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机械设备的保养

2024-07-26

卷烟机械设备的保养(共12篇)

卷烟机械设备的保养 篇1

一、引言

在卷烟生产工艺中, 卷烟圆周作为卷烟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卷烟的卷制质量密切相关, 并对原材料消耗、主流烟气和感官质量等各项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卷烟圆周控制是卷烟机控制系统的重点和难点, 卷烟圆周偏差过大时不但直接影响烟支的多项质量指标如外观、吸阻、硬度等, 而且会造成废品过多、甚至引起停机。正确合理地控制卷烟圆周, 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卷烟的质量, 对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减轻吸烟对烟民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行业在卷烟机设备运行工艺参数优化方面的研究较多, 而对卷烟圆周影响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应用DOE全因子试验研究不同大压板、小压板及烟舌位置对卷烟圆周波动的影响及参数最佳配置, 为卷烟机设备参数的合理设置提供理论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设备

烤烟烟丝, A牌号配方,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PROTOS-70卷烟机, 德国HAUNI公司;多功能综合测试台SODIMAX, 上海兰宝佳杰仪器科技公司 (法国SODIM有限公司) 。

试验方法。前期对影响卷烟圆周缺陷的原因进行梳理, 通过FMEA (潜在因素及影响) 分析及方差分析, 确定了卷烟机主要设备参数中影响卷烟圆周的3个关键因子, 即大、小压板和烟舌位置。

选用追踪取样法, 在其他各项参数不变条件下, 在同一卷烟设备内调整大压板位置、小压板位置、烟舌位置参数, 待稳定后在卷烟机设备出口取样, 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参数调整后, 生产恢复正常且过程控制稳定后取样30支卷烟。以卷烟圆周作为评价指标。将样品置于多功能综合测试台中, 启动测试台进行检测, 输出检测结果。

固定配方烟丝 (A牌号烟丝配方) , 在设备其他参数恒定的前提下, 通过调整大、小压板及烟舌位置, 以卷烟圆周为判定依据, 确定最佳调整参数。

三、结果与分析

1. 卷烟圆周的单因子试验

(1) 大压板位置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在小压板位置为7.8 mm、烟舌位置6.8 mm条件下, 分别调整大压板位置为0.8 mm、1 mm, 考察大压板位置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检验, 卷烟圆周1, 取样数N=30, 中位数24.33。卷烟圆周2, 取样数N=30, 中位数24.55。ETA1-ETA2的点估计为-0.22, ETA1-ETA2的95.2置信区间为 (-0.26, -0.19) , W=465.0。在0.0000上, ETA1=ETA2与ETA1≠ETA2的检验结果显著;在0.0000显著性水平上, 检验结果显著 (已对结调整) 。P值<0.05, 表明大压板位置不同下卷烟圆周均值呈显著变化, 大压板位置是影响卷烟圆周的显著原因。

(2) 小压板位置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在大压板位置为0.9 mm, 烟舌位置6.8 mm条件下, 分别调整小压板位置为7.7 mm和7.9mm, 考察小压板位置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检验, 结果P值<0.05, 表明不同小压板位置下卷烟圆周有波动, 所以小压板位置是影响卷烟圆周的显著原因。

(3) 烟舌位置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在大压板位置为0.9 mm、小压板位置7.8 mm条件下, 烟舌位置 (出口间隙) 为6.5 mm、7mm, 考察位置烟舌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检验, 结果P值<0.05, 表明卷烟圆周随烟舌位置不同呈显著变化, 烟舌位置是影响卷烟圆周的显著原因。

2. DOE试验设计优化卷烟机主要设备参数

根据以上各单因素试验结果, 确定了大、小压板及烟舌位置, 以这3个主要参数作为试验因素, 分析不同试验因素组合对卷烟圆周稳定性的影响。此外, 在保持其他工艺参数恒定、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 对试验因素的水平进行设置, 选择全因子试验并安排4个中心点 (即23+4) 的试验, 用Minitab-16软件生成3因子2水平4个中心点的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案, 并随机化试验顺序, 使中心点大体在试验的开始、中间和结尾, 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得到12个试验处理方案及结果分别见表1、表2。

(1) 试验各因素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分析。为分析各因素对卷烟圆周的影响, 以卷烟圆周为指标Y, 利用Minitab-16数据分析软件对表2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交互作用不显著, 删除不显著项后, 对选定模型进行优化再次进行分析, 得到3个因素与卷烟圆周之间的回归方程:Y=20.81+0.72X1+0.30X2+0.06X3

(2) 试验分析。对试验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回归模型的回归项P<0.05, 表明模型总体有效。从残差误差看, 试验误差小, 说明可用本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和预测。

(3) 各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卷烟圆周的影响。各因素对卷烟圆周的影响见图1~图3。输出各因子主效应图、交互效应图和等高线, 由主效应图形分析可知, 为了若使卷烟圆周达到最大, 大压板位置、小压板位置、烟舌位置应取上限值。由交互作用图可知, 小压板位置与烟舌位置交互作用显著。由等值线图和曲面图可知, 卷烟圆周在大压板位置=0.84 mm, 小压板位置=7.70 mm, 烟舌位置在7.00 mm时达到最佳值。

(4) 最佳工艺条件优化及试验模型验证。为确定各因素的最佳工艺设置利用Minitab-16软件找出回归模型Y的最佳值, 通过等值线图和响应优化, 可知在大压板位置 (大压板与烟枪基座间隙) ≈0.84 mm, 小压板位置 (小压板进出口径) ≈7.7 mm, 烟舌位置 (出口间隙) =mm时, 卷烟圆周最接近目标的值为24.5 mm。在最佳参数条件下进行了3天验证性实验, 卷烟圆周平均为24.51 mm, 卷烟圆周标偏值基本可以控制在23.0 mm以下, 卷烟圆周稳定, 单支圆周标偏合格率>96%, 与理论值基本上一致, 说明试验的回归方程可靠。

四、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卷烟机大压板位置、小压板位置、烟舌位置3个主要设备参数对卷烟圆周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结合生产实际, 最佳设备参数组合为大压板位置0.84 mm, 小压板位置7.mm, 烟舌位置7 mm时, 卷烟圆周标准偏差最小, 卷烟圆周稳定性最好。本试验为卷烟机最佳运行参数的设置和试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卷烟机械设备的保养 篇2

烟草企业设备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维护过程只做表面功夫,敷衍了事,难以深入了解设备性能,维修过程粗糙,设备出现问题,维修人员推卸责任。以上充分说明了卷烟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必要的约束条件。

3.2专业卷烟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缺乏

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而卷烟设备构造复杂,行业内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培养大量的维护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维护管理工作的特性决定了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因此造成了卷烟企业专业卷烟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的缺乏。

3.3维护管理方式粗放,未实现精益化管理

由于专业维护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对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设备在维护管理过程中管理形式粗放,难以对设备的生产状况做出科学的检修,缺少先进的设备管理软件,缺乏合理的设备维护管理操作制度,无法实现设备管理的精益化。

4加强我国卷烟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措施

4.1加强卷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在设备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洗构件,更换易损坏配件,定期更换润滑油,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工作。短期看,对卷烟设备日常维护保养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相比于设备的大修,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较低,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其次,卷烟设备使用时间越长,其寿命越短,设备的可靠性也越低,如忽视了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则造成设备的有形磨损更加严重,产生更高的设备维修费用。

4.2建立卷烟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建立以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卷烟设备使用效能为根本目标的维修管理体系,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为原则,卷烟设备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占用企业正常的生产时间。事前预防大于事后补救,建立完善的设备日常保养维护管理体系。同时对卷烟设备的构配件进行优化管理,分门别类,明确责任划分。并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水平,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促进卷烟企业强化设备绩效管理,推进行业设备管理精益化,不断调整优化企业的设备构成,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设备能效,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

4.3提高烟草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提高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需要企业不断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让维修人员意识到设备维修责任的重要性,并设立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定期组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

5结束语

我国烟草企业发展迅速,在烟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卷烟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建立完备的卷烟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加强对维护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明确其责任划分,对于提高烟草企业的卷烟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铭,梁生龙,等.浅谈烟草卷烟机械设备的管理[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3):77-80.

[2]赖琦岩.烟草卷烟机械设备管理探索[J].科技论坛,,4:86-88.

[3]成小军.设备改造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风,,1:262-264.

[4]程道胜.浅谈卷烟设备维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150-151.

[5]伍金成.烟草工业设备管理工作探析[J].经济管理,2015,1:15-17.

试析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篇3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52-01

前言

机械设备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之一,是各类的工矿企业单位进行生产、科研等必备要素之一,在推动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比较复杂,操作不当会产生故障。

1 机械设备的保养意义及原则

1.1 机械设备的保养的意义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和高效的运转,减少停台的时间,要加强设备操作中的安全性。要想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到随时可以投入到运行中来,减少因为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日,就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对机械设备的磨损,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并能降低机械运行成本和维修的成本,确保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1.2 机械设备保养的原则

机械设备的保养必须贯彻一定的原则,做到定期进行保养,强制执行,正确处理机械的使用、机械的保养和机械的维修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养修结合,避免在生产中只用不养,或者只修不养。即使是非工作时间,也要对机械加上护罩。如果是长时间停歇机械,也应定期进行对设备的擦拭和润滑等日常护理。

1.3 机械设备的保养标准

机械设备的保养标准可分为三类:即保养优秀、保养合格和保养不合格。保养优秀是指设备的各部位干净而整洁,无油污等杂物,设备各部分完好无损,机械的各组成部分运动部件运转正常,设备所运行的生产环境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并有完整的维护保养记录。保养合格是指设备的各主要部位无油污等杂物,机械设备的表面无积尘。设备各部分按钮完好,功能正常,记录了规定对机械的加油、维护保养数据。设备保养不合格是指设备的表面有油渍或积尘,设备的某些部分有缺损,会对生产和操作造成相应的影响,此外没有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或者根本没有记录。

2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2.1 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基础的操作技术,班中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机器设备。在设备进行正常的工作时,除了散热需要,严禁有电柜以及按钮箱或者分线盒处于敞开的状态。设备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操作工人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如有需要确需离开,也必须先将机床停止加工,暂停机械设备运行。在设备使用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保养,做到机床内部和工作台保持清洁,设备在关机前应先发出命令来结束正在运行的程序,使设备的各运动部件回到原点,然后再关闭电源,严禁直接拉闸,导致突然断电对机械造成损害。操作工人在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班后认真检查,擦拭和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位;按时、按质给机械加油,使设备保持清洁、润滑、良好。

2.2 规范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的方法

在设备维护需要保养时,应在设备停机后进行。不可使用水或冷却液直接冲洗或清擦电气元件和电柜,也不允许用压缩空气吹电气元件或电柜来散热。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操作工人应积极配合维修,维修工作结束后,操作工人必须立即进行空运行来首检,检查设备各部分的安装是否规范,以及设备是否有不安全的隐患,设备维修完毕也应要求由维修人员填写《设备维修单》以做好记录。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机床参数和加工的程序等,严禁擅自调节主轴倍率,同时严禁随便按复位按钮。

2.3 采用机械设备的区域维护制度

设备的区域维护也被称为维修工包机制。由维修工人来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要与生产操作的工人共同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同时也要做计划对机械进行修理和故障排除的工作。区域维修制可以加强设备维修的管理,使其为生产服务,由于专人负责,有奖有罚,也可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设备维护区域的划分应考虑生产设备的分布情况和技术复杂的程度等级,同时也要考虑到生产需要和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3 提高机械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

3.1 规范维护机械设备的水平

规范维护机械设备的水平就是使维护内容统一,确定机械需要清洗的部位,调整机械的零件,定期检查设备的装置,并要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客观的规律加以统一考虑和规定。要改善作业环境,作业场所的地面应该平坦,也要保持清洁,不可有坑沟孔洞等;作业场所不得有水渍油污,以防滑倒或绊倒工作人员。在相关机械设备的周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和通道,以保证人员顺利通过。

3.2 制定维护机械设备条例

要根据不同机械设备不同工作条件,制定出不同的维护周期和维护的时间,并且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要制定工时定额,计算物质消耗定额,按照定额对维护人员进行考核。设备的维护工作要结合企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考核。此外,企业还应发动全体工人开展设备维护工作的监督,进行企业内部自检、互检。保养和维护机械设备要保证质量,并要按照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保养的项目、保养的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要作好记录。

3.3 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机械的运行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夕必须事先进行培训并通过考试,且实际操作的考核成绩合格。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在值班期间应随时进行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常对值班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性教育,使其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等。

结束语

总之,机械设备是当前全国施工企业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随着我国各行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机械设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以及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堂州,浅谈项目工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8,05

[2]庄国森,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J],才智,2011,13

[3]敖建东,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卷烟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刍议 篇4

一、运用科学的维护原理进行指导

卷烟设备包括制丝线、薄片生产线、卷接包装单机或机组, 空压、空调、锅炉、成品输送机、嘴棒成型机等。对这些卷烟设备的管理, 必须运用预知维修理论、全寿命周期费用控制与决策理论实现设备的动态管理。从设备采购评估到设备报废处理都要设置合理的控制。设备运行状态随时记录零部件的运行状况, 科学掌握零部件的运行规律, 对设备技术经济状态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为企业实施设备状态预知维修和预测经济寿命提供有效的支持。特别注意的是, 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目的最终还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设备的潜能, 提高效益。在设备的维护管理中, 停机往往是造成效益低下的最重要原因。那么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 尽量用最短的停机时间或不停机进行设备的维护, 就是很值得开发的方法。

二、积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这里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方式也是很多的。一个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建立设备故障维修知识库。通过对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 设备故障维修知识库可以收集设备故障位置、故障时间、故障设备类型等信息;在日常的维修处理中, 也可以通过对故障提示的确认和维修记录的人为录入, 系统可以收集大量的维修信息, 作为知识库的数据基础。在确定了设备故障维修知识库的数据结构之后需要规划一个强健和清晰的关系型数据库以实现大量设备维修信息的合理存储, 同时也能够满足多种方式高效、灵活的查询。数据库结构的合理性、兼容性和标准化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运行效率和性能。

这里注意必须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定期整理和维护。由于维修人员在任务记录和故障分析的过程中, 描述语言总会存在不统一, 不规范的情况, 也有可能出现类别错乱、分析错误的问题, 因此需要定期规范和纠正, 这也是保证整个知识库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的有力保证。

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当今社会企业最大的财富。卷烟设备的管理工作除了加强对“物”的认识和投资, 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卷烟设备管理和维修队伍的建设。在这个队伍中, 不仅仅需要配备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和机械、电器、设备、工艺等技术方面的知识的管理人员, 更加需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专长的维修和操作人员。

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才的升级并且节约成本, 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和成本理念的培训, 使现有人员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特别应该加强技术人员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相互渗透、交流、补充。比如有一条经验就是通过与其它技术人员的交流, 使我获得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排除引起故障的原因时要尽量先从比较容易排除的原因查起, 事实证明, 很多软故障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引起的, 如果先从复杂的问题查起, 花费很多时间最后又确定不是这个原因, 最后会白白浪费很多时间, 反之则有利于提高我们维护的效率。通过这种积极的交流也有利于建立一支过硬的设备管理和维修队伍。

四、加强自动故障检测技术的应用

卷烟生产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序化、连续化的特点, 这就要求必须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 很显然其维修管理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预防维修为主。一般来说, 预防性维修可分为定期维修、状态维修、以及事后维修 (BDM) 三种维修模式。笔者认为状态维修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这种维修是随着机器设备中出现了明显的劣化后实施的, 它既可以充分利用设备的最大效能, 又能避免更大故障的产生。状态的劣化是由被监测的机器状态参数之变化反映出来的。为了能够较好的检测到这种变化, 选用高可靠性的硬软件的同时, 开发强大有效的故障自诊断软硬件系统是必须的。可惜的是现在有了基于故障树、基于模型、基于信号处理的多种故障检测方法, 甚至于故障预测的方法, 合理的与相关高校或者技术公司开展这方面的合作, 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入自动故障检测系统, 可以很好的提高设备应用以及维护的效率。

五、总结

总的来说, 设备运行管理总的发展趋势是向设备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即设备运行管理集成化、全员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设备要素市场化、信息化。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一般的生产企业来讲, 投巨资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往往是不太现实的。卷烟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发生转变, 应考虑在一定范围内如何不断改善和调整企业的装备结构, 以提高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使用效率为基础, 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适当的填平补齐工作, 然后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设备管理模式, 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维修, 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最佳效能才是今后设备管理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宋瑞芳, 刘亚明.加强维修费用控制搞好成本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3.

[2]徐爱钧.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 篇5

作为企业施工的重要工具之一,机械设备是企业的外部形象之一,保证其资源的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服务,是现代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

因此,现代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要注重提高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发挥其功能,挖掘其潜力。

1.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管理体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的领导过于注重利润与政绩,缩小成本,对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投入资金不足,从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来看,存在着设备陈旧、老化的现象,大部分设备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导致危险。

1.2 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企业对设备的管理都不够重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生产经营与安全必须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设备管理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我国的一些企业缺乏有实力的技术与管理兼备的人才;一些相对资质较好、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逐渐退出了设备管理的行业,而是以施工总承包的单位出现。

以上的诸多原因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断弱化。

1.3 工人队伍转变为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从当前的工人组成来看,传统的分级技术工人形式已经转变成流动性较大、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相对而言,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程序不是很了解,同时,受到其承包的工作性质影响,导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无法完整的进行,设备的日常养护管理成了空谈。

2.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

保证机械的安全性,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在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身心保护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有效对策来控制。

2.1 选择合适的型号,做好调配

受到自身性能、结构的影响,任何机械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应用机械,才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成本。

首先,要掌握机械设备的不同需求,做好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工作,解决使用与保养的冲突。

2.2 控制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工作

所谓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其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的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而且其危险性较大,非常容易造成本人或者是他人的伤害,甚至影响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的损失,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与巡检,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故,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3 提升人员职责,持证上岗

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技能的重视,加强其技能与安全的教育培训,实行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

首先,要严格控制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卡,实行上岗教育;其次是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使现场人员充分掌握;最后是做好安全人员的安全培训管理工作,加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理念。

3.强制保养机械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相对而言,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技术简单,费用也较低,同时也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减少设备的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尤其是的大型的机械设备,必须强制对其保养,消除故障隐患,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可靠性与使用的年限之间成反比,使用的年限越长,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越大,有形磨损愈加明显,修复与养护所需的费用也越高,因此,必须增强对设备经济效益的维护。

4.维护与保养机械设备的有效措施

建立以“强保养”为核心,建立健全修订的规程,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零等候“就是技师修补与维护,完善设备,这对提升企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当前的机械设备养护现状,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制度,增强企业的效率,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维修保养费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要增加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对保养做硬性的规定,必须执行,不能因为任何因素而放弃保养。

同时,要展开现代化设备管理的教育,使相关人员认识到设备完好率与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加强保养,提升运行的安全性。

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合理的制定维护周期,采取定期的维护、保养、检查制定,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定期保养、定期维修的制度,按照相关规定,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要由维修人员进行。

做好保养是避免机械出现故障的有效对策,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基础。

同时,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设备的各项设备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对机械设备的各子系统设定统一的标准,在发生故障后,根据数据选择方法,增强维护的效率。

另外,要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技术,机械设备工作的环境较差,时间较长,针对这一现象,要想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就必须增强技术管理,保证设备的技术状况,树立按时保养的思想,强化强制性、科学性、预见性为一体,最好防患于未然,实现维护的高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除了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还要做好设备的养护与维修,除了要增强领导的重视,相关的操作人员也要加强配合,实现管理的持之以恒,增强忧患意识,以“预防为主,管理为辅”的方针指导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促进其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姜永春,马俊飞.炼钢设备的维修管理[J].民营科技.(07)

[2]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7(04)

卷烟机械设备的保养 篇6

【关键词】卷烟企业锅炉设备;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47-01

一、背景简介

锅炉生产的蒸汽用于卷烟制品的加工,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需持续的进行供给,蒸汽的使用一般没有规律性,这种现状导致锅炉系统所经受的负荷变化量非常大,相应的对锅炉系统自身的品质以及控制策略也就有着更高的要求。

锅炉设备在卷烟企业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整条生产线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蒸汽,随着现代生产设备改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可编程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在各类生产工厂中广泛使用,上文所述的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应用成熟且性能优越,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整体的自动化水平。

二、卷烟企业锅炉设备运行控制任务分析

卷烟企业锅炉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控制任务主要有:一是自动调节,也就是锅炉设备自行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使其能够良好的适应外界负荷和工质参数变化的要求;二是自动检测,利用检测元件或者是仪表来连续进行热工参数的测量和显示,并在此基础上为自动调节和安全保护提供必要的检测信号;三是程序控制,主要是通过程序来实现各个部分的顺序启动和投入使用,实现操作上的自动化;四是保护联锁,主要是在系统具有超压、水位不正常时实现停炉或者是热工联锁保护等功能。

三、系统设计整体结构

1、硬件配置

卷烟企业内锅炉设备除了在控制任务和运行工艺上有较明确的要求以外,还在输煤系统、除氧系统、汽水系统和燃烧系统等多个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国内外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行业特点来进行总体控制方案的确定和选择。在这其中,控制系统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包括对锅炉启停顺序的确定、输煤系统程序控制以及其他设备的自动保护停炉等。

2、软件配置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配置需要从两个具体的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组态软件的监控,另一方面是控制站编程软件和通讯设置软件的确定。其中,我们对监控组态软件选择的是GE Fanuc公司的iFIX4.0中文版,而控制站的编程软件则是选用的STEP75.4Professional版,通讯设置软件选用SIMATIC NET 2005,上述软件均为西门子公司全集成的自动化产品,相应的操作系统也应当选择较为稳定可靠的Windows产品。

四、系统设计网络选择

系统设计和网络选择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来实现:一是对现场总线进行确定,其通讯速率最大为12Mbit/s,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光纤环网或者是总分型,传输介质相应的可以选择为光纤或者是屏蔽的双绞线,其支持的协议为Profibus-DP。二是工业以太网的选择,其通讯速率选择为10Mbit/s或者是100Mbit/s,拓扑结构选择为光纤环网或者是星型网,传输介质则相应的选择为电缆、光纤和屏蔽双绞线,考虑其主要的应用就是监控通讯的操作,因此其支持协议应当为ISO或者是TCP/IP。三是标准以太网的选择,以太网的通讯速率选择为100Mbit/s或者是1000Mbiffs,拓扑结构选择为树型、环型或者是星形均可,相应的起传输介质选择为光纤、电缆或者是屏蔽双绞线,同样是考虑到其应用主要是能源的管理调度以及操作的监控通讯,因此其支持协议选择为TCP/IP。

五、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当中,一是要保证整个系统内电源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这主要是因为电源系统自身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设计的成败,在S7的控制系统当中,进行电源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电源上应当具备正常供电和在线供电的自动切换功能,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配备开关断路器,这主要是希望能够在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故障时予以及时的维护和拆除。

二是在对整个系统的电源进行选择时,需要优先考虑支持并联冗余输出功能的电源,这样做的好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保证足够的电源载荷,以此来尽可能多的提供电源部件所需要的多重冗余,即便是在电源出现故障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整个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直流电源功能分类的细化,希望能够分散电源系统内的故障危险,并在此基础之上隔离开不同需要的电源接地系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避免一损俱损的状况的发生。

三是现场总线的适配器是艾默生变频器的一个可选件,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通过现场总线适配器将变频器产品连接到现场总线当中去,对其采用24V的外部工业电源来进行供电,接地线选择3,5mm2的铜芯线,还需注意连接变频器与现场总线适配器之间的通讯电缆是需要利用屏蔽层实现单端可靠接地。

结语:上述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可靠、无明显故障,使管理与控制真正结合。本文当中以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和iFIX组态软件为基础,结合现场总线及通讯技术来对控制与管理的需求予以满足,使其成为卷烟企业锅炉设备控制系统较为理想的现场解决方案,且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在平,赵相宾.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篇7

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极为重要, 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 是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一。一旦机械设备出现轴承磨损、沾染污垢、吸附灰尘, 那么整个机械设备的寿命和性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甚至对于生产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机械设备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和生产, 是企业重要的基础设施, 制约着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极为重要。所以, 我们应该结合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 抓好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科学维护, 精心维护, 使得机械设备能够在最佳的状态进行。

2.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必要性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必要的时候, 还可以采取一系列低成本的快速修理法, 第一, 修复时采用零件换位的方法。在机械生产过程中, 有很多零部件是会受到不均衡磨损, 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承受单向的负荷作用, 所以, 可以对易磨损部位零件机械定期更换, 能够延长使用的期限, 又可以使之受到均衡的磨损, 如用于玉米淀粉加工的高效粉碎机衬板、室体护板极易发生磨损, 应该定期进行更换。第二, 修复时采用胶粘和刷镀的方法。这种方法修复速度较快, 同时成本低, 目前对磨损量很大的零部件, 可以采用粘涂-刷镀复合法进行修复。试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修复后的部位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能够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地消除掉, 若不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那么很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及设备故障问题, 不但会延误工程进度, 还会增加相应的维修费用。

3. 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1)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金属表面修复技术

随着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技术的不断进步,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纳米固体润滑干膜技术、划伤快速填补技术、纳米减摩与原位动态自修复技术、离子复合渗技术、无电焊接技术、结构贴片修复技术、耐磨修补技术、堵漏技术等先进而实用的表面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将对实现机械设备维修的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2)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事故预防机制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减少设备事故发生, 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严肃设备事故处理, 按事故的大小实行上报和备案制。为实现各线稳定生产, 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系统检查, 查找机械设备隐患, 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点检人员通过目测、手摸、听音、敲打等多种方法检查, 并认真填写点检基准表;将发现的问题详细准确地反映在交接班本和问题票上。同时, 建立台账和技术档案, 从安装、运行、专修、报废四个阶段, 进行归档管理;建立公司、车间、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 并将其工作质量纳入责任制考核中;坚持机械设备分级管理和定期检查, 确保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保养严格按规程和标准进行。对设备实行“定机定人”等一系列制度, 并按照“清洁、紧固、润滑、调整、密封、防腐”十二字作业法进行保养和维护。从日常点滴做起, 形成了以班保天、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管理模式, 责任落实到人, 管理保养共担, 有力地促进了设备的长周期运行, 为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 通过排查设备隐患和及时处理现场微缺陷, 能够提高设备保障能力, 实现从细微处杜绝事故停车。

(3) 完善各项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各基层单位针对自身设备管理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完善岗位责任制和设备管理的基础台帐。使企业的特种设备、专用设备、重要设备的使用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例行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障措施及相关记录档案等做到了详尽细致。“重采购, 轻维护”是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笔者建议可以将全公司的设备全面纳入日常维护保养范围。通用设备 (如空调、电梯、办公设备等) 通过招标确定统一的维护商, 专业设备也分别外包给专业维修商负责维护。不仅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排故, 而且加强日常巡检、保养, 减少设备运行的隐患。采用这种方式, 既可以及时发现、排除故障, 提高维修效率, 保证维修质量, 同时又能够大幅降低维修成本。

(4) 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为切实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保障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企业应该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 为机械设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根据机械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集中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维修保养, 重点对关键生产设备进行检查, 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加强机械设备巡检制度, 明确巡检路线与责任人, 规定巡检人员对所管辖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参数变化认真检查, 详细填写巡回检查记录, 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逐步增强巡检质量, 不断提高机械设备健康水平, 有效保证企业的生产稳定运行。

4. 结语

总之,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 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为基准, 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准确及时地进行维护、保养, 使得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降低其发生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 2009, (05) :115-118.[1]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 2009, (05) :115-118.

[2]陈坤华.如何进一步提高施工设备维护保养的质量[J].广东水利水电, 2003, (S2) :135-139.[2]陈坤华.如何进一步提高施工设备维护保养的质量[J].广东水利水电, 2003, (S2) :135-139.

[3]徐苏莉.预涂型转鼓真空过滤机及其在淀粉糖化液过滤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 (06) :140-143.[3]徐苏莉.预涂型转鼓真空过滤机及其在淀粉糖化液过滤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 (06) :140-143.

[4]吕干.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科技风, 2009, (21) :160-165.[4]吕干.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科技风, 2009, (21) :160-165.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篇8

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设备的强制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 工况恶劣的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来说尤为必要。根据常见的施工设备重大故障因素分解图显示, 施工机械的重大故障有56%是因失保失养的问题造成的, 有38%是由于定期维修失误, 6%是由于机械操作失误造成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公司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17.6%, 其中近60%的维修是因为失保失养, 零部件早期磨损, 寿命缩短而造成的, 对于机械设备种类繁多, 涉及面广, 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 工况恶劣的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来说, 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比例更高。同时, 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 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 且是设备真正发挥和体现其使用价值的保障阶段。因此, 大力推行隧道施工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非常必要, 势在必行。

1 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如期、高质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 而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 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 预防故障的发生, 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 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下, 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 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备, 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 施工企业讲究经营效果, 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 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 降低使用成本, 延长使用寿命, 才能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1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 费用低, 同

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 减少零部件的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 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 以消除故障隐患,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比如隧道的主要开挖设备凿岩台车、装载机和大型自卸车, 德国一台1888年生产的设备, 一直用到1988年因耗能高停用, 整整使用了100年。而中铁十五局承建的宝成复线, 只运转了3000多小时, 不得不提前大修;从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维护保养不但保证了工程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 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 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 可靠性越高, 使

用年限越长, 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 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 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 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 必经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 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否则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 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 影响了企业资源的经济收益, 更有可能随时影响施工, 甚至会波及到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如战斗型架桥机, 在关键工期实施突破时, 故障停机一天就会少架5-7孔梁, 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2 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首先, 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 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从1994年开始推行“强保养、零等候工程”, 使柴油机可靠性从实现3万公里无故障升到10万公里无故障里程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 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 (含进口设备) 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 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

“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其次, 中铁十九局集团等单位亦在推行机械设备强制保养方而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3 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 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 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 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 这是所有隧道施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3.1 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所

谓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必须按时进行, 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 只顾眼前, 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 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 各种材料消耗增加, 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 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 这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3.2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

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 (点检) 制, 执行“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 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 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 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 才能降低维修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 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 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 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 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3.3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隧

道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隧道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 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 加强保养, 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 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 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 精心修理, 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 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 要注意加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 与生产厂家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 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以防因关键设备维修而耽误工期。最后, 将技术保养上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类型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手册”中都有明确的保养规定, 在实际上作中对此要强制企业相关人员重视起来。

总之, 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管理的目的是把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维护好, 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减少事故率和不必要的停工损失, 为隧道施工提供最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允明.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上业出版社.2005.

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篇9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保养,设备维修

保养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中之中。保养不当是造成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 所以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 防止误保、漏保。应建立完善的保养制度, 使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做到台台设备有人保养。同时编写严格的机械保养说明书, 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 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随时抽查保养的落实情况。保养工作要从源头抓起, 防止以修代养。应建立奖惩机制, 奖优罚劣, 以加强操作手及保养人员的责任心, 调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搞好保养工作,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减少故障次数, 缩小故障规模, 降低燃油消耗, 节约维修成本。

设备维修, 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是在对设备的结构、性能等关键因素熟知的情况下, 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使设备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由于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许多新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设备的控制也由原来的机械化、人工化到现在的集成化、电脑化。如三一重工的起重机控制系统就全是由电脑板控制。这种高科技含量在设备中的使用, 对设备维修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也使得设备维修工作由以前的体能型逐渐向智能体能结合的方向发展。同时, 设备维修工程是一个团队的技术活动, 它需要各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最优化的方式共同协作, 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 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就尤为重要。有时候看似不经济的做法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1 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

1.1 提高保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结合人员的具体情况, 定期举办保养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从理论课堂到实际工作, 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让设备管理参与人员, 包括司机都对保养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建立考核制度, 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 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1.2 严格落实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保养好坏是影响到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原因,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 并汇总操作人员的意见, 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由于建筑企业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大, 所以对不同设备的保养又有不同的要求。应尽量使相同类型的设备保养规范化, 并编制设备保养细则, 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这样每种设备的保养方法和保养时间都有据可依, 防止误保漏保。建立奖惩机制, 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 以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降低维修成本。

1.3 建立完善的保养档案

设备从进厂之日起, 应对其进行编号, 并将其系列号、发动机号、自编号一一对应记录, 纳入档案。对设备每次保养、更换保养件、油料、保养整个过程做出详细的记录, 并填写用于记录设备的故障及配件更换的保养履历表。将所有资料存档并备份, 此档案应由专人管理, 当设备从一个项目调往另一个项目时, 原件档案应随其交接。

1.4 保障保养件的供给

保养班组应提前大约一月的时间提出保养件计划, 因为配件采购需要一些时间。同时, 重要的保养件一定不能因为价格的原因用质量低劣的配件更换, 因为这样会大大地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建立最优化的保养与维修的关系

任何设备从安装调试完成, 到投入使用都与保养维修分不开。对使用的设备保养不当或者是不按时保养, 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例如, 一台行走设备的柴油滤芯长期未更换, 就会造成滤油效果不好, 从而使进入汽缸的油气中掺有杂质, 在燃烧室的高温环境下, 造成拉缸, 导致整个发动机的大修, 严重的甚至报废。所以保养和维修是不可分割的管理要素, 正确的保养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使设备的价值最大程度地体现。

3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涉及到的问题

3.1 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业因过分追求工程质量。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 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 没有及时或疏于入账, 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同时, 施工过程中, 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 设备、人员调动频繁。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机械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管理部门与施工现场严重脱节的现象, 使得设备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设备糊涂使用, 出现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从而造成维修工作难度加大。

3.2 重使用, 轻保养维修

操作人员是设备直接接触的人员, 但大多数操作人员只是“包用不包修”, 只是在机械出现故障以后被迫停工维修, 带来经济和时间的损失。再加上维修时间紧迫, 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 甚至于维修后的施工机械仍处于“病态”, 给施工生产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

3.3 维修管理基础条件较差

有些较先进的设备, 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润滑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然而, 由于人员素质原因, 对先进设备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 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 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4 优化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4.1 提高维修队伍素质

前面提到, 维修工作是一项体力与脑力并行的工作, 所以维修队伍技能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举办培训和考核, 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维修队伍, 同时将维修人员分组, 分别有骨干人员带领, 形成良性的竞争。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还得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有重点地组织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参加机械设备技术知识讲座, 逐步提高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比如有些修理厂就是将修理人员分为两组, 分别由高级维修工带领, 形成你追我赶的风气。并经常组织施工常用机械设备的专题讲座, 并组织参加考试, 取得很好的效果。

4.2 完善维修制度和维修模式

由于工程机械的种类繁多、机型复杂、产地不一, 制造工艺和材质的差异, 机械运行状态不同、作业对象与环境不同, 各施工单位的维修条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的差异, 使得工程机械的维修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类型的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及可靠性的要求均不相同, 而各种维修制度又各有所长, 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建立多样化、复合化、弹性化的维修制度, 才是维修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为了避免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局面产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目前, 在施工现场使用的许多机械设备, 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先进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先进, 发生故障后修理较为困难, 应以状态监测的维修模式为主。而一些小型简单机械, 如钢筋切断 (弯曲) 机、钻探设备、木工机械、破碎设备等, 因其结构简单, 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 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有关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和沥青土加工的设备, 如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车)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等, 发生故障后将对生产和产品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就应采用计划预防修理为主、状态修理为辅相结合的维修模式, 根据生产情况适时有计划的维修, 并按一定的标准和周期对其进行点检。

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工程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工况、运动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尽相同, 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和执行元件, 应采用状态监测 (检测) 维修模式;对于那些高速运转部件或事关安全的部件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发动机等, 应采用计划与预防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而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之类的部件, 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4.3 加强现场机械使用的管理

在设备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 (定人、定机, 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 , 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 (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 ,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正确使用机械,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其次, 加强对机械使用环境的控制。工程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 作业地点经常变动, 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 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 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 维修工作频繁, 使用寿命缩短, 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 如经常使施工便道保持平整, 及时养护。雨天将便道上的水坑及时填平, 露天停放的机械盖上防雨布, 晴天经常洒水, 减少灰尘;便道应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 都对减少维修工作, 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利。

4.4 加强维修的基础设施管理

设备维修过程中, 应加强维修工具, 维修设备, 维修材料的供应和管理。特别是维修材料的质量以及供应都对整个维修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 配件及油料都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并且提前一月提出申请, 同时开辟多种配件购买的渠道, 让维修工作不受配件的限制。

4.5 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

对于超期服役的设备, 可靠度相当低。不得不依靠设备大修及各级维修来支撑, 昂贵的人力、物力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从经济角度来看, 应该做到“该废则废, 该停则停”。对应报废的设备可选择出售或将可用件拆下用于其他设备。

4.6 做好设备外修的管理

结合实际情况,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 由于设备老化、操作手操作不当以及保养不及时等原因, 设备总会出现一些故障。在管理及保养过程中, 若发现一般性的故障, 尽量自行解决。当受维修设备或者技术力量限制自己无法修复的时候, 就需要求助于外面专业的维修公司来修复设备。在外修过程中, 对修理厂的交涉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4.6.1 选择合格的维修单位

快、好、省, 是设备检修追求的目标。选择合格的维修单位, 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在这个问题上的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 都可能造成慢、差、费的结果。以发电设备的电机修理为例:电机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看上去结构不太复杂, 但技术含量相当高, 涉及电气、机械、材料等多门科学技术。电机修理人员即使工作多年, 知识和经验相当丰富, 也不能说包打天下。另外, 修理电机还必须拥有专用工具和设备。例如, 没有绕线机、涨型机、就做不出合格的线圈。没有浸漆、干燥装置, 就不能保证绝缘等级达标。没有配套的试验系统, 就无法知道修过的电机是否合格。可见, 拥有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 是一个电机修理厂的基本条件。在资质上把关, 择优汰劣是避免不良维修的良好途径。

4.6.2 选择报价合理的企业

能够报出超低价格的人, 他自有一套低劣的维修办法。超低价损失的利润主要是靠偷工减料来弥补。如电机修理过程中, 用低等级铜钱替换高级铜钱, 用差的绝缘材料替代好的绝缘材料, 应当浸两遍漆变成浸一遍漆, 凡此种种, 报价上的损失可以得到超额弥补。因为, 电机所使用的材料绝对价格都很高, 不同质量的材料, 差价可达到十倍以上。 所以应选择报价合理的企业。

4.6.3 选择有资质的维修厂家, 做好跟踪监察

如果企业设备备品缺乏, 一旦发生检修, 就非常着急。有的修理单位看准用户这一软肋, 专门在工期上作文章。以修发电机的电机部分为例, 主要包括三步。首先是蒙混过关, 电机线圈已经老化松动, 应该重绕, 但是只要还能转就不重绕, 简单处理一下, 喷上漆就算修好了。其次是删减工序, 拔苗助长。电机重新下线以后应该充分浸漆, 维修人员却只在表面刷一层绝缘漆。需要入炉干燥8h才能达到质量要求, 但是维修人员只干燥4h就出炉。出厂前要试验试转, 并拿出检验报告, 有的维修人员也无法做到。最后是维修厂家以次充好, 留下无穷的隐患。 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 施工方都要履行跟踪监察之职, 监督和协助修理厂家高质量地完成检修任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 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设备保养和维修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全面总结, 深入剖析。就如何做好保养工作、保养与维修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维修工作等三个方面的论述, 应该意识到只有抓好设备的保养, 才能尽量减少设备的维修工作。只有做好设备的维修管理, 才能让机械设备在整个的使用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工程机械使用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85.

[2]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卷烟工业如何开展设备自主维护 篇10

当前,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下,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针对烟草工业来讲, 卷烟系统设备为生产阶段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其运行效率水平直接对行业经济效益形成影响。为提升卷烟设备运行服务效率, 应加强设备自主维护以及保养, 进而提升其应用生产效率, 利于节约设备系统维护成本。针对现代卷烟设备系统来讲, 其从属于资金密集类型, 投资与应用经费额度较大, 这就需要尽量延长系统应用服务年限, 方能有效的平衡并降低投资经费。而恰恰对系统设备进行自主保养维护无疑是使寿命合理延长的最有效途径。

烟草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核心保障在于卷烟设备的可靠、高效运行, 而为了确保设备系统始终处在健康良好的运行服务状态, 便应该持续的做好自主维护与保养, 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并针对我国烟草工业的现实特征, 积极吸纳高精专人才, 对设备系统的维护策略进行自主研究分析, 节省外请专家所需的大量经费, 真正提升自主维护管理总体水平, 进一步为烟草工业发展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2 强化卷烟工业设备自主维护科学策略

2.1 做好设备系统三级保养维护

为全面提升卷烟设备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应持续强化设备工具三级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也就是日常维护工作, 该类任务应由具体由设备操作人完成。该环节工作中, 操作人员应全面依照规定针对设备系统的现实运行状况做检查, 并需要针对裸露于外界环境的部分做仔细的擦拭。另外, 还要对需要润滑的部位注入定量的润滑油, 确保设备系统始终清洁同时在优质的润滑状态下, 这样利于有效提升设备系统整体安全水平, 降低故障隐患问题的发生机率。二级保养也就是围绕操作者这一核心, 而维修班组则发挥辅助作用, 依照预先设置的维护检修工作计划, 针对系统的一部分或是整体做维护与保养。具体任务包含对设备系统的油路进行疏通、这对关键的环节部位配合间隙做合理的调节、全面更换滤油器, 针对主体零部件服务运行做必要的检查。该环节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进行周密的记录同时负责人应签署确认意见。自主维护保养的过程中, 三级保养也就是围绕维修班组为核心, 依照相应的检修工作计划做好设备系统的全面维修检查。具体任务涵盖将磨损现象较为严重的各个零部件换掉, 针对设备系统之中的关键环节做好清洗处理以及油品的更换处理, 核查设备系统电气部位的可靠安全性。该保养环节过程, 应仔细填写具体的保养记录, 同时车间主任应进行确认签字, 只有确认设备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状态后, 才可准许其正常投产应用。

2.2 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为提升卷烟工业设备自主化维护整体效能, 应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创建完备的设备系统故障维修管理知识库, 进而精准的收集获取设备系统出现故障的精准方位、具体的时间与故障种类等重要信息。另外, 在日常管理维护阶段中, 还可利用对故障问题的提示明确的完成信息录入。当系统汇总到更丰富的维修保养信息后, 则可将此重要信息转变成数据基础同时储存到知识库之中, 为后续的自主维修保养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如果明确了知识库具体的数据结构之后, 则要对数据库系统做更为系统全面的规划, 令各类重要的维修管理信息更为全面合理的储存至知识库之中, 同时还可令后续工作需要查询参考数据时更加便捷快速, 提升自主维护管理工作效率。完成知识库创建后, 针对具体维护工作人员在登记故障设备信息过程中采用的词汇、语言描述模式无法做到一致统一以及全面规范, 并且还会形成一些偏差错误问题, 因此应设置专项人员对其做定期的规范管理以及纠正, 确保在知识库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数据体现更大的权威性以及精准性, 以提升卷烟工业设备系统自主维护工作的总体质量水平。

2.3 引入自动化故障检验测试技术手段

基于卷烟设备系统体现了自动化、持续性以及程序化的功能特征, 为保证设备能可靠安稳的运行, 便应尽量的降低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停机的具体时间。即针对卷烟系统设备的自主维护管理应将预防性维修作为核心主体。一般来讲, 进行预防性维修的模式可划分成三类, 也就是定期维修管理、状态监测维修以及事后维修管理。通过较多的实践验证, 上述三类自主维修养护模式之中, 状态检修取得的效果最明显。此自主维修模式需要依照设备系统之中引发的明显劣化状态进行, 通过该模式不仅可全面激发设备系统工作能效, 还可良好的预防故障范围以及劣化程度的进一步扩充。通常设备系统状态的不良劣化需要通过其反应的状态参数表现出来, 为令检测更加深入到位, 在选择应用硬件以及软件工具的阶段中, 应挑选那些高可靠性的产品。当前, 针对故障树、系统信号处理、结构模型等故障问题的检验测试方式效果均不十分明显, 为此在当前现有设备系统的基础之上, 烟草工业应添加必要的自动检验测试模块, 进而全面提升设备自主维护管理工作效率。

2.4 创建卷烟设备质量保障系统

卷烟工业设备的自主维护管理需要创建良好的设备质量保障系统, 进而全面增强设备工艺质量整体保障水平, 使其真正符合工艺质量标准。另外, 应增强具体维修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 使他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质量为根本, 真正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水平。针对设备质量保障具体项目应做好分类管控, 即烟草生产车间应依照设备质保功能属性的不同进一步做质量缺陷的成因分类。在研究设备问题的过程中, 应合理设定不同设备因素导致质量缺陷具体的难度管控系数, 进而为后续的设备自主维护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卷烟生产设备系统总体的控制难易程度,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维护管理对策, 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3 结语

总之, 卷烟工业为强化设备自主维护工作水平, 只有创建完善的质保体系、引入自动化故障检测手段、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强化设备系统三级保养维护, 方能达到既定目标, 创设丰富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祥程.MAx IM0系统在卷烟设备管理中的开发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5) .

[2]张鼎方.生产执行系统及其在卷烟工业的应用[A].首届烟草行业现代设备管理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用[C].2008 (4) .

[3]陈良祥, 郑珂晖, 陈学永.基于C++的卷烟厂设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 (农机化发展分会场) 论文集[C].2010 (3) .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措施

机械设备对于现代化企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于机械设备普遍存在重使用而轻保养的思想,又如在保养和维修技术上没能与时俱进,诸多问题摆在现代建筑企业面前,如何有效的进行解决,把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其为企业在竞争中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武器而非短板。

1.机械设备缺乏保养与维修的现状分析

纵观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上日益成熟,但工作人员在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上却表现得略不上心,这样的情况很明显将是企业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中,缺乏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主要是因为设备日常的维护机构中,规模大的可采用设备租赁分公司,而一些小型单位常常缺乏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理念。为此,可以想到的后果自然是:机械设备由于过度使用同时缺乏适当的保养,寿命减少;而同时因为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2.现阶段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存在的相关问题

2.1缺乏在机械设备上保养与维修的观念

目前的建筑施工单位,由于工人素质未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依旧沿用在传统的做法。每一台机械设备都受到其自身材料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又一定的疲劳强度,为此有其额定的使用期限。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指挥人员仅仅注重施工进度,没有形成机械设备需要进行保养与维修的观念,从而对设备进行过度使用,为此产生的后果是机械设备在没有及时保养的情况下使用寿命的减少,“事后维修”观念也同样主导在现代机械设备使用者,在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扩大为大面积维修的情况下,将有延误工期和增加工程成本的相关问题的出现。

2.2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机械使用制度上,绝大多数是私信定人定机制度,这样的好处上操作人员能够更为熟悉的使用设备,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各方面稳定性。当在这个制度下,我们注意到企业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导致在这个管理体系上的严重缺失。操作人员在执行建筑施工过程的相关操作,而不对机械设备的损坏与否无需做出相关责任问责,对此,操作人员在“包用不包修”的制度下,往往对于机械设备出现的小型故障进行简单处理,做不到认真切实的解决问题,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也未能快速的对问题拿出解决方面,工期延误之下,相关工作人员便容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

2.3维修技术和人才的建设力度不够

现阶段仍然有些企业只为了节约开支,而缺乏对技术和人才的建设,通常这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管理人员关于兼顾操作人员等,或许管理人员能够暂时更换零部件上的小螺丝,却无法发现螺丝对于整台机械设备的影响。而往往在这种分工不够细致的情况下,对于机械设备的关注不够,相关的设备检测技术没有完全的配置,加上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低,最终出现无法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面对这种的短缺,导致的后果也将无法想象,而技术和人才的匮乏也将进一步使得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保养及维修对策

3.1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有一支专注于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的队伍,将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保障。为此,企业需要做的是通过内部竞争选拔,让工作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技术上的提高,如参加国家等机构主办的高级技术人才培训,或是参加到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培训,通过高级技术人员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增强员工对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观念,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保养维修操作进行实际。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也将提升工作效率,并减低设备的损毁,提高设备寿命。

3.2进行预防性保养与维修工作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再不能单单只考虑眼前利益问题,更应该做到的是将眼光放远。为此,在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上,我们提出,要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以预防为原则进行定期定人的为设备进行保养,企业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规定,安装不同型号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与此同时,当在设备运行中发现问题,比较马上交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排查,以避免造成设备停机等较大故障而导致影响工期。在预防性保养与维修中,企业同样需要注意时间上的合理性,尽量不要以牺牲工期来配合保养维修,而应尽可能地将保养维修时间安排在节假日等设备空余的时间上。

3.3保养与维修技术的改进

在保养与维修的工作上,企业应该同时注重进行设备的维修技术改造和更新,引进新兴的保养与维修技术,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维修体制,并能为设备配置先进的维修工具。保养过程中,我们在各个部件的细节处入手,诸如燃料和润滑油等进行科学管理,通过油质化验结果确定其使用期,以此来减少资金的花费,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现阶段企业中也反应到,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保养维修配备,而对于相对陈旧、老化的设备在保养和维修上也形成了一大难题,为此,我们提出,采用状态维修与技术改造和局部更新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4.结语

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将保养与维修机械设备工作落实到建筑工程的实处上,并能够不断强化企业对于保养与维修新技术的追求和探索,将这项工作放置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来进行开展,其将有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工程质量保障,也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后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浅谈北方路桥建设中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连接部位易出现松动情况[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2).

[2]解威灵.浅谈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11,(11)

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 篇12

1 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保养管理的重要性

按期、保质完成施工生产任务除科学合理地配备施工设备外, 主要取决于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 而机械设备保养是按照机械的客观规律, 科学地进行技术保障, 降低机械零件磨损速度, 预防故障发生, 以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况, 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而采取的预防性维护技术措施;加之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 且是设备真正发挥和体现其使用价值的实施阶段, 种类繁多, 涉及面广, 使其对于常年野外作业, 工况恶劣的铁路施工企业来说显得愈加重要。

2 维护保养的几个阶段与特点

2.1 老化式保养

这是最原始的一种保养方法, 大概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这种保养的特点是:只有等机器老化坏机时才进行维修;没有备件管理及订购计划;没有固定的保养计划, 目前已很少用。

2.2 预防性保养

我国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普遍采用, 特点是:保养按照预定的时间段进行;有规定的保养表格可参照;没有坏机时间记录和分析;可以相对减少机器的坏机几率。也就是定期保养、预期检查制度, 与在欧美实行的“PM”制度主要区别是:“PM”制度更详细规定了不同运转时间间隔对机械设备不断进行保养、检查的项目, 发现问题应立即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修复或更换有关部件) ;而不明确规定大、中修的时间间隔, 以减少对总成及部件过早地进行拆卸、分解造成的不必要损坏和更换。

2.3 生产性保养

由美国GE电器公司首先提出。我国约在90年代初开始采用。其特点是:有章可循, 对施工机械按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按设备的说明保养及更换配件;备件系统较完善;设备可以在低成本高产出状态下运行, 突出重点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 而对一般设备进行事后维修。也称“经济的维修制度”, 是预防性保养中在成本、效率和效力之间形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2.4 推广“TPM”保养维修

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是90年代中期的产物。翻译过来叫“全民生产性保养”, 按照原文的说法, TPM是一种从管理者到操作员, 所有成员全部参与, 力图建立一种和谐的人—机关系的保养方式 (有点象“以人为本”的说法) 。其指导思想是“三全”:全效率、全过程、全员;重点是日常保养和点检制度。

3 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方法

3.1 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到时必须进行, 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不安排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工作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对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因为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 若不及时保养, 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 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修费用, 又耽误工程工期, 而且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 各种材料消耗增加, 甚至危及安全生产。如此看来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是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 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3.2 借鉴先进经验, 建立健全强制保养制度

对60年代以来实行的定期保养制度进行改革。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再沿用传统的由大、中修间隔时间来决定的一, 二, 三级保养制, 制定和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 以较低的费用保证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 保证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推行结合本企业实际的“PM”制和“TPM”活动, 即一律按照设备实际运转时间间隔规定所需进行的保养和检查项目确定保养种类。各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保养制度、规程和定额, 保养制度应强制执行, 不允许只用不养或以修代养, 各使用单位应根据机械设备数量设立保养人员或保养队伍。

4 对推行“强保工程”的建议

4.1 要高度重视

要搞好机械设备综合管理, 需各级单位领导重视, 各部门的配合, 使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使机械设备管理进入市场竞争, 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 提高机械设备装备水平, 使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水平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要从根本上解决设备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确保设备保养工作落到实处。

4.2 要克服短期行为

对于重用轻养、只用不管、吃老本拼设备的现象, 仅靠设备部门无法遏制。要有主管领导挂帅, 审计、财务等部门参加, 搞“综合治理”, 从抓强制保养和成本管理入手, 走“设备定期价值重估”等路子, 规范项目经理行为, 强化制度约束机制, 切实解决目前设备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严重脱离的问题, 减少企业损失。

4.3 要做到五落实

落实保养种类、落实保养项目、落实保养资金、落实保养责任人员、落实保养质量检验。目前的薄弱环节是保养资金落实太难。由于项目部自身的唯利短期性, 本身偏低的工程基价又层层剥皮造成的内部单价不合理且又不到位, 以致造成故障停机误工或机械事故, 必须从整顿、理顺、规范项目部与机械队的经济关系和工程项目责任成本入手, 纠正“内部活难干, 内部账难算”等问题, 做到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科学方法管理。

4.4 要普及现代维护保养技术

由于科技进步, 设备正在向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机电化与计算机一体化、结构复杂化发展, 现代设备要用现代手段来维护保养, 但施工现场落后的设备检测诊断手段远远不能与之相匹配和适应, 知识更新缓慢, 维护技术陈旧, 感官诊断比比皆是, 经验管理比较普遍。必须积极运用油水化验仪、铁谱仪、内燃机工况检测仪、液压系统测试仪、齿轮轴承检测仪等多种先进的检测仪表、仪器。

5 结语

在铁路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施工中, 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多, 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已逐步由单机向按体系加以配置或组合成套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合理选择和组织使用机械, 保持机械的完好, 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对保证施工的正常秩序、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推动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都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林允明.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8.

[2]李葆文.全面生产维护 (TPM) ——从理念到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

[3]田奇.建筑机械使用与维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回收处理方法下一篇:防腐蚀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