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指标(通用5篇)
绿地指标 篇1
一、问题缘起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一直沿用的主要指标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 简称三项指标 (主要针对建成区) 。从国家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 直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创建, 国家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传统的三项指标到反映物种多样性、热岛效应、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的扩充, 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内容和层次都有所扩充。建设部指导各地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 》对于绿化指标的规定除了三项指标以外, 从规划的角度增加了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指标, 强调了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结构。
近年来, 各地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时, 在沿用既有绿地指标的同时, 也采用了一些其他指标。尤其是在特大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 已有的指标体系无法完全反映城市绿地发展趋势和要求。首先, 特大城市的规划层次相对复杂。涵盖了市域层面、都市圈层面、中心城市和各卫星城镇, 传统指标体系显然无法涵盖不同层面绿地建设规划要求;第二, 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有明确的上限。公园绿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 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已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 绿地面积的增长极其有限, 已经趋于饱和。因此, 出现了有的城市把非建设用地划入部分公园绿地的情况。比如重庆, 将一部分设施配套比较完善、能发挥绿地公共服务功能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计入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中。规划的编制, 如果仍然机械的沿用传统概念, 难以指导具体的绿地建设。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衡量这部分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标准, 由各城市自主创新概念, 不仅不利于城市之间指标的比较和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规范, 更不利于绿地建设和实际有效绿地面积的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传统绿地建设指标和目前各特大城市实际采用的规划指标主要存在几点问题: (1) 缺乏针对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而设置的涵盖城市规划区各规划层面的指标体系; (2) 难以具体指导绿地建设, 尤其是属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建设; (3) 难以反映绿地开敞空间的布局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关系的合理度, 无法体现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4) 指标体系不完善, 不便于各城市之间进行比较。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绿地系统指标应该是一个综合周密的指标体系。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 绿地系统指标体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衡量和评价绿色植物生态效益等功能角度, 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绿量”的概念;二是从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分布的角度, 对指标进行了拓展和细化, 提出了服务半径和可达性等指标;三是提出了区域绿地和开敞空间等概念, 区域绿地包括廊道隔离绿地和郊野公园, 还包括郊区生产绿地等。
1. 绿量
绿量是指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 包括平面绿量、复层绿量和三维绿量。平面绿量主要指传统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复层绿量指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即叶面积指数;三维绿量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树冠的体积。绿量指标的提出, 从传统的二维角度迈向了三维角度, 使城市绿化朝着提高生态功能的方向发展。但是绿量作为指标存在着本身不稳定、计算难度大等不利因素。
2. 服务半径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绿地单项建设用地提出了指导性标准:郊区绿地服务半径30~50 km (车行30 min) ;城市中心绿地服务半径5~10 km (自行车30 min) ;城市组团绿地服务半径1~3 km (步行30 min) ;社区绿地服务半径300~500 m (步行5~10 min)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公园与休憩协会制定的《国家公园游憩和绿地标准》, 对千人指标、服务半径都有相当高的标准要求。
资料来源:根据《城市绿量研究进展》整理
3. 景观可达性
该指标可以合理反映城市绿地分布空间格局的指标, 在指导和评价城市绿地的分布格局上为现有的指标做出了补充。生态效益密度作为景观可达性指标的平行层次, 可确切反映绿地分布均匀度和生态效益水平的指标。两者可以作为绿地服务半径指标的补充, 评价和指导绿地系统的均匀分布。
4. 区域绿地
区域绿地指人居环境中所有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 主要的区域绿地包括郊野公园、廊道绿地和城郊生产绿地。这些用地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 但同样发挥着绿地的服务功能。城郊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也为绿地向郊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 区域绿地纳入绿地系统指标体系已经成为趋势所在。
三、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1. 城市现状和规划情况
从南京城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现状基础等实际情况来看, 南京自然条件优越。丘陵岗地和低山占全市面积65%, 长江、秦淮河和滁河穿城而过, 物种丰富, 景观生态多样。森林覆盖率近年迅速提高至23%,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1.6%, 人均公园绿地13 m2, 绿化覆盖率46%。从历年指标的变化来看, 反映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水平的三项指标逐年提高, 园林绿化水平发展很快, 但绿地建设也出现了一些瓶颈。
首先, 建成区内绿地被蚕食现象普遍。传统三项指标的提高依赖于各类绿地面积的增加, 但城市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的指标有明确的上限, 大幅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面积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如果想提高既有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那么提高“绿量”就成为了一种有效思路, 应将“绿量”作为衡量绿地建设的指标之一。
第二, 由于地形条件和自然基础不同, 南京各城市组团的绿地水平差异很大, 发展潜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城区之间差值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应通过相关的指标进行约束控制。
第三, 南京郊野绿地郊野公园的建设力度较大, 但相关要求并不明晰。郊野绿地如何定义、如何分类、各类型郊野绿地具体如何建设、要满足哪些配套服务要求及可达性要求等都缺乏系统的规划、系统的指标体系支撑和约束。
从城市发展结构看, 组团式、开敞式的空间格局已被证明是有效支持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也符合南京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现状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南京城市发展已从主城迈向都市区,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已成为共识。多中心组团式结构的形成有赖于使区域生态空间作为骨架支撑, 绿地将起到楔入和隔离的作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进一步强调了南京多中心开敞式的组团发展模式, 提出了构筑“都市区”的发展目标, 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对开敞空间与城镇空间进行统筹布局。都市区内主要城镇由中心城 (包括一个主城、三个副城) 和六个新城以及一批新市镇组成, 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 共同发挥南京中心城市的整体功能。通过建立与南京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相一致的区域绿地生态系统, 使“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结构更加系统完善, 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才能有序发展。因此, 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应该与总体规划这种思路相一致, 其指标体系的研究也应紧紧围绕这一思路。城镇内部应增加绿地覆盖率和提高绿量, 提高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城镇之间则应通过廊道隔离绿地、郊野公园绿地等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因此, 在沿用传统针对建成区的绿地指标基础上, 尤其应该强调对内增加绿量指标, 外部则应增加反映区域绿地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
2. 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绿地指标的建立原则, 一是要反映绿地总量 (传统指标可以反映) ;二是要反映生态服务功能是否能有效发挥 (绿量) ;三是反映绿地分布合理性, 包括服务半径、分布的均匀性、景观可达性和城区之间的差异性等;四是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关系, 这主要是通过确立区域绿地的各项指标来实现的。
3.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
由于总体规划阶段图纸绘制深度和绿地统计手段的局限性, 规划指标可以采用图纸量算加按比例估算的方法, 在总规阶段通过指标约束控制绿地总量和布局的相对合理性。规划范围不同层次采用的指标有所不同。市域范围强调绿地的生态效益, 以森林覆盖率、区域绿地面积比例为主要指标。受规划深度的影响, 新城和新市镇在总规阶段能控制的指标为绿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中心城区是南京城市功能的集中承载地, 由主城和三个副城构成, 每个城区分别控制绿地三项指标, 并通过差值指标将城区之间的不平衡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主城内绿地受到蚕食的威胁最大, 应增设主要绿地的绿量控制指标。都市区是南京高环境品质要求的高度城市化地区, 因此应以开敞空间比例、林木覆盖率等指标的高标准来保证其生态环境品质。
(1) 绿地比例=绿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
(2) 都市区开敞空间比例=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都市区总面积。
(3) 都市区林木覆盖率= (禁建区陆域面积×90%+限建区面积×8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绿地率×70%) /都市区总面积。
(4) 人均区域公园绿地=都市区郊野公园面积/规划期都市区城镇人口。
(5) 生产绿地可不计入建设用地面积。
(6) 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在城市绿地率基础上加5个百分点以上。
(7) 统一使用“公园绿地”代替“公共绿地”的提法。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城市绿地建设和规划中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南京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提出了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指标的选取标准和完善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的建议, 以供同行讨论。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地系统规划,绿地指标,区域绿地
参考文献
[1]GB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S].
[2]金福宇, 曹立科, 周大鹏等.城市绿量研究进展[J].现代园林, 2006.
绿地指标 篇2
用地指标
城市绿地用地指标有: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绿地率;3)绿化覆盖率,
布置原则
(1)城市的园林绿地是城市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城市绿地系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本底系统;
(2)城市绿地的规划布置要构筑城乡一体,并连接构域的关联环境,进行各种功能绿地的合理分布;
(3)城市绿地规划与布置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城市绿地的功用要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4)城市绿地的规划形态,要结合城市用地自然条件的分析,因地制宜地使各项功能绿地的分布各得其所,
(5)城市绿地规划与布置要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基本素材、构件和手段,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林木等的自然基础,通过绿化等,塑造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景观。
★ 工作布置范文
★ 浅谈新形势下的价格监测工作
★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 三八妇女节布置
★ 教室布置方案
★ 布置性通知范文
★ 开门红布置标语
★ 布置作业的范文
★ 布置教室作文
绿地指标 篇3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从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规范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方针, 对建筑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起到了巨大作用。防火规范中, 消防救援场地和居住区的绿地率指标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2 消防救援场地和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矛盾
2.1 消防救援场地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中7.2.1条文规定: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登高操作场地, 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 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却有困难时, 可间隔布置, 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 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7.2.2条文规定: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应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 场地的长度和宽度不应小于20m和10m[1]。
就上述条文规定进行分析, 对于高层居住区住宅楼建筑来说, 消防登高场地在整个工程规划设计指标中占用的面积最少为10m与一个长边长度的乘积, 一般住宅楼进深12~16m, 也就是说正常设计的消防登高场地占住宅楼首层面积60%~80%左右。一般居住建筑建筑密度指标为30%左右, 消防登高场地占总用地面积比大约为18%~24%。
2.2 绿地率指标规定
《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1993 (2002年版) ) 中7.0.2.3条文规定: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在此基础上,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又出台了相关地方城市绿化条例标准, 大部分城市按照《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1993 (2002年版) ) 规定工程规划绿地率指标, 但也有部分城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将新建小区绿地率指标提高到35%。在绿地率计算规则上, 距离建筑1.5m和道路1m范围内、屋面绿化, 规划及园林主管部门不予计算绿地面积, 停车位、覆土深度小于1.5m区域不计或折算计算绿地率, 造成事实上绿地用地面积达到40%左右才能满足指标要求[2]。
2.3 小区内道路、疏散通道、车库出入口等对设计指标影响
根据相关实践经验数据, 该部分约占总用地面积的15%~20%。综上, 实际综合规划指标计算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工程规划类指标不满足要求。从目前的规划设计实践角度, 要满足工程建设经济合理, 又要满足规划建筑指标, 实现非常困难, 是工程设计、建设和验收面前一个巨大的困惑和挑战。
3 目前的通行做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从2015年5月1日实施后, 消防部门就开始按照新规范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 在规范未实施之前已设计或施工完成的小区, 由于指标满足不了要求, 长时间无法通过验收办证。新规范实施后从设计阶段就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的居住建筑, 验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居住建筑因指标和规范无法通过验收办证, 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 很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已经开始向主管部门反应情况, 希望能够对上述指标统一协调论证, 找出一个比较科学的指标规定。但现阶段, 规划审批、绿化审批和消防审批及验收分别属于规划局、住建委或园林局、消防局, 各部门各自进行审批和验收, 进行封闭管理。有些主管部门也意识到存在的设计指标矛盾问题, 但没有统一的机制和部门来协调牵头, 导致问题不能解决。
很多单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 采取规划报审一套图纸、绿园审批一套图纸、消防审批又一套图纸, 验收的时候一个部门验收完成, 接着按另一个部门验收图纸进行改造后再验收, 劳民伤财, 非常无奈。
4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新建居住区, 按照现行规范和规定, 建设27m以下的建筑不涉及消防登高场地问题, 建设超高层建筑能够减少建筑密度和消防登高场地面积, 或者单纯为降低消防登高场地而人为减少容积率, 比如本来能够建设10栋住宅的小区, 建设7栋或更少, 是能够满足相关指标要求的, 但全部这么做, 工程建设品质、城市景观层次、经济合理性和社会效益, 不能满足要求。
1) 建议规划部门、绿化主管部门和消防部门成立一个统一的协调领导机构, 专门对规划指标、绿化指标和消防登高面在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 进行专家论证, 对上述指标统一重新进行审定。
2) 对防火规范实施日期之前的工程, 除了部分能够按照新规范合理改造的项目, 其他建议按照老工程老办法、老规范的思路进行工程验收。
3) 对于各地执行的绿地率计算规则可适当调整, 比如绿地面积距离建筑物1.5m、距离道路1m等要求可相应降低, 建筑物周围1.5m范围除去散外区域和道路边缘1m范围内, 可栽种事宜的绿化苗木计算绿地率[3]。
4) 一个重要技术处理途径, 可以有效解决指标冲突问题。消防部门验收时, 为了便于消防车操作, 要求登高场地内进行硬化处理。这么多的消防登高场地硬化, 导致绿化指标不能实现, 也降低了小区品质。建议允许隐形草坪消防登高场地的出现, 所谓隐形草坪消防登高场地是指基础经过设计计算, 专门进行基础处理满足承重要求, 浅表层覆盖部分土层并种植草坪的场地。隐形草坪消防登高草地, 对消防车登高操作影响较小, 这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中对消防登高场地的要求并不冲突。同样, 绿化主管部门也应该对这种隐形消防登高场地绿化面积予以认可, 并允许其他形式的绿化计算绿地面积出现, 比如屋面绿化等。
5 结语
规划指标、绿地率、消防登高场地等指标, 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居住舒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互相平衡和制约。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 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和矛盾, 关系公众利益, 呼吁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 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快组织论证实施。
摘要:建筑防火规范中消防登高面的规定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也和规划指标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分析, 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救援场地,绿地率,指标,矛盾建议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蒋嘉懿, 雍振华, 朱颖.中国城市避灾绿地构建的思考[J].北方园艺, 2013 (4) :35-37.
绿地指标 篇4
关键词: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和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人们开始厌倦都市浑浊的空气、暄嚣的氛围和死气沉沉的“水泥丛林”, 渴望大自然的洁净和安谧, 向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 大量农田被占用, 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 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 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地生态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并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 绿地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批批的国家园林城市应运而生。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然而, 正当我们沾沾自喜于所取得的成绩时, 不应该忽视国内有些城市的绿地建设存在着一些反自然的、急功近利的非可持续发展模式, 极大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用地内合理配置绿地, 成为当前绿地规划设计急需解决的课题。而最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判标准, 来指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随着城市绿地评价指标的发展,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要相应作出调整, 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目前衡量城市绿地标准的基础上, 总结城市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对我国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
1 我国城市绿地评价指标的发展
本世纪以来, 很多学者对城市绿地功能的评价指标从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并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测试方式, 取得了众多的量化值, 提出了如人均公园绿地、人均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面积、绿视率、垂直绿化覆盖面积、绿化三维量等指标。
1.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为统一绿地主要指标的计算工作, 便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以及有利于开展城市间的比较研究,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J185—2002》提出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三项主要的绿地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并指出绿化覆盖率应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我国园林城市基本指标也采用人均公共绿地 (即人均公园绿地)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1.2 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面积、垂直绿化覆盖面积、绿化三维量
人们习惯于用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等来衡量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 这些指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很大的缺陷。俞孔坚先生指出其中两种明显的缺陷是: (1) 它们因为建成区红线划分的方式或基数面积的大小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异。 (2) 他们没有考虑到居民实际上对这些绿地及其提供的服务的享用情况, 也就是说, 绿地本身的空间格局和分布情况未能反映出来。而事实上, 绿地这一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格局, 将会极大地影响其服务功能。
城市绿地有着净化空气、吸收尘埃、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而在发挥这些作用的过程中,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代谢大都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片的多少及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故而, 从植物的茎叶出发, 对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是科学的, 这些指标如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面积、垂直绿化覆盖面积、绿化三维量。所谓“绿化三维量”, 是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 以立方米 (m3) 为单位计算。相对于平面量 (如绿化覆盖率) 而言, 三维量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绿化在空间结构方面的差异, 因而可用于更全面、准确地分析绿化的环境效益和城市绿化需求总量, 以及不同城市功能区的绿化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
1.3 绿当量
绿当量即补偿某种单位污染物所需要的绿量。这一概念只限于对单要素的补偿对象, 因此可看作狭义绿当量。广义的绿当量概念可定义为最低满足全部绿地功能所需要的最大绿量, 一般可称为综合绿当量。绿当量是基于衡量城市的生态补偿能力而提出的, 其中包括了对二氧化碳、降尘、二氧化硫等的生态补偿方法。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怎样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生态补偿是很重要的, 用绿当量对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进行衡量是适合当前国情的, 也是值得提倡的。
1.4 绿视率
绿视率指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 它强调立体的视觉效果, 立地绿化可以提高绿视率。“绿视率”的理论认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 人感觉最为舒适。据统计, 世界上长寿地区的“绿视率”均在15%以上, 不难看出, 绿视率与人的寿命是何等密切相关。居住在闹市区的人们, 喜欢离开城市去蓝色的海边、绿色的草原;工厂的机器设备, 总是设计成“苹果绿色”, 以调节工人的视觉;热餐厅内的橙红色, 能使就餐者增加食欲;冷餐厅的绿色是冷色调, 能给你带来凉爽。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态概念问题, 即“视觉生态”问题。因此, 绿视率代表城市绿化的更高水准。但是目前有关绿视率的研究报道较少, 如吴庆书对海口市主要街道绿视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海口主要街道的平均绿视率为44.37%, 影响绿视率的因素有绿化覆盖率、街道模式和绿化树种等。
1.5 景观可达性
由于作为绿地率计算基数的建成区划界的人为影响导致绿地率指标的极大差异。而且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听人说:“到某某公园真是太远了, 坐车要一个多小时, 而到达某某公园很方便, 走上10分钟就到了”。从以上语言中, 可以看出, 可达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指标, 虽然是一种经验表述, 却反映了可达性概念的实质内容:即某一景观的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 (源) 的相对难易程度, 其相关指标有距离、时间、费用等等。绿地空间分布格局将极大影响其服务的有效性, 为此俞孔坚提出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质量的指标。
1.6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城市绿地是以土壤为基质、以植被为主体、以人类干扰为特征, 并与微生物和动物群落协同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土壤、水文、微气候等物理环境。城市绿地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具有生态、文化和经济等价值, 因些对其功能的评价, 不能简单的从单一指标或几个指标来评价, 龙赟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评价应该从技术指标体系走向综合评价。国内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 如刘滨谊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马晓龙构建了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模型, 等。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其指标的选择很关键, 应当具备几下原则: (1) 客观性和现实性。所设定的指标应能反映出影响评价对象特性的主要因素, 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应符合现行的专业技术名词术语和概念; (2) 可测性和可比性。所确定的指标的值应能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量或估测, 同一评价对象的各指标可以相互比较, 以便能确定其相对优劣的程度; (3) 简明性和综合性。所设定的各项指标必须简单明了, 使用方便, 易于计算或论证, 每一指标都可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描述系统的特征与本质。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绿地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通过绿地的规划设计来提高绿地的质量从而切实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纵观评价指标的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评价指标大约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二维到三维、由注重数量到质量、由注重指标到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关怀的过程。对照上述各个指标,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城市绿地存在一些问题。
2 城市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低
我国城市城建、园林部门每年都花相当大的代价建成一批新绿地, 公共绿地绝对值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从1986~1999年, 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6.86%提高到27.44%, 绿地率由15%提高到23%。但由于近年来城市扩展加剧, 加之一些城市流动人口激增, 造成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使得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普遍偏少。从全国222个城市的绿地规划指标分析可知, 到200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7m2/人的有140个城市, 就人均公园面积而言, 美国华盛顿为50m2/人, 澳大利亚堪培拉为70m2/人, 瑞典斯德哥尔摩超过80m2/人。据世界49个城市统计, 人均公共绿地10m2/人以上的占70%。可见, 我国与国外城市相比, 人均公园绿地指标差距较大。
2.2 绿地斑块破碎化、孤立化和同质化
城市是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特殊地理景观, 建筑和各类铺砖的下垫面构成城市硬质背景, 成为控制环境的主体, 绿地是此背景上的斑块。在城市环境质量愈来愈受关注的今天, 许多学者都强调改善城市环境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各类绿地斑块, 并应尽量使其均匀。由于城市开发强度加大, 成片的森林、农田景观斑块被侵占, 使这些斑块破碎化、孤立化。城区内各绿地斑块之间、城乡之间缺乏联系, 没有绿色廊道与外界相连, 城区与区域绿地景观未形成有机的整体。一般认为, 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内物种存活的可能性要比一个孤立斑块大得多。孤立斑块内物种不易扩散和迁移, 进而影响到种群的大小, 加快了灭绝的速度;而相邻或相连的斑块之间物种交换频繁, 增强了整个生物群体的抗干扰能力。另一个现象是, 各县市“草坪热”有愈演愈烈之势, 形成相对同质的景观。据研究相同面积的乔木与草坪在吸收C02、释放O2, 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的生态值分别相差26.2、24.5、22.3、31.2倍。不仅如此, 草坪易种难养, 管理费用较大, 种草费用1hm2一般要45000多元, 每年还要付出比种植费高2~3倍的如剪草、除杂、补种、病虫害防治、浇水等费用。同时, 草坪的用水量很大, 大面积种草坪, 必然影响城市水资源, 对于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缺水的中国来说, 过分发展大草坪决不是理想的选择。
2.3 树种单一、结构单纯
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 绿量不足, 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 如树种单一, 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在树种选择上, 当前一些城市园林植物树种大多集中在有限几个种类上, 生物多样性极低。一个不健康的趋向是对假槟榔、大王椰子、黄金榕等树种的强烈偏好, 而不顾本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地形条件, 这样导致城市“千城一面”。
2.4 植物引种不科学
植物引种应以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 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引种风险, 不恰当的引种不仅可能导致引种失败和经济损失, 更可能产生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后果, 产生诸如生物入侵、危害环境、损坏地域绿化特色等后果。然而, 由于个人喜好和知识背景的限制, 许多地方舍近求远, 摒弃乡土树种, 违背自然条件的规律, 盲目引进所谓的“流行种”和“新品种”, 导致园林丧失特色, 各地的园林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植物引种的基础是生态相似性原则, 但在利润的驱使下, 违背自然规律的引种现象时有发生, 如片面对热带风光的追求和理解, 江南地区大规模引进南方植物, 如棕榈科、桉树属、榕属植物等, 尽管暖冬和高投入的过冬保暖措施使一些植物侥幸过冬, 但潜在风险和巨额投入不容忽视。
2.5 绿地分布不合理
此外, 有限的公共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亦不合理, 城市中公园绿地或偏于一角, 或集中于城市边缘, 未能均衡分布, 不利于城市居民出游和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而居民是否能够方便地 (特别是步行就近到达) 和平等地享用这种自然的服务是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即所谓的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和社会平等性, 也是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原则。这反映了绿地景观可达性的问题。可达性受距离、时间和费用的影响。另外一种可达性是视觉可达性, 即景观瞭望权。目前, 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滨河带、公园周边等景观优美地段, 大部分被高楼大厦包围, 仅为少数人享用, 这极大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3 和谐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实现途径
3.1 注重生态的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环境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而每个人都希望居住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爽、鸟语花香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过渡膨胀, 伴随而来的是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等的急剧产生或增多, 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区域, 城市的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球上城市化不断加速, 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系列的负面影响, 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唯一的一片净土, 因此对其规划设计首先让其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3.1.1净化环境植物的应用。
城市园林中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起到应有的景观价值及生态效益, 而且可以减少管理费用。根据城市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应选择一些抗污染、吸尘能力强、抗干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的乡土植物, 在“适地适树, 适地适草”的基础上, 再适当地引进一些适于本地生长的野生植物或外地植物。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降解和积累、排出, 实际上起到了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不同植物种类, 生态功能上的差异, 使其环境保护功能有显著的不同;选择抗性强和吸收净化有害气体能力强的绿化植物, 从而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绿化生态工程体系, 可作为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知卫矛科、桑科、木兰科、芸香科的柑桔属、木樨科的女贞属、棕榈科、山茶科、壳斗科、四照花科、黄杨科等植物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 而松科、柏科、杉科、藜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百合科、胡桃科中大部分植物抗性较弱。但并非所有抗性植物都是修复功能植物候选者。
3.1.2 绿地结构、布局与形状。
城市园林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 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 增加城市的绿量, 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根据生态位的原则, 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 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 在有限的土地上, 充分的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 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建立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 尽可能的实现生物多样性, 可以使城市生态群落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
任何一种地理景观均由多种异质单元组成, 在景观背景上构成镶嵌, 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类异质性镶嵌体的性质、尺度、形状、边界、分布格局以及与周围景观单元的关系。绿地布局要充分发挥城乡绿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 大城市 (特别是特大城市) 的绿地建设应以绿色廊道建设为主体。规划绿廊从农村开始, 经过城市的中心区穿越热岛再进入农村;沿途将“园” (指块状绿地) 、“楔” (指楔形绿地) 、“环” (指环状绿带) 、“廊” (指绿色廊道) 连接成生态绿网。块状绿地的形状应尽量选择多边形或不规则的边界, 增加与其它斑块的接触面, 提高其渗透能力, 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城市的区与区之间, 城市中心区、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绿地的发展要平衡。
3.2 考虑经济的绿地规划设计
在城市的绿地类型中, 占绿地总面积比例较大的有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 虽然这些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发挥着很大的生态效益, 但不能忽视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经济绿地如苗圃、花圃、草圃及绿地的建设、养护管理等, 健康绿地的匮乏使城市绿化建设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2.1 经济植物的应用。
果树是园林植物的一部分, 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据大量资料表明, 果树是城镇绿化的理想树种, 其鲜明特点一是果树枝叶繁茂, 叶大质厚, 叶片茸毛、气孔均多, 能有效防治“三大公害”, 银杏、橙、柚、核桃等果树还能分泌较强的抗生素, 对空气中细菌有较强杀伤力;二是果树树姿优美, 树叶绮丽, 春华秋实, 四季飘香, 富有园林情趣, 增加观赏价值, 令人赏心悦目;三是可以多层次利用空间, 立体结果, 增加市场水果供应, 繁荣城乡经济, 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益。南非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等城市绿化果树把城市装点得多姿多彩。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及“绿色王国”新西兰和“花园之国”新加坡等城镇果树绿化早已收效甚丰。我国北京、南京、临汾、太原、沈阳和丹东等城市也相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采用了大量的果树, 形成了一条条柿子街、银杏街、樱花路和红果路, 成为花果城, 率先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城市理想绿化果树树种如:银杏、橙、核桃、枇杷、柿、龙眼、香蕉和芒果等。
药用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中含有某种特殊物质。经过加工后单独或与其它物质一起能对人类或其它动物的某种疾病进行治疗或起保健作用。以药用植物绿化, 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减少污染, 净化空气, 又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中药文化;既可观赏, 又可作药用。
3.2.2 现代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的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在一些发达国家里, 大都市特意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农地, 由城里人去耕种, 这是都市农业最初的意义。后来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 都市农业的内涵不断扩大, 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式, 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 都充分地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都市农业, 就是在都市经济圈内高效利用资源, 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 满足城乡发展对农产品和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具有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
在美国, 都市农业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3大都市圈内, 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新加坡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由于自然资源贫乏, 农产品不能自给, 加上城市高度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 新加坡非常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中国台湾省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都市农业计划。都市农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 已经体现出其优越性, 包括:增加食物供给, 保证粮食安全,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增加收入, 改善生活质量,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同时能化废为宝, 节约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 改善城市环境, 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等, 值得借鉴。
3.3 注重人性化的绿地规划设计
3.3.1 芳香植物的应用。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 尽量减少化学药物对人体的危害, 寻找一种健康的天然的防治疾病的方法, 精油吸入疗法正是人们所希望的。这种方法是定量吸入天然的芳香植物的精油进行强身保健的治疗。药用芳香植物中的挥发性精油, 主要成分为小分子萜类化合物, 通过空气传播, 极易被人体所吸收。纯天然植物精油具有高效杀菌、有效预防因空气污染和不洁引起的流感和交叉感染, 消除疲劳综合症和烦躁焦虑, 改善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由于很多芳香植物颇具观赏价值, 如在绿地建设中加以应用, 岂不两全其美。如在公园或居住区建设生态芳香庭院, 是人们生活水平、生存质量、生命价值的更高体现。
3.3.2 绿色公共空间的创造。
也许有人感叹:“几年前这些观景楼盘没有开发之前, 河堤两岸是比较宽的花园式地带, 恋人们谈恋爱都能找到相对较为私密的去处, 而现在这一花园式地带被观景楼盘蚕食得只剩下一小长条”;“某某绿地改为停车场”等等, 这些现象层出不穷, 我们应该警惕的是, 少数人的私人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 多数人的公共空间可能因此而被挤占了。近些年来, 类似上文所提到的公共空间被商业化的情况十分突出, 甚至最后发展到私人豪宅建到了公园或风景区里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 要求在整个城市的地域上, 包括城区、郊区、近郊区、远郊区, 形成一个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不仅仅提供了百姓家庭与工作之外的活动场所, 而且同时提供了公共交往的平台。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 我们人需要与人交往的空间;从发展的角度看, 人类与自然的接触变得稀少而可贵, 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公园、绿地和森林。
3.4 注重文化的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或特定的周边环境。城市绿地绿化要体现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不同树种的选择、不同的植物造型、形状各异的小品都能创造出不同的绿地文化。如“杨柳抚岸”能突出临河的特色;“碧草茵茵”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竹丛中一块天然巨石, 漫步其中, 回归自然之意则油然而生。城市绿化应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 因地绿化, 合理配置植物, 恰当选用园林小品, 避免“雷同”和“仿效”, 克服“欧洲风”和“南方热”, 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地。
3.5 注重防灾、减灾的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不仅能调节温度、湿度以及防尘、除污、减噪, 还可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害。1923年9月, 日本东京发生地震火灾, 损失惨重。然而, 就在这次惨烈的大地震中, 东京市的公园和绿地成了“安全岛”。1976年7月, 北京受唐山地震的波及, 全市15处公园, 总面积400多hm2, 疏散居民20多万人, 平均1hm2容纳500人, 群众亲切地把公园和绿地称为“安全绿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专业规划。从目前我国若干城市己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看, 体现的是平常时期城市绿地的功能, 从充分发挥绿地的减灾救灾功能来看尚有所欠缺。因此,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对绿地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加以研究, 增加减灾绿地规划的内容, 而城市减灾规划也应吸收该内容, 并纳入城市减灾系统之中, 使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城市减灾的有效手段。具体操作如:在城市绿化时, 应注意合理的配置“防火树”, 如木荷、法国冬青、青栲、交让木、女贞、冬青、石楠、大叶黄杨、棕榈等, 切忌栽植过多的易燃树木。
4 结语
绿地指标 篇5
1.1 研究方法简介
现在常用来研究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方法有2种, 即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传统定量研究的主要方式是统计分析定量, 这种方法繁琐复杂, 操作难度较大。而运用了GIS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建立了分析模型, 因此, 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有效、精准的结果, 方便我们图示结果并进行管理。模型种类根据GIS建模原理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有引力势能、缓冲区和费用阻力3种。这3种模型各有优缺点, 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和功能性的研究, 评价模式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作为规划通用指标: (1) 分析城市拓扑结构, 准确计算交通方式的不同阻力成本。 (2) 考虑绿地服务人口、吸引力和交通阻力3个因素。 (3) 紧密结合绿地的规划和建设过程, 提出规划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完善操作的计算方法。 (4) 计算结果必须能够进行实地验证, 并且要具备可度量性。
1.2 评价模式分析
1.2.1建立拓扑结构。确定研究范围后输入基础数据, 划分绿地类型后建立街区、绿地入口和路网的拓扑结构, 确定终点和起点。我们知道, 不同功能的绿地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能力也是不同的, 一级服务内容主要依靠多功能的大规模绿地提供, 因此, 不同绿地之间存在合作、竞争的双重关系。我们要分别分析不同绿地的可达性, 叠加分析计算结果。根据分析, 绿地入口、街区空间格局、居民运动习惯决定了绿地可达性拓扑结构。
1.2.2建立阻力模型。阻力模型主要是体现居民从居住地采用不同交通方式到达绿地需要克服的空间阻力, 以往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计算空间阻力。但是, 这种方法需要运用相对阻力关系, 这种方法是不全面的, 无法运用计算结构进行不同地区规划方案的量化比较。因此, 我们应采取访谈、考察、问卷等方式归纳阻力因素并与道路网络结合, 观测在某路段使用某种交通工具的平均速度, 计算路段的阻力值, 公式为:Kn=Vn/V0, 公式中V0为使用某种交通工具在最低阻力下的标准速度, Vn为平均速度, Kn为第n个路段的阻力值。
1.2.3可达性指标计算。通过GIS和阻力模型计算得到相对距离, 相对距离除以V0就是时间值, 根据得到的时间值做出可达性的时间分布图, 可以随机取样进行验证。验证方法是实测、跟踪, 得到从取样点到达绿地入口所用的时间, 将其和计算时间比较, 若结果准确, 可以叠加人口分布和时间分布图, 最后得到绿地单位时间服务人口、居住面积和总地块面积3项数值, 以此为依据深入分析绿地可达性。
2 可达性指标案例研究
以武汉市某区为例, 研究可达性指标评价模式。此区有一处65hm2的综合公园, 22处4hm2以下的社区公园。
2.1 比较计算方法
我们选择了路网阻力模型法、相对阻力模型法和网络分析法3种方法计算并研究。首先, 建立拓扑结构, 路网阻力和网络分析法对地块内部道路、绿地入口位置的拓扑关系做出了补充, 而相对阻力模型法需要考虑街区地块、城市道路两方面的因素。第二, 建立阻力模型, 数据显示:85%以上的居民都是步行至公园, 其中将近90%的居民都居住在半小时步行的距离范围内, 85%的居民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散步才来到公园, 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的是步行阻力模型。阻力因素主要是地块属性造成的阻力和不同道路、交叉路口带来的阻力, 在25分钟内,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基本不会变化。综上, 我们能够建立2种阻力模型, 并依据传统阻力模型建立相对阻力模型。最后是计算, 得到结果比较并进行实地验证。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验证3种模型得到的可达性时间分布图, 可以发现, 网络分析法、道路阻力模型结果更加准确科学。但是网络分析法使用更加简便, 综合考虑, 我们应该采用更加简便的网络分析法。
2.2 分析可达性指标
叠加综合性公园和社区公园, 运用网络分析法计算可达性,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8个部分。可以发现, 虽然其中某些部分绿地面积大, 但是可达性指标并不高, 而有些部分虽然绿地面积不大, 但是可达性指标较高, 这是在后续规划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 结语
综上, 首先介绍了绿地可达性指标的研究方法以及评价模式, 分析了计算可达性的具体步骤,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可达性指标的计算和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保证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充分发挥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必须解决好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功能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问题。现行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项指标为主, 这种方法没有将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空间格局凸显出来, 因此, 不够全面, 引发了经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
关键词:公园绿地,规划指标,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秋晓, 万丽, 杨威.基于出行距离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以乐清市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 20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