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2024-10-13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精选8篇)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篇1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实力大排名

第一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属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最早、学科队伍最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建的造园专业,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调入北京林学院,改名为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其中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具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二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综合性重点大学。开办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及其近邻专业已有45年的办学历史,于1958年开办城市规划(城市绿化专门化)班;1979年开办风景园林专业;1986年建立风景园林硕士点。拥有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及博士点,目前本科设有旅游管理、园林、景观学三个专业。

第三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华东地区专业性较强的林业院校。1956年创建城市居民区绿化专业,培养了二届本科生。1981年园林专业恢复并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与陈俊愉院士、陈从周教授一起并称为“中国园林三陈”。其所着<造园学概论>、<观赏树木学>、<中国造园史>、<园冶注释>等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经典论着。拥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点,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硕士点,现有专业教授、副教授12人。

第四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综合性重点大学。1951年在梁思成先生支持下,清华曾经成立过我国第一个“园林学组”。现在的景观学系成立于2003年10月,学科主要带头人: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杨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常务副主任;另外有朱育帆、刘海龙、孙凤岐、胡杰等大批优秀规划设计师

第五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综合性重点大学办学。1997年开始招收景观设计学硕士。目前,拥有风景园林硕士、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硕士点、人文地理学(景观设计学)博士点。与哈佛大学联合开设课程,与欧洲众多的景观学院联系密切。而且,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联合办学。归国设计博士俞孔坚 创立于1997年3月。学科主要带头人:俞孔坚、景观设计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方拥,教授,中国建筑、世界建筑博士生导师。李迪华,副教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第六名、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东北林业大学建立园林专业,隶属于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1998年10月成立园林学院,拥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硕士点学科、一个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点、一个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点学科。学科主要带头人:许大为 教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国务院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有过元炯、卓丽环、田大方、焦守丽等一大批中南地区规划设计师。

第七名、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学院的前身是1940年的湖北省立农学院设立的园艺系和1948年武汉大学农学院的园艺系。1952年,两院系合并,1971年,园艺系改为园林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农业部重点学科,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城市规划硕士点(省级硕士点立项建设)。教授30人,副教授27人,讲师36人。高翅,风景设计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师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教育家郦芷若教授,国务院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邓秀新,园艺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师从华中农业大学已故园艺学教育家章文才教授。包满珠,院长,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1991年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园林植物博士学位,导师陈俊愉教授,同时还拥有吴雪飞、裘鸿菲、秦仁强、张 斌、陈龙清 王彩云 姚崇怀等一大批中南地区规划设计、园艺专家。

第八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1952年华南农学院成立,设立林学系,1988年10月改制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0人。学科主要带头人:李敏、园林设计师、先后师从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院士和清华大学吴良庸院士。王绍增,《中国园林》杂志主编,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还有张文英、杨学成等一批华南地区规划设计、园艺专家。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篇2

1“人”与“自然”元素的高度融合

从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经典的研究和学习当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建造者和设计者都非常注重“人”和“自然”这两个重要元素的表现和这两个元素的有机的融合。对于这个艺术追求的体现我们无论是在北方的皇家园林当中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无数的佐证。从这些佐证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某个角度来讲中国古典园林就可以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士大夫阶层重要的这些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外化。这也正是东方园林艺术与西方园林艺术在设计理念上一个较为显著的区别。

2 努力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和建筑理念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突出的重点就是适宜人的生存和居住。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以江南的私家园林为例:众所周知我国江南地区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常年湿润多雨, 再加上所处地区气温偏高植被丛生。这些独特的地质因素就造成了独特的人居环境。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江南私家园林在建筑和设计上相当注重园林建筑的排水和通风。尽可能的在园林当中大量栽种植植被调节人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造成适宜人生存和居住的相关生态环境。

现代城市园林在建筑和设计上也应该注重人居环境的营造。城市人久居都市紧张的工作拥挤的交通已经逐步使人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在光影、气流、温度、湿度、采光等建筑和设计细节上充分考虑当代人向往自然, 崇尚自然的人居理想。为人、动物、植物等等生物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有利的生存和发展场景。城市园林的设计功用达到有效的丰富, 城市园林的人性本质得到了相对较大的提升。城市园林最终是要给人看的, 城市园林的建筑和设计也离不开“人”这个重要的元素, 现当代城市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回归也不断的影响着城市园林建筑和设计的发展方向。努力为“人”创造一个合理的适宜的“人居环境”将是城市园林建筑和设计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3 巧妙的视域塑造和创新

从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经典的研究和探讨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视域”。“视域”是指一个人视力所能及的范围, 这个概念往往与人的主体视觉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园林造型的空间的封闭的相对的程度。这个往往与园林造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有很大的联系。以北方皇家园林为例园林建筑往往追求气势恢宏, 磅礴大气。在一定程度上就逐步造成了广阔的视角, 空间也相对比较开放。与独特的其他园林艺术表现手法相互融合逐步构成了一个相对较为独特的艺术审美特色。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和设计还注重对于周边山川、河流、村庄等等自然景观的相互借鉴和映衬。使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综上所述,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借鉴和学习是一长期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的借鉴和继承还有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要解决好与现代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思潮相互融合相互交流的问题。

站在今天这个时候我们看看,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好是一个思想文化大融合、大冲撞、大爆发的时代。无数的新思想、新思潮向着我们扑面而来。那么对我们这些新时期的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认真的重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发展, 坚守传统逐步走出一条有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中国城市园林艺术发展之路。

摘要: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们的城市园林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应该充分的从中国古典园林当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和精华与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逐步融合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园林建设和规划理念。为当代都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走出一条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道路来。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建设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杨宏烈.广州古典园林水景特色的认知[J].广东园林, 2001 (1)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篇3

目前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现在财富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在未来十年,全球亿万富豪人数将增加85%,其中亚洲的增长最大,将会上升119%。目前美国仍然是全球亿万富豪人数最多的国家,共有543位,到了2022年,预计将增加103%。至于中国亿万富豪人数,预计将会由154人增加到2022年的483人,上升214%。

值得注意的是,高资产净值人士在衡量城市重要性的四个最关键因素,分别为经济活动、政治、生活质素和知识及影响力。在全球城市研究中,伦敦和纽约对高资产净值人士的影响力依然最大,但在十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亚洲城市跻身全球最佳城市的前列。而就高资产净值人士的研究显示,到了2023年,上海和北京将分别取代日内瓦和巴黎,进入前十名的行列。

海内外高端物业市场中国概念逞强

因此,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的高端物业市场投资前景依旧光芒四射。中国豪宅已跻身全球最高昂的房产之列,并仍有潜力为投资者带来庞大利润。中国豪宅物业价格的持续增幅远远超出其他环球物业投资城市,特别是上海、广州等中国城市。

然而,中国政府在主要城市实行楼市调控措施,使某些城市的房价增幅差异扩大。在严格实施楼控政策的北京,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仅为2.3%。相比之下,上海和广州等其它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呈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百分之10.8%和12.5%,所以寻求快速资本回报的投资者应该考虑上海、广州以及其他国内主要的房产市场。

我们以邻近北京核心商业区的阳光上东豪宅区为例,其房价比去年增长3%;相同类型的上海豪宅区静安枫景苑则较去年增长10%。事实上,上海的豪宅物业如今已经跻身成为全球十大最高昂的房产,超越第十四位的东京和第十五位的洛杉矶;摩纳哥则高居榜首,香港紧随其后。

由此可预计,上海和广州的豪宅物业价格将会受到需求旺盛带动而持续攀升。由于这两座城市吸引中国其他城市的投资者,因此上海和广州楼市受制于其他城市的经济表现,但同时受惠于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财富增长。即使在经济不稳定的时期,高端住宅仍是大多数亚洲投资者和全球房产投资者主要的投资选择。

此外,中国买家对海外豪宅市场的影响也愈发显著,随着投资于中国主要城市的高资产净值人士愈来愈多,这些城市的高端房产价格持续走高,这类投资者主要把房产视为避险性投资。中国买家的影响力远至海外,带动东南亚、澳洲和新西兰的房价向上。随着资金从中国涌入,雅加达的豪宅价格在2012年上涨38%,而峇里岛和奥克兰则分别获得20%和12.7%的增长。即使限制外资购房的法例今年在香港生效,香港豪宅市场的价格增幅亦高达8.7%。伦敦和纽约等顶级房产市场继续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其它豪宅市场也因为资金从亚洲和中东等新兴经济体流入而出现复苏迹象。

二三线城市地产投资回报潜力卓著

接下来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显然是,未来中国哪些高端地产升值潜力较大?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近来商业物业引起中国个人投资者的青睐,这与全球整体投资趋势一致:全球个人投资者投向商业物业,使其投资组合变得多样化。2009年全球个人投资者在商业物业合共投资470亿美元,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攀升至920亿美元。

世界各地实施调控政策也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关键因素。中国房价在2010至2011年高速增长,为了抑制房价升势,中国政府推出了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许多中国投资者因而转向商业地产,希望继续在土地价格升值中获益。在北京,由于房产市场受到严厉的调控政策监控,当地的商业物业价格在2012年增值了23%,比上海同期高出20%。

由此,可以预期这些城市的商业物业在不久的将来仍然会持续升值,尤其是北京。今年上海将有大量的零售物业和写字楼等多用途发展项目落成,为市场注入庞大的供应量,预计当地的物业价格只会轻微增长;相比之下,北京的商业物业供应则较为平稳。

研究还显示,商业地产项目纷纷进驻二、三线城市,大大提高这些城市的升值潜力。随着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和推动经济,未来将有不少多用途地产项目投入二、三线市场,使当地的商业物业供应及需求增加,有望形成极具投资回报潜力的商业地产市场。

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的显著增长,只要住宅市场的调控政策不变,这种上升趋势就会持续下去。在二、三线城市,零售物业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原因是当地消费者对于零售商品的需求旺盛,再者,这些城市较为专注发展制造业和工业,令写字楼和酒店物业的价值走低。

虽然国际市场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较中国市场保守。香港的零售物业市场受大量中国内地消费者的带动,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2013年香港零售物业将增值10%至15%;吉隆坡零售物业的价值基于同样原因也预计有6%的增长。伦敦和纽约的零售物业和写字楼物业尤其赢得全球投资者的青睐。

艺术品消费增长去年最猛

研究高端人群的投资方式是最有价值的商业研究途径之一,除此以外,亚洲高端投资人士还有哪些新的投资模式?

最新研究显示, 亚洲19%的高资产净值人士去年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费相比2011年有所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高资产净值人士纷纷开始缩减投资,中国富豪却并未减缓投资速度,反而将茅台、太阳谷冰葡萄酒等中国奢侈品牌推到了世界前列。

中国投资者们加大了兴趣投资,将目光投向艺术品、高档葡萄酒、老爷车等此类独特诱人、具有收藏和投资双重价值的限量奢侈品。艺术品是去年消费量增长最大的项目,19%的受访者预计2012年客户在艺术品方面的支出将有所增加,13%的受访者预计该趋势将延续至2013年。

莱坊国际奢侈品投资指数基于以下九种收藏性资产的加权表现:艺术品、中国陶瓷、老爷车、钱币、家具、珠宝、邮票、手表和高档葡萄酒。

(注:本文部分内容为莱坊国际亚太区研究部董事Nicholas Holt的采访)

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 篇4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全球饱受疫情困扰下,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缓慢,只有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前三季度中国大陆GDP实现82.3万亿元,同比增速9.8%,中国经济能保持接近两位数增长,成果来之不易。

下面,我们来重点看看中国经济50强城市前三季度表现。随着各个城市陆续公布前三季度GDP成绩,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GDP50强榜单数据正式出炉,前三季度50强城市GDP总和超过44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已经超过50%,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从GDP总量来看,前三季度全国有35个城市GDP突破5000亿元,14个城市前三季度GDP突破万亿,50强城市中,南方城市入榜数量远超北方城市,特别是在头部城市竞争中,北方城市严重落后,前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仅北京一家,前二十强中,北方仅有4个城市。

四大一线城市表现各异,北京、上海将冲击4万亿元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大一线城市GDP前四的格局暂时还难以撼动,四大一线城市前三季度GDP均突破2万亿。上海是唯一GDP突破3万亿的城市,但是上海的名义增速只有1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紧随其后,GDP总量达到2.97万亿元,前三季度GDP增量再次超过上海,再次缩小与上海的差距。今年,北京和上海将冲击全年GDP4万亿大关,从目前增速来看,今年两城双双迈入4万亿已经是无悬念的事情。

GDP总量排名第三的深圳今年GDP增速有些失速,名义增速仅为10.1%,远远落后其他一线城市,可以说是最差的前三季度表现,要知道,在以前,深圳的增速都是领跑全国的。广州前四的.位置稳固了,虽然去年前三季度广州市GDP曾经一度被重庆超过,但是今年广州杀了个回马枪,前三季度,广州市名义增速领先重庆市接近2个百分点,稳固了前四强的格局。

50强城市排名略有变化

从排名变化来看,前十强城市,广州市超过重庆市恢复第四,武汉市超过南京市位居第九。其他城市排名变化,进步最快的是南昌市、绍兴市,前三季度排名进步3名,金华市、潍坊市进步2名,东莞市、常州市、温州市、厦门市、沈阳市、临沂市、济宁市、襄阳市各进步1名,退步最快的是石家庄市,前三季度排名退步4名,长春市、扬州市、盐城市各退步2名,重庆市、南京市、西安市、烟台市、昆明市、南宁市各退步1名。

增速快的城市名义增速突破18%

从前50强城市GDP名义增速来看,名义增速最高的是潍坊、绍兴、襄阳等城市,名义增速突破18%,青岛市、宁波市、泰州市、南昌市、嘉兴市、武汉市等城市名义增速也较快,名义增速突破17%。名义增速最慢的是长春市、石家庄市、西安市、昆明市和漳州市,名义增速不足10%,长春市名义增速仅7.2%,这些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正在拉大。

沿海城市增速领跑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篇5

中国GDP排名第二的省会城市,中部唯一超大城市

前言:爱旅游,爱摄影,立志做一个有想法的旅游摄影头条号,喜欢记得关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武汉,武汉是湖北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中部地区唯一的超大城市。武汉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之一,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人数位居中国第一。中国五大科教中心分别是: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武汉地处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号称三镇鼎立,九省通衢。京广大动脉和长江在这里形成黄金十字。武汉也拥有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武汉还是中国第二大汽车公司――东风的总部,境内的光谷是中国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武汉是中部地区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武汉是国家工程――长江经济带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武汉都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共同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2015年,武汉市常住人口1060万,GDP生产总值10905亿元。仅次于广州,位居中国省会城市第二名。武汉主要旅游景点包括:东湖、长江大桥、武汉大学、户部巷、汉正街、黄鹤楼、楚河汉街等等照片拍摄的是武汉中国民生银行大厦和武汉IFC国际金融中心,其中中国民生银行大厦高325米,是武汉已建成的第一高楼。而武汉在建的第一高楼是绿地中心。推荐系列其他文章(点击标题即可进入):中国最发达的省会城市,华南第一城中国省会城市四小龙,两个内地中心城市超过两个长三角副中心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第二城竞争国家中心城市,最有希望的六座城市竞争国家中心城市,最有希望的六座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中心城市谁能当龙头?中国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心城市是哪些?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本博~~!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篇6

近年来,清远市紧紧围绕“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后花园化”的发展战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追求和实现城市、人、自然和谐统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一手抓新区开发,一手抓旧城改造,按照“城市园林化、道路硬底化、庭院花园化、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做活“山、水、绿、文、人”等文章,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严格城市管理,建设宜居城市,建成了一批社区游园、一批城市公园、一批城市亮点、一批城市生态绿地和一批城市沥青大道的“五个一”工程。目前,一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现代中等城市正在粤北大地迅速崛起。

2006年初,清远市启动创建中国宜居城市活动,专门成立了由市长陈家记同志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并由市建设局局长龙伙灵同志担任创建办办公室主任,制定了《清远市创建国家宜居城市活动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创建宜居城市动员大会、工作联席会,分解、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形成有组织、有制度、有考评、有检查、有整改、有奖惩的创建格局,确保建设宜居城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

清远市注重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来抓,采取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30多亿元,积极新建和配套完善城市道路,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服务功能得到极大增强。

一是狠抓城市道路路网建设。市区先后投资约28亿元,先后高标准进行了“六纵、十横、一环”路网建设,如凤城大道、清远大道等,完成了北江路、连江路、人民路等道路的延伸及加铺沥青改造。目前,各主要街道、道路出口已全部贯通,市区市政道路总长156公里,其中宽13米以上的道路长80公里,城市道路网络已初步形成,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二是提升了城市亮化水平。先后在市区各主要道路、街道及一江两岸的主要建筑物上增设了富有特色的灯饰,新增路灯2万多盏,亮灯率达97%以上,提升了城市的亮化水平。三是完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遵循“道路修到哪里,绿化建到哪里”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北江路、银泉路、静福路等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市区干道绿化面积占道路面积25%以上,绿化普及率为100%;在植被配置上,力求栽植品种多样化,乔灌花草主体化,道路绿化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绿化层次分明、色彩明快,风格各异。

引入城市建设特色创新理念,生态城市特色逐步显现

近年来,清远市按照“提高科学性、把握整体性、突出超前性、树立权威性”的原则,确立了依托北江、飞来峡等自然优势,以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为内涵,以北江路为平台,做好秀水、美山、靓城、宜居四篇文章,先后组织编制和审核控制性详规及修建性常规850项,其中小区修建性详规810项,建筑面积1440万平方米,组织编制了清远市生态工业园选址规划方案、飞来湖公园总体规划、市区景观中轴线总体概念规划等,为“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市区注重扬“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绕城转”之长,在保护好山林水体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实施规划建绿工程,按照“点、线、块、面”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小区和城市道路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了长11公里、绿化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广清大道绿化工程和市政府广场的绿化建设,市区绿地总面积达1192.4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3.73%,绿地率达30.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6平方米。

一是抓好绿“点”的建设。重点完成了凤城广场、三角公园等街头小游园和小景点建设。二是抓好绿“线”的建设。突出抓好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化带和北江两岸的绿化建设。市区行道树的种植与道路建设基本同步,并注重优化树种结构、品种。三是抓好绿“块”的建设。重点扩建了25万平方米的江滨公园,打造出火树银花、美不胜收的滨江绿化景观带,被中外游客誉为清远的“维多利亚湾”的“外滩”,每年吸引数百万人来此观光旅游,江滨公园一跃成为清远最美的地方之一。完成了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凤城广场和占地1.9万平方米的静福广场建设,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四是抓好绿“面”的建设。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原则,通过植树造景、建筑装饰和设置人文景观等多种手段,展现出清远“开放、和谐、绿色”的城市景观特色,并督促各临街单位实施门前和庭院绿化工程建设,涌现出金海湾豪庭、金碧湾花园、丽清花园等一批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和住宅小区,形成山、水、园林、灯饰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景观亮点,打造出视野开阔的楼市精品及观景平台。

坚持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并举,清远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近年来,清远市坚持一手抓新区开发,一手抓老城改造。按照“高起点、大气魄、超常规建设”的发展思路,通过领导挂帅、部门联动、机关带动,以优惠政策、优化环境驱动,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新区建设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审批一支笔”执行,大手笔建设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投资15.5亿元的清远水利枢纽和投资3亿元的飞来湖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的“水环境”,以北江、滨江、大燕河和笔架河为依托,加快中轴线环城水系和环城带的建设,构建“大运动生态环”。清远水利枢纽建成后,北江市区段将保持常年10.5米的水位,飞来湖建成后面积达190公顷,其中水面积达115公顷,加上筹建中的大燕湖,市区的水面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占市区面积的40%以上,将营造富有灵气、充满活力的“湖城”、“水城”,力争把清远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适宜发展居住的山、水、城相依相亲相融的休闲之都。与此同时,通过招商引资进行了城市广场、名都超市、北门商业步行街等老城区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老城改造的成功之路;不但繁荣了市场经济,而且实现老街换新颜,旧城展新姿的繁荣景象。

注重扶持房地产业发展壮大,城市人居环境日趋完善

近年来,清远市建设局通过调查研究,出台了允许自然人开发房地产的项目公司政策,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社会、民间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开发经营领域,有效解决了住房制度改革后的房地产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使项目公司成为该市

新的住房供应体系的主要渠道,促进房地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通过加大房地产业的扶持力度,狠抓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升级,依法开展城市房屋拆迁,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确保了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城市住房质量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该市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商业繁荣、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相关行业发展,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积极扶持房地产开发企业。2006年,全市共批准了3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这些企业计划投资总额41.86亿元;批准市区65个项目公开预售,预售面积65.51万平方米,共9071单元。二是正确引导房地产开发与消费,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是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近年来,该市房地产业坚持走集中开发、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健康型小区开发道路,全面启动了“禁实”和建筑节能工作,普及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以提高住宅智能化水平,优化居住环境,努力打造广东省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品牌。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蓬勃开展,城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大力开展“治理脏乱差、创建文明城”活动,加大了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力度,开展了户外广告清理,加大了“六乱”和“城中村”的整治力度,全面加强了城市管理,实现了从单纯建设城市向管理城市、经营城市的转变。并将旧城改造与房地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实施“捆绑”建设,实现了“以城养城”、“以城建城”,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先后建成了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体育健身、园林绿化于一体的太和古洞、牛鱼嘴等生态公园,方便了市民休闲娱乐和外地游客旅游观光。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 篇7

从2004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游学期间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面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复杂性科学的关注;到后来博士研究期间聚焦创新2.0与智慧城市,参加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研讨班对钱学森大成智慧、山水城市的学习和思考;再加上这次智慧园林高峰论坛就创新2.0、智慧城市与智慧园林进行交流的邀请,促成了这个初步想法,在智慧园林论坛上给园林界的朋友介绍一下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及山水城市思想,并结合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分享一些粗浅的学习体会,以期引发更多关于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智慧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的思考。如能对推动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略有裨益,那就更好了。

一、创新2.0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城市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与创新模式的改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下一代创新形态也即创新2.0正在逐步显现。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生态构建,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创新。“互联网+”作为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更多可参阅《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5年第6期文章《“互联网+”=新一代ICT+创新2.0》。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主题。

二、理解智慧:钱学森大成智慧学与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发展

智慧城市很火,“智慧”成了许多技术公司兜售自身产品和IT解决方案的万能包装。我们谈智慧城市,谈以人为本的新型智慧城市,必须回到智慧的本源,回到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智慧不仅仅是“智”能,还有“慧”的灵性。“集大成,成智慧”。其中,“智”是技术,是信息技术与数据体系;“慧”是人,是专家体系、知识体系。理解中国语境下的智慧城市,需要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中,从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发展中去寻求“智慧”的本源。

钱学森先生很早就意识到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复杂性带来的机遇,在1990年就提炼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创立了复杂性科学的中国学派,并提出了大成智慧学理论。大成智慧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统一结合是其核心,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其科学基础和知识源泉,前科学知识库是其重要的发展源泉。大成智慧学要求打通界限、总揽全局、相互促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大成智慧学的实践方法是大成智慧工程(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主要是针对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法应用。钱学森在综合集成法中前瞻性的将数据体系从计算机技术体系中专门提出来,并与专家体系共同集成起来,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面向创新2.0的大成智慧工程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以人为本。

钱学森先生把“大成智慧学”英译为“Science of wisdom in cyberspace”,把“大成智慧”英译为“Wisdom in cyberspace”,强调“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首任国务院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互联网的筹建人陆首群先生也指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物理空间之外营造一个影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虚拟现实的“世界(场景)”,即构建虚拟化网络空间,并强调,创新2.0正是借虚空之力以人为本重构实空业态。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三、智慧城市的两大主题: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

钱学森先生指出:“大成智慧学”将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日益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准,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社会、环境、教育、文化的协调发展上。人们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教育文化医疗共享,以及消除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对社会和心理的危害上。人们将会努力使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得到平行发展。大成智慧强调针对城市这类复杂系统综合集成中人的作用,强调虚拟、现实两个城市空间的融合,这对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创新2.0时代的到来,再重新审视大成智慧学理论,更能充分理解其对认识和解决城市这类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推动创新2.0时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随着设施和环境的传统狭义的城市管理与面向社会和人的社会服务管理越来越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在钱学森及其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对基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维度对城市管理复杂性进行了分析。从知识维看现代城市及其管理,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历史文脉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钱学敏教授在2007年的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研讨班就《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一文讨论中特别强调,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脉传承是城市管理知识维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融合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更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且作为创新2.0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更加聚焦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自然成为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主题。

四、山水城市:科学与艺术、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寻找中国城市治理出路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在钱学森先生大成智慧学理论的研究发展中,也一直贯穿了钱学森对城市科学发展的思考和研究。1990年,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建设未来城市。

自远古时期,人类即逐水而迁、傍水而居,依山傍水成就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君子比德”一说以热爱与向往自然为出发点,从自然山水那里领悟到与“智者”、“仁者”相似的品性与性情,从而生发美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成为影响后世自然美学思想的重要观念,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主要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园林及城市的发展。

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中写到: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而这个“山水”不是真正的山与水,而是强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之魂的一个城市,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它要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强调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钱学森还强调山水城市的人民性,指出山水城市“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正如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强调整个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是一个城域开放众创空间,一个创新生态系统。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也强调不是城市间的园林,而是城市即园林、即山水。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化和知识社会的形成,进一步催生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2.0模式正在给山水城市的营造带来新的机遇,助力融合城市现实和虚拟空间,对接历史文脉和现实生态,推进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建设,重新绘制山水城市的人文与天际。创新2.0时代的山水城市营造将进一步丰富创新2.0以人为本的生态经济社会人文内涵,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之路。

五、以人为本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必然是智慧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是智慧生态城市的中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以及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及其大成智慧、山水城市、智慧城市研究中汲取智慧养分对于重新认识和推进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也将有助于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舍本求末诸多乱象的正本清源。

钱学森对城市建设如何建立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脉传承基础之上又开拓创造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文化忧心忡忡又充满期待,并前瞻性的预言,“中国建筑文化新的辉煌时代恐怕要等到21世纪20年代才会到来。”山水城市、人民城市,正是钱学森对充满生态人文内涵的中国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八大以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出,以及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部署,正在迎接这个美好时代的到来。

当代城市发展问题的应对,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探索重塑城市公共价值的中国道路,考虑城市里的天人合一的历史文脉传承和生态营造,倡导未来创新性思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城市园林文化的伟大复兴中,信息技术将为山水城市的营造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而山水城市的营造也将更好体现创新2.0的经济社会、人文与生态内涵,赋予智慧城市更丰富的人文和生态内涵。山水城市建设将为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新视野,为中国园林文化的复兴和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新路径,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的飞速城市化进程缔造了一系列发展奇迹,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问题,并前所未有地面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对城市地理、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进行重写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在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征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将在其中焕发耀眼的光彩,中国的园林工作者将在创新2.0时代的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在题为“创新2.0,与我理想有关的一切”的演讲中说,我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就是技术、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共生。今天,我也同样借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来描述创新2.0时代的山水城市、中国特色的智慧生态城市: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的栖息在这大地上。

报告人简介:宋刚,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理学博士、移动政务实验室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物联网研究会副理事长。

(根据宋刚博士在2016北京智慧园林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更多关于大成智慧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可参考本刊2014年第17期文章《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创新2.0和智慧城市》)

全球富豪底气最足的城市排名 篇8

1.中国香港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1.1万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5200平方英尺

2.日本东京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760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1.6万平方英尺

3.英国伦敦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530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7900平方英尺

4.法国巴黎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440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1.08万平方英尺

5.俄罗斯莫斯科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425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4600平方英尺

6.美国纽约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410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6500平方英尺

7.中国上海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2125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5400平方英尺

8.新加坡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182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1.23万平方英尺

9.印度孟买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97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6800平方英尺

10.澳大利亚悉尼

每平方英尺平均房价:880美元

该地富豪平均住宅面积:1.94万平方英尺?笏(宁良凌编译自美国《福布斯》)

上一篇:让我们都养成好习惯广播稿下一篇:小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