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设计(精选12篇)
园林绿地设计 篇1
1 引言
如今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有能力按自己的所想去实现不同的设计,这就为园林景观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无石不成园,景石作为园林景观的造园要素之一,在人们日益注重环境、倡导自然、提升文化品位的今天,成为景观工程的点睛之笔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园林景观石是指不经人工雕琢,有着自然美感的石头,拥有一定的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具有观赏价值。景石记录了亿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地壳变化、沧海桑田的变迁。景石可点缀在各种园林绿地,独石即成景,群石也成阵。放置于草坪中,供人们旅游、闲暇之余观赏玩耍,身心放松;放置于广场花坛间,高耸入云,气势恢弘;放置于开阔地,有立有卧,有唱有和,妙趣横生;放置于蜿蜒曲折路旁,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灵秀纤巧;放置于院落中间,做镇宅之石,天人合一。景石不仅通过对“石”的巧妙设置,使得本来一览无遗的有限空间曲折迂回,趣味横生,使孤立、静止的物象生动丰富起来。增加了景色的层次,使景观意趣多样化,扩大了观赏者心理上的空间感受。
景石能“以小见大”,以其坚毅的特质来寄托人们的情感,或给人以哲理或禅意,打造别样的园境,情景或高雅或宏大。营造出别样的诗境,给予游览者更充分的美感,并能激发观赏者心灵意趣的释放,唤起审美邈思,促成意偕境生,陶冶情趣。
现在园林景石在三维设计效果图中被表现得非常完美,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现有石材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效果图实施,这就需要现场施工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整体把握构图,比例均衡。
2 景石设计分析
2.1 景石设置理念
景石是大自然的精灵、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园林景石设置要有尊重自然之心,追求自然,享受自然为理念。应有“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推崇的“师法自然”“移天缩地”、“巧于因借”的创作手法。自然是最好的园林师,力求体现景石的自然性和趣味性。布置景石时,必须反复推敲,认真思考所处环境(包括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等)、石头的形状、体量、材质、颜色等诸多因素,艺术性的处理石头的平面及立面效果。也就是把完全不同的东西(周围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组合成景。要以少胜多,以简胜烦,手法精炼,创造一个统一的空间,典型化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达到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境界,以求自然情感的流露。
2.2 选材
景石应选择自然,未经切割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有风化的痕迹,以此显现出历史变化的沧桑;河流、海洋的强烈冲击或侵蚀;物理化学变化的锈迹或苔藓。给人以历史沉淀的厚重和朴实的感觉。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就地取材,随类赋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为可取。置石造景不应一味的采用名贵的奇石生拼硬凑,而应以自然观察之理组合山石成景才富有自然活力。要仔细感官景石其上下、前后、左右整体造型是否完美,花纹图案是否完整,有没有多余或缺失的部分,以及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石肌、石肤是否自然完整,有没有破绽。景石一般不允许切割加工,须尽量保持原有形态,若有明显缺陷,则应弃而不取。景石种类必须统一一致,不能杂乱无章,不伦不类。
2.3 景石布置方法
景石一般安置在景观的焦点位置上,起点睛作用,但一般不放置于景观的中心位置,而是要靠边一些。整个景观画面的1/3处最佳。景石不要太满,按中国山水画,留白天地宽。应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应埋入土壤中,使其仿佛生长出来似的。布置可自由灵活,高低错落,变化有致,与环境中的自然风景相协调统一。嘉树之下,宜点以玲珑湖石或顽石,在梅边点石,则宜古;松下点石,则宜拙;竹旁点石,则宜瘦;芭蕉点石,则宜顽。在河流溪涧,林下花径,山脚山坡,池畔水际,散点数石,或断或续,或横或立,或半含土中,如天生的一般,并适当种植草本花卉、造型别致的木本植物。只有如此,方能达到园林艺术的效果。景石布置有四种方式:独立式、组合式、连续式。
2.3.1 独立式
景石是天然的艺术品,它可独立成景,周围造型的植物配置不要过于华丽,喧宾夺主,要突出景石的自然韵味。大树下安放石头,在视觉上可起到软硬平衡的作用,尤其是造型苍老奇特而向一方倾斜的大树,在大树倾斜的相反方向安放景石,使人视觉上感观觉得这棵大树的身价倍增。在大树偏一侧的树荫下石头平放,可使乘凉的人们免受站立之苦,使人感觉稳定和谐,大树下摆放石头不宜太小。 在园路的终点和起点与草坪或花带处摆放石头除视觉效果外,亦可给人们以警示的作用,可以保护花木或草地。在此,一般单摆,高度在400~450mm为好,可以当作凳子,以解决人们走路的疲劳,也可让人们坐下来静赏眼前的美景。以景观石为主体设计,一些太花俏的植物,不应使用。
2.3.2 组合式
景石另一布置方式多为“品”字形。在园路的终点、起点和拐弯与草坪或花带相接处置组合石,后景石要高些,前景石要矮。协调前景、中景、后景、侧景,大小搭配,要有层次,不能齐高。彼此之间距离视场地大小调整,还可在品字形的基础上变形、拉长、扩展。同样的处理方法也适用于水面上景石的布置,可使水面变得景观石迂回曲折。庭院园林景石有将石堆放置稍靠近庭院的前部,这样可使人感觉整个庭院更为深邃。
2.3.3 连续式
顾名思义就是将景石布置成序列。要达到石材的整体纹理要有方向性,要显示出韵律、节奏,并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依大小顺序排列,构成连续感,布置有散、有聚,有断、有连续。层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前后呼应。注意配植的灌木或花丛不要高于景石,使双方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人们在视觉上产生美感,同时给人们带来自然野趣。大面积草坪空旷地上放置大型景石,达到均衡景观、有如画面上的画眼,可以凝聚人们的视线,起到点睛的作用。摆放时宜成“之”字形摆放,切勿一字形排开,亦不能丁字或口字形地摆放,石头的下面部分须埋在地里,不可直接安放在草坪之上。这里说的之字形是指将石头前前后后成平行线地摆放,而不是点横撇捺地摆放。摆放时注意大小搭配与聚散关系,就如绘画的点景,恰到好处就行,无需太多,多则乱。
2.4 植物配置
景石在园林绿地中无论如何布置,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多几分自然,少几分人工,要尽量减少过多的人工修饰。增加植物的配置是使其有运动生命感。在均衡园林植物配置常将体重、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均衡、稳定配置。叶片宽大浓密的给人以厚重的感觉,体态纤巧,色彩淡雅的质地柔软、枝叶疏朗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植物的修饰主要是采用城市景观灌木或花草来掩饰景石的缺陷,丰富石头的层次,使景石更能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自然过渡。但种植在景石中间或周围泥土中的植物应能耐高温、干旱。
3 结语
景石是园林绿地的焦点,对园林景观整体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财富极大增加,园林景观普遍为百姓所享用,审美水平普遍提高,景石布置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景观内容表达意境化。
摘要:鉴于目前普遍的园林景观建设,针对绿地景石布置,从选材、设置理念到布置方式逐一进行了探讨,为绿地景石的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地景石,布置,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陈植.中国历代造园文选[M].黄山:黄山书社,1992.
[2]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造园艺术设计丛书[J].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李友友,蓝先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丛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园林绿地设计 篇2
1、整体布局统一规划
在建设园林绿地前,首先应结合城镇发展实际情况,配合政府发展规划,切实按照绿化标准打造覆盖率在35%以上的园林绿地。建设城镇园林绿地不但要起到绿化城镇的作用,还应具有美化城镇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构建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其地形建筑等方面的植物,才能够真正保证园林绿地的科学合理。
2、结合生态规律
建设城镇园林绿地生态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调节城镇化现状,改善环境问题,为此,在建设园林绿地生态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持园林的生态结构,维持园林原有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园林具有更加持久的功效,帮助城镇生态机构维持稳定,调节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城镇人居生活环境增强人居质量。
3、植物配置应广泛,搭配合理
为了符合当下社会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建设园林绿地生态时,还需加强对配置植物的多样化,结合其植物不同周期的不同特性,掌握不同植物的季节特点、生长特点、对抗病虫的特点等信息,同时还需考虑到地理条件、水土情况,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配置以最为合适的植物,在保证品种多样的同时,起到一季一景、一区一格,从而促进城镇园林绿地的美观,同时帮助植物发挥其最大作用,使其光合释放的氧气及有机物质更多,发挥维护改善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4、合理整合人员配置
当城镇园林绿地生态的不断扩大化,维护架构起的园林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又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员费用也越来越大,也无形中给园林工程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为此,做好人员规划配置工作也就非常艰巨。启动系统内调配成为了当务之急,及时招兵买马,结合岗位培训,调整技术优秀的人员进入新建绿地负责等工作,合理配置,发挥劳动力的最大作用,切实解决好园林绿地生态建设中的压力,保证园林绿地生态建设保持其持久性,发挥其最大功效。
5、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境意识
建设城镇园林绿地生态的主要是用于服务居民。由此可说明,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人的因素,人的行为是直接导致城镇化、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建设绿地的同时,需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环境意识,增强其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帮助人们真正认识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广大群众对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帮助园林绿地建设工作更加畅顺。
6、加强园林绿地监管,做到防微杜渐
园林绿地设计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道路绿地;广场绿地;绿地设计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源远流长,“天人合一”的园林设计理念对国内外很多城市景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能够在保障城市生产生活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和营造城市特色园林景观,实现城市功能与园林景观美学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成为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园林景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我国客观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发展历程较短,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我国发展时间却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程度和水平都十分有限,很多时候都没有深刻了解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与精髓。也因此,很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将“种花养草、堆山置水”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根本,这种肤浅的理解方式造成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同质性、粗糙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高。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渐渐脱离了最根本的人性化和功能化,朝着形式化、样式化的方向发展,这种错误的设计方式不仅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品质,而且还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换句话说,这种由现代园林建筑堆砌起来的欣欣向荣局面的背后,是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严重误区。过分强调整洁、植物种类单一、园林景观设计大同小异,有的园林景观甚至还采用了逆境栽植,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仅对城市园林景观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设计研究
(一)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设计的原则
1、绿地设计要与城市道路景观相协调一致
城市的发展与交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因此,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也应当与城市道路景观相协调一致。目前各大城市的交通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主干道、次干道、居民居住区道路等等,构成了城市道路系统。交通性质不同的道路,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要素也不同,也因此,道路绿地设计中涉及到的道路建筑、绿地小品等元素也应当有所不同。不论是在绿化植物的种类、绿化植物的树形,还是在植物的种植方式上,都要与城市道路景观相一致。
2、发挥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同时能够起到降温遮阳、防尘减噪的生态防护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绿地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种植植物群落,科学设计布局,要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
3、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相协调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特别注重适用性,这种适用性是指道路绿地景观不能对城市道路交通本身的运输功能产生阻碍,不能阻碍道路交通指示牌,也不能对交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要与城市交通相协调。
4、科学的选择绿化植物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尤其是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环境和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
5、考虑绿化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
城市道路绿地还要充分的考虑绿化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要保证道路绿地从栽植到长成整个期间都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严禁频繁更换植物。
(二)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的类型
根据上述道路绿地设计原则,按照不同植物类型和种植目的,城市道路绿地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景观栽培道路绿地,一种是功能栽培道路绿地。首先,景观栽培道路绿地主要是根据城市道路的类型和功能营造绿化,从道路美学的角度出发,对绿化植物进行布置、设计。景观栽培道路绿地主要包括自然绿地种植模式、花园式种植模式、滨河式种植模式、生态园林种植模式以及一般道路绿化模式等。其次,功能栽培道路绿地是指通过植物的栽培和种植达到一定从能上的效果,例如遮挡道路周围不和谐的建筑小品、改善道路环境、吸尘减噪等等。
三、城市园林景观中广场绿地设计研究
(一)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的基本条件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的基本条件指的就是城市广场的性质。纪念性广场的最大特点是在广场中心或者是两侧比较显眼的地方设置具有纪念意义的主题建筑,对纪念性广场绿地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纪念性广场的意义。而作为一个城市象征的集会性广场则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供城市居民休憩、娱乐,在对集会性广场进行绿地设计的时候,要根据集会性广场的性质,用水泥、石板进行铺设,植被绿化相对较少,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交通性广场是城市交通连接的重要枢纽,在对其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既要保证广场绿化的观赏作用,也要满足其人流集散、管理交通的作用。
(二)城市园林景观中广场绿地设计的原则
首先,广场绿地设计要与城市园林景观整体要协调一致,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广场绿地成为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广场绿地设计要考虑到广场的功能,要与广场功能基础设施相一致,在建设广场绿地的同时,促进广场功能的更好实现。另外,要设计整体性强、层次性明显的广场绿地系统,要充分的利用广场本身的层次空间形式与周围环境,通过绿地设计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场绿地空间体系。广场绿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具有地域性,因为广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人文特征,而绿地设计要把握住整个人文特征,营造独特的广场绿地文化,避免千篇一律。当前,广场绿地设计要选择符合当地环境的绿化植物,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保证广场绿地景观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三)城市广场绿地种植的主要形式
集团式种植、排列式种植以及自然式种植是城市广场绿地种植的三种主要形式。作为整体模式的一种,集团式种植能够将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能够很好的达到广场绿地设计的艺术性和丰富性要求。而排列式种植作为广场绿地中比较常见的种植方式,通过确定植物间的种植距离能够达到隔离空间和分离道路等功能。自然式种植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借助植物空间角度的相对性,营造出变化多样的绿地景观。在实际的广场绿地设计中,要根据广场的性质、绿地设计的要求和人们的需要,在不同的广场空间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四、结束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人们对城市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大力提倡绿色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是城市园林景观的核心,要根据道路和广场的功能和性质,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设计具生态功能好、观赏性强、人文历史性丰富和文化性明显的绿地系统,建设更好地城市园林景观,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涛.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2]易至全.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探讨[J].城市建筑,2013,(8):179.
园林绿地的色块设计及应用 篇4
一、色块的主要特点
1. 绚丽的图案
图案的形式各种各样, 如带状、放射状、圆弧形、扇形、方形、波浪状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等。园林设计中, 图案形式选择不是任意的。首先, 要考虑到与环境的轮廓走向相协调, 如宽阔街道的两边绿地, 应多采用带状和波浪形的图案。其次, 有些图案可表达一定的主题和寓意, 亦应与环境的主题相吻合, 包括文字或数字图案, 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植“学海无涯”文字图案, 能让绿地融入整个建筑环境中。第三, 图案的面积大小也要与环境相协调, 面积过大会过于厚实, 占用游人的活动空间;面积太小又显空乏, 色彩对比效果不强烈。因此色块面积大小应与道路, 铺装场地和其他绿地的大小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
2. 缤纷的色彩
整个色块中, 可用单一色彩, 也可用两种或几种色彩的搭配组合, 前者体现一种整齐划一的美, 而且色块的单调并不意味整个绿地系统色彩的单调;后者在色彩搭配上可分为对比与调和两种形式, 设计师应充分应用色彩布置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各种象征意义, 使色块与环境色达到多样统一的协调关系。
二、色块的植物材料
形成色块的植物材料主要有低矮灌木, 各种草本花卉和一些木本花卉, 设计师应根据建设方的出资情况和其养护管理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 还要注意不同品种花卉之间的色彩搭配及轮作花卉和其他常绿小灌木、色叶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常用的植物材料有:春季——雏菊、金盏菊、石竹、福禄考、鸢尾、景天、宣草、红叶小檗、侧柏、小叶黄杨、胶东卫矛、金山绣线菊、水腊、沙地柏、金叶榆、月季、芍药等;夏季——凤仙花、黑心菊、百日草、万寿菊、金鱼草、矮牵牛、鸡冠花、千日红、大花美人蕉、大丽花、八仙花等;秋季——雁来红、地肤、大花牵牛、一串红、菊花等;冬季——羽衣甘蓝、红叶菜等。
三、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 与其他灌木、乔木配合
在一个较大的绿地系统中, 设计师除了布置色块外, 还应布置草坪、其他灌木、高大乔木等植物, 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绿地系统。但色块与高大乔木、其他灌木之间应有一段合适距离, 不能布置在高大乔木和大灌木的树冠下, 以免影响色块的美学效果和植物材料生长。
2. 灵活利用草坪
色块一般布置在草坪上, 犹如绿色画布上镶嵌的一幅精美图案, 但有时色块也可不依托草坪, 即局部绿地被色块充盈时, 须设计一些硬质铺装场地, 方便游人欣赏。
3. 视点决定地形
园林绿地设计 篇5
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的意思,园林绿地构图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把园林物质要素(包括材料、空间、时间)有序组合起来,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使整体协调,取得绿地形式美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也就是规划布局。
园林绿地的内容(性质、功能用途)是园林绿地构图形式美的依据,园林绿地建设的材料、空间、时间是构图物质基础。园林绿地的构图不同一般的平面构图,它有自身的特点。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1、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
园林绿地构图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绝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因此,园林绿地构图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化植物,并以室外空间为主又与室内空间互相渗透的环境创造景观。
2、园林绿地构是综合的造型艺术。
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绘图美、文学美的综合,是以自然美为特征,有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特别是自然式园林更突出自然美。因此,园林绿地常借助各种造型艺术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3、园林绿地构图受时间变化影响。
园林绿地构图的要素如园林植物、山、水等的景观都随时间、季节而变化。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有特色,使景观变化无穷。如北京香山公园,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4、园林绿地构图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很强。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日照、气温、湿度、土壤等各不相同,其自然景观也不相同,园林绿地只能因地制宜,随势造景,景因境出。
(三)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要求
1、园林绿地构图应先确定主题思想,即意在笔先,还必须与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相统一,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用途确定其设施与形式。
2、要根据工程技术、生物学要求和经济上的可能性进行构图。
3、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各区要各得其所,景色分区要各有特色,化整为零,园中有园,互相提携又要多样统一,即分隔又联系,避免杂乱无章。
4、各园都要有特点、有主题、有主景,要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避免喧宾夺主。
5、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周围景色环境,巧于因借,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避免娇揉造作。
6、要具有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之一。诗和画,把现实风景中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上升为诗情和画境。园林造景,要把这种艺术中的美,把诗性和画境搬回到现实中来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前面提到园林构图的特点及要求,如果想设计出一个比较美观的园林构图,可遵循下列基本规律:
[统一与变化]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
[空间组织]
(一)统一与变化
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常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方面。
1、对比与调和
对比、调和是艺术构图的一个重要手法,它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体量、色彩等)中,两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取得不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利用人的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调和,使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完整的效果。园林景色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对比的手法: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开闭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
2、韵律节奏
韵律节奏就是艺术表现中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只有简单的重复而缺乏有规律的变化,就令人感到单调、枯燥,所以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
园林绿地构图的韵律节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
3、主从与重点
(1)主与从
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
A、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安排位置: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主次。
B、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2)重点与一般
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重点处理不能过多,以免流于繁琐,反而不能突出重点。
常用的处理方法:
A、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如主要入口,重要的景观、道路和广场等。
B、以重点处理来突出园林布局中的关键部分,如主要道路交叉转折处和结束部分等。
C、以重点处理打破单调,加强变化或取得一定的装饰效果,如在大片草地、水面部分,在边缘或地形曲折起伏处做重点处理等。
4、联系与分隔
园林绿地都是由若干功能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或者局部组成,它们之间都存在必要的联系与分隔,一个园林建筑的室内与庭院之间也存在联系与分隔的问题。园林布局中的联系与分隔组织不同材料、局部、体形、空间,使它们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的手段,也是园林布局中取得统一与变化的手段之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
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主要决定于功能使用的要求,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为了取得联系的效果,常在有关的园林景物与空间之间安排一定的轴线和对应的关系,形成互为对景或呼应,利用园林中的树木种植、土丘、道路、台阶、挡土墙、水面、栏杆、桥、花架、廊、建筑门、窗等做为联系与分隔的构件。建筑室内外之间的联系与分隔,常用门、窗、空廊、花架、水、山石等建筑处理,把建筑引入庭院,有时也把室外绿地有意识地引入室内,丰富室内景观。
(2)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
立面景观的联系与分隔,是为了达到立面景观完整的目的。有些园林景物由于使用功能要求不同,形成性格完全不同的部分,容易造成不完整的效果,如在自然的山形下面建造建筑,若不考虑两者之间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往往显得很生硬。
分隔就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整体划分若干局部,联系是因功能或艺术若干局部组成一个整体,
联系与分隔是求得完美统一的园林布局整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图片所示:既是分隔又是联系。
上述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都是园林布局中统一与变化的手段,也是统一与变化在园林布局中各方面的表现。在这些手段中,调和、主从、联系常作为变化中求统一的手段,而对比、重点、分隔则更多地作为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段。所有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各种手段,在园林布局中,常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必须综合地,而不是孤立地运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统一而又变化的效果。此外,园林布局各部分处理手法的应一致性。
(二)均衡与稳定
由于园林景物是由一定的体量和不同材料组成的实体,因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探讨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是为了获得园林布局的完整和安全感。稳定是指园林布局的整体上下轻重的关系而言,而均衡是指园林布局中的部分与部分的相对关系,例如左与右,前与后的轻重关系等。
1、均衡
园林布局中要求园林景物的体量关系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平衡安定的概念,所以除少数动势造景外(如悬崖、峭壁等),一般艺术构图都力求均衡。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1)对称均衡
对称布局是有明确的轴线,在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对称均衡布局常给人庄重严整的感觉,规则式的园林绿地中采用较多,如纪念性园林,公共建筑的前庭绿化等,有时在某些园林局部也运用。
对称均衡小至行道树的两侧对称、花坛、雕塑、水池的对称布置,大至整个园林绿地建筑、道路的对称布局。对称均衡布局的景物常常过于呆板而不亲切。
(2)不对称均衡
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切忌单纯考虑平面的构图。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然水池;大至整个园林绿地、风景区的布局。给人以轻松、自由、活泼变化的感觉。所以广泛应用于一般游息性的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2、稳定
园林布局中稳定是指园林建筑、山石和园林植物等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在园林布局上,往往在体量上采用下面大,向上逐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如我国古典园林中塔和阁等;另外在园林建筑和山石处理上也常利用材料、质地所给人的不同的重量感来获得稳定感,如在建筑的基部墙面多用粗石和深色的表面来处理,而上层部分采用较光滑或色彩较浅的材料,在土山带石的土丘上,也往往把山石设置在山麓部分而给人以稳定感。
如右二图:六榕塔、假山。
(三)比例与尺度
园林绿地是由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道路场地、园林水体、山、石等组成,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与尺度关系。
比例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园林景物、建筑整体或者它们的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是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空间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
(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系。)
园林绿地构图的比例与尺度都要以使用功能和自然景观为依据。
园林的大小差异很大。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都是面积很大的园林,其中建筑物的规格也很大;而苏、杭、广东等私家园林,规模都比较小,建筑、景观常利用比例来突出以小见大的效果。
(四)比拟联想
园林艺术不能直接描写或者刻划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的具体形象,运用比拟联想的手法显得更为重要。园林构图中运用比拟联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概括名山大川的气质,摹拟自然山水风景,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联想到名山大川,天然胜地,若处理得当,使人面对着园林的小山小水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联想,这是以人力巧夺天工的“弄假成真”。
我国园林在摹拟自然山水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善于综合运用空间组织、比例尺度、色彩质感、视觉感受等等,使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石有一峰的感觉,使散置的山石有平岗山峦的感觉,使池水有不尽之意,犹如国画“意到笔未到”,给人联相无究。
2、运用植物的姿态、特征,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在园林绿地中适当运用,增加意境。
3、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产生的比拟联想。如蘑菇亭、月洞门、水帘洞等。
4、遗址访古产生的联想。
5、风景题名题咏对联匾额、摩崖石刻所产生的比拟联想。题名、题咏、题诗能丰富人们的联想,提高风景游览的艺术效果。
(五)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空间有室内、室外之分,建筑设计多注意室内空间的组织,建筑群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则多注意室外空间的渗透过渡。
园林绿地空间组织的目的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构图的规律创造既突出主题,又富于变化的园林风景其次是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创造良好的景物观赏条件,使一定的景物在一定的空间里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适当处理观赏点与景物的关系。
1、视景空间的基本类型
(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开朗风景。开敞空间中,视线可延伸到无穷远处,视线平行向前,视觉不易疲劳。
(2)闭锁空间与闭锁风景
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是闭锁空间,闭锁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闭锁风景,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逾大,则闭锁性愈强,反之成角愈小,闭锁性也愈小,这也与游人和景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闭锁性越强,距离越大,闭锁性越小。闭锁风景,近景感染力强,四周景物,可琳琅满目,但久赏易感闭塞,易觉疲劳。
(3)纵深空间与聚景
在狭长的空间中,如道路、河流、山谷两旁有建筑、密林、山丘等景物阻挡视线,这狭长的空间叫纵深空间,视线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引导到轴线的端点,这种风景叫聚景。
园林中的空间构图,不要片面强调开朗,也不要片面强调闭锁。同一园林中,既要有开朗的局部,也要有闭锁的局部,开朗与闭锁综合应用,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者共存相得益彰。
2、空间展示程序与导游线
风景视线是紧相联系的,要求有戏剧性的安排,音乐般的节奏,既有起景、高潮、结景空间,又有过渡空间,使空间主次分明,开、闭、聚适当,大小尺度相宜。
3、空间的转折
空间转折有急转与缓转之分。在规则式园林空间中常用急转,如在主轴线与副轴线的交点处。在自然式园林空间中常用缓转,缓转有过渡空间,如在室内外空间之间设有空廊、花架之类的过渡。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探析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美化城市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77-1
1 如何看待城市园林绿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对城市进行的园林绿化不但能美化城市,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市民素质。能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避难水平。
1.1 园林绿化能够美化城市
在现今的城市中,高楼林立形成了十分壮观的建筑群,而园林绿化能够给钢筋混凝土带来一片生气。只有这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加明快地勾画出城市的轮廓,建设成为园林街、花园式广场和绿色地带。尤其在城市中临近建立园林绿化带,能够更好地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在街道及广场进行园林绿化,既有利于衬托建筑和增加城市的美观,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园林街道,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工作。
1.2 陶冶情操
城市园林中的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和形象,人们可以在游玩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质,也可使紧张工作的人们在这里得到放松,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使人们满足对感情生活、道德修养的追求,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热情。据有关资料报道,在绿色优美的环境中劳动,效率可提高15%~35%。事故减少40%~50%。人在绿色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次数比在城市空地中每分钟减少4~8次。我国幅员辽阔,风景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城市郊区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这些城市园林绿地可成为我国的旅游胜地。
1.3 防灾避难
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灾避难、有效保护人民生活财产安全的作用。第一,园林绿化植物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生长在山坡上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第二,为城市建立起一道天然的自然屏障,有效防止和减轻台风的侵袭。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城市边际的防风林可以降低风速高达20%,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风速55%~78%。在自然降水的季节,将有15%~40%的水量被树冠截留或蒸发,有5%~10%的水量被地表蒸发。第三,园林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能够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传播。
2 城市园林建设的生态意义
城市绿地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肺脏”,城市绿地既能调整城市的温度湿度,又能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既可以促进城市通风,又可以减少大风带来的灾害,降低城市中的噪音。
2.1 城市肺脏的功能
城市绿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所排放的废水、废气,空气粉尘和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多。严重影响生活环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时候人们会发生头痛、耳鸣等症状。如果有足够的园林植被进行光合作用,就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释放出大量氧气,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状态,使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2.2 有效调节温度和城市环境湿度
城市园林绿化中种植的树木可以为夏季的游人遮风挡雨,避开阳光的直射作用,调节温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夏天树木下的温度要比旷地低3℃~5℃之多。园林绿地的温度要比空旷地面温度低8℃~15℃之间,比柏油路温度低6℃~18℃。在冬季,因为绿地中的风速小,气流交换较弱,所以其相对温度提高8%~18.5%,空气中湿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所在城市的小气候,让人们有了更加舒适的生理感受。
2.3 城市园林绿化利于杀菌和净化空气
现今的城市空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二氧化碳污染尤为突出。它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性。对人体的危害最大。据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园林植物都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一棵松树一天可以从1平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2毫克的二氧化碳。同时,园林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飘尘。这些粉尘不仅是传染疾病的载体,而且会随着呼吸直接进入人们体内,带来各种传染病。我们通过合理种植各类植物,这样就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有效阻碍粉尘的传播。减少人们通过呼吸感染疾病的几率。
3 城市园林的经济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为城市提供的公益数量和质量,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园林收取的门票和服务所得到的经济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园林绿化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建设管理的出发点,如上海园林上下所有部门1988年直接经济效益是经营文化娱乐活动,9个直属公园收入为188.2万元;植物园服务台社营业额达130.2万元;动物园服务社营业额为461.4万元。在间接经济效益上,1988年上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4877.7公顷,若其生产12吨氧气,则其价值为11706.5万元。再如日本,1972年在其国土面积上有64%覆盖着森林。供给氧气5200万吨,总金额为129000亿日元,等于1972年全国经济预算。
4 结论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其效益是综合的和长期的。园林绿化为我们组建了一个完整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保证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所以说,它是人类的财富,我们要大力推广、建设城市园林绿地,为子孙、为人类造福。
公共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 篇7
关键词:设计,景观,环境,园林
景观环境区是公共园林中最大开放空间的场所, 它不仅有游憩活动的设施, 还要有大片的公共绿地, 是居民交流、休息、娱乐的场所。公共园林具有一定的规模, 这样有利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区域景观环境的规划。公共园林景观设计, 尽量利用其自然环境, 发挥其自然之美, 恰当地加入人工的要素, 使人工和自然相协调, 创造和谐优美的环境。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和要素。
1 现存的主要问题
(1) 个别地区政府对城区绿地系统和城区外围的绿化投入不够, 对绿色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随着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环境水平有所下降, 水土流失与沙化面积增加, 耕地与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 淡水短缺, 城乡大气、水体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 城镇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城乡广场, 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对城乡绿色景观景点缺乏精心设计, 急切增加绿地和公共绿地面积。
2 解决方案
从生态园林城乡出发,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塑造城乡景观特色。分别创造以沿河为主的自然水体景观区及由环城林组成生态绿色景观区。形成以城区外部绿色林带景观为背景, 水体景观为依托, 以城区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 突出城区的重点地段景观风貌, 以城区公共绿地系统和城乡广场为中心的景观结构。
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 重视对城区出入口、工业区及城区内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突出“系统”的观念, 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 突出城乡整体环境观念, 保护城区自然环境, 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公共绿地活动功能应从人的需要出发, 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等多项活动需求着重建设沿河地带的绿地系统。
3 公共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3.1 以人为本原则
对公共园林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公共园林人们的各层次需求, 设计出温馨、休闲、和谐的的景观社区。
3.2 自然生态原则
公共园林环境建设应尽量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地将它们组织到公共园林的生态环境中去, 充分利用地块自然景观资源的优势, 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社区。
3.3 与建筑协调统一的原则
景观元素、色彩、材质与建筑主体协调, 使整个区域形成统一的风貌。
3.4 成本控制原则
设计时考虑经济适用性, 植物尽量使用乡土树种和本地的品种。有些公共园林盲目追求高档次, 区域内设置巨型雕塑、喷泉、大型的热带植物, 既劳命伤财, 又缺乏实用性。
4 公共园林绿地景观设计需把握的几个方面
4.1 自然要素
随着全国各地的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植被越来越少, 使得都市人们越来越追求田园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想从喧嚣的都市环境中逃离出来, 利用休假时间寄情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为了能营造出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 在我们设计公共园林景园时一定要有引入自然的要素。
公共园林视野开阔, 植物搭配多样, 空间变化丰富, 能很好地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先绿化配置要乔、灌、草结合, 科学地利用各种植物, 构成生态美景。在乔、灌、草的种植中尽可能做到疏密有致, 高低错落,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释放更多的氧气, 造福人类。二是植物绿化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 至少做到四季有景。在公共园林环境中绿色只能作为背景来渲染, 而花朵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区域配置一些观花树种、观果树种, 它可以使整个环境动起来, 给人一种放松的心情。公共园林景园的绿化不是简单的栽花种草, 植物要综合配置, 应该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四季景观。三是植物绿化在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水平方向转向水平与垂直方向结合, 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等等以达到模拟自然, 创造鸟语花香的意境。目前公共园林内的环境设计, 除了进行地面绿化之外, 更多的是在阳台、屋顶、围墙实施绿化, 从而使人与自然更加亲密接触、融为一体, 极大地丰富公共园林的绿化内涵。
4.2 小品造景
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柔和、风格协调的小品不仅点缀了公共园林的环境, 也使人们有了视觉焦点和区域的标识。园艺小品, 一座小桥、一片旱池、一堆桌椅、一座小亭、一处花架、一个花盆、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雕塑小品, 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 设计时要同周围小环境和公共园林风格主题相协调;设施小品, 要求美观实用, 比如灯具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建筑轮廓灯等, 还有指示牌、垃圾桶、公告栏、电话亭、自行车棚等公共设施。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公共园林环境中的闪光点, 体现出设计的细微之处。
水是人生命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水变化无穷, 利用水的流动、聚散, 可变换出无穷的美丽景色。在公共园林景园中的水体设计中, 其尺度与形态关系上应与住宅区整体关系相协调融洽, 水池、喷泉、瀑布, 叠水各要素应与建筑、景观之间达到烘托主体的效果。水体应与公共园林整体环境相协调, 比如空间大小适中, 位置关系恰到好处;水体各要素的关系, 水池、喷泉、瀑布以及雕塑、小品之间能做到主次分明, 附属要素很好的衬托主体, 给人以美的感受。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即人的亲水程度, 比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和形式。儿童嬉水池设计水深应在30cm以下, 池底要作防滑处理, 同时尽量设置过滤装置, 保持水质的清洁卫生。其次, 形态上有动静之分, 流动的水常令人兴奋和激动;平静的水则给人以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瀑布气势磅礴, 令人遐想;涓涓的细水, 让人欢快活泼;喷泉的变化多端, 给人以动感美。
4.3 休闲场地设计
4.3.1 儿童游戏场地。
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来设置游戏区, 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游戏场地。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消除影响游乐设施的障碍物等因素。游戏区周边的道路设计上, 应充分考虑婴儿车和轮椅的进入;儿童骑自行车和滑板需求;场地的颜色宜选用明亮欢快的颜色。除此较集中的儿童游乐区外, 我们在每栋楼的楼间摆放运动器械, 设置儿童活动的场所。
4.3.2 青少年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是为社区提供运动健身的场所, 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沟通、营造和谐社区气氛, 公共园林景园应设置相应的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这些场地的设计除了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外, 还应尽可能地考虑把运动场地设在公园边缘, 以避免对居住静区的噪声干扰。场地周边避免栽种落叶、落果、扬花等树木, 以减少对运动场地的不利影响及场地清扫工作。
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篇8
1.1 科技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园林行业发展颇为迅速, 20世纪80年代初, “园林绿化”的科研课题在建设部的制定下诞生并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掀起了对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进行研究的热潮。重大课题如《园林经济生态发展战略研究》等的顺利完成为我国园林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1]。
1.2 行业发展现状
风景园林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园林建设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另外, 在不少高等院校中设立了关于园林设计的专业, 国家和地区性的园林规划研究所也不断兴起, 这些为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一片广阔。
2 我国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跟风模仿, 潮流化、世俗化严重
我国江南地区园林建筑在设计中也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导致我国北方许多城市片面追求景观设计, 北方园林江南化造成园林景观与北方的建筑格格不入, 影响整体美观。近年来, 随着欧美和日本园林技术的发展, 我国欧风、日风园林设计风格也频频光顾。虽然在设计中紧跟时代潮流, 但是很多设计并不合理, 导致了园林景观走向低俗化[2]。
2.2 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
目前的园林设计行业没有系统的规范来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约束, 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人员在技术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为了能够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 不少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完全不顾园林设计质量的好坏。在绿地景观建造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 为了节约成本采取多种树的策略等严重影响了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2.3 园林设计趋向八股化、奢华化
园林设计中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园林景观在设计的时候是出自同一家公司或者人员之手, 这就造成了园林景观千孔一面, 缺乏创新。
园林建筑中不少园林在建筑之时仍然采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等昂贵材料, 难免会带来炫富的嫌疑, 园林景观设计奢华化严重。
2.4 缺乏健全的园林景观保障体系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有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才能保证施工建设的合理进行。但是目前来看, 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还不是很规范, 系统的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 遵循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实现园林景观合理规划
3.1 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1 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应将
周边的环境考虑在内,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布局,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 达到绿地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在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确保绿地景观的整体效果。
3.1.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绿地园林景观设计应与人们的需求相结合,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对人的不同影响, 包括通风、光线、日照因素在内, 都需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3]。合理的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场地, 得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1.3 节能环保、师法自然。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全面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必须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 在充分发挥建设优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另外, 自然界原有的生态环境不能得到破坏, 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促进节能环保功能的提高。
3.2 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可行性建议分析
3.2.1 坚持人性化设计, 树立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一方面, 园林品质要满足人的需求, 在设计中进行人性化考虑, 另一方面园林要满足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需要, 不断促进生态园林的建设[4]。所以在设计理念中, 必须将生态保护融入进去, 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2.2 建立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合理的城镇绿化体系对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入考虑。把园林的特色和功能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实现了科学设计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保证园林建设的顺利实施, 必要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国家在政策上多往园林景观设计方向倾斜, 能够为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 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环境, 在对我国目前园林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后, 我们得出结论:在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上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这样才能促进园林景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深入探讨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对当前的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1]徐生升.浅析我国园林设计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华章, 2010 (36)
[2]叶丹妮.浅谈城市园林建设设计存在问题与建议[J].建材与装饰, 2008 (5)
[3]罗志馨, 居宇涛.浅谈城市公共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J].科技资讯, 2007 (23)
园林绿地设计 篇9
关键词: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原则,景观设计要点
1 引言
园林绿地设施的景观营造对城市空间和园林绿地环境的构建作用明显。当前, 但很多现有园林绿地内设施仍缺乏景观价值。因此, 总结园林设施景观化设计的原则, 提出景观设计的要求, 对提高园林绿地的整体景观水平, 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园林绿地设施功能分类
2.1 标识设施。
这类环境艺术小品包括指示标志、导游图等。
2.2 艺术小品设施。
如雕塑、水景等, 这些园林绿地设施在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2.3 娱乐设施。
包括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体育运动设施和健身设施等。
2.4 照明设施。
照明设施对空间起着强化艺术效果的作用, 包括路灯、草坪灯等。
2.5 服务设施。
如坐凳、桌子、饮水器、垃圾箱等。
3 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原则
3.1 设施系统化设计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把园林绿地设施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考虑, 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和谐, 强调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
3.2 设施与环境协调的原则。
绿地中单个设施要服从整体, 使整个造型与图案中存在一种共有的东西。各类设施要平衡布置, 以方便使用;要具有层次性, 应以一种结构元素为主导, 连同有关的从属元素, 组成秩序。
3.3 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及绿地设施的格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
3.4 保护和发展文化原则。
优秀的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在不影响城市建设的情况下, 可以将重点文物古迹与公园景观结合而成为环境景观的重要部分, 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使景观设计富有文化内涵。
4 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要点
4.1 信息设施
4.1.1 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标识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要注意与周围环境应相互协调。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入口标识, 墙体外部材料为粘土, 取之自然的材料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淳朴之风, 体现了返璞归真的特色, 同时向游客传达了该公园的内涵-保护生态环境。
4.1.2 创造新奇的视觉效果。
标识的造型设计应简洁、明确, 色彩要鲜明、醒目, 使人一目了然, 易于识别和记忆, 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媒介的功能。
4.1.3 统一中求变化。
在较大的绿地中, 需要设置较多的标识, 这些标识既要相互协调统一, 也要体现出一定的变化。如杭州植物园的标识设置风格统一、形式多样、色彩醒目, 与环境相融合的同时便于游人发现, 而且均设置了盲人标识设施, 是体现了人性化、景观化的园林绿地设施。
4.2 艺术小品
4.2.1 传承文化内涵。
现代园林绿地中雕塑应凝聚地方历史, 对人们起着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4.2.2 与环境的融合。
在设计时, 要先对周围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空间、城市景观等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然后确定雕塑的形式、主题、材质、尺度、位置等, 使其和环境协调统一。如图4.1, 位于位于杭州龙井村内雕塑群组, 所表现的是当地村民的一个街景, 不论是服饰还是使用的工具, 都是当时文化相融合。
4.2.3 情趣的营造。
城市绿地的雕塑还应突出情趣的塑造, 给人以优美视觉享受的同时给人以或幽默或愉快的精神享受。图4.2所示的雕塑抽象地表达了人的头部, 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完整, 但其平滑的顶部却为人们提供了休息设施, 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欣赏这些有趣的雕塑, 带给人新奇感。
4.3 娱乐设施
儿童游乐设施一般都成套定制, 其色彩鲜艳、造型丰富, 能够满足景观的要求。其他娱乐设施应以活泼的造型、鲜明的色彩、舒适的质感, 促进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在绿地中选择好位置设置, 能融入环境即可。
4.4 照明设施
绿地景灯设计既要满足照明要求, 又要具有装饰功能。景灯的设计应注意造型美观, 装饰得体。但是美丑不能孤立地看, 还要看景灯的造型和布局与所处的环境是否协调统一, 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景灯的造型、亮度、色彩等。
路灯的设计要满足照明的需要, 注意自身特色的表现, 还要和环境相呼应, 大量设置时满足形式美法则。如滨河路灯布局应产生一种韵律感, 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 都是吸引人的景致。园路旁灯应与其环境相协调, 造型优美、精细、小巧玲珑, 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草坪灯小巧精致, 点缀于草坪中、乔木下, 微弱的灯光更衬托出宁静气氛, 构成一幅清雅画卷。图4.3中的草坪灯, 黑色的外壳有种神秘的感觉, 外形似蘑菇, 又像UFO (不明飞行物) , 使人浮想联翩。
4.5 休息服务设施
4.5.1 座椅。
宜在座椅的周围形成一个领域, 让休息者在使用时有安全感和领域感, 一般以背靠花坛, 树丛或矮墙, 面朝开阔地带为宜。宜与其他设施结合。如图4.4在座椅的中间设置了花钵, 令人赏心悦目, 把三人座椅分割为两个单人座, 与植物相结合, 具有休息设施的功能, 同时成为一处亮丽的街景。座椅的材料选择要坚固耐用, 通常以石料为宜;木料给人的感觉是最好的, 在北方适合广泛应用;还可采用色彩鲜明的塑料、玻璃纤维来制作, 造型高雅、轻巧、美观, 也会受到路人的喜爱。
4.5.2 饮水器、洗手器。
洗手器设计应该像灯具、雕塑等一样, 尽量满足景观的要求。洗手器的景观化设计要点有:接水容器的造型艺术化, 出水口多加构思, 和雕塑等景观小品结合。
4.5.3 售货亭、垃圾箱。
售货亭的设计应结合人流活动路线, 便于人们识别、寻找, 同时造型要新颖, 要富有时代感并反映服务内容。园林绿地中垃圾箱的设计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一段折断的树桩, 一个童话世界中的木桶, 一只巨大的辣椒, 这些别具匠心的垃圾箱都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番视觉收获。
5 结语
在今后的绿地建设中, 对于园林绿地设施的完善在注重“量”的同时, 更应注重“质”的提高。城市主管部门应很好地调节设计、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关系。对于景观现状不佳的设施, 或强化突出使之成为景观, 或弱化隐蔽远离游人的视线, 整个绿地内的设施风格要保持一致, 系统化设计, 并与绿地环境的风格一致。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符先明.剖析当今城市园林雕塑建设设计存在的问题[J].中外建筑, 2005.2.
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研究 篇10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概况,作用,应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然亲近和自然相融成为一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逐渐由个体生活空间的发展转化为注重群体情感的交流, 注重个人的心理需求。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喜山乐水的情怀, 对山水地形的环境情有独钟, 历代造园师们都把地形的处理当作是造园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要素和空间的主线, 地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园林的造园效果及人们的使用功能。
1 微地形的概况
微地形是指在景观建设中选用人工模拟大地形态与起伏错落韵律而设计出有起伏变化的地形, 但这种地面具有较小高低起伏幅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因具有较小用地规模, 目前以人工改造后的地形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遵循坡度起伏流畅程度微地形可以分为曲线型与直线型两种类型。通过柔和流畅曲线来进行地形地貌模拟, 进而实现自然倾向风景的营造这就是曲线型微地形, 最常见的形式为草坡。作为微地形最常见的形式, 直线型微地形是指利用直线条在微地形设计中, 进行起伏地形地貌的营造, 园林绿地设计中最常见的形式, 如嵌草大台阶等。
2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微地形的作用
2.1 景观结构作用
通过对景观视线的控制, 微地形可以构造不同空间类型。如开放性空间可以利用视线开阔平坦微地形进行构建, 半封闭与封闭景观可通过坡地、山体及水体等进行构建。也就是说微地形的不断转变, 不仅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体验, 更能进行多样空间效果的创建。平坦地形能为人们进行娱乐场所的提供, 平整铺装能为人们进行集散场所的提供。而微地形能为人们进行休憩场所的提供。并利用植物充分结合平地和坡地, 增加整个空间的关联性, 以此达到绿地合理利用的目的。
2.2 工程与辅助工程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选用微地形对景区内排水十分有利, 并能避免地面出现积水等情况。如南方地区具有较为充沛的雨水量, 微地形起伏对雨水排放十分有利。同时通过利用微地形还可以起到城市绿地总量增加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 面积为5平方米的平面绿地可进行2到3棵树木的种植, 进行微地形起伏设计后, 可以有效增加树木的种植量, 一般可增加1到2棵, 这种情况下, 将会增加30% 左右的绿地量。
2.3 突显园林自然景观
在实现园林景观价值中, 突兀的岩石、起伏的小山丘等都是体现园林景观自然趣味的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一个小山等景观就可以达到遮风、屏障的效果。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能将不错的背景提供给建造的某一视觉焦点。在微地形设计中, 尽可能防止出现人工的痕迹,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真实美。
3 城市园林景观微地形绿化设计的应用
微地形设计, 可以进行园林景观的创造并能将其丰富性、层次感及空间感体现出来, 同时进行一个个独特趣味空间的营造。利用植物的形态微地形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空间形态塑造与丰富, 确保人居环境能够充分融合到大自然内。
3.1 道路绿地微地形绿化设计
狭长地形是道路绿化带最常用的形态, 并属于封闭与垂直空间。为达到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良好效果, 必须重点突出植物配置的立面效果及空间构成。在符合行车安全的基础上, 必须对植物高低配置加以重视, 做好地形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 选用“龟背状”或楔状作为地表的主要形式, 这种情况下能够对道路的连续性与方向感进行有效提升, 并能对排水、地下管线、管沟设置的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提升其景观层次感的同时, 对扩散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起到阻隔作用, 进而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设计微地形时, 一般都会选用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的合理搭配, 进而达到绿化道路的效果。
3.2 街头绿地微地形设计
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街头绿地具有较多形态, 其位置主要分布为道路交汇处及其两侧, 以开放与半开放空间为主要类型。街头绿地适当配置微地形及植物, 不仅能够对道路几何、规则的线形进行软化, 更能进行生态、自然园林景观空间的营造。
3.3 住宅区绿地微地形设计
将微地形设计适当地应用到居住区绿地, 可以最大限度地对景观要素进行丰富, 进行不同景观空间的营造。同时还能达到居住区绿化率提升的作用, 并能起到施工过程中土方运输量及建设成本大大降低的效果。
微地形在中、大型居住区动态交通、游路设计中十分普遍。通过微地形进行园林道路设计, 可进行地形起伏的设计, 进而达到缓解人们走路疲劳的效果。同时, 因其两侧呈现起伏状地势, 不仅可以对排水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 更能体现出道路的流动性与方向性。选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路面装点, 如通过卵石进行各种图案的铺设等, 进而通过色彩及形状等进行园林景观的丰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是否良好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也是国家重视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直接原因。作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地形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工程, 为此, 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微地形景观结构设计, 按照相关设计原则, 加大施工力度, 才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韦爽真.景观场地规划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健.风景区规划中地形的分析与利用[D].风景园林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1.
[3]陈益峰.现代园林地形塑造与空间设计研究[D].2007.
园林绿地设计 篇11
【关键词】建筑小品;园林绿化;应用研究
1.园林建筑小品功能
园林小品按功能划分为五类,为供休息小品,装饰性小品,照明结合小品,展示性小品,服务性小品,其功能划分明确。
(1)供休息的小品,主要有石椅,长椅,圆椅,圆桌,圆形石伞等,为游客提供休息纳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其艺术价值亦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家在不同的园林设计中将供休息的园林小品作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如在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中,石椅就是孑然不同的风格。
(2)装饰性小品,在园林绿地中的设计与规划中,以江南园林为主的苏州园林,在其园林设计中突出表现了装饰性小品的重要性,以江南园林的婉转明媚,以水与植物相交映的设计手法,突出表现出装饰性小品在园林设计中的立足整体,画龙点睛的作用。
(3)结合照明的小品。综合性照明小品在园林设计中与其他小品不同。综合性照明小品在时间不同时的作用不同,在白天综合照明小品表现为装饰,而在夜里便大有不同,综合照明小品在夜里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而不仅仅具有导向作用,更具有渲染气氛,烘托园林整体景观的作用。
(4)展示性小品。展示性小品在园林绿地中起说明和导向作用,展示作品等,如公告栏指示牌,画廊等。
(5)服务性小品。服务性小品为游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如洗手池,时钟塔,果皮箱等。在方便游人参观游览的同时又保持了园林绿地的整洁。
2.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
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小型艺术装饰品。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点缀园林整体景色,协调园林景色布局,加深游客对园林的印象,使园林整体有灵活性。清晰表现出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绿地中的组景,观景,渲染氛围三个作用。如:荷兰里特维尔德之亭等经典建筑小品。
2.1组景
园林小品在园林绿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无形的连接其园林整体的布局与色彩差异,使园林整体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與实用价值。园林小品的组合使园林的跨度增加,时间跨度,空间跨度都无疑在园林小品的作用下大大增大。
2.2观景
观景作为园林观赏中的点睛之笔,是突出整个园林的设计构思,作为观赏类的园林小品极具艺术气息,烘托整体园林艺术气息,又点缀园林使园林整体得到升华,如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 就是以传统的水庭石灯的小品形式漂浮于水面, 每当夜晚,月明如洗, 在湖面上就出现了灯月争辉的绮丽景象。
2.3渲染氛围
渲染氛围除具有组景、 观景作用外, 还有增强空间感染力的作用。赋予园林建筑小品艺术化,景致化。如:如佛香阁建筑群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中轴线上,建筑群背山面水,兼有东西两侧长廊和其他建筑组群之烘托,气势极其壮丽,建筑群在构图上高低、大小、收放对比适宜,空间富于节奏感。
3.常见的园林小品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3.1亭
亭台楼阁是最多见的园林小品,从古代到现代园林都这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城市园林绿地中最多见的供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 它适宜布置在水际、山巅、桥头、路旁。①从亭子的平面形状分有圆亭、方亭、三角亭、五角亭、六角亭、扇亭等;②从屋顶形式分有单檐、重檐、三重檐、攒尖顶、平顶、歇山顶、卷棚顶等;③从布设位置分有山亭、半山亭、水亭、桥亭以及靠墙的半亭,在廊间的廊亭,在路中的路亭等。亭的布局既可单独设置,亦可组合成群。如:与欧阳修有关的醉翁亭、以白居易诗命名的陶然亭、与《山行》有关的爱晚亭等。
3.2榭
《园冶》上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意思是说,榭这种建筑是凭借着周围景色而构成的,它的结构依照自然环境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式,而我们现在一般把“榭”看做是一种临水的建筑物,所以也称“水榭”。在城市中“榭”一般以水榭居多,而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水榭,中国园林有三类,其中又以江南园林最为闻名,其建筑精致,风格明媚秀丽,而江南又以水为主,又以水榭点缀园林整体。如:上海虹口公园水榭、 桂林溶湖中的圆形水榭等
3.3廊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被广泛应用, 其作用除遮荫防雨、供休息外,还有分隔空间和导游功能。在景观作用上,通过长廊及其柱子,可作透景、隔景、框景之用,使空间景观富于变化,起到廊引人随、移步换景、并对园林中的景色起着重要的组织烘托的作用。我们把亭台楼阁看做“点”,那么廊我们就可以看做“面”在烘托整体景色中,廊起着沟通,连接景色差异,调和色调的作用。如北京颐和园画中游爬山廊、广州碑林爬山廊等。水边建廊,廊基一般紧接水面,廊的平面也大体贴紧岸边,尽量与水接近;水岸自然曲折时,可沿水边成自由式布局, 廊基也用自然式驳岸处理。在廊的两柱间设置座椅,可为游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供展出书画、石刻的廊式建筑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便参观者有一定的观赏距离。
3.4园灯
园灯的设计应做到造型美观、装饰得体,其造型布局与所处的环境必须协调统一。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位置的审美要求,选择园灯的造型、照度、色彩以及制作材料,是园灯设计的基本要求。园林中的灯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三类,即照明灯、庭园灯和装饰灯。园灯的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一般布置在喷水池,入口,花坛,道路两旁,创造不同的环境氛围,将夜色中的美景烘托出来。在园灯的选择上,要注重场合,在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设计中,园灯的亮度,位置就要发生变化,在江南园林的设计上,就要符合江南的婉转优雅,园灯的亮度与形状就要不同于皇家园林。
3.5刻字碑
刻字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理念,将中国的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雕刻艺术相结合。是园林整体或园林部分的主题。如山东曲阜的孔林就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石碑,山东的泰山有许多刻在悬崖上的历代君主的书法遗迹。
4.结语
园林建筑小品虽然是小型艺术品,但往往却是园林整体中的点睛之笔,以其深厚的文化艺术气息,主导着这个园林,使他们成为园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折射出园林整体的设计布局,充分发挥了园林建筑小品的艺术作用,体现出园林建筑小品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佳明.园林景观设施小品的设计要点综述[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
园林绿地设计 篇12
1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中低碳设计的现状
城市园林绿地的概念建立在充分认识绿地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是对绿地的一种广义的理解,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
然而, 在当今的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有悖于低碳原则的设计值得所有的设计师警惕。过分追求精致化的园林导致园林景观的高维护率, 植物种植时过于追求其观赏性而忽略其生态性;大量兴起湿地公园的建设, 却只关注于其游览观赏性而忽略其真正的生态价值;不合理的材料使用, 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远低于设计预期。这些无疑都降低城市园林绿地作为“碳汇”的功能。
2 绿地的概念
凡是种植或生长有植物的地块都可称为绿地。广义地说.可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 如林地、农田、果园、菜地、草原等。我们所用的“绿地”概念是指城市中种植树木、花草的地块。城市绿地是多样化的。
园林与绿地属同一范畴.所含组成要素基本相同。其功能作用也是一样的, 都有山水地貌、栽有植物和有一定的建筑及交通等设施。以其组成绿色植物为主体的自然境域, 用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等。
园林与绿地的区别在于园林是经艺术创作而成的优美自然环境, 是供人们游憩的境域, 它的功能不仅是保护和改善环境, 使空气清新、卫生清洁、环境宜人外, 还要有优美的景观.要达到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的境界。此外, 还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使游人在其中能够休息、娱乐、锻炼、交流, 尽享大自然的诱人魅力。起到解除疲劳、消除烦恼、促进身心健康、振奋精神的作用。
绿地包含的面比较广, 各种类型绿地的功能目的也不完全一样.绿地的大小相差悬殊, 大的如风景名胜区。小的如街头绿地。绿地的设施内容、质量相差也很大.内容丰富的如各类公共绿地梢美的如名胜古迹园林.功能单纯的如卫生防护林带、道路交通绿地等。
就所指范围来讲。“绿地”比“园林”广泛“园林”必可供游憩, 必然属绿地;但“绿地”不一定都是“园林”也不一定都可供游憩。所以“园林”是绿地中内容丰富、设施质量与艺术标准较高环境优美, 可供游憩的部分。城市绿地既包括环境和质量较高的各类公园、街道绿地、林荫道等的公园绿地;也包括公共建筑、工厂、仓库、机关、部队营院、车站、码头、医院、院校、幼儿园、居住区绿地等单位的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以及郊区风景名胜区等的其他绿地。
3 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目前, 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 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 也即风景。这种美学的主要表象在以下几点:
3.1 色彩美
植物的花、果、叶、干具有备种不同的色彩, 如白色、红色、黄色、绿色等各色齐全, 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季节气候的变化, 使植物呈现出四时之景, 春季嫩绿、夏季翠绿、秋季金黄、冬季孕育着来年的新绿。
3.2 形态美
不同植物的种类树种的形态是不同的, 如银杏、枫香、红枫、红花根木、黄护、样树、金叶女贞等树形差别显著。同一种树木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所长成的形态各有其貌。繁多的树木种类千姿百态, 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感。园林设计师在进行不同树种配植时, 很注意树木的形态特征, 有人将树木形态分为树干和树冠形态。树干形态有直立干 (白杨、水杉、梧桐、大王椰子、竹类等) 、并立干 (一般阔叶树) 、丛生干 (南天竹等灌木) 甸甸干、爬行干 (甸地柏) ;树冠的形态有圆球形 (栾树、槐树) 、圆锥形 (雪松、冷杉、云杉、水杉等) 、尖塔形 (塔柏、圆柏等) 、卵形 (悬铃木、毛白杨、玉兰等) 、柱形 (木麻黄等) 、伞形 (合欢、赤松等) 、杯形 (棒树、桃树等) 、球形 (樱花、梅、石楠、海桐、黄杨等) 。除此以外, 有些树木根的形态也具有美感, 如榕树板根和裸露在岩石和水中树木的根, 突出的根态, 给人以强烈的力感, 体现生命顽强不息的精神。
3.3 风韵美
亦称内涵美。它既是香、色、姿三方面的结合, 又体现树木的风姿。如果拿一个人来形容的话, 风韵指的是风度、气质。对树木来说, 则指的是树干、树冠、花、枝、叶、果的比例、生姿和颜色是否协调, 只有协调才有神韵。自古以来, 人们在观赏树木的同时, 还往往产生许多生动而贴切的联想, 赋予无情之木以有情之意。这在我国诗词、神话、歌赋及风俗习惯中表现尤为突出。王维所写的“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作者就是以红豆来作为忠贞爱情象征的。在长江流域的冬季, 当自然界里许多生物销声匿迹的时候, 唯有松、竹、梅傲籍迎雪, 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 用来比喻人类的顽强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把三者外形和气质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突出了树木的神态和风韵, 从而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
4 城市绿化的重要环节
城市绿化主要包括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四个重要环节:
4.1 城市绿化规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城市绿化的实体规划, 即列人城市总体规划的绿地系统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 以及各类、各级城市绿地的发展标准和规划等;另一是城市绿化的工作规划, 即实现实体规划目标的组织、资金、物质条件、技术准备、保障措施、实施步骤等规划。
4.2 城市绿化建设同其他工程项目建设一样, 也有立项、设计、
审批、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程序, 其不同的是绿化工程项目还有绿化种植成活、生长达到设计要求, 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其中问题更复杂一些。
4.3 城市绿化的保护包括对城市生态环境、自然地貌、植被、物种的保护, 其中最为直接的是对城市绿地和绿化成果的保护。
5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中的低碳元素
5.1 城市湿地景观的营造
湿地由于其多处于厌氧环境下, 土壤多富含有机质并堆积形成泥炭层, 可以更好的起到固碳的作用。但另一方面, 湿地的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 人的干预对其影响较大, 一旦湿地环境遭到破坏, 不仅其固碳作用减弱, 而且其原有的碳会逐渐的氧化分解。所以在现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该保护现有的湿地, 使其免遭破坏, 保证其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5.2 生产性景观的应用
生产性景观通常既可以起到装饰性景观的效果, 又可以提供能源或粮食作物, 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家庭园艺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这些景观多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既显人工之美又显自然之美。
6 结束语
公园绿地是城市游憩职能的重要地域, 同时又是健全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绿地属于城镇建设用地, 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它是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更多的关于低碳设计的探索, 使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真正地融入低碳设计中。
摘要: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人口密集, 工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特别是随着社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生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这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污染和一系列失衡间题, 而且使城市密集的人群失去适宜生存的基本条件, 因此必须运用城市绿化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低碳元素
参考文献
[1]刘卫斌.园林工程[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刘卫斌.园林工程[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园林绿地设计】推荐阅读: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06-17
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07-06
园林绿地建设05-23
园林绿地设施09-25
园林绿地工程09-27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07-06
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08-06
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性09-27
绿地设计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