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通用12篇)
区域分析 篇1
区域经济是按自然地域、经济联系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 是社会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反映。依托区域经济的规模和范围, 结合自身的辐射范围, 区域物流将区域内外的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输送。在这个过程中, 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及仓储等物流节点现实了有机衔接, 运输、储存等物流基本功能实现了有机集成, 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大大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为区域物流产生的以下各种效应。
一、关联效应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了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 倡导把不平衡增长看作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 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根据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获得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优先发展引致决策最大化项目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所谓引致决策最大化项目就是通过自身的发展能诱导其他项目或部门最快发展的项目。根据“引致决策最大化”原则, 关联效应越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1]。区域物流是个关联效应很高的产业, 其前向关联体现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 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其后向关联体现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仓储、通讯等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对钢铁、煤炭、水泥和制造业的需求;其旁侧关联体现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所有区域的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乃至区域内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产生积极影响[2]。从动态的角度看, 由于区域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大, 因此区域物流产业的增长速度越快, 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大大增强, 致使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地达到更高级的水平, 产出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出效率的提高反过来促进物流产业优化, 进而又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再度提高产出效率, 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上新台阶。
二、资源再配置效应
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使得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断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流动。当生产要素在各区域之间流动时, 区域经济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区域经济系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 二是生产要素流动的贡献。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系统总的全要素生产的增长率, 等于区域经济系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加权平均和再加上一个附加数值。这个附加数值所表示的就是资源再配置效应[3]。区域物流的发展程度越高, 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也越大。流入区域的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因而产生大量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 这些需求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流入区域的资本投入, 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 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 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此外,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 增加区域的输出基础即区域的输出产业, 将启动一个乘数过程, 其乘数值等于区域输出产业与非输出产业的收入或就业量之比。也就是说, 一个区域对外输出的总额越大, 其输出产业的收入就越多。这部分收入除了补偿输出产业的生产费用外, 可以用于满足区域内需要的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业, 以及用于扩大出口。因此, 当输出产业和输出总额越大时, 区域经济的规模和相应的收入就越大。如果从资源配置效应的角度看, 意味着等量生产要素投入于区域输出产业为区域经济带来的收益高于投入于其他产业所带来的收益。然而, 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依赖于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只有在区域物流高度发展的前提下, 生产要素才有条件大规模地聚集输出产业。可以说, 区域物流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就是通过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 特别是加快输出产业的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成本效应
区域经济的形成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区域之间经济分工的结果。分工演化出一系列的经济共生现象: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增加, 贸易依存度、互补性上升, 内生的比较利益增加, 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提高, 产业化程度增加, 自给自足率下降, 生产集中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分工的不断细化客观上要求提高协作水平, 而区域物流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协作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及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的效率和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区域物流的成本效应主要是因为随着区域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各级区域物流中心得以建立。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使得许多物流企业在空间层面集聚在一起, 对于物流消费方而言, 物流企业的集聚使得物流服务功能集中在一起, 这样便于物流服务消费方寻求到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物流服务, 同时减少了搜寻成本。对于物流供给方而言, 一方面物流企业的聚集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大大增强, 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 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 从交易主体行为看, 物流企业的集聚拓展了信息的共享面积, 减少了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阻断, 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 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4]。总而言之, 区域物流的发展改变了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 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由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一个区域网络内各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 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 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 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四、增长极效应
194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 “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地方, 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 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最终影响”。根据佩鲁的意思, 作为经济部门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联系在一起的。后来, 增长极的概念经过改造, 从经济空间逐步转换到地理空间。若从地理角度, 增长极可视为具有高创新能力、高增长率, 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区位, 即增长极。在物流发展规划中, 确定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就是确定区域增长极。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中最重要的是极化效应, 其表现为:由于区域物流的发展,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与初级产品等资源, 被吸引到极点上来, 从而获得各种聚集经济。而聚集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对于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来讲,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对于周边地区而言, 由于大量资源的迁出, 经济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陷入停滞。然而极化效应的绝对优势仅显示于增长极发展初期的一段时间内。随后, 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而不断向外分散的过程中, 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通过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 增长极将其经济动力的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腹地, 从而使跨区域经济通过增长极的带动呈跳跃式增长。
五、“点——轴”开发效应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 增长极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 这些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就是发展轴。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 但轴线一经形成, 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 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 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 就形成点轴系统。区域物流点轴系统中的“点”指的是各级物流中心, “轴”指的是连接“点”和“点”的“基础设施束”。在区域物流网络形成过程中, 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 形成各级物流中心。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将货物快速、安全、低成本地运达顾客, 因此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及其无缝隙的转接能为其实现方便条件。另外, 为了完成无缝转接, 各级物流中心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点”和“点”之间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轴”得以形成并发展起来, “点-轴”模式开始将重点由点转向了轴线。“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 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金融等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扩散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 与区域生产力要素相结合, 形成新的生产力,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锁, 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湖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7) .
[3]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4]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 2002, (1) .
区域分析 篇2
一、自然条件优势
1、地理位置的优势: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来武汉两个月”之称.2、气候特征:地处南亚热带,其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威胁也较大,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不利的影响.季风气候突出.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广州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的偏北风因极地大陆冷气团向南伸展而形成,天气较干燥和寒冷;夏季偏南风因热带海洋暖气团向北扩张所形成,天气多温热潮湿.夏季风转换为冬季风一般在每年9月,而冬季风转换为夏季风一般在每年4月.3、生物资源: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生物栖息繁衍和作物种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已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0科、77属、132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更是荔枝、橙、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40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观叶植物、鲜切花、盆花、盆景、盆桔、观赏苗木、工业用花等,传统品
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4、矿产资源: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探明有储量的29种.在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规模大、中型以上的15种,矿区111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耐火粘土、石英砂、芒硝、霞石、正长石、大理石、矿泉水和地下热水等,其中,建筑用花岗岩储量210816万吨,水泥灰岩储量37604.97万吨,陶瓷土储量2449.53万吨.区内燃料矿产和金属矿产十分短缺,规模均属小型且零星分散.一、经济条件的优势
1、产业优势: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车工业的大发展是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一个缩影。广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组织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骨干项目带动,重化工业和支柱产业持续增长,支撑地位和发展优势基本确立,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能级、带动型方向迈进。
2、金融保险业 :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
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分行和办事处超过3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超过10家。
3、房地产业: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4、电信业: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了高带宽、覆盖全市、可靠安全、技术先进和服务种类齐全的优质宽带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5、GDP: 2008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8000亿元。达821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经济总量依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第三。而人均GDP为81233元(按常住人口平均数计算。折11696美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预计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35%。但财税收入增幅出现回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二、区位优势条件
1、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所在地,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市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因为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
三、人文优势条件
1、文化:广州又称“羊城”、“穗城”,既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优秀旅游城市,还是著名的侨乡。南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广州优美的景色、旖旎的风光,也使得广州常年鲜花繁盛,独得“花城”之雅号。广州有着22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并在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素以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主要有镇海楼、南越王墓、陈家祠、六榕寺、光孝寺等景点,以及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景观:黄花岗烈士陵园、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等。白云山、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麓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看点,与历史景观共同构成了广州市区丰富多彩的景观群。同时,广州还是美食和购物的天堂,老西关里各种别具风味的小吃,遍布市区形形色色的市场,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等都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粤菜的形成历史悠久,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早在汉魏时,广州的蛇肴、烤鹅和鱼羹已有影响;宋末时,宋帝带厨南逃,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州民间;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广州万商云集,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粤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正如广州的文化,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并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称,名扬海内外,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味佳肴,感受这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广州也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
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四、竞争力 交通: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1.68亿吨。黄埔新港和新沙港位于广州东部、珠江的出海口,均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莲花山港、南沙港、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和增城新塘港已开通往返香港的客、货轮,花都区开通往返香港的货轮。内河可沿东、西、北江航道沟通广东省各地和广西,与100多条河道相连接。铁路
广州目前有五个火车站:广州站(客货运)、广州东站(客货运)、广州南站(客运)、广州北站(客货运)、广州西站,组成的广州铁路客运枢纽是我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铁路有京广铁路复线、广茂线、广梅汕线、广深铁路、广深电气化铁路、广九准高速铁路等线路。高铁
运行中的武广高铁、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广深港高铁,建设中的广珠澳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南广高速铁路、京港高速铁路、杭广快速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构成四通八达的路线。轻轨
广珠轻轨、广佛江珠轻轨、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佛莞深城际、广佛珠城际 公路
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105、106、107、324、205国道为骨架,以三道环线为系带,连接各条国道,贯通广东省内98%以上的县、市、镇,并接邻近省市的公路网络。市交通设施和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网: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四条内环路放射线、珠二环。高速公路
广州作为华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最重要的高速公路有广清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原京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广深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广三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广河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广明高速公路、珠三角外环高速公路。经济:
广州开发区工业产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土地面积利用高效。今年1至10月广州开发区累计完成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0多家。重点企业是广州开发区产值高速增长的主力军,产值排名前30名企业1至10月累计完成工业产值上千亿元,占全区的78.64%;今年新投产企业是产值高速增长的生力军,新列入统计的新投试产企业已达60余家,1-10月共完成工业产值25.17亿元,新投试产企业将在次年上半年形成强劲的生产力。
为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以科技兴市,广州市科技局主办了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平台由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一站式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平台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和融资机构参与共建共享,有效串起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上、中、下游各环节,解决企业和个人在成果的研究开发、生产设计、推广转化等环节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技服务力量分散、资金筹措困难等造成的周期过长、成功率低等问题。平台以广州科技成果网为载体,长期在线收集优秀成果及服务需求,为广大企业
区域分析 篇3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改革;实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目前国内地理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区域地理要素的综合性分析素养和区域的可持续性评价与规划技能的培养,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创新实践,体现了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衔接的基本方向。但囿于师范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大多仍固守于教材、理论和繁杂的知识点上,严重脱离了实践性、应用性、技能型的课程设置初衷,背离了高校课程应突出实践性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结合本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于2012年秋季启动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希望以教材内容、基本技能、课堂组织、社会实践、课程评价等方面为改革切入点,努力构建实践性、应用型的特色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区域规划基本技能的人才。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现行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材多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分析理论为主,而且这些理论已分散在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之中,重复率高且引用的数据和实例缺乏时代特色,在当前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快捷化背景下,教材的利用价值十分有限。因此,教材改革的目标是突出四个特色。
时代性。尽可能缩小基础理论的篇幅和内容,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案例作为教材的支撑,对于规划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地从网络资源库、兄弟院校以及本市规划部门中进行遴选,将最近3年内的规划案例或5年内的经典案例纳入新编教材,并且逐年更新,从而提高教材可读性、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亦使教材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实践性。区别于原有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偏向于理论介绍,新教材内容更注重学生实践素质培养。与自编教材相配套,编纂了区域规划实践教学手册,主要内容涵盖城市社区、产业集聚、交通网络、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野外调研的目标、方法、信息采集与室内作图等实践性内容,这些实践活动均在本学院既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此外,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与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结成实践小组,完成相关的区域规划设计任务。
应用性。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能主要安排ArcGis、MapGis等软件课程的学习,但区域规划课程很少用到这些地理空间分析软件。为满足规划课题的实践需要,从开课伊始就将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列为重点技能培养点,以便学生较快融入实践性课题的开发与设计,进而提升自己的规划能力。
地方性。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多数来自省内,实践性教材的编写重点突出本市、本地区、本省内的规划设计案例,以便学生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地关系诸方面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创作出地域鲜明、展示现代、接地气、衔人脉的规划作品。
二、基本技能的培养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落脚点是区域规划要素的合理安排与设计,所以技能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规划设计能力是一种综合技能,分散开来包括要素的功能分析能力、构思方案的创新能力、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融合能力以及计算机制图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
实践教学是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贯穿的惟一主线。首先,任课教师围绕典型案例分析作品的创作思路、自然布局、艺术特色、人文内涵、社会效益、可借鉴性等特点,向学生阐明优秀的设计方案多源于多要素高度综合后的巧妙构思,这种构思大多与地域性的人地关系和历史人文的传承及创新相关。然后让学生对同一课题进行构思性设计,通过讨论得出几个代表性方案,并进行评价性比较,让学生获取不同设计思路的优劣并获取新的设计灵感。
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途径是参与具体的规划项目。本学院长期与本市的三个市政园林规划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每学期都安排两轮学生到公司实践学习,为期三周。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规划项目的实际操作,实训经历可大幅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另外,本学院在长三角、嵩山旅游区和本市的三个产业集聚区有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野外勘查、实地调研、景观综合、信息采集等学习目标。
三、课堂组织与教学实习
1、课堂教学的组织
突出项目引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由具体的规划项目引出问题、围绕项目提出设计方案和目标、围绕项目学习区域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技能、在项目目标的引导下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制图。总之,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均围绕完成具体项目而展开。项目教学的课堂组织需要教师对“项目”有深度理解,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出科学的任务分配方案,巧妙地引导学生完成细化目标。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初次接触项目教学的学生会对分配的学习任务产生心理压力,但随着对具体任务认知程度的加深和知识储备的积累,能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热情,所以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其教学效果的优越性十分突出。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载体,实践证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对技能的掌握只能通过自身能动的努力实现。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组织的作用,将全班学生分组,并由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各成员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困难,然后开展周期性学习帮扶活动。通过日常教学对比发现,基于学习小组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率远好于教师统一组织下的课题教学。鉴于学习小组可以引起学生自我学习的主体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可以充分释放,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课后研讨,效果都比较理想;不仅如此,通过课堂成果对比和教师评价还能形成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态势。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目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能力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地理要素的综合能力、指标评价的建模能力和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院内开设三项技能的专题讲座,请同行专家或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二是安排学生到园林规划公司进行技能实训;三是每学期定期开展基本技能竞赛活动,给予优胜者以物质和名誉奖励。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三项技能的掌握程度达到良好等级的达七成以上,共有19位学生在三项技能竞赛中获奖。目前,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在大三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技能热”的学习氛围,为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实习的组织
教学实习是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的核心环节,更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过去主要依托本院建立的中原电气谷和长三角两个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由教师带队到企业、产业集聚区进行实地观摩,实习结束由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获得规划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这种忽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过程只能是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难以反映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目前的实践教学突出以实践规划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到园林规划公司顶岗轮训,安排学生参与具体规划项目,使其熟悉区域规划工作的组织、方法、程序,并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建模分析与软件制图技能。
四、课程评价的改革
经过三年多的课程改革试验,初步形成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综合评价的的基本思路。
对学生学习效果突出技能性评价。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试卷成绩评判学习效果的现状,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本课程的期末考试自2012年秋季以来采用项目考查法对学生进行技能性评价。该技能性评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出项目的基本参数和规划目标,让学生书面给出项目的设计思想、理论依据、实现途径和未来展望。第二阶段,依据自己的书面方案上机绘制项目的规划图。第三阶段,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设计进行展示答辩,由评委组进行打分评判。
对教师课堂组织突出引导力评价。项目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对案例的全面解析,而在于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思考以及目标任务的细化与科学分配,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目标。教研室定期对开展项目教学的教师进行课堂组织评价,其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能力是核心指标,其次是考查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质量与效率间接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
内需的区域分析 篇4
扩大内需的方针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就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提了出来。但从过去十几年的情况来看, 扩大内需的结果更主要的体现在了国有投资的增长和扩张方面, 最终消费的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资料:2007年我国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达51.2%, 而消费只占48.2%, 其中扣除政府消费14%之后, 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4.8%, 已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状况表明, 投资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与消费的增长是不协调的。更重要的是, 居民消费份额的持续下滑, 意味着经济增长并没有同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和福利。作为我国内需的基础, 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在国外需求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 我们不得不把扩大内需的着眼点放在刺激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方面。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就必须从城市和乡村区域差异的角度来对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而扩大我国的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1 城乡居民的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经济直到目前仍然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分布的差异。伴随着经济的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的同时, 差距也在不断变化并逐渐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1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居民的收入一直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 但是进入“九五”以来, 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增长幅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1999年增长幅度仅为2.22%, 大大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自1978年以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尤其是自1998年以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表现出扩大的趋势。图表反映的只是名义货币收入的差距, 如果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福利补贴考虑在内, 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1999年之后,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不断的创造收入差距的历史新高。
1.2 消费差距不断扩大
从生活消费支出比来看, 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不断变动的, 但是整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 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从1985年的2.1上升到2004年的3.3, 扩大了1.2倍。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但是由于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 最终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1.3 储蓄差距扩大
居民储蓄是其收入的增函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必定反映在居民储蓄上, 从居民储蓄差距上也可以看出城乡的差距。根据中国金融年鉴统计所得的数据分析整理得到, 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9年才达到30.89%, 但是占人口30%左右的城镇居民占有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比例最小的1984年也达到了63.9%, 而1999年竟高达81.2%, 自1996年后, 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80%以上。所占比例最高的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余额为农村居民人均存款的近10倍, 差距十分悬殊。
2 扩大内需的重点区域分析——农村
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 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 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原因, 当务之急是采取一切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2.1 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础
在目前情况下, 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偏低,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 消费结构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制约不大。但农村居民受收入水平的制约, 在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后, 农村居民对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比重不仅没有上升, 反而有所下降:1990年二者的消费比重分别为7.8%和5.3%, 1994年为6.92%和5.45%, 1998年分别降为6.17%和5.15%, 随着收入的增加, 农村居民的消费会同比例增加, 存在较大的边际消费倾向。采取家电下乡政策也好, 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政策也好, 都只是一些辅助性的措施,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点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消费自然会跟着有所提高。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保持现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 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积极鼓励农民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密集型利益联结机制,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就业, 增加现金收入, 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
2.2 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消费环境差, 也一定程度阻碍了农民消费能力的实现。在我国现阶段, 影响消费增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消费市场而引起消费信心阻隔;二是农民基础设施的落后, 阻碍了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从而影响了广大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另外, 一些农民的消费观念落后, 预期支出增加、产品的适用性差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另一方面, 国家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同时建立农户自我资金积累的投资机制。特别是农村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 既可以使农产品及时转化为商品, 增加农民收入, 又使得所需要的工业品能够及时组织进来, 解决了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消费的热点是家电产品, 应加快农村电网、电视转播站等设施建设, 企业可针对农村消费环境差的情况, 增设商业网点, 加强售后配套服务, 让农民买得放心, 用得称心。我国农村消费目前主要停留在吃、穿、住的物质消费上, 精神消费还很欠缺。这说明农村市场在精神消费方面存在巨大潜力, 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 适当拓展消费领域, 发展旅游消费, 信息消费, 特别是文化消费应大有可为。
2.3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支付能力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民负担过重上, 农民负担过重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支付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富裕程度逐渐提高, 而农民承受的负担却与日俱增。一些地方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现象相当突出,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而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一直是长期以来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实施费改税, 用规范的税收取代不规范的各种收费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种有效形式。一些乡镇出现的向农民乱收费, 农民负担反弹的情况, 原因在于乡 (镇) 村二级财政负担过重, 吃财政饭的人员过多, 财政亏空较大。因此, 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应与农村行政机构改革同步进行, 注重从治本上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的源头, 这样在农民收入一时还难以有大的增加的情况下, 通过减少各种不合理的经济负担, 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增加农民的消费热情, 扩大农村需求。而完善农村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不但可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还可以增加农民对于消费的心理支付能力, 变潜在消费能力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2.4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
政府部门要适当减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税收或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置营业网点、更新设备。涉农金融机构应积极主动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投入, 将“三农”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改善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品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赢。这之中, 要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三农”经济的支持作用, 引导其参与农村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农村金融改革总体规划, 发挥农业银行在畅通农村汇路、提升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中所起的作用。要结合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 利用其在农村和城市网点分布密集、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优势, 发挥其贯通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
尽管目前农村转账需求较少, 但是农村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企业和其他频繁来往于城乡之间的主体却是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潜在使用者, 为此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着力于这些群体。目前收购商、农村经纪人在面向农户收购农副产品时, 需用现金逐笔结算, 存在现金交易引发刑事案件和农户收到假币的危险。利用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自助工具将款项转入农户个人结算账户上不仅可以大量减少现金使用量、消除潜在风险, 农户还可及时查询款项, 节省了往返金融机构的时间和精力。
3 深度扩大内需的区域分析——城市
由收人决定的城乡居民的消费已处于消费的不同层次:城镇居民的消费在目前的收入水平和收人增长水平下已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后, 对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趋于饱和、消费比重下降, 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12.1%降为1994年的8.82%和1998年的8.24%, 衣着消费比重由1992年的14.08%降为1994年的13.69%和1998年的11.1%, 消费已经不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同幅度增加, 也就是说, 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已逐步降低。只有城镇居民的收人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出现, 才有可能出现消费结构的变化, 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才有可能提高, 而在城乡收人差别已经较大的情况下, 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是不可能的。
要刺激城市消费增长, 应联系城市居民的生活实际抓住消费热点来扩大城市居民的内需。热点中的热点当属住房消费, 住房消费在取消福利分房、实行货币化、商品化住房分配制度、变集团型消费为个人商品化消费的政策导向下, 潜在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外的经验, 住宅业被称为“永恒的产业”, 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而且住宅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发展对于解决目前严峻的就业问题也大有影响, 因此重视和科学地引导房地产业的发展,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向北京、天津这样的流动人口居多的大城市, 住房消费将会成为刺激消费增长的主力军。其次, 汽车作为万元级以上的消费产品, 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需求, 正成为当前城市居民的新的消费热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受需求、购买力、国家消费政策、汽车消费环境改善等因素的影响, 汽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居民家庭。再次, 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富足, 必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必然会带来对旅游、信息以及教育培训的消费, 合理的改变旅游、信息以及教育培训的投资结构, 打造一个健康良性的消费市场, 必将使这些方面成为引领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大背景下, 从城市和乡村区域差异的角度来看, 启动农村的消费市场是扩大我国内需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将潜在的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而对于我国城市地区而言, 虽然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没有撞上天花板, 但是相对于农村而言应联系城市居民的生活实际抓住消费热点来扩大城市居民的内需。
参考文献
[1]李君茹.论当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 2009-02.
[2]柳思维.关于重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思考[J].消费经济, 2001, (3) .
[3]叶宗裕.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 2007, (6) .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篇5
长江中下游区开发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水热条件,开始大规模开发。晋朝到宋朝曾出现北方人口和文化、经济南移的高潮,本区很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近代,本区又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陆的工业中心。
1949年以来,本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重要的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沿海战略的实施,给本区带来新的机遇。江苏、浙江经济迅猛发展,湖北、安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进入90年代,以浦东开放开发和三峡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为动力,推动本区经济实现新的腾飞。本区在全国经济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1.优越的区位条件。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提出要建设沿海和沿长江地带组成的“T”形国家级产业发展轴的战略,旨在通过沿江开发,延伸拓展沿海的对外开放,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长江沿岸与海岸带一级发展轴线构成的“T”形开发空间结构,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空间分布的基本框架。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本区地处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及多条铁路、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他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2.良好的空间资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低山丘陵是发展经济林果、多种经营的理想场所。低平的地势也给工业发展和交通建设带来了便利条件。低平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是本区空间资源的显著特征。
3.投资环境优越。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将本区连结成水运四通八达的整体。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上海、宁波、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组成本区水运网络的骨干,为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区重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的有京广线、京九线、皖赣线、京沪线、沪杭线、焦柳线,东西向的有南京—九江—武汉、汉丹线、襄渝线、浙赣线、湘赣线、湘黔线等,形成纵横交错的铁路交通网络。
近年来,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发展很快,201、205、207、330、317等国道在本区纵横交织,形成公路体系的骨架,地方道路分布于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之间,客货运量都很大。
近年来,现代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为区内外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本区人力资源丰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十分突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吸收剩余劳动力,有组织地安排劳动力输出是解决劳动力过剩的有效途径。本区“苏南模式”是农村“城市化”的成功经验,浙江温州地区、安徽无为县在劳动力异地消化方面成效显著。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1949年以前,江浙及沿江一带就是我国近代工业的重心之一,资本相对雄厚。1949年以来又进行了不少资本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沿海战略的实施,本区资本积累迅速提高。
本区技术力量、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千人占有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市场容量大。本区是全国市场重心区,区内人口多,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社会总需求量大。城市数目多,物资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及各种商品的批发、零售市场都很发达。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黄淮海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一、优势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黄淮海地区位于华北、华东和华中三地区的结合部,依山襟海,海陆兼备,面向东北亚和太平洋,背靠“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处于我国北方沿海黄金海岸环状经济产业带的南半部,大部地区属于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东部沿海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又一个跨世纪开放和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全区以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济南、郑州等特大和大城市为中心,以中西部内陆广大腹地和晋陕蒙能源基地为依托,以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秦皇岛、天津新港、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群为前沿,以京广、京沪、京
九、京山、胶济、新石、陇海等干线铁路为纽带,联结全国和世界各地,不仅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通向海外并与国际经济相接轨,参与东北亚和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而且也是中西部内陆广大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和外引内联的重要通道与出海口,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资源丰富多样,具备发展多种产业的物质基础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矿产、海洋、农副产品、旅游等多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各类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邻近交通线和消费地,开发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及加工工业、海洋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综合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拥有面积达32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平原,还有3 000万亩的后备宜农荒地资源和 550万亩沿海滩涂资源。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加之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期,光热水土资源匹配较好,有利于农林牧业综合发展,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其次,区内蕴藏有上百种矿产资源,其中黄金、自然硫、金刚石、石膏、水晶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石油、煤炭、铁、铝土、石墨、菱镁矿、岩盐、萤石、大理石、石灰石的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沿海地区的海盐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上述矿产资源中,对本区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一是能源,二是铁矿,三是建材。1990年,本区煤炭保有储量约77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6%,开滦、峰峰、平顶山、兖(州)滕(州)、徐州、淮北、淮南等为我国著名的煤田。在黄河三角洲、冀中和豫东北平原、渤海湾沿岸,集中分布着胜利、华北、冀东、中原、大港和渤海等具有全国意义的油气田。冀东铁矿探明储量达56亿吨,是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建材资源在区内分布广、储量大,其中以石灰石、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石英砂最重要。此外,本区沿海地区为全国著名的盐场,近年又陆续发现了储量十分丰富的地下钠岩盐矿,仅在黄河三角洲和苏北的淮阴—徐州一带,就发现了两个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5 800亿吨和 4 000亿吨的特大型盐矿。
黄淮海地区山、海、河、湖、泉兼有,自然风光优美,人文胜迹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山海关、故宫博物院、圆明园和颐和园、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承德避暑山庄、东岳泰山和北戴河、昌黎、烟台、威海、青岛、连云港等海滨旅游胜地,以及海上仙境蓬莱阁,道教胜地崂山,泉城济南,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徐州汉代“三绝”(汉墓群、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等一大批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北京、天津、郑州、济南、青岛、曲阜、邹城、开封、洛阳、徐州、淮安、毫州、安阳、商丘等18座城市又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3.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及水果基地
黄淮海地区农耕历史悠久,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995年,全区耕地面积31 365万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22.02%,但却生产了全国 27.9%的粮食、40.8%的棉花、24.4%的油料、31.8%的水果、25.1%的肉类、21.6%的水产品。目前该区是全国粮、棉、油生产大县分布最集中的地区。1995年,在全国农业增加值总量前100位的县(市)中,本区有34个县(市);在全国粮、棉、油总产前100位的县(市)中,本区分别有35个、40个和61个县(市);在全国猪牛羊肉总产、水产品总产和水果总产前100位的县(市)中,本区分别有33个、22个和40个县(市)。全区人均粮、棉、油、水果及肉类占有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区内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及河南三省二市合计,人均粮食达413.1公斤,超出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27.8公斤),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及水果生产基地。
4.工业基础雄厚,但轻重工业发展不够协调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拥有许多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总量规模较大、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区内仅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1995年工业总产值就达21 169.78亿元(当年价),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0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14 499.6亿元,占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8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7 489.42亿元,占全国的 22.4%。
本区工业部门结构上,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在上述五省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58.75∶41.25。重工业中以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基础工业为主体,其中原煤产量占全国的20.72%,原油占31.63%,发电量占21.50%,钢占25.58%,水泥占26.84%,化肥占23.42%,纯碱占47.51%,烧碱占32.96%。与重工业相比,本区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且以传统的纺织、食品等行业占优势,其中棉纱和棉布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1.1%和28.4%,饮料酒占27.9%,机制纸及纸板占33.23% 等。总的来看,本区工业仍以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除北京、天津、青岛等少数特大城市外,尚处于起步阶段。
5.基础设施较完善,投资硬环境较好
黄淮海地区除拥有能源资源优势外,还靠近全国最大的晋陕蒙能源基地,是“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区内一次能源总体上自给有余。以本区为基础的华北电网是我国最大的电网,其中火电站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1/3强。区内交通便捷,以“三纵四横”的铁路干线(“三纵”为京沪、京
九、京广线,“四横”为大(同)秦(皇岛)线、胶济—石德线、新石、陇海线)为骨架,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网络,并同它们所连接的沿海港口以及北京、天津、济南、青岛、郑州、徐州等大型机场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航空、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的运输网。区内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北沿海、京汉广、京九
九、京宁、郑徐等国家级光缆均以本区为起点或通过区内,同国内外通讯联系极为方便。较为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及其良好组合,使得本区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投资硬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并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6.科技教育发达,人才和智力优势明显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智力密集程度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约1100多个,占全国总数的21.5%;有高等院校247所,占全国的27.4%。1992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6.83万人,占全国的22.7%,每万人口中的各类科技人才的拥有量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教事业较发达,以及人才和智力优势,对促进本区今后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限制因素
1.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态环境较脆弱
黄淮海地区地处中纬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历史上旱、涝、盐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态环境较脆弱,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近40多年来,经过不断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程度有所减轻,但隐患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①旱涝灾害潜在威胁仍较大。其中尤以春旱夏涝最为严重,且常在年内交替出现。据统计,自50年代初以来,本区发生的旱、涝灾害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是我国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②盐碱土、风沙土、砂姜土等低产土壤面积比较大,治理改造任务仍较艰巨。据有关部门统计,本区现有盐碱土3 499万亩,风沙土2 299万亩,砂姜土 3 900万亩,合计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 30.9%,是影响本区农业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素。③环境恶化,生态灾害加重,主要有水环境污染严重、山区及丘陵区的水土流失、平原地区的风蚀、滨海地区的风暴潮和海水入侵等。2.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趋加剧
黄淮海地区由于大气降水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和年际变率大,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本区水资源总量仅为1427.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03%。人均水资源量为791立方米,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7 635立方米,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34.1%和25.8%。特别是在人口和经济较集中的京津唐地区、山东半岛、河北省南部平原等地缺水问题更为突出。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在现有的工程设施条件下,黄淮海平原在中等干旱年的可供水量为613.5亿立方米,需水量为695.5亿立方米,年缺水量约达80亿立方米。今后随着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到本世纪末,年缺水量将达117.2亿立方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3.与发达地区相比,改革开放程度较差,经济增长相对较慢
实证分析我国棉花区域规模优势 篇6
【关键词】棉花;比较优势;区域
一、指标说明
生产规模指标是衡量地区生产规模优势的常用指标,通过一个地区目标研究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所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该比例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考察该种作物在该地区种植业生产上的相对重要性及规模优势。是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种植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规模可以分成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农业生产上其分别的表现形式是单个农家的规模扩大,即农产品种植的选择专一化。外部规模经济及区域该作物的统一规模扩大化,由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共享的信息和技术等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一般规模经济就像无形的手可以用市场调节农户的行为,在一定的时间里,规模呈上涨趋势,就意味着市场需求度在扩张,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
SACIJ —为I区J种农作物的规模优势系数;
GSIJ —为I区J种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
GSI—为I区全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GSJ—为全国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GS—为全国全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优势判比:
SACIJ >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J作物生产具有规模优势
SACIJ<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J作物生产规模处于劣势
SEAC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
二、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政府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辑《中国统计年鉴》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辑 《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04
对比区域选择三大产棉区中13个棉花主要省份选取1990年到2006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规模优势系数时考虑的全部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糖类、麻类、烟叶、蔬菜与瓜果七大类。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规模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规模经济一个是外部规模经济。对于棉户来说内部规模经济是单个农民棉花种植面积的相对扩大,其优势体现在固定成本的分摊下降和技术的熟练度提高上。而外部规模体现在该区域棉户的增加导致大面积的集体年片种植棉花上,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模仿和推广上面,比如棉花平台的构建、政府技术的培训、新种的引进等。
规模优势最终会导致棉农成本的降低、技术的提升和产品质量提高上。一般规模经济就像无形的手可以用市场调节农户的行为,在一定的时间里,规模呈上涨趋势,就意味着市场需求度在扩张,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各省份棉花规模优势的表现是各省份棉花的种植面积占该省份总农产品面积的百分比与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农产品面积的相比数据。大于1则规模优势存在,小于1则不具有优势。
表1分析:
1.从整体看来,我国棉花生产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但单户规模小
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以及美国农业部(USDA)等资料,棉花种植面积居前八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国、美国、巴基斯坦、巴西、乌兹别克斯塔、土耳其和澳大利亚。在世界主要产棉国中,印度是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的种植面积基本在8000千公顷左右且在呈递增状态,中国在2004-2006年平均种植面积在5200千公顷左右。但由于印度的单产一直较低,所以总产量居世界第三,而中国的单产较高所以每年的产量具世界第一,每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
与西方国家农场相比,我国农户的生产规模较小,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较小,对其种植行为影响较少(江东坡,2004)
2.从各省份来看
各省份的规模优势没有太大的变化。有规模比较优势的七大省份一直保持平均规模优势,而具有规模劣势的六大省份也没有改变其劣势的地位。其中变化较大的省份是山东和新疆。山东省的优势是逐年上涨且幅度较大。新疆呈现波动状态,与00-03年达到最高峰10.35。
(1)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省份排名是: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安徽。
新疆在二十多年来在种植规模上具有绝对优势即使在棉花规模最低年份1990年其规模优势指数也是在3.88远大于中国其他省区。80年代10年,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的5.3%,进入90年代,棉花生产呈较快速度发展,植棉面积占全国14.3%,2000-2006年全疆植棉面积占全国的31%。新疆棉花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原因不单是生产效率高更有益于国家重视新疆棉花基地的建设。“七五”期间国家在新疆共投资1398万元建立了9个优质棉生产基地。“八五”期间又在新疆建立了5个优质棉生产基地。“九五”期间,国家给新疆棉区的政策是:核定基数、确保调出,逐年递增,稳定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大体环境棉花产业“四个不可逆转”(棉纺产能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棉花消费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需求拉动生产棉花生产规模扩大的态势不可逆转,棉花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的态势不可逆转)的环境下对新疆的棉花政策要求是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毛树春,2006)。03年发布了优势农产品 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提出新疆是棉花种植的优势区域之一。在将来的种植中,新疆也具有相当的土地潜力(杜岷,2006),其规模比较优势有继续扩大的空间。新疆的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来源于它拥有宜棉荒地面积约5000多万亩,且土地平坦,土质疏松具备增加棉花规模生产的巨大潜力。
山东棉花规模增加的同时粮食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在进行棉农调查时发现山东棉农增加种植的决心很大。其主要原因有一价格利益,二是优质抗虫棉生产收益明显,三是抗虫棉的大范围推广种植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用工相对较多的棉花种植比较适合劳动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家中的农户生产。
河北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是近期国内棉花市场行情看好,棉价稳步回升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省份有:湖南、陕西、江西、四川、甘肃、浙江。
在13个主产棉省四川是最弱的优势的一个省份在最近几年规模优势达到最低点0.11。
从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规模优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自然条件对规模的大小有直接关系,长远看来,棉区的变迁方向是向宜棉区发展。国家政策影响(棉花国家定价政策、行政干预棉花生产、政策扶持基础设施等)对生产规模的影响很明显。机会成本也是另外的一个影响因素,机会成本的大小决定了农户的生产方向。
3.从区域看来
The comparitive advantage of area scale in China
从图1可知:西北内陆区域有较强的规模比较优势,黄河流域规模接近于平衡,长江流域相对规模劣势。
各区域优势度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分散化与集中化,长江流域包括8个省份的南方棉区,黄河流域包括8个省份的北方棉区,而西北部包括新疆和甘肃两个棉区。东部的两个棉区生产是高度分散化的,农户具有鲜明的多种经营特点,因此规模集中性较差。而在西北棉区,棉花生产的专业性强,农户生产棉花的专业程度高,一些农户专门从事棉花生产,因此生产集中性更强。
第二,机会成本,在南部棉区主要替代作物是水稻和油菜,在北方棉区则是玉米,在西北棉区主要是瓜果类产品。因此,糧食的变化对南方棉区和北方棉区的影响作用较大,特别是在中国提出粮食安全系统保障的政策后,两区的争地情况更是突出。
参考文献
[1] 刘运梓.《比较农业经济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260.
[2]安海燕.《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生产优势比较研究》[J],2008.21,9322-93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5,908-909.
[4]海闻.《国际贸易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185.
[5]洪名勇.《建设新农村与贵州三农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0-127.
[6]贵州统计局.2007贵州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2008.
区域分析 篇7
区域物流是空间范围建立在区域基础之上的一种宏观物流, 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 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 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 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 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的物流活动。区域物流以地理区域划分为依据, 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运输及管道输送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有机衔接。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以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 并将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结合,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在论述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其作用的内在机理。
二、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主要体现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能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保障,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是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为基础,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认为, 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 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来源。在社会化大生产中, 生产过程完成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 才可以将生产的物质实体送达消费者手中, 而分配和交换主要是通过物流来完成。因此, 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 只有物流的发展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正常运行。在一个区域内不同的地方展开社会专业化分工, 必然引起生产产品在空间的位移, 从而产生物流的需求。社会专业化分工越高, 产品的集散在规模上就越大, 需要更多的物流需求和供给之间来解决产品在时间性、空间性距离的问题, 而通过物流这个纽带可以将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 从而使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实现。综上, 在一个区域内, 完善的物流网络系统是保证本区域社会专业化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 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起到前提保障的基础作用。
(二) 区域物流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 (Francois Perroux) 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能够通过“极化效应”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其他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 进而能够使这一地区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区域物流作为一个“关联效应”显著的复合产业,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能够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已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一方面, 物流业本身对GDP增长的贡献大, 区域物流是区域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区域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与带动效应。区域物流产业是一个经济区域的主导部门, 但它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 它是一个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业务领域, 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 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与带动效应。
(三)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除了对经济增长起支撑作用和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外, 区域物流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区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我们可以从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找到依据,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物流可以进一步深化分工, 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中,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 分工越深化, 生产率就越高;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 带来收益递增;当物流发展到现代阶段, 出现了新的组织方式———物流联盟, 这种新形式的组织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可以提高效率, 降低交易费用。
2、区域物流带来科技进步,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马克思以及熊彼特等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 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区域物流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 因此, 区域物流带来的技术进步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3、区域物流可以改善投资环境, 引进外资。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一个可能源泉是投资, 因此, 当资本积累转化为投资时, 投资就可以进一步带来经济的增长。随着区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形成, 专业化、市场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管理水平高、能提供综合服务和效率高的物流供应商的成长, 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到本区域来投资。
4、区域物流可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
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由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决定的, 物流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的产业, 也是劳动密集的产业。物流产业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 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因此, 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来影响社会人力资本的投入, 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任何一方的发展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作用和影响。区域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够加深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促进分工, 同时, 区域经济的发展, 又能够促进区域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并形成反馈环。在适当的条件下,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 促使两者协同发展, 并向更高的水平演化。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两者相互作用机制, 如图1所示。
(一)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 作为区域经济系统一个组成部分的物流产业, 其功能的提高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区域物流是承担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生产要素和产品等空间位移的主要载体, 因此, 区域运输系统不仅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 而且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
第二, 运输系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功能的提高, 能够加大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后, 不仅可以提高区域可达性, 降低运输成本等直接效果, 而且还可以降低区域产品成本, 扩大产品市场规模, 增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等一系列良性的间接效果。随着一个区域运输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不断增强, 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分工协作就会越来越明显和集中, 其主导产业得到加强, 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区域运输条件的完善, 不仅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而且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原有的联系, 扩大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同时, 便捷的交通条件还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区域优势, 不断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这对于本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 形成新的优势产业, 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 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 整体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 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效果, 而且能够使区域内各部门以及园区紧密的联系, 形成网络, 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 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区域经济活动的增强, 而经济活力的增强, 必然以原材料、产品以及人员流动增多为前提, 随着物质和人员位移的不断增加, 必然引起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增长, 而需求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供给量的增加, 从而可以促进区域运输的发展。
另一方面, 一个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说明这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也相应的提高, 这必将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 而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区域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增加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 能够促进区域物流子系统的功能的进一步加强。
总之,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相互作用是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能以某种方式不断增加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使区域经济与区域内物流产业相互推动, 产生良性循环。这样, 由两者构成一个多环正反馈的系统, 子系统内每个环节功能的提高都会引起下一个环节的变化, 促进其功能的不断增强, 并依次传递, 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网。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探讨[J].物流技术, 2012, (11) .
[2]毕建伟.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3]夏锦文.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J].江苏商论, 2010, (09) .
区域分析 篇8
区域创新系统, 是在一定区域内由相关部门与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新网络, 主要职能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倍增效应、优化创新效率。目前, 科学技术逐渐制约了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甚至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竞争态势十分严峻。当今时代, 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息息相关, 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地区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保障。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 再加上产业大转移、结构大调整带来的不可靠因素等, 区域就业大幅度增加, 产生诸多压力, 因此提高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推动十分紧迫, 在此大背景下, 必须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 加大创新力度,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一) 推动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区域内的企业发展情况决定,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研发, 落后的技术与产品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依赖于其所在区域的创新系统运行状况。与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及服务水平相比, 一个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只有具备独特优势, 才能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 这就是特有的竞争优势。首先,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大多认识到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并以此类推影响到市场有关产品的价格情况, 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多利益。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体现在诸多方面, 但是所有的竞争优势形成都离不开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例如, 企业可以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加强基础创新, 从性能、品种、包装、质量等多方面体现竞争优势, 并对生产设备加强技术创新;同时, 在流通领域也可推行技术创新, 以优质的售后服务等加快企业发展。其次, 从产品流通的生命周期来看, 一个企业只有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提高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生命周期也是与核心技术周期及核心产品周期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以及人民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 主导产品的寿命也有所缩短, 所有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都会过时, 并且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只有加强区域创新系统, 不断以新产品替代旧产品, 强化市场的生命周期, 才能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阶段, 提高可持续竞争力。
(二) 促进区域知识水平进步
通过知识的优化整合实现区域知识创新, 可提高可持续竞争力。在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知识资源, 广泛分布于各区域的各项组织或个体中, 如果一个区域缺乏促进个体实现知识共享的机制, 那么个体知识层次的高低就与区域竞争优势毫无关联, 区域中各个阶层组织的知识积累与扩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知识扩散与传播程度, 如果组织内不能建立科学的学习环境, 那么组织知识层的提高就会趋向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对于特定的区域来说, 在各项组织与个体中存在的知识可能是杂乱无章, 这种堆积的知识数量较庞大, 但也正是由于此杂乱无章, 才无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或发生应有的作用。因此, 通过区域创新系统解决知识的无序化与分散化, 充分发挥知识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并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充分调动区域知识主体的积极性, 对现有知识实现有效整合, 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聚集并扩散知识的过程中, 注重过滤与筛选, 剔除不良信息, 确保区域知识运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持续竞争力。
(三)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与前提, 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 就不可能振兴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增长质量, 主要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不断开拓创新, 因此区域创新系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个主体, 首先, 可以为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发展提供技术与经济保障, 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转化科技成果,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质的飞跃。其次, 区域创新系统利于引入优质的经济资源,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创新物资及服务动力, 促进区域可持续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另外,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可加快区域经济朝向现代化进程迈进, 给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技术动力。还应认识到, 区域创新环境也为区域持续竞争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氛围, 确保区域竞争力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
(四)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通过系统中各主体间的互动, 持续提升创新动力, 加快创新的传播、推动产业发展, 由单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扩散到产业集群中, 进而加快区域产业的结构升级。首先, 区域创新系统能较好调整产业结构的类型, 以高新技术产业改善传统产业, 推动新兴产业与替代产业, 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以此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原有产品的变化, 当推出全新产品时, 可在原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 赋予产业结构新内涵。其次, 区域创新系统能提升产业的发展方式, 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会加剧激烈的竞争, 产业模式也会有所转变, 最终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 促进可持续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再次, 区域创新系统能有效扩大技术产业的规模, 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深加工的精度, 最终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促进产品质量和利益的有机结合, 形成产业持续竞争力的规模优势。
三、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关系模型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及持续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再加上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区域持续竞争力主要来自区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产业结构升级, 这三项活动多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发挥。同时区域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转也与区域创新环境及创新资源密切相关。因此,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关系如下:首先, 区域环境的改善、区域资源的流入、创新机制的正常运转及创新主体的积极配合, 都能有效确保区域创新系统作用的发挥。其次, 区域创新系统有效促进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区域持续竞争力。在关系模型中, 创新系统应处于核心地位, 是区域持续竞争力发挥的源泉。再次, 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改善了原有的竞争环境, 提高了人的动力因素,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善政府政策支持。另外, 区域创新系统体现了资源的潜在收益, 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源, 在改善创新资源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力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 本文主要分析并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同时,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给区域创新系统带来了物质保障与环境基础, 有效激发创新力。但是应注意二者关系的处理, 只有二者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 利于区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忠吉, 姜春林.区域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 .
[2]、付丹.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3]、牛冲槐, 芮雪琴, 王聪, 樊燕萍, 郭丽芳.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 2007 (4) .
[4]、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学家, 2007 (2) .
[5]、詹湘东.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6]、陈晓红, 宋洋.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 .
[7]、章杰宽.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与应用[J].学习与实践, 2010 (10) .
区域分析 篇9
1.1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 ( 地理) 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或产品,以生产区位为名并形成一种整体形象或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标志,是一个地区的产业群共建的一个同一品牌。农产品区域品牌则是区域品牌在农产品上的应用, 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经过区域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组织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2]。良好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可以在企业和目标消费者之间搭起桥梁,更准更快地向目标消费者传达农产品的信息以及企业所做的无形承诺,从而将自己与不同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区分开来。
1.2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因素
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到目前为止,不少学者的研究涉及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相关问题,影响其建设水平的因素也涉及很多方面, 如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品牌定位能力、品牌联想度与美誉度、区域品牌保护、技术培训开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品牌推广与宣传、产业集聚效应等。本文依据农产品区域品牌兼顾一般品牌和不同区域的特征,明确政府为建设主体,将影响因素概括为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 品牌力水平、建设主体 有效性管 理水平和 可持续发 展水平[3]。
( 1) 品牌力水平。品牌力是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品牌定位能力、品牌联想度与美誉度知名度等指标的有机统一,是指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形成的概念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任何产品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存在的,一个品牌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使产品有强大的品牌力。
( 2) 建设主体有效性管理水平。农产品区域品牌产权模糊和利益区域共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块公地,必然会受 “公地悲剧” 的威胁。所谓 “公地悲剧”,是指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有许多拥有者,每个拥有者都可以使用 “公地”并且都从私利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结果造成了 “公地”资源的过度使用,而最终的代价由所有拥有者共同承担。[4]正是这种 “公地”特性,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最佳主体必须由政府承担。
( 3) 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反映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由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的能力,是区域品牌形成后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衡量区域农产品品建设水平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包括技术培训开展水平、品牌推广与宣传、品牌忠诚度、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内容[3]。
2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影响农产品品牌建设水平的因素
2.1阳信鸭梨的发展背景
“中国鸭梨之乡”———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孕育出 “阳信鸭梨” 这一精品。外形美观,色泽金黄, 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
阳信鸭梨作为阳信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县现有鸭梨阳信鸭梨种植面积达20万亩,结果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30万吨。此外, 当地先后建成鸭梨深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0吨,占梨产量的26% 。
阳信鸭梨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在全国、全省各项评比中屡次获奖,先后通过了 “全国名优水果”“自营出口权” “绿色食品A级认证” “名牌产品”“中华名果”等认证。
同时该县积极开发阳信功能梨,2006年9月5日富硒阳信鸭梨获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证,2010年9月30日富含SOD阳信鸭梨获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测试报告认证,真正实现了阳信鸭梨由绿色食品向保健功能食品的转变。
2.2确定影响农产品品牌升级的因素集
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因素由一系列模糊变量构成,根据这些模糊变量建立相应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 ( U) 。其中,U = { u1,u2,,un} ,u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n表示影响因素的个数。品牌力水平为u1、建设主体有效性管理水平为u2、可持续发展水平为u3,故因素集U = { u1,u2,u3} 。
2.3建立评语集
评语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用V表示: V = { v1,v2,,vm} ,其中,vj表示第j个评判结果,m表示总的评价结果数[5]。通过对各因素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影响程度判断,定义v1、v2、v3、v4分别表示强、较强、中、弱,故评语集V = { v1,v2,v3,v4} 。
2.4单因素评价
经过调查,相关专家对阳信鸭梨区域品牌的品牌力水平进行了评价,其中,40% 认为优秀,30% 认为良好, 25% 认为一般,5% 认为差,即u1= { 0. 40,0. 30,0. 25, 0. 05} 。同样对阳信鸭梨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有效性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调查,分别得到评价子集:
所以,模糊关系评价矩阵R为:
2.5对影响因素权数的分配,即权重的确定
由于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多种因素,其各自的影响程度并非一样,因此应区别对待,为反映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不同赋予每个因素ui一定的权重。设对影响因素的权数分配为U上的权重集A,则A = { a1,a2,, am) } ,其中,ai表示第i个因素ui所对应的权重,并且满足通过调查多数专家对反映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三 方面因素 的影响程 度分别为19. 2% 、 63. 3% 、17. 5% ,即权重模糊子集A = { 0. 192,0. 633,0. 175} 。
2.6模糊综合评价
单因素评价法仅是从单一的方面去考量,因此对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因素这一对象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因素这一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Y为V上的模糊子集,并且通过评价的数学模型对A和R做合成运算,得到阳信鸭梨区域品牌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
其中,Y的结果是将A中的每个从左到右的数与R中第j列 ( j = 1,2,3,4) 的每个从上到下相对应的数进行比较后取小者,之后在得到3个数中再取最大的作为Y中第j个数。
由上述结果可知,这些因素对阳信鸭梨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影 响程度由 强到弱分 别占25% 、35% 、30% 、 10% 。依据最大隶属原则,结论是以上因素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影响程度处于较强与中等之间,因此,政府在阳信鸭梨区域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对上述因素的影响给予重视,以确保该区域品牌建设水平,从而提升阳信鸭梨产品竞争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影响阳信鸭梨的区域品牌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得知品牌力水平、建设主体有效性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这三方面因素对阳信鸭梨区域品牌建设水平有较强影响程度。 当地县政府则应当结合企业及市场现状,将相关指标加以调整细化,积极推进区域品牌标准体系的建立,通过实行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建、与农户达成战略联盟等有效措施,最终实现阳信鸭梨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提升。
摘要:根据对阳信鸭梨的主产地——阳信县的实地调研结果,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品牌力水平、建设主体有效性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这三方面因素对阳信鸭梨区域品牌建设水平有较强影响程度的结论。
区域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1.1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总量与物流需求有密切的相关性。生产和流通的发展都会反映为国民经济的总量的增长, 而生产和流通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物流活动, 对物流产业产生强大的需求。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作为国民经济总量的衡量指标。
1.2经济结构
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派生产业, 其发展必然与其经济结构相匹配。区域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的高级化等都会对物流产业提出不同的需求。具体而言, 产业结构决定着物流产业作业形式, 例如, 一产业较为发达而二、三产业较为落后的地区, 对于农业初级产品的物流需求较大, 要求物流服务做到以最低成本迅速分拨产品。而农业的单个农户的分散化经营的性质又决定了物流组织化难度较大, 此时, 农产品的产地批发市场就应运而生了。所以, 农业区的物流运作形式就是依靠农产品批发市场聚集商品, 聚齐之后迅速分拨到下一级批发市场或者终端消费地的形式对于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有: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或其产值大小。
1.3区域贸易
区域贸易的发展、流通业的进步是带动物流需求增长的直接因素。一方面流通业能够促进商品之间的交换, 增加商品的交换距离, 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 使得商品能够在整个区域内无障碍的流动, 促进物流的极大发展。另一方面, 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对于流通需求满足性的提高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流通业的发展, 使得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更广, 商品交换更频繁。所以, 区域内贸易和物流呈现一种闭环的相互促进效应。一般用社会消费品总额代表此因素。
1.4国际贸易
当前我国是外向型经济, 产品的出口需求较大, 这种情况会带来大量的远洋运输和国际空运的需求。20世纪40年代之前, 远洋运输是国家间贸易难题, 一方面, 长途的运输的颠簸以及频繁的装卸搬运会对货品产生一定的损坏, 另一方面, 在途货物被盗也会造成货主损失。自集装箱发明以来, 密集存储、整体运输、加封上锁的大型集装箱有效克服了上述远洋运输的缺点, 使得远洋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 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物流需求的增长, 而物流需求的满足又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两者相互促进。一般用进口、出口或者进出口总额表示国际贸易因素。
1.5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的增长对物流需求的增长有带动作用, 具体表现在, 居民消费的总量影响物流需求的总量, 居民消费的水平和结构影响物流需求服务水平。例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于食品等维持生活的基本消费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少, 必然会带来其他产品比重的增加。一方面, 产品需求的多样化要求物流形式的多样化, 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另一方面, 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供应链缺货的风险, 从而促使物流活动有更迅速的响应性来降低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所以, 居民消费对于物流需求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般用居民消费水平总额代表居民消费因素。
1.6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投资的增长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一方面, 经济增长对于物流需求的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就会带来大量的大宗产品如钢铁、煤炭等产品物流需求的增长。同时, 也应该看到, 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带来产能的过剩。在固定资产投资期内产生的大规模的物流需求有可能是昙花一现或者说是不能持续的。更有甚者, 过剩的产能和疲软的市场相撞有可能会造成经济环境的恶化, 从而导致下一期物流需求的下降。所以, 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对当期物流需求产生正向影响, 而对下一期物流需求产生负向影响。
2政策因素
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产业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的作用。一方面, 经济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宏观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间接的影响到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 物流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会对物流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 2009年3月国家出台《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通篇围绕着“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一主线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九大重点工程”、“九条保障措施”, 构筑了“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规划》的出台将使国家更多的投资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 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和应急物流工程将成为投资的重点。
3社会因素
3.1技术发展
技术进步诸如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对物流需求的量、质和服务范围均将产生重大影响。
3.2观念改变
居民观念的改变也是影响物流需求的重要因素。例如, 专业快递业和货运业的发展, 为居民节省了人工, 提供了方便;专业运输公司的规模效应给居民也带来了成本的节约。居民将改变异地传递物品靠自行携带或者别人帮忙携带的方式, 将更多的使用公共的运输机构。
3.3重大或突发事件影响
重大或突发事件也会物流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的举办给北京带来了大量的物流需求, 这种需求集中在前期的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期的赛事物资配给以及后续的扫尾工作之中, 持续时间达8年之久。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和雪灾等会在受灾地的周边地区产生放射状的物流需求, 形成多条放射线汇聚成一点的物流需求结构。
摘要:从经济、政策和社会三方面总结了区域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和重要性, 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 为估测区域物流需求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影响因素体系。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 篇11
[关键词]旅游系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1-0035-07
不同学科体系对空间结构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在旅游地理学中,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指人类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吴晋峰,200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及其在旅游开发、规划、营销和管理中的应用,是旅游空间结构乃至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而且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有利于当地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加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尤为重要。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在过去的近30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正向旅游强省迈进,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并提出了优化模式和优化措施,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线路设计、区域合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了多种空间结构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地理方法,应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64)、伦德格伦(Lundgren,1973)、密奥塞克(Miossee,1976)和格奥门森(Gormsen,1981)从区位论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心;伦德格伦(Lundgren,1973)、赫尔斯(Hills)、伦德格伦(Lundrgen,1977)和布里顿(Britton,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core 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例如,韦弗(Weaver,1998)利用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格、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案例研究;前苏联地理学家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旅游经济地区组织的基本规律。
2国内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范围涉及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组织形态以及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例如,吴晋峰(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旅游系统构成、空间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黄泰、张捷、解杼、刘泽华(2003)区分了地域、线性、等级、节点4种集中性,揭示了旅游资源经济、交通指向性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同区域城市体系在要素、结构及功能上的多层耦合关系,归纳出一定区域城市支持下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地域旅游城市网络等级体系模式;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2004)以西安市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得出其核心表现为旅游区、旅游节(景)点和旅游路径3种空间要素,发现其中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两个要素是高级别景区与旅游路径,二者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向;黄金火、吴必虎(2005)在分析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以西安地区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和优化问题。
对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发展战略与对策等领域等方面。例如,黄细嘉等(1999)对“京九”线的开通为江西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毛端谦(2002)对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时序、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陈志军(2006)对江西省境外旅游流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偏重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单项要素,例如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发展战略与对策等个体,从系统的角度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甚少,而且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解析
1旅游系统
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旅游系统的功能、空间结构、旅游系统与系统所处环境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总结。虽然各学者所处的研究阶段、研究学科角度不同,但关于旅游系统构成基本要素的认识是统一的,即旅游系统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以吴必虎为代表的旅游系统结构模型,认为旅游系统应包括4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
2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
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演化,是由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多层次的,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它是指目的地、客源地及旅游交通线路之间的空间距离、组合等关系及由此引起的旅游流的变化规律。吴必虎在冈恩(Gunn)旅游目的地模型基础上,参考前人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将视点主要放在旅游目的地这一微观层次进行研究,将吸引物视为节点、目的地视为面域、交通线路视为连接,则旅游系统空间构成的各关键组成要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 Destination Districts)、旅游区(Tourism Districts)、节点(Nodes)、区内路径(Routes)、人口通道(Gateways)和客源地市场(OriginMarkets)。这六种要素是区域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和形成模式如图1所示。即在目的地核心吸引物影响下,游客通过对目的地的认同,从客源地市场经外部交通进入旅
游目的地区域,凭借区域内部旅游路径对不同旅游区内的旅游节点进行访问。
三、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建立
任何成功旅游地的发展必定经历4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相对成熟阶段和优化阶段;旅游业发展是处于不断的演化状态,并由不发达状态逐渐向发达状态过渡、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方向演进优化的过程。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表现为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内部结构是建立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和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域表现为不同形态结构,旅游发展重心、发展战略、发展机制也存在差别。因此,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笔者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如图2所示。
1点状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起步阶段。旅游活动首先在具有资源、客源和区位优势的零散景点产生,并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大多是具有多中心型心理特征的探险旅游者或区域内居民,周边近程市场是其重要来源,旅游活动基本上属于自发状态。随着游客数量的逐渐增多,在简单的景区建设基础上,当地居民开始有意识提供简易的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当地旅游业的主要构成因素,形成旅游产业体系的雏形。但由于劳动力素质和服务状况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旅游产品单一等导致旅游经济效益低下。先天性资源优势突出、周边客源市场和交通相对便利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旅游目的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狭小,区域内各旅游景点数量少,远未形成规模;旅游开发处于R-P共生、彼此独立阶段,与客源市场、其他景点等域外联系松散,节点数目少,区域综合吸引力小;区内路径系统薄弱,旅游流向呈单向性;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力弱,仅具有近程市场的吸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明显,旅游业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和横纵向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有限。
2放射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阶段,是在点状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过渡阶段。此阶段,在游客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得到深入,主要是旅游地域内外的路径系统、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随着旅游景点景区建设的深入,游客数量得到进一步增加,旅游景区(点)的范围扩大,区域内数量增加。客源市场仍然较依赖于近程市场,区域内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渐趋明显,中远程客源主要通过旅游集散中心向各旅游景区(点)扩散,并成为区域内主要的客源市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放射状模式。随着旅游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尤其是旅游经营商的发展,再加上当地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旅游活动打破以往的自发状态,游客以旅游团队为主。景区建设的深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旅游集散中心作用渐趋明显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虽然旅游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有所扩大,区域内旅游景区(点)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仍处于分散状态,与客源市场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不多,未形成规模效应;旅游景区(点)与主要客源地及旅游集散中心的可达性加强,但各旅游景区(点)间的互通性仍然较弱,旅游流向仍呈单向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诸如产品开发、宣传促销、人才培养、机构完善等软件设施虽然也得到了加强,但软件设施不完善仍然是主要问题,尤其服务水平是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旅游客源市场范围有所扩大,但仍以近程市场为主,市场发展潜力仍待挖掘;各旅游企业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日益明显,但规模偏小,呈现“散、小、弱、差”局面。
3凝聚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对成熟阶段。此阶段为区域旅游业相对比较发达阶段,旅游空间模式相对较合理。“凝聚”,一方面是通过旅游路径系统将各旅游景区(点)联结在一起,再通过规划策划将其凝聚在一起形成旅游圈;另一方面是旅游产业链的凝聚,旅游“六大要素”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各企业间相互联系合作扩大,区域内出现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景区(点)内路径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各旅游景区(点)间路径系统在加紧建设中,通过产品策划与整体规划,各旅游景区(点)间联系不断加深,在一些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差异性较大,区内外路径系统都较完善的地区,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圈,并在区域内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体系、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善,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区域整体规划的制定、各旅游景区(点)间互通性加强和产业内外的合作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但是此模式不是最优模式,仍然有不少问题:由于游客数量剧增,部分旅游区只顾眼前利益,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旅游环境保护问题突出;主旅游圈的旅游容量接近高峰,旅游旺季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主旅游圈以外地区旅游业仍然处于较分散状态,大部分缺乏联系,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主旅游圈的旅游容量接近饱和,内部旅游空间范围亟需拓展,次旅游圈亟待建立;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产业链系统不完备、服务水平不高、“散、小、弱、差”的局面等仍然是主要问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仍需增强。
4扩展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优化阶段。以上模式皆不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最佳模式,扩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建立起来的,包括旅游空间范围和旅游产业链的扩展。主旅游圈内节点的活动空间范围扩大,节点数量增加,以及次旅游圈的建立,拓展了区域内旅游活动空间范围,解决旅游容量饱和问题,有利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次旅游圈的建立将各分散的旅游景区(点)凝聚起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缓解了彼此间竞争,并形成更大区域吸引力,促进其共同发展;次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立,是旅游产业链在区域内的扩展,不仅分散了旅游流,缓解了主旅游集散中心的压力,而且对于区域内旅游范围的扩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次旅游圈的快速发展,形成成熟、完备的旅游产业链系统;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成熟旅游产业链和前后联系。次旅游圈的建立、大量新型旅游景区(点)的开发、旅游活动空间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链的建立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扩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旅游业空间结构在凝聚中的扩展,并不是分散,此模式对于扩大旅游地旅游容量、平衡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最优
模式。
四、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化历程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拥有数量丰富的品牌资源,如世界级资源——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鄱阳湖,国家级资源——井冈山、婺源、武功山、滕王阁等,而且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纵观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江西省旅游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大致表现为3个演化阶段: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
1点状模式(1978—1989)
此期间,是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资源优势突出以及区位较好的南昌、九江(庐山)、吉安(井冈山)等地。旅游景区(点)数量少,且较分散,景区建设和旅游设施简易,客源主要来自周边近程市场,其中,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发挥其交通集散和客源输出作用。总体而言,此阶段旅游活动处于自发状态,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散,但已出现旅游业的雏形。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一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点状模式,如图3(a)所示。
2放射模式(1990—1999)
此阶段,是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阶段,由于旅游供给和需求均得到很大改善,居民出游条件逐渐成熟,江西省旅游业开展范围扩大到九江、吉安、赣州、鹰潭、景德镇和上饶等7个设区市。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客源市场虽仍以周边近程市场为主,但范围较前一阶段得到明显拓展;南昌作为全省旅游主集散中心的作用更加明显,旅游流呈现放射状;各旅游地间旅游产品有初步互动,为旅游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二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放射模式,如图3(b)所示。
3凝聚模式(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供求双方的动力共同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相对成熟阶段。此期间,不仅全省旅游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形成了赣东北旅游圈(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和鹰潭),此旅游圈基础设施完善、产品类型互补、资源级别较高,已成为江西目前最成熟和知名度最高的旅游产品。虽然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但仍存在环境保护、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不完备等方面的问题。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3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凝聚模式,如图4所示。
纵观江西旅游业3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骄人成绩,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得到了巨大拓展,从发展之处的以南昌、九江(庐山)和吉安(井冈山)为主的点状发展模式,到以南昌为旅游主集散中心向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吉安和赣州分散的放射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以“赣东北旅游圈”为主的、向“赣西”和“赣南”区域拓展的凝聚发展模式,结构模式也趋于合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少数的点上,传统四大名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旅游业较发达,虽然近年来兴起了一些诸如婺源、武功山等新景区景点,但是从整个区域角度出发,旅游业发展的面还不够宽,应进一步拓展,否则不利于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部分地区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重点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旅游交通设施和方式有待改善;其三,各级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链系统不完备。
五、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
1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目标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区域旅游一体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旅游设施的现有条件和发展基础,客观分析旅游资源在区域内的分布特点,深入挖掘各地旅游资源特色,建立一套科学的产品开发体系,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优化提供战略性方向和发展对策。具体目标包括区域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旅游业空间关系的和谐性和旅游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目前,江西省旅游业空间结构模式属于凝聚状模式,全省旅游业发展集中在部分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该模式制约了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平衡发展,不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向更加合理的模式转变。因此,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交通网络状况以及和谐发展需要,给出了相对应的合理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2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可能达到一个绝对成熟阶段,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总是处于不断的优化过程。因此,笔者根据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化规律,结合江西的旅游发展历程、资源分布特色和交通网络现状,构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扩展模式,即以南昌为主集散中心、赣州为次集散中心,构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以此模式作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最优目标,如图5所示。南昌旅游圈包括南昌、樟树、靖安等旅游区,南昌作为主旅游集散中心,突出革命英雄城、历史文化、中医药研习及养生和都市休闲的产品特色;庐山旅游圈包括庐山、鄱阳湖、柘林湖、云居山等旅游区,突出世界文化景观,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融为一体,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大井冈旅游圈包括井冈山、吉安、万安等旅游区,突出革命摇篮及革命胜迹、庐陵文化和高山田园风光的“红绿相映”旅游产品;赣东北旅游圈包括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等旅游区,突出世界瓷都、道教祖庭、峰林绝景、古村民居和丹霞地貌等产品特色;赣南旅游圈包括赣州、瑞金、三百山等旅游区,以赣州作为全省次旅游集散中心,突出革命历史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等特色;赣西旅游圈包括仙女湖、武功山、安源等旅游区,突出山水生态、革命胜迹和禅宗文化(《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南昌旅游圈、庐山旅游圈、赣东北旅游圈和大井冈旅游圈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圈内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作重点应放在软件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方面;赣南旅游圈和赣西旅游圈旅游产品特色渐显,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赣东地区(即抚州)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足以构成旅游圈,产品开发、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营销策划等都应加强。此外,区域合作方面,在江西省内部应加强各旅游圈之间的合作,并充分发挥主、次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外部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构建“区内联合,区间联动”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3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1)加强与赣南、赣西的联系,努力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凝聚模式不利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旅游容量,平衡各地和谐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旅游活
动空间是必然的选择。如图4所示,目前江西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为凝聚模式,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赣东北旅游圈、井冈山周边地区以及赣西部分地区。赣东北旅游圈的空间范围过大,应将其细分为若干个旅游圈,利用圈内开发成熟的旅游产品,带动众多处于“灯下黑”状态的资源较好的景区,不仅拓展了每个旅游圈内部的旅游空间,而且实现了“双赢”与“共赢”的旅游发展格局。赣南、赣西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自然生态资源优良,人文资源较有特色,拓展空间潜力巨大,应深入挖掘其内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近期内旅游空间拓展的重点。赣东区域,应根据市场需要和资源特色有选择性地进行拓展。
(2)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在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自资源的特色,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重点建设“生态江西”、“红色江西”和“文化江西”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主要以井冈山、南昌、瑞金和萍乡等地为主,生态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区域、赣南和赣西等地,文化旅游产品则以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近期内,应以红色旅游产品为发展龙头,利用其在全国的巨大影响力,提高区域整体知名度,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同时,努力保护好整体生态环境,将生态旅游作为江西旅游业发展的中远期目标。
(3)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实施政府引导战略。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建立是跨越行政区划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引导战略是其重要的政策保障。在我国,行政区划往往是以分水岭或水界为划定标准,所以同类资源的分布和同类产品的开发往往是跨区域的。因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构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合理的区域利益分配机制、良性的区域竞争秩序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打破旅游发展中的行政区划界限。
(4)完善旅游形象,进行有针对性营销。整体形象和分项形象在旅游营销中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整体形象是一个区域旅游产品的高度概括,其营销是为了提高区域知名度;分项形象是具体旅游产品的形象,其营销是为了具体旅游产品的销售。“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一度作为江西的整体旅游形象已深入人心,但还存在缺陷,对江西旅游产品特色不能完全进行高度概括,比如“陶瓷文化”就不能体现在此旅游形象中。因此,还必须采取专家研讨、社会征集等方式对整体形象进行完善,同时利用现代传媒对其进行广泛营销,进一步提高江西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应抓紧制定各旅游圈与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分项形象,方法亦根据情况采取专家研讨或社会征集的方式,并根据产品特色和市场需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5)加大旅游交通建设,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咽喉”,旅游交通完善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加大主要客源地与江西省的省际交通网络建设,譬如新开航线和车次或增开次数,加强主要城市与重点旅游区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另一方面,完善景区内部和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主要旅游区内部公路等级,增强旅游圈内各景区(点)之间以及各旅游圈之间的互通性,今后建设重点应集中在赣南、赣西的景区(点)内部交通及其互通性建设上。旅游交通的建设应注意入口通道设计以及交通设施与周边旅游景观保持协调等问题。
六、结论与探讨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包括旅游目的地系统和区域旅游系统,相应的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尺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区域旅游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起步、发展、相对成熟和优化等四个阶段具有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表现为点状、放射、凝聚和扩展四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作为个案分析,发现改革开放至今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分别为点状、放射和凝聚模式,分析了旅游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间结构的优化目标、措施和模式。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是在理想状态下旅游系统各因素在空间表面的一种抽象,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模式。显然,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而且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有利于当地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然而,本文仅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空间结构模式,缺乏界定各演化模式的定量标准,演化模式的量化界定标准是本文的缺憾,这也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致谢:本文的撰写得到黄细嘉教授的悉心指导,谨致谢忱!
责任编辑宋志伟
区域人力资本差异成因分析 篇12
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但是受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和客体区域间差异的影响, 导致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性。
首先,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看, 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在价值形成阶段主要是政府和居民。政府作为一个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来说, 投资行为和动机与居民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投资行为动机不同, 它主要是满足政府行使公共权力, 发挥其公共职能作用的需要。因此,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无论是健康投资还是教育投资, 其目标都是都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强调实现各区域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机会均等, 所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会形成差异。但是在宏观上, 由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导致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强度不同, 所以会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 从而形成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
其次, 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存在着区域差异, 也是导致人力资本形成阶段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是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具有整体异质性的特点。这种整体差异性在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都有所体现。从自然属性上看, 不同的区域在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及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着整体的差异;从社会属性上看, 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源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表现出诸多同质性特征, 而在整体上与别的区域相比则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特别是在比较典型的区域之间。人力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 使相同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 或同种方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在不同的区域内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基于此, 人力资本的投资, 应该正视人力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 在投资的方式、投资种类以及不同阶段的投资额度上要有所选择、有针对性, 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
二、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差异性成因
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差异性, 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区域间流动上, 这种流动性根源于人力资本收益的区域差异。狭义的人力资本收益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被雇用后所获得的收益, 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种。其中货币性收益主要有:基本工资、奖金、一般的福利等工资性收益和利润分享计划、股权分配、股票期权等分享利润性收益;非货币性收益主要包括:职务晋升机会、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职培训机会、生活环境质量等。
货币性收益的区域差异是导致人力资本区域间流动, 形成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动力。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人力资本的货币性收益也较多, 人力资本会自发地流向这些地区, 成为人力资本相对聚集较多的地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31个地区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看, 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从四大区域看, 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 分别为34316元、25602元、25101元和24390元;与此相对应则是从四大区域看, 东部地区成为国内人力资本的主要流入地。
非货币性收益对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性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异质型人力资本, 即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科研人员等难以被替代的市场稀缺型人力资本。一般情况下非货币性收益诸如:职务晋升机会、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职培训机会、生活环境质量等, 发达国家要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优于乡村, 所以发达国家和城市成为异质型人力资本相对聚集的区域。除了上述因素外, 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成为区域间竞争制胜的关键, 区域人力资本政策的差异是导致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差异及成因
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即区域劳动人口的素质状况, 如人才种类、知识构成、行业分布及与经济结构的相关关系等。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差主要表现为区域人力资本的层次结构差异和分布差异两个方面。首先, 由于人力资本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所以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这导致了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层次各不相同, 主要包括自然层次结构和质量层次结构。区域人力资本的自然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载体——区域人口的层次结构状况, 它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保障问题, 主要包括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健康状况;区域人力资本的质量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区域人力资本的受教育情况、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构成等。
区域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产业分布、城乡分布的差异。总的来看, 我国人力资本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城乡分布上, 各区域呈现出趋同的结构特征, 即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分布多, 山、边、穷地区分布少;城镇分布多, 农村分布少;文教、卫生、科研行业分布多, 农、林、牧、渔业分布少。这使人力资本在行业、地区、城乡间的运营成为必然。人力资本分布的结构差异最终体现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 其中产业差异影响最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调整和变动的趋势影响着区域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 反之, 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构也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出现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一定程度上正是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反映。东南沿海地区产业以加工工业为主, 技术附加值低, 所以对层次较低的一般人力资本需求大, 却很难消化专业化较高的大学生。大学教育层次的追高和现有产业主体结构层次较低的矛盾,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日益显露出来。
参考文献
[1]朱丹.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区域分析】推荐阅读:
区域影响分析06-03
区域经济分析11-11
销售区域现状分析09-22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09-03
区域物流发展分析论文10-26
区域分析个人实习总结06-25
东亚区域合作前景分析10-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10-25
区域经济市场分析07-06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