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实验区”(精选12篇)
成渝“实验区” 篇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1]。推进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要从传统的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上来。因此,如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准确测度和科学评价,已成为统计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波动、停滞、复苏、稳步增长、高速发展等不同时期,阶段性特征明显[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1979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理念和思路上存在一定误区,不少地方城镇化被“GDP政绩”捆绑,出现“盲目大拆大建,跟风大跃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城市病”“城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缺乏顶层设计、过程曲折、水平相对较低和发展不均衡等构成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点。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又面临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所以需要对我国城镇化战略进行继承、调整和优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从社会学角度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经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城镇化分发达型城镇化和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不一样。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2]: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占有很大比重。我国城镇化主要属于发展型城镇化。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同时又面临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如何遵循世界城镇化一般发展规律,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为此,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城镇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内容得到极大充实和完善。按照中央精神,新型城镇化应具有6个基本特点[3]:一是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二是目的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三是集约、高效、生态、低碳;四是四化同步、产业是支撑;五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六是决定性驱动力量是市场,政府职能发挥是重要保障,改革是核心。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我国城镇化发展:(1)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3)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4)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体系
我国新型城镇化测度的构建既要充分体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特点和要求,又要遵循城镇化测度一般规律。为此,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借鉴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市发展指数[4](CDI)和城市指标准则[5](UIG)、社科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6]等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普适性原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测度。
(一)测度的 6 个方面
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按照中央要求,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要把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其次,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有产业基础才能解决更多人就业,城镇化才可能立得住;最后,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此,可选取的指标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新住房覆盖率、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人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等。
2.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所以,要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此,可选取的指标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等。
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为此,可选取的指标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失业率(城镇)等。
4.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首先,必须以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合理承载能力为原则进行科学布局;其次,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效应和龙头作用,发挥小城镇的互补作用和联动效应;再次,要根据城镇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强化城镇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承接能力;最后,城镇建设用地必须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用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较大的城镇化发展。为此,可选指标有:单位GDP综合能耗、人均GDP、城镇公共用水普及率、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
5.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推进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城镇化。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为此,可选指标有: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比例、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等。
6.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城镇发展的作用。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为此,这方面可选指标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满意度指数等。
(二)指标体系及标准
指标体系初步确定后,采用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入选的指标。然后,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7]、环保部《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8]、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9]等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测算,最终确定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各指标具体测度标准及权重,形成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评价方案(见表1、公式1)。
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程度为:
三、实证分析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首次批准在西部地区设立改革试验区。7年多来,成渝两市为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目标,结合两市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庆市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强化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成都市按照构建“一城、三圈、六走廊”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1个特大城市(成都主城区)、6条走廊雏形、4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及区域中心镇所构成的成都市域城镇体系。经过不懈探索和努力,成渝两地作为全国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全国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择成渝两地进行新型城镇化实证分析。
(一)各指标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
本文选取的正指标有26个,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xi1为标准值。
逆指标有两个,分别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单位GDP综合能耗,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xi1为标准值。
区间指标有两个,即失业率和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q1,q2]为指标xi的目标值区间,m1与m2为xi的下确界与上确界。参照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本文将失业率的下确界定为0,上确界定为8,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的下确界定为0,上确界定为3。
(二)成渝两市新型城镇化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成都统计年鉴》《2013重庆统计年鉴》《2013城市统计年鉴》等资料,按照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目标,通过计算,得到成渝两地各区县2012年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程度,并按照“秩和比”法排序[10],得到成渝两地各区县新型城镇化综合实现程度(见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2年成都市、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度分别为84.5%、81.8%,而全国新型城镇化实现程度为74.2%。说明成都市、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度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和7.6个百分点。
以2020年为目标,成都和重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均已实现8成以上,说明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城镇化会遇到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社会公平、可持续性等方面越来越大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两市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四、总结
本文根据中央十八大及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属性和特点,构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统计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的重要课题。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如何与我国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中确定的指标体系衔接,优化指标的标准值及权重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正确地确定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方法,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本文根据中央十八大及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属性和特点,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借鉴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市发展指数(CDI)和城市指标准则(UIG)、国家环保部《国家级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社科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等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还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测度,统计评价,实证分析
成渝“实验区” 篇2
2011年是我项目部路面工程施工前准备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公司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各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先后完成了建家建站的准备工作、璧山收费管理所和围龙停车区的场平工作以及路面整体施工前的所有准备。本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而丰富和改善自己的原则,为此,我项目部就2011年的工作情况以及2012年的工作计划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2011年工作总结
1、项目概况
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路面A合同段,是中铁建总公司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BOT+EPC项目,项目设计桩号范围为K0+000~K31+401.069,路线全长31401.069米。项目暂定造价为31529万元,暂定工期为2011年12月1日-2013年9月1日。
2、前期工作准备
按照指挥部的初步设想,我项目部提前进场,参建璧山收费管理所与围龙停车区的场平工程,计划在平整后的土地上进行路面工程驻地及拌和站的建设,现璧山收费管理所及围龙停车区场平工程已全部结束,沥青拌和站已运至我项目,待路面合同正式签订后立即进行驻地及拌和站的建设。碎石供给方面指挥部已与当地一碎石厂达成初步协议,以低于市场价格优先供应我路面项目,若大干期间料原不足亦可从周围碎石场临时购买,当地碎石产量及质量均能满足我路面施工所需。
3、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在各部门同事的齐心协力下,我项目部克服了重庆炎热高温的7、8、9月份和10、11月份的连续大雨天气,在有限的人员管理下,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们先后完成了璧山收费管理所及围龙停车区的场平工程。施工过程中,璧山收费管理所原设计从璧山互通借方49万方,由于璧山互通发生变更设计,无法满足收费管理所的土方需求,后我项目部通过与业主、监理、设计院的沟通,将收费管理所场区变更为场区内土方挖填平衡,即不弃方也不借方,解决了土方来源问题。围龙停车区根据原地貌特点,保留原有山包设计为假山景观,整体场区参照璧山收费管理所,也采用场区内挖填平衡,减少挖方约30多万方,符合中铁建指挥部B类负变更的条件,为我项目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
4、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总结经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值得我们改进和正视的问题,还需要认真克服和改正,以求完善,使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前期进场人员不足,使得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是很顺畅,因此需要各部门人员尽快到岗,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早谋划、早安排”,做好全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细化工程管理体制,理清管理程序,使工程管理更加顺畅,更加高效。明确了内部分工和职责,建立了上传下达、团结协作、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进一步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和队伍建设,我们应该把政治思想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注重员工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增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而提高我们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树立起“干一项工程,培养一批人才”的战略思想,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
二、2012年工作设想
战略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在新的一年中,我项目部更要明确工作的主要思路。为了确保项目施工进度,达到公司领导的预期目标,2012年我项目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工程任务
我项目计划2012年完成水稳碎石层70%工程量,沥青下面层40%工程量,条件允许下完成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施工的最大难度主要是路基单位桥隧进度较慢,很多地方便道没有直接打通,需要绕道才能到达。由于隧道施工进度缓慢,我项目部考虑将设置一个移动水稳拌和站,根据路基A标和E标路基进展情况,将水稳站先行设置一处,待该标段水稳层施工结束后挪至另一处,减少混合料运距,降低成本。沥青拌和站及驻地建设计划设置在两处隧道之间,在已平整好的璧山收费管理所。
根据我项目桥隧多、路基少的特点,特别是路基连续段落短,结合路面结构层连续三层20cm水稳层的设计特点,我项目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将三层水稳连续铺筑。这样不但节省了下两层水稳的养生工序,又可以缩短工期、将设备人员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2、抓好安全与文明现场管理工作
安全文明是施工项目中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我项目部根据本工程安全文明项目管理目标,首先建立健全的项目安全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的项目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重点灌输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所有管理人员都清醒地认识到,具备安全的作业环境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保障。在日常的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中,项目部遵循减少形式化工作,增加实质性工作的原则,坚持安全管理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的做法,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
3、产值效益情况
重庆成渝复线路面项目上场之初面临合同造价过低,实际材料价格过高,项目效益很不明朗。2012我项目将重点抓项目成本控制、变更索赔、工程竣工结算上面,希望通过项目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尽最大可能的提高项目效益,力争减亏。
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对过去一年的成绩与教训、长处与不足、困难与机遇的进行客观评判,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订措施,提供参考和保障。从而对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对机遇要有较强的洞察力,及早做好抢抓机遇的各项准备。
热辣“巴适”成渝地 篇3
同为现代化的南方都市、均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成都和重庆如同两个气质相似的双生儿:一样的西南官话,一样的爱打麻将,一样的湿热天气,一样的麻辣。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单从两座城市的街道便可轻易知晓。
人民南路是成都最著名的街道,这条被誉为成都市名片的“天府之路”是全国最长的纵向中轴线道路,宽敞笔直,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宽窄巷子,由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漫步其中,可以体会到老城区市民的生活缩影。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古老锦里,石桥、流水、戏台、楼阁相映成趣,夜晚的锦里花灯锦簇,美不胜收,还有打更人“咣咣”地提醒“小心火烛”,当真有时光逆流之感。
吊脚楼风格的洪崖洞可算作是山城重庆的最佳诠释,它依山就势,沿崖而建,临江而望,正所谓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更有巴渝风情街和海盗酒吧可供玩耍。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磁器口是曾经的水陆码头,建筑多以明清风格为主,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民俗文化均汇集于此,热闹非凡。具有浓厚本土巴文化的巴国城,集餐饮、休闲、娱乐、商贸于一体的核心商业功能区,被誉为重庆市的不夜城。
Tips:
1.两城街道皆无门票,全天开放,免费游览;
2.成都锦里有许多市区很难买到的特产,是购买伴手礼的不二之选,可乘坐公交1路、57路、304路、306路、335路到达;
3.重庆磁器口是吃货的必到之地,这里不仅有地道的古镇三宝:毛血旺、烩千张皮、椒盐花生,更有琳琅满目的店铺供游客一边吃一边“耍”;
4.重庆巴国城距离市区22.5公里,需预计好时间才能“耍”得尽兴,游客可依次乘坐郊792路 → 310路 → 204路公交车抵达。
景点
单是看看景点遍布的成都地图,你就会明白它为何会被称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而没去过重庆,你永远不会明白一座城市可以记录着一个国家的成长史。几乎所有游客都可以在成都找到喜欢的景点,这绝不只是吹嘘;而几乎所有游客都可以在重庆体会到独属于自己的旅游感悟。这两座有着相似气质的城市只有在靠近时才会发现它们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迷人的美。
在成都,若是你喜欢园林式的景色,那么望江楼公园、百花潭公园、杜甫草堂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些地方,你可以深切体会到游园一梦的美轮美奂。若是你喜欢宗教文化,那么青羊宫、文殊院、青城山等则绝对不可错过,求一支签、许一个愿,心灵于袅袅青烟中渐渐平静下来。若是你喜欢历史文化遗产,那你可以去看看武侯祠、金沙遗址、黄龙溪古镇等,听它们向你讲述自己的故事。
而喜欢文化景观的你一定要去重庆,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山城有着著名的红色景观解放碑、大礼堂、歌乐山、红岩革命纪念馆,亦有刘伯承、聂荣臻等名人故居,是重温革命历史之路、体会老一辈革命党人红色精神的必访之地。你也可以乘坐游轮去领略一下中国最伟大的工程——长江三峡,或去三峡博物馆回忆那曾经的历史。不仅如此,喜欢自然风光的你还可以去大足石刻、武隆天坑三桥、酉阳桃花源或黑山谷景区,这些风景壮丽的江山社稷图,可以让你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Tips:
1.真正的杜甫草堂遗址其实只有三间草屋,园子比较大,草屋位置略隐蔽;
2.吃货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四川成都青城山的青城四绝:洞天乳酒、青城茶、白果炖鸡和青城老泡菜,绝对不虚此行;
3.成都市内景点随处可见掏耳朵的小摊,一把椅子、一套工具,让你掏出高大上的感觉;
4.重庆长江三峡最适合旅游的季节为春季与秋季,建议观赏以船上为主,雨具、外套、防晒霜、墨镜、运动鞋、水和食物、纸巾、零钱必不可少;
5.重庆歌乐山上的防火通道,有着各色各样的卡通画涂鸦,别具特色;
6.夏季的成都、重庆在正午时,室外温度可高达38~40度,建议随身携带防晒霜、遮阳伞和墨镜,避免正午出行。
美食
同为川菜系城市,成都和重庆渊源颇深却又各具特色。以风行各地的火锅为例,火锅起源于重庆,却在成都发扬光大,从味道上讲大致相同,蘸料也均为蒜油。但是慢节奏的成都人讲究“麻辣鲜香”,锅底的门道颇深,通常由上百种中药材精心熬制且不留渣,味道够辣又不使人上火。而快节奏的重庆人则讲究“火辣、粗犷”,有渣火锅越煮越香,伴随着辣椒入口,就如同重庆似火的天气一般,酣畅淋漓。
被誉为吃货天堂的成都,一出火车站就能闻到空气中那一阵阵的麻辣火锅味,且随时随地可以寻觅到让你胃口大开的美食。爱吃辣的你早上可以来一碗皮薄馅嫩、爽滑鲜香的龙抄手,或是卤汁酥香、咸鲜微辣的担担面。逛市里时可以来份麻辣鲜香,细嫩化渣的夫妻肺片,又麻又辣又香的陈麻婆豆腐,或是啃一个辣而不燥、鲜而不腥的老妈兔头。如果觉得太辣,可以来一份香甜可口、不腻不粘的三大炮。午饭就可以来一顿地道的九宫格火锅,蜀九香、码头故事、大宅门都是不错的选择,菜品丰富、料足且价格便宜,鸭肠、毛肚、青笋必不可少。晚饭可以来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串串也是成都的特色,最便宜的只有2角一串,一边欣赏成都夜景,一边聊天一边吃串串,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Tips:
1.成都、重庆环境潮湿,以辣驱寒气,却不会上火,但是对于肠胃是个很大的挑战,肠胃药是这两个地方旅行的必需品;
2.如果想带火锅底料作为伴手礼,可到火锅店里购买,味道要比超市好很多。
重庆的小面近年来亦强势进入各地人们的视线,成为可与火锅媲美的让人欲罢不能的日常美食。行在重庆,一定要来一碗香气扑鼻、味道浓厚的小面作为早餐——重庆人对小面的热爱毫不亚于火锅。有“天下第一粉”之称的酸辣粉,麻辣、鲜香、酸、油而不腻,是不可错过的小吃。午餐就是那地道的重庆火锅啦,临江门洞子老火锅、猪圈火锅、刘一手火锅等都很不错,红油滚滚,黄喉、老肉片、耗儿鱼当然万万不能错过。重庆的辣子鸡,色泽红润,酥香爽脆,水煮鱼口感滑嫩,香辣麻味,毛血旺麻辣嫩鲜,汁浓味足,也是外地尝不到的美味,吃完保证你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不舒畅。“小妹儿”(注:美女、小姑娘,用于不知道名字时打招呼的称谓)可以来一份凉虾凉粉,滑糯清爽、柔软清甜,是解辣的绝佳甜品。
成渝突击 篇4
这两座空间距离仅仅300公里的城市,历来不缺乏争论,甚至谩骂。所以王志纲在其著作《双城记》中如此描绘重庆和成都,他说“如同一母同胎的兄妹一样,虽然已然各自独撑自己的天空,但依旧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他“相信在西部开发的未来岁月里,这一对‘双城’必然会携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将巴蜀文化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王志纲的预言很快就得到了实现。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12月17日,在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总体方案(草案)》已编制完成。
葛红林在代表市政府所作的专题报告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设想。他说,今年6月以来,成都市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重点加强了试验区建设领导;完善了“全域成都”规划;深化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了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了“三个集中”步伐;加大了“三新”突破力度。其中,在重大项目推进方面,包括连接二、三圈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生态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将陆续上马,总投资将达2000多亿元。
此前,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前任工商联会长尹明善也表示:“成渝经济的共融性和市场的共生性,已昭示两地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巨大活力。”川渝分前分后都是一家人。“十五”期间,渝籍商人在川总投资达288亿元,居外地在川投资之首。“十一五”规划为成渝两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川渝将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增强两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将其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四川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安民也认为,成渝两地地缘相邻、习俗相同、人文相近、产业互补性强;两地大到冶金、汽车、大型设备,小到食品饮料,无论产业、产品都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深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重新构建重点产业的整体优势,将是推动成渝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7年11月20日,绵(阳)遂(宁)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协议在成都签署。一个以成、绵、渝高速公路走廊为框架的成渝经济圈北环线有望在三年间形成。据测算,绵遂高速通车后,从绵阳到重庆将不再绕行成都,所需时间也从现在的四个半小时缩短为三小时,可节省一个半小时。
该项目也是成渝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既可使成都—绵阳—广元和成都—遂宁—南充高速公路实现互通互连,又使重庆、遂宁、射洪、三台、绵阳等市(县)的二、三级路网有机连接起来,进而连接包括成都和重庆在内的川渝8大城市,使成、绵、渝形成一个高速公路走廊,带动川西北、川中、川东沿线市(县)的经济发展。
随即,腾讯大成网推出专题《成渝新特区,在新高速路上驰骋》。专题说,历经几年的口水仗后,重庆人和成都人的心理距离目前已经为零。而2007年12月29日在四川遂宁召开的第二届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无疑向外界表明:成渝企业家已开始紧密合作。
成渝高铁的宣传广告词 篇5
2. 说走就走成渝间,高铁开通换新篇。
3. 体验成渝高铁,感受川蜀风情。
4. 乘于高铁,成渝梦想。
5. 思念即可相见,情连成渝之间。
6. “成”就高铁大梦想,“渝”你共度好时光。
7. 天府山城一家,高铁为您圆梦,品天府之韵,赞山城之美。
8. 成渝构筑走廊,高铁承载梦想。
9. 成渝高铁,迈跬步,行千里。
10. 成渝高铁,创享同城传奇。
11. 畅享一路好风景,成渝高铁伴你行。
12. 速度改变距离,时间改变生活。
13. “成”载你我,“渝”快到家。
14. 成渝高铁全方位,天府南北零距离。
新特区:成渝携手折桂 篇6
“明天我要去成都。”6月6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在电话中对本刊记者说。
3天之后,从成都、重庆和北京同时发出的消息是,成都和重庆同时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也已于6月7日对此做出批准的决定。
连续3个夏天,地方申请综合改革试点都获得中央肯定。去年和前年,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分别“获封”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此番成渝同时折桂,加上一直拥有改革先行先试权的特区深圳,中国的东、南、西、北四个地区,就各自拥有了一块综合改革的试验田。
与东、南、北三块“良田”不同的是,成渝两地并未划地为界,而是将改革重点放在了城乡一体化上。一时间,城乡改革成为成都重庆两地最热门的词汇。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等中央高级官员,以及石小敏、汤敏(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等北京学者,也在成都与当地官员学者汇聚一堂,召开了专题为城乡统筹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为西部发展出谋划策。
数字很过硬
翻开成都方面提供的资料,石小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2006年底,成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城乡人口收入差距比例为1:2.61。
“数字很过硬,比全国水准都要高上一大截。”石小敏对本刊说。多年来,全国范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4.5%之间,而城乡人口收入差距比则高达1:3.5。
在这两个硬指标的背后,是不断向农村倾斜的财政投入。
2003年6月,李春城从成都市长任上转任成都市委书记。当年,这座副省级的城市向农村倾斜的财政收入只有区区6.8亿。4年之后,成都财政投入中,农村的份额达到了71.3亿之多,占到了全市财政收入的24%。“在现阶段放眼全国,这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石小敏说。
在这4年之中,除了财权向下、向农村倾斜,对素有“第二财政”之称的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也是“如法炮制”。2006年,成都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超过300亿。县土地出让所得,100%归自身所有,市土地出让所得,市财政只拿其中的六成,其余四成归区财政所有。
“财权和土地收益权是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经济学家林凌告诉本刊,“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匹配。现在大量事务由基层政府管理,他们理应获得更多的财权。”
除了权力下放,成都还对一些涉及土地使用权改革的禁区进行突破。在一些县乡,农民以土地入股获得公司收益,这已经在事实层面突破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新农村建设开始之后,各地纷纷启动宅基地流转改革,成都也先行一步,具体办法是:集中农民手中的宅基地,按照“占补平衡”原则,为其他领域用地提供空间。而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符合“村容整洁”的新农村要求。在成都方面提供的经验介绍中,这一模式被称之为“三集中”:种田向能手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区集中。
在“三集中”模式下,原先比例达10%~20%的相对闲置的存量用地得到盘活。成都和重庆方面也并不满足于仅仅“全市土地一盘棋”的格局。成都方面人士透露说,成都有意将全市范围内的“占补平衡”扩大。
对此,重庆方面的意见是:未来10年内,重庆市约400万人将完成城市化进程,并迁移到“一小时经济圈”内,土地使用政策已经成为当地城乡统筹规划的瓶颈。
6月7日之前,成渝两地的城乡统筹改革尚处在自发阶段,6月7日,在升格为国家级试验区之后,成渝两地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扩权冲动”。对此,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评上新特区就是最好的优惠政策,“有关的试点内容现在还没有制定,有关的政策还没有定下来,有关部门和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政府研究方案,下一步还要通过国务院审批”。
据本刊了解,成渝两地将在下月于北京召开成渝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政策研讨会,会议上,成渝两地将具体提出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上的要求,甚至,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的想法也将提及。
成瀹的指标意义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今年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是在成都召开的,这本身已经说明了中央对成都改革的支持态度。”石小敏说。
4月初全国体改会在成都召开之际,主管体改工作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还专门参加了城乡统筹座谈会。在会议上,这位主政过苏州和陕西的正省级高官说,统筹城乡发展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抓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一个反哺、一个支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迫切需要。
在那之前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明确提出了对重庆的三大定位,前两项仍以经济建设为主: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央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第三项就是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可以这样说,一方面,成都和重庆踏准了中央的鼓点,另一方面,当地领导想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一位长期关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者说。
最近两年来,包括上海、天津、成都、重庆、沈阳、武汉、南昌和广西北部湾在内的8个地区先后向中央申请改革“先行先试权”,成都和重庆申请的时间并不长,却在短短数月之内即获批准。
有学者告诉本刊,以往一些申请国家级试验区的地区,报告中的关键词都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500强落地”等,中央此次肯定成都和重庆的工作,这本身就具备了“指标意义”。
据本刊了解,试图将沈北作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沈阳市,在获悉成都重庆获批之后展开了紧急研究,力求避开成都重庆方面的长项,并对自身的定位展开修订。
“最近两年来,一方面中央在很多场合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一方面地方政府为解决事权财权不对称等矛盾,也开始主动改革。”一位学者说,“但要开好处方,却不是一件拍拍脑袋就能想清楚的容易事。”
尚需持久动力
2004年春,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突击视察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时,当面给镇委书记汪光友出了一道考题:淮口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汪的回答令李很不满意,认为淮口“山河依旧”,汪光友“不在状态”。随即,汪被金堂县委免职,轰动全国。
此后一年间,当地因“不在状态而下课”的官员超过20位。成都下属的郫县,两位局领导因工作问题而被县委要求在电视台上向公众检讨。而在这一轮全国范围的县乡换届中,成都全市范围内的乡镇党委书记全部实现了“公推直选”,走在全国之先。
不过,在川中著名学者、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林凌看来,尽管成都在人事调整方面步子很大,但也有行政推动力过大的嫌疑,“这个逻辑大家应该都清楚,市场经济和民众的动力在这场变革中的比例还是很低”。
在新农村建设开始之前,四川就走在全国之先,众多每年只在家乡居住十数天的打工者被动员回乡建房,而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提倡的现代农业方面,“成都却显得办法不多”。
“城乡统筹必须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城市化是根本,新农村建设也要跟上”,林凌说,“改革需要持久的动力,市场手段、民众热情、现代农业都不可或缺。”
成渝城市群的悄然进发 篇7
近日,有消息传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将在国务院审批后对外发布,时间估计会在两会前。据内部人士透露,《规划》最终修改的方向仍是城市群和人口城镇化问题。然而,不同地区围绕城市群而展开的布局战却早已在悄然间进发。
成渝的思考
从此前披露的消息来看,在未来的城市群发展中,我国将注重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等地区的发展,并在东北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城市群。对此,将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这里提到的几大城市群,距离东海岸线最远的城市群,就是成渝城市群。与已经获得批复的“成渝经济区”不同,按照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的解释,重庆成都城市群是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也是成渝经济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范围、概念、提出的目的上,二者都不相同。与成渝经济区相比,重庆成都城市群仅指城市而言,范围上包括重庆全域和成都周边。成渝经济区的提出,是着眼于重庆、成都双城带动下,在西部地区打造一个经济增长极;而重庆成都城市群的主要功能则是推动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城镇化。
这次提出的“成渝城市群”将重庆全域8万多公里、38个区县都包括在内。过去几年成都、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上做了有效的探索,有助于成渝城市群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
着眼于城镇化布局的成渝城市群,也将着眼于城镇化建设的几大核心,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全力规划双城及周边城市。以重庆的数字来看,有人做了比较:2011年重庆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5%、38%,两者相差17个百分点;按照重庆的城镇化规划,2020年两者分别达65%、50%,两者之差略微缩小至15个百分点。如果制度在短时间内没有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那么单就重庆来讲,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将远远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而要实现户籍人口的转化,就不得不替城市群的规划者们发问:率先实现户籍突破打破城乡固有的壁垒是不是切实可行?体制变革是否就是推进城市建设,靠拢城镇化的必然途径?以及,在变革中将遇到多少问题?如何将变革持续有效地推进等。
先行,有可能提供经验,也不免会有失败,成为试点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较为完备的基础。
对于成渝来说,与其他城市变革遇到了同样的新问题,但也具有极为有利的优势条件。例如,“成渝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完善,铁路网北通欧亚大陆桥、东接长江大动脉、南连黔桂可达出海口,高速和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两大区域性枢纽机场和11个支线机场,有利于两地经济、人员相互来往。“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密度最高的城镇密集区和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是西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国家曾明确要求将两地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
老戏码的破与立
既然“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不同于成渝经济区,一味照搬行政主导的样板戏来建设就要有不同的思路,显然行不通,老戏码已经到了不得不破的时候了。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建设将由不均衡走向均衡,由先富裕起来走向共同富裕。我国改革开放30年,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几大成熟的经济群体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成渝城市群”的建立将打破固有的沿海单头经济发展,与上文提到的体制突破一样,这需要更大的决心、勇气,更需要根底。
新阶段推进城市群建设,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包括成渝在内的城市群采取多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的规划,实现城市群快速发展和功能互补;打破省际、地区之间的壁垒,促进以区域功能规划为主的城市带的发展。
由此,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一个重要探索就是把城市群建立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比如,第一,城镇化要形成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根据统计,目前以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这一城市群范围,包括73个县市,幅员面积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工业增加值1.2万亿,占全国的6.3%,包括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电子产业等,成都电子工业、医药工业等,在全国都占据重要地位。在其它领域资料显示,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却恰恰是城镇化所需求的。强化服务业也就成了顺应规律而要作出的又一改变。
同时,城镇化的生活状态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渝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重庆、成都等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都对城市基础服务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成渝城市群一万平方公里拥有的城镇有94座,全国平均水平为45座,西部平均水平为25座。现有的成渝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城镇的高度密集,人口的高度集中,产业化高度优化,具备未来引领西部大开发整个城镇化过程的强大优势。又如,重庆和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的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从这个意义讲,完全应该通过诸如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的等改革的措施,较好地克服原有大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弊端。
破与立总是在不断的磨合中交替出现,就好像成渝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位置,就是必须要继续立住的。比较中国两大临近大型城市的交往度,广州到深圳,上海到杭州,北京到天津,人口来往、货物交往都比较频繁、密切。现在重庆至成都拥有多条高速公路,成渝间的火车动车组每天开到了13班。在建的成渝城际铁路,1小时到达成都。在建的成渝“直线”高速,将里程缩短为300公里以内。重庆是以制造业、重化工业为代表,同时新兴电子工业发展迅速;而成都是一个传统的消费城市,电子和纺织工业也比较发达。这两大中心形成“哑铃型”的格局,相互之间产业互补,人员往来密切,货物流通频繁,这些交通要道能够在缩短空间距离的同时,将城市间的交往变得更为密切,扩大经济、文化的交流半径。
国家出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篇8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地处四川盆地, 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建设, 成渝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具有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 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要求, 《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 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依据《规划》, 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到2015年, 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 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论成渝经济区的现状及发展 篇9
从古至今, 巴蜀两地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属西南内陆地区的重庆和四川地域范围广, 人口数量多, 经济体量大, 工农业基础好, 科技力量雄厚, 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在自然条件, 社会文化, 历史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1) 成渝地区都处于西南这一特殊区位,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之后, 成渝两地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其他各省无法比拟的, 从经济实力来看, 成渝两地2007年的GDP是1.3万亿元, 已居全国第四位。故成渝两地肩负着振兴我国西部的重要使命。
(2) 成渝两地资源丰富。在我国甚至全世界来看都是水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 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除石油资源之外的各种能源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人文景观方面, 重庆有壮美的三峡, 成都有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都江堰等, 这些都为两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找到了契机。
(3) 两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四川是我国第一劳动力大省, 重庆人口密度也很大, 整个经济区规划人口接近一亿。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人力条件。
(4) 相较于长三角, 珠三角经济区, 成渝两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历史渊源:1997年前, 成渝两地同属四川省, 在社会文化, 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联系十分紧密, 经济布局上也极具互补性。
2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在包括经济在内的各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薄熙来书记来到重庆以后, 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重庆”模式。2009年以来, “五个重庆” (“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 建设思想的提出又把重庆发展推向了一个新起点。同样, 以成都及其周边为核心的四川今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 在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四川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大省之一, 拥有包括人文和自然两大环境在内的雄厚经济发展基础。
重庆四川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地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也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可谓是呼之欲出。
其实早在2004年, 成都、重庆两省市就签订了“1+6”合作协议, 第一次提出打造成渝经济区, “新增长极”的说法就已经出现。2007年4月2日, 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 确定成渝经济区将覆盖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四川14个市和重庆23个区县。一纸协议, 令成渝经济区从猜想走向现实, 标志着成渝经济区的正式成立。在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 建设成渝经济区已被列为本届中央政府今后5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是两地在发展中却并没有真正地达到双赢的效益。其原因主要在于川渝两地同属西部, 在全国布局中产业层次都比较低, 产业发展也大致处于同一层次上, 在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结构方面非常接近, 并且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承接能力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 川渝之间非常容易对相似的区域发展资源进行争夺, 进一步加深产业发展上相互博弈的困境, 产生出两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突出问题。其次, 政府之间签署的经济区共建协议, 也仅仅是从交通和基础设施合作破题, 产业调整也许可以称之为“萌动状态”, 而最具经济区意义的、由市场直接推动的产业合作、统一市场以及具有行政效力的跨区域政府协调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 成渝经济区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可谓是成绩和不足并行, 但是无论如何, 成渝经济区建设都可谓是势在必行, 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加强川渝合作也是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区整体实力都非常突出, 川渝两省市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一旦整合联动, 分工合作, 就能形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生产要素的集散地, 发挥西部最大市场的作用, 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巨大的支撑、带动作用。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 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流的形势, 以区域带动整体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这充分说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路线在我国是完全行得通的。在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 都应该有类似长三角、珠三角当量的增长极。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 各自发展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 通过交换合作来达到双赢的局面。成渝两地完全满足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 应当顺应潮流和趋势积极建设成渝经济区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
(3)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对改变西部产业结构, 提升西部地区的发展质量产生巨大的作用。以高技术领域的IT产业为例, 金融危机使相关产业向拥有人力资本优势的西部加速转移, 以成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正在崛起。2009年10月, 英特尔宣布对成都工厂增资7500万美元。11月底, 英特尔完成对上海封装测试厂整合到成都的搬迁。2009年8月, 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落户重庆。同时, 重庆还进一步与台湾广达达成协议, 准备建立4000万台笔记本的加工基地。这表明,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资源正在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流动, 成渝地区应该把握好这样的大好趋势, 做好合作与分工, 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 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IT等高新优势产业的转移。成渝经济区应做好产业发展的定位, 与西部其他地区一道, 做好产业结构分工, 发展优势产业, 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4) 国家的政策也积极支持成渝经济区的建立。特别地, 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9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 东部沿海地区在已有的政策优势的影响下, 运用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优势,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前三十年东部、后三十年西部”, 政府政策的倾向已经开始逐步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区域转移, 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而不断增强, 西部也就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成渝经济区应当把握好国家的政策, 立足自身优势, 积极参与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使川渝两地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5)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就对成渝两省省内各县市的影响来说, 成渝经济区在空间格局上将形成双核五带格局, 依托便利的水运和铁路交通, 必将带动周围的各个区域带, 形成联动效应。其次, 就对周边各省来说, 成渝经济区位于西部地区从北至南的中心位置, 西安——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则为两翼, 向西北、西南双向推进。有利的中心区域位置, 成为了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纽带, 促进资源在西部地区的流动和分配, 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 在西部生产的产品可以从这里走出国门, 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亚欧大陆腹地, 促进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这将是我国继沿海开放战略之后, 又一个新的开放战略举措, 这种发展趋势也是势不可挡的。而成渝经济区在这个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
4 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 成渝两地的快速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同时, 我们也发现, 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从政策方面来讲:国家应该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和灵活的措施, 鼓励成渝经济区发挥西部的中心纽带作用, 形成西部地区排头兵, 示范区的作用。可通过政策在税收、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 加大对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拨款力度, 颁布能够引导优秀人才流动的积极政策,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地方政府则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发挥上级优惠政策的效用。把握优惠政策的时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引进人才, 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立。其次, 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内生化获得政策优势能差。要在政策的制定上推进政策方案的地方化科学化, 要推进政策的创新性执行, 灵活采取各种政策执行方式, 建立适当的政策执行组织。最后, 应当向其他地区学习政策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经验, 对先进经验中政策本质的学习, 掌握政策内生化的技巧和规律。从企业方面来讲, 应该把握好政府颁布的各项优惠措施, 利用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政策, 使企业从中受益。
(2) 成渝地区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谐号”的通车, 为两地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一是, “和谐号”动车组的车次有限, 不能满足人口的快速流动。并且98元的车费对一般乘客来说还是过高。其次, “和谐号”动车组也只限于对人的运载, 货物的运输仍然并不迅速, 这样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物资交流。第三, “和谐号”动车组的提速只限于铁路运输, 使交通运输方面呈现出单一化的弊端。所以, 成渝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十分必要。首先, 应增加“和谐号”动车组的班次, 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同时适当降低价格。第二, 发展货物运输专线, 提高两地物流的速度。第三, 加强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 是运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3)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两地的人口的素质。在颁布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的同时, 发展本地的教育, 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政策确实能够吸引到一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西部建设之中,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 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的素质还得从发展本地教育的根本出发。在成渝地区, 已经有像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等这样一流的大学, 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 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通过成教, 夜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拥有再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中小学中, 要积极解放学生的思想, 倡导创新性启发性教育,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教育乃发展之本,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劳动力素质, 才能为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力保障。
(4) 加强成渝两地的分工与合作, 促进产业的分工与调整, 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以优化产业为关键,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完善产业体系。要从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的角度,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在“抓大扶小”中实现企业梯度发展。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绿洲”, 并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优、做大、做强。三是在科技交流合作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 以科研院所为依托, 以政策引导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在推进节能减排中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
(5) 完善成渝地区区域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配套措施。首先, 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健全法制, 保障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二, 要不断完善区域开放的政策体系。在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 以划分明确的主体功能区位载体, 研究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税政策, 投资政策, 产业政策, 土地政策, 金融政策, 人口政策等。第三, 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中央政府有必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尽快研究出台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在政策鼓励上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权力。
参考文献
[1]王天维.浅析区域开发中的优惠政策与政策优势[J].人大复印资料——区域经济学, 2009, (11) .
试论成渝两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异同 篇10
一、成渝两地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同背景
1. 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城乡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状况的测度可用二元对比系数来衡量。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总是低于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在31%~45%之间,发达国家一般在52%~86%之间,中国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6%~26%之间。重庆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7%~22%之间。成都的二元对比系数15%-22%之间。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成都、重庆城乡及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不断地增长,但两者的差距却也在不断地扩大。重庆2007年农村居民纯收入350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3715元;成都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6895元,而城镇居民的收入为12789元,差距很大。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矛盾进一步突出,必须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重庆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自1997年到2007年都没有低过10%,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到2007年差异度扩大到17.5%。成都的恩格尔系数到2000年后一直在11%-13之间徘徊。
二、成渝两地城乡统筹建设面临的不同背景
1. 范围
成都“试验区”建设是在一个市的范围展开,重庆“试验区”建设实际上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展开。
2. 体制
重庆市具有更优越的体制优势,实验方案等直接上报和请示中央,成都市则是在省的领导下进行,各种方案需向省请示后转报中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和贯彻执行的效率。
3. 自然条件
成都市是大平原,有利于圈层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重庆市则以山城和丘陵为主,城市化进程更需要依托轴线推进。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
4.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从表中可知,(1)重庆市的总人口将近成都市总人口的3倍,且重庆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90%,而成都的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6.5%;(2)无论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还是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成都市都要比重庆市高,但是,成渝两地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比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且重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成都大。
三、成渝两地统筹城乡的不同战略思路
从上述对成渝两地城乡统筹的战略思路分析知,成都、重庆在地理特点、试验范围、体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前者是要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后者要解决农村如何在城市的帮助下富起来的问题。
1. 重庆特色:“一圈两翼”
2007年,重庆市提出全市划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实行“一圈两翼”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渝东北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则是重庆市绝对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区域。
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规划认为,“一小时经济圈”领头领跑,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奠定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强化引领和率先作用,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
2. 成都特色:“全域成都”
“全域成都”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酝酿发展的过程,其理念目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城乡规划的“全域覆盖”。成都尤其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按照国际旅游枢纽城市,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城市未来发展定位,规划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
(2)城乡交通的“全域畅通”。根据“全域成都”的理念所形成的交通构想,成都交通要着力于“五网”建设,即轨道交通网、市域高速公路网、市域快速通道网、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新市镇路网。
(3)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全域均衡”。截至目前,成都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和社会失业、救助、养老等保障体系。
四、成渝两地统筹城乡发展要优势互补
重庆主城和成都是西部地区最近、实力最强的两座特大型中心城市,理应成为成渝经济区的两大极核,不能孤立的发展,要认清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精诚合作、携手并进。
首先坚持双核共振、合力共建。成渝经济区建设,应围绕两大极核,优化布局,聚合要素,相互借势、互惠互动,合力共建、协同发展。
其次,推进成渝经济区,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发展,必须打破行政樊篱和区域分割,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努力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唐亚霞: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
巴蜀创造奇迹,成渝再添动力! 篇11
从成都都江堰的宝瓶口算起,到重庆的朝天门码头,一望无垠的成都平原与“山高路不平”的重庆山城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而一路欢歌的雅砻、金沙、岷江、嘉陵四条大江日夜奔流而于朝天门交汇成浩浩长江后,东出夔门,更是成就了“中国三峡”之举世盛名!
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人,就像这里的壮丽山水一样,善于创造奇迹!在遥远的古代,诗仙太白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道出了巴蜀与外沟通的极端艰难!但巴蜀人仅凭一根纤绳,就敢闯江下海数过三峡如履平地!至于北通栈道,西接茶马,南走云贵的马帮盐帮,更是络绎不绝于道!
尤为称道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西南建设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从此,潮湿温润多雨、坎坷崎岖难行的西南地区,驼铃远去,汽笛长鸣!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巴蜀人更是创造了更多的神话和传奇:先是成都重庆GDP大幅攀升,连续多年排名居西部地区数一数二;
然后又被双双获批“中国城乡统筹试验区”,拉开了城乡和谐加快发展的新序幕;
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去年5·12大地震时候,受灾较轻的重庆对于受灾较重的成都伸出援助之手。
重庆火锅优秀企业如小天鹅、德庄等都组织自己门店大批员工赴灾区为就灾官兵和受灾群众不分日夜赶做热腾腾的可口美食,不仅温暖了八方来支援的亲人们,同时也在久远的重庆码头川江号子中,加入了“四川雄起”的铿锵音符!
其实按理说,成都与重庆,本身是有很多异趣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本身就不是一类人),比如成都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人温顺,重庆以山水为主,地势崎岖人冲动;成都人习惯泡茶馆大摆龙门阵,重庆人习惯涮火锅喝啤酒大快朵颐!
成都如芙蓉天生丽质国色天香,重庆如玫瑰云遮雾罩柔中带刚!相互之间,似乎也有看不顺眼打嘴仗的时候,但并不妨碍成都成“西部第一城”,重庆成“西部第一市”,真是奇了怪了!
目前,成都的会展和四川的美食美酒,全国闻名!重庆的汽车、物流和民营经济,也已经如火如荼,更别说那最知名的两张重庆名片:美女与火锅了!
说到火锅,就不得不跟大家说说我们刚刚参加的第四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重庆的火锅美食文化节,是我在全国见过的最“火”最壮观的节庆场面!
滚滚的长江畔,一字排开、绵延近两公里的1182口热腾腾的火锅,在浓浓的夜色下、濛濛的秋雨中更显得蔚为壮观!
而比这更为壮观的是,绵绵秋雨根本阻挡不了重庆人追求美味的脚步,冒雨而来的群众竟然达到数十万人!在天气预报一早就报说有雨,同时周边交通管制停车相当不便的情况下,竟然汇聚起如此多的客流,若非亲眼所见,真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大开眼界的是:一手撑伞、一手挥筷,或者身披塑料桌布,甚至干脆啥都不挂,万人冒雨烫火锅的场景竟然在眼前真实出现!
在本次火锅节上,还出现了很多新名堂:一是过江龙的火锅乐园,没有一台锅(真实体现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艄公之意不在鱼”);
二是君之薇上演大“偷菜”;
三是德庄天下第一锅有了“大锅盖”(第一锅还有56个民族与九牛二虎的美好寓意呢);
四是南山三兄弟上演“寿比南山”民族歌舞等等!创意、口味、特色云集,市民、亲友、同行共赏!创造了7.6万人同吃火锅,8小时烫掉51吨毛肚鸭肠的人间奇迹!
而创造了这些奇迹的重庆餐饮巨头们看得更远!据德庄董事长李德建表示:重庆愿为全国火锅店贴牌生产锅底,重庆可以成为中国火锅锅底外包基地!
而重庆火锅协会会长、重庆小天鹅餐饮集团董事长何永智则透露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要走出重庆,以后举办是一年重庆一年外地,重庆火锅协会愿为更好地传播推广重庆而努力!
而随着动车组进入西南,曾经相距甚远的成渝两地,变成半天往返的邻居亲友!可以说动车组使两地之间跟生活在一个城市差不多!
而这次在成都,从火车站到城南的高新区,一路堵车往返花费近4个小时,不仅花的时间是坐动车去重庆的两倍,打车费比坐动车去重庆还贵!就是在重庆本市市区内,如果从江北到南岸,费时也在一两个小时之间,更别说周边的郊区县市了!
随着铁路交通带来成渝生活同城化的同时,两地市场的同城化也在迅速发展,拥有1125万人口的成都市与拥有3235.32万人口的大重庆将融二为一,再加上沿线附近数十个城市集中带来的另外3000万人口群,沿线人口数将达到七、八千万。先行者已经开始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重庆知名火锅企业刘一手在成都开的店就超过了在重庆总部所开的店面数。一些新锐企业也已经开始准备两地征伐的步伐,龙门鱼府的胡总、五斗米的王总也都透露了向外地扩张的想法!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 篇12
本文以协同学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 从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前景等角度分析了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基础, 并对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 就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
1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20世纪80年代后,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全球旅游竞争加剧, 削价、同质化等恶性竞争频现, 同时因不同国家、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是最早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但区域旅游资源等级悬殊, 同时行政隶属不同导致区内各地往往考虑自身利益, 区域旅游合作停留在初级阶段, 难以改变低价、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和形成区域旅游规模经济。协同学 (Synergetics) 理论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其核心是自组织理论, 主要是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与各子系统自发组织建立相互作用、有机整合, 使系统从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 最终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5]。该理论最早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学领域, 用于解决行政隶属不同的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6、7]。鉴于协同学研究的适用性, 近年来逐渐被用于研究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关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涵义, 学术界讨论较少,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指相邻或相近的区域内各地方旅游区在协同发展机制作用下, 以协同发展为目标, 充分发挥区域各地方政府的协调作用、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的参与作用, 通过制定区域统一的旅游规划, 整合区域优势旅游资源, 构建区域旅游品牌, 共建客源市场, 共享旅游信息, 联合营销, 最终实现区域内各地方旅游区“一体化”发展的运作方式。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 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这种发展形式主要适用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早期阶段, 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利益协调, 旅游规划的统一制定, 区域性旅游竞争行为的监管, 区域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善, 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为主体的协同发展, 这种发展形式主要适用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中后期阶段, 以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资源要素的区域性组合和优化配置上的优势, 发挥非政府旅游组织在行业自律、行业利益和竞争秩序维护、人员培训、旅游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优势, 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旅游资源丰富, 高级别景区呈集群分布
成渝经济区拥有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各类型旅游资源组合好、分布广, 是四川省、重庆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 (见表1) 。高级别景区呈集群分布, 其中A级景区密度可达15.96处/万km2, 是全国A级景区密度6.29处/万km2的2.53倍。
数据来源:重庆片区A级景区 (截至2013年10月) 来自重庆旅游政务网, 四川片区A级景区 (截至2013年12月底) 来自四川省旅游局;其余旅游景区 (点) 数据来自各类官方网站。
2.2 产业优势明显, 为成渝经济区深度合作提供条件
成渝经济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旅游业发展迅速, 地区接待游旅游者、旅游总收入的年均增速均在30%左右, 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 (见表2) 。2012年成渝经济区共接待旅游者59632.49万人次, 比2008年增加156.04%, 实现旅游总收入3525.77亿元, 比2008年增加191.32%, 旅游收入占该区GDP的11.02%, 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多年来, 川渝两地互为最大的旅游客源地, 旅游产业合作的前景良好。
数据来源:四川省各市和重庆市各区、县2008~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3 区位优势突出, 交通体系完整, 有利于旅游经济要素的快速转化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 与长江流域中游的大武汉经济区、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区构成了长江流域的三大经济集聚中心,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 成渝经济区又是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 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区内交通体系完整, 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交通上的保障。
2.4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为居民出游提供经济保障
周海燕[8]通过实证研究证明,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出游人数、旅游消费、旅游总收入等呈正相关关系。进入“十二五”时期, 成渝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 (GDP) 增长迅速, 年均增速达25.18%, 2012年GDP达3.20万亿元, 其中重庆片区29区县GDP为1.01万亿元, 四川片区15市GDP为2.19万亿元。同年四川省、重庆市人均GDP分别达22200元、39083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307元、22968元, 为成渝两地居民实现多种形式的城际旅游提供了经济保障。
3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3.1 行政区划隶属差异, 地方利益冲突明显
川渝分治, 成渝经济区成为分属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省际经济区, 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一致, 加大了经济区行政协调的难度, 同时川渝发展战略的调整, 导致两地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9], 如四川省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为重点的向东北发展的发展战略和重庆市以“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经济圈”向东发展的发展战略, 两地发展战略的不协调导致川中经济陷落, 阻碍成都和重庆经济联系[10]。川渝两地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市场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的原因, 两地均从各自利益出发, 将对方看成是自己潜在的“对手”。这些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 但并未从整体上提升区内旅游竞争力, 还有碍于成渝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3.2 旅游合作机制不健全, 深度合作难以开展
成渝经济区跨区域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主要靠行政机制推进, 许多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仍以政府投入为主,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合作经营的机制尚未形成,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还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使得旅游合作主要停留在旅游交通、旅游市场等领域, 而整体规划、旅游人才流动、信息平台构建等领域的合作较少, 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未跟上, 导致区内旅游行业标准不规范、不一致, 旅游合作层次难以提升。
3.3 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 旅游合作进展缓慢
成渝经济区内四川片区、重庆片区旅游发展不平衡, 四川片区拥有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4处, 占成渝经济区总量的80%, 4A级以上旅游景区就达78个, 而重庆片区4A级以上的景区仅有42个, 2012年四川片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773.50亿元, 占GDP12.69%, 重庆片区仅752.27亿元, 占GDP7.42%。从理论上说, 区域旅游不平衡恰好是旅游互补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但川渝分属两个不同的行政区, 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定位不同, 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也存在差异, 加之旅游资源数量、级别不对等的现实问题, 使得旅游合作进展缓慢。
3.4 旅游高层次人才短缺, 合作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成渝经济区旅游发展还面临诸如人力资源不足, 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人员流失率较大, 高层次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外语专业人才短缺, 整体队伍素质有待加强等问题。此外, 旅游营销体系有待完善, 多数旅游者熟知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高级别旅游景区, 而对次级旅游景区了解甚少。在网络宣传上, 也存在专业旅游网站数量少、信息量不全、更新不及时、查询能力有限、不支持多种语言操作等问题, 这些都不利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4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策略
4.1 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作用, 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成渝经济区内各级政府要摒弃原有的狭隘的地方观念, 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 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 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 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在政策上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线路上进行联合开发共享、营销上实施整合促销推广, 力促“互为旅游目的地、互为旅游市场”的基本利益格局的形成。
4.2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提高市场化水平
虽然政府在现阶段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协同发展向更高层次推进, 就需要发挥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经济运行的主体、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 为适应竞争和追求效益最大化, 会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加强企业间相互协作,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自身的资源要素, 提高旅游业市场化水平。此外, 还需发挥非政府旅游组织的参与作用, 加强区内旅游各部门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 缓和组织内部各种利益冲突, 同时还需发挥非政府旅游组织在人员培训上的优势, 加大区域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4.3 建立旅游协作新机制, 保障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区内旅游相关部门还应牵头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 建立和完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旅游保险赔付机制, 畅通旅游热线, 如各市区协调114、12301电话, 完善旅游咨询, 建立各市区旅游投诉首接责任制, 以及跨区域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 适时组织跨区域旅游联合执法。同时针对区内旅游业行业标准不规范、不一致等问题, 旅游部门还将协调质监、工商等关联部门, 针对区内共同推荐的旅游线路, 公布统一市场指导价, 使旅游消费者享受到透明、优质的旅游服务标准, 最终确保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顺利实施。
此外, 针对区内旅游资源数量、级别不对等, 旅游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 应积极建立协同利益补偿机制, 对在协作中局部利益受损的地方政府给予经济、财政或政策方面的补偿, 如采取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和向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等利益补偿方式, 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建立在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 从而提高区内各地协同发展的积极性。
4.4 联手打造旅游经济示范区, 再造川渝旅游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高级别景区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属旅游景区较发达地区, 但区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旅游热点高度集中, 主要集中在少数高级别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等, 要缩小区内各市、区、县旅游发展差距, 需要川渝两地联手打造旅游经济示范区, 再造区域旅游增长极, 通过增长极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4.5 整合旅游资源, 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由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 难以形成特征鲜明的目标市场, 因此要分门别类地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 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构建布局、结构完善、市场活跃的旅游产品体系, 提升区域整体旅游产品的形象。
此外, 还应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如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广汉三星堆文化和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等, 对其整合开发有利于凸显该区域的旅游特色和优势, 能有效提升成渝经济区旅游竞争力。在整合开发中, 应充分利用区域内文化形态上的丰富性、体制改革上的互补性、制度创新上的多样性, 创造有利于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环境, 形成文化旅游发展的巨大合力, 拓展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 打造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4.6 统一旅游形象, 巩固旅游协同发展成果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西南, 区域可进入性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统一区域旅游形象, 应用现代营销手段, 加大营销力度, 对拓展旅游市场和巩固旅游协同发展成果至关重要。因此, 区内应编制旅游总体规划, 统一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对外开展联合促销, 同时依托区内电视、旅游官方网站等主流媒体, 强化、巩固旅游协同发展成果。建立并完善区内旅游集散中心, 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口等人口集散中心设置现场旅游咨询服务台, 制作资料新、信息全、多语言的宣传手册, 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宽旅游者的信息渠道。
摘要:成渝经济区设立后, 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经济增长双核已促进区内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成渝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产业优势明显, 将旅游业作为成渝经济区开展区域合作又一领域, 对全面实现成渝经济区深度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 对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进行界定和阐述, 从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角度分析了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指出了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需要克服的障碍, 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萍, 陈庆.跨越14年蓝图——专访著名经济学家林凌[J].四川党的建设 (城市版) , 2011 (4) .
[2]刘世庆.中国区域增长新格局与西部大开发[J].理论前沿, 2004 (10) .
[3]粟路军, 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 , 2006 (7) .
[4]蒋丽芹.泛长三角地区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 2011 (22) .
[5]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6]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7]冷志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对湘鄂渝黔边区的实证分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8]周海燕.个人可支配收入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 2010, 27 (4) .
[9]刘道明.“成渝经济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