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精选12篇)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篇1
1 自然审美观
1.1 自然审美中的意境美基础
受时代背景下物质发展水平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 园林风格在审美意识的直接支配作用下应运而生, 并且由于不同时代背景下物质水平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不同时空的园林建筑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人文内涵。中国传统园林在早期“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支配下, 伴随着历史自然审美意识的萌芽, 逐渐走出了一条从模仿自然、掌握自然到通过提炼自然来进行艺术创造的人文意境发展道路。中国传统园林所具备的“意境美”这一经典美学特色就是在这种自然审美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1.2 我国自然审美观的发展渊源
在我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 “天人合一”体系是在汉代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推动下形成的, 讲究“遵循天地之道”, “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这一思想体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广泛的重视, 并在后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提出、论述并加以补充, 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深化, 最终形成了人应该遵循自然、效法自然、尊重自然社会的实际发展规律、不与自然争胜的万物和谐统一发展观点, 对我国古代文化史、艺术史、美学史与哲学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甚至决定了其思想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国传统造园史中, “天人合一”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园林风格的产生、发展以及后期演变。
2 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
2.1 在园林起源和形成时期的具体影响
商纣王组织修建的“鹿台”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庄园式园林, 对后世园林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 商周时期的园林逐渐表现出“圃”、“囿”等形式, 展示了当时特有的园林审美价值, 并在后世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后代园林的基本特色。到两周时期, 园林的审美倾向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园林的具体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浓郁的社会人情意味。园林建设发展到秦汉两代, 园林风格更加完善, 已经能够在不同的构景区域内展示出个性化的特色和主题, 并且更加重视在园林布局中表现水的逼真形态和庞大规模。同时汉代的园林设计已经出现了假山和大型林木的雏形, 园林狩猎功能也得到了初步的表现。但是遗憾的是一直到汉代后期园林也并未发展成为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
2.2 在园林发展时期的影响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我国传统园林正式进入到发展时期,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内容的园林逐渐发展起来并受到当时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 同时自然审美观也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田园生态观正式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到具体的园林建设中, 对传统园林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一历史阶段内, 园林建设主要以山水为核心, 开始注意对各项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美学搭配, 初步体现出了自然意境之美。
2.3 在园林成熟变革时期的影响
传统园林的建筑风格在唐代以后又一次发生变化是指宋元明清时期对写意山水园林风格的发展, 并在时间的推动下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一历史阶段内, 自然审美观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开始重视利用自然意境之美来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 园林风格也在此影响下表现出了个性化的时代特征, 园林建筑的具体设计开始在有限的空间中追求无限的精神感受, 写意山水园林就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这种对无限精神感受的追求一般会在具体的园林设计中通过匾额和题词表现出来, 使整个园林更加具有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3 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思考
园林是在社会发展作用下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景观, 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其不同表现形式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和当时人们审美倾向的具体表现,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自然审美观对园林风格的影响。而在我国社会大发展的今天, 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并一直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和侵蚀, 如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并结合时代特征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思想研究应该主要关注的问题。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态观念不断转变的社会背景下, 我国当代的园林建设应该既要符合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也要对传统园林风格加以继承和发展, 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 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审美观的直接影响, 所以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 必须以尊重自然审美观为前提, 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 以自然意境美为基础, 真正建造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 周国栋.汉魏六朝书论中的自然审美观[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2] 姒敖林.自然审美观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J].消费导刊, 2013 (4)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篇2
摘要:立足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看到中国风格服装的当代设计,无论从历史与文化层面、理念与风格层面,还是方法与手法层面,都需要在现代语境中深挖细掘。从技法层面的设计手法着手研究,能直接指导设计实践,并为深层次研究打下基础。基于传统与时尚平衡关系这一维度,以现代着装观念与设计理念分析为基础,结合高级时装等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风格服装设计实现传统与时尚融合的4种手法:解构、对比混合、裸露与量感扩张。关键词:服装设计;传统元素;设计手法;中国风格;时尚;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00301-0037-03
Design techniques of chinoiserie clothing through integrating modern and tradition
WU Chun-sheng
(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designing modern Chinoiserie clothing. In order to inheri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velop national brand to the world, 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Chinoiserie clothing through integrating fashion and tradition. Four design techniques, involving deconstruction, comparative-hybrid, bareness and exaggeration,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modern concepts of clothing design.Key Words: Clothing design; Traditional element; Design technique; Chinoiserie; Fashion; Postmodernism
中国风格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及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都对融合传统与时尚的中国风格服装的设计开发提出了要求。通过中国服装界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不乏一些优秀设计。但是,依然要认识到,中国风格服装的当代设计,无论从历史与文化层面、理念与风格层面,还是方法与手法层面,都需要在现代语境中深挖细掘。其中,技法层面设计手法的研究,既能为深层次研究打下基础,也能直接指导设计实践,因此有着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化的精神内涵。持此观点者,往往批评国外设计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流于表面。观点之二,认为中国传统元素已经丧失了原先的历史环境,它的设计运用不用深究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观点之三,认为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运用要以国际化、时尚化为基础,要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
本着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比较这三种观点,可见观点二的服装设计起点和归宿都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不能够成为持守的理念。观点一、三则都没有舍弃对传统文化的设计表现追求,两者的共同理想都是设计出融合传统与时尚的现代中国风格服装。但是,这两种观点的价值判断基点是不同的,观点一的判断是基于是否传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观点三的判断基础则是服装是否符合国际化与时尚化要求。正如“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的殊途同归,观点一与观点三不是孰对孰错的问题,而是方法论的不同,理念的选择和信守要看时机与背景。
鉴于目前有关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
收稿日期:-09-28
基金项目:浙江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07)
作者简介:吴春胜(1972- ),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开发与服饰文化研究。
1 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运用的观点之辩
关于中国风格服装设计,该如何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有着不同的观点,列举如下。观点之一,认为中国元素的运用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传达出中国传统文
践积累尚很薄弱,如果囿于文化内涵的传达,将无法解放思想、放手探索,因此以国际化、时尚化为设计价值取向的着眼点,开展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理论研究
与实践相对易行,本研究也以此观点作为立论基础。构、图案纹样、色彩、材料、装饰细节等元素的处理与表现。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中国风格服装,需要将传统元素自身时尚化,或者通过传统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平衡关系处理获得整体时尚效果。围绕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和着装观念,归纳了以下4个能够有效实现传统与时尚融合的设计手法。3.1 解构手法
解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维形态,它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及封闭僵硬的体系。服装设计的解构主义理念以“否定”“颠覆”“消解”现存服装秩序为目的,带有相当的破坏性[3]。基于符号理论,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描述:解构手法是指打破传统设计符号能指的固有形态及能指与所指的原有意指关系,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符号演化为现代新符号的元素处理方法。服装造型、材料、色彩、图案纹样等元素都可以被解构,从而呈现出时尚的新格调。在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运用就可以通过解构手法改变原有的能指及意指关系,增强时尚感。具体运用中,设计构思的要点包括对传统元素的形、色、质等构成形式的分解,新意义的推敲及新的构成形式的选择。首先可以分析传统元素原有的多重意涵关系,然后以逆向、错位等要求进行重组。比如古代服装中的龙纹结合明黄等色彩关系成为帝王象征,运用解构手法改变色彩关系,以黑色与银色组合龙纹来表现[5],增加了戏谑、前卫等义项,弱化了原有的意指关系,从而具有了更强的时尚感(图2)。3.2 对比混合手法
后现代主义强调并置、拼贴、挪用、戏仿等策略,以此来反传统、反理性、反整体性。服装设计中也大量采用这些手法,以实现历史与当下及不同文脉元素的组合。对比混合手法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手法,它是指通过选择具有高反差的对比性元素进行组合的设计方法。运用对比混合手法,能够有效地弱化传统元素的古旧感,获得对比统一的时尚感,这也是一些著名设计师和知名品牌服装常用的手法。比如牛仔面料这一典型的现代面料,可以被选作为传统元素的.对比性元素,与传统造型、图案纹样、材料、装饰工艺等混合运用。其中,薄牛仔面料与中国传统工笔花鸟图案的结合,牛仔面料与龙纹织锦的拼料混合,都已经成为成功的服装设计案例。对比混合手法的运用,关键是选取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意象有效叠加的对比性元素,可以考虑牛仔面料、休闲款型等具有时代性的现代典型元素及羊腿袖、西洋蕾丝等具有民族
2 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现代服装设计理念
基础
以国际化、时尚化为设计价值取向着眼点,设计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中国风格服装,实现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作为反映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巨大变革,服装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并逐步形成了以西方服饰文化为主流的国际化潮流和张扬个性的设计理念。服装的功能化、轻便化、休闲化、年轻化、无性别化及民族化等趋势,打破了旧有的服装体制,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服装新格局[1]。此外,现代服装设计师有意识地追逐艺术流派并模仿其风格,迪考艺术、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极简主义、结构主义、折衷主义及解构主义等艺术流派都对服装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形成了相应的服装设计理念[2]。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颠覆性的新思维,如多元论、解构、无中心、挪用、复制、戏拟、反本质、反权威、反性别歧视、非叙述化、片段、距离亏蚀、差异性、地域性及拒斥深度模式等[3],成为当代服装设计的新理念,丰富了服装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拓展了服装的表现能力。
在中国风格服装的设计过程中,传统元素的提炼与运用需要体现出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以实现国际化、时尚化的设计要求。无论现象多么纷繁复杂,潮流如何瞬息万变,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现代着装观念等轴线框定的现代服装场域都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服装场域中,时尚是具有时间性的浮标,传统元素需要与其融合,并使自身演化为现代元素(图1)。
图1 传统元素现代演化路径
Fig.1 Evolutionary path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篇3
【关键词】伊斯兰教 阿拉伯清真寺 建筑风格 古典园林 寺庙建筑
建筑在社会属性上可以划分为私人建筑和公共建筑,而清真寺建筑是宗教活动中心,无疑属于公共建筑范畴,人们到公共建筑中,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即时的,有使用和观赏的权利。它体现着具体个人、当地、当时的文化,但其设计和营造的过程代表着对现实的认识。多种文化的并存博弈,对建筑的影响使地区的建筑形式既具有多元性、边缘性的特点。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包含着穆斯林对历史与宗教哲学的宗教艺术;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传播、发展、并存的特殊地区,中国的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发展、传播与宗教发展的联系非常密切,其中离不开伊斯兰教教义的根本思想基础,可以说清真寺建筑艺术是伊斯兰教文化艺术的完美体现;伊斯兰教在中国地区开创、传播、发展与中国清真寺兴建是相辅相成的,和伊斯兰教文化从用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传入中国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主要有阿拉伯、波斯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两大类别;在中国有11座属于中国古典园林寺庙建筑为主体风格的清真寺,其中有西安化觉寺、甘肃天水后街清真寺、宁夏吴忠同心大寺、几座最为著名,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特征,属于中国特有的建筑型制;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清真寺有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广州怀圣寺、福建泉州清净寺;其保留了阿拉伯的建筑形式风格。
1 阿拉伯建筑风格
“阿拉伯属于民族的范畴,阿拉伯建筑风格依附于阿拉伯人的社会政治,宗教生活,和道德等体裁,伊斯兰教文化给阿拉伯人提供了清晰,明确的世界观,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是由阿拉伯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受外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代东西文化的精华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是宗教制度演化的产物,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核心,并继承阿拉伯民族传统的文化,其综合性来说一种宗教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注重人存在价值和自身的意义。
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是中国清真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的艺术智慧产物宝库。植物几何图案装饰,阿拉伯书法艺术是其不可分隔的装饰元素,起烘托,美化主体建筑的作用,以线条为主体,通过线条变化来制造布局严谨的气氛,使其具有东方装饰风格的特征;最常见的着色大多是蓝色、黑色做对比、象征着古朴、崇高;用阿拉伯书法形式表现《古兰经》内容,在中国清真寺阿拉伯建筑风格占具重要位置,赋予了很强的宗教色彩,俨如广大穆斯林心目之中的圣洁之地,在阿拉伯建筑艺术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从整体上来看具有高贵、和谐美观、圣洁的形态,在清真寺建筑上以对比形式法则组合。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和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是非常典型的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全寺布局合理、工艺精湛、风格独特,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物以礼拜堂、教经堂、门楼为主体,色调为浅蓝色,门上方有以阿拉伯书法输写的《古兰经》经文牌匾,周围有植物几何花纹的精美装饰图案;采用浮雕、彩绘等多种装饰技法,使建筑整体显得古朴而典雅。
2 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风格
传统,既包含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也包含着至今还大流传都会的落后保守的东西,而建筑风格传统是清真寺建筑历史继承、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清真寺建筑在国家、民族发展中沿袭的原则,是建筑风格艺术文化上的精髓所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缩短与当地人的心理距离,使宗教传播的更好,为公众所接受;在清真寺建筑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结构,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充分整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逐渐融合;中国的穆斯林以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用智慧创造一个中国独特清真寺建筑艺术风格。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方式,大多为封闭式四合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大多为大殿居中,两旁南北讲堂相对,后殿设米哈拉卜,外部角楼屹立。大门设在庭院南面;建筑形式以殿、亭、厢房为多。建筑造型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影响,采用大屋顶宫殿式建筑造型,保持了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样式,具有鲜明的中原古代传统宫殿建筑的风格,融合了民族文化的建筑精华。在建筑装饰上雕梁画栋,悬匾垂联。使整个清真寺井然有序、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以砖木结构、玻璃瓦顶、四周柱廊的传统中国式古典园林寺庙装饰风格。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是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全寺有四进院落,均为四合院模式,设置大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中轴线起点为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在中轴线上依次设置木牌楼、石牌坊、敕修殿、邦克楼、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轴线的两侧建碑楼、石坊、门楼等各种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排列有序。
迪拜传统城市建筑风格成因分析 篇4
关键词:建筑,传统风格,政策,自然环境,宗教文化
1 迪拜传统建筑简述
对伊斯兰教思想文化信仰以及对地理、气候、社会环境情况的适应,是迪拜历代建筑两个很显著的特点。同时其传统建筑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来此定居居民所带来的各种异国风格混搭而成。迪拜建筑元素有:女儿墙、拉风窗、拱廊、风塔、挑阳台(印度)等各种装饰。
2 政府因素对迪拜城市建筑的传统风格的影响
1)鼓励政策。
迪拜政府早期利用石油收入建造了许多住宅房屋,每个住宅都以各式各样的传统阿拉伯建筑风格为样式。为了鼓励居民在建造房屋或者别墅时发扬传统风格,因此专门提供了一批很低利息的贷款。申请低利息者需将具有本地传统风格的建筑设计图送到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才能获得贷款。政府此举使得迪拜城市建筑风格民族化思想得到落实。
2)保护政策。
迪拜政府致力建筑的现代化之余,对建筑传统风格保护也是不遗余力。为了使迪拜建筑格调和谐,政府要求建造商业楼和住宅楼的公民执行政府颁发的有关法律条令,按照传统建筑风格设计新建筑以确保建筑风格民族化。从迪拜城市建筑中,我们看到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吸取元素和灵感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中,有效地防止了城市建筑欧化倾向。
3)让后代继承传统民族文化。
为了继承传统民族文化遗产,迪拜政府还修补古迹,重建了默克图穆谢赫宫殿,以及修复了最古老的艾哈迈迪校舍以及丹伊尔集贸市场。
3 自然环境因素对迪拜城市建筑的传统风格的影响
1)地理气候条件。
为了适应迪拜酷热气温,迪拜居民从建筑的用材上以及建筑空间的结构布局上都呈现出非常浓郁的当地特征。
2)就地取材。
迪拜建筑所呈现出来的鲜明的当地装饰特色,源于选用了当地材料。特定的地域、地质以及当地的材料决定了建筑的质感、结构、形式、色彩等方面,并赋予了独特的当地特征。a.棕榈树。棕榈树是迪拜母亲树,其树干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是较好的建筑材料。通常用来制作家具、门、墙内骨架以及覆盖建筑屋顶等。b.生土。由于处在沙漠热带地区,最容易取得的建筑材料就是生土。作为房屋表面用料或者是墙体用料,生土具有存热性与隔热性以及散热性,对室内温度调节起到有效的作用,非常适合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的迪拜市,同时也显现出当地土筑特色。c.石膏和珊瑚石。石膏和珊瑚石也是当地材料,它能更好的防火,以前很多富裕人家用来作为建造房屋的材料,现在人们根据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让其发挥材料特征并合理地运用到建筑的每个部位的结构构件中。
3)风塔———世界上最早的空调。
热带沙漠上的迪拜,在没有空调的古老年代,当地人在与大自然交往中巧妙的创造出风塔。风塔是迪拜特有的建筑元素,不仅美化装饰了屋顶,丰富了城市天界线,还起到了很强的实用性———适应了迪拜气候的作用机理。
4)空间的布局。
现存迪拜建筑中大多数是带有内部庭院的复合式空间平面布局,这种空间布局不仅用于一般住宅中,还用于公共建筑中以及宗教建筑中。鉴于当地气候干燥炎热,风沙也大,整个住宅被围蔽在高墙体之内,这样不仅可以抵挡风沙等外界恶劣的天气,还可以阻挡烈日暴晒和热辐射的传播。这种封闭的空间造型有利于节能。a.客厅的布局。顶部高耸的风塔与入口形成了空气流通路线,客厅是室内主要活动场所,同时又是热源的聚集地,气流穿过能把热量带走,以至降低了室内温度,在通风降温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空间的布局封闭,除了顶部风塔可以采光之外,没有对外的孔洞采光,所以风塔具有良好的采光作用,满足人们的需求。b.庭院的布局。庭院空间由水空间和绿荫空间组成。对于生活在干旱沙漠中的迪拜人来说,非常重视水和绿化的,庭院里的树木植被将户外空间笼罩在树荫之下,不仅遮挡了阳光也降低了建筑外墙的温度,同时减少了热传递。庭院的水池和绿荫形成了自然空调系统,使得周围温度下降,并起到加湿作用,改善了周围气候环境。c.凉廊的布局。迪拜处在炎热干燥,早晚温差较大的气候下,故典型的建筑设有外檐柱廊,不仅起到交通功能还具有生活功能,因为凉廊空间是从室内空间过渡到室外空间,为当地人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户外场所。
4 社会宗教因素对迪拜城市建筑传统风格的影响
4.1 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宗教影响下的传统文化对建筑的表现集中在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造型的影响。人们生活特征和习惯的不同,反映在该地区建筑形式上的内容也不同,于是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制,如门的形式、窗的形式、水池的方位设置、空间的布局等。
4.2 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印度、中国建筑并称东方三大建筑体系。
1)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a.私密性。内向封闭的庭院布局广泛地应用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不仅是因为改善了室内小气候,还因为伊斯兰教的有关规定,当地妇女外出时,要包裹在严实的服饰中。其私密性特征分两方面:相对封闭和完全封闭。b.内向性。神学的属性之一的内向性在穆斯林生活中,它是通过强调对于更为重要的内在性的布局体现,并不是通过外表体现。院子的运用对于迪拜当地人来说,不但起到保护作用,还说明了在伊斯兰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内向性特征。
2)水空间。
在伊斯兰建筑文化中,反映出人们在天气干旱的环境中对水的向往,这不仅是与当地城市自然环境条件分不开,还和社会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教民需用水进行“净礼”表示对阿拉真主的崇敬,在迪拜的城市建筑中,几乎都设有水池和喷泉,形成了水空间,这也是宗教的需要。
3)绿荫空间。
迪拜建筑室内外庭院喜欢种植树木和花草,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古兰经》中提到:天国有八层,落座在七层天之上,是长年绿荫覆盖的绿洲,环境非常恬静优雅。内向私密的建筑外观把沙尘抵挡在现实之外,所见之处都是花朵、青草、树木,给人们营造了美好的天国景象,安慰了生活在干旱炎热环境下人们的心灵。
4)建筑内外装饰。
伊斯兰教在其宗教教义形成了建筑装饰特征。a.抽象性特征。“信仰阿拉为独一主宰”———除了阿拉以外,任何人、神、物都没资格接受当地教民的崇拜。这一教义形成了严格的规定,在装饰中不能出现具象的人物或者是动物的图案。《古兰经》中有关阿拉揭示语言的书都是用阿拉伯语来表达,所以文字有着发展多种装饰形式的巨大潜能。所以我们所见的装饰主流是以线、形、色平面抽象性为主的植物图案、文字形式的纹样。b.丰富性特征。伊斯兰教认为今生后世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人生观体现在当地人对建筑装饰的丰富性上,在其建筑中,我们几乎找不到没有装饰的部分,屋顶的彩绘、木门的木雕、石膏板的花饰、彩色玻璃等装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多彩。c.继承与承借性特征。在迪拜建筑中,有许多装饰手法都来自宗教建筑的借鉴。拱券是伊斯兰建筑的重要标志,拱券出现跟材料和结构有必不可少的关系。但现在拱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结构功能,而单纯地作为装饰作用,这样便进一步抽出了伊斯兰装饰文化的重要元素。
5 结语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篇5
化德县职业中学 袁津津(46号)
一、教学创意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筛选整合信息”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课文的“原点”,通过研究,让学生感性地把握“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对园林的了解兴趣,对园林布局的探究兴趣。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信息,筛选、整理。由此,由“原点”进行“辐射”,学生对园林风格的理解和赏鉴由课内转向课外。
所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围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
1、园林图片荟萃;
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
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
二、教学目的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是一篇科学类文章,阅读科学类文章要求能够把握文中重要信息和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基于此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
1、知识目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力目标: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说明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本文文笔优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及大纲要求,侧重学生具有整合筛选信息的实用阅读能力。在对本课的设计上,不拔高、不加深,以真正的实现学生能鉴赏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通过学习后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为重点。但有的时候要筛选的信息并不在一个段落里,这时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便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 我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读、设疑、讨论为主线,提倡研究学习,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感悟能力。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1、点拨法(给学生以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要求)
2.讨论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讨论增强合作意识,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多媒体课件授课法(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教学进程。)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围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
1、园林图片荟萃;
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
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
(二)导入新课(用课件展示四大园林图片以带学生走进美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速读全文,筛选整合信息(明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然后学生展示、质疑、释疑。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动静之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4、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5、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6、谈谈本文的说明方法。
(四)达标测试、深化教材内容。
(五)小结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以其有动静之分、讲究诗情画意、含蓄而耐人寻味、有俯仰之别、曲中寓直,曲直自如、以少胜多的一种意境之美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品赏而后意犹未尽。本文语言典雅凝练,还大量引用了古诗文,不仅解说了园林的风格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文学色彩。学习此文,不仅能了解中国园林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充信息,而且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六)课后作业:利用电脑查找中国园林的图片,看看所搜索到的图片体现了哪些园林风格。明天课上交流。
七、板书设计:
中 国 园 林 的 风 格
陈 从 周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⑴ 总
有 讲 讲 有 讲 讲 讲
动 究 究 俯 究 究 究
静 诗 含 仰 曲 以 意 分 之 情 蓄 之 中 少 境 分 画 别 寓 胜
意 直 多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丰富生活 渊博知识 ⑼ 总
八、知识链接:
(一)作者:陈从周(1918-2000),中国著名园林学家,散文家和画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本文选自《说园》。本书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
(二)中国四大名园
1、颐和园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2、承德避暑山庄
它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它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3、拙政园
它位于苏州,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特点是以水为主,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它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4、留园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篇6
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课文为“原点”进行“辐射”,通过网络和生活的典型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探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鉴赏园林风格的兴趣,进而能对中国园林风格做简单的理性鉴赏。
二、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通过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描述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四、课型安排
阅读指导课。
五、课时安排
上机准备预习一课时;课文导读一课时。
(一)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网络查询中国名园景色图片,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美图做点评。
课前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梳理并整理文章主要内容,抄写表达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网上搜索。
(1)园林的定义。
(2)查找中国四大名园以及有关图片。
(3)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根据课文分析图片体现出怎样的园林风格,制作图文卡片发至老师的QQ邮箱。
(4)利用网络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二)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成果展示交流(分组研讨)。
(1)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2)诗文理解质疑,解疑。教师指导帮助。
(3)个人展示图片,朗读相对应的文字;小组内展开研讨,选出图文分析最到位的作品。教师现场制作PPT,展示各组优秀作品;学生再读课文,朗读描写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图文品评。
欣赏美图,作者自己朗诵鉴赏文字,其他同学做评价,修改或者补充,教师点拨。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景观为辅。或静中生趣,或移步换景。
(2)富有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含蓄。
(4)俯仰有别,曲直相对。
(5)应时借景,以少胜多。
(6)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讲究意境。
3.教师总结提升。
借助网络,我们了解了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名园的部分美景,并且利用课文内容对这些园林风格做了具有“专业眼光”的鉴赏,学生发现美与欣赏美的能力超出我的预期!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课文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句,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解决课后练习)
分组讨论课后三个练习题,(引导学生谈谈想象与联想)
知识拓展:我们县城里的龙泉公园虽然小了一点,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园林的风格,试用你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对龙泉公园的这些景点做一简单的赏析。(教师PPT播放龙泉公园摄影作品,学生讨论发言)
布置作业,抄写文中能够体现中国园林风格的优美语句并背下来。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篇7
一、在中国动画电影中体现传统美学风格的形式
(一) 坚持走民族特色的剧本创作之路
传统艺术精华对于中国传统电影动画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离不开传统艺术的熏陶, 只有带上民族特色的印记才有可能被世界各国的同业者认可。民族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民族文化丰富的内容是国内动画电影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 感人的故事、迷幻的传说、深刻的寓言等等这些传统资料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根据《封神演义》制作的《宝莲灯》, 根据《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创作的《铁扇公主》等优秀作品在注重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情趣, 还将一些善良、勤劳、正义等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动画电影的画面展现出来, 得到诸多好评。
(二) 在场景与画面设计中灵活运用民族艺术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意源于心, 情生于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自我审美的体现, 也是创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国内电影动画在创作过程中都在追求民族艺术诸多美学中的形式美。
他们通过场景的构造和渲染来营造一种理想的电影动画意境。在《哪吒闹海》中, 创作者将一些古典工笔的绘画技巧运用到画面制作中, 使得整个画面行云流水, 楼阁与山水遥相呼应, 虚实有致, 妙不可言, 将神话故事的幻与真展现的淋漓尽致。水墨动画也是用来营造场景意境较多的手法。像《牧笛》与《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作品, 可以说是水墨动画成功运用的典型。在作品中, 创作者在创作手法上用水墨动画代替了“单线平涂”, 使得主体更加鲜明, 动物形象更加完美。
而且, 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中也融入了许多民族的审美精神。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可以使国内动画在表达形式上更加丰富, 艺术内涵更加深远, 同时也有助于民族意识和情感的传承与升华。
二、中国电影动画传统美学风格形成原因
(一) 艺术根基
1. 戏剧艺术。
在国内, 京剧艺术穿梭活跃在诸多动画电影中, 在一些音乐伴奏、动作造型、场景设计中总能发现它的身影。在音乐上, 用京剧曲调渲染故事情节, 用京韵鼓点表现凌厉的民族气息;在动作上, 《大闹天宫》是个典型;场景设计上, 在一些动画片段中可以发现诸如脸谱等戏剧艺术的身影。
2. 民间艺术对动画电影的修饰影响。
从美学角度上讲, 民间艺术带给中国电影动画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电影动画中加入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思维, 使民间艺术融入电影动画中, 便可以创造出诸多有价值、有内涵的作品。在皮影、窗花的影响下, 剪纸片诞生了。剪纸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而皮影在ll世纪左右也就出现了, 是一种平面雕镂技艺, 它将工艺美术和戏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国内的电影动画创作过程中, 总是会用到剪纸与皮影艺术。
3. 民间文学对动画电影的丰富。
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大熔炉, 其中民间文学的力量不容小觑, 许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在民众的内心印象深刻。在民间文学的熏陶下, 国内电影动画在情节创作中或多或少也会借用一些民间故事情节。我国的动画电影之所以要借鉴民间文学是因为:第一, 民间文化和动画语言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第二, 电影动画和民间文学都具有一定的虚构性。或者说民间文学和动画片链接的内在桥梁是抽象的思维, 而外在的联系是由通过动画宣扬民间文学的教育意义。因此, 通过民间文学创作的电影动画可以同时满足观众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享受。
(二) 人文环境
1. 观众因素。
儿童和成人是国内动画电影的主要观看群体, 而为了满足这个群体的审美需求, 动画电影在创作风格上往往要迎合他们的喜好。首先, 这样一来观众一方面可以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满足审美上的趣味和愉悦, 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心情, 安抚繁忙的心灵。在动画片中幽默、虚幻的场景感染下, 观众的内心会感到惬意。再加上美妙的意境、绚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成人与儿童沉醉在动画电影中。当然,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观众身处喧嚣的社会和残酷的竞争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安慰。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需要, 使得美学传统风格在电影动画中逐渐形成。其次, 由于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及其丰富的国度, 所以观众的审美习性往往受历史文化的趋使。因此, 创作者决不会忽视传统因素对于观众审美习性成长的影响, 在作品中往往会加入传统美学风格来吸引观众。
2. 艺术家因素。
个体在所处环境的逐步影响下, 有了各自的审美观念, 再通过音乐、图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艺术作品。构成电影动画中传统美学风格这个体系的主体是创作者的审美习性。创作者不同, 审美观念就会不同, 创作的作品也就不同。
3. 传统道德因素
国产动画电影所展现的道德美, 是一种“善”的社会规范的体现, 也是一种审美价值的体现。国产动画电影历来注重道德美的展现, 追求动画形象与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力求能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追求。80年代的《三个和尚》在没有任何台词的情况下, 通过深刻的动画故事, 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道德的美感, 影片也在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荣获“最佳美术奖”的殊荣。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动画产业也迎来了新纪元。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 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传统美学风格, 形成了其独特的“中国学派”, 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但是, 此外, 中国动画电影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 还应该将目光洒向西方, 取其精魄, 去其糟粕, 促进中国动画电影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 篇8
这栋三层楼的建筑将外观、入口有机地融合在传统之中,从外观上就体现出一种浓郁的传统风格,使之成为周围城市环境的一个亮点(见图1)。
1 空间形式在审美体验上的重要意义
空间的合理化并给人们以传统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往往有明确的轴线,而传统建筑的室内布局也大都采用轴线对称形式,这种构图形制使其空间形态充满了秩序感,能很好地满足中国传统中对“礼制”的要求。这种室内布局,无疑是儒家“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思想的物化,既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综合表达,也是内在人生哲理的具体显现。在“御膳宫”的室内空间中,入口穿过一个过厅进入一个贯穿三层楼的中庭空间,再通过廊道延续到各个功能房间,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室内空间中门、堂、廊的形态基础。在平面布局上,中庭左右两侧分别是中餐大厅和汤锅大厅,这两个大厅的空间无论从空间尺度、功能划分还是布局形式都是以中庭为轴线对称存在的,充分反映出轴线对称这一传统思想。
中式风格考量的是一种内在的、隐含的气质,可以说地道的中式风格是从空间形制开始的。正因为建筑的围合是一种艺术,在不同空间的心理感觉是不同的,“御膳宫”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皇家的餐饮文化,而入口的这一贯穿三层的中庭大堂正体现了这一雄伟的风格(见图2)。竖向贯通的空间本来就给人以震撼,而高耸的屏风、到顶的立柱更给人以一种气势宏大的感觉。
在多个空间组合时,喜欢形成序列,空间分隔常常“隔而不断”,多用虚拟分隔,以取得似分非分,似断非断,隔而不断的效果。“御膳宫”中庭这一幅三层高的大屏风就把大堂空间与竖向交通空间有效地分割开来,但是又不是绝对的割断,隐约露出了楼梯的一部分,使得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而且在使用上也给人以明确的指示作用。二楼和三楼包房外的走廊空间也很有创意,在设计平面时故意将建筑的结构柱留在走道的正中间,其目的也是对空间进行一种分隔,使得走道空间更具有层次性,而不是一眼望穿的感觉,并且柱头上穿斗的装饰处理也很有特色,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成为了走廊视觉中心。
2 运用装饰、色彩创造意境空间
在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中,设计者往往运用装饰、色彩等创造意境空间。装饰、色彩除了在空间形象审美上有重要意义外,还具有很强的创造室内“意境”的作用。建筑空间中的装饰形制及其上的图案、纹饰、色彩、雕刻,都从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封建礼制、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也会使人激发情感,产生联想。
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获得丰富的室内艺术效果,体现出传统的历史文化特征。在色彩方面,由于受传统“礼制”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色彩划分以黄色为最尊,然后依次是赤、绿、青、蓝、黑和灰。因此宫殿建筑使用金、黄和赤色,而宅第建筑只能用黑、灰、白。所以“御膳宫”的整个室内色调都是以黄色和红色为主,体现一种宫廷的传统特征。
以汉代为主调的包房(见图3):由于历史较为久远,整个设计以古朴、简洁为主。梁与梁相接地方的古铜装饰以及墙面马拉车的铜铸浮雕都表现出一种简约而厚重的气氛,再附以简洁的方块形墙线处理,把整个空间的古朴感充分地呈现出来。色彩上采用的是一种绛红色,用一种深沉一点的颜色来协调整个古典的氛围。
以唐代为主调的包房(见图4):唐代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遒劲。其粗大挺拔、风格朴实的建筑构件体现出刚劲富丽之美。六根粗壮的柱子一直通到顶部,支撑起整个空间,再配上唐代极为盛行的龟锦纹及花纹窗棂的装饰图案,以及鲜艳的黄色背景和大红的建筑构件,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整体效果,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
以元代为主调的包房(见图5):元朝以后的装饰纹样倾向平实、写实的路线,并且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圆形的建筑和装饰风格,使得个性更加鲜明。圆形的吊顶和宗教感很强的墙角装饰以及图案使得整个空间独树一帜,有别于汉族文化的独立风格也充分地展现出来。色彩上也处理得更为和谐。
以清代为主调的包房(见图6):清代的建筑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在装饰风格的表现上沉雄深远,强调装饰性,但是过分追求细腻反而导致了琐碎和缺乏生气的局面。色彩上随着建筑地位变化而变化,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整个包房的主色调是大红色,配以黄色的灯光效果。顶部一锥形的吊顶,内嵌镏金的符号装饰,墙面陈设的装饰品处理得也很精细,总的来说就是以一种细腻的手法来烘托出清代的装饰风格。
3 运用陈设、文字符号营造空间意境
在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中,设计者往往直接运用陈设、文字符号来表达空间意境的内涵。
古代的陈设艺术品大都采取自由的摆放形式,利用色彩、造型和质感形成对比的装饰效果。其中书画、挂屏、文玩、器皿、盆花、盆景等陈设品又都具有鲜明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与家具以及其他建筑装饰构件一起,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使单调的空间丰富起来,增添室内的生机和情趣。
在设计中运用传统的文字符号来进行装饰,往往能烘托出传统的空间意境,简单的几个符号或形成序列,或单独存在,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古典的装饰风格。在“御膳宫”的设计中,文字符号的运用随处可见,几乎每个空间里面至少都会出现两三处符号装饰,要么出现在地毯中,要么在家具中,或者在门框和墙面装饰中。
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意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见大,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所表达的就是人们依恋自然、热爱自然,希望与自然和谐的感情。走廊中一排翠竹的出现无疑给人带来一阵清爽的风,减轻在红色与黄色的厚重色彩环境中的视觉疲劳感,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情趣性,有着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的积极作用。
4 结语
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空间是具有高度审美情趣,蕴涵强烈审美意境的空间环境。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导入,现代的中国人已开始认同多元的文化,但是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中外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中更显示出多彩、复杂的一面。
如今的世界是多种文化的交融,中国现代风格的室内文化背景要求中国的现代设计风格应以中国的民族形式,体现现代化的功能和艺术需求,室内设计师也可以奉行拿来主义,把好的东西拿来加以改进以适应中国的消费者,或为走上世界作铺垫。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李允.华夏意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郭黛.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探究 篇9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解析
要想准确把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必须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主要建筑特色有清晰系统的认识, 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其审美价值。
1.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喜欢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格的文化元素, 如亭、台、楼、阁、廊、榭和桥等在自然的山水间成为独有的建筑美景, 其不再是单独的艺术元素呈现, 更多的是整体美的烘托, 与艺术境界的别具一格。
1.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从起源到发展成熟历经几千年, 因此在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与建筑总结中, 形成了属于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与亮点。其一在造园中坚持师法自然的原则, 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讲求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1]。每个元素展现表达是从整体角度出发, 不显得孤立突兀。其二是空间分隔更为自然。对于建筑来说, 空间分隔的方式很多, 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建筑来分隔, 而古典园林设计中空间的分隔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十分巧妙。
1.3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别具一格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美。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感受;二是建筑风格和造型别具一格。风格与造型往往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
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
作为人类文明遗产的代表, 古典园林艺术价值极高, 其以自然精神境界的追求为最终目的, 因此中国几千年孕育的文化内涵深藏其中。在新时期, 振兴中华的使命迫切要求人们深入研究中国园林艺术, 实现其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也让古典园林的杰作呈现在世界面前。
2.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国内发展前景
朴素自然一直是园林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标准,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作为现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灵感源泉, 可以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2]。真正好的园林作品是建筑师毕生心血凝聚的体现, 在前人设计经验基础上结合实例设计出来的。
2.2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国际发展前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并深深地影响到东西方国家, 一直享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日本、韩国往往以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为摹本, 寻求建筑设计经验灵感, 成就自身的建筑艺术。
3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 园林建设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因此做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研究是时代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要加大对古典建筑艺术的研究, 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将传统的文化历史背景与西方特色设计理念巧妙融合, 寻找最佳的展现方式, 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凸显中国民族特色元素, 建设具有现代感与古典美的园林建筑在国际上树立建筑典范。另一方面, 要加大与外界的交流, 让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设计成为专业性的学术研究, 通过国际性的交流,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提升中国建筑艺术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郭沁梅.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浅析[J].建材与装饰, 2016 (35) :82.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篇10
1 归因风格的跨文化比较
西方归因理论把自我服务偏见视为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归因倾向,即认为人们普遍地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失败归因于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但是通过研究表明,这种归因方式在东亚文化下并不具有普遍性。与此相反,中国人通常将其成功和失败都外归因,也就是中国人倾向于在情境中解释行为,而西方人倾向于用个体的因素来解释行为。
出现这样的归因差异与文化不可分割。西方文化强调个体的自由性,行为由个体产生,自我满足是有价值的,这反映了西方个体主义、理性主义、竞争主义的价值观。而东亚文化强调的是集体文化,个体依存于集体,人们把彼此看做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在这样的相依文化模式下,社会关系和集体团结比个人表现更为重要,个人往往会为了促进团体和谐而调整自我来满足他人的愿望。所以,在解释行为时,西方人认为行为是根据个人的想法和愿望来决定的,而东方人则更多地进行集体性归因,用“非普遍化、情境范围和特殊背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1]。
2 中国组织成员归因特点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2.1 将成功外归因的风格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在西方个人本位文化下,个体把成功视为自我能力的展现,而在中国,个体往往很谦虚地把成功归于外在、不稳定的因素,如他人、社会、运气等。东亚的相依文化中,个体是和所属团体和组织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文化强调的是敏于觉察他人的看法,灵活适应社会情境,即做到“察言观色”[2]。加上受千年来中国传统礼仪和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一个过于自信、以自我中心的人在中国社会是被认作不成熟的。所以这种归因方式除了受思维习惯影响外,也是为了避免受到他人的嫉妒和排斥,“枪打出头鸟”就是对此很好的诠释。
这种“温和”的归因方式在组织行为中的影响有好有坏。一方面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形式,会避免因为个人主义的炫耀而使组织中其他人的不满,从而影响内部团结。而且大多数时候如此归因并不代表员工对自己缺乏自信,所以这对今后的工作绩效没有影响。但是,过分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稳定的因素不利于成功经验的分享。当领导者在会议讨论中请成功的员工谈经验时,有些员工便会显得不好意思,会比较多地谈上司的领导得当,或者同事的帮助合作。怕过多谈自己能力或努力的因素时,让人觉得骄傲自大或“逞能”。当被有些同事问到是如何成功的,这些员工会笑笑说“运气好”。从长远看来,这不利于组织的发展。经验没有得到分享,不仅不能帮助在这方面工作存在困难的员工,也不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因为也许在分享和讨论中,大家可以找到更好的完成工作的办法。
2.2 将失败归于外在、不可控的因素的归因风格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当面对失败时,中国人也会和成功时一样,归因于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缘分、命运等。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宿命能动观”有关,李沛良(1993)认为:“宿命能动观方便个人将种种挫败归因于一些外在的、未知的力量(如缘分、风水或其他未知的因素),这样就可以不用内疚,也不用责怪亲友。于是,个人的情绪得以稳定,其社会网络也得以维持。如果失败确实因为不可控因素造成,这样的归因不会损害到员工自信,员工还会对今后的工作抱有信心。但是对于那些自身存在问题的员工,如此归因方式不利于他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处境、解决问题。员工可能放弃其他尝试和努力,只是等待环境好转。而且这样的归因方式成为某些员工的逃避手段、未完成任务的借口和自我安慰的方式。由于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很难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久而久之,这类员工会失去对工作的控制感,形成习得性无助,会抱怨命运甚至愤恨社会。盲目轻率地把失败归于外在不可控因素,也不利于寻找到问题症结,最终影响问题解决,尤其在集体合作项目中。
2.3 较少出现“自我服务归因偏向”对组织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取向下,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普遍地表现出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自我服务归因偏向。中国文化是关系依存的集体主义文化,所以很重视“人情”,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在组织中,这种归因方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是笔者认为,在平级或者地位较低的员工之间,较少出现自我服务归因偏向,但对于管理者而言,还是难以避免出现这样的归因偏差。
3 中国文化下的归因风格给管理者的启示
3.1 管理者需要分析员工成败原因,指导员工正确归因
在中国文化下,一些员工的成败归因不一定反映出事实真相,如果管理者不加分析调查就盲目责怪员工或听信员工的一面之词的话,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组织绩效。如果判断出导致员工行为成功的原因是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管理者需要对其进行激励,鼓励他和其他成员分享成功的经验,并组织大家对此进行讨论,这不仅能提高其他组织成员的参与程度与工作积极性,还能激起思维火花,完善工作方案。如果管理者认为员工的失败不像员工所说的那样来自于外部原因,而是因为其个人能力的时候,也不能一味指责员工,而应该鼓励员工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并且赞赏其做得好的方面,表示出对他(她)的信心。同时管理者应当适当降低能力有限的员工的工作难度,让他(她)能够产生工作成就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所以,管理者对员工的行为归因很关键,尤其对于业绩不好的员工,管理者更应该找出其工作的问题。只有管理者对员工的行为正确归因,才有助于引导和鼓励员工,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3.2 管理者应根据员工归因风格来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
把成功外归因且较少表现自我服务归因偏向的员工较容易与人合作,适合安排合作性的工作。把成功内归因、失败外归因的员工个人主义较强,自信心很高,适合做一些需要单独完成且开创性比较强的工作。内控型,即把成功和失败都内归因的员工自我要求很严格,相信提高自身能力或者努力程度就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当他们把不可控的消极因素造成的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工作压力,所以管理者要注意对这一部分的员工进行心理减压。企业要避免招募那种把成功归于运气,失败归于能力的员工。因为这类员工自信水平过低,控制力很弱,与这类人合作会导致整个团队萎靡不振。归因风格并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关键在管理者是否能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3.3 建立适合组织的企业文化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文化应符合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扎根久存。所以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如儒家强调仁爱、克己让人、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无敌”。把这一思想吸收到企业文化中,有利于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由自我服务归因偏向带来的人际损耗。
企业文化还应该受到“刚健有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张岱年、程宜山(1990)把“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总纲,“刚健有为”思想包含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中、及时、通变等几个方面。这一思想强调人应以进取的精神面对生活,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困难,并且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各方面的人和不同的意见,同时能够随机应变,永远保持对前途的信心。组织员工在遇到工作困难时,既不要盲目归咎于消极的客观环境,也不要沮丧地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要相信自己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灵活变通的方式面对困难。当工作出现问题时,也不要随意归结为他人的过错,即使他人犯错,也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应该唯我独尊,过于看高自己。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还包含“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点也可以为企业文化所利用。“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一方面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另一方面强调自然界有普遍规律(天道),人也要服从此规律。所以企业要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规律,不要为了企业的利益而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在遇到人力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也不要怨天尤人,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3]。
有些企业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开创性,这样的企业在其组织文化中应该加入一些个人主义的元素,而不是过多追求和谐和共性。应鼓励员工自由表达,勇于接受挑战和具有冒险精神。当员工圆满完成任务时,管理者要表扬他们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成就感。当员工把失败归于自己能力问题时,管理者也要激励他们。比如一项广告策划被客户回绝,管理者应该引导员工把这解释为个人喜好问题,可能有些客户对此会满意,而不是责怪员工缺乏努力或没有创意。管理者的激励可以让员工大胆、放开思路地工作,而不用害怕承担失败后果而采取保守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杜林致,乐国安.中国传统文化取向管理人员的成败归因风格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8,(28).
中国传统建筑 篇11
关键词:建筑形式;牌楼;文化内涵
踏遍广阔的中国大地,牌楼的踪迹随处可见,从长城内外到南海岛屿,从东海台湾到西域新疆,从首都北京到边陲云南,都能看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奇葩——牌楼的身影。由此可见,牌楼象征着悠悠古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承载着悠悠古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之一。千百年来牌楼始终屹立于中华大地,历经风霜饱经雨雪,他的建筑魅力如诗如乐,它是文学艺术的载体,结合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牌坊不仅用几何形体抽象的表现建筑艺术气氛,还能结合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再现生活情境,它“纪念碑性”的功能,体现的历史的追忆性,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沉重的历史感远远大于它本身的实用功能。
1牌楼的起源和发展
牌楼也叫做“坊”或者“牌坊”。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极具标志性的开敞式建筑,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它是由单排或者多排立柱和横向额枋等构件所组成的。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晶。牌坊造型独特,“似门非门,非门亦门”。它起源于原始氏族聚居村落入口处门型建筑。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牌坊的结构就成熟于春秋战国至唐代。在明清时期,牌坊的建筑水平就已经达到了顶峰。
2牌楼的分类
从建筑材料的角度分为:木牌楼、砖牌楼、石牌坊、琉璃牌坊、砖石合造牌坊、木石合造牌坊等类型。
牌坊就其社会功能来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功德类牌坊,为某人歌功颂德,记录他生平的,属于褒奖类的,为的是可以“流芳百世”为他记功记德,体现对故人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的追思和纪念。如山东省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多用于表彰贞节烈女的贞洁道德牌坊和为光宗耀祖之用的家族牌坊。二是道德教化牌坊,牌坊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带有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象征,是物化了的封建礼教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树立道德的标志和楷模,以此来教化人们的思想。三类是空间分割的功能。带有标志性质,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给人的心理上来带一种空间上的过渡,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新的空间。四类是用来寄情的。牌坊的建立,标志着对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一个事情的纪念和怀念和对历史的追忆,无一不蕴含着人们复杂的情感。
3牌楼的文化
牌坊是人们精神的物化,有着意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建筑艺术的结晶。牌坊建筑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中国儒、道、佛传统文化的熏陶。
儒家主张入世、进取,“立功立德立言”,重视礼教,并实现人生价值。历代统治者都利用儒家“仁”“礼”思想,兴建礼制建筑,强化封建统治和宗法制度。如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社稷、祭五岳、神祗的寺庙一般都建有牌坊,“学而优则仕”影响下的学官、书院牌坊,功名、仕科牌坊,“死、葬之礼,祭之以礼”影响下的陵墓、宗庙、祠堂等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的牌坊,“臣事君以忠”影响下的军工坊、政绩坊等,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表彰“从一而终”的节妇烈女坊,在各类牌坊中建的最多。如:祭天地的牌坊—北京天坛牌坊群、祭礼圣贤的祠庙牌坊——曲阜孔庙牌坊群等等。
道家《老子》主张:道生万物,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天人同源,天人合一。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些都是道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观点。
中国寺观建筑及其牌坊选址,往往远离城市,到幽静深邃的环境中去。如:泰山道教建筑的牌坊群、昆明金殿的牌坊群。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代。北魏孝文帝大力提倡儒学,也崇奉佛教。隋唐时佛教在统治阶级扶植下,进入鼎盛时期。佛教主张“有生皆苦”、“四大皆空”,惟有“遁入空门”、“出世”和“涅槃”(超脱生死),入西天极乐世界,让灵魂永生。许多佛寺前建有牌坊,由于受佛家思想的约束,而成为佛教文化的载体,如:五台山寺庙牌坊。
4牌坊的发展
20世纪以来,新建了许多牌坊而且都有其发展和创新。最著名的南京中山陵“博爱”坊,牌坊比例优美,造型挺拔,庄严肃穆,是中山陵入口的标志。1986年建成的华盛顿“中国城”牌坊,横跨大街,尺度巨大,宽约19米,高14.5米,将原型三间四柱的两个中柱取消变为垂柱,大胆创新,以利交通。正楼额上刻“中国城”三字,金碧辉煌,蔚为大观。昆明正义路北段路口,用夜间可发光的新材料新建了一座牌坊,也是去掉了两个中柱,这些都是牌楼中新创造的典范,为老牌坊中所没有的。
有些新建牌坊只求神似而重在创新,如:昆明世博园中“巴渝园”坊,造型简洁明快,极富新意;云南弥勒白龙洞牌坊式大门,神似北京“国子监”牌坊;北京高层现代建筑光华长安大厦底层,做了一座简化的“长安大戏院”牌坊,增添了大厦的中国特色,被评为优秀设计。
5结语
对建筑来说,重要的不是它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如何的变化而是历史文化。一个建筑承载了一段历史。老牌楼对于我们而言,它既是历史的遗迹,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杰作,毁之不再生,催之不可成。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她们在今天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正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我们应该加强保护。如果修复也应该“修旧如旧”,保持其原有的面貌,必须拆除时,应该争取异地重建,以延续历史信息,保留其历史文化风貌。牌坊还在发展,各个地方的牌坊的设计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新型的建筑材料的发展,仿古牌楼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精致壮丽。在进行新牌楼的建造时应该要多加考证,尽量符合主体建筑和整个大环境的相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古风老牌楼[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诗·陈风·衡门.
[3]金其桢.牌坊中国[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岭南派风格与中国式建筑 篇12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界曾吹过一阵地方建筑风格(或称地域建筑风格)之风,虽谈不上强劲,但确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一些学者在一定深度上,还曾对此在理论层面做过一些探索,而引发这一波地方建筑风格兴起之源即始于岭南建筑风格。
记得早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以佘峻南先生为首的一群广东建筑师抓住了为广交会修建配套建筑设施的“政治任务”的难得机遇,精心设计(建造)了广交会场、友谊剧场、矿泉别墅等一批颇具现代建筑风格,又有别于国外其时流行的建筑,当然,在文革时相对封闭的国内建筑界更是别开生面了。与今天相比,这批建筑无论是建筑总量还是单体规模都不算大,建设标准更谈不上高,但其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谓不大,她深深吸引了全国建筑师的目光,以至出现了“南下取经”的异常热烈场面,这在极左思想盛行的年代,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也足见其力之伟。
这批建筑所以有如此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在文革的长期禁锢中,难得一见如此鲜活形象的作品,然而更重要的又不是港澳流行风格的简单搬抄1),而是因地制宜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范例。至今,仍有几点还深深植入我的记忆中。一是设计因地制宜,与当地(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设计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灵动、开放的室内外建筑空间;对通风和遮阳的考虑与简易有效的建筑化处理等,这些都赋予了建筑独特的个性与外部形态,第二就是设计就地取材、标准适中,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不高的造价条件下,最终形成质朴、简明而又颇具表现力的现代建筑特质。
其时,在中国建筑界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当口,在传统与创新的激烈讨论中,这一组建筑作品引发了对地方建筑风格的关注,继岭南派建筑的论述见诸理论报刊之后,京派、沪派等也被相继提出,并引发热议,但遗憾的是,这一波关于地方建筑风格的研究与讨论,无论在建筑创作理论研究还是建筑设计实践的层面,并未形成一股有力的潮流而持久的延续下去。进入20世纪90年后,在建筑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大潮的冲击下,特别是在各种外来建筑流派,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建筑形象蛊惑下,关于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研究又被置于一隅。至今,有关地方建筑风格的设计研究或停留于论文纸面上,或成了少数钟情地方建筑文化的建筑师所爱2)。
然而历史似乎又在揶揄我们。今天,当我们从国外引进生态、绿色建筑理念,为实现“四节一环保”,以科学、绿色的发展理念来审视和设计当代的建筑,当许多被视作生态、绿色建筑技术被大量引进并应用在建筑之中时,我不由得想起当年矿泉别墅采用的尚显简陋但却有效的遮阳竹簾,那掠过水池、穿过架空层形成的丝丝凉风……,我又忆起当年那些令人心仪的岭南派建筑。
诚然,历史在前进,科技在进步,我们也从不排斥对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但岭南派建筑那种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不正是契合了我们今天所推崇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吗!
我想,不光是岭南派建筑,包括所有优秀的地方(民居)建筑都是用了低配置、大智慧,充分利用并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与资源条件,从而建造出既适用又能够独具特色(包括建筑的外显形态)的建筑宋,成为建筑宝库中的珍品,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的,也是历代中国建筑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诠释,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卓越贡献。
如果说我们曾一度漠视和忽略了她,那么在全球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大趋势下,重视并认真发掘、发扬我国地方(地域)建筑风格中的宝藏并应用于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创作之中则正逢其时,这也是对当年岭南建筑风格追忆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我期待着岭南建筑似当年一样再领中国建筑风气之先,并将自身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获得新的活力。
二、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的历史上,对所谓“中国式建筑”的探索似乎从未终止,它已成为中国建筑人的一个心结和苦苦求索的目标。特别是在国家、民族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时,在意识形态的催动下,或成为抵御外侮的精神武器,或以此抗击外来文化的入侵,或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或为了展示繁荣强盛,此时,中国建筑师往往会面对设计、建造“中国式建筑”的历史性任务,乃至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从19世纪对中国“固有文化”在建筑上表现的探索,到民国建筑样式的尝试,由推崇“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建筑形式”而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的“大屋顶”之风,甚至直至今天对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国家级建筑在建筑文化样式方面价值取向出现的争论等,百多年间在探索“中国式建筑”过程中,中国建筑师付出了如此的艰辛努力,累积着如此众多的成败与困惑。
这期间尽管也出现了诸如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民国政府外交部、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等尚能为人们所认可的代表作,但由于这些作品所受到的时势环境与设计具体条件的局限,我们几乎很难从中抽取出能够构成“中国式建筑”的规律性、普适性的东西。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与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发展,主要倚重于用传统建筑文化外显形态作为符号来传递地域(国家)特征的作法越发受到诟病,这种手法可适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可以说至今我们也还未找到成功构筑“中国式建筑”的规律性范式。就以近日公诸于世并已开工建设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而言,尽管发动了全球华人建筑师,从数百份方案经几轮评选艰难出炉,尽管参与创作者对“中国式建筑”的探索如此投入与挚着,但从结果看,笔者觉得也还是尚未尽人意,至少还不能完全展现主办方所希望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里笔者并不打算也不可能对这一设计做出全面的分析。由于未参与其中并不了解全部情况,但仅从对一些评委、领导发表的文章、评议的学习中,我完全可以体会这一项目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包括评审选择之不易。这里围绕本文主题,我只想说的是,尽管世博会中国馆功能内容繁杂,方案的选择必然要考虑诸多方面,但显然方案最后取舍的关键点还是“看谁更像中国馆”。入选设计尽管没再用牌楼、灯笼或屋顶一类的符号,但仍是源于中国器、中国鼎的演绎,也许与其他方案相比她有更多优势,但是仅从对中国式建筑的探求角度来讲,我认为其终归还是在建筑外在形式的范畴内寻求“中国式建筑”的诉求。
笔者认为,所以百多年来中国建筑人3)对“中国式”的建筑苦苦追索却始终难得正果,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无论在主观认识上还是出于客观原因,然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对于“中国式建筑”的探索最终都归于其外在的形态上。客观的原因是今天的建筑,无论在内部空间及功能还是结构材料技术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从过去的传统里已很难找到可以直接传承的东西。而从主观来说,也许囿于研究认识的深度或一些人的识别习惯,最直接有效的似乎也只能用一些传统的符号来传递国别与地区的历史信息与识别特征。如此则无论初衷如何,似乎也都难出此窠臼。
进而言之,用建筑(特别是通过整体建筑形态)来表达意识形态的国家、民族,甚至某种政治意向本来就是一个“难题”,而作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国,要用一座建筑来承载、表现这一特定主题,仅就地域条件的多样和民族文化的纷丰就更是一项高难的艰巨任务。
此前我曾对张钦柟先生在研究中国建筑发展、总结历史传承经验后所提出的“以贫资源建设高文明”的中国建筑特色的观点表示了由衷的赞赏,这一方面确是因为张先生博览中外,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功夫与造诣令人敬佩,然而我更为之一喜的是,这一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结论已不再拘于那些外在的形式,而是通过对其所包含的理念的思索提出了可供今天建筑创作借鉴的思想内涵。当然,他的观点可能未尽全面,也可能还未被一些人全部接受,但相比此前那些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思考的方式其则更具新意,对当今中国建筑的创新也更具参考价值4)。无独有偶,至此,又使我想起当年佘峻南先生在总结自己的设计体会时所提出的“小材大用”“低材高用”等理念,而似这种用“低投入”获得“高产出”的设计思想,在那些遍布中华大地的优秀民间建筑中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到处闪现着,几乎俯拾皆是,我想,这才称得上是中华建筑的大智慧。也许循此路径去发掘、去分析、去研究,我们就会逐渐悟出为各种传统建筑形式所包裹的丰富内涵与真谛,如此,当我们为今日的“中国式建筑”进行设计创作之时,既可适宜地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能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这也才是符合“创新以对未来”精神的建筑作品。
今天,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业者在中国正可谓生逢其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昌明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已经为国家的振兴,人民的富足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可圈点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无论是检讨过去,还是面对今日以及明天,由于中国所面对的特殊发展条件与环境,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向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摆在中国建筑工作者面前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设计实践水平都要尽快提升,即使是关于创造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这一课题,我们也要有新的视点,新的路数,否则将难以圆满完成历史重任。愿以此与诸位同行共勉。
注释
1)文革期间,乃至上溯至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建筑界的信息的长期封锁,中国建筑界对国外情况了解甚少。据闻,在1976年代为了建造广交会及配套建筑,即使是“政治任务”设计师也只被批准到香港去“考察”。当面对世界自由港的那些高楼大厦时印象反差之大可想而知,而佘峻南一行并没有采用搬抄的作法,而是消化吸收并创造出了自己的东西,这些做法拿到今天来看也实属不易,发人深思,令人起敬。
2)在历史上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利用与创新中,停留于表象,诸如色彩、“符号”的抄摹或演绎的做法曾流行一时,如20世纪70、80年代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白墙黛瓦曾遍及南北,此后因高层建筑的出现及新材料的利用便渐息下去。而今,一些主张设计要体现地方建筑文化的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试图发掘这一宝库,当属难能可贵,但所见多是重在文化意象及美学层面的。笔者认为,如能深入其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换言之,传统地方建筑中所蕴涵的内容与建造者智慧,在深层之中的是更宝贵的,其内涵机理与规则可能于今的建筑设计乃至创新更具现实意义。
3)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建筑,从吕彦直到梁思成等几代名师,虽然他们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个人的职业与技术取向有所差异,但在百多年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大环境中,在逐步接受西方建筑技术与思想的过程中,对中国式建筑的不懈探求几乎成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在这—探索中虽也有在理论层面做了研究,期冀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而更多的则是用他们的作品做出各自的解读。包括台湾的建筑师,乃至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也投入其中做出了努力。在这支潮流中,总体来讲,可谓成败得失、争论与毁誉并存。笔者认为,其无论成功与否,实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对这百年多的历史实践应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与总结,以从中找出于今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而在这方面我们尚有许多事情可做。
4)自张钦柟先生发表《特色取胜》一书后,可能因听力原因,交流渐少,但其思想活力未减,更加使人肃然起敬。笔者自思,具如此悠久历史,当今又有如此世界规模的中国建筑在理论上的贫乏是公认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张钦柟先生固然可敬,但决不能只是孤独的前行者。如能由此引出后来人,聚集成伍在探寻中国建筑发展的路径上前赴后继,跋涉攀登,则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研究的收获之时,指日可待。
摘要:文章通过对岭南派建筑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和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引出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提出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中关于“中国式建筑”的看法是:既适宜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推荐阅读:
中国风格传统美学08-05
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历程06-10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07-2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08-17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08-11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论文08-17
中国传统乐学07-18
中国传统符号05-13
中国传统玩具05-20
中国传统版画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