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通识课

2024-06-01

二类通识课(精选7篇)

二类通识课 篇1

摘要: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不仅要求临床医生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更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识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不过, 根据对现阶段各综合院校及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二类通识课教学现况的研究, 笔者发现二类通识课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授课效果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二类通识课,问题

通识教育教学作为一种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通融的教学形式,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用较开阔、跨学科的视角思考, 培养博学多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全面提高医学生素质, 各院校目前都开设了二类通识课作为选修课程, 涉及多个领域若干学科, 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过, 根据查阅到的文献数据来看, 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二类通识课的授课效果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一、二类通识课开设的目的

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要有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矫正不良生活习惯等能力。为达到上述要求, 临床医学教学应做到在科学化与人文化兼顾、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多元化和统一性结合、分科与综合化并存, 建立和发展整体综合课程体系。二类通识课的开设正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医学生教育体系中, 学生素质的培养包括医疗道德素质、医学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通识教育尤其是二类通识课起到了全面优化学生素质的作用。另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要求临床医学生不仅要有复杂的知识结构, 还要有创新精神及较高水平的临床思维。另外, 二类通识课中较活泼的教学方式和较自由的学习氛围, 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二、二类通识课开设现状

根据查阅资料, 现阶段各医学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二类通识课开设的基本情况大致相同。其中, 二类通识课的开设门类基本集中在自然科学类与技术类、人文社科类、医学类、体育类等四个大类, 平均共计250门课程。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 各高校针对临床医学生的二类通识课学习要求的平均值是200学时, 16学分。现阶段二类通识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传统的开、闭卷考试, 也有部分院校开始尝试新的考核方式, 如平时作业、提交论文、实践操作、PPT演示。从授课方式来看, 目前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比较单一, 仍是必修课的授课方式, 即“口头讲述+多媒体演示”, 也有少部分教师选择板书等方式, 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参与时间少。各院校采取了压缩必修课, 增设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选课的机会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二类通识课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其一, 课程设置过多、门类分散、比例不合理。现在各院校二类通识课开设的课程总数都在200门以上, 甚至有的学校达到了700余门。这不仅给学生的自主选课带来了一定困难, 造成了选课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而且课程数量的过多过杂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许多医学类院校二类通识课的课程设置多集中在医学领域, 而其他领域比如人文学科开设课程较少。同时, 有的课程与必修课时间重叠, 学生为完成学分不得不缺席必修课, 得不偿失。另外, 许多学校二类通识课要求学分过多, 学生需要完成多门课程, 占用了很多课余时间, 这也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事倍功半。

其二, 课程开设随意性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对二类通识课数量和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造成许多院校为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由于通识课经费投入的增加, 教师申报选修课的积极性较高, 这也造成因人开课、课程重复的现象, 没有充分考虑学科交叉、引领科技前沿、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同时, 调查报告显示, 许多学校开设的课程只根据学校资源盲目开课, 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这也造成许多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达不到教学目的。

其三, 课程的专业性不同, 造成学生选课的差异大。由于专业性不同造成的课程冷热不均, 使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学分被迫选择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程, 造成学习缺乏积极性, 出现“选而不修”的现象。而有的课程由于课程考勤频繁、考试要求严格等原因也造成无人问津, 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没有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

其四, 综合性大学不能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二类通识课。许多综合性大学为节约教育成本, 所有学生的二类通识课课程都是相同的, 各专业学生都在同一课堂上一起上课。此时, 授课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个专业的独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 讲课没有侧重点, 使部分学科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 授课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偏低。

调查显示, 通识教育课教师的学历层次整体上低于非通识教育课教师, 这组数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中, 师资结构不合理,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对于通识教育课教师的职称而言, 讲师的比例最高, 这说明学校中教授群体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另外, 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懵懂, 意愿比较冷淡。开设二类通识课的部分教师认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没有必修课那么严格, 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 因而导致教学效果和质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由于二类通识课课后作业不多, 学生通常以课堂吸收知识为主。但由于在授课方式上, 超过九成教师选择“口头讲述+多媒体演示”的形式, 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 并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达不到二类通识课的实际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设计也缺乏创新和个性。

3. 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根据调查显示, 公共选修课考试大多采用开闭卷、上交论文等比较传统的方式, 而非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选择论文、开卷考试、平时测试、实验和实践、答辩、小组讨论、演示、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笔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方式。有些课程适合闭卷考试的, 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意愿采取开卷考试甚至作业, 教师批改试卷也没有像必修课同样要求, 导致有些学生为了拿学分优先选择比较容易考试过关的课程, 而不去选择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

4. 学生实际参与度低。

学生选课缺乏科学的指导, 对每门二类通识课的开课目的与教学内容了解得不透彻, 多数学生是根据二类通识课的课程名称进行选课, 若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期望内容不相符, 就会造成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 参与度降低。

由于学生对二类通识课的认识不足, 认为上这类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分, 所以他们会为了完成学分而盲目选课, 倾向于选择容易通过、出勤要求不严格的课程。举例来说, 许多医学生为了通过考试, 会倾向于选择妇幼儿童保健学、食品安全学等与专业相关的学科, 重复学习专业课的知识, 而不去选择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但因不熟悉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学科, 比如图书检索等课程。这样, 学生并不能从课堂中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 也就没有办法提高、完善自身素质了。

5. 教学管理不规范。

二类通识课的上课时间多在晚上及周末, 这使教学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难到位, 也常出现随意调、停课的现象。由于课堂学生人数多, 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造成部分责任心不强的老师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所以二类通识课的课堂易出现许多只选课、不听课的现象, 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目前二类通识课的开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未来的二类通识课教育教学工作中, 应着重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类通识课 篇2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们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中,男女之间不仅完成了一个从性别的简单分化,还因为生活习惯与习性和社会分工,产生了从内心到思想的精神层面的差异化,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性别差异。

由于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高度强调男女平等的今天,男权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对女性歧视的思想仍带着巨大的惯性,它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在就业中也同样体现,下面就以就业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指女性受到的就业歧视或轻视)作分析。(1)就业前的歧视:尽管现在有相关明文法规规定企业不得在招聘要求中标示不招女性,但女性在进入就业市场前,由于其性别受到的歧视,在面试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影响,不招用人单位喜欢。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不少面试官或老板中,女性被人们期望能够管好家庭,“相夫教子”即成为所谓的家庭主妇,这样的传统观念也剥夺了部分女性工作的权利。(2)就业过程中的歧视:主要是指女性在公司多的福利待遇以及职位安排等方面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认为女性在工作上“无法胜任工作”或者“并未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这也直接导致女性工作职位的升迁。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人们长时间认同“男性能力天生就比女性强”这种“固有”的对男女性别的错误解读,使得在现实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一些男女差异观念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在招聘时因雇主对女性存在既定的偏差,就会有意无意的歧视女性应聘者。这些既有观念的存在,使得女性面临就业时,困难重重。第二,职场性别歧视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法律政策,虽然有明文法规保护女性就业者的权益,意图减少女性就业中受到企业的歧视,但个人认为某些法规的出台,反而加深了“男女有别”这个观念,反而有意无意的体现差异,使之出现就业歧视。第三,社会对性别的需求,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对男性的需求是普遍多于女性。我们虽然一再提倡平等,对,是没有错。不过,农业社会要求体力,需要男性外出打猎或耕作。而现在的工业信息化社会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抽象能力和效率,男性大部分天生体力好、抽象能力高、办事果断,这也注定了性别差异必然会存在。

通识课《化学与健康》教学初探 篇3

1 开设 《化学与健康》 通识课的意义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化学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例如: 化学家在100 年的时间里合成或分离了2300 多万种新物质,为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没有化学,世界将变得难以想象。在合成纤维领域里,属于高聚物的六大纶结束了人类依赖天然纤维做衣服的时代,世界合成纤维年产量远远超过天然纤维的产量。抗菌药物磺胺的问世开创了合成药物的时代。奠定现代化农业基础的合成氨使人类告别了完全依赖天然肥料的时代。但是,人类在享受化学做出的贡献的同时,也在承受污染等化学的负面影响。当前,人们提到化学化工往往联想到的是环境污染或化学毒物,而不是化学化工为人类带来的种种便利,这一方面与人们对化学缺乏认识或存在误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化学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误用有关。事实上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巨大,在为人类健康所做的努力中,化学做过重大贡献,未来化学还将在很多方面起到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开设 《化学与健康》通识课,有助于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人们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与人类健康的紧密联系,从而能更好地消除公众对化学化工已有的某些误解,更深刻地体会化学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3]。

2 注重学生需求,设置章节内容

《化学与健康》是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大部分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都对课程本身怀有一定的兴趣,然而他们很多人的化学知识水平不高,化学知识相对更少。笔者在授课时尽量做到既要把相关知识内容讲清、讲透彻,又不会使学生感觉专业化太强,难以接受。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与人们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事物往往与化学有关,了解和认识这些事物背后隐藏的化学知识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明白了这些知识能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此,笔者在课程的实际讲授内容安排上将所讲内容分为人体中的化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营养与健康的化学、饮食与疾病、茶和酒与健康、烹饪中的健康化学、居室环境与健康化学等7 个专题。课程设置方面,努力做到集知识性、实用性、逻辑性、趣味性、客观性于一体,尽量做到不会使学生感到专业性太强,也不要使学生感觉是一般的科普性内容,力求做到贴近生活、深入浅出、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一些机理展开阐述。同时,结合当下人们对食品安全、饮食与疾病方面以及室内环境健康方面比较注重的现实,在这几大方面内容安排了较多课时的分配,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创新的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与微信交流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化学与健康这门课程具有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知识性强、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较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适当配合板书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优势,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教学中笔者在最常用的PPT制作中尽可能多得配以各种生动图片,另外还经常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小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日常饮食与食品安全主题时,笔者播放了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视频: 如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事件、面粉中添加吊白块事件以及曾经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事件等案例。笔者结合这些热点案例,深入浅出地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事件发生的起因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合格与否做出简单的判断。

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方式是提前布置讨论课的题目,并且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成35 人的小组,课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准备讨论素材、制作PPT以及小视频等,下次课上每个小组都以先展示PPT或小视频后进行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讨论课上学生们把自己精心准备的PPT或小视频进行了展示,之后同学们对小组展示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笔者进行了当场点评并给每个小组一个成绩作为他们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实践证明,这样的讨论课是十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并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分析挑选资料、组织资料以及语言组织的实际能力。

在通识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院系,这样日常的教学管理很不方便。笔者在第一次授课时就将自己的手机号、E-mail等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希望学生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并且有什么关于课程的建议或意见都可以及时和老师交流沟通。另外鉴于该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化学与健康相关知识不可能全部在课上讲授完的特点,笔者考虑到可以利用当前热门的网络微信平台,制作了一个专门的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微信平台,学生们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笔者将该微信平台分为与课程热点内容相关的几个板块,及时更新里面的内容、图片,视频等,这样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为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微信,学生可以随时关注与课程内容或与课程的其它方面相关的信息。笔者亦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上课、考试、讨论课等的信息。这种有明显时代特点的师生交流方式无疑对该门课程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紧密结合热点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学问必需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4,5]。笔者在 《化学与健康》授课中主要通过运用如下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如食品安全方面的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等事件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在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事件的同时,对其中的相关化学知识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如居室环境健康方面,笔者结合当前人们普遍对室内环境健康的关注日益加强的现实,详细的讲解了影响居室健康的三大要素以及室内存在的污染源、可能的污染物以及尽可能避免这些污染的方法,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且明白了一些以前不明白的道理; 再比如人们普遍关心的水质问题,笔者在课上详细讲解了水的软硬度方面的知识; 合理的饮水习惯; 饮用凉开水、冰化水、磁化水、白开水对人体的益处; 纯净水、蒸馏水、矿物质水、矿泉水、直饮水等几种水的区别。笔者还另外增加了一部分关于市售各种果汁、饮料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方面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们了解了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健康饮水的重要性,使学生受益匪浅。

5 结语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对化学以及化学工业的认识存在误解,认为化学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负面的东西,事实并非如此。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通识课 《化学与健康》有助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较深入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或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注重学生需求设置课程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创新的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结合微信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沟通交流,促进课程发展。

摘要:《化学与健康》是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作者根据开设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讨论了开设该课程的意义,如何设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利用多媒体、课堂讨论以及微信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式,联系实际结合热会热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如何更好地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通识课,化学与健康,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建佳.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9):152-153.

[2]甄宏君.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学报,2005,40(4):89-90.

[3]李志勇轩小朋.公选课《化学与健康》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2(34):453.

[4]杜春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195-196.

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初探 篇4

一、大学通识课质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专业教育课, 它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专业技术人才, 作用非常之大。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体现在要求人才具有综合性。以往只注重专业性的教育, 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特别是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这必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通识教育课对于培养有能力、有素质、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设置大学通识教育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因为通识教育课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它满足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 人格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知识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能力是其中的关键。扎实的知识、超强的能力、高尚的人格三者和谐发展, 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这种感悟是多年成功教育探索出来的。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 更是让有知识的人才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将从被知识束缚住手脚中解脱出来, 只有具有超强的综合能力和高尚的素质, 才能更好地驾驭社会, 走向成功;反之, 徒有满腹专业知识, 也只能成为知识的宿主, 只是一具驱壳。在过去短短的十年里, 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 从课程内容、人才培养形式到观念、思维、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变化[1]。在教学方法上来说, 校园文化性活动大大增多, 也日益丰富, 素质文化教育从无到有, 现在逐渐增多, 素质教育也有较大进步。从总体效果来看, 通识课在全面培养人的能力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 通识教育是全新的理念教育。

通识课教育是全世界公认的教育话题, 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在各国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有英国人“绅士”的优雅, 有美国人“自由公民”的特别气息, 还有俄罗斯人体现着国家的统一意志的特点。通识中的“识”是有范围限定的。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全球化, 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1]。而对于通识中的“通”, 笔者认为是普通的基础的课程,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它会帮助学生对生活、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快速、正确的处理, 提高应变和识别能力, 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所创新。在现实的问题中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做到心中有数。钱伟长教授论素质教育的时候说过:教, 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书, 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 不仅仅是书本知识, 主要还是方法, 以应对万变的社会。因此, 培养再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体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3. 大学通识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识教育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开阔视野, 培养完善的人格。大学生是一个拥有知识和思想, 充满活力的群体。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 大学生是属于低犯罪率的一个群体, 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却有增加的趋势, 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咋舌的犯罪案件。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通识课程教育, 让通识教育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以唤醒其心灵、启发其心智, 让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健康、积极向上, 及时去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会正确处理友情、亲情、爱情的关系;领悟人生真谛, 正确看待和对待挫折。

二、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 通识课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对通识课课程设置缺乏全面的、专业的研究和规划。一方面, 课程设置的数量比不协调。另一方面, 各个课程之间缺少有效的结合。

2. 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目标不完善。

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是通识教育课的目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有的目标较多地强调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而恰恰忽视了最基本的国民素质的培养。

3. 我国大学通识课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知识化、专业化和应用性[2]。

就通识教育培养的对象来说, 不是专家而是普通公民。但还是有些高校的价值取向偏向于专业知识, 从而导致通识课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存在专业化, 有些课程甚至是把专业课看成通识课, 这是认识片面的表现。通识课程中有较多的应用性课程。基础性、普适性才是通识课程要求的内容, 只有真正认识了解了通识课的真谛才有可能做好通识教育。

4. 我国大学通识课师资力量薄弱。

一般来看, 教师在受教时通识课还没有真正实施, 所以他们几乎没有受到此类教育, 他们在各方面都与通识课教师的标准相差甚远。

5. 我国大学通识课课程没有有效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

在我国, 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或者说是思维定势: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分开来的, 基础课程就是为专业课打基础而设置的。那应该把通识教育课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要远远高于专业教育。因此, 首先要打造一个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完善通识教学科目;另一方面让通识教育的机能更好地反映在专业教学上。

三、大学通识教育课质量提升的方法

1. 加强通识课教师队伍建设,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提高教师通识教育的素质很有必要。高等院校的教师在专业上是不尽相同、各有其特色的。因此, 提高通识教育课师资力量建设需要做到:一是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给每位教师提供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二是提升教师素质;三是加强教师激励制度建设。

2. 通识课程结构合理化。

在我国高校课程领域来讲, 通识课程应出现在主要的学科领域中, 相互协调, 使各学科之间平衡发展。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 优势互补, 对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多开设一些文科性的通识课程, 同时加强综合性大学学生理工科课程的学习。

3. 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

从具体教学中来说, 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教材和教学方法要灵活选用, 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课程, 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源采取各种非课堂教学方式, 把学生从沉闷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方法;根据各学科的特点,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比如学生上台讲课、写课后读感、小组讨论等。

4. 通识课程目标具体化。

通识课的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 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只是其次。应该把通识课的目标具体化, 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思想品德的教育, 使其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第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塑造完美人性;第三, 把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人, 做到实践能力强、理解能力高、交际能力广。

5. 调整通识课程内容。

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学到全部的通识课程, 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去调整通识课程的内容。在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不要局限于教授具体的内容, 这样就把学生局限在书本和具体内容上, 得不偿失。可以引导学生从著作中汲取大师的创作灵魂, 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质疑传统, 鼓励学生参与不同文化的交流。

6.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实施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可以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在我国, 很多高校通识课课程实施存在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改革, 将大学各学科相互融合起来,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让每一类课程都看到通识课的影子。要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的历史演变过程, 开设一些能与专业课程结合的交叉课程, 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在融合与交叉中学会新方法。因此国际通识课程的发展趋势是通识课程的综合化和基础化。

7. 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为什么国外很多综合性大学能成功地开展通识教育课?这是与其有效的管理机制密切相关的。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 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必须由各学科教授专家组成, 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设计和规划通识课课程, 并对通识课程进行审核和筛选, 进而有效地整合学校的综合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虽得到普及, 但还未走向成熟, 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还比较多。笔者对我国通识课教育所体现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由于笔者能力有限, 对通识教育出现问题的分析有不到之处请予谅解, 希望其中的一些观点能被运用到实际中去, 为通识课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通识教育能够克服专业教育的局限性, 以造就品学兼优、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方针, 让大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做什么样的人。通识教育课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教育现状, 培养素质、能力、人格全方面发展的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现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识课结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7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通识课教育的质量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意义,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二类通识课 篇5

关键词:通识教育,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设计思路

通识教育是指普通高等教育中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部分, 其本意是为了抵抗后现代社会条件下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呈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教育倾向, 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以及丰富内在素质的高等复合型人才的任务。由于它强调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难免存在专门化、技能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受教育者不仅有一技之长, 顺利就业, 而且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增强其职业迁移能力, 成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这种具有自我发展素质的“职业人”的培养并不能依靠单纯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所能完成, 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 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为此, 本人向学院申请开设《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这门通识课。以下是笔者讲授这门课程的思想认识、教学目的、实践体会和经验总结, 意在与关注高职教育, 尤其是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们交流思想和认识, 以进一步完善这一课程的建设与讲授。

开设《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通识课的必要性

近年来, 在强调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大潮中, 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在课程规划中, 某些教学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高职数学只是专业课的一种工具, 甚至是可以不要的工具。于是, 许多系部和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再设置数学课程, 数学教师被迫改行。即使现在开设的高职数学课的少数专业, 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也主要局限于数学的知识成分。数学课堂常常重结论, 不重背景, 重计算, 不重推理;重知识, 不重思想。对于学生利用数学的理性思维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及变化规律, 用敏捷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数学素质能力培养却很少涉及, 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无法体会数学的真正内涵与魅力, 数学素质较差。《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对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萦绕在人的脑际, 并为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的探讨, 使学生了解在生活细节中的数学层面, 以及数学对人的深远影响, 体会数学的魅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养成利用数学的理性思维看待生活问题、用敏捷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内在素质。开设这门课程, 既可以丰富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结构,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和弥补上述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带来的高职学生数学素质较差的弊端与不足。

《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的设计思路

作为通识课程《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的设计初衷是:打破学科知识体系, 从宽视野、多层面选择教学材料, 以期达到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及其价值的目的, 并实现启发其心智、开阔其眼界、激发其数学感觉和兴趣的效果。在施教方式上, 首先, 改进“课堂灌输—课后复习巩固—考试过关”的传统程式, 使之适合通识教育的教学要求和情况;其次, 运用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工具,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体会到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显示出来的魅力。

《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课程定位为学院公共选修课, 共计16学时, 学分, 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三章。

第一章 (2学时) :认识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长期以来, 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数学的内涵和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但在中学,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因受升学功利主义影响, 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无法领略到数学丰富的内涵与魅力, 而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 从而萌生出厌学情绪。为此, 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描述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的概貌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 即: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文化;不仅是一些知识, 也是一种素质。

第二章 (4学时)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维渗透于社会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本章通过对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萦绕在人的脑际, 并为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的探讨, 体会数学的魅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理性思维看待生活问题、用敏捷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内在素质。

第三章 (8学时) :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维的养成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数学思维是指人脑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可广义地理解为, 包括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数学思维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直觉、创造以及反思等非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的养成往往要借助数学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为此, 本章我们在内容的选取上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对象, 在创设思维情境上下工夫, 使之在对所选取的每一个训练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伴随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内容有:

第一节:隐藏智慧的精灵———数字的故事;

第二节:符号衍生出来的烂漫———运算的故事;

第三节:探究无知世界的奥秘———代数的故事;

第四节:认识无处不在的图形———几何的故事;

第五节:偶然之中的必然———统计与概率的故事;

第六节:让一切变得简单———逻辑推理故事。

课程总结 (2学时) 最后, 我们还用一次课的时间来总结所讲内容并留下时间让学生交流、撰写学习心得。

教学实践及体会

在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学分制背景下, 笔者在今年春季学期向学院教务处申请《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课程并进行首轮教学实践。以下是有关教学实践和个人随想。

基本情况:这门课定位为学院公共选修课, 每周两节课, 安排在周四的晚上8∶00~9∶40, 教学实数是16学时, 一个学分。选这门课的学生有63人, 来自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乎所有院系。他们对《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要讲的话题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对中学所接受过的数学教育过程中自己始终处于被动盲目、疲惫应付的状态甚为不满, 渴望了解数学的真谛和所揭示的现象。因此, 我多方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制作成精美的教学课件PPT, 努力把课堂营造成数学感觉相互传递的场所。

例如, 在讲解第三章“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维的养成”的一次课上, 我先请学生观看了一段刘三姐与秀才的对歌视频。其中, 一位秀才摇头晃脑的唱词:“三百条狗交给你, 一少三多四下分, 不要双数要单数, 看你怎样分得均?”其实是一道数学题,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 首先从歌词中利用抽象思维抽象出数学问题:设“一少”的狗有x条, “三多”的狗有y条, 于是有x+3y=300, 其中:0

对歌中舟妹所答只是其中的第一解, 恰好一语双关回击了财主请来的“三个狗奴才”。紧接着, 我又给出了一个同样要用解不定方程的方法求解的“巧算生日”的题目让学生模仿完成。学生通过对比, 从中抽象出揭示题目内在联系的解不定方程的数学知识, 并加以运用, 最终解决了问题, 且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学生激活了数学思维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虽然现在课程还未讲完, 还没有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但每次课后都有学生与我愉快交流。曾经十分害怕学数学的学生告诉我, 通过这一课程才真正了解到数学竟有这样的魅力, 曾经学习数学总处于一种被动、疲惫的应付状态, 现在才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奥妙。

当今, 我们所面临的是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 数学应用的领域大大扩展,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乃至文化艺术。数学思维正在主导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通识课, 一方面, 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 数学是智慧的, 数学慧眼看生活, 生活更精彩的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 为学生拓宽了学习通道, 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任勇.精彩数学就在身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任务驱动下的高职通识课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方法,任务设计,任务组织,应用

一、高职通识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 课程目标认识不清

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是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为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奠定基础。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普遍存在误解, 它是一种为专业教育作补充、纠正的教育, 通识课程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辅助课, 仅仅在专业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点有限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点缀。这种强调通识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功利目的, 其结果直接导致师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

(二) 通识课程设置过于随意,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通识课程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以四种基本的形式展开: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和名著课程, 每一种课程的设置都有其哲学基础。但在目前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设置中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存在结构散乱的现象。很多学校对通识课程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 导致与通识课程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合。

(三) 教学方法陈旧, 失去教学效果

通识课程的教学要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只是起到简单的引导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实施满堂灌的方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育, 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 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为了节约学校的教师资源, 往往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坐了满满的整个教室, 而教师教学采用的仍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很难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脱离。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特点

(一)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 在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教学框架和结构, 将所有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任务的构建当中, 让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 分析、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 从而对解决实际问题给予帮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构建任务让学生完成, 而是让学生学会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学习的任务情景,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交流, 最后用分析得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掌握知识学习的技能。

(二)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学思结合, 行知统一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的任务, 查阅资料进行探讨, 实施完成任务的步骤,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 锻炼了操作技能, 并且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2.教学、学习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在教学文件、教学材料等的准备上必须体现三者的统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是单纯的实践教学, 忽视理论知识学习, 而是根据学科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任务, 完成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通识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主导。实践证明, 任务驱动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适合于高职应用文写作这门通识课程。下面以高职应用文写作课中“请示”为例示范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

(一) 任务的设计

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通识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和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应当根据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产生活实践, 任务的设计要能够承载一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任务的成果要有明确的规定, 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单一的学习任务设置十分简单, 但对于一门课程来说, 具有多个学习任务, 如果不能对这些学习任务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设计, 就很难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把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当作一个整体, 在设计这门课程的任务时, 先设置简单的任务, 再设置整体里面复杂的任务, 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请示”写作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请示的基本文体知识, 学会写作简单、常用的请示。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及学生特点,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校园生活相关的写作任务:

按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学校要求各班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你班准备开展一次名为__________ 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请根据上面的内容, 写一份请示送交专业科。要求:请示的原因要充分, 请示的事项自行拟定, 事项要明确、具体、格式规范。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 任务的组织和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在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并以此为教学的指导和方针给学生分配任务。

1.展示范文, 新知讲授

为了使学生掌握请示的写作方法, 基本文体知识讲授必不可少。但在行政公文写作讲授中过于偏重理论性的话, 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合理选用范文非常重要。可以选用本专业的范文,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提高其主动性与参与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范文, 在范文分析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讲解、点拨, 学生讨论分析, 使学生对请示的文体基础知识, 如概念、特点、写作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病文会诊, 分析探究

在新知的讲授过程中, 通过范文的学习, 学生已基本掌握请示的写作结构, 但对于如何写好请示的标题、正文以及如何掌握请示的语体特点, 即本课的教学难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份存在写作问题的“请示”的例文, 病文的情境设置可以采用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实际事例, 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3.思维互动, 答疑解惑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病文, 学生分成小组, 分别对请示的写作结构、请示原因、请示事项进行修改, 然后根据讨论结果推选每组的代表发言。通过病文纠错, 巩固学生对请示的概念、特点、写作结构、写作要求等知识点的掌握。由于选用的病文来自学生的校园实际生活, 所以学生较感兴趣。在讨论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思考,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 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阶段可以采用技能比武、分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归纳总结两个环节。在完成了请示的写作之后, 先由学生分组对他人的作品进行阅读、分析、讨论, 交流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评选出各组的优秀作品。学生的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既修改了自己的作品, 又学习了他人的作品。接着通过各组作品展示, 老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果。例如, 学生对请示的基本结构掌握得比较好, 写作的主体框架完整等。

高职教育需要培养职业型、技能型人才, 并具有良好的职业和专业素养。因此, 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让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任务的完成技能,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鲍贤杰.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14) :16-20.

二类通识课 篇7

1 规范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设置

当前多数高等院校还没有把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列入培养目标, 也没有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全校的通识必修课, 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将其确定为通识必修课 (如北京教育学院、江西理工大学) 或通识限选课 (如广州大学) , 致使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实施效果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与当代社会需要具备环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相去甚远, 亟待改善。

发达国家环境教育起步早、发展快, 在重视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通识课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开设的环境教育通识课程门数繁多, 并将其作为大学生必须接受的素质教育之一, 规定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方可毕业。依据现实情况, 可先将环境教育通识课设置为全校大学生的限选课, 使环境教育通识课由任选课向限选课, 进而向必修课循序渐进的过渡, 此种设置更为可行, 既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环境素养的必然之需, 也是适应高等院校课程改革应然之需。

2 准确定位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

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 而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知、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 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 (1) 相应地, 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也必须三者兼顾, 并适当突显情意目标和行为目标。

基于此,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 引导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实践中去, 具体涉及认知、情意、行为三个目标维度。其中, 认知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处于基础地位,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可围绕: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自然价值与权利、保护与改善环境的举措等知识来确立具体的认知目标;情意目标是认知目标与行为目标的沟通中介,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可围绕:欣赏自然的美、尊重顺应自然、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观等来确立具体的情意目标;行为目标是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达成情况的最终检验,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可围绕: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选择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等来确立具体的行为目标。

在此基础上, 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应根据学校性质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作出适当的微调, 比如, 师范院校应突出“师范性”, 即高师院校在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上需要适当强化“环境教育的技能与方法”目标, 使师范生能更好地适应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需求;理工院校应适当强化“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目标, 使未来的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合理选择与配置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内容

环境教育涉及的内容众多,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达成预设的目标,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家塔巴 (H.Taba) 认为, 课程内容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 (1) 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2) 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3) 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4) 适用广泛的学习目标; (5) 考虑学习的可能性和适应性; (6) 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2) 根据上述理论, 并遵循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内容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环境保护知识教育, 是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内容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是形成正确和稳固的环境价值观的基础。可涉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 如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生态学基础知识, 如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生态危机;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等。上述相关知识的选取, 应着重关注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适应学生的需要与兴趣。

3.2 环境伦理与环境价值观

伦理道德是软约束, 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发挥作用。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 其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 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3) 环境伦理信念与价值观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可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机融合, 结合典型环境案例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可涉及: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环境伦理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内容。

围绕上述课程内容,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内容选择应注重与大学生生活的密切关联, 可以专题领域的形式展开, 来探讨其中关涉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4 精选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要提高实效性, 必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 应力图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跨学科式、实践式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贯彻落实, 强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发挥与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创造开展户外实践活动的机会, 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用与结合, 将本校教师的课堂讲授、校外教师及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专题讲座、课内的动手创意竞赛、户外参观考察调查、学生小组项目研讨、专题汇报等形式有机结合, 注重学生环境价值观、能力与行动力的培养。具体来说: (1) 课堂讲授:主要由本校各相关学院的教师来承担, 教师要注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 注重最新学术成果、教学素材资料的引入; (2) 专题讲座:邀请校外教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3) 小组讨论:在各小组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开展讨论, 既有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 也有户外实践的小组研讨; (4) 课内的动手创意竞赛: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教学内容的专题, 开展课堂上的诸如利用废弃物品的环保时装秀竞赛等活动; (5) 户外参观考察、调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 由相关教师带领选课学生进入预设的实践场所进行参观、考察、调查等活动; (6) 专题汇报发言: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对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总结、交流。

在上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 学生较为偏爱课内的动手创意竞赛和户外的参观考察调查。众多的研究成果均表明, 户外教学法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实际的体验, 以便发展学生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愿, 形成正确的环境态度与价值观, (4) 进而付诸对环境友好的行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2016—2020年) 中明确指出:“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在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中应做到积极引导与落实, 可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环境教育实践基地来进行强化。

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 应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使用, 积极开展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网络课程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的相关栏目, 如“教学材料”、“课程通知”、“教学邮箱”、“课程作业”、“答疑讨论”、“研究型教学”、“课程问卷”, 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5 强化环境教育通识课中过程性评价方法的选用

美国学者泰勒 (R.W.Tyler) 指出:“评价乃是测定学生行为改变, 究竟实际发生到什么程度的一种历程。” (5)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评价方法的选用应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相适应, 并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对于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学习评价, 考试等结果性评价方法远远不够, 且效果不佳, 应将过程性评价方法与结果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 强化并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 进而能在学习评价过程中获取充足可靠的信息。

在学习评价过程中, 观察法、活动类作业法等是环境教育通识课评价学生环境教育成效较好的评价方法。观察法是用来评价学生环境情感和环境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的适用情境广泛, 既适用于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言行, 也适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环境行为表现。活动类作业法中的“作业”主要是指活动类的书面材料或作品, 如课堂实践活动的作品、环保影视作品的观后感、调查与汇报材料等, 对于这类活动性文本材料宜采用好、中、差或A、B、C三个等级的质性评定方式。

概而言之, 当前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通识课应在规范课程设置、准确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教学与评价方式方法的选用等环节做到进一步优化。此外, 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等也是影响环境教育通识课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 也应予以重视与改进。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如能在上述环节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其实效性必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摘要: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是提升大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和有效载体, 但当前的实施效果却不容乐观, 亟待改进。本文从规范课程设置、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合理选择与配置课程内容、精选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提出具体优化策略, 以期进一步改进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环境素养

注释

1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以高师学生环境素养测评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H.Taba.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Harcourt Brace&World, Inc, 1962:267-289.

3 杨冠政.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J].环境教育, 2004 (3) .

4 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241.

上一篇:集群化发展下一篇:胎儿多普勒超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