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二类字加拼音复习总结(精选4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二类字加拼音复习总结 篇1
学校:班级:姓名:总分:
烟村亭 台座树 枝阳 光闹 钟穿 衣床早 餐公 园绿 树红 花小 桥山 洞荡 船两 个宝 贝双 手创造国旗歌升 起您 好敬礼采 莲何戏中 间
一 艘问以 后没 有派试 验家蓝 天泥 土种 子祖 国就 是明 珠电 视 塔踩地像一 颗秋 姑 娘信摘 下片朋 友裹 上看 菊 花爸 妈紫 色离 开很 多听 话更采 集昆 虫田 野蟋 蟀蜻 蜓螳 螂蝴 蝶海 滩贝 壳港 湾晚 霞雕 塑林 阴 道大 厦轿 车睡 觉声 音惊 奇柔 嫩牡 丹冬送颜 色梧 桐躲都雪 花怀 素和 尚上 进这 样有 名与河边能到感 谢岸边紧得河 流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二类字加拼音复习总结 篇2
生字表
1、秋(qiū)烟(yān)芦(lú)夕(xī)归(guī)歌(gē)灯(dēng)
2、桥(qiáo)检(jiǎn)陆(lù)礼(lǐ)炮(pào)焰(yàn)狂(kuáng)神(shãn)州(zhōu)龙(lïng)/城(chãng)典(diǎn)阅(yuâ)腾(tãng)
3、灶(zào)尖(jiān)歪(wāi)尾(wěi)彩(cǎi)炉(lú)张(zhāng)桌(zhuō)斜(xiã)匹(pǐ)/鸭(yā)粗(cū)
4、苗(miáo)描(miáo)准(zhǔn)猫(māo)铁(tiě)家(jiā)莫(mî)偏(piān)/爪(zhǎo)混(hún)
1、凉(liáng)老(lǎo)师(shī)郊(jiāo)望(wàng)兔(tù)追(zhuī)逐(zhú)喊(hǎn)/绵(mián)稻(dào)梁(liáng)棉(mián)滚(gǔn)逮(dǎi)嗓(sǎng)
2、京(jīng)国(guï)申(shēn)场(chǎng)举(jǔ)亮(liàng)此(cǐ)刻(kâ)汇(huì)句(jù)/赢(yíng)奥(ào)讯(xùn)沸(fâi)抛(pāo)帜(zhì)敲(qiāo)
3、英(yīng)诗(shī)首(shǒu)静(jìng)思(sī)意(yì)照(zhào)层(cãng)李(lǐ)/疑(yí)霜(shuāng)念(niàn)懂(dǒng)唐(táng)
4、妈(mā)怀(huái)唱(chàng)野(yě)菊(jú)曲(qǔ)菜(cài)皮(pí)坏(huài)嘴(zuǐ)/编(biān)含(hán)撑(chēng)猪(zhū)串(chuàn)旷(kuàng)
5、婆(pï)绿(lǜ)邻(lín)居(jū)替(tì)您(nín)领(lǐng)童(tïng)难(nán)/盲(máng)滋(zī)
6、香(xiāng)浓(nïng)院(yuàn)枝(zhī)伸(shēn)消(xiāo)除(chú)困(kùn)快(kuài)教(jiào)/株(zhū)栽(zāi)帮(bāng)疲(pí)倦(juàn)挂(guà)眨(zhǎ)案(àn)
7、百(bǎi)达(dá)文(wãn)反(fǎn)较(jiào)存(cún)容(rïng)易(yì)研(yán)究(jiū)/趣(qù)著(zhù)察(chá)复(fù)因(yīn)淹(yān)死(sǐ)而(ãr)
8、摇(yáo)算(suàn)鼓(gǔ)命(mìng)促(cù)总(zǒng)吧(ba)顶(dǐng)盘(pán)旋(xuán)/拼(pīn)矮(ǎi)急(jí)喘(chuǎn)
9、苍(cāng)登(dēng)吸(xī)双(shuāng)善(shàn)展(zhǎn)失(shī)阶(jiē)级(jí)喝(hē)/期(qī)哪(nǎ)累(lâi)歇(xiē)
10、狼(láng)弄(nîng)脏(zāng)惊(jīng)温(wēn)倒(dǎo)经(jīng)争(zhēng)扑(pū)/爱(ài)骂(mà)怜(lián)辨(biàn)蛋(dàn)
11、棵(kē)叼(diāo)肉(rîu)猪(zhū)转(zhuǎn)陪(pãi)脸(liǎn)麻(má)差(chà)刚(gāng)/狐(hú)狸(lí)馋(chán)漂(piāo)溜(liū)
5、雪(xuě)蜡(là)翠(cuì)蛇(shã)刺(cì)滑(huá)冰(bīng)绳(shãng)
6、塞(sāi)骄(jiāo)岛(dǎo)
7、亭(tíng)停(tíng)闻(wãn)鸣(míng)耳(ěr)深(shēn)但(dàn)/侧(câ)
8、包(bāo)饱(bǎo)泡(pào)吐(tǔ)
12、席(xí)延(yán)遇(yù)刘(liú)贵(guì)道(dào)弯(wān)革(gã)啊(ā)/泽(zã)腰(yāo)
13、朱(zhū)志(zhì)冈(gāng)守(shǒu)攻(gōng)必(bì)产(chǎn)劝(quàn)并(bìng)记(jì)/德(dã)扁(biǎn)敌(dí)粉(fěn)碎(suì)路(lù)陡(dǒu)越(yuâ)
14、兰(lán)芳(fāng)紧(jǐn)或(huî)者(zhě)注(zhù)视(shì)灵(líng)活(huï)/拜(bài)复(fù)鸽(gē)底(dǐ)勤(qín)剧(jù)
15、治(zhì)洪(hïng)害(hài)姓(xìng)理(lǐ)形(xíng)通(tōng)被(bâi)制(zhì)伟(wěi)/滔(tāo)屋(wū)仔(zǎi)细(xì)劈(pī)服(fú)激(jī)雄(xiïng)
16、孔(kǒng)优(yōu)秀(xiù)市(shì)尼(ní)血(xuâ)营(yíng)费(fâi)助(zhù)汉(hàn)/援(yuán)震(zhân)贡(gîng)桑(sāng)恳(kěn)勉(miǎn)强(qiáng)胞(bāo)泪(lâi)
17、雀(quâ)楼(lïu)依(yī)入(rù)欲(yù)穷(qiïng)目(mù)更(gâng)
18、压(yā)挺(tǐng)且(qiě)待(dài)化(huà)
19、物(wù)刮(guā)商(shāng)量(liàng)暖(nuǎn)接(jiē)哥(gē)钻(zuàn)第(dì)/舞(wǔ)聚(jù)妹(mâi)藏(cáng)够(gîu)相(xiāng)20、遥(yáo)却(quâ)论(lùn)引(yǐn)显(xiǎn)传(chuán)所(suǒ)之(zhī)虑(lǜ)度(dù)/脖(bï)逗(dîu)雅(yǎ)仙(xiān)旅(lǚ)滨(bīn)忧(yōu)
21、荡(dàng)清(qīng)船(chuán)帆(fān)飘(piāo)湖(hú)装(zhuāng)箩(luï)咱(zán)新(xīn)/渠(qú)驳(bï)
22、房(fáng)及(jí)造(zào)样(yàng)客(kâ)耍(shuǎ)然(rán)阵(zhân)洗(xǐ)净(jìng)/些(xiē)横(hãng)堂(táng)剩(shâng)眯(mī)汪(wāng)
23、傍(bàng)芒(máng)蓝(lán)伏(fú)余(yú)壮(zhuàng)慢(màn)沉(chãn)涨(zhǎng)灿(càn)/披(pī)染(rǎn)轻(qīng)烂(làn)?? ?? ?? ??
二年级(上)1/4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拼音教案 篇3
知识与能力:
1.学会ɑ o 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ɑ o e的四个声调,并能直呼。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及基本笔画:左半圆和竖右弯。能正确书写ɑ o e三个单韵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说话揭示学习内容。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游戏巩固字母的音和形。
4.通过教师的示范、评议指导字母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他们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读ɑ o e三个单韵母,能做到韵母带调直呼。
2.正确书写ɑ o e三个字母。
教学难点:
o的发音及单韵母带调直呼。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运用情景法、观察法、游戏法、儿歌故事、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结合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地进行学习。
1.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现字母的发音要领;学习字母的字形时,通过看图记忆、编儿歌等方法记住字形。
3.利用各种游戏为学生搭建巩固练习的平台,使学生在游戏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它能帮助我们读书、识字、学好普通话,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呀。我们一起先来学首儿歌吧: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查字典,帮我学好普通话,语文学习棒棒的!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
(二)新课讲授
1.认读ɑ o 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1)出示课件: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有一天,她来到了河边,看到了大白鹅“呃呃呃”地在湖面上照镜子,小女孩觉得开心极了,就唱起了歌“啊”,她的歌声很动听,大公鸡听见了,也伸长脖子,“喔喔喔”地唱了起来,几只可爱的小黄鸭听到了这些歌声,都游过来在水里愉快地戏耍。
(2)总结图意,教儿歌:公鸡喔喔啼,白鹅呃呃叫。小姑娘,啊啊啊,她在河边练歌唱。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汉语拼音第一课《ɑ o e》。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生动的情境、有趣的游戏和色彩丰富的画面最感兴趣。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这一环节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看图说话的能力。
(4)学习ɑ o e的读音。
①教师出示卡片ɑ:示范发ɑ的音,边读边讲解发音要领──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能变动。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前教育比较发达,很多孩子上学前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拼音,但是程度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一些错误。此时,教师应以正确规范的发音和口型,为学生做出示范。
②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练读。可以利用插图或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嘴巴张大ɑ ɑ ɑ。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开小火车,指名读)。
③学习单韵母o(方法同上)。发“o”音时,嘴半开半闭,嘴唇圆拢,舌尖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把“喔”的音拉长,口形舌位不变,接着呼气发音,就能发出正确的字母音了。儿歌:拢圆嘴巴o o o。
④学习单韵母e(方法同上)。“鹅”是第二声,把音放平就是第一声“e”。发音时,口形要扁,半开半闭,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两边咧开,露出牙齿。儿歌:嘴巴扁小e e e。
【设计意图】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时的口型,生动形象。(5)学习ɑ o e的字形。
①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与字形相似的部分。
②跟着老师读儿歌记忆字形。
圆圆脸蛋翘小辫,嘴巴张大ɑ ɑ ɑ。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啼叫ooo。
池塘水面一只鹅,倒影就像eee。
【设计意图】再次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并辅以生动有趣的儿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字形。
③游戏“撕名牌”:教师将ɑ o e的字母卡片贴在三位同学的背后,任意抽取,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内容在欢乐的游戏中得到巩固。
2.学习ɑ o e的四声。
(1)认识声调符号和四种声调名称。
①汉语拼音规定一个音节有四个声调。它们好像四个弟兄,名字各不相同,读音的高低升降情况也不相同。教师板书四个声调符号,边写边讲解:“-”是一声,“/”是二声,“ˇ”是三声,“”是四声。
②出示小汽车图,讲述四声的读法,教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上坡又下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2)出示课件:看图上小汽车的走势,教师示范ɑ o e的四声。如:
汽车平走ā ā ā,汽车上坡á á 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车下坡à à à。
(3)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练习读ɑ o e的四声。可顺序读,变序读。
(5)联系日常生活,教师引导用带调的ɑ o e组词。如:
ā阿姨好!á啊!你说什么?ǎ啊?这是怎么回事?à啊,伟大的祖国!
ō噢,我懂了。ó哦,是这样吗?ò哦!我明白了。
é:飞蛾、额头、大白鹅;ě:恶心;è:饿了、凶恶
【设计意图】出示日常生活中带有ɑ o e四声的语句来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四声的感性认识,这样便于学生正确认读。
3.课中操。
4.书写ɑ o e三个单韵母。
(1)认识四线三格和基本笔画。
①同学们,学习汉语拼音不但要会念,还要会写。出示课件:四线三格。这叫四线三格,这四根线构成了三个格。最上面的是上格,向下第二层是中格,最底下的是下格。单韵母ɑ、o、e喜欢住在什么格呢?(中格)。
②拼音字母由基本笔画组成,我们先学本课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左半圆“С”和竖右弯“し”。(教师板书基本笔画并带领学生做书空练习。)
(2)教师讲解并范写ɑ o e,学生练习书写。
①“ɑ” 占中格,两笔写成。笔顺是:先写“С”,从第二线下一点儿的地方起笔,向左贴上第二线写半圆,下面贴上第三线到第三线上一点儿的地方收笔,充满中格。第二笔“し”从第二线挨着左半圆的地方起笔向下写竖,与左半圆下方相接后向右弯。(教师范写一个完整字母后,再带写一个字头。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随时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给予指导,纠正握笔姿式和坐姿。)
【设计意图】教师正确规范的书写展示,以及对握笔姿式和坐姿的纠正,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②“o”占中格,一笔写成。笔顺是:从第二线下一点儿的地方起笔,向左贴上第二线写半圆,下面贴上第三线后,向上到第二线上起笔的地方收笔,充满中格。
③“e” 占中格,一笔写成。笔顺是:从中格的中间起笔,从左向右写一短横后,连写一个左半圆,在三线上一点点收笔,充满中格。书写时中间不能停笔。
(三)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汉语拼音第一课《ɑ o e》。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小组互读,指名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环节,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ɑ o 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认清了字母的字形,掌握了四个声调的读法,还在四线三格中书写了字母。同学们学习得非常积极,收获可真大呀!
教学目标
1.学会ī u ü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ī u ü 的4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养成教育训练点
继续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及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学重点
ī u ü 的正确发音。
教学难点
ī u ü 的四声读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单韵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复习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拼音王国,那里景色优美,山清水秀,动物和拼音宝宝们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老师手里有三位拼音宝宝,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抽读!
1.抽读字母卡片。
2.听写a o e。
3.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就几天功夫就和a o e交上了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去寻找好朋友,好吗?
二、引出新授内容
1.指导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教学语境歌,出示i u ü:
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他驮,鱼儿见了乐呵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个单韵母,看你们谁先和它们交上好朋友。
三、教学i u ü读音和写法
1.教学i。
(1)读音。出示蚂蚁图,告诉学生,蚂蚁的“蚁”变成第一声就是i的读音。教师范读三遍。然后讲述发音方法。教学顺口溜:牙齿对齐iii。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一只蚂蚁iii,牙齿对齐iii)
(2)i的书写。看笔顺图,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范写一遍,学生跟着书空。
(3)在书上描红两遍。
(4)描完红后在课堂本上工工整整写两个。
2.教学u。
教学方法同上。读音与“乌龟”的“乌”相似。
顺口溜:嘴巴突出uuu。
能编几个口诀记住它吗?(乌龟伯伯uuu,嘴巴突起uuu)
3.教学 ü。
教学方法同上。读音与“小鱼”的“鱼”相似,把第二声变成第一声。
顺口溜:嘴巴翘起 ü ü ü。
谁来编个儿歌记住它?(一条小鱼 ü ü ü,嘴巴又突又圆)
四、巩固练习
1.告诉学生i u ü也是单韵母。
2.游戏:看口型,举卡片。
拿对了,齐读三遍。
五、作业
抄写i u ü 各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读卡片:a o e i u ü
二、教学i u ü 的四声。
1.教学i的四声。
(1)讲述书写规则:i加声调时要省写一点。强调加上声调后小点去掉了,用故事来讲就是他要带上声调帽子就要去掉头上的发卡。
(故事过渡:a o e每人都有四顶好看的帽子,i看见了,心里可羡慕了,每天祈祷着也能得到同样的四顶帽子。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2)出示i的四声。
(3)教师领读:
第一声:衣服的衣。第二声:阿姨的姨。第三声:椅子的椅。第四声:注意的意。孩子自己说词语
(4)指名读i的四声
2.教学u的四声。
(1)教师在四线格上写u的四声,指出u的中格,声调符号写在上格。
(2)指名读u的四声。
(3)引导用u的四声组词。
3.教学ǖ的四声。
(1)范写ü的四声。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错的音。
(4)引导用ü的四声组词。
(5)开火车读ü的四声。
三、比较单韵母的不同形体。
1.出示:a—o,然后指名读。
2.指名说说a 和o形体有什么不同。
3.齐读,体会形体的不同。
4.其余几组方法相同。
四、比较带调韵母的读音。
1.出示:ā-ǎ、í-ǐ、ú-ǔ。
(1)指名读。
(2)说说横线两边的单韵母读音有什么不同。
(3)齐读。ā-ǎ、í-ǐ、ú-ǔ
2.出示:ó-ò é-è ǘ-ǜ。
(1)指名读。
(2)说说横线两边的单韵母分别怎么读。
(3)齐读ó-ò é-è ǘ-ǜ。
五、作业
练读课文。
板书:
i ī í ǐ ì
u ū ú ǔ ù
ü ǖ ǘ ǚ ǜ
作业:
抄写 i u 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声母b p m f,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辅导学生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指导学生认识生字“伯”,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
1、b p m f的发音方法。
2、音节的拼读方法。
3、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 p m f。
【教学难点】
1、区别b 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b p m f与带调韵母的拼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b、p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的单韵母家族,他们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呢?(生:a o e)
[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导入新课。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个新家族-它就是声母,和老师一起说“声母”。
[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创设情境,教学声母b。
(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认真看,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1、看图说话引出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b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记忆字形。根据它的样子你能编个顺口溜?
[启发学生看图:b像什么?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b、b、b。”“收音机竖起天线bbb。或右下半圆bbb”。]
3、学习b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图上画着什么?(一位老伯伯。)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bo让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o。
[(3)念儿歌,边读边表演,作为课中操:“一只小白兔,用力拔萝卜。”]
四、教学声母p。
1、看图说话引出p。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可以这样说:“小兔用脸盆泼水。”“泼”的声母是p。
2、教学p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突然张开嘴唇,把气送出,发出p音,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你们能根据p的发音编个顺口溜吗?爬上山坡p p p
(3)b、p对比读。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4)记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想象,p的一竖像水往下流,p的半圆像脸盆。你能根据字形编个顺口溜吗?顺口溜:“脸盆泼水p、p、p。”“右上半圆p、p、p”。]
3、学习p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pá。
图上画着什么?(一位小朋友爬坡。)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p-á-pá。
学生自由拼读,指名、正音、领读。
[变声调,让学生拼读:pà、pā、pǎ。要求带调拼读。]
五、游戏巩固
出示一棵智慧树。[树上的每一个果子都有拼读练习题,以开火车的形式摘果子,拼读、领读。]
六、指导书写。
b和p在四线格中怎么写呢?[看老师书写,在书上的拼音格中描红。]
在拼音本上书写两遍“b和p”。
七、作业。
把今天所学的作业内容读给爸爸、妈妈听,再请他们评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m、f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拼音王国的声母家族,他们是什么呢?(生:b p)
[
1、卡片认读b、p。(集体练,个别读)]
2、学生巩固拼读bá、pá及四声。
二、创设情境学习声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声母,它们就藏在上节课学过的那首儿歌中,出示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读一读儿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从儿歌“摸、佛”中引出今天要学的“m、f”。]
(一)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摸”的声母是m。(出示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气流从鼻子出来。
[你们能根据m的发音编个顺口溜吗?闭上眼睛mmm 看见文物不能m。]
(2)记忆字形。用顺口溜记字形:“两扇小门m、m、m。”
3、指导书写。m的笔顺是:m,一笔写成。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在书上的拼音格中描红。
在拼音本书写两遍“m。]
(二)课间操
一二三四拍拍小手,二二三四伸伸拳头,三二三四摇摇脑袋,四二三四快快坐好。
4、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mō。
[师示范拼读,声母要读得弱,韵母响亮,并告诉学生拼读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师问:你们能根据f的发音编个顺口溜吗?一尊金佛f f f。]
(2)记忆字形。同学们你们能结合生活的实际编顺口溜吗?
“像根拐杖f、f、f。”“像把雨伞f、f、f。”“一根拐杖f f f,伞柄朝上f f f”。
3、指导书写。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在书上的拼音格中描红,在拼音本书写两遍“f”。
4、教学f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fō。.生试着拼读,指名读、领读直到熟练为止。]
(四)认读字词
1.看图,读词语。“伯伯”bó bo的第二个伯字读轻声。像这样表示称谓的重叠词,后一个字音都读轻声。例如:bà ba,mā ma。
[2.借助已掌握的音节认识生字“伯”。]
3.反复练习认读,巩固识字,并用“伯伯”说一句话。
四、巩固练习。
[
1、猜字母。
(1)两扇小门是什么声母?
(2)一竖像天线,右下半圆像收音机,是什么声母?
(3)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盆,是什么声母?
(4)像根拐杖是什么声母?]
2、听音取卡片。教师读一个声母,学生取出卡片。
[
3、游戏巩固:出示一棵智慧树。树上的每一个果子都有拼读练习题,以开火车的形式摘果子,拼读、领读。]
【板书设计】
b p m f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声母d、t、n、l,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辅导学生学会声母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与带调拼读音节。
3.引导学生会读儿歌。认识“大、乐、我”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音节卡片,“苹果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谈话激趣:孩子们,今天有几个大家都熟悉的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课件出示ɑ、b、e、m、f、o、u、l、p、ü)[谁能亲切的和他们打声招呼并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
2.还有谁能找出这些字母里的声母来?
[3.我们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声母的?(唱儿歌)]
4.齐唱儿歌。
5.导入新课:今天教师再介绍几个声母朋友给大家认识好不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看图说话学拼音4”。
二、学习新课
(一)看图进入情景,练习说话,引出并学习d、t、n、l四个声母的发音。
1.谈话过渡:听说拼音乐园里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动物运动会,让我们去瞧瞧吧!同学们请随老师到动物园去找新朋友吧。(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
2.一走进动物园的门口,你见到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一至三名学生说话,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课件闪出dǎbǎ)。
3.你喜欢这些小熊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熊很遵守纪律。
4.你会排队吗?在什么时候?
5.“dǎbǎ”这两个音节里哪个声母是我们的新朋友?引出并学习“d”。
师讲发音方法、范读、指读、齐读。]
6、辨别“d-b”。
过渡:d 的好朋友b 也来了(出示卡片d 和b)
(1)观察这两个声母有什么不同?
(2)谁能想办法记住他们,但又不会把他们认错。
(3)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4)编儿歌:bd 是对好兄弟,竖起拇指对面坐,b 的半圆朝着右,d 的半圆朝着左,学习过读边做手势。
7.参观了小熊打靶,我们又去看看别的动物在干什么好吗?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参观动物园。边参观边小声地跟身边的同学说说你看见了谁在干什么,还遇到了哪些新的声母朋友。
8.学生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相机引导学生认读t、n、l三个声母。]
(二)记忆d、t、n、l的形。
1.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会了这几个声母的读音,现在我们来想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2.先请看一幅图(课件出示课本第13页第一幅图)。你觉得这幅图跟哪个声母朋友很像?
3.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d”,它跟我们学过的哪个声母相似?]
4.谁能编出一句顺口溜来记住“d”(左下半圆ddd)
5.另外的三个声母t、n、l你们又用什么办法来记?
6.请打开课本第13页,看看书中的图,回忆一下学过的声母,想一想,把你的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老师。
7.学生汇报。
相机出示书中插图,引导学生编出顺口溜(伞把向下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棍子lll)。
[8.轻松一下。请把你们刚才编的顺口溜编进儿歌里,同桌间唱一唱,夸一夸。
9.站起来齐唱儿歌。]
(三)指导书写
1.我们来写写这四个声母。
2.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老师示范写)谁能说说老师是怎写d、t、n、l的(抽生名答一个)。
3.谁能把这四个声母正确地写在四线格里?注意:写字时姿势要正确(四个声母各写一个)。]
(四)指导拼读
1.同学们学会了声母d、t、n、l。下面让我们来做拼读练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拼读口诀,叫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出示小熊打靶图)小熊打靶的“dǎ”,这个音节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怎样拼?(示卡片)指说、拼,领拼。
3.谁能用dǎ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4.d和ɑ相拼的另外三个声调谁会拼。(指拼、齐拼)]
5.声母d还喜欢跟其它韵母交朋友,看谁会拼,(指拼、领拼de、di、du)。
6.我们再来看一幅图,(出示塔)“tǎ”这个音节谁能来说一说,拼一拼。]
7.请用“tǎ”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8.t和ɑ相拼的另外三个声调谁会拼?(指拼、开火车拼)。]
9.声母t还想多交几个韵母朋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中完成te、ti、tu的拼读练习。
10.用同样的方法指导拼读“ná”、“lǎ”。
11.声母n和l还和其它韵母交上朋友,我把它们的音节挂在了苹果树上,请同学们练习拼一拼。]
1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请一些同学上来摘下你拼读得最好的音节,大声地教大家读。小老师当得好的,老师就把苹果送给你。
[通过游戏完成ni、nu、nü、li、lu、lü、le的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接顺口溜,看谁接得又快又准。
左下半圆,右下半圆。
一个门洞,两个门洞。
伞柄向上,伞柄向下。
2.连线题:练习拼读:nù、nǚ、lù、lǘ、dǎ、dú、tǎ、tù。]
四、总结
汉语拼音可以帮助我们拼读好多好多的音节,以后还能帮我们认识所有的汉字呢。所以老师希望你们永远都跟汉语拼音做好朋友!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母d、t、n、l及其音节,认读“大、乐、我”三个生字。
二、巩固声母d、t、n、l及其音节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新朋友,请大家读一读(d、t、n、l)。
2.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我们的新朋友就藏在图里,看看谁能把他们找出来。(指名)]
三、指导书d、t、n、l
四、练习拼读音节(出示课本13页中部音节)请同学读一读。]
五、学习儿歌《我的布娃娃》
(一)指导看书上图、自由读。
1.借助书上的插图自己试读。
2.读儿歌,学习会认字。
[从儿歌中认读生字“我、大、乐”。]
(二)表演读。
1.请拼音名字是d t n l 的四个孩子表演读。
2.听老师读一遍,看看你刚才是不是都读对啦。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全班边读边表演。
六、复习巩固
(一)猜字母游戏:小马蹄的蹄声是什么声母(d)?伞柄
朝下是什么声母(t)?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n)一根
小棒是什么声母?(l)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探究声母发音和字形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集体读字母、拼音节。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结合,课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趣味拼读,感受学习拼音的快乐及其工具性。
2.图文结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拼音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准声母g、k、h的音。
2.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3.认识五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本课教学以学生为本,采用观察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观察图片,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拼读音节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教与学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拼读,尽可能多地拼读音节、认读字词。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拼音,大家还记得吗?开火车读一读。
2.这里还有一些音节,你能准确地拼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学过的带调韵母、声母,读准音,正确拼读音节,为本节课继续拼准音节和学习三拼连读的音节做好准备。
(二)教授新课
1.认识g、k、h 三个声母,读准音。
(1)请大家打开语文书,书上有一幅图,看一看图上画的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2)图上画着几只鸽子,其中一只鸽子衔着一支花环。鸽子的“鸽”声母就是g,声音轻又短;花环的形状像g,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教师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水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向水草丛游去。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声音轻又短;两只小蝌蚪在水草中嬉戏的样子像k,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两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喝水,声母h和椅子侧面的样子很像。你知道h这个声母的读音吗?对,喝水的“喝”声母就是h。教师范读后,学生跟读。
(5)你们能编顺口溜记住“g、k、h”音吗?
鸽子送信g、g、g,蝌蚪戏水k、k、k,小孩喝水h、h、h。
一群白鸽g、g、g,一群蝌蚪k、k、k,咕咚咕咚h、h、h。
(6)g、k、h三个字母大家都认识了吗?学生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巩固借助图画认读拼音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渗透学法,使学生知道通过看图和编顺口溜的方法能记住字母的音和形,从而将枯燥的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乐,增添学习拼音的情趣。
2.识记声母的形,指导书写。
(1)你怎么记住声母g、k、h的形?
(2)g:左半圆、竖左弯;k:竖、左斜右斜;h:竖、右弯竖。
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字母的写法是一个好办法,请大家边数笔画边在手心中写一写。
(3)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g、k、h三个声母的形呢?请你大胆想象,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或生活中的事物编个小儿歌,帮助我们记住声母的字形。
g:鸽子花环g、g、g,9字拐弯g、g、g。
K:蝌蚪吃草k、k、k,一挺机枪k、k、k。
h:一把椅子h、h、h,椅子靠背h、h、h。
(4)游戏:我来说你来写。(一个同学说儿歌,一个同学书空字母笔画。)
(5)大家都能准确认读这四个字母了,真棒!写在拼音格中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出观察要求:一看占格、二看笔顺、三要提醒易错点。
【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先观察后动笔并掌握观察的方法。
(6)g:第一笔左半圆和写d的左半圆一样,起笔和收笔在二线下一点和三线上一点,笔画要流畅;第二笔竖左弯起笔在左半圆的起笔处高一点儿,不要顶线,到下格中间的时候慢慢竖左弯,不碰四线,收笔。
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范写,先在本上描一个,再写一个。提醒大家注意写字姿势要端正,握笔姿势要正确;集体反馈后学生再次书写字母。
(7)k:第一笔竖起笔在拼音格中间偏左的位置,一线的下面一点(不要顶线),要写直,收笔在三线上;第二笔左斜右斜在第二线的下面一点(不要顶线)起笔,先向左写到k中格竖所在的中心点向右斜,在三线上收笔。
请学生自己试着在拼音格中先描一个,再写一写。集体反馈后再次书写。
(8)h:第一笔竖起笔在拼音格中间偏左的位置,一线的下面一点(不要顶线),要写直,收笔在三线上;第二笔右弯竖起笔要在二线下、一笔竖的中间,弯要圆竖要直,占满中格。
按照老师的范写先在本上描一个再写一个。集体反馈后学生再次书写字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拼音,拼读两拼音节。
(1)你们还记得拼音方法吗?(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学生试着拼读:g-ɑ、g-e、g-u。
哪位同学愿意拼给大家听?(随机指导)
(3)自己练习拼读,学生自由拼读、指名拼、开火车拼,检验学生拼读掌握情况。(二、三声易错,多关注。)
(4)小游戏,巩固拼音方法。
请同学们把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卡片都放在桌子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生:拿出g,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ɑ,两人一起拼:g—ɑ—gɑ。)
生:“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e,两人一起拼:g—e—ge。)
生:“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u,两人一起拼:g—u—gu。)
4.练习以g、k、h开头的三拼音节。
(1)出示三拼音节:g-u-ā→guā,你们发现这个音节与刚刚拼读的音节有什么不同吗?由三个字母组成。老师告诉大家,g是声母,在前边;u是介母,在中间;ā是韵母,在后边。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拼音方法三拼法。
(2)三拼音节的拼读与两拼音节一样快速连读气不断。出示课件,看,小姐姐把三个字母推到了一起,它们碰到一起就变成了一个音节guā。
(3)教师示范拼读。大家都试着读一读。要想拼读出正确的音节,我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声母g读得轻短些,介母u要快读,韵母ā读得响亮些。
(4)教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拼读三拼音节:学生自己练习,指名拼,开火车拼。
5.读儿歌,认读字词。
(1)语文书上有一个谜语,谜语中有五个本课新学的音节──带调拼读红色的音节,请你把音节拼读准确,特别是三拼连读的音节。
(2)请你读一读谜语,猜一猜是什么?
(3)为什么说谜底是“手”呢?我们是从“能写会算还会画”知道答案的。
(4)画面上的小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小哥哥在美丽的湖边画什么呢?画上有三组音节,请你自己拼拼,有什么发现?轻声。
(5)认识五个汉字:“花、哥、弟、个、画”,你能在谜语和图画中的词语中圈出来吗?同桌同学互相拼一拼,读正确。齐读、开火车读。
(6)区别“画──花、个──哥”的声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读准字音。
(7)游戏:摘苹果。(拼读带声调的音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音节拼读的方法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即以巩固,对拼读音节产生兴趣。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三个声母,认识了五个汉字,还学会三拼音节。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掌握了正确的拼读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一些有趣的课外书了。【教学要求】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并会正确书写。
2.掌握g、k、h和单韵母ɑ、e、u拼读方法,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4.能够借助拼音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会认“哥、弟、米”三个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
1.学习g、k、h韵音、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难点】
学会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图两张、声母卡片三张、三拼音节卡六张、生字卡三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在一个美丽的动物小村庄里住着许多动物,他们团结友爱,生活得非常快乐。动物小村庄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请打开书14页,自己看着图说一说。
2.谁能指着图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多种句式说清楚)
这是个美丽的地方。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飞翔着洁白的鸽子;清清的小河里长着绿油油的水草,游动着成群的蝌蚪。小朋友们走累了,坐在椅子上喝水,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多高兴啊!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声母g、k、h
1.看图,小老虎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呢?
2.(指图上“虎”)这个字有人认识吗?
学习h
1.(指图上hǔ)这个音节就念“虎”。
(1)听老师读。(2)跟老师读。(3)谁听出来了,hǔ是哪个声母和哪个韵母拼出来的?(h-u)
2.(出示h)这就是声母h。
[跟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们看h像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记它“一把椅子hhh”
学习g
1.请看小老虎在打鼓(指dǎgǔ)这个音节就是“打鼓”,“gu”是怎么拼出来的?
(1)请同学试着拼。(2)跟老师拼。(3)谁听出来了“鼓”的声母是什么?(g-u)
2.(出示g)指名读,跟老师读,齐读。
3.你们看g像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记住它“9字拐弯ggg 或 一群白鸽ggg”。二)以开火车读的方式,拼读以下音节:nánǚ lù lǘ dǎ dú tǎ tù] 学习k
1.小灰兔晾裤子(指kù)这个音节就念“裤”,谁能试着拼一拼,kù的声母是什么?
2.(出示k)念什么?
3.你们看k像什么?你能在图中找到k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编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
(二)复习巩固gkh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请大家读一读(出示gkh)。
[2.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我们的新朋友就藏在图里,看看谁能把他们 找出来。(指名)]
“k”可以这样记:水草蝌蚪kkk。
(三)指导书gkh
[1.现在这三个声母宝宝走累了,它们想回家休息了。仔细看看,它们的家在哪里?学生指出每个字母的占格位置。]
2.教师示范写,指出新的笔画名称:“J”叫竖左弯;“<”叫左斜;“>”叫右斜,学生书空、描、写。
(四)学习三拼音节
1.(出示ɑeu)请同学读一读。
2.g k h 都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它们在一起能拼出什么呢?咱们来试试。
[复习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响,两音相连猛一碰)学生练习拼读ga ka ha hu ge gu ke ku。]
●出示:gu-ɑ-guɑ
(1)gu这个音节怎么读?
(2)gu和ɑ拼,拼出来是什么?(自己练,指名读,集体读)
2.还可以这样拼。出示:g-u-ɑ-guɑ,跟老师读,指名读,集体读。
3.你都知道什么“瓜”呀?
●出示:ku-ɑ-kuɑ
(1)ku这个音节怎么读?
(2)ku和ɑ拼出是什么?谁来试试?
2.也可以这样拼,出示:k-u-ɑ-kuɑ,谁来试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出示:hu-ɑ-huɑ h-u-ɑ-huɑ
这两种拼法谁愿意来试试?(自己练,指名读,集体读)
[你们觉得哪种更简便?(指导学生用第一种方法)]
(五)练习拼读音节,看图说话。1.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动物小村庄里其它的物动都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指着图上的音节读一读,注意这里面有几个三拼音节。两种拼读方法你们用哪种都可
2.谁能说说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呢?(指名说)
3.谁能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三个小动物连起来编个小故事?
(六)读儿歌,学习会认字。
有位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这么快乐,写了一首儿歌,你们试着读读这首儿歌。
1.读同学们用手指着,看着音节自己读一读。
2.听老师读一遍,看看你刚才是不是都读对啦。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全班边读边表演。
5.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呢?(请几人)大家一起读。
6.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能认识这几个字。出示:哥、弟、米(指名认,集体读)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三.小结作业回家后把这首儿歌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会声母jq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辅导学生学习拼读jqx与韵母i相拼的音节。
3.学习jqx与ü相拼时去点的规则,正确拼读juquxu。
4.继续练习读以j q x开头带i的声介和母和后随韵母相拼的音节。
5.练习看图拼读词句。认读“西、瓜、下、木”四个字,会读词语、句子。
6.在学生借图学拼音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jqx的读音、字形和书写。
2.了解jqx与ü相拼时去点的规则。
3.认读“西、瓜、下、木”四个字。
【教学难点】
1.q与p在字形上的区分。
2.jqx与ü相拼时去点的规则的掌握。
【教学准备】
1.学过声母及韵母的认读卡片。
2.“西、瓜、下、木”四个字的生字卡片。
3.课件、计算机、实物投影仪。
4.jqx的字母卡片及q的拼装字母纸板。(学生用人手一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会声母jq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辅导学生学习拼读jqx与韵母i相拼的音节。
(一)复习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有几个大家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班,看看你们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2.复习已学字母。出示字母卡片m g h i a u ü。自由读。]
3.导入新课:你们记得真清楚。这几个朋友很高兴。他们要带我们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进入情景,练习说话,引出并学习jqx三个声母。
(1)课件出示书中图画(没有文字和拼音)。整体感知,激发说话的情景,练习说话: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面对这幅画你想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引出带有新字母的词语:
这个地方真美,真有意思。(师生呼应说)有慈祥的什么?又大又甜的什么?有五颜六色的什么?在美丽的环境中爷爷和孙子在干什么?(运用课件使谈话中说的母(3)试拼词语,引出新字母。
你能试着想一想这些字都是由什么声母和韵母拼成的?课件出示“mǔjxīgu┓xiàqí ”“hu xu”
(4)明确学习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学习方法。
随着学生试拼音节,课件出示j-ī、x-ī、q-í三组拼读示音,再通过课件使jqx闪烁放大跳出。启发同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字母。根据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你有什么好办法学会它们呢?
2.学习jqx的读音、字行和书写。
(1)学生自学。(提示:怎样读?怎样记?怎样写?)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帮助,教师辅导。
[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时,教师可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音、形和书写。]
j:读音与鸡的发音相似,短些,轻些。
[字形与母鸡的图片复合(课件演示)。
书写通过课件演示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q:读音与棋的发音相似,短些,轻些。
[字行与气球的图片复合(课件演示)。
书写通过课件演示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x:读音与西的发音相似,短些,轻些。
字行与切开的西瓜的图片复合(课件演示)。
书写通过课件演示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3.突破难点:“q”与“p”的区分。
(1)引导结合以前的学习方法想一想怎样记清字母的形与音。
[如:顺口溜: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右上半圆p,使学生自己编出“左上半圆q”,“9字站直q q q”“p一转身q q q,一个大叉x x x”。]
再如:收音机bbb,兔泼水ppp,马蹄声声ddd,引导学生说出“气球飘飘qqq”
(2)手势演示的字母形状bdpq,(大拇指代表一竖,握着的拳代表半圆。)
(3)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可拼摆的纸板进行四个字母的区分练习。老师或同学说一个字母,学生在课堂上摆出所说字母的形状。
4.学习拼读jqx与i相拼的音节。
(1)课件出示三组音节,学生试拼。
鸡、西瓜、下棋的画面和相应的文字同时出现并闪烁。)(3)试拼词语,引出新字母。
你能试着想一想这些字都是由什么声母和韵母拼成的?课件出示“mǔjxīgu┓xiàqí ”“hu xu”
(4)明确学习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学习方法。
随着学生试拼音节,课件出示j-ī、x-ī、q-í三组拼读示音,再通过课件使jqx闪烁放大跳出。启发同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字母。根据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你有什么好办法学会它们呢?
2.学习jqx的读音、字行和书写。
(1)学生自学。(提示:怎样读?怎样记?怎样写?)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帮助,教师辅导。
[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时,教师可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音、形和书写。]
j:读音与鸡的发音相似,短些,轻些。
[字形与母鸡的图片复合(课件演示)。
书写通过课件演示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q:读音与棋的发音相似,短些,轻些。
[字行与气球的图片复合(课件演示)。
书写通过课件演示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x:读音与西的发音相似,短些,轻些。
字行与切开的西瓜的图片复合(课件演示)。
书写通过课件演示笔顺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3.突破难点:“q”与“p”的区分。
(1)引导结合以前的学习方法想一想怎样记清字母的形与音。
[如:顺口溜: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右上半圆p,使学生自己编出“左上半圆q”,“9字站直q q q”“p一转身q q q,一个大叉x x x”。]
再如:收音机bbb,兔泼水ppp,马蹄声声ddd,引导学生说出“气球飘飘qqq”
(2)手势演示的字母形状bdpq,(大拇指代表一竖,握着的拳代表半圆。)
(3)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可拼摆的纸板进行四个字母的区分练习。老师或同学说一个字母,学生在课堂上摆出所说字母的形状。
4.学习拼读jqx与i相拼的音节。
(2)指名带姓。
(3)抽读带调音节卡片,直呼抢拼。
5.继续练习声介合母与后随韵母的拼读。
(1)情景图闪烁“guā”的音节,让学生分析这是什么拼音节?
(2)回忆并练习带有介音的音节的读法:前后音念分明,两音急读就拼成。
(3)练习xià教学过程:情景图闪烁该音节,学生练习。
(4)课件出示ji-ajiaqi-aqiaxi-axia三组拼式,学生分小组练习拼读,互相检查。
(5)练习书写jqx三个声母。
①老师带着写。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二类字加拼音复习总结 篇4
一、生词
惊醒 念叨 姥姥 恍如 引人入胜 十年树木 拐杖 炊烟 滋润 歇脚 身临其境 百年树人
二、人物评价
田老师——可敬可亲、教学有方
三、成语积累
身临其境——临,来到。亲身来到某种境地。
引人入胜——胜,美妙的境地。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声音婉转生动,使人爱听。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树,培养。培植一棵树需要十年,培养一个人需要百年。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四、课文知识
1、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田老师是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
3、“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有如春雨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万物生长,而田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
5、赞美老师的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播下文学的种子”指田老师通过上千个如春雨般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由此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容忽视。
8、“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陶校长的演讲
一、生词
否则 承担 锻炼 值勤 需要 专心致志 道德 源泉 鞭策 激励 堡垒 坚忍不拔
二、每天四问
健康——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学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动力的源泉。
工作——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道德——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三、造句: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加“建筑人格长城”。
四、课文知识
1、陶校长,指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3.古诗两首
一、古诗背诵、理解
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寻访隐居山林的贤士,没有遇到。松下问童子,在松树下问童子:“你师父上哪儿去了?” 言师采药去。童子说:“我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他说:“师父就在这座山上,云深不知归处。但山上云雾迷蒙,不知道具体在哪儿” 2.所 见(清)袁枚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牧童骑黄牛,牧童骑着黄牛,缓缓行走在林间小路上。歌声振林樾。嘹亮的歌声穿过树林,久久回荡。意欲捕鸣蝉,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儿吧。忽然闭口立。牧童忽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
3、《所见》写的是夏季,依据是:鸣蝉;牧童很开心,依据是:歌声。
练习1
一、语文与生活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看,树梢轻轻地摆动,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国旗在高高地飘扬 云朵在快速地奔跑 风车在悠悠地转动 芦苇在轻轻地摇曳 小船鼓起了风帆 湖面泛起了碧波
二、带“风”的诗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诵读与欣赏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①蓑——蓑衣。扁舟——小船。丝纶——钓鱼用的丝线。②这是一首题画诗,画的名字叫《秋江独钓图》。
③全诗共9个“一”,生动地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生词
敞开 相聚 芬芳 苍劲 微风 描绘 饱览 云锦 黄昏 无限
二、课文内容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三、课文知识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蕴含丰富知识的大自然象征着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 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生词
纵横 中毒 闪烁 观察 鸟栖虫居 昆虫 垃圾
光泽 可恶 责骂 痴迷 鼓鼓囊囊 纺织娘 殿堂
二、课文脉络
一(1)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二(2-10)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三(11)法布尔走进科学殿堂
三、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孜孜以求才能取得成功!
四、人物评价
法布尔——热爱昆虫、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执着追求
法布尔:法国人,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昆虫记》。人们将甘于寂寞和清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和创作的精神称之为“法布尔精神”。具有这种精神是法布尔成功的重要原因。变色龙
一、生词 连续 准确 依然 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震惊 腹部 棕色 判断 距离 介绍 凶相毕露 指手画脚 长筒 香蕉 伺机
二、课文脉络 一(1-8)发现变色龙 二(9-15)端详变色龙
外形之怪(全身—头部—身躯)捕食之快(眼观六路)
变色之奇(变化多端、变化万千)三(16)放回变色龙
三、课文知识
1.描写动物的方法①仔细观察。②抓住特点。③按一定顺序写。2.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他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自身的安全,所以人称变色龙。
3.本课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和善于变色、快速变色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4.“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一句在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过渡段。
5.“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6.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7.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现在用来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一、关于“壳”
(ké)贝壳 脑壳 鸡蛋壳儿 子弹壳儿
(qiào)甲壳 地壳 金蝉脱壳(作书面语读qiào)
二、生词
搜索 枝丫 配合 枝繁叶茂 柿子树 颜色 协调 恢复 抽搐 依依不舍 花椒籽 趴下
三、课文脉络
一(1-2)观察金蝉脱壳的原因 二(3-6)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二(7)恢复体力,开始新的歌唱生涯
四、“金蝉脱壳”(背—头—脚—尾)
启示:生命要绽放美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五、课文背诵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抽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 渐长大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后面。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又变成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练习2
一、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5、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二、运用歇后语
1、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挥毫,有的剪纸,有的弹琴,有的烹饪……他们的精彩技艺赢得了来宾们的交口称赞。
2、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3、谈迁花了20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国榷》,这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三、名人名言
1、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2、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3、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8.成语故事
一、生字词
腾空 墙壁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楚国 买卖 逼真 神韵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锐利 夸口
二、成语积累
1、《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寓意:比喻一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寓意:比喻没有真才实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用坏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3、《画龙点睛》选自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寓意:常用来形容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4、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
杯弓蛇影
5、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望梅止渴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6、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大闹天宫
火眼金睛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三、背诵段落
1、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眼睛。
2、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3、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的神奇的点睛之笔。
9.推敲
一、生词
推敲 和尚 沉睡 妥帖 吟哦 闯进 礼貌 毛驴 大街 衬托
二、知识积累
1、“推敲”的由来就是唐朝“苦吟诗人”贾岛和韩愈斟酌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推敲”通常指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3、用“敲”字更好,因为:一是有礼貌;二是“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4、韩愈,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5、贾岛,苦吟诗人,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0.嫦娥奔月
一、生词
威逼 周旋 接济 皓月当空 迫不及待 逢蒙 凝望 企盼 敬重 树影婆娑 奸诈贪婪 药丸
二、知识积累
1、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的向往,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嫦娥奔月》赞扬了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和后羿的力大无穷、为民造福,谴责了逢蒙的奸诈贪婪、心狠手辣。
3、关于月亮的古诗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一、词语理解
1、“拦路虎”:过去指拦路抢劫的土匪,现在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本课指读书时遇到的生字词。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2、连估带猜:估估猜猜,不求准确。
二、词语积累
连估带猜 连滚带爬 连蹦带跳 连打带骂 连哭带笑 连打带踢 连吃带拿 连唱带跳
12.伊索寓言
一、生词
狐狸 馋嘴 一贯 粪便 惊慌失措 葡萄 酸奶 说谎 戒心 闻声赶来
二、知识积累
1、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2、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是奴隶。
3、《伊索寓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 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
4、《伊索寓言》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5、《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6、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束,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练习3
一、京剧《红灯记》
1、《红灯记》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
2、“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
3、“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账户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忌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
4、“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
5、这段唱词表现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的必胜信念,真是字字珠玑,句句铿锵。
二、关于戏曲艺术的谚语:
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3、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6、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三、诵读与感悟《幸福》
1、柯原的散文诗《幸福》 祝你幸福!
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华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所以,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
桥的幸福,在于连接了道路,日夜倾听喇叭声、车铃声和脚步声的生活交响曲。所以,桥欢乐地与小河絮絮谈心。
蚕的幸福,在于把吃下的桑叶,都吐成洁白的丝。死去了,给世界留下一片光洁,一片华丽。
……
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2、《幸福》续写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鱼儿一个舒适温暖的家,让它们快乐地嬉戏。所以河流在欢乐地不停奔唱。
蜜蜂的幸福,在于在花丛中亲吻着花朵,带给人们上好的花蜜。所以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鸟的幸福,在于站在枝头歌唱,唱出悦耳、动听的音符,让忧愁的人们,变得快乐。所以鸟儿在空中欢乐地飞翔。
四、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1、“学会拒绝”要明白:
一是搞清楚别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 二是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理由要充分; 三是使用好引号。
2、例如:
星期天,小明约你去网吧玩游戏,你会说:“不,小明,我们别去!我们还很小,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随便进入网吧等公共场所;再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上瘾,影响我们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玩吧!”
13.在大海中永生
一、生字词
党员 民族 爱戴 崭新 呜咽 波翻浪涌 香港 篇章 痛悼 海疆 属于 奔腾不息
二、背诵段落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 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三、课文脉络
1、本文是一篇事件通讯,按“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写的。充分表达了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2、对偶句: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3、邓小平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呜咽”可以换成词语_抽泣__、__啜泣_等词语,意思不变。
四、造句
爱戴
她是深受同学们爱戴的好老师。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他受到世界各国人的爱戴。周总理是我们最爱戴的国家总理。
奔腾不息
黄河日日夜夜地奔腾不息。黄果树瀑布宏伟壮观、奔腾不息。
奔腾不息的浪花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冲撞着礁石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一、生词
妻子 姹紫嫣红 送人玫瑰 予人玫瑰 脸庞 红扑扑 手指留香 手留余香
二、背诵段落
1、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2、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3、“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都比‘拿’要愉快......三、课文脉络
课文通过叙述高尔基和他的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 栽花赏花 ”以及“ 写信教子”的两件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以及高尔基
育子先育心 的拳拳爱心。
四、作家卡片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的代表作有《童年 》、《 在人间
》、《 母亲》等。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 意大利童话 》《 俄罗斯童话 》等作品。
五、词句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是奉献,拿,是索取。给别人欢乐,自己也能得到愉快
六、高尔基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5.艾滋病小斗士
一、生词
携带 遭遇 孕育 轩然大波 仁慈 病魔 天灾 另眼相看
二、词语理解
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纠纷,大**。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诉,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本文指冷漠、歧视的态度。
三、课文知识
1、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 恩科西,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2、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并依然憧憬着未来。
3、恩科西是一个勇敢顽强、关心他人的人。
练习4
一、成语——寓言歌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二、成语理解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卧薪尝胆:睡柴草,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川流不息: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形容人群或车船等来往不断。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惯例,脱离实际,不懂得变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后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招致失败。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办法掩盖。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16.黄山奇松
一、生词
陡崖 屹立 情有独钟 姿态优美 美誉 卧倒 盆景 宾客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 玉屏楼 青翠 二、三大名松
2、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三、造句: 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饱经风霜:老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17.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杰作
一、生词
杰作 缝隙 悬挂 气势非凡 哗哗作响 隔着 沉醉 胸膛 掩映 山回谷应 重重叠叠 轰鸣
二、近义词:
喧嚣(喧闹)
聆听(谛听)
沉醉(陶醉)
三、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特点为:宽 黄果树瀑布的声响特点为:大
四、知识拓展: 1.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
气贯长虹 一泻千里
千军万马
势如破竹
气吞山河 2.写瀑布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莫高窟
一、生词:
敦煌 记录 帝国主义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尊严 刺绣 轻拨银弦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二、主要内容: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三、课文背诵: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仿写: 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四、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
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练习5
一、把句子写具体:
1、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啊,快要顶到天了。2早晨的雾可真大啊,门前的大树都不见了踪迹。
3、小溪里的水清得很,连水底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
4、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见。
二、公益用语示例:
1、生活中不能没有绿色!
2、交通你我他,安全靠大家。
3、爱花惜草,珍视生命。
4、播种一片绿荫,常留一份深情。
5、知识就是力量。
6、做普通人,讲普通话。
7、水,生命之源!
8、涟涟清水流,何忍投秽物。
三、边疆小夜曲
星星,婴儿,闪耀在蓝天里; 睡在母亲怀里; 蓝天,母亲,映照在江水里; 睡在祖国怀里; 星星,蓝天,江水,婴儿,母亲,祖国,全都浸透在江水里。全都睡在战士心里。——向明 天火之谜
一、生词
雷暴 爆炸 揭开 拴住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劈开 毙伤 钥匙 颠簸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二、人物故事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富兰克林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他还发明了避雷针。
三、造句: 1.不足为奇
当今社会,老人、小孩使用手机、电脑已经不足为奇了。....爸爸、妈妈都是运动员,孩子爱好体育自然不足为奇了。....2.欣喜若狂
我们终于获得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大家欣喜若狂。....下雪了,天地白茫茫,同学们欣喜若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生词
浙江 谈迁 抄写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锁住 挣脱 诞生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二、词语理解:
博览群书:博,广泛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家徒四壁:徒,只有,仅有。家里只剩四面墙壁,十分贫穷。.一袭破衫:袭,量词,套。一套破衣服。.奋笔疾书:疾,急速。挥动笔杆,急速书写。.
三、课文知识。
1、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了《国榷》,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国榷》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然而年过花甲的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加翔实的《国榷》。
2、谈迁:锲而不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3、启迪人生的中心句: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4、课文中8处运用了数字,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诺贝尔
一、生字词
实验 机械 艰苦 爆炸 劈山筑路 瑞典 砸伤 装置 威力 运输 逝世 荒山野岭 铁锤 斯德哥尔摩
二、课文知识
1、诺贝尔一生的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
2、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1901年起每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曾有杨振宁、李政道等华裔科学家获奖。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生字词
本草纲目 贩卖 专利权 自谋生计 迷恋 自 勉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二、课文知识
1、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访名医、尝草药,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数十年来“不教一日闲过”,从没停止过作画。
练习6
一、英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哥哥的一句话演说:
“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永远是飞不高的。”意思是:最会说的不一定是做的最好的。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二、浪花和礁石
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 浪花:平和执着,坚持不懈
三、健康常识:
1、世界卫生日:4月7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2、预防近视: A注意用眼卫生 B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C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加强营养 D定期检查视力,及时治疗
3、“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一、生字词
枪棒 款待 衣裳 理睬 依草附木 押 解 骗吃骗喝 推辞 较量 白昼 羞惭 措手不及 灰溜溜 非比他人
二、词语理解
发配:指罪犯被判充军或流放,而由差役押解出发。非比他人: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比一般人都要厉害。流配:把犯人发配到边远地方。权且:暂且。
依草附木: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好习枪棒:喜欢练习枪棒。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三、名著便览: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地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
四、《水浒传》知识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人,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不量力的人。
2、豹子头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误闯白虎堂》
3、《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
小旋风——柴进
智多星——吴用
呼保义——宋江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浪 子——燕青 行 者——武松 青面兽——杨 志 小李广——花荣
4、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5、中国四大名著作者及主要人物: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李逵等;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少年王冕
一、生字词
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秦朝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载着
二、课文背诵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long),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三、课文知识
1、课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2、表现优秀品质: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3、表现优美风景: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美不胜收
4、表现热爱祖国: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忧国忧民
5、描写场面的: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热火朝天 万人空巷
6、墨
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黄鹤楼送别
一、生字词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 暂时 唯 一 满饮此杯 永世不绝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友谊 孟夫子
二、词语理解与积累
1、按捺不住:按捺,压抑,忍耐。控制不住。
2、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3、誉满天下:誉,名誉。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誉满全球)
4、表示“看”的词语
瞧 盯 瞄 瞥 瞅 仰望 眺望 鸟瞰 俯视 瞻仰 环视 窥视 注视 凝视 凝望 端详 观察
三、课文知识
1、课文二、三自然段写“话别”。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两人间的深厚友情,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这是一篇“文包诗”,前三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两个自然段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抒发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3、送别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王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清平乐 村居
一、生词
低小 吴音 莲蓬 鸡笼
二、课文背诵、理解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碧绿的小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正亲热地坐在一起,带着醉意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正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讨人喜爱的小儿子,他十分顽皮。瞧,他正躺卧在溪边剥吃莲蓬。)
三、词意理解
翁媪: 一对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吴音: 吴地的方言。无赖:调皮、可爱。卧剥:趴着剥。
四、课文知识
1、《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 书江西口造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词: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练习7
1、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2、古代名人知多少 春秋:孔子 老子 鲁班
战国:屈原 勾践 孙膑 荆轲 蔺相如 廉颇 秦国:秦始皇 陈胜 吴广 项羽 汉:司马迁 刘邦 张骞 张衡 王昭君 三国:曹操 刘备 孙权 关羽 周瑜 晋:王羲之 陶渊明 南北朝:花木兰 祖冲之 隋:隋文帝
唐:李世民 李白 杜甫 武则天 白居易 孟浩然 唐玄奘 五代十国: 李煜(唐诗)
宋:司马光 苏轼 李清照 岳飞 陆游 辛弃疾(宋词)元:关汉卿 王冕(元曲)
明:郑 和 李自成 郑成功 李时珍 徐霞客
清:康 熙 曹雪芹 乾 隆 林则徐 蒲松龄《聊斋志异》
3、跟《水浒传》有关的成语。
哀鸿遍野 妻离子散 逆来顺受 官逼民反 忍无可忍 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 铤而走险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替天行道 志存高远
4、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春秋)林则徐(清)王勃(唐)
越王勾践(春秋)苏 轼(宋)李白(唐)
诸葛亮(三国)刘 备(三国)
5、注音
任达华()华国锋()冼星海()解东()单田芳()朴诗礼()燕子平()应强()
6、单姓歌
zhā rén shèng shàn hu查 任 盛 单 hé qiáng gě xiè y和 强 盖 解 guō zhái ōu piáo sh过 翟 区 朴
7、复姓歌
xià hóu zhū gě 夏 侯 诸 葛 yù chí sī mǎ du尉 迟 司 马 dōng fāng huáng fǔ l东 方 皇 甫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二类字加拼音复习总结】推荐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字词05-26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复习资料06-1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计划03-2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2-29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10-20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2-28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拼音11-19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