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绿地

2024-10-26

县城绿地(共3篇)

县城绿地 篇1

摘要:对现行县城绿地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合理的适合县城绿地特征的分类方法, 并给出了县级绿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 以使县级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更趋高效。

关键词:县城绿地,绿地系统,绿地分类

1 现行县城绿地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城市绿地的分类沿用的是建设部颁布的CJJ/T 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1]。然而对于县城来说, 各类绿地的大小规模、服务半径以及使用者的游憩需求与《标准》所针对的大中城市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直接套用《标准》在进行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现实条件不适应的问题。

1.1 公园绿地分类繁多复杂, 存在诸多问题

1) 分类依据不统一, 内容上交叉重叠。《标准》将公园绿地 (G1) 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其划分的依据不尽相同, 有参照其大小规模作为依据的, 有按其主题特色作为依据的, 有以绿地形态作为依据的, 有以其服务对象和范围作为依据的。分类依据的不统一, 造成内容上的交叉重复。例如带状公园的尺度及性质未做规定和说明, 与其他公园类别存在混淆。较大尺度的沿江滨水公园、风光带在功能、规模以及服务半径上完全符合综合公园的标准, 既可以算作是带状公园, 又能归纳为综合公园, 这无疑增加了规划和管理的难度。2) 各公园绿地实际使用中功能上趋同, 过多的分类意义不大。县城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下, 公园绿地数量的普遍匮乏, 按照《标准》规划各类公园绿地, 在实际的使用中功能趋同。例如儿童公园在实际的使用中常常等同于小区游园;社区的概念在县城难以得到体现, 街旁绿地与社区公园在内容规模、使用需求上近似, 都是为县城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3) 与其他类别绿地的混淆。县城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下, 居住区不仅在数量上较少, 而且边界也相对难以辨别, 成规模的居住区在县城几乎没有。小区游园和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常常浑然一体, 在绿地统计中难免重复计算。小区公园因为没有明显的区界, 在绿地系统规划中, 大小规模和用地范畴也难以界定, 其作为公园绿地的组成部分仅仅只是概念上的组成部分, 缺乏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4) 某些类别在县城公园绿地规划中很少设置。由于城区面积和人口限制, 县城中使用类型较多的公园绿地往往集中在服务范围广的综合性公园和可达性较好的街旁绿地。而专类公园在县城建成区范围内很少设置, 这类公园一般规划在县级市中。

1.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问题

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体现居民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情况, 根据服务半径制定便于居民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格局, 是公园绿地总体布局的科学依据。服务半径决定着公园绿地的面积和位置, 影响着公园绿地服务效率。

影响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的因素众多, 归纳起来包括景观可达性、城市公园绿地质量、人口分布、城市阻力分布等[2], 景观可达性是其主要因素, 其主要是由居民的出行方式决定。与大中城市相比, 县城居民的出行方式多为步行, 或者如自行车类简单的交通工具。《标准》中针对大中城市的服务半径作了相关规定, 而县城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应该是适宜县城尺度的, 不能直接套用大中城市传统的规划数据。就大多数县城居民来看, 要满足出门见绿的游憩需求,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以居民步行3 min以内见绿为宜, 即服务半径在300 m以内比较符合县城的特征, 这个尺度范围内居民使用绿地的意愿将大大增强, 有助于提高县城居民对绿地重要性的认识, 使绿地的功能进一步实现。

1.3 生产绿地纳入县城建设用地范围不妥当

《标准》中将生产绿地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 是为满足大中城市农林生产需要。而县城周围被广大的农林牧场包围, 因此, 没有必要再在用地并不充裕的县城建设用地范围内再设置生产绿地。从县城规划区甚至县域的大环境考虑, 生产绿地纳入县城建设用地范围也是不妥当的。

1.4 其他绿地在名称、分类和内容上有待商榷

其他绿地作为一大类绿地的统称, 名称上缺乏这一类绿地的代表性。

在分类上, 《标准》中规定,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统一划分为其他绿地 (G5) , 但仅仅笼统的介绍了其位置和部分的功能, 缺乏对其细化的分类纲目, 不利于规划编制与实施。虽然其他绿地属于城市规划区的规划层次范畴, 涵盖的各类绿地面积不纳入绿地指标进行概算, 但其一般是植被覆盖较好、山水地貌较好或应当改造好的区域, 因此分类需进一步明细和标准化。

在内容上, 《标准》中地方其他绿地未将农用地作为重点突出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 用地的紧张, 导致大量的农用地遭到破坏, 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标准》中, 对于县城规划区内一般面积较为宏大, 容易进行保留和控制的农田, 没有给予强烈突出, 而是置于水域及其他用地 (E) 中的农林种植用地 (E2) , 突出程度不够。

2 县城绿地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2.1 县城绿地分类的原则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 对县城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有利于县城居民能够更好地使用绿地, 也使县城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更趋高效。县城绿地分类与命名需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县城绿地类型的划分必须是科学的, 各类绿地应具有明确的功能与统一的空间属性特征, 且概念清楚, 含义准确, 内容不相互交叉。

2) 全面性:各类绿地应全面地反映县城绿地系统的组成, 包括县城建成范围、近郊及远郊整个县域范围内的所有绿地。

3) 协调性:我国现行规划用地分类中属于绿地的部分相应列入绿地类型, 有利于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

4) 实用性:适应现代统计和计算方法, 各类绿地的技术指标能直接反映出县城绿地建设及环境质量水平, 横向和纵向具有可比性与通行性, 可操作性强。

5) 大众性:各类绿地的名称除了具有明确的概念含义外, 还必须是大众化的词语, 通俗易懂, 易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3]。

2.2 县城绿地分类

参照城市绿地的含义, 针对现行《标准》中县城绿地分类出现的一些问题, 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调整和分类 (见表1) 。

1) 用生态景观控制用地 (G4) 代替《标准》中原有的其他绿地的名称, 并将其归为子类。将农田林地并入生产绿地中, 名称用农林生产绿地 (G43) 代替, 并纳入生态景观控制用地 (G4) 的范畴。

2) 以公园规模作为划分依据, 将公园绿地 (G1) 划分为县区级公园 (G11) 以及街区公园 (G12) 两类, 针对上文提到的县城公园绿地中出现的问题, 将《标准》中的公园绿地的其他子类并入以上两类。其中县区级公园 (G11) 是指为全县范围内居民服务, 内容较丰富, 有相应设施的规模较大的集中绿地, 包括特定内容或形式的专类公园、有一定规模的带状公园 (比如滨水风光带) 等;而街区公园 (G12) 主要供街区居民利用,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居住用地之外, 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相对独立成片的小型沿街公园, 包含小型的带状公园, 道路红线范围外的带状绿地, 有一定硬质铺装和绿化比例的集散广场等。

3) 为避免计算上的重复, 将《标准》中公园绿地 (G1) 下的小区游园纳入附属绿地 (G3) 下的居住区绿地 (G31) 中。

4) 将《标准》中原有的附属绿地 (G3) 中的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合并为单位附属绿地 (G32) 。

参考文献

[1]CJJ/T 85-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

[2]俞孔坚.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 1999 (23) :8-11.

[3]马锦义.论城市系统的组成和分类[J].中国园林, 2002 (1) :10-11.

[4]续光会.关于建设呼吸型城市绿地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09, 35 (14) :349-350.

浅谈我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对策 篇2

关键词:县城规划,绿地规划,城市规划

目前的绿地系统研究多倾向于大中城市, 针对县城这类城镇绿地系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 县城的绿地系统规划往往套用大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来进行。然而, 县城作为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联系纽带, 作为我国城镇体系最基层、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居民聚集地, 其绿地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种特点不但决定了其绿地系统本身与大中城市绿地系统有所不同, 而且还决定了其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也有其特点。这些特点需要我们进行专门的研究, 找到适合这个层面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与对策。

1 我国县城绿地系统总体概况分析

1.1 县城绿地系统的优势

1) 接近自然, 与周围自然环境联系紧密。这是由于县城城镇规模一般不大, 毗邻周边广袤的农田或大面积山体、水体等绿色空间的现状条件所致。这种如同绿色基质上一个小板块的大格局使得县城拥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宏观绿化环境条件, 不至于出现大中城市严峻的环境质量问题。2) 拥有相对宽裕的用地。不管是平原, 还是山地、丘陵地区, 县城一般会有较为充足的绿化用地。平原地区因为用地条件不受限制, 用地充裕无可厚非。山区、丘陵地区恰恰是因为用地条件苛刻, 规划建设中才不得不将不适宜建设用地发展为城市绿地, 不但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也使城市更具地方特色, 同时还符合城市建设开发的经济合理性要求。

1.2 县城绿地系统的劣势[1,2,3,4,5]

1) 对绿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地方对绿地建设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县城周边具有丰富的农田等天然绿地, 县城不缺乏绿地, 因而公共绿地可有可无, 可大可小, 可在这儿也可在那儿, 如果有其他项目需要, 规划的绿化用地可以马上让出土地, 使得绿地建设在用地本身上就难以有所保证。2) 绿地系统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除了重要的干道两侧、少量公园, 整个城镇的绿地更多的呈现出“见缝插绿”的状态, 缺少联系, 大大降低了绿地的生态功效。3) 城市绿地一般数量不多, 类型单一, 规模较小。随着县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绿地的文化需求开始突显。在县城, 基于历史条件建设的公园类的绿地类型相对较少, 随着县城的快速发展, 不断延展, 原有的或新建的少量绿地其服务半径早已远远超出设计标准, 因距离太远而使用不便已成为这些公园绿地的一大缺陷。4)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在量上不足, 在质上也不能满足居民需求。5) 植物种类不丰富, 景观单调。这些绿地因受到资金限制, 基本上植物种类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 偶尔点缀少量外地植物, 存在景观单调的普遍性现象。6) 资金相对不足。县城绿地的建设水平与大中城市存在明显不同, 重点公园绿地与一般绿地存在明显差距。

1.3 县城绿地独特的特点

1) 县城绿地的使用者无论在生活方式上, 还是在欣赏水平上, 与大中城市均存在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要求县城绿地的建设必须着重考虑如何适应其主体使用者的需求。2) 县城绿地的服务对象包括周围农村中的居民。在周末或节假日, 周围农村的孩子们或随家长, 或结伴同行到县城充满现代气息的场所游玩, 而公园恰恰是一个好去处。

2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切入点

2.1 立足于区域大环境的分析研究

任何一个居民点, 都是区域生态基质上的一个板块。县城所在区域的农业、林业、水域等大地绿化的水平是决定县城绿地系统能否充分发挥生态作用的关键。县城绿地系统不但要自成体系, 更要与周边的大地绿化做好衔接, 方能使县城这个人工环境更好的融进广阔无垠的大地自然环境中, 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 分析城市的环境和历史文化特征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 而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需要依存于城市大的自然环境中, 所以将绿地结合原有的自然条件或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建设, 都将有助于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2.3 分析当地居民的游憩需要

根据当地居民的游憩需求特点设计各绿地的定位、功能分区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使之不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而且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品质。

2.4 牢抓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定位

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定位关系到县城的城镇结构、城镇形态, 对今后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深远。所以, 要将其与城市功能组团的建设相呼应, 并与城镇产业结构的布局相配合, 为提升城镇形象、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构筑生态基础。

3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对策

1) 注重大环境绿地的规划。

注重大环境绿地的规划主要是将县域范围内的各类绿地, 不但加以保护, 而且通过规模组织、合理补充, 使它们结合成一个能充分发挥效益的有机整体。大环境绿地不但在县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且能够为居民提供大量的活动空间, 如县域内的风景名胜旅游地。

2) 建立合理有效的各类防护绿地。

在经济发展较慢的过去, 县城一般不注重环境建设。低端加工业多、乡镇企业多、过境交通多、污水处理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县城环境质量较差, 因此, 在县城绿地系统规划中应重点加强防护绿地的建设, 如在道路和河流两侧、水库周围、乡镇企业与居民生活区之间的防护绿地。

3) 加强县城公园体系的建设。

应重视公园在承担居民游憩休闲需求的功能特点, 加强县城公园体系的建设。在县城公园的规划建设中, 我们认为应突出以下内容:a.规划中公园指标的确定应略高于国家所规定的小城镇到2000年达到城市人均公园绿地5 m2~7 m2的标准, 适当提高县城公园绿地的水平, 为今后县城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留有发展空间。b.根据县城居民使用绿地的特点和综合素质, 在公园绿地的总体布局上应以普及型绿地为主, 以方便使用为中心, 以重点突出为特色, 增加居民可以参与其中的休闲娱乐方式的规划, 丰富其内容, 比如增加健身器材的配备等, 不要全部是供人欣赏的景观。c.县城公园绿地内容在规划上应强调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形成每个县城自身公园绿地特色。例如, 在河北的栾城县县城, 有一个小游园建得很有特色。它以当地一个高高的台地为址, 以当地盛产的雪梨为主要树种, 通过开敞、半开敞空间的组合, 营造出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街头绿地。春有“千树万树梨花开”, 夏有“梨挂枝头”, 秋有“硕果累累”, 无论是穿行于游步道不经意间伸到你面前的果实, 还是站在高处触目可及的繁花似锦的盛况, 既使人处处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更替, 又油然而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总之, 对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我们只有把握住县城自身的特色, 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才能将其做好, 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婧.云南省凤庆县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21 (4) :143-147.

[2]何嵩涛.紫云县城绿地系统规划[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 25 (3) :252-255.

[3]郝莹婕.平遥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 2007, 33 (11) :363-364.

[4]赵滢.凤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2) :208-212.

[5]郭磊.浅议古县城绿地规划与人居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 2008, 34 (3) :352, 368.

县城绿地 篇3

1.1 严峻的地震历史和地质背景

穿过嵩明县域的小江断裂带是一条构造成熟度较低的断裂带, 带内有多条次级断层, 彼此雁行排列, 形态复杂, 不仅断裂阶区多, 断层面陡且转弯亦多, 这些部位常处于闭锁状态, 应力易强烈集中而引发强震[1]。城市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其预防水平关系密切, 如印度由于城市地震灾害预防能力缺乏, 1993年在Lutar发生的6.9级地震造成约20000人死亡[2];美国西雅图地区城市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强, 2001年2月28日发生6.8级地震, 仅造成2人死亡[2]。在这样严峻的地质背景下, 嵩明县尚未系统开展防震减灾专项规划, 尚未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管理体系, 可见, 嵩明县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自明。

1.2 立项背景

2013年受到嵩明县人民政府、嵩明县防震减灾局、嵩明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任, 结合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 为减小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 协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深入落实防灾减灾工作, 对嵩明县防震减灾现状调研, 并在2014年末编制完成《嵩明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对避险场所进行科学选址与系统构建, 进而完善相应配套支撑, 使城市建设与防灾保障协调。2015年该论题纳入云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滇中小城镇抗震减灾规划与应急体系构建研究》 (立项编号2015Z196) 。

1.3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2009) ; (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 (GB21734—2008) ; (3) 《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修编》 (2007-2020) ; (4) 《嵩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13-2020) 。

1.4 规划方法

城市防震减灾包括地震影响场确定、震害预测与应急避难疏散救援, 郝敏等对前两者开展了研究形成丰富的结论[3], 本文将重点介绍应急避难规划研究成果。

根据嵩明县发展状况, 对灾害威胁建立对策应急机制, 确定避难场所的规模和分布 (图1) , 落实对应等级和责任区范围。并进一步合理组织疏散通道, 系统化配置辅助设施和配套设施, 以妥善保护城市生命线 (图2) 。

2 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2.1 避难场所分布与规模缺乏量化统筹

嵩明县已建成的19处应急避难场所能提供的有效避难面积约为69.9万m2, 可容纳34.9万人, 单从该数据上看, 这些应急避难场所能够疏散安置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嵩明县全县人口29.8万人 (2012年人口数据) , 但深入分析可知, 避难场所分布、规模与相应镇人口数之间缺乏量化统筹和空间关系匹配。

由嵩明各镇避难场所建设现状与容量可见, 嵩阳镇避难场所建设现状规模及其可容纳人数与嵩阳镇总人口数较为合理匹配;牛栏江镇和小街镇截止于2012年的人口总数分别为55124人和68811人, 而避难场所建设面积0.6万m2, 可容纳3000人, 仅仅满足上述总人口的1/16和1/20, 缺口巨大;杨林镇的避难场所规模最大, 主要集中于职教园区的各所大学, 提供的容纳人数超过了杨林人口的4倍。

2.2 避难场所未分级未分类, 建设标准不明确

目前, 嵩明县19处避难场所均未分级未分类, 建设标准不明确。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GB50413—2007) 规范提出了紧急 (临时) 、长期 (固定) 、中心 (大型) 避难场所的分类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 (GB21734—2008) 提出了按避难场所可安置人员的时间长短分为Ⅰ、Ⅱ、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并根据不同类别的避难场所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4]。

2.3县城老城区街道高宽比大于1, 不利于紧急疏散

嵩明县城老城区建筑抗震性较弱, 一般来说, 倒塌、垮塌的范围是建筑高度1/2至1/3, 而县城老城区临街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的比值通常大于1, 不利于紧急疏散。

2.4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护缺乏长效机制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维护和启用, 涉及市政、园林、教育, 还涉及到企业等, 这两年只有个别镇政府和个别单位投资建设了避难场所, 其建设力度明显不足, 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就场所产权人来说, 应急避险、疏散安置、设施维护等工作是新增加的工作任务, 这项公共经费开支无处列支, 增加了产权单位的负担, 没有明确投资的主体是谁, 导致避难场所的建设与维护无法落实。

3 县城绿地系统与防震减灾协同规划成果与分析

绿地系统规划讲求点、线、面布局, 点与面建设级别和配套设施的差别化, 服务半径的全城覆盖, 绿地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与防震减灾规划中应急避难场所的布点及分类分级建设的定位不谋而合。再者, 绿地 (G类用地) 建筑密度极低, 容积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绿地率和旷地率高, 以植物为主, 这些特点正是避难场所建设的先天优势条件, 绿地系统与防震减灾协同规划也是“多规合一”落实到建设途中重要的一环。

3.1 绿地现状及规划资源

根据嵩明县绿地现状调研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成果, 整理出县城公园广场等绿地资源表。已建和改扩建绿地资源154万m2, 规划新建公园172万m2, 合计24处绿地;此外, 绿地系统规划中还有33处街旁绿地, 合计13.2万m2;县城有27所学校资源, 可以提供有效避难场所面积约21万m2。嵩明县城公园、广场等绿地和学校共84处, 应与避难场所建设协同发展, 规划中应重视对其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筛选。

3.2 绿地资源纳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通过对嵩明县城84处避难场所资源中进一步筛选, 确定县城应设固定避难场所6处, 紧急避难场所18处, 合计24处, 其中20处为绿地。固定避难场所与紧急避难场所合计可提供约66万m2的有效避难面积, 可容纳避难人口满足嵩明县避难需求, 且服务半径覆盖全城, 符合统筹规划、均衡布局、就近避难原则。

3.3 协同规划与建设的落实

第一, 防震减灾规划中Ⅰ类避难场所的建设必须配套基本设施、一般设施和综合设施, Ⅱ类避难场所配套基本和一般设施, Ⅲ类避难场所配套基本设施即可。基本设施配置应包括: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应急集结区、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厕所、应急标志等。一般设施配置应包括:应急篷宿区、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消防设施、应急停车场等。综合设施配置应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功能介绍设施、应急救援驻地等。被选定为避难场所的绿地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其避难功能, 将避难配建作为审批门槛, 落实其避难功能, 保证绿地与防震减灾协同规划成果的落实。多数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位置, 活断层的规模大小、运动性质和活动时代等属性决定着地震震级的大小, 同时, 对地震地面运动具有复杂的影响。城市及附近地震可加重发震活断层沿线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灾害, 特别是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错动所导致的“直下型”地震能引起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可以通过地貌标志、遥感影像等对其进行判断。嵩明县正值规划和建设的活跃期, 加强县域范围内活断层、地裂缝的探明, 且有效避开活断层开展建设才能有效的、根本地减少地震带来的直接灾难。

第二, 嵩明县有条件建成避难场所的资源较为丰富, 四个镇建设避难场所用地资源优势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县城近期依靠中学和广场完善避难场所建设, 但长远来看主要依托广场和公园资源建成高保障避难场所体系。已建成的兰茂广场和银杏广场、河滨公园, 正在建设的弥良河滨公园, 以及规划中的锣锅山公园、灵应山公园、黄龙山公园, 可为嵩阳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供良好基础。杨林镇的优势在于职教园区云集了多所大规模的高校, 高校校园宽广的运动场、校园广场等不仅可以安置群众, 更可以成为救灾物质存储和转运点。牛栏江镇和小街镇各村人口相当而且分布相对分散, 标准化的小学分布合理, 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主要依靠对象。

第三, 调研发现, 现有的19处避难场所总面积约为302.9万m2, 提供有效避难面积约为70万m2, 按2m2/人的标准, 避难环境容量为34.9万人, 但是避难场所分布极为不合理, 服务半径覆盖度极小。本规划提出:嵩阳镇避难场所24处, 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6处, 紧急避难场所18处, 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1处, Ⅱ类5处, Ⅲ类18处, 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规模均满足全县预测需求。牛栏江镇避难场所13处, 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3处, 紧急避难场所10处, 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0处, Ⅱ类3处, Ⅲ类10处, 服务人口规模约6.2万人, 满足该镇预测需求。杨林镇避难场所9处, 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2处, 紧急避难场所7处, 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0处, Ⅱ类2处, Ⅲ类7处, 服务人口规模近期5.8万人, 基本满足该镇预测需求。小街镇避难场所16处, 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3处, 紧急避难场所13处, 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0处, Ⅱ类3处, Ⅲ类13处, 服务人口规模约6.7万人, 满足该镇预测需求。

第四, 救灾物质转运暂存中心与高校大学生专用避难场所。

杨林职教园区高校资源丰富, 现已建成的10所高校总面积380万m2, 有效避难面积190.2万m2, 按照人均3m2/人计算可容纳63.4万人, 远远大于该片区辐射的工业区人口数量, 若建成单一功能的避难场所则浪费资源。将职教园区邻近军马场立交及军官大道一侧的4所高校拟建为救灾物质转运暂存集中点, 结合职教园区新建标准化练车场建成运输车辆与物质转运暂存中心, 其他高校则设为杨林高校大学生专用避难场所。

第五, 工业园区防止工业污染带来的次生灾害, 工业园区不设点, 就近在职教园区设工业区避难点接待职工避难。

第六, 具备良好的天然避难条件的园区就近避难, 不需特设。如长松园总面积8092.6万m2, 非建设用地6792.6万m2, 其中多为林地以及生态公园, 整个园区开阔场地资源丰富, 分布均匀, 有良好的天然避难条件。 (1) 长松园中心服务区主要以其他设施用地中的绿地为避难点; (2) 国际文化城主要已彩云霞景观带以及现代农业观光园为避难点; (3) 生态运动度假小镇主要以民兵训练基地以及均匀分布的生态运动园为避难点; (4) 战略发展区主要以街头绿地和公园为避难点; (5) 森林公园、原住民安置区以及西山陶源谷被绿地环绕, 可就近避难, 不需特设。小街镇的农业园区情况相同。

第七, 其他乡村地区, 依据之前的“新农村规划”或“美丽乡村”等规划成果中村民活动中心、村民集市广场等按Ⅲ类避难场所的建设标准完善建设, 以便村民的紧急避难及物质供应与发放。

第八, 本规划提出了嵩明县内部的疏散避难通道以及特殊情况的对外转移路线。

4 结束语

协同规划应全面考虑“纵横双重协同关系”。纵向上,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提出满足疏散要求的建筑后退数据, 制定出旷地率的控制下限, 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中把关, 在修规建设中落实。横向上, 将绿地系统规划与抗震减灾规划从资源筛选、点线面全程覆盖带动, 到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对配套设施得配备、运营和管理得协同。

参考文献

[1]唐春.大关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7.

[2]叶清.地震危险性、地震危害性和地震易损性[J].福建地震, 2003, 19 (2) :38+40.

[3]郝敏, 刘晶波.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 2008, 17 (5) :40+46.

上一篇:征管问题下一篇:英语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