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

2024-05-25

中国城市发展(共12篇)

中国城市发展 篇1

近年来, 绿色建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全国建筑节能方面投入将超过40亿元, 到2015年, 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m2以上, 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

随着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 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也不断提出, 目前, 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和现行标准相比, 新版标准有哪些改变, 又有哪些亮点呢?本刊特邀请权威专家进行解读。

中国城市发展 篇2

“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主题征文

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现面向海内外学者开展“城市论坛”征文活动。

1.征文主题

① 新型城镇化研究② 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

③ 城市管理④ 城市规划⑤ 城市伦理

⑥ 城市经济⑦ 城市文学⑧ 房地产研究

2.征文要求

① 论文应具有原创性,谢绝用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参评;

② 论文应围绕上述主题之一进行论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③ 字数6000~10000字为宜;

④ 按照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写作,参考文献注录齐全。

3.参评方式

① 参评论文请针对上述八个主题写作,并在论文首页左上角注明主题,如:“新型城镇化研究”;

② 参评投稿邮箱:zgcsfzlt@126.com;

③ 收稿截止日期:2013年12月10日。

4.评奖方式

① 本论坛组委会将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经技术检测无学术不端行为的参评论文,聘请专家进行匿名评审;

② 本次征文不收取任何评审费用;

③ 为确保评审公正,本单位工作人员不参与本次征文活动。

5.奖励办法

① 奖项设置: 一等奖2~5名奖金10000元;

二等奖5~10名奖金2000元;

三等奖若干名奖金500元;

② 获奖论文名单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南城市学院网页等媒体上公布;

③ 所有获奖论文在《湖南城市学院学报》公开发表,稿酬从优。

6.联系人:陈智全电话:0737-4320300***

主办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承办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学术期刊中心

中国城市发展 篇3

颁奖词称,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创造性地将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语汇进行完美的结合,其设计完全将文化和时代精神赋予其中。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ICSC授予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中国城市地标”这一称号,正是出于对其项目所体现的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肯定,该项目所体现的大胆创新设计以及坚持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值得推崇。 ICSC全球理事、沃尔玛亚太区总裁Mr.PeterSharp向骏豪地产集团董事总裁张辉授予了“中国城市地标”奖牌。

论坛上,张辉表示:“城市山水体现建筑的价值,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将成为和朝阳公园融为一体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的价值,肯定会在以后的建筑史上大放异彩,相信项目的价值会随着以后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提升。”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设计与大部分建筑设计截然不同,有一种山水诗意注入到建筑中,项目与朝阳公园相得益彰,人工建筑与绿色公园自然相融,人们在建筑中生活、工作,能感受到城市的味道。这代表了建筑设计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城市区域价值的提升。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作为地标性建筑的价值,会随着以后的发展得到更大的提升。

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黄岚表示,在北京CBD谁会成为最终地标,取决于两点。一个是规划条件、地段条件;另一个是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情况。ICSC授予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作为地标,一方面基于它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它的地段位置,还有一点寄希望于它成为北京新的经济中心。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实践 篇4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城市区域单元为平台和切入点, 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次尝试。生态城市建设充分反映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 积极探索在城市区域水平上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创建生态文明以及建设新型社会的强烈愿望。

实践方面, 目前国内有关生态化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很多, 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生态市”、“绿色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以及“花园城市”等。这些称谓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包含着生态学的内涵, 一般来说多侧重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几项因子。然而, 随着实践的发展, 在近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这些生态化城市发展的理念都逐渐趋同, 都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对城市进行规划, 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 融汇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 提出社会、经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的时-空结构及调控对策。

此外, 我国的区域生态建设正在向全方位的空间发展, 从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生态市到更大的城市群和生态省, 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城市群在未来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组合模式, 以其足够的产业聚集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重新分工、竞争、交流与合作。从地理概念上来讲, 中国有23个城市群, 以6大流域经济带为主线、以11大经济区为依托, 包括326个大中小城市、31个核心城市, 以占21.1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78.78%的经济总量。怎样以区域生态的模式来进行发展, 是未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一般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几方面内容。发展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同, 生态城市的建设强调发展模式的转型, 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制约因素。生态城市建设着眼于建立稳定、和谐、高质的生态环境体系,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 推进生态人居建设, 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文化是实现生态城市的保证, 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以及管理体制。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理念正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以城市为单元的区域的具体体现, 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切入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方针 篇5

(1)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道路。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如果说工业化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化是空间结构的变革,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的耦合。因此,要继续加强乡镇企业在城市、城镇的集聚,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尤其是选择有重点、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较强集聚与辐射能力的小城镇进行发展,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2)减小城乡转移的摩擦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市化地区的转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看,城乡转移的摩擦力主要有农业的排斥力,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力和转移过程的摩擦力。只有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非农化率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第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3)结合区域实际,选择合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模式。从中国区域实践看,东部地区的产业演进顺序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轻工业、重化工业、重加工工业,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迅速提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城市的需求超过城市的供给能力,人口对城市的需求相对较低。在中西部地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非农化率的上升推动人口向城市、城镇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向70%的城市化率提升。

(4)通过培育区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传导机制,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速度、机制、规律等方面也存在省区差异。如浙江与福建的城市化初始动力都是乡镇企业,但是由于初始推动力度、资金来源、市场面向和区位动力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各个省区城市化的推进,应该注重动力的培育与发展,并协调省区内的动力空间分布与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区位动力的发展。

(5)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与资源型产业体系推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源型地区需要改变对政府投资、对资源开发的两大依赖,选择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产业共同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

(6)发挥政府与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共同作用。中国城市化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进,完全由政府推动城市化发展会加大政府的压力,客观上会延缓城市化的进程;完全由市场推进,则可能造成城市化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1.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针

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选择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工农协调、城乡共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整合、集约发展;因地制宜、多元推动”。这个方针的实质就是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即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多元城市化模式。

(1)产业促进政策。一是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演进的产业发展顺序,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各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继续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二是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发展的空间集聚性要求,通过工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推动生产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各种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在乡村地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供销合作,以农村工业化、农村非农化推动农业发展,初步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2)城市发展政策。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服从全局的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制定之后,其实施与管理同样重要,需要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规划的实施管理,防止规划流于形式。二是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需要慎重思考行政区划与管制对部分地区城市化的阻碍作用,以及行政力量推动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与弊端。建议用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发展代替地级市、县级市、小城镇的划分,根据客观发展能力给予相应的发展权限。三是采取城市群、都市区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相互联系。

(3)乡村发展政策。一是加强农村地区计划生育的实施与管理,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二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农民人口素质。通过素质与知识教育,强化农民的经济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能力。三是要鼓励农村居民集中建房,严格控制宅基地的新批新建,改善乡村人口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地区部分就业城市化、部分社会城市化等。

中国优秀节庆城市中国牡丹城 篇6

一、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菏泽旅游业初步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条件。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景区(点)30余处,其中正在创建的AAA级景区3处,AA级景区5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处; 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3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际旅行社分支机构2处;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800余人。完成了“中国牡丹城”和“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的创建任务。

二、菏泽市特色旅游资源

(一)菏泽是全国著名的平原森林城市。已有林地面积450万亩,农田林网1082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32%。

(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菏泽曾是尧舜禹三位先贤的主要活动地区,也是殷商王朝的发祥地,曾经几度成为古中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富的始祖文化遗存。

(三)菏泽是“国花牡丹”原产地和中国牡丹主要观赏区。牡丹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唐代便有“国色天香”之称,清朝末期被定为国花。2003年菏泽完成“牡丹原产地”注册,使菏泽牡丹走向世界有了国际通行证,这是菏泽旅游业发展的独占性优势。

菏泽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2006年,菏泽被命名为“中国牡丹城”。菏泽牡丹栽培面积达10余万亩,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156个品种。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和观赏基地。菏泽牡丹曾多次在国内外花卉展评中获奖。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的111项花卉单项奖中,菏泽牡丹夺得81个奖项,充分展示了菏泽牡丹的资源优势。

牡丹旅游观赏区主要包括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和古今园:

1、曹州牡丹园。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始建于明代,占地1200余亩,其中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牡丹一百余株。园内还有牡丹的姊妹花——芍药三百余个品种。曹州牡丹园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科研中心,拥有科研成果近百项;以曹州牡丹园为窗口并辐射周边十五万亩的大田牡丹种植面积,使得菏泽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牡丹城。牡丹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由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共同设计,它既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牡丹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牡丹博物馆。

2、曹州百花园。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园区面积100余亩,培植精品牡丹20万余株,观赏芍药10万余株,拥有牡丹、芍药种苗繁育基地2300余亩。

3、古今园。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牡丹种植面积50余亩,古色古香,颇具古代园林风味。

2006年,被国家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城”荣誉称号,2007年,为保护菏泽牡丹资源和品牌,我市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申请注册了:“神州牡丹城”、“东方牡丹城”和“华夏牡丹城”商标。

三、特色突出的旅游节庆活动

浅析中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 篇7

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根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消费需求和外界的竞争环境等的动态变化, 科学地确定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一个城市只有当它不可替代时, 才能保持自己在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 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多个方面。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重在挖掘城市的个性与潜能, 发扬不易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特长, 也就是独特的竞争能力。而结合传统的城市职能定位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城市个性的认识。但是在当今这个形势朝夕变幻、机会转瞬即逝的时代, 希望对城市的发展提出正确的策略, 就需要城市竞争力理论与城市职能定位方法的相互完善和补充, 以避免与时代的脱节和发展良机的错失, 尽量减少内耗和与其他竞争城市的不必要的摩擦。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的三大城市群现状

改革开放后, 中国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 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等三大城市群, 它们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 (简称“长三角”) 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 以上海为中心, 包括江苏、浙江15个地级以上城市。长三角是中国城镇最为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体系完整, 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组成城镇系统, 区域内部城镇各类城市的数量呈现“金字塔型”特点, 形成了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20世纪90年代以来, 长三角创造出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浙江经济以放开民营经济准入, 形成以国际市场定单为主要指向的新型民营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江苏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基础上, 迅速推进产权民营化改革, 使原来以政府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快速转向以民间自发力量推动的新发展模式。特别是准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节奏、体制政策差异和商务成本变化趋势, 以苏南经济为代表, 通过吸引外资, 迅速实现与世界产业对接,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加工中心之一。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珠江三角洲城镇间连成一片的趋势十分明显, 如广州市与周围的佛山、东莞等城市, 深圳到广州的穗港经济走廊之间基本上由准城市化地区相连, 呈现出城市群的形态。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城市之间的内部联系己呈现出市场化的经济联系, 城市间的开放度较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布局来看, 主要的城市高度集中于环珠江口地区, 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及特点都存在差异的内外两个城市分布圈层。厚的

3、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指地处中国北部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市及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和张家口市, 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 人口3686万。2005年G D P为12585亿元, 占全国的7.6%。京津冀城市群因环渤海而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促进全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延伸的枢纽作用,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诸多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该城市群的北京、天津的发展水平相当高, 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聚集与扩散作用无法辐射到承接中心城市扩散能力低的中小城市, 城镇网络体系发展程度不高, 城市群竞争力水平主要由京津发展水平决定, 而不是城市群的竞争水平, 整个城市群处于效率不高的状态。近年来,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滞后于长三角、珠三角, 区域合作进展低于期望值。

(二)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分析

中国城市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大城市群的发展上。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 几乎是遵循一条路子:“作为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链低端的迁入地”, 做了“世界工厂”。中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 也很大程度上重现了这一弊病:大量发展工业, 不注意环境保护。在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下, 不少城市开始将这个问题提上日程, 但要根治这个弊病,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这种城市发展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就业压力, 增加了税收、城市G D P (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而数年后, 这种自发的城市发展道路的许多弊病实现:污染严重, 城市发展缺乏远见, 产业布局不合理, 城市人居适宜度很低, 城市重复建设及与周边城市缺乏协调和互补, 使得城市间的协同效益很低, 大多城市都几乎一个模样, 缺乏特色, 各城市间差别大, 竞争力不明显。从国际竞争来看, 与国际大都市相比, 中国城市缺乏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已经进入国际都市的舞台, 但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 还缺乏明显的难以模仿的竞争力和优势。

三、国内外城市发展定位探讨与借鉴

新世纪, 中国城市要想在国际社会搏得一席之地, 甚至发展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性大都市, 需要在参考国内外优秀城市规划和定位案例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本土发展的经验教训, 寻找适合自身的城市发展道路。

(一) 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及其启示

苏黎世传统工业区位于苏黎世市区西部, 最初形成于18世纪末。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建成了一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工业建筑。到20世纪60年代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区位价值的改变, 区内的工厂企业相继关闭或外迁, 使该区逐渐衰败。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黎世政府开始寻求西区复兴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天, 苏黎世西区已经重现生机, 工业化文明时代的历史印记与当今信息化的发展有机融合, 在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境中散发出独特魅力, 成为苏黎世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之一。这其中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科学系统的论证与策划机制。西区的复兴由政府主导实施了合作规划:从最初的论坛阶段就一直是多方参与取得了各方在认识上的一致, 确保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延续和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当前的相关项目组织多是由开发商或其他个体出于商业利益或个人意趣的主导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 参与人群也很受限制。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对效率的片面追求常常使改造显得浮华, 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段文脉的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与提升。

2、城市建设具体实施规划的制定。城市建设具体实施规划是对规划的重要深化与补充, 为实际的建设开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是总体规划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从而避免了规划与建设实践的脱节, 尤其为工业区历史文脉特色的延续和公共空间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策略。

3、城市生活的复兴。这在西区复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强调混合适居城市的概念, 将其落实到每一个街区乃至每一幢建筑内;其次, 规划建设了完整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系统, 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再次, 引入新的著名的产业机构, 确保人气, 更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4、建筑保护与改造方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地段、不同建筑, 结合新的发展要求, 采取针对性保护改造策略。西区复兴更注重对场地和建筑的历史进行原真性维护和保持, 保护原有的空间格局与文脉特征, 保留工业建筑的原有风格, 唤起人们对区域的历史记忆, 同时并不刻意强调所谓新老建筑的协调而是各自凸显其时代特色使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在对比中彰显魅力。这与中国目前广泛采用的零星建筑个体保留使旧建筑焕然一新或新建筑模仿老建筑等方式不同。

(二) 无锡城市规划的回顾与思考

在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展时期, 无锡分别与1986年、1996年和2001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

1986年版的无锡市总体规划提出以中心城为主体、小城市为两翼、城镇为纽带、乡镇企业为基点的城镇群体结构;1996版提出建设以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为两翼、中心镇为纽带, 一般镇为基点的城市群体;2001版提出建设“1个特大城市、2个大中城市、12个城镇组团”的三级城镇体系。上述规划内容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市城市化战略调整的基本导向, 也反映出无锡城市规划从主动适应“苏南模式”, 倡导均衡发展、积极鼓励小城镇建设, 到充分认识土地、环境等地区发展资源的刚性约束, 在城市建设中坚持“紧凑型都市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 并提出集约、集聚发展理念和集中型城市化战略的思想演变过程。在三版总规划中, 都延续了“经济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性质, 但是每次修编都有所侧重。

近几年来, 无锡开始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其市委、市政府就敏锐地把握新的历史机遇, 做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决策, 突破性地摒弃G D P崇拜, 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为抓手, 强力推进整个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无锡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 毫不犹豫地迎接以人为本的“绿色G D P时代”的到来。

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无锡很快跻身于全国现代化城市行列。无锡的发展与无锡的城市规划定位不无关系。同时, 无锡在发展中, 虚心地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发展经验 (2006年市委书记杨卫泽要求, 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昆山市、华西村、尚德公司三个重大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 , 将之与本地区的特点结合起来, 走出了具有“无锡本地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

以上主要从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和20年来无锡城市发展规划两个案例, 分别简要介绍了两个典型的城市规划和定位的独到之处, 并且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定位的现状, 做简要的分析。

当然, 中国大多数城市目前所处的现状与苏黎世西区和无锡具有很大的不同。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人口密度、工业结构、发展传统及政府决策偏好和政策指导方向的不同, 使得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别国或地区的城市化经验。这就要求各个城市在其城市化过程中, 要紧紧围绕该地区的特点和资源优劣势, 并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 进行适当的具有远见而且有可行的定位, 以谋求本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走具有地区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摘要:文章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展开, 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别以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和无锡城市规划的变迁为例, 简单介绍了各自规划的特色和独特定位, 并结合中国城市现状进行了探讨, 以期中国城市在“走出去, 引进来”之间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关键词:城市发展,定位,苏黎世,无锡

参考文献

[1]、王彦辉, 顾威.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及其启示[J].规划师, 2007 (7) .

[2]、翁林敏.20年无锡城市规划的回顾与思考[J].城市规划, 2007 (7) .

[3]、向俊波.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 2007 (2) .

中国城市发展 篇8

中国商业已驶入绿色商业年代,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快速发展, 倡导应用和销售节能绿色商品, 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当前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及实现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面临的关键及迫切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商业联合会将于201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将围绕“走绿色创新之路、发展商业新机遇”为主题, 邀请国家领导、专家学者、国内外商业企业高层权威人士与会演讲交流, 具体包括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战略及热点问题高层研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研讨、商业节能减排专题研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产品推介会、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及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实地考察及企业个性化商务对接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为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经验及成就, 进一步提升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品牌形象, 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楷模, 促进商业企业绿色品牌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 大会同期举办“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表彰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及绿色产品, 在大会期间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推介原则, 通过建立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 倾力打造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权威荣誉平台, 向全行业及全社会广泛推广, 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绿色商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泛华集团:创新中国城市发展模式 篇9

对此, 泛华集团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着深入的探索。

内涵的丰富城市发展需要新思维

“产业生态新城。”在泛华集团总裁杨天举看来, 城市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才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我们提出一个口号, 就是产业生态新城。中国城市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土地规划和空间规划, 新一轮的城市扩张速度在加快, 少则1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 大则上百平方公里。怎样适应这样的一个加速增长的体系?我们从两个方面去破题:一是城市规划体系的集成, 二是城市投融资体系的完善。我们从这两个方面破题产业生态新城的路径。”

这个已经在诸多城市实践的路径, 正是泛华集团进行中的“城市建设咨询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课题, 它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之一, 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 以推动城市规划和城市投融资瓶颈的破题。

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城市化进程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要求, 城乡统筹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国情,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统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宜居、宜业、宜商的和谐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目标。

泛华集团进行中的“城市建设咨询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课题, 体现出的正是对当今城市建设发展的一种反思、探索、求解和破题, 是在城市化进程被赋予新内涵的历史时期所做出的开创性实践。

着眼于城市的宏大布局, 泛华集团首先想做和正在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情:系统规划——让各式各样的规划同唱一首歌。“城市战略规划、产业规划透了以后, 城市重大项目规划也就出来了, GDP的增长速度、土地的增长速度、土地的20年增长值也就出来了, 招商规划也就出来了, 投资规划也就出来了。”杨天举深信, 惟有规划集成、即以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来串城市的所有规划, 才能谈得上城市规划有内容、有内涵, 城市发展才会有动力驱动机制、有核心启动点、有可持续性。

“我们做完规划就给地方做金融服务, 这样不仅开药方, 而且还负责抓药, 而且帮助治病。”杨天举的抱负是, 帮助城市提升价值和效益, 最后打造产业生态新城, 使得城市产业聚集产业空间格局合理。

行为的抉择路径创新推动城市发展

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高低, 更反映出了人口、要素、产业集聚以及如何集聚的过程。城市资源要素、技术、制度、文化的在城市空间框架中, 通过产业纽带, 各自之间的线性关系衍变为网络关系, 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流在网络中交汇并不断裂变, 城市因此实现了供需结构模型下的动态平衡。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泛华集团总裁杨天举说,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集合了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的确, 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 要打造一座和谐城市, 必须合理解决城市化与推进机制、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与城市投融资、城市化与城市营销、城市化与环境资源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如何抽丝剥茧般地找出破题的关键点, 从而理顺关系网, 则是决定城市开发建设成功的先决条件。

“要改变城市建设目前效率不高的路径依赖, 我们认为破解之路有两条, 一条路是通过公共组织行为消除外部效应和市场失灵现象, 引导城市和谐发展, 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另一条路就是金融资本介入城市建设产业领域, 打造并完善城市投融资机制, 实现产融结合。”杨天举说。

关于第一条破解之路, 城市规划就是最能体现并代表公共组织行为的手段。而目前的城市规划体系相对缺乏多种规划之间的横向融合。该课题提出了城市系统规划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的重要技术要求, 提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从区域竞合的角度, 要把城市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投融资规划以及相关专业规划进行系统的整合, 形成指导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立体式作战地图。对此, 有专家表示, 在我们下一个30年, 中国城市规划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和组织体系。

关于另外一条破解之路城市投融资体系, 这是基于未来中国仍将处于以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阶段、建设资金需求仍然迫切的现实判断。该课题从城市造血机能营造及防控城市经济风险的角度, 对城市的投融资体系进行了源头式的战略构建完善思路, 而非单纯的战术层面的投融资工具的简单运用。

对于这种“求本”的做法, 杨天举认为, 中国的城市发展处于典型的以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因而城市投融资的形态仍然将以开发性金融为主,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 因此需要格外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包括行政管理及市政公用市场的改革、城市资产的盘活、平台的打造、投融资渠道的开拓等, 要注重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互动辩证关系。城市投融资体系的核心是对资源、资产、资本和资金的系统整合并形成相应的标准和政策。

关于城市系统规划与城市投融资两条路径之间的关系, 该课题研究认为, 这两者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在杨天举看来, 规划体系的集成是两条路径中的基础路径, 并引导城市投融资, 而投融资的实施也将促使规划落地变现, 规划体系和投融资体系相辅相成。“所有的地方政府都面临一个永恒的话题, 就是如何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就是资金落地、项目落地。然而现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偶然招商现象比较严重, 城市系统规划和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将促进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的打造、城市的营销, 推动城市的持续招商和必然招商, 形成城市热土现象和洼地效应。”杨天举说。

城市系统规划与城市投融资模式这两条路径的创新有助于系统地梳理城市资源, 理性地诊断城市现在, 创造性地规划建设城市未来, 并以“战略为势, 创新为魂, 产业为本, 规划为纲, 金融为器”的思维去推动城市发展, 最终完善了规划城市和信用城市的功能, 并作用于功能城市的建设, 实现城市价值, 形成效率城市。

按照这种路径创新理念, 泛华建设集团已经在黑龙江省海林市、吉林省辽源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河南省新乡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等多个城市开展了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美好的启示海林市的跨越式发展

理论的文字远不及真切的现实那么吸引人, 那我们不妨把视角定格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一个叫海林的地方, 让那里正在发生的跨越式发展来为《城市系统规划与城市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这个课题写上完美的注脚。

黑龙江省海林市政府志在把海林市打造成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产业生态城市, 为此选择了泛华建设集团, 以图通过系统集成的理念来实施城市规划和投资建设。2004年7月, 当海林市政府决心打造自己的城市的时候, 应该说是慎重的。经过5年的实践, 当地政府发现当初的决策是对的。

“在立足城市资源秉赋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地理特色、地域民俗文化等各种有利因素, 泛华建设集团系统地整合了我市的城市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 编制了《海林新城概念性规划》, 推进了城市规划体系与城市建设的进一步融合, 使城市发展愿景、阶段性目标和实施举措有机统一。按照规划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牡丹江城市副中心、打造北方生态明珠城的战略目标。”海林市市委常委、海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凤林说, “实践证明这个规划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这个定位是准确的。”

按照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通过系统集成规划和投融资模式创新, 从战略发展的角度, 海林市开展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 制定了发展战略目标, 确定了实施路径和时序, 并注重产业集群和城市名片的打造。同时为破解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资金瓶颈, 海林市和泛华建设集团共同完善城市投融资体系并打造城市投融资平台, 促成经济开发区规划落地、项目落地、资金落地。由于经济开发区定位准确、规划合理以及资金瓶颈得到破解, 海林经济开发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合作以来, 海林市两届市委、市政府在执行这个规划的过程中信心越来越强。围绕北方生态明珠城的战略目标, 海林市开展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全国环保模范城五城联创。“我市已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计划试点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今年有望完成‘国家园林城’创建工作。”海林市市委常委、海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凤林说, “2004年, 海林市在全省的综合实力在60多个县市中排名13位, 而通过和泛华建设集团的合作, 2009年跻身第2位, 海林市真正实现了跨越。”

截至2009年, 海林市的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 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和框架也已全面完成, 而2004年时, 海林市的财政收入不过2亿元。

通过泛华建设集团, 海林经济开发区相继与广东商联会、上海木业协会、浙江总商会、黑龙江和哈尔滨市家具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 一批批客商纷至沓来。

“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以木业为主, 对俄出口加工的农副产品、轻工和医药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已有亚洲著名的国际家具制造企业台升国际集团, 排名世界500强的瑞典宜家木业、亚洲著名的实木地板骨干企业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亚洲著名的宝石加工企业世元首饰等52户企业入驻开发区, 合同引资额32亿元, 初步呈现出了项目入驻、产业聚集的良好态势。开发区的税收现已占到全市年增幅的40%, 自身的造血机能日益增强。”王凤林说, “客观的讲, 是泛华建设集团帮助海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海林的跨越式发展虽只是该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之一, 但这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课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或许这也昭示着下一个成功案例的出现, 或者是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近些年来, 中国步入了一个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阶段, 而这个阶段对没有进行过工业革命的中国而言显得仓促和生疏。城市化在西方国家经过了几百年的历练, 即使时间如此漫长, 几乎没有城市不经过生命周期间生与死的考验。在这个考验中, 有的城市新生了, 而有的城市没落了。中国要在短短的几十年走完这几百年的城市发展路程,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 更需在城市化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的如今, 把准时代脉搏, 破解城市发展瓶颈, 创新性地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之路。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历史新时期, 该课题正是从城市发展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 提纲挈领地找出破题路径, 从系统集成规划和投融资模式完善这两条路径去破解城市发展建设的难题, 从而打造城市建设发展新模式,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杨天举:泛华集团总裁、党委书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专家组组长, 中国建筑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工程设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建设60年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辽宁省房地产发展功勋人物, 多个城市经济发展顾问。

创立泛华集团前, 杨天举就职于原国家计委、国家建设部, 负责大型建设项目审批、产业政策研究及行业管理, 具有丰富的城市建设发展理论和项目实践经验。

浅析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篇10

当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后,这些新城市居民首先面对的是传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不平衡不对称应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信息化是实现城乡文化知识共享、信息传播对称,消除数字鸿沟的必要手段。“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理念,是城镇信息化的投资重点。

中国的智慧城市是我国的部分机构和企业结合我国正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需示而推出的一个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信息化建设理念。

智慧城市是由传统互联网与物联网组成的全新智能网络系统。其基础是“物联网”,核心技术是“云计算”,关键技术是“大数据”。智慧地球通过物联网的感应和控制技术,将地球上所有包含或关联人类信息的物体接入智能网络,增强物与物(M2M)、人与物的社会关系,大大增强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增强每个人在网络中的社会属性,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物理世界的高度融合,打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以后的社会关系中不光有人与人的关系、还会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加强人与社会的全方位联系,丰富每个人的社会属性,改变社会形态,推动文明进程。

中国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没有大规模地采用国外企业提供的技术框架和解决方案,而是坚持以“自主可控”作为发展这一技术和产业的前提。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们至少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智慧城市在中国能够得到几乎与世界同步的发展速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及时介入功不可没。早在2012年12月,住建部就下发了《国家智慧城市暂行管理办法》,对智慧城市的试点申报、评审办法、建设和评审的指标体系都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是智慧城市在中国的第一个规范类文件,对当时各地的城市规划和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调研活动,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发展规划和产业优惠政策,全国近100个城市申报成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单位,中国智慧城市自此进入了大发展时代。

进入2013年,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共90个试点城市名单,第二批共50个试点城市也在不久后公布,140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这给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就要进入实质的启动阶段了,这给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点燃了众多企业和机构的创业激情。

2013年4月,住建部出台了又一个重量级的指导文件《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技术框架、平台标准、功能模块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指导。这个指南的出台,使产业界和各地政府都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产业界得到了明确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指引,各地政府得到了制订各自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标准和依据。很多软件和物联网企业纷纷把研发和市场的角度转向智慧城市,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和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若干加快发展智慧城市产业的实施细则,无锡、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建立了专门的智慧城市产业园区,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其中无锡、上海、成都还专门设置了智慧城市及物联网的研发园区和生产园区。“指南”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大繁荣时代。

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订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标志着智慧城市已经得到了最高国家机关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必将引发一轮新的产业浪潮,加快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使整个信息产业界都得到一次飞跃式的发展。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和文化的再发展。

在整个智慧城市产业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时,我们却要给这个产业浇点冷水,但浇水的目的不是为了熄火,只是为了降温。根据最近两年我们与一些从事物联网等相关于智慧城市企业的接触,了解到目前号称从事物联网、智慧城市产业的很多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些传统监控安防、电子信息等这类企业的重新包装而已。他们从事的业务和研发,仍然与以前的业务在实际内容上基本相同,往智慧城市或物联网方面包装显得比较牵强。很多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对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这些现象可能会导致将来企业的发展进入说一套做一套、挂羊头卖狗肉的恶性循环中,也有可能进一步影响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投资决策。需要研究清楚目前产业界存在这些乱象的原因,重新认定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涵。作者觉得: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先从”智慧”这个词语本身开始。

应该非常佩服当初将“智慧”这个词用在信息化解决方案里的这位人物,他把一个文学词汇成功的用在了信息化这样的科学领域。他选择“智慧”这个暗示性强,准确性低的词汇,为后来的软件商和集成商们提供了大量的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中国的企业都是极敏锐的,当智慧城市这一理念提出以后,面对巨大的市场机会,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一夜之间给各自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冠上了“智慧”之名,做物流管理软件的改名叫“智慧物流”、做工业控制的改名叫”智慧工控”、做医院管理软件的改名叫“智慧医疗”、做教育信息化的改名叫”智慧校园”,就连原本做门禁系统、监控设备这样的安防厂商也摇身一变,称自己也是搞”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了。

我们必须要明白:产品不是方案,单一产品和功能软件不能代表更不能代替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具有那些特征呢?

我国智慧城市的大致技术框架与美国提出的智慧地球是一致的,都是以“物联网”和“传统互联网”为基础、以“云计算”为核心,以“大数据”为关键技术的全新智能网络系统。与智慧地球不同的是,我国的智慧城市更加强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技术的自主可控和标准统一。

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基本性能主要是计算力和存储力,我们从计算力和存储力的部署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了智慧城市的三大特征。

计算任务向数据迁移是智慧城市的第一个重要特征。计算力是智慧城市的主要“智慧”来源,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计算任务向数据终端的迁移,用以同时在大量的数据终端上发起计算任务。

要实现计算任务向数据终端的迁移,这就要求前端设备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性能,而这正是智慧城市的第二个重要特征。

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前端与后台的计算力和存储力进行抽象的动态整合,按需进行弹性分配,以达到最高的资源运行效率,这是智慧城市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以上三个重要特征,都是由云计算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所决定的。

日前有学者曾提出目前中国的智慧城市提法太早,城市的信息化基础薄弱,还不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对于这个问题,换一种思路想:智慧城市的建设本身就包括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而不必纠结原始积累。

智慧城市真正缺的是一个国家级的技术标准,以及完整的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虽然明确了智慧城市要走自主可控的道路,但可能因为前两年作为智慧城市基础和核心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本身就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其形态也一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造成了高度依赖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城市更加难以描述和定义,一个新事物如果连描述和定义都还成问题的时候,要对其制订技术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经过最近两三年的高速发展,可以看到,物联网的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中国的一些物联网企业在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方面已经基本掌握了应用技术,虽然离全面掌握核心技术还有一段距离,但掌握应用技术至少能够让我们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不那么直接和被动。

在云计算方面,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产业界和学术界都在重新思考和调研她的技术形态和商业模式,目前云计算更多的被理解为一种新的网络架构方式和服务交付模式,云计算正逐步褪去那些被有意加上的功利光环,回到本来的样子。

当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概念日渐清晰以后,应该尽快重新厘定智慧城市的技术概念和发展方向,迅速制订出国家级的技术标准,推动智慧城市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关于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系统的建立,前期确实受制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形态不确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直没有实质的进展,加上绝大多数安全厂商都是从事基于传统互联网的业务,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智能网络系统。传统安全厂商需要大量时间解决物联网和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系统架构问题。为了加速这个过程,应该由相应的政府机构来牵头制定智慧城市下的信息安全标准和相应的信息安全评估体系,用以指导和帮助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

智慧城市从2009年开始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后,各地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分别选择了“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中选择了全面推进的城市有:深圳、南京、佛山等城市,他们分别提出了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选择了重点突破的城市有:南昌、重庆、沈阳等城市,他们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面向教育、医疗、环保方面的渐进式发展规划。

根据近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地为了推进智慧城市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是国务院于今年3月上旬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建设列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智慧城市终于有了一个国家级的纲领指导文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同和重视。各地相继出台了很多具体的政策和实施细则,全国的智慧城市产业再次进入了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期。武汉、成都、广州等城市都相继推出新的产业政策和和各自设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武汉提出了“113”总体架构,确定了一个打造中部地区“智慧之都”的发展目标;建设一套以物联网、传统互联网、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应用、产业、运行三大核心体系。

成都推出了”三中心、两基地、六体系和一高地”的战略目标。即:建立成物联网应用中心、物联网研发中心和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初步形成物联网成果孵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建设成都高新区物联网研发基地,双流县物联网制造基地),初步构建起物联网产业创新体系、应用推广体系、标准研制与验证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基础体系和产业要素保障体系,打造以物联网企业为核心、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联盟为支撑,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

广州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广州”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的综合战略,重点是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智慧社区、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幸福广州、智慧交通、智慧乡村,共八大领域的投入和建设,目标明确地推进建设智慧广州的进程。

中国智慧城市的从整体的产业和技术层面来说,其发展水平其实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目前的主要面临的还是技术标准的统一问题和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并且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科学的宏观的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相信中国的智慧城市技术和产业必将得到全面的稳健发展,为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智慧城市从理论到实践,从大量接触国外技术到深入思考国家安全,经过了颇多曲折,在经历了几年的风雨兼程以后,终将尘埃落定,走出一条自主、安全、健康的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篇11

【关键词】中国城市发展状况;同化;发展水平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城市人口大增,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明显上升,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上出现了一批特大城市,在城市的分布与现代化的水平上也都有明显变化与提高。中国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发展迅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规模结构升级进程明显: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5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城市的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193个发展为2008年底的655个,是发展中国家同期增加城市最多的国家。截至到2008年底,城镇人口达6.07亿,占全国总人口45.68%,城市建成区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许多中小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特大城市,比如苏州、杭州、昆山、东莞、佛山等等。2008年,30个地级市的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15个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北京和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创造了全国62%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国城市经济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中国城市强势发展过程中,除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外,苏州、杭州、青岛、东莞、珠海、长沙、南昌等后起城市,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加速赶超,相继复制和创造着“经济奇迹”: 2005年东莞的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2007年突破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1995~2002年,苏州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1.4%,2006年接近5000亿元,2000~2006年,南昌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4.16%,2007年达到1390.10亿元。

二、中国区域集群化明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的区域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并成为目前支撑中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区域,带动着周边地区的发展,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龙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和浙江两省的15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其中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4个,截止到2008年底有建制市53个,建制镇1022个,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51.65%,城市体系完备,以华东区为其主要的直接腹地,其面积1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最具活力的都市密集区,被法国学者戈特曼称之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地域上主要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主要包括副省级特大城市广州、深圳2个,地级市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肇庆、江门共计7个。总体来讲,珠江三角洲是以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小城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截止到2008年底共有建制市17个、建制镇324个,其面积4.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占华南地区的31.36%,人口密度为1135人/平方公里,地区经济增长12.6%。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流动人口主要输入区域和广东省人口主要集聚地。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广州、香港(深圳)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密集发展,空间布局相对均衡的网络化城市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圈。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唐山、廊坊4个地级以上建制市及所辖县市,主要是以北京、天津“双城”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北京、天津及唐山、保定、廊坊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以北方地区为其主要的服务和辐射腹地。截止到2008年底,京津冀城市群常住人口将近7947万人,其土地面积18.34万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29800亿元。作为我国的首都所在地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北方最大的工商业港口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的政治文化角色是其他经济圈所无法代替的。

三、中国城市化到了关键时期

从城市化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化已不再是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化率已经到了45%以上,进入了城市化的峰值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现阶段城市化不再是追求城市化率这样量的指标,而应注重城市化发展的内涵,但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市规划滞后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里,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出现了建筑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功能不健全、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文物破坏普遍、城市景观不协调、建筑文化杂乱无章等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我国许多城市缺乏个性和特色,城市建设标准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市综合开发率低,规划趋同性严重。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城市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市缺乏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我国655个城市、将2万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不按科学态度搞建设,出现大量的宽马路、大广场、豪华办公楼等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二)城市化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条件、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的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非常明显。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空间分布出现东南部十分密集、西北部稀疏的现象。东部地区基本形成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中心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较大城市仅限于省会城市,城市体系也很不完善。总体而言,中国的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西部地区发展最慢,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而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城市产业结构同化

中国许多城市,在产业发展上,没有考虑城市自身和城市依存的区域条件,没有区分中心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追求“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同化严重。汽车紧俏时,都一起搞汽车产业;创意产业时髦时,都一起来追求创意产业。目前,全国有近10个城市要打造动漫产业之都。由于城市产业结构同化严重,我国的钢铁、电解铝、电子、焦炭、铜、汽车等行业从2005年开始显现产能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等也有潜在产能过剩的问题。2005年,由于产能过剩,中国亏损企业额同比上升57.6%,亏损主要集中在石化、电子、机械、电力、冶金行业,五个行业新增亏损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亏损额的80%。目前产能过剩更加严重,根据发改委公布的资料,2008年电解铝行业产能高达1317万吨,闲置能力超过300万吨;钢铁行业2008年产能达6.6亿吨,生产能力将大于市场需求1.6亿吨,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比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综合能力还要多;水泥预见将产能达到27亿吨,但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

参 考 文 献

[1]闫小培,曹小曙.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美国·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2002

[4]卢胜.城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

[5]毛志雄.中国城区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2

[6]邢海风,柴彦威.大城市边缘新兴城区地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趋势[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7]刘双良,张志泽.现代城市管理与经营[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城市发展 篇12

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截至2010年,“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纲要(2011-2020年)”儿童与健康和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有: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其它目标还包括: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妇女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性病感染率得到控制。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等。

两部新纲要的颁布实施引发了我国卫生和医药工作者对今后在临床医疗和医药研究与开发的深度思考。

上一篇:钢管表面涂层材料研究下一篇:生成兴趣的大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