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2024-08-28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共8篇)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篇1

园林景观设计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山水 对立 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映山、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中国园林的基调。

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云:“散怀山水,萧然忘羁。”诗句点明了山水形象唤起的审美情趣,已经超越了耳目的感官享受,是进入自然生命之精神韵味的心领神会,彻悟到了作为永恒的生命本源之“道”。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二、山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泉石是重要的造景要素。大型宫苑、中大型庭院里既有孤立的石峰,散置的石块,也有由石堆叠而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水泉多相通,山石也多相依。在小型和微型的空间里,往往代之以泉石,作为山水的象征。

2.1 山之骨架

山是造园的骨架,造园堆山叠石,是自然之山的重现。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各有不同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和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2.1.1 叠山

园林内使用天然土石堆筑假山的技艺叫做“叠山”,它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最独特的造景手法。叠山大致可分为土山、石山及土石混合山三类。其中土山的历史最早,秦汉园林中就已有挖湖堆山的巧妙造园手法了。这种方式一般面积有限的园林很难做到,于是在土山的基础上出现了叠石假山。

2.1.2 叠石假山的运用

叠石假山的运用目的是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风光,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从而增添园林的自然美。可以说,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出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于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诗、画赞美水。流动活泼是水的表现特征,而平静的水是很软美的,人们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柔的感情。水给人亲切感,它的流动使其了充满活力。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通常应用山水树石、亭榭桥廊等巧妙地组成优美的园林空间,将我国的名山大川、湖泊溪流、海港龙潭等自然奇景浓缩于园林设计之中,形成山青水秀、泉甘鱼跃、林茂花好、四季有景的“山水园”格调,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2 水之血脉

在大自然中的水有静水和动水之分,静态的水,面平如镜,清风掠过水面,碧波粼粼,给人以宁静之感。皓月当空时,月印潭心,为人们提供优美的夜景。还有波澜不惊、锦鳞游泳的各类湖泊,与树林、石桥、建筑、山石、彼此辉映,相得益彰;又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深潭,使人联想起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动态的水,往往给人以活泼、奋发、奔放、洒脱、豪放的感觉。一如山涧小溪,溪浅而阔,清泉沿滩泛漫而下,赤足戏水,逆流而上,有轻松、愉快、柔和之感;二如水从两山或峡谷之间穿过形成的涧流,由于水受两山约束,水流湍急,左避右撞,形成波涛汹涌、浪花翻滚的景观,给人以紧迫、负重之感;三如水流从高山悬崖处急速直下,犹如布帛悬挂空中,形成瀑布,有的高大好似天上落下的银河,有的宽广宛如一面洁白如练的水墙,瀑底急流飞溅,涛声震天,使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2.2.1 水山相连

故堆山与挖池一般同步设计。关于自然水池造型,自古有“心”字形之说,即池之两端形状狭隘,中部膨大,致使人莫辨其源。若能与山体紧密配合,则能使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有些大型风景胜境,像无锡的太湖、杭州的西湖,虽得幸于天然之水,却亦是如此。

2.2.2 水的独立运用或相互组合

在园林设计上,巧妙的运用山体,建造岗、峦、洞、壑,以大自然中的自然山水景观为蓝本,采取置石、筑山、叠景等手法,将从山上流下的清泉建成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建成浪花飞溅的涧流等。如苏州的虎跑泉等。

2.2.3 喷泉 喷泉常与水池、雕塑同时设计,起装饰和点缀园景的作用。设置喷泉的地点,宜在人流集中处。一般把它安置在主轴线或透视线上,如建筑物前方,广场中间,花坛组群等园林艺术的构图中心。这只有几个古典的皇家园林中可见。

2.2.4 壁泉

壁泉一般设置于建筑物或墙垣的壁面,有时设置于水池驳岸或挡土墙。墙壁一般为平面墙,也可内凹做成壁龛形状。喷水口多用大理石或金属材料雕成龙头、狮子等动物形象,泉水由动物口中吐出喷到承水盘中然后由水盘溢入贮水池内。墙垣上装置壁泉,可破除墙面平谈单调的气氛,因此它具备装饰墙面的功能。另外,在造园构图上常把壁泉设置在透视线、轴线或1条园路的端点,故又具备刹住轴线冲力和引导游人前进的功能。

2.2.5 跌水

跌水有规则跌水和自然跌水之分。所谓规则式,就是台阶边缘为直线或曲线且相互平行,高度错落有致使跌水规则有序。而自然跌水则不必一定要平行整齐,比如泉水从山体自上而下三叠而落,连成一体。

三、结语

总之,“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致雅。而且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建构实体,同时又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起着符号的作用。人们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山川自然,从而达到与神灵对话,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我想这也是古人用山水来造景的意义所在吧!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篇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不仅表现在造型的玲珑精巧、布局的自由灵活、色彩的清新雅致和空间处理的开朗宽敞, 而且与山、水、木、石等自然景观相互因借, 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创造出了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充分体现了整体空间意象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构成, 除山石、河池、花木等自然条件外, 园林建筑占有重要的位置。园林建筑除具有一般建筑的实用性外, 还要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功能, 在丰富和扩大园林空间美感, 创造园林艺术意境中发挥独特的审美作用。园林建筑按不同的造型特征, 分为厅、堂、楼、阁、亭、轩、舫、榭、斋、馆、廊、桥、台等类型, 分别用于点景、观景和分景等不同的造园功能。这些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的单体建筑, 既可根据园林构图的需要单独设置, 在园中自成一景, 也可用游廊、墙体把它们组合成院落式的建筑群体, 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特色, 不仅表现在以造型的玲珑精巧、布局的自由灵活、色彩的清新雅致和空间处理的开朗宽敞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而且与山、水、木、石等自然景观相互因借, 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创造出了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充分体现了整体空间意象的艺术魅力。因此,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除了要体现建筑物自身的审美价值外, 更重要的是运用“因地制宜”、“巧而得体”、“借景”等一系列造园手法, 通过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 将外界景观引来供人欣赏, 使欣赏者从人为的有限空间领略宇宙之万千气象, 感受人生的深刻哲理。正如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说:“轩楹高爽, 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1]

一、厅堂:先乎取景, 妙在朝南

园林中的厅堂, 是园主进行会客、宴请、观赏小型表演等游乐活动的场所。厅堂是园林建筑的主体, 大多建在主要园景的正面, 是观赏园林景观的最佳点。园林建筑中的厅与堂没有明显的区别, 都具有间架多, 较高而深, 室内空间宽敞, 门窗装修考究, 造型典雅端庄的特点。厅堂前多种植花木, 叠石为山, 使人置身室内就能观赏园林景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的“工段营造录”中所列厅堂, 形式多种多样, 有“一字厅、工字厅、之字厅、丁字厅、十字厅……六面庋板为板厅, 四面不安窗棂为凉厅, 四面环合为四面厅。贯进为连二厅, 及连三、连四、连五厅。柱檩木径取方, 为方厅。无金柱亦曰方厅。四面添廊子、飞椽、攒角为蝴蝶厅。仿十一檩挑山仓房抱厦法, 为抱厦厅。枸木檩脊为卷厅, 连二卷为两卷厅, 连三卷为三卷厅。楼上下无中柱者, 为之楼上厅、楼下厅。由后檐入拖架, 为倒坐厅。”

厅堂在造园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来为古代造园家所重视。计成《园冶》认为:“凡园圃立基, 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 妙在朝南。”[2]北方园林的厅堂, 一般坐北朝南。这样, 既可避免冬天的西北风, 又可创造南向的局部小气候, 如颐和园生活区的主体建筑乐寿堂, 即为典型实例。江南园林的厅堂, 大多坐南朝北。这样, 从厅堂向北眺望, 可观赏到由池水及池北叠山、花木、小型建筑所组成的园林景观。苏州留园中区的主厅涵碧山房, 建在水池南岸, 与北岸山顶的可亭隔水相望, 为江南园林中最普遍的“南厅北山, 隔水相望”建造模式。涵碧山房高旷开敞, 陈设雅致, 厅前是宽大的平台, 厅后是花木繁茂的庭院, 西侧沿爬山廊可达远翠阁, 东侧有倚墙而建的明瑟楼。建筑学家张家骥认为:“在园林中, 不论地形如何偏缺, 建筑庭院如何‘随曲合方’, 布置如何灵活, 厅堂都是坐北 (南) 朝南 (北) 的, 这是一条必须遵循的原则。”[3]

岭南园林中最为常见的船厅, 是一种临水而建, 兼有厅堂、楼阁等多种功能的建筑。清晖园的船厅, 是园内的主体建筑, 也是全园建筑配置的中心。它是一座矩形的两层建筑, 模仿珠江上紫洞艇的造型, 二楼船舱的玻璃窗格装饰竹叶图案的镂空木雕, 配有做工精致的岭南百果花罩, 表现浓郁的岭南韵味。船厅凭借曲廊与惜阴书屋、真砚斋等建筑连接, 构成园内的主要建筑群。由船厅后舱的南楼登梯可达舱楼, 凭栏远眺, 沿池的澄漪亭、六角亭、碧溪草堂、归寄庐、笔生花馆等建筑, 历历在目。

北方皇家园林中, 堂是帝后在园中生活起居、游赏休憩性的建筑物。作为皇家园林最高等级的建筑物, 堂的体型严整, 装饰瑰丽, 陈设豪华, 但外观往往古朴典雅, 与庭院中散缀的山石、花木相配置, 体现一种既富丽堂皇又清新淡雅的园林气氛。颐和园的乐寿堂、玉澜堂、益寿堂, 北京故宫乾隆花园的遂初堂, 避暑山庄的戒得堂, 均为典型实例。颐和园内生活区的主体建筑乐寿堂, 是慈禧的寝宫, 位于万寿山东南麓, 面临昆明湖。正门名水木自亲, 是一座临湖而建的五间穿堂殿。乐寿堂正殿面阔7间, 前面出轩5间, 后面出厦3间。堂前庭院内耸立一块巨石, 名青芝岫。院内栽种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 象征“玉堂富贵”;设置铜鹿、铜鹤、铜瓶等6种物件, 寓意“六合太平”。堂西有一座新颖别致的小院——扬仁凤。院内有满月形洞门、凹形河池、依山婉转的粉墙, 北端山坡上有一组扇面形建筑, 殿前平台用汉白玉砌成扇骨形, 俨如一柄打开的折扇。其审美效果, 正如计成所说:“房廊蜒蜿, 楼阁崔巍, 动‘江流天地外’之情, 合‘山色有无中’之句。”[4]

二、亭轩: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亭中

亭是供人憩息和观览景物的建筑, 在园林中广泛运用, 不论山颠水际、林中湖心、路旁桥头都可因地制宜而设置。亭的结构玲珑轻巧, 活泼多姿, 平面形式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梅花形、扇面形、海棠形、十字形等;屋顶形式有单檐、重檐、攒尖顶、歇山顶、组合顶等。

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类型, 以其精巧华靡的风格、灵活多变的造型, 为园林景观增添异彩。例如:避暑山庄在四座山峰上分别建有南山积雪、北枕双峰、锤峰落照、四面云山等四亭, 使整个山庄的景物在空间范围内控制在一个立体交叉的视线网络中, 从而把平原和山区建筑群连为一体, 充分体现封建帝王“缩天移地在君怀”的造园指导思想。亭的造型也千姿百态, 异彩纷呈。北京故宫乾隆花园中耸立在符望阁前山主峰上的碧螺亭, 台基柱础呈五瓣梅花式, 亭身遍饰梅花图案, 造型轻巧雅致, 别具一格;苏州网师园入口处的半亭, 在素洁粉墙背景的衬托下, 轮廓造型轻盈秀丽, 显得清逸淡雅;颐和园昆明湖东岸的知春亭, 是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亭, 梁枋上的绿色彩画、挂楣栏杆的绿色油漆, 以及亭外环岛的多姿垂柳, 无不给人一种春已来临的感受。

体形轻巧、婀娜多姿的亭, 是最适于点缀和观赏园林风景的建筑。亭大多设置在园林主要的观景点, 并运用对景、借景等造园手法, 创造多层次的风景画面。颐和园十七孔桥东面的廓如亭, 面积达130多平方米, 由外圈的24根圆柱和内圈的16根方柱支撑着, 是我国现存亭类建筑中体量最大的一座。站在亭中, 向北眺望万寿山佛香阁和昆明湖水, 山水楼阁形成优美的画面。北京景山五峰之巅的五亭, 是观赏京城景物的绝佳之处。中峰的万春亭, 是一座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亭, 位于贯穿全城南北中轴线的制高点上。登亭四望, 南部轴线上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北部轴线上巍峨壮观的钟鼓楼, 以及西面湖水如境、树木葱葱的西苑三海和东面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 尽收眼底, 展现了一幅幅景色优美壮观的画面。

其实,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 已不仅仅是一座单纯的建筑物, 而是构成园林艺术意境的审美要素之一。美学家宗白华在谈到亭的审美价值时说:“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 群木荟蔚, 空亭翼然, 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集的处所。倪云林每画山水, 多置空亭, 他有‘亭下不逢人, 夕阳澹秋影’的名句。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 泉香树杪风, 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亭中。’苏东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 坐观万景得天全。’唯道集虚, 中国建筑也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5]张家骥的《中国造园论》阐述亭的审美意义时说:“中国的‘亭’, 是无限空间里的有限空间, 又是将有限空间融于无限空间的一种特殊的建筑空间形式。它是空间‘有’与‘无’的矛盾统一, 是融合时空于一体的独特创造;它为中国古代‘无往不复, 天地之际也’的空间观念, 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立足点, 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6]

轩, 在建筑上是指厅堂前带卷棚顶的部分。在园林中, 轩一般指地处高敞、环境幽静的小室。轩与亭有异曲同工之妙。轩的体形较亭为大, 轩中往往放置简单的家具, 供人们喝茶、下棋之用, 但轩的结构与亭相似, 大多精巧玲珑, 高敞飘逸。计成《园冶》概括“轩”的特色:“轩式类车, 取轩轩欲举之意, 宜置高敞, 以助胜则称。”[7]

轩, 或邻水而建, 为观鱼赏花的最佳景点;或隐于半山, 为极目远眺的观景佳处。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 是一座临水的敞轩, 四面空透开敞, 内外空间变化多端。置身此轩, 但见四周山水如画, 楼阁高耸, 可从不同方向观赏到不同意境的画面, 令人心旷神怡。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轩, 是个背墙面水的三跨敞轩, 位于西部山岗的最高处。它地势高敞, 视野开阔, 可纵览园中秀丽景色, 是留园一处重要的观景点。

在园林中, 某些环境清幽、安谧的小庭院也称轩, 诸如留园的揖峰轩、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其实, 这些小庭院只是以轩式建筑为主体, 周围环绕游廊和花墙, 形成一个封闭的园林空间。揖峰轩是深藏在五峰仙馆与林泉耆硕之馆两大厅堂间的小庭院, 只有园主读书的两间半小室。轩前庭院中立一块湖石峰, 并利用回廊的曲折多变, 在廊与墙间划分不同的小院, 以增加空间的深度与层次感, 使得庭外有庭, 景外有景。

清代皇家园林中, 轩大多设置在高旷、幽静的地方, 形成一座独立的园中之园, 如颐和园的霁清轩、写秋轩、嘉荫轩、倚望轩, 避暑山庄的山近轩、有真意轩等。它们都依山就势而建, 布局自由灵活, 并与亭、廊等建筑相互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园林空间。霁清轩位于颐和园谐趣园北部的山岗上, 面阔3间, 以爬山廊与周围亭、堂等建筑相连, 构成一座颇具特色的小园林。写秋轩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侧山坡, 面阔3间, 两侧以爬山廊连接东西配亭, 轩前有两株古松, 是一处环境幽雅清静的小园林。

三、楼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楼阁是两层以上的建筑物, 在园林中主要用于品茗赏景。楼与阁是有区别的。楼指的是叠而为重层的房屋, 主要用于居住;阁指的是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 主要用于储藏、观景或供奉佛像。在园林建筑中, 楼阁并无严格的区分, 常连用。园林中的楼, 其平面一般为狭长形, 面阔三五间不等;阁与楼相似, 但平面多为方形或正多边形, 立面以隔扇取代墙壁, 造型高耸凌空, 较楼更为完整、丰富。计成对楼阁在园林中的布局颇有巧思, 在《园冶·楼阁基》中说:“楼阁之基, 依次序定在厅堂之后, 何不立半山半水之间, 有二层三层之说, 下望上是楼, 山半拟为平屋, 更上一层, 可穷千里目也。”[8]

楼阁的体量硕大, 造型变化多姿, 对丰富园林建筑群的立体轮廓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 楼阁常设置在园林的显要位置, 成为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古典园林中的楼阁, 如昆明大观楼、苏州留园明瑟楼、北京故宫乾隆花园赏翠楼、成都望江公园崇丽阁等, 均为典型实例。它们或邻水而建, 或高耸山颠, 以其高大、突出的造型为人瞩目。大观楼以开阔明丽的风光和誉满神州的长联而闻名。它耸立在滇池北岸, 与太华山隔水相望。楼始建于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 同治五年 (1866年) 重建。楼为正方形平面, 高三层, 各层出檐深远, 比例适当, 自下向上逐层收分。顶部为四角攒尖顶, 覆黄琉璃瓦;下部坐落在宽敞的平台上, 四周围绕汉白玉栏杆。整座楼阁雕饰装点适宜, 造型稳重端庄, 在湖光山色中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大观楼四周有揽胜阁、观稼堂、涌月亭、牧萝亭等众多低矮的亭台廊馆, 衬托着主体建筑。登楼远眺, 远山如黛, 五百里滇池波光水天, 视野极为开阔。

在皇家园林中, 楼阁常常位于建筑群的中轴线上, 成为园林的主景和整个建筑群空间序列的高潮。这样的实例很多, 如颐和园佛香阁、乾隆花园符望阁、避暑山庄云山胜地楼。雄踞在万寿山前山中央的佛香阁, 是颐和园的构图中心和主要景观。佛香阁通高41米, 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尖顶塔形建筑。阁内各层均有廊, 以8根大型铁梨木柱子直通顶部, 顶为黄琉璃筒瓦绿剪边。佛香阁顶部距昆明湖水面高达80米, 为全园最佳观景点。以佛香阁轴线为中心, 在东西两侧排列着转轮藏、慈福楼和宝云阁、罗汉堂两条辅线, 山上湖岸的亭台楼阁、殿堂馆榭, 如众星拱月般转动在佛香阁的环顾之下。它那繁复多彩的结构, 巍峨壮观的身姿, 金碧辉煌的色彩, 充分显示皇家建筑的气势和风格。符望阁位于乾隆花园最后一进院落的中轴线上, 是一座巍峨壮丽的重檐两层楼阁。在这座全园体量最宏大、外观最华丽的楼阁周围, 布置许多次要建筑, 形成几处形式各异、大小不同的庭院空间, 用来衬托主体建筑。登阁凭栏远眺, 紫禁城三宫六院及景山、北海琼华岛诸景, 历历在目。

在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小园林中, 楼阁大多建在园林的边侧或后部, 以保证中部园林空间的完整, 增加园林的景深, 并起到因借园外景色的作用。苏州留园远翠阁、东莞可园可楼、北海静心斋叠翠楼、颐和园谐趣园中的瞩新楼等, 都是运用这种布局手法的实例。可园是一座占地仅3亩的小园林, 但设计者运用“咫尺山林”的造园手法, 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巧妙安排。园中层楼叠阁, 廊庑萦回, 亭台点缀, 叠山理水, 极尽园趣。可园共有1楼、6阁、5池、3桥、19厅、15房, 通过97个式样不同的大小门洞, 与迂回曲折的碧环廊连为一体, 其间点缀假山、鱼池、花木等, 构成变化而和谐的园林景观。建筑如此密集, 却无拥挤的感觉, 全得力于布局灵活, 因地制宜。高四层的可楼是可园的主体建筑, 由于建在园林后部, 便与前面的低矮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使建筑轮廓曲折多变, 错落有致。登楼俯瞰全园, 胜景尽收眼底, 犹如一幅连续的优美画卷。

四、榭舫:借景而成, 登临远眺

榭是水边的敞屋, 大多一半伸入水中, 一半架立岸边。榭的结构轻巧, 立面开敞, 是古典园林中重要的观景与点景建筑。榭在建造时, 十分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所谓“榭者, 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 或花畔, 制亦随态”[9]。这是说, 榭是凭借着周围景色而构成的, 它的结构依照风景的不同而灵活多变, 是供人赏花和眺景之用的建筑。

在南方的私家园林中, 榭是池岸重要的观景与点景建筑。榭的平面多为长方形, 四周柱间设栏杆或鹅颈靠椅, 四面敞开, 装饰精致, 屋顶多采用卷棚歇山式。网师园濯缨水阁、馀荫山房玲珑水榭、可园观鱼水榭、清晖园澄漪亭水榭, 都是比较典型的实例。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引水为胜景的代表作, 总体布局以正中的水池为中心, 沿池布置花木、山石、亭榭、曲廊、楼阁、石桥。濯缨水阁是水池南岸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 它凌驾于水面之上, 凭栏可观游鳞嬉戏及环池景物, 并与池北岸的主要建筑看松读画轩遥相呼应, 构成对景。玲珑水榭建在馀荫山房东部水池之中, 它的八面全是明亮的玻璃窗, 可环眺八方之景。水榭通过曲廊跨池连接听雨轩, 并与池边的孔雀亭、来薰亭等构成一组建筑景观。

在北方皇家园林中, 榭具有浓厚的皇家建筑色彩。为适应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的点景需要, 榭的形体较大, 造型浑厚稳重, 甚至由单体建筑演变为一组建筑群体。颐和园的洗秋厅和饮绿亭、对鸥舫和鱼藻轩, 避暑山庄水心榭, 北海濠濮涧水榭, 都是皇家园林中著名的水榭。颐和园东北角的谐趣园, 是一座以荷池为中心布局的园中之园, 洗秋厅和饮绿亭正好位于荷池的曲尺形拐角处。两榭的布局为谐趣园组景的中心, 饮绿亭与池北的主体建筑涵远堂、霁清轩形成园内南北中轴线, 洗秋厅正对西部的宫门, 构成东西次轴线。两榭之间以三间短廊连成一个整体。洗秋厅的平面为长方形, 卷棚歇山顶;饮绿亭的平面为正方形, 由于位于荷池拐角处, 它的歇山顶变换了一个角度, 转而面向涵远堂方向。两榭均红柱、灰瓦, 略施彩画, 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避暑山庄水心榭是三座建在石桥上的亭榭建筑, 其造型结合桥墩的构造, 形成两端高耸、中间平稳的一个整体。这种将水闸加宽为石桥, 桥上建亭榭的建筑手法, 构思巧妙, 别具一格。

舫是按照舟船造型建在水边或水中的园林建筑, 因不能动, 又称“不系舟”、“旱船”。舫由前舱、中舱和后舱组成。前舱较高, 做成敞棚, 具有亭榭之特征;中舱低矮, 两侧做成通长的长窗;后舱一般为两层, 类似楼阁, 可登临远眺。舫的造型轻盈舒展, 是园林风景的重要点缀。

舫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园林建筑, 在江南园林中尤为常见。江南园林布局多以水池为中心, 但由于水面较小, 不能划船, 便在岸边模仿船的造型建造木石结构的舫, 供人在里面游玩饮宴、观赏水景。舫虽为不系舟, 身临其中, 也能产生泛舟水面的感受。苏州怡园的画舫斋, 造型轮廓仿拙政园香洲建造, 但装修华丽, 结构精美, 堪称江南园林舫的代表作。画舫斋位于怡园水池的西岸, 后舱倚半廊与湛露堂相邻, 前舱临水面朝向园内主要景区, 是怡园西部重要的景点。南京天王府西花园石舫, 是天王府的重要遗物, 也是清代石舫的优秀实例。

清代皇家园林的舫是从南方引进的, 但在建筑形式上竭力仿真, 雕琢过度, 体现浓厚的皇家气派。颐和园的清宴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石舫。它位于万寿山西麓的昆明湖畔, 始建于乾隆二十年 (1755年) 。船体用巨大石块雕砌而成, 长达36米。舫上原设中式舱楼, 咸丰十年 (1860年) 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 (1893年) 重建时, 改成西洋楼建筑式样, 并将两层木结构船舱油饰成大理石纹样, 窗上镶嵌五彩玻璃, 顶部装饰精美的砖雕。显然, 这是慈禧太后猎奇情趣的反映。

五、廊桥:连接景点, 画龙点睛

廊是修长曲折的过道或通道。廊在园林建筑中, 是一种特殊的“线型”建筑。它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 将分散的亭台楼阁、轩榭厅堂等建筑联系成有机的整体, 使园林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构成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它还具有遮风避雨、联系交通、引导游人等实用功能。园林中的廊大多随地形和游赏需要灵活设置, 随形而转, 倚势而曲, 在组景中变化多端。例如:穿越在山间坡地的爬山廊, 左右转曲, 上下起伏, 穿楼过殿, 构成一种磅礴的气势;跨建于池面或溪涧之上的水廊, 通花渡壑, 蜿蜒逶迤, 倒影入水, 别具风姿。由此可见, 不同形式的廊会形成各自不同的园林空间, 产生截然异趣的造园效果。

颐和园长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东起乐寿堂邀月门, 西至石丈亭, 中间分布着留佳、寄澜、秋水、逍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全长728米的长廊, 犹如一条织锦彩带, 把万寿山前因形就势而建造的楼台亭阁等各种精美建筑连缀起来, 与远山近水融为一体。从造景角度看, 蜿蜒曲折的长廊不仅将万寿山前各园林景观紧紧连结在一起, 以此增加景点的空间层次和整体感, 而且具有分景的作用。宗白华说:“颐和园的长廊, 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 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 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 游人可以两边眺望, 丰富了美的印象。”[10]漫步廊中, 廊外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犹如一幅幅连续的动观画面掠眼而过, 令人目不暇接;而遍布廊内梁枋上成千上万幅山水、花鸟、人物彩画, 更吸引游人驻足玩味。

北海太液池东岸的濠濮涧景区, 以土岗、假山、树木等与外界相隔, 环境幽静, 别有情趣。游人行进其间, 道路狭窄, 山石陡峭, 通过山岩的一段黑暗后, 面前是一座敞轩式水榭——濠濮涧。顺着水榭南面幽曲的爬山廊继续攀援, 便到达云岫厂和崇椒室。造园者正是以爬山廊来连接景区的建筑, 把纷纭复杂的园林景观组成丰富多彩、完整和谐的有机整体。

桥在园林中, 不仅可以沟通园路、驻足赏景, 而且是点缀风景, 画龙点睛, 增加园林自然情趣的组景手段。

桥在园林中的布局和造型尽管变化多端, 千姿百态, 但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成为园林景观的点缀。颐和园的西堤六桥, 掩映在堤岸的绿柳桃红之中, 为西堤风景增添异彩。西堤是乾隆年间仿杭州西湖苏堤修筑的, 沿堤建造6座形式各异的石桥, 由南向北依次为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这些桥梁造型优美, 秀丽多姿, 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带桥。这是一座单孔拱券石桥, 桥拱高而薄, 形如玉带, 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筑而成, 桥栏望柱上雕刻精美的仙鹤。堪称奇景的是, 曲线优美的玉带桥, 它那白色的桥拱隐没在绿树丛中, 半圆形的桥洞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 桥与影融为一体, 颇富情趣;再加上桥的背景有黛色的玉泉山相衬托, 更显得玉带纯正, 奇秀无比。

在大型园林中, 为了与自然山水及宏伟的建筑群相适应, 多采用轮廓丰富、尺度较大的桥, 如北海和中海之间的金鳌玉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瘦西湖的五亭桥。十七孔桥是岛、桥、亭的完美结合。桥西的南湖岛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 桥东端的廓如亭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的亭, 而十七孔桥又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长150米, 宽8米, 桥身由17个发券孔组成, 状若长虹卧波。十七孔桥将东堤与南湖岛连接起来, 显得气势磅礴, 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面。瘦西湖的五亭桥是园内最宏伟壮丽的建筑, 桥身用青条石砌筑, 长30米, 宽9米。桥上建有五座琉璃攒尖顶方亭, 亭与桥共为一体, 造型别致, 风格独特。每当皓月当空, 桥中15个拱券各衔一月, 众月争辉, 金波荡漾, 使湖景更显秀丽宜人。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不仅表现在造型的玲珑精巧、布局的自由灵活、色彩的清新雅致和空间处理的开朗宽敞, 而且与山、水、木、石等自然景观相互因借, 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创造出了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充分体现了整体空间意象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2][4][7][8][9]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51页、71页、71页、89页、74页、89页

[3][6]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186页218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篇3

关键词:环境观 中国古典园林 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45-04

一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概述

景观作为人类共享的资源,具有物质和精神意义。目前对景观的理解主要建立在视觉美学、地理学概念和生态系统上。景观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这一点促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对景观资源需要在完善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加强保护力度。当前景观的生态性与视觉和谐之美变得尤为重要,风景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成为景观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评价工作首先是对评价指标的界定与确定,评价指标能够科学而又客观地反映评价主体的因素和信息,有助于建立科学化的景观评价体系,增加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针对视觉质量与美学意义的评价指标,本文探讨了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在景观管理和学术研究两方面的发展脉络,回顾了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产生的社会背景,列举了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了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指标的变迁及特点。

“环境观”(View of environment)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它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基础上,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环境观是基于艺术与科学结合基础上对自然界的哲学认知与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通常被概括为儒道释的结合,在不同时期衍生出不同的主流思想,奠定当时诗歌绘画、建筑园林等文化与艺术的基调。结合冯友兰及李泽厚的观点,可将中国思想史的哲学美学特征归纳为七个阶段,体现出儒、释、道三家思想不断渗透演进的过程。如汉代董仲舒发展了新儒学、南北朝玄学本质为新道家思想、隋唐时期外来佛学与道家思想融合产生禅学、宋明理学实质为新儒学,直到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化思想逐渐取代传统成为主流价值观。(图1)

中国哲学是追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道德完善过程,在认知上“即事见理”,即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出哲学道理来。而西方哲学是基于商贸文化,认为人需要法律约束、契约精神等来抑制人性的弱点,在认知方面“就理论理”,从抽象概念理论到抽象概念理论。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理论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关系。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是居住环境,传统概称“宅”。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特点:一是注重建筑环境的选择,也就是选址。二是选择适合的建筑形式。早在3000年前,中华民族已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它包括道理,即自然规律,如天文、地理、气象、生物等;事理,即对人类活动的合理规划管理,如政事、农事、军事、家事等;义理,即社会行为准则,如伦理、法制、三纲五常等。古人的环境观念体现在:一、共存性:即环境容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空间容量的合理性认识,如以堂局界定共存空间。二、共荣性:即构成要素的协同性。共荣并非主张对诸构成要素等量齐观地平等发展,而是有主有从、尊卑有序、层次分明、各据其位、相互间呼应配合、协调共济,形成有机统一整体。三、共生性:即景观审美的和谐性。

归纳起来,中国传统环境观的特征主要有:一是注重天地人的综合系统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强调入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国古代多数思想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要想维持种族的延存与发展,人必须依赖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他们强调要努力追索天与人的相通,要按自然界的规律行事,以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谐和一致”。二是在美学观念上具有主观唯心倾向,强调“意”的所指,弱化“象”的能指,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得意而忘言等。中国人注重体验,并认为体验是无法用语言、绘画等其他手段重复或传达的,必须亲历才可以有真实感受,尤其注重这种感受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审美快感的特征在于对象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而产生的“自我欣赏”,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于主观情感。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其实是一位在浣云沼水边出浴后化妆的少女,从池中的倒影可以清晰体现,但是不理解这一点的公园管理人员在水中种莲,破坏了这种少女顾影的完整情境。三是重视环境的整合而非简单创造。如《园冶》中所强调的“因地置宜、取景在借、精在体宜”的营构原则。在传统人居环境的设计中,建筑单体是可以复制的,因建筑属于“器”,在规制等方面需符合使用者的社会身份等,总体遵循“儒”的价值观;而整体的“宅”,即人居环境的经营,则属于“道”的层面,讲求“心不为形所役”,因而中国的建筑特征本质上被认为是山水园林,是基于整体布局的空间艺术。

二 中国古典园林的环境观特征

(一)环境认知观

风水场域

风水学,古称“堪舆”,是古人综合宏观天文地理和微观人体经络等诸多自然客观现象而总结提取对场所性质规律经验认知,在数千年的人居环境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其中的“形势派”关注场地的日照、水纹、风向等一系列自然地理因素,最为接近今日的场地分析科学。在西方的自然科学领域,德国科学家布尼茨(1646-1716)最早提出中国的“风水”理论中的“气”即以太(ether)的见解。虽然这个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理学概念后来被爱因斯坦所做的光速实验证明并不存在,但对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之后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严格地说,建筑的地理环境,传统上是从形法、理法、日法、符镇方面加以综合研究,方能得到全面明晰的解答。如形法以“五常”地理模式作为理想的环境选择,即“真龙、要穴、秀砂、抱水、吉象”作为基础,为建筑环境的选择原则。其中涉及山体的走向和体势、建筑基地的位置、地形的植被、水流的形态,以及方位朝向的选择等等。“……中国建筑地理环境所积淀的一些经验和模式,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虽然各家的论断不一,其主要的有泛系理论、全息论、场论、阴阳论、铁粒子论、微波论等。”

风水学中“理想环境模式可概括为‘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前置朝案呼应相随,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多水环抱多情,南向而立富贵大吉’”。其中用比兴的方式将祖山、宗山、主山喻龙脉,以左右青龙白虎山喻砂山,前朝近案喻朱雀山、水口山。若场地处于城市中,则“主山”往往是高大的建筑物等,“河流”则是道路。可见,除了营造微气候环境等带给人们体感舒适度以外,风水理论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定居文化中人们对于安全及舒适感的潜意识心理需求。风水理念中不仅追求形式法则的和谐美,更追求场地的生机和活力带来的内在生命力。古典园林布局群落及“山环水抱必有气”、“环抱有情”等语言描述的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类似中医经络的理论,认为理想的居住地“穴”如同人体经络的穴位,是雌雄、阴阳交合之地,隐喻生殖的力量。另如“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说法,则反映出风水文化中的民俗性。对于一个农耕家族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即人丁兴旺、财源不断,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的重要因素,如宋徽宗叠艮嶽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求子嗣。

时空观感

中国人的宇宙概念与屋舍有关,“宇”指房子,“宙”指来往于户内户外的过程。传统园林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艺术,“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空间与时间不能分割。这个意识早先就表现在秦汉哲学思想里——由时间的节气配合着空间方位的转换。”如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体现的是初春的桃红柳绿描绘少女般轻盈、柔嫩的色彩和姿态之美;“三潭映月”在中秋月圆的夜晚最美,三座湖中的界塔在水中能形成二十四个圆月的倒影,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令人惊奇的效果。“断桥残雪”体现深冬瑞雪初霁后的西湖上一座砖石砌筑的拱桥露出斑驳的桥身构成的残山剩水的荒涩画面;“雷峰夕照”重在表达黄昏晚霞映衬出剪影般浓重的山水、高塔与远方钟声构成佛光普照的意境。

(二)环境审美观

山水审美

“审美观是社会人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特殊意识形态和观念,它不是个别任何人所能扭转的。”研究不同阶层社会人审美观的不同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就是“美学”(Aesthetics)。正如鲁迅所言,“贾府的焦大是断然不会爱上林妹妹的。”普通民众热爱“吉祥鲜艳”、官宦喜爱“庄重大气”、富商贵族喜欢“精美富丽”、文人知识分子偏爱“素雅简洁”等等。人的审美活动分为生理活动(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抽象符号思维)两个阶段,自始至终是一种情感思维(emotionalthinking)与理智思维(intellectual thinking)是不同的。在审美的抽象思维阶段,情感思维发展为联想(association)、想象(imagination)、同情(sympathy)、拟人(anthropomorphizing)、移情(empathy)、升华(sublimation)等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识,最终形成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念。因而较为抽象的中国江南文人园林所推崇的山水环境审美成为古典园林造园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山水审美形成归结于地理条件特征,农耕文化及民间祈福的需求和中国宗教哲学中君子比德思想和隐士文化等。对于安抚与拯救人的心灵归属问题,西方走向宗教而中国人走向了山水化的自然。东方重视以山水象征自然为审美主体而西方重视人的理性与秩序力量的表现。中国的皇家宫殿及王府民居等均按照前(南)宅后(北)园的格局布置,宅区体现出儒家礼教的等级秩序,如东祠西庙,男左(东)女(右)等,同一地域的大门、仪门、正厅、偏厅等空间位置和尺寸几乎没有差别,宅内的交通路线也必须遵循男女有别、尊卑有序的规则分别组织安排;宅后园林则是一个完全精神与肉体自由的天地,是人从儒家礼制约束中逃离出来寻求慰藉的场所,是做梦的地方。无论是皇家还是私家园林,均是秉承“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要旨,因地制宜、得景随形。因此,中国传统关于情爱与自由的故事多半发生在园林中,如《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等,美国藏家高居翰先生几乎收藏了大部分中国春宫图画,其场景也多是山水园林。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山水审美的东方园林,中国追求“水本动而妙在静,山本静而妙在动”的趣味,山石多构筑空间,讲究“望、行、居、游”体验;而日本园林中的山水模仿海岛的形态,多以未经雕琢的原石置石偏于静态的、平面化的表现,以求“卧游山水,坐穷泉壑”的意境。

物我两忘

“在园林的营造过程中,意象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的艺术原型,它的孕育和创造是创作的关键”。在意象概念的辨析中可知,言之所用在意,言是思想抽象后的符号,像是被感知转化后头脑中相对具体的印象。言是工具而意为根本,正所谓《庄子.外物篇》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道家的哲学派生出禅宗(以慧能创立南宗禅为标志),“南宗禅中空宗与道家的思想融合达到了最高峰。”禅宗中强调的“物我两忘”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最高的境界之一。美好的环境能感召人将身体完全置于环境中,融入客观物象中,不分彼此。在西方美学传统中也有类似的境界,但多是对人体美的崇拜,如美男子纳西瑟斯爱慕自己水中的倒影,溺水而化为水仙的故事等。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与绘画、雕塑一致,倾向于用人象征物,以人的形象为主,例如晨昏昼夜,春夏秋冬都转化为健美的神的形象。在文艺复兴的别墅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可以见到很多这样的雕塑,而中国则倾向于将物拟人化,以物的形象为主,例如梅妻鹤子,岁寒三友等。中国审美意识弱化人体貌特征,美人图或宫廷绘像上的脸似乎被刻意地模糊、雷同化,更罕见裸体形象,而山水绘画的形象十分丰富,流派众多,各家的石法、水法、树法等意趣迥异。园林为地上之山水文章,山石艺术即相当于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地位。西方人爱美的肉体,中国人爱美的自然,爱到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与之交换、融入、不分彼此。米芾爱石正如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少女,都是一种“情不情”到“痴”的审美境界。

中国造园历史中意象的原型大致有两大类:一是偏重“言、意”之“象”,如“一池三山”的仙道理想环境,“九狮图山”暗示的佛家境界,“武陵桃源”意指田园牧歌式的乌托邦生活场景;二是偏重形态的“象”,如“会山凌绝顶”、“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环境感受的再现等。前者具有更多的符号性和象征性,其依据为文、史、哲典故中的某种固有模式,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复制,而后者如计成在《园冶>写道“涧壑坡矶之俨是,岩峦洞穴之莫穷”,明确园林掇山造景之要义在于细致描摹写仿体会自然山水风景中的单元,更多受绘画的影响,如画家之“外师造化,心中得源”的创作要旨,是中国园林营造的主旨精髓。

以自然为模本撷取意象原型的做法大致有两类,一是写仿自然山水的景观单元,如马远夏圭之“残山剩水”画面,模拟峰、峦、岫、梁、谷、涧、溪等局部形态,如苏州环秀山庄等;二是以“移天缩地”的手法抽象概括地域性的自然国土特征,如南京瞻园山水写意“金陵八景”之“燕矶夕照”景观,扬州小盘谷“水流云在”山谷景致则来源于长江岸边岩壁的景象,并模仿马远山石峭削的笔法,以碎石纵向拟合,前后错落叠置,艺术地再现了“群山临江,水流浩瀚”的意象。值得注意的是,计成在《园冶》序言中即表明“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可见古人造园亦十分重视绘画造型的能力,从经营位置关系到山石的肌理走向,都需要极为细致地推敲形体关系,具有高品位的园林艺术不仅有完整恰当的意象,更需要主人具有敏锐和高超的形体把控能力。(图2)

艺术是一种爱的信息,园林艺术也是如此。造型、色彩、比例、透视、音调等要素若不能组合成具有“爱的信息”的环境,也只能是“美术的环境”而不能称为“艺术的环境”,只有同时具有心灵美和爱的信息的园林,才能称为艺术的园林。

(三)环境营造观

取景在“借”

《园冶》的《园说》章节写道:“凡结园林,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体现出中国传统造园注重环境改造甚于纯粹的创造,是一种太极的顺势而为的理念,其具体手法即“借景”。孟兆祯先生在《园衍》指出“中国传统造景理法包括明旨、立意、问名、相地、布局、理微、封定、余韵几个环节,其中‘借景’为核心。”从尺度非凡、气势恢宏的北京城借西山烟云的大手笔,到市井方寸之地的江南文人园林借片草寸石,处处体现出借景艺术。

现代景观规划如“开通视线走廊”,即将交通路口、水口、建筑出入口组织成为视线通透连贯的轴线,形成空间的主要序列的做法亦是借景传承。以借景为核心,亦有对景、点景、补景等手法。对景指在轴线周围营建配景烘托主景,形成完整环境的做法,即“四景砂山择美形者,组成连环对景加以呼应渲染”。“点景”即通过关键的笔墨营构点化自然,赋予其人文艺术色彩,使其具有情感的灵魂和感染力,如滕王阁、虎丘塔、雷峰塔等,都是择地巧妙,点景得当的佳例。“补景”为中国传统环境营造手法所独有,如“培风脉、补风水”,即通过在建筑周围植林凿池等完善整体环境的哲学、文化与宜居性。如风水中常说的“山欠高以塔增之,砂不秀育林美之,冈阜不圆正加土培之,水无聚疏导浚之。宅后植林,宅前凿畔池”等都属补景一类。

章回叙事

除皇家宫殿庙宇等仪式性较强的场所外,以居游为主要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其布局如同做文章,整体框架线索并不十分明确,但是讲究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关系。如常用的“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手法等。其叙事逻辑如中国的章回小说,各个空间较为独立,立意明确,可视为园中园、篇外篇。中国园林往往伴随着园林诗集、绘画册页等附属品,如文征明作《拙政园四十景》图册、王素作《棣园十六景图册》等。(图3)

文心画境

中国艺术的最高成就在诗歌。按照黑格尔美学中对艺术门类的评价界定,诗歌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七大艺术门类中位居精神与纯粹性之首,是最为抽象、最少借助感官认知,直抵人类精神本源的艺术。中国人不善音律造型或戏剧,却孕育了灿若星辰的伟大诗人,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情感世界是极为独立、深邃、本质和自由的。诗歌的载体是文字、是书法,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所有艺术之本源。中国艺术中独特的诗性在园林艺术中呈现在匾额楹联、石刻、碑廊等文字运用上,这个现象在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日本、韩国的园林有类似的用法,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十九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中也逐渐出现了雕塑与诗歌结合的手法,被称为“移情”或“隐喻”的设计。

书法文字在环境中大致起到几方面的作用。一是点题,中国以文人治国为传统,文人造园造景也如同做文章,必须“心中有丘壑,成竹在胸”方可落笔构图。孟兆祯先生谈及的“问名心晓”亦体现出景观环境中主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些事物名称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恒定的象征性概念,如“渔父”在园林中代表一种隐退的含义,“网师园”的园名、园林中的竹篱蓑衣、沧浪中孤立之亭等元素奠定了整个环境的基调氛围。中国城市也有题景文化,燕京八景、西湖十景等,一般都会囊括极为广泛的审美对象,包括四季晨暮、昼夜阴晴、云雨雪雾、动物植物、声音气味等,概括一种综合整体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二是空间定位,中国园林常在空间或路线的重要位置构筑建筑,如厅堂、牌楼或亭子等,也是让人驻足停留,起到重新调整视角和情绪的作用。人们需要站立于建筑的正中,才能阅读抱柱及楹联上的文字,这种停顿及阅读重新调整和定位了人与空间的位置关系,并确定了在园林中的行动路线;三是装饰,中国书法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文人园林中常见“碑亭”、“碑廓”,以拓刻的名人书帖等全石艺术本身就是园林中的审美要素。

三 现当代中国特色环境现的探索

以“中国环境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从1979至2015年,共有18405篇文献与“中国环境观”有关。从数量上来看,自1994年后迅速增长,每年约二、三百篇,自2006年以后,每年有一千余篇,说明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学界开始关注中国环境观念并形成研究热点。从研究的视角来看,环境与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有10924篇,占绝对主导,其次是从经济与管理角度出发的研究,建筑与园林专业领域有百余篇,从艺术学科领域视角探讨环境观的文章不足十篇。可见,目前对于中国传统环境观念,尤其是文化与审美评价问题的研究十分欠缺。从建筑、风景园林及艺术与设计角度探讨环境观的主要观点有:

景由“境”出

孙筱祥先生提出,景观营造层级有三,分别是生境、画境、意境。生境是指环境中的自然美和生活美,是自然形成,未经雕琢的山川、河流云霞等自然界万事万物,以及未经设计或较少受到规划干预的人的生活行为表现,如形成的自然形成村落、市场、城镇等。画境与意境则是指人工创造的艺术之美,如水中升起的雕塑、落日余晖下的建筑等等,具有形式美感的人工造物可称为入画,有“画境”,而“意境”则达到了环境审美的最高层次,即环境具有了情感和生命力,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与感染力。“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审美的最高层次是气韵的意境美,环境美学也不出其外,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晤道’才可进入那意境美学的崇高境界……”。清华大学杨锐教授近年提出的“境学”指出风景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综合道(哲学)、德(人文)、礼(秩序)、术(技术)、用(功能)、制(制度)、象(生理)、意(心理)八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境”的营造是基于一种广阔的系统综合性之上,美景源于“境”的和谐。

诗意栖居

上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指出“人居环境的美就是生活之美,因而是有机的组合,甚至是杂合,丰富多彩,并无一定之规。艺文荟萃、综合集成是人居环境的最高艺术境界”。1989年《广义建筑学》的出版提出“聚居论”,从单纯的建筑拓展到人与社会,首次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理论,指出“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人文、艺术之融合,文化建设应当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既要满足安全、生存、伦理、教化等要求,更追求一种人文意境,适应情理的追求,在哲理上具有一种“中国智慧”。

山水城市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与吴良镛探讨“山水城市”的理念,将山比喻为高楼大厦,水为车水马龙。鲍世行从“生态、文态、艺态”将山水城市的核心归纳为:1、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2、重视现代科技,运用环境美学;3、为了市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生态城市理念是一种综合环境观的阐释,从空间角度论,它是城市环境观与区域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时间角度论,它是城市历史环境观与现实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功能角度论,它是城市经济环境观、社会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观的有机结合。”可见,山水城市是基于诗意栖居的情怀上的技术层面的总结与思考。

四 结论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环境认知、环境审美及环境营造方面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环境观的基本特征,即以时空融合的综合系统宇宙观考察环境,并赋予其道德和情感意义;以唯心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为审美基调;以借景等手法整合现有环境而非纯粹创造新的环境,重视整体关系甚于局部的彰显等。这些特征是基于农耕集权社会的背景,脱胎于人们对自然既恐惧又向往复杂态度而逐步形成的。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 篇4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尤以其含蓄深远的古典韵味最具魅力。

关键词:历史、建筑特点、建筑风格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有了营建宫苑的活动,直至汉朝,中国造园艺术一直处在萌芽期,期间主要是皇家苑囿,造园的主旨、意趣很淡漠。到魏、晋、南北朝时,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而把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除皇家苑囿外,还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隋、唐、五代可看作成熟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讲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与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在园林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宋朝时,造园艺术进入高潮。不仅造园活动空前高涨,而且伴随着文学、诗词,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得认识不断深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随后的元朝,却一直处于滞缓状态和低潮。到明、清时,造园艺术再次达到高潮。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投身于造园 活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匠师。不仅是人才辈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造园理论的著作与专书。

悠久的历史给中国园林艺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痴迷于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

形、地貌。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

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

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

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

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且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如拙政园的小沧浪,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

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 “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

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

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

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

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

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

2、强调意境(主要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如同中国古代的诗词,有着深远的意境。景与境就是这种园林造景艺术中不同的两个空间范畴。景是实物空间,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是有形、有尺度、有比例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而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无尺度的,由景物而产生的想象空间。其中植物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景是物质的,而境是精神的。

中国园林的意境,即突破小空间,进入大空间。中国园

林的建筑,其审美价值不在本身,而在于能使大的视野由小变

大,丰富人的审美感受。比如窗户。西方教堂的窗不是让人往

外望的,因为它高于人的视平线,主要作用在于透过暗淡的光

线,造成一种神秘、崇高的气氛。而中国园林的窗则是为了使

人接触大自然。例如,园林中常见的“亭”,结构很简单,屋顶,加上几根柱子。没有墙壁的阻挡,能更好地把外界无限的景物吸收进来,突破有限,进入无限,让游览者心中涌现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比如“兰亭”,亭子本身并不怎么出众,可是《兰亭集序》明确指出“眼观宇宙之大,俯察品内之盛”,在一个小小的亭子里,让人接触到四面八方的自然景物,感到一种生机,从而引发人生感。《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即是以广阔的空间包含人生感悟而形成独特的意境美的。

“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结语:悠久的历史,独树一帜的风格,充满诗情画意的设计,以及含蓄深远的意境,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无尽的魅力。尽管很多人已经游览过多次各古典名园,却依旧在探索,试图揭开中国古典园林的那一层层神秘美丽的面纱。时代在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却不会被取代,而是被人们珍藏,并不断给予现代园林师无尽的灵感。参考文献:彭一刚编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萧默编著《建筑意》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

肖英编著《传统文化建筑》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8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漏窗 篇5

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俗称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

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围墙上,以避免泄景。如果为增强围墙的局部观赏功能,则常在围墙的一侧作成漏窗模样,实际上并不透空,另一侧仍然是普通墙面。

漏窗图案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漏窗本身和由它构成的框景,如一幅幅立体图画,小中见大,引人入胜。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同一园林中,不会有雷同的漏窗出现。

漏窗花样繁多,最简易的漏窗是按民居原型,用瓦片叠置成鱼鳞、叠锭、连钱或用条砖叠置,计成认为很一般化,所以他在《园冶》中另外列举了16种式样。根据制作漏窗的材料不同,可以把漏窗分成砖瓦搭砌漏窗、砖细漏窗、堆塑漏窗、钢网水泥砂浆筑粉漏窗,细石硷浇捣漏窗、烧制漏窗等。其中砖瓦木搭砌漏窗为传统做法,一般用望砖作为边框,窗芯用选板瓦、筒瓦、木片、竹筋(或铁片、铁条)等,各构件之间的以麻丝纸筋灰浆粘结,使之成一体,其顶部设置过梁;砖细漏窗则由砖细构件构成,其节点传统上以油灰为粘结材料,必要时或有可能适当以竹梢、钢丝等粘结各构件。堆塑漏窗是以纸筋灰浆为主材塑成的漏窗,边框与搭设砌窗相似,中间的图案以铁丝等构成骨架,再以纸筋灰浆多层粉成,仅在特别显要的地方使用,现存极少;钢网水泥砂浆筑粉漏窗是当前常用的,以钢丝网、钢筋、水泥作主要骨架,然后对面层粉刷修饰,其外框砼质为多,具有材料来源方便,图案变化不受材料制约,制成后比较牢固等优点;细石砖浇捣花窗的不足是图案单一,且芯的宽度不易掌握,在造园工程上不很适宜;烧制花窗用琉璃材料制作,是近代工艺,图案色彩都很单调,也不适宜于古典园林,仅在狮子林西侧山上的走廊上有少数几处,

漏窗多有一圈清水磨砖的边框,明式做法起两到三条线脚,形成的“子口”柔和幽雅。漏窗中部的窗芯弯曲变化繁多,形成了不同的图案,姿态繁复,不下数百种,从大处区分,可以把图案分成硬景和软景二类。所谓硬景是指其窗芯线条都为直线,把整宕花窗分成若干块有角的几何图形;而软景是指窗芯呈弯曲状,由此组成的图形无明显的转角。两者相比较,前者线条棱角分明,顺直挺拔;后者线条曲折迂回,体现了不同的观赏效果。构图可分为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两类,但也往往混合运用。几何图案多由直线、弧线、圆形等组成。全用直线的有定胜、六角景、菱花、书条、绦环、套方、冰裂等等;全用弧线的有鱼鳞、钱纹、球纹、秋叶、海棠、葵花、如意、波纹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线条构成的有寿字、夔纹、万字海棠、六角穿梅等。自然形体取材范围较广,图案题材多取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植物,属于花卉题材的有松、柏、牡丹、梅、竹、兰、菊、芭蕉、荷花等,属鸟兽的有狮、虎、云龙、凤凰、喜鹊、蝙蝠,以及松鹤图、柏鹿图等,物品题材有花瓶、聚宝盆、文房四宝和博古等,还有表现戏剧人物和故事、象形文字的图案。堆塑漏窗以软景为主,图案一般以吉祥物为主题。砖细漏窗硬景较多,有的以直线条形成的,也有的以大块砖细件雕刻而成。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试总结 篇6

游憩和玩赏的地域。

2.园林四要素:山水、地形、植物、建筑。掇山,理水,植物造景,建筑经营。

3.囿:人们对一定的地域用篱笆或墙加以范围,让天然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也可在其中

空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

4.写意山水园:受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的活动,使园林融入诗情

画意,造出山水园,隋唐时达到最盛。

5.“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山,其为创作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

6.《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通过园林的创作把实践中丰富的经验结合传统进行总

结,并提高到理论的一本专著,是我国第一本专论园林艺术和创作的著作。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综合性著作。

7.《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张涟以画意叠山,将山的形象寓于山麓的意象之中的写意表现手法,被称为“巧艺直夺天工”。

8.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 留园 拙政园 避暑山庄

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 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

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元)沧浪亭(宋 内山外水)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蓬莱阁

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敦煌)云冈石窟(大同)龙门石窟(洛阳)麦积山石窟(天水)

9.北京“三山五园”:1】玉泉山静明园 2】香山静宜园 3】畅春园4】圆明

园 5】万寿山清漪园

10.园林规划方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11.园林可分为:皇家 私家 寺观 陵寝和公共游览胜地。中国古典园林类型:皇家 私

家 寺观。

12.魏晋南北朝时期萌生出一种新的园林形态,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

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到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

13.辋川别业:中国唐代王维在蓝田县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别墅(今

已湮没)。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以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可歇、可观、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出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14.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一,生成期(商 周 秦 汉):皇家公苑,园林规模宏大

二,转折期(魏 晋 南北朝):私家园林突起,寺庙园林兴盛

三,全盛期(隋 唐):写意山水园兴盛,私家园林开始发展

四,成熟期(两宋 元 明 清初)写意山水园,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处于兴

盛时期。

五,成熟后期(清中末期):清末结束了中国古典园林史。

15.中国皇家园林发展各时期的特点:(1)周代的灵囿,灵沼,灵台标志中国园林史的真正开始(2)秦汉时期处于由囿向苑转变发展阶段,以显帝王的至高无上。园林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依然有,但以转化为以游憩玩赏为主。园林概念比较模糊,园林总体规划较粗放,设计较原始。(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的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基本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游赏已成为主导。(4)隋唐时: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基本完成。规模宏大反映在总体布局和局部设计上。

16.中国私家园林发展各时期的特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

类型异军突起,庄园别墅随庄园经济的成熟而得到很大的发展。(2)隋唐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部细致处理,以诗入园,因画成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又进一步深化,为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打下了基础。(3)两宋:某些私家园林定期向社会开放(4)元明:无大创意。(5)清代:江南,北方,岭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主要表现在各自选园要素及造园形象和技法上的不同。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不同。

17.大运河: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18.世界造园体系: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

系三大体系.19.英国风景园林:在其固有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受到各

种文学艺术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园林形式和风格。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20.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

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别墅和朗特别墅。

21.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称为勒诺特式园林,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诺特。代表作维贡府邸

和凡尔赛宫。其特点也是很明显的,有一个宏伟的中轴,一般都有大运河,花坛、花园、林园依次排布,总体感觉清新明快而又雄伟壮丽。

22.日本枯山水: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内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

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枯山水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而作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最高峰,则是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庭院。)

23.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伊斯兰园林通常配有主要的总体结构,这在泰姬•玛哈尔陵园中显露无遗。伊斯兰园林比中国的道家园林和日本的禅宗园林都更加系统化,其内的凉亭、树木、植物和灌木都经过认真设置。这类园林通常会将一块场地划分为四个正方形,以代表源于神力的、由四部分组成的宇宙;中世纪药草园则更具有结构性,因其对于瘟疫盛行的欧洲民众而言,原本就是临时的避难天堂

24.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5.中央公园:1873年建成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个城市大公园,是由景观设计

师奥姆斯特德(现代景观创始人)设计的。中央公园的构想和建设开创了园林建设的新概念,标志着现代公园开始产生。其特点是(1)与城市关系密切(2)保护自然的观点(3)视野开阔(4)隔离城市(5)曲路连贯。现代园林的诞生离不开奥姆斯特德和E·霍华德的开拓和实践。

26.黄石公园成立于 1872 年,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它是世界上最壮

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路线 篇7

纵观世界园林艺术史, 中国古典园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气质。探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及其构建、意境、规律以及审美文化心理等, 首先应从“天人合一”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渊源开始。

1.1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认为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隔绝, 相互敌对, 认为人的情感变化同自然现象的变化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 存在着某种“以类合之”的思想……自然地,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中国人不会敌视自然界, 而是尽可能地多享受自然之美。早在19世纪20年代, 歌德就已经发现中国人“有一个特点, 人和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 从这个天人关系出发, 又很容易理解, 中国园林里的树木为什么不像西方园林那样, 修剪加工或齐整一律的几何造型。

1.2“虽为人作, 宛若天开”

这是对中国园林艺术特点总的描述, 形象的描绘出中国园林对大自然的崇拜。因此, 它重在体现出天趣盎然, 气韵生动的风格特征, 具有自由性, 生动性, 多样性, 具象性的艺术形态, 从总体上弱化人工之美和技能之美。中国美学崇尚“自然天成之趣”, 进一步影响了中国艺术和美学倾向于多样律, 参差律。既然大自然以参差为其主要特征, 那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要“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 就必然凸显其参差不齐之美。

2 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路线设计

2.1 总体布局

既然是效仿自然, 不可能出现大面积均齐的分布, 要突出其自由性, 活泼感。所以, 我们看到的中国大多数园林 (除严整对称的皇家宫苑) , 往往依据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 较为自由地布置景观。在平面中, 很难确定中轴线和对称结构特点, 而且还运用多种手法来打破均衡。以江南许多私家园林为典型, 它们往往在很有限的地域中, 取曲折回环的路线, 把许多景点巧妙地组织起来, 取得别开生面的效果。

这种“有若自然”, 错综参差之美的布局风格, 在成熟的苏州园林中有充分的体现, 例如拙政园中部, 是以四面厅远香堂为布局为中心的, 这个南北向的主体建筑, 西面通往曲廊和东西面的倚玉轩。远香堂的两侧完全打破了均衡对称的布局, 它西面是水, 东面则是山;西面是轩、廊, 东面则是亭、墙;西南是水院, 东南则是旱园, 两面竟如此故意的避免对称, 真可说是“为体互乘”, “其形各异”了。再看远香堂南面, 是小型山池, 溪水上通向远香堂的平曲桥故意偏西, 显然也是为了避免居中而造成轴线感。

计成《园治.自序》说:“合乔木参差山腰, 蟠根嵌石”, “构亭台错落池面”。江南宅园中楼台亭阁、山石树木的布局, 都是这样地参差不一, 错落有致, 它打破了整齐对称的秩序, 构成了自由天趣之美, 从而做到了“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 ([传]王维《山水诀》) 。

2.2 曲径通幽

如果说平面布局是在宏观上打破园林均匀的分布, 那么“曲径”则是在微观上进一步强调自然美。

曲径通幽, 是园林意境整体生成的一条美学规律, 在园林中有着普遍的表现。诗人常建写到:“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可见, 引人入胜, 让人探景寻幽的向导性, 正是曲径十分重要的审美功能。而更重要的是, 曲径所通的幽静, 又并非绝境, 并非死角, 它只是曲径中的一段或一点。因为曲径不只是“曲”, 而且还是“达”, 是通此达彼的, 所以在这条曲径上, 随着审美脚步行进, 前面总会不断展现出不同情趣的幽静, 吸引人们不断去探寻品赏。苏州拥翠山庄在虎丘山东侧山坡上, 入口山门建于高台之上, 台阶高耸, 入门后幽静异常;苏州留园, 入门后经过一段仄巷, 曲折回环, 然后豁然开朗。

曲径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山间的曲蹊、水际曲径的可行的曲岸、自然蜿蜒的曲廊。曲径要保持其魅力, 一定要掌握好“度”, 注意“过犹不及”。园林的路径形态宜曲, 但曲折过多会失去其艺术的美, 这里, “曲而有直”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2.3 观赏路线

“游”是一个时间的延续过程, 从最初进入园林境界开始, 沿着特定的观赏路线, 一步一步走下去, 在时间的延续过程中, 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景观, 即“步移则景换”。观赏路线的设计:第一要把园内景点都贯穿起来, 使观赏者沿路线自然前进, 将景色各看一遍, 无遗漏;第二, 沿线而行有远观近赏的便利, 能对园中的景色作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观察和欣赏。

刘敦桢先生分析苏州园林, 其观赏路线的设计分为2种类型:一为单一循环路线, 二为复式路线。

2.3.1 单一循环线。

出口与入口同一园门, 适用于规模较小, 景点设置多沿池岸环形的园林。可以苏州的壶园为例。园内主要部分是葫芦形水池, 水池的南北两端各设一厅, 各景点均沿池而设。园东为宅院, 故园门设于东墙南端, 作圆洞形。入门折向北, 为一花廊, 西望可观赏池中和西岸景色。至北厅, 路线折而西行, 在厅前平台可看到左、中、右三面池塘景物, 觉心胸开敞;折向池西, 沿池坡复草, 植罗汉松、白皮松、石榴、腊梅, 形成景观, 小景曲折, 直至南厅, 折而东, 自入口处出园。

这条路线不但串起各个景点, 而且沟通水池两岸, 池上之桥为平桥小桥, 园内亦无假山叠石之高, 平铺直叙, 质朴自然。

2.3.2 混合的复式路线。

复式路线设计的另一种情况, 是诸如拙政园这样的较大园林。它由东园、西园和居中的拙政园三部分组成。故路线的设计要兼顾3个部分, 而又巧妙地形成完整的旅游路线, 这个路线应当以突出拙政园的特色为主要任务, 故而对园内以水面为中心而呈现出来的远近、虚实、映照关系, 反复强调, 著力渲染, 强化了游人对拙政园整体特色的认识。

3 中国园林对现代设计的借鉴

由于时代的不同, 现代的园林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性质上讲, 多为城市中的一块公共绿地, 公共园林区, 对普通市民开放, 供其休息。然而, 无论是公共的大型广场园林, 或是住宅附近的户外场地, 在功能上都可以分为3个基本功能区, 即公共区, 半公共区和服务区。公共区, 多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下, 面积宽阔, 较平坦, 视线不易隔断, 是众人共同使用区域;半公共区, 则是较安全, 封闭的区域。它与公共视线隔离, 多用植物等设施作软隔离, 在路径的导向设计上, 也会有曲线变化, 这点与中国园林中曲径引导游览路线, 引人入景, 十分相似。

当今设计中, 在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营造使人放松的安静的半公共区, 可以大胆借鉴中国园林中各种艺术特点的营造手法, 使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例如:在规划平面时, 适当运用自由式布局, 结合游览路线, 人流路线的设计, 达到园林景物的合理布局;在强调某区域时, 可以运用远近、虚实、映照关系、反复强调, 着力渲染, 强化游人的总体认识;结合适当的舟游, 水陆结合, 能把握园林各个方位、各个角度的美, 也增添了更多的游览趣味;合理设计曲径, 结合其特殊的美学特征, 有效利用其导向功能, 连接公共区域和半公共区域, 也许会更合适。

但在有些时候, 比如, 做一个公共的区域, 需要有大面积的空旷场所的时候, 如果借用中国园林中的曲径, 曲堤, 曲岸, 显然是不合适了。所以, 对待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形态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 我们要运用现代设计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提纯借鉴, 如果仍是单纯的照搬, 那么, 不如似王毅先生提出的“让中国古典园林和彩陶、青铜器一样老老实实地躺到历史博物馆去吧”。

参考文献

[1]朱铭, 董占军.壶中天地——道与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8

[2]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中国古典园林 篇8

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种类,其发展脉络基本和中国古代史同步。公元前21世纪供帝王狩猎的“囿”是其最初形式,驯养动物、修筑高台、台上建屋、周围进行绿化种植……这些称为“台”、“榭”、“苑”的建筑形式,成为后来三千年中国园林建筑的原形。

经过先秦时代,直至秦朝、汉代的发展,皇家的园圃和宫苑,乃至民间的“第”、“宅”、“园池”的变迁,终于形成了从皇家到民间的这一格局,园林也成为中国古代人居建筑中,最具审美价值的一种类型,直到今天,大量的古代园林仍然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了解古典园林的类型

按照地域进行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蜀中园林和北方园林,分别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江南园林小巧精致,具有“小中见大”“借景对景”等手法;岭南园林游廊蜿蜒,建筑色彩浓烈,雕刻图案多样;蜀中园林风貌古朴淳厚;北方园林则端庄大气,皇家园林多集中于此。

按照建筑目的分类,则可分为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庙园林和邑郊风景园林。由于建筑目的不同,故建筑规模、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分类方式,相比按地域分类,更能综合梳理古典园林的风格特色。

园林的艺术

中国园林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造园系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营造观念、建筑风格与审美取向,其主要特点在于造景巧妙,模拟自然而不落痕迹;将有心安排的布局与艺术性的意境搭配在一起;将流水、石、亭、盆栽、林、门窗等部分进行有机搭配,并结合各地不同的建材、民风乃至主人的个性,其艺术性也在其中显现出来。

感受园林,拍摄园林

了解古典园林的不同类型,对拍摄好照片似乎没有直接的用处,但在心中对古典园林的特点有个梳理,其实可以让拍摄更系统,也让照片不仅仅是一种唯美风格的展现,而是内容与手法的有机结合。

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江南气候温和,景色怡人,东晋在南迁之后促进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开拓繁荣,园林艺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皇家园林的建造都要以江南园林为蓝本。这是江南园林产生和发展的的历史背景。

江浙一带如南京、杭州、苏州、扬州、无锡等地宅园盛行一时,而这些园林均是在唐宋写意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多的强调了主观的情趣,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摄影爱好者以更高的意境去进行拍摄。即首先要表现园林的韵味,抓住那种士大夫清傲潇洒的风格。其次,要抓住园林结构的特点,来体现叠石理水的倒影,花草奇木的秀丽,以及建筑风格中的淡雅朴素。与北方皇家园林不同,江南园林常在方亩之地打造出亭榭楼台、小桥流水、峰回路转的景致,可谓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为了拍好江南园林和家宅院落一定不要忘记带“超广角镜头”,特意强调一个“超”字,即至少带一个16—35焦距的变焦为好,只有如此才可能将园林景观淋漓尽致的予以表现。近期我在无锡“梅园”、“蠡园”拍摄,携带一枚17mm移轴拍摄也颇为受用,一般情况超广角也足矣。当然也别忘了带一枚中长焦的镜头,可将一草一木、一雕一刻的精美细节刻划无遗。这是所谓“抓两头,带中间”的镜头选择.

Info: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上一篇:快乐阅读手抄报一等奖下一篇:天猫客服主管的主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