003) 提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架构, 即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应包括灾害危险性评价、城市易损性评价和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三大部分[2]。邓云峰 (2005) 提出了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框架包括18个类、76项属性和405项特征[3]。杨青 (2007) 等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 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该系统包括灾前预警能力评价、灾中应急能力评价和灾后恢复能力评价等三个分系统以及12个子系统[4]。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估方法而言, 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检验方法、因子分析选取评估维度等。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研究为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思路。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 是城市的细胞。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协调共进的过程。而社区是各类事故灾害承受的主体, 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甚至主导作用, 直接延伸和扩展着城市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因而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对城市政府与社区进行应急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社区面临的灾害主要包括水灾、雪灾、风灾和地震等方面的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的维度应该尽可能简单化、实用化。

基于以上观点, 笔者将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的维度主要分为三部分, 即应急物质准备能力、应急人员准备能力以及应急网络准备能力。

(1) 应急物质准备能力

应急物质准备主要指基础设施、生活保障设施及救援物资,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燃气设施、水设施、电力设施、通信网络、建筑物的安全性、避难所场地、转移人员设备、紧急医疗救护包等。其完善与否主要影响着应急处置的效率,

(2) 应急人员准备能力

人是应急管理中的能动因素[5]。各类不同类型的人员在灾害应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应急人员主要包括有应急委员会、志愿者、专业队伍、专家组、后勤人员等。

(3) 应急网络准备能力

应急网络将物质元素和人员连动起来, 形成一张有序的、具有灵动性的应急准备体系。它主要有应急物质资源协调系统、应急人员调配协调系统、政府决策信息共享系统、公共媒体信息披露系统、应急心理援助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建立了二级三层多层次评判指标体系。选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的方法, 它是在模糊环境下, 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

为方便计算, 将应急物质准备能力的8项指标简化为3项, 即基础设施 (建筑物的安全性、避难所场地、通信网络) 、生活保障设施 (燃气设施、水设施、电力设施) 及救援物资 (转移人员设备、紧急医疗救护包) 。具体评估指标体系参见表1。

三、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原理

模糊综合评判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 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 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 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Ri合评价的一种方法[6]。其数学模型建立过程主要分为四步:

(1) 确定评价因素

评价因素集是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一个集合。设U={U1, U2, …Um}为刻画评价对象的m种因素, 即评价指标;将因素集U={U1, U2, …Um}分成若干组U={U1, U2, …Uk}, 使得.称U={U1, U2, …Uk}为第一因素集。设Ui={Ui1, Ui2, …, Uin} (i=1, 2, …, k) 称为第二级因素集。

(2) 建立评判集

设评判集, 对第二级因素集Ui={Ui1, Ui2, …, Uin}的n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判, 得单因素评判矩阵。

(3) 确定权重系数

所谓权重系数是表示某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具有的重要程度。某种指标越重要, 则该指标的权重系数越大;反之, 权重系数越小。确定权重A的方法很多, 在实际运用中常用的方法有: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4) 综合评判

本文采用了两种综合评判模型:

首先进行二级综合评判

对第一级因素集U={U1, U2, …Uk}作综合评判。设U={U1, U2, …Uk}的权重为A= (a1, a2…, ak) , 总评判矩阵为:, 然后选择合适的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结论[7]。

四、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评估中, 涉及的评价因素很多, 这里拟采用的是二级三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对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进行度量。

在确定因素集之后建立评语集, V={V1, V2, V3, V4}={优秀、良好、一般、差}。不同的城市, 不同的社区, 不同的灾害类型, 各自的评价指标权重不同。这里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专家打分法确定某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价指标权重如下:

然后, 通过调查统计确定单因素评价向量, 得到以下模糊评判矩阵为:

根据各指标的权重, 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 拟采用数学模型M (, )

分析上述评价向量笔者发现运用数学模型M (, ) 对于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无法很好的区分, 进而使用改进模型M (, +) 得:

将上述评价向量作为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 一体化处理后运用模型M (, +) 得出总评价结果:

由上述最终评价结果B, 取数值最大的评语作综合评判结果, 可以得出该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一般。

五、结论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是不可否认面对这类复杂的、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描述的问题, 该数学模型容易被掌握和应用, 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比较好。本研究采用该指标体系对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进行评估能简洁地、客观地、迅速地反映出城市社区应对灾害准备能力的实际情况, 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使其更符合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施邦筑.灾害防救工作执行绩效评估之研究案[R].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 2003.

[2]王绍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J].城市与减灾, 2003 (3) :4-6.

[3]邓云峰, 郑双忠, 刘功智.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1 (6) :33-36.

[4]杨青, 田依林, 宋英华.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3) :103-106.

[5]王宏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

[6]杜栋, 庞庆华, 吴炎编.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评估 篇6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城市“聚集效应”的增强, 如何解决城市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建立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进入21世纪以来,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促使经济社会由数字化、智能化进入到了智慧化的发展道路, “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并逐渐映入城市决策者的视野[1,2,3]。

智慧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形态, 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新型城市, 主要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等方式, 延伸人的智慧, 促进体制机制及运营模式创新,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及城市运营成本最低、效率更高、价值最大, 使人们幸福感最强。目前,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受到了普遍关注,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展开了实践探索, 如美国、欧盟、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 都展开了智慧城市建设, 并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此不断提振本国的经济信心。与此同时,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战略影响下, 智慧城市自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旅游局、测绘局等相关国家部委也出台了一些智慧城市管理办法, 并展开了试点示范。据统计,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150多个城市已陆续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 为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市演进带来的机遇。

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评估

2.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及运营特点和实现流程, 其需要通过布局完善的感知设备及智能终端对物理世界的人和物的信息进行全面感知, 再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加工中心, 并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挖掘, 然后才能对城市做出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决策, 进而不断显示出智慧城市的创造性和“智慧”。显然, 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来自于对信息的传输、来自于对数据的有效挖掘处理等, 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首要职责, 也是智慧城市运营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 这是一项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工作, 其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及最终成败。

经过系统研究, 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民生、智慧人群、智慧产业、智慧环境等6个部分, 其中智慧基础设施也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它是智慧城市的DNA, 是智慧城市健康运转的生命线。在整个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中, 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第一, 信息网络设施, 包括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市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 这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传输系统;第二, 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包括云计算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及测试中心等, 这是智慧城市的公共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及运营支撑平台;第三, 经过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础设施, 主要是对包括水、电、气、热管网, 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感知化与智能化建设, 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由上可知,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公共性、智能化的特点。首先, 基础性是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基础, 没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就好比人缺少了五官和四肢一样, 就不能对外界进行感知, 从而失去生命。其次, 公共性是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共有财产, 不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单位, 必须进行共建共享。再次, 智能化是指智慧基础设施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对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打下基础。所以,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 造成浪费, 同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科学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以保障其公共性的地位, 实现共建共享, 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2.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

目前,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 由于基础条件普遍较弱, 所以各地都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列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 并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推进包括信息网络、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建设。但是, 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基础建设目前存在轻规划、重技术, 轻共享、重建设, 轻整合、重拥有, 轻运营、重投入等问题, 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 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信息孤岛”现象。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要做好顶层设计, 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估指标标准体系引导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国脉互联经过科学研究, 设计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以此来客观反映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并总结经验, 推广先进做法, 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提升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关于对智慧基础设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脉互联主要从智慧基础设施包含的3个方面进行体系化设计, 并保证具有可采集性及对比性, 切实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引领、指导的作用, 具体评估指标内容如下:

1) 信息网络设施, 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基础设施从宽带网络及三网融合进行评价, 以此来衡量宽带网络建设及城市网络的融合情况,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

2) 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主要反映利用新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解决资源共享、集约建设的能力, 也是智慧城市数据处理能力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基础设施从政务云、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服务设施等建设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以此来评价智慧城市的平台支撑能力,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

3) 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 主要反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水平, 也是实现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便民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包括交通设施、地下管网、安防设施、楼宇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等, 以此来评价智慧城市管理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3所示。

3 总结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基, 直接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 并且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 改造重建难度都比较大。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就要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 并进行系统化的建设, 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建设基础。为了保障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的规划建设, 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规范、指导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冰之, 郑爱军.智慧城市发展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毛光烈.智慧城市建设实务研究[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解析县级城市土地价格及土地评估 篇7

关键词:县级城市,土地价格,土地评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受环境以及城市建设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县级城市土地价格虽然没有大中城市波动大, 但是相对来说也有很大幅度的变化。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需要之间的平衡, 我国的城市土地价格评估体系也适当的做出了调整, 由间接方式转变成直接方式, 这对推动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土地价格

土地在我国是一种稀缺资源, 且土地为不可再生资源, 所以在土地供给弹性极其微小, 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土地供给的总量是不变的。所以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完全由市场需求来决定[1]。县级城市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厂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使得县级城市的土地需求量增加, 从而使土地的价格有所上调。相反, 如果经济萧条, 建设用地需求量少, 土地价格也会有所下降。

土地位置具有不可变更性, 这导致土地市场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市场, 在土地转让中, 转移的生产使用权, 而不是所有权。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城市的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 任何个人、团体都不具有土地所有权。所以城市用地的价格是土地使用权的价格而不是所有权的价格。

土地价格还与自身因素有关, 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着价格高低的差异。土地的自身因素可以分为位置因素、权益因素以及实物因素。位置因素, 是指土地位置具有不可变更性, 所以土地的位置直接影响着使用者使用的便利程度, 根据土地位置的便利度, 土地价格存在高低差异。比如, 对于需要运输的工厂建设用地, 靠近公路、铁路的土地在价格方面就具有较高的优势。权益因素, 指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年限、建设限制等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实物因素, 指土地自身面积、地形、地况等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2 土地评估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崛起, 土地市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这使得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上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2]。国家对土地利用高度重视, 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以此来完善土地市场, 从而使我国的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价格的上涨, 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县级城市居民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县级城市居民平均工资水平相对不高, 快速上涨的土地价格给居民的住房及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 县级城市土地价格评估体系构建成为了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科学合理的对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 可以有效的推动土地市场规范化发展。为了能够减小人们的生活压力,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政府部门和城市经济需要联手对城市土地价格进行宏观调控, 建立科学的城市土地价格评估体系, 使土地价格浮动得到有效的控制。

我国目前对城市土地价格评估的依据主要是《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通过规程的具体条例规定, 全面分析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 并对每个因素做出针对性的评价, 通过多个因素相加对城市中的不同位置、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测算从而做出土地质量评价[3]。通过各个因素的分析、对比以及结合土地的位置、种类、用途从而对土地进行级别划分, 可分为住宅用地、商用地、工业用地以及综合用地。在此基础上根据规程的相关规定将规划的土地级别作为土地市场建议的基础, 再结合实际土地市场交易情况, 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土地价格平均值、土地最有效等方法对城市土地价格评估, 从而确定城市土地的最终基准价格。

3 城市土地价格评估的建议

3.1 有效平衡土地的供求

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供大于求引起价格下调, 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土地市场同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使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 稳定土地价格。

3.2 合理应用预期收益

部分土地投资商, 会在投资前对土地进行综合评价, 并合理的进行土地价格评估, 以此来确定投资预期收益[4]。由此看来, 城市土地价格评估对土地投资的预期收益有很大的帮助。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土地市场不断的发展, 使得土地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土地投资收益的大小, 所以为了提高土地投资预期收益的准确性, 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在土地价格评估过程中要将土地投资预期收益与土地原来的收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并结合土地市场发展潜力、趋势以及国家政策等进行综合分析。

3.3 保证土地有效使用

土地的用途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行业中土地扮演着不同的的地位, 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利益。这导致土地在不同的行业中利用价值有所不同, 所以在土地市场交易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利益, 还要保证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对城市土地价格进行评估时, 要确保土地使用率最大化, 保证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分配, 进一步推动土地市场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土地的价格及土地评估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县级城市居民收入不高, 就业机会较少, 土地价格的上涨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评估工作, 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城市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 稳定土地价格。

参考文献

[1]李瑞新.浅谈我国城市土地价格评估的影响因素[J].科技与企业, 2013 (13) :303-303.

[2]俞晓宁.解析城市土地价格及土地评估[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3) :2-2.

[3]刘丹松.城市土地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 1996.

二类城市评估信息 篇8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用能特点及案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由轨道路线、车辆、辅助和附属设施等组成。资料显示,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费种类主要为电力,其中,列车牵引能耗约占项目总能耗的40%,暖通空调占30%~40%,升降系统(电梯、扶梯)占10%~15%,照明占8%~10%,给排水能耗占2%~3%。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的主要包括线路选址和纵断面设计、车辆选型和行车组织、车站建筑以及供电、暖通空调、电梯、照明、给排水和通信信号等系统。

以武汉某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延长线项目为例,分析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方案及节能措施、综合能耗及能效水平等方面的节能评估技术要点。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基本情况为:线路长13.35km,均为地下线,设站10座、停车场1个,平均站间距为1307m。采用B型车,DC750V接触轨供电,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旅行速度约37.5km/h。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新建110k V主变电所,中压环网电压等级采用35k V;正线共设置7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3座降压变电所,停车场设置1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节能评估技术要点

2.1 建设方案及节能措施评估

2.1.1 工艺方案节能评估

(1)线路选址和纵断面设计

轨道线路选址关系到周边用地和资源使用情况、列车行走距离和运行阻力大小,影响列车牵引能耗。能评报告应介绍线路选址基本方案,包括运量等级、速度目标、线路走向与构成、正线数量与长度、站间距、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轨道材料等主要技术参数。凡区间有条件,线路纵断面应设计成节能坡,应介绍节能坡最大坡度要求、实际坡度、使用比例等。评估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它和先进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优化措施。

如图1所示,案例中对两种轨道选线方案 进行对比,其中东侧引入方案线路与城市道路红线及主要建筑物平行,减少了车站用地和附近地块切割,避免了搬迁改造,利于换乘站实施和用能设备共享;平均站间距为1309m(市区内平均站间距为1km左右较经济),对节电有利;线路平面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350m,优于规范中一般地段取300m、困难地段取250m的标准,充分利用了大曲线半径,减少列车经过曲线段时的运行阻力;轨道采用无缝线路结构,可降低行车阻力和牵引电损。

如图2所示,节能坡将车站设在纵断面最高处,车站两端均为下坡,可利用自然加减速,减少列车运行阻力。根据文献,采用节能坡设计后列车牵引系统可节能20%~30%。案例中只有20%的车站纵断面设计节能坡,能评提出了优化建议,共设计5处节能坡,数量占比达到50%。

(2)车辆选型和行车组织

应介绍车辆运能、速度目标、限值坡度、牵引类型、牵引控制系统、车体材料等基本参数。车辆类型应根据预测客流量、线路条件和运输能力等合理确定,速度目标值、限制坡度、牵引类型等对车辆牵引能耗影响较大。应介绍列车编组、交路和运行方案,并分析其合理性。

应主要考虑采用列车轻量化、变频控制、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等节能措施。轨道交通车辆自重约占定员车总重的75%,牵引用电主要消耗在列车自重上,因此减轻车辆自重、合理布置车下设备可有效减少牵引电耗。香港地铁长期运营研究实验表明,列车空载重量每减轻1t每年可减少电耗8000k Wh。案例中车体材料、空调系统及电气设备轻量化,选用的车辆自重占定员车总重的69.6%,超员时为64.4%,采用VVVF变频变压车辆控制方式,采用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措施。据测算,采用再生制动可使项目整体节约牵引电耗5%以上。为提高列车再生能量利用率,同一牵引区段内制动列车与出站列车重叠时间值较大,避免列车在同一牵引区段同时制动。车辆在运营期间,采用微机控制自动驾驶ATO曲线,根据线路的坡度、弯道及列车载重等情况,自动调整行车速度,控制惰行点,使列车速度保持在最佳状态,降低牵引能耗。

2.1.2 辅助和附属设施节能评估

(1)车站布局和建筑节能

车站应满足客流需求,提高列车满载率和能源利用率;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梯、扶梯等部位的通过能力应根据该站超高峰设计客流量确定;停车场布置应考虑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及其它设施功能要求;车站布置应考虑与其它线路的衔接,出站口、隧道应尽量与城市建筑结合;确保车站能源供应管线沿程损耗降低。案例中某个车站设置的10个出入口,有的离得过近,不利于周边客流需求,投资浪费,能评提出优化措施。

应对地上车站、停车场建筑朝向、采光、遮阳、通风等布局方案,屋面、墙体、门窗等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构造形式、热工参数进行分析,评估建筑能耗水平,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措施。

(2)供电系统

应介绍项目电力负荷分级、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及变配电所设置、变压器容量及能效指标等。变配电所位置应深入负荷中心,并适当提高供电电压,降低线损;适当提高变压器负荷率,降低变压器容量,减小空载和负载损耗;采用无功补偿方式提高供电功率因数;进行治理谐波等。牵引供电系统损耗对牵引能耗有较大影响,应从牵引供电布局、供电方式、受电电压、运行方式、变压器选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案例中主变电所设置在和其它线路换乘车站附近,与其它线路共享,牵引变电所集中设置,与车站降压变电所合建,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比分散式的环网电压高,电损较小。

(3)暖通空调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包括车站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的暖通空调系统,区间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应介绍车站室内外环境温湿度、气流速度、噪声、负荷需求,空调主机、末端和控制系统选型方案,评估设备参数是否合理,进行设备能效对标。

应考虑空调基于客流量自动监测和调节、集中供冷站、冰蓄冷、屏蔽门、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其中基于客流量自动监测和调节的空调方案、集中供冷站均利于节能,后者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较小;夏季采用冰蓄冷技术,可减少夏季用电负荷;屏蔽门能够减少站内冷空气进入隧道以及列车制动时的热量进入站台候车区域,根据国内外既有地铁运营统计及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研究结果,该系统可使得项目整体节能32%以上。案例中区间隧道采用双活塞风道自然通风模式,如图3所示,充分利用列车运行时的活塞作用对隧道进行自然通风降温,模拟测算数据显示,比全线采用单活塞风道模式隧道内温度降低1.1℃,且地铁线路投资每公里可节约上千万元。

(4)其它系统

1升降系统:应从电梯和扶梯的功率、运行速度、载重量、电梯变频调速与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能评。案例中自动扶梯采用微机变频调速节能措施。2照明系统:评估照明光源、灯具类型、照度、功率密度值、照明控制方式等方案。案例中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等公共区域及附属用房照明选用T5系列三基色荧光灯,局部使用LED光源,并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3给排水系统:应对车站出入口设置、排水泵和排污泵选型参数合理性、能效水平等进行评估。案例中各车站、区间的水源均从附近市政管网接入,充分利用管网余压供水;出入口比地面高,避免雨水倒灌。4通信、信号等系统:对液晶显示器、电源屏、信号灯、自动售检票等设备进行评估,并提出节能措施。5能源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应提出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列出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包括名称、规格、准确度等级、用途和数量等,并预留能源在线监测管理系统接口,以利于能源计量、监管。

2.1.3 可再生能源应用

应加强太阳能光热、光伏,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案例中职工浴室生活热水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终点站停车场屋面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应车站内通风空调、电梯以及照明等设备用电,部分车站出入口广场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LED照明系统,白天蓄能,夜间为广场照明;车站的屋面可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冲厕等。能评阶段应给出可再生能源应用基本方案、节能效果和经济性分析。

2.2 综合能耗计算和能效水平评估

2.2.1 综合能耗计算

项目用能系统和设备类型多、数量大,用能系统的划分如图4所示,电耗主要为牵引与供能用能系统两部分。其中牵引电耗可进行行车牵引模拟得到一对车高峰时段、非高峰时段的牵引电耗,依据各年度行车组织方案及车辆编组等条件,参照公式计算(牵引电耗=一对车高峰时段牵引电耗×行车对数×运行天数+非高峰时段牵引电耗×行车对数×运行天数),牵引变压器损耗与接触轨线损合计损耗率约占牵引系统总能耗的3%。供能用能系统可参照《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计算公式(电耗=计算负荷×年平均负荷系数×年实际工作小时数×需要系数),电能损耗主要包括系统线路和系统变压器的电损,可参考手册计算。

2.2.2 能效水平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采用单位正线公里能耗、平均每站年能耗、单位客运量能耗、车公里牵引电耗等较直观的指标作为能效水平评估指标。由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还未发布能耗限额标准,可以按照类比分析法进行对标,如表1所示,案例近期单位客运量能耗略高于武汉2号线,但会随着客运量加大而降低。

3 结束语

上一篇:预算会计概念下一篇:在全县党员干部“三新”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