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阅读及答案

2024-06-02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阅读及答案(精选3篇)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阅读及答案 篇1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阅读及答案

大学时的诗词习作已被老师顾随惊叹“青年有清才若此”,到得中年,更获得文史大家缪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迥异于前代诸女诗人者矣”的揄扬;至于学术成就,顾随在她23岁时已经断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鼓励自立门派,而她将西方理论引入古典诗词研究的大胆尝试,引得缪钺主动来信盛赞“继《人间词话》后,对中国词学之又一次值得重视的开拓”。她,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倡导以吟诵为主、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上电视亲身示范,“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能使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关键在于选入教材的是不是精华之作,老师能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选的是糟粕的话也没什么用。选的是精华,老师能把精华讲出来,才算达到目的。”“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叶嘉莹说。

诗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释、集注都有上百种。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的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义。”

叶嘉莹先用了杜甫的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名诗人,再用地图让孩子了解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最后回到诗歌本身,向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出外散步,看

见春天的美景而作。叶嘉莹讲完一句,就画一幅图以加深孩子们理解,全诗讲完后,再带领他们背诵、吟唱,孩子们由此对古诗饶有兴味,学得非常快。

当时她给孩子们留了两句诗“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当作业。有一个小朋友续出了“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这样饶有意趣的句子。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叶嘉莹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但现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生于“燕京之旧家”,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这样的性格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这种文化里强调人的弱德,而非当一个强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强者。”

现在的“读经”让她有点看不懂。她看到报纸上说,一些读经班单让小孩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误人子弟。”叶嘉莹评价,“读书当从识字始,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背来有什么用?”

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胡适的白话诗如果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所以只能变个花样、加入技巧,制造一些艰难。而古诗用古诗的方法说有意味,用白话说,同样也有意味。”叶嘉莹说。在她看来,顾城的《一代

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是很灵巧的句子,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相关链接】

①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从1945年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担任中学教师开始,叶嘉莹至今未中断过她的古诗词教学。11950年代起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1960年代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华裔院士。1979年开始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授古诗词。

②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叶嘉莹历经丧乱,晚年丧女,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借诗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嘉莹出名很早,大学时她的老师顾随对其诗词习作有“青年有清才若此”的惊叹,到中年,更获得文史大家缪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的称赏。

B.叶嘉莹因为自感“老之已至”,所以有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紧迫感,她把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上电视亲身示范。

C.叶嘉莹对一些让小孩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的“读经”方式颇有微词,并说这样会“误人子弟”。

D.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看待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近体诗与现代诗“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古典诗歌更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

E.在叶嘉莹看来,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⑵从叶嘉莹的人生经历和古诗词教学实践来看,阅读中国古典诗词、领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⑶叶嘉莹是诗词研究者、鉴赏者,但本文却不写其诗词造诣。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⑷叶嘉莹认为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诗歌教育教学?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1)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提炼相关信息。

(2)根据要求筛选整合信息。

(3)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特点及其作用。

(4)根据文本整合信息,并理解文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1)(5分)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项中“叶嘉莹出名很早”并无根据,受老师赞赏与“出名”并不是一回事。B项强加因果。C项中“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是她评价胡适诗歌的评语。

(2)(6分)

答:①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会让人有对自然、人生都有关怀的爱心;②诗词给人以力量,叶嘉莹借诗度过忧患,获得疗愈;③领会传统文化中的弱德,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养成待己严待人宽的心性。(每点2分)

(3)(6分)

答:①内容选材上,偏重叶嘉莹传承诗歌,主要写叶嘉莹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②主旨上,写儿童诗歌教育与写她的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二者交融,突出其对中国古典诗歌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③语言表达上,文中有大量引用,表现传主的性格、思想,增强了传记真实性、可信度。(每点2分)

(4)(8分)

&nbs

p; ①对儿童进行古诗词教学,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应该将精华之作选入教材。②倡导以吟诵为主,但绝不能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③老师给孩子讲诗歌,也要让孩子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以讲解来引领孩子理解诗中的“道”,这样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答“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可酌情给分);④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并不适合用于儿童教育。(每点2分)(表明态度很有必要,但不是得分点)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阅读及答案 篇2

叶先生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叶先生倾毕生心血致力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研究和传播,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她一世多艰,身经多重忧患,却能够把个人小我投入到更为广阔高远的人生境界,在承受之下完成自己。她毅然担荷起中华古典文化传承的使命,传达着诗歌中那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生命的力量。

叶先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她却能够在困境中越发坚强。如果有人问到她何以如此,她总会微笑着回答:“这是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

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有一种内在的提升作用,当诗词的生命渗入到一个人的血液之中,与她的精神融合,那么诗词就会成为支撑其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强毅的担荷的精神,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摧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不是说要看破红尘,但有时候我们确实要看破一些纷纷扰扰,获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价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着不能够倒下去。

1924年,叶嘉莹生于旧北京一个传统世家,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恪守礼仪。闲暇时,父亲与伯父会声情并茂吟诵古诗。受此环境熏陶,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十几岁能写格律诗词。1941年,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打下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

她容貌端丽,天资聪颖,是典型的民国“闺秀”。或许是出于天然的气质,辅仁读书期间几乎没有人敢随便跟她讲话,“直到毕业时同学道别,我才听说有男同学编排我‘孤芳自赏’‘我行我素’。很多人说我爱情诗讲的那么好,长的又不难看,但事实上,我真的没有感情方面的经验。”

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1937年抗战爆发,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杳无音讯;17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母亲因病去世;24岁婚后随丈夫迁至台湾,遇白色恐怖入狱……在屡次磨难中,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却始终贴身携带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除了这些笔记,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命传达出来,所以,拼尽一切,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在恩师影响下,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叶嘉莹的生活。三年后丈夫出狱,却性情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她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叶嘉莹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记着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的问题,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事实上,就算我一直在教书,我也并不是好为人师。”她说,自己更大的爱好是“好为人弟子”,喜欢学习。

“我现在已经归来啦。”此前一直两地奔波讲课的叶嘉莹说,“回想我这一生,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国。”

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2014年5月10日,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温家宝致信祝贺,称先生七十年来孕育桃李,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丈化作出重头贡献。在致答谢词时叶先生说:“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著作等身,精研古诗词,培养无数学生,被称为“大师的老师”。

(选自《人物》2015第7期和腾讯儒家专访,有删改)

【阅读指津】在实用文中,对我们最具启迪性的当属传记文。以上这篇《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就是这样一篇兼具真实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传记文章。

首先谈谈其真实性和思想性。

传主叶嘉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古典文化的研究者、古典诗词创作者,而且是一位汉学的传播者、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叶嘉莹在古典诗词道路上所作的探索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由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而整理出来的《唐宋词十七讲》,已经成为后学者们研究唐宋著名词人的重要参考文献。她还创办基金和奖学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叶嘉莹的事迹影响了并正影响着一代代古典文学的爱好者,点燃了大家心中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情,照亮了大家探索古典奥秘的道路,滋养了后学者们干涸的心灵。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民族,叶先生都是功臣,而且,直到今天,叶先生还在孜孜以求,毫不倦怠,堪称我们生活中的楷模。

非但如此,叶嘉莹对于苦难的理解以及对待苦难的态度,更是显示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摧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这些经典名言字字珠玑,响彻时代的天空。

一颗经受苦难淘洗的伟大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因其真实,所以感人;因其感人,所以具有现实的深度和思想力度。

再者,谈谈其文学性。

文章重点选取了三个方面的材料来展示叶嘉莹的生平经历和美好人格:1-6段是写叶嘉莹谈对弱德之美的理解,7-10段是概括叶嘉莹走上古典文学研究之路的过程,11-14是写叶嘉莹传承文化的方式——在讲台上教授诗词。整篇文章选材典型、有概括力,思路、层次清晰。

文章既有典型事例的叙述,又有作者精彩的点评。例如11-13段简要讲述了叶嘉莹四处奔波为学生讲授古诗词的情景,14段中便有了作者精辟的评论:“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文章既有简要的概述,又有细节的描摹。第9段概述叶嘉莹坎坷人生,寥寥数语,看似平实却仿佛饱经沧桑。接着又抓她随身携带恩师的笔记这一细节,表现她对古典文学的珍爱和执着。在讲述她对待性情大变的丈夫时,又抓住王安石的一首诗给她的启迪,表现她从诗歌中获得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在全文写作过程中,作者还直接大量引用传主的原话,比如文章前几段谈“弱德之美”时,大段引用叶嘉莹对苦难的理解,鞭辟入里。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综上,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其选材的最大特点是典型性、概括性,高考考查的侧重点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人物的精神或对人物的评价或阅读的启示。如果说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我们审美能力、感悟能力的考查,那么,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我们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第一遍要读清事实,即理清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首先,要吃透文本,梳理作品陈述的主要内容,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业绩贡献等。从传主的生平事迹中把握其形象。其次,要注意从传主与社会背景、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中去把握传主的形象。分析传主与社会背景是理解传记内容的重要途径,要深刻理解传主,就要了解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第二遍要读准人物,认真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想一想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的,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传主形象。

第三遍要读好评价,理性认知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抓住文本中作者直接评论的语句,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理性判断。

惟其如此,一篇传记文才能让我们如沐春风,才能真正砥砺我们的德行,激励我们的人生。

注释

1[1]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

2[2]冯、卫:冯,谓冯昭仪,平帝祖母也。卫,谓卫姬,平帝母也,号中山太后。

3[3]交宦:官场交游。

4[4]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

5[5]豫言:豫,预也。预先说出的关于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

6[6]慕德乐义:慕与乐,德与义互文,仰慕共享道德大义。

7[7]轫:谓以头止车轮也。王逸注《楚词》曰:“轫,止轮木也。”

8[8]捶扑牵曳:鞭捶仆地,牵拽于前。

9[9]简任:经过遴选而任用官员。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篇3

叶先生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叶先生倾毕生心血致力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研究和传播,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她一世多艰,身经多重忧患,却能够把个人小我投入到更为广阔高远的人生境界,在承受之下完成自己。她毅然担荷起中华古典文化传承的使命,传达着诗歌中那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生命的力量。

叶先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她却能够在困境中越发坚强。如果有人问到她何以如此,她总会微笑着回答:“这是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

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有一种内在的提升作用,当诗词的生命渗入到一个人的血液之中,与她的精神融合,那么诗词就会成为支撑其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强毅的担荷的精神,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摧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不是说要看破红尘,但有时候我们确实要看破一些纷纷扰扰,获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价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着不能够倒下去。

1924年,叶嘉莹生于旧北京一个传统世家,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恪守礼仪。闲暇时,父亲与伯父会声情并茂吟诵古诗。受此环境熏陶,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十几岁能写格律诗词。1941年,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打下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

她容貌端丽,天资聪颖,是典型的民国“闺秀”。或许是出于天然的气质,辅仁读书期间几乎没有人敢随便跟她讲话,“直到毕业时同学道别,我才听说有男同学编排我‘孤芳自赏‘我行我素。很多人说我爱情诗讲的那么好,长的又不难看,但事实上,我真的没有感情方面的经验。”

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1937年抗战爆发,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杳无音讯;17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母亲因病去世;24岁婚后随丈夫迁至台湾,遇白色恐怖入狱……在屡次磨难中,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却始终贴身携带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除了这些笔记,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命传达出来,所以,拼尽一切,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在恩师影响下,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叶嘉莹的生活。三年后丈夫出狱,却性情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她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叶嘉莹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记着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的问题,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事实上,就算我一直在教书,我也并不是好为人师。”她说,自己更大的爱好是“好为人弟子”,喜欢学习。

“我现在已经归来啦。”此前一直两地奔波讲课的叶嘉莹说,“回想我这一生,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国。”

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

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2014年5月10日,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温家宝致信祝贺,称先生七十年来孕育桃李,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丈化作出重头贡献。在致答谢词时叶先生说:“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著作等身,精研古诗词,培养无数学生,被称为“大师的老师”。

(选自《人物》2015第7期和腾讯儒家专访,有删改)

【阅读指津】 在实用文中,对我们最具启迪性的当属传记文。以上这篇《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就是这样一篇兼具真实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传记文章。

首先谈谈其真实性和思想性。

传主叶嘉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古典文化的研究者、古典诗词创作者,而且是一位汉学的传播者、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叶嘉莹在古典诗词道路上所作的探索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由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而整理出来的《唐宋词十七讲》,已经成为后学者们研究唐宋著名词人的重要参考文献。她还创办基金和奖学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叶嘉莹的事迹影响了并正影响着一代代古典文学的爱好者,点燃了大家心中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情,照亮了大家探索古典奥秘的道路,滋养了后学者们干涸的心灵。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民族,叶先生都是功臣,而且,直到今天,叶先生还在孜孜以求,毫不倦怠,堪称我们生活中的楷模。

非但如此,叶嘉莹对于苦难的理解以及对待苦难的态度,更是显示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摧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 这些经典名言字字珠玑,响彻时代的天空。

一颗经受苦难淘洗的伟大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因其真实,所以感人;因其感人,所以具有现实的深度和思想力度。

再者,谈谈其文学性。

文章重点选取了三个方面的材料来展示叶嘉莹的生平经历和美好人格:1-6段是写叶嘉莹谈对弱德之美的理解,7-10段是概括叶嘉莹走上古典文学研究之路的过程,11-14是写叶嘉莹传承文化的方式——在讲台上教授诗词。整篇文章选材典型、有概括力,思路、层次清晰。

文章既有典型事例的叙述,又有作者精彩的点评。例如11-13段简要讲述了叶嘉莹四处奔波为学生讲授古诗词的情景,14段中便有了作者精辟的评论:“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

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文章既有简要的概述,又有细节的描摹。第9段概述叶嘉莹坎坷人生,寥寥数语,看似平实却仿佛饱经沧桑。接着又抓她随身携带恩师的笔记这一细节,表现她对古典文学的珍爱和执着。在讲述她对待性情大变的丈夫时,又抓住王安石的一首诗给她的启迪,表现她从诗歌中获得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在全文写作过程中,作者还直接大量引用传主的原话,比如文章前几段谈“弱德之美”时,大段引用叶嘉莹对苦难的理解,鞭辟入里。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综上,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

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其选材的最大特点是典型性、概括性,高考考查的侧重点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人物的精神或对人物的评价或阅读的启示。如果说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我们审美能力、感悟能力的考查,那么,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我们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第一遍要读清事实,即理清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首先,

要吃透文本,梳理作品陈述的主要内容,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业绩贡献等。从传主的生平事迹中把握其形象。其次,要注意从传主与社会背景、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中去把握传主的形象。分析传主与社会背景是理解传记内容的重要途径,要深刻理解传主,就要了解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第二遍要读准人物,认真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想一想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的,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传主形象。

第三遍要读好评价,理性认知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抓住文本中作者直接评论的语句,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理性判断。

上一篇:给会员的端午节祝福语下一篇:题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