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机制

2024-07-10

疗效机制(共8篇)

疗效机制 篇1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分组, 分别为对照组 (40例) 和观察组 (40例) ,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激素、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为97.50%, 对照组患者为77.50%, 两组数据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刺治疗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可靠, 对患者的面部肌肉瘫痪能够快速、有效恢复。

关键词:针刺,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

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或周围性面瘫, 该疾病起病急, 患者患侧面部通常表现为麻木、板滞, 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不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面部动作, 如皱额、耸鼻、鼓颊等[1]。针刺是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研究, 在激素、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加以针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2012年2月—2015年3月, 所有患者发病前常有受寒、受凉史, 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额纹消失, 眼睑无法闭合, 不能做皱眉、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 部分患者患侧耳后乳突疼痛。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 排除有精神疾病病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16, 年龄范围22~52岁, 平均年龄 (37.25±2.13) 岁, 病程1~24 d, 平均病程 (12.35±2.18) d, 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其中左侧21例, 右侧19例。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5:15, 年龄范围22-53岁, 平均年龄 (37.85±2.97) 岁, 病程2~24 d, 平均病程 (12.94±2.86) d, 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其中左侧22例, 右侧18例。两组面神经麻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面侧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

典型病例:丁岩娥, 女, 50岁, 本院职工, 就诊时已连续5 d左侧口眼歪斜, 左侧伴有头痛和耳根痛, 左口角流涎, 无恶心呕吐和头晕现象。查体:左额纹消失, 左眼睑不能闭合, 露睛流泪, 口角明显向右歪斜, 左鼻唇沟变浅舌质淡红, 苔薄白, 经头MRI检查无异常改变。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口服激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药物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 取百会穴, 患侧攒竹透丝竹空、阳白透鱼腰、凤池、翳风、承泣、迎香、地仓透颊车、双侧合谷、人中、颧髎、双侧太冲、双侧足三里, 针刺得气后, 采用脉冲电疗仪 (产品名称:KW-808系列脉冲电疗仪, 生产厂家:常州武进长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苏食药监械 (准) 字2011第2260890号, 型号:KWD-808I) , 以琉波轻刺激, 并留针30 min, 1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额纹恢复对称, 眼睑能够自如闭合, 面部表情恢复自然, 左右口角匀称。有效: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改善, 但面部肌肉仍存在轻度障碍。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 面部表情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全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 两组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 采用χ2检验, 当P<0.05, 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治疗后, 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77.50%,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病毒的感染以及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起面部出现局部水肿, 导致引起面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 从而引发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损伤中比较常见的类型[2]。中医认为, 面神经麻痹属于“口眼㖞斜”范畴, 认为多数由于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 导致经气产生阻滞, 筋肌迟缓不收而导致面神经麻痹产生[3]。

经实验研究表明, 针刺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能够使患者表情肌产生被动运动以及某种穴位经络效应, 增强表情肌和雪旺氏细胞合成神经营养因子功能[4]。面神经麻痹患者主要因缺乏正气, 风寒之邪侵入手足阳明经脉, 致使经脉失去营养补充, 面部肌肉缓纵难收[5]。在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 风寒之邪较为旺盛之时, 针刺风池穴能够祛风散寒。患者发病初期热邪之气淤积于少阳穴, 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味觉、听觉障碍, 耳痛、耳后疱疹等, 针刺耳后能够泻火, 消肿止痛[6]。在针刺疗法中采用的脉冲电疗仪对患者面部神经具能够产生刺激, 电刺激对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主动收缩功能呢够有效激发, 使肌细胞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得以保持[7]。电刺激能够促进细胞内的新陈代谢, 减缓肌蛋白神经支配后的变性过程, 减少肌糖元丢失。在针刺治疗中, 要注意针刺的深度和方向, 避免造成患者面神经以及面部肌肉的损伤。

关于采取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中, 付冰梅等[8]在《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160例》一文中, 对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药物、超短波以及针刺综合治疗, 患者经治疗后取得100.00%的治疗总有效率,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同样采取针刺治疗以及超短波治疗, 但并未对患者采取药物治疗, 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 与该研究中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对比, 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在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中, 采取针刺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 针刺疗法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敏, 冯骅, 靳长旭, 等.不同针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15, 35 (10) :997-1000.

[2]侯乔宽, 朱双进.面神经麻痹的分期针刺治疗体会[J].河北中医, 2012, 34 (1) :89.

[3]虞彬艳, 宣丽华, 吴翔, 等.粗针神道穴平刺与传统针刺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 19 (2) :99-101.

[4]刘同正.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9) :37.

[5]赵连成, 张基伟.针刺配合局部点穴、闪罐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的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2013, 22 (2) :153.

[6]景国栋, 张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 (5) :66-67.

[7]孟秀丽, 徐佳, 张斌, 等.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 2 (4) :232-233.

[8]付冰梅, 张文浩.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1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 (6) :455.

疗效机制 篇2

[关键词] 肺结核;耐药;中药;中医

[中图分类号] R9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38-02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近1/3的人曾经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近1000万例,死于结核病超过200万例,全球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例,结核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的传染性疾病[1]。结核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虽然其病因明确,且经全球范围内多方的长期努力,但是结核病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防治因素、药物因素、菌株变异,患者合并HIV、HBV、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良等因素,近年来,耐药性结核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人群中形成感染-耐药-复发/再传染的恶性循环,耐药性结核是结核病难以根本控制的原因之一,其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预后不确切,其治疗管理所需的人力、财力是非耐药结核患者的3~5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社会公共健康问题[2]。祖国医学认为肺结核属于“肺痨”,近来的研究表明,抗痨、免疫和中医药辅助联合治疗耐药性结核具有提高抗菌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中毒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复发之功效[3],现综述如下。

1 耐药性结核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是耐药性结核病常见的两种类型[4],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对至少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其中至少包括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XDR-TB是指体外试验证实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除至少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中的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还同时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中的任一注射类药物和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两沙星中的任一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2005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科学(Science)等权威杂志报道了南非患有结核病的HIV感染者,由于对抗结核二线药耐药,导致大部分患者最终死于结核。报道称在南非患有XDR-TB的53例患者中,55%未接受过抗结核治疗,提示他们是结核分枝杆菌的XDR-TB菌株原发感染[5-6],从此XDR-TB病开始受到全球重视,同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第一次将XDR-TB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分类学条目,2006年初,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CDC联合调查之后,首次使用了XDR-TB的名称。2009年4月“全球结核病控制和患者治疗: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阁家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32个国家的卫生部长、高层决策者,涉及MDR-TB的全球和区域卫生与开发机构的高级代表,双边开发机构开发银行、基金会、非政府组织、私营制药企业和诊断制剂企业、研究机构和技术机构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针对目前全球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严峻形势,旨在全球和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形成共识和承诺,加强MDR-TB的预防和管理,并开始制定与国家结核病和卫生部门计划相结合的MDR-TB 5年国家战略计划[7]。

2 免疫治疗

抗结核菌素药物的产生,曾经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结核病患者,但经过近百年的抗痨治疗之后,不难发现抗结核菌素仅仅是抑菌而已,不能彻底地消灭结核病菌,结核病菌对环境适应的变化远远超过了抗结核菌素的升级换代,因此支持性的免疫治疗方法应运而生[8]。有研究报道用免疫治疗调节剂:中药制剂、核糖体核糖核酸疫苗、免疫左剂左旋咪唑、磷酸喹哌类、短小棒状杆菌、马兜铃酸、死卡介苗及卡介苗提取物等辅助治疗结核病[3],在对运用转移因子、胸腺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单因子免疫辅助治疗的观察中发现,有些有效果,有些没效果,还有些有负面影响,接受治疗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其他功能或脏器的损害,认为单因子免疫辅助治疗具有“双刃剑”的作用[9],近期观察效果不错,但长期观察者认为没有显著效果,认为免疫治疗调节剂同样存在疗程的问题[10]。祖国医药在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在结核病的病灶浸润进展和干酪性坏死等病理变化,是因为机体在结核菌感染的基础上,由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所导致;因此临床上若要抑制结核菌生长,促使结核病灶稳定,必需靠抗结核药物,若要增强残菌的清除,则需要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反应状态与患者临床病变类型密切相关,因此认为,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应当综合考量,重新起步,进行活卡介苗免疫治疗,微卡菌苗、复合因子免疫等辅助治疗研究,必须考虑患者的临床类型和免疫反应特征,进行辨证施治[11]。研究认为微卡菌苗免疫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T细胞亚群功能,纠正患者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状态,提高其抗菌能力,微卡菌苗对结核患者的T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使患者的TNF水平降低,IL-2、IL-6水平增高,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活化产生NO和HO水平增高,达到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增强其抗菌、调节免疫和促进康复之功效[8]。有学者报道,注射微卡菌苗组可提高耐药结核菌抗结核药的敏感性。对照研究显示,用微卡菌苗组的患者经过4个月的联合化疗后,其痰菌阴转率为94.2%,病灶吸收总有效达97.6%,空洞闭合缩小总有效率81.0%,随访1年复发率仅为3.0%,总的治疗成功率为88.9%,与对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10]。研究认为微卡菌苗可将初治涂阳患者的化疗疗程缩短到4个月,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微卡菌苗的作用机制为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调节作用,对PPD反应具有双调节作用,使PPD皮试阴性和弱阳性反应者PPD反应增强,使较强反应者的PPD反应减弱[7]。

3 中药辅助治疗

以益气、补血、滋阴、养阳等方剂,以培元固本,扶正祛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3],达到抑菌祛邪,扶正固本,促进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之目的。选择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抑制结核菌作用的中药配伍组合,综合辨证施治手法,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结核菌效果。祖国医学认为肺痨多因“瘵虫”感染或禀赋不足、酒色过度、忧思劳倦、病后失调及生活贫困,营养不充而致正气虚弱,“痨虫”乘虚而入而发病。其病机主要有3点:主要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在于阴虚;病情严重时,病位可由肺而遍传五脏;病理性质可由阴虚导致火旺、气虚或阴阳两虚。辨证时根据患者情况,用培土生金,通过健补脾胃使津液(营养物质)充分输布于肺,肺脉才得以濡养,则根本以固;用滋养肝肾,以保肝益肾类中药拮抗、防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肝损害、眩晕、耳鸣等),亦吻合金水相生之理,消除木火刑金之弊。用活血化瘀,针对久病多瘀、久病入络,适当选用一定数量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以改善微循环,抑制纤维增生,利于药物调理,促进病灶吸收,空洞闭合。邵长荣教授根据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肺脏出现纤维增生或干酪样坏死,病变局部淋巴血管破坏、循环不良等特点,用“清肺、杀虫、行瘀”的辨证治疗原则,在清肺泻火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促进空洞闭合,用方芩部丹(黄芩、百部、丹参等组成)治疗纤维空洞型、痰菌反复阳性肺结核患者110例,连续用药1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胸片报告吸收30例,痰菌阴转率为34.5%[9]。王群[11]报道,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4例难治性肺结核,中药治疗组,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中药用党参、知母、龟板、黄芪、白术、百部、黄芩、沙参加减,同时给予胸腺肽注射液调节免疫,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单用西药抗结核及调节免疫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有效率達到91.7%,而对照组仅为6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对照组强化期至少5种,巩固期至少3种,主要药物为百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疗程24个月。治疗组用中成药肺泰胶囊(苦荬菜、黄芩、百部、枇杷叶、栝楼、川贝母、北沙参、太子参等)配合西药治疗,治疗组肺泰胶囊5粒/次,3次/d,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的速度、病灶吸收、空洞关闭、痰菌阴转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肺泰胶囊具有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提高免疫功能,加快改善结核中毒症状的作用[12]。中医认为,肺结核的病位在肺,但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可累及脾肾等五脏六腑,故肺痨初期肺体受损,肺阴被耗,故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治疗。

祖国医学对结核病的治疗积累了经验,对阴阳两虚型结核患者,确立了“补虚以复其元,杀虫以绝其根”的治疗法则。中医药在培元固本等方面独具优势,具有扶正固本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自然修复能力;标本兼治迅速消除结核病常见症状;拮抗、防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肺肾阴虚型患者,用滋养肺肾,清火杀虫的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对肺阴虚型患者,用滋阴润肺,杀虫止咳的方药等,然而,中药只能抑制结核菌的生长,同样没有杀菌作用,故中医对结核病的治疗,不宜单独使用 [13]。将中医辨病论治、辨证施治与西医诊断治疗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促进康复,将成为治疗耐药性结核的新理念[14]。

[参考文献]

[1] Thomas F, Byrd MD, Larry E, et al.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us meningitis[J]. 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2007,7(6):470-475.

[2] Cui ZL,Wang J, Lu JM,et al. Association of mutation patterns in gyrA/B genes and ofloxacin resistance levels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from East China in 2009[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1(1):78.

[3] 林存智,朱新红,邓凯.中药肺腑汤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72.

[4] Wang XZ,Wang HH,Xie JP. Genes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involved in persiste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2011,54(4): 300-310.

[5] Noguti EN,Leite CQ,Malaspina AC,et al. Genotyping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from a low-endemic setting in northwestern state of Paraná in Southern Brazil[J].Mem Inst Oswaldo Cruz,2010,105(6):779-785.

[6] Leimgruber C,Quintar AA,Sosa LD,et al.Dedifferentiation of prostate smooth muscle cells in response to bacterial LPS[J].Prostate,2011,71(10):1097-1107.

[7] Da Matta CB,De Souza ET,De Queiroz AC,et al.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from algae of the genus caulerpa[J].Mar Drugs,2011,9(3):307-318.

[8] Citak N,Sayar A,Metin M,et al.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ulmonary aspergilloma with 26 cases in six year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Tuberk Toraks,2011,59(1):62-69.

[9] Yildiz PB,Yazar EE,Gorgun D,et al.Predictive role of adenosine deaminas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nd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n Turkey[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1,12(2):419-423.

[10] 肖潔.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0.

[11] 王群.含结核灵片复治方案治疗45例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88.

[12] 陈金山,卢喜珍.中药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659.

[13] 田红,姚艳红,刘莲花.隔蒜灸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6):560.

[14] 刘婷婷,叶品良,王帅,等.“肺痨康”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抑菌效力的体外研究[J].光明中医,2008,23(10):1453.

疗效机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心血管内科收治200例住院患者, 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所有患者均反复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 排除心肌梗死患者, 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等无升高,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 男50例, 女50例;年龄50~75岁;病程2~20年, 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T波改变29例;稳定型心绞痛55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对照组100例, 男50例, 女50例;年龄50~75岁;病程3~22年;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T波改变35例,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心电图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组所选病例为我院住院病例, 符合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①首先是劳累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 疼痛常可迅速消失。②自发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 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 程度较重, 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 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入选患者排除伴有近期急性感染、创伤、手术后以及患有肝、肾或心功能衰竭、肿瘤、风湿、结核等疾病。

1.3 方法

1.3.1 内科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葛根素注射液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使用方法:200 mg加5%葡萄糖液500 m L中静脉点滴, 速度20滴/分, 1次/天, 治疗10 d、20 d、1个月, 患者如出院可继续治疗, 随访记录患者情况。

1.3.2 标本的采集

所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当天, 入院治疗后3、7、10 d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静脉血3 m L注入试管中, 离心吸取血清注入EP试管中, 加盖塞紧, -20℃低温保存, 成批测定。

1.3.3 测定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s ICAM-1、s VCAM-1水平;试剂盒由GIBCO公司提供。

1.3.4 每天记录一次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即刻描记心电图) 。

心电图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和治疗3、7、10 d后做心电图检测, 观察心电图变化。显效判断标准:心电图恢复正常, T波无改变;有效判断标准:ST下移后恢复等电位线, 倒置T波变浅或恢复为直立;无效判断标准:心电图无改变。

1.3.5 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

显效: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红细胞聚焦指数, 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值。有效: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红细胞聚焦指数, 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下降50%以上。无效: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红细胞聚焦指数, 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下降程度均<5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数据包,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

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3、7、10 d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比较入院当天均明显下调,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各个时间段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均下调幅度加大,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数据见表1。

2.2 患者心电图

实验组显效和有效的患者例数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数据见表2。

2.3 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

实验组显效和有效的患者例数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数据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发展, 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很普遍, 中药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根, 是临床常用中药, 其主要成分是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 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 对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 葛根素是一种天然形成的β-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止β-肾上腺受体与标记酶的结合[2]。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可能与其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有关。有学者对正常狗及心肌缺血狗使用葛根, 发现葛根黄酮和葛根素有使其心率明显减慢的作用[3]。还有实验表明葛根素能松弛血管平滑肌, 减轻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程度[4]。此外葛根总黄酮还有扩张脑血管和改善大脑微循环作用[5], 可以显著改善脑部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预防脑梗死的形成[6];大量研究发现, 葛根素还能对抗心律失常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糖水平[7], 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那么中药葛根是否能对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产生疗效呢?是我们着重探讨的问题。

我院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中药葛根和西药共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比单纯西药治疗更为有效, 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机制、多环节的恶性级联过程, 其中涉及钙离子超载、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氧化自由基反应、缺血缺氧、附壁血栓形成和细胞凋亡等多个中心环节。其中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研究表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 是引起血管内皮炎性反应的重要物质, 其覆盖在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 参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过程, 并参与向血管外渗透迁移、黏附心肌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的过程[8]。s ICAM-1和s VICAM-1是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单体形式[9]。有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s ICAM--1浓度增高使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10], 形成小栓子, 阻塞微血管, 导致微循环障碍。本实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 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3、7、10 d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比较入院当天均明显下调,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各个时间段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均下调幅度加大,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这说明葛根发挥治疗疗效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炎症来实现的, 降低血管炎性标志物的表达, 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中药葛根对心绞痛患者临床显著, 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内皮炎症有关。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对心绞痛治疗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例临床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 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葛根干预;对照组100例, 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对比测两组患者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表达的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改善程度明显,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明显下调,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中药葛根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其机制与下调sICAM-1、sVCAM-1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葛根,心绞痛,sICAM-1、sVCAM-1

参考文献

[1]顾志平, 陈碧珠, 冯瑞之, 等.中药葛根及其同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和评价[J].药学学报, 1996, 31 (5) :3.

[2]何惟胜.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1, 12 (5) :470.

[3]曾贵云.葛根的药理研究-葛根对犬血压血管反应性脑循环及外周循环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 1994, 74 (4) :265.

[4]岳江文, 胡小琴.葛根及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16 (6) :38.

[5]范礼理, 曾贵云.葛根的药理研究Ⅱ-葛根黄酮对冠状循环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代谢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 1995, 55 (10) :724.

[6]郑皓, 王晓静.葛根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 2006, 21 (3) :49.

[7]黄翠立.不同剂量葛根煎液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J].河北中医, 2007, 29 (5) :409.

[8]Matsumoto K, Sera Y, Nakamura H, et al.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are related to degree of hyperglyc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2 typed iabetesmellitu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2, 55 (2) :131-138.

[9]Luc G, Arveiler D, Evans A, et al.Circulating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 and VCAM-1 an dincidentcoro-nary heartdisease:the PRIME Study[J].Therosclerosis, 2003, 170 (1) :169-176.

疗效机制 篇4

现在市面上治疗咽喉炎的西药类一般是抗生素。由于咽喉炎的具体特征, 治疗一般需要持续用药, 但西药的副作用较大, 所以, 中医药治疗咽喉炎逐渐受到患者青睐。甘桔冰梅片 (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具有清热开音、消肿散结、宣肺化痰的功效, 临床运用数年, 治疗咽喉疾病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

1 甘桔冰梅片的药理作用

唐大轩[1]的研究发现, 甘桔冰梅片具有:抗炎作用, 能显著改善氨水所致大鼠咽喉部粘膜充血、炎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增生。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增生、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及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抑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本品能抑制金葡菌, 卡他奈瑟氏菌, 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祛痰作用, 能显著减少枸橼酸及氨水所致的豚鼠、小鼠咳嗽次数。抗变态反应, 对二硝基氯苯诱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 临床疗效良好

2.1 对早期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疗效显著

胡国华[2]观察100例早期声带小结患者, 甘桔冰梅片治疗早期声带小结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44.0%和90.0%, 明显优于黄氏响声丸对照组组的16.0%、72.0% (P<0.05) 。张群[3]治疗36例早期声带小结患者与26例声带息肉患者, 甘桔冰梅片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44%、80.77%;梅祥胜[4]观察172例早期声带小结患者, 发现甘桔冰梅片治疗声带小结有效率达89.53%。甘桔冰梅片为纯中药制剂, 对声带小结尤其是早期发病者疗效显著, 无明显不良反应。

2.2 降低声带小结术后复发率

张群[3]观察78例声带小结术后疗效, 发现手术后给予甘桔冰梅片辅助治疗后, 声带小结患者都能痊愈, 且复发率更低。杨怀安将22例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手术+抗生素组、手术+甘桔冰梅组。术后1个月复查电子喉镜观察, 虽然术后给予抗生素和甘桔冰梅片辅助治疗后恢复程度都比未用药者明显好转, 但是使用甘桔冰梅片者咽干、反复清嗓缓解率分别为90%、91.25%, 均高于抗生素组的78.67%、69.33% (P<0.05) 。且李海霞[5]也指出手术后给予甘桔冰梅片治疗可加快声带创面愈合, 提高音质, 减少复发, 音质恢复更理想。

2.3 缓解咽喉部炎症

李海霞[5]观察180例慢性喉炎患者, 治疗组采用甘桔冰梅片0.4g, 每天3次, 口服。对照组口服抗生素琥乙红霉素片0.25g, 每日3次, 地塞米松针5mg加庆大霉素针8万U加糜蛋白酶4 000U混合液压缩雾化吸入, 每日1次。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8%,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治疗咽喉部慢性炎症, 中成药更具优势。梅祥胜[6]在他的研究中也指出甘桔冰梅片治疗慢性喉炎的总有效率达91.3%。在治疗咽炎方面, 孟胜环等[7]的研究表明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有效率为92%。史广超等[8]观察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 发现甘桔冰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率可达100%。

2.4 缓解反流疾病所致的咽喉部症状

刘军等[9]在其药物联合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评价中指出:药物联用甘桔冰梅片较对照组咽喉部异物感、发声障碍、慢性咳嗽和反复清嗓缓解更快 (P<0.01) 。总有效率为90.0%, 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张庆等[10]在其研究中同样指出:甘桔冰梅片可加速改善GERD所致慢性咽炎的症状。

2.5 治疗儿童嗓音病

严福波等[11]选择嗓音病患儿684例, 经临床诊断为声带小结310例, 声带息肉57例, 慢性喉炎317例。患儿年龄5~14岁, 病程1~6个月。甘桔冰梅片治疗声带小结总有效率为98.0%, 声带息肉总有效率为86.2%, 慢性喉炎总有效率为98.1%。甘桔冰梅片口感良好, 患儿乐于服用, 是治疗儿童嗓音病的有效药物。

3 小结

疗效机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98例(排除合并子宫肌瘤,术后残留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9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停经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服药方法

观察组于人流术后当日口服五加生化胶囊(佳木斯市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粒/次、2次/d、共6d;对照组人流术后当日服用甲硝唑片1次0.2g、3次/d、共6d。

1.2.2观察指标

(1)术后7 d阴道平均流血量(面积法计算),持续流血天数,术后月经复潮天数。(2)平均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数。(3)术后2周彩超检查子宫大小(纵径×横径)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4)术后1周测血浆前列腺素(PGF2α、PGE2)、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采空腹静脉血4.0ml,注入有EDTA二钠和抑肽酶的试管中,置4.0℃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夜在-20℃以下保存备测。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研究所提供药盒,按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7d,观察组阴道平均流血量(80.75±14.23)ml,持续流血天数(9.42±6.12)d,术后月经复潮天数(22.36±7.24)d,分别比对照组(129.92±32.79)ml、(18.94±9.65)d、(29.85±8.62)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Hb(124.81±4.62)g/L,RBC(5.62±0.97)×1012/L,分别较对照组(97.62±8.50)g/L、(4.61±1.95)×1012/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周子宫内膜平均厚度(1.28±0.39)cm,较对照组(0.91±0.32)cm明显增厚,而子宫纵径(7.92±0.89)cm、横径(4.13±0.61)cm,较对照组(8.91±1.76)cm、(5.12±0.87)cm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血浆PGF2α(128.78±12.14)pg/ml和血浆ET(39.63±8.72)pg/ml,较对照组(97.62±7.88)pg/ml和(30.76±4.21)pg/m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PGE2(82.39±18.12)pg/ml,血浆NO(32.19±2.78)mol/L较对照组(119.12±16.22)pg/ml、(39.76±7.23)mol/L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3.1 五加生化胶囊促进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分析

五加生化胶囊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阴道流血,其主要成分为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等,具有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的功能[1]。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2]。

本资料观察组阴道平均流血量(80.75±14.23)ml,流血持续天数(9.42±6.12)d,月经复潮天数(22.36±7.24)d,较对照组(129.92±32.79)ml、(18.94±9.65)d、(29.85±8.62)d明显减少;而观察组术后平均Hb(124.81±4.62)g/L、RBC(5.62±0.97)×1012/L,较对照组(97.62±8.5)g/L、(4.61±1.95)×1012/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情况足以说明人流术后服用五加生化胶囊,确有减少阴道流血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从术后2周彩超检查结果分析,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1.28±0.39)cm,较对照组(0.91±0.32)cm明显修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平均子宫纵径(7.92±0.89)cm,横径(4.13±0.61)cm,较对照组(8.91±1.76)cm、(5.12±0.87)cm明显缩小,差异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充分表明术后服用五加生化胶囊,有促进子宫复旧的确切效果。

3.2 五加生化胶囊对血浆PGF2α、PGE2、ET、NO等水平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前列腺素(PG)在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及颈管内膜产生[2],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受体。PG的种类很多,PGF2α、PGE2为局部激素[4],而PGF2α可使子宫收缩,PGE2与其相反,有松弛子宫平滑肌的作用[5]。从本组资料中,测得患者血浆PGF2α和PGE2水平来看,观察组PGF2α(128.78±12.14)pg/ml较对照组(97.62±7.88)pg/ml明显增高;而PGE2观察组(82.39±18.12)pg/ml较对照组(119.12±16.22)pg/m明显降低,其PGF2α/PGE2比值显著升高。提示人流术后服用五加生化胶囊,使血浆PGF2α水平升高,PGE2下降,两者比值明显升高,增强了子宫收缩,促进了子宫复旧。

文献报道,血浆内皮素(ET)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产生,是最强的血管收缩剂,对维持血管的完整性有一定的作用,若ET下降会使血管收缩能力减弱,降低子宫内膜修复和血管再生能力,而增加出血风险;血浆一氧化碳(NO)是最强的血管舒张剂,局部过多的NO可增加子宫血流,松弛子宫平滑肌,抑制子宫内膜内血小板黏附聚集而加重内膜出血[6]。因此,血浆ET与NO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的修复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组资料中观察组ET(39.63±8.7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0.76±4.21)pg/ml;而观察组NO(32.19±2.78)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9.76±7.2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术后服用五加生化胶囊有调节ET和NO水平的变化,改变了ET/NO的比值,使之有利于减少子宫内膜出血、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加速子宫复旧和机体的康复。其详尽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五加生化胶囊促进人工流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人工流产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给予五加生化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时间、阴道流血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月经复潮天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PGF2α和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血浆PGE2和NO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对促进流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五加生化胶囊有调节血浆PGF2α、PGE2和血浆ET、NO水平,引起PGF2/PGE2与ET/NO的比值产生相应变化有关。

关键词: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五加生化胶囊

参考文献

[1]卢杰平,刘长丽.中西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8.

[2]肖晓萍,罗萍,杨春花.五加生化胶囊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613.

[3]岳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64.

[4]周力学,周丽玲,谢梅青,等.青春期功血患者妇女子宫动脉RI值与相关血浆中PGF2α、PGE2水平关系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4):194.

[5]张振鄂,翟建平,姜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血浆PGF2α、PGE2变化及活血祛瘀法治疗机理探讨[J].中医杂志,2000,41(9):559.

疗效机制 篇6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眼表炎症是干眼发病的关键环节,抗炎已经成为治疗干眼(尤其是中重度干眼)的重要手段[1]。目前治疗干眼常用的抗炎药物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或环孢素A滴眼液等,然而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存在诱发青光眼及白内障的潜在风险,而环孢素滴眼液则存在降低眼表免疫力及刺激性强等缺点[2,3],因此,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干眼的局部抗炎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米诺环素属第二代半合成长效四环素衍生物, 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此外,米诺环素还具有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等多种特性[4,5],尤其是其抗炎特性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目前米诺环素的抗炎作用已被用于治疗多种免疫及炎性相关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大疱性皮肤病、炎症性肠炎等[6,7,8]。在眼部也有报道米诺环素可以抑制视神经炎模型小鼠炎症基因的表达、减少白细胞粘附及趋化的作用[9]。 这些研究表明,米诺环素可对多种组织发挥抗炎作用。然而,米诺环素对干眼的抗炎及治疗是否起作用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建立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模型,探讨米诺环素滴眼液对小鼠干眼的治疗效果和可能机制,以便为临床上开发新的治疗干眼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材料与试剂

BALB/C小鼠(上海SLAC实验动物中心),米诺环素粉剂(Sigma,美国),苯扎氯铵粉剂(Sigma,美国),荧光素钠液(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苏木素染色试剂(Solarbio,美国),伊红染色试剂 (Solarbio,美国),PAS染色剂 (Promega,美国), IL-1β 抗体(Abcam,美国),TNF-α 抗体(Abcam, 美国),K10抗体(Abcam,美国),GADPH抗体(Abcam,美国),荧光二抗FITC(Dako,美国),荧光二抗Alexa Fluo488 (Dako, 美国), 蛋白定量 试剂盒 (BIO-RAD,美国),Westernblot显色反应剂化学发光法(ECL)试剂盒(BIO-RAD,美国)。

1.2苯扎氯铵溶液及米诺环素滴眼液的配制

1.2.1苯扎氯铵溶液配制简要步骤称取0.2 g苯扎氯铵粉末,加入99.8 ml去离子水中,搅拌后放置24 h,待苯扎氯铵粉末完全溶解后,用EP管分装,置于常温下保存备用。

1.2.2米诺环素滴眼液配制简要步骤将等量的去离子水及甘油混匀,根据滴眼液所需浓度不同称取不同量米诺环素粉末加入到100 ml去离子水及甘油混合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磷酸缓冲对调节p H值,使米诺环素滴眼液终浓度分别为0.1%及0.5%。用EP管分装,置于4℃冰箱避光保存。

1.3实验过程

1.3.1小鼠干眼模型的构建雄性BALB/c小鼠60只(共120眼),体重18~20 g,健康且无眼表异常。 饲养环境:温度(25±1)℃,相对湿度(60±10)%,模拟灯光昼夜更替 (9 AM~9 PM)。其中50只小鼠 (100眼) 予以0.2%苯扎氯铵溶液滴眼,2次 /d(早8∶00,晚18∶00),5μl/ 次,持续14 d诱导干眼模型[10],剩余10只(20眼)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基线对照。

1.3.2小鼠干眼模型的评价及筛选用药第15天根据泪膜破裂时间泪膜破裂时间 (break-up time, 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角膜炎症指数评分筛选干眼模型,BUT:在小鼠结膜囊内滴入1%的荧光素钠溶液1μl,将其瞬目3次后,张大睑裂,秒表计时, 记下最后1次瞬目到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 重复3次,取平均值。筛选条件:BUT(2.5±0.5)s。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小鼠结膜囊内滴入1%的荧光素钠溶液1滴,1 min后,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下观察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情况。评分参照Pauly A等的标准[11],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象限0~4分,总分为16分。0分:无着染;1分:点状着染,但少于30个;2分:着染点数多于30个,但不弥散;3分:明显弥散着染但无斑块状染色;4分:斑块状染色。筛选条件:角膜荧光素染色总分12分以上。

角膜炎症指数评分:角膜炎症指数由3个参数定量组成[12]:中央角膜水肿(0分:无水肿;1分:轻度水肿,虹膜纹理清晰;2分:中度水肿,虹膜纹理不清;3分:严重水肿,虹膜瞳孔窥不见);周边角膜水肿(评分标准同中央角膜水肿);睫状充血(0分:无充血;1分:有充血带但其宽度小于1 mm;2分:充血带宽度在1~2 mm之间;3分:充血带宽度大于2 mm)。 分别评分后将3部分指数相加并除以系数9,即为该眼角膜炎症指数。筛选条件:炎症指数大于5/9。

1.3.3干眼模型的分组及处理根据上述指标选出符合条件的干眼模型小鼠40只(80眼),随机分为A、 B、C及D 4组。其中A组滴用0.1%米诺环素滴眼液,3次 /d;B组滴用0.5%米诺环素滴眼液,3次 /d; C组滴用不含米诺环素的溶剂(溶剂组),3次 /d;D组不予任何处理(空白组)。治疗后第1、3及5天分别行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角膜炎症指数评分检查(方法同前),治疗5天后处死实验小鼠,立即摘除眼球,取下相应组织行实验室检查。

1.4实验室检查

1.4.1 HE及PAS染色按照常规病理染色操作。

1.4.2 K10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加3%过氧化氢室温下孵育,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氢酶活性,PBS液冲洗;加人一抗K10(1∶300), 4℃过夜;PBS液冲洗,加入二抗,室温下孵育,DAB显色,苏木素复染后封片。

1.4.3 K10免疫荧光染色取新鲜眼球组织OCT包埋,液氮预冷后置于 -80℃冰箱保存。冷冻切片, 冷丙酮固定,PBS洗涤,0.1% Triton X-100透膜;PBS浸洗,5%BSA常温下封闭;加一抗K10 (1∶400), 4℃过夜;PBS浸洗,加荧光二抗,室温湿盒内避光孵育;PBS浸洗,DAPI复染并封片。

1.4.4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角膜组织充分剪碎匀浆,加入RIPA裂解液裂解,4℃下高速离心,取上清液BIO-RAD蛋白定量试剂盒进行蛋白定量。制备电泳凝胶,加入样品及Marker,SDS电泳,湿转法转膜,脱脂牛奶封闭,加一抗TNF-α 抗体 (1∶ 500),IL-1β 抗体(1∶500),GADPH抗体(1∶10 000) 孵育,4℃低频摇晃过夜,漂洗滤膜,加入二抗(1∶ 2 000),常温下孵育后PBST浸洗,ECL显影。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Graph Pad Prism5.01进行数据分析。各个时间点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满足方差齐性时,采用Tukey显著性检验进行多重比较,非方差齐性时,采用Dunnet-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各组小鼠临床指标情况

治疗前A、B、C及D组的眼表炎症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2.2治疗后各组小鼠临床指标的变化

治疗第1天,各组小鼠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炎症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第3及5天,A、B组较C、D组炎症指数评分降低(F =6.57及10.17;P =0.001,0.000),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F =5.71,5.36;P =0.003,0.004)。 治疗第3天,A、B组较C、D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轻 (F =4.42,P =0.009)(见图1),治疗第5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1.89,P =0.146)。治疗第3及5天,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之间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炎症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2.3治疗后各组小鼠角膜HE染色情况

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及溶剂组角膜上皮细胞层出现异常增大的空泡样细胞,表层上皮欠光滑,角膜基质内见少许炎症细胞。米诺环素滴眼液治疗组角膜上皮相较于空白组及溶剂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更规整(见图2)。

2.4米诺环素滴眼液对干眼小鼠角膜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小鼠角膜炎症因子TNF-α、IL-1β 较正常小鼠明显增多,而经米诺环素滴眼液治疗后,TNF-α、IL-1β 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6.84及11.6; P =0.006及0.001)(图3)。

2.5米诺环素滴眼液对小鼠干眼眼表鳞状上皮化生的影响

2.5.1结膜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结膜穹隆部石蜡切片行PAS染色显示,空白组及溶剂组结膜杯状细胞明显少于正常结膜,经米诺环素滴眼液治疗后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36, P =0.007)(图4)。

2.5.2 K10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正常组角膜上皮基本不表达K10, 而空白组及溶剂组小鼠角膜上皮均可见K10的表达,米诺环素滴眼液治疗组K10表达少于空白组及溶剂组(F =162.50,P =0.000)(图5)。

3讨论

苯扎氯铵是临床滴眼液中常用的防腐剂,也是临床上引起干眼的常见因素。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模型不仅临床表现类似于人类干眼,而且病理改变也与人类干眼十分相似,包括眼表炎症、角膜上皮细胞凋亡与鳞状上皮化生、杯状细胞的丢失、泪膜稳定性受损等[10]。故本实验采用苯扎氯铵滴眼液诱导的小鼠干眼模型来探讨米诺环素滴眼液对干眼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笔者通过对小鼠滴用苯扎氯铵滴眼液14 d,成功地诱导了与LIN等[10]报道类似的小鼠干眼的发生。通过对这些干眼小鼠使用米诺环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笔者发现米诺环素滴眼液能够延长干眼小鼠的泪膜破裂时间、减轻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及降低角膜炎症指数评分,证明米诺环素滴眼液对苯扎氯铵滴眼液诱导的小鼠干眼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为进一步证实米诺环素对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笔者从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了米诺环素滴眼液对干眼小鼠角膜上皮细胞形态、眼表炎症及鳞状细胞化生等的影响。

眼表上皮与泪膜互相依赖和影响。眼表上皮受损不仅是干眼的表现,它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干眼的发展。本实验结果显示,滴用米诺环素滴眼液后,不仅干眼小鼠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减轻,而且HE染色发现角膜上皮形态更加规整,说明米诺环素滴眼液可以减轻干眼小鼠角膜上皮的损伤,从而对干眼产生治疗作用。

炎症是干 眼发病的 关键因素 。 IL-1β 与TNF-α 是干眼发病中十分常见而重要的炎症因子。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IL-1β 与TNF-α 在各种类型的干眼患者及动物模型中均呈现高表达[13]。干眼的结膜及角膜上皮本身均可以产生IL-1β 和TNF-α,它们不仅对干眼眼表炎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表达水平与干眼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14]。这些发现使得IL-1β 及TNF-α 成为能够准确反应干眼慢性眼表炎症的代表性因子。本实验研究显示,经苯扎氯铵滴眼液诱导的小鼠干眼角膜中IL-1β 及TNF-α 表达明显增加,而米诺环素滴眼液能够显著抑制干眼小鼠IL-1β 及TNF-α 的表达,这与临床指标检查米诺环素滴眼液治疗组小鼠角膜炎症指数评分减轻一致。这些数据表明米诺环素滴眼液能够抑制苯扎氯铵滴眼液诱导的小鼠干眼模型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米诺环素滴眼液抑制IL-1β、TNF-α 等炎症因子的产生相关,但确切的信号通路尚需进一步研究。

眼表鳞状上皮化生是中、重度干眼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干眼病情恶化的表现。有研究表明眼表鳞状上皮化生分为3个阶段:1杯状细胞丢失;2细胞层数增多或表皮细胞增大;3角质化[15]。鳞状上皮化生从杯状细胞丢失的基础上进展而来,最后的结果是使具有分泌功能的非角化上皮化生为无分泌功能的角化上皮。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苯扎氯铵滴眼液诱导的干眼小鼠角膜上皮细胞层出现异常增大的空泡样细胞,结膜杯状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反应上皮角化的特异性标志物K10表达阳性[16],说明苯扎氯铵滴眼液诱导的干眼小鼠眼表上皮发生了明显的鳞状上皮化生。而滴用米诺环素滴眼液后,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更加规整,杯状细胞数目显著增多,K10的表达明显减少,表明米诺环素滴眼液能抑制干眼小鼠的眼表鳞状上皮化生。由于干眼眼表鳞状上皮化生与眼表长期的炎症密切相关[17],而米诺环素滴眼液具有抑制干眼眼表炎症的作用,因此,笔者推测米诺环素滴眼液抑制干眼眼表鳞状上皮化生,可能与米诺环素滴眼液能够抑制干眼眼表炎症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后第5天,米诺环素治疗组与空白及溶剂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并无差异, 可能与小鼠角膜上皮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得随着时间推移,各组间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差异逐渐不明显有关。此外,整个实验中,0.5%米诺环素滴眼液并未表现出比0.1%米诺环素滴眼液更强的治疗作用及抗炎效果,可能与本实验使用滴眼液的制剂工艺不足有关。因为米诺环素是一种呈酸性的脂溶性抗生素,随着药物配制浓度的增加,可能存在药物溶解不充分及药物的p H值下降,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增加了药物对眼表的刺激。 因此,改进米诺环素滴眼液的制剂工艺,是接下来亟需研究的课题。

疗效机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共80例。其中男41例, 女39例, 年龄40~75岁, 平均 (54.5±2.4)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 并且经头颅CT或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有新发脑梗死病灶, 均为首次发病, 有明确的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在4~25分, 发病时间小于72 h, 患者同意。所有患者均为非出血性脑梗死, 无脑血管病后遗症, 非昏迷患者, 排除了影响系统炎症反应的其他疾病及无严重心、肝、肾和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液疾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有高颅压表现的患者适当使用脱水剂降颅压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入院48 h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 (商品名:立普妥,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0 mg, 口服, 每晚一次, 连用两周, 用药期间监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有无其他他汀药物有关的肌肉疼痛发生。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判断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 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变化, 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的抗炎作用。所有患者均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个时间段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6 ml, 检测CRP含量。 (3)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可能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进一步明确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4 d后,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恢复,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周后, 治疗组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肝功能异常、药疹及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神经科疾病, 通常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言语障碍, 口角歪斜, 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的缺失, 起病前多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 严重时影响脑和脑干的功能, 危及患者生命健康[6]。因此, 对于脑卒中应当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及早期预防复发, 所以二级预防就成为脑血管病防治的的热点与焦点[7]。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CRP是在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下诱导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反应蛋白, 临床上将用较敏感的方法测出较低浓度的血清CRP称为hs-CRP。hs-CRP在健康人血清中的含量很低, 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急性期, 含量可急剧增加, 且与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因此目前研究认为C-反应蛋白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重要标记物, 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其升高提示与炎症扩大及斑块破裂有关, 能预测患者脑梗死疾病及死亡的严重程度。免疫组化研究染色实验及病理学研究显示CRP在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沉积, 通过泡沫细胞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痉挛和脂质代谢异常, 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导致纤溶系统失衡, 进而引起血栓形成, 这可能是CRP脑损伤的机制。

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是胆固醇体内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 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 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 增强细胞表面LDL受体表达, 加速血循环中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残粒清除, 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高效且安全的降脂药物[8]。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调脂药物具有独立于调脂之外的抗炎, 延缓动脉斑块进展等非调脂作用, 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9]。其机制可能因为该药物抑制了甲羟戊酸 (MVA) 及其衍生物的形成, 因而具有多效性和多种非调脂作用, 其主要作用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增加斑块的稳定性、抑制血栓形成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抗兴奋毒性神经损伤、抗感染作用、抗氧化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SPARCL研究是第一个前瞻性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TIA二级预防的试验, 认为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80 mg/d) 在无冠心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TIA患者中具有预防卒中复发的作用[10]。他汀类药物是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脂治疗中的主要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使CRP水平明显下降,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其可能通过降低CRP, 阻止斑块进展、稳定斑块减轻脑缺血造成的损害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且临床应用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血清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 的变化。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0例) 及治疗组 (40例) , 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及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 每晚一次, 观察共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 评价其疗效,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治疗组患者CRP降低, NIHSS评分有所改善。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使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明显下降, 并能改善其的神经功能缺损, 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脑梗死,C-反应蛋白

参考文献

[1]刘爱军.两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3) :27.

[2]董衍军.炎性因子与脑梗死[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6) :154-155.

[3]陈小平, 永星, 李小刚.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17) :37-38.

[4]孙红波, 张晓辉.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8) :16.

[5]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6]周建.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0) :122-123.

[7]荣钦锋, 史鹏, 王维.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5) :25-26.

[8]林凯华, 陈旭辉, 吴军.阿托伐他汀钙与辛伐他汀降脂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8) :14-15.

[9]江波.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6) :33.

疗效机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患有2型糖尿病疾 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为(35.49±3.15)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4~10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6.89±2.13)个月;而对照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为25~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42±3.12)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5~10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6.99±2.11)个月,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得知,他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该研究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常规治疗方案如下:给予患者二甲双弧药物服用,并且定期进行检查。而予胃转流术治疗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对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查、了解;2借助辅助医疗器械对患者的十二指肠至幽门下的2 cm处,将患者的十二指肠切断,然后在其残端“U”形缝合,同时将肌层间端缝合;3当完成分离胃体手术后,将空肠提起与胃中部小弯侧进行吻合缝合;4完成上述手术活动中给予患者抗菌、抗感染药物服用,以避免出现感染事件的发生;5给予相应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确保临床治疗疗效。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 患者的临床 各项指标 情况而判 定临床疗 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当患者血糖水平、C肽、胰岛素等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得以有效恢复,则视为治疗显效,当患者血糖水平、C肽、胰岛素等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治疗活动前有所改善,则视为治疗有效;当患者血糖水平、C肽、胰岛素等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治疗前无发生改变,或者趋于严重化,则视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且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该研究对观察 组与对照组 患者分别 给予胃转 流术治疗 方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胃转流术治疗方案背景下,其获得的临 床总有效率 为96.9%(31例),而对照组患者 在常规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26例),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较优越,由此可见,观察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疾病的引起因素有很多 ,其中主要原因有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劳累等,使得患者的血糖不断上升而引发该疾病,同时,该疾病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家庭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 ,需要给予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帮助患者尽快走出疾病阴影。另外,胃转流术具有着风险低、疗效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活动中,给不少患者带来了福音[3]。

根据该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胃转流术治疗方案治疗后,其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较有所改善,并且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所应用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帮助患者解除临床病症,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在2型糖尿病治疗活动中,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值得应用与推广。

综上所述,该研究主要对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机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叙述,希望本研究报告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临床同事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另外,该研究建议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应广泛的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活动中,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机制。方法 该研究选择2014年1—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胃转流术治疗方案背景下,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越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观察组患者在胃转流术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得以有效改善,由此帮助患者解除了临床病症,因此,胃转流术治疗方案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疗效机制】推荐阅读:

疗效试验05-12

初步疗效05-13

疗效对比05-19

护理疗效05-31

药品疗效06-02

疗效满意06-12

疗效评估08-11

疼痛疗效08-12

疗效随访08-14

价值疗效09-03

上一篇:区域分析下一篇:影视片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