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图

2024-08-02

中国城市地图(共12篇)

中国城市地图 篇1

贸易地图的概念

进入21世纪,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一方面, 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的步伐加快, 政府和企业对出口增长转变方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方法帮助政府制定和完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指导企业分析和开拓国际市场。为满足政府和企业的需要, 我们在借鉴联合国贸发大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推出“中国出口地图”。本文简要介绍贸易地图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出口产品地图, 以后还将陆续刊登中国出口国别 (或地区) 地图。

贸易地图是从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对贸易状况进行分析, 并通过图表加以表述的一种贸易分析方式。贸易地图可分为出口贸易地图、进口贸易地图两大类, 每一类又可从不同角度细分为若干种类。例如, 出口贸易地图可分为出口产品地图和出口国别地图;出口产品地图又可分为出口产品增长地图和出口产品份额地图等。

贸易地图能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并为政府、贸易促进机构等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益的帮助。首先, 贸易地图能为政府制定贸易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贸易地图, 政府可以了解哪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具有开发潜力, 哪种行业或产品应该鼓励生产、扩大供应, 哪个行业属于夕阳产业等等, 从而有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贸易政策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贸易地图可以帮助贸易促进机构确定重点扶持的出口行业与产品以及重点开拓的国外市场, 利用有限的资源, 促进贸易发展;贸易地图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和市场定位, 寻找市场机会, 降低出口风险。

贸易地图的使用方法

贸易地图由平面坐标图 (通常称为泡泡图) 、数据表和文字解析三部分内容构成。泡泡图形象地展示贸易状况;数据表提供贸易状况的基本数据;文字解析则对贸易状况进行高度概括。

下面以出口产品增长地图为例, 介绍贸易地图的使用方法:

出口产品增长地图主要分析一国 (或地区) 出口产品增长情况。内容包括三部分:泡泡图 (2幅) 、数据表 (1张) 和文字解析 (1篇) 。

1、泡泡图

泡泡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一国 (或地区) 的贸易状况。在出口产品地图中, 泡泡图分为两种:出口产品增长地图、出口产品份额地图。

出口产品增长地图显示一国 (或地区) 出口产品增长率与世界进口增长率的对比情况 (见下图) 。

图中, 横坐标是一国 (或地区) 出口增长率, 纵坐标是世界进口增长率。泡泡代表不同产品。泡泡的大小由该国 (或地区) 某产品的出口额决定, 泡泡的位置由该国 (或地区) 该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以及同期该产品世界进口增长率决定。

斜线是450线, 用于比较一国 (或地区) 出口增长率与世界进口增长率的大小:在450线上, 该国 (或地区) 出口增长率等于世界进口增长率;在450线右侧, 该国 (或地区) 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该产品世界进口增长率;在450线左侧, 该国 (或地区) 出口增长率低于同期该产品世界进口增长率。

横坐标轴与450线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

一是第一象限中450线右侧区域, 即OAB三角形区域, 如右图中阴影部分。

若泡泡落在这个区域, 表明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增长, 但同期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不仅增长, 而且出口增长率高于世界进口增长率。说明该国 (或地区) 的这些产品是在扩大的世界市场上保持了上升的势头, 出口状况良好, 我们称之为“赢家”。

二是第一象限450线左侧区域与第二象限, 即OAGF梯形区域, 如右图中阴影部分。

若泡泡落在这个区域, 表明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增长, 但同期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进口增长率甚至下降。说明该国 (或地区) 的这些产品是在扩大的世界市场上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出口状况不佳, 我们称之为“表现不佳”。

OAGF梯形区域又可以分为两部分:OAH三角形区域与O F G H方形区域:在O A H三角形区域, 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增长, 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也在增长, 只是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进口增长率;但在OFGH方形区域, 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增长, 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却在下降。

三是第三象限中450线左侧区域, 即OEF三角形区域, 如右图中阴影部分。

若泡泡落在这个区域, 表明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下降, 该国 (或地区) 的出口也在下降, 且该国 (或地区) 的出口比世界进口下降的幅度更大。说明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是在萎缩的世界市场上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我们称之为“衰落部门”。

四是第三象限中4 5 0线右侧区域与第四象限, 即O B C E梯形区域, 如右图中阴影部分。

若泡泡落在这个区域, 表明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下降, 但同期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在增长或下降幅度小于世界进口下降幅度。说明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是在萎缩的世界市场上保持了上升的势头, 我们称之为“逆势增长”。

OBCE梯形区域又可以分为两部分:ODE三角形区域与OBCD方形区域:在OBCD方形区域, 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下降, 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却在增长;但在ODE三角形区域, 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下降, 该国 (或地区) 这些产品的出口也在下降, 只是出口下降幅度低于世界进口的下降幅度。

2、数据表

数据表提供一国 (或地区) 出口产品状况的基本数据。例如:

上表中主要指标解释如下:

“出口额”:报告期某产品出口额;

“出口增长率”:基期至报告期, 一国 (或地区) 某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

“世界进口增长率”:基期至报告期, 世界某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

“占世界进口比重 (%) ”:报告期, 一国 (或地区) 某产品出口占世界该产品总出口的比重;

“占世界进口比重增加”:报告期比重减基期比重;

“最大出口市场及对其出口比重”:报告期一国 (或地区) 某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及对该市场出口占该国 (或地区) 该产品当年总出口的比重。

上表中, 基期是1999年, 报告期是2003年。

3、文字解析

文字解析概括分析一国 (或地区) 的出口产品状况, 从中可以了解出口详细信息。

中国出口产品地图

1999-2003年, 中国出口的所有14类产品均为赢家, 这些产品的世界进口在增长, 而中国出口增速更快, 占世界市场份额持续增加。

在这些产品中, 中国矿产品和化学品出口表现尤为突出, 其中, 中国矿产品年均出口增长率为22.21%, 大大高于世界矿产品10.62%的进口增长率, 而世界矿产品进口增长率又高于世界进口平均增长率, 说明中国矿产品在迅速增长的世界市场上不断扩大份额, 出口势头良好;化学品的出口表现与矿产品类似。

中国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表现良好。中国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年均分别增长42.67%、35.05%, 远高于这些产品不到6%的世界进口增长, 出口势头较好, 占世界市场份额也较大幅度增加, 其中, 电子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增加最多, 2003年较1999年增加2.89个万分点。但是, 世界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市场增长相对较慢, 低于世界平均进口增长率, 世界市场扩张乏力可能会对我国电子产品长期扩大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运输设备、电子器件、金属及制品、纺织品、木制品和纸等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0%左右, 高于这些产品6%左右的世界进口平均增长;新鲜食品、服装、皮革及制品等产品出口增长与世界进口增长基本匹配, 市场较为稳定。

中国城市地图 篇2

一、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2012年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全面开展“精细管理、服务群众”活动,实施环境秩序分级分类管理,提升重点大街、重点区域、进京通道的环境景观,抓好街巷胡同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发动,集中力量推进,启动全市现有882栋简易楼改造,实施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房屋改造工程,统筹解决好抗震节能、设施配套、停车管理等问题,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158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任务。实施地下管线消隐改造,加强安全防护和动态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升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水平,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任务,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北京”。

二、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2012年工作计划提出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启动实施“智慧常州”三年行动纲要,加快把我市打造成“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实施人口家庭幸福工程,开展婴幼儿、青春期、中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提高人口家庭公共服务水平。全力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承办好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等重大赛事。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完善城乡基层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共13处出现“智慧”内容。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深化改革开放,科学规划、从容建设南沙新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继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两年的努力,全市城市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主干道、背街小巷、玄武湖景区等综合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继续推进16条主干道和500条街巷整治,整治户外广告、店招,整治违章建筑,实施二环(绕城公路、明外郭—秦淮新河)十线道路的绿化提升计划。整治街头巷尾的绿化小游园环境。加快“智慧南京”顶层设计和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景观设计,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加快建设和优化布局公厕、变电站、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构建管建并重的绿化管养新机制,推进城市市政绿化养护的标准化、市场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

五、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使信息化更好地惠及市民服务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全面构建以智慧运行、智慧管理、智慧产业、智慧生活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继续推进基础网络提升改造,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光纤到户建设改造新增200万户,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全覆盖,逐年降低宽带上网资费水平,努力建设全国资费水平最低的城市之一。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进郊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

建设,新增覆盖5000处无线热点。深化“三网融合”,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支持融合型业务发展。推进互联网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四期等项目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推动城市信息安全应急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六、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力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攻坚战,加大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推动力度,促进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努力构筑高端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着力提高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坚定不移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推出新一批工业重大项目,狠抓项目投达产,新投产项目产值2700亿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新兴产业聚集区,尽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重点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等示范工程,建设胰岛素生产基地、英利等一批重点项目,扩大风电设备、光伏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等生产能力。加快轻纺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进“智慧天津”建设,全面启动“三网融合”试点。高度重视和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加强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子牙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七、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以大城管提升城市形象。全方位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继续完善城管体制,加强现场管理、直接管理,及时处理群众投诉,细化考评制度,实施重奖重罚。启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政府服务呼叫指挥中心、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筹高效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机制。强力整治市容违章行为,聘请1100名市容环境监督员、200名交通协管员,协助监管市容,对乱吐乱扔等行为实施现场处罚。切实整治违规渣土车。严厉打击损绿、毁绿、占绿等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城区户外广告。整合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线路,配套站场建设,加强公交管理服务创新。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规范出租车管理。加强城管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

八、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打造“智慧城市”。统筹做好城市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加快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分区域、按步骤推进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扩大生产、流通、服务、社会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面,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市化。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九、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0%,突破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经济规模争取进入全国前十名,力争成为广东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辐射华南的产业服务中心;“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规划重点任务基本完成,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行有通衢、治以法尊”的社会发展目标。

十、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高水平管理。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推进园林、市政等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主体作用,完善网格化管理,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合肥”建设,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平台,加快建立全市地理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字化、动态化、实时化管理水平。加大“文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力度,推行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加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校

车保障和交通安全监管,继续推进“黑头车”整治,缓解“打的难”,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通畅。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大力控制和减少扬尘污染,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十一、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坚持提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一是以科学的城市管理和先进的硬件设施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把国际化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加强城市管理,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在软实力上向国际先进城市看齐。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建成新航站楼,加快厦深铁路、深圳东站等重大交通工程进度,推动深中通道、深茂铁路、赣深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三期工程。深化公交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公交都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高到54.5%。继续打通断头路,改善交通微循环。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建设“智慧深圳”,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光纤宽带网络为重点,打造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家庭宽带用户达到350万户,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85%以上。构建多元化的能源资源保障体系,推进南方电网深圳抽水蓄能电站、LNG接收站等项目,完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积极推动西江引水工程,逐步形成双气源、双水源供应格局,保障城市供气供水安全。

十二、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倾力打造一流省会城市。主城提升增亮点。加快新源财富大厦、勒泰中心、中国美食街等一批集高端商务办公、大型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和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快新客站广场拆迁及周边路网建设和商业开发。加快胜利大街地下商业街建设进度。新区建设出形象。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加快正定新区建设,大力推进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26个功能性项目建设。年内初步形成两环、三横、三纵的主路网框架,力争河北出版集团、华侨大厦等总部经济项目“五一”前开工。完善设施强功能。加快西阜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平赞、石太二通道和南绕城高速公路。推进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快三环辅道建设,确保石铜公路建成通车,启动正无公路藁城、无极段和京港澳高速市区连接线建设。启动空港综合交通枢纽、新火车站综合客运站建设。扩大热源热网覆盖面,新增供热能力2350万平方米。园林绿化添新景。改造提升文化广场等5座公园,启动环城水系东线、西线景观绿化、游船码头工程。提速民心河二期建设,确保年底前9.55公里河道整治全面竣工。在城市主干道沿线和重要节点见缝插绿多植树,新建10处游园绿地,新增城市绿廊绿道20公里,中心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以上。城市管理上水平。增加环卫作业机械设备,把二环路纳入机械化保洁范围,提升裕华路、中山路、中华大街等重要路段和繁华商业区域的夜景景观。

十三、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围绕中心城市“一核四城”的总体框架,高水准规划建设滨湖新城和高铁新城。优化平江、沧浪、金阊3个新城的功能及业态布局。在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争取沪通、通苏嘉、沿江等城际铁路尽早获准开工。建成苏州火车站南站房和南广场配套工程。建设常嘉高速公路、太仓疏港高速公路、张家港疏港高速公路、312国道苏州改线段,高标准完成苏虞张公路北段快速化改造。实施中环快速路以及东环、南环快速路延伸工程,新建改建一批城市道路。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投入运营,2号线实现洞通,抓紧开工2号线延伸线和4号线。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推进苏州港码头泊位建设,完成货物吞吐量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开展苏南运河、杨林塘等重要航道整治,续建张家港复线船闸。加大城乡电网新建改建力度,建成投运正负800千伏同里换流站。建设“城市光网”和“无线城市”,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加快信息化进程,打造“智慧苏州”。加强人民防空工作,新增人防工程72万平方米。重视防治地质灾害,新建一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气象监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增强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整治规范城市交通秩序,科学规划和建设停车场,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努力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健全“数字城管”体系,推行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强化路段、片长负责制,严格管理工程车、渣土车,优化美化城市形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试点工作,建

成餐厨垃圾收集处置二期和七子山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工程和建筑垃圾处置场。

十四、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抓住市場變化的倒逼機遇,不失時機地加快結構調整,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強化科技人才支撐。深入部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圍繞建設“東方硅谷”目標,更大力度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加快推動“530”項目產業化進程。啟動實施大學生引育創業五年行動計劃,建立較為完整並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體系,促進形成各類人才集聚無錫的良好氛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積極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動開放創新,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國家標准的制定。重點建設物聯網研究院、國家光伏產品檢測中心、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市級財政每年投入20億元資金,以引導和推動科技創新及產業轉型。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以上,高新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8%。壯大新興產業規模。按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成長性要求,在新興產業急需的關鍵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技術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核心新產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和較大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擴大新興產業產出規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開展協作配套和聯合創新,打造掌握核心技術、具有較強競爭力、形成上下游配套的高端產業鏈條。深入推進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建設,努力搶佔制高點,加快產業化步伐。啟動實施“智慧城市”計劃,推進感知環保、感知交通、感知電力等一批應用示范工程,使之盡快形成產業規模。推動制造業高端發展。加快傳統制造業和優勢產業技術升級,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全力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技改投入佔工業投入比重達75%。實施100項“兩化融合”重點項目,新增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20家以上。推廣企業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推進企業品牌產品規模化工程,新增省級以上品牌90個,國際注冊商標40件。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深入實施服務業發展超越工程,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5%。重點培育一批軟件服務外包龍頭企業。開發和整合旅游資源,優化體制機制,加強營銷策劃和重點市場開拓,加快發展旅游綜合體,重點建設旅游目的地,爭取旅游服務業發展較大突破。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打造具有較高水准的會展品牌。整合與建設石塘灣、新安等物流園區,積極發展口岸保稅物流、空港物流、城市配送等新型業態。大力發展銀行、保險、債券業務與產權市場,加快推進太湖新城金融商務街區和一批重大城市綜合體建設。實現文化產業振興。科學規劃文化產業布局,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重點支持影視傳媒、創意設計、數字出版、動漫網游、演藝娛樂等產業發展。精心打造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新區創意產業園、無錫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崇安家居設計中心等集聚區,加快建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加強宜興紫砂、惠山泥人、竹刻、錫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加快市場價值開發和產業化。鼓勵文化企業在與科技、金融、旅游等產業融合中創新業態,延伸文化產業鏈。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加快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提升農田裝備水平,高效農業、設施農業、高標准農田面積比重分別達56%、14%和60%。建成千畝以上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0個,農業園區化比重達20%。大力發展生物農業、感知農業、生態農業,不斷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為農服務示范社,提升農村合作經濟水平。

十五、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形成“智慧城市”雏形,推进“智慧型”公共服务。全面实施“光城计划”,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光纤到户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建成无线城市,无线宽带覆盖率100%。实施物联网、云计算示范工程,实现车联网全覆盖。推广普及“武汉通”。

十六、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智慧城市:

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努力建设理想城市。树立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包容发展和人本发展理念,走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按照城市定位精准、立面精致、管理精细原则,制

中国优秀节庆城市中国牡丹城 篇3

一、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菏泽旅游业初步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条件。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景区(点)30余处,其中正在创建的AAA级景区3处,AA级景区5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处; 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3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际旅行社分支机构2处;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800余人。完成了“中国牡丹城”和“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的创建任务。

二、菏泽市特色旅游资源

(一)菏泽是全国著名的平原森林城市。已有林地面积450万亩,农田林网1082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32%。

(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菏泽曾是尧舜禹三位先贤的主要活动地区,也是殷商王朝的发祥地,曾经几度成为古中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富的始祖文化遗存。

(三)菏泽是“国花牡丹”原产地和中国牡丹主要观赏区。牡丹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唐代便有“国色天香”之称,清朝末期被定为国花。2003年菏泽完成“牡丹原产地”注册,使菏泽牡丹走向世界有了国际通行证,这是菏泽旅游业发展的独占性优势。

菏泽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2006年,菏泽被命名为“中国牡丹城”。菏泽牡丹栽培面积达10余万亩,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156个品种。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和观赏基地。菏泽牡丹曾多次在国内外花卉展评中获奖。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的111项花卉单项奖中,菏泽牡丹夺得81个奖项,充分展示了菏泽牡丹的资源优势。

牡丹旅游观赏区主要包括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和古今园:

1、曹州牡丹园。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始建于明代,占地1200余亩,其中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牡丹一百余株。园内还有牡丹的姊妹花——芍药三百余个品种。曹州牡丹园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科研中心,拥有科研成果近百项;以曹州牡丹园为窗口并辐射周边十五万亩的大田牡丹种植面积,使得菏泽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牡丹城。牡丹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由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共同设计,它既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牡丹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牡丹博物馆。

2、曹州百花园。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园区面积100余亩,培植精品牡丹20万余株,观赏芍药10万余株,拥有牡丹、芍药种苗繁育基地2300余亩。

3、古今园。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牡丹种植面积50余亩,古色古香,颇具古代园林风味。

2006年,被国家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城”荣誉称号,2007年,为保护菏泽牡丹资源和品牌,我市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申请注册了:“神州牡丹城”、“东方牡丹城”和“华夏牡丹城”商标。

三、特色突出的旅游节庆活动

聚焦“中国粮食地图” 篇4

在过去的30年里, 曾经肥沃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 蜕变成了现代的工业城, 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以及东北部地区则承担起了粮食主产区的重任。中国的粮食生产于是向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份集中。至2008年, 北方粮食生产已全面超越南方, 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79%和53.44%, 南方粮食面积与产量占全国的份额则减至45.21%和45.66%。“南方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太快, 这导致耕地减少的速度也太快, 粮食保障已经靠不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 “最靠得住的还是黑龙江, 中国50%以上的增产来自黑龙江, 黑龙江在中国粮食领域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相关资料显示, 1990年~2010年, 中国粮食的供求格局已大致形成:当前粮食供给有余的主要是东北区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冀鲁豫区 (河北、河南、山东) 、长江区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和西北区 (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新疆) ;供给不足的主要有东南区 (福建、广东、海南、江苏、上海、浙江) 、京津区 (北京、天津) 、青藏区 (青海、西藏) 和西南区 (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重庆) 。这种分化最终导致了“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的转变, 并且这一格局还在进一步增强。

《中国经济周刊》采用最简单的经验估计法, 即粮食总产量/ (常住人口×人均粮食消费量400公斤) , 统计出《2012年各省份粮食自给率》。最高的是黑龙江, 高达375%, 接下来依次是吉林、内蒙古、河南、宁夏、新疆、安徽等, 大约16个省份的自给率大于100%。而缺粮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省份。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青海、海南成为最缺粮的8个省份。

中国粮食“十连丰”可期

尽管部分省区缺粮, 由于历届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在经历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少有的粮食总产“九连增”之后, 中国农业生产正向“十连丰”迈进。夏粮重要产区河南省的8000多万亩小麦今年再次获得丰收, 预计夏粮总产在630亿斤以上, 平均单产有望突破800斤大关。

中国农业部发布的信息显示, 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小麦主产区的机收工作已相继告捷。截至6月27日,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3.22亿亩, 超过应收面积的94%, 夏粮基本到手。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收情况看, 全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夏粮丰收意义重大, 为实现全年粮食“十连丰”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粮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0%以上, 虽然在全年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不是最大, 但夏粮中的主体——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李国祥说, 夏粮丰收对保障口粮的有效供给和稳定粮食市场有重要意义, 为全年粮食增产开了一个好局。

中国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秋粮占中国全年粮食总产的70%以上, 对确保全国粮食丰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最重要的秋粮产区在东北。2012年黑吉辽蒙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达到2740亿斤, 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的25%。虽然这些主产区刚刚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春涝, 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仍然稳定。今年, 全国产粮状元省黑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1亿亩, 玉米播种面积首次突破一亿亩。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也达到1.09亿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75万亩, 均比上年增加。粮食总产占全国四分之一的东北四省区播种面积稳定, 为全国秋粮丰收打下基础。“制约秋粮生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气候。”有专家说, 今年秋粮主产区农作物播种时间推迟一周左右, 个别地区推迟时间更长, 对秋粮生产影响很大。对于秋粮来说, 最大的不利就是后期光热不足。如果冬季霜冻来得早, 农作物成熟度不够, 可能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打击。应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通过技术手段把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发布的消息称, 2012年云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27.8万吨, 比上年增产4.5%。从2003年至2012年, 云南省粮食生产已实现“十连增”, 难能可贵的是粮食连年增产是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 近年来, 先后启动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中低产田地改造、高稳产农田建设等;认真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 加大省级扶持粮食生产的奖励措施,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抓好十大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 重点实施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集中育秧育苗、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和农机耕播收作业等。启动实施100万亩“吨粮田”建设, 中低产田地改造、科技增粮等项目重点向“吨粮田”建设地区倾斜。全力抓好大春生产, 广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做好指导和培训工作。通过农业科技创新, 云南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不断加强, 生物育种技术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目前, 云南省种植业良种推广面积达到5410万亩。

中国粮食的隐忧

人与地的关系紧张, 一直是中国农业的最大现实。用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 养活世界近1/5的人, 素来为世人推崇备至。然而, “谁来养活中国”?美国学者布朗1994年提出的这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至今依然像是一道紧箍咒, 时刻刺激着中国农业领域的从业者。近年来, 城镇化促进了粮食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增长;种粮利润低, 使得粮食主产区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GDP冲动”从未停止;占用土地失控, 使得耕地流失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 耕地“18亿亩红线”难守;此外, 耕地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 直接危及粮食安全。

自2004年以来, 为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中央逐步取消了农业税, 同时建立起农业补贴制度, 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传统的“财源”基本上“枯竭”。这进一步加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

数据显示, 仅以黑龙江与广东两省为例:2009年,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4353.0万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1136.2公斤;广东粮食总产量为1314.5万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126.0公斤,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3倍和9.0倍。同年, 黑龙江省一般预算收入641.7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441.3亿元;而广东省一般预算收入3649.8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3130.6亿元, 后者分别是前者的5.7倍和7.1倍。为了缓解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 中央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持, 但这并没能带来多数粮食主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财力上差距的明显缩小。“国家每年补贴粮食主产县8000万元。”但中科院农研所工作人员调研发现, “经过层层‘盘剥’, 最后真正到县里, 大约只剩1000万元。”

农区与工业化发达地区强烈的利益对比, 也激发了国家重点农业县对推进工业化的冲动, 希望借此改变粮食大县、经济弱县的尴尬境况。有专家指出:“对工业发展的冲动, 以中部省份为最。为什么要搞工业化, 为的还是税收, 当然, 另一方面也为了提供就业。”

这样带来的结果, 一方面是对耕地的侵占, 另一方面土地污染也成为了工业化的产物之一。污染会导致粮食质量和产量下降, 甚至绝收。

根据《2013~2022年农业展望》报告中引用的最新数据, 中国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近20%。该报告描述, 城郊农田遭受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污染, 矿区周边农田遭受矿渣和有害采矿排水污染, 工厂周边农田遭受工厂排放污水污染等问题相当严重。李国祥介绍说, 相对而言, 土地污染最为严重的是长三角、珠三角;黑龙江的污染最小, 大米最为安全, 那里的工业不发达, 外资不好引进;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这些年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工业化冲动最强。“那些中部省份的粮食主产区很多都在暗地里引入污染的工业。当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部省份如能及时制止引进污染工业, 还来得及改变现状。”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显示, 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李国祥不无担忧地说, 如果粮食主产区也像经济发达地区一样, 普遍地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这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城镇上山”、“工业上山”, 这也是云南省据省情制定的发展战略。截至2013年6月, 云南省已批准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59个, 总规模64.11万亩。值得警惕的是, 在政府强力推动下, 山地城镇化、工业化在有的地方正演变成一股不可遏制的“占山头”热、“削山头”热、造城热、工业热, 乱占耕地现象频频发生。

云南省宜良县, 人称“滇中粮仓”。早在1984年, 宜良县的粮食产量曾经高达14.36万吨, 在当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但2008年以来, 由于在推行“工业上山”、“城镇上山”的过程中出现大量占用耕地现象, 宜良县的耕地面积已由之前的29.71万亩减为27.78万亩, 减少2万亩左右;2011年的粮食产量为15.74万吨, 仅与上世纪80年代的产量相当, 一些失地农民家庭开始闹起“粮荒”。宜良工业园在过去5年间3次变更总体规划, 占地面积从14.9平方公里增至57.7平方公里, 相当于扩张到了5个宜良县城的规模, 但目前只引进94家企业, 2012年的工业总产值为62.24亿元, 单位面积的平均产值仅为7.2万元/亩, 相当于每平方米每年创造10元的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率极低。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之道

中央的要求是,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 已接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不足1.5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联合国对耕地有一个警戒线, 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时候会发生生存危机。但目前, 全国2000个左右的县里, 有66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认为, 18亿亩红线必须要保住, 这是一个硬约束条件。然而, 在过去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 保住18亿亩红线一直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 1996~2006年, 全国耕地减少了1.24亿亩。这些减少的耕地大部分发生在南方, 其中多半是因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的稻田。

李国祥研究发现, 土地价格越高的地区, 耕地流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地价地区的耕地流失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 中等地价地区的耕地流失速度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土地失控!”著名杂交水稻研究专家、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马荣荣说, 这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些年中央以最严厉、最严格的政策来保18亿亩耕地红线。但到了县级再到乡镇和村一级, 情况并不那么乐观, 这些地方大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搞城镇化、工业化, 最难控制的是村这一级, 尤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为甚。”

如今, 从苏南、苏北、浙北, 一路高速公路过去, 已经看不到1000亩以上的连片农田, 而这一切就是在最近10年发生的。10年前, 那里还是空旷的连片的万亩良田。现在, 良田都变成了房子。马荣荣认为, 问题的关键是, 控得住经济发展对土地侵占, 则控得住粮食安全是没问题的, 假如控不住, 那将很糟糕。“现在看来, 国家从上到下应该说已经基本控制住, 但未来经济继续发展, 腾挪出一部分良田来为经济发展服务, 这个趋势仍然不会改变。”

“保住18亿亩红线, 这是一种理想, 但能不能保住, 这要打一个问号。”浙江省宁波市一位要求匿名的农业官员坦言, “失去的都是粮食生产条件最好的土地, 占补平衡回来的土地大多很差, 一般是到山地上开一点、荒地上开一点、滩涂上再围垦一点。”耕地占补平衡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 按照“占多少, 垦多少”的原则, 建设单位必须补充相应的耕地, 以保证耕地不减少。但被扭曲的土地占补平衡政策对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以宁波为例, 该市一共有360万亩的耕地, 310万亩是 (种植粮食的) 基本农田。“这么多土地是存在的, 没有虚假, 但真正能用的耕地只有二百五六十万亩, 剩下的100万亩占补平衡回来的耕地非常贫瘠。”

李国祥提供的数据显示, 在中国耕地资源中, 70%属于中低产田, 且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耕地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酸化等问题比较严重, 由此导致的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耕地质量, 好的土地往往用来城镇化, 这对我们粮食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良田被占用之后, 我们能不能改造出土地资源跟水资源相匹配的良田来?现在看来, 耕地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矛盾很难解决。”李国祥说, 土地和水资源的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农业产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北方地区有大量的耕地, 却缺乏水资源。例如新疆, 我们现在把新疆当做后备耕地, 解决水的问题却很难。”现在看来, 这个“后备”仍然是一个相当遥远的事情。李国祥最后还是把希望放在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上。“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方式仍然粗放, 未来怎么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尽量地少占耕地, 这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徐小青指出, “关键还是决心问题, 如果下决心一定要保住 (18亿亩红线) , 还是能保得住的。”

此外, 专家提醒,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 必须正视中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的现实, 支持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面临着过度消耗的问题, 水、肥利用率低, 土壤有机质下降、污染加剧。“粮食线性增产并不是粮食安全的唯一内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从现在开始, 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线性增产的外部要素, 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可持续性、安全供给。部分农业专家认为, 要处理好粮食生产与生态资源的关系,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 使农业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 稳定粮食产能, 避免粮食产量大起大落。

云南金融业支持粮食生产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维护粮食安全

近年来,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结合省情、行情, 提出了“一巩固、三突出、一择优”的业务发展思路, 即“巩固粮油收调储传统业务, 突出水利建设、突出新农村建设、突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择优支持涉农特色产业”, 将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 特别是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据悉, 2013年上半年, 该行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15.5亿元, 同比增幅7.6%。6月末, 贷款余额616.9亿元, 同比增加21亿元, 创历史新高。

一是粮油信贷业务稳中有升。多年来, 农发行没有因为自身工作不到位出现农民“卖粮难”和“打白条”现象, 其中主要得益于该行及时到位的资金供应。据了解, 仅2013年上半年, 该行已累计发放粮油收调储贷款8.86亿元, 支持企业收购、调控及轮换粮油5.52亿公斤。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油收购和调控政策, 把支持粮油收、调、储作为信贷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进一步巩固粮油信贷业务的传统基础地位, 大力支持中央、地方粮油储备、国家临时储备及各级政府调控粮油等政策性粮油收购工作, 积极做好跨年、夏秋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同时, 积极配合政府宏观调控措施, 及时、足额保证政府冻猪肉储备的信贷资金供应, 重点支持国家化肥储备、省级糖肉储备的资金需求, 为调控市场、稳定物价, 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助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为重点, 大力支持党政关切、大中城市周边、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统计, 截至6月末, 该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399.08亿元。今年上半年, 该行累计发放贷款36.27亿元, 其中新农村建设贷款发放29.39亿元, 占比81.03%;水利建设贷款发放5.78亿元, 占比15.94%。通过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夯实了基础。

本刊记者在该行了解到, 该行下一步在支持粮食生产上还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 优化信贷支农措施:

一是巩固粮油信贷业务, 促进云南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该行将始终把支持粮油收储作为全行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保粮油收储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不出大的问题, 为促进云南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和壮大粮食产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农发行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

二是突出水利、新农村及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紧跟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桥头堡建设、城镇上山、滇中经济圈等战略规划的步伐,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 采取有力措施, 落实相关政策, 突出支持重点, 抓紧营销拓展新项目, 切实把握投向, 优化贷款结构, 突出支农特征, 实现关键领域的新突破。

云南农信社大力助农抗灾保生产

云南农信社是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 在落实金融“惠农”政策中, 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6月末, 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2586.22亿元, 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782.51亿元, 比年初净增215.85亿元, 涉农贷款增量同比多增28.67亿元, 同比增速18.2%, 高于同期各类贷款平均增速2.44个百分点, 实现了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的增长目标。

针对云南省连年持续干旱的情况, 云南省农信社通过采取开辟“绿色通道”、增加信贷规模、加大投放、缓收利息、免收罚息等措施, 积极支持抗旱春耕生产。截至2012年12月末, 累计发放抗旱及春耕备耕信贷资金166亿元, 有效地解决了150万亩农田灌溉、96万人及61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为确保在大旱之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 在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 云南农信社在全国首创推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专项贷款”这一业务品种, 持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贷款, 落实“兴水强滇”战略部署。3年多来, 累计支持了250个“骨干水源工程” (水库) 及822条“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 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水利建设融资任务, 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目前, 一批批“骨干水源工程”和“干支渠防渗工程”已相继完工, 在防洪、抗旱、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下, 许多农户保住了收成, 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有村民称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就是“及时雨”。

农行云南省分行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发展

2012年, 云南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措施和意见, 农行云南省分行以此为契机, 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把加强龙头企业金融服务放在农村产业金融业务的首要位置。继续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龙头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以省级 (含) 以上龙头企业为代表、经营业绩稳健成熟、已走上集团化发展道路的大型龙头企业, 提供包括季节性收购、融信保、现金管理、资本运营、财富管理、银团贷款、特色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对以地、市级龙头企业为代表、已经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金融需求日益丰富的成长期中型龙头企业, 提供包括各种期限融资组合、创新性担保融资、便捷性结算服务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对以县级龙头企业为代表、处于起步阶段、急需经营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小型龙头企业, 提供简式快速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通用结算业务、专业金融辅导等独具特色的创业金融服务。

通过切实加强银政、银企和城乡联动, 在有力促进云南“三农”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在服务高原特色农业企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涉农业务总量稳步提升。截至2012年末, 农行云南省分行涉农贷款850.48亿元, 2012年累计发放572.11亿元, 其中法人涉农累计发放477.24亿元, 比年初增加81亿元。涉农贷款连续三年增速高于全行, 余额在云南分行占比57.53%, 在全国农行系统排名第5位。

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高。截至2012年末, 农行云南省分行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为58.68%, 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 省级以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覆盖率为15.75%, 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云南农险保障粮食安全

近年来, 云南省持续连年干旱, 严重影响了粮食增产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保险风险管理、经济补偿的功能作用, 云南省保险业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 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目前已成为云南省仅次于车险、企财险的第三大财产险种;二是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2009年的36.50亿元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1264.61亿元。2012年, 赔款支出3.13亿元, 同比增加55.72%, 31.84万户农户直接受益。

种植业方面, 水稻、玉米、油菜、青稞四个险种在2010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办;2011年, 针对藏区的青稞、牦牛和藏系羊险种在迪庆开办, 农险受益面不断扩大。2012年, 新增了橡胶和甘蔗两个中央政策性保险产品。中央政策性保险产品已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11个。2013年1~6月, 全省共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风险保障807.89亿元, 同比增长98.48%, 全省参保户次达503万, 同比增长72.17%, 全省种养两业共实现保费收入7.26亿, 其中包括水稻、玉米、油菜、青稞、甘蔗、橡胶、坚果在内的种植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43亿元, 同比增长141.33%。

同时, 种植业保险责任在原有责任基础上均扩展了干旱责任, 其中水稻和橡胶保险还扩展了病虫害责任。2013年1~6月, 种养两业累计赔款支出1.33亿元, 同比增长46.15%, 近8万户次农户直接受益, 累计为受灾、受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提供经济补偿4104万元, 同比增长86.42%, 在保障了农户利益的同时, 也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风险保障。

云南保监局局长华日新介绍, 在推动云南省农业保险工作中, 云南保监局积极加强与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理顺了工作关系, 提高了工作合力。近3年来, 云南保监局办理回复了省内人大、政协委员涉及农业保险类工作提案 (建议) 10余件, 与省政府金融办、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等部门多次开展调研、座谈, 为农业保险的开展营造了较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华日新表示, 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显著成效。覆盖面积稳步扩大, 功能作用充分发挥。2012年, 云南省森林保险覆盖面达100%, 甘蔗保险覆盖面达81%, 藏系羊保险覆盖面达94.9%, 牦牛保险覆盖面达94%, 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农户受益数从2009年的20余万户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32余万户次, 年均增速达15%。目前, 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链接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2011年以来,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一方面通过支持“购、销、调、存、加”, 提高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支持“水、土、肥、种、机”, 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

去年,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坚持以政策性收购为主, 用政策性收购引导市场性收购, 及早谋划、扎实部署。他们尽早完成客户信用等级评定, 及时认定企业收购贷款资格。全省共有528户企业取得该行贷款资格, 其中:311户企业取得市场性收购贷款资格, 217户企业取得代储备粮直属库收购轮换预备粮源的资格。通过收购贷款资格的认定, 具备收购贷款资格企业覆盖了全省各市 (地) 、县 (市) , 实现了全省县域内无“空白点”。同时强化信息公开、便于农民就近卖粮, 各市 (地) 分行将取得收购贷款资格企业名单向社会进行公告, 为解决农民卖粮问题奠定了基础。为了方便农民和农民经纪人资金结算, 该行积极推进现代化支付结算手段。到2012年末, 开立网银账户528户, 完成资金结算477亿元。开户企业安装收单POS机245台, 办理个人联名信用卡18029张, 要现金给现金, 要转账给方便。

针对2012年秋粮收购市场购销不旺、企业观望、农民惜售的情况, 积极促进稻谷最低收购价、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和大豆收购政策出台, 全力保证政策性粮油收购资金需要, 通过政策性收购减轻市场性收购压力。在国家出台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后, 及时下发通知, 明确工作要求。同时积极发挥战略性优质在市场性收购中的作用, 以托市收购价格为依托, 积极支持市场性收购, 较好地解决了秋粮收购资金供应。截至2012年末, 累计发放跨年粮食收购贷款230亿元, 同比多投放112.9亿元, 增幅96.5%;支持企业收购粮油168.8亿斤, 同比多收69.9亿斤, 增幅70.6%。

2012年,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依托黑龙江农业大省、产粮大省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紧紧抓住全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利契机, 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农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了粮油合同收购贷款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明确了贷款客户准入标准、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全年累计投放粮油合同收购贷款8.9亿元, 同比增加7.13亿元, 订单种植面积达350万亩。同时, 该行积极满足粮油类企业信贷资金需求。一是满足31户粮食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 为龙头加工企业开展粮食经营和加工转化, 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全面的资金支持。截至去年末, 粮食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3.34亿元, 其中, 龙头加工企业3.16亿元, 购销贸易企业0.18亿元。二是支持12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中长期项目建设。截至去年末, 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中长期贷款余额2.87亿元, 其中, 支持9户稻米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能等项目建设;支持1户玉米加工企业开展玉米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建设;支持2户油脂加工企业开展生产环节改造项目建设。三是支持4户企业开展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提高企业粮食仓储能力和水平。截至去年末, 仓储设施建设贷款余额2.03亿元。

同时,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将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发展作为2012年粮油类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的重点, 着力营销黑龙江省农、林、牧、渔良种繁育推广工程及列入国家和省级政府推广计划的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种植养殖、农产品储存和加工、农业机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向垦丰种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投放贷款2.39亿元, 支持企业从事农业良种育繁推广一体化发展。向安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300万元, 满足企业乳酸链球菌素产业化示范项目后续流动资金需求。向经纬糖醇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800万元, 支持企业开展玉米棒提取糖醇技术推广研发。

吉林银行业全程为粮食生产服务

2012年吉林自然灾害频繁, 春起严重干旱, 但是由于银行业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粮食生产提供全过程服务, 吉林的粮食总产量突破700亿斤, 比2011年增加100多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而且为新世纪以来第9个丰收年。

吉林银行业全程为粮食生产服务有三大特点:其一, 把货币政策工具用活, 以保证粮食生产所需信贷资金足够多。针对春旱,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推动增加涉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一季度信贷规模, 同比增加14.5亿元, 增幅高达28.7%, 给全省备春耕资金供给夯实了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杠杆作用, 使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8.15亿元, 为历年来少见。以此为导向和基础, 各涉农金融机构对粮食生产的信贷投入明显超过上年, 到2012年9月末, 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666亿元, 同比增长25.7%, 其中, 农户贷款556.8亿元, 惠及农户390多万户, 农户贷款覆盖率达到80%。

其二, 把创新的信贷产品推广应用, 以满足粮食生产中差异化的资金需求。这其中, 属于吉林省原创的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不仅继续沿用, 更通过放大相应倍数大量大范围地发放。截至9月末, 全省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累计发放105亿元, 惠及农户80万户。尤其令人欣喜的是, 由于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有效地将信贷支持粮食生产范围, 由单纯支持农民简单再生产延伸扩大到农户粮食生产各个阶段及环节, 极大地便利了农民, 也十分受农民欢迎。各涉农金融机构还结合地域特点创新信贷品种。吉林省地域广阔, 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各异, 有鉴于此, 通化地区农村信用社开发了“金满仓”仓单质押贷款, 吉林地区农村信用社开办“保石捷”、“农家乐”等特色联保贷款;延边地区农商行、农村信用社以土地经营权质押、林权抵押等贷款方式支持专业化农场;松原地区村镇银行引进德国技术, 开展无需担保的农户贷款。

其三, 把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投入这一“边鼓”敲得更响, 以使粮食生产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升: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人行长春中心支行引导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和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首先满足上年洪涝灾害水毁工程修复、重建的信贷需求,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 充分利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重点的资金需求。截至2012年底, 已累计办理涉农再贴现11.38亿元;农田水利贷款累计30多亿元, 预计可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00多万亩,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10亿斤。二是为各级储备粮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强国家和地方设备体系建设, 完善储备制度, 增强以丰补歉、以储应变、保证供给的调控能力。在储备体系建设方面, 还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为各级储备体系建设特别是仓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扩大建仓贷款规模, 着力改善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的仓储条件。在此基础上, 对各级储备粮轮出、轮入、收购等资金需求给予及时、足额供应。对各级政府调控市场所收购、调入的粮食, 只要落实了差价和费用补贴, 都积极发放调控贷款予以支持。

上海出台措施支持粮食生产

2008年6月19日, 为进一步加强信贷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上海市金融办会同上海市农委、上海市财政局研究下发了《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信贷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提出了五条措施。首先, 建立支农贷款担保专项资金。2008年财政安排5000万元作为支农贷款担保专项资金。二是银保联合, 创新贷款信用保证保险新品种。主要是由上海安信农保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保证保险, 上海市农商行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贷款。三是完善中投保担保贷款的审批流程。中投保担保贷款审批流程缩短到8个工作日。四是对守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试行发放信用贷款。由上海市农委和农商行共同研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农商行对守信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申请发放信用贷款。五是进一步扩大信贷服务范围, 创新金融服务品种。

中国十大美女城市 篇5

近日一份由中国内地网友投票评选出的《2015新版中国内地美女城市排行榜》新鲜出炉,立刻引起网友热议。据了解,此榜单的排行依据仅仅是女生的长相外貌,而不包括其他方面。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美女,一贯以美女著称的四川位居第三。

【小编为您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2015美女城市排行榜

网络爆红美女

《新版中国内地美女城市排行榜》

全国美女城市排行:中国十大美女城市排行榜Top10

最近,一份“中国出美女城市排行榜”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疯狂转发。这份榜单上,上榜城市共20个,大连荣登榜首,重庆、成都进入三甲,哈尔滨、南京、扬州、苏州等榜上有名。

Top10 广州美女美丽风格:内柔外刚

漂亮指数:86

代表美女:空缺

有人曾说过广州无美女,发现要找到真正属于广州这个城市的美女难上加难。不过在广东省来搜寻还是能找得出一些美女的,比如籍贯是广东顺德的朱茵、籍贯是广东台山的小眼美女陈惠姗、籍贯是广东潮州的何美钿。看来广州这个地方确实难找明星美女。

Top9 香港美女美丽风格:时尚先锋

漂亮指数:87

代表美女:李嘉欣

香港一直引领着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城市的时尚主流,虽然香港美眉可能长得不是太优秀,但她们对时尚的把握却绝对居于其他城市美眉的前列。李嘉欣和张曼玉应该是这个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李嘉欣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各种魅力,让人欲罢不能。张曼玉尽管已经人到不惑,但是美丽却不减,成熟女人的魅力使她成为很多人的美女偶像。

Top8 北京美女美丽风格:世纪贵族

漂亮指数:88

代表美女:徐静蕾

无处不在的机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北京美眉成长很快,大气、干练、精明,北方女子的聪明和善解人意。她们善于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更美更靓。皇城根下成长起来的美女徐静蕾从演员成功转变为一位导演,不仅让大家认识到了一个外表美丽的北京女孩,更向所有人展现了京城美女内外兼修的“贵族气质”。

Top7 上海美女美丽风格:前卫精致

漂亮指数:89

代表美女:孙俪

几乎所有的上海女子都坚信自己是女人中的女人,她们热爱时装、香水、化妆品,就像热爱自己的身体一样。上海这个时尚前卫的城市,注定造就不一样的气质美女。演员孙俪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清纯靓丽的外表,大家一眼就被这个外形娇小的大眼美女所吸引。她超凡脱俗的气质,让人们对她的美丽过目难忘。

Top6 南京美女美丽风格:清秀空灵

漂亮指数:90

代表美女:梅婷

身在六朝古都的南京美眉由那钟山灵秀、秦淮灯火所孕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她的清秀和空灵。南京美女梅婷给人的感觉温柔恬静,简单的装束,朴实的语言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现在更是夫唱妇随,和老公一起干起了影视事业,希望相夫教子的她会越来越美丽。

Top5 长沙美女美丽风格:中性之美

漂亮指数:91

代表美女:李湘

长沙美眉既有北方美眉的身架,也有南方美眉的脸蛋。著名影星瞿颖和主持人李湘则是长沙美女的代表。瞿颖还曾被评为长沙市的市花。绯闻缠身的李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尽管有很多负面消息的影响,但是李湘仍然能以笑脸迎人,坚强地承受一切压力,也是湘妹子坚强的体现。

Top4 苏杭美女美丽风格:小家碧玉

漂亮指数:92

代表美女:韩雪

苏州是中国城市里脂粉气最浓重的一座城市。苏州乃至大半个江南的美眉,都有一双令人心仪的玉手。不用说,苏州美眉最适合做善解人意而又目光流盼的情人。苏杭出美女,这点的确名不虚传。韩雪这个楚楚动人的苏州女让我们看到了她清秀而又执著的身影。

Top3 成都美女美丽风格:能洗眼睛的纯净水

漂亮指数:93

代表美女:谢娜

成都美眉皮肤细腻而白净,她们似乎并不喜欢浓妆艳抹,不论是上班一族,还是学生妹妹,基本都是轻描淡写,但天生丽质难自弃,也一样让人惊艳。成都美眉和成都这座城市一样,都隐隐地透露一种淡淡的慵懒味道,这种慵懒,让她们有一种温柔的小猫样的美。

Top2 重庆美女美丽风格:热情似火

漂亮指数:94

代表美女:蒋勤勤

大约是山城多山道,重庆美眉们从小便爬坡上坎,一条条美腿都锻炼得既性感又修长。重庆美眉天生明眸皓齿、性格爽直,个性十足,魅力十足,热情似火而又拿捏有度。如今红遍整个荧屏的蒋勤勤、于娜、陈琳等,这些美女不仅具有重庆人的豪迈,也具有重庆女孩子的温柔。

Top1 大连美女美丽风格:豪放婉约

漂亮指数:95

代表美女:董洁

中国城市地图 篇6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会这样特殊?老天垂爱吗?确实如此,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国家崛起方式显然是不同的。而几年内中国城市即将步入的高铁化时代,以及越来越成熟的信息技术,在把城市间时空距离拉近的同时,也让中国在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开始了一次城市化的反向操作——不是简单地先城市化再城市群化,而是直接在城市群框架下展开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或者说,城市群化将和城市化同时进行,甚至在规划上将更为优先。

就在9月底、10月初,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几次公开讲话,都在透露这一重大发展模式变化的信息。作为《中国发展报告2010》报告主笔之一的杨伟民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中国没有办法走分散化的城市化道路。

相比于以前一直在强调的“城镇化”,城市群的提法与以前相比有明显变化。但是,这一重大发展模式的悄然变化,将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关联呢?

关注长株潭城市群试点

让我们先看看长株潭城市群的部分试点成果。

10月14日,媒体报道:长株潭城市群的居民公积金贷款将实现三地互通,即使表面看起来仍是三个城市,但三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今后将同城化处理。

这还只是最新的一个长株潭城市群化的进展。10月1日开始,三市同一银行的存取款业务已经视为同城处理。而在一年前,长株潭三市的通信已经同城化——电话按“市话收费”,手机漫游费、长途费已经取消!

这样的城市群化进程,在中国绝对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我们试想:如果城市群之间最为核心的社保、住房、银行等等体系,都在这种融合中一步步“同城化”,这将是怎样的一个发展景象!又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投资空间啊!

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我们的城市化将是在城市群化框架下展开的。最为人们诟病的人口在市场配置下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例如:户口、社保等等障碍),在这种城市间一步一步同城化的过程里,也有望先在全国各地局部解决。这使中国一系列社会管理体制如何“追上”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有了一个更为现实的解决方案。

城市群化或是中国经济“药方”

然而,有人会质疑:凭什么确定中国就可以直接开始“城市群化”呢?具备发展基础吗?

这其实是个核心问题。技术条件是发展模式最核心的基础,相比于以往,也相比于其他所有国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一个技术变革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已经隐约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高铁帝国。这在《中外管理》过去的时评中曾经特别强调:伴随着两年来刺激经济的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铁道部的最新规划是:到2012年年底,共36条高速铁路线将织成一张全国性的路网!3年内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而且遍地开花的“城际铁路”建设,也成了中国各地基础设施完善的常态工作。随着大量地理位置接近的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公交化——即城与城间的交通“同城化”时,中国当前极为特殊的交通条件,就是在推动我们成为世界上头一个以“城市群化”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国家。

虽然固有的行政体制,会与经济的城市群化发展有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矛盾——例如前文提到的怎样推倒人口在市场调配下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及二元化的城乡格局怎样纳入统一体系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矛盾,会随着“城市群化”步步接近,而逐渐出现先局部后整体的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在中国 篇7

2008年以来, 智慧地球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 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 智能化作出响应, 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以及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在我国, 一些地区在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上, 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的渊源和在全球发展状况概述

智慧城市是进入新世纪后,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技术更新出现的新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形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成为世界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进入21世纪后, 信息化革命方兴未艾, 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更。当前, 随着泛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一轮信息化革命已经到来。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智能传感、通信、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结合, 对一切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成为现实, 从而使地球达到“智慧”的状态, 使建设智慧地球从技术上成为可能。

2008年11月, 外国关系理事会在美国纽约举行, 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理念;2009年1月,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 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 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近年来,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世界各国科技发展重新布局, “智慧地球”战略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 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被公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 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

资料显示, 自2009年以来, 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纷纷推出本国的物联网、云计算相关发展战略。

美国的迪比克市2009年与IBM合作, 目标是建成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具体的设想是, 利用物联网技术, 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 (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 连接起来, 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 更好地服务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 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 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 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 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 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 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 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 (微观装配实验室) 基于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 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 使人们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随心所欲地设计和制造他们想象中的产品。

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 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减排目标, 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投资建设智慧城市, 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 提升能源效率, 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欧盟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 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 以用户为中心, 借助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 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丹麦将建造智慧城市的目标放在环保与气候行动方向。首都哥本哈根提出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该市的主要做法是依靠气候行动计划启动50项重要举措, 以实现其2015年减碳20%的中期目标。哥本哈根将维持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机联系起来, 在逐渐接近目标的同时力争取得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哥本哈根的秘诀是重点发展首都地区绿色产业, 使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产业得以持续有效发展, 而产业发展的成果则为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贡献智慧。研究表明, 哥本哈根5年内的绿色产业营收增长了55%, 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引擎。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与丹麦相似, 其目光也重点放在绿色经济与环保方面。2010年该市被欧盟委员会评定为“欧洲绿色首都”;在普华永道2012年智慧城市报告中, 斯德哥尔摩名列第五, 分项排名中智能资本与创新、安全健康与安保均为第一, 人口宜居程度、可持续能力也是名列前茅。

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城市从Fab Lab到Fab City的实践则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内涵。

韩国侧重以网络为基础, 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 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 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 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 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 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及泛在互联方面, 新加坡成绩引人注目。其中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传感数据、运营信息及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 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自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21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后, 我国各界高度重视, 分析认为“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自此, “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概念层出不穷。原建设部与科技部等部委在“十五”期间启动“数字化城市示范工程项目”, 一大批涉及数字城管、数字城建档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列入“城市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研究”课题示范工程, 推动了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发展。

尤其是“数字城管”的推广应用, 在全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为推动城市管理从理念到体制变革, 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民生、辅助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一种对城市管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系统平台。各地在数字城管建设过程中, 综合利用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有线与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对国土、规划、应急处理、公安、交通和人防系统等各种行政资源进行整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哈尔滨市通过资源整合, 建立起涵盖人防、应急处理和城市管理三位一体、功能分离、平战结合的共享信息平台;常州市将环保局、水利局、交通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公安局、园林局等13个部门、5个区和供电公司、电信、移动等8个责任单位纳入评价范围, 一级、二级、三级相关联动处置机构总数达到140个, 形成了覆盖部门广、管理内容全的大城管格局;扬州数字化城管确定了“城市管理以块为主, 行政执法以条为主”的原则, 按照“条包块管”的思路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将市城管局执法力量下放到各区, 增强一线执法力量;北京市东城区将社会公共安全、文物保护和出租房屋管理等纳入了新模式的监管范围;北京市朝阳区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 增加了对流动人口的监管, 建成了拥有百万户、数百万人的城乡人口数据库;杭州市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圳市将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拓展至环保与文化执法、森林防火、边坡治理等;郑州市、长沙市、哈尔滨市和沈阳市铁西区等均建设了城管与执法合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制;成都市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 建成了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系统。

数字城管平台还具有“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优势, 在城市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成都市在“5·12”地震发生后, 迅速在第一时间通过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系统收集信息, 了解灾情, 下达抗震救灾指令;北京市在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 依托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提供了大量参考数据, 搭建了“城市运行安全保障系统”, 对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监控, 有力保障了奥运会和残奥会顺利进行;上海市在迎世博环境整治600天行动中, 通过落实“专项调查、专项整治、专项督查”等措施, 重点强化了对全市的市容环境监控, 实施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与人行道设施整治、城管综合执法、拆除违法建筑、文明施工整治以及渣土管理等专项工作联动, 全力保障世博会期间城市“整洁、有序、美观、平稳”运行;河北省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承载能力、改变居住条件、彰显现代魅力、提升管理水平为基本目标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中, 数字城管平台成为重要抓手;在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 数字城管以精细管理严格责任确保赛事运行无缝顺畅;在广西、四川、山东、河南等省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 数字城管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近年方兴未艾的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 我国也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已成为近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新趋势。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潮流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社会实际, 很多城市纷纷制订和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并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 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两个文件, 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评估, 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 (区、镇) 进行评定, 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 确定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 其中地级市37个, 区 (县) 50个, 镇3个。

2013年1月29日,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 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各省和试点城市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文件要求, 切实、高效推进试点工作。在创建过程中,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

2013年8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再度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确定103个城市 (区、县、镇) 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加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

2014年3月, 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明确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日前召开的第九届智慧城市大会的开幕式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表示, 截至目前, 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 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外, 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唐凯认为, 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已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 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未来趋势。但是, 客观地说, 透过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表象, 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笔者认为,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化, 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仍需进一步探索。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但至今业界仍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缺乏统一的认识, 智慧城市建设也缺乏固定的模式以供借鉴。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认识有着不同版本的存在, 有的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认为智慧城市是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移动通信的系统集成;有的从智慧城市的智能定位出发, 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即“服务”;等等, 不一而足。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分歧。而在现实中, 对智慧城市理论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的智慧城市理论研究面世以指导实践工作。这固然与智慧城市概念出现时间较短、发展较快有关,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说明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尚有极大提升空间。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领导也指出, 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目标之一就是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 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

(二) 重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避免出现重复投资和新的信息孤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庞杂, 任务艰巨,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交通、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不可能一刀切式地全面推进, 需分阶段、分重点地推进。在不同的城市和行业, 又需要选择不同的领域加以重点关注。因此, 在国家层面需要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宜居、舒适、绿色、安全的生活环境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将智慧城市建设与当前节能减排和优化环境、新型城镇化等重点相结合, 进行统一谋划和推进, 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借以提高城市的宜居度。同时还需有详细的实施规划, 城市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中各行业之间, 如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从而最大效能发挥智慧城市的作用。如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行业间、城市间各自为战, 很可能会出现重复投资、过度投资和新的信息孤岛, 智慧城市建设很可能沦为概念或政绩工作。

(三) 智慧城市建设应关注创新及应用, 重点是应用。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其终极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应在应用, 应从满足民生的角度入手, 以创新技术服务民生、满足社会需要, 实现智慧城市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诉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认为, 信息科学和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大、影响面最广的高新技术, 它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正在深化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影响深远。我们在大数据的利用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崔俊芝院士认为, 如何有效快速采集、有效管理和存储以及有效利用大数据的问题, 我们目前尚未完全解决。

(四) 智慧城市建设还应关注数据共享的安全性问题。当前信息安全已经凸显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 可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智慧城市需要数据的共享, 共享的数据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安全地共享, 从大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科学的决策理念和决策行为, 值得我们研究。

(五) 智慧城市建设还需重视经济价值的体现, 应关注产业发展与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智力投入, 绝非一本万利的买卖, 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 一方面, 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升现代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即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体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 利用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体现智慧城市的经济价值。笔者认为, 智慧城市建设本身不是目标, 而是手段和过程。

世界先进国家的智慧城市成功经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如丹麦的哥本哈根将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 极大地促进经济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 使之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类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如何借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良机, 推动城市经济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加快培育本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是需要加强研究的课题。

(六)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社会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推动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条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随着技术手段更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的体系, 因此,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当避免急功近利、一步到位的不良思想,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同时, 还应看到智慧城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智慧城市究其根本是利用先进技术服务社会, 无论是在社会管理还是城市管理领域, 技术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 制度、体制、理念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技术问题更复杂、更艰巨。技术进步发挥充分作用的前提还在于人, 因此, 思想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体制制度的改革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 应注重技术与体制、制度的改革。

展望

无论如何, 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总是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智慧城市融合应用了信息技术产业当前最新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顺应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大趋势、竞争新态势, 为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服务民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手段和方法, 可以认为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城市地图 篇8

论坛旨在展示近年来中国城市色彩规划成果, 建立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研讨平台, 推动中国城市形象个性化塑造和城市色彩建设, 让人们了解更多的色彩规划规律, 引领人们以更加科学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城市色彩问题, 发挥中国城市市长的特殊作用带动城市和城市色彩的发展, 提高大众生活品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主任王忠平、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岳望坤、西蔓色彩环境色彩设计中心中方首席专家于西蔓、富思特董事长兼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郭祥恩以及40余名市长、相关行业部级领导、全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全国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城市规划色彩专家、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出席了本届论坛。

围绕“民族品牌推动中国城市色彩建设”、“我国城镇建设中的规划及色彩匹配”和“城市基础设施色彩变迁与区域涂装实施中避免失衡问题”等主题, 论坛嘉宾献言献策, 共同探讨民族品牌在推动中国城市色彩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城市建设规划色彩新战略, 以期更多地减少色彩应用不当而造成的视觉污染, 使城市更加和谐与美丽。

与会专家与全国各地分管城市规划和建设的40余名市长达成共识, 力求通过探讨和实质性的推动, 在全国倡导注重城市色彩整体规划、强调城市建筑涂装色彩的重要性, 着力将城市文化理念与建筑色彩高度糅合, 以达到人文与建筑, 环境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创造独特城市印象, 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明水准与城市色彩的和谐构建。

与会代表签署了“构建低碳节能宜居多彩城市倡议书”。以涂料和保温产品研发见长的富思特发出倡议, 要以优质环保的涂料和保温产品, 全力打造低碳、节能、环保、多彩的现代化新城市。富思特董事长郭祥恩以“奥运环境涂装皇城气质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为主题, 为“城市色彩决策者、学者与企业”三方提供了成功解读城市色彩民族气质的案例。

富思特制漆 (北京) 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 是与世界化工巨头结成战略联盟, 专业从事建筑涂料和保温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连续三届荣任“中国涂料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中国优质名品”、“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建设部“重点推广技术”、“中国优质环保建材”、“奥运建筑工程推荐材料”、“国家建筑涂料标准”副主编单位, 是行业内最早通过国家环境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红狮漆业传承于200多年前的清宫御用油漆工坊, 现在是国家级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涂料企业。红狮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基础设施、石油石化、铁路机械、轻工家电、卷钢卷材等领域。红狮产品, 曾经两次获得国家银质奖, 六次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奖, 三十次获得北京市优质产品奖。2008年11月, 中国涂料新锐富思特制漆 (北京) 有限公司完成对红狮的注资改制。

作为论坛的承办方, 富思特和红狮漆业都表示, 愿以丰富的产品线为中国城市的缤纷色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城市有多少穷人 篇9

中国社科院报告中一个并不主要的章节,再次把城市贫民的话题撩拨了起来:中国城市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

根据2010年第四季度公布的数据,中国进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 31 1.1万。城市贫困人口通常是享受低保人数的2倍多,在城镇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7.5%至8%之间。若按8%的比例计算,目前中国城镇贫困人口大约是5 000万人。

中国最重要的扶贫机构,似乎都没有把他们纳入其中。显然,与乡村中数百万几乎一无所有的穷人相比,城市贫民只是相对贫困。但是,由于他们生活所在的特殊地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或将起到特别的影响。

无论哪个人群都会因贫困导致对于公平问题的强烈追求,同时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平时忍耐力很高,一旦突破底线就可能会有超乎寻常的爆发。事实上,最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事件,都有两个特征:一是大多发生在城镇,二是参与者中多有与事件本身无直接关系的贫困人群。

中国社科院报告分析指出,当贫困群体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长期处于无权无利、被忽视、歧视甚至遗忘时,他们改变现状的办法就可能是采取非正常行为来与其他群体抗争,若贫富矛盾激化必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政府扮演了“保底”角色,其代表就是发轫于1993年并于1997年开始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过和所有社会保障制度一样,它从面世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各种质疑。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韩克庆认为,贫困救助是个无底洞,随着城市发展,这个洞会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多公共资源的投入。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关信平的观点代表了许多人的意见,要从低保向基本生活保障的标准迈进,也就是从救助绝对贫困人口向救助相对贫困人口迈进。提高低保的标准,贫困救助达到总人口的5%以上,但不要超过10%。

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内,各大扶贫机构都没有城市扶贫的项目。不论是有政府背景的救助组织,还是民间NGO,都在不断启动主要针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救助项目,针对城市贫民的救助项目少之又少。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对这一人群关注最多的还是街道、社区。它们作为政府的代表,是从事社会工作的基础性平台,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都要把这一人群纳入到工作范畴之内。

此次社科院报告的副主编宋迎昌认为应该直面城市贫民,因为驱赶只能使他们在城市中流窜,如果运用房价这些手段使其前往郊区生活,则会引发严重的贫富对峙。

中国城市地图 篇10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大力实施企业战略转型,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展宽带网络建设与业务创新,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在较短时间内把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宽带网络,彻底改变了我国宽带设施薄弱的局面。ChinaNet骨干互联网带宽达到20T,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40G,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生活”。按照工程战略构想,“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着力于接入层宽带建设,改变目前接入层主要采用铜缆+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接入方式,使得骨干网带宽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形成一个骨干网与接入网相匹配的大规模、高速率的整体宽带网络。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的要求,按照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肩负起信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的光纤化升级,建设超高速(100M)宽带接入网络,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充分发挥在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推进“两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中的促进作用。

按照工程目标,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并将持续快速提升;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南方城市将全面实现光纤化,核心城区全部实现光纤接入,最高接入带宽达到100M,城市家庭接入带宽普遍达到20M以上。形成一个包括卫星通信、光纤宽带、移动网络,覆盖大江南北、惠及全中国的优质信息网络。用户通过中国电信统一账号可以登录中国电信有线宽带、天翼3G网络以及WiFi网络,便捷享受全地域、无缝隙的宽带接入服务和丰富的互联网应用。

随着“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的全面实施,中国电信宽带业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及辐射作用将日渐显著,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国家“十二五”发展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三年内重点打造百兆接入能力,实现宽带稳步升级

中国电信将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为城市用户提供光速互联网体验。

在“光网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引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打造综合能力平台,整合智能传输管道,为客户带来众多、崭新的信息化应用。在城市光纤化的过程中,将加快推进城市系统中个人、物和组织之间的物联化和互联化,以塑造智慧城市。响应政府、惠及民生、服务企业,强力支撑个人、家庭、城市及整个国家的信息化,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地区,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FI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达到3000万个家庭,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累计覆盖4000万家庭;南方城市(含县城)实现8M接入带宽全覆盖,20M覆盖率达到70%;东部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20M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对南方城市(含县城)的所有家庭客户均可提供20M接入,光纤入户(FT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覆盖达到8000万户。“十二五”末,南方城市地区实现家庭和政企用户光网全覆盖,光纤入户(FT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1亿,位居世界领先。同时,实现3G网络全网覆盖,热点区域WiFi覆盖,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宽带网络,提供无处不在、无缝覆盖的宽带服务。

届时,以光纤化宽带网络为依托,中国电信将能够提供从底层网络接入服务到上层增值应用的全方位多层次通信、应用和外包服务。向政府、企业客户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高质量、高速率的接入;向各类行业用户提供宽带网络基础上的IP、固话、移动通信业务以及新视通、全球眼、协同通信等融合类应用;向金融、教育、医疗等各类行业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基于光网的宽带网络将给家庭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国电信提供的通信、宽带接入、高清IPTV、3D及富媒体产品,融合视频通信(如视频互通、可视对讲),平安社区等业务将更加吸引用户,使用户充分体验到信息化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

光纤宽带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业务、新终端的不断涌现。如,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将融合家庭内部的各类应用,完成安防报警、实时通知及视频联动,用户通过手机既可对家庭安全实时监控。同时,结合家居内的电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实现全智能家居环境,让用户享受安全、便捷、舒适的信息生活。

融合了高速宽带与云计算的云宽带产品的出现,将彻底改变用户电脑消费习惯,用户不再需要持续支付更新升级硬件的费用,只需通过云端的虚拟处理能力、虚拟存储的动态分配即可持续使用运算性能最好的电脑。

宽带资费将持续降低

随着“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的实施,宽带速率和资费的“跳变期”将在三年左右到来。经过“跳变期”发展,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带宽大幅提高,带宽门槛实现跨越式提升,而宽带的每兆单价将会持续下降。

中国电信还将不断提升宽带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在不久的将来客户将能够随时、随心地自由选择带宽和应用。

促进产业繁荣,为国家实现“十二五”目标作贡献

中国电信一直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产业链共同成长。“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需要设备制造业、通信建设服务业、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创意产业、金融服务、教育和卫生等领域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将为国家“十二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等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从2011年开始,中国电信将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为基础构建“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宽带网络能力,结合高性能路由集群、IPv6等关键技术,打造宽带化、IP化、扁平化、融合化为核心特征的可管可控的绿色高性能光通信网络。

中国电信部署无源光器件,采用单位能耗更低的IP和传输设备,在IDC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将大幅降低整个通信网络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通过新一代光网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绿色信息应用产品,促进社会能耗的降低,推动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在南方城市地区大力开展光网建设,推进全光网络部署,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

坚持宽带快速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提升

当前“人均带宽”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宽带作为承载信息的主体基础设施,已经被主要发达国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欧美和亚太地区的很多国家近年来纷纷制定国家宽带战略,将光纤入户(FTTH,接入速率100M以上)作为未来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加快部署进程,以提升在全球信息新时代的竞争力。

中国电信始终将宽带作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为社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进行了长期持续的巨大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我国宽带设施薄弱的局面,“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宽带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均跃居世界首位。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将信息化作为我国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提升综合国力以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促进“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中国电信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

“十一五”中国电信宽带发展硕果累累

“光进铜退”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加快实施企业战略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实现了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其中,宽带网络投资约1500亿,宽带端口超过1.1亿,无源光网络(PON)内置端口超过2000万,约为2004年宽带端口的5倍。目前,中国电信在网宽带用户接近7000万。ChinaNet骨干互联网带宽达到20T,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40G。

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宽带需求,“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积极推进“光进铜退”,即接入网络由使用铜缆变为光纤的“技术革命”,共退出铜缆6500万线对公里,光纤网络实现规模部署。南方城市20M的覆盖率由10%提高到58%,4M覆盖率由53%提高到98%,宽带接入主干网基本实现光纤化,无源光网络(PON)宽带端口数占比24%;光纤入户(FT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覆盖家庭数1000万;光纤在商务楼宇基本实现全覆盖;南方农村行政村通光缆比例接近70%,每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乡镇已经基本实现光缆全覆盖。IP承载网络快速扩容,IP省际长途链路带宽平均17个月翻一番(快于摩尔定律的18个月翻一番速度);2010年省际长途总带宽超过20T,是2004年的19倍。

中国电信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全面、大规模互通,推动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系列化的光节点(ONU)设备形态,可满足各种场景下的网络部署需要;同时,促进了设备价格大幅下降,设备功能、性能和稳定性在现网规模运行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无源光网络(PON)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确保了光纤接入(FTTX)网络部署的有序和规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无源光网络(PON)维护体系和维护规程。梳理和打通了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IT流程,全面实现无源光网络(PON)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服务能力,为全面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奠定了基础。

宽带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电信的宽带发展为推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利用宽带网络开发了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挥,以及根据实际开发应用的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推进了金融服务的创新,对形成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传统服务业的转型,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教、文、卫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能源、交通运输、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等,宽带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宽带发展大事记:

1 999年,原邮电部作出建设中国公众多媒体宽带联网工程的决策。

1 999年中国电信宽带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正式商用。

2002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我国正式进入宽带发展期。

2005年我国的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3735万户,首次超越拨号用户规模,标志着ADSL等宽带接人方式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接入方式。

2008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一。

2009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规模首次超过1亿户。

中国无线城市竞逐 篇11

从北京、上海、天津,到深圳、武汉、杭州,“无线城市”计划书已经搁在各个城市主管部门的案头,这些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无线宽带网络。而之前,我国台湾省已经将“无线城市”的概念推向应用阶段;今年8月,香港政府又公布了无线城市计划;此外,青岛等地也在部分地区进行小规模的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一曲轰轰烈烈的“无线城市进行曲”正在激情上演。

“按照我们的计划,到2010年底,无线宽带网络将全面覆盖全北京市的人群和地域。‘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人不用’的梦想将成为现实。”9月12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处处长杨军在“2007北京无线城市高峰论坛”上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

从美国的费城、纽约、旧金山,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剑桥,俄罗斯的莫斯科,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韩国、新加坡……无线城市热风正从美国出发,席卷欧洲,又吹至亚洲,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无线城市”被定义为“第五公共事业”,成为证明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最佳“名片”。

在中国,“无线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该采用何种模式建设依然是一个难题。完全由政府独立建设,把无线网络作为公用事业?还是由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来承担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或者两者兼有?“草根”的做法是否会撑起另一片天?

无线三城记

北京:“奥运风”催熟无线城市

“无线北京”的推进,有赖于奥运东风。

在去年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华平澜等科技界的委员们提出建议,对北京市基于Wi-Fi和WiMAX技术的无线宽带城域网开展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以及政策和实施方案的研究。研究报告已于去年底完成,目前正按照报告建议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据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处处长杨军介绍,“无线北京”将分为3期项目来建设,按照以点到面的方式推进,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为2008年的奥运会服务。

“一期建设目标就是要覆盖奥运热区,将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杨军介绍说,所谓奥运热区,除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和其他奥运场馆及周边地区外,还包括机场、火车站及其他重要交通枢纽。另外,由于奥运期间国际媒体、外来访客和旅游者数量会大幅增加,奥运热区还包括中心广场、著名公园、周边旅游景点、商业中心、星级酒店以及其他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一期目标完成后,就能够兑现北京在申奥时做出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的承诺。”

事实上,经常在北京公务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变化——在机场、酒店以及大多数咖啡店中,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搜索到无线网络。特别是一些较小的咖啡店,会在门口打出“免费提供无线宽带上网”的招牌,以招揽生意,就好像若干年前的一些小饭馆会在门口贴上“空调开放”的字样。“现在如果酒店、咖啡店不能提供上网,一般我不会再去第二次。”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告诉记者。

而二期建设目标则是到2009年底,实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中心城区,即在五环以内的城区普及无线宽带高速上网,提供数据、语音、视频、定位和基于位置的服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和各类专业性增值服务。目前崇文区的无线宽网络政府应用试点项目就是二期工程中的典型代表,在二期工程中,与视频相关的应用是最重要的特点。

第三期建设计划于2010年底完成,完成后,将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北京市的设想,也就意味着“数字北京”的建成。据了解,平谷区正在实施的无线宽带应用示范和大兴区的无线宽带数字家园应用示范,就是第三期建设中起步较早的项目。

嘉定:内地首个无线城市

“你试过在摄氏40度左右的炎炎夏日,站在被太阳烤得发烫的马路边上等公车吗?”上海市嘉定区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洪佩军在向记者介绍嘉定时问道。只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等待公车时所遭遇的痛苦经历一定都深有感触。然而,在洪佩军的描述中,这样的经历将退出嘉定市民的生活。

嘉定新城是上海市“十一五”计划中重点建设的3大新城之一,是以F1赛车举办地和一汽大众闻名的汽车城。不过现在,嘉定有了一张更加抢眼的“名片”,就是在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建成中国内地的首个无线城市。

在嘉定的未来蓝图中,基于无线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将提供交通定位、向导等服务,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路况的实时信息,甚至能够具体到公车在查询时所处的位置,并准确地预测到站时间。

通过整个城市全面覆盖的无线网络,嘉定市民可以享受免费的基本无线上网服务,比如看新闻、收邮件、即时通信、在线收听、收看音视频内容等。此外,看病就医、教育、城市管理等也都能通过网络快速、准确地实现。学生不需要每天端坐在教室里,对着黑板上课了,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课堂;医务人员查找病患资料,也不需要一趟趟地跑档案室,或费时费力地联系其他医院了,只要简单地输入病人的姓名或医疗编码,就能够轻松调取,急救中心的反应速度也会随之大幅提高;而面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网络定位功能,将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做出恰当的应对措施。

“我们对嘉定未来的无线城市提出了‘四无特征’。”洪佩军介绍说,“即畅通无阻、无所不在、无拘无束和精彩无线。”

目前,嘉定无线城市已经完成了可行性评估、方案设计和产品测试阶段。本月底,将在毛桥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华亭人家内试点。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嘉定新城主城区和老城区的大部分地区将完成无线覆盖工作,无线城市的试运行工作将同时启动。到2009年,整个嘉定区468平方公里的面积和115万人口将得到全面覆盖。

台北:被无线包围

台北的无线城市计划,在全中国来看是最早开始的。据安源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业务与客服部门的张圣介绍,早在2004年,台北市就着手建立无线城市了,这个无线城市网络被称为WiFLY。

到2006年6月,WiFLY已经基本完成了全覆盖,在全台北的户外公众区域,WiFLY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而在室内公众区域,星巴克、7-11这样的连锁店,台北小巨蛋的购物街、溜冰场、表演厅,市立图书馆及50个分馆,市立联合医院及9个分院,12个地区行政中心,以及71个捷运站和各地下街都已经实现无线网络全面覆盖。

“在台北,我们的周围不光被空气包围,还充满了无线电波。”尽管张圣是以玩笑来说,但用此来形容台北的无线城市发展状况并不过分。

“台北也是人口密集的城市,而且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大多数道路比较狭窄,但是我在台北从没看过像北京这样的堵车。”张圣告诉记者,无线应用给台北市的交通和治安部门帮了大忙。

在台北的各个重要道路都有车辆监控器,用来实时监测和分析车流量信息,然后通过GPRS或Wireless LAN将数据传给交控中心。另外,在台湾每个路口、停车场以及小区中,都安放有联网的摄像头,不仅可以监控车辆违章,其高质量的画面还成为警察查找赃车、抓捕嫌犯的有力证据。

而最让张圣觉得方便的,还数交通指示牌上的停车信息牌。他向记者展示了几张图片,每一个交通指示牌上,都有1~3个不等的条形显示器,用来实时播放附近停车场的停车信息。“以前开车排着队好不容易进了停车场,却发现没有车位了,这让人既郁闷又生气。现在好了,只要看一下提示牌,就知道该去哪里停车,方便了许多。”

除了交通,台湾的高校学生已经开始真正享受“移动化”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了。宏基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化服务事业群策略长董建华告诉记者,无线服务已经进入台湾各大高校,服务涵盖的人数将达到12万。现在许多台湾大学生使用的手机都是双频的,优先搜索Wi-Fi网络,而Wi-Fi网络上的VoIP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如果通话双方都加入了WiFLY计划,打电话就是免费的。

尽管这种校园无线计划是以每个学校为单位,但它支持校际漫游,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去另外一个学校看同学,只要凭学生证明简单注册一下就能够在这所学校继续免费使用无线网络。

据台湾无线城市应用促进会会长、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毛治国在2007北京无线城市高峰论坛上介绍,目前台北市有基站4600座,无线网络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6%以上,居全球第一。2006年,台北市被智慧城市论坛(Intelligent City Forum)评为全球前七大智慧城市之一。而在台湾,除了台北市,台中市、花莲县、宜兰县等市县都已完成了无线城市的建设。

发展模式之困

自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无线城市”概念以来,由于搭建Wi-Fi网络所需要的成本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要小得多,而且技术难度也不大,因此,无线城市已被众多国家和地区列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根据研究机构In-Stat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世界已经有无线城市268座,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至1500个。

不过,无线城市的普及大多以免费或低价为卖点,因此,在无线城市的发展道路上,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其发展模式难以确定。

政府主导还是企业先行?

据记者了解,无线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全世界有三种。

第一种,完全由政府独立建设,把无线网络作为公用事业,政府预算拨款,对无线网络进行建设和运维,向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或低价格的服务。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无线网络属于公益性质,用户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免费和低价。

但综合本报对世界各国的信息社会所做的一系列报道发现,很少有国家或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原因在于,这种模式存在着四大缺陷:第一,尽管Wi-Fi网络成本低廉,但要求政府每年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和运维,对于依靠税收的政府来说,也很可能会构成经济负担;第二,既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对网络的运营方,也就是政府来说,缺乏激励机制,很可能导致无线网成为“面子工程”;第三,政府公职人员对用户需求不够敏感,其提供的服务质量难以把握;第四,一旦无线网络出现问题,政府由于其工作流程所限,响应速度相对缓慢和滞后。

此外,这种模式下,即使以上四大缺陷全部克服,也仍然面临运营商的利益难以权衡的问题——受政府运营的免费无线网络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传统运营商的“地盘”。此前,欲向市民提供免费全城Wi-Fi的法国巴黎市政府遭到法国电信“逼宫”,免费Wi-Fi被迫叫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而无独有偶,前不久香港几家3G运营商也要求特区政府就免费Wi-Fi和3G发牌问题做出答复。

第二种模式,由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来完成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不过,这种模式在目前无线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来看,似乎更加不现实。如果要让运营商提供免费无线网络,他们的惟一的动力就是增加客户粘性。但要让运营商们为主打免费的无线城市掏钱,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如果允许运营商收费,那么,无线网络收费如何定价又成了新的难题。

第三种模式是基于以上两种模式的,也是目前被较多国家采用的方式,就是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协作,建立无线城市。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作用是主导和监督,运营商负责搭建和运维。目前,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计划中Wireless@SG就采用这种模式。

据新加坡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信息产业领事兼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中国司长莫文波介绍,Wireless@SG项目是由新加坡政府和3家运营商一起共同完成的,所建的无线网络已投入使用,截至2007年5月,无线宽带用户已达到42.8万人。按照合同,3家运营商将为用户提供2~3年的免费无线宽带接入。也就是说,到2009年12月31日前,新加坡居民和游客都将享受无线宽带服务。作为补偿,新加坡政府允许运营商对无线网络的增值服务进行收费。

不过,当记者问及2009年以后是否依然免费时,莫文波则表示,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案,不过应该会加强立法,或出台一些规定对运营商加强监管。

“草根社区”是否可行?

在对发达国家信息社会进行梳理时,记者发现,在国外的众多发达国家中,流行着一种“民间的”无线城市。也就是说,个人用户在家搭建Wi-Fi局域网,并通过XDSL等方式接入互联网,形成一个Wi-Fi热点,然后把自己的Wi-Fi热点与人共享。这样,别人在他家附近能够依靠他的热点免费接入,而他到别人家附近也能使用别人的Wi-Fi热点接入网络。无线上网的范围变大了,但并不会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这种方式在民间非常受欢迎,比如在英国的许多社区或论坛中,都能够找到由社区成员构成的“Wi-Fi热点地图”一类的东西。

受到这种模式的启发,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也可以走这种“草根路线”。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就在2007北京无线城市高峰论坛上提出了“北京社区”的概念。阚凯力认为,无线城市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北京应由政府主导,建设并运行政府专网,建设约2000~3000个基站,然后将其开放,作为“北京社区”的基础网络,覆盖主要街区、公共场所和市政建筑。随后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其热点; 最后实现全民共享,达到全城覆盖。

阚凯力还为北京市无线社区算了一笔账:按照中关村的产品价格计算,搭建一个Wi-Fi基站,费用一般在1000元以内,因此,政府专网只需要投入二三千万元资金,是资金效率最高的方案。

不过,对于这种观点,许多专家认为太过于理想化。

台湾无线城市应用促进会会长、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毛治国就指出,政府专网,首先一定要满足政府优先使用,如果开放出来供公众使用,容易造成网络拥堵;其次,有人拿出来共享,就一定有人不拿出来,像“北京社区”这样大的规模,一定会有很多人抱着坐享其成的态度,只要免费去用别人的就好。

另外一方面,网络安全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要素。政府专网和企业热点都拿来共享,那么政府机密、企业商业机密又如何保证不外泄?因此,“草根模式”仍有待探讨。

链接:

八国信息化惊奇

在这次系列报道结束之际,回放各国的信息化方面的特色,依然让人感觉到世界各地信息化跳动的脉搏。

7月30日 《韩国:宽带上的国家》

韩国是亚洲宽带普及最快的国家之一,其3G、Wibro等应用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韩国采用了“自上而下”信息化策略,效果显著。

8月6日《芬兰:满城尽是无线网》

无处不在的网络,使芬兰成为真正的无线之国。而这一切源于芬兰政府营造的开放竞争的环境和技术创新激发的ICT产业活力。

8月13日《新加坡:畅游人的数字天堂》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搜索居住地附近的餐厅;发个短信可以知道自己想坐的公交车何时到站;一张卡可以支付交通和零售商店费用……对于越来越多的畅游人来说,新加坡信息化带来的“玩乐体验”让人印象深刻。

8月20日《日本:“e路”畅通》

便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使日本这个年产1000万台汽车的岛国并不拥堵;而以汽车导航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交通信息化,更使得车畅其流、人畅其行。

8月27日《美国:网络让教育变“酷”》

美国互联网在学校教育和公众教育中的应用,让人刮目相看。即便是纽约州中部的一个普通中等城市——雪城,其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引发的变化,也让人感到很“酷”。

9月3日《俄罗斯:ICT唤醒“北极熊”》

俄罗斯在新兴的移动WiMax业务上投入的巨大热情,算得上是世界之最。国家政策的扶持可能让ICT(信息及通信技术)产业对俄罗斯经济的贡献在3年内就会赶上甚至超过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9月10日《英国:惬意“e生活”》

英国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已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出行、网上购物等,最让人称道的是,英国的无线网络无处不在,正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和乐趣。

9月17日《澳大利亚网银无忧》

中国城市蔓延问题分析 篇12

中国目前共有655个城市, 其中地级市 (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地级市, 下同) 共287个, 县级市368个。因为中国的城市是在行政单位意义上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其行政管理区域面积不变, 但其行政管理区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区域, 因而普遍采用建成区面积表示其城市的有效区域更为准确。地级市承载了最大量的城市人口, 仅2007年居住地级市市区的人口达到3.72亿人, 约占全国人口的28.12%。根据Sierra Club关于城市蔓延的报告, 当城市土地消费增速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时, 即人口密度下降时, 便存在城市蔓延。考察中国地级市1994年~2007年人口密度变化情况, 得到地级市的人口密度呈现明显的逐步下降趋势。在这段时期内, 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速, 因而也存在明显的城市蔓延现象。

具体考察不同地区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变动情况。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和其他因素影响, 部分城市数据在相邻年份差异很大。因而通过1994年和2007年的某个城市数据计算长期年平均增长率, 再对不同地区范围内的城市取平均值, 得到结果如下表。如表中所示, 全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57%, 市区人口年均增速为2.44%, 市区非农人口增速为3.37%。分地区来看, 东部地区的建成区面积、市区人口和市区非农人口年均增速最快, 其次是西部地区的城市, 中部城市最低。不同地区间建成区面积的年均增速与市区人口年均增速之间的差异不大。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5-2008年, 经计算得到。

Draper于1937年首先提出城市蔓延的概念, 此后城市经济学家便着手研究城市发展和蔓延的原因。最先提出了经典的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型 (Alonso-Muth-Mills Model, 简称为A-M-M Model) 。Henderson和Mitra在此单中心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中心模型, 并由Glaeser等加以完善。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型同样强调交通成本下降对城市增长的促进作用, 但其与机理单中心模型描述的不同。多中心模型认为交通成本的下降使得建造一个城市次中心的固定成本降低, 从而通过增加次中心的数量使得城市向外扩张发展。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 政府土地政策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各个城市均大力开发和建设各类开发区, 以较低的成本征用土地, 用于城市经济发展, 出现了很多滥用土地、违规操作的问题。各级政府设立的开发区的种类复杂、数量繁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网站公布的数据, 截止2006年, 全国共有1568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开发区, 占地953268公顷。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共有222个, 省级开发区1346个, 平均每个地级市拥有的开发区占地约3441公顷。这种注重开发区建设的土地使用政策, 对我国城市的发展产生及其重大的影响。

西方学者普遍认同城市蔓延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在国内都已明显出现, 如土地的低效利用、扩展形态的无序、蛙跳式发展、交通拥挤以及开敞空间的损耗等, 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 加大了居民的出行成本, 还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构成潜在阻碍。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关键时期, 加之国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与西方差异很大, 必然导致城市蔓延现象的表现、机理等都极富中国特色, 该项研究的进行就显得非常必要。

城市增长和蔓延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城市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做到控制大中城市蔓延发展的态势, 而实现紧凑型增长 (compact growth) 或精明增长 (smart growth) , 对于当前的中国至关重要。因而, 转变目前土地征用政策, 加快土地转让的市场化进度, 提高土地的使用成本, 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等, 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 2009 (10) :4-21

[2]Sierra Club, Sierra Club report on Sprawl[EB], San Francisco, CA, 1999.

[3]Henderson, V.and A.Mitra, The new urban landscape:Developers and edge citi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Economics, 1996.26 (6) :613-643.

上一篇: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下一篇:多元化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