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2024-11-06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共12篇)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篇1

1 煤矿机械出现故障的种类及其故障原因的分析

1.1 煤矿机械出现故障的种类

煤矿机械在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容易受到外在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等原因的影响, 容易出现退化型故障, 主要表现为:机械老化、零件变质或剥落, 部分零件异常磨损等等比较严重的现象。部分煤矿机械会因为工作人员操纵不当或其他质量问题, 出现功能失效型或性能衰退型故障模式, 主要表现为:机械的功能出现失效现象, 主要工作零件发热厉害, 甚至出现性能衰退现象等。有些煤矿机械在工作时还会损坏型故障, 主要表现为:主要零件容易发生开裂、断裂现象, 如果发热严重时, 还会出现点蚀或烧蚀现象, 甚至出现变形、龟裂等现象。而最容易出现的故障就是煤矿进行松脱型故障, 主要表现就是零件松动, 然后出现脱落现象等。一般煤矿机械在工作中经常性发生的故障就是堵塞与渗漏型故障, 主要表现为:机械容易堵塞、水箱容易漏水, 也容易漏气, 工作时间长了, 油箱也容易渗油等。煤矿机械的失调型故障主要表现为:压力过高或过低, 经常出现行程失调的现象, 致使机械行程受制, 以及间隙过大或过小等现象。

1.2 煤矿机械出现故障原因的分析

在分析煤矿机械故障的时候, 要从煤矿机械出现故障的现象入手, 找出故障的机理。在寻找煤矿机械故障过程中, 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 观察到的故障现象可能是系统的, 也有可能只是煤矿机械的某一部件, 对此, 必须针对煤矿机械产品结构的不同层次, 认真探讨和分析其故障模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煤矿机械保养与维修的相关技术

对于煤矿机械所发生的故障, 首先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事故维修技术。具体的做法是:当煤矿机械设备出现了事故后, 在维修的过程中才能够准确发现设备的故障, 因为在煤矿机械设备运转一段时间以后, 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 对此要及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 避免部分零部件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而出现老化问题。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 只有这样, 才能使这类煤矿机械设备正常工作,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对于煤矿机械经常出现的工作时间长了, 油箱容易渗油等故障, 维修保养人员可以采用油液屑磨分析诊断技术, 对这类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相应的诊断, 而这种技术主要使用的是光谱分析法或铁谱分析法, 首先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所采集到的油样介质、液压系统油样介质的物理变化情况以及油样的磨屑粒形状进行细致的观察, 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 最后从这些详细的分析中判断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行工况。

煤矿机械在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是红外线的一种, 维修保养人员可以应用红外测温诊断技术来发现煤矿机械的故障。因为当机械磨损的程度较深, 或是出现电器件结点损坏等问题的时候, 煤矿机械设备材料的局部温度就会迅速升高, 此时维修保养人员可根据零部件的温度情况, 用温度传感器对设备进行即时的监测, 从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 改变煤矿机械的运行性能, 进而达到维修煤矿机械故障的目的。

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机械的保养与维修中, 也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故障诊断技术, 维修保养人员在不损伤煤矿机械设备的前提之下, 认真地检测机械设备的表面缺陷和内部的缺陷。对于煤矿机械的表面缺陷可以采用磁粉检测、渗透检测以及超声波等先进的检测技术;而对于煤矿机械的内部缺陷, 可以采用射线检测、中子检测以及微波检测等科学的技术。

3 结束语

煤矿企业通过多种方法和技术加强对煤矿机械的保养与维修, 有利于快速实现本企业的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 实现煤矿自动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的生产, 降低其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海霞.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及维修与养护[J].科技信息, 2011, 08.

[2]田伟.论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及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8.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篇2

1引言

在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当中,机械设备往往是能用则用,实在不能使用时才维修,保养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做法大大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建筑企业施工水平的提高,机械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影响工程的进度,更是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的寿命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和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对建筑工程机械维修保养的工作加强重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浅析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 篇3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机械设备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设备管理、维护、保养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旦机械设备吸附灰尘、沾染污垢,轴承磨损,就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机械设备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生产。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1.机械设备管理遇到的困难

1.1设备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不规范,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企业的设备管理意识淡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2.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方案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

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意义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过程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呢?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5.总结

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 篇4

1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不甚规范, 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 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 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 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 设备中存在着隐患, 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 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 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 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 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 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 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 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 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 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 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 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 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 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 (使用、维修、保养) 的各种状态下, 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 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2.1 正确选型, 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 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 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减少机械磨损, 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 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 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 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2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 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 在生产过程中, 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 以及机械设备, 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 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 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3 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 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 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 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 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 上至领导, 下到一般工作人员, 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 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 费用低, 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 减少零部件的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 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 以消除故障隐患,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 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 可靠性越高, 使用年限越长, 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 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 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 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4.1 方法

首先, 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 从实现3万公里无故障升到10万公里无故障里程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 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 (含进口设备) 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 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

4.2 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 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 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 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 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必须按时进行, 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 (点检) 制, 执行“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 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 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 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 才能降低维修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 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 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 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 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 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 加强保养, 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 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 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 精心修理, 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 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5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强制保养维护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 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 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 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 只有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摘要: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 抓好设备管理工作, 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 它维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 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本文分了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了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保养

参考文献

[1]杨怀树, 韩振富.浅谈路面机械设备的管理.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篇5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建筑工程设备出现了问题才会进行维修,没有预先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维修保养不及时,使设备提前磨损老化、性能下降。对于建筑工程设备维修和保养,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管理制度,没有组建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对于建筑工程设备维修与保养的过程过于形式化,维修保养没有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出现了设备局部过度维修保养、产生了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2.2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人员自身的水平有限

在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时,一些维修人员自身水平有限,对于建筑工程机械的工作原理不清楚,维修技能达不到要求,并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出设备出现故障的部位或者原因,而是采取一味的`对机械拆装,不但原有的机械故障不能解除,还会增加新的机械故障,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2.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尚未形成持续有效的机制

浅析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保养;维修 

Analysis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Bao Gang

(Handan County Agricultural Supervision StationHandanHebei0560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use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maintenance and repair precautions content of the analysis, and repai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uring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were discussed, pointed out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al technical training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 maintenance personnel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quality, so that farm equipment, good rates, attendance is kept at a high level, to fully play its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come.

【Key words】Agricultural machinery;Maintenance;Repair

农业机械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的专门化生产工具,一般进行作业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操作人员的使用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素质差别较大。同时,作为一种生产工具,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机械零部件也会因正常磨损而引起使用性能下降,影响到正常使用。所以,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中缺少不了维修保养这个环节。本文就农业机械维修保养中过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农业机械的保养 

农业机械的保养要按照“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切实执行技术保养规程,动力机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确定保养周期,按时、按号、按项、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达到技术保养标准,确保机具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

农业机械的保养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当地农机管理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机车的高级保养应在机务管理人员指导下在室内进行。燃油动力机械要做到四小漏(小漏油、小漏水、小漏气、小漏电)、五净(油、水、气、机器、工具)、六封闭(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配套农具要实行常年修理,做到三灵活(操作、转动、升降灵活)、五不(不旷、不钝、不变形、不锈蚀、小不件)、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 

2. 农业机械的维修 

2.1从农业机械维修的技术方面,无维修设计是其理想的目标,即使需要维修也是很简单的,基本上不花费时间费用。但现实情况不能兼备理想的设计制造工艺、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操作使用程序以及理想的使用者。因此无维修设计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这就对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及维修技术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以前由于农业机械基本是由各级国营农机站掌握和使用的,维修体制基本沿袭前苏联计划维修体制,也就是预防维修制,即按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大修或更换部件,而维修周期都是基于过去的统计数据确定下来的,所以又叫定期维修。 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设备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且诊断的技术及设备日益全面和简单。如以前测试拖拉机功率用水力测功率,随后又发展到简易机械式测功仪到便携式电子测功仪,使很多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定部位的故障得到了更明确的结论,减少了维修的盲目性和材料、人力的浪费。这种根据状态进行维修的方法叫预知维修,它取代了过去的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

2.1.1它与定期维修所不同的是:(1)是以时间决定维修活动的维修,(2)以现状决定维修活动的维修。

2.1.2预知维修较预防维修有以下4个优点:(1)减少了机械引起的灾害;(2)增加了运转时间;(3)减少了维修时间;(4)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如果缺乏用以确定缺陷的检知方法,或者设备诊断所需的费用大于设备诊断所得到的收益,则不宜采用预知维修的方法。 

2.2从农业机械维修的经济方面看,即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新只能以经济寿命为依据。经济寿命是指设备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使设备的使用经济性下降,如果继续使用这种设备,将会造成经济损失。也就是设备运行到一定时间由于费用急剧上升,就必须进行修理,这样才能在合理费用支出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每进行一次这样的循环,费用就较前一次上升一些,运转周期就短一些。经过数次循环后,就必须考虑更新设备。 

2.3从农业机械维修系统的经营管理方面看,经济效益是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农业机械维修的经营管理同样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目标来开展活动的。这就需要用经济理论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维修技术政策方针措施的经济效益,建立评价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预测设备的剩余寿命和确定其最佳使用寿命,进行设备一生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对设备的修理、改造和更新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最优方案,为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2.4常见事故。

当前随着农机向着小型化的发展,及农机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农机维修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维修过程中频繁出现质量纠纷和质量事故,侵害了农民的权益。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有关部门对农机维修市场加强管理外,农民在对农机进行维修时也要做到理性和理智,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维权意识。常见事故如下: 

(1)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不切断电源动力

这类事故占维修事故总数的25%,未切断动力而进行维修作业,实际上是一种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出事故也是必然的。虽然农机监理部门反复强调,但是不少机手仍我行我素,导致此类事故不断出现。比如有的机手在收割作业中,因碰到割刀缠绕杂草、输送或脱粒等部件堵塞、皮带脱落等小故障时,为了抢时间,在未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自接排除故障或安装,常常造成伤亡事故。 

(2)维修技术不熟练。

机修工由于维修技术不熟练,未弄清机械部件结构,不懂拆装窍门,盲目硬拆硬装,凭力气蛮干,其后果一是會损坏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过猛滑脱,常会造成修理工受伤。如某一修理工在安装一台拖拉机电机时,由于拧螺丝时用力过猛,螺丝拧断,造成人从发动机上掉下,脸部被摔坏出血。 

(3)维修不彻底,关键安全部件敷衍了事。

现在农村的拖拉机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机手贪图眼前利益,修理时能省则省,平时不注意检查、保养,农忙时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时只求快,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造成维修事故多发。 

(4)修理工没驾驶经验。

拖拉机经修理后,通常需要驾驶一下,有的车要试一下刹车等部件是否调整到位。有的车由于更换了活塞、缸套,需要牵引磨介。有的修理工修理技术还可以,但驾驶技术不一定行。如一台泰山-25型拖拉机牵引磨合时,开车的修理工无证驾驶,制动不及时,致使后车撞前车,造成拖拉机前桥、水箱等严重损坏事故。 

(5)维修设备不完好。

完好的修理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的乡村维修网点,没有起码的维修设备,照样进行大修业务,形成修理事故隐患。如某乡农机站修理一台农用运输车,用小千斤顶和麻绳将485型柴油机抬上驾驶室,还未等固定,千斤顶滑脱,整个发动机向后倒去,麻绳根本拉不住,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手指被砸断。深刻教训告诉我们,条件不具备不应接收大修理的业务。 

3. 结语

从以上农机修理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出现了故障要及时进行排除和修理,绝不能怕花钱而让机器带病作业。要机手记住,这样做是很危险的,若等事故发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机具使用中发现异常后要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确认已排除后方能重新投入生产进行作业。遇到自己排除不了的故障,要找专业人员帮忙解决和修理。因此,应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设备的完好率、出勤率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建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2]丁健,设备状态检测故障诊断的程序化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2)08-29-677

[作者简介] 包刚(1973-),男,职称:助理工程师,专业:农业机械工程。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篇7

1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存在的不足

1.1 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没有落实到人

虽然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但并没有指定固定的人来负责, 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因此, 维修人员不必担心承担责任, 故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时多马虎了事, 不能保证保养维护的质量, 一旦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就会互相推卸责任。这使得每次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既浪费成本, 又没有达到保养维修应有的效果。这不但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不能保证良好的状态, 而且降低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导致企业在购买机械设备方面花费巨大, 从而影响了路桥施工的进度, 使得工程不能按时按质完成。

1.2 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技术落后

目前国内的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落后, 无法满足先进机械设备的维修需求。而且由于一些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导致购买的配件常常质量劣质, 使得使用了劣质配件的先进机械设备遭到损坏, 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并且机械设备使用时状态较差, 不能按规定质量完成任务。一些设备维修人员不懂正确的、先进的维修方法或者不主动学习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 一直通过旧的保养维修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 导致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 无法及时维修或不能彻底维修, 因此减少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使用率, 也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1.3 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专业人才少

由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完善, 因此严重缺少专业的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人员。一些单位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 不重视设备维修人才的培养, 使企业内专业维修人员缺失, 导致对机械设备不能进行专业的保养与维修。在设备管理时不同的方面应有不同的专业人员去进行管理, 但一些单位为了降低费用采用一人兼多职的管理方法, 因此出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不懂维修的情况或者胡乱指挥、不懂装懂, 导致专业人员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保养与维护。这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 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正是由于企业对专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不重视, 导致了专业设备保养维修人才的缺少, 这不但不会节省企业的开支, 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甚至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2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机械设备保养维修要责任到人

为了使机械设备能够更好地进行维修, 企业应将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责任落实到个人, 并且要定时查岗和抽查维修质量, 根据检查结果对设备维修人员实行严格的赏罚制度。只有这样, 设备维修人员才不会懈怠, 维修人员才会认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同时, 还应要求设备维修人员对每次设备出现的问题、设备运行、保养维修情况进行记录, 以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状况, 及时进行机械设备的更新, 保证企业的施工进程。企业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关规范并指定专人对此进行监督管理, 以加强设备维修人员的责任感, 使设备维修人员养成对自己工作负责的良好习惯。有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才会有认真工作的动力, 才能保证机械设备每时每刻都能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正常的工作, 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

2.2 及时更新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技术

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 而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技术并未进步, 越来越无法满足机械设备对保养维修技术的需求。因此, 在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时, 应对技术进行改造更新, 以满足实际需求。目前, 我国许多院校已开设设备保养维修的相关课程, 并开始了对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的技术研究, 以不断更新改造维修技术, 创建了网络平台, 实现设备生产厂家、施工企业、设备维修人员、专家的直接交流, 了解最新的与机械设备相关的动态。从多方面来完善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生产厂家了解目前某些设备存在的缺陷, 并对其进行改造, 使设备更加先进;施工企业通过平台更加了解机械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出现错误操作而损坏设备;设备维修人员通过平台了解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不足, 从改进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 完善自身技术水平, 使得维修技术能够更加适合先进的机械设备;专家通过交流平台可对机械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 使他们更加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便完善。这样的分工合作不但提高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人才成本, 实现了多方共赢,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2.3 培养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人员

在进行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时, 拥有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完善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的培训系统, 培养合格的专业设备维修师。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师的培养时要选择有主动性、有责任感、具备较高学习能力且懂得自主创新的技术人员, 并且应该聘请专家对学员进行培训。培训时, 要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保养与维修实践的教学, 确保每一位接受培训的学员都能独当一面, 能够独立完成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同时培训时, 应与生产厂家进行合作, 了解先进的机械设备, 以便学员学到最新的知识。企业也应为机械设备维修师提供最新的专业文献, 以满足维修师对知识的需求, 使得维修师在工作中能够及时更新维修技术, 更新出适合先进机械设备的最新技术。企业还应为维修师提供交流平台, 使维修师能够与专家、其他维修师交流交换意见, 从而更好地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

3 结论

现如今, 路桥施工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路桥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 只能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因此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系统, 以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使用。但就目前而言, 多数企业对机械设备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这也直接导致机械设备管理保养与维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竞争力, 才能不被淘汰, 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路桥施工市场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路桥施工的整体水平正在迅速提高,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路桥施工机械设备对整个工程的影响越来越大, 施工的进度、质量以及成本都与机械设备密切相关。因此, 在施工时机械设备就需要保持最佳状态, 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 以保证设备正常的使用。针对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进行分析研究, 以解决目前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

参考文献

浅谈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篇8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近年来,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企业中机械化设备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企业的机械化设备及数量都在量上有了增加,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有效的解决了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机械的维修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因此如何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率, 提高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对机械设备如何做好日常的维修和保养, 减少故障发生率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1.1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 要实行定

机、定人、定岗的原则, 制订岗位责任制, 对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规定。

1.2 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需要具有专

业的操作资格证, 同时还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让其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原理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操作不利所导致的机械事故发生。

1.3 加强日常监查力度

各种机械设备均建立档案, 档案内容包含日常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 以及日常工作内容、使用情况等。机管负责人要定时不定时的检查机械操作手对设备的保养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设备使用时, 除了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进行合理使用外, 同时也要注意与机械运行相关产品的管理工作, 例如重视润滑油、柴油的质量, 选择适用于本机械设备的、保质期内的优质润滑油、柴油, 能使机械设备更加平稳、准确、灵敏、可靠地运行, 减少故障的发生, 提高工作效率。

1.4 维修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共同做

好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

1.5 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回检查制, 指导和督促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自检工作。

2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法、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放在企业生产的首位, 这样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一味的强调工作效率的提高, 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却较为忽视, 这种“重效率轻维修保养”的错误观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长时间的处于运转状态, 很难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检修, 绝不能带病工作, 这样不仅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也给生产安全埋下了不安全隐患。因此, 要进一步加强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 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保证设备的操作, 保养, 维修各环节的协调, 有序的沟通。避免消耗。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施工现场设备维修要做到如下几点:

2.1 正确进行机械设备的故障判断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出现故障时, 需要维修人员到现场了解故障的情况, 详细询问操作人员, 然后判断出故障产生的原因, 并进行及时的修理, 对故障的判断需要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专业的维修知识,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减少误判断的发生。

2.2 收集机械设备使用、保养、维修资料

详细的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发生前设备有无异常现象;油压、油温、水温是否正常;机油、燃油、水的消耗是否正常;设备运转是否平稳、有无振动和异响;设备起步、加速、减速、停止是否灵敏可靠;设备本身功率损耗有无增大, 作业时功率有无下降;设备在什么样的工况下作业;设备出现故障时是空载、轻载、还是重载;故障发生后是否立即停机。

在通常的机械设备故障中, 人为故障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 要求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则, 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 做好保养和维修资料的收集工作。

2.3 对机械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依据初

步判断进行故障复现, 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机械设备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确定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或全面检查。如设备有无渗漏油、水和高温痕迹;各皮带松紧度是否标准;各部分零件有无松动、是否齐全;各部分油、水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有无变质;听、看机械设备运转时有无异响, 运转是否平稳, 有无振动, 机械设备本身功率消耗有无增加, 发动机排烟浓度和传动系统传递动力是否正常;测试各部油压是否稳定正常等情况, 然后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

2.4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具体措施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修理过程中, 对于需要拆卸的部位尽可能的在需要的范围内进行拆卸, 对不需要拆卸的部位尽量避免拆卸。同时在修理过程中对有故障的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换时, 要做好详细的检查, 以防止因安装错误导致安装完后故障无法排除, 一定要从根本上排除故障。

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必须按时进行, 决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 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 (点检) 制, 执行“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 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 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 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 才能降低维修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工业生产活动当中不能盲目的追求利益而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是生产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完善现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 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 从根本上控制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 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周飒湖.浅析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17) .

[2]倪森寿, 袁锋, 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13-218.

[3]黄恩勇, 刘连月.浅谈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措施[J].企业导报.2012 (04) .

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 篇9

农业机械作为专业性工具, 技术含量高, 结构相对复杂, 加上田间作业环境恶劣, 农机手技术水平、专业素质等良莠不齐, 很容易造成农机作业事故的产生。加上, 作为一种作业工具,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 农机部件很多应老化、磨损等而造成性能降低, 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农机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 做好农机维修与保养, 在农机使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农业机械的维修, 一般分为技术保养和专业修理两部分。技术保养——自技术层面而言, 农机手使用过程中, 注意农机合理保养、加强检修、合理维护、正确操作、, 如此将有效延长农机使用寿命, 有效提升农机具作业效率;专业维修——仅靠技术保养、农机手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诉诸于专业维修。像是, 农机主要部件的修复及换件、相关部件一定期限后的大修、部件的调修等等, 都需要安排到专门的农机维修点, 找寻专业人士进行专业修理, 达到提升作业性能的目的。

鉴于此, 文章就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和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两个方面, 就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作详细阐述, 为提升农机作业效力、延长使用年限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2 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与专业修理

2.1 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

关于技术保养, 遵循着“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 参照基本保养规程, 切实做好农业机械的保养养护工作。对于动力机械而言, 保养周期的确定根据主燃油消耗情况而定, 按号、按时、按项进行, 确保达到基本的技术保养标准, 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操作中, 保养规程的落实, 根据地方农机管理部门规定, 按照其使用说明, 具体操作进行。对于机车的高级养护, 必须由专业机务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燃油动力机械, 保养做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五干净——油干净、水干净、气干净、机械干净、工具干净;六封闭——汽油箱口封闭、柴油箱口封闭、机油加注口封闭、机油检视口封闭、汽化器封闭、磁电机封闭;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农业机械配套使用的农具, 必须做到常年检修, 尽量达到三灵活——操作灵活、转动灵活、升降灵活;五不状态——不旷、不钝、不锈、不缺件;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

2.2 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

随着农机化程度的完善, 农机小型化发展趋向明显, 社会农机保有量大增, 对应的农机维护工作更是达到飞速发展。但是, 随着农机维修强度的增加, 一些负面问题也是频频发生, 像是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维修事故、维修纠纷等等, 着实让人头疼, 很大程度上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市面上除了有关部门的管理重视外, 基层操作农机手更应该理性看待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切实提升自我保护农机能力, 增强维权意识。

拖拉机、汽车、内燃机大修, 必须由有大修能力的农机修配厂承担。农机修配厂要保证大修机车达到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功率、耗油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实行三包, 并有明确的保修期限。要根据农机作业需要, 对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进行定期检查, 保证及时修理。小型拖拉机可实行定期检测、按需修理的办法。农机的维护修理也存在着服务质量问题。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我国农机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就规范农机维修行为、加强维修管理和保证维修服务质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监督办法, 农民可以依照这些办法去选择为自己提供维修服务的单位和个体修理户。

目前, 我国的农机产品维修服务可以划分为2种形式:一是农机产品制造厂商在各地设立的特约维修服务点, 主要负责所产机具的售后服务及换件修理等;二是农机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管理部门核准的农机维修单位, 他们都持有专门证书——“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农民的农机具需要维修服务时, 首先考虑到厂商的特约维修服务点去进行维修, 其次考虑到具有“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的修理服务单位去维修。若发生修理质量纠纷, 只要是在获证单位修理的, 一般都能得到圆满解决。另外, 农机修理完毕后, 要向修理点索要维修凭证和所更换零件的发票, 假若在维修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 应当以维修凭证和所更换零件的发票要求重新修理或更换。要是出现质量纠纷, 就要到当地农机或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当因为修理问题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而投诉得不到解决时, 可向当地法院起诉, 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农机维修者必须依照农机维修技术标准进行维修, 保证维修质量。农机维修技术标准由省农机管理部门制定, 报省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农业机械维修收费标准, 由省物价部门会同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制定。

3 结论

总的来说, 农业机械只要有故障异样, 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和排除。绝对不能因为担心花钱, 而勉强待机作业, 。这样做是尤为危险的, 一旦故障恶化诱发事故, 将带来更为惨重的代价。由此, 有异常情况出现, 应该立即停止作业, 及时查明病因, 针对性做好排查工作, 经证实可安全作业后, 可投入生产使用。有故障自己不能解决的, 应该及时进行排查, 寻找专业人士帮助, 切实将危害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参考文献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探讨 篇10

一、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以日立EX200-5型挖掘机为例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机械设备状况, 查找故障原因, 回复或新增机械的原有功能, 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

1.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内容

背景知识、工具、方法手段和零配件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要素。人在这个诊断过程中一步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 确定机械的状态及故障现象的性质——判断故障部位和程度, 寻找故障元件——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恢复机械的功能并试用——进一步提出预防故障的管理办法。

2.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状态监测

(1) 连续在线监测, 其实质是一种机械自诊断系统。一些重视产品后期维修的企业, 在生产该机械产品时即在机械上安装了大量的高可靠性的传感器, 用于及时监测机械运行状态, 若监测参数显示出机械设备运行不安全时, 该机械可自行熄火。 (2) 离散分项监测, 对日常点检或定期维护时发生的故障征兆进行功能检测, 是按需维护和预测性维修的重要手段, 该监测手段具有高度及时性与便捷性。 (3) 随机故障检测, 应对机械发生的随机故障, 主要采用不解体故障诊断方法。

分析诊断

分析诊断过程是故障诊断最为关键的阶段。以日立EX200-5型挖掘机工作装置液压缸滑移量过大为例。 (1) 检查每个液压缸的滑移量是否都在规定的范围内 (动臂、斗杆和铲斗液压缸滑移量应低于20mm/5min) 如果在此范围内, 则说明液压缸正常。 (2) 如果液压缸的滑移量超出规定范围, 则先将导截流阀关闭, 检查液压缸的滑移量是否减小。若滑移量减小, 则说明先导操作阀有故障;若滑移量不减小而继续增大, 则检查主操作阀中四联换向阀内动臂滑阀以及五联换向阀内斗杆滑阀是否调整正确。如果没有调整好, 则重新调整并把它锁住。 (3) 如果抗滑移阀调整正确, 但液压缸还是继续滑移, 则应暂时把其他液压缸油路中的过载补油阀调换一下, 检查是否还滑移, 不滑移则说明过载补油阀有故障, 若继续滑移则应检查液压缸是否内漏。 (4) 如果液压缸内漏, 则更换液压缸密封件;不内漏则说明主操作阀芯有划伤, 弹簧损坏或阀芯末端松动。

3.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1) 直观检查法

(2) 精密诊断法

(3) 两种方法的认识论问题

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以韩国神钢挖掘机为例

机械设备维护要点主要有:机油、液压油、齿轮油、油脂、柴油和防冻液的更换与管理;电气系统维护保养;液压系统维护保养;易损件和关键零件的定期更换。从保养内容来说, 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日常检查保养包括: (1) 清洁或更换水箱盖, 清洁水箱鳞片及冷凝器, 清洁液压油冷却器保护网。 (2) 清洁空气滤清器滤芯, 根据显示屏上的警告显示进行清洁, 当清洁6次或使用1年以后应该更换。 (3) 检查并更换斗齿。 (4) 调整铲斗间隙, 标准间隙不大于1.2mm。 (5) 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位, 及时补加过低液位。 (6) 检查及更新雨刮片, 补充清洗液。定期保养则随着间隔期越长, 保养部位则越为细致。

三、机械设备检修管理

1. 机械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计划预修制和保养修理制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设备维修方式, 尽管这两种方式能积极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转, 但根据当前经济和技术水平来看, 计划预修制度存在诸多落后之处, 主要表现为按统一的间隔期和作业项目定期保养与维修显然不符合经济效益要求。首先, 机械设备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其对维修水平及保养技术要求的巨大差异;其次, 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不一使得年计划的实现率较低, 有的设备因日常维护得好而可以延期维修, 有些机械设备却由于安排的间隔期未到而无法大修;再次, 机械设备的零件、组合件等装配单元使用寿命不一, 磨损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为了保证恢复机械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就必须对其大修以安全度过间隔期, 这样就会造成大量可以本继续使用的装配件浪费;最后, 机械设备运转时间统计难度大, 无法根据机械负荷的变化、零件耐磨时间如实统计, 据此制定的修理规程当然也难以科学。

2. 机械设备检修管理模式重构

我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方式经历了最初的苏联“TTP”计划预修制度——日本的“TPM”全员生产维修模式——事后维修和突发故障抢修为主, 辅以计划预防维修和检查后维修的多种维修模式并存, 这几个发展阶段。根据当今建筑企业技术与经济条件判断,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RCM视情维修模式是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趋势, 以对关键部位进行动态区分监测维修, 显示其极大的经济优越性。本文以确定设备维修保养需求为基础对RCM维修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

首先, 预设机械设备的功能及性能标准, 为维修确定一个目标。其次, 确定设备功能故障, 选择适当的故障处理手段。第三, 分析故障原因, 确定故障模式, 为以后的工作确定方向。第四, 确定故障影响, 即弄明白故障出现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以确定所需预防维修的级别。第五, 确定故障后果, 每一种故障模式对企业施工影响不一, RCM模式将故障后果分为隐蔽性故障后果、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使用性后果、非使用性后果, 有助于确认采用何种类型的预防性维修, 最大程度避免或减轻故障后果, 实现维修的最大有效性。第六, 确定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预定状态检查工作可以显示潜在功能故障, 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后果发生;预定翻修工作指在一个特定的工龄期限内或之前, 重新制造一部件或翻修一组件, 而不管设备实际状况;定期更换则指在一个特定的工龄期限内或之前更换一部件或一组件, 不管设备实际运行状况。

摘要:本文以进口挖掘机为例, 从利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角度提出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内容、技术与方法, 并针对当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构了一种更顺应经济技术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

参考文献

[1]邹志勇.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2.

[2]任辉.基于RCM的建筑施工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研究.武汉大学工程硕士论文.[D].2004.

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篇11

【摘 要】现代工程机械设备是进行生产的重要工具,在决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成本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制造工程机械设备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为减少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我们应把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作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起来。而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持、延长或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性能所应做的基础工作,这对于延长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护保养

1.工程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效益

如期、高质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施工企业讲究经营效果,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才能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1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2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2.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的目的是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机械部件的变换周期,防止发生意外的恶性事故,使工程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抉态,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工作。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设备的强制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工况恶劣的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来说尤为必要。

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在有些单位,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引不起足够重视,或是日常维护保养流于形式,实际上,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高低和实际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仅取决于工程机械设备的精度、性能及本身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保养与维护。而维护与保养是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存在的客观要求,工程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负荷和内部应力,自然磨损、腐蚀的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部分部件或整体,都会引起损伤,使之部分或全部丧失使用功能。为保持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减少非正常磨损,延缓电气元件的老化过程,减少故障的发生,就必须在工作中贯彻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以防为主的方针。所以,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手册中的要求,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润滑、清洁等日常保养,并在运行中注意观察仪器工程机械设备是否有转动不灵活,温度过高,震颤,异常声响,渗漏,漏电等等不正常现象,或是其他潜在故障,一旦发现且处理不了,应及时通知有关维修人员,并作好相关记录。

在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就是点检制,实行点检制的目的是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具有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人员。而点检是为了维持工程机械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感官(视、听、嗅、触、味)或是简单仪器,按事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工程机械设备上的某些规定部位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期检查过程,以使工程机械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早期得到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这样的工程机械设备检查规程为点检。

在实施点检工作中,要把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结合起来,点检人员作到紧固松动件、清扫工程机械设备卫生、加油润滑、通电驱潮等工作。

实施点检制其优点是可以把有可能出现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故障率,使其性能优化,缺点是给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3.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要点

3.1填写维修记录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时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其内容应包括:工程机械设备修复前的故障模式,产生原因,故障判断,修复方案,是否更换了零部件及更换零部件的型号、规格、产地等。如果维修时需要改动工程机械设备的结构等部分,应先报上级管理部门同意并备案,凡改动之处(线路和结构),应附有图纸或是文字说明,修复后的状况是否达到了工程机械设备所规定的要求,都应写清楚。

3.2维修记录保存

维修记录应和工程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一起专人保管,作为工程机械设备挡案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为工程机械设备以后调拨、转让、报废等提供了基本资料,同时给下次维修提供了维修数据和经验。通过不断的维修资料积累,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经验支持体系,就会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障系统。

3.3按期整理维修记录

应按一定时间汇集维修记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计算出各类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频率,平均故障间隔期,找出工程机械设备故障发生规律,绘制工程机械设备的停机时间和停机频率排列图表,以便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对停机时间长,故障率高的工程机械设备可采用计划维修,彻底消除其故障;对于故障频率低,但一旦停机就需要较长维修时间的工程机械设备,应对故障停机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并记录,进行状态监测,采用视情维修;对停机时间短,但停机频率高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应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由他们来完成;对停机时间短,频率低的工程机械设备一般是不坏不修的原则。

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手册中的要求,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润滑、清洁等日常保养,并在运行中注意观察仪器工程机械设备是否有转动不灵活。实施点检制其优点是可以把有可能出现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故障率,使其性能优化,缺点是给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工程机械设备的电气图纸资料,如工程机械设备的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电器元件位置图,所用的各种元器件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等明细表。

【参考文献】

[1]宋全礼.黑龙江省施行农机维修技术条件审验费管理办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1995,(05).

石油钻井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篇12

由于受到作业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石油钻井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早损坏和报废的情况,给油田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关于石油钻井设备常见的故障问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断裂、烧蚀、压痕、开裂、拉伤、变形等损坏型的故障;二是剥落、老化、磨损等退化型的故障;三是松动和脱落等松脱型故障;四是压力失调、间隙失调、行程失调等失调型故障;五是堵塞、漏气、漏水、漏油等堵塞渗漏型故障;六是功能失效、性能衰退等失效型故障。这些故障问题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后果,比如设备故障部位比较隐蔽,所以带来的危害性后果往往是潜移默化和出乎意料的,也存在部分企业违反国家和国际环境标准,违规操作而给环境和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另外在故障状态下生产,生产的质量等自然大不如前,甚至会导致生产成本的节节攀升。

二、石油钻井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方法

为了减少石油钻井设备的故障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维修和保养设备的工作,为石油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可以提高石油企业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设备的维修方法。

石油钻井设备的维修通常是在正常作业中进行的,因此维修的方法务必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地采用石油生产现场的各种条件,尽快消除设备的隐患。

1.合理润滑设备。

石油钻井设备零部件复杂和精密,需要确保各个零部件都保持润滑的状态,减少磨损故障问题的出现。我们可以在设备正常作业的间隙,对零部件中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然后加上适量的润滑油,减轻零部件之间的磨损速度。在润滑的时候,需要根据设备结构的特点、零部件的类型、气候特征等,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2.现场应急维修方法。

一是零件修理,可以通过加工、焊接等方法,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快速修复,尤其是稀缺的零部件,在生产状态下一时难以采购,可以用这种方法快速维修,譬如转动轴因为磨损而不能正常作业,可用堆焊和车床加工的方法快速恢复。二是零件代替维修法,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维修方法,当损坏的零配件无法修复,并一时间无法采购到时,可以用类似的零配件暂时替代,尤其是在油田正常作业的情况下,为避免生产“搁浅”,此可供参考。三是零件弃置法,在大型生产环境下,某些不重要的零部件故障问题可以先跳过不处理,等维修好大宗件的故障部位以后,再返回维修。

3.科学合理的操作。

为了减少石油钻井设备的故障率,在操作设备的时候,要提高操作的合理性,一方面是不能在设备最大的承受负荷范围外使用,加油和减油要匀速,确保负荷变化的状态平稳,另一方面是装置设备的时候要稳拿稳放,以减少设备的模式,这样是防止故障发生的有效方法。

(二)设备的保养方法。

石油钻井设备的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种,确保设备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日常保养。

在石油钻井设备正常的作业状态下,设备操作人员认真检查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以及零配件是否存在磨损等故障问题,并定期检修操作设备,发现存在故障隐患的时候,要及时排除隐患和修复。同时定期清扫、检查和润滑设备,尤其是油孔、油线、油杯、油池等,每周至少要清洗一次。

2.一级保养。

在石油钻井设备运行600小时以后,需要进行一级保养工作,其中包括拆卸、检查设备的局部零配件,并疏通油路、更换毡垫、清洗零件、紧固零件等,涉及电气保养维护的部分,需要由专业电器技术人员辅助保养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3.二级保养。

在石油钻井设备运行3,000小时之后,需要进行二级保养工作,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维修,其中包括拆卸、擦洗钻井设备,并更换磨损的零配件和调整设备精度,涉及电气保养维护的部分,需要由专业电器技术人员辅助保养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三、结语

上一篇:绿地系统下一篇: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