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2024-06-24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通用7篇)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篇1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一、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原因及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资源禀赋基础

成渝经济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来就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比低,能源和水的保障程度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成渝经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13680米/秒,年径流量为4233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此外,成渝经济区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是七大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人口密度达到490人/平方公里,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此外,由于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体系较完备,形成了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产业基础

成渝经济区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成渝经济区有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已初步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西部最富饶的农牧业区。此外,成渝经济区国防科技工业发达,战略后方优势明显。“军工出身”是成渝经济区不同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重要特点。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无论在总量、产业领域、科技含量诸方面,在全国均具有突出地位:川渝“三线”军工总量在全国居第一,领域从核能、航空航天、新材料、军工电子到常规武器,遍及十大军工集团。无论是在过去的冷战时期还是在目前科技强军时期,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我国的世界地位,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成渝经济区的区位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按照经济集聚程度和地域连片及自然条件相似的特征, 成渝经济区具体范围包括: 除攀枝花市、广元市、巴中市与阿坝、凉山、甘孜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的四川省其他地区, 以及除黔江、酉阳、秀山之外的重庆市其他地区,合计县级行政单位142个,城市35个, 其中特大城市两个,中等城市 16个,小城市 17个。该区域的幅员面积为20.2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重庆两省市总 面积的35.75 %, 占西部面积的3.02 % , 占全国总面积的2.11 %。人口总数为 9 959.06万人, 占四川、重庆两省市的 91.98 % , 占西部的 30.88 % , 占全国的7.7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 它与长江流域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区、中游的大武汉经济区构成了长江流域三大经济集聚中心。它是我国西部人口数量最密集的地区, 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 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作为西南重要的科技、经济和商贸中心, 这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研能力, 是国家高科技产业扩散的首选区域。

图1 成渝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四川和重庆均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大省(市), 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一直居西部地区第一。根据 2005年的统计数据, 四川省列入成渝经济区的 14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56元, 较全省平均略低;其三次产业均发育较好, 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9.0:42.3:38.8 , 与全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相同(四川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8.6:43.7:37.7)。重庆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略高于四川省,其“一小时经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300元, 是全市平均的131 %;“一小时经济区 ”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 10.9:44.9:44.2 , 与全市平均相比结构显偏优。表1显示了列入成渝经济区的四川与重庆部分从2000到2005年基本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表 1 四川 14个城市2000年和2005年三次产业GDP及其结构

可见, 成渝经济区以川渝两省市不到 1/3的国土面积、3/4左右的人口, 创造了两省市3/4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 是对川渝两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举足轻重的核心发展区。成渝经济区面积仅占全国的 1.7 %% , 但聚集了全国 4.7 %%的GDP和接近8 % %的人口。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很少有以这样少的国土面积、集中如此多的人口和生产力,产出如此大比重的生产总值的经济区域。1

(二)区位优势

1、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构建经济区的重要条件。成渝两地近年来在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巨大资金已取得明显成效,拥有比周边地区更便利的交通条件。目前,成渝经济区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空中、管道、信息通道六位一体的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有力促进了成渝经济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国防工

2、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成渝经济区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0,是我国未来清洁能源的主要供应基地,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多种矿产资源的组合配套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为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硫化工、磷化工和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及其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雄厚的科技力量与充足的人力资源紧密结合,有利于多种产业的集聚与持续发展

目前,成渝经济区拥有近64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200多个,两院院士50名,高级科技人员10多万人,是西部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区域。成渝经济区从重庆经成 1 王崇举.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协同的思考 [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2): 1-5.都至绵阳的400公里距离内,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在产业集聚、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在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工业门类齐全,部分产业优势突出

成渝地区目前拥有在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雄厚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其中在电子信息、冶金化工、汽车摩托车、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铁路交通设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和国防军工等产业具有相当优势,涌现出了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和企业集团,崛起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5、成渝经济区城镇的空间集中程度较高

2004年,全国及川渝每百平方公里设市城市数量是0.007个,而成渝经济区是0.017个,成渝是全国的2.43倍,也是川渝两地的2.43倍。全国城镇密度是0.22个/百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是1.10个/百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是0.47个/百平方公里,成渝是川渝的2.34倍,是全国的5倍。建制镇密度全国是0.21个/百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是1.04个/百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是0.44个/百平方公里,成渝是川渝的2.36倍,是全国的4.95倍

三、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不足分析

(一)川渝分治导致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不整合, 导致产业协调配合不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川渝分治。

成渝经济区被分割并分别隶属于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 从而由一个省内经济区跃升为省际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也受到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主要体现在: 川渝总体发展战略的改变, 导致两地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四川省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圈为重点的向东北发展的发展战略和重庆的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经济圈, 向东发展的战略, 使内江、自贡、永川等经济区中段的地区由中心地区变成了省际边缘地区, 导致成渝两地区位优势弱化, 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行政调整之后,成渝经济区内的协调工作扩大为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省际关系协调, 加大了协调的难度, 统一市场难以建立, 从而导致产业协调配合不够。

地方利益的存在使得成渝地区目前并没有跳出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并没有形成两地之间的战略联盟, 并没有出现行政布局协调、经济能量聚集、产业结构合理的空间布局状态。成渝经济区内各地区职能体系分工不太明确, 往往几个地区都将同一产业或同几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重庆直辖后, 四川汽车工业几近消失。但汽车制造基础薄弱的四川省不是着重培养汽配企业, 而是引进丰田试图重振四川汽车业。同样, 重庆长安集团近300家配套企业中, 一半来自重庆本地,一半来自江浙地区, 极少来自四川。在金融、信息、教育商贸、旅游等服务业方面, 成渝两地为争夺市场而不惜大搞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成渝两地的竞争更多是一种零和博弈, 一方得益必然造成一方受损, 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不仅使成渝两地发展滞后, 还危及整个腹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城镇密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比较低, 内部差别大, 城市联系松散。

表2 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城镇密度(单位: 个/百平方公里)

表2显示, 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各城市的城镇密度分布差异显著, 密度最高的德阳市是密度最低的达州市的3.38倍。2

2004年底, 成渝地区城镇密度大于1.5个/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有 5个, 即成都、自贡、德阳、内江 南充, 占城市总数量的14.57 % , 而长三角地区在 2000年城镇密度大于1.5个/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就有9个,占总数量的60 %。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主要沿江沿交通线分布, 而且在成都、重庆两超大城市周围城镇密度比较大。成渝地区交通虽然得到很大发展, 主要是地级市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然而, 目前还有部分地级市之间无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如绵阳与达州、南充与达州、遂宁与内江、遂宁与合川、乐山与宜宾、宜宾与泸州、泸州与江津、重庆与江津等。这种城市松散联系的状态必然影响到城市之间物质、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交流。另外, 大多城镇之间还缺乏必要的联系, 仅有简易公路相连接, 交通中断现象时有发生。

(三)总体发展水平大幅度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二元结构明显,人均经济指标低。

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比较, 成渝经济区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与三大经济区都大体相当,但是,三大经济区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成渝经济区则处于工业化前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三大经济区工业体系较完备, 工业重型化特征突出,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群和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且各个区域的产业特色和优势较明显。相比之下,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体系特征和优势尚不明显和突出, 产业链条短, 产业群体规模小, 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少。成渝经济区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差距大。仅以城市化率指标来看,内部差 距大, 例如, 2007 年,成都城市化率为53.54 %, 资阳为13.97 % , 相差为39.57 %。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到 40 %, 而东部的上海、北京、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均已超过了70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目前全国多数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 也低于周边最近兴起的一些城市经济区, 导致大多数农民仍然囿于传统农业的生产, 无法实现身份与角色的转换, 经 2 杨海霞.成渝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 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 人均经济指标必然低下。

表3 成渝经济区与西部及全国比较表(2005年)

(四)核心城市增长极辐射效应不明显, 不利于地区差异的缩小。目前作为增长极的成都和重庆两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并不明显, 成都的经济辐射范围还局限于成都平原经济区一小时范围之内, 而重庆的经济辐射范围也仅是周边一些区县, 连接成渝两地的川南城市群具有明显的规模较小、等级相近、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的特点, 两市的影响力范围还远未强大到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或呈连续分布。两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较为明显, 以重庆区域为例, 主城区的聚集优势和需求增长提高了未来的利润预期, 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区县流向主城区, 使得主城区的贷款余额占重庆市贷款余额的比重从 2001年的 61.8 % 持续上升到2005年底的74.4%, 结果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结构的繁荣区域包括重庆主城区及近郊地区, 和以农业为主导的相对停滞区域包括三峡库区。

(五)成渝经济区对外交通不畅, 经济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相距都在 2000公里以上, 跨区域交通网路和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 物流成本高和时间长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 加之产业同构化, 造成了城市之间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的发展现状, 没有形成开放的区域市场和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 这也进一步制约了区域各主体的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5 年,成渝经济区外贸依存 度为9.38 %, 而全国外贸依存度却高达63.3 %。

(六)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不强, 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这个社会大系统内包含着以企业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知识创新系统、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制度创新系统以及以中介组织为代表的服务创新系统。这些子系统通过具有本地区域特色的制度安排, 结成一个具有本地特色并且深深地根植于本地的一个社会化网络。目前, 成渝经济区由于一体化程度不高, 包括户籍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壁垒、行政监管与执法方面的壁垒、金融服务方面的壁垒、产权市场方面的壁垒等大量存在, 这些壁垒阻碍了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有序流动, 不利于地区之间创新资源互补与创新合作。总体来讲, 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不强, 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如表4所示。

表4 2005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及排名

四、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对策

我们清晰地看到,以成渝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圈内,竞争能力、科技实力还不能和长三角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相比。但是, 成渝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很强, 有必要采取以下对策, 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实现大发展, 大赶超。

(一)巩固完善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川渝曾是一家, 后又分家而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两地如今再度携手结盟, 这是两地合作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川渝两地很多基础设施可以互相利用, 两者之间互为通道, 四川往东走要经过重庆, 重庆往西要经过四川, 整个人流、物流、技术流是互相流动的。与此同时, 两地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 可以优势互补, 资源可以共同开发利用, 形成合力。两地的合作是共同发展的基础, 要破除地方主义和各自为阵的观念, 积极促成川渝的合作, 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共同发展。.发挥高层政府统一行政约束力的推动作用。

由于行政区域关系的制约, 使得同处西部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两大城市客观上存在着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激烈竞争关系, 因此高层政府的行政约束力在区域协调中具有不可忽视与替代的作用, 其区域宏观调控政策是区域协调合作的保障, 特别是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合作, 更需要高层政府统一的行政约束力, 必要的情况下应考虑中央政府的介入。.建立地方政府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

对于跨省级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来讲, 更应建立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 以保障区域内各产业的良好合作, 减少矛盾, 深化合作。两省、市要在思想观念上大破大立, 要破除行政区划带来的人为设置的藩篱, 从西部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认真分析各自所具有的竞争力优势, 研讨分工合作的领域、范围及模式, 跳出重庆、成都谁是西部王的狭隘地方官之争, 促进以两城市分工合作为基础的成渝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成渝经济区城市合作现状看, 各城市之间现已构建起政府间的体制框架和合作平台。多年来,四川和重庆共同参与搭建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主要有: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重庆经济协作区等组织。今后, 成渝经济区应在总结以往区域协调组织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相应的常设性的协商机制和协调机构。一是要架构成渝经济区各城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 商讨、制定和协调成员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二是建立都市联盟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 协调政府间的利益、解决政府之间的公共服务问题;三是建立由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代表参加的成渝经济区经济共同发展论坛, 根据需要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 讨论区域经济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并向领导联席会议提出议案和有关的政策建议, 推动协调会议成员地区在生产、流通、科技、信息咨询、要素流动等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四要建立成渝经济区协作办工联系制度, 定期相互交流信息, 为企业的跨地区经济合作作好服务工作, 为领导联席会议做组织准备工作。.建立新型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 一方面通过 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区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利益的地区分享。新的机制强调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使各地区在统一市场中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遵循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 使区域内各地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分享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另一方面要运用利益补偿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要根据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 建立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 对因参与区域分工而暂时蒙受损失的一方或因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而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 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相应的补偿。

(二)创新产业空间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错位发展

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中, 应该把握区位优势, 创新产业空间布局, 构建产业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错位发展。.要统筹规划城市布局, 增强城市群的聚合功能。川渝两地的城市群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带,从成都、资阳、南充、内江、自贡到重庆, 以高速路、城际列车为轴线, 以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 实现城市功能的整合, 充分发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和辐射、扩散潜能, 带动和促进中小城市发展;加快成德绵地区一体化进程, 积极培育川南渝西北城市群, 培育沿江经济带, 形成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发展和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群。2.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创新。要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 有接转接和承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散出来的产业资源和产业资本, 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大力推进与西部地区和周边省区的区域合作, 为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实现成渝经济发展的内外并举。.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与城乡统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促使成渝经济区内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进城镇务工并转化为城镇居民, 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二要鼓励城市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带产品向农村流动, 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 发展现代农业, 同时提高农村非农产业比重, 并解决剩余劳动力劳动岗位问题。.促进川渝统一市场的形成。打破地区分割、地区封锁, 建立开放的商贸流通体系, 促进商品、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的交流, 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功能互补。要培育产权市场促进企业跨两地的兼并;收购和联合培育企业集团, 通过企业的规模化、功能多元化、营运国际化, 实现资本扩张, 通过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推动两地的联动发展。.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是区域产业竞争的核心,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要创新科技人才管理办法, 合理规范人才流动, 充分调动发挥人才的积极性, 改革创新科研项目、科研基层管理体制, 发挥科研管理的撬动作用。要研究两地人才(包括党政群机关人才)、项目协作的机制, 培育两地的专业化研究优势, 建立创新体系,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3

(三)共同争取税收政策支持与国家重大项目,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成渝经济区应共同争取国家对经济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平衡与沿海地区的区位、政策差距, 降低税负水平, 提高经济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增强微观主体发展能力。其主要措施: 与产业政策结合, 实行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对重要产业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或实行加速折旧方法, 缩短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对符合产业、环保、土地、外贸政

3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 [ D ].成都: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策及促进就业与技术进步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出口退税和补贴政策;争取中央完善税收返还和所得税基数返还制度,提高成渝经济区的税收返还增长速度与所得税分享比例;发挥重庆的交通枢纽地位和长江黄金水道优势, 依托寸滩港, 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共同争取国家重大项目, 以此推动区域经济驶入快车道。重大项目能大量聚集先进生产要素, 改善区域经济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 有助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增加就业, 有效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增长。成渝双方应充分挖掘区域比较优势, 共同推进区域性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级项目, 如重大水电水利工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项目、长寿天然气专用泊位、攀西矿产资源开发、攀西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资源储备基地建设、重庆集装箱码头、汽车、航天航空、飞机船舶制造、轨道交通、兵器装备、核电站、重大化工项目等。4

四、参考文献

[ 1 ] 王崇举.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协同的思考 [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2): 1-5.[ 2 ] 杨海霞.成渝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 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 ]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 [ D ].成都: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 ] 钟敦慧, 张明举.共建成渝经济区政策措施保障研究 [ J].经济体制改革, 2008(4): 131-135 4 钟敦慧, 张明举.共建成渝经济区政策措施保障研究 [ J].经济体制改革, 2008(4): 131-135.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篇2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地处四川盆地, 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建设, 成渝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具有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 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要求, 《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 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依据《规划》, 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到2015年, 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 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篇3

——一论奋发有为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

□本报评论员

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号召全省人民,抓住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省干部群众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实施《规划》为契机,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在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基础、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协作发展模式不断涌现,推动资源、要素、市场更加开放,地区间的联系与交往明显增强,全国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和我省15个市在内的成渝经济区的设立,顺应了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既为壮大两地经济实力提供了难得机遇,又有利于发挥川渝两地物质基础条件较好、要素市场相对发达的优势,有效集聚资源、技术、人才和项目,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能够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的区域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从目前来看,我国地区间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局面正在改变,经济增速已逐渐超越东中部地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更加明显,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此过程中,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尤其是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编制出台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必将有力推动川渝和整个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车头”带动,“龙头”引领。成渝经济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在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发展现状看,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近三成,其中四川部分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88.9%;从发展前景看,成渝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其战略定位,就是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无论从现实优势还是长远走势来看,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成渝经济区最有条件和能力承担起引领西部地区发展、提升内陆开发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任。

网络经济的区域性分析 篇4

一、网络经济的区域性

全球性的时代已经到来,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时代已经到来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应该说是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标志。诚然,互联网以其低成本进出入、快捷性、面向公众的开放性正伴随着全球化的大潮席卷着全球的每个角落.在经济领域,其主要角色的扮演者――电子商务,或更广义的称谓――电子商业正在被已经实践或尚未实践的人们寄予着无穷的期望,有关电子商业在未来几年的预测数据也一次次地被刷新。

虽然电子商务被广泛地认为会带来全球商业活动的根本性变革,然而,到目前为止,它在地域上明显表现为“北美现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具体预测值有所不同,但人们总体上接受这样一个统计数字,那就是目前全球超过75%的在线交易发生在美国领土上。其实,从上网人数也可以看出,在全世界的网络使用者中,来自美国、加拿大的人数占全部使用者的比重在3月才第一次下降到50%以下,见表1。

表1  世界各地区上网人数(单位:百万人)

国家和地区

3月

203月

增长数

增长%

非洲

亚洲及大平洋地区

欧洲

中东

加拿大及美国

南美洲

1.1

27.0

40.1

0.9

97.0

5.3

2.6

68.9

83.4

1.9

136.9

10.7

1.5

41.9

43.3

1.0

39.9

5.4

136

155

108

111

41

102

另外,到,从网络主机及其使用者和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等指标看,美国也占有绝对的优势,见表2。这些仅反映的是有形的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还不包括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相应的网络法律制度等等方面的区域性因素。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域性。

表2  20世界各地主机、使用者及计算机拥有量

因特网

个人计算机(预测值)

主机

(万台)

每万人拥

有量(台)

因特网使用

者(千人)

每万人中使

用者(人)

拥有量

(千台)

每百人拥

有量(台)

非洲

美国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全世界

27

10619

1081

1532

273

14163

3.47

3728.74

29.96

191.52

876.91

233.44

6169.7

142823

150605

143920

9141

492831

78.28

5014.91

417.08

1798.63

2938.88

811.86

7841

178000

132957

148164

11930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篇5

2011级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城乡规划一班

邓茜2011062124

前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位差异。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大部分位于主城区及其附近,交通较为便利,使得其与周边之间的联系畅通,同时也使得一小时经济圈内部之形间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网络。这样使得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腹地。促使一小时经济圈内各个经济体能够发挥要素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内部经济飞速发展。

重庆市渝东南翼与渝东北翼由于偏离主城区,丢失了主城区对其的各种溢出效应。加上这些地区山川阻隔,交通不畅,这无疑阻碍了其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为低下,难以接受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难以承接和传导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区也难以大力发展其特色产业的优势,提升其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2、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003全市人均GDP

渝中区 GDP 25517 绝对差异 23540 极值比率12.91

酉阳县

31个省市

1977 4311512.7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人均GDP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全市经济核心区。第二圈层,指数在0.75—1.5之间,包括涪陵区、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市、壁山县、长寿区、永川市、合川市、铜梁县、南川市、万盛区、大足县、万州区、綦江县、武隆县15个区县市,除万州、武隆之外,其余均围绕主城区连片分布。该圈层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市的36.7%和44.8 %,GDP占全市的43.9 %。第三圈层,指数在0.75以下,包括荣昌县、黔江区、潼南县、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开县、石柱县、忠县、秀山县、彭水县、巫山县、城口县、云阳县、巫溪县、西阳县17个县,除荣昌、潼南属于渝西地区外,其余15个县在渝东地区连片分布。该圈层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61.1%和42.6%,但GDP仅占全市的22.5%。重庆市三个圈层的人均GDP由内向外递减,内、中、外层人均GDP分别为19125元、7047元和3800元,人均GDP之比分别为5.03:1.86:1(以外层为1),人均GDP随着与主城区距离增加而递减。另外同一圈层内部的区县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呈现出这一特点。例如,第二圈层的万州、綦江低于更接近于主城区的巴南、渝北等区县;处于第三圈层最边缘的巫溪、酉阳、城口等县也低于第三圈层的其他区县。重庆市区县发展水平成圈层分布,符合区域经济中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也说明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第一圈

第二圈

第三圈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 GDP指数 33.60% 43.90% 22.50% 面积占全市的比例 人口占全市的比例 2.70% 36.70% 61.10% 12.60%人均GDP 19125元 44.80% 7047元 42.60% 3800元

4、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之势

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1997—2003年,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由3818元上升到6068元,上升了

1.6倍,三个经济区的标准差2014元上升到5273元,上升了1.8倍。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1997年区县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04,此后在波动中略有上升,2003年上升到0.717;三个经济区域的加权变异系数则基本上呈逐年上升之势。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1997年最高的与最低的人均GDP之比为12.35倍,2003年上升为12.97倍。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1997年以来都市经济区增长比较快,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差异扩大。1997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人均GDP之比分别为2.14倍和3.53倍,2003年分别上升到2.32倍、3.68倍。1997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37.2%、32.4%和30.5%,2003年变化为39.4%、30.5%和30.1%,都市经济区上升了2.2个百分点,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分别下降了1.9和0.4个百分点。

5.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演进的差异性。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篇6

一、区域经济融合及发展到国内外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增长极存在的主要原因。Aguighier (1988) 和Yang (1990)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程分析后认为,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与中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存在密切关系;Rozelle (1994) 则认为,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工业化;也有人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归因于区位因素 (Baoetal., 2005) 。国内学者更认可中国区域经济的差距来源于第二产业发展的不均衡 (林毅夫, 1998)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扩散效应是指经济中心不可避免地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 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回波效应是指由于经济中心的强势地位, 导致人才、资金、技术逐渐被经济中心吸引, 从而使欠发达地区越来越不发达, 李国忠等 (2003) 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如何应对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王小鲁等 (2004) 建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扶持非国有企业发展, 推进要素市场发育。国外学者对中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对策则主要集中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陆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Jian, 1996;zhangandFan, 2008等) 。

但是, 在“一带一路”国策下, 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发展, 则尚缺乏研究。

二、川、渝、藏宏观经济基本分析

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 四川、重庆、西藏三个省域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990年) ”、“实施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 ”、“西部大开发 (1999年) ”、“中国加入WTO (2001年) ”, 但由于三个主体区位优势不同、资源要素各有千秋、技术发展存在差异, 因此, 三个省域主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内容也存在千差万别。

我们对2005-2014年10年期间西藏、四川、重庆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基本数据参见表1) 。2014年, 西藏、四川、重庆三个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GDP) 分别为920.83亿元、28536.66亿元、14262.60亿元;体量最大的四川的GDP分别约为重庆的2倍、西藏的31倍。从人均GDP来看, 最高的是重庆 (4.23亿元/万人) , 其次是四川 (3.53亿元/万人) , 再次是西藏 (2.90亿元/万人) 。

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 川、渝、藏存在较大的差别, 但是在人均GDP指标上, 方差检验显示 (表2) , 三地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别:F (2, 27) =1.40, P=0.263>0.05;多重比较95%的置信区间均包含0 (表3) , 再次说明三地的人均GDP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相对指标方面, 2005-2014年期间, 川、渝、藏三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了两位数年均增长率, 其中重庆地区最高, 年均增长率为17.01%, 其次是西藏, 年均增长率为16.21%, 最低的是四川, 年均增长率为14.03%。以2005年为基底, 2005-2014年期间, 四川、重庆两地的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两番, 而重庆则翻了三番;因此, 从相对增长率而言, 重庆表现更为突出。在人均GDP方面, 四川、重庆保持了较为相似的年均增长率:16.20%与16.32%, 比西藏的14.03%高出了两个百分点;定基增长率方面, 四川表现较为突出, 增长了2.89倍, 其次是重庆, 增长了2.86倍, 西藏最低, 约为2.25倍。

将2005-2014年分为两个子阶段 (子阶段Ⅰ:2005-2009年、子阶段Ⅱ:2010-2014年) 进行分析, 可以明显看出, 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四川、重庆在子阶段Ⅱ期间, 无论是在年平均增长率还是定基增长率方面均较子阶段Ⅰ有明显的放缓;西藏则略有上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四川、重庆的经济在总量方面, 相较于西藏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经济的相对增长率方面, 西藏也独具特色。我们尤其应该看到的是, 四川、重庆在子阶段Ⅱ期间的增长速度相较于子阶段Ⅰ有明显的放缓, 说明两地的经济增长需要继续寻求新的亮点, 这为川渝藏三地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在对川渝藏的宏观经济形式进行分析后, 接下来我们将就西藏与成渝经济圈的具体经济联系进行分析。

三、西藏与成渝经济圈的联系分析

西藏自治区包括拉萨、昌都、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和阿里七个地区;成渝经济圈则包括如成都、重庆、绵阳、德阳、南充、遂宁、雅安等在内的23个大小规模不同的城市。

从交通的可达性来说:综合分析航空、铁路、公路, 无论是交通运输还是物流成本, 成都和重庆首当其冲成为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首选, 其次是绵阳、南充等成渝经济圈等二级城市。

从产业布局进行分析:2010年, 成渝两市都提出要建设“三中心” (科技、商贸、金融) 和“两枢纽” (交通、通信) 的总体战略目标。支撑总体战略布局的产业主要包括:烟草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立在这些产业基础上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西藏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思想是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该发展理念的产业主要包括:特色工业、特色农牧业、特色旅游业等产业。综合分析, 两地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产业链承接的粘合程度较强, 有助于推动成渝经济圈的结构优化, 同时带动西藏经济的发展。

对比自然资源及社会文化风俗:西藏和川渝两地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两地在特色农牧业和特色矿业、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等方面相似性较强, 同时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两地之间文化风俗接近, 民族融通较好, 茶马古道即是经由雅安、康定、至拉萨、最后到达不丹、尼泊尔和印度, 因此在经济、文化及人口方面联系紧密, 西藏林芝、拉萨、昌都等地素有“小四川”的称谓, 而成都、德阳等地也是西藏退休定居和生意往来最密切的城市。

四、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微观调研

第一部分我们对川、渝、藏的宏观经济形式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我们就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的视角依然偏宏观。接下来, 我们将从微观的视角对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本部分主要采用调研、访谈的方法——通过对与西藏及成渝经济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经济界、文化界等不同行业的人士的调研、访谈, 我们试图从微观的视角探索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可行性、路径以及方法。

(一) 调研内容

2015年8月-12月, 项目组成员对西藏和川渝地区的部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各个相关层面进行了参与观察, 并在此期间对部分政府部门领导、民营企业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截至2016年12月30日, 项目组共采访了21位受访者 (包括西藏自治区及川渝地区政府、发改委、工商局、文化厅、建设厅、高校、国有及商业银行、国有及民营企业等相关领域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 其中深度访谈11位, 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6份。现将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1. 调研对象一: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经济学教授杨斌

杨斌教授在西藏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 致力于以科学研究为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先后发表过《青藏铁路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对研究》、《西藏经济增长方式初探》、《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演变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等文章。杨斌院长积极推动与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等合作, 对西藏与成渝经济圈文化事业合作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1) 访谈主要内容。本次访谈以教育行业为背景切入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可行性, 访谈主要围绕教育领域中当前西藏和川渝两地之间的合作模式有哪些、受访者对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总体态度、目前川渝藏合作的既有形式、路径、合作机制以及合作平台、强化川渝藏之间的联系所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

(2) 访谈内容总结。受访者对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总体持积极和欢迎的态度, 认为未来合作领域广泛, 潜力较大。

同时, 杨斌教授对现目前西藏和川渝地区的合作所呈现出的成果和现状并不满意, 主要表现为:融合的路径较为单一, 仍然依托“援藏工作”为主要形式, 而简单的援助资金、物资和人才都是短期行为, 受援主体难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融合的推动力不够, 双方政府于2011年至今, 签署过包括商务、旅游业、农牧业等在内的战略合作协议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计划未能落到实处。融合的基础保障不够, 对于成渝经济圈和西藏的各个有关部门、企业乃至个体之间, 现有的政策灵活性和吸引力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进一步的合作。

川渝藏的融合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川渝藏的政府之间、高校之间。在这个层面上, 政府和高校都表现出了合作的意向和努力, 但是推动力不够, 发展速度缓慢, 杨斌教授提出关键是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以及委员会来负责落实合作协议, 召开专门会议, 并加强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具体政策的落实。第二个层面是企业和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川渝地区的企业通过自发和招商引资来到西藏进行投资古已有之, 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成立了四川商会、成都商会等民间组织;相反, 西藏的企业或个体在川渝地区的主要投资方式为购买商品房。从这个角度看, 无论是西藏还是川渝地区的企业和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基本是自发性的, 政府应该承担起更积极的作用, 主动嫁接, 积极引导, 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更广泛的合作平台。第三个层面是企业与企业层面的。川渝藏三地之间的企业层面的合作和沟通主要体现在川渝两地的企业来西藏各地寻求发展, 主要涉及到建筑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 构成了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模式相对粗放, 没有形成大大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没有发挥出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力量。

2. 调研对象二:西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李迎春

西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掌握各类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单位、个人等市场主体等相关信息。

(1) 访谈主要内容。本次访谈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第一, 政府层面对于当前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总体态度是什么?目前西藏和川渝两地之间的合作即有路径、合作机制以及合作平台有哪些?强化川渝藏之间的联系所面临的困难等问题是什么?

(2) 访谈内容总结。受访者认为西藏和成渝经济圈从历史上就有很深等渊源, 相较其他周边地区联系最为紧密, 双方经济产业的互补性较强, 非常有必要进一步融合, 实现互利双赢, 政府对这一视角非常欢迎, 同时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强化和细化合作内容。

李局长认为目前西藏和川、渝两地政府之间现有的合作平台、合作机制以及合作路径十分有限, 主要局限于教育、医疗、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领域。而民营经济的合作则更为广泛, 涉及到商贸流通、建筑业、文化业、采矿业、休闲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农畜产品、西藏特色产品、藏医药、天然饮用水、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在强化融合的角度方面、李局长提出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一是交通, 应建立和改善西藏和川渝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建设铁路, 改善公路, 开通更多航线, 以此达到互联互通, 降低流通成本。第二, 双方政府应提高对川、渝、藏融合的重视程度, 加强沟通, 进一步简政放权, 加大工作力度, 营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提供更便利多服务。第三, 西藏本地企业应树立特色、扩大规模、提高层次, 加强市场的开拓能力和运作能力, 逐渐转变西藏对川渝对贸易逆差现象。

3. 调研对象三:西藏卡若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西藏新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修武

赵修武先生作为一个来自成都的民营企业家, 在西藏打拼20多年, 投资经营的领域逐渐从制造业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 对川渝两地的经济融合有着深刻的体会。

(1) 访谈主要内容。本次访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作为来自四川的民营企业家对于当前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的总体态度是什么?目前西藏和川渝两地之间的合作即有路径、合作机制以及合作平台有哪些?强化川渝藏之间的联系所面临的困难等问题是什么?未来西藏和成渝经济圈应该在哪些领域和范围加强合作?

(2) 访谈内容总结。受访者对西藏和成渝经济圈各个产业的融合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一方面对于制造业和多数实体经济赵总经理并不乐观;而对于文化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 赵总经理认为是未来应着重考虑大力发展并且有极大融合空间的。

赵总解释现有的平台和机制非常有限, 西藏和川渝两地主要的努力体现为签订协议和招商引资。但是落地到西藏的很多川渝企业往往不熟悉西藏的实际, 到处碰壁, 结果大多不理想。诸如人员流动性大、劳动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季节性影响等因素制约着实体经济等发展。在文化产业、旅游业等领域西藏和川渝两地包括政府主导和民间的合作平台较为活跃, 例如西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的300亿总投资中来自成渝的投资商就占到力56%的比例。

在强化融合的角度方面、赵总重点谈到了两个主要方面:第一, 强化川渝藏的融合, 各方政府必须转变职能, 搭建更多的交流和交易平台, 切实推动、落实更加细化的政策, 帮助融合的主体能够站稳脚跟, 获得利益, 长期合作。第二, 应着力推进跨区域的合作模式,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 保障体系来改善西藏当地企业的生存和经营环境。

对于未来西藏和川渝地区的融合领域, 赵总认为应该一方面着重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在其他产业和领域, 应考虑产业链的整合, 发挥西藏的特色和优势, 在农牧业、特色工业、藏医药业等诸多领域, 由川渝两地企业承接生产、研发、运输、销售等产业链下游环节, 而西藏本地企业则承担其上游的原材料和原产地的使命, 整合为一条完整的供应链。

4. 其他调研对象包括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菁林、

新津县发改委副主任黄志华、国家开发银行西藏副行长崔晓峰等人

受访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基础保障体系建设、产业对接、机制和平台构建这几个方面, 不难看出, 政府须要在其中承担更为积极的角色。

五、对策及建议

1. 访谈对象均对西藏与成渝经济圈的融合持肯定与欢迎态度, 并一致认为, 川藏渝产业互补性强, 且有着长久的合作历史, 未来合作潜力巨大, 可行性非常高。

2. 在合作层次上, 政府、企事业、个人呈现割裂状态, 需要政府搭建交流或交易平台, 整合各类主体。受访者一致认为, 三类主体中, 目前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角色, 在融合模式的设计、融合环境的改善、融合政策的制订与落实等方面, 政府应当有更大的作为。

3. 目前的合作路径单一, 合作主体之间主要表现为短期行为, 机会主义行为较为严重, 导致合作效果不显著。

成渝经济区区域分析 篇7

2012-7-19 22:56:00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2期

摘 要: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1、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山东省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为5890个,合同FDI为124.3亿美元,实际FDI为86.6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数127个,协议投资总额29576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26831万美元;接待外国旅游人数96.2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额为5.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数1879个,合同金额14.7亿美元,营业额15.2亿美元,年末在外人数6.3万人。

1.1 山东省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对外贸易呈现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49.9亿美元,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到607.8亿美元,其中出口358.7亿美元,2000-2004年实现年均增长16%以上。(2)进出口商品构成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82.2%,工业制成品进口占商品进口总额的62.5%。(3)进出口商品类别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机电产品三大类商品为主。2004年上述四类商品进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16.9%、22.3%、29.7%,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24.7%、23.1%、27.1%。(4)进出口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2004年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企业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分别为:53.0%、25.8%、21.2%,上述三类企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分

别为:51.3%、24.9%、23.8%。(5)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2004年二者进出口额所占比重分别为47.9%和46.0%,出口比重分别为50.2%和48/.4%。(6)进出口商品市场以亚洲、欧洲、北美国家为主。2004年与上述三大市场的商品进出口比例分别占57.4%、16.9%、15.9%,出口比例分别占56.2%、18.0%、18.5%。

1.2 山东省利用外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利用外资项目数2733个,合同金额56.1亿美元,其中FDI50.7亿美元,实际外资金额38.1亿美元,其中FDI29.7亿美元;2004年利用外资项目数增加到5890个,合同金额214.5亿美元,其中FDI202.9亿美元,实际外资98.2亿美元,其中FDl87.0亿美元。(2)利用外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2004年FDI项目数占利用外资项目数的100%,FDI合同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金额的94.6%,FDI实际金额占外商投资实际总金额的88.6%,独资企业项目数占FDI项目数的73%,独资企业合同金额占FDI合同金额的83.2%,独资企业实际金额占FDI实际金额的77.4%。(3)外商投资国家和地区,以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为主。2004年上述五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所占比重分别为41.3%、20%、7.6%、7.4%、6.4%。(4)外商直接投资行业以第二产业为主。2004年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1%、86.2%、10.7%;其中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96.9%。

1.3 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及特点:2004年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1)境外投资以非贸易性企业为主,其中加工贸易企业境外协议投资总额占境外协议投资总额的38.3%。贸易性企业、非贸易性企业和常设机构境外协议投资总额所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5。重分别为4.4%、94.3%、1.3%。(2)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以劳务合作为主,上述三者的合同数所占比重分别为8.5%、89.8%、1.7%,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分别为57.1%、39.4%、3.5%,营业额所占比重分别为68.7%、30.3%、1%,年末在国外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18.65%、81.29%、O.06%。(3)接待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比例分别为84.7%、7.6%、5.5%、1.4%;国际旅游创汇收入以长途交通为主,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创汇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33.7%、5.8%、11.2%、9.0%、19.3%、5.7%。

2、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指标设计的全面系统性、可操作可测性、可比性和相关性等原则,构建商品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1)、商品出口总额(万美元)(X2)、商品进口总额(X3)、商品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X4)、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X5)、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X6)、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万美元)(X7)、国际旅游创汇收入(万美元)(x8)、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人)(x9)、商品出口增长率(%)(X10)共10个指标。

2.2 数据的获得

采用2004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各地市的上述十个指标赋值。

2.3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将上述指标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聚类分析结果见表。

2.4 结果分析

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2.6301,居山东省第一位。青岛市是山东省第一大港口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高,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山东省首位。烟台市是山东省第二大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增长迅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0.7183,居山东省第二位。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纺织、医药、机械等行业发达,2004年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居山东第一位,同时济宁市作为孔子故里,旅游创汇收入较多,主成分分析外向型经济总得分居全省第三位。威海市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对外开放程度高,主成分分析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居全省第四位。枣

庄、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成分分析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总得分分别居山东省倒数第一和第二位。

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分为两类,青岛市是一类,其余十六市是另一类。如果分为三类,青岛市是第一类,菏泽市是第二类,其余十五市是第三类。如果分为四类,青岛市是第一类,烟台市和威海市是第二类,菏泽市是第三类,其余十三市是第四类。如果分为五类,青岛市是第一类,烟台市和威海市是第二类,济宁市和临沂市是第三类,菏泽市是第四类,其余十一市是第五类。

总之,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山东省应采取措施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3、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1)东部沿海地区应发挥辐射功能,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如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港口地市的外向型加工企业可以到中西部地区开设分厂,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2)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加强对外贸易和交流合作力度。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配置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济宁市微山县利用微山湖资源优势,大力培植以鸭、鹅等水禽养殖和以河蟹、乌鳢等名优水产品养殖,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乌鳢养殖基地,产品出口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市场。

(3)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市的投资环境不如东部地市优越,例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关联度弱,配套能力较差,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打造龙头企业,加强配套能力。

上一篇:和平与战争读后感下一篇:小数除法例5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