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2024-07-06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共12篇)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篇1

1 引言

园林绿地景观从施工完毕到最佳观赏效果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景观形成过程可称之为园林景观形成期或景观培育期。这个时期的养护管理不单纯是简单意义上的浇水、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 而是一个促进充满生机的生态艺术品完善的一个动态过程管理。因此, 除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外, 还应包括园林景观效果的完善培育, 生态环境的完善培育及生态因子的导入等几个方面。

2 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其作用除了固定植物体外, 还担负着为植物提供养份、水份的功能, 因此土壤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植物体的固定, 还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及繁育。也可以说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的形成及生态效益的发挥。所以说这个时期的栽培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土壤的管理, 即把土壤管理成能够满足其上面所栽植物体生长需求的土壤。虽然在设计施工时尽量做到适地适树,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立地条件、机械碾压、工期等, 致使园林绿地竣工后的土壤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景观培育期需对某些区域的土壤做进一步的改良或改善管理, 最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适地适树, 从而使土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土壤条件能做到在固定植物体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以满足其生长繁育的要求呢?一般来说, 当土壤中大小孔隙同时存在, 且总孔隙度在50%左右, 而其中非毛管孔隙占1/5~2/5的情况下, 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持水能力比较协调[1]。

2.1 树穴土整理

这个时期的树穴土壤整理对以后的养护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以后树木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 早日发挥各种效益, 在接手管理初期, 就应当对所有的树穴统一进行一次整理。对埋植过深的树木, 应将多余的土壤清理掉, 个别情况应将树木挖出后重载。因埋植过深, 不仅不利于地温提升, 同时还影响根部的呼吸作用, 若不及时处理, 将会影响树木根部生长及对水分养分吸收功能, 从而最终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轻者造成生长不良, 重者则逐渐死掉;树木埋植过浅, 同样影响其根部的生长及各种功能的发挥, 因此对于埋植过浅的树木, 则应对根部进行覆土, 将裸露的根部覆盖, 同时将整个穴底抬高, 重新作灌水土堰。这样不仅增强了对植物体的固定, 还使根系的各种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2.2 深翻熟化

对重点布置区域或重点树种还应适时深耕, 以满足树木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对肥水热的相应需求, 从而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深翻时间, 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因这时地上部分生长基本停止或趋于缓慢, 同化产物消耗减少并已经开始回流积累, 深翻后正直根部生长高峰, 伤口容易愈合, 亦容易发出部分新根吸收和合成营养物质并在树体内进行积累, 有利于翌年的生长发育。深翻后经过冬季, 亦有利于土壤积雪保墒及风化。深翻的深度与地区、土质、树种及砧木有关。粘重土壤深翻宜深, 沙质土壤可适当浅耕, 下层有板结层或地基等残存物时, 深翻深度以打破此层为宜, 这样不仅利于渗水, 还可在干旱季节利于补水, 即在干旱时不能及时浇水的情况下, 树木根系能够从土壤的较深部位吸水, 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从而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 需深翻区域的深翻深度与广度, 最好比该区域的植物根系的分布层稍深稍远一些, 以促进根系向横向及纵深生长, 扩大根系吸收范围[2]。进行土壤深翻时, 深翻深度可参照植物正常繁育对土层厚度的最低要求:小灌木45cm、大灌木60cm、浅根乔木90cm、深根乔木150cm[3]。实际操作时可比此稍深一点。深翻需结合施肥时, 为防止土壤板结, 最好施有机肥。对绿地中易积水部位应及时补设排水设施, 并对因积水而造成的土壤板结及时进行深翻松土, 以恢复土壤正常的结构及功能。

2.3 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

利用有机物或活的植物体覆盖土面 (如树皮、木屑、地被植物等) , 可以防止或减少水分蒸发, 防止尘土飞扬, 增加土壤有机质, 调节土壤湿度, 减少杂草生长, 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地被植物可以是紧伏地面的多年生植物, 其作用除覆盖防尘外, 还可以增加园景美观, 又可占据地面竞争掉杂草。对地被植物的要求应做到:适应性强、有一定的耐荫力、覆盖作用好、与杂草的竞争力强, 但与树木矛盾不大,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常用的地被草本有:石竹类、萱草、酢酱草、鸢尾类、麦冬类、玉簪类等。木本有:地錦类、扶芳藤、常春藤、地被月季等。

3 景观效果的完善和培育

由于园林绿地的建设常常受某些条件的制约, 特别是施工期限及植物材料的制约, 从而使刚刚建成的园林绿地景观效果不够理想。这就需要高素质的养护管理人员在进行正常养护管理的同时, 及时对某些景观组织不当之处进行调整, 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或在以后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逐渐地进行完善恢复 (特别是修剪过重的大规格苗木或需长时间修剪整形的特型树种) 。

3.1 不当之处的调整

不当之处的调整主要指园林植物配置方面, 施工时因各种原因致使景观组织不到位的, 应根据该区域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在整个景观培育期逐步进行调整。

3.1.1 施工时为见效快而密植的部分

此部分应据该树种生长快慢及树木本身的特点及该区域的景观要求, 在不影响过渡性观赏效果的前提下, 应逐年进行疏苗, 直至满足其成年期所需的相应生长空间, 从而使苗木的体量及形态达到应有的观赏效果。

3.1.2 立地条件不适应的树种

立地条件不适应的树种, 情况主要有两种, 即树种对土壤条件不适应及树种对气候条件不适应。对土壤条件不适应的, 应对立地土壤进行更换或改良;对气候条件不适应的, 应将树木移栽至小气候条件能够满足该树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中去。在养护管理过程中, 对立地条件不适应的树种, 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做到适地适树。这样不仅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同时也有利于园林景观效果的形成。

3.2 不足之处的补充或完善

3.2.1 造型植物的管理

理想的园林植物造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它是有生命的植物体, 是不断生长和变化的, 因此对造型植物的管理需要养护管理人员根据该树种的生长特点及造型要求, 经过长期精细的技术管理和艺术加工而逐步形成的。 这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美学素养, 园林植物造型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贯穿于整个养护管理过程之中的一个景观逐步完善的过程。

3.2.2 精细部位的管理

对园林绿地中精细部位景观效果没做到位的地方, 需及时进行景观效果上的补充和提高。由于园林工作的特点,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在细部处理上很难设计到位, 从而施工效果也相应受到影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养护管理的过程中, 依据园林审美的要求和特点对现有景观再做进一步细化补充。

3.2.3 修剪过重的大树管理

对于栽植时为保成活而修剪过重的大树, 这个时期的管理, 除加强栽培管理外, 还应根据该树种的生长习性及树形特点, 采取适当措施对树形做辅助性的调整和促进, 使其早日呈现其应有的景观效果。

可以说一个好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师要把其管理的园林绿地当作一件有生命的生态艺术品来对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艺术美学素养, 只有让这样的技术人员去管理, 才能把真正意义上的园林景观绿地管理到位。对这个时期的园林绿地进行的管理是一个生态艺术景观再造及完善的过程。

4 生物多样性的培育及生态元素的导入

在当今社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高楼大厦不断增多, 硬化面积不断增大。大规模城市建设的结果是人类把自己给孤立了。城市长大了, 原有的生态系统却破坏萎缩了。地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了, 地下的生态环境也破坏了。有没有觉得我们在仰望高楼大厦惊叹其壮观的同时, 是否也觉得有些茫然。此时我们的建设者们是否应静下心来俯视一下此环境生态能力的低下与残缺。现实既然如此, 我们园林工作者作为环境建设的最后收尾者, 能否在此基础上尽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在园林绿地管理这最后一个环节上尽最大努力, 去促进园林绿化环境生态效益的发挥及功能上的完善呢, 我们能否把生物多样性培育及生态元素导入纳入到园林绿地管理中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

4.1 生物多样性的培育

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 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除把现有园林植物管理好及在此基础上将园林景观补充完善之外, 最重要的莫过于生物多样性的培育。这个时期的生物多样性培育的主要任务在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如何改进目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措施应该是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的关键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时, 应做到尽量不用农药, 培养或引进天敌, 做到以虫治虫。改变以往的见虫就打, 见虫就灭的传统防治方法。对于某些对树木危害不大的虫类, 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 是否能给其一个在园林绿地中生存的空间, 这样做不仅保留了此物种, 同时还会引来多种天敌, 从而丰富物种的种类。对于影响景观效果、妨碍游人活动需要除掉的虫类亦应少用农药多用人工防治, 以避免用农药在消灭此类虫害的同时对别类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在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 可以有效地促进园林绿地中生物多样性培育。

4.2 生态元素的导入

生态元素的导入, 即在相应的绿地中划出相对封闭的空间, 给飞禽走兽营造一个安宁的生存环境。或在已营造好的环境中人为的放入一些适合在此生存的动物。如能这样做的话, 将对生物多样性的培育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5结语

园林绿地景观形成期的管理从完整的意义上说, 是一个以栽培管理为基础, 以园林艺术审美为指导, 来促使充满生机的生态艺术品完善的过程。这个时期的管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配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及艺术审美素养的人员担当此任。从而使园林绿地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管理后, 以期达到应有的景观效益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3]天津市园林管理局.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篇2

管理情况材料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海拔及降水

德令哈市位于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温暖气流受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和昆仑山的阻隔,难以进入境内,平均海拔2980米,区域总面积324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因而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暂较热,秋季多雨早霜,冬季寒冷漫长,属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风沙大,气候变化剧烈,日照长,积温高,昼夜温差较大,自然灾害频繁,干旱、风沙、冰雹、洪水、霜冻时有发生。

德令哈市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山区降水,高山融雪和融冰水,由于盆地特殊的地质构造,河流为内陆河水系。发源于高山的河流,在地表显露一段后,随之渗入地下,雨季河床中有水,而其他季节河床中无水。为解决德令哈市城区绿化林地灌溉困难,在巴音河畔修建提灌站3座,安装32千瓦电机水泵3台,修建灌渠总长70千米,适时对市区绿地进行灌溉,保证树木的成活。

2、植被类型 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部分植物矮小,适生的造林树种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青杨、旱柳、小叶杨、速生杨、新疆杨、和榆树等,灌木类主要有梭梭、白刺、柽柳、沙棘、高山柳、枸杞、金露梅、驼绒藜、锦鸡儿、盐爪爪、猪毛菜、麻黄、假木贼等,草木类以禾本科为主,主要有藜科、菊科、莎草科、豆科、十字花科等百余种。抗逆性强的有猪毛菜、盐爪爪、芨芨草、草熟禾、针茅、冰草、披肩草、蒿类、萎陵菜以及麻黄等。历年来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为青杨、旱柳、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新疆杨、河北杨等乔木和枸杞、白刺、沙棘等经济灌木,牧草种以禾本科和藜科为主。

目前,德令哈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4%,植被覆盖率达到28%,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到6840亩,人均绿地面积达6.4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48%,有效地改善了德令哈市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期工程已经竣工,生态环境及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城市水系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体现了“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文化特征。2009年德令哈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1年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城市”。

德令哈市“十二五”林业规划为: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城市绿化面积达2.25万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

二、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情况

德令哈市园林绿化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体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园林绿化事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慢到快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德令哈的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定位为“西部园林城市”,努力建设“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围绕创建“西部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我们以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努力构筑以城区绿化为骨架,郊区绿化为依托,东、西出口为背景的生态环境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展了“新建增绿、整治扩绿、拆墙透绿、庭院补绿”的四绿工程建设活动,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德令哈市园林站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和精心创造下,描绘出一幅幅青山环抱、绿树映衬、碧水长流的崭新画卷。先后建成了奥运广场、中心广场等5个广场,建成小游园、街头绿地等30余处,全市道路基本实现了绿化,栽植各种乔、灌木2000万余株。建成长江路、站前路等一批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园林式样板路,依托巴音河河道治理,着力打造巴音河两岸绿色景观群,初步形成了以公园绿地绿化为中心,道路绿化为骨架,环城防风林带为屏障,庭院绿化为依托的生态环境绿化格局,提高了绿化水平,改善了 城区生态环境,到至今累计投资1.4亿元,园林绿化工程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三、科学管护

城市园林绿化是“三分种、七分管”,是确保绿化成效的有利手段,在绿化管护体制中,我们坚持走两条路:首先实行按街道划分区域,划片承包,定人、定岗的岗位责任制,实行考评制,成绩与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其次绿地管养市场化,即招标养管制,确定养护标准,吸收具有一定园林养护资质的单位,实施绿地养护管理;第三组建了园林执法队,根据《德令哈市园林绿地管理办法》,强化了园林绿化监察,加强对伐、移树木的管理,遏制乱砍滥伐树木等毁绿占绿现象,有效促进城市绿化建设成果。目前,我市树木成活率达85%。具体管护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冬季阶段

十二月、一月、二月为树木休眠期,主要养护管理工作: ①整形修剪:落叶乔、灌木在发芽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修除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建筑物的枝杈。

②防治病虫害:焚烧落叶。

③堆雪:下大雪后及时堆在树根上、增加土壤水分、但不可堆放施过盐水的雪。

④巡查维护:加强巡查维护,依法处理各种有损绿化美化的行为。要及时检查网围栏等设施。⑤检修各种园林机械,专用车辆和工具,保养完备。

2、春季阶段

三月、四月,气温、地温渐升高,各种树木陆续发芽,展叶,开始生长,主要养护管理工作:

①修整树木围堰、塄坎,进行灌溉工作,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②施肥:在树木发芽前结合灌溉,施入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

③病虫害防治:本月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蚧壳虫、刺蛾等开始活动,采用喷洒农药及人工刮刷等办法防治。

④修剪:在冬季修剪基础上,剪除干枯枝条,进行剥芽去蘖。

⑤拆除防寒物。⑥补植缺株。⑦维护巡查。

3、初夏阶段

五月、六月,气温高、湿度小,树木生长旺季,主要养护管理工作:

①灌溉:树木抽枝展叶开花,需要大量补足水分。②防治病虫:蚜虫、蚧壳虫、刺蛾及由此引起的煤污病进入盛发期,喷洒农药及人工刮刷防治。

③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可采用根灌或叶面喷施,注 意掌握用量准确。

④修剪:对乔灌木进行剥芽、去除干蘖及根蘖,修剪灌木绿篱及草坪。

⑤除草:在绿地和树堰内,及时除去杂草。⑥维护巡查。

4、盛夏阶段 七、八、九月高温多雨,树木生长由旺盛逐渐变缓,主要养护工作:

①防治病虫害:花叶病毒、根腐病等病高峰,采用宁南霉素、多菌灵防止侵染,同时做好其它病虫害防治工作。

②中耕除草。杂草生长旺盛,要及时拔草,灌溉或雨后中耕。

③修剪:对树冠大、根系浅的树种采取疏、截结合方法修剪,增强抗风力配合架空线修剪和绿篱整形修剪。

④扶直:支撑扶正倾斜树木,并进行支撑。⑤维护巡查。

5、秋季阶段

十月、十一月气温逐渐降低,树木将休眠越冬。①灌冻水:树木大部分落叶,土地封冻前普遍充足灌溉,注意排水。

②防寒:对不耐寒的树种分别采取不同防寒措施,确保树木安全越冬。③施底肥:重点地块在树木休眠后施入有机肥料。④病虫防治:树木涂白。

⑤补植缺株:以耐寒树种为主进行补栽,在封冻前完成。⑥维护巡查。

⑦清理枯枝树叶干草,做好防火。

⑧翻地:对绿地土壤翻地,暴露准备越冬的害虫。

四、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虫害及发生地点:

卷叶蛾:发生面积360亩,发生在青年林。

杨干透翅蛾:发生面积600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420亩,中毒发生面积180亩,有虫株率45%,发生在西海公园、青年林、冷湖路、滨河路、巴音河河滩、四号电站裕祥公司、州林技站苗圃、市林业站苗圃。

柳蚜、棉蚧危害旱柳58.9亩。中度发生面积18.6亩。主要在格尔木路、乌兰路、柴达木中路、祁连路。

皱叶、花叶病、根腐病:发生面积962亩。主要在新体育广场、长江路、黄河路等其余道路为轻度。

(二)防治措施

根据“防治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在林业有害生物重点发生区内,进行全面调查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协调运用生物、人工和化学等各种措施,降低虫害密度,缩小发生面积和范围,保持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做到“成片治理,重点控制,保护全面”,切实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蔓延及危害,实现“有害不成灾”的目标。

主要防治措施有:

1、生物、化学防治:灭幼脲、苦参碱、阿维菌素、树乐、多种微量元素胶囊,宁南霉素及树木涂白剂等。

2、使用化学药剂喷药时应细致的喷布周到,应使它均匀的覆盖在被保护的植物器官表面。施药时间要结合病虫害流行的短期预测进行。喷药时应尽量喷洒叶背及幼叶。

3、人工防治:焚烧落叶、人工刮刷结合进行。

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分析 篇3

关键词:园林,绿地,规划,道路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 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 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 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3.2 园路的布局

3.2.1 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3.2.2 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 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3.4.1 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3.4.2 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3 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4.2 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4.3 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4.4 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5 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5、结束语

5.1 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

5.2 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浅谈园林绿地养护管理 篇4

1 园林绿地养护的内容

绿地是城市的生态基础, 绿地的养护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园林绿地的养护, 主要指植物栽植成活后不间断的植株管理工作, 可分为日常保养工作、周期工作。日常保养工作指几乎每天都需进行的或每年进行的密度较大的工作, 如浇水、清除残花黄叶、除杂草、园林保洁等。周期工作是指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当植物生长到某一阶段进行的工作, 一般间隔期较长, 如修剪、中耕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2 园林绿地的存在问题

2.1 建设投资多, 管理养护投资少

近年来, 政府、企事业单位对绿化工作越来越重视, 并且把绿化工作当作环境改善、形象提升、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工作和目标。在人、财、物方面投入较大, 增加了大量绿地面积, 但在绿化养护管理经费上却投入很少。如有些单位和企业养护队伍不专业,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没有有效利用节水灌溉措施, 缺乏必要的养护工具、病虫害防治器械和药品等, 给后期养护带来诸多不便。

2.2 养护理念落后, 养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地区园林绿地养护还是以单位管理为主, 责任科室负责巡查, 发现问题再派工给临时工进行养护, 因此养护管理比较被动, 未形成规范性养护制度。

2.3 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尚不健全, 缺乏可实际操作的考核目标

不同的绿地应该有不同的养护管理的技术规范和目标, 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规范来加强养护管理工作的落实。再比如病虫害防治指标, 被害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 防治率100%。目前世界园林以生态化为主流, 昆虫系统的平衡, 有其科学的界定与指标。主观单纯从景观出发去制定标准, 本身就是错误的。依照病虫害世代与危害程度的不同, 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综合防治, 才是目前普遍可采取的措施。

2.4 缺乏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相关具体指导

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一是从观念上认为养护管理是一项简单、低级的重复劳动, 不需要专业的队伍和专门的技术人员, 聘请大量下岗职工、周边廉价劳动力不经过培训进行绿化养护, 导致技术人员缺乏, 养护管理技术差、水平低, 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缺乏专业人员对养护成本、养护工作效率的指标核定。日常养护的组织计划中需要核定人、物、机械, 便于具体安排工作日程和机械人力配置。

3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树立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养护理念, 呼吁社会增强爱护公共绿地的意识

城市绿地是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并且各地、各单位的资金、技术力量、环境等条件均不同, 因而在绿地养护时, 应做到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 根据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为该地该单位服务, 以取得支持和理解, 维护最佳的绿化效果。加强对市民爱绿护绿意识教育, 培养爱护绿地、保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把创建园林城市变为市民的强烈愿望和自觉行动。

3.2 建立专业化的园林绿地养护队伍

绿地养护是一门科学技术, 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则是做好绿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专业化的队伍, 才会对各类绿地养护技术和标准熟悉, 遵守技术规程, 熟悉各种植物的习性, 也才会将各种养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因此在今后的养护管理中, 注重在职职工包括临时工的专业培养与学习, 在招工过程中以园林相关专业毕业生为主, 增强单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

3.3 改变“重建设、重施工、轻养护”的错误观念, 从根本上认识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提高社会公众爱护绿地意识的同时, 还要改变和提高某些领导的认识, 不能仅仅对建设、施工给与高度的关注, 还要高度重视后期的养护管理。从根本上认识到后期养护管理是确保和延续园林绿地成果的最重要和唯一的途径。相关部门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的“高度重视”, 还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从人力上、技术上、资金上多给予“重视”, 要把“三分种, 七分管”的方法真正地贯彻到底。

3.4 采用科学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

(1) 科学防治病虫害,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2) 做好修剪与整形工作, 整形修剪是体现造景意图、体现特色的关键养护措施。 (3) 做好灌溉与排涝工作, 适宜的水分是绿化植物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最重要因素。 (4) 及时更新补植, 一要及时对被损坏的绿地进行恢复并采取防范措施, 以防再被损坏;二要更新花坛、花块、花团中的花卉, 使之不仅长势好, 而且景色经常有变化;三要对老化、退化地被不断地逐步更新。 (5) 及时清除绿地上的杂草和垃圾, 保持绿地干净整洁。 (6) 做好施肥工作, 要结合具体的养护对象及其生长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7) 及时维护设施, 机具设施的完好是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8) 做好协调工作, 绿地养护属于公用事业, 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 因此, 要协调好单位内部各岗位、各环节的工作, 使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两个轮子”都在各自正常的轨道上规范运行;另外要协调外部城管、环卫等部门, 争取得到兄弟单位更多的理解、支持、配合。

3.5 采用全面科学的养护方法

3.5.1 理论指导法。

理论指导法是指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绿地养护的方法。这种方法较科学、有效, 要求养护作业人员特别是组织者、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本地区域的理论成果。

3.5.2 经验操作法。

经验操作法是指根据操作人员、组织者、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进行养护绿地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便捷、实用, 对一些情况变化, 如新的植物种类引入、气候异常导致病虫害发生等情况、景观需求发展变化时, 要权宜应变。

3.5.3 现场观测法。

现场观测法是指通过深入现场进行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等器具观察, 有时还辅之以一定的检测, 从而实施绿地养护的方法。这种方法较直观、有效, 只是对养护作业人员尤其是组织者、技术人员的要求高, 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能够对一般性的问题作出正确决断, 如通过现场对病虫的识别, 从而采取防治措施等。

4 结束语

科学的园林综合管理, 应根据园林植物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才能养护得当、养护得好。只有掌握园林养护技术的园林工作者, 才能承担起实际养护任务。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地具有生态、审美、游憩三大功能, 给人们以回归自然的享受, 也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现对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进行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市绿地管理的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威.浅谈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J].民营科技, 2011, 08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篇5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巩固和不断提高奥

运绿化美化成果,逐步把首都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为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奠定 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我市城市绿地养护工、料、机、运等方面的投入进 行实际调查,对各区、县城市绿地养护经费的投入情况和养护成本进行 实际测算,并与国内多个城市绿地养护投资标准进行比对,在充分征求 各区、县政府及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现就我市城市绿地养 护管理投资标准提出如下意见:

一、依据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和《北京市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等级质量标准(试行)》,我市城市绿地养护定额投资标准为:

特级绿地养护管理为15元/ m2•年;

一级绿地养护管理为9元/ m2•年;

二级绿地养护管理为6元/ m2•年;

三级绿地养护管理为4元/ m2•年。

二、此投资标准包含绿地养护管理作业过程中的直接人工费、水

费、农药费、肥料费、机械费、运输费、综合管理费,但不包含下列费用:园林设施(栏杆、座椅、果皮箱、园路、灯、牌示、园林植物防寒和防盐设施等)运行及维护费;应时花卉和植物造型等花卉摆放和绿地更新改造费用;园林绿化应急抢险及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普查等应急处置费用;绿地内古树名木养护费;苗木因调整、维护而发生的土建材料费;新增苗木、花卉等材料费,疏植苗木处理费。

此标准为不同等级绿地内植物养护管理的基本费用,由于城区

与郊区之间、各区县之间绿地养护管理的难易程度、技术要求、管理标准等方面各有不同,各区、县应结合本辖区的绿地养护管理实际情 况参照执行。

三、各区、县要切实落实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经费,建立健全绿地管理长效保障机制,以确保首都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健康稳步地向前发

展。

园林精品绿地效益分析与评价 篇6

【关键词】园林;精品绿地;效益;措施

1 建设园林精品绿地的目的

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几年,各地区对道路及绿地的绿化量都以“量大色浓”为重点,使绿化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的增加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脚步,急需我们精益求精,提升绿地档次,因此,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商业内涵、拓展旅游发展,便成为建园林精品绿地的主要目的。

2 园林精品绿地的功能及其效益

2.1 主要功能

(1)提升绿化档次、打造景观亮点,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从而带动经济效益增长;

(2)美化城市绿地、提供游览、休息场所,商业、旅游活动场地等功能;

(3)减轻污染,降低噪音,保护环境;

(4)调节气候。

2.2 效益

(1)经济效益,园林精品绿地建设为各种经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搭建了平台,从而得到直接的货币收入;

(2)社会效益,即园林精品绿地既满足了人们陶冶情操的需要,也起到了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的效果;

(3)环境效益,也就是园林精品绿地建设使人们从“模糊绿地”到“城市品牌示范绿地”的形象转变,加深了城市整体大气的深刻印象作用。

3 园林精品绿地效益分析与评价

园林精品绿地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更有经济效益。园林精品绿地建设对开展各种活动,提高环境质量,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功能效益。近几年,承办世园会、打造园林城市、創建文明之都、2013全运会等一系列活动在沈阳相继开展,加强了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绿化覆被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获得了“园林城市”殊荣。今年沈阳又提出改造原有绿地,建设精品园林的方案,从而精细化管理,使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优质环境,其效益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可见,园林精品绿地建设已经逐渐被认可,它在发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发挥其经济效益。

4 提高园林精品绿地效益的主要措施

4.1 规划设计

提高精品绿地的关键在于规划设计。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布局和绿地规划,大部分由城市规划部门编制。新建绿地时,明确建设精品绿地的方向和重点,不但可以减少绿化建设上的投资指标,避免反复浪费,同时能更好地发挥精品绿地的功能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改造或提升原有绿地时,应因地制宜地规划,从而提高园林绿地的效益。

4.2 贯彻以植物造园为主的办法

新建精品绿地时,以人为本,通过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形成稳定的复合生态结构,适当点缀能够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园林小品,展现现代城市的景观艺术。改造绿地时,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调整现有绿化配置,进一步丰富植物品种,栽植像五角枫、卫矛、山杏、蒙古栎、稠李等抗性强、树态优美的北方景观树种,精心搭配,注意增加景观的色彩变化,通过采取花灌木群植、草本花卉混播等形式提高景观的观赏性。总之,植物造景不但投资少、效益高,而且也是提高园林绿化效益的根本途径。

4.3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精品绿地建成后,它的功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管理水平。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管理不善,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其生态效益是很低的。应该按照沈阳绿化管理标准的相应等级要求进行精细管理,注重病虫害防治,不断强化管理力度,提高养护水平和管理档次,力求在达到相应管理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打造一流精品绿地。

4.4 建立法制观念

关于具体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我国虽没有统一规范和管理的办法,但各地区有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及绿化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标准”,按当地园林绿化工程审批及验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技术鉴定程序等。同时提高全民意识,人人护绿,从而使精品绿地建设发挥更大效益。

5 结束

建设园林精品绿地,提高绿地效益是今后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在精品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过程中,要根据影响因素对症下药,使城市精品绿地系统稳定健康增加,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而使精品绿地在维持良好的城市景观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杰.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J].北京农业,2011(15)

[2]王巍.城市园林绿地效益及其规划设计[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3]杨凤梅,万骏南,朱玲.试析城市园林及其综合效益[J].企业经济,2008(12)

园林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探讨 篇7

1 园林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绿地上被踩踏出一条条“近道”,地被植物受到破坏。这些近道的产生跟设计上没有考虑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关系,笔者认为,如果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引导,这些近道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一道低矮的艺术化的栏杆或是一块有着亲切提示语的标识牌。

(2)绿茵草坪却有很多“秃顶”,以致出现黄土见天。草坪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绿化形式,其开阔、平整、富有弹性,犹如天然地毯。但是草坪需要精细的管理才能保持其“优美的姿态”,因草坪植物的根系较浅,耐旱能力较差,需要经常进行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修剪是保持其平整并防止老化死亡的必需管理;打孔可确保草坪植物根部有足够的氧气,正常生长。只有生长良好的草坪才具有较强的耐践踏能力,满足人们游憩和观赏的要求;而且我国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绿地面积少,草坪的使用率相当高,就更加需要对其进行精细的管理[2]。

(3)花灌木不见花或开花稀少。用于绿化的植物都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实际上却经常看到许多花灌木栽植多年不开花、开花稀少、花朵变小、色彩变淡等,失去了其应有的观赏价值。

(4)公交车站周围的绿地几乎没有能正常直立生长的植物,更无法展示其观赏价值。

(5)公共场所水池里的水受污染程度较高。

2 与国外园林绿地建设的差距

国内近年出版的很多介绍国外园林绿地的书或杂志,以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国外五彩缤纷的园林绿地。依笔者所见,这些书的畅销实际上反映了国人对园林绿地的期望和审美标准。书中的图片无一例外的向人们展现了精细管理下景观植物的美丽和整体环境的幽雅:能够供人们愉快游憩、平整、绿油油的草坪,生长旺盛、外形优美的大树,花架、围墙上的藤本植物花满枝头,水边沼泽地上鲜花盛开,秋天的色叶林鲜艳夺目等。通过仔细对比可发现,国内和国际园林绿地水平的差距除了设计水平上的原因以外,很大部分的原因在养护管理上。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致使国内园林绿地水平和国外的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如果不能在养护管理上提高水平,国内园林绿地的质量就难以取得较大水平的提升。

3 提高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方法

(1)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足够重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长期以来在很多地方都是同保洁一起进行,但是人们往往关注保洁,对绿地疏于管理。同时由于资金和专业人员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地的质量。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有关宣传部门应该将园林绿地的维护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宣传,这是每一位市民都应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应将全社会动员起来,把园林绿地当作真正的公共财产进行保护。

(3)增加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2个方面),并建立灵活的财务预算系统。当前是市场经济时期,所用的人力、机械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没有资金作为后盾,提高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水平将成为空谈。由于园林绿地的主体是植物,其生长状况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气候因素,若遇大旱或大涝之年,所需费用会有较大的增加。另外,园林绿地的人为破坏也很严重,随机性较大,需要随时随地进行修复,甚至在适当的地方进行重新设计施工[3]。因此,建立灵活易操作的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财务预算系统尤为重要。

(4)制订易于操作的管理评价体系。为判定工作的完成状况,必须制订详细、易于判定的绿地水平标准。如行道树是否有萌蘖、草坪是否修剪及时、干旱时期植物是否有萎蔫或死亡、施肥间隔时间是否合适、遭破坏的绿地多长时间得到修复、是否在某些必要位置立标示牌等。建立一套可行的管理评价和相应的奖罚体系,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可有效提高养护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园林绿地的水平[4]。

(5)同其他很多管理工作一样,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需要必要的专业知识,例如植物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因此,应该逐步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平。

4 小结

关注生存环境,不仅要关注人均绿地面积,还要关注绿地的实际质量。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后期维护,更是设计和施工建设的继续,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方面,只有提高其设计、建设、养护管理各个环节的水平,其整体水平才能得到较大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生活环境才能真正地改善。

参考文献

[1]江定钦,徐志平,阮琳.园林垃圾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堆肥对几种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园林,2004,20(8):63-65.

[2]席晓平,刘成.结合旧城改造提高城市中心区绿化指标——以衡阳市为例[J].中国园林,2004,20(8):27-28.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篇8

1 绿地土壤调查研究方法

1.1 地区自然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主流的中游。北纬45°12′至46°25′,东经126°07′至127°39′,总面积18446平方公里,总人口561.59万人,其中市区有1637平方公里,人口338万,有汉、满、朝鲜、蒙古、壮等32个民族。哈尔滨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51米,东面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西北为呼兰河、泥河流域低洼地带,松花江由市区通过。地处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长,春秋两季短,年均气温为3.6℃,无霜期140天,结冰期190天左右,素有“冰城”之称;夏季高温多雨,降雨量为600毫米,雨量集中在7、8、9月,土壤水分充分,植物生长繁茂,直到晚秋植物开始死亡,每年都有大量的植物残留在地上。市区为平原黑土区,黄土状母质,自然生长有草甸、草原植被,土壤有机质积累多,形成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层次发育显著。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选择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主要园林树木生长地。分三个树木种群(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灌木林),按五个行政区划分,每个行政区平均确定四个采样区,共确定了20个采样区。每个采样区确定3~4个采样小区,每个采样小区用土钻分别采集不同园林树木树冠投影范围3~5个样点0~30cm土层样品,充分混合后共取得样品数为60个。测定全部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p 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物理性质分析取原状土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化学性质和养分用所采样土进行测试。同时在哈尔滨市呼兰区5个样区采集耕作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和分析作为比照。

1.3 样品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

土壤质地测定采用质感法;土壤容重、孔隙度用环刀法测定;土壤p H值用酸度计测试;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的测定用土壤分析仪测定;全钾、速效钾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碱解氮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

主要的仪器设备:土壤养分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722分光光度计、PSH-3C精密级酸度计、恒温振荡箱、干燥箱、电子天平等。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质地、土壤密度和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保肥性和耕性,并最终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土壤质地反映了土壤不同粒级的颗粒组成情况,是土壤的一项重要属性。土壤容重、孔隙度等指标可以反映土壤松紧程度、土壤蓄水、透水、通气性等性能。采集的土壤样品经测定见表1。

哈尔滨城市园林树木表层质地偏重,土壤容重大,平均1.45g/cm3,土壤孔隙度小,平均为42.68%,表明土壤紧实,蓄水和通气性能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且影响降水和灌溉水的渗入和在土壤中的再分布,不利于土壤水贮存,导致地表水易形成地表径流,增加城市防洪压力。土壤渗透性对降水进入土壤及在土壤中的贮存,以及对地表径流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虽然土壤总孔隙度基本能够适应植物的生长,但与耕作土壤对比离很适宜的环境还有一定的差距。土壤p H多数在中性偏碱性,而耕作土壤偏酸性。因此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p H较耕作土壤明显增高,但从土壤酸碱性上来看基本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是由于城市土壤中常常混有建筑废弃物、水泥、砖块和其它碱性混合物等,其中的Ca向土壤中释放;另外,有大量含碳酸盐的灰尘的沉降;水泥风化向土壤中释放Ca;土壤中碳酸盐与碳酸反应形成重碳酸盐等因素,使城市土壤p H与耕作土壤差异明显。

2.2 城市绿地土壤的养分状况

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它既是土壤肥力中最容易于人为改变的因素,也是最为复杂的因素。因此城市绿地土壤要特别注意植物对养分的要求以及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的贮存与供应状况。经分析哈尔滨城市树木绿地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见表2。

2.2.1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活性。它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仅占土壤质量的5%以下,但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成分,对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影响很大,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表中可以看出园林树木下的土壤有机质针叶树种较低,而阔叶树种和灌木林下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但与耕作土壤相比略低。

2.2.2 土壤全量养分

土壤全量养分表示土壤养分的总贮存量,是土壤中氮、磷、钾各种形态养分的总量,但不能说明能够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数量。从分析结果来看,哈尔滨城市园林树木绿地土壤中全氮、全磷的含量阔叶林树种和灌木林中的含量高于针叶林树种,而低于耕作土壤中的含量。全钾量阔叶林树种和灌木林中的含量低于针叶林树木土壤的含量。针叶林树木土壤全钾的含量大体与耕作土壤相近。

2.2.3 土壤速效养分

速效性养分中碱解氮耕作土壤明显高于绿地土壤的含量,可能由于耕作土壤有机质本省含量较高,加之耕作频繁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形成较多的当季植物能吸收的氮素。速效磷的含量针叶林和阔叶林树种的含量明显高于灌木土壤,主要因为土壤p H值较高,增加了磷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释放较多的磷素形成的。速效钾的含量阔叶林和灌木林土壤的含量高于针叶林土壤含量。

3 结论

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由于人为影响严重,市政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均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经历了特殊的人为成土过程,产生了与耕作土壤不同的理化性质,概括其主要特点为:受人为践踏和机械压实的影响,地表过于紧实,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通气渗水性差;人为搅动侵入体增多,不利于绿地植物正常生长;有机质缺乏,全量养分含量偏低,有效养分不均衡,供肥保肥性差;受人为因素影响,p H值有升高趋势,从绿地类型上加以比较、分析,其各样区土壤的养分状况均低于耕作土壤。也可能是由于耕作土壤在种植时人为施肥量较多,造成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较高。

摘要:选择市区主要园林树木绿地采样调查,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园林树木绿地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主要包括绿地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评价哈尔滨城市园林树木绿地土壤肥力质量,并与耕作土壤进行对比,揭示城市园林树木绿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哈尔滨,土壤肥力,城市绿地,土壤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晓阳,方怀龙.城市绿地土壤及其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刘为华.上海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

[3]高玉娟.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

[4]史正军.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J].园林科技,2006.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篇9

绿化养护是设计的“守护神”, 是能够把设计师理念很好展现的重要工作。现代化的绿化养护工作再也不是简单的修枝与浇水施肥, 而是应该根据设计理念制定一套完善的养护计划, 有针对性的专业养护与改造相结合, 力图把设计引向更加完美, 在年复一年的养护中, 让园林绿化模式既适应发展的需要, 也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

1 影响绿地管理机械化的问题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由复杂的地形、地貌、植物、建筑等组成, 根据不同的条件需要各种各样的园林机械设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就要结合各个生产要求合理配备园林机械设备。现代城市绿化管理中最常用的园林机械设备主要有如起苗机、挖坑机、草坪修剪车、草坪修剪机、绿篱机、洒水车、修边机、打孔机、自动喷灌设备等。这些园林机械分别有不同的型号, 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目前, 北方园林绿地特点是大草坪、大模纹比较普遍, 追求华丽的色彩和流畅的造型, 并在绿地中点缀大树、乔灌木、景石等。草坪设计由于乔、灌木影响不方便修剪机械连续作业;绿篱、模纹设计宽度大, 未留出施工作业通道, 不能使用机械或造成使用不方便, 有些模纹宽度甚至达到10米以上, 修剪难度很大;部分绿地的喷灌系统设计不完善甚至不能发挥作用, 只能水车喷洒, 效率低下。这些问题都使得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很难提高, 造成了养护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养护资金的浪费。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是城市园林事业的迫切要求。在配备相应的绿地管理机械同时, 要研究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模式, 以方便机械设备的使用, 充分发挥它的技术性能, 才能提高机械的使用效果, 实现真正意义上机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 提高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的规划设计模式

2.1 草坪设计与草坪机械化修剪

草坪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修剪、施肥、浇水、打孔等。尤其是草坪修剪工作任务繁重。首先应考虑减少不必要的草坪设计, 同时草坪设计应考虑方便机械的使用。可以将乔、灌木及草地在布局上分片分区域栽植, 草地应相对集中, 以方便机械作业。另外, 在绿地边缘不适合进行修剪的区域使用覆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 包括有机覆盖材料、无机覆盖材料以及宿根花卉、观赏草等。这样不仅能提高修剪的机械化程度, 还能提高包括草坪打孔、疏草等养护工作的机械化程度, 提高效率。

此外, 草坪机械的选择应该根据草坪面积为依据, 一般2000平米以下的草坪, 可以选用手推式剪草机、2000平方米或2000平方米以上的草坪可以选用自走式剪草机, 面积较大时选用剪草车。合理的选择修剪工具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2 绿篱设计与机械化修剪

绿篱必须实现机械化修剪以提高工作效率, 绿篱修剪机械包括绿篱修剪车、绿篱修剪机等, 公路边大片模纹、绿篱修剪应采用绿篱修剪车, 一般情况下, 市面上销售的绿篱修剪车修剪高度0.2m-2.6m, 修剪跨度0.1m-2.2m, 它的工作效率是人工修剪的40倍。半自动的绿篱修剪机幅面一般为65cm-85cm, 工作效率是人工修剪的5倍。

绿篱设计必须考虑方便机械养护, 尤其是高速路、城市快速路, 一般路边的绿篱设计宽度不应超过2m, 且作为快速交通绿化景观的绿篱应该多采用直线型绿篱, 以方便机械化管理。城市普通道路以及街头绿地模纹、绿篱造型不规则, 应使用半自动化的绿篱修剪机, 为方便机械使用, 模纹、绿篱设计宽度应该不超过4m, 如果模纹较宽, 应每4m留出30-50cm的作业通道。

2.3 地形设计与机械化管理

地形设计是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 它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立体感。但是地形设计一定要考虑方便管理养护工作。园林微地形设计为方便草坪的机械修剪, 以及打药、施肥等养护工作, 坡度不应超过15度, 多层立体花坛适宜自然式栽植设计, 否则机械修剪难度大, 也容易造成机械损坏。另外, 绿化带路牙石设计应考虑不能影响机械进入和场地转移。

2.4 灌溉设计与机械化管理

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可以提高绿地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应该从绿地规划设计的方面, 研究方便自动灌溉系统使用的绿地规划设计方法。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作为向植物供水的灌溉系统, 也应当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向植物提供“精准”灌溉。所以应将草坪喷灌和乔、灌木的喷灌区别对待, 可以在绿地规划设计时, 将乔、灌木及草地在布局上分片分区域栽植, 形成乔灌木栽植群落化, 以便不同类型灌溉系统简化和方便使用, 并且互不影响。草坪部分使用自动化的喷灌系统, 喷头选用地埋式以方便其他养护管理工作。乔灌木喷灌设计使用滴灌、渗灌和涌泉灌, 并对需水量进行计算和设置, 从而形成完善的、自动化的绿地灌溉系统, 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5 提高园林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的其他途径

从规划设计入手研究减少植物修剪的园林设计模式, 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高机械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从设计上减少草坪的面积;灌木选用无须修剪的植物种类如丁香、花石榴、火棘、木槿、杜鹃、石楠、红瑞木、十大功劳等;推广自然化的园林设计模式。通过这些绿地设计模式减少城市绿地的修剪养护工作, 减轻养护管理负担, 相应的对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也是间接的促进。

3 结束语

养护管理机械化是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对于城市园林事业, 从研究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的规划设计入手, 是要解决养护管理机械化的前提问题。如果不按照这个思路, 再多再好的园林机械也发挥不了作用。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通过研究, 我们总结出提高绿地机械化管理水平的规划设计模式主要应从草坪设计;绿篱、模纹设计;地形设计;灌溉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以方便绿地养护管理机械的使用, 从而提高绿地管理效率。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将这一规划设计模式研究工作开展下去, 总结出更多更好的规划设计经验。使城市绿地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使城市绿地达到好管、好看、好用的综合优化目标。

另外, 要加大引进现代化绿地养护管理机械, 加大机械化管理普及率, 同时搞好培训, 培养优秀的机械化养护管理队伍。这也是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园林机械的发展还比较滞, 还应加大园林机械的科研力度, 开发出更多更好的, 更经济耐用的园林机械, 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于现代园林事业。

参考文献

[1]高锐涛, 曹玉华, 等.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12) :182-185.

[2]郑林波.浅议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7) :131-133.

园林绿地质量管理 篇10

植物是城市绿地的基础, 它的生长和发育需要长期的养护管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措施, 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效能, 才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园林。

1 兰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绿化管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重施工轻管护

园林绿地设计施工的意图是通过长期的养护管理得以实现和维持。如果养护不到位, 园林绿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且浪费了绿地资源, 消耗了植物材料, 浪费了财力。

近年来, 兰州市园林绿地面积迅速增加。截至2007年底兰州市的城市绿地率达到31.88%、绿化覆盖率达到27.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89m2。在绿化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 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却相对滞后, 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后, “建养”交接不及时, 绿地管护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和严重的养护资金缺乏现状, 致使部分已建成的绿地内杂草丛生, 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特别是城市次区域绿地中, 如北滨河路农沙段、北滨河路东段等绿地中这些问题都较为严重。

1.2 设计建园时未能充分考虑养护管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随着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长, 其养护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最初建设时, 盲目跟风, 在“草坪热”及大面积种植小灌木模纹花坛的浪潮中, 兰州的东方红广场、南关什字、体育公园、百合公园等地也相继建成了大面积草坪, 北滨河路 (中山桥至七里河黄河大桥) 绿地、部分分车带大面积种植以金叶女贞、小叶黄杨、丰花月季、红叶小檗为主的色块和草坪, 在给人带来视眼开阔的景观效果的同时, 形成了“头顶光秃秃, 脚下烫乎乎, 烈日上面照, 路边没绿荫”的尴尬场景。这种片面追求视觉观赏效果, 而忽视绿地生态效益的单一种植模式, 不仅减少了单位绿地的生物量, 降低了绿地的综合效益, 而且也增加了绿地养护的成本。据测算每平方米草坪、小灌木色块的年用水量为0.7t, 乔灌木为0.35t, 按目前每吨自来水1.75元计, 仅水费这项管护成本乔灌木比草坪每平方米节约0.6元。

1.3 管理技术落后, 管护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采用的养护措施简单落后, 主要凭老经验开展浇水、除草等工作, 技术含量低, 缺乏针对性。尤其是日常对水肥的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 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低, 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养护材料的功效。

1.4 养护资金不足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 城区绿化面积迅速增加, 政府在改善城市环境发展园林绿化事业上投入大量资金, 但随之而来的是养护资金的不足, 严重制约了绿化养护工作, 造成绿化养护装备落后, 管护技术措施不到位, 绿化景观效果差。在建设的同时应考虑到未来的管护任务, 加大养护投资。

2 降低管护成本,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几点建议

2.1 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观赏植物

节约型园林以便于养护作为衡量标准, 在建园时因地制宜, 大量使用乡土树种和节水耐旱型植物,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 乔、灌、草合理配置, 增加绿地涵养水分、自然生长的能力, 既可以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效果, 还可利用植物群落的自生能力节约养护费用, 降低养护成本。

2.1.1 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引进适生树为辅

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易繁殖、成苗快、且售价低、成活率高、适应性强, 容易形成观赏效果, 如刺柏、侧柏、雪松、国槐、刺槐、垂柳、杨树、臭椿、白蜡、榆叶梅、珍珠梅、连翘、丁香、黄刺梅等, 而七叶树、五角枫、银杏、水杉等外来植物适应性相对差, 尤其在本地没苗源, 从陕西、江苏等地直接引进大规格苗木栽植在城市绿地中的适应性更差, 死亡现象比较严重, 应该适量栽植经驯化的外地苗木。

2.1.2 选择抗性强、养护管理简单的植物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 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雨量少且降水集中, 年均降水量仅为324.85mm, 年均蒸发量达1486mm, 为降雨量的4倍, 年平均气温9.3℃, 绝对最高温度达到39.9℃, 绝对低温-23.1℃, 且污染严重、风沙大, 要选择耐寒、耐旱、抗污染能力强的品种如国槐、珍珠梅等, 尽量减少需水较多的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等品种, 加大节水型地被植物的应用力度如, 德国景天、松塔景天、金叶莸、科罗拉多蓍草等品种。

2.1.3 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 植物群落尽量避免单一的配置形式

兰州市绿化要尽量避免以前大面积种植草坪和以小灌木为主的模纹花坛的种植形式, 应多采用乔、灌、草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复式结构, 有效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2007年黄河风情线的绿地内补种乔木、灌木2.7万株, 2009年在北滨河路农沙段、南河道、市区部分绿地内大量补种刺柏、云杉, 国槐、无刺槐、刺槐、丁香、黄刺玫等乡土树种31万株, 有效的弥补了以前设计的不足, 提升了绿地的生态效益, 降低了绿化成本和管护成本。

2.1.4 植物配置要符合生态学、生物学习性

为了增加植物品种, 丰富生物多样性, 可引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适量栽植。但在引进时既要考虑原产地的自然条件是否和本地相似, 也要考虑不同植物对立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不能盲目引进, 凡是大规模引进的植物都应经过科学的引种训化, 才能大面积推广。如银杏、水杉、樱花、玉兰等, 在黄河沿岸风大寒冷的区域不宜栽植。在大面积疏林草地中象白皮松这样对水分要求较少的树种, 就不宜栽植在草地中, 以免为了满足草坪对水分的需求而使白皮松生长不良。

2.2 加强园林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2.2.1 严格城市园林绿化用土的质量标准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养份的供应库与贮藏库, 植物生长的好坏与土壤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各种措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 不仅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而且有利于保护水土、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土壤管理的主要措施:

(1) 通过改良提高绿化用土质量。绿地内植物多数是多年生植物, 要不断消耗地力, 不可能通过一次改良就满足几十年甚至数百年, 要在管护过程中根据土壤质地和苗木的生长情况经常进行。通过添加粗泥炭、半分解状态的堆肥和腐熟的厩肥增加土壤肥力, 一般每100m2的施肥量不应多于2.5m3。壤质土壤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因此在挖穴和深挖过程中, 结合施肥对过黏的土壤掺入适量的粗沙, 反之如果土壤沙性过强, 则掺入适量的黏土或淤泥。近年来有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报道, 但其价格贵, 没能大面积推广。

(2) 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松土可以疏松表土, 减少土壤水份的蒸发, 有效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通常在每次浇透水后进行。不及时松土在下次浇水时易形成地表径流, 土壤板结, 不利于植物生长。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对水、肥、气、热的竞争, 与绿地苗木争夺水肥, 阻碍树木生长, 因此绿地类杂草应随时清除。

2.2.2 做好园林绿地植物的施肥工作

绿地施肥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树木营养。施肥的目的不同, 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肥料也不同。为植物提供营养的要尽可能集中靠近树木根系, 磷、钾和其它营养元素适当配合。为改良土壤结构的可以不施用含三要素的物质, 如用硫磺改良碱性土。

(1) 施肥要考虑气候条件。确定施肥措施时要考虑栽植地的气候条件, 生长期的长短, 生长期中某一时期温度的高低, 降水量的多少及分配情况以及树木越冬条件, 盲目施肥可能造成树木徒长, 影响植物安全越冬, 浪费肥料, 增加养护成本。

(2) 施肥要了解植物和肥料的特性。不同的植物对营养元素要求不同, 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物候期所需的营养元素也不同, 要区别对待。

(3) 常用的施肥方法。包括根际施肥和根外追肥。根际施肥采用地表施肥、沟状施肥、穴状施肥、打孔施肥、微孔释放袋施肥。

根外施肥包括叶面施肥和树木注射。叶面施肥简单易行, 用量小, 发挥作用快, 尤其是在不方便施肥的地方, 短期见效的时候, 可用此方法, 而树干注射主要是对古树、新栽植大树和治疗某种短素症时采用。

2.2.3 提高园林绿地观赏植物水分管理的工作水平

在北方城市, 浇水已成为园林养护费的主要成本, 据测算占到养护费的30%~60%, 掌握合理的灌水技术和方法, 避免浪费, 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和时期, 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要适时适量灌溉:干旱时追肥应结合灌水。追肥后立即浇水;生长后期适时停止灌水;防止树木徒长, 降低抗寒性, 但干旱寒冷地区要灌冬水。在高温季节, 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有利植物吸收水分, 充分利用。

(1) 根据气候条件灌水。兰州地区冬季严寒多风, 早春干旱;为了防寒, 提高地温和土壤的贮备水, 使根系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 用于防寒和蒸发, 在土壤封冻前要灌足冬水。在干旱地区和干旱时期, 灌水量大, 反之应少。

(2) 根据土壤条件灌水。不同的土壤保水能力不同, 保水力好的肥沃土灌水少, 而保水能力差的沙土等则相应多些, 在灌水时要区别对待。

(3) 灌水要与中耕除草、施肥等相结合, 使其相互作用增强土壤保墒能力, 减少水份蒸发和流失。

(4) 尽可能采用节水型灌水方式。对树穴等水份集中的树木宜采用盘灌、穴灌、沟灌的方式, 而对大面积灌溉的绿地宜采用喷灌。在绿地内目前应用最多的漫灌应尽量避免使用, 这种方式不但浪费水源和劳力, 而且破坏土壤结构, 导致土壤板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宜采用先进的滴灌和鼠道灌溉, 尽管这种方式前期投资大, 但日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节水省力, 是建设节约型绿地的发展方向。

2.3 促进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多元化发展

目前兰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主要由各区绿化管理所承担, 其费用主要来自各区财政拨款, 管理模式传统、政事不分, 管养不分, 由于财政拨款主要满足人员工资, 而相对应用于养护绿地的费用都比较少, 不利于绿地养护管理。在绿化管护中, 要按照政事、事企、养管分开的原则, 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培育养护市场, 实行分开招标, 确定养护单位。对养护管理企业实行资质管理, 参加绿化养护的企业要具有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资质。通过推广树木和绿地认养, 实行前门三包等措施, 使广大市民参与到爱绿护绿的行动中, 力争使每一位市民都成为绿化义务监督员。

2.4 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 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的养护队伍是提高养护水平的有力保证。当前, 兰州市绿化养护的各项具体工作由普通工人和农民工完成, 他们从事的管护主要是粗放简单田间管理, 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他们进行培训, 使他们掌握必须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作业要求, 科学合理的应用各项技术措施, 在充分节约原材料的条件下达到质量要求。兰州市园林局每年举办的“金剪子”园林植物修剪大赛, 不但提高了绿地的观赏效果, 而且有力的提高了管护工的修剪水平。

2.5 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县区政府要加强对园林绿地的检查监督, 定期检查各类绿地的管护现状, 开展绿地养护的评比活动,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兰州市每年开展的"黄河杯"绿地养护管理评比活动不仅是对本年度园林养护的一次大检查, 而且可以通过活动各单位找到管护差距, 更加促进了养护事业的发展。

加强园林绿地中土壤、施肥和灌水的管理, 提高其使用效率, 做到财尽其用, 物尽其能, 避免浪费。从而发挥出园林绿地最大的生态、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在今后的绿地管理中, 针对不同的绿地类型、不同的植物群落、不同的植物品种对土、肥、水的需求开展研究,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地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索奎霖, 黄桦.谈树种选择[J].园林科技, 2006.3.

[2]汉梅兰, 杨永花, 李文哲.适宜兰州地区栽植的新优花灌木[J].甘肃农业科技, 2008.1.

[3]杨波, 尚红.节约型园林建设探索[J].园林科技, 2008.3.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 篇11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58-2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必须加快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1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概述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及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有着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的游憩地方的积极作用,其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其特点主要有:①可持续发展化,具体是指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空间环境、技术经济以及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规划的绿地系统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生态园林化,是指生态效益要占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首位,绿地规划工作的出发点要在生态效益上,具体体现在绿地率和绿视率达到最大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上;③地方特色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利用乡土化植物及材料创设地方风貌。另外,还可以利用地方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分类主要包括:一是以绿地的功能进行分类;二是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绿地系统要与计算口径保持一致;三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特点,绿地分类应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四是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及气候特点,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类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名称;五是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要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

按照分类城市绿地系统主要有:第一,公共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并且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能够为群众提供浏览、休息、娱乐、游戏、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等功能的园林绿地。第二,生产绿地。此类型的绿地主要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是专门为城市绿化设置的生产科研基地。第三,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是防护林,其功能是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第四,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指的是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有文物古迹名胜的地方。第五,专用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单位或群众自建的仅供本单位的人使用,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的绿地以及工业、企业、仓库用地的绿地。第六,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具有遮荫、防尘、降噪、美化街景等功能。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理念

2.1 规划原则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必须遵循以下5项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原则;二是绿地布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三是以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生活需要的公园绿地为重点原则;四是根据规模大小分级管理园林绿地,就近服务并按规划时序分期建设;五是依据国家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的定额指标来规划建设城市园林绿地。此外,还需坚持现代园林绿化系统性、前瞻性、参与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功能结合景观、城镇结合农村、近期结合远期、建设结合管理、需要结合可能的原则。

2.2 规划理念

第一,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着重考虑城镇“点”和“交通”线过渡到统筹兼顾市域“面”的阶段,要将重点放在区域整体利益的维护上,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将农村空间及生态空间纳入到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内。第二,综合要素统筹考虑理念。如今,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规划模式,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以及城市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第三,有限目标理念。有限目标理念指的是应对具有真正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主要有:①确定全市域层面的自然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战略;②进行技术型和战略型相结合的宏观整体结构规划;③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并确定开敞空间体系要素建立完善的开敞空间体系;④明确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的防护举措。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游憩体系、防灾体系等。

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观,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和评估的关键指标,也是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二,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绿地系统的具体规划要强调系统布局结构适应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共生。第三,保护环境资源观。此观念重点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第四,整合环境设计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项整体环境规划项目,必须整合环境的设计观和理念去准确把握规划方向和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才能保障规划的实效性。

3.2 明确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内容,其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并加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应积极倡导规划战略和战术的融合,实现对动态与稳定城市绿地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另外,我们还要重视绿地系统生态空间布局结构的建立以及发展的多目标性,实现宏观控制、详细约束及具体引导设计的作用。

3.3 规划内容层次化

城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群体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三个层面及尺度的空间状态,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分为市域大环境生态规划、规划区层次规划、规划建成区层次规划。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宏观把握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建成区层次的绿地规划要将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结构布局、规划特色反映及具体分类规划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结构控制、指标约束、分类引导以及可操作性较强的绿地系统规划。

3.4 绿地规划个性特色化

城市绿地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化体现要有宏观层面规划的整体把握与中观层面详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及设计阶段的完善,个性与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城所特征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集中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城市社会文化氛围、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要适应弹性运作机制。另外,运用强化手法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具有较好的效果,一是从宏观结构布局层面入手,在结构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资源,形成特色绿地系统框架;二是在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中,尤其是公园绿地规划要分类整合、分级体现城市特色资源。

总之,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理念,才能确保规划的编制效率和可操作性。需要在正确的规划观念的指导下,明确城市总体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实现规划内容的层次化以及特色化,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并且符合城市整体发展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

参 考 文 献

[1] 潘启辉.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浅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 吴凤婷,王兴伟.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绥棱县为例[J].活力,2014(12):110-110.

[3] 邓玉昆,张浩.东莞滨水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初探——以东莞市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建设,2010(20):285-287.

园林绿地养护 篇12

关键词:绿地养护,现状,技术

园林绿化工作是城市建设中最为基础的设施建设, 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 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对城市的经济与文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确保城绿地建设顺利进行, 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 使城市的环境更加舒适、美观和整洁,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在绿地的建设和养护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园林绿地养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行业缺乏规范性, 行业管理不严

城市同林绿地建设同建筑相比, 少了许多规范, 责任小以及可改造性强, 致使各方而的干预增多, 施工监管不严, 导致绿地作品质量和绿化植物长期质量难以保证。

1.2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不规范

在许多城市的园林行业中, 由于设计人员缺乏调查研究, 不顾实际肓目模仿、盲目追求档次, 只注重城市园林绿地的豪华、宏大、形式的新颖, 对绿地的功能、作用、内涵却置之不理.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如在植物运用上, 新优品种缺乏;在材料选择上, 新材料、新产品开发不足。

1.3 养护技术不规范

目前的绿地养护手段落后, 操作技术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养护操作中占很大比重,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 还很少进入绿地养护领域里。养护质量标准的科学含量不高, 往往停留在“没有枯枝烂叶”、“土壤不板结”等水平上没有严格的操作规范, 养护仍停留在粗放管理上, 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2 改进绿地养护的几点措施

(1) 制定符合园林行业目前发展形势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使行业制度尽快做到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要确立绿化养护工作的法制地位, 把“依法治绿”延伸到“依法养绿”, 实现有效的管理, 建立配套的细则。

(2) 拓宽城市园林行业的研究范畴, 将高质量的系列产品应用于城市园林建设。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上,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出符合市民要求的绿地养护作品。

(3) 坚持因地制宜的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这样既能突出地方特色, 又可丰富品种资源, 体现生物多样性。如乔木宜选择遮荫效果好、树形美观和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品种;绿篱和观叶灌木宜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

(4) 提高科技水平是提高绿地养护质量的关键。加强绿地养护的管理措施, 促进养护技术的发展, 提高绿地养护的科学技术含量, 从而使绿地养护技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5) 科学养护, 财尽其用绿地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除草、设施维修等方面, 其目的是为了保持绿地良好的景观效果、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 才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

(6) 在绿地中后期管理中,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变动。居住区绿地, 特别是中心绿地, 通常会为了某种功能要求而进行中期改造, 这将使大树难于长成, 因而此类变动应当减少或避免。在无法避免时, 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苗木资源, 这对绿地景观的形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任何新栽植树木都无法比拟的。其次, 绿地的美化效果是经多年培育发展而来的, 与周围环境设施、相邻植物品种之间已处于一种相对协调的状态。

3 提高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

3.1 植物配置技术

主要体现在设计上, 要了解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 通过植物配置、群落构建、植物造景等技术, 既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 又要运用植物素材, 通过艺术手法, 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在设计中一是要尽量多的选用乡土植物, 如胡杨、柽柳、白榆、白蜡等, 二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根据绿地不同性质和功能选择植物, 合理利用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多层的水平和垂直合理配置, 提高绿量及群落稳定性, 增强抗灾能力, 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最大、稳定性最好、维护成本最低的最佳植物群落, 使植物充分发挥其表现时空、创造景观、分割空间、改造地形、衬托景物、创作意境等功能。事实已经证明, 乡土树种易于养护管理, 其养护管理的用工量和管护费用要低一半以上。

3.2 灌溉技术

园林绿地管理, 灌溉十分重要, 全年都应注意水分的管理。要掌握“见干见湿”, 即“不干不浇, 浇则浇透”的灌溉原则。要采用各种节水措施, 减少用水管护成本, 还可以使用土壤保水剂或对草坪减少修剪次数以减少灌溉量。为保证植物成活, 尤其要浇好春季“返青水”, 要注意秋季提前控水, 在土壤结冻一周前要浇完封冻水, 灌完封冻水后注意及时采取封土保墒等措施。

3.3 防治病虫害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 为各种病虫害提供了生活和繁殖的场所, 同时又是游人云集的场所, 防治病虫害是园林绿地养护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是要增加物种多样性, 预防为主。二要从加强栽植、水肥管理等方面人手, 增强植物生长势,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要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无公害的药品, 有效地发挥天敌的作用。要重视树干涂白技术, 树干涂白既可以减少因新疆昼夜温差大造成的冻害和灼伤, 又可消灭在树皮缝隙越冬的害虫, 成本较低, 但效果明显。

3.4 施肥和常规管理

因为受条件限制, 在园林绿地的管理中施肥经常被忽视, 同时为了美观和卫生, 大量的枯枝落叶被打扫运走, 不能回归到生长地的土壤中, 土壤逐渐贫瘠、恶化, 园林植物缺肥现象明显。要定期向土壤中施肥, 补充营养, 改良土质, 进行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栽植时施足底肥, 施好返青肥, 生长季节看苗施肥, 重施晚秋肥。以有机肥为主, 可选用多元素复合肥追肥, 必要时可用尿素、旱地龙等进行叶面施肥。

3.5 防寒、防风技术

春季易出现倒春寒和大风天气, 冬季寒冷、干燥, 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影响极大。对新栽植的高大乔木必须固定, 对树冠较大的树木还要进行必要的修剪, 减少大风对树木的影响。对越冬有一定风险的树木, 除树干涂白、提前控水外, 还要通过对树干缠草绳、喷施抗蒸腾剂、设置防风障等措施提高树木的抗旱抗风能力。

3.6 整形修剪技术

上一篇:广东省珠海市下一篇: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