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共10篇)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篇1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不仅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而且还是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对于耳目能祥的中国园林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读了王毅前辈编著的《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的园林史有着更深一层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内容很驳杂,它是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某一专题为研究对象,但也可以概括的很简单:第一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尽管人们摄取的往往只是其中的片玉、一枝,但他们原本无不是与昆山和邓林连在一起。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面目受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的严格制约,哪怕是极微末的叠山理水技巧,或是一件淡淡的盆景、一曲短短的栏杆、一张小小的明式椅„他们每一步的演变都涉及在政治哲学艺术的众多领域,这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命运中看到必然的原因。
看完本书后,我了解了很多,比如自“上古园林”对以后历代园林的影响——以山体和水体的配置而构成的骨架——其肇端即是灵台和灵沼的组合。之后又由秦汉园林的宇宙观至隋,初盛唐园林的皇家宫苑展现出的恢弘的气魄和灿烂的光彩以及士人园林成为凑泊无间,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整体。中唐至两宋园林的“壶中天地”至明清园林的“芥子纳须弥”多为士大夫思想之具体表现,园林空间流溢着诗意,凝固着画意,浸染着禅悦,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艺术品位。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法则很不相同。传统建筑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和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是相当程式化的。园林建筑则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那么传统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情景交融、小中见大、迂回曲折、幽邃深远……总之,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它所抒发的则是另外一种情趣。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数千年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至发展成熟,它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我认为在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得中国古典园林以及民族文化的文脉,用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定会在设计的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
乔 虹2012年2月9日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历史,隐逸,山水画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1. 园林的生成期
殷、周、秦、汉时期是古典园林的生成时期,随着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王朝的建立,“城市化”现象的显现为园林的出现做了铺垫。囿、台、园圃是中国园林形成的源头,囿除了为帝王提供祭祀外,还是统治阶级狩猎的活动场所;台主要用于观天象、通神明,次之也可用于登高、观风景;园圃则是用于种植食用植物、药物等。到了汉代,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已经变成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2. 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典园林进入转折期,由于政权不断变更社会混乱,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一些人看尽仕途黑暗便寄情山水,从而使自然园林得到发展,开创了私家园林,自成一派,并最终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
3. 园林的发展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最繁荣的时期,造园主人大多是有学识或官宦,经历了仕途的艰辛,使得他们抑郁、苦闷,从而更加向往宁静恬淡的生活。“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则是对当时文人的具体诠释。将诗与画中的情感融入园林之中,使园林风景增加了文艺情趣,将园林的人文风景凸现出来。
4. 园林的成熟期
明清时期,城市繁荣,园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造园技法、造园理论、造园手法都走向成熟。这个时期园林功能全,不仅有听证、宴会、观戏、园游等外,还建有商业街之景;吸收各地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因地制宜的加以汇聚;还将布局、移步借景、动静相间等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甚至内部装修和外部环境的颜色都得到统一。
二、隐逸文化对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
1. 隐逸文化的形成
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根据老庄哲学发展形成,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古代士人对朝廷的一种抗争,另一方面是洁身自好、保持自身人格独立的一种价值追求。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也使得人们对自然风光审美地重新思考。古代士人的生活意志不同,隐逸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远离世俗、有的任闲官、而有的身仕心隐,正如孔子《古训》中所提到的“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是指那些有能力的人远离世俗,沉湎世外桃源;中隐是指藏身于市井之中,但心在隐逸之外;大隐则是隐身朝野之上,即便身处斗争之中,仍能坦然处之。
2. 隐逸文化对园林建设的影响
在造园时,文人隐士多把建筑物以黑白灰色为主,朴素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搭配,形成淡雅的色彩环境,再配上鹅卵石、青砖等铺设的简洁的造型花纹、古朴大方的建筑构件,使园林的审美高度和道德高度都有所提升。造园手法上也有许多种类,通常采用障景、框景、借景、隔景等,用花木、建筑、山石等元素来分割空间,营造一种隐隐约约、时隐时现的氛围。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文人隐士看来都可成趣,雨打芭蕉、水绕亭台、明月杨柳风,这如诗画般的环境,油然而生一种清净恬适之感,是自然美和人性美交融的完美体现,造园的艺术审美价值得到升华。
三、中国山水画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明末文人茅元仪在《影院记》中谈到:“园者,画之见诸于行事也”山水画和园林的发展历程大致相同,因而两者存在许多共通点,相辅相成。
1. 立意
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也就是说画家在创作之前,就已经将所构思的意境应于头脑中,也就是“胸有成竹”的意思。立意是创作的开始,也是整个创作过程中的结尾。园林设计和中国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先明确立意,这是解决园林功能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再根据立意进行布置安排,这样才能时刻抓住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 构图
经营位置,是画家对画面的分割,将表现的形象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所谓万法皆通,这同样适用于园林设计。虽然山水画是平面的,园林是立体的,但是游人在游览园林时,所看到的还是一幅幅画面,所以山水画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作为园林的设计图。还有背山临水、水中设岛、隔水布置山林等在画论中才出现的理想的环境在园林中也都得到一一实现。
3. 元素
山石、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的重要元素。“无水不成园,无木不成园,无石不成园。”自古以来皇室贵族、文人墨客无不用堆石造园,而石的艺术组合又常常离不开花草,这也是庭院中最易出彩之点;水是园林中的精灵,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木是指木制的场所,如游廊、亭台、曲桥等,是古代园林师们的精彩构想。《林泉高致》中也常提起这些元素,可见绘画常用的题材元素已经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4. 章法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还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表现章法。中国山水画中讲究虚实变化,墨的浓淡,笔的干湿,有无颜色都是虚实变化,这是国画处理的重要手段。而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少、藏与露,景物与倒影、近景与远景属于虚实变化。比如“空”的概念,山水画中常出现留白、为了使人产生联想,以无带有。在园林的空间处理上,设计师创造了许多虚的空间,这里的“空”实际上是不空的,其中以“气”来贯通,就好比绘画中的“气韵生动”,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5. 意境
中国画中画出来的事物不仅仅与原物相似,还要进一步得画出事物的“气”“质”,达到事物的提炼和再创作才能称上一幅好的画作,而不是死板的临摹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是对事物的客观模仿,更是感性的进行概括、删减等改造而产生的一种意向之境。宗炳论著的《画山水序》、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宋代欧阳修提出的“古画画意不画形”等等。园林设计也是如此,“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园林设计中不仅是设计师在堆石凿水、叠梁架屋,更是他们用心经营心中的景观,通过风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四、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三千多年的历史洗礼,在不断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的过程中,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成就。能达到如此的成就离不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古典园林既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前人留下的艺术瑰宝,我们应继续传承下去,并结合时代所需,推陈出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上的一枚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参考文献
[1]蔡景霞.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史[J].文史艺术,2013(10).
[2]刘姝瑛.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J].中国园艺文稿,2012(1).
[3]张颖,王立峰.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艺术的文化内涵[J].衡水学院学报,2012(5).
中国园林水景的文化阐释 篇3
关键词:中国园林;水;景观;自然;人水和谐
中图分类号:S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161-004お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山水自然、人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哲理思考和美的感悟。中国园林类型多样,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本源要素相同,却又风格各异,各具内涵。不管哪一类园林,其构景要素都是山水、花草、建筑等,这些要素经过造园者的精心设计组合,在有山有水,有花草有建筑的基本格局中,显现不同的建造理想和意趣,构成体现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园林风貌。中国园林在很久以前就以其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和蕴涵深刻的构思,成为人们游憩心神,怡养性情的游憩场所。在旅游业兴起之后,园林又成为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自古至今园林都是人们钟爱的游赏对象,而园林之于中国游者及园林的建造者,却并不只是一处处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的景观空间,更是一件件艺术品,从构思设计到建造都体现出独到的艺术和文化气质,表现建造者的理想和追求。水作为园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历来也是园林理想主题表达的核心。中国园林是以自然为基础结合人的理想情趣和哲学意识而建造的,经历了搬用自然山水、模仿自然、再造自然和再现自然几个阶段,“园林是从美学视角对大自然的模拟和再创造,不断变迁的时序节令,花开花落的生生灭灭,在园林中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触发效应。”[1]园林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自然美为基础,而自然美中,水因其极强的造景能力和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园林景观及文化要素的核心。
在中国园林的早期形态中,台、沼、苑、囿、辟雍等分别代表着后世园林中的山水、建筑、动植物等景观要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虡业维樅,贲骨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矇瞍奏公。”这是一首较早且较详细地描写园林的文学作品,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园林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台、沼、囿、辟雍等。若以台为仿山之建,那么,台沼的结合在古人造园意识中当是体现山水结合的审美理念。虽然早期的园林建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供人观览之用,而是有其他实用的目的,但是,无论如何,其山水、建筑,内养殖动植物的基本格局却与后来主供观赏游憩的园林相去不远。这时期的园林水体的存在基本功能是养育水中生物,管仲“水者,何物?万物之本源也”[2]831。正是关于水体滋养万物、繁育生灵的母体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价值,而其母性特性产生了人与水的情感沟通,初期的园林中象山元素台的建筑基于人对山岳的敬畏和崇拜,因而给人以神圣感和崇高感,而水体则引起亲近和谐的愉悦体验。如《孟子•梁惠王上》之谓:“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人之与民偕乐,故能乐也。”认为文王作园林是为了与民同乐,广施仁政;《三辅黄图》卷四:“文王作灵台,而知人之归附;作灵沼灵囿,而知鸟兽之得其所。”认为造园是为了体察民情民心,察天下之得失,其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不管园林建造者的基本动机如何,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园林中景物的设置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是体现了造园者的某种建造理念的,而不是随意建造的。至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府志》中记载了吴王夫差的旧园梧桐园,又名琴川;夫差养鹿的鹿园等;《述异记》载夫差耗时三年之久筑成姑苏台,日夜拥嫔饮酒作乐,并“作天池,于天池中泛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于宫中作海灵馆及馆娃阁,铜钩玉槛,宫之盈槛珠玉饰之”。从中已经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宫苑之中的水景已经大量存在并承担了重要的景观以及娱乐功能。及至秦汉时期,园林更明显地呈现出与建筑一体化的局面,帝王诸侯纷纷于居处建筑中建造园林,将山水、动植物、观赏建筑纳入居处建筑的整体规划中,形成游居一体的建筑格局。
李宗新将水文化分为几个层面,分别是景观层面,行为层面,心理层面和时空层面(1)。我认为园林中水景的文化表现也有以下几个层面:景观层面、情感层面、精神层面。
一、园林水体的景观表现
无山水不成园林,无美景不成园林,这实际上是中国园林建造从一开始便形成的格局。中国园林是表现自然的艺术,园林中的景观设计和语言表达都以自然为始终,即以自然为蓝本,又以自然为理想,园林中的水景也以表现自然水景形态为主体。园林水景从设计到建造到充分展示中国人对水体景观美的认知。
自然中的水景形态主要有海、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此类自然水景在园林中都有表现,中国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所钟爱的“一池三山”的格局中的池即象征着海景。如隋炀帝西苑,三山特立于数丈深的大面积水域中,水景自然是海之象征。如北京圆明园的后湖,虽名之为湖,却象征九州四海。《西京杂记》载西汉武帝时袁广汉园中有人工开凿的水体,水面辽阔,激水为波,是园中的重点景观之一。(2)
中国园林景观是以自然为理想,而自然之水本身便是形态多变、景观境界多样。理水为景追求的效果也是自然界中水的曲折蜿蜒之态。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中有关于水景的描写,酆、镐、潦、潏等水“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蜿蜒曲折,相背异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欢腾跳荡,时而宁静悠远,时而曲折迂回。(3)西晋石崇著名的金谷园中“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石崇《金谷诗序》),而潘岳“回溪萦曲阻”之句即描写了园中水景曲折回荡之自姿。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在组织园景方面,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阁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色,是我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园中池面有聚有分,聚则水面辽阔,有水乡弥漫之感,分则潆洄环抱,似断似续,和崖壑花木屋宇互相掩映,构成幽曲的景色。”[3]园林中水景的设计根据园林的形势布局和空间特点,或开阔辽远,或潆洄曲折,或跳荡跃动,或潺湲婉转,水在园林之中不仅自成景观,还以其流动不止的姿态,串联着水流周遭的景观元素——山石、垂柳、亭榭楼台等等,使它们聚拢为一个整体,并且具有了活泼泼的生命。构建出不同风格的美,令人赏心悦目,其与花柳、山石、小桥、亭榭等掩映衬托,形成或幽深婉转,或开阔明朗,或澄澈空明,或灵动活泼的美感境界。
园林中的水不仅有池塘溪流等具形之水,还可以建筑、植物等与特定的天气现象组合成为可即时赏玩不可留存的流动性景观,如雨雪霜雾和荷花修竹、杨柳芭蕉等相结合,成为不仅其景、其声、其境都十分清新美好,其质神更洁净无尘的审美世界。如拙政园著名的景点——听雨轩,轩前小池,池岸植芭蕉,等候着“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杨万里《秋雨叹》)的画境诗心。而“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则是雨水与荷塘金风玉露一相逢时的境界。王横云诗《招饮梁家园诗》:“半顷湖光摇画艇,一帘香气扑新荷。”水与植物如垂柳、荷花等相互依傍,游鱼出入,或动或静,景随人心,天光云影,雨丝风片,波光画船构成变幻无尽的景观画面,这也正是中国园林景观魅力的焦点所在。清代许承祖诗《曲院风荷》:“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园林中的水不仅是园林景观构建的核心要素,也以其灵动之性为园林注入了生命的血脉,使园林不仅成为可游可赏的游览场所,更成为有生命、有内涵,可以与观赏者进行精神交流、心灵沟通、情感往来的理想对象。
二、园林水景的精神象征
水作为自然物的一种存在形态,首先具有自身的存在形态,然后在人的眼光中它可以传达出某种有意义的信息,然后在这样的有意义的信息基础上可以形成象征。“以水的流动,水的常势,水的无形,水的柔弱,水的浩瀚,水的执着而感悟人生哲理,可以形成水与人相互启迪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受到水的滋养和对水的观察思考中,可以遥寄人文旨趣,留下先哲的微言大义。”[4]中国先哲观察欣赏水之形态,思考水的本质内涵,留下了诸多关于水之道德本质的经典论述,对于水传递出的信息的解读和认同,形成形、理和美的融合。园林水景文化内涵精神层面的表达在水的形态、境界中寄寓了深厚的哲学寓意,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态度宇宙哲理的深度思维,以象征手法记录着园林设计者对于水的人格认同。因而,园林之水或是有限无限的哲学阐释,或是生活态度的物质表现,或是道德追求的含蓄彰显。
早期的园林水元素存在着较明显的象征性,辟雍更是如此,《三辅黄图》卷五:“周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雍。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李尤《辟雍赋》:“太学既崇,三宫既章。灵台司天,群耀弥光。太室宗祀,布政国阳。辟雍嵓嵓,规圆矩方。阶序牖闼,双观四张。流水汤汤,造舟为梁。神圣班德,由斯以匡。”这里流水的设置,不是将之作为美好的景物来对待,而是取其象征性意义,宫室台观的安置也各有特定的含义。计成《园冶》:“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所说之园林理水手法则为表现流水无限的景象。(4)而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则启迪着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皇家园林以水的浩瀚气势象征皇权的尊贵,(5)私家园林建造的核心则在于表现主人对世界的理解,对道德的追求和理想人生的描画,可以说,园林就是园林主人设计建造的理想世界,这里的景观之美,哲理主旨都是园林主人个性意趣和对宇宙世界的理解。著名学者俞樾亲自设计规划的曲园,中有小池名曲水池,园名即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景观设计表达园林的主题,园林主题则表达园林主人的人生态度和意趣。网师园以水景为主体,建筑和游览路线都随水景安排布置,原名“渔隐”,正是标榜清高超脱的隐士之风。胜甲天下的拙政园也是以水为基础景观,遍植花木,尤以荷花为主,也是表达崇尚高洁清雅之人生理想。
三、园林水景的情感折射
中国园林的景物设置无不与人的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一切园林景观无不可以通过人格化的方法而与审美情感直接联系起来”[5]。园林钟情于水也体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与水的密切关联,园林水景于人的情感表现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水的敬爱之情。
首先,水是值得尊敬的对人类具有化育之恩的自然物。在中国的文化解释中,水是万物之源,是盘古的血液化形而成,在这样的神话解释中,蕴含着先民对水的感恩意识,虽然在上古神话中也有洪水肆虐的信息,但是早已在各类英雄治水的记载中演变成了造福万物的生命之源。因而在情感上,古人对水的深层情感是由感恩而衍生的亲近、热爱,沧浪亭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虎丘花雨亭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水枕石化蝶忘机。”
其次,水在中国文化繁衍中被赋予君子之德,因此值得尊敬。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夫惟不争,故无尤。”(《道德经》)认为最完美的境界就是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卑下而能安,水本身就体现了世界最真最善的境界。如此的品行道德境界是古人心向往之的。孟子言水之德:“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孔子、管子、荀子等先哲都在著述中,表达了水的良好品德,《管子•水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与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2]813-814水具备仁德、诚信、公正、道义、谦卑等诸多君子品性。
其三,水之博大深远,遥迢无际可将人的心思随着视觉延伸到无限的远方,在一个现实无法到达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于是,想象中遥远的海角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俗务,那便是仙人们生活的地方,仙人们超脱了尘世的痛苦,演绎着基于高尚的自由理想。于是,海上三山及其象征着的仙境,安放着的不是神仙的生活,而是园林主人的人生理想——自由、超越和美好。
园林水世界集合了人们对水的敬、爱和向往,也蕴含着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的认知和期许,宣扬或希望自己或自己的生活——至少在某一方面——像水一样,或自由超越,或品德崇高。
园林水景对人的情感表现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将水视为内心情感的外在形态。
水是人们心中一些无形的抽象概念或感受的具形解说,如时光、人生、情感、思绪等等,以水为喻,这些抽象无形的思维感受都变得具体可感,且更加容易把握其本质,也更加容易传达。于是水也成了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世界,自从子在川上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之后,水成了时光流逝的最好注脚,“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流花谢两无情”,等等,无不是将人生的怅惘,情感的波澜借水的形象做了直观的表达,于是水的内涵更加丰富,人们之于水的审美感受也更加真切和丰厚。
园林是一种艺术形态,园林也是一种存在感极强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早已有共识,但是从建造园林的目的追溯,中国人设计建造园林并非出于艺术的追求,其最深层面的动机是基于一种理想的表达和实现……通过园林表达他们对理想世界、理想人生的理解和描述,通过园林表达他们实现理想的满足,当然,除此之外,园林还给了他们一个现实的理想空间,于此游憩栖居。于是,园林与人结合为一种理想的存在方式,表达着环境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有限的空间里容纳了最丰富的内涵,却并非以改造者和征服者、掠夺者的态度在实现自我的世界设计,而是顺应自然,将山水等物的世界回归其固有的本质共有的特性——自由。充分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理念中尊重和热爱自然的态度,物我统一的思维方式和人水和谐的生存境界。お
注释:
(1)李宗新,浅议中国水文化的主要内涵[J],《华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05第2期,第112-113页。
(2)详见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03页。
(3)龚克昌主编《汉赋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张劲农《我国古典园林中水的文化意义》,《广东园林》2005年第1期,第8页。
(5)王洪力《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象征文化》,《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1期,第97页。お
参考文献:
[1]顾斌.“曲”乃园之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2).
[2]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0.
[4]潘杰.“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J].江苏水利,2005,(7).
[5]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87.
(责任编辑文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JY050)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篇4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这本书里简要介绍历史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内涵的再现。大多介绍中国园林的书籍,侧重描述中国园林形式的精妙,却很少涉及这种精妙所产生的文化根源,即鲜有从啫喱的角度揭示产生这种精妙的文化依据,从而真正把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髓。而《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在华夏文化的背景下展开,深入揭示了深沉于古典园林亭台水榭、山石花木中的内涵。
这种内涵,是华夏文化精神给予我们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我们很难索骥它,只能去感受,去领悟,因为它深深地含蕴在名族文化的这片沃土中。它是超越时空的、隐匿的神韵,或者说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由于这种内涵的东西在我们的许多现代建筑、规划中、几乎没了踪影,从而使许多建筑、规划在眼花缭乱中缺失了内在的、精神的、文化的东西。使得这些作品苍白而落寞,让人无以寄托、无由发生应有的归属感,没有了精神的家园,建筑、规划作品就缺乏灵性,让人不能“似曾相识”地辨析它,还念它,它的生老病死便让人漠视。最终,人类对于早期建筑所产生的那份特有的感情,就被纷繁迅捷的时代信息所挤兑,使我们与我们的建筑规划作品无法沟通。面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材料、技术、应接不暇的新潮、时尚,熙来攘往的风格、流派,真叫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难道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产生的消化不良就该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但我相信这种无奈只是暂时的,人类对建筑、规划的灵感源泉犹如人类对于母爱的渴望一般,有朝一日定会重新找回这份就为的情愫。这也是我写的这篇文章的动因。我彷徨,我凝聚,我试图从古人的辉煌中找到一线生机,一丝灵感,找到解决的办法,摆脱困境,早一天回到自信的怀抱中,享受那一份应有的安宁与祥和。
本书在概括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于“艺术地再现自然”。书中还用大量篇幅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中国
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的手法,并就南、北园林艺术风格的变化作了比较。读完本书后,我也粗略地分析了下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鉴于以往某些造园著述多着眼于用华丽的词句来描绘、赞扬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这些文章如果用来引导人们去欣赏古典园林,均不失为上乘佳作,但从借鉴的角度看,却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为克服这一偏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则立足于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这样,将可为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的建筑师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此外,还用适当篇幅来阐述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借此将会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由于服务对象不同,所处地理、气候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我觉得虽然全书没有什么新观点,也算是介绍性地把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都写了一遍和余老师上课讲的差不多。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真正内涵,当然不是用直白的语言和图示就可以表达的。真正的精髓,恐怕还是要自己抄绘了平面图,有机会实地去看一看,才会有自己的体会,相机拍得再好也抵不上自己抄绘自己分析。对于学园林景观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必备的。
不过书中插图均为手绘钢笔画,但就这些画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杰作,总之
这本书从评论到分析方法以至于手绘画法都指导着我们这些后辈们,感谢彭老先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篇5
简介: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随着外来势力一同入侵的,还有外国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或许也是钱老著述此书的原因之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如今西化严重,诚然中国文化或历史当中确有不堪之处,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个问题,即: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其自信心不断在降低,对中华文明自身的认同感不断在降低。我们自认为缺乏信仰,是由于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曾走过的路产生了怀疑,对我们的根源产生了动摇。既然钱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脉相连,那么须知人的一生势必有高峰低谷不一而足
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
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此谓“性”.
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此谓“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此谓“道”.
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在这里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话:“对你最好的你是永远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过还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为这句话言重了,我们还不到放弃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从前,看一看自己的现在,或许能明白接下来又该向何处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贬低自身而羡慕他人,是一种逃避,逃避自身问题而告诉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个人自出生便不是让你来享乐的,这又是读史的另一个意义: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点,也不逃避自己的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学习责任与担当,人若负重,才成栋梁。盲从他人,成为四不像倒更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的发展是会遇到困难的,人如此,国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托在他处。曾有人诙谐地讲,“从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国外”.不要看见外国的强大就认为这是定局,我们之所以在沉睡是因为在等待。
这不是说弊帚自珍,是说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会尊重你。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 篇6
记得一次选修课上,一位老师让我们看了美国中情局对华十条戒律。看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觉得自己以及自己周边好多人都中了美国的计了似的。我们每天看美剧,为电影电视里的角色或哭泣或喝彩,等看完后大骂国产剧没创意没剧情,自己也曾亲耳听到有人说国产剧都是垃圾什么的。确实,从美剧中能感觉到中美的差别,中国与其的差距。在美剧的影响下,我也觉得自己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遗忘了好久。直到这本书,传统文化再次进入我的世界。这次才更为深刻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
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本书相当于是我初中到高中历史课本的集合,总结与适当的延伸;当然还有一些地理知识。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历史的。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那些时间,数据,等一些感觉很枯燥乏味的东西,我也会被历史教科书上的东西打动,震撼。我一直都忘不了高三的一个早上,那天我因读到甲午中日战争中我国军队的怯懦而大拍桌子,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也都被我的举动吓到了,我也没想到自己那么气愤,激动。我想: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吧。张昭远的《旧唐书·魏征 列传》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所在吧。扯的有点远了。大概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大致上讲了:中国的地理概况,历史发展,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古代教育,科举制度,重要典籍藏书,科学技术,各类传统建筑,古典文学,艺术,地区独特风俗习惯,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姓氏与汉字。
其中,我对汉字的兴趣比较浓厚,但这本书介绍的又比较少,于是我阅读完本书后又在图书馆查阅了一点与汉字相关的资料。我从未想过小小的方块字有那么大的内涵!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显存时间最长,应用人口最多,且始终延续不断的文字。汉字的起源,发展,形成,所含文化信息,及其在新时代的改革既妙趣横生,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气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简单的撇,捺,横,竖,点并不是你我所看到的那般简单。接下来,我想详述我觉得汉字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一点东西。
1,汉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源于古老的原始文字符号。包括传说结绳记事(郑玄在《周易注》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旧石器时代后期,约定以不同的绳子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刻木记事,及一些字形图画(如江苏锦屏山的岩画)。第二,伏羲造字。伏羲氏大酋长太昊,是古代的大发明家,发明了八卦,瑟,乐谱,渔网等,被后世称作“有王之先”“人祖”。八卦,是创造汉字的来源之一,其符号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阴,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第三,早在战国时代流行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总之,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绝非一时一人所能胜任的。
2,汉字的发展演变。最早的文字是陶纹,文身与图腾。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在陶器上制作的纹理纹样即为陶纹。常见的有涡纹,水纹,同心纹,大小回纹与雷鼓纹等(代表物: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人面鱼纹的彩陶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逐步成为一个部落约定俗成的传统标识物,其上的鸟,鱼,蛙等纹饰代表了当时部落的崇拜物。彩陶纹又和族徽,图腾发生了联系。一般认为已发现的陶器所刻符号与文字的起源有密切的联系(如周氏族族徽,商周青铜器铭文)。接下来是甲骨文的发现。王懿荣判定甲骨文上所刻为古文,第一个认识殷墟甲骨并作为珍贵文化购藏。刘鹗,孔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于省吾,唐兰,商承祚,胡厚宣,陈梦家等人为甲骨文的挖掘,研究解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后,金文(钟鼎文)出现。商周已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许多商代到春秋青铜器上都铭有铭文,内容多记载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等。后来又有石鼓文,这都是摩崖文字雕凿,歌功颂德的碑刻文字,墓志文字。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和隶书成为当时全国通行的字体。秦篆是图画文字的终结。被誉为“汉字金字塔”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字音的大型字书,东汉许慎著,成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全书以小篆为主,集先秦文字之大成,为考察汉字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后来又有:汉简,帛书,卷子本(敦煌文书)。二十世纪学术是发展表明,简牍与甲骨文,写书本都在世纪之交成为了显学。
3,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法不可能同时形成,总有个历史次序的问题。①象形,它是其它几种汉字形式生长的基点。汉字的书体变为隶书以后,象形字已完全丧失了象形面目。②形声,它的出现较晚,但造字的数量,能力却大大超过了象形造字法。(如佛印和尚与苏小妹的对联中的字:佛印和尚“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小妹对“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③会意,用两个以上表意的象形符号组成一个汉字,表示人或物的动作,形态。(刘0000请苏东坡吃皛饭,上了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丝,一碗白米饭,即为皛饭;苏东坡会请他吃毳饭,可到苏家后,刘已饿得不行了主人家还没上饭菜。刘问他为什么,苏东坡回答道:´盐也毛(发音近没),萝卜也毛,米饭业毛,毳饭即什么也毛(没)的饭,实习的什么也看不见的饭。´)④指事,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在象形成分上添加上抽象符号,指出事物的形态。⑤假借(如柳与瘤,亡与无)。⑥转注(如昭与明,细与小,巨与大)。
4,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拆析汉字有助于认识汉字的构造规律,揭示其所隐蔽的汉字文化。如:在我国,88岁为米寿,把米字的十字形拿掉,上下各有两粒米,好似上下个形成了一个八字形,整体上从上往下看八十八,就有了长寿之意。以此类推,茶寿即为108岁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依次为二十,八十八;到今天为止人们依然使用福字,而此福字无
论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事还是康熙赐福等,它有很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接下来,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神秘的中国“女书”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类似甲骨文,由点,竖,斜,弧等笔画组成,字形为斜体和菱形,且右高左低,行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现存确定的女书文字总数约为1200,但常用的约有800字。据传起源于女性氏族社会。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性别文字,千百年来流传与湖南江永县上江匬一带及其周边乡镇,只有女性能意会言传。女书记叙着与妇女有关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女红艺术等日常事务。女书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5,汉字改革。明代末年,一批欧洲国家的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由于汉字繁难,他们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以学习汉语和文字,不久产生了一批西洋人的汉语音译读报;在清末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卢赣章为中国人自制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推广的切音字运动,标志着我国汉字拼音运动的开端;王照是汉字笔画是拼音方案的鼻祖,他研制出了《官话字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元任尝到文字改革,编著了《汉语罗马拼音法》,开创了我国文字先河。今天推行的汉语拼音表即源出于赵元任首创,他曾写过《施氏食狮史》的小故事。
6,汉字繁简字体的变异趋同。简化字在汉字早期就已产生,从殷商甲骨文开始,一直朝着“删繁就简”“避难趋易”的方向发展,从春秋战国的“文字异形,言语异声”,到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笔画比较简单的小篆,都是大规模的简化汉字的措施。汉唐也不断产生简化字,宋元以来,随着通俗文学作品话本,小说的产生,简化字大量出现。清末维新运动后,由于要普及教育,开发民智,加之简化字简便易学,书写节省时间,一场简化字运动应运而生。汉字的简化与繁复之争,历时长久,汉字历史源远流长,简化汉字工程浩大,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当然,近几年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个人认为,繁体字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象征,但是,若作为每日使用语言便有许多不妥之处,一定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我们何必要把它弄得那么复杂呢?
7,信息时代里的汉字发展。世界上有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指的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朝鲜半岛,冲绳,印度,南洋群岛直到新加坡等曾使用并还在使用汉字的广袤地带,包括几十个国家与地区。如今,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大量兴起,汉字与中国文化得到空前传播。有人说:“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取得了重大突破。1986年美国《新闻》周刊曾预言:“古老的文字和硅世界的奇特结合,将给亚洲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
其实,如果再仔细去查阅资料,关于汉字还有许多许多的知识趣事什么的,其中所涵盖的中国文化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次阅读关于汉字的书籍之后,我对古时的图腾,甲骨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觉得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既漫长艰辛又意义重大,妙趣横生。我国许多学者为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不是他们,我们怎么会拥有如此宝贵的文字财富。虽然我国大量的文字书简,卷书,等资料流落异国,至今未归,但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在古埃及,希腊,罗马文字消亡之后,唯有汉字继续流传了下来,汉字长生不老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当然,在了解汉字在发展与文化上的重大意义之后,我觉得很有必要规范自己的汉字书写,既是对字文化的尊重,也是自己知识的增长;还有就是,在使用汉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准确用好,不要闹什么笑话,不要因为多义的汉字让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其实我很想分享一些关于汉字的图片,汉字使用中的逸闻趣事,但由于一些限制没办法了。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了,还要对汉字做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篇7
关键词:鲁班文化,传统园林,园林格局
1鲁班文化内涵解析
鲁班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技和文化上的伟大创造,是古人对当时技术成就和精神特征的总结,是对其中一系列理论的总称,鲁班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建筑构造、空间营造、植物空间营造、山水理论、风水堪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理论体现在古人关于鲁班文化的专著《鲁班经》中。
2中国传统园林格局
2.1何为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的创新、园林水体的塑造、地形地貌的营造和园林植物的栽植均取得巨大的成就,它也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深深地反应出中国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与自然和谐相处。
2.2中国传统园林格局
传统园林有众多的组成部分,其中建筑格局、山水格局、植物空间格局、风水格局等,每一个格局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但其与其他单元相密不可分。每个园林格局都有自身的魅力,如园林建筑的精致空灵,错落有致;园林空间的明暗合理,虚实相间;园林山水中山的厚重与水的灵巧交相呼应,风水格局背山面水、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选址原则,追求的幽曲有情的理想山水环境。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各个园林格局又相互杂糅、渗透,最终化整为零,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和谐整体。
3鲁班文化对传统园林格局的影响
3.1对建筑格局的影响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鲁班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建筑知识。首先在园林建筑的选址方面,鲁班文化中风水原理对选址具有指导作用。例如“卜其兆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配置其根而职业茂”。这说明在选择风水宝地时,应注重地势的“美”与“恶”,同时,以天然的美为最好。鲁班文化对园林建筑的构造、形状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鲁班文化的和核心专著《鲁班经》更是一本指导建筑创造的书籍。它以叙述风水的方式把精致、耐看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式样与一些不好看、不科学的建筑作对比,以插图和文字的方式展示给读者,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一些传统园林中出色的建筑,往往受到其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经典的造型。
3.2对山水格局的影响
山水园林是传统园林的主流思想,老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便是对自然山水的尊重。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则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山水观,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感悟,实际上是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鲁班文化讲究的是园林风水,鲁班思想更加注重一种实际的指导作用。它主张要在向阳、凭山借水的地方设置园林,背面要求有座山“来龙”、“玄武”,北有连绵的高山峻岭作屏障,山上要保持丰茂植被;左右是“青龙”和“白虎”环抱围护,其外还有低岭岗阜,称为“护山”;前有“朱雀”,前面要开阔或池塘或河流、水溪蜿蜒流过。
3.3对植物空间格局的影响
园林植物是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做为传统园林中唯一有生命的造园要素,植物的种植方位、空间扩展、品格寓意等方面都深受鲁班文化的影响。堪舆术作为鲁班文化的重要体现,对园林植物景观用“园林植物阴阳论”进行分析,首先向日的为阳,背日的为阴。“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在园林植物空间格局的形成初期,这种阴阳理论就已经阐明了同时种植耐阴树与喜阳树种,使得植物景观对比明显。造园者运用植物本身以及同其他造园要素结合所创造出的一个“阴阳平衡”的天地,它包含着一系列对立而又统一的因素,运用欲扬先抑、藏露相融、以少胜多、小中见大、虚实衬托、动静结合等模式,采用借景、对景、点景、补景、障景等手法,增加空间层次感,从小空间创造出大空间,使室内外相通、相透、相补,整个空间布局在同一中有变化地营造出一种“阴阳和谐”之美。
4结论
鲁班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我国传统园林整体格局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传统园林的不同园林格局均有指导意义,也对整个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萌芽和完善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鲁班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至今指导着我们园林行业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园林设计师,应继承其中精华的部分,古为今用,促进我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兰,杜筱玉,徐玉红,任康丽.城市规划快图构思与表达[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8)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篇8
关键词 中国;园林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中国园林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而在世界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灵感很多是源于自然并超乎自然的,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也一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 园林设计的发展经历及其哲学理念
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中国历经了许多磨难,形成了辽阔的疆域,自然景观十分美丽丰富多彩。在园林设计这一点来说,重要的是人对自然的态度,而这种人的态度也是世界观的范畴之内。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囿”和诗经当中的“园”这种早期的园林形式的记载,显然古人认为适应自然是最佳的生存方式,这些记载也都反应了古人都有自己心中理想的居住场所,也就是四面加以封闭、围合的早期园林。并且在此之后的文人园林都是这种模式来建造的,虽然也有漏窗、景墙的出现,但是临街的墙都是严实封闭的,这也是中国农耕时期的园林典型特点之一。由于古人的科学水平所限,缺乏对很多自然现象的认识,所以在很多大自然不可抗力的影响下,使得人们会将现实生活和向往的虚拟世界结合起来,并结合到园林设计之中、并且竭尽所能加以模仿。这种哲学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蓬莱仙境的神往和追求、和对高山之巅的敬仰和敬畏。所以造高台的造园形式及模仿蓬莱仙境的形式自殷商时期延续了许久。后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经过长期的明争暗斗,最后尘埃落定,确定儒家,禅宗思想和道家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中流砥柱,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园林设计艺术。
2 传统文化是园林设计的主旨
中国哲學思想的三大力量分别是儒家、道家、禅宗思想,它们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分别如下。
2.1 儒家影响设计理念
儒家学派创始人为孔子,自上古文化后不断传承。儒家思想被尊为官方哲学,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一直是儒家思想,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孔子曾有过感悟自然的见仁见智的语录,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关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中看出,他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乐山乐水,而是社会生活,是要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想法,也就是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伦理学,他推崇的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他主张以“礼”来维系社会,所以园林建筑的用材及体量,都是要以礼而定。在装饰上也是要严格遵从礼制,为例的就是至明清时期建筑装饰用颜色来区分等级,明黄为尊,皇室独享;民居的固定颜色则是黑、白、灰。而在非寺庙的园林建筑的整体布局中来看,遵从礼制,“尊者居中”的礼制观念森严并得到深刻重视,以此来彰显皇族尊贵的地位。
2.2 道家熏陶园林设计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是其遵从的思想,道家思想也是对中国园林设计影响最深远的传统思想,而“道法自然”也就是取法自然的意思。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而道家思想对于世界本质理解的基础,正是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园林设计也是追求一种在超俗的水平上来体验自然给人带来的美好,而人类活动都是要遵守自然规律,遵守大自然的运行法则,这种理念深远影响了中国园林设计理念,也是非常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天人合一”的艺术理念,决定了中国园林格外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和相处,要打造一种人虽然身在园中,却有身临自然山水之间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的要素有:山石、水体、建筑、植物,而设计的成功所在,不是以量取胜,而是要组合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并考虑到其布置的意义。利用这些园林要素的空间布局,来达到一个和谐自然的景观,从而来彰显“道法自然”的效果。以园林小品为例,园林小品多是静物,人工打制或是天然材料,但是它们的功能用途却能体现很多灵动的活力,比如一个生动的雕塑造型,一个别致的休憩一角,无论安置在庭前、窗边、还是水畔,都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空间形成了和谐的统一,也成功的迎合体现了道法自然的观念。
道家的美学理念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实际造园手法,并且在道家思想的深度影响之下,在园林建设中既没有行道树的概念,也没有相应的绿篱,同时也不存在树池以及花坛花带等实物,一切都按照自然的原有的形式,使人和自然亲和,使得情景交融,使人可以触景生情。
2.3 禅宗思想陶染园林艺术
在中国佛家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寺观园林形成,其相关艺术也深受佛家主要宗派禅宗的影响。禅宗传入我国是源于佛教,禅,用梵语来解释就是沉思的意思。中国禅宗不仅结合了印度佛教的本心论,并且自身有所发展,创造了一套通过观察,运用直觉,冥想深思,达到顿悟的物我交融。禅宗追求的是解脱自我精神,而园林正好提供了沉思的、冥想的最好去处,可以在山水花鸟间思悟人生,发现永恒,也能找到自然淡泊、清净返自然的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中描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动静结合的美妙场景,以动衬静的方式更加衬托园林寂静氛围,也能更好的渲染禅的意味,触动人的禅思、荡涤人的思想、澄清人的心灵。
3 结语
纵观历史,中国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园林也以它包容的态度,巧妙结合了三大派别的精髓所在,在中心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指导下,发展表现儒家的体制和禅宗和意境,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化作一颗璀璨的星,永恒的闪烁在世界东方,也成为古典园林中的典范。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篇9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共14个范畴的古代文化内容,几乎是无所遗漏地将日常生活里碰到的常识项目一一列举。
常识,百度百科给出了如下定义。普通知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一切基于敬畏自然。此书封面上“常识”字,给很多人造成一种直觉:“‘常识’?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还要花钱买吗?”但是,我要说,不读这本书,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很多东西,我们永远都不得知。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成年人,一个自诩为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智能社会的成年人,在读完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后,内心如打翻的调味瓶,五味杂陈。咱在古人的常识面前,就是一个无知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神奇、那么有趣。只能忽闪着双眼,连连发出一声声的喟叹!
在天文、历法两章中,看着二十八星宿那陌生而又怪异的名字,捧着厚厚的古代汉语词典,像是在啃一个风干了五千年的烧饼,硌牙!但在坚持不懈的咀嚼中,一个被遗忘了的世界慢慢在心中复活,在宗法、礼俗、职官、科举几章里,为我们呈现了远古的礼乐之邦,礼崩乐坏后的百家争鸣,以及在儒道思想维系了两千多年的皇权时代。随着阅读的深入,却发现古代先祖在天文、历法、地理、乐律上的常识,与我却是犹如天书,除了对祖先的高山仰止,内心悄然升起一丝惴惴不安。自己作为一个年近不惑的中国人,对祖先的常识竟然只剩惊叹和叹服,不得不反思是什么模糊甚至抹掉了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常识。
王力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行文非常朴实平静,不疾不徐的罗列着遥远过去的点滴常识,但这种罗列,竟然有一种考古般的仪式感和庄严感,慢慢的清理着那层历史的尘土,给我们证实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的璀璨,这璀璨的历史之光,逼视着我们的眼神,拷问着我们的灵魂。让口口声声号称自己是那个伟大民族的后裔的我们,实在羞愧难当,除了方方正正的汉字字型以外,还有哪一点传承证明今与古的的联系?祖先生活的常识竟能以陌生的美感让我惊讶;时光流转的太快总是把后人的记忆匆匆填满。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每一步都好象踩在前人的脚印上,俯身就能撷取昔日的生活片断,看真切了,才发现自己也不曾偏离片刻。
反观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之光让我们一个个都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忘却了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就我而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求知,更像是一种“扫盲”,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作为新时期的检察人应该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学有所用,学有所悟,然后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下去,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二因为在做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最近多接触关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节日文化等类似的书籍,而我对传统文化尤为感兴趣,所以就打开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徜徉书中,趣味多多。
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
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
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读后感 篇10
——读《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感
这学期是大学里完成分流后的第一个学期,老师推荐我们阅读许多的专业书籍,于是我就在诸多的书目中选定了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进行了一些阅读,有了一些感悟。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顾名思义,也就是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各种物什,诸如农业膳食,茶酒糖烟,交通工具等,以及它们在数百甚至上千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一部讲述“小物”的“小书”,但在我看来却不然。一者此书所涉甚广,基本已包括古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只局限于部分人的生活,足可谓博大精深。二者此书语言平实精炼,晓畅通顺,读来易懂。三者书中所讲虽多为粗略简介,但却包含了多年的积累与心血,适合初学者阅读学习。更有一项,这书中所讲,大抵是为常识,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可以说许多人对这书中所讲是不了解不知道的,甚至是许多学习历史的学生,因为学校里课本上大多只讲政治,制度史,而对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涉猎甚少,所以造成了一些历史剧或图片等经常出现“关公战秦琼”式的错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局面是不应该出现的,在学校课程中增加有关物质文化类的课程是有必要的,而作为普及读物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其实也 是具备了教科书性质的,期待它能够早日走进课堂。
在这本书中所讲的诸多物什中,有几样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项便是酒,酒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饮品史中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它除了最基本的饮用之外,还有作祭祀用,佐药用等诸多用途。喜庆时喝它,悲伤时也喝它,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喝它用它,可以说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古人也像汉字那样给酿酒找了个祖先——杜康。《世本》有云:“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说的就是杜康是酿酒的祖先。当然,以上只是我国古人的传说,根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所述,不用曲的自然发酵之果酒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出现,人类就是通过它第一次接触到酒精,而《淮南子·说林》中“清醠之美,始于耒耜”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进而,古人又将谷芽,麦芽用于酿酒,制造出一种酒精度很低,味道淡泊的甜酒。又进而培养出曲霉,制出酒母,粮食酒终于问世,这是造酒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而经过了从西域传来的蒸馏之法后,酒的度数也有了变化,而在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下,酒也有了不同的香味口感等,变成了极富韵味之物。
不过光有酒是不行的,还要有酒器相配方能更显个中滋味。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提到:“喝汾酒当用玉杯”“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等。以上是小说之言,而在现实生活中,甲骨文中有“卣”的记载,是当时最重要的酒器,不过它究竟是何物,却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此外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酒器——爵,在一般的印象里,爵也是用于饮酒的,不过据孙机先生所说,开始时爵是用于盛放祭神用的香酒,后来经过改造,才成为饮酒用的饮器,到汉代时则变成了源于手掬之抔的杯,再后来到中唐时则变成了碗盏了。另外还有贮酒所用的瓶等,在这儿就不赘述了,以上就是我国古代酒的发展历程。
虽然庄子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但古往今来的豪杰英雄却少有不饮酒的,汉高祖刘邦就是个好酒之人,更有一件驱蚊,当年郦食其来投时说自己是读书人他就不见,而说自己是“高阳酒徒”时他便想要与之相见。而且酒在特定的场合能够发挥不少作用,如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李白斗酒诗百篇等都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古人创造出了酒文化,而它也反过来推动了其他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发展,令我国古代的物质精神文化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而另一种与酒经常相提并论的饮品是茶,茶作为与咖啡,可可并列的世界三大饮料,比酒更深入地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贫苦小民喝不起酒,但粗茶还是可以饮到的,更有一项,茶叶在古代颇受外国喜爱,与瓷器,生丝等物品一直是出口的大宗。
据书中所说,我国的饮茶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第二阶段是唐至元代前期的末茶法,第三阶段是元代后期以来的散茶法。在粥茶阶段,煮茶与煮菜汤差不多,在煮茶时还要加葱姜枣等作料,而茶圣陆羽则对这种茶颇为不满意,认为煮出来的是如同沟渠间的弃水。而大约公元746年前后,陆羽的《茶经》出世,详细记载了茶的生产,加工,烹煮,饮用,器具及有关的典故传说等,以致被后世当作茶神。
陆羽在茶史上起到重大作用,但他处在粗放式饮茶向精致式饮茶的过渡时期,因此他提出的模式不可能一下子就非常考究。自宋代以降,茶则越来越精细了,末茶法的不断发展,茶饼的制作精细,茶具也越来越完备精美,却是与宋朝安逸享乐的风气。到了元代后期,饮散茶之风兴起,茶叶不作压饼碾末,焙制晒干后,直接用水冲沏,已经是和我们今天的饮茶方式差不多了。虽然饮茶的方式不断变化,但茶叶的那一抹清香却未曾发生变化,这一抹清香伴随着达官贵人,寻常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生生植根在人们的心中,而饮茶方式的变化也反映出人民技术水平的变化和社会风气的变革。
我国古代博大精深,上述两物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尚且只是九牛一毛,更遑论整个中国古代了,我们不过是藉此两物来小窥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物质罢了。茶酒飘香千年,是谁在感叹,沏上一杯待君慢慢谈。
班级:14历史学
姓名 :钱超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推荐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文化11-05
中国古典园林11-22
中国园林作文01-01
中国园林城市排名10-13
新中国风园林08-09
中国园林景观发展10-02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排名06-08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09-09
中国园林设计之意象10-17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