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2024-07-08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共12篇)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1

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1、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2、帮助学生具有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要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3、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2

一、教研背景

有一段时间, 各个中班均有幼儿出现了蛀牙。为了引导幼儿学习有关牙齿保健的知识和行为, 中班年级组设计了课题为“牙虫快走开”的健康教学活动 (蛀牙主要原因是口腔细菌入侵牙齿所致。考虑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我们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细菌称为“牙虫”) 。试教后, 我们发现整个活动表现出教师对幼儿学习的高度控制, 即幼儿是通过教师的说教, 间接地获取保护牙齿的知识。整个活动既缺少师幼之间有效的互动, 又缺乏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于是, 我们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的指导下, 对活动的设计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并用“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活动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然后, 用新的活动设计进行第二次试教, 取得较好成效, 顾荣芳教授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见附1) 。

二、活动分析

1. 活动目标

分析:

与第一次活动相比, 第二次活动目标对活动过程的导向作用有了如下变化:

(1) 引领活动的方向从关注幼儿“了解蛀牙”走向关注幼儿“体验参与”。目标的这一变化使得活动过程从第一次活动以教师高控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走向了幼儿自主发现式学习, 体现了“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引领活动的组织形式由幼儿个体式学习转向群体交往、分享式学习。中班幼儿已经由过去的个体学习逐步走向了合作式学习。因而我们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发展的需求, 在活动目标上新增了“乐于与周围同伴分享刷牙的感受”。

2. 活动准备

分析:

与第一次活动相比, 第二次活动准备有如下特点:

(1) 故事由教师选择转变为幼儿自主创编。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活动材料对幼儿的主体性有重要影响作用。因而, 在第二次活动准备时, 我们放弃了传统故事《小熊拔牙》, 组织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创编了绘本故事《赶走牙细菌》。实践说明, 幼儿创编的绘本故事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 教具由单一支架转变为多维支架。所谓支架, 是指活动中提供的适宜的环境、材料等, 用以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第一次活动主要依靠故事《小熊拔牙》这一教具, 缺乏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第二次活动增加了牙齿模型、牙刷等操作性材料, 并且创设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情景, 让幼儿通过自主观察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 活动过程

分析:

与第一次活动相比, 第二次活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 活动的形式由讲授式转变为探索式。第一次活动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教师“高控”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用“听老师讲, 看老师做”的方式来告知幼儿正确刷牙的方法, 并让幼儿通过机械式的模仿来练习。 显然, 教师是牵着幼儿“ 一路前行”。中班幼儿对知识的学习更多是从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出发, 因而, 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调整了教学策略, 给予幼儿更多操作、探索的空间来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内容。如环节二的设计:先组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刷牙的方法, 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随后教师公布刷牙的正确方法, 最后再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2) 活动的价值从单一转变为多元。《指南》要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 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第一次活动的价值局限于健康领域的单一维度上, 缺乏领域之间渗透的潜在价值。第二次活动增加了延伸活动:音乐游戏“蛀牙虫, 快走开”, 这就为表演区域的活动埋下伏笔。

三、活动感悟

1. 发现幼儿兴趣, 使活动由预设转向生成

回归儿童本源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活动是幼儿自主生成的, 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而展开的, 不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因而, 所有活动都应该是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本次活动无论是主题还是材料, 都是来源于幼儿, 并且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丰富经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达到幼儿主动学习的目的。

2. 找准基点, 过程由幼儿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指南》要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其中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就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点。找准了这一基点, 幼儿就可以从过去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式学习, 逐步走向探索、经历的主动学习。比如第二次活动中, 使用幼儿自主创编的绘本故事, 让幼儿在盥洗室通过操作来体验刷牙等方法, 帮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体现了“幼儿在前, 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

附1:顾荣芳教授对第二次活动的点评

“牙虫快走开”是一节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健康课, 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符合他们的日常经验, 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热情、积极性也比较高。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能用猜谜语、故事导入、话题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幼儿萌发保护牙齿健康的意识, 并能提供机会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在选用故事时也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拔牙故事, 而是独具匠心地使用了本班幼儿自主创编的绘本《赶走牙细菌》, 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自然引入“坚持刷牙”的生活习惯。整个活动中, 教师比较重视与幼儿展开互动, 如用了猜谜游戏、故事欣赏、角色体验、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促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三者的有机融合。总体来说,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 体现了“幼儿经验在前, 教师讲解在后;幼儿探索在前, 教师追问在后”的理念引导。并且, 活动并不是就此戛然而止, 教师在后续的活动中考虑了区域活动、家园联系等内容, 延伸了整个活动的时空范围和教育价值。

附2:幼儿自创绘本故事《赶走牙细菌》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3

为了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渭城区教研室决定以第二课堂讲座形式在我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特此拟订实施方案。

一、教育、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起步阶段,我区拟采用专题讲座式,具体操作时,在时间、内容、形式上可灵活多变。

1.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调控自己情绪的一般方法,学会与人交往,发展自己的技能,并能够识别心理问题与思想政治问题的界限。

2.普及培训工作。培训专兼职教师,向班主任、代课教师反馈信息,通过学生作业联系家长等。

3.建立心理保健网络。以学校心理辅导牛心为主,与各班级联系,作心理普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在学生中物色心理保健员。

4.学校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及组织机构保障。

二、教育、教学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

通过正面、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容及健康的标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课上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课下促进学生在日常交往和各项活动中完善心理素质。

3.面向全体,兼顾个别

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也兼顾学生的个体特性,坚持因材施教。尤其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心理咨询或矫正训练。

4.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准确及时地渗透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说明人生成长规律,启发学生学习做人、生存、适应和创造的本领,激发其内在潜能。

5.协同性

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全校教职工以及家长的作用,共同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

三、训练目标及指导要求

小学三年级目标:针对学生常见的不良学习倾向进行重点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在智力发展、性格塑造和人际交往方面能有较大进步。

指导要求:赋予已有活动方式新的乐趣,适当加深活动的内涵,指导学生掌握人物模拟、角色体验、现场操作等新的活动方式。

小学四年级目标:以提高学习技能、优化智力结构为重点,促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并在情绪保健、性格培养和道德品质发展方面有新的提高。

指导要求: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精心组织好智力游戏、兴趣展示、故事接力等新的活动,努力防止或克服疲塌现象。

供选专题:

1.学习的苦与乐

2.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3.从小学会交朋友

4.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5.别人进步我高兴

6.找回自信

小学五年级目标:围绕抽象思维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生活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指导要求:进一步深化活动内涵,增加实验演示、游戏比赛、专题讨论等活动,注意发挥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自我组织潜能。

供选专题:

1.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和加油站

2.给智慧插上理想的翅膀

3.学会科学支配时间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6.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小学六年级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道德评价水准,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个性倾向和行为习惯,为顺利转入中学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指导要求:加强活动针对性,引入命题构图、选词作图、选词作话、软化头脑训练等抽象程度较高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善始善终地搞好训练。

供选专题:

1.塑造良好的个性

2.要自尊也要尊重别人

3.增强记忆力的秘诀

4.学会思考

5.克服厌学情绪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如何提高注意力

8.生活快乐的源泉:健康

初中总目标与总要求:

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调控不适心理,提高学习绩效。

环境适应教育。使学生认识适应性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心理适应性与才智发展同步。

人际交往教育。人际交往与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有志于成为卓越人才的学生,不仅要悦纳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悦纳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并能处理好各种关系。

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性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对人才发展有重要意义。

优化人格教育。优秀人格是成功的基础。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人格。

供选专题:

1.结识新朋友

2.思维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

3.学会科学用脑

4.培养乐观积极的性格

5.重视给人的第一印象

6.考试紧张心理的调试

7.坚强意志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8.孩子与家长总较劲儿怎么办

9.塑造成功自我

10.愉快地接纳自己和他人

11.展开想像的翅膀

12.正确对待青春期烦恼

13.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优良品格

14.理智感与情绪调控

15.各种心理症状测试与行为辅导

城区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篇4

姓名

###

单位

@@市教科室

活动

主题

部编本文言文教学课堂研讨

参与

对象

总人数:205人

#城:50

#城:80

#州:30

高新:15

##:15

市直:15

课时

一天

活动

价值

理论价值:引领教师准确把握部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的特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

实践价值:

了解并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与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活动

目标

1.了解部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的训练重点;

2.引导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3.促进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把握新教材特点,用好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

内容

分解

内容

小节

活动

名称

内容

要点

主讲教师

方法方式

学员学习方式

时长

分钟

课例展示

书戴嵩画牛

(六年级)

观课

40钟

课例展示

王戎不取道旁李(四年级)

观课

40分钟

互动点评

评课

现场教师

现场互动

10分钟

讲座

教学建议

听讲座

10分钟

点评

评课

听讲座

20分钟

实施

要求

1.场地要求:教室可以容纳200人

2.设备要求:笔记本电脑、有LED屏或投影幕;

3.对主持人要求:课件、教材

4.对教师要求:手机静音,活动期间不随意走动。

预期

结果

1.提高对部编本文言文教学的认识。

2.准确把握教材特点。

3.采取恰当的教学流程与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活动

特点

突显课程某方面的特殊性、创造性、专业性,如无特点可以不写

1切中小语教学要害,展开分析;

2.信息资源丰富;力求完整;

3.互动分享,启发教学智慧;

其它

说明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如何进行“数与代数”基本运算教学

二、活动目的1.研究教材,聚焦课堂,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

2.明确教学目标,推进课改的纵深发展。

四、活动说明

1、具体活动时间:2011年4月27日

2、活动地点:和平完小

2.、参加对象:大堰片区各校一年级和四年级数学教师(张成文、廖国秀、郑明会、秦礼萍、张应发、肖仁海、罗强)、大堰完小副校长、和平完小校长、各校教导主任、数学教研组长(周会)。

三、活动安排

1、不同年段“数与代数”基本运算教学课堂教学研讨课(2节)一年级“数与代数”基本运算教学1节,执教教师:张成文; 四年级“数与代数”基本运算教学1节,执教教师:张应发。

3、听课

4、评课安排

a、欧昌强组织评课;

b、上课教师说课及课后反思;

c、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议课;

d、安臣校长总结评课。总结课堂的成功之处,成为全体语文教师个人努力的方向和继续攻克的课题;

e、赖永忠副校长就本次教研活动作总结发言。

大堰完小教导处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篇6

1、让学生了解到自信对人的重要性。

2、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从而明白遇到困难时要学会自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难。

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

活动方式

童话小故事、个人才艺展示,“知心信箱”

活动过程

课前活动《幸福拍手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跳了起来,感觉怎么样?

师:快乐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孩子们,希望今天我们能快乐的度过。

一、导入话题

1、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童话小故事《我不行》。

2、看了童童的故事,你觉得童童为什么不敢爬坡呢?看来童童是缺乏自信(板贴“自信”),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童童就像这棵树一样,树叶凋零,毫无生机。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能为它添上绿叶,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鸟学飞》的故事。

二、感悟自信

(一)看故事《小鸟学飞》

(1)同学们,看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小鸟为什么会成功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2)小鸟通过自己不断尝试,刻苦学习,终于飞上了蓝天。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两位小朋友――亮亮和晶晶。

(二)不自信的亮亮与自信的晶晶

1、看视频

看了他们刚才的表现,你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2、说说心里话

(1)听了他们的想法,你比较欣赏谁呢?为什么呢?(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是啊,晶晶勇于尝试,相信自己,勇往直前的想法是我们都欣赏的。

(2)那看了亮亮的表现,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的呢?(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

3、小结:你们为自信之树增添了这么多的绿叶,它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体验自信

1、敞开心扉

不只是亮亮;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自信的时候,这是我课前了解到的同学们身上不自信的一面。(出示“知心信箱”)。

2、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想法,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吗?可以在小组里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汇报。

4、谢谢同学们的帮忙,如果以后你们遇到同样的事情,能自信地面对了吗?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

四、展示自信

1、孩子们,现在你是否觉得自己充满自信呢?那借此机会,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舞台,让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拿手绝活,好吗?

2、小结:看着大家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一定找到了自信的秘诀吧!让我们把它写在自信之花上,好吗?

五、珍藏自信

1、写一写我的秘诀,写完以后把你的秘诀和小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

2、指名把自己的秘诀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并把自信之花贴到自信树上。

3、看着小伙伴们贴上了自信之花,其他小朋友有秩序的把自信之花贴到自信树上。

4、通过我们全班同学的努力,这棵自信之树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自信之花遍地开。(板贴课题)这棵自信树以后就留在咱们教室里,要是你们遇到什么困难或不自信的时候,就来看看自信树上的方法,读读自信的秘诀,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回自信的。

4、送给大家几句关于自信的格言,希望你们能时刻勉励自己。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7

关键词:人际沟通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因人际交往和沟通问题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在逐渐增加, 个体心理咨询是一个有效帮助途径, 但一般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偏单一。而团体心理辅导适用面广, 效率高, 收效好, 每个成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 在理论和实践、有体验和分享中获得多重学习。

一、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在了解沟通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系统的基础上,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学习沟通的艺术, 包括:倾听与同理、自我沟通、不同人之间的相处、说服与解决人际冲突等, 在团体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 学习较适当沟通技巧, 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二、团体的规模、团体辅导的时间

该团体属于发展性团体, 团体规模适中, 可选取20名左右的大学生进入团体。团体辅导时间为每周固定时间开展1次, 分8周进行, 每次2.5小时, 总计20小时。

三、团体辅导的成员筛选

面向全校招募, 在学生自由报名之后, 通过心理测量、面谈筛选确定团体成员。辅助工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量表分9~20分比较适合该团辅, 20分以上的存在很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建议其转入个体心理咨询。

四、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框架

1) 第一次活动:相见欢。活动目的:团体建设, 引导成员相互认识, 建立关系, 澄清团体目标及成员参加动机并建立团体规范, 创设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 使团体成员有安全感、归属感。主题活动:通过“寻找安全岛”让成员首先找到自己在人群中常处的位置;通过“走出安全岛”让成员相互之间微小问候和简单交流;通过“滚雪球”让成员相互更加熟悉;通过“寻访大手印”书写团体契约。2) 第二次活动:我们说了什么。活动目的:了解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 学会话题选择、赞美、身体语言。主题活动:头脑风暴 (让成员自行讨论出人际沟通中的十大适宜交谈话题与十大禁忌交谈话题) ;用身体说话 (了解非言语系统的真实秘密) ;优点包围圈 (让成员学会夸奖别人以及赞美自己) 。家庭作业:“适宜交谈话题运用”, 记录一周内成功运用的至少5个例子。3) 第三次活动:与自己的沟通。活动目的:了解自我的人际沟通模式, 帮助成员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进行探索认识。主题活动:大家眼中的“我” (帮助成员了解自己在不同的人中的品质和特点, 并综合自我评价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朋友品质大拍卖 (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对朋友选择的倾向性) ;真实的我 (体验情绪背后的自己真实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家庭作业:“我的真实心声”, 按照“事件———及时反应———真实心声”的格式记录一周内的至少5个心情事件。4) 第四次活动:倾听与同理。活动目的:帮助成员练习倾听的技巧, 在倾听中学会同理。主题活动:你说我画 (体会倾听和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倾听技巧分层训练 (逐级学会良好的倾听技能) ;我能懂你 (学会良好的同理心) 。家庭作业:“我是倾听达人”, 记录倾听技能运用成功经历至少5个。5) 第五次活动:不同人格类型与沟通技巧。活动目的: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特点与沟通中的心理需求, 学会不同类型的沟通技巧。主题活动:心理测验 (了解自己和其他成员的性格类型) 、不同性格对对碰 (模拟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人际沟通中的冲突和问题所在) ;求同存异 (练习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家庭作业:“异心一意”, 选择至少3人对其性格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并根据其性格特点调整沟通方式, 体会不同的人之间也能一起和平友善共处的快乐。6) 第六次活动:异性之间沟通差异。活动目的:了解和学会运用男女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差异, 尤其是面对冲突时的差异。主题活动:我们分别所在的火星和金星 (了解男女的性格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需求) ;星球之间的沟通故事 (模拟男女之间常见沟通问题) , 说出我的需求 (练习男女之间及时沟通和化解矛盾的情景) 。家庭作业:“与火星/金星人的对话”, 选择至少3名异性分别进行一次正式的人际沟通, 并根据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调整沟通方式。7) 第七次活动:解决人际冲突。活动目的:学会人际冲突解决的一般方法。主题活动:心有千千结 (体会冲突和心结产生后只有用心去解才能最终恢复原样) ;我的心情故事 (模拟人际冲突情景剧) , 我是解结高手 (成员群策群力解决情景剧中的冲突) 。家庭作业:“沟通中的防爆专家”, 选择至少1件自己经历或者帮助别人解决的人际沟通中的冲突事件, 并总结成功经验。8) 第八次活动:我的幸福明天。活动目的:总结和结束团体。回顾团体历程, 检视自我成长, 分享收获, 鼓励与增加信心, 处理离别情绪, 给予彼此祝福, 填写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 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的满意度 (团体目标达成、团体凝聚力, 以及团体成员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改善状况等) 。最后可通过合唱《明天会更好》或者共同完成“同心圆”结束团体。

五、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具体实践中还需注意以下几项事项:1) 明确团体目标, 预先制定系统的活动方案。人际沟通能力是一个内涵广阔的感念, 八次活动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因此要明确团体目标, 并围绕目标制定合适、系统的方案, 选择具有体验性、启发性的活动, 避免活动的随意堆砌或一味追求游戏效果。方案的制定应该提前完成, 每次活动所需的材料和道具也要提前准备好。2) 设置1~2名团辅助理, 参与带组。团辅助理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是具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也可以是对团体辅导有兴趣的教师。团辅助理一般应具备和带领者类似的特质:真诚、尊重、负责、爱心、敏锐、清晰、果断等。3) 营造安全、真诚、接纳、支持的团体氛围。首先, 安全、真诚的氛围是一个有效运作的团体所必须的。只有这样, 每个成员才能积极而全身心的参与团体, 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其次, 接纳、支持也是团体不可少的, 没有批评才可以良性互动, 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4) 及时反馈、调整与总结。由于团体成员并非每一期都完全一样, 故可根据团体成员的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辅导方案, 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 为以后的团体辅导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第五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篇8

一、活动名称:护理学院10级护本7班心理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班级

2、感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三、活动主题和班歌:朋友一生一起走《爱》

四、活动班级:护理学院10级护本7班

五、活动时间:待定

六、活动地点:图书馆前草坪

七、指导老师:

八、活动口号:朋友一生一起走

九、设计思路:以心理游戏为主,给同学们以启发,环环相扣。让同学体会到朋友、集体的主要性,更爱自己的班级。

十、活动方式:主题班会 采用心理小游戏和同学们的心理体会,彼

此相辅相成将现实的问题演绎出来并让大家一起解决,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增强班级凝聚力。

十一、活动过程:

1、准备过程:在活动开展前的一个星期内,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

在班级大力宣传这次的班级心理健康活动。生活委员、班长和团支书根据活动所需去准备各种道具,心理委员与每个寝室的心理气象员加强交流,时刻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及心理状态,在活动开展前遇到突发状况能够适时的做出调整。

1)热身游戏:拍手游戏 游戏后请同学们自愿说玩此游戏的感受,心理委员最后做补充。

2)007游戏 活跃气氛

3)1234游戏 游戏后心理委员告知人际交往之中的误区和人际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

4)手掌手指对对碰 用无家可归分组

2、开展活动的具体步骤:

5)真情告白

6)合唱《朋友》

十二、实施条件:

1、气候适宜,天气晴朗,场地宽阔,同学们心 理状态都在一个很好的时期。

2、时间掌握恰到好处,同学们参与度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9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苹果娃娃贴纸、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幸福拍手歌》

四、活动过程:

(一)师:播放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老师配乐解说:“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幼儿睁开眼睛)

(二)认识高兴和和生气娃娃

1、师:我这里有两个娃娃,这两个娃娃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脸上、眼睛、嘴巴)你能学学它的表情吗?(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这种表情表示什么?(高兴的),我们就叫他高兴娃娃。这种表情表示什么?(生气的),我们就叫他生气娃娃。投票

师:你喜欢哪个娃娃呢?(高兴娃娃或生气娃娃)现在池老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娃娃,把手中的贴纸贴到这个娃娃的下面,开始选择。

两种预设:

A、你们选择的都是高兴娃娃,小朋友真是不错,那说明你们都是高兴的,什么时候你会高兴呢?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幼儿回答)

B、有些孩子选择生气娃娃,什么时候你会生气?生气时你会怎么样?

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和生气的时候。

(三)出示三幅多媒体课件

A、看第一段视频(为别人)(抢玩具)

小姐姐为什么生气?生气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能来帮帮小姐姐让她变得高兴吗?(为别人想一想、说出生气的原因)

B、看第二段视频(自己帮自己)(说难看)

这两个小朋友怎么了?她生气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谁来学一学?如果别人说你难看,你会怎么样?这会儿旁边没有人帮助你,你会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可打沙包消消气以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

师小结:当你生气时朋友们会帮助你,你自己也可以找到方法帮助自己变得高兴。

C、看第三段视屏(撞到)(演一演)

视屏里的小女孩怎么了?现在如果你被别人撞倒了,你还会生气吗?那撞倒人的小朋友应该怎么说,被撞倒的小朋友怎么回答呢?

师小结: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和大家分享。当你生气时,孩子们你会帮助它吗?(会)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妨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高兴的游戏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10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伴交流有关分数基本性质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2.进一步明确分数基本性质的算术理论。

3.进一步开阔分数基本性质教学的设计思路。

4.提高教材比较的能力和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与时间

(1) 教研组老师先不集中, 每人自己安排时间阅读并独立解决本方案中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再阅读本方案中的参考答案, 时间约3小时;再以年级组 (或教研组) 为单位集中交流问题的答案, 时间约1.5小时。

(2) 教研组确定一位老师上一节分数基本性质的研究课, 全组老师听课、评课。时间约1.5小时。

三、活动前准备

数学组的每一个老师解答下面的问题, 并准备在年级组或全数学组交流。开研究课的老师除了解答下面的问题外, 还要做好上课的准备。

1. 在算术理论中, 论述分数的性质时, 通常会阐述分数的多个性质, 请你先阅读再回答问题。

分数的性质:

性质1: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零除外) , 那么分数的大小不变。

性质2:如果分数的分子乘 (或除以) 一个数, 分母不变, 那么等于分数乘 (或除以) 这个数。

性质3:如果分数的分母乘 (或除以) 一个数, 分子不变, 那么等于分数除以 (或乘) 这个数。

在上面的三个性质中, 性质1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数基本性质。在性质1的表述中“分数的大小不变”指的是“两个分数相等”。也就是说, 要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就要先弄清楚什么叫两个分数相等。想一想, 应该怎样定义两个分数相等?下面是试图给两个分数相等下的定义, 你觉得哪一个定义比较合适?为什么?

(1) 如果两个分数的值相等, 那么这两个分数就相等。

(2) 如果两个单位1用相等的图形表示, 且两个分数表示图形的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那么这两个分数相等。

(3) 在两个分数中, 如果用每一个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得到的两个商相等, 那么这两个分数相等。

(4) 如果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的积等于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一个分数的分母的积, 那么这两个分数相等。

2. 请你先阅读下面一个命题的证明过程, 再证明另一个命题。

已知:分数是不为零的自然数。

求证:

证明:∵a (bm) =abm, (乘法结合律)

而 (am) b=amb=abm, (乘法交换律)

∴a (bm) = (am) b。 (等于第三量的两个量相等)

因此 (根据两个分数相等的定义)

请你证明:

3.从上题 (第2题) 中, 我们可以看到, 对于一个分数来说, 它可以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一个数m (m≠0) , 也可以同时除以一个数m, 大小都不变。如果取m=2, 取分数那么, 你觉得以下的两个等式成立吗?为什么?

4.想一想或查一查,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是否给出了两个分数相等的定义?如果给出了定义, 那么这个定义是如何表达的?如果没有给出定义, 那么教材是根据怎样的逻辑关系来说明两个分数相等的?

5.下面是西南师大版教材中编写的分数基本性质的开头部分, 请你读一读这段教材, 并回答问题。

问题:

(1) 教材为什么要假设“4张小报的大小是一样的”?

(2) 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研究“数学趣题占的版面也是一样大的吗”?

6.想一想或查一查教材, 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分数的知识?在以下的知识点中, 你认为是在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前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请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否则打“×”。

(1) 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再认识; ( )

(2) 通分与约分; ( )

(3)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

(4)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

(5) 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 ( )

(6) 两个分数相等的概念; ( )

(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

7. 下面是苏教版教材中分数基本性质教学时的例1, 请你读一读这段教材, 并回答问题。

问题:

(1) 五下年级的学生能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涂色部分的大小吗?为什么?

(2) 学生是否已明确“大小相等的分数”的概念?如果没有, 那么凭什么要求学生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

8. 要让学生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可以让他们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1) 要让学生得到一些分数;

(2) 要让学生写出一些两个分数相等的算式;

(3) 要让学生观察两个分数相等的算式, 思考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分数分子与分母大小的变化规律, 并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分数基本性质教学时, 你觉得上面的三个过程中, 哪一个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为什么?

9.下面图1、图2分别是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教学分数基本性质的开头部分, 请你先读一读这两段教材, 再思考与回答问题。

问题:

(1) 可以看到, 两套教材的编写都是让学生先得到三个分数, 但人教版教材是让学生折纸、涂色, 再写出分数。而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让学生写出分数。如果分别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那么, 你觉得哪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起点比较低?哪一个教学过程所用的时间比较短?对于五下年级学生的教学来说, 你更喜欢用哪一个教学过程?为什么?

(2) 在学生得到三个分数后, 两套教材给出的问题不同。人教版教材给出的问题是:“你发现了什么?”北师大版教材给出的问题是:“根据上面的过程, 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你觉得这两个问题各有什么长处与不足?你更喜欢哪一个问题?为什么?

(3) 如果结合上面 (第8题) 所说的三个过程, 整体考虑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这节课, 在这两种教材中, 你会选择哪一种教材作为教学过程的开始?为什么?

10. 下面是青岛版教材的开头部分, 请你先阅读教材, 再回答问题。

问题:

(1) 教材要求根据图提出问题, 你会根据这个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

(2) 如果你知道这节课是要上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你希望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

(3) 根据教材的意图, 希望学生能够提出“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从而可以分别得到这三个分数。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说明这三个分数相等?如果用教材给出的展板图片来说明这三个分数相等, 那么学生是否能够直观地得到结论?为什么?

11.如果你查阅现行的几个版本数学教材就会发现, 多数教材都用这三个分数引入, 并得到两个 (或三个) 分数相等的算式, 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分数?比如换成这三个分数是否可以?

12.分数的基本性质说的是“分数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如果学生提出,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是否也不变呢?你准备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写一写。

下面的过程是用来说明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与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是要变化的, 你觉得这样的说明五下年级的学生是否可以理解?

要说明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加上 (或减去) 一个相同的数以后, 分数的大小是否变化, 我们可以分成以下几步来做:

(1) 取一个分数, 比如取一个分数为

(2) 确定要在的分子与分母中, 同时加上或减去的这个数。比如加上或减去的数都是1;

(3) 在的分子与分母中分别加上或减去1, 得到另外的两个分数

(4) 画图, 看一看, 分别是否相等?

整个长方形的大小是一样的, 但这两个分数与所表示的阴影部分的大小不相等, 所以这两个分数不相等。即

同样道理可以得到:

(5) 得出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 分数的大小是要变化的。

13.以下是一个教学分数基本性质的片段, 请你先读一读这个片段, 并想一想、写一写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片段:

(1) 观察下面八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想一想, 哪几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大小 (面积) 相等?为什么?

(2) 为什么说 (1) 号与 (3) 号图形的阴影部分大小是相等的、 (4) 号与 (8) 号图形的阴影部分大小是不相等的?

(3) 如果上图中每个正方形表示1, 请你写出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相应的阴影部分大小。

(4) 想一想, 下面这些分数中, 哪些相等?写出一些两个分数相等的式子。

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相等的算式并发现规律, 再自己举几个例子验证这个规律, 并得到分数基本性质。

1 4. 下面是人教版教材在学生得到三个分数相等的结论后的内容。

紧接着这块内容后, 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 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你觉得五下年级的学生中, 大约有多少比例的学生能够用“商的变化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说明的这些学生他们是怎么想的?不能说明的这些学生, 他们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此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15. 下面是分数基本性质教学中得到分数相等结论的两个片段, 你觉得这两个片段各有什么特点?

【片段1】

(1) 复习。让学生说一说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 商不变。

(2)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写出四个除法算式, 两个算式是同乘一个相同的数, 两个算式是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

要求学生写出类似于下面这样的算式:

(3)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把写出的这四个除法的等式分别写成分数相等的算式。

接着就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相等的算式并发现规律, 再自己举几个例子验证这个规律, 并得到分数基本性质。

【片段2】

(1) 让学生想一想, 在自然数的范围内, 有没有可能找到两个不一样的数, 但这两个数相等?

得到的结论是:找不到这样的数, 两个不一样的自然数一定是不相等的。

(2) 让学生想一想, 在小数的范围内, 有没有可能找到两个不一样的小数, 但这两个小数相等?

得到的结论是:可以找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零, 小数的大小不变) , 找到很多个不一样但相互相等的小数。如:

(3) 让学生想一想, 在分数范围内, 有没有可能找到两个不一样的分数, 但这两个分数相等?观察下面这些分数, 并大胆地进行猜想。

(4) 学生先得到某两个分数可能相等的猜想, 然后用图形进行验证, 再举一些两个分数相等的例子。

如果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对某两个分数相等进行猜想, 那么就让他们做下面的题目, 再得到分数相等的算式。

先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再观察图形, 想一想, 能找到相等的分数吗?试一试。

接着让学生观察分数相等的算式并发现规律。

16.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常常引导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你来教学分数基本性质, 通常你会运用几个特殊的例子来得出结论?写一写你想运用的几个特殊例子, 并说明你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例子。

17.我们知道, 分数的基本性质实质上可以分成两个命题, 一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对于这两个命题的教学顺序, 甲、乙两位老师有着不同的看法。

甲老师认为, 应该先教学“同乘”, 再教学“同除以”。因此, 他会安排类似于下面的教学顺序:

(1) 让学生得到两个分数;根据图形写出相等的算式, 观察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

发现:分数的分子乘2, 分母也乘2, 得到新的分数。这个新的分数与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

(2) 运用特殊例子, 得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2, 分数的大小不变。

(3) 进一步研究得出, 可以“同时乘2、3、4、5等等”, 从而得出分数基本性质中“同乘”的部分。

用类似于上面“同乘”的过程研究“同除以”, 得到分数基本性质中“同除以”的部分, 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形成最后的结论。

乙老师认为, “同乘与同除以”应该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完成。因此, 乙老师会运用下面的图示:

这个等式让学生发现: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 分数的大小不变, 进而去发现还可以同时乘或除以3、4、5等等, 进而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觉得这两种教学顺序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个教学顺序?为什么?

18.要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成立的, 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用画图说明;用分数的意义说明;用商不变的规律说明。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分别运用上面的三种方法说明分数基本性质是正确的。

19.在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 如果让学生去解决下面的问题, 那么, 你估计有多少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 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填空。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使等式成立。

参考答案:

心理健康教研设计方案 篇11

1.主持人做开头发言(主持人:张晓彤,刘兆妤)时间大概5分钟,简单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目的。主题:拥有良好的心态,找寻更多的快乐

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心智健全的人。人一生的幸福并不取决于地位,财富,学历等外在条件,而在于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大到人生价值取向的原则问题,小到日常琐事的判断决定,心态不同,选择自然不同;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带来不同的后果。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人们去学会快乐,培养快乐的能力.通过学习产生快乐的心理学原理,了解快乐的来源,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境界有高低,引导学生追求高层次的快乐,逐渐摆脱低级趣味;了解学习的艰苦及人生其他一些痛苦的经历是获得真正的快乐的必经之路,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并培养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细节之美,学会调节情绪,调整心态,创造出快乐的人生。2.从古人的语句中学会分享快乐(1)孔子三乐

今天我们不从哲学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快乐这个话题。尼采是西方的哲学家,他分析了快乐,那么我们东方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有没有教我们如何快乐呢(提示学生回忆初一的语文课本,学生答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多媒体出示孔子画像及以上三句。)(2)孟子之乐 另一位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也有三乐。他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稍作解释.)(3)同学之乐

圣人有快乐,那么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又如何呢 下面同学们来谈谈你们的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来一起分享同学们的快乐.请大家回忆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3.请学生即兴发言

学生准备一分钟,然后发言.约有十至十五位同学发言.教师将学生的发言归纳为亲情,友情,获奖,解难题,帮助别人,被表扬等方面的快乐。4.快乐溯源

刚才我们讲到自己的快乐,对比一下古代圣人的快乐会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古今相差几千年,快乐却惊人地相似,这说明快乐是人性共同的一种追求与需要.心理学上说“快乐是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心产生的喜悦满足幸福的感觉.”既然快乐是人性的基本需要,那么我们应当了解人究竟有哪些基本需要,从而了解快乐的根本来源.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人的吃喝拉撒,健康等均属于这个层次的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目前还有不少国家处于战争中,这些国家的人民连这两层最基本的需要都被剥夺了,这就是战争的罪恶.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吃饱喝足了,就想到成家了,因为人需要爱与被爱,亲情,友情,爱情都属于这个范围.第四层;尊重的需要.这个需要包括自尊及尊重他人两层意思.所谓自尊就是了解并相信自己,不因他人而随意否定自己.尊重他人呢,就是首先了解人与人是不同的,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不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举个例子:(在桌子上写一个“6”,问对面一个学生)这是几,(学生会回答)“9”,(老师问)谁对呢 谁都对.这就是因为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就不同.所以平时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为什么别人会跟我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就容易理解别人了.这就是尊重他人.第五层:认知的需要.认知在心理学上泛指一个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能力等.认知需要包括学习的需要和了解他人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背起书包来上学,来求知,就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求知欲,有认知的需要.第六层:美的需要.我们追求真,善,美.其中美是最高境界.音乐,美术,舞蹈,摄影…都是反映美体现美的载体,所以大家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这些艺术素质;而人的外表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是这些美好素质的具体体现.第七层: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或为他人付出实现自我价值.刚才很多同学提到最开心的事情是得奖,是帮助了别人,都是因为你通过努力取得了自我价值或者为别人付出使别人得到了帮助从而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你会特别快乐.(再出示需求分层次的图片,解释这些层次的意义.)一般来说,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起“进攻”.也有无法满足低层次却能坚守高层次的追求,就更加难得了.比如战争中不为利诱坚守气节的人,比如家境贫寒的孩子刻苦求学的事迹,比如身患重病或绝症还坚守岗位的人…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就是因为他们的难能可贵.综上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了我们人性的几个基本需要.并且告诉我们这些需要是有层次的高低之分的,因而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快乐也有境界的高低之分.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时产生的快乐是不会很长久的,只有当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产生长久的快乐.下面检验同学们对需要层次论的理解.(多媒体出示“思考题:孔子三乐反映了人的什心理需要 ”.学生回答出: “学而时习之”:反映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有朋自远方来”:反映友情及社交的需要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12

为争当“四好少年”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加强对学生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围绕“良好习惯养成”这一基础文明素养的主题,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知晓好习惯——实践好习惯——终身好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做一名健康成长、快乐、幸福的阳光少年。

二、行动口号:

“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做快乐幸福的阳光少年”

三、目标任务:

1.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

2.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乐于并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__年2月——20__年3月初)

学校召开活动启动大会,提出倡议,并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地宣传,让教师、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任务、措施,使每个孩子都做到“好习惯我熟知”。同时启动“绿色捡拾”活动。

具体的安排如下:

1.少先大队向全体学生发出积极参与“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养成教育活动的倡议及“绿色捡拾”活动倡议,了解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意义。

2.利用早读、班队会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并背诵《弟子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__年3月中旬-20__年6月底)

学校将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做到“实践好习惯”,增强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性。

具体的安排如下:

1.班主任老师对本班学生进行训练、督促检查,培养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尽量多使用星星表扬和鼓励学生坚持好习惯。

2.学校安排值周生监督检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学校组织相关知识竞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__年7月)

我校将举行“最佳阳光班级”、“星级少年”、“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及时总结表彰。让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常规,切实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五、方法措施:

(一)知晓好习惯。

1.“一班一生一份制”:各班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及《弟子规》,并将《弟子规》下发至学生人手一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熟知熟记。

2.“一天一读制”:每天班主任要灵活安排时间朗读背诵《弟子规》及《规范》,激发学生达标的信心。

3.“一周一总结制”:值周生每天检查监督学生好习惯养成情况,每周进行反馈,由班主任在班会上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4.家长督促制:由家长检查学生对好习惯的熟知情况,并对照好习惯标准监督指导孩子的行为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广播室、文化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6.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生活指导课、品社课等多渠道,加强对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的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二)实践好习惯。

实施

1.明确目标。将好习惯要求逐条落实到每一周的教育重点中,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重点,天天有目标。让孩子们知道每天的训练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2.重点训练。班主任老师充分利用班会课,活动课等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专项训练,如:正确的站姿、坐姿、敬礼问好等的训练,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加以改正。

3.及时表扬。结合“七彩阳光”活动,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利用星星进行表扬,以激励学生坚持好习惯。

4.言传身教。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监督

1.相互监督。在不良的行为、学习习惯上,采用同学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办法,及时提醒,纠正不良行为,帮助同伴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2.设立监督岗。发挥各班小干部的作用,督促检查本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等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值周制度:值周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学习习惯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评价

1.“周红旗阳光班”评选。每周一利用升旗时间,给每周常规管理优秀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以此促进班级之间的竞争,营造学、赶、超的氛围,促进养成教育。

2.“月锦旗阳光班”评选。根据每个月各个班级的日常表现,评选出“阳光班级”。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3.“最佳阳光班级”“阳光少年”“星级少年”评选。根据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每班评选出一名“好习惯之星”,同时综合学生“在阳光储蓄银行”中得到的星星,每学期评选出“阳光少年”、“星级少年”以及“最佳阳光班级”,学校予以表彰,努力让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常规。

(三)终身好习惯

1.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展示阳光少年的礼仪风采。

3.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配合,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无限延伸。

★ 幼儿园健康领域活动方案健康教案设计方案

★ 幼儿园的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设计方案精选合集

★ 幼儿园饮食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元旦活动设计方案策划书

上一篇:公司员工转正评语下一篇:笃实诚信人格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