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疗效观察(共10篇)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1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性溃疡, 是全球的常见病, 具有慢性缓解、反复发作且复发率高的特点, 在治疗上主要是抗酸治疗及消灭幽门螺旋杆菌 (Hp) 等方案。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 是一种新型胃酸分泌抑制药, 目前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它能够对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质子泵发挥选择和持久的抑制作用, 从而促进溃疡愈合[1]。本文对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愈后复发情况进行探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门诊和病房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5例, 多数近期内有中上腹疼痛、泛酸、恶心等不适, 且大部分均曾使用过雷尼替丁等药物且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奥美拉唑 (海南三叶药厂生产) 25mg, 每天1次, 于早餐前30min口服。治疗2周后, 复查胃镜, 如溃疡愈合, 停药观察;如溃疡未愈合, 继续服药2周, 再复查胃镜, 记录病情变化。
1.3 观察方法
每周末随诊1次, 详细记录用药情况、疼痛、胃肠道症状的消失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治疗前后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 疗程结束后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4周后复查胃镜, 症状完全消失, 胃镜检查溃疡面消失或瘢痕形成。好转:症状完全消失, 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或残留少许薄苔。无效:症状未完全消失, 胃镜检查溃疡面虽有缩小但周围炎症尚在;症状未缓解, 病情继续加重。总有效率= (痊愈+好转) /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痊愈20例, 好转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0%。其中无效均为经常饮酒者。
2.2 疼痛缓解情况
本组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疼痛24例 (96.0%) , 经服奥美拉唑后完全缓解22例 (91.7%) , 缓解时间为 (4.0±2.4) d, 仍有轻度疼痛2例 (8.3%) 。
2.3 不良反应
在4周的治疗过程中, 25例中恶心1例 (4.0%) 、轻度头痛1例 (4.0%) 、皮疹1例 (4.0%) , 但全部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
3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但可概括为2种“力量”之间的抗衡, 一是损伤黏膜的侵袭力, 二是黏膜自身的防卫力, 侵袭力过强、防卫力过低或侵袭力超过防卫力时, 就会产生溃疡[2]。所谓损伤黏膜的侵袭力, 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特别是胃酸, 其他如胆盐、胰酶、某些化学药品、乙醇等, 也具有侵袭作用。黏膜防卫因子主要包括黏膜屏障、黏液HCO3-屏障和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细胞更新、表皮生长因子及黏膜血流量等, 均能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
奥美拉唑化学成分为:5-甲氧基-2-{[ (4-甲氧基-3, 5-二甲基-2-吡啶基) -甲基]亚砜}1H-苯并咪唑, 分子式:C17H19N303S。本品为弱碱性药物, 易于集于酸性环境中, 因此口服后可特异地分布于为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 并在次高酸环境下转化为亚磺胺的活性形式, 然后通过二硫键与壁细胞分泌膜中的K+-ATP酶 (又称质子泵) 的巯基呈不可逆的结合, 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 从而抑制该酶活性形式, 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 因此本品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无论是溃疡愈合、缓解疼痛, 还是联用抗生素根除Hp等方面, 均有明显效果, 而且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5mg, 每天1次, 于早餐前30min口服。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 如溃疡愈合, 停药观察;如溃疡未愈合, 继续服药2周, 再复查胃镜, 记录病情变化。结果 痊愈20例, 好转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0%。疼痛完全缓解22例 (91.7%) , 缓解时间为 (4.0±2.4) d,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可迅速缓解症状, 治愈率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奥美拉唑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21-422.
[2]丁远富.辩证论治消化性溃疡[J].中华实用中医杂志, 2004, 17 (9) :1316.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2
[关键词]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 R5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92-02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死亡率很高,可到8%~12%左右[1],是内科的常见危急重症,治疗无效时通常采用手术救治,患者出血情况与胃酸pH值变化有很大关系,关系到出血是否继续或者止血后近期是否再出血。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可以迅速并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2],本研究对106例入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表现出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心悸、乏力和血压下降等情况,经胃镜检查后均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部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其中男89例,女17例,年龄24~83岁,平均(45.3±7.8)岁;对照组106例患者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24~78岁,平均(44.8±6.5)岁。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分别为11例和10例;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65例和61例;复合型溃疡分别10例和8例;胃癌分别5例和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分别5例和10例;糜烂性胃炎分别10例和7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恩施市元昌医药有限责任公司,H20065265,40 mg/支)治疗,用药第1天静脉注射40 mg(2次/d),然后每天静脉注射40 mg奥美拉唑及补液补给,不使用止血剂,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800~1 200 mg的西咪替丁(河南省安阳市益康制药厂,H20065966),使用止血剂,每天联合滴止血敏、补液,对症等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6~8周。
1.3?疗效评定标准
止血标准:患者停止呕血,胃管抽不出现新鲜血,黑便消失。显效:24 h内止血;有效:72 h内止血,无效:出血不止,通过三腔两囊管、手术等措仍不能止血,超过72 h连续出血。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显效58例,占54.7%,有效40例,占37.7%,无效8例,占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45例,占42.5%,有效33例,占31.3%,无效28例,占26.2%,总有效率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出血情况比较
治疗组:食管胃底静脉破袭出血6例,胃癌晚期2例,8例无效;对照组:食管胃底静脉破袭出血10例,胃癌6例,复合性溃疡5例,胃溃疡7例,无效28例。
3?讨论
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持续17 h以上有效抑酸,可以迅速且有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上,大大降低了基础及刺激性胃酸的分泌,抑酸迅速潮湿强烈,持续时间长,促进止血,加快凝血块的形成,有助于血小板聚集[3]。Mallsson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可增加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血流量,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对于损伤的胃黏膜、肠黏膜可以提供充分时间来修复,大大提高止血作用[4]。对奥美拉唑的研究还发现[5],出血区域的pH值保持在6以上、减少胃酸分泌非常关键,pH值与内源性血凝率成正比,pH值降低的同时内源性血凝率也显著减慢,因为奥美拉唑强抑酸,胃酸的酸度的下降直接导致高酸对溃疡出血面侵蚀程度减轻,当pH≤6或pH≤5.9时,血小板不能凝集。奥美拉唑通过诱发挥体液与血小板达到止血作用,有助于血凝结及血小板凝集后不被解聚而起止血作用。有效率比较奥美拉唑静注2~3 d后改为口服,增强抑酸作用,防止再出血。第1周每日40 mg(晚餐前30 min服用),第2周每日晨空腹服20 mg,十二指肠溃疡服用4周,胃溃疡、复合性溃疡服用6~8周。本研究结果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3.6%,奥美拉唑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快,治疗方便,作用强,不良反应少。
不同病因的出血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取得的疗效不尽相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临床上疗效最佳,急性黏膜病变为主,对糜烂胃炎和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不错,奥美拉唑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袭出血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应该配合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以止血,不宜首选奥美拉唑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用药安全、价格经济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兴易,李文放,严鸣,等.176例综合加强监护病房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79-180.
[2] 朱珠,蔡乐.质子泵抑制剂的安全性与合理应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2):81-90.
[3] Hont R.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胃酸泵抑制剂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1991,11(4):294.
[4] 劉厚钰,石碧坚.第一届胃酸泵抑制剂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1):289.
[5] 林少斌,沈慕群,苏伟民.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61-62.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因上腹烧灼感、返酸、嗳气、上腹痛而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 (1) 无药物过敏史; (2) 无胃肠道手术史; (3) 无肾、肝、心功能不全或无穿孔、幽门梗阻和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 (4) 1个月内未使用抗菌药物、铋剂或H2受体拮抗药; (5)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 (6) 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和 (或) 胃溃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 其中男30例, 女20例;年龄34~88岁。对照组50例, 其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38~79岁。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和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奥美拉唑 (商品名洛赛克, 德国产) 40mg口服, 1次/d, 配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治疗半个月后, 单独口服奥美拉唑40mg, 1次/d, 连服半个月。对照组:甲硝唑、甲氰咪胍、阿莫西林口服, 治疗1月, 两组在治疗后复查胃镜, 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1.3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每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行胃镜检查, 同时给与患者尿素13C检查, 阳性则确定消化性溃疡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复查时阴性则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1.4 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4.1 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
记录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腹胀、返酸、嗳气、疼痛等症状, 治疗后腹胀、返酸、嗳气、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检查腹部超声、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
1.4.2 复查胃镜
治疗前后胃镜检查, 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无效:消化性溃疡症状无变化, 胃镜下观察溃疡面积不变或缩小<50%;好转: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 胃镜下观察溃疡面积缩小≥50%;治愈: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消失, 胃镜下观察溃疡灶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 (或消失) 。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改善情况
消化性溃疡治疗1周症状改善, 对照组为15例, 治疗组为40例,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消化性溃疡治疗半月症状改善, 对照组为28例, 治疗组为49例,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愈合20例, 好转18例, 无效12例;治疗组愈合35例, 好转13例, 无效2例,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慢性复发性病变, 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高胃酸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应用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保护患者的胃黏膜和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除采取抑酸治疗外, 根除这些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是很重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方案应具有不良反应少、疗程短且根除率高等特点。研究表明, 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服药第1日的抑酸作用显著优于其他质子泵抑制药。在临床实验中, 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1d的症状完全缓解率很高。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势, 不但因奥美拉唑能有效、快速地抑制患者胃酸分泌, 还能有效地根除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原因可能是奥美拉唑起效快, 在短时间内升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pH值, 为抗菌药发挥作用提供了理想的pH作用环境, 使其发挥更强的疗效。本研究显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组和甲硝唑、甲氰咪胍、阿莫西林三联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明显差异, 说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能促进溃疡愈合, 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4
关键词:奥曲肽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10-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为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2年12月 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8~74岁,平均52.2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年龄,性别,出血原因,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对照组应用奥曲肽0.1mg加入上理盐水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奥曲肽25mg/小时静滴维持,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2次/日,疗程3天。
临床疗效评价
以上消化道出血停止为疗效评价的标准。而停止呕血,大便潜血为阴性,血红蛋白和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平稳作为出血停止的判断标准。所以显效的标准是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出血停止,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有效的标准是7天内达到出血停止。若超过7天没有止血则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常因发病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及患者生命。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国内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1%,其病死率接近10%。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和黏膜糜烂导致的出血,占55%~7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4%;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占2%~7%;血管病变占2%~3%;肿瘤占2%~5%。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通过二硫键不可逆性与壁细胞分泌膜中的H+一K+一ATP酶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壁细胞分泌小管内H+一K+一ATP酶的活性,降低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阻断了胃酸浓度增高对胃粘膜的破坏作用;改善胃粘膜血管的痉挛,增加胃粘膜血流灌注,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使上皮细胞的代谢功能得以恢复。
奥曲肽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可选择性地减少门静脉及侧枝循环的血流量和压力,降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作为一种保护性激素,奥曲肽能抑制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内皮素,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肽,P物质,白三烯等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道粘膜徽循环改善及粘膜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 ,对照组为58.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奥美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了146例消化性溃疡患儿, 其中, 男76例, 女70例;年龄为6~15岁, 平均 (10.5±2.4) 岁;病程3周至11个月, 平均 (4.3±0.5) 个月;疾病类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0例, 胃溃疡20例, 混合性溃疡6例。纳入标准: (1) 符合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 (2) 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 (2) 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3) 相关性药物过敏史者。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 各73例。研究组中, 男46例, 女27例;年龄6~14岁, 平均 (10.2±2.3) 岁;病程3周至10个月, 平均 (3.9±0.5) 个月;疾病类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5例, 胃溃疡6例, 混合性溃疡2例;对照组中, 男30例, 女43例;年龄7~15岁, 平均 (11.5±1.4) 岁;病程3周至11个月, 平均 (4.4±1.1) 个月;疾病类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5例, 胃溃疡14例, 混合性溃疡4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三联用药方案治疗:铝碳酸镁片 (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23410;规格:0.5 g×20片) 口服, 0.5 g/次, 3次/d, 连续用药10 d;西咪替丁片 (厂家: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423421;规格:0.2 g) 口服, 5 mg/次, 2次/d, 连续用药4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 (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183;规格:0.25 g) , 口服, 25 mg/次, 2次/d, 连续用药10 d。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 口服, 0.6 mg/次, 2次/d, 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腹痛消失时间及治疗满意度评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2]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溃疡愈合良好,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儿溃疡面明显缩小,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儿溃疡及临床症状均无变化, 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以±s表示腹痛消失时间、治疗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 用t检验, 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及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腹痛消失时间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1.01±0.08) d、 (95.42±1.20) 分, 对照组分别为 (2.94±1.02) d、 (83.46±1.64) 分,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因消化道黏膜被消化液消化而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 常见部位为胃、十二指肠及二者吻合口等。此疾病主要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具有常见、多发、易复发等特点, 可见于任何群体[2]。目前, 关于成年消化性溃疡的报道较多, 但关于小儿消化性溃疡报道较少。国外报道显示, 小儿消化性溃疡患病率较低, 仅占住院患儿的1/2 500, 而国内学者以1 5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 小儿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偏高, 在10%左右[3]。调查发现, 患儿中多数为7、8、9岁, 并多为男孩。经研究证实, 小儿消化性溃疡中80%为十二指肠溃疡, 少数为胃溃疡。因小儿消化性溃疡导致的疼痛具有周期性与节律性, 从而影响了患儿成长与生活, 并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显示, 此疾病发病与遗传、精神、环境、饮食及感染因素等有关[3], 其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便是幽门螺杆菌 (HP) , 其对疾病发生、发展均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临床治疗时应注重根除HP。为了保证患儿良好预后, 使其健康、安全成长, 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适合的治疗方案。
近几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内镜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 并出现了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 从而为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不仅降低了患病率、复发率与病死率, 还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46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 经调查可知, 本研究所选患儿饮食、精神等状况欠佳, 普遍存在偏食、喜零食与生冷食物等, 同时多性格软弱,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 如焦虑、紧张、烦躁等;患儿受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其胃肠活动功能较弱, 增加了小儿消化性溃疡发病几率。
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腹痛消失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 患者经四联用药治疗, 保证了治疗效果, 改善了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
国内学者以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 三联组给予了三联疗法治疗, 结果显示其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9.6%、87.4%与15.6%, 而四联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4%, 并且未见1例严重不良反应, 日后随访也未见复发[4], 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有关学者以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经对照分析显示, 四联用药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三联用药组, 差异显著, 同时四联组仅有5例不良反应, 其中3例恶心呕吐, 2例头晕头痛, 而三联组出现了18例不良反应[5]。
三联疗法涉及的药物主要为铝碳酸镁片、西咪替丁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 具有抑酸、抗菌及保护胃黏膜的功效, 促进了溃疡面愈合, 减轻了腹部疼痛, 其疗程相对较长, 普遍需要4周左右, 虽然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但患儿耐药性较差, 并且难以有效根除HP, 从而影响了患儿预后。国内学者经不断研究, 提出了奥美拉唑联合治疗, 它作为质子泵抑制剂, 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通过与其他药物协同作用, 不仅疗效确切, 同时也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出现[6]。本研究显示, 对照组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 其中4例胃肠道反应, 2例头晕, 1例皮疹, 1例嗜睡, 同时复发了12例。研究组联合奥美拉唑优点显著, 不仅缩短了疗程, 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 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因此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四联疗法, 疗效显著, 并且安全可靠, 日后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 延长随访时间, 以此明确其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吕茵, 李治昌.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60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 (9) :1125-1127.
[2]邝朝锋, 蔡幸生, 欧少阳, 等.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 (3) :222-223.
[3]袁克堂.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21) :79-81.
[4]马晓鹏, 郝婷婷.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学比较[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 (9) :1036-1039.
[5]罗丽娟, 万盛华, 许增华.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26) :99-100, 105.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 月至2008 年1 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 (水肿型) 108 例, 男60 例, 女48例, 年龄为24~71 岁, 其中29 岁以下15例, 30~59 岁83 例, 60 岁以上10 例。诊断标准及临床检验均采用日本厚生省和Imrie 所制订的指标检测[1],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54例, 治疗组男29 例, 女25 例, 对照组男31 例, 女23 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除给予禁食、禁水、输液、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外, 治疗 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40 mg , 静脉滴注, 2次/d, 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800 mg , 静脉滴注, 1次/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检测胃液pH 值、白细胞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 (Cam/ Ccr) 、血钙、血糖、血尿素氮 (BUN) 、二氧化碳结合率 (CO2CP) 、乳酸脱氢酶 (LDH) 、谷丙转氨酶 (ALT) 、总蛋白, 治疗期间分别于第3天和第5天复查上述指标并记录病情变化, 结果详见表1 。除以上检查外, 108例行B 超、心电图及腹部X 线检查, 33 例行CT 检查, 结果见表2。X线检查中肠道积气者35 例, 有阶梯状气液平面者10例;心电图检查中提示冠心病者3 例、心肌劳损者5 例、低血钾者6 例。
1.4 疗效判断
在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在3 d内恢复正常者为显效, 在5 d内恢复正常者为有效, 超过5 d者为无效, 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5 结果
两组分别应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2 % , 对照组组总有效率为71.37 %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 782, P< 0.05) 。
2 讨论
奥美拉唑为胃壁细胞的质子泵阻滞剂, 对胃酸分泌抑制系计量依赖, 有作用强而持久的抑酸效果[1], 该药可有效地、特异性地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以及应激状态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2], 即阻止了胃酸引起的胰腺高分泌状态, 有减弱或消除了胰腺外分泌, 从而达到治疗胰腺炎的目的。在本资料中,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42% , 对照组为71. 37 % ,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分析其原因:①奥美拉唑能在24 h内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和由于胃泌素、组胺、食物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奥美拉唑治疗3 d和5 d后胃酸pH > 3 者分别为48/ 54 例和51/ 54例, 提示奥美拉唑减弱或消除了胰腺外分泌的胃相和肠相中刺激胰液分泌的因素, 即降低了促胰液素的分泌;②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 不论是在抑酸的程度, 还是在抑酸的时间上都低于奥美拉唑, 只能部分降低促胰液素的分泌;③奥美拉唑进入血液后, 吸收迅速, 30 min即达到血浆峰浓度, 半衰期为30 min,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 % , 而西咪替丁吸收后, 于90 min才能达到血浆峰浓度, 半衰期为2 h,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20%[5]。因此,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后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 并能使疗程缩短, 是治疗急性胰腺炎 (轻型) 较为的理想的药物, 可以作为常规一线用药。
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54例, 并与西咪替丁治疗组相对照。结果奥美拉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82, P<0.05) 。结论奥美拉唑是治疗急性胰腺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奥美拉唑,急性胰腺炎
参考文献
[1]李国立, 李宁.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89, 16 (2) :129-130.
[2]Bardhan KD, Naesdal J, Bianchi PG, et al.Treatment of refractorypeptic ulcer with omeprazole.Gut, 1998, 29 (3) :A724-A727.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7
关键词:消化不良,奥美拉唑/小剂量,西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 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 病程一般规定超过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12周。促胃肠动力药为治疗运动碍型FD的首选。 本研究对制酸剂对FD疗效 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FD 患者84例, 其中男34例, 女50例, 年龄35~55岁。入选标准:患者兼有溃疡样和动障碍样消化不良。具反酸, 饱胀, 上腹痛/不适3 项症状中的2项或2项以上。通过病史X线、胃镜、B超等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及全身疾病并排除外肠易激综合征, 近期服用可能影响疗效的药物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奥美拉唑组42例, 西沙比利组42例。
1.2 方法
奥美拉唑组:10 mg口服, 每早一次, 疗程2周。西沙必利组:西沙必利5 mg, 口服3次/d, 饭前15 min口服, 疗程2周。
1.3 疗效评价
以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3项症状作为评分症状。按症状轻重分级、评分。O级:O分, 无症状;1级:1分, 可以感觉到症状, 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级:2分, 明显不适, 偶尔影响日常活动;3级: 3分, 指不能进行曰常活动或严重影响睡眠须用药物控制。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 积分降低>80%;降低50%~80%为效:降低<5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建立SpSs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整理应用spSS10l.0软件进行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疗效比较:治疗后奧美拉唑组和西沙比利组反酸, 饱胀和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见表1) 。奧美拉唑组反酸积分下降最高, 与西沙比利组相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01) 。两组饱胀积分下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奧美拉唑总有效率92.2%, 西沙比利组总有效率75.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明奧美垃唑组的总体症状改善程度优于西沙比利。
3 讨论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11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 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黑便、血便、呕吐等症, 经过胃镜检查显示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出血和渗血症状。对于胃部手术史、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近期使用其他止血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11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中男80例, 女32例, 患者平均年龄43.5±9.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的差异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输液、输血、纠正酸碱平衡、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的给予生活调节。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 使用20mg法莫替丁进行口服治疗, 2次/d, 用药3~7d;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使用20mg奥美拉唑进行口服治疗, 2次/d, 用药3~7d。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 要定期给予肝肾功能检测, 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以及产生的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并做好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呕血症状停止, 潜血转阴、大便转黄、血红蛋白稳定, 经过胃镜检测显示溃疡的面积恢复2级甚至消失;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呕血症状有所减轻, 潜血和大便转阴, 通过胃镜检测显示溃疡的面积恢复1级;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呕血、便血等出血症状都没有得到改善, 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 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 使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 P<0.05则表明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1%,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 如附表所示;观察组患者止血平均时间为6.3±2.0d, 出现副反应症状患者占3例, 副反应发生率为5.4%, 对照组患者止血平均时间为9.2±2.5d, 出现副反应症状患者占8例, 副反应发生率为14.3%, 两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以及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
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的时间较长, 能够对临床症状急性快速缓解。奥美拉唑应用于治疗胃溃疡出血中, 缩短了止血时间, 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被广大患者所接受[2]。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1%,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观察组患者止血平均时间为6.3±2.0d, 出现副反应症状患者占3例, 副反应发生率为5.4%, 对照组患者止血平均时间为9.2±2.5d, 出现副反应症状患者占8例, 副反应发生率为14.3%, 两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以及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说明了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摘要: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1%,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两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以及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关键词:奥美拉唑,胃溃疡出血,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文章, 杨晓梅, 赵兴国, 等.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粉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2例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 2010, 6 (3) :124-125.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9
【关键词】奥曲肽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表现为呕血、解黑便或暗红色便,病人多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等低血压表现。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静脉持续泵人治疗,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70例,其中36例采用奥曲肽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男44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均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出血量均>1000ml,有循环衰竭表现,均经消化内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胃溃疡25例,复合型溃疡5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烟酒史、溃疡病家族史、溃疡数目及大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给予奥曲肽4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维持24h,3d后逐渐停药,奥美拉唑40mg+0.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并以补液、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奥美拉唑40mg+0.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余治疗同治疗组。
1.3疗效评价[1] 显效:治疗24h后患者呕血和(或)便血停止,血压、脉搏平稳,大便潜血转阴,胃管引流液减少且变清,内镜证实无新鲜出血征象。有效:经治疗48h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正常,Hb稳定,大便开始转黄。无效:用药72h后仍有呕血和(或)便血,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血压、脉搏不稳定,胃管引流液未减少且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内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以显效和有效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因较复杂,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因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突然,且进展迅速从而导致病死率高,因此及早止血成为治疗的关键。约80%的消化性溃疡出血不经特殊处理可自行止血[2],大出血或顽固性出血往往提示胃酸较高或大血管被侵蚀,故积极控制胃酸和降低胃肠道血流量是控制大出血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应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达到快速止血、止血有效率高、再出血概率低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奥美拉唑为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使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受阻,其抑制作用强而持久,使胃酸在胃腔粘膜弥漫减少,粘膜细胞酸化程度减轻,利于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过程;保持胃内高pH值,使pH>60,改善出血部位酸性环境,阻断高酸性液体对病变部位溃疡面的侵蚀,并可降低粘膜中纤维蛋白溶解性,稳定血凝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类重要药物,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衍生物,是一种含有8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可显著减少门脉侧支循环血流和奇静脉血流,进而引起门静脉压力下降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奥曲肽可保护胃黏膜,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抑制胃酸分泌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提高胃液的pH以及减轻血管充血和出血;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胃黏膜对自由基的清除、预防脂质过氧化有关;可能参与胃黏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及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黏液分泌的作用。
结果表明,奥曲肽治疗组有效率达94.45%,能提高止血成功率,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奥曲肽能提高止血效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建祥,吴仁君.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36):87-8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3]郑舜华.中药胃黏膜保护剂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58、759.endprint
【摘要】目的:比较醋酸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观察比较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和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组有效止血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奥曲肽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表现为呕血、解黑便或暗红色便,病人多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等低血压表现。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静脉持续泵人治疗,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70例,其中36例采用奥曲肽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男44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均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出血量均>1000ml,有循环衰竭表现,均经消化内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胃溃疡25例,复合型溃疡5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烟酒史、溃疡病家族史、溃疡数目及大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给予奥曲肽4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维持24h,3d后逐渐停药,奥美拉唑40mg+0.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并以补液、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奥美拉唑40mg+0.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余治疗同治疗组。
1.3疗效评价[1] 显效:治疗24h后患者呕血和(或)便血停止,血压、脉搏平稳,大便潜血转阴,胃管引流液减少且变清,内镜证实无新鲜出血征象。有效:经治疗48h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正常,Hb稳定,大便开始转黄。无效:用药72h后仍有呕血和(或)便血,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血压、脉搏不稳定,胃管引流液未减少且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内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以显效和有效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因较复杂,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因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突然,且进展迅速从而导致病死率高,因此及早止血成为治疗的关键。约80%的消化性溃疡出血不经特殊处理可自行止血[2],大出血或顽固性出血往往提示胃酸较高或大血管被侵蚀,故积极控制胃酸和降低胃肠道血流量是控制大出血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应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达到快速止血、止血有效率高、再出血概率低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奥美拉唑为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使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受阻,其抑制作用强而持久,使胃酸在胃腔粘膜弥漫减少,粘膜细胞酸化程度减轻,利于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过程;保持胃内高pH值,使pH>60,改善出血部位酸性环境,阻断高酸性液体对病变部位溃疡面的侵蚀,并可降低粘膜中纤维蛋白溶解性,稳定血凝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类重要药物,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衍生物,是一种含有8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可显著减少门脉侧支循环血流和奇静脉血流,进而引起门静脉压力下降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奥曲肽可保护胃黏膜,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抑制胃酸分泌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提高胃液的pH以及减轻血管充血和出血;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胃黏膜对自由基的清除、预防脂质过氧化有关;可能参与胃黏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及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黏液分泌的作用。
结果表明,奥曲肽治疗组有效率达94.45%,能提高止血成功率,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奥曲肽能提高止血效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建祥,吴仁君.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36):87-8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3]郑舜华.中药胃黏膜保护剂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58、759.endprint
【摘要】目的:比较醋酸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观察比较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和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组有效止血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奥曲肽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表现为呕血、解黑便或暗红色便,病人多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等低血压表现。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静脉持续泵人治疗,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70例,其中36例采用奥曲肽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男44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均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出血量均>1000ml,有循环衰竭表现,均经消化内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胃溃疡25例,复合型溃疡5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烟酒史、溃疡病家族史、溃疡数目及大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给予奥曲肽4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维持24h,3d后逐渐停药,奥美拉唑40mg+0.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并以补液、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奥美拉唑40mg+0.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余治疗同治疗组。
1.3疗效评价[1] 显效:治疗24h后患者呕血和(或)便血停止,血压、脉搏平稳,大便潜血转阴,胃管引流液减少且变清,内镜证实无新鲜出血征象。有效:经治疗48h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正常,Hb稳定,大便开始转黄。无效:用药72h后仍有呕血和(或)便血,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血压、脉搏不稳定,胃管引流液未减少且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内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以显效和有效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因较复杂,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因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突然,且进展迅速从而导致病死率高,因此及早止血成为治疗的关键。约80%的消化性溃疡出血不经特殊处理可自行止血[2],大出血或顽固性出血往往提示胃酸较高或大血管被侵蚀,故积极控制胃酸和降低胃肠道血流量是控制大出血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应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达到快速止血、止血有效率高、再出血概率低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奥美拉唑为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使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受阻,其抑制作用强而持久,使胃酸在胃腔粘膜弥漫减少,粘膜细胞酸化程度减轻,利于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过程;保持胃内高pH值,使pH>60,改善出血部位酸性环境,阻断高酸性液体对病变部位溃疡面的侵蚀,并可降低粘膜中纤维蛋白溶解性,稳定血凝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类重要药物,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衍生物,是一种含有8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可显著减少门脉侧支循环血流和奇静脉血流,进而引起门静脉压力下降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奥曲肽可保护胃黏膜,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抑制胃酸分泌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提高胃液的pH以及减轻血管充血和出血;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胃黏膜对自由基的清除、预防脂质过氧化有关;可能参与胃黏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及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黏液分泌的作用。
结果表明,奥曲肽治疗组有效率达94.45%,能提高止血成功率,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奥曲肽能提高止血效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建祥,吴仁君.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36):87-8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 篇1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门诊就的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溃疡且幽门螺杆菌(Hp)检查阳性的患者50例作治疗对象,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35。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8~65岁,平均32.8岁。对照组25例,其临床资料与冶疗组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均除外复合性溃疡,溃疡病合并症、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及两周内未接受过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早、晚各1次,两次每日连用两周。两组均常规口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胶铋。疗程结束停药1个月复查胃镜及Hp。
1.3 评定判断标准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溃疡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灶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症状无变化,溃疡面积不变或缩小<50%。(2)Hp的根除标准:抗Hp治疗停药至少4周后做Hp形态学(涂片或组织学染色)和尿素酶依赖必试验复查,两项中有一项阴性即为Hp根除。
2 结果
病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24例,治愈率96%,好转1例,占4%。对照组治愈率18例,治愈率72%好转5例,占20%,无效2例,占8%,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23例,对照组Hp转阴18例,两组比较差异(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Hp)极为普遍,世界人口有此菌感染者约50%,感染分布表不相同,社会经济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患病率高。1983年,Marslwill和Warren在微氧氧条件下从人体胃黏膜活检标本找到幽门螺杆菌(Hp),20多年来研究表明Hp感染是消化溃疡的主要病因[2]。溃疡病是由于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作为侵袭因素的Hp感染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打破了胃黏膜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预防溃疡复发,因此,凡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还是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Hp治疗[3,4]。流行病资料显示,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70%~85%的胃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5]。大量临床研究肯定,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70%-85%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用常规抑酸治疗后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根除幽门螺杆菌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年复发率降至5%以下[6]。因此根除Hp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的复发,改变消化性溃疡的自然史。Hp感染率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高于胃溃疡患者,大量报道认为根除Hp可加速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和降低复发率。目前Hp与胃溃疡的研究资料较少。最近大量报道认为根除Hp后也可以加速胃溃疡的愈合和降低其发病率,本组临床观察符合以上观点。
奥美拉唑于1979年合成并应用于临床,在我国基层医院近十几年才推广应用。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泵抑制剂(PPI)能从源头上抑制胃酸生成,是目前最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且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还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基础药物之一,因而奥美拉唑已成为当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最主要的药物[7]。因此,本文治疗组治愈率、Hp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该药联用抗生素、铋剂等的四联疗法,可避免Hp对抗生素的耐药,降低抗生素的降解,对Hp杀灭有协同作用,因而极大提高了Hp的根除率。幽门螺杆菌(Hp)极为普遍,世界人口有此菌感染者约50%,感染分布表不相同,社会经济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患病率高[8]。在基层医院特别适合门诊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Kato M,Onn S,Nakagawa M,et al.Position of NSAIDs in causal factors of peptie ulcer[J].Nippon Rinsho,2007,65:1760-176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l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45.
[3]白文元,姚希贤,崔东来.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3,3(1):11-12.
[3]王永福,耿立霞,郭春林,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88-1389.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l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42.
[6]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
[7]许国铭.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冰遵循的一些准则[M].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33.
【奥美拉唑疗效观察】推荐阅读:
患者疗效观察06-02
近期疗效观察09-26
疗效观察与评价10-28
隐形义齿临床疗效观察06-30
中医药疗效观察08-13
奥美拉唑09-18
小剂量奥美拉唑10-20
复方奥美拉唑胶囊05-24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08-31
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