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教研系统设计

2024-07-07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共12篇)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 篇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规模越来越成为一项反应高等教育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伴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科研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部分高等院校也都日益开始重视本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由于高校每年的教育科研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专业学术论文、专业著作、专利成果、科研项目、奖金奖励等大量成果数据需要保持归类整理等工作,倚赖传统的手工分类保持或者借助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分类管理变的越来越困难。传统的管理手段、方法无力应对越来越繁杂庞大的数据量,这就要求教育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必须依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因此高校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应用效果,借此为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到全国高校提供必要的经验。

关键词: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0 引言

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是教育科研改革项目顺利进行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传统的教育科研项目管理方面还非常落后,还仅仅停留在以word、excel等为核心的单一文档管理的阶段,无法满足高校教育科研项目日益庞大的巨量信息处理需求,因此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变的越来越繁重,效率确是越来越低下,信息数据的准确率也变的越来越差。显然,倚赖传统的手工分类保持或者借助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分类管理变的越来越困难。

传统的管理手段、方法无力应对越来越繁杂庞大的数据量,这就要求教育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必须依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因此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过程管理问题。

1 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目的

用现行的相互孤立、相对分散的文件夹管理方式对这类繁杂、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与管理,显得十分费时费力,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管理需求。为此,有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开发一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地实现教研对学校有关教务活动的管理和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目的。于是高校教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被提到了日程上来。教研管理系统可以作为大学教学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方便学校对于教师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由于本系统面向对象是教师,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不一,所以本系统实现的功能并不繁琐,操作容易,且对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以实现高校教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目的,同时可以作为以后进行功能拓展的基础,用来明确用户需求,使开发过程变得有序、合理。

高校教研管理的目的就是优化教研环境和资源配置,使教研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教研实力和竞争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追求教研效率和效益是教研管理最高目的。本系统就是用计算机操作来实现对高校教研的管理,为了高校更好的维护各项教研管理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

2 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要求。在需求分析工作中,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现有环境的特征,正确定义目标软件的特性。因此,需求分析工作是对应用问题及其环境进行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用户需求精确化。

2.1 功能需求

本软件系统需要实现分部门授权管理项目的目标,要求能够完成信息输入、编辑、打印等基本功能,实现项目信息的外部批量导入;具备友好的界面显示功能,能够分别按类别和级别以树结构组织项目,对应树结构当前项,在基本信息栏显示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信息、项目所在单位、项目经费、项目状态、项目成果等内容;提供丰富的查询统计功能,能够实现以立项时间、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等多条件下的综合查询;具有历次划拨经费情况统计及教研工作量计算等功能。

2.2 非功能需求

①相关不可恢复操作发生时应有明确的提示,要求确认,待用户确认后再操作。

②操作简单,界面直观。

3 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3.1 系统管理模式

本项目管理系统采用多级别、多部门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为规范管理,各部门使用权限不同,依托局域网,教务处、研究所等多部门各司其职,实现多布点操作,协同管理。教务处、研究所对所辖项目可进行添加、编辑、统计、打印、导出等操作。此外,教务处作为教研项目规划组秘书处,拥有更高级别的系统权限,可对所有项目进行查看、统计、打印以及对教研工作量进行统计和计算等特殊权限。系统管理模式见图1。

3.2 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需求分析,系统功能主要划分为3大模块,即基础数据功能模块、项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和查询统计功能模块。基础数据功能模块主要由项目类别、项目级别、人力资源、折算标准等小模块组成;项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管理、参研人员管理、经费管理、工作量管理等功能;查询统计功能模块包括基本信息查询统计、经费信息查询统计、工作量查询统计。各模块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如图2所示。

①基础数据功能模块。基础数据功能模块主要用于项目类别、项目级别、折算标准、人力资源等基础信息的维护,为项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提供基本信息支持。

②项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项目信息管理作为系统的重要功能,以项目立项为起点,以项目基本信息、经费信息、参研人员信息、教研工作量计算及附加信息等基本动态数据为主要构成要素,通过查询统计功能实现项目全程管理。如前所述,系统包括四大功能模块,各模块主要功能见图3所示。

③查询统计功能模块。项目管理的全面信息获取最终要靠查询统计功能模块来完成。查询统计管理囊括了项目基本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经费信息以及教研工作量等各方面详尽信息的查询统计,具有单条件查询、多条件逻辑组合查询两种方式。

3.3 系统运行流程

系统依托于校园局域网,数据维护与操作设置在客户端完成,数据库负责数据完整性验证和存储。借鉴windows的权限管理方式,结合北京联合大学教研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系统以“部门”为权限设置单元,给不同的“用户”分配“部门”,使不同的用户只能操作具有“部门”权限的项目。同时对“部门”权限分成了“不可访问”、“只读”、“读写”3个级别,用于细化用户对“部门”的操作权限。系统用户权限明确,运行流程科学、简单,安全性好。如图4所示。

4 运行环境配置

4.1 运行环境

内存:512MB以上;CPU:英特尔酷睿2以上;硬盘空间:200MB以上;内存:DDR2、2G或以上;网卡:标准通讯网卡;标准鼠标、键盘等;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通讯等的配置:能与其它进行数据交互的网络环境。

4.2 可用性

管理员只需经过1~2小时的培训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教师无需经过培训就可直接登录操作。数据是从洛阳理工学院主系统数据库中导入的,无需教师再自行注册。

4.3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针对需要保护的数据如:教师信息、管理员信息等进行加密处理。对于商业间谍行为、欺骗、黑客行为的处理:我们是采用的是校内网,不与外网连接,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电脑病毒方面需要服务器安装杀毒软件。

4.4 可靠性

可连续使用小时数为72小时,由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平均故障时间90天。平均修复时间1工作日以内。最高错误率5bugs/KLOC。

4.5 性能

事物的响应时间最高5s,平均响应时间应在3s以内。

4.6 可支持性

该系统是采用c#语言编写,同时也用到了Javascript的脚本语言。对于变量的命名采取直译的方式,如对于教师姓名变量用Tname进行命名。利用微软自带的类库,对该系统的类进行设计与开发。维护访问权由管理员承担。

4.7 设计约束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其它软件:Microsoft Office、SQL-Server 2005,需要技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Asp.Net、数据库编程。

5 应用效果

河北农业大学高校教育教学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于2014年9月开始试运行,已经完成了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素材库建设专项教研项目、第九批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完成了第六批“重点建设课程”的结题验收工作,基本上经过了一个完整周期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流程,系统符合用户设计要求,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方便可靠的特点,实现了预期的系统模块功能,减少了教育教学项目管理中的重复性工作,使管理工作更加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相对于原先传统模式大幅减少专职工作人员5名,只增加1名维护保养人员。申报时间由原先的30天左右降低到现在的3天左右。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信息。该系统的应用为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决策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结束语

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资源,减少了教学管理部门和各个学院的重复工作,提高了教学项目管理的效率,为实现高校数字化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系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统一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信息管理平台,为学校的教学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并能有效地避免项目的重复申报和审核,实现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信息的互通共享。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随着今后更多的管理和业务功能的开发及运用,能够方便地与高校其它系统对接,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 篇2

1.1两区广播室位置选址

校园广播室位置在选址,首先,应重点考虑其位置应尽可能在校园的中心,这样利于布线,方便到达校园各区域位置,并节约布线成本。其次,考虑近运动场,方便学生集合或大型活动时易观察现场的适时状况,控制播音节奏,同时要考虑主要活动区与广播室的距离,应在无线话筒传输有效范围内,一般在150米内较为适合。最后,就是室内空间布局,有条件的情况下广播设备区与现场播音以及节目活动区隔开,并有良好隔音,总面积应在20-50平方。

1.2设计的总体方案及原理

根据上述功能说明,两区主要设备配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自动音乐打铃系统有主次之分。总体方案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原理说明:当南区作为主播时:从图1看出,南区各路音源送入调音台,经调音台控制后送入南区6分区1、2号功放,经功率放大和线路传输,送给各分区广播音柱实现南区校园播音。同时从功放的音频输出口取出一路音频信号经光端机调制输出,传到北区经光端解调器还原成音频,经北区调音台,再经北区6分区3号功放和线路传输,送到各分区音柱实现北区与南区广播同步播音。当北区作为主播时:反之已然,原理同上。两区自动音乐打铃统一:从图1可以看出,即南区定时控制器输出电源启动和触发控制指令,受控电源接到指令后启动功放和调音台供电,触发指令开启音乐铃声播放器输出音乐铃声,经南区功放输出到各分区广播,实现音乐打铃。与此同时音乐打铃信号,经南区功放的音频输出端口送光调制器,经光纤传输到北区,经北区光解调器还原音频送入调音台,再送入功放输出到北区各分区广播,实现北区同步音乐响铃。实现南北区铃声统一。

2校园广播系统的调试及使用

广播系统的调试是保障整个系统正常工作不可缺的步骤。调试的一般步骤:(1)调试前详细阅读各设备使用说明书,掌握设备功能旋钮、按键、端口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2)通电前要仔细核查系统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3)将末级功放音量旋钮调至最小,其它设备音量旋钮暂调至中间位置。

(4)依次开启受控电源→前级音源设备→调音台→光端机→功放。并观察各设备开启时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关闭电源。关闭与开启顺序则相反。

(5)调试可按照音频信号的流程从“入到出”,或“出到入”依次进行。

3结语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 篇3

关键词:校园网;作业上传;作业批改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710-02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one Submiss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Assignment in Campus Network

CAO Li1, JIANG Li-ping1, ZHU Zhi1, WEI Yuan-xiu2, ZHANG Wei3

(1.Jiangxi Fuzhuang Academy, Nanchang 330046, China; 2.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46, China; 3.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Information Center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4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studied one system about submission and mod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ssignment in campus network. This system was developed by using ASP technology and ACCESS 2003 database under platform of Windows 2000 Server and base of Browser/Serve model. Many functions have been realized in this new system online, such as submission, modification and result’s review.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submission; modification

1 引言

随着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飞速发展,随着教育部门、各学校、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网络化,通过网络创造一个在教

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进行学习交流、网上作业的环境势在必行。作业布置、提交与批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质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业布置、提交与批改是通过课堂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再提交教师批改的方式进行的。当教师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时,时间已经过去一段并且讲到了新课。如何缩短从作业布置到批改的时间差,使在新问题形成之前,老问题就得到解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近期研制的“校园网上构成作业上传与批改系统”从高校的教学及管理实际需求出发,是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行政人员都适合的一个通用教学平台。该系统主要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在网上布置作业、提交作业、批改作业、查看批改结果整个作业流程等功能。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分析,数据库和实现方法4个方面来简要阐述“校园网上构成作业上传与批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2 系统设计

2.1 目标设计

构成作业上传与批改系统主要提供网上的教学平台,其功能如下:

2.1.1 教师用户登录到系统,通过公告栏的方式在网上发布作业,包括作业题目、公布作业完成时间、内容等;并可选择自己的课程进入作业批改页面,查看、批改作业,给出相应的成绩存入数据库中。

2.1.2 学生用户登录到系统,查看作业公告栏中是否有与自己所修课程相关的作业内容,在网上上传作业,查看、修改上传作业,作业成绩查询等。

2.1.3 作业系统操作采用图片上传组件,实行图文混传格式及Web页面,教师批改采用在线平台式批改,直接在页面上编辑修改,學生作业上传一张图片作为一个文件传到服务器,保存在c:inetpubwwwrootyhzc33Images文件夹里,图片文件名、文本和数字等内容保存在ACCESS数据库里。

2.2 设计思想

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2.2.1 思想先进:整个系统采用B/S模式运行,用户采用普通的游览器(如Intternet Explorer等)运行和访问。

2.2.2 实用性:为网上教学提供方便。

2.2.3 操作简单:本系统适用于不同水平的使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同时系统操作简单易行。

3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通过构成作业上传与批改系统,主要达到学生与教师互动教学的目的,能够提交作业信息,并且查询教师的评语、作业成绩以及其他同学的作业信息等;教师能够查询所有学生的作业,并及时写评语、判分数。根据对构成作业的管理需求,本系统可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帐户管理系统、交作业系统、作业评判系统和作业查询系统。

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构成作业上传与批改系统分为下述的四个模块:帐户管理系统、交作业系统、作业评判系统、作业查询系统。将系统分解成几个功能模块来分别设计,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构成作业上传与批改系统功能模块图

3.1 用户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户注册的检查、用户注册信息的添加、以及用户注册信息的修改等。

3.2 交作业系统

交作业系统主要提供给学生提交作业以及修改、删除作业信息的一个平台。

3.3 作业评判系统

作业评判系统,教师能够及时点评作业、判分数,同时,作业评判系统提供修改或删除评判信息的功能。

3.4 作业查询系统

作业查询系统提供给一般用户、学生和教师查询作业信息的功能。学生除了基本信息外,还能查询到自己的作业的所有信息,包括教师的评语及作业所得成绩。教师拥有最高的权限,可以查询全部学生的所有作业信息。

4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的需求,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用户信息表:存放用户信息,数据项包括用户的ID号、学号、姓名、密码、班级等;

作业信息表:存放作业信息,数据项包括作业的ID号、作者、作业标题、作业说明、作业上传时间、教师评分、第几次作业等。

系统按照用户管理、作业上传两模块和信息类型在数据库中建立2张表。及用户信息表(略)、作业信息表(略)。

5 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主要方法

5.1 Web数据库的连接

创建一个数据库连接的ADO对象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调用ADO对象的0 pen方法打开数据库

……

本系统软件中采用直接对Access文件的相对路径来实现和读取数据库的功能,简化了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

5.2 学生上传作业的实现

5.2.1 身份验证

当各学生用户上传作业时,我们必须首先判断他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无权进入提交页。如果合法,才有权提交作业。通过的用户名,我们可以从用户注册表中找到该用户的具体身份资料,并把用户名写入数据表qks_info字段中,作为作业上传的作者。

5.2.2 学生作业上传

学生作业包括图片与文本,我们用2个Form表单提交图片与文本,且只使用1个提交按钮进行提交。

5.2.2.1 用于编写作业上传界面的ASP源程序up.asp

作业上传界面的ASP源程序up.asp最关键的部分程序是:

function form2_onsubmit

forml.submit

endfunction->

說明:表单1(forml)用于保存上传的图片,触发保存图片的程序demo3.asp。注意在Form中一定要有enctype = "multipart/form-data" 这个属性,否则将无法得到上传上来的数据:表单2(form2)用于保存上传的文本,触发保存文本程序info_putnow.asp。form2在提交的过程中,要先激活form1的提交。所以我们这里虽然用到了2个表单,但只用1个提交就可以了。

5.2.2.2 保存图片的A SP源程序demo3.asp

<%

Set obj = Server.CreateObject("LyfUpload.UploadFile")

……

ss=obj.SaveFile("file11", "C:inetpubwwwrootyhzc33images", true) '保存文件到服务器

……

%>

5.2.2.3 保存文本信息的Asp源程序info_putnow.asp(源代码略)

通过info_putnow.asp程序,我们就把上传来的图片和文本都保存到了名为text.dbm的数据库中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要将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和文本数据都显示到页面上。

5.3 学生作业显示

在显示页面中,先从数据库中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数据,再利用'>语句显示图片及Response.Write()方法输出文本内容。

5.4 批改作业的实现

批改作业是指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教师登录后,系统将显示要批改的所有作业,教师只要点击某个作业,进入该作业批改页面,把给出的分数输入到表单文本框内,点击提交即完成了作业的批改。

6 结束语

学生通过校园网上构成作业上传系统上传作业具有很多优点,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保存作业的空间,教师则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对比,存档的作业也可作为教学积累资料,学生的作业解答可用于课堂分析。本文给出了校园网上构成作业上传系统通过网络即可实现作业的上传、批改和查看批改结果等功能。本系统借助于当前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新一代的网络编程技术,实现了局部教学模式的更新。

参考文献:

[1] 潘敏. 高校“网上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5:60-61.

[2] 吴彦, 胡启安. 网上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04,1:59-63.

[3] 朱甫道, 杨宁. 专题学习网站中网上作业与在线考试设计探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62-66.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 篇4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它是集面授、电视、网络教育各自的优势于一身,融文本、音频、视频信息传播媒介为一体,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创造一个师生可以交流的虚拟课堂环境,从而实现在远距离环境中推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环节,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互联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现代远程教育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素养的新的教育方式。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这一新的方式学习和接受教育,这种方式不仅简单而且摆脱了地域限制。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学业,而且在学习课程的时间和课程安排方面更加灵活。而且对于老师来说批改作业,管理学生的工作也会变得轻松。

二、可行性分析

1. 物理可行性。

现今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由于以上原因,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这为Web教研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物理可行性。

2. 技术可行性。

1) B/S技术的广泛应用。

B/S (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2) B/S架构的优越性、面向电子商务时代的技术。将来所有的应用系统几乎都在互联网或企业内部广域网上运行,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信息化道路。B/S架构的软件正是电子商务的基石,正是这类软件使得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协同工作真正成为现实。无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需要一台可以联网的设备(计算机、PDA甚至手机)都可以方便地与客户联系和与他人协同工作。

3. 系统整合。

无论是办公自动化(OA)系统,人力资源(HR)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ERP等等,发展的趋势是不断融合。而采用统一的B/S结构开发的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最好的选择,它提供了真正意义上无缝地与其他系统进行整合的方案。

三、需求分析

本系统得建立,是为了方便家长能及时了解自己子女在校情况,也方便学生在家或是校外能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以及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创造另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

系统的事务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

1. 在线发布和浏览新闻。

在本系统中可以浏览到学校发布的最新的新闻。

2. 答疑室。

同学可以通过发表帖子的形式来发布自己的问题,其他同学或是老师可以帮助其解答。

3. 家长交流。

家长可以在本系统中通过留言的方式相互交流,也可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来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

4. 用户信息设置。

该功能可以对学生,教师信息进行管理。

5. 基础信息设置。

改功能可以设置学校的基本信息,如课程,学生干部等。

四、设计总结

基于Web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步取代传统教育,21世纪它将成为构筑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而基于Web的动态交互式教研系统则是现代网络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利用ASP技术实现学校的远程教育和家校互联是一项很有效方法,这种组建的方式,可以应用于网站的其他栏目。又由于ASP编程所用的Vbscript与Javascript语言较其他语言较简洁、易操作、功能较强非常适合广大用户进行网站的开发。

ASP虽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但和其他技术一样, 它也存在着某些缺点。Web服务器还不支持ASP的运行。但ASP毕竟是软件霸主微软精心设计的一个宠儿, 人们不得不慢慢向它靠拢, 现在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器已经支持ASP。以信息网站为核心的Web信息系统建设方兴未艾, 运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应用开发, 提高网络系统应用成效将是一个不竭的课题。

摘要:目前中国的教育正向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发展, 可是随着教育的发展, 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学校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单独地安排学习计划, 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Web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它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步取代传统教育, 21世纪它将成为构筑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而基于Web的动态交互式教研系统则是现代网络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ASP技术实现学校的远程教育和家校互联是一项很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ASP技术,家校互联,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石志国.ASP动态网站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9.

校园网安全系统的设计 篇5

摘要:校园网的安全需要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防范体系,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网是否安全,关系着学校是否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也关系着相关的教学活动是否能正常顺利开展,因此校园网安全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亳州师专校园网建设为背景,提出了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目标,从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构建进行设计。

关键词:校园网 校园网络安全 安全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196-01 亳州师专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目标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目标是为整合各业务系统的校园网设计一整套的网络安全方案,用以确保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查阅资料、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学习、生活;管理者方便管理整个网络;校外人员可以访问校园网站;各业务系统充分发挥各自性能,为部门提高办公效率。而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不必担心受到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侵袭。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网络安全应该实现以下内容:(1)组织人员管理、维护设备,确保网络系统线路、设备安全。安装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监控设备运行情况。(2)与互联网的连接要部署入口防火墙、设定好过滤规则。(3)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开启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4)部署入侵检测系统,防止黑客攻击。(5)部署校园网防病毒系统,要网络杀毒和单机杀毒相结合。每个子系统都要安装杀毒软件。(6)建立身份认证机制,阻止黑客统入侵系统。(7)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原则

(1)整体性: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整体上对校园网进行安全设计,任何一部分的安全缺陷都会给校园网带来安全威胁。

(2)等级一致性:校园网将用户分等级进行管理,对不同等级的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禁止越权访问。各系统数据互通、采用统一的安全标准。

(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将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结合人员管理,实现技术、人员双重保护。

(4)经济实用:考虑到学校投资经费有限,要结合学校网络安全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安全方案。

(5)动态发展:校园网随着使用人员的增加和应用软件的增多,系统不断的变化发展,安全体系要能适应网络的发展,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安全设计

针对亳州师专校园结构的特点结合安全管理目标,对校园安全系统采用分层设计:

(1)物理层安全设计。亳州师专校园网物理层设计主要需要做如下几项工作:1)对中心机房安装避雷设备;2)主机房安装恒温空调,控制温度,增加湿度控制;3)校园网主机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加强人员管理;4)增加备用电源;5)管理人员使用网络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出现问题的设备和线路并进行维修。

(2)网络层安全设计。网络层的安全主要看网络流量是否得到控制。网络层每一个来访的用户都具有独立IP地址。根据这一IP地址,目标网站能分析出这个用户来自哪里,有没有权限和有什么样的权限来使用网络。如果发现有来自不安全的网站的数据,就将其拒之门外。为了实现对网络的控制,通常采用的是安装防火墙和建立VPN这两种技术。防火墙的安全和部署可以检测来访网络流量,将未经授权的用户阻挡在网络外。虚拟专用网技术(VPN)在公用网的基础上开辟一条专用通道,通过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确保了数据的安全。

(3)系统层安全设计。针于亳州师专学校系统层存在的安全问题,需要进行下列工作:①制定操作系统安全策略;②关闭不必要的服务;③关闭不必要的端口;④开启审核策略;⑤开启口令策略;⑥开启账户策略;⑦备份敏感文件;⑧禁止建立空连接:攻击者通过网络请求,建立空连接可以获取主机的用户列表,攻击者能利用用户列表进行暴力破解,因此要禁止建立空连接。⑨下载最新补丁:操作系统同其它软件一样,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漏洞。系统管理员应该经常关注漏洞情况,及时下载和安装漏洞补丁,以增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4)应用层安全设计。应用层安全是应用程序的安全。应用安全作为信息安全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程序运行安全和应用资源安全两方面。为了保障应用安全,需要加强应用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设计与设置,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应用系统不稳定、不可靠和资源被非法访问、篡改等安全事件。亳州师专校网应用层安全是指确保亳州师专学校校园网内各应用业务系统如:校园网站站群管理、教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的安全,确保各业务系统网络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对应用资源安全防护来讲,应用安全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合法用户能够通过安全策略合法地访问业务资源;二是不让攻击者访问、篡改任何受保护的资源。

(5)安全管理设计。校园网的安全管理设计到每个使用校园网络的人,管理者要根据亳州师专校园的安全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合适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框架,以保证在校园网管理上的安全。

校园网的安全需要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防范体系,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体系防范体系不仅需要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还需要建立对网络安全的人员配置、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亳州师专校园网络同其他网络系统一样也是分层的结构,在设计上我们从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系统层逐层进行了安全设计,将多种安全协议和安全策略进行配合,多种安全产品的联动,形成一种协调不同层面网络的安全问题的监管体系。放火墙的安装和部署、防病毒软件、IDS、VPN、数据的恢复和备份等安全技术和安全设备整合起来,各负其责、相互合作,形成一个集预防、检测、响应、攻击中的防范、攻击后的系统恢复等功能的一个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校园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6

指纹考勤系统应用

指纹采集 个别用户进行指纹采集时,主要使用三枚指纹采集方法,在终端位置会根据指纹采集情况,根据详细算法计算下,提升采集数量。用户信息采集中主要包含指纹信息采集、初始密码采集以及用户信息采集等。从图像内收集指纹特征值,逐渐形成特征值模块。该特征值会与个人基本信息相对接,并且将全部信息保存在用户系统内,作为指纹信息“户口”。进行指纹注册时,应该保障指纹和用户信息对应。杜绝记录信息出现冒名顶替现象,导致信息无关联现象出现。因此,进行指纹认证时,应该现场有督导人进行监督,保障信息收集准确、无误。指纹系统会根据信息录入情况与WEB服务器连接在一起,为信息库提供精准数据和信息。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和系统验证相关,指纹系统在相匹配的特征指数下保障特征值。该系统从繁杂的指纹系统中,寻找出相关指纹,这是一个识别环节。最终的识别结果为“是”或者“不是”,进行指纹验证时,是在1:1模式下进行验证,而且匹配值得到保障。指纹对比过程,是一个动态对比过程,将事先记录入内的指纹以及模板下的指纹连接在一起,检验匹配结果。该系统使用的是1:1对比模式,根据系统要求和功能,扩展系统作用。随着系统不断深入使用,系统业务开展模式越来越复杂,需要将1:n通过网络平台将其转化成1:1模式,使用该方式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效益,保障指纹识别系统基于1:1模式下运行。

指纹登记 系统进行识别过程,是一个快速引进的过程。用户基于指纹识别终端基础上进行识别,指纹终端会在数据中进行查询,进行模糊对比,认证用户登录真实性,进而更好地识别用户登录信息的基本情况,实现资源共享。该系统使用不会对终端密码进行设置,通过认证之后便可登陆。其中,认证只针对指纹认证而言,很少涉及到密码认证以及WEB认证管理。

指纹考勤系统的组成

指纹考勤系统主要包括指纹识别、指纹登记、用户管理以及查询等模块。这些模块能够实现公共信息高效传输,保障API接口连接网络。

用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细分为部门管理类型、系统管理类型以及用户管理类型等三大类型。其中,用户管理类型还可以细分为学生管理类型和教师管理类型。在该模块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在登录系统之后,能够改变权限和重新设置权限。该模块还有日常的查询以及用户登录权限设置,系统管理员均可操作使用。系统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是收集这些考勤情况,为统计部门提供精准统计数据,方便人们统计考勤。

公共信息模块 公共信息模块的功能比较单一,容易理解。该模块主要使用于各项说明,对于进行考勤制度管理时的考勤管理事项、系统处理管理问题方法等,该模块都会有详细解析。

API接口模块 API接口模块会根据相关值进行设置,并且联动参数值进行重新定义。作为技术接口,它保障了校园网登录的稳定性,为系统安全运行和开发提供准确保障。该系统使用范围广,不仅应用于校园网登录权限,还被应用于门禁进出口;方便人们开展统一管理,保障身份认证安全。

指纹考勤系统的关键技术

权限管理 指纹考勤系统信息量大,存在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应该得到保护。一旦出现数据破坏现象,整个网络将出现瘫痪现象。为了防止该问题出现,应该给指纹考勤系统安装上权限,实现系统管理权限的层次化管理。这样,在实际运用中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损失。

IP绑定技术 使用IP绑定技术主要考虑到安全性以及技术性,该技术能够限制教师跨越查询,提升考勤认证效应。如可以根据IP地址来绑定登录范围,进行区域限制登录,以产生WEB系统限制效应,即当外界人士非法登录校园系统时,会出现无权登录提示。

API接口技术 该接口能够展现计算机软件功能,实现高效通信。基于API函数程序开发,规范程序设计,从而有效避免编写不相关程序出现;同时,降低程序编写工作量,完善了程序设计工作。在计算机软件领域,API属于中间件,能够为各种资源传输搭建平台,进而实现资源共享。该系统具有科学性,功能拓展范围比较广,能够将其放置单点登录以及门禁系统使用。

结束语

校园指纹考勤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教学基础上的,另需建立起一个孤立的网络管理身份,提升考勤记录工作效益。相信通过这一系统的开发,能够促进校园网身份管理系统的研究,并能改变传统的考勤方式。该系统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进行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师生可方便登录系统查询部门和个人考勤情况,给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便利。同时,该系统还可扩展到银行、停车场、公司、社区等其它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卢奇,王琳.上海大学采用Aruba构建无线校园网荣获“2012优秀实践案例奖”[J].计算机与网络,2013(5)

[2]谭晶晶,谭丹丹.澳大利亚PARADE学院携手博科和MYCOM部署下一代校园网[J].计算机与网络,2013(5)

校园仿真系统的设计 篇7

1 虚拟仿真技术在国际及国内运用

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之一。为了加速城市的发展, 提高管理水平, 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进行城市体系规划与管理。据目前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摸底调查, 除少数大、中城市已建立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外, 而绝大部分地区的空间信息管理手段仍然沿用比较落后的手工操作方式, 即便是用一些地理信息系统 (GIS) 管理着空间数据, 但仍停留在简单的二维数据管理、显示的基本功能, 分散地、相对独立地和非标准地管理模式, 很难进行地域管理的三维综合研究和空间分析, 使各级领导部门不可能及时地得到对空间的清晰、直观的认识。

另外, 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的体形结构与各个要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空间形象思维。同时, 在设计中又应以城市的使用者的感觉为核心, 分析城市设计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城市模型只能获得城市的鸟瞰形象;效果图只能提供静态局部的视觉体验;动画不具备实时的交互性, 人是被动的, 并且制作周期长。这些传统技术只能实现简单、固定的演示功能, 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城市设计的需要。另外, 随着空间范围的扩大, 传统的方法也无法胜任空间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同样, 在城市中存在大型的港口、工厂、地下管网、人防设施等部门, 它们具有地形起伏较大、管网密集、需要精确定位等特点, 用传统二维的表示方法很难加以描述和信息管理。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 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 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从二维地图、沙盘、动画, 到虚拟视景仿真是一个合乎人们认识深化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2 虚拟城市与仿真技术发展

美国目前已经有50个城市计划建立了“数字虚拟城市”。我国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深圳、广州、南海、厦门市等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普遍认为, 3D-GIS、空间视景数据库的建立是建立数字虚拟城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已经专门成立了类似组织, 主要为城市服务。如德国的Rostock、Stuttgart等研究机构, 对一些城市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原型系统。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最早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 从国内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 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内外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公司开发出城市仿真应用平台。

3 国外城市与仿真技术主要实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始于1994年的一个科研与运用相结合的项目, 计划覆盖面积超过10, 000平方英里, 是当今城市仿真系统中最成功最为复杂的系统。视景包括从洛杉矶盆地的卫星影像到街道景观, 精确到植物、建筑物的窗口、外墙的纹理等。其中洛杉矶大学医院的仿真详细到可以对建筑内部的每一个层面进行漫游, 用鼠标点击墙面或天花板就能得到平面设计图及相应的属性数据, 实现了在仿真中对GIS、CAD及对象属性的实时查询。该系统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加州Pico Union区地震破坏的重建中得到应用。设计人员通过仿真模型和地理信息数据来确定毁坏的建筑物数量以及需要改造的街道、绿地、房屋等, 对重建城区进行规划设计, 再将新数据存入该系统, 实现了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

4 校园三维仿真虚拟系统, 可实现以下功能

⑴直观的了解校园。⑵方便学生:大学内, 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及实验楼等公共设施众多, 有了三维虚拟校园, 使新生在入学前就可以全面的了解校园的布局, 交互式的查询, 可以了解校园的所有信息, 为尽快的适应学习生活提供方便。⑶有利于招生:网络宣传现已成为非常有效的手段, 率先建立三维虚拟校园, 有助于提高学院的形象, 对大学的全国范围招生有极大的帮助。丰富的应用接口功能:校园信息搜索引擎:在网上校园中建立一个本地搜索引擎供用户浏览查找信息是非常有效的。譬如当我们搜索图书馆的主题时, 在搜索结果列表里面, 我们可以访问图书馆的具体位置、实景, 以及图书的借阅情况、开放时间等;优化领导管理:三维虚拟校园的直观特性, 可以优化领导管理, 对于校园信息管理、校园规划、建设等能够全局掌控。

5 虚拟城市应用展示

拟现实实时浏览平台可以对虚拟场景实现交互式的全方位漫游, 三维数字景象和模型将复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和显示, 为客户带来的大视景, 高沉浸感的高端解决方案, 给用户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城市 (社区) 规划、虚拟建造、装饰装修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薛定宇.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张晓华.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校园网络系统设计初探 篇8

1 校园网应用需求

在校园网络中, 视频、音频、数据集于一身, 如果保证不了高带宽、又有多种视频、音频、数据流混杂在一起进行传输, 就无法保证重要业务的畅通, 造成网络延迟、服务不可用。所以要想真正改变网络的效率, 更有效的保证应用服务的运营, 需要通过端到端的QOS, 智能到边缘的方式减少对网络核心设备的消耗保证网络的有效畅通。可以在园区网应用中, 对不同服务流进行详细的分类, 划分优先级, 以及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拥塞。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存在多用户, 多服务的现状。带来了对网络系统要求具有高效率, 以保证大数据量访问下有效的处理能力。针对需求设备要能对数据做到分布式处理, 这样的分布式处理可以节省主交换引擎的消耗。并在大量的数据应用, 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要保证所有硬件设备都可以进行快速的转发, 要具备高背板带宽 (交换容量) , 所有端口都能保证线速转发。这种分布式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体处理能力, 保证了网络畅通。

在校园网络中, 对于校园网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校园网的信息点分布很广, 与一般企业网比较, 校园网用户的流动性大, 信息点存在随意接入使用的问题。学生及外来不明身份的用户, 在校园网中找到任何一个信息点, 就可以进入到校园网, 可以肆意干扰和破坏校园网网络平台及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校园网的网络安全, 还需要考虑与外网及内网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安全访问控制。为了发生安全事件后, 能够有效、快捷地处理事故, 采用上网审计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个健壮的网络应该还应提供必要的手段, 禁止特定病毒的传播以及由于病毒造成的流量拥塞。

2 网络建设设计目标及原则

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在实用的前提下, 应当在投资保护及长远性方面做适当考虑, 在技术上、系统能力上要保持五年左右的先进性。并且从学校的利益出发, 从技术上讲应该采用标准、开放、可扩充的、能与其它厂商产品配套使用的设计。

根据校园网的总体需求, 结合对应用系统的考虑, 网络建设的设计目标是: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易管理的万兆骨干网络平台。

网络建设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 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 而且具有发展潜力, 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 保证校园网络建设的领先地位。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 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保修能力等方面着手, 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3 校园网网络结构分析

校园网网络结构可分为: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网络中心节点及其它核心节点作为校园网络系统的心脏, 必须提供全线速的数据交换, 当网络流量较大时, 对关键业务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另外作为整个网络的交换中心, 骨干层在保证高性能、无阻塞交换的同时, 还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因此在网络中心的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上必须考虑整体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汇聚层是各校区的数据汇聚平台, 为全网提供了快速交换支持, 是各区域数据、媒体流会聚主节点。接入层网络由楼栋交换节点和楼层交换节点组成, 接入层网络应该可以满足各种客户的接入需要, 而且能够实现客户化的接入策略, 业务QOS保证, 用户接入访问控制等等。楼层交换节点采用千兆智能堆叠交换机, 提供智能的流分类和完善的Qo S特征。为各类型网络提供完善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丰富的安全设置和基于策略的网管, 最大化满足高速、融合、安全的园区网新需求。

4 校园网管理

校园网管理软件应做到拓扑图、流量监控、事件监控、非网管设备的管理等等, 用户第一次上网就必须认证, 保证了用户上网的安全和合法性。支持用户预缴费自助开通功能。具备人性化的用户账号到期自动提醒功能, 可以自定义提醒条件。具备多元素绑定, 自动绑定, 控制代理、拨号, 带宽控制、IP地址类型控制等多种接入控制功能, 提供业界最严格的接入控制功能。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但是学生一般自控能力比较差, 很容易沉迷于上网玩游戏、聊天、看电影, 从而影响了其正常学习任务。上网时间段的控制与学生作息控制一样, 很有必要性。实现灵活、方便、人性化的时段控制功能。实现对用户按事先设定的权限分配IP地址 (包括分配随机IP和固定IP) 。支持自动绑定用户账号、IP、MAC、交换机IP、PORT等, 极大程度减轻了用户管理维护的工作量。

校园网建设, 应本着保证校园网的高速和稳定可靠的原则, 以保证安全稳定的设计理念来构建该校园网络。在大型的设备中, 从核心、到汇聚、到接入设备, 都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为将来的网络扩展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参考文献

[1]白素月.校园网络系统设计方案[J].电气智能建筑, 2004年06期.[1]白素月.校园网络系统设计方案[J].电气智能建筑, 2004年06期.

[2]唐伟.校园网络存储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 2011年19期.[2]唐伟.校园网络存储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 2011年19期.

[3]陈家华.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电子技术应用, 2001年08期.[3]陈家华.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电子技术应用, 2001年08期.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9

信息化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式,如何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好学校,是目前各大高级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各院校怎样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传统高校管理方法及手段的改变,传统高校管理理念的转变,更新高校管理模式,是现今各高级院校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各高校教育现代化,需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管理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信息化建设中,目前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来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模式和标准,这些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情况后,笔者建立了一套普遍适用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该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属于各院校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不仅提高了高校部门之间合作的工作效率,还加强了学生家长与高校之间的联系。

1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1.1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

本文研究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将用业务逻辑、户展示和数据进行了分离,以利于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扩展和性能提高。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图如图1所示。

其中:(1)数据层。将客户统一数据视图运行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上,数据库选择了开源的Mysql数据库软件。(2)业务层。业务层选择了J2EE运行平台,该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都运行在J2EE应用服务器上。(3)表示层。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表现层使用JSP/Servlet等页面技术,使得用户可通过美观大方的网页实现对系统的后台功能的访问和使用。

1.2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

实现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使用到的服务器包括:(统一客户视图)数据库服务器、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校园信息管理系统Web服务器。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网络访问性能,并保证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如图2所示。

2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根据校园信息管理对系统的需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系统的设计按功能特性将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成以下几个模块如图3所示。

(1)招生就业模块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实现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的基础上,不仅实现对当前高校合作单位就业信息的收集,还要对这些就业信息进行过滤和反馈。(2)成绩管理模块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高等院校学生的成绩。(3)学生管理模块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录入学生综合信息后,通过该系统能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与查询,方便管理学生和学校的德育和日常考勤等工作。(4)学生社团成员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管理和查询学生社团成员的基本情况。(5)信息发布模块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校能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并通过该系统对管理这些信息。(6)家校联络模块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家长、学生和学校之间建立及时、有效的传播平台。(7)奖助学金管理模块系统设计的目的,为了管理和查询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状况。(8)用户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有序的运行,并管理用户的进行权限。

3 结语

文章全面正确地理解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这对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有着至关重要。文章不仅介绍了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需求,还明确了该系统的功能划分,确定了其在性能、安全和存储备份等方面的要求。

摘要:现今各高等院校更加重视提高教育质量,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而改善高等院校的管理效率是提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维护和管理在校学生的信息和各类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是各高等院管理部门面临的普遍问题。文章研究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和学校规模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涉及招生就业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学生社团成员管理、信息发布管理、家校联络管理、奖助学金管理、用户管理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校园,设计

参考文献

[1]朱丽平,郭新志.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林曼翔.ASP.net2.0网站开发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石.精通巧Visual C#2005[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陈曦.分布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6]王英合.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高校校园拍卖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 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的消费能力增强了很多, 闲置的物品也随之增多。一个普通的高校学生总数差不多都有1万人, 其掌握的闲置物品达到了一个惊人数目, 但这些闲置物品最后只能成为废品进入废品收购站、垃圾堆。是这些闲置的物品没有人愿意要了?其实不然, 问道网的一份大学生二手市场调查显示:1、7成被调查者愿意购买二手商品;2、7成被调查者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大学生二手市场。这可以看出建立规范有序的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借助校园网搭建一个安全可靠方便地拍卖系统, 为莆田学院学生处置闲置物品提供了适宜的交易平台。

2. 需求分析

拍卖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有:用户管理、拍卖管理、站内信及系统备份与恢复等。用户管理系统主要分为:资料管理、账户管理、信用管理。拍卖管理, 主要流程包括搜索、竞价、商品交易、支付、交易评论等。另外系统将设置定时任务, 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备份方式为完全备份, 按需设置备份频率。

根据系统的功能, 系统又可以提供给普通类用户及管理员类不同权限。普通用户类用户可以进行买卖物品、查询商品信息等操作;管理员类用户除了拥有普通类用户的权限外, 还可以进行用户管理、商品管理等系统的一系列常规操作。

3. 系统功能设计

本拍卖系统分为用户管理、拍卖管理及邮件管理三个子系统, 其中用户管理子系统包括资料管理、账户管理、信用管理三个模块;拍卖管理子系统包括商品管理、拍卖流程管理、评价信用管理、拍卖记录管理四个模块。整个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1 用户管理子系统 (USE CASE图, 见图2)

3.1.1 资料管理模块

此模块管理用户信息, 新用户可以注册帐号, 找回密码。注册后登陆系统, 则可查看个人信息、添加修改个人信息等。要进行交易, 则需要认证个人身份 (以身份证、学生证为比对库) , 输入信息有提交等待管理员审核。管理员除普通用户的功能外, 还可对普通用户帐号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审核, 禁止帐户, 删除帐户等操作。

3.1.2 账户管理模块

在此模块中, 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充值, 提现等操作。管理员则可直接对用户的账户进行修改。

3.1.3 信用管理模块

可以查看指定用户的信用记录, 管理员则可以在后台对指定用户的信用记录进行修改等。 (见图2)

3.2 拍卖管理子系统 (用例模型图, 见图3)

3.2.1 商品管理模块

此模块支持用户发布商品, 设置修改商品详细信息, 缴纳拍卖保证金, 提交商品进入“待审核”状态, 管理员在后台可以对商品进行审核并批准拍卖。一旦拍卖开始则不允许修改商品信息。

3.2.2 拍卖管理模块

在规定时间内, 采取出价逐升式拍卖, 拍卖结束, 则将该物品出售于最后一个出价, 即出价最高的买家。交易成功后, 返还拍卖保证金。如果交易未完成, 则评估责任方, 退还非责任方保证金, 扣除责任方保证金, 一半打入非责任方账户, 一半缴纳拍卖管理费。

3.2.3 评价管理模块

买家可以在交易完成后, 对卖家进行评价;卖家也可在交易完成后, 对买家进行评价。

交易未完成, 则在评估责任方后, 由管理员对责任方进行评价。

3.2.4 拍卖纪录管理模块

用户可以看见自己作为卖家的出售记录, 也可以看见作为买家的购买记录, 自己所参与的交易, 目前的领先出价情况。可以查询目前正在拍卖中的物品, 近三个月的流拍物品记录等。

3.3 邮件系统

接收系统的各类通知, 用户之间互发邮件等。

4. 数据库设计

拍卖系统涉及4张库表, 分别为:

1、用户信息表 (User) :包含用户的所有信息, 包含的字段为用户ID:

User-id、用户名Username、用户密码Password、注册时间Register-date、用户国籍Nation、真实姓名Realname、用户性别Sex、用户年龄Age、身份证号ID-num、电话号码Phone、拍卖积分Sell-score、购买积分Buy-score、用户类型User-type用户状态User-status上次登录时间Last-login。

2、用户充值表 (Pay) :

包含用户充值记录及状态, 所包含的字段有用户ID:User-id、用户名Username、充值金额Money、充值时间Date、充值状态Status。

3、商品信息表 (Goods) :

包含商品的状态信息, 所包含的字段包括商品分类ID:Item-id、商品分类名称Item-name、拍卖商品所属人User-id、商品ID:G-id、商品名称G-name、商品描述G-description、商品拍卖周期G-days、交易编号T-id、商品状态G-Status。

4、交易信息表 (Transaction) 包含商品的所有拍卖信息, 包含字段拍卖交易ID:

A-id、拍卖商品ID:G-id、出价用户ID:User-id、拍卖状态A-Status、拍卖初始价格A-init-price、拍卖结束时间A-finish-time、拍卖出价ID:Bid-id、出价时间Bidtime、出价价格Bid-price。

5. 系统的实现

系统实现后具体物品拍卖的主界面如图2, 其中拍卖物品图像为超链接, 点击可显示物品的具体信息, 出价人名单为超链接, 点击, 可查看用户具体信息, 包括信用等

在表现层配置表现层managed一bean, 调用checkAuction () , 读取当日结束拍卖交易和当日开始拍卖交易的状态, 当读取到某交易在当前时间拍卖结束, 则调用auction--finish (A-id) 方法, 当读取到某交易在当前时间拍卖开始, 则调用auctionstart (A-id) 方法。

配置内容主体代码如下:

5. 结束语

校园拍卖系统在校园网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前景, 该系统既能满足学生处理闲置物品的需求, 符合当前全社会一直在提倡的绿色低碳生活的环保观念;又能推进电子商务在校园内的推广。

当然本系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比如, 无法对用户行为进行智能辨别, 拍卖方式单一等, 这些都是本系统在后续版本中急需改进的地方。

摘要:高校学生拥有大量的闲置的物品, 却缺乏合适的交易平台。本文提出建立一个二手物品拍卖系统, 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闲置物品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拍卖系统,校园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二手市场调查[DB/OL]http://www.askform.cn/81730—98747.Aspx

[2]淮小金,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张巍, 朱艳春, CZC网上拍卖中的信任计算机模型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

校园教研系统设计 篇11

【关键词】移动客户端 网络故障 报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88-03

随着网络信息化管理在高校的普及,原本许多校园管理的方式由手工变成了电脑信息化管理,利用电子系统去替代以往的人工记录等操作具有简单、成本底、易集中、易备份、错误少等多种优点。“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在高校逐渐盛行。由服务器承担部门的管理信息化工作,管理者只需要在客户端登录上服务器,就可以进行管理等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高校各个部门网络正常运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同时当前各高校每个宿舍都是通过网络中心主机接入外网,如果出现网络故障,一般电脑端网络出了故障,传统方式都是通过电话报修,然后网络中心再指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但是由于高校用户数量多,报修电话经常打不进去,给用户增添了麻烦。这种方式处理网络故障效率相对比较低,而且进行故障统计等工作相当繁琐,这时借助网络方式报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移动设备流行和4G盛行的今天,更多的人会利用移动设备报修故障情况。设计一个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网络故障报修系统,既简化了网络管理人员电话通知过程,也方便了广大上网用户报修。同时报修系统根据报修记录统计常见故障原因,为网络用户自助服务和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提供辅助,能让整个校园网络高效地运行。设计出这个系统可以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使报修方式多样化、便捷化。

一、网络故障报修管理系统的技术构架

(一)系统结构及工具

本系统电脑端报修采用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所有的业务处理逻辑都在服务器端执行,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报修。APP客户端报修通过WebService发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的相应模块进行处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二)开发工具

1.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和C#开发PC客户端和服务端

当前大多数.Net平台的web程序是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这个版本开发的。而且在这个开发工具上可以开发使用Visual Basic、Visual C++、C#语言的应用程序,而在本次开发中主要是a使用C#作为ASP.NET程序的开发语言,因为C#是.NET平台的原生语言。

C#有许多优点,它不但提供了传统的表达式和控制结构,还提供了一些新功能来简化开发过程。C#提供了许多面向对象的特性,例如数据封装中的属性、多态行为、继承和接口的实现。在ASP.NET平台上使用C#编写Web程序和以前使用VC6.0等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开发MFC应用程序很类似。ASP.NET提供很多Web控件,这些控件都是面向对象的。我们只需要将这些控件拖动到页面相应位置,并且设置这些控件的属性以及写这些控件对应的某个事件方法,就可以实现很多以前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实现的功能。在访问数据库方面,通过ASP.NET提供的对象和各种数据库驱动引擎,能够很轻松的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

2.利用Android Developer Tools开发手机端

Android Developer Tools包含3个部分:Android开发工具包(SDK);带插件的Eclipse;Android SDK Manager(用于下载SDK和虚拟机镜像)。

这个工具增强了Eclipse的功能,使得我们快速建立新的Android程序,创建一个手机客户端的界面,添加谷歌公司Android框架API包,在虚拟机中调试安卓程序,甚至是导出apk文件用来自己开发应用程序。而 Eclipse是很出名的跨平台开源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本身只是一个框架式开发平台,但支持插件,这样可以通过各种插件的安装,增加开发语言支持。加上Android插件后就成了开发Android应用的工具。在里面还可以创建Android的虚拟机,方便我们将完整的程序放在虚拟机上模拟真机运行效果。开发语言采用Java语言,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它的运行平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Java虚拟机和Java API。Java虚拟机(JVM)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运行环境。Java虚拟机是在一个开源的标准下构造的,并在所有主要的操作系统中都可以运行。

二、网络故障报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报修系统主要面向两种用户:一是管理员,二是普通网络用户。管理员主要使用系统来进行账号管理,报修记录管理,以及信息的发布。用户主要使用系统的前台以及移动客户端进行故障报修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的查看。

系统分为电脑端和手机端,电脑端包含后台模块和前台模块,后台模块是管理员操作整个系统的数据,前台模块用于用户登录注册后进行个人信息修改、故障报修、报修进度查看、常见问题解决以及使用反馈等操作。

移动端包含一个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主要在服务器上接受移动客户端的数据请求,并根据请求处理后将所需数据发往移动客户端。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二)数据库设计

首先使用SQL服务器管理软件创建数据库,考虑到报修系统一般的数据通信量很小,后台数据库采用微软的MSSQL数据库。数据库可以以文件的格式保存,微软公司开发的MSSQL数据库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功能完善,尤其是和.Net平台的兼容性很高,不仅可以作为后台的数据库,而且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功能,能够实现数据报表,支持ASP.NET对数据库的查询、修改等。

根据系统需求设计转换得到系统数据库结构信息表包括:T_AccendantInfo(维护人员表):存放维护人员的信息;T_CampusInfo(校区信息表):存放校区的信息;T_QAInfo(常见问题表):存放常见问答内容;T_RepairRecordInfo(报修记录表):存放报修记录;T_UserInfo(用户信息表):存放用户帐号和基本信息;T_FeedBackInfo(使用反馈表):存放使用反馈信息,各数据表之间通过相应的键保持关联,以实现数据的最小冗余度。

(三)系统实现

整个网络故障申报系统包括后台管理、前台管理、移动服务和客户端管理三部分。

1.后台模块

主要针对管理员管理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校区信息、维护人员信息、报修记录信息、消息推送、常见问题、使用反馈。

用户信息管理:实现用户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看。

校区信息管理:实现校区信息表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看。

维护人员信息管理:实现维护人员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看。

报修记录信息:实现对报修记录状态处理,方便用户查询。

消息推送:系统后台接收到报修记录后,系统自动向网络维护值班人员推送报修信息,方便网络维护人员及时维修。

添加常见问题:主要是向常见问题表添加常见问题信息、删除、修改、查看。

添加使用反馈信息:主要是对使用反馈表进行信息管理。

2.前台模块

主要是用户使用这个报修系统实现注册登录,修改个人信息、密码,故障报修,报修查询,常见问题,使用反馈等功能。前台功能模块流程如图3所示。

3.移动服务端模块

主要是提供Webservice服务,功能是处理移动客户端的请求,根据附带的参数响应的方法,去操作数据库,获取结果并返回移动客户端,移动服务端功能模块流程如图4所示。

4.移动客户端模块

主要是提供在没有电脑或者宽带网络故障的时候,通过移动客户端紧急报修,移动客户端操作流程图如图5所示。

开发基于移动客户端的高校校园网故障报修系统是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发展的必然需求。该系统实现了网络维护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调配,极大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同时也为网络用户故障报修提供便捷渠道,最终为校园网络稳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国靖.基于工作流的学生宿舍网络报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钟百胜.基于Web的校园网网络故障报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14)

[3]伊鹏翔.Dalvik虚拟机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郭卉笑.校园网络故障报修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吉林大学,2011

[6]谭淇.基于WCF服务框架与Silverlight的Web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

[7]李杰.计算机设备网上报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9

校园一卡通系统详细设计 篇12

目前, 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 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 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 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 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 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 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 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 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 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今后, 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 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 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

1 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

根据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 本系统选择了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就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各站点上数据库的逻辑集合, 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理数据库, 物理数据库是关于应用所需要的数据的集合, 是分布式数据库的主体;另一部分是描述数据库, 描述数据库是对数据结构的定义, 以及对全局数据的分片、分布的描述。

可以把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定义为局部数据和全局数据, 局部数据是指只提供给本站点的应用所需要的数据;全局数据虽然存放在各个站点中, 但它也参与全局应用, 是可被多个站点上应用访问的数据。

在设计校园一卡通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分布的策略时, 考虑到系统的应用现状, 本系统采用了混合式分布策略, 即将全部数据按不同的应用子系统的需要分成若干子集, 存储在不同子系统所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不过把所有数据副本存放在一卡通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用于对外共享, 这样就减少了不同子系统之间数据访问的复杂性。

我们把每个子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一个局域网上的一个网络结点, 存放着该子系统的本地数据, 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访问是访问放置于一卡通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副本, 通过分布式事务或复制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另外一卡通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在各子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上必须注册, 才能实现各子系统对一卡通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

采用这种方案, 一方面, 减少网络上本地数据库服务器的负载, 降低了不同子系统之间互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 即使整个系统中有某个子系统出现故障, 系统仍能运行,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 数据模型设计

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 因业务较为复杂, 要实现的功能很多。因而在数据库中用于不同功能的表比较繁多。以下将设计的管理结算子系统中一些较为重要的表的结构和用途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1) 发卡信息表:存放的是学生、教师等人员发卡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身份证号、发卡日期、卡有效期、院系名称、班级名称、专业名称、操作员。 (2) 垃圾表:存放的是那些毕业、退学、辍学等离校人员卡以及过了有效期的卡的信息。卡号、姓名、院系名称。 (3) 黑名单表:主要存放的是挂失卡的信息, 主要包括卡号、姓名、挂失时间、操作员。 (4) 解挂表:记录挂失卡的解挂信息, 主要包括卡号、姓名解挂时间、操作员。 (5) 存款信息表:用于记录用户的存款信息, 包括卡号、姓名、存款金额、存款时间、操作员。 (6) 消费记录信息表:用于记录用户的消费情况, 以便于查询和统计, 主要有卡号、学号、姓名、院系名称、消费时间、消费金额、消费部门。 (7) 换卡记录表:用于记录换卡信息的表, 卡号、姓名、换卡时间、转账金额、操作员。 (8) 退卡返款记录表:用于存放那些毕业、退学、辍学等离校人员退卡及返款的信息, 卡号、姓名、退卡时间、卡上金额、返款金额、操作员。 (9) 结账记录表:记录的是与各消费点结账的信息, 部门名称、结账时间、结账金额、操作员。

3 分布式数据库安全管理

在分布式数据处理中, 应用程序经常需要同时操作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 在这期间, 必须保证各数据库服务器中数据的一致性。为了支持分布式事务处理, SQL Server数据库提供两阶段提交服务, 通过它应用程序可以像对待单个事务一样, 对多个数据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

两阶段提交协议把事务的提交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决阶段的目的是形成一个共同的决定。开始时, 协调者在它的日志中写入一条开始提交的记录, 给所有参与者发送准备提交的消息, 当参与者收到准备消息后, 它检查是否能提交本地事务, 如果能提交, 参与者在日志中写入一条就绪记录, 并给协调者回复消息, 然后进入就绪状态。否则, 参与者写入撤消记录, 并给协调者发送建议撤消消息。如果某个节点做出建议撤消提议, 由于撤消决定具有否决权, 该节点可以忽略这个事务。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回复后, 它就做出是否提交事务的决定。只要有一个参与者建议撤消以后, 协调者就必须从整体上撤消整个事务。因此它写入一条撤消记录, 给所有参与者发送全局撤消消息, 然后进入撤消状态;否则, 它写入提交记录, 给所有参与者发送全局提交消息, 然后进入提交状态。第二阶段是提交阶段, 目的是实现这个决定。根据协调者的命令, 参与者或者提交事务, 或者撤消事务, 并给协调者发送确认消息。此时, 协调者在日志中写入一条事务结束记录。

4 银行转账子系统

银行转账子系统是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 由于银行转账子系统直接与银行的交易网络相连并涉及到银行方面的资金安全, 因此系统安全性在本子系统中显得尤其重要。银行转账子系统是用于实现银行卡与校园卡之间的圈存、圈取、转账、资金结算、代发代扣等功能。下面介绍一下该子系统的实现与功能。

银行转账子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银行转账:校园卡与银行端进行圈存圈取, 用户持卡可以在存取机上进行转账;转账由用户与银行和校方签订协议, 当IC卡上的余额低于一定的金额时, 由银行方自动进行转账业务, 每次转的金额是与用户进行约定的金额相同。这种方式同银行存取相互补充, 这种方式不需要用户本人去进行操作。 (2) 结算功能:所有涉及与银行转账的校园业务全部通过银行自动结算。 (3) 代发与代扣:代发代扣系统运行在校方的服务器上, 银行系统可进行学生学费、生活费的代扣。

由校方发起划扣。代发奖学金、补助与教师工资。

5 系统的密钥设计

系统以数字签名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给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报文加入报文鉴别码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用户的密码或管理员密码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方式都进行加密处理, 以保证密码的安全性。系统身份鉴别技术是采用国际通用的高强度128位RSA非对称算法, 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采用的是经过国家密码委认可的128位SDBI对称算法实现报文加密和数据完整性校验, 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攻击。

通过专业人员对成本投入和安全强度的折衷考虑, 安全体系的密钥存储以及加密运算完全由软件实现, 因接口灵活我们可以方便地改为硬件加密以及硬件密钥存储。通常通讯传输信息只对关键字段做MAC校验而不做加密处理。

6 小结

上一篇:一体化教学计划下一篇:应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