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精选12篇)
绿地系统 篇1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主要规划内容包括:1.现状分析;2.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目标与指标、规划布局与结构;3.各类绿地规划;4.城市景观规划要点;5.城市生态环境要点;6.对相关规划的调整建议;7.树种规划;8.分期建设规划;9.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10.主要规划植物名录等附录.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主要形式
按照我国城市的特点, 可以将绿地系统归纳为以下四种:1.块状绿地布局:此布局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以点块形式分布较均匀, 遍布于居民区内系统联系紧密, 但是对于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面貌所起到的作用甚微, 多在旧城的改造中使用该种布局方式。2.带状绿地布局:可以利用河流湖泊、水系、城市道路等线性因素形成线状绿带, 该种绿地能够较容易的表现城市艺术面貌, 例如哈尔滨、苏州等。3.楔状绿地布局:一般利用地形的起伏等结合工业防护林、市郊农田布置, 绿地由城市郊区深入城市中心的嵌入型, 该种布局对于改善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走廊风向有显著作用。4.混合式绿地布局:综合城市绿地点、线、面各类形式, 构成比较完整的系统, 是前几种形式的综合。该种布局可以综合前几种的优点, 使得居民区获得最大效率最高的绿地效果, 丰富整体的城市景观。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 (2012-2020年) 采用了一圈、一环、二心、三轴、四区、十一河、多园渗透的混合式绿地系统规划, 根据目前已经建设好的一部分来看能够起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丰富了太原市的新城市景观。
三、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要求
城市绿地布局怎样才算“系统”布局应该做到几点要求呢?总体目标是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以下几点要求互相联系缺一不可:1.布局合理:分析城市的实际情况, 按照城市现有的道路、水体等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规划布局, 把各类绿地联系起来, 使得资源达到高效利用, 相互衔接构成综合点线面的绿地网。例如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三轴”以汾河为景观纵轴线, 迎泽大街和长风大街为景观横轴线;“一环”即是外高速两侧的50米-500米宽的绿化带。2.指标先进:城市绿地指标不仅要区分出来近期和远期规划, 还要区分出来各类绿地的指标, 先要做好各类绿地的划分分类统计, 这样才合理不重复不虚假。3.质量良好:城市绿地分类要做到多样化, 以满足城市生活与各类生产活动的需要, 还要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充实的市民文化活动内容, 植物的选择上有合理的种类丰富的搭配形式充分体现城市的整体风貌。4.环境改善:尤其在居民区和生产工业区之间要设置好卫生防护林带起到对城市居民生活充分的保护作用。
四、绿地系统布局原则
1.综合考虑、全面安排。合理选择绿化用地, 使得绿地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起到改善气候、净化空气。2.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规划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 所跨的经纬度较大因此从南到北有很大区别, 一个城市的绿地规划不能生搬硬套简单模仿别的城市, 各城市甚至是各区规划都要实际出发。3.均衡分布、比例合理。在城市绿地规划时应该注意该城市各区绿地数量分布尽量均衡, 注意老城区的改造与利用。4.远近结合、合理安排。规划时要有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规模。
参考文献
[1]车生泉, 王洪轮.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农业科学版) , 2001 (3) .
[2]杨军.太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太原科技, 2003 (3) .
绿地系统 篇2
海南大学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学校概况与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四章
学校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第五章
树种规划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七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八章
附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海南大学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校区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提供学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法定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有关校园绿地和特殊空间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第三条
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管理法》(1989年); ●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 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784号); ●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 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 行)》(2002年);
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原有绿地实际,适度超前,综合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文化性。实现将自然引入学校使学校融入自然,营造师生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空间。
2、体现协调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发展学校生态环境空间的有利条件,优化组合内部空间的校园绿地布局,完善校园绿地系统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绿地的各种功能,营造具有强烈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风 貌,符合老师及学生学习及生活要求的学区环境。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将校园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校园内部。
2、系统性原则:增强校园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合理布局,均衡分布,完善结构和布局,使之有机组合,充满活力。
3、多样性原则:在学校绿化建设中注意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
4、地方性原则:充分体现并强化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校园绿地系统。
5、分期规划实施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6.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城校园绿地的有计划发展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7.绿地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绿地乡土植物的配置,绿地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保单位相结合。
8.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2-2017年。
第二章 学校概况与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第七条
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1.调研的方法:
将校园整体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即综合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及教工生活区,对整个绿地区分组进行全方位调查,并且对于各绿地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调查的因子有: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数量、品种、规格和空间布局形式等对植物配置情况的影响。
2.调研的现状及简略分析:
海大校园位于海口市西南部,西临世纪大桥,属于亚热带地区,利用热带植物与水体打造一所热带滨海学校。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八条
规划目标:
利用热带季雨林气候适合热带及许多亚热带植物生长,此规划使之与各类绿地功能协调,有机组合、相互映衬,形成科学、合理、完整的校园绿地系统,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达到保护和改善学校乃至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校园学习及居住环境、创建绿色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九条
规划指标:
绿地系统建设的主要规划指标为:2010年,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 3 地面积分别达到33.85%、40.20% 和15.6m2 ;2013年,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0.85 %、42.89%和16.46m2;2017年,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7.84 %、50.23%和 19.39 m2。
第四章 学校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第十条
绿地系统结构:
根据海大现状分析,以水体,绿地,林荫道相连贯,组成学校的绿色网络,建立学校绿色生态环境圈,建设生态式热带大学校园。
第十一条
绿地布局与分区:
海南大学校园建设要充分发挥占地连片的优势,以“二轴五块”为总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赋予的水体条件,塑造以水为灵魂的滨海大学校园布局,用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与独特的地理位置、空间景观特征共同构成海南独有的水景校园。所谓“二轴”是根据学校现有土地分布特点形成的贯穿校区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主轴线。一条是贯穿校园南北走向的生态轴,另一条是东西走向的文化轴。五块分别以东坡湖图书馆(I区,学习休闲区),起点草坪和教工宿舍区(II区,教工生活区),学生公寓和食堂(III,学生生活区),四教一教田径场(IV区,综合教学区),农科群楼三教艺术楼(V区,体育活动区)。
第五章 树种规划
调查 结果表明海南大学校园中共计有园林树木种类64个科207个种(变种)。其中属
于乔木96种 , 灌木91种 , 藤木20 种。从树种的数目看, 海大校园园林树种是极其丰富的 , 说明学校的园林管理人员在引进园林树种 , 使园林树种多样化方面是有远见的并做了大量工作。校 园中最主 要的园林树种 是木 麻黄、椰子、榕树、九里香等 , 其次是 大叶相思、非洲楝、苦楝、变叶木、红花羊蹄甲、红桑等。此外 , 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数量少 , 分布范 围也较小 , 还 有一 部分则仅种植 在苗圃或标 本园中 , 在校园园林绿化 中未充分被利用。造成这 种情况 的原因 , 一 方面是 由于校 园中大部分地 区土壤含盐 分过多 , 地 下水位 过高等不 良生 境条 件 , 使许多 树种不能在这些地 区 良好地生长 , 从 而限 制了许多园林树种的广 泛分布;另一方 面 是 种苗来源困难和 绿化经 费不足 , 也使许 多植物 不能被大量利 用。因此 , 从 整个 校园看 , 校 园的 园林树木种类 尚有 单调之嫌 , 而 且能体现 单位特色优 良名贵树种也较少。第十二条
树种规划目的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校园园林绿化主要应用品种作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优化城市树种结构,建立生态性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物改善校园环境的机能,营造体现校园特点的山、水、洲、城现代绿地景观,为校园苗木生产和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树种规划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优先选择适应校园环境、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的树种。
2、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长期栽培适于本地区生长的外来树种,满足校园绿化对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实现地带性景观与开放型校园的和谐统一。
3、景观价值原则
充分开发园林植物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构筑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观赏多样性,扩大观花、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为花园式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4、生态经济原则
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同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5、生物多样性原则 扩大物种、基因资源的利用,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丰富植物生态型、植物生活型,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利用,比例合理。
6、景观生态原则
在植物景观的组合上,应以生态理论作指导,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绿地的规划尽量减少草坪的应用,因为草坪的生态效益比起乔木和下层灌木来所独相对较差。第十四条
树种技术指标规划: 城区绿地乔木种植密度不低于一定要求,乔、灌、草地占绿地面积比例适当。2 常绿乔木适当多于落叶乔木。行道树种植规格要求:一般8cm≤胸径≥20cm,全冠、带土球移植。4 新优树种的大面积推广绿化种植,需经其一个生命周期的本地栽培验证。5针对城区种植土层深度:乔木≥100cm,灌木≥60cm,草地≥30cm。
第十五条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规划
1、概述
校园绿化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校园风格、作为校园景观的标志树种。校园绿化骨干树种是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中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一般应有不同的骨干树种。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规划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树种利用现状;树种干形、花、季相色彩、叶形特点;着重考虑树种对当地树木生长限制因子的生态适应性,如树种耐水湿的能力;突出城市绿化特色对树种的要求,如构建滨水景观的需要等。
2、基调树种规划
学校绿化基调树种,是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学校风格、能作为学校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选定基调树种4种:椰子、榕树、鸡蛋花、九里香等。
3、骨干树种规划
学校绿化的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主要包括行道树、庭园树、抗污染树种、防护绿地树种、生态风景林树种等。选定骨干树种12种:印度紫檀、大叶榄仁、大叶相思、非洲楝、苦楝、变叶木、红花羊蹄甲、棕榈、大王棕、小叶榄仁、榕树、木麻黄。
4、一般树种规划
苏铁、南洋杉、白玉兰、樟树、大叶紫薇、三角梅、榄仁树、木棉、扶桑、红桑、变叶木、红背桂、台湾相思、红花洋蹄甲、凤凰木、印度紫檀、刺桐、洋金凤、细叶榕、大叶榕、九 5 里香、米兰、桃花心木、鸡蛋花、炮仗花、龟背竹、绿萝、龙舌兰、朱蕉、龙血树、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蒲葵、椰子、大王棕、油棕、棕竹、槟榔、佛肚竹、一品红等。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十六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生物多样性可促进城市绿化地自然化,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原则。经过科学系统的规划,保存和发展自然生态区域植被,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构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保护原则。珍稀濒危物种原生地和名木古树保护原则。5 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大校园绿地建设规模,促进生态绿地的自然化,重视植物群落的构筑;选择适应海南气候,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尤其是优势树种,进行人工直接育苗和培育。7 国地平安,改善生态环境原则。特种用途林保护原则。
第七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十四条
学校的各项建设,必要严格按照有关的绿地规划预留绿地,并由规划、园林部门划定城市“绿线”,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被侵占和破坏。第十五条
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建立以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多元化投资体制。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补助周边的绿化隔离带和生态绿地地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第十六条
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及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措施,确保学校的各类项目的绿化配套资金,用于配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
第十七条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对园林绿化的投资力度。
第十八条
逐步建立和完校园绿化法规体系。结合海口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城市绿化法规,指导学校绿化健康发展。
第十九条
学校应该加强绿化管理与执法工作,禁止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
第八章 附 则
1.本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基础资料两部分。
2.本规划经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贯彻实施,作为两院绿地规划建设的法律依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促进整个城市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中,在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中,应将其作为整个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从眼前出发,将目光放长远,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
一、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建设的原则
1、 采用生态规划设计手法
城市环境的生态规划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的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 充分考虑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因此,在规划中应把绿地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3、 保护植物多样性,合理建设植物群落的生态网络
要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城市的平衡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绿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4、 坚持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为基本出发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以绿化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为指导原则,利用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方法,将城市与周围郊区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区各绿地空间之间,以及它们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建立“绿色廊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开放空间体系,实现城市向自然过渡。
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策略
1、强化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
绿地系统规划涉及到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游憩行为、环境规划学、植物群落学等理论。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时候,应当充分地考虑到这些理论,结合这些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要求,融会贯通到实际的规划中,形成比较全面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和工作程序。在进行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时候,也应当结合这些理论来进行。
2、从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布局和结构等方面来完善
一方面,从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方面来看,应当遵循由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所组成的系统性原则。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将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结构和层次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绿地系统的规划。此外还应当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的原则,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充分地考虑自然过程,在土地生态适宜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规划,进而从根本上尊重自然,将生态优先原则切实可行地落实到具体规划中。另一方面,从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方面来看,应当控制好建设绿地在布局上的要求,掌握好游憩活动绿地在布局上的要求,了解生态保护绿地在布局中的要求。通过在充分地了解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要求上,实现绿地系统的比例合理,均衡分布。此外,从绿地系统规划的结构模式来看,绿地系统规划区的结构主要包括建設绿地、生态保护绿地以及游憩活动绿地。从用地规模存在的形式角度来分析,这些绿地构成了城市绿地中的“点”和“线”,规模不同的“点”由“线”连接在了一起。因此,在绿地系统的结构模式中应当充分重视绿地系统中的点、线、面的结合。
3、 多层分析研究,体现综合特点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标准也在逐步提高。原有的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将关注点放置在了绿地面积上,对于其整体布局方面的考虑较为欠缺,主要是对人们管理绿地需求的一种满足。但现如今,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绿地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越发引人关注。绿地系统在其规划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层面进行考虑,对其进行整体化的分析研究。绿化用地实际上就是土地利用方式中的一种,所具备的优势主要为:生态性、人文性以及景观性。因此,可以将绿地系统划分为3个部分:生态型、游憩型以及景观型。在此绿地系统的规划过程中,主要是对原有结构限制的解放,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进行了较好的满足,真正促进了自然、人文及社会的多重发展。
4、 强化规划针对性,彰显地方特色
每一个城市都有特色,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植被种类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营造独特的城市绿色文化,以彰显地方特色。城市绿地系统是以人工为主,人工和天然相结合的一个大生态系统。在实际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好自然生态系统,发挥其自然风貌的优势,对其以往的状况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同时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两者相结合,形成符合当地城市特色的现代绿色景观。
5、合理布局,增添绿地经济效益
在科学合理协调和彰显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城市郊区农业用地、山林、河道等的改造和利用,增加经济绿地的面积,例如在郊区用地改建农业生态景观园、利用山林和河道打造特色的景区等。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休闲娱乐绿色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规划城市中心的绿地与城市外部绿地的空间结构布局,使其达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6、因地制宜,体现可行特色性
城市规划建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文以及自然,为了实现整个城市的良好建设发展,应在绿地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对自然以及人文性资源进行相应的考虑,以此帮助实现整个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良好发展。在绿地系统的规划过程中,还应对其所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我国地大物博,城市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应具备其应有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也应对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在不断实践中进行规划的调整完善。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要从以上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在事实上,涉及的方面还比较多,并且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需要。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还需要专业的规划领域的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并且其设计的思路要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市政规划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和研究,并且从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有利于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的方法和措施,来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的绿道构建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3(03).
[2]李秋兰.城市绿地系统游憩规划设计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北方园艺,2011(23).
[3]杜晓海.城市公园边界空间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2(28).
绿地系统 篇4
1.1 从生态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城市”是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广义上讲, 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新的文化观, 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生态园林城市”是人们渴望的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 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 亟盼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 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
1.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
1.2.1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的本质特征是生态型, 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定位、布局结构都应强调“生态”, 生态系统应具有整体性, 因此其范围从孤立的市区公园绿地扩大到郊区的区域性公园、专类公园、生产绿地、道路及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用地的绿地、水源保护绿地、湿地、风景林地等, 形成以城市为中心, 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公园, 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除了生态性, 生态园林还具有其他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 依靠科学的配置, 建立人工植物群落, 创造景观, 美化环境, 提高游览观赏价值;二是具有公共性, 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以绿化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具有同时提供使用价值的功能, 可以在同一时间, 同一场所为大家共同使用, 获得同样的使用功能, 满足同样的生存、享用等需求。
(表格来源: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05年新修订) )
1.2.2 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指标城市绿地指标
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基本标志, 它反映了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环境质量及文化生活水平。通常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2/人) 、绿地率 (%) 和绿化覆盖率 (%) 这三个指标进行确定。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2/人) =城市公园绿地/城市非农业人口
城市绿化覆盖率 (%) =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绿地率 (%) =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面积×100%
从以上表格可看出,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三项指标并未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有所区别, 规范仅提供一个参考价值, 是一个低水平标准, 因此东兴市在创建生态园林过程中, 应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而定。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构策略探索
生态园林城市在已有城市绿地的基础上调整原有绿地, 规划建构新绿地, 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绿地的功能和效应, 提高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获得最佳效益, 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2.1 整体上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必须重视地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规划过程中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层次相一致, 不能单以城区考虑, 不能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分隔开。城市绿地系统应加大力度, 注重保护和利用市域范围内的农田、森林、防护林体系、风景区和湿地等, 统筹兼顾, 完善城市功能。
2.2 考虑生态连续性
首先, 要完整的保护和恢复河流湖泊、海岸、山体、湿地等生态敏感性自然形态, 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应把这些河流湖泊、海岸山体等自然纳入城市绿地体系中, 并结合这些地区确定生态保护性质绿地结构。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其次, 在生态保护绿地结构中还必须注重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物系统, 并增强系统的连续性。
2.3 尊重现状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有机地联系和利用原有城市绿地, 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以前的绿地系统建设由于理论不完整性, 在很多方面存在缺点和问题, 但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具有继续可利用性, 能在系统化的规划建设中逐步完善, 发挥其最好的功能效益。
3. 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1 城市概况
广西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 东南濒临北部湾, 西面与越南接壤, 是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规划至2015年东兴市中心城区人口13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15平方千米,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5平方米/人;规划至2030年, 东兴市中心城区人口65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千米, 人均建设用地约115平方米/人。
3.2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及措施
(1) 规划目标
充分发挥东兴市区周边有利的自然条件, 发展城市绿地, 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具有亚热带滨海城市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 实现人与自然共享的生态城镇。
(2) 绿地系统规划措施
a.自然景观生态要素规划:⑴规划北仑河水域、罗浮江、竹排江、江平江两岸纵深20~50米以内的陆域为生态敏感区, 应积极建设公园绿地、风景林地, 优化植被结构, 改善其景观和生态功能;⑵严格保护城区北面的山体, 此生态敏感区应以绿化措施进行保护和美化, 保持山体的自然和完整, 不能随意开发;⑶充分利用城区北面区域的低山丘陵及结合水库等设置的集中公园绿地, 构建城市的自然景观标志点, 并形成有机的景观视线网络;⑷充分保留和利用流经城区的溪河, 使其成为城区与区外自然环境相联系的生态廊道。
b.人工景观生态要素规划:规划体现四条城市人文景观轴, 一是沿北仑河、规划滨海大道经过中越一桥、二桥一直延伸到金滩, 沿线形成的城市滨水、滨海景观主轴线、城市发展主要景观;二是以新华路为依托, 经过站前广场、政府广场、国际商贸城形成的城市建筑和商业景观轴;三是以防东一级公路为依托, 沿线形成的城市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四是以新区发展为依托, 呈南部向的城区景观轴, 经过新城中心区、旅游会展区。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C.城市轮廓与建筑高度控制:⑴重点控制水系两岸与生态敏感区衔接的街区, 沿滨江路的街区、地块的规划建设, 建筑设计均应考虑到与滨水景观相结合, 对沿线的建筑形式、立面、高度等进行统一的设计。⑵严禁在山体轮廓线上建设大体量、形态生硬的建筑, 也不宜在山前建设大体量高层建筑, 应充分预留出城市与山体之间的开阔空间。
D.城市景观风貌区规划:⑴边贸城市风貌区:主要为东兴老城区;⑵边贸工业风貌区:主要指松柏工业区;⑶现代都市风貌区:主要指江平新城;⑷滨海旅游文化风貌区:主要为京岛风景名胜区和珍珠湾区域。
3.3 绿地系统规划及指标
绿地系统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构成。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1295公顷, 其中公园绿地1000公顷, 人均公园绿地15.4平方米。
⑴公园绿地:规划共设置2个市级公园 (中越友谊公园、江平公园) 和10个区级公园 (榕木潭公园、白鹤岭公园、清潭公园、深沟公园、山冲公园、罗浮城西公园、罗浮城东公园、竹排江公园、交东公园、江平江公园) , 分别建成以游乐、健身、休闲、游憩为主的公园。
⑵防护绿地:在防东一级公路、滨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分别设置20米的防护绿地, 铁路线两侧设置宽度大于50米的防护绿地;规划预留220KV、110KV高压走廊防护绿地, 宽度分别为40米和35米;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单侧防护绿地, 宽度控制住20米以上, 种植能吸附灰尘, 吸收有害气体为主的植物。
⑶附属绿地:新区居住绿地率不低于30%, 老城区绿地率不低于25%;行政办公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0%, 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5%;商务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0%, 商业、娱乐、康体等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0%;一般工业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0%。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⑷其他绿地:规划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控制开发建设的原则, 建设北仑河口景区、巫头景区、山心景区、金滩景区和万鹤山湿地公园, 以康乐度假、休闲游览、海景观光为特色的景区。
⑸城市广场:规划广场8处, 其中东兴组团1处、松柏组团4处、江平组团2处、交东组团1处。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园林城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的策略, 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考虑生态连续性, 尊重现状, 并分析了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 并提出了自然、人工及人文景观生态要素规划, 城市轮廓与建筑高度控制, 分析了国家标准与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希望能给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以参考。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生态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解析开始, 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 提出建构生态园林城市的策略。最后以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 阐述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措施, 为今后其他生态城市提供一份依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蔚镇, 蔡文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透视与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2) :91-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
[3].国家建设部.《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2004
[4].胡艳.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与构建研究--以合肥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 2007.
[5].刘荣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6].王亚军, 郁珊珊.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城市问题, 2007, 7:16-20.
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 篇5
1.人于自然的关系经历的5 大阶段: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2.当今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
3.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城市规划中“绿色的理想”的五大规划概念:
1)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初)
2)田园城市的构想(1989年)
领导人: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思想: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把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万人左右,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土地所包围,农田面积比城市大5倍,田园城市的直径不超过2公里。全部外围绿化带步行可达,便于老人和小孩进行日常散步,规划区有很大的公共绿地,除外围森林公园带以外,城市里业充满了花木茂密的绿地,市区内有宽阔的林荫环道、住宅庭院、菜园和沿放射形街道布置的林间小径等。
3)雅典宪章(1933年)
领导人: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的帕提农神庙签署了《雅典宪章》
思想:现代建筑的特征就是要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而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等户外空间,并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之地段开辟为大众使用的公共绿地。
4)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5)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4.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与特色
1)中国传统园林的不同时期的功能
A古典园林的萌芽——“囿”:最早见于史载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B皇家园林的形式——秦汉宫苑:模拟还说仙山,有林苑、未央宫、建章宫和甘泉宫; C自然山水园得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D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气势博大,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后至宋代则更注重生活环境的优化,全民都热衷于园林,宋代山水画、花鸟画兴盛,诗词入画,直接影响了园林的风格,确立了中国园林史上特殊的地位;
E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园治》在理论上总结了江南私家造园的技法,避暑山庄、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精湛的艺术水平;
2)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A效法自然的布局
B诗情画意的构思
C园中有园得手法
D建筑为主的主景
E因地制宜的处理
5.日本园林的特色和中国园林的相互关系
日本庭园:日本庭园深受中国唐宋写意山水造园艺术的影响,他们经过自身长期实践与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有林泉山水庭园(包括枯山水)、茶庭以及缩景园。
日本大量的绿化和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显出日本人比较谦和谨慎,枯山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且极具日本特色的造园手法,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采用苔藓等植物,总体感觉内心沉静。
6.对中国园林的认识
1)古典园林(1840年以前)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巧妙的布置,独具匠心的空间安排,借
用景。特点:可行。可塑。可游。可居的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
2)近现代园林(1840年以后)以绿化为主,辅以建筑布置于城市或市郊,并为广大人
民提供娱乐、游憩的公园,真正姓公,并得到迅速发展,那是解放后的事。
3)单纯的实用居住功能具有深厚的抒情表意性,成了中国极具民族特色的自然文化景
观。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壮丽精巧私家园林——简朴淡雅寺庙园林——突然幽致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1)依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要求,确定城
市绿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
2)研究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自然地貌,统筹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
3)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的总体关系。
4)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绿地,分别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和发展指标。
5)城市绿化树种规划。
6)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护建设的措施。
7)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现状的统筹安排。
8)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规划的具体项目和重点项目,提出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9)从政策、法规、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措施。
10)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2.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主要类型: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
地。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
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化
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3)防护绿地,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
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的附属绿化作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
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设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住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
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3.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 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包括综合公园(含市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含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体育公园等其他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等。
2)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 / 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之和。
3)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4)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 / 城市的用地面积)·100%。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之和。
4.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模式: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混合式
绿地布局。
1)块状绿地布局,将绿地成块状均匀的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用于旧城区的改
造。灵活布局(见缝插针)。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和佛山。
2)带状绿地布局,以线性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很好的分割不同的区域。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众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带状绿地布局有利于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3)楔形绿地布局,从郊区伸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楔形绿地。楔形绿地布局有利于将新鲜空
气源源不断的引入市区,能较好的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
4)混合式绿地布局,是前三种的综合利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合。组
成较完整的体系。优点是能够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有利于就近地区气候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艺术面貌。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文件编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
1)规划文本:
A总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 B规划目标与指标
C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D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E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
F树种规划,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
G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
H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
I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J规划实施措施,包括法制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
K附录。
2)规划说明书
A概况及现状分析,概况: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
绿地现状分析: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B规划原则:规划编制的意义、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C规划目标:规划目标、规划指标
D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E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规划结构、规划布局、规划分区;
F城市绿地分类规划:公园绿地规划、生产绿地规划、防护绿地规划、附属绿地规划、其他
绿地规划;
G树种规划;
H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I古树名木保护
J分期建设规划:近、中、远期
K实施措施,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方面的实施措施。L附录、附件。
3)规划图则
A城市区位关系图(1:10000—1:50000)
B现状图(1:5000—1:25000)包括城市综合现状图、建成区现状图和各类绿地现状图以及古树木和文物古迹分布图等;
C城市绿地现在分析图(1:5000—1:25000)
D规划总图(1:5000—1:25000)
E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1:5000—1:25000)
F绿地分类规划图,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1:2000—1:10000)
G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1:5000—1:25000)
4)规划基础资料
A城市概况,自然条件、经济及社会条件、环境保护资料、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B
c管理资料,管理机构、人员状况、园林科研、资金与设备、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
第三章 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1.园林植物的分类(依外部形态):乔木、灌木、攀藤植物、竹类、花卉、水生植物、草皮植物。
2.水生植物类型: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移植物。
3.水的基本设计形态:静水、落水、流水、喷水。
水的形态、水的光影特质、水的声音、水的变化(声、形、色、光影)
第四章 组成园林的人工要素
1.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
(1)观景:游人能在园林建筑中小憩、活动时能够欣赏或感受到周围如画的美景。
(2)景观:建筑本身特定的形象意识一种景观,甚至还成为控制园景,凝聚实现的焦点。
与周围山水花木配合,能是园景增色。
(3)分化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利用前后建筑的参差错落可以分化园林空间,丰富
空间层次,对园林空间进行有序分隔,使园林形成不同景区。
(4)利用建筑的主次用途,配合园内造景处理,可以对游人造成一种无形的引力,用相
应的造园要素可以形成游览路线,使人们在游览时不仅可以抵达要到的地方,也可以将山水美景尽收眼底。
第七章 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
1.中国传统赏景方式:框景、借景、分景、对景、夹景、漏景、添景等。
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干树枝所形成的框、山洞的洞门框等,有选择的摄取灵一空间的景色,恰似一幅嵌于镜框中的图画。
借景:就是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将其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
理。
第八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1.现代城市公园的基本类型包括:
综合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公园、郊野公园
第九章带状公园与绿地
1.道路绿化的基本类型:
一版两带式
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
四板五带式
其它形式:在两路之间布置林荫游憩路、两街夹一条河等。
2.防护林带(n):防护林带主要是指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
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通常是城市、工业区或工厂周边的环形绿
地以及伸入城市的楔型绿地。
3.防护林分类:透风林、半透风林、不透风林
4.防护林的作用:防风林可以减轻风袭击造成的危害及沙尘对空气的污染;
在工厂及工业区的周围布置卫生防护林带,对于保护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具
有积极的意义。
第十一章风景名胜区
1.风景名胜区:(n)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
绿地系统 篇6
摘 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以区域环境现状分析、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核心步骤的技术路线,并以科尔沁右翼前旗行政区域为研究区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将科右前旗旗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敏感区域,与旗域绿地系统结构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发展区相对应,并针对区域差异提出不同的绿地建设要求。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 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98-2
1 区域概况
科尔沁右翼前旗简称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是科右前旗旗政府所在地,位于旗域东南部,与乌兰浩特市隔河相望。旗域总面积18849平方公里。中蒙边界长32.50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县之一。
科右前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渐低,由显著的低山、浅山、丘陵、山间谷地以及山间冲积平原和河谷冲积平原组成。旗域境内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中部、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
部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科右前旗受地貌类型多样性的影响,植被类型呈多样化,主要分为森林、疏林-草原、草原植被三种类型,植被覆盖度70%—80%。主要分布于索伦镇西部、满族屯满族乡北部,以人工林为主;疏林草原主要分布于境内林区外缘的低山区,主要树种为次生蒙古栎、白桦、黑桦等;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旗境低山丘陵、沿河阶地、山前台地、湖泊周围,主要草本植被有羊草、地榆、叶樟、黄花、车前草、芦苇、三棱草等。
2 研究思路
旗域绿地系统规划涵盖内容复杂多样,应对旗域各类绿地要素合理的要素管控,结合科右前旗绿地现状及特色,本次规划提出从水生态、地质地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文化遗产四个层面分别采用因子最大叠加法,建立起水生态安全格局、地质地理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自然与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将四类安全格局进行综合叠加建立起旗域生态安全格局。在旗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区功能及空间布局要求,确定旗域绿地规划结构与布局。
3 旗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1 水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通过对科右前旗旗域水系等相关元素分析,确定水生态安全格局具体包含河流、湖泊、水库、滩涂湿地等要素。水资源是科右前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安全格局是从整个流域出发,流出可供调、滞、蓄洪的湿地和河道缓冲区,满足洪水自然宣泻的空间,同时包括保障区域水安全的水源保护用地。水资源的空间评价主要是从保障区域洪水安全及水资源保护两个方面进行识别分辨。其中,区域洪水安全的评价通过河流缓冲区距离来进行评价;水资源保护的评价通过植被覆盖的水源涵养重要性及水体分布来进行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重点保护水源地及河流廊道两侧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景、水源质量,通过分析确定归流河、洮儿河两大河流及支流形成的水系骨架是旗域境内水资源安全格局的基础,在旗域绿地系统的构建中,这两条水系作为旗域绿地系统的先行绿地要素进行统筹考虑。
3.2 地质地理安全格局
规划对科右前旗采矿点和地质灾害等限定性安全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区分地质和地形上不适宜建设区域,确保开发建设用地的安全性,该层面安全格局的分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采矿区:旗域内散装分布,在规划中严格限制建设用地的选址;
泥石流易发区:根据地形坡度,河流分布及相关历史资料划分泥石流易发区域。
3.3 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高的地方都能为物种提供良好生境。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生物资源的能力不同,根据谢高地等制定的生物多样性服务当量,划分生物多样性服务等级,最终确定旗域西北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集中区域。
科右前旗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具体包含了林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水系生态系统。根据对各类系统进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生物多样性敏感性区域。
3.4 自然与遗产安全格局
对旗域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聚集区域进行识别划分,结合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确定自然与文化遗产安全格局。
3.5 旗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通过对以上四类安全格局进行叠加建立起旗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以上要素通过叠加划分为生态高度敏感区、中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三类区域,并与旗域绿地系统结构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发展区相对应。
高度敏感区为生态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它承担着水土保持、动物栖息地保护功能,同时应成为出流水质的净化区,它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生态功能的最低保障,也是开发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中敏感区为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应侧重这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建设,为创造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力的条件。地敏感区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区域,它同时也是生态基础设施与建设开发用地之间的缓冲区,开发建设上重点在于保护生态用地,引导建设用地的类型,制定生态保育措施,减少建设用地对本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
4 旗域绿地系统分区规划
4.1 生态功能区规划
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归流河镇、德伯斯镇、大石寨镇、索伦镇和满族屯满族乡北部区域,旗域内大面积森林分布与此。为突出旗域范围内林地的功能,建设其为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结合《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现有林地保护的同时,加强其他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完善生态体系建设,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有林地:有林地面积288346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5.92%。大面积的纯林易引起病虫害等危害,通过及时适量的间伐,在一定时期补充种植伴生树种,使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灌木林地:旗域范围内灌木林地分布零散,灌木林地面积36058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75%。规划要求注重对灌木林的保护养护建设,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其他林地:旗域未成林造林地以疏林草原为主,面积303424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8.33%。疏林草原主要分布于境内林区外缘的低山区,主要树种为次生蒙古栎、白桦、黑桦等;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旗境低山丘陵、沿河阶地、山前台地、湖泊周围,主要草本植被有羊草、地榆、叶樟、黄花、艾蒿、车前草、芦苇、三棱草等。通过自然生长及经营管理,使其成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旗域内公益林面积277488公顷。为减小西北风对旗域环境的影响,在旗域西北方向大片宜林地建设防风固沙林,结合现状林地,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运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措施大量推广乡土树种的应用,构建旗域西北防护林体系。旗域内有荒山荒地264717公顷,规划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防风性、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造林、补植。
4.2 生态保护区规划
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满蒙屯满蒙乡、乌兰毛都苏木、阿力得尔苏木、桃合木苏木、索伦镇和德伯斯镇,旗域内大面积牧草地分布于此。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重利用、轻建设,致使牧草地退化,规划强调牧草地的保护。
首先加强区域内对牧草地的保护建设,建立农牧综合防护体系,控制放牧强度,实行科学轮牧、封滩育草,划定宜牧地,解决农牧业重利用、轻建设的问题。
其次,规划在保留原有牧草地的基础上,选择土层厚的区域,采用乔木纯林或混交疏林的形式增加绿化树木,远处以阔叶乔木稀植作为背景,保留足够大的草地面积,强调保护旗域天然牧草地资源,既加强对牧草地的保护,也弥补了空旷地形的单调性。
4.3 生态发展区规划
生态发展区包括归流河镇、科尔沁镇和察尔森镇局部地区,规划突出一般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建设。
规划一般农地区采取统一绿化,在建设用地周围种植一些观赏价值高的乔木与灌木,考虑栽种品种,积极改造低产农用地,建设稳定高产农用地,形成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相协调的农耕绿化。
5 结语
本研究在分析旗域内不同生态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物生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旗域不同用地条件相结合,确定了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并针对敏感性差异提出总的绿地建设要求,为旗域各类绿地的规划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王莹,段广德,李香枝.化德县县域绿地系统规划[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5,41(1):47-51.
[2] 李锐,何彤慧.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13-6115
[3]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李春波.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J].生态学报,2009,29(3):1189-1204.
[4] 康相武,刘雪华.北京顺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0):71-78.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篇7
1.1 完善绿地系统的生态还原功能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自然资源生产的主体, 转换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固定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的食品链, 实现城市的天然物流和能量的循环, 为城市注入氧气、温度和湿度, 而且有利于吸污、杀菌、降低噪音、土壤保水、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分解废物垃圾等有效功能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不仅是种植绿色植物, 还需要包括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的环境创造, 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的整个结构功能的恢复。
1.2 确立城市绿化的产业地位
城市绿化产业作为信心的第三产业, 其产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金额自然生产率共同创造的, 并且其大宗商品价格特点是具有市场价格和影子价格两部分特点的并存之处。城市绿化商品的影子价格可以联系到公共物品, 如氧、恒温、杀菌除尘等方面, 按照有关研究成果计算影子价格, 价格是绿色建筑投资的3.42倍。城市绿化的市场价格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市场价格是直接有形的产品, 如建筑、装饰、植物和花卉等形成;而另外一分部是无形产品, 它可以形成市场价格, 如周边土地价格升值, 及其他周边服务, 最后一部分连接依附到无形产品之中的价格, 它是不能够直接实现易货的市场价格, 如, 旅游景点、旅游服务的价格。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应该是在它的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双重发展为目标下进行的。
2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结构规划
2.1 按总体控制指标构造城市绿地系统
据估计, 如果想要使得城市绿色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其洁净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噪声、实现生态效益等功能, 城市绿化覆盖率起码要达到至少30%才可以。我国已制定了本世纪初, 人均实现公共绿地面积7.11m2的目标。根据这些指标, 在新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 应当保留大型绿地, 并且还要设计一些分散的点状绿色, 形成庞大的绿色空间, 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还可以通过老城区的旧区改造, 增加绿化覆盖率, 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
2.2 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 创造立体绿色空间
在高楼林立、土地密集型的老城区, 其路面都是比较坚硬, 主要是以沥青水泥占主导地位。因此, 通过点、线绿色规划, 可以提高城区绿化。既要保护现有的绿地不会受到削弱, 同时也应该见缝插针, 实现路边绿地、宅旁绿地, 、街道绿地, 以及河流改道扩建, 建设绿化街道和滨河绿地;与工厂进行协商, 工厂需要搬迁, 为了绿地的合理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 如今的屋顶防渗技术日趋成熟, 可以实现建设屋顶绿地, 也可以建设绿色建筑外墙、花园和其他绿地的绿表。
2.3 综合各项新措施, 多角度实现规划建设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城市绿化规划理念, 以及协调绿化系统架构,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 成为城市景观之一。城区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 其历史悠久, 而且现代风格和历史风格交相辉映。通过对各城区的规划和合理布局, 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遗产的交错和融合, 实现城市和景点、景区的互补。 (2) 连锁反映。依托城市, 将外环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起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 在城市周围形成自然景观与耕地保护的绿化带。 (3) 纵横交错。在城市中主要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城市道路的骨架。纵横交错建设生态景观和防护绿化带, 实现中心城市的绿化网络与外围城市周围绿化进行交融, 实现城市交通氧气通道和带状防护绿地的建设。 (4) 兼顾点带。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树林的和谐与团结,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 古老历史和现代风格展示交融, 合理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 将水体景观和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 提高绿化美化档次, 实现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 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率。
总之, 我国发展中的中小城市, 其城市绿色空间因为其经济的竞争意识, 使得绿化地带慢慢被侵蚀, 为了降低土地对城市发展的限制, 许多大型的城市公园被移动到郊区, 原本坐落在城市中心的绿色, 也受到城市中心的影响, 增加游乐设施, 使得公园的自然度下降。因此,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质量, 应当优先保护城市绿地,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控制结构指标, 重点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努力打造立体化的城市绿化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姜允芳.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 2012 (2)
[2] 马世骏.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研究 篇8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和2008年9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建城[2008]171号) , 对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提供了规划依据。本文, 笔者就下一步新编制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如何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这一规划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 希望对以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做得更科学、合理。
一、城市灾害的特点
城市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这些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特征。在许多灾害发生时又多伴随着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导致更严重的灾难。
二、规划原则
在新的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中, 首先要根据城市的地质、地貌、河流水系、气候条件、工业特征等特征, 分析概括出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及分布, 城市建 (构) 筑物抗震等级、密度、高度及分布特点等, 然后针对这些特点确定防灾避险绿地的布局、规模和设施等。具体来说,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为准绳, 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 以及附近可用做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 努力为其创造必要的紧急疏散场所。
2. 安全性原则。
防灾避险绿地首先必须具备安全性, 这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 所以在实际的规划选址上一定要慎之又慎。防灾避险绿地要注意所选绿地的地质情况、避让地质灾害地区、泄洪区等, 还要注意绿地和疏散道路安排在建筑倒塌范围外, 并且远离危险品仓库、化工产业用地, 以防次生灾害的影响。
3. 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避险绿地进行避难活动, 这些绿地应有不同方向的两条以上的对外通道, 保证与疏散通道的直接联系, 使市民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险场所。同时对外便捷的联系也能够保证其他救灾措施的实施。
4. 就近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 为了使市民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避险绿地, 应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紧急避险用地 (公园绿地、小绿地等) , 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 并努力使各区域都能够达到人均避难场所面积标准。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所有已确定为防灾避险绿地建成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 (设备) , 在出现地震、火灾等其他类型突发灾害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两者兼顾, 互不矛盾。
6. 可操作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员应急疏散避难的需要, 紧密结合市区中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学校操场、各类广场和空地, 以及连接上述场所的道路, 划定避难场所用地和与之配套的绿色疏散通道, 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易于设置、使用及管理。
三、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建立
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建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防灾避险空间包括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另一个层面是防灾避险通道还包括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这两个层面的点、线形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覆盖全区域。
1. 防灾公园。
防灾公园是指城市中满足避险疏散要求的、可有效保证疏散人员安全的公园。并且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能起到避难中心作用的防灾避险疏散场所。场所内一般设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
2. 临时避险绿地。
临时避险绿地主要作为灾害发生时供避险疏散人员较长时间避险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通常可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绿地, 主要以暂时收容无法直接进入防灾公园的避难人员为主, 以等待救援的方式, 经由引导进入层级较高的防灾公园。此类防灾公园是整个防灾公园体系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 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险以及避免和减少伤亡来说十分重要。
3. 紧急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是灾害发生后3min内人员寻求紧急躲避的场所, 是供避险疏散人员临时或就近避险疏散的场所, 也是避险疏散人员集合并转移到临时避险绿地或者防灾公园的过渡性场所。
4. 隔离缓冲绿带。
是指灾害发生时能对产生的灾害影响起到减弱作用的绿带, 为人们的防灾避险提供延时的作用, 通常指城市外围、城市功能分区、城区之间、易发火源或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设施周围设置的防护绿带。
5. 绿色疏散通道。
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 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 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四、防灾避险绿地空间布局
因为防灾避险绿地是城市的防灾避难场所中的一个类型, 它与其他的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室外开放空间共同组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室外) 。因此, 对于防灾避险绿地的布局必须结合城市中其他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总体衡量, 其服务半径也不能与绿地本身的服务半径简单对等。
1. 防灾避险绿地规模及服务半径的合理确定。
城市的公园绿地不能全部作为防灾避险绿地, 能够起到避灾作用的仅是集中成片的绿地和与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以建筑物高度的2/3计) 的带状绿地或通道绿化。在计算公园绿地避灾容量时, 不能按照公园的全部面积来计算, 因为公园绿地还承担有多种功能, 还得扣除山地、水面、灌丛、坡地等占地面积, 其他面积受灾时才能起到防灾避险功能。
服务半径的分析确定有助于在空间上对防灾避险绿地的合理布局, 不是所有的公园绿地都有条件作为防灾避险绿地, 所以服务半径的覆盖范围也只是部分重叠。
(1) 防灾公园。防灾公园主要指城市中面积较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或市郊其他绿地,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 服务半径1 000~2 000m, 可以满足过渡性住房搭建及维持基本生活的空间, 人均避难面积应达到10m2/人以上, 面积较大, 避险场所面积不小于7hm2, 与目前河南省内执行的达标综合性公园的指标相符。
(2) 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指灾害发生后, 人们步行10min之内能够到达的安全场所, 服务半径为500~800m, 通常指面积较大的街头绿地或者社区公园等, 可以满足简易的帐篷搭建及人员疏散空间, 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4m2/人, 避险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4 000m2。
(3) 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灾害发生后人们第一时间的自发避难场所, 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的, 通常3min内能够步行到达的安全场所, 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 服务半径为300~500m。通常指集中成片的附属绿地或居住区绿地、街头小游园、小广场等, 可用满足人们站立及疏散的基本空间, 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1m2/人, 避险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 000~3 000m2。
2. 防灾避险绿地配套建设要求。
(1) 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多由容量较大的市级或区级综合性公园绿地组成, 可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 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员休息地等。此类防灾公园规划的目的, 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 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 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 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场所。因此, 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庇护的场所。
(2) 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由面积较大的社区公园绿地组成, 用地应平坦, 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 并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 以满足临时避难及生活需要。也要具备较完善的“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 如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另外, 还要预留安排救灾指挥房、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的用地等。
(3) 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由集中成片的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组成, 用地应平坦, 并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 另外, 要考虑设置厕所的可能性。若在场所内无法解决, 应制定就近如厕的方案。
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篇9
(1) 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合理的园林绿地建设能使城镇保持良好的环境, 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2) 良好的小城镇绿地建设能够改善城镇的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 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 为城市注入进行活力。 (3) 小城镇园林绿地能够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对城镇的危害。
2 我国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现状
虽然园林绿地对小城镇的发展作用很大,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小城镇建设中, 大多数城镇规划者对城镇园林绿地重视程度不高, 他们更重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道路用地规划, 园林绿地建设多是在原有城市规划的下进行, 属于一种“填充”角色, 这就造成了绿地建设的选址不适宜、绿地面积小、布局分散, 绿地保护环境的效果不明显, 生态效益低, 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地标准。
还有的小城镇建设者为了使绿地建设达标, 盲目地进行绿地建设, 既增加了绿地建设的资金压力, 同时也导致了绿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另外在小城镇绿地建设规划过程中, 太注重单纯构图, 没有从整体上对绿地进行规划, 不仅人工痕迹重, 而且增加了绿地建设成本。
3 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坚持乡村特色景观与城镇绿地景观相相协调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小城镇都处在乡村之中, 在城镇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留其特有乡村景观, 使乡村景观与城镇绿地景观实现协调融合, 既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绿地环境, 又能降低城镇绿地建设成本。
(2) 绿地建设与城镇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园林绿地每个小城镇都有, 要想打造特殊的小城镇绿地景观, 就需要与地方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风俗却是不一样的, 只有在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融入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环境, 让小城镇更吸引人。
(3) 绿地建设要坚持“静”的原则:对于小城镇来说, 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吸引人口入住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因为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环境, 才到搬迁到小城镇以寻求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如果在绿地建设的过程中破坏的“静”的原则, 那么就会得不偿失。因此在城镇绿地建设的时候, 需要以绿色植物为主, 实现多层次、立体化建设布局, 提高小城镇“静”的效果。
4 小城镇园林绿地规划建设要点
(1) 小城园林镇绿地系统规划。
严禁建设区:设置严禁建设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一些原有的生态环境极好地区或是一些重要的风景文化区。对于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来说,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 被破坏后修复难度大,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原有的生态环境, 不能进行建设活动;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化景观区来说, 传统的人文景观在破坏后无法修复, 为了保证人文景观的安全, 应禁止建设活动。
限制建设区:设置限制建设区的目的是为了在小城镇的特定区域进行合理建设, 减少对环境破坏, 为其他环境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一般在农田保护区、风景区以及一些文化景观的建设需要限制。
合适建设区:这一区域主要是适合在城镇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是工业区。在城镇人口居住集中区域人们对于园林绿地的需求较高, 需要进行大量的绿地建设;而工业区可能受到环境污染, 需要进行绿地建设就, 对环境进行净化。
(2) 小城镇园林镇绿地布局规划。
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建设是小城镇绿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对道路绿地进行布局时, 要充分利用道路的间隔空间, 在小的空间内对绿化进行合理布局, 打造一个良好的道路绿地系统;同时在交通主干道上要注意栽种一些能够起到防护降噪效果的树木, 既能达到绿化的目的, 又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公园绿地:主要是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地, 同时净化居住小区的空气质量, 提高城镇绿化覆盖面积。公园绿地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地形、人口以及建筑分布, 使其既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又不至于占用过多地面。
河道绿地:在一些有河道的小城镇中, 需要根据河道的走向以及沿岸建筑分布情况对河道进行绿地建设, 建立河道绿色防护带, 这样既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又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河道绿地防护带的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说滨河居住小区相对要宽一些 (一般在30~50m之间) , 一般性河道绿地防护带没那么宽 (一般在10~20m之间) 。
5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小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期, 为了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 保证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必须加大对小城镇的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视程度, 使小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绿地系统社会评价研究初探 篇10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绿地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绿地系统规划指标单一, 也就意味着目前对绿地的评价指标单一, 不能够真实而又确切地综合反映城市绿地的多元化功能。城市绿地与城市市民息息相关, 其规划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绿地产生的外部效益上。城市绿地是非盈利项目, 产生的效益与其他盈利项目产生效益有很大不同, 它不以经济效应为主, 而以产生的外部效应为主, 其经济效益, 通过社会效益、生态景观效益两种外部效益得以实现。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使绿地系统这一社会要素站在社会的角度为城市服务, 为市民服务。
二、城市绿地系统评价原则与方法
为了全面、真实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内在本质及构成, 并使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操作,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用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不但要尽可能确保完整、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投资项目的整体概况;同时还要以主要和关键因素为重点进行选择评价指标。二是科学性实用性原则。构成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的含义必须明确, 指标设置要科学, 并且指标体系还要便于操作。三是互斥、有机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一方面尽可能不要包含过多的内容包容和涵盖, 同时还要求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这样构成的指标体系才能确保评价结论不失真, 又能使指标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四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直接效果指标与间接效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际进行项目社会评价中, 要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及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是进行项目社会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具体建立指标体系一般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首先, 要系统分析评价对象。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 必须首先对评价对象 (项目) 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分析, 确定评价项目的功能、特点、关键问题、影响范围以及项目目标等各要素。其次, 要初拟评价指标。在对评价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对项目目标按其内在因果、隶属等逻辑关系进行项目目标分解, 并对分解产生的各层次项目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初步构成项目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步骤。第三, 要筛选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述内容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进一步筛选和优化, 并综合采用合并、剔除、替换等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由评价人员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还要广泛征询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并综合运用各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信息等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后, 而确定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绿地工程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递阶多层次的模型结构。由于每一个评价因素由低一层次的若干因素决定, 所以每一因素的单因素模糊评价是低一层次的多因素综合评价。这样, 根据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由低到高逐层确定权重, 并进行该层次的综合评价, 随后, 将综合评价所得结果构造出高层次的模糊矩阵, 再进行高层次的综合评价, 最终得出总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种递阶多层次的模型结构。指标体系一般由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构成,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各单项指标的性质和内容不同, 它们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对总体产生的影响。权重则反映了各单项指标对项目整体而言的相对重要程度。层次分析法就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层次分析模型邀请多位专家参与决策, 每位专家各自建立若干个判断矩阵。对这些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与调整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为了提高群体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出以下改进的标度方法。
在层次分析法中, 为了将人们的定性判断准确定量化, 其关键的一步就是标度的选择。适当的标度是专家作出准确判断的前提。目前广泛使用的1—9标度, 虽然简便易用, 但其在定量人们的判断时不甚准确之问题已由很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所提出。例如, 当A1因素稍优于A2因素时, 按照1—9标度, 其权重比实际为3∶1, 即0.75∶0.25, 即前者的重要性是后者的3倍。这显然与评判者“稍优”的实际想法不符, 而采用0.6∶0.4的比例更为准确。
评价指标体系中兼有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指标, 且定性指标居多。既有客观实测、预测的指标, 也有主观、经验判断的指标。繁多的指标种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综合评价时的困难。因此, 在没有直接有效的计算方法时, 可采用“专家打分法”来解决。各个具体指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 在评价中的重要性也不同, 评价时要对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的数值通过发放专家调查表, 征询专家意见的方法确定。在具体评价时, 通常以“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为基础, 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评价方法。
笔者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太原市绿地工程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 其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 证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合理的, 可持续发展的。如果存在很大的偏差, 说明目前城市绿地系统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地方, 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以达到最理想、科学的绿地系统。
四、总结
在城市绿地社会评价中, 提供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视野, 借助先进的理论和工具, 引入公众、专家参与评价和决策, 必将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走向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聪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从技术指标体系走向综合评价.山西绿化, 2004 (1)
[2].林晓言, 徐晓峰.建设项目经济社会评价.北京: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 2001
[3].王五英, 于守法, 张汉晋.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3
绿地系统 篇11
【关键词】园林绿地;小城镇绿化;规划;分析;景观
近些年,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逐渐成为现代城镇的重要建设内容,与此同时,业内也将它视为城镇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为小城镇进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时,应重点发扬小城镇本身原有的优势,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优化其劣势。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园林城市的构建,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究。
1.浅谈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就当前我国实际来看,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意,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的迫切需要。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其景观作用,为小城镇规划其园林绿化系统,可以让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人们心情得以放松,可以投入在自然、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中。人们需要宜人、亲近的生态环境,建设园林绿地系统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理及行为。规划良好的园林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根据小城镇的情况,将功能与美学结合起来进行其规划研究,可以大力提升园林绿地的效果。
另外一个方面是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不仅是为人们建立了一道生态屏障,也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开放的场地。设计美观新颖的园林绿地系统可以吸引带动人们走出家门去感受自然。在园林绿地系统中设置硬质及软质的活动场地,可以使小城镇居民的活动场所大大增加。在进行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搭配可以让系统的社会效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1]。
2.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2.1道路绿化规划
道路是小城镇的基本骨架,其绿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小城镇的精神面貌及文明程度,对小城镇的政治、文化及经济水平也有着综合性的体现。选择具有观赏性的树种与一些具有小镇特色的树种搭配,再加入草坪、乔木及灌木,就可以创造出代表当地意义的街道景色。在对景观路面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选择软质的绿地进行铺装,以多种植物来对街道进行装点美化,营造出美好的自然的生活环境,在满足遮阴需求的同时赋予街道生机勃勃的景象。
2.2河岸绿化规划
小城镇景观中比较重要的地理要素就是河岸绿化景观。可以通过在小城镇的河流的两岸增加不同的绿化树种来提高小城镇的绿化层次,以此来发挥河流绿地的生态功能。河岸的绿地种植不能仅仅采用简单对称的栽种方式,而是设计一些几何图形来增加层次感。在河流绿化中要节制灌木的栽种,过于密集的灌木栽种会影响行人的视线而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灌木的色彩方面也要注意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不要孤立种植,注重小城镇绿化规划的整体性。在选择河流绿化草皮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其景观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日后的养护问题。
2.3广场绿化规划
广场是小城镇生活人群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增加其绿化程度并与道路绿化相互协调,使小郑广场的社会功能及交通功能得以保证。在对绿植进行布置的时候,要结合广场的实际需求,采用丛植、列植等不同方式,植物的配置可不多,但是一定要保持精细的特性,不要喧宾夺主。在小城镇广场中通过植物的巧妙运用,为人们提供可以休息的场所。在有雕塑的小城镇广场,也可以通过低矮植物来烘托出广场的文化气息。
2.4街头绿化规划
通常对于街头绿地一般规划在交通中心、购物、观光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场所,比如在临街建筑的周围、林荫道或者交通绿岛等地方,它灵活多变的存在方式不仅增加了小城镇绿地的总体面积,对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不足也有填补作用,还使城镇中的人们生活更加方便[2]。
3.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注意要点
3.1园林绿地系统树种的选用
在为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进行树种引进的时候,要根据小城镇本身的实际情况、当地的气候特点、地质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的植物来进行栽培,以此来防止绿地系统植物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除此之外,也要考虑树种的生态位,从根本上避免各种植物之间的竞争,要在整体规划中使所有植物有合理的、种群稳定的结构组成,让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各种植物得以协调发展,并根据各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需求来确定植物的种类。园林绿地系统的文化特点也是要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最好选取具有当地文化代表性的乡土植物,让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人们可以在园林绿地系统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3]。
3.2以人为本
另一条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将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人们的舒适度视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项标准。在实际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粗话了要注重整体的规划思想,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比如根据小城镇的经济情况及文化背景,用整体性的眼光而不是局部眼光来对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规划。不管是在植物的搭配上还是在花草的点缀上,提高小城镇中的人们生活的舒适度是园林绿地规划的出发点。
3.3植物配置
在对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中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要结合乔木植物、灌木植物及草本植物三者之间的不同特点,各个阶层的植物均需要拥有自己的生长空间,除此之外还必需要避免植物配置的单调性、雷同性。要根据小城镇本身环境需求来对相应的常绿植物树种、落叶植物树种进行选择工作。
3.4园林绿地系统的造景
在进行园林绿地系统的造景工作时,要注意表现出植物之间不同的视觉效果,要表现出绿地系统中选用植物群落统一的艺术性及功能性。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园林绿地工作者熟悉掌握各种原料植物的生长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因此能结合各种植物的形体特征、线条、质感、色彩来对不同场合要求的园林绿地系统进行功能性及美学相互结合的设计。
3.5培养园林绿地系统人才
在对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加大对建筑学科、园林学科及植物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园林绿地系统工作人员的文化观念、科学艺术水平、生态视野及区域视野,以此来建造出宜居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而园林绿地项目的见两人就需要了解植物保护学及植物栽培学科的一些知识理论,具备较高的园林生物学的知识水平,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物种特征,小城镇的土壤条件来规划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并促进其可持续性地健康发展[4]。
4.结束语
总之,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已经不只是要保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及其本身的功能性,还要进一步地去满足人们对其艺术性的需求。这就需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将其艺术性及功能性统一起来,并紧密结合实际,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将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小城镇人民的生活服务。从而为促进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勇.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研究[J].民营科技,2012,09:300.
[2]周彦峰.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3]杜娟萍.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看法[J].广西园艺,2004,05:18.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历程研究 篇12
1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自我演替与更新发展阶段 (1953年以前)
自西汉建城至解放前, 兰州城市尚未进行过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这一时期,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特征是在生态环境制约下进行的自我演替与更新发展。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1.1 解放前的自我演替 (1949年以前)
解放前, 兰州城区规模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黄河南岸, 城市内并没有绿化规划, 市区和周边的绿地较少, 南北两山基本上都是荒山, 自然植被较少, 也没有进行人工造林。这一时期的兰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黄土城”, 城市无绿地系统规划, 主要是因生态环境制约而在市区范围内因时因势而进行局部的植树和造林等绿化活动。
1.2 解放后的更新发展 (1949年~1953年)
解放后,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在原有绿化基础上进行的更新发展,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以城市外围南北两山绿色屏障为主的绿地基本工程建设。主要是针对南北两山上黄土堆积, 缺乏植被的状况, 开始进行南北42万亩荒山的绿化。1954年, 兰州市把南北两山绿化定为市区大环境绿化, 以植树种草, 保持水土、改善自然面貌, 扩大苗圃培育树木为主, 进行城市外围绿色屏障的基本工程建设。绿化从南北两山中的重点景观区域开始, 首先开始绿化白塔山。2) 以黄河两岸滨河路的道路绿化工程建设为主, 建设滨河路为“风致路”。在建设中首先在城市道路绿化上以广植行道树, 设置道路分隔绿带、中心花坛和人行道花池。随后, 开始拓建市区的东岗路、天水路南段和西津路, 建设东、西郊林荫大道。在林荫大道的道路两旁栽植钻天杨, 道路中分段布置花坛, 其中种植榆叶梅、连翘等, 周围种植侧柏和绿篱。3) 开始重视城市专用绿地的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 兰州市就开始建立施家湾、大滩、西固贺城关苗圃, 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建卫生防护林、南北两山前沿地区水土保持林和黄河两岸护岸林。
2 城市规划引导下的功能完善与系统化发展阶段 (1954年~2009年)
自1954年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后, 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下,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进入了功能逐步完善和系统化发展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时期。
2.1 城市绿地系统基本功能确定 (1954年~1978年)
这一阶段是在国外“田园城市”及“有机疏散”等城市规划理论指导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上, 确定了兰州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功能为景观绿化、休闲娱乐及生态功能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采用国外城市规划理论, 结合兰州城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 对中心城区的集中式布局形式进行了有机的疏散, 把城市分为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和西固区四大工业组团。2) 在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保留和利用的菜园果园等河滩绿地, 作为城市存在的“背景”, 自然地将各个城市组团分隔开来, 促成了兰州“城”“乡”相间融合发展的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1]。3) 在城市绿化布局中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规划设计原则进行绿地系统建设。其中的“点”主要是指城市中拟建的五泉山公园、雷坛河公园、小西湖公园、崔家崖仁寿山公园、盐场堡滨河公园、省中心广场前公园等六个公园;“线”指的是包括滨河风致路在内的道路绿化;“面”指的是南北两山绿化和根据生态绿化的需要在各分区之间、工厂之间、工厂与住宅之间, 铁路与住宅之间按规划标准划出的防护林带。
2.2 城市绿地功能的日趋完善 (1979年~1997年)
这一阶段是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空间结构填充基础上,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日趋完善的阶段。首先,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 使“城市与郊区, 平原与山地, 园林与生产相结合, 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次,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公共绿地在建设时尽可能均匀分布, 并结合河湖水系进行城市专用绿地的建设。最后,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开始结合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市广场进行。
2.3 以城市“山水”特色塑造城市绿地系统 (1998年~2009年)
这一阶段是在生态功能日趋完善的基础上, 以城市“山水”特色塑造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时期。这一时期, 在任震英等人提出的建设兰州“大绿地、大水面”构想[2]的基础上,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重点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在“两山夹一川”生态主体的基础上, 将南北两山绿化延伸进市区, 加强了黄河兰州市区段40 km滨河绿带建设。此外, 长久保留市区内万亩桃园、崔家大滩及彭家坪等大面积楔形防护绿地的建设, 强化了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2) 开始进行以城市“山水”特色塑造为主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建设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为“一水两山三绿廊”的绿化景观格局。“一水”指黄河, “两山”指南北两山, “三绿廊”指南北向贯穿兰州市区的东、中、西三大绿廊:即青白石—雁滩公园—水景公园—桃树坪防护林绿色通廊、白塔山公园—伏龙坪—兰山公园绿色通廊和仁寿山公园—彭家坪绿色通廊。
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多元化发展和景观网络体系完善阶段 (2010年以后)
从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开始, 兰州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和景观网络体系建设的方向发展。1)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跨越了原有的用地局限, 开始在城乡范围内谋求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兰州城市外围开始了以加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的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在城市外围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 强化城市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带, 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 实现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多元化发展。2) 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开始进行“三带五廊、多轴多园”的网络化绿地系统建设。“三带”是指沿黄河的滨河绿化带和南北两山生态绿化带。这三条绿化带的中间一条串联黄河两岸的带状公园和城市绿地, 东西向贯穿城市。另外两条结合南北两山的绿化, 串联南北两山中多个森林公园, 形成东西向贯穿城市且屏障南北的生态绿化带。“五廊”是指分隔城市组团, 沟通南北两山的五条生态绿化廊道。分别为西固南山—大顶山生态绿化廊道, 仁寿山—万亩桃园—北滩—范家坪—牟家大山生态绿化廊道, 九州台—白塔山—伏龙坪—五泉山—皋兰山生态绿化廊道, 沙金坪—大青山—桃树坪—兰山生态绿化廊道, 营盘山—猪咀岭—赵家岭生态绿廊。“多轴”是指沿河道和主要城市道路设置不同宽度的绿化带, 形成了贯穿城市组团的多条绿轴。“多园”是指城市中的主要综合公园、绿地广场等形成的开敞空间。3) 城市开敞空间和特色景观片区的建设更加完善。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兰州市对于黄河、南北两山及城市中分散的公园和广场等开敞空间进行了建设。此外,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 对城市中的传统风貌区及西固工业区搬迁后所形成的工业文化博览片区也进行了公园、广场和城市开敞空间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兰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37-38.
[2]任震英.关于兰州市实现大绿地大水面的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 2000 (1) :1-2.
[3]兰州市志编撰委员会.兰州市志·城建综合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1.
【绿地系统】推荐阅读:
绿地系统建设06-13
绿地管理系统08-05
景观绿地系统规划09-15
城市绿地系统分析05-15
北京绿地系统规划05-27
绿地系统优化建设论文07-27
绿地系统规划评审意见10-17
浅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08-26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05-09
绿地指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