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到校

2024-09-18

指标到校(共3篇)

指标到校 篇1

“指标到校”是指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新招生政策。初中学生只要在本校排名靠前, 在分配名额数量之内, 就能有机会进入名校。“指标到校”正是中央政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表达, 这一政策在多个省市已经执行, 但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 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就取消了名额分配政策。目前广东省在征求“指标到校”政策实施意见过程中, 对47257人进行调研, 反对者高达43108人, 占整体的91.22%[1]。一项旨在促进教育均衡、强化公平的新政出现了执行困难的窘境着实令人深思。在公共政策执行研究领域, 以利益分析视角作为理论基础, 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利益的冲突博弈的路径已经较为成熟。利益分析理论是将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目标群体等主要政策参与者的利益诉求进行综合分析, 分别考察这些利益诉求的合理性程度, 剖析不同政策参与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互动过程和行动策略, 并最终分析不同政策参与者利益诉求的实现程度。任何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都存在着具有多元利益诉求的利益团体, 其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往往从自身需要和利益出发, 为自己所宣称的价值作辩护, 主体利益矛盾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政策执行不力发生的可能性。

一、利益冲突:“指标到校”政策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政策是在复杂的团体、组织网络和目标人群中执行的。在指标到校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两大利益主体群:以国家和地方教育局为代表的政府利益群, 以学校、家长和学生为代表的地方利益团体, 分别扮演着政策执行者和接受者的角色, 他们之间原有的利益均衡格局因政策被打破, 新一轮博弈成为必然, 在博弈双方达成都能认可和接受的均衡结果之前, 双方博弈主要表现为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和冲突。

人权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公平, 它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 二者总是被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实现教育公平是调节社会分配和维护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手段, 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目前, 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距, 优质初中占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优秀的生源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国家实施的“重点校”政策更是加剧了这种校际的不平等, 导致了“强校越强、弱校越弱”, 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需存在极大的矛盾, 致使高中招生秩序混乱, “择校”愈演愈热, 严重影响了各地教育的均衡、有序发展, 这与义务教育所提倡的公平、平等精神是相悖的。当这一问题逐渐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问题, 并影响到了社会正常公共秩序的时候, 政府必然出面干预和解决问题。

2002年, 教育部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提到要“积极探索建立招生名额分配制度”。这是第一次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提出要实行“名额分配”的高中招生办法, 推进初中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2004年,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指出“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 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此指导意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高中招生改革的问题, 各地区在此文件的指导下纷纷提出了各自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以分配名额、分配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到校”成为探讨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产物。2010年7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 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明确作为高中招生的改革方向, 为全国各地大面积展开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的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上述系列文件可以看出, 政府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代表, 其政策利益诉求非常明确, “指标到校”可以让不同身份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最大程度地实现初中“择校热”的降温, 控制人为“择校”引发的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的扩大, 保障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有效提高实践教育公平的进程, 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政府作为政策执行者, 是一个组织严密, 协调性强的官僚组织, 具有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 在政策博弈中处于“强势利益集团”, 正是这种金字塔的决策与执行体制使决策者远离目标群体,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无法掌握详实客观的信息, 对政策舆情关注不够, 从而导致指标到校政策推行效果的不理想和目标群体本能的反感和抵制, 毕竟政策执行博弈过程中, 博弈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地方利益团体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 必然不断地与政府进行抗争。

指标到校政策涉及的地方利益团体包括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 学校正日益成为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办学主体, 生存和发展成为了任何一所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 但是不同身份的学校具体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我们可以把学校划分为三类:优质高中、名校初中、薄弱学校。实际上对于薄弱学校, 指标到校后可以吸引优秀生源,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质量, 政策执行对薄弱学校的发展极为有利, 是该政策最大受益者, 它与政府利益应该是一致的, 在此不予探讨。对于优质高中而言, 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学校, 按照《教育法》规定, 有权进行自主招生, 而由政府确定的名额分配到校计划, 已经由学校招生变相为政府招生, 特别是政策中“市归市, 区归区”的规定, 区属优质高中的招生权益受到明显损害。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要求日益严格, 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前提, 也是学校争取上级拨款和社会捐赠的重要筹码, 生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从已经实施名额分配的地方来看, 新政对优质高中的生源以及教学产生巨大冲击, 生源质量的不均衡给优质高中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指标生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优质高中的教育成本和大学录取风险, 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学校倾向于录取更多优秀的学生, 以保证教育有更多产出, 同时为了使资源有最大的产出, 会拒收那些学习需要成本很高的学生。因此,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作为政策执行的“二重体”的优质高中, 可能会出现有选择地执行或者变相执行政策, 如:对指标生名额比例的控制, 提高招生考试的分数线, 甚至直接取消了指标生等。对于名校初中而言, 优势教育资源的集聚使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由于政府对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择校费成了学校的重要经济来源, 不仅弥补了经费不足, 减轻了学校的财政负担, 还为学校带来了更多优秀的生源和不断上升的知名度。实施指标到校政策后, 名校初中的生源和经济利益都将受到影响, 学生和家长很可能不再愿意出高价去选择名校初中, 原本用来满足团体私利的“择校费”将得到有效制止, 名校初中将面临优质生源流失、经济利益损失的不利制度安排。在利益需求差异中, 经济利益差异在二者冲突中具有决定作用, 甚至超越教育本身, 所以, 他们之间利益冲突和博弈在所难免。

政府制定指标到校政策是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享有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和公平的入学机会, 和大多数家长利益实际上一致, 但是每个地区提供优质服务的学校毕竟是少数。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当前和个体利益出发, 将接受基础教育看成是一种追求个人利益和目标的行为[2], 在几乎一考定终身的今天, 家长们都希望通过选择好的学校, 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增加孩子未来升学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执行指标到校政策对家长而言, 首先是教育投资失败, 在政策执行之前, 在读名校初中学生家长已经投入了高额的择校费, 政策实施后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即使在名校初中就读也未必能上优质高中;二是即使在其他普通初中就读也可能上优质高中。这两种结果都会让家长已经进行的教育投入受损。其次, 小升初的家长陷入了难以选择的困境, 指标到校后意味着可以不用挤到名校初中就读, 但若放在普通初中, 教育质量和师资难以和优质初中相比, 而且指标生比例有限, 学生上优质高中的风险太大。若选择名校, 也会因为指标比例限制的竞争可能也上不了优质高中, 家长无所适从。所以“逆择校”现象的出现是家长对政府政策无奈的选择和抗衡。

指标到校政策对于学生而言, 有三类学生受到影响:一是民校学生, 特别是“名校民办”的学生, 实施指标到校后, 通过“分数”竞争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就少了至少30%。二是各类公办初中, 尤其是优质初中学生, 同分不同命的现象将会接踵而至, 这种新的不公平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三是被“挤出效应”波及的大批公办学校学生。多数人认为, 普通初中是“指标到校”的最大受益者, 但事实上未必如此, 因为新政使相当部分原本上不了提前批录取的学生, 获得了优质高中名额, 挤占了原本有实力通过分数竞争上线的学生的录取名额, 录取分数线无形中被推高。这里的利益博弈和冲突是指双方在教育机会供求方面的矛盾, 尽管政策的初衷是解决教育机会供求的矛盾, 与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由于政府的教育供给能力和学生的需求不吻合, 因而两者之间会发生教育利益的冲突。

因此, 政策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与学校、学生、家长等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在面对同一政策的具体执行时, 很可能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科尔曼认为, 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行动者依据这一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或事物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在特定的环境中, 一个人的可选择范围越大, 且其选择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大, 他做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反之, 人们对该事物会抱一种消极的主观评价和行为意向, 产生排斥心理[3]。如果政策对利益分配不能很好地适应各利益群体的需要, 而各利益主体又从满足自身需求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决策自己的行为, 就容易造成政策合作不利, 这势必会大大削弱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二、利益整合:“指标到校”政策有效执行的策略选择

政府与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冲突是在根本利益一致下教育政策博弈的集中体现,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非合作博弈, 源于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因此, 要把各利益主体间的非合作博弈导向为合作博弈, 就要对其利益进行整合。

受观念影响, 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指标到校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指标到校短期内会使一部分学校、学生和家长利益受损, 但从长远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政府不能被目标群体阻滞牵绊, 考虑到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利益冲突和博弈,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避免使用强制性变迁手段, 采用试点的办法使民众改变观念, 形成诱致性变迁的群众基础, 在加以行政力量发动和推进, 可直接减少政策的实施阻力, 促进政策有效执行。首先, 在政策出台时间上, 不能在中考临界点才推出, 指标到校至少应该提前三年告知小升初的学生和家长, 由他们自己选择, 给政策足够的过渡期, 一般在3-5年之后执行, 以起到“引导”的效果。其次, 扩大指标生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指标到校比例不得低于30%, 这个比例使普通初中很难与优质初中在公平条件下竞争, 而优质高中的“择校”、甚至“借读”现象都会继续存在, 相关利益集团就永远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要实现政策的初衷, 指标生比例最少不能低于50%, 这对普通初中学生而言才是实质性受惠。第三, 建立明确、科学的指标分配方法。在确定指标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确定指标分配的对象和比例。分区分学校下达指标, 分配比例的基数不能只看在籍人数, 还要加上现在初中办学质量的系数。在录取时尽可能根据各学校的不同分数, 进行分数上的调整。第四, 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 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容易造成“指标到校”政策落实难的问题, 部分家长作为利益相关者, 对政策的初衷并不了解, 对实施现状不清楚, 信息流通受阻, 不利于“指标到校”政策的实施。因此, 政策执行前和执行中都要及时召开各种会议, 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解读政策的价值诉求、政策的执行过程以及政策对他们利益的可能实现程度, 让政策目标群体亲自参与具体细则的制定和实施, 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及时搜集、分析各种与政策有关的信息,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及时发布各种信息, 提高信息反馈速度。第五, 执行程序公平公正。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期间, 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每年本地区升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名单、分数、学费、学校、班级, 尤其是指标分配明细都要在媒体上公开、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 并根据群众意见对措施进行及时调整, 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民意反弹。这既关涉公众知情权, 也关涉政府公信力。

“没有一项政策可以兼顾所有群体的利益, 但这绝非挤压任何一个群体利益的理由, 对于一项公共决策, 政策目标群体的质疑或许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 但诉求只要具合理性就应得到重视”[4]。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学校、学生和家长处于被动地位, 是弱势博弈参与者, 协调二者的冲突关键是制定利益补偿性政策, 适度补偿名校、学生和家长的正当利益, 使各方面利益得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指标到校”政策实施的初衷之一即是要保证初中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 旨在保护“弱者”—薄弱初中学校及其学生。虽然这一政策对薄弱初中学校及其学生而言体现了教育公平, 但对于优质高中及优质初中部分学生来说却是新的不公平。因此, 在实施“指标到校”政策的同时,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补偿优质高中学校和优质初中学生。由于优质高中和优质初中学生相对于薄弱学校和薄弱学校学生而言具有先天的优势, 政府不能用增加教育投入, 增加指标数量等方式直接补偿优质高中和优质初中学生的利益, 但可以尝试进行间接性利益补偿。首先, 通过加快对薄弱初中学校的改造, 提高薄弱初中教学质量。政府要改变对学校的评价标准, 逐渐取消义务教育领域的“重点校”、“示范校”政策, 尽可能缩小学校差距。增加对薄弱初中的财政投入, 不断优化薄弱初中师资配置, 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以此增加学生接受优质初中教育的机会。其次, 整合现有高中教育资源, 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政府可以将资源互补的薄弱学校进行整合, 政府辅以政策和资金支持, 将薄弱学校打造成优质高中, 增加优质高中数量, 保障更多的初中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这也间接地维护了优质初中学生的利益。其实, 指标到校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缩小校际差距, 通过政府增加教育投入, 转变教育资源模式, 缩小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的差异, 做到师资力量大致相当,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生受优质教育机会均等。

任何政策的调整, 总会有受益和受损的一方, 不会有绝对的公平。政府要做的, 是让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得到尊重, 在此基础上深思熟虑、多方推敲, 在每一次博弈中, 让公共政策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边界更宽广、更坚实。

参考文献

[1]胡湖.指标到校九成人反对资源配置依然不均衡.教育文摘周报, 2013-03-13.

[2]丁煌.政策执行阻止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班建武, 余海婴.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教育科学, 2006 (3) .

[4]锐评.应追问“指标到校”决策过程.羊城晚报, 2013-02-01.

指标到校 篇2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认为,“指标到校”让普通中学的优等生最获益,而对部分名校学生或造成一定压力。有专家分析,对于学校来说,名 校生源质量影响不大,普通公校或迎新的春天。而相对各区来讲,整体上弱区学生或更受益,老三区分区招生后,“指标生”招生越秀区学生或显优势。

学生:

降分增加了考进名校几率

“指标到校”政策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让普通中学的学生有机会敲开名校的大门。“首先是降分了,而且可以多一次录取的机会,这个肯定有好 处。”海珠区绿翠中学初三学生小张听到“指标到校”的新政感到很兴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目标是考进广州市第二中学,尽管自己在年级里排在靠前的位置,但 按照平时的分数只能考到二中录取分数线的边缘,如果学校分配的指标有这所学校,自己就等于多了一个进入心仪学校的机会,同时由于降分,也增加了考进的可能 性。

但也有成绩并不拔尖的学生表示,政策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这个政策对于排在前列的学生有好处吧,对于我来说关系不大。”学生小唐表示,由于指标到校分配到学校的指标可能只有几个,这对于平时成绩排在年级中等水平的他来说意义并不大。

家长:

孩子考上好学校难度大了

普通中学学生的“名校敲门砖”也让不少学生家长压力倍增。某示范性高中学生家长陈女士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原来考试是按照分数高低录取 的,所以考差了进不去也是‘愿赌服输’。但是现在指标到校后,一些学生低分却能上好学校,这不仅挤占了好学生的名额,使得好学生压力变大,而且这些能力稍 差的学生到了好学校也容易跟不上,两者都没有好处。”

同样的,海珠区的王先生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花了几万块到民校,就是为了增加孩子考入名校的机会,但指标到校之后,名校学位被分薄了,孩 子参加中考的竞争就大了!”王先生几年前花费好大功夫才把孩子送进珠江六中,目的就是为了上好高中。如今孩子在学校排名约300左右,稍加努力就可以考上 六中了。可若实行指标到校后,六中三成学位都被分掉了,分到珠江中学的指标也很少,孩子考上的难度就明显增大了。

普通中学

或遇生源回流

从目前情况来看,‘指标到校’对普通中学是有一定好处的。之前民校都把普通初中的生源给抢过去了,现在这些原来有意进民校或者择校进公办的生源很可能会回流到普通初中来,因为在普通初中进名校的机会更高了。

不管最后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学生的分数才是王道,其实所有指标分配到每个学校的数额并不多,对学生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现在学生最终升学还是要靠分数来决定。我们在教学时有提醒学生,不应该把新政当成‘独木桥’,还是要学习上下工夫。

——荔湾区一所中学校长

记者调查

1 番禺区“指标生”五区最多

卓越教育中考专家周贵此前曾做过分析,从各区分配指标的情况来看,按照中考的学籍人数计算,获得指标生名额最多的前五名将依次是 番禺、增城、白云、越秀和海珠区。其中番禺区分到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生的名额将有299个,名校众多的越秀区能分到204个,人数最少的南沙区仅有 43个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额。

不过,各区的受益与否还应该将省市、属名校指标数与往年上线人数作比对。根据数据显示,以华师附中和省实验中学为参考,增城区获得这两校的 指标额共计44个,但往年增城超过华附最低录取分数线732分的仅有33人。可见,该区有11名学生在没有达到这一分数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指标生身份进入这 两个学校,俨然受益。

而以同样方法计算,越秀、天河、海珠、荔湾这一人数差额则有上百的负值,这意味着,实施“指标到校”后,这些教育强区里将有上百名达到华附往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优等生,不能争得指标。由此可见,在这场中考变革中,弱区的初中生相对有利。

2 越秀区“指标生”或易上名校

另外记者还发现,老三区今年在分配原则上有所调整,老三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参与指标分配。原来老三区设为一区进行招生,现在三区在提前批“指标生”进行独立,像越秀区这样名校较多的教育强区,区内的孩子是否更容易上区属名校呢?

以越秀区和海珠区为例,在老三区未单独招生之前,越秀区内5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和海珠区内2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均面向两个区所有学生招生。但新 政之后,越秀区5所区属示范性高中拿出30%指标面向本区学生招生,海珠区只有2所区属示范性高中拿出30%指标面向本区学生招生,在两区考生人数相当的 情况下,招生指标较多的越秀区的学生在提前批“指标生”录取相对容易上区属名校。

专家分析

新政对招生学校影响不大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黄毅东校长分析,新政对于学校影响最大的是普通中学,薄弱学校的顶尖学生受益,或会以较低分数博弈顶尖示范高中,这样就能使薄弱学校上名校的人数变多,极端薄弱学校甚至可能实现六大名校“0的突破”,这类学校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

而对于招生学校,黄毅东认为影响不大。“无论是省市属示范性高中还是区属示范性高中,其实对于生源的影响并不大,最重要的原因是广州市将指 标生的录取放在提前批‘统招生’之前,这就保证好学生能够上好的学校。”黄毅东分析,尖子生一定不会放弃上好学校的机会,指标生录取相当于给这些学生多了 一次机会,即便无法录取好学校,还能通过“统招生”进行录取。他预测,在录取时会出现名校招收到相对薄弱学校的学生,但这个比例应该不会超过5%,“由于 这个人数不多,况且学生的素质应该也不差,所以政策对于招生学校影响不大。”

指标到校 篇3

历 史 试 题

(分数:50分 时间:与思想品德合堂共用90分钟 开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2.日本学者本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指出:“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当时日本的前进得益于()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遣唐使来华 3.宋词的题材来源广泛,其中“夜市”“鬼市”“晓市”,夜市中光怪陆离的感受都成为词的题材。这反映了当时()A.城市商业繁荣

B.城市娱乐节目丰富多彩 C.文人都喜欢夜生活

D.商业活动多在夜晚进行

4.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A.辽东郡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台湾府

5.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8.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9.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A.绥靖政策 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10.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 11.近年来,我国“神舟”“天宫”系列飞行器连续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计算机领域 B.原子能领域 C.航天技术领域 D.生物工程领域 12.重庆市渝中区的“沧白路”是为纪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杨沧白先生而命名.下列活动中,属于杨沧白先生的是()

A.创办《渝报》 B.创办《重庆日报》 C.倡议建立公强会 D.成立献机委员会 13.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4.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历了“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演变 ②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新的工业部门 ③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④都推动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5.列宁在1895年指出:“《共产党宣言》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在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其主要说明《共产党宣言》()A.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路径 B.其社会价值会永远存在 C.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D.值得世界所有工人研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即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的论断。然而,同其在西方的爆炸性影响比较起来,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于是,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群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这一重大差别的根由可以在新的西方文明的独特性——多元化,适应性强,摆脱了束缚欧亚大陆其他所有文明的传统枷锁中找到。西方文明最终形成一种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的四分五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6.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对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17.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贸易和帝国的建立。()18.西方对三大发明的利用不同于中国的原因在于它新文明的多元化。()19.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0.西方的新文明不仅给西方也给全球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21.观察下图:(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 B.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2)观察上图,回答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的分布特点。22.观察如图,并在图中填出:

A:郑和下西洋第一次抵达的地方 B:郑和下西洋第四次到达的地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瓦特改良蒸汽机

【材料二】 19世纪七十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这次革命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英)尼尔·弗格森 《文明》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它推动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举两例说明“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有何影响?(1分)

24.阅读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出现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首先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由中日的国情和双方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其次,国共两党的因势利导和主观努力不可或缺,特别是中共方面的积极倡导和艰苦实践。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2015年9月19日 《光明日报》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川教版历史教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华全面侵略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2分)

(2)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2分)

(3)结合三则材料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据此,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分,每小题6分,共12分。

25.2017年“一号文件”即将发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是今年“三农”领域的一大重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请回答:

(1)苏维埃政府建立后,为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巩固新生政权的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中,他对农业做出了怎样的调整?(2分)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1分)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分)

(4)综上,你认为政府在调整农业政策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分)

26.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代的政治制度、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等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成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唐朝是我国古代经济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盛世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人与自然的和谐: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

上一篇:成渝“实验区”下一篇:粮食水分检测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