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标

2024-05-28

核心指标(精选11篇)

核心指标 篇1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 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的因素, 是企业强于其竞争者的特定优势, 是组成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是日前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也是我国企业界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一、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与业绩方面,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德 (C.K.Prahald) 和哈默尔 (Gary Hamel) (1990) 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概念以来,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 财务核心竞争力只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组成部分提出, 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笼统概括性的涉及, 鲜有系统的研究。2 0世纪后期丹麦学者尼古莱.J.福斯 (Nicolas J.Foss) (1998) 指出:“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 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的潜能并充分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与行为。”这里企业内部能力自然包括了财务管理能力。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国外大多学者少有单独站在财务的角度思考企业核心竞争力, 财务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也尚待成熟完善, 而对于评价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指标的研究也比较粗泛。Andrew Campbell (1997) 认为当企业业绩的主要评价指标是获得的净利润时, 要求有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力。这也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高。Michael Levy&Barton A.Weitz (2005) 利用1995年~2001年57个本国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一样都是行业间重要的竞争渠道, 但在不同的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不同。

近年来, 我国国内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 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随着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发挥, 而对财务核心竞争力及指标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主要有:胡玉明 (2001) 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 提供了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整个分析框架;汤湘希 (2006) 认为应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关于评价方法, 吴玉鸣、李建霞 (2003) 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核心组织能力、核心企业文化、核心市场营销、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汤湘希 (2005) 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 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侯雪筠等 (2006) 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分析。

二、现行财务核心竞争力及指标确定存在的问题

分析上述研究结果, 部分观点有其独到之处, 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 其主要表现在:

(1) 研究方法和理论。在现有的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理论中, 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之外, 没有其他的研究方法。而且在这些已经存在的研究理论中, 大部分都是从抽象、概括的方面来阐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很少存在操作层面的理论来指导实际中的核心能力评价工作。

(2) 价值评估研究。现有的价值评估体系都旨在计量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 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 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考虑的重点。有效的价值评估应该在于衡量企业的未来价值, 采用折现系数对现有的核心资产进行良好计量。

(3) 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缺乏可比性。随着经济发展对社会企业的实力要求越来越高, 已经存在的评价指标严重缺乏可比性, 企业要发展, 都需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对于指标设计的要求也需要满足这样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指标确定原则

笔者认为,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指企业财务过程中, 由于企业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表现能力相互支撑相互融合所获得相对其它企业所具有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与可持续价值增值能力。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异质性和独特性以及协同性的特征。根据这一特性, 笔者认为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过程中, 设计指标不仅应体现上述特性, 还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 目的性。设计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力状况, 能从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信息中挖掘出真实可靠的信息,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力能够比较准确地予以反映。

(2) 系统性。指标体系应该反映评价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情况, 并且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关联、协调一致, 还应抓住主要因素, 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性。

(3)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而因子分析法所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既可以用于不同指标不同会计期间比较, 也可以用于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可比, 并对核心能力指标综合评价、比较, 确定企业间的差异。

(4) 科学性。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系统内部要素及其本质联系为依据,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反映系统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有利于行业通过自身的评价指标与其它竞争对手的比较, 挖掘出竞争潜力。

(5) 全面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完整地、多角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能力。应充分考虑到上市公司财务的生存力、发展力与潜力。

摘要: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财务核心竞争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财务核心竞争力是财务活动中能够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财务能力的集合体。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普拉哈德 (C.K.Prahald) , 哈默尔 (Gary Hamel)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指标 篇2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大于等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大于等于60% 3.流动性缺口率:大于等于-10%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小于等于4% 4.1不良贷款率:小于等于5%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小于等于15% 5.1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小于等于10% 6.全部关联度 小于等于50%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小于等于20% 8.利率风险敏感度

(四)操作风险 9.操作风险损失率

(五)风险迁徙 正常类贷款 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0.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不良贷款

11.不良贷款迁徙率 11.1次级贷款迁徙率 11.2可疑贷款迁徙率

(六)风险抵补 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小于等于35% 13.资产利润率:大于等于0.6% 14.资本利润率:大于等于11% 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大于100% 15.1贷款准备充足率:大于100% 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8%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6%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3、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不良贷款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定义一致;贷款以外的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另行制定。4.1 不良贷款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各项贷款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贷款合计为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是指报告期末授信总额最高的一家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集团客户定义按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第5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5.1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是指报告期末各项贷款余额最高的一家客户的各项贷款的总额。

客户是指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各项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6、全部关联度  计算公式: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是指商业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本指标中关联方定义按照《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3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关联方包括关联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授信定义及集团客户定义均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本指标计算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为银行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的余额。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8、利率风险敏感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指标释义:

本指标在假定利率平行上升200个基点情况下,计量利率变化对银行经济价值(EVA)的影响。指标计量基于久期分析,将银行的所有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按照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再加上表外业务头寸,得到该时间段内的重新定价“缺口”。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给定的利率变动可能会对银行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是指在给定利率变动为上升200个基点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的对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其中,时段的划分及各个时段的敏感性权重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标准框架确定。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二、风险迁徙

9、正常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9.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正常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9.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关注类贷款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次级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1、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损失类的贷款余额。

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风险抵补

(一)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 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13、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 指标释义:

净利润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损益表中净利润。

资产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余额。

14、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 指标释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余额。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二)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信用风险资产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

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是指依据信用风险资产的风险分类情况应提取准备的金额。其中,贷款应提准备依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应提准备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信用风险资产定义与不良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5.1、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 指标释义: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贷款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贷款应提准备按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

(三)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附注说明:以上指标中项目的详细定义及填报要求依据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说明执行。

分部管理:核心指标克服鞭长莫及 篇3

作为发展中的手机包销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发现,如何有效管理驻外机构主管,已成为众多发展中经销商越来越感到头痛的问题,这和制造商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通常,企业在做大以后,都会面临着事业部形式或区域分部的分而治之模式,但又往往缺乏一套全面的考评检测体系,何况驻外人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么,如何做到总部扫分部利益一致,促使分部或者驻外主管站在总部角度来经营管理呢?

如何促使驻外经理在经营管理中兼顾长期与短期利益,不为一时之利涸泽而渔呢?

总部如何在对分部统筹安排中做到整体与个体的平衡协调,构建各自的竞争力而非简单克隆呢?

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通过各类“指标”管理分部经理,效果不错。这种考评体系不仅能让领导者随时掌握公司经臂状况,分析潜在风险,还能利用及时反馈的考评结果改进分部管理。

分部考核的黄金治理结构

我们认为,经销商部部治理结构的黄金公式应该为:

当月考评得分=利润指标+经营指标+管理指标+权重指标;

年度考评得分:月均考评分+资金回报率;

我们可以对每一个单项进行深入分析。

利润指标

盈利是各分部的根本职责,因为各分部是总部的利润来源,必须以此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可以用年度利润目标的月均数作为分部每月的基本任务,用利润月完成率乘以权重。其中,权重大小可视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强弱而定,如果月波动不大,权重完全可以是100%,也就是月利润完成率乘以100分,得当月基本得分。

当然,年度利润目标的高低要看各分部所处的经营阶段。有的分部处于投入阶段,或是费用中心,那就只求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有的分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或是握有公司金牛类项目,要求利润最大化则理所当然。

经营指标

这一类指标意在控制分部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风险。经销商运营中什么环节容易出事?库存和应收账款。

1.库存

库存以实物形式占压着公司资金,库存时间延长,就会因技术更新、质量变化、市场需求等造成跌价损失。因此,产品在库时间成为控制损耗的关键性指标。

那我们如何控制产品在库时间呢?

建立库龄指标。

所谓库龄指标,是指根据产品周转情况建立在库时间阶段,超过规定时间的视为超期库存,要计入考核,考核采用的是累计负激励和计提跌价准备等方式。

2.应收账款

避免应收账款风险,主要靠款期管理。市场情况不同,客户不同,分部得到的款期授权就不同。对于超过授权款期的要计入考核,并计提滞纳金。

通过经营指标管理,一方面要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这一点对于众多中小企业实施“以速度冲击规模”的成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指标

客户和员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以我们提出了网络建设和团队建设两个指标。

1.客户网络建设指标

客户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否有所提高?是否积极开拓了新客户?尤其是在渠道扁平化和清晰化趋势下,三四级市场开发得如何?

具体量化的指标可以包括;

客户档案完整性指标:员工是否及时拜访客户,解决问题,帮助促销?

工作纪律指标:是否遵守公司规定?

客户增长指标:如三四级市场客户开发指标。

客户质量指标:客户有多少次重复提货?

三四级市场权重指标。

2.团队建设指标

重点围绕提高人均劳动效率,建立一套公平的绩效考评体系,实施梯队培养人才计划。

权重指标

各分部所处经营阶段、经营重点、经营资源等有差别,自然不能一视同仁。经销商应重点在效益规模、销量大小、在上家市场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平衡,真正鼓励先进。

具体说,对于那些增长不大、但盈利绝对值大的分部,通过贡献系数来平衡,

对于那些盈利回报不高、但销售量非常大的分部,通过销量规模系数来平衡;

对于那些在厂家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是厂家大客户的分部,则通过上家市场地位系数来平衡。

资金回报指标

如果甲是一个投资100万的企业,一年创造利润 100万:乙是一个投资1000万的企业,一年创造利润500万,那么孰优孰劣呢?

从资金回报率角度看,甲企业的回报率100%,远高于乙企业50%的回报率,甲企业是优于乙企业的。同样,对于企业的各分部来讲,也存在其占用资金规模是否与创造利润规模相匹配的问题。

资金回报率指标主要是为了强化“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效益”的资本原则,通过提高投资回报率,强调资金周转率和资金单位效益,重申中小企业 “以速度冲击规模”的发展战略。

一般说来,此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分部一段时间 (一年)平均资金占用和利润回报两个数据来评估,与长期激励挂钩,以调动分部持续经营和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指标的权重要适时调整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处在快速发展期,再加上其本身特点就是机制灵活,所以,随着公司经营现状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以上各类指标的权重肯定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如公司由快速发展进入二次创新阶段,就需要加强管理指标权重,侧重公司经营后劲、竞争力的构建。

当然,较长时间内(一个财务年度)的指标调整,都要拿出讨论稿,征求各有关分部主管们的意见,让其明白调整的意图,并愿意参与考评体系建设,使分部的调整与总公司的思想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以上考评指标的基础是建立相对应的考评体系,集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平台,和专业专注的考评调研队伍,才能保证整个考评准确及时。

不要为考评而考评

其实,考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考评,来促进经营水平的提高。我们发现,有时候考评体系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因此考评过程的建设可能比考评结果还要重要。

如分部已经造成超期应收账款,并不是通过负激励就能减少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考评指标的指挥棒告诉各分部主管: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超期应收账款!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篇4

一、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菲利普·塞尔兹尼克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 就曾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1990年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 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进入一个新纪元——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阶段。Lenard Barton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Mever和Utterback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 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国内外有关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著作和文献不断出现。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能使企业对自身及同行业竞争力状况有一个定量的、清楚的认识。企业对自身竞争力水平和变化状况的把握, 能便于企业分析其竞争的优势和劣势, 制定竞争战略, 对同行业竞争力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把握, 通过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比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才能对其竞争力各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 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通过各种途径巩固优势, 弥补缺陷, 改善经营管理, 促进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一个指引的、行之有效的战略, 为企业效率提高提供努力方向。

目前,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己趋于系统化, 如金磅指标体系设计法、张金吕指标体系设计法等, 然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相比之下则相形见绌, 对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不多, 很多文章都是在探讨指标体系的建立而没有进行评价。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 参考了世界经济论坛 (WEF) 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国家经贸委竞争力评价体系, 以及《远东经济评论》评价体系, 同时借鉴了李建明 (1998年) 、赵春明 (1999年) 、王毅 (2000年) 、管益忻 (2001年) 、周涛 (2003年) 、赵国浩等人的研究成果, 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27个指标。其中, 一级指标包括核心技术能力、核心营销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包括生产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2个二级指标, 核心营销能力包括品牌营销能力和市场及营销创新能力2个二级指标, 核心管理能力包括财务及资本运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3个二级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三、Fuzzy-AHP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是指在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下, 对某种事物做出综合决策。设U= (U1…Un) 为n种因素, V= (V1…Vm) 为m种决断, 在对事物进行决断时, 由于各因素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V中m种决断本身常常是模糊的, 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从U到V的模糊变换。本文采用Fuzzy-AHP综合评价的方法, 首先对数据实行无量纲处理,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再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化是数据的标准化、规格化, 它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的方法。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量纲, 应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实质是将评价指标的原始值转化为评价值的过程。假定我们所研究的定量指标的实际值转化成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评价值时, 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 指标数实际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的比率变化。利用隶属函数, 构造下列无量纲化函数:

2、指标权重确定的数学模型。

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中, 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综合评价的结果, 权重值的变化会引起被评对象优劣程度的变化。因此, 科学地确定指标权重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中举足轻重。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级结构的特点, 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为准确、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必须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综合考虑, 有机地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于含有定性、非量化因素的评价问题, 可以统一处理综合评价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 通过专家的判断和选择, 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排序, 计算也简便。所以, 多级结构层次分析法较为适合于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1) 构建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指标体系建立后, 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为了比较科学、准确的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使层次分析用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需要考评专家小组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模糊评价, 两两比较。为了将比较判断定量化, 层次分析法引入见表2所示的1-9比率标度法, 并写成矩阵形式, 即构成所谓判断矩阵A= (aij) m×n。

(2) 计算指标权重。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并对此进行总排序, 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3)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计算出的最大特征根λmax导入公式进行一致性检验, 并通过。具体公式如下:

R·I的取值范围见表3。 (表3)

如果C.R<0.1, 则n阶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4) 指标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根据各位专家给定的判断矩阵, 依次计算各目标层指标的权重向量, 然后对所有专家给出的权重向量进行综合处理, 计算指标体系中对于各目标层指标的综合排序向量。采用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方法对多个判断矩阵进行计算, 得到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出于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的目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需要有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 考虑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量化指标的确定和获得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层次分析法 (AHP) 克服了以往在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太大、以偏概全的弊端, 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但由于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过于庞杂, 而且有些无法进行量化。因此, 企业在进行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时, 仍然需要视具体情况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以保证绩效考核的结果客观准确。

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 从评价原则、评价目的、评价步骤等方面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评价分析模型,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 从而为企业在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状态下进行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模糊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2]刘伟东, 陈凤杰.中小企业现代经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核心指标 篇5

本报北京电(记者 贾壮)中国银监会昨日发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监管核心指标分为风险水平、风险迁徙、风险抵补三个层次,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监管标准,这套监管指标适用于境内中资商业银行。

据了解,这套监管指标是对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监管的基准,是评价、监测和预警商业银行风险的参照体系。根据规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风险水平指标的要求涵盖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核心负债比例不应低于60%,流动性缺口率不应低于-10%。信用风险方面,要求银行不良资产率不高于4%,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不高于15%,全部关联度不高于50%。市场风险方面,要求商业银行的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不高于20%,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则将根据需要另行规定。操作风险方面,银行会将主要监管操作风险损失率,并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另行确定具体的指标值。

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属于动态指标,具体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银监会将另行确定有关操作风险的指标值。

风险抵补类指标方面,银监会分别从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不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不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1%;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4%和8%。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核心指标指标值的确定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确定了流动性比率、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成本收入比等指标值;二是国际同业标准,参考英国、韩国等国家的监管标准,确定了流动性缺口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以及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等指标值;三是实际测试结果,根据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测试结果,确定了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指标值。

核心指标 篇6

《对外经贸实务》期刊几个核心评价指标评析

■ 康存辉 周 莉 武汉纺织大学期刊社

《对外经贸实务》杂志自1983年创刊以来,先后被北京大学图书馆 评 为1992、1996、2000、2008 版全国中文类、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2011年开始,北图改为三年评审,该刊又继续被评为2011年版的全国中文类、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第六版),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成为业界颇具影响的品牌杂志。目前,该刊由武汉纺织大学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协办,并成立了以商务部、联合国贸发会议、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社会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网、博看网、思博网、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在办刊过程中,该刊突出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常年开设名家专稿、大趋势、环球经营人物、国际观察、国际商务论坛、WTO实务、国际规则与标准化、国内外市场、外贸业务探讨、服务贸易、跨国投资、案例分析、中外物流业、热点问题、经贸资讯、特稿推荐等特色栏目,贴近企业、贴近外经贸经营管理活动,力求服务实践,创新理论,成为外经贸仁人志士学术交流的大舞台。基于该刊近年来的办刊质量和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将对该刊在2009-2011年三年中几个核心评价指标进行评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刊的学术影响力作一个参照。

一、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

载文量是所有评价指标的基数,而基金论文数特别国家级基金论文数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基金论文比越高,表明该期刊的影响力越大。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对外经贸实务》的基金论文比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国家级的基金数量逐年递增幅度很大,表明该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本刊还吸收了大量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专稿、特稿,为提升本刊的政策性、引导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所说,《对外经贸实务》是一份很重要的杂志,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对外经贸实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投稿群体也越来越广泛,其投稿数量也日益巨增,从2011年开始,《对外经贸实务》的收稿数量与用稿比例首次突破10:1,同时其中高职称、高学位、高职位、高影响力的作者比例也明显增多,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对外经贸实务》的办刊质量,为最终实现《对外经贸实务》的办刊水平稳中有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被索、摘、引情况

被索引的数据来源为《中国引文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通过表2我们不难看出,该刊相对于载文量来说,在被索、摘、引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在2009和2010年两年表现更为明显(2011年数据因更新情况暂时还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2009和2010两年的“即年指标”(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分别达到了16.85%、22.07%;同时2009、2010、2011 三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索引量逐年上长,分别达到了55、64、75次;另外被《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和索引都有不错表现,2009和2010两年分别达到了11次和8次;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当年所发文章在当年被引用情况表现也不错,2009、2010两年分别达到了47篇62次和49篇81次,前两年发文在当年被引用情况在2009、2010、2011 三年分别达到了217篇865次、255篇791次、199篇637次,有效地说明了该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表1 2009-2011年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

表2 2009-2011年被索、摘、引情况

表3 2009-2011年影响因子统计

表4 WEB下载率

三、影响因子

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期刊评价指标。目前,《对外经贸实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复合影响因子0.622、综合影响因子0.212。在维普资讯提供的影响因子数据中2007、2008、2009 三 年 分 别 为0.2714、0.2550、0.1729。本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该刊的影响因子(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和5年影响因子(该期刊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期刊前五年发表论文总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对外经贸实务》的5年影响因子达到了0.3934。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统计时间的不一样,结果有一定差别,但总体指标显示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统计的复合影响因子之上,没有出现低于0.622的数据出现。看似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数据库的更新情况和统计的时间段所导致的。2009和2010两年的数据相对准确,其5年影响因子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0.3934这个数据,客观、准确的说明了《对外经贸实务》的办刊水平和质量相对稳定。从近三年的影响因子来看,该刊还是在整体上有所突破,特别是相对于0.622这个影响因子来说,影响力上升明显。

四、WEB下载率及H指数

WEB即年下载率是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出版上网并被全文下载的篇次总数和与该期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总数之比,它可以测出上网期刊的即年扩散速率,是研究期刊在网络环境下传播效率的一个新指标。《对外经贸实务》在2009、2010、2011 三年发表的文章在2012年2012年1月9日的统计中,其下载总量分别为64132、48151、19865,即年下载率分别为174.27、131.20、55.96。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被下载的机会增加,就2011年的55.96来说,这个数据非常有效地说明了《对外经贸实务》所载文献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众多学者和读者的认可和认知,体现了其良好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

H指数是指美国科学家赫希(Hirsch J E)于2005年8月提出的一项新的文献计量指标。某一期刊的H指数是指该期刊在一定期间内发表的论文至少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其于论文的被引频次不大于H次。在中国知网引文检索中,《对外经贸实务》在2006年到现在的H上指数为15、在2007年到现在的H上指数为12、在2008年到现在的H上指数为10、在2009年到现在的H上指数为9、在2010年到现在的H上指数为6、在2011年到现在的H上指数为2。通过数据可以很好的反映《对外经贸实务》所刊载的论文被学术界的认可程度,H指数越高越能说明这一点。这个H指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H指数的相对稳定期限大约为4到5年。H指数的稳定值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直接反映该刊的办刊水平。《对外经贸实务》的H指数稳定值应该为11左右,这与近年来该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逐年上升非常吻合。

表5 H指数

表6 《对外经贸实务》机构用户分布情况

五、国际影响力

《对外经贸实务》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贸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它汇集了国内外学者的创新理念和实务观点,成为对外经贸理论与实践相联结、相沟通、相融合的桥梁,受到了广大外经贸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根据前面几点的评析,我们已经对《对外经贸实务》在国内的影响力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中国知网还对所收录的期刊在国内外的机构用户进行了统计。据统计结果显示,《对外经贸实务》不仅在中国大陆有相当广泛的阅读群体,还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北美、澳洲、西欧、东南亚等区域的大学、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单位收藏和使用。目前,《对外经贸实务》有机构用户3200多个分布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用户行业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高职学院、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军队等,在亚洲其它地区、欧洲、澳洲、北美及其它地区的用户行业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国立图书馆、企业、研究院等。

通过表6,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对外经贸实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其广泛的地域覆盖、行业覆盖,受益读者面极其丰富,读者人数众多。据中国知网统计的个人读者分布情况显示,《对外经贸实务》的个人读者分布长期保持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日本国会图书馆、成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国会图书馆等知名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是其用户。由此可见,《对外经贸实务》不仅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学术影响力,还在国际上拥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这与目前《对外经贸实务》的办刊宗旨及其办刊质量与水平是极其相符的。

核心指标 篇7

我国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以利润指标为核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上市公司的三项主要指标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 亦可看出利润指标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但利润指标存在以下两大缺陷:①容易被操纵或作假、虚报、瞒报;②利润额中未必含有足额的、增值的现金流入。

现金的持有量能直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而偿债现金来源于企业的销售业务 (销售利润) 及投资业务 (投资收益) , 它是资金周转过程中的增值, 绝非从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借来、挪来占用的现金。然而在当前普遍使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中, 没有一项能准确、有效地反映企业净利润中含有的增值现金额。只有创造了含有增值现金的净利润, 企业才有生命力, 才有活力, 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

自从我国企业编报现金流量表以来, 便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分子、以净利润为分母, 构成比率公式, 用来说明净利润中收回的现金有多少, 进而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净利润的保障程度, 用以评价净利润的质量。其比值越大, 说明净利润质量越高。但笔者认为, 该指标存在明显疏漏与差错, 其分子与分母是不配比的, 该公式不能成立。它不可能正确反映净利润中到位 (到账) 的现金额, 无法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

众所周知,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设置的收支项目、内容及计算方法均有区别, 且记账不同步。利润表的指标是静态的, 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表中的收入金额减去支出金额后的净额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 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相配比, 净利润包括经营利润、投资收益与营业外收益三个部分。而现金流量表的指标是动态的, 它反映现金来源与现金去向的全貌, 表中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 现金流入项目与现金流出项目不相配比。所以,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互不直接影响, 两者之间经常会存在反差:净利润中包含的增值现金额很大, 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却很小, 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日常采购材料造成巨额现金流出;也会出现净利润中包含的增值现金额很小, 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却很大, 这可能是由利润表中的收入要扣除巨额折旧费用而造成的 (高度自动化、机械化企业如核电企业的折旧额颇大) 。另外, 两者之间不存在固有的比例关系, 净利润的多少不能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大小, 同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大小亦不能决定净利润的多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绝非全部属于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 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直接与净利润进行比较、构成比率公式, 用它来反映净利润中到位 (到账) 的现金额、衡量净利润的质量是不能成立的设想。

三、反映净利润中含有增值现金额指标的设计与计算

笔者经过探索、研究, 自行设计了三种计算方法, 用以反映当期净利润创造的增值现金额, 暂且将这项指标命名为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1. 第一种计算方法。

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利润表各项现金收入之和-利润表各项现金支出之和) ÷净利润。其中, 利润表各项现金收入之和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 扣除了非现金收入, 其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有关项目。该数据亦可以从“银行存款”账户的“收入金额”栏和“库存现金”账户的“收入金额”栏取得。利润表各项现金支出之和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 其数据来源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项目。该指标的最大值为1, 说明净利润中含有的现金全部到位 (到账) ;若该指标小于1大于0, 说明净利润中部分现金尚未到位 (到账) ;若该指标为0, 说明净利润中不含现金;若该指标为负数, 说明净利润中不但不含现金, 而且当期成本、费用亦未弥补。

2. 第二种计算方法。

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调整额) ÷净利润。其中, 调整额由若干加项和减项组成, 加项有存货增加额、待摊费用增加额、预提费用减少额、现金营业外收入额 (固定资产清理收益等) 、现金投资收益额、税款净减少额、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额等, 减项有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减少额、预提费用增加额、税款净增加额、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额等。相关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3. 第三种计算方法。

现金利润质量指标=[净利润- (利润表各项收入之和-利润表各项现金收入之和) ]÷净利润, 或:[净利润- (利润表各项收入之和-现金流量表中与净利润有关的各项现金收入之和) ]÷净利润。

现举例说明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用。

例:北京某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均为简表) 如下所示。现运用上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反映该公司净利润825 105元中含有多少增值现金额。

单位:元

单位:元

第一种计算方法下: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1 012 000-3 686 895) ÷825 105=-3.24。该指标为负数, 说明净利润825 105元中, 不但没有产生 (创造) 增值的现金, 而且有2 674 895元的成本、费用尚未弥补, 公司为客户垫付的资金为净利润的3.24倍。公式中, 1 012 000和3 686 895两个数据来源于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 具体计算如下:1 012 000=销售商品现金收入885 000+投资收益现金收入117 000+营业外现金收入 (由“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入) 10 000;3 686 895=产品销售成本3 088 000+管理费用138 500+财务费用54 000+所得税406 395。

单位: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下:现金利润质量指标=[-2 225 000+ (327 000-776 895) ]÷825 105=-3.24。公式中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及补充资料, 必要时再核查有关会计账户, 具体计算如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 225 000+调整加项[投资收益117 000+存货增加200 000+清理固定资产收益 (营业外收入) 10 000]-调整减项 (折旧300 000+坏账准备10 500+待摊费用1 000+经营性应付项目35 000+财务费用54 000+税款净增加额376 395) =-2 225 000+ (327 000-776 895) =-2 674 895。

单位:元

第三种计算方法下:现金利润质量指标=[825 105- (4 512 000-1 012 000) ]÷825 105=-3.24。公式中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 具体计算如下:4 512 000=产品销售收入4 385 000+投资收益117 000+营业外收入10 000;1 012 000=销售商品现金收入885 000+投资收益现金收入117 000+营业外现金收入 (40 000-30 000) 。

四、现金利润质量指标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的首要指标

毫无疑问, 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表现, 是保障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要真正有效地发挥净利润指标的巨大功能, 必须反映净利润中含有的增值现金额。惟有在净利润含有足够的现金流入净额的前提下, 进一步分析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成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速动比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才能正确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盈利质量, 才能正确指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但必须看到, 本期创造的增值现金未到位 (到账) , 它可能在下期到位 (到账) 。因此, 为反映本期到位 (到账) 的上期创造的增值现金, 有必要再增设一个指标。该指标暂命名为净利润含本期及上期增值的现金总量指标, 可简称为净利润含 (现) 金总量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含 (现) 金总量指标= (本期净利润的现金流入额+上期净利润的现金流入额) ÷本期净利润。该比值越大越好。上期净利润的现金流入额=催回上期应收账款×上期销售净利润率。

五、案例佐证

现仍以上述北京某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来佐证笔者观点。

通过以下分析可以发现, 该公司净利润825 105元中不含有增值现金、盈利质量差, 却出现其他各项有关收益的主要指标都能出色完成。如:

1.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产品销售收入×100%=825 105÷4 385 000×100%=18.82%。该指标表明每百元销售收入可以获利18.82元, 行业标准为10%。

2.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净资产×100%=825 105÷4 975 105×100%=16.58%。该指标表明每百元净资产可以获利16.58元, 行业标准为8%~10%。

3.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100%= (7 972 300-2 569 300) ÷2 897 195×100%=186%。该指标表明每百元短期负债有186元的偿还能力, 行业标准为100%。

4.每股收益= (净利润-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 ÷实收资本 (股本总额) = (825 105-123 765) ÷4 000 000×100=17.53。该指标表明每股股本100元, 每股收益为17.53元, 超过银行基准利率。

5.资本增值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82 5 105÷4 000 000×100%=20.63%。该指标表明每100元资本金产生增值资本20.63元。

从上述几项指标完成情况来看, 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增值能力都呈现强劲的势头, 主要指标显示积极向上的信号, 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行业规定的指标。但笔者运用现金利润质量指标及有关的现金流量指标进一步分析, 所得结论却完全相反。

1.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1 012 000-3 686 895) ÷825 105=-3.24。该指标反映该公司不具有创造增值现金的能力, 在净利润825 105元中无到位 (到账) 现金, 更有甚者还要为客户垫支销售产品的各项成本、费用等高达2 674 895元。该指标表明, 净利润越大, 则垫付资金越多、现金流入越少、资本周转越艰难。

2.净资产现金利润率=净利润创造的增值现金额÷净资产×100%=-2 674 895÷4 975 105×100%=-53.77%。该指标表明每百元净资产不但不能产生现金流入, 反而会产生现金流出53.77元。

3.每股现金收益=-2 674 895÷ (4 000 000÷100) =-66.87 (元) 。该指标表明每股股本100元, 每股创造现金能力为-66.87元。

4.现金速动比率= (货币资产+短期投资) ÷流动负债×100%= (1 599 400+15 000) ÷2 897 195×100%=56%。该指标表明每100元的短期负债, 仅有56元的债务可以用现金偿还, 尚有44元债务无现金资产作支付保障。

5.销售现金比率=销售商品现金收入÷产品销售收入×100%=885 000÷4 385 000×100%=20.18%。该指标表明产品销售收入每100元中, 现金流入额仅为20.18元, 还有79.82元增值现金未到位 (到账) 。

从上述几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极弱, 公司总资产无创造增值现金的能力。公司不可能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创造的增值现金来偿还债务和支付股利及进行分红。尽管当期实现盈利825 105元, 但净利润中无等值的增值现金到位 (到账) , 也无优质资产流入 (当期增加的巨额应收账款, 未必全部是优质资产) 。更严重的问题是, 净利润中所含的增值现金额为负数, 导致出售产品的成本、费用等均已垫支尚未收回。更应引起重视的是, 每股收益17.53元, 仅仅是账面上的收益, 每股收益中不但无增值的现金流入, 反而要流出现金高达66.87元, 本年用于分红的现金只能依靠短期借款来解决, 公司财力十分单薄, 要靠筹借资金来维持再生产。

六、结论

通过现金利润质量指标及有关现金流量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能反映利润指标中增值现金不到位 (到账) 的情况和避开利润指标中人为埋下的陷阱,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公司获利和偿还债务及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与此相反, 如沿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 以净利润、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及有关收益数据来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踢开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就会掩盖利润质量低的情况及人为的造假因素。虽然这些指标反映公司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值能力, 但这是有水分的, 纯粹是账面上的数据, 与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 要兑现是有困难的, 其必然会误导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核心指标 篇8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这些期刊是在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2]中分别收录了1946、1998、1998、1994种和1989种期刊的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核心他引率等指标,其中,地理类核心期刊14、16、16、17和20种。

本文选取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我国地理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分析了我国地理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地理类期刊办刊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地理类期刊4项指标与全部收录期刊的平均值对比

由表1可知,地理类期刊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均大于全部收录期刊的总平均,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和2013年地理类期刊的核心他引率低于全部收录期刊的总平均值,说明地理类期刊这两年被其他刊引用次数减少,自引率有所增加;2009—2011年核心他引率与全部收录期刊基本一致。

二、2009—2013年地理类核心期刊的指标分析

(一)核心总被引频次

核心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下页表2可知,2009—2011年有1种期刊的核心总被引频次<50,总被引频次>1001的地理类期刊数在不断增加,由2009年的7种增加到2013年的12种。说明5年来地理类期刊不断进步,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核心影响因子

核心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表示评价前2年期刊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由表3可知,2009年、2010年和2013年影响因子<0.100的地理类期刊为0,2011—2012年只有一种期刊影响因子<0.100,2009—2013年始终是影响因子>1.001的期刊所占的百分数最大,分别为35.7%、31.3%、31.3%、52.9%和50%。

(三)核心即年指标

核心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即年指标越高,期刊所获得的反响速率越快。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由表4可知,即年指标>0.101的地理类期刊数占主导优势,2009年为35.7%、2010年为25%、20012年为47.1%、2013年为55%,仅仅只有2011年略低为18.8%,可以说这5年间地理类期刊的反应速度不断在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在提升。

(四)核心总被引频次居前5位的期刊

从表5可以看出,5年中总被引频次居前5位的地理类期刊有《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干旱区地理》、《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中国沙漠》和《冰川冻土》8个刊,《地理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居首位,且每年都在增加,从2009年的4522次增加到2013年的5867次,核心他引率也是最高的。

(五)核心影响因子居前5位的期刊

从表6可以看出,2009—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居前5位的期刊有《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干旱区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冰川冻土》、《中国沙漠》和《湿地科学》,这8个刊的核心影响因子均>1.001。《地理学报》的核心影响因子最高,始终保持在2.00以上,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最高为2.534,2009年最低为2.236。

三、小结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4年中收录的1989种核心期刊,全部收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的平均值为1180次、核心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523、核心即年指标的平均值为0.072;地理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的平均值为1692次、核心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1.08、核心即年指标的平均值为0.14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理类期刊在我国科学界影响力的总体水平高于全部收录期刊的平均水平。

虽然,地理类期刊总体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高于全部收录期刊的平均值,但是,地理类部分期刊的他引率偏低。2012年排在前5位的地理类期刊有3种期刊的他引率不足0.8,有部分期刊可能存在自引率较高而导致他引率偏低的情况,自引率有可能影响到期刊影响因子的客观真实性[3]。如果不存在或较少统计误差的话,总被引频次指标则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4],片面追求高的计量学评价指标,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类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身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并致力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坚持自己的报道宗旨,旗帜鲜明地走特色之路,才能使自己的期刊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9—2013年地理类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结果表明:地理类期刊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均大于全部收录期刊的总平均,地理类期刊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地理类部分期刊的他引率偏低。地理类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身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并致力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坚持自己的报道宗旨,旗帜鲜明地走特色之路,才能使自己的期刊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理类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学术影响力,分析

参考文献

[1]潘魏伟.2001~2006年9种大气科学核心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433-438.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014.

[3]莫京,任胜利.国内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55-657.

核心指标 篇9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和程度不断深化, 组织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因此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利用和管理显得愈发重要, 它不仅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而且直接构成了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据美国专家的估计, 42%-90%的美国员工需要进一步培训方能跟上发展的速度。由此可见,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将是高等院校应对外部环境挑战, 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而完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培育和提高人才素质, 更好地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目前普遍推行的绩效考评体系仍然以经验判断为主, 缺乏一个客观的、规范化和定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不能对高等院校人才的绩效进行公正、公平、科学地界定和量化, 无法适应多变环境的要求, 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诸多弊端, 已经成为制约高等院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 本文尝试构建针对高等院校核心岗位的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更有效地调动该群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方法借鉴。

二、理论概述

(一) 概念界定

1.核心岗位定义及作用。高等院校核心岗位是指负责人才培养的教学岗位, 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岗位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的人事、教务、后勤或产业部门等关键岗位。教学岗位是高等院校的第一线, 直接关系着人才的挖掘、锻造和培养, 关系着未来国家命运的兴衰与成败;科研岗位是高等院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 决定着高等院校的强大和发展;社会服务岗位是高等院校运转的核心和灵魂。这三个部门的核心岗位相辅相成, 只有三者协调配合, 才能确保高等院校的正常运转, 提高高等院校核心竞争能力, 推动高等院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衡量核心岗位工作绩效的标准。对员工工作质量的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环节, 是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公平、准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为组织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还可以帮助被考评人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改进工作, 提高绩效。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研究状况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 高等院校质量管理方面,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戴明提出了质量管理方面的14点主张和实现质量改进须克服的问题, 强调管理阶层的行为及对质量的影响;朱兰提出了85/15法则及策略性质量管理的三部分过程和职责分工, 强调质量与职责的关系;克罗斯比提出了管理阶层质量管理改进计划等思想, 并主张质量控制对降低成本的意义。第二, 高校管理部门职能及岗位工作标准方面, 主要研究成果为:国外许多高校运用多种专业手段对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关系等进行系统分析, 并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等书面文件予以确认和制度化;国内高校通过编制用人规划、岗位设置、工作分析、界定工作任务、强化考评措施等, 进一步完善学校人员聘用制度;从绩效评估角度研究高校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以部门考核为主体, 建立工作效率标准, 提出管理职能测量、管理要素计分评估、标准比较测量等评估方法;国内外一些高校先后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思想, 尝试以国际质量标准化认证体系的形式, 对高校管理部门的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予以界定;以“顾客满意度”理念为指导, 将不同职能部门看作服务链, “下一道工序即为上一道工序的用户”, 每一道工序要有效履行职责, 保证质量, 达到顾客满意。

(三) 相关评价方法

相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 (KPI) 、平衡记卡 (BSC) 和评估中心法。其中, 目标管理法是指依据组织预定的管理目标, 对组织领导人及其员工的绩效进行检查、考核、评估。绩效考评人和员工的作用会随之发生了转换的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 (KPI) 是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 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责任和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平衡记卡 (BSC) 是指明确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评价关键成功因素项目, 并不断审核以把握绩效评价完成目标, 在保持对财务业绩关注的同时, 清楚地表明了卓越而长期的价值和竞争业绩的驱动因素。评估中心法是指一种体系化和标准化了的评估过程, 包括在群体中评价, 被群体评价, 使用多种评测技术, 强调模拟真实的管理情景等。该方法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程序性和系统性、较为标准化和客观化、可以重复比较和检验的方法, 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公共事业组织所采纳。

(四) 理论启示

基于对上述研究状况和评价方法的分析, 本文认为目前研究提供了以下三点启示:

1.绩效考评作为一种衡量、评价、影响组织员工工作表现的系统, 可起到检查、督促和控制的作用, 并可揭示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的潜能, 从而使员工自身、高等院校和社会三方受益。

2.从上述绩效评价方法来看, 目前绩效考评方法正在向技术性、定量化方面发展, 其主要标志是心理测试技术与方法的借鉴和统计方法的广泛应用, 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

3.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是大多数组织通行的做法。

因此, 借鉴目前研究成果, 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三、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 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人员职务和职能标准的建立

职务和职能标准的设计流程:

1.确定各核心岗位工作一览表, 明确工作范围、业务流程、任务量, 并逐一列出。如教学岗位的工作承担教学任务, 其业务流程包括教材选定、准备课件、授课等。

2.确定各核心岗位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经验、资格 (文凭、各类资格证书等) , 尽量具体详细地注明。

3.明确分工, 包括确定个人的工作量, 主要工作和重要工作等,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4.用表格和书面形式确定各岗位的职能标准, 便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以利于进一步修正和确认。

5.职能标准手册的编订, 即明确各职能等级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 如知识、技能和应验等。

6.职务标准手册的编订, 即具体注明各职务等级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质量和数量要求等。

(二) 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所研究的高等院校核心岗位的工作人员是指在高等院校中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工作能直接管辖一人以上的管理者。包括校级管理岗位和各二级单位管理岗位。

核心岗位人员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可以从素质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考核, 其中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养、思想品德、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标准的认知和外语水平;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核心岗位人员绩效考评方法的设定

1.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绩效考评方法是指数据收集手段、量表测评工具, 数学分析方法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应当达到如下目的:第一, 奖励, 为年终奖金分配, 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第二, 甄选干部, 任贤罢庸, 举贤为用。第三, 晋升, 副职晋升为正职, 选拔后备干部。第四, 发展, 用于个人绩效的改进。要达到上述目的, 必须要运用各种考评方法和手段。因此, 在选择考评方法时要坚持如下原则:年度考评和平时考评相结合, 行为考评和工作成果相结合, 个人考评和部门考评相结合, 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2.绩效考评工作流程。第一, 成立考评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由行政人力部负责挑选, 并由小组成员对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评估。第二, 制定考评制度。由考评小组设计考评形式, 建立考评规范, 组织考评培训等。第三, 填写自我评估表, 被考评者进行自我总结和评分, 同时提交述职报告和年度工作总结, 并将自评成绩以一定的权重计入总成绩。第四, 确定绩效评估方法。由绩效考评小组, 运用360度绩效评估方法, 针对评估等级表所列出的重点考评“德、能、勤、绩”内容, 对被考评者进行考评。第五, 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由被考评者进行述职演讲, 职工代表现场进行测评, 并将测评成绩以一定的权重计入总成绩。第六, 规范考评范围。考评小组从科技方面、精神文明奖励、参与高校重大项目、为决策献计献策和出勤情况等方面考核其工作贡献。第七, 确定考评结果。考评小组综合以上情况和平时考核情况计算总得分, 并进行总评分的排序。平时考核主要包括:被考评者所在部门当年各期任务完成情况 (重点) 、中期述职情况、关键事件法考评情况等。第八, 撰写总结。提出相关的建议, 如薪酬奖励、工作改进、职业培训、职位的去留等。

(四) 核心岗位人员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

核心岗位人员绩效考评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组织工作, 这是选定考评人员和设置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这部分工作是开展考评工作的前提, 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考评小组的成立和运作, 考评人员的选择、对考评者和被考评者的培训等。二是绩效考评结果的管理工作, 是对人员绩效反馈、结果运用和管理的工作过程。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绩效反馈、考评结果的使用和建立考评档案。

四、实施对策

(一) 建立沟通和协商机制

建立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机制, 可以及时排除考评工作中的障碍, 最大限度地提高绩效机制存在于绩效计划实施的全过程, 包括初期业绩计划制定、中期业绩的多轮讨论、对业绩评估结果的认定。

建立绩效考评协调机制, 以便有效地解决各种争端和不满, 为考评者提供评估的标准, 为企业内部管理架起沟通的桥梁, 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提高被考评者满意度, 为解决突发事件 (例如对评估结果不满而打击报复) 提供制度保证。

(二) 对结果的再测评

对所获得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验证和检验。通过建立测评指标体系收集测评信息, 综合判断, 从而获得的测评结果并不意味着测评工作的结束, 因此, 需要通过对测评结果再测评, 以进一步明确测评结果的客观、真实和有效。再测评包括效度再测评和信度在测评两个环节:

效度是指测评结果反映被测评者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 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关联效度。信度是指测评结果反映所期望测评内容的准确性程度, 包括再测信度、副本信度、一致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等。

(三) 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人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绩效考评制度效率的提高。根据高等院校的实际状况, 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人事制度:

1.干部聘任制。聘任制是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而设置相应的管理职务。对拟聘任人员进行德、勤、能、绩等全面考核, 确定是否聘任, 并确定聘任期。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强调考核, 增加压力, 进一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打破了传统的干部终身制。

2.干部诫勉制。诫勉制是对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不够降免条件的干部进行告诫、劝勉, 指出其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 促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改正错误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加强干部的自律性。

3.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对干部进行量化考核并综合评分, 按分数高低排列等级, 对于长期不满足评估要求的或量化考核排分最低者, 实行硬性淘汰。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 可以强化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 增强他们的危机感、责任感。

4.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要适应竞聘上岗、比例淘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 做好中层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保持干部队伍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在位干部形成一定的“在位压力”促使其努力工作, 完成既定的绩效目标。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核心岗位缺乏行之有效考评方法的实际状况, 制定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具体而言,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以及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指出高等院校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必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高等院校管理部门核心岗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3.指出确保评价标准实施的具体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4.提出实施对策, 为评价标准的有效进行提供制度保证。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从高等院校内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实施对策以保障绩效考评体系的正常运行, 而对于外部环境优化问题暂未做讨论。因此, 有关外部环境对评价标准的影响及其作用将构成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Ibid.The Training Gap[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91 (March) :9.

[2].赵曙明.我国三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工业经济, 1998 (10)

[3].英树志, 曲立.我国高校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6 (11)

[4].周文霞.管理要正视人性的特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0 (1)

[5].张秀芳.刍议企业员工考评中的他人考评和自我考评的结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0 (5)

[6].肖建中.麦当劳大学:标准化执行的66个细节[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7].北京市高校校长赴美考察团.美国高校管理对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6 (1)

[8].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9].徐放鸣.关于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

[10].朱晓文.高校总务全面质量管理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11].戚业国, 王徐波.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

核心指标 篇10

一、传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偏重于财务指标, 忽视非财务指标

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在会计数据的基础上, 偏重于对过去经营活动的财务评价, 控制短期经营活动, 以维持短期的财务成果。这样不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还容易忽视非财务指标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将绩效评价指标拓展到财务指标以外。

(二) 财务指标设置不完善, 对现金流量分析不够重视

现金流量是现代管理会计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其流入流出既有数量上的差别, 也有时间上的差别。通过现金流量的动态分析, 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企业在绩效评价指标中应考虑现金流量指标, 以增强绩效评价的综合性。

(三) 偏重于企业内部管理, 忽视外部环境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科技飞跃进步, 企业的运营环境在最近几年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充满机会和威胁的条件下, 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中, 除了把视野投向内部生产过程外, 还必须投向外部环境, 以提高对坏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 创新能力指标

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之一, 是经济发展和企业获取利润的原动力, 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管理创新能力越强, 企业核心竞争力越强, 业绩越好。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平台和保障, 增强企业的战略能力, 使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 如表1所示:

(二) 财务绩效指标

财务业绩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反映, 是所有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最终的市场结果。传统的绩效主要是利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指标来进行评价, 一般不考虑现金流量指标。如果能够将传统的财务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 可以增强财务指标的综合性, 更好地体现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结果, 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如表2所示:

(三) 企业文化指标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通过构塑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可以提高企业组织内部的文化认同度, 增强组织内部的创新动力。如表3所示:

(四) 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指标

在当今这个以知识为第一生产力要素的信息社会中, 商誉、专利权、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等软性资产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而在我国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中很少有此类资源的指标。因此, 应开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评价指标, 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表4所示:

(五) 业务流程指标

业务流程是输入各种人力、物力资源, 消耗一定时间, 转化为资源输出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规律的、连续的活动, 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成本是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质量是保留客户的根本, 流程的效率是占用资源以实现有效性的程度, 流程的发展性是评价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如表5所示:

(六) 外部环境指标

企业的成长是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保持受到环境因素的支持和约束。对外部环境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如表6所示:

企业想要长盛不衰, 必须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基于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 可以使企业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和企业本身的优势, 为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 从而更有效地参与竞争。

参考文献

核心指标 篇11

一、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 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保险公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根据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观点并结合保险公估企业的自身特点来确定。我们认为, 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保险公估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 蕴含于企业内部中自身所独有的, 与其竞争对手相区别并能使其在价值创造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的知识、技能、机制和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要素的集合, 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因此, 保险公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客户关系能力。

客户关系是保险服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保险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有形商品, 它是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基础上对保险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的承诺。保险合同的主体是人, 包括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关系人和保险合同辅助人, 因此保险服务最终体现的是对人的服务, 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始终贯穿整个保险产业链。同样, 对于保险公估服务, 尤其对理赔公估, 更是保险产品价值体现的关键环节, 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体验和感受, 是影响保险服务效果的关键因素。

客户关系能力是反映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外部指标, 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社会信誉度, 代表了企业在社会上的品牌知名程度、客户认可程度, 是保险公估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 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客户的选择倾向;二是客户忠诚度, 反映业务合作关系稳固性的历史指标;三是业务依赖度, 即业务来源的集中程度指标。上述三者作为静态指标可以充分反映保险公估企业与客户的相互关系, 反映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能力。

2、企业经营能力。

经营能力是企业对包括内部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在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决策能力, 以及企业上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能力的总和。经营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经营能力的强弱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率, 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债务偿付的保障能力。

结合保险公估企业的实际, 本文选择以下四个指标反映企业经营能力水平:一是收入规模, 收入规模决定保险公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二是业务收入增长率, 决定企业成长状态和增长能力的动态指标;三是主营业务利润率, 表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情况, 反映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四是人均产值, 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

3、专业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指保险公估企业通过对特有的技术要素、技能、人员的独特组合来创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技术, 以产生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技术资源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 建立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保险公估而言, 保险涉及到的险种和标的非常广泛, 在承保和理赔服务过程中面对的风险因素及损失情况也千差万别, 以财产险为例, 险种包括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船舶保险等多个险种, 对应每一类险种, 都需要专门的、独特的技术来支持, 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保险公估的质量和效果。

对保险公估企业技术能力的考察, 与一般企业不同。保险公估技术能力是通过公估师处理案件的效果来反映的, 因此应将重点集中在与“人”相关的因素, 包括公估师, 技术专家, 以及人的经验总结——技术规范及标准。此外, 技术水平的高低, 可以通过服务收费的标准来体现, 一般而言, 服务收费的费率水平越高, 则其所代表的服务技术水平也越高。

4、业务管理水平。

业务管理是企业系统运行的中心环节, 上游至业务开发, 中游至业务操作, 下游至客户服务等, 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以技术服务为特点的保险公估企业, 业务管理水平更多表现在对公估案件处理过程的掌控能力上。通常保险服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尤其在理赔环节, 保险事故发生后, 作为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希望获得最快的保险理赔服务, 保险公司委托公估公司处理案件时, 也希望公估企业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高的效率处理。保险公估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服务水平的高低, 重点表现在案件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 以及实现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

5、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保险公估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 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对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员工潜能, 为企业创造价值, 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是保险公估企业的最大财富, 企业的资源、能力优势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人来实现的, 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核心人才, 奠定了公司的技术基础, 决定了公司的技术服务水平。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很多, 对于保险公估企业, 重点通过分析员工平均受教育程度、员工的稳定率和教育培训费用比例等指标, 综合考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以及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 真实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 保险公估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上述对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分析,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通过数次专家咨询调研, 构建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1所示:

(三) 评价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数据

用构建出的指标体系对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具体评价时, 还必须有一些基本数据, 主要是各个等级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和最后一级指标的评定等级, 没有这些数据, 就无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

权重是表征某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 即某指标越重要, 权重系数越大, 反之则越小。按统计学中的归一化原理, 同一级指标的权重之和等于1。权重系数的确定可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

对最后一级指标, 可请专家对其评估定级, 例如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将专家评定五个等级的人数比率记录下来, 作为进行模糊判断的重要依据, 进而可以推断出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二、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F u z z y C o m p rehensive Evaluation, 简称FCE) 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于1965年创立, 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差异的中间过度。其理论依据是: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具有模糊性, 评价竞争力的等级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一些因素具有模糊性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 因此, 需要采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

(一)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第一, 确定评价的因素集U= (U1, U2, …Un) 。

第二, 确定评价的等级集V= (V1, V2, …Vm) , 其中V1表示优秀, V2表示良好, …, V m表示差。

第三, 依据等级集给出的评估表, 获得模糊信息, 建立模糊矩阵, 即:

第四, 确定指标权重集A= (A1, A2, …An) 。

第五, 进行模糊综合判断, 得出判断结果S=A·R。

(二) 保险公估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举例

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和评价等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是虚拟的, 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 这些数据则应需通过调研、专家问卷等方式获取, 并应通过一致性检验才能使用。进行理论研究时, 可以假定一些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评价数据, 这样就可以进行综合评定了。

例如, 对于客户关系能力, 如果A1= (0.4, 0.4, 0.2) ,

则S1=A1·R1, 运用模糊矩阵乘法, 并进行归一化后可得:S1= (0.24, 0.42, 0.22, 0.08, 0.04) 。

同理, 如表1.1所示数据, 对于企业经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业务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可得:

对于整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言,

运用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后得到S=A·R= (0.251, 0.276, 0.256, 0.141, 0.076) 。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就可以得出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属于良好的范畴。

三、结论

上一篇:家庭装修污染案件研究下一篇:车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