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 篇1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
摘要:现代高校建设中,普遍对校园的绿地系统规划趋于愈加重视的态度。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园林绿地对学生具有陶冶身心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将分别从道路、广场、树种规划三方面对其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东北农大;绿地;道路规划;广场规划;树种规划
一、校园概况 1.1校园介绍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学府。东北农业大学校园的主体,就是老哈尔滨著名的“马家花园”,它本身就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马家花园”,又名“遁园”,是我国东北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马忠骏1922年前后修建的一座大型园林,占地342公顷,是当时北方著名的园林景观,被列为当时的哈尔滨八景之一,是当时文人墨客和外地游人来哈必去的旅游胜地。现在,东北农业大学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继承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秉承“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东农校风,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大学迈进!
1.2 校园区位分析
1978年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原“马家花园”重建校园,东临信义村,西临哈尔滨东线,南临香坊木材厂,北临哈东工业园,基本呈长方形,南北狭长,地势较平坦,无天然水体。该区域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二、校园绿地系统分析 2.1校园绿地道路规划 2.1.1利用道路形成分区
东北农业大学道路总体规划将校园整体划分为多个明确的功能分区,分别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综合教学区、教工生活区、科研区和实验区,并通过东西两条绿色景观轴线将各功能区串联成一体,构筑生态走廊,形成双轴多核生态结构。交通系统运用内外环式的交通网络,以一条快捷外环路作为校园机动车道,联系各功能区,有利于人车相对分离,同时也利于实现合理的动静分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在“外”,核心教学区在“内”,并通过广场、院落、绿化、水面等空间要素进行有机渗透,完善校园环境从外围到内、由“闹”至“静”的逐层过渡,使核心教学区保持舒适、宁静的环境氛围。将科技园区及游泳馆、网球场、校医院、招待所等对外联系较多的项目设于临街不远的地段,保证对外联系的方便,便于资源共享,使校园环境免于干扰。防护林区、生产实验区、农田试验区分布于校园周围,既不影响校园内部格局,便于师生教学实习之用,同时为校园创造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有效的生态防护屏障。
2.1.2道路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20年代初,我国高校的校园受欧美影响,强调轴线对称和庭园、广场为中心的布局模式。但校园功能上受固定形式所限,造成一些使有功能和朝向等方面的不合理。校园教学楼群规划时一般为教学楼正立面的教学区正对着学校大门,并以教学楼式图书馆为中轴线的端点,两侧排布教学辅楼,在总体上形成规整对称的格局;尽管东农校园整体为南北朝向,但学校的大门(南门)与校园南北轴线并不在同一侧上。新艺术楼前的停车场,在下课人流高峰期,竟成为只能过学生的人行道。此外,校园入口处没有形成集散作用,人车在该处流量较大,易造成事故。
2.2广场规划
2.2.1核心教学区位于校园中部,是校园的主要功能区,绿地设计以规则式为主,设计开敞的草坪、花坛等,体现校园的开放、典雅和庄重。设计主题寓意深刻的文化广场——五谷园,展现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并作为全校师生的凝聚中心。规则式的“主楼前广场”,大气、庄重的氛围突出主楼中心的地位。在主楼前,主轴线上设有农大标志性景观,中心雕塑喷泉。北区大门入口广场(近长江路)体现人性化设计,考虑到残疾师生的困难,为其设置了盲道。接近家属区的秀园以自然式为主,利用微地形造亭子,从山顶可以俯视整个秀园广场的景色;自然曲折的小路使广场与外界环境相联系。
2.2.2广场规划存在的问题
“五谷园”广场设计并未体现其“躬耕五谷”之特色,园内设计简单规则,地被植物也未体现农业特色;而且广场除了人流集散作用外并未给下课的师生提供休息、停留的空间。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校园的公共广场绿地以及附属建筑绿地,很适于随意的课间学习或进行在图书馆中容易于干扰别人的讨论,这样可以缓解图书馆和自习楼中人满为患的压力
2.3校园树种规划
2.3.1树种规划特色分析
东农校园绿化树种凸显了北方园林特色,大量采用杨、柳、榆、槭等乡土树种,并多搭配以哈尔滨市花丁香作为灌木;校园以红皮云杉作为主路上的行道树,绿地内多以常绿搭配速生的落叶树,如白桦树种作为植物景观,全园分布赏花、赏果及赏绿叶的树种,全力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两季有果的植物景观。
2.3.2树种规划存在的问题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千篇一律,缺少统一规划,植物种类单一,树种选择上就是依照传统大量采用杨树、柳树、榆树这样的“老三样”和糖槭、紫丁香等常见品种,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仍然固守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传统观念。植物景观形式雷同,植物景观营造仍然停留在栽花种草的简单绿化层面,手法单调、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校园景观特色不明显,此外,过多的常绿植物使环境氛围过于沉寂、单调。
三、对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3.1对校园道路规划
校园南门入口处应设计成人车分流、集散作用明显的入口小广场;新艺术楼前,与停车场相向区域,应利用环境心理与行为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使用方便性,为其开辟自己的人行路。
3.2对校园广场规划
既然享有“五谷园”的美誉,就应体现其“躬耕五谷”的农业特色,园内地被种植可采用适合学校环境条件的农业植物,如小麦等农作物利用地形的起伏,使师生漫步于其间,打造出“麦田漫步”景观。场内应考虑为师生提供休憩、娱乐的场地,也可设计活泼的小面积水体,富有青春朝气的特点。
3.3对校园树种规划
放眼国外,几乎每所著名的高校都有吸引人瞩目的植物景观,例如由平坦的草坪、高大的树木以及其间的步行道构成的西方传统校园景观。在我国,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武汉大学的樱花等,都让这些学校声名远播。由此可见,植物景观设计在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东农今后的植物景观营造中,可以以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为指导,结合黑龙江省地域植被景观特色,尝试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道路,塑造具有自身植物景观特色的校园。此外,校园应更具有朝气蓬勃和青春的气息,因此我建议主路两侧的红皮云杉应换为一种树姿优美舒展的树种。配置常绿植物也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不要盲目种植,只图数量不重质量,使环境氛围过于沉寂、单调而缺少美感。
结语
我认为东农校园整体体现出庄重、严肃甚至单调的感觉,缺乏景观;而校园里应该多一些活泼的元素及供师生观赏停留的景观特色,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级道路绿化设计,形成富于东农特色的线性景观空间,贯穿着各个点状空间和校园绿地环境中的各个景区。以庭院绿地和校园局部的小景点如花坛,置石、座椅、景墙等作为散落在校园绿地系统中的点;游园、广场作为“面”,成为校园的主要景点,是校园个性景观的集中体现。以上是我针对于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主要在道路规划、广场规划及树种规划三方面提出的自己的评价及意见和建议,希望东农校园绿地景观能打造出其独特的风格,提高其影响力,从而向国内一流大学迈进!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陶洪波 刘荣 王钊 王崑,《高等学校校园绿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以东北农业大学为陈永生,《高校新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6 杜立柱,《.论北方城市校园规划设计》,2004
曹志,《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社区特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论文,2004 硕士,《东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评析》,东北农业大学论文,2006 陈勇,《高等院校校园规划初探》,中南林学院硕士论文,2003 例》,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推荐阅读:
东农博士政治笔记10-18
校园安全事故评析08-23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07-07
校园电子巡更系统设计10-21
校园电子商务系统设计09-01
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09-07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10-01
校园路灯系统节能设计探讨07-22
校园管理系统课程设计09-05
校园网网络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