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避难绿地(共4篇)
城市应急避难绿地 篇1
所谓应急避难场所, 根据2008年国家制订的《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指为了应对地震突发事件,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 科学合理地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为居民提供应急避险空间, 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场址选择上可以选择:公园 (不包括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 、 绿地、广场、 体育场、室内公共的场、馆、所。从场所选择上可以看出, 除了室内公共的场、馆、所之外, 很多区域与城市的整体绿地规划密切相连。 随着我国及周边国家自然灾害的频发, 人们防灾避难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国家根据其他国家的防灾避难的经验进行总结, 提出来城市规划中应该将防灾避难的用途融入到方案设计中去, 以城市的区域来划分不同绿地的功能, 要求设计参数上符合上述设计规范的要求。现在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型城市已经设立了较多的避难场地, 建有不同类型的专门设施, 以面对突发事件。目前南京市13个区县已经建成30个应急避难所, 今后还会逐年增加。
一、其他国家经验回顾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减少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日本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规划体系和政府资金投入体系等方面构建了防灾减灾的完整体系, 以应对突然降临的灾难。对于它对与防灾减灾及灾害应急等有关的一些重大事项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美国于1871年芝加哥大火灾后开始重视公共空间的防灾功能,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建设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公园系统, 以开阔的绿地空间分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 以此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欧洲等国家利用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园进行避难场所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欧洲许多建于地震断裂带的城市出于安全需要, 将原来狭窄曲折的小巷改建为笔直宽阔、两旁有行道树的大道, 并且配套建设一些特大型的广场与之相连, 通过城市形态的改变和公共空间的组织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
二、城市绿地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灾避难作用
城市公园是人类理想的大自然在城市空间的具体体现, 不仅具有美化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娱乐、健身的场所等作用, 还具有阻止沙尘暴的危害、延缓火灾的蔓延、减轻爆炸的损害等减灾功能, 合理布局的城市公园空间则可以迅速地转变成为安置受灾居民、开展医疗救助和集散救灾物资的安全避难救灾场所, 以及救灾人员驻扎地和遇难人员临时掩埋地。当陆路救灾生命通道遭到摧毁时, 大型公园空间还可以作空中救援直升飞机的起降场地。在做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时, 应当把避震救灾 (也包括其它自然灾害在内) 做为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应急避难场所绿地建设的着力点
一般来说,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应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区域, 场地的长宽比应适当, 还应避开自然、人为易灾区, 远离危险品仓储区,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周边不宜有高大建筑物或危房。
(一) 场地本身安全性。
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本身应当是安全可靠的, 即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周边的建 (构) 筑物有相应的安全要求, 包括场地提供的各项避难设施也应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在防洪方面, 要避开洪水淹没区, 不应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和堤防的护堤地内进行建设;在防风方面, 场地内绿化树种、小品的选择应满足抵御台风正面袭击的要求;在防核泄露方面, 可在以核反应堆为中心、以10km为半径的应急计划区内安排应急所需的各项设施;在防震方面, 选择不会引发次生灾害的区域, 生命线系统应当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在防危险品方面, 不应在危险品仓储区周围1km~3km 范围的事故应急区内进行建设, 在防突发性地质灾害方面, 应避开会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类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地区。
(二) 基本设施。
场地的基本设施必须包括临时水电、卫生及盥洗设施、广播设备等。等级高的场所内还应设置防救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储备及临时堆置生活物资的空间、警卫治安维护中心、医疗场所、居民临时聚集和交换资讯的场所。大型的避难场所须留设直升机停机坪、救灾车辆放置场及其他弹性开放空间, 同时应强化对外联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三) 疏散通道。
城市防灾疏散道路是城市抢险救灾和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 由城市防灾疏散干道和支干道组成。规划可结合道路的功能和红线宽度确定其地位和作用。城市的防灾分区在各个方向应至少保证有两条防灾疏散通道。其中, 疏散干道的基本宽度为:消防车通道为4m宽、双向机动车道为7m宽、人行道为2m 宽、机动车道为2m 宽。疏散支干道的基本宽度为消防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之和。
(四) 标识系统。
应急标识应设置在道路转弯、交叉口及通道出入口等有可能改变通行方向的位置, 以便及时为目标人群提供移动方向或目标定位。标志应具有可识别性, 指示也应明确, 当灾难发生、信息不畅时, 不但应使居民知道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及通道, 更要让居民知道在众多应急避难场所中应该选择哪一个。还应扩大宣传, 使更多人认识和熟悉这些标志。迅速撤离到最近的避难场所, 并在空间和数量上考虑规划布局的均衡与协调。
四、扬州南门遗址公园
作为扬州首个室外应急避难场所, 在2011上半年建成, 位于汶河南路的南门遗址广场, 南门遗址本为扬州城遗址 (隋—宋) 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唐、北宋、南宋、明、清等多个时期修筑或修缮的陆门遗存和与水门、水关遗址相关的一些遗迹现象。现建有南门遗址博物馆, 为绿地主体建筑, 其余地段以铺装及草地为主, 作为兼具防灾避难的休闲娱乐绿地, 设计中以突出防灾避难的功能为主, 有如下几个有点:
(一) 地址选择得当。
作为特殊的场所设计, 在规划时考虑到本场地及周围的环境, 场地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 当灾害发生时不会影响有效使用面积, 同时场地紧靠水源丰富的古运河, 可以提供大量的的临时用水。
(二) 空间布局合理。
场址的有效避难面积在扣除场地内水域占地面积, 大于7°的陡坡占地面积, 文物古迹保护占地面积以及建 (构) 筑物倒塌影响的面积后, 遗址公园内的有效避难面积约为8, 300平方米。总体布局除了保护遗址的建筑外, 其余部分在应急时划分了众多区域, 有应急指挥部, 有应急厕所、应急医疗救护站, 有应急棚宿区、应急饮水处等众多内容, 内容划分明确。
(三) 出入口位置及道路系统合理。
该场地在各个方向设置有8个出入口,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紧密连接, 西侧与北侧较宽, 其余则较栽, 入口位置比较醒目, 没有遮挡。道路系统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即使西侧地势较高, 设有坡道, 有大型台阶, 但仍然设有两个坡道。其余道路的设计合符人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场地东南角设置一个斜的道路, 满足拐角处游人抄近路的习惯。
(四) 植物配置得当。
场地为了比较好的满足避难的要求, 在植物选择上选择分枝点高的乔木与草坪搭配, 疏朗通透, 不像一般的绿地, 植物栽植密度较小, 在树种选择上兼顾遗址公园的造景需要, 栾树、琼花、合欢、乌桕和榉树、雪松等。作为占地面积较大的停车场, 在周围也没有设置很高的隔离带, 只以单排的红叶石楠作为遮挡。
作为扬州第一个室外避难绿地, 其经验对后面的避难地绿地建设提供了不少的经验, 但也注意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场地出入口标志不清晰 , 虽然在场地北侧设置了国家统一的标志物, 但其余入口并没有做统一的标示;二是日常维护落后 场地为南门遗址博物馆的所在, 游人较多, 但是场地中随意堆放的垃圾很不雅观, 车子也有乱停乱放的现象。三是场地内用途没有标示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 也是培养人们避难意识的场所, 应该将有应急指挥部, 有应急厕所、应急医疗救护站, 有应急棚宿区、应急饮水处等处加上清晰的标示, 强化其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
总之, 绿地规划要结合两者需要, 做到平灾结合, 一场多用。应急避难场所不能仅用于应对单一灾种, 还要尽可能应对多类灾难, 以便有效利用场地与设施。同时要合理易行, 就近布置。
摘要:随着人们防灾避难意识的增强,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作为户外空间可以承担一定的防御功能, 作为兼顾防灾避难作用的绿地设计时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 区别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文章以扬州南门遗址公园建设现状为例, 分析其建造特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2].南京建成30个应急避难场所.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
[3].南门遗址.扬州首个应急避难所.扬州网.http://www.yan-gzhou.gov.cn
城市应急避难绿地 篇2
地震灾害频发给我国带来了诸多伤痛, 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24.2万人;2008年5月12日8.0级的汶川大地震倒塌房屋至少2000万间, 死亡及失踪者8万余人, 经济损失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然而, 在这些地震灾害发生时, 人们自发的自救意识让大量人群本能地涌入城市的各类大大小小的绿地, 绿地疏散避难人数几十万人, 绿地内的水源、植被成为维持人们震后生活需求的保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公共绿地在防灾避难方面的作用开始引人注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也开始注重绿地的防灾避难功能, 为此, 科学、合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不同的城市避难场所, 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防灾避难绿地起步尚晚, 邻邦日本是地震灾害多发国, 有丰富的震后防灾避难绿地建设的经验。日本一直把合理建设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抗震减灾的基本方针之一, 1993年在日本的《城市公园法实施令》中, 把公园纳入防灾系统, 确定其为“紧急救灾对策必需的设施”, 并且首次把灾时用作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作防灾公园。日本在防灾避难绿地建设方面有着前沿的实践和卓越的经验, 本文将中国防灾避难绿地与日本防灾避难绿地的功能及建设进行比较, 以期为防灾避难绿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借鉴。
2 防灾避难绿地类型与功能
日本对防灾避难绿地的定义是“当发生地震灾害、火灾等次生灾害时, 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强化大都市或其他城市的防灾系统结构而建设的具有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我国对于防灾避难绿地的普遍理解是:城市防灾避难绿地是指当地震、火灾、洪灾等灾害发生后或其他应急状态下, 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及区域范围内防灾系统结构, 起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防灾绿地在日常使用中与普通城市公园一样承担美化环境、休闲娱乐等功能, 经过科学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等功能。防灾绿地的主要作用是:
2.1 提供避难场所
临时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避难道路。避难场所能够给避难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避难道路为居民避难提供安全通道。
2.2 抗震防灾的据点
灾后作为救援活动和指挥恢复重建活动的据点, 平时承担防灾避难科普教育及应急预案演习场所;
2.3 防灾减灾屏障
减轻或防止火灾的发生与蔓延, 减轻或防止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炸造成的灾害, 减轻或防止山崩等引发的灾害。
2.4 紧急疏散通道
为消防、救灾、情报传递、物资运输、人员疏散等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
防灾公园的功能与其规模大小有关, 其功能特征在不同防灾救灾工作的时期有所不同, 例如居民在防灾公园等避难场所的避难生活结束后, 防灾公园转换成普通公园, 防灾机能处于潜在状态。目前的防灾避难绿地规划中, 根据绿地不同的等级、面积、服务半径分为不同的类型, 有着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 (见表1)
3 中日防灾绿地功能异同比较———以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和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为例
3.1 概况介绍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在2008“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 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 向北到黄亭子, 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 全长4.8km, 总规划面积67hm2, 分为7段, 是一座“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平灾结合”的经典园林。
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属于东京首都圈地域防灾规划系统中的防灾避难绿地之一。2003年, 东京首都圈修订了新的地域防灾规划方案, 以首都圈7号环线为轴规划设定了葛西临海公园、木场公园、篠崎公园、水元公园、舎人公园、城北中央公园、和田崛公园、驹沢奥林匹克公园, 以及多摩地区的小金井公园、神代植物公园、武蔵野之森公园等, 将上述公园作为“大规模营救、救灾活动据点候选地”。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位于东京都板桥区内, 始建于1957年。始建时称“上板桥绿地公园”, 1970年更名为“城北中央公园”。该公园现在以运动功能为主, 占地面积2.6 hm2, 是2003年东京首都圈修订新的地域防灾规划后, 被指定为大规模营救赈灾活动据点候选地的防灾公园。
3.2 防灾避难场所
中日的防灾避难绿地规划设计中都有建立防灾避难场所, 根据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紧急避难场所和临时集合地或避难中转地。但中日在此实际建制上有所不同, 以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为例, 在公园总规划面积67hm2中, 共有39处疏散避难区, 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的面积约占38hm2, 按人均疏散面积1.5m2来计算, 最多可容纳疏散人群25.33万人, 可同时为周围4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就具体设计而言,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在规划设计中预留了足够的开放活动场地, 作为周边居民应急避难主要疏散区, 适于快速、简捷地搭建应急避难帐篷。南边土城为文物保护区, 局部地方有相对较平坦的场地, 可在紧急情况下临时作为避难疏散区。
日本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也同样规划了一系列震时紧急避难场所, 因为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以运动为主, 自身规划设计中即规划了大量活动场地, 如篮球活动场、田径运动场、羽毛球场及儿童公园等。这些硬质活动场地在震时都充当着紧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功能。有所不同的是, 日本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除了震时避难疏散区外, 还为宠物提供了收容场所及心理安抚中心, 充分体现了日本在震时防灾避难规划中的人性关怀。
3.3 急救场所
伴随着灾害而来的, 必然是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防灾绿地内将会有大量的伤员存在, 及时抢救伤员, 特别是重伤员, 是一项十分必要而紧迫的任务。所以, 在中日防灾避难绿地中都有设置医疗站和紧急医疗抢救中心, 来更好地体现和贯彻防灾绿地的医疗救护功能, 以确保防灾避难绿地作为震后开展救援活动和指挥恢复重建活动的据点。日本的防灾避难绿地除作为震时救援地点, 还承担着重要的防灾科普及预案演习的作用, 定期在其中组织应急避难疏散演习, 并进行自救、互救实践, 提高市民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使防灾避难绿地成为城市居民提供应急避难基本知识教育和演练的场所。
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为例, 在公园的7号、5号、1号地设立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站。有3个卫生防疫处, 可作为临时救护处理用房, 然后马上转移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但平时, 这些卫生防疫站往往是公园的服务设施, 使用率偏低, 缺乏应急避难时的模拟演练与检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人员疏散预案的可操作性。对于广大市民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防震减灾意识, 也欠缺宣传。而这方面, 日本则要做的完善许多。
以日本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为例, 在规划设计中设置了生命线救助活动据点和大规模救助活动据点, 为震时提供医疗救助场地。同时, 更重要的是, 日本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在平时会定期组织防灾训练, 并且在其官方网站上进行预告和通知, 还联合京都地域防灾系统规划体系内的其他公园共同演练, 使得防灾避难绿地的医疗救助功能真正平灾结合, 防患于未然。
3.4 救援直升机临时起降场地
直升机临时起降场地有其特殊的场地尺寸, 规模应保持50m×50m, 是为了保证救援物资能够及时通过空路到达灾区。在防灾公园中都会预留出救援直升机临时起降场地的场所, 应对消防救援、医疗救助、急救物资运输、复原器材及运输材料、信息收集等功能, 中日也大致相同。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中, 在道路交通出现问题或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时, 马上可以启用空中运输通道。熊猫环岛南侧的2个平台规划作为直升机紧急起降平台。在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中, 也设置有应急飞机场, 来对应消防救援、医疗救助、急救物资运输、复原器材及材料的运输、信息收集等功能。最近, 在日本的防灾避难绿地中开始出现一种耐压网层, 供直升机或重型运输车停留的防灾避难绿地的草坪一般需要耐压4t/m2, 用这种坚而耐久的网多层次地掺拌在土中就能达到强度要求, 而这种网时间一久就转化为土壤物质成分, 没有污染。
3.5 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地
防灾避难绿地可以作为倒塌建筑物废墟的临时堆放场地, 方便救援工作与重建工作的展开, 在此方面中日的防灾避难绿地规划无异, 在此便不多作讨论。
3.6 应急基础设施
防灾公园是震时居民活动的聚集地, 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为居民灾时生活提供保障, 避难生活功能包括了就寝功能、饮食功能、洗浴功能、排泄功能和安全功能5个具体方面, 应急基础设施则是在应急状态下最大可能满足人们5个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 基础设施的配备对于舒缓灾时居民的情绪有着重要的作, 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规划避难设施应当考虑防灾减灾的效能、设施的美观与安全, 设施的通用性, 方便各类人群使用, 同时应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和电器设备的备用手工启动, 易于检修与管理等, 所有的应急设施都应采取隐藏的方式。
3.6.1 应急供水设施。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全线采用暗埋式喷滴灌设施, 拥有20个自来水井和机井。在应急避难疏散区附近, 预留市民应急供水装置的接口, 并且针对紧急情况下的排水、排污等工作做好安排, 遇紧急情况时, 可马上启用。日本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为确保饮用水源在灾害发生时的即刻使用, 除密封性饮用水这种储备方法外, 还设置了储水槽、水井及水泵, 在公园中有应急手动水井泵, 可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供水。
3.6.2 应急供电设施。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按照公园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 全线安装路灯及配套设施用电, 在应急避难疏散区留有13处应急照明的地下供电电缆接口, 并在公园管理处7号地预留应急发电设施。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中也设置了太阳能路灯, 储存能量可以满足应急状态下的照明需求。
3.6.3 应急厕所设施。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全线在改造中共新建7座厕所, 而中轴路北侧每段都有厕所, 南侧有4处厕所, 厕所的建设有单体的, 也有结合配套建筑进行建设, 在正式厕所和应急避难疏散区附近, 按照防疫、卫生及景观要求, 建立4处暗坑盖板式应急简易厕所。根据现状条件建立10~20个坑位的临时厕所。平时为绿化的草地, 可在上面放置临时、可移动的装饰小品。在东京都城北中央公园中平时的普通井盖在震时可以转换为临时应急厕所, 打开井盖, 在其上架设座便设施, 外面还可以撑起迷你帐篷以增强如厕的私密性。
3.6.4 应急情报设施。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全线安装了广播系统, 有灾情发生时可及时广播有关信息和注意事项。平时作为公园的背景音乐。
4 结语与启示
城市应急避难绿地 篇3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城市公园,平灾转换,改造设计
引言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 地震灾害频发, 人民饱受其害。尤其在城市中, 建筑密集, 人口集中, 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在城市规划中,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十分重要。
当灾害发生时, 如何紧急疏散人群并给予妥善安置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城市公园作为开敞性空间, 可以为避难人员提供庇护之所。根据过去发生地震后的经验, 市民往往会自主前往城市公园避难。但城市公园毕竟不是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功能缺乏, 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难以满足避难人员的各种需求。依托城市公园, 结合避难人员的需求, 通过改造, 合理导入防灾功能, 使其在灾时转化为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园注重景观设计, 而应急避难场所则偏向于防灾功能。但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上看, 两者又具有共性。对现状公园进行评价与分析后,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规范进行改造, 既要保证景观尽量不被破坏, 又要满足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达到平灾转换的目的。
1 设计原则
1.1 平灾转换
平灾转换是指兼具平时和灾时功能的城市公园根据不同时段的要求进行功能转换。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 将公园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灾时所需求的服务结合起来, 平时基础设施可供游人观赏、休憩、娱乐, 灾时则作为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服务。改造时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植被景观、水体等, 减少改造经济成本。
1.2 可达性
地震发生时, 人群往往十分慌乱, 如何迅速高效地找到应急避难场所非常重要。应急避难场所应有两条以上与外界相连的方向不同的疏散通道。应对城市公园周围的道路体系是否合理做出评价, 保证人们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同时,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
1.3 以人为本
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避难人员。在改造设计中, 空间布局和设施布局都应满足平时人们的生理及审美需求, 更应充分考虑避难人员在灾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设身处地, 合理配置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一个较为便利、舒适的环境。
2 改造设计
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 , 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分:基础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施。
2.1 基本设施
2.1.1 应急篷宿区
民以居为安, 当人们居无定所时, 往往会产生不安的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受灾民众的住宿问题。出于搭建救灾帐篷的需要, 应急篷宿区可结合公园内较大面积的开敞式绿地或球场、活动广场等硬质铺装场地设置。救灾帐篷宜采用标准制式, 符合国家民政部行业标准《救灾帐篷》 (MZ/T 011.1) 的要求, 可根据用途选用不同规模。篷宿区宜分区设置, 区域之间应有消防通道。另外, 室内场地如体育场馆也可作为篷宿区。
2.1.2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
地震时必然会有部分人员受伤, 需要在公园内增设医疗点, 能够及时收容伤员, 受伤人数可按避难人数的2%进行计算。同时配备足够的医疗用品和器材。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可结合建筑设置或采用医疗帐篷, 手术医疗间应保证正常照明, 不妨碍手术的进行。医疗点还应定时对公园进行消毒, 避免发生疫情。
2.1.3 应急供水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 应设置供水设施保障避难人员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可选择市政供水管网和供水车、蓄水池、抗震水罐、水井等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保证用水的及时供给。各类用水设施注意与公园内环境相协调。饮水处可结合景观设置水龙头, 每百人至少设置1个水龙头, 平时可作为绿化灌溉使用。
2.1.4 应急供电设施
地震灾害发生时, 市政电网可能会遭到破坏而无法发挥作用。为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 可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车、燃料电池、太阳能供电系统等作为补充。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电保护措施。照明可采用太阳能路灯或风光互补路灯, 可以有效地节约应急电源的资源, 篷宿区内应设置安全照明。
2.1.5 应急厕所
应急厕所可根据篷宿区的情况选用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暗坑式厕所可结合草坪建设, 地下设置暗坑沟道, 上覆水泥盖板, 坑道首端设置水阀, 末端则设置化粪池。平时盖板上可覆盖草皮, 与周围环境协调, 灾时则打开盖板, 围上篷布, 即可使用。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大, 对坑位的需求较多时, 可选用暗坑式厕所, 较为经济。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小, 或是不方便建设暗坑式厕所, 可选用移动式厕所, 便于移动。应急厕所的设置应位于下风向, 距离篷宿区有一定的距离, 保证篷宿区的空气不受污染。
2.1.6 应急垃圾储运措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集中, 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 对公园环境造成污染。可根据避难人数合理布局垃圾站、垃圾箱、移动式垃圾桶等。垃圾储运设施应位于下风向位置。
2.1.7 应急通道
为了配合救援行动, 内部道路应连接各应急篷宿区、医疗救护区、出入口交通集散区, 形成道路网络系统。公园内道路通常景观性较强, 道路宽度可能不满足救灾车辆通行要求, 考虑消防车辆需要, 园内道路应不小于4米。出入口宜设置开放式, 方便迅速进入避难, 出入口应不小于2个, 且位于不同方向。
2.1.8 应急标志
在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 在主干道及路口设置功能指示牌, 引导内部交通, 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应急设施。各类应急设施旁应设置明显的应急标志, 标志内容包括图形符号、汉字和英文三种形式, 以便于不同的人群识别应急标志。
2.2 一般设施
2.2.1 应急消防设施
人员集中的地方, 消防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可在公园外侧种植防火林带, 选用不易着火、不易燃烧的树种, 从外部断绝火势蔓延。各篷宿区和医疗救护区域应配备应急消防设备和设施, 可利用公园现有的消火栓和灭火器材, 不足时应新增。若有条件时, 可建设取水码头利用公园内水体提供消防水源。
2.2.2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物资储备设施可单独建设或结合周边仓库、超市、药店、商店等设置。物资储备设施不宜离应急避难场所太远, 应小于500米。物资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护物资和管理服务物资等, 并应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
2.2.3 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需要及时了解灾情和救灾情况。良好的通信系统, 能够起到引导群众、传递信息的作用。指挥管理设施一般可结合公园内设有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地方设置, 如公园管理处。为保证任何角落都能收到来自指挥中心的指示, 广播系统应覆盖整个应急避难场所, 同时还兼具发送寻人启事、医疗信息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应覆盖所有通道和出入口, 以便于指挥管理中心能全局掌控整个应急避难场所内的情况, 并对突发情况作出应急反应。
2.3 综合设施
2.3.1 应急停车场
公园一般都设置有停车场, 灾时仍然作为停车场。可根据公园疏散避难的人数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场地作为灾时临时停车场。停车场主要停放车辆应为救灾及医疗车辆。
2.3.2 应急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可选用开敞、平坦的硬质铺装场地。为了保证直升机有升空平行安全角度, 周围10米内不能有高大树木和建 (构) 筑物。
2.3.3 应急洗浴设施
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若为暗坑式厕所, 避难人员可采用冲水阀门接出的水管进行洗浴, 污水则随暗坑排入厕所末端配置的化粪池内, 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或经处理后排入水体。若为移动式厕所, 可采用移动式洗浴设施。
2.3.4 应急功能介绍设施
为了使避难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应急避难场所, 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功能介绍图板, 配上平面图及设施介绍文字。
2.4 其他要求
上述应急设施, 无论是结合现有建 (构) 筑物设置, 还是新建建 (构) 筑物设置, 都应满足国家相关抗震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田雨灵, 孙黎, 罗言云.“5.12”地震后成都防灾公园改建设计探讨[J].广东园林.2009 (6) :17-19
[2]陈朝霞, 白红伟, 仲丽娜.对城市公园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式的探讨——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为例[C].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章.2014:192-196
[3]曾娇.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研究——以鹰潭市东湖公园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 21734) [Z].2008-05-07
[5]单培卿.“通用空间”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郑兴忠, 王珍.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2011, 31 (3) :7-8
城市应急避难绿地 篇4
(一) 地方法规不健全
C城市关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法规的主要问题:一是缺少具有强制性的建设规范与要求。C城市出台了《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及《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用于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但这只是指导性的规范文件, 并没有对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做出强制性规定。二是建设标准不完_善。C城市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省情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仅参考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 导致盲目增设应急避难场所, 而场所内的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
(二) 应急设施不健全
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还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并存在较多问题。
1. 标识牌设置不规范。
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牌是宣传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载体, 有助于对居民的避灾提醒和避灾提示, 但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牌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标识牌投放位置欠妥当。如有些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被大树遮挡, 在夏天, 因大树枝叶茂密而看不清标识牌;有些公园的标识牌面积较小, 而且被公交标识牌遮挡, 人站在公园门口根本看不清标志牌上的文字它。二是标识牌设置与内在建设不符。有的公园, 应急避难场所没有应急指示牌, 也就是说, 这些应急避难场所虽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定, 也在门口设置了“应急避难场所”大标识牌, 但实质上并没有投放标识牌和相关设施。
2. 避难设施不健全。
一是设施建设与标识牌设置不符。如, 应急棚宿区位于正门入口左侧的草地里, 灾害发生时根本不能用作搭建帐篷;有些应急供水设施只有标识牌而没有实际的净水设施。二是设施建设缺乏。如有些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虽然划出了应急棚宿区、应急指挥部、应急水井、应急公厕、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助等十余项设施的投建范围, 但只有少数设施如应急水井有实际的投建, 大多数设施并没有真正实际的设施投放和投建。
(三) 综合防灾能力弱
C城市应急避难场仅有地震避险功能。C城市常见的自然灾害多为气象灾害, 而目前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却仅限于地震灾害的防范, 忽略了其他灾种。应急避难场所原本是用于应对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多种大型公共危机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但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基于单灾种规划造成了应急避难场所定位不准确、功能缺失。例如, C城市的整体地势较低, 将其建设为应急避难场所后, 根本不能用于洪水、冰雪灾害的避难;有些公园和城市广场也属于地势较低的地方, 从避灾减灾的实际效果来看, 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并不适合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二、完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法律法规
2001年后, 我国一些地方将避难场所的相关规定列入法律法规条例, 但是C城市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法律法规。还应细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应科学评估考察每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情况, 制定《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从而提高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质量, 促使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按照建设标准来配套建设, 不断完善其功能。
(二) 进一步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主体
一个城市的广场、公园都有具体的管理主体, 但是他们往往不是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的管理者, 所以应指定一个具体的行政部门来主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 避免应急避难场所出现主管部门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对应急避难场所还可以多部门联合管理, 因为避难场所所在地的公园、广场或学校等地应把避难场所当成所属的一部分, 如有发现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设施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反馈给主管部门, 这样主管部门就能及时管理, 以此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管理的效率。
(三) 规范和维护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识
应急避难场所的标牌对整个应急避难场所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助于居民平时路过公园、广场时, 通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牌认识到突然发生灾害时应该往哪里避难。是宣传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规定公园入口处明显位置应当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与应急避难场所标牌;主要路口应当设置应急避难指示牌;应急避难场所内各类牌示应当保持整洁完备, 定期清理;牌示上的文字图形颜色以及牌示大小应当统一、规范, 牌示内容中的文字应当中外文对照;损坏、丢失的, 应当及时更换或者补设;牌示应该设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或公园正门, 不得被树, 建筑物, 停车场等障碍物所遮挡。
(四) 加大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的很多城市很少遭遇较大的突发自然灾害, 也就很少用到应急避难场所, 所以, 无论是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者, 还是普通市民, 常常会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 对避难场所的建设, 思想上认识不足, 常识上了解甚少, 对本市已经建设的避难设施也大多所知不多。因此, 应通过主流媒体和政府网站等多种载体, 加强避难场所的知识宣传, 如在网站设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专题板块, 宣传应急避难常识, 介绍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建设情况 (如场所的地点、功能、交通路线等) , 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知识的普及性, 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晴, 高振记, 杨鹊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方法综述[J].科技资讯, 2010 (6) .
【城市应急避难绿地】推荐阅读:
应急避难08-17
城市应急物流07-2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05-16
城市供电应急综述07-22
城市减灾应急管理06-26
城市排水应急管理研究05-27
城市公交安全应急手册10-13
街道办事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汇报06-09
绿地养护地震应急预案07-20
城市绿地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