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2024-05-1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精选7篇)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篇1

1 引言

地震是我国危害最大、分布面最广的自然灾害。当地震发生后, 城市抗震能力差的房屋将遭到破坏, 产生大量的无家可归人员, 一般震后一周内必须进行有效地灾民紧急疏散和救助。因此根据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位置, 科学地划分责任区范围,提前通告责任区范围内的群众或进行避难演习, 使周围居民熟悉避难场所位置和路线, 是避免遭受二次伤亡的最有效办法。

地震应急避难建设场所建设要根据各地人口密度、抗震设防水平及所处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性, 并结合各地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统筹考虑。GIS空间分析技术可对场所便捷性、容纳能力、服务区人口密度及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分析结果, 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提出实施建议。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类中, 紧急避难场所主要承担短时的避难, 中心避难场所承担大量灾民的长期避难。同时避难场所在地震发生后承担大部分救助工作, 是震后灾民主要居留和生活地点, 主要针对合肥市区的固定避难场所, 基于GIS平台对其进行布局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研究内容

全面收集了某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资料, 通过对避难场所发展现状和应急功能的充分调研, 整理形成完备的资源信息库, 并以GIS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分析、加工、入库、处理, 最终形成某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及展示系统。同时以某市为例, 根据各类避难场所、医院、学校的面积及基础设施, 结合当地人口密度等影响因子, 运用加权Voronoi图面状划分算法, 设计数学模型,计算出避难场所、医院、学校等场所的最佳承载能力和目前存在的避难空区等问题, 形成符合实际的疏散方案, 并且能对震后医疗、食物、供水、供电等临时生命线工程设立点提供最佳实施方案。

3 总体设计

3.1 开发环境

通过需求 分析 , 本系统采 用美国ESRI公司的Arc Engine9.3作为地图开发控件 , 它是该公司近年推出的较新的GIS专用软件, 它较之老版本在功能上有很大提高, 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 并通过对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迅速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 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系统集成采用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环 境 , 使用C# 语言进行 编程实现 ,设计出美观、便捷的菜单界面, 提供友好的操作。

3.2 数据库

本系统的数据表包括应急避难场所数据表、医院数据表、人口数据表、学校数据表等。

(1) 应急避难场所数据表 , 如表1所示。

(2) 医院数据表 , 如表2所示。

(3) 人口数据表, 如表3所示。

(4) 学校数据表, 如表4所示。

3.3 GIS 分析方法

3.3.1 缓冲区

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特指避难场所主要接纳的周围市民的范围。依据就近布局原则, 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为5 0 0米,步行5 ~ 1 5分钟到达为宜; 长期避难场所为5 0 0 ~ 4 0 0 0米,步行0.5 ~ 1小时内到达为宜。如图3所示, 系统通过GIS组件提供的缓冲区功能分析了合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服务空区情况。

3.3.2Vonoroi 图

Voronoi图 , 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let图 , 是平面的一个划分, a、b、c、d、e……为多边形的顶点, 其控制点集P={P1, P2, …… , Pn} 中任意两点都不共位 , 且任意4点不共圆。以图4为示例, 任意的一个泰森多边形中, 任意一个内点到该多边形的控制点Pi的距离都小于该点到其他任何控制点Pj的距离; 任意边到共边多边形控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4所示 , 利用Voronoi图将合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进行划分, 初步划分避难场所的服务片区。

4 设计与实现

4.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

如图1~图4所示。

5 结果与讨论

目前合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远远达不到灾情发生后的疏散避难要求, 个别地区严重不足; 从分布范围来看, 避难场所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人口较为密集或一般密集的地区未能实现全覆盖; 从服务能力来看,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发展未能与当前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系统工程, 是构建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该本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方参与、 共同建管、平震结合、一所多用”的根本原则, 由政府部门统筹规划, 促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向着功能齐全、职责分明、管理有序、建管结合、 一所多用的良好模式发展。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篇2

1运营环境评价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研究的目的是规避避难场所发生环境次生灾害,这对避难场所高效科学运营非常关键。借鉴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成果,将其引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中, 构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的技术体系 ( 图1) 。该体系主要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过程和规划布局为对象,从规划布局、运营生命周期等横、纵维度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管理控制思路,综合把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的避难人群、应急实施与运营环境方面的因素,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现状评价、回顾评价和预测评价,提出具体的评价技术体系( 图1) 。该技术体系以耦合矩阵评价综合一体化方法论为指导[2],系统构建运营环境现状评价、运营环境回顾评价、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评价技术、动力流评价技术、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决策支持技术( 替代方案) 和结果跟踪、监测与反馈技术等, 综合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的人—机—环境系统因素,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2运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2.1运营环境现状评价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基于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质化或量化方式描述环境的实际状况,目的是识别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敏感目标、关键问题等,明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重点。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的基本原则,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过程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生态系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现状评价就是将其运营过程系统地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因此必须考虑该系统的健康运行问题。 国内外学者已对其健康程度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我们将该理论体系引入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现状评价中,以便获取较理想的评价等级。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的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必须具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系统尺度,选择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目前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中,较认可的基准指标主要涉及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活力指标、恢复力指标、组织运行管理指标等[3]。

由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测评具有不确定性,即使能获取到相关的评价标准,要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价非常困难。尤其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尚处于探讨中, 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结合国内外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考虑到具有耗散结构演变特点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类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特点( 图2) ,可构建定性和定量指标,具体包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类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命力程度、生产效率、运营环境适宜性、稳定性、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这些指标均来自类比法与移植法,前三个指标处于主要地位。引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体系研究地震避难场所灾时的运营状况,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测评指标,上述几个指标在生态系统健康运行中容易被量化,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因此,采用生态系统健康运行量化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系统的整体运营及其子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判。

2.2运营环境累积影响评价

传统的回顾评价是针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而言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累积评价对象以往强调在项目评价的基础上拓展到规划布局层面。评价对象的差异与其对应的累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理论方法体系、作用功能等都有所差异。因此,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语境下,本研究将该累积评价设定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累积评价。累积评价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影响的重要考量,主要采用历史资料与案例分析等跨学科的方法来系统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系统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最终目的是对设定累积评价对象和关注重点做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地震避难场所运营活动引起的累积环境效应,为预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定量依据。由此可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累积评价主要是考虑在一定历史时空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对一定区域造成的累积性环境影响,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少,但传统的项目环境评价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因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回顾评价主要采用累积环境效应评价思路。从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生命周期方法介入,综合考虑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影响,采用简式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方法对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探讨,分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累积环境效应[5,6]。简式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运用到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的所有阶段,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包括开启、运营、关闭环节,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7]。

2.3运营环境的动力流影响评价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流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如何预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划布局质量,涉及到制定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由于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可借鉴企业的生命周期特点。企业生命周期认为,决策链条包括方案设计、规划布局、决策实施、具体项目操作等, 决策链条中具体环节的影响因素都要考虑到相互的支撑和补充才能保证决策的整体效果和实施质量[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预测评估的重点应关注运营环境的动力流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具有生命周期的流态特点,可考虑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流特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包括两个层面的“流”: 纵向生命周期层面的规划决策流、多源流模型等[2]; 横向生命周期层面的物质、能量、工程技术等流态[9]。

避难人群进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后,人群活动通过多种介质作用可改变灾时条件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状态,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运营环境的状况( 图3) 。因此,当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改变地震避难场所运营方式或影响其流态动力状况时,应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其特定内容,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运营环境本身的影响,预测动力流程度。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动力流影响评价方法: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动力流评价依据决策一体化方法论[1],引入规划决策科学方法和工业生态学理论方法进行系统考量。主要有: 1规划决策科学评价方法。规划决策科学包括决策科学与规划科学两个方面,决策科学评估方法较多,如“投射—实施”法、“控制—实验”法等[10,11,12]。规划科学作为公共和政治的决策,规划科学评估方法包括常规方法与专业性方法,在具体规划布局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约束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13]。2工业生态学理论方法。工业生态学理论方法较多,如工业代谢、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对系统分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生命周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种分析主要侧重对横向生命周期的分析[14],它与纵向生命周期耦合交叉才能对动力流进行理想的评价。此外,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综合影响因素及其运营流态的多样性,还应考虑工程技术产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15,16,17,18]。目前,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是较系统成熟的体系,有着各自的研究路径,在分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动力流时,可考虑引入这些社会科学范畴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因为自然科学的生命周期分析与社会科学研究路径能提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系统的一种调试功能[19],两者之间的基本原理见图4。在一定时空范畴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多种“流”形成了一个交叉影响的有机系统,不同流相互感染并对其他流施加影响,从而维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健康运营。

2.4运营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影响评价

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对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治的原因是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因此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产生了类似的因素。一旦发生地震灾难,救人是第一任务,较少关注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累积到一定阈值,将发生环境次生灾害; 一旦得不到应有的预控,将会带来环境卫生事件、饮食健康等系列问题。因此,循环经济的应对方法应介入到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确切地说,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需要人工介入,不能仅靠自然调节。在避难灾民进入避难场所后,要考虑对运营环境的影响问题,需要应用安全文化系统来管控。该安全文化系统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等,而如何对这样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影响矩阵评价: 传统安全文化系统评价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等非工程角度进行评判,缺乏关注以“人”为因素的考虑,尤其忽视人的行为、心理和生理要素的考虑。现代安全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行为安全,安全文化程度可通过行为进行表征,这符合精神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综合考虑文化变迁中的非理性因素[20]。因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以此为逻辑,从决策链条层面考虑安全文化系统中的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的影响程度,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的投入—产出效能和决策链条不同环节所带来的多维因素影响。因此,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涉及的流态动力,如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研究为方法论,从规划决策角度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社会需求与影响问题,明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中安全文化系统的应对任务,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的投入—产出效能和决策链条多维影响的基础上,架构安全文化复杂系统的矩阵模型。该矩阵模型包括投入—产出效能矩阵模型和决策链条周期安全要素矩阵模型。

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利益矩阵与模型: 在综合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不同规划决策利益方需求的基础上,细分为不同利益需求指标,即规划决策方面、环境影响方面、社会影响方面、安全文化方面等, 不同利益方需要具有不同的利益强度约束因素,具体包括行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据此,参照相关研究,构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利益分析模型:式中,D表示社会经济文化大系统总体利益程度; di表示单一利益方程度; xi+ yi+ zi表示系统利益强度系数; xi为行为因素强度,yi为制度因素强度系数,zi为经济因素强度系数,分析矩阵见表1。

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安全分析矩阵与模型: 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评价主要是在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的基础上,对避难场所规划布局、开启、运行、关闭不同阶段运营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整体评判, 探讨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过程中的干预机制( 表2) 。

注: 运营系统内因素涉及规划布局运行制度安排、规划制度、组织; 运营系统外因素涉及应急物资调度补偿、应急队伍衔接、与周。

2.5运营环境的替代方案与决策支持评价技术

如何减缓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影响,必须制定出系统的可选方案,即环境替代方案。该方案可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支撑,从众多可选择方案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专家参与,筛选出有效降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影响的策略。理论层面上看,不同的可选择方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金投入力度、主体人群的认知程度、风险评级制度的科学程度,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会带来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效应的差异。 以差异为基础,又可进一步检验不同选择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实用。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替代方案的制定: 1替代方案的类型指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替代方案是分层和分级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之间的方案互为关系。在某些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的替代方案是可行的,而在某些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是不可行的。事实上,最重要的替代方案是需要获取具体翔实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信息资料。 可选择方案是有差异的,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在对方案进行筛选时,要考虑不同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与不同方案之间的匹配性和适用性。 一般,方案的筛选都是基于现场详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依据方案涉及的规模与适用性各不相同。国家层面的方案更宏观,更具指导性; 基层方案更侧重翔实具体,具有可操性的特点。因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替代方案主要类型包括排他性方案和互补性方案[22]。前者需要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主体从众多可选择方案中筛选一种具有离散型特征的备选策略; 后者需要在决策链条中选择不同主体的影响因素备选方案。2替代方案的转化过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可选方案的筛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许多环节,如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界定与识别、修改与提炼等,值得探讨的方法有主观打分法、数理统计法等。

许多可选择方案能否满足决策链条环节的使用目的或功能需要深入分析,如有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可选择方案要考虑可行性,以及技术、经济的可操作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筛选过程需要经过系统修改、提炼和优化( 图5) 。

规划决策支持评价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环境评价可划分为方案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评价关键技术的提炼是对运营环境效能的整体研究,应细化决策链条与可选方案的影响进行逐一评判。 投入与产出形成一个周期性的反馈循环链条,其功能在于为地震避难场所运营规划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值得指出的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是辅助规划决策实施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同的规划决策方案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规划决策替代方案需要采用科学的数理方法或模型进行量化评估,最终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健康运营的环境影响评估的优先方案。

3结论

地震灾害频发,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日益重要。 为防止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发生次生环境灾害, 提出了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借鉴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的技术框架。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篇3

近年以来,滨海街道办事处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防震减灾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与通达”的原则,社会动员、共同参与,多方面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提高了区域内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街道基本情况

我们滨海街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南郊,总面积9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下辖30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3.3万人口,大学科研区和国家重点工程都在辖区内,204国道、海滨大道从辖区穿越。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滨海办事处地处黄岛区新区腹地,人员密集,人多地少,这给我们抓好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增加了困难。但是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使办事处防震减灾工作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办事处成立了街道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6个应急工作组,即指挥部办

公室、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灾民安置组、社会治安组、物资供应保障组、宣传教育组。从组织上保证了防震减灾职能的有效履行,保证了上级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在街道的贯彻落实,并制定了《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秩序的组织避难群众进入避难场地,妥善安置避难群众。

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明确了滨海中心小学和滨海中心中学为办事处和驻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东山张社区广场为东山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凤凰社区广场为凤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海军希望小学操场为六和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黄石坎社区广场为黄石坎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杻杭村委大院和大新庄村委大院为杻杭大新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高峪村委大院为高峪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工作是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发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投入到防震救灾的活动中去。为了进一步搞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近年以来我们结合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以每年举办的唐山、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进行宣传。其间,各社区认真筹备和积极组织宣传日活动,向每户居民发放了应急包和公众安全手册。为机关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相关单位播放地震知识读本,使大家对地震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人们对突发性地震灾难的心理素质和应对

能力,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遇险自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和位置无明显标志牌,无应急设施位置图。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没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部分社区对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识淡薄,抗震防灾的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对抗震防灾工作认识不到位。

四、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制定出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标准、数量和规模,以及投入建设管理的经费来源等相关内容,便于各社区更好地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是建议明确要求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并与各公共场所的建设实行“三同时”,从而切实达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三是建议投入应急避难场所维护和管理经费,制定相关的场所管理规定,明确指定相关的维护管理单位,及时更换场所标牌等。

五、下一步工作落实

1、我们将按照上级只能部门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加大推进滨海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2、根据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市民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人防工程和

大型露天停车场设施,通过规划增设必要的应急设施,规范统一标牌、标识和平面图设置,使其达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满足居民避难疏散需要。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相关的联席制度,明确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内容,定期开展避难场所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4、针对办事处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科学制定城市避难场所的疏散方案,确保在灾情发生时,居民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快速有序的到达指定场所,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5、通过学习和广播电视等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有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各社区和广大市民能够认识城市避难场所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开展经常性、普及性、群众性地震应急活动。继续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积极认真地完成好上级地震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篇4

1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

1.1 室外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

室外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主要有:①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运动场和空地等各类室外开放空间都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对象。②临时避难场所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安排的原则。要在住宅区、学校、大型公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进行合理的场所选址,让居民就近、及时疏散。长期避难场所应适当远离居住区和建成区,以利于政府的集中救助和安置工作。③选址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或是沉降、地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④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的地区,远离泄洪区、低洼地易积水地区等。⑤禁止在有毒气体存放地、易燃易爆品或核放射物储放地、化学品仓库、高压线走廊区域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范围之内选址。⑥禁止将动物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⑦选择的应急避难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⑧应尽量避开文物古迹保护区。

1.2 室内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室内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①安全性要求。应避开地质灾害区、内涝区,远离各类危险源。②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 000 m,结合人口密度和城市建设情况,均衡布局。③保证步行和车行可达性。④优先考虑体育场馆、大型公共设施资源、学校和社区中心等。

2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思路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属于专项规划,但最终是要将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落实在控规图则上,以便于控制和引导城市用地管理和设施建设。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种类繁多,因此,我们将地震灾害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将洪旱、地质、工业和气象灾害作为次要灾害。结合国内外的规划经验和晋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确定场所、通道的分级标准和配套设施的布局原则来开展本次规划。

2.1 灾害分析和筛选

通过对晋城市大区域环境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灾害种类。灾害种类的分类为综合防灾分区的划分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分级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现场调查得出,可能影响晋城市的灾害主要为地震、各种地质,其次是洪灾、工业灾害。另外,高温、寒冷、暴雨等极端气候也将威胁晋城市的安全。经过分析,我们将地震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

2.2 划分综合防灾分区

综合人口分布状况、城市功能分区和行政区划边界,以铁路、河流、城市主干道和绿化带为重要参考,从有利于于防灾管理的角度来看,防灾分区可涵盖一个或若干个街道办。我们将中心城区划分为9个防灾分区,其中,主城区被划分为4个防灾分区,金村区规划范围为V分区,北石店区规划范围为Ⅵ分区,南村区规划范围为Ⅶ分区,巴公区规划范围为Ⅷ分区,高都区规划范围为Ⅸ分区。

2.3 选择场所

优先选择开敞的空间,选择的场所要符合安全卫生防疫要求,且要避开文物古迹区:①从控规中将公园、绿地、广场、体育(操)场、学校等城市中开敞的空间选出来;②将已选开敞空间与GIS坡度分析图叠加,去除坡度大于25°的开敞空间;③将符合坡度的开敞空间与地震断裂带、采空区、基础设施和易燃易爆仓储用地等危险区域分布图叠加,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开敞空间,获得最终的备选避难场所。

2.4 防灾疏散通道的组织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以道路网专项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为指导,充分利用现状道路,充分挖掘现状交通体系的疏散功能。设置多种类型的疏散通道,除城市道路以外,还应包括海上、空中、地下等,尤其是空中救援体系,运用直升机作为特殊救援工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规划中,我们将避难疏散通道分为陆上通道和空中通道两大类,陆上通道又分为城市级、区级和社区级疏散通道三类。

2.5 支撑配套系统的建立

支撑系统配套设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生命线工程进行加固;二是对行政、消防、储运、医疗等各空间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的支撑系统。其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机构、医疗救护、救援中转和物资储备机构的建立。在规划中,我们倡导充分利用现状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平灾结合。

3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3.1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避难场所规划布局

最终我们确定中心城区共规划152个(现状5个,改造40个,规划107个)室外避难场所。其中,主城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89个(现状5个,改造26个,规划58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14个、临时避难场所75;金村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1 1个(改造1个,规划10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2个、临时避难场所9个;北石店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22个(改造8个,规划14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4个、临时避难场所18个;南村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16个(改造2个,规划14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4个、临时避难场所12个;巴公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8个(改造2个,规划6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2个、临时避难场所6个;高都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6个(改造1个,规划5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1个、临时避难场所5个。

主城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30个,其中,现状改造21个,扩建1个,规划8个;金村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2个,现状改造1个,规划1个;北石店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4个,都为现状改造;南村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4个,现状改造3个,规划1个;巴公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2个,其中,现状改造1个,规划1个;高都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1个,为现状改造。

3.2 中心城区周边村庄避难场所规划

主城区周边村庄主要有张岭、焦山、北闫庄、屋厦、七岭店、牛匠、吴家沟、叶家河、庞圪塔、郜匠、窑坡、小刘家川、武庄、龙化、湛家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4.85万人;金村区周边村庄主要有赵庄和水西村,其远期规划人口为0.41万人;北石店区周边村庄主要有鸿村、司徒村、南石店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1.95万人;南村区周边村庄主要有孔匠、北社、青杨掌村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0.17万人;巴公区周边村庄主要有李村、西板桥、北板桥、东板桥、渠头、官庄、东寺庄、南义城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1.54万人;高都区周边村庄主要有水幺头、泊村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0.17万人。虽然这些村庄不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但考虑其距中心城区较近,本次规划将其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内,选择距离最近的避难场所进行避难。另外,结合近、远期适当考虑设置临时避难场所和临时中转站,以满足灾时所有人员的安全避难和转移。

4 结束语

在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害的类型和分布,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制订不同的防灾机制。在选择避难场所时,应充分考虑片区内的灾害类型,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选择不同的避难场所,以保证城市在应对不同类型的灾害时,救灾工作能顺利开展。

避难场所应急排水系统现状与分析 篇5

关键词:应急,给排水,系统,规划

1 引言

近年来, 大量不可抗性灾难 (飓风、洪水、地震等) 时有发生, 或多或少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并且使社会蒙受损失。尤其是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够严重破坏人类生命线工程, 导致通信、交通、水电气供应等陷入瘫痪, 从而使灾害程度增加。因此,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伤亡就成为抗灾防灾的关键问题。尽管国家加大建设城镇防灾避难场的力度, 然而其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 其内部仍然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同时对其进行的指导和规划缺乏统一性[1,2,3,4]。鉴于这个原因, 本文分析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内应急给排水系统现状, 以期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 国外应急给排水系统现状

作为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 日本在上个世纪末就建有非常完善的避难场所。“防灾公园”[5]这一个概念就是从该国而来的 (所谓防灾公园, 即在发生灾害时, 为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与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建成的具有避难功能的缓冲绿地与城市公园) ,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日本总结了丰富的防灾经验和措施。

2.1日本应急给排水系统

1995年1月日本兵库县南部的7.2级阪神地震, 总死亡人数为14万, 其中被火烧死的人数为5.6万。因在城市各角落有大量防震水槽贮水才使震后1小时期间建筑物未被大火吞没。要是缺少上述的贮水槽, 那么灾害程度将无法估计。该国地震自然灾害应急反应告诉我们, 具备系统全面的灾害应急体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灾害程度。日本地震灾害应急对应的措施对我国构建系统完善的灾害应急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调查发现, 横滨市水道局为尽量减少损失, 一方面加固了城市的供水设施, 另一方面还兴建储备应急用水、应急给水点与应急修复用器材, 为灾害救援人员建立住宿设施, 此外还对人们提供应急给水训练, 旨在保障灾害出现时该市居民饮用水的需求, 使得五百米范围内能够获得饮用水源。现阶段, 该市总共建设了配水池23个、地下给水罐134个, 同时建有紧急给水栓358个。其中, 每个配水池具有2个槽, 一个槽在灾害发生时能够经由无线操作将紧急阀门落下, 储存其中的水将用做饮用水, 而第二个槽则像平时那样供水, 这样能够同时供应消防用水与饮用水;对于地下给水罐, 其主要处于114所中小学校、20处公园与公共场所的防治基地中[6]。横滨市水道局在发生灾害后第四天就能够恢复城市供水, 鼓励各家庭至少保存三天的饮用水, 并且还对外销售救灾储备用罐装水, 在发生灾害时将其作为储备饮用水[7]。除此之外, 该部门同时在每一个办公场所设置聚乙烯容器与储备给水罐等设施, 还储备了应急修复水道设施过程中的相关器材与水管 (如图1) 。

当前, 在日本首都等地随处都能够看见防灾公园、绿地等, 在假山“肚里”安装一些生活设施, 例如地下自来水管、电线、管道等, 将居民平时的休闲广场设计成应急的飞机停机坪。通常该空间主要是为居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 而万一发生洪涝、地震等突然灾害, 在这种情况下, 该公园则将立刻改变功能, 成为城市中十分关键的避难场所, 其相关设施等相应地成为“防灾公园”中的公用设施。日本法律规定, 城市中建设的公园面积应超过10 000平方米[8]。

3 我国避难场所应急给排水系统的发展

尽管我国未曾发生过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次生火灾, 然而我国海城地震发生时, 往往会伴随着冻灾以及火灾。所以, 我们需要对震后城市供水保障系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震后出现次生火灾。近年来, 因泥石流、洪涝、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 避难场所日益发展成全世界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焦点, 中国同样开始加大力度建设防灾避难场所, 不断完善城市公园的防灾作用, 同时开始不断增强其应急功能。

2003年国庆节,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顺利建成, 成为首个应急避难场所, 其建立对中国防灾避难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内部有效面积为380 000平方米, 至多能够容纳25.3万人, 按1.5m2的人均有效疏散面积估算, 就算有特殊情况出现同样能够为23万人提供避难。现阶段, 该避难场所已具备了应急避险功能十一种[9]。除去这一个避难场所, 到目前为止, 首都已经建立起应急避难场所28个, 能够容纳的人数约为二百万。

随着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 政府有关机构对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我国在设置避难场所应急给排水系统过程中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统筹规划、防灾结合等的基本原则, 在2008年实施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2008) 里面, 主要将避灾场所的设施配置划分成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施三个方面。

近年来, 随着中国防灾减灾工程的不断发展, 城镇防灾避难所的建设同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其中改造公园等避难场所中的设施等, 将其当作避难场所中的应急设施同样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例如北京的花卉园、碧津公园、沙坪公园等应急避难场所都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之后得到的。沙坪公园之中平常供电用的配电房改造成灾害发生时的应急供电设备;花卉园中把羡鱼池改造成灾时发生的应急供水装置, 其中的一些厕所同样改造成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厕所;而在碧津公园, 其管理处同样改造成应急指挥中心等。这三个公园均是将其物资当做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设施。

通常情况下, 那些功能条件相对简单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 仅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临时避难场所, 它们可以是小花园、小绿地、小体育场、小广场与人防设施, 只要具备基本水电设施就能够满足要求。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北边非常平坦, 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同时具备非常充足的广场, 非常适于用做附近城市居民应急避难的疏散场所, 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所需的应急避难帐篷, 是防灾避难场所中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典范。对于防灾公园来说, 在其物资储备之中, 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是人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通常应该同时配备常时水与应急水。其中, 常时水源大体上是湖面补水、市政给水、厕所用水、喷灌用水与地下水源, 而应急水源可以通过自备井、紧急水管提供, 也可以利用给水接合器提供, 除此之外, 还可以是消毒后的现有景观水。

4 结论

总而言之, 因城镇防灾避难场所应急给排水系统属于一项复杂的工程, 各避难场所的设置与规划均应该按照现实状况以及条件等方面进行, 同时各避难场所的发展需相关机构的大力合作、全盘规划, 只有这样其功能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研究精力与时间的制约、知识与水平的限制, 对许多相关问题仍然需要在今后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敏.国外城市防灾减灾及我们的思考.国外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0.

[2]金磊.构造城市防灾空间-21世纪城市功能设计的关键[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1, 3 (9) :6-1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篇6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城市公园,平灾转换,改造设计

引言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 地震灾害频发, 人民饱受其害。尤其在城市中, 建筑密集, 人口集中, 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在城市规划中,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十分重要。

当灾害发生时, 如何紧急疏散人群并给予妥善安置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城市公园作为开敞性空间, 可以为避难人员提供庇护之所。根据过去发生地震后的经验, 市民往往会自主前往城市公园避难。但城市公园毕竟不是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功能缺乏, 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难以满足避难人员的各种需求。依托城市公园, 结合避难人员的需求, 通过改造, 合理导入防灾功能, 使其在灾时转化为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园注重景观设计, 而应急避难场所则偏向于防灾功能。但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上看, 两者又具有共性。对现状公园进行评价与分析后,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规范进行改造, 既要保证景观尽量不被破坏, 又要满足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达到平灾转换的目的。

1 设计原则

1.1 平灾转换

平灾转换是指兼具平时和灾时功能的城市公园根据不同时段的要求进行功能转换。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 将公园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灾时所需求的服务结合起来, 平时基础设施可供游人观赏、休憩、娱乐, 灾时则作为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服务。改造时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植被景观、水体等, 减少改造经济成本。

1.2 可达性

地震发生时, 人群往往十分慌乱, 如何迅速高效地找到应急避难场所非常重要。应急避难场所应有两条以上与外界相连的方向不同的疏散通道。应对城市公园周围的道路体系是否合理做出评价, 保证人们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同时,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

1.3 以人为本

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避难人员。在改造设计中, 空间布局和设施布局都应满足平时人们的生理及审美需求, 更应充分考虑避难人员在灾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设身处地, 合理配置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一个较为便利、舒适的环境。

2 改造设计

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 , 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分:基础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施。

2.1 基本设施

2.1.1 应急篷宿区

民以居为安, 当人们居无定所时, 往往会产生不安的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受灾民众的住宿问题。出于搭建救灾帐篷的需要, 应急篷宿区可结合公园内较大面积的开敞式绿地或球场、活动广场等硬质铺装场地设置。救灾帐篷宜采用标准制式, 符合国家民政部行业标准《救灾帐篷》 (MZ/T 011.1) 的要求, 可根据用途选用不同规模。篷宿区宜分区设置, 区域之间应有消防通道。另外, 室内场地如体育场馆也可作为篷宿区。

2.1.2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

地震时必然会有部分人员受伤, 需要在公园内增设医疗点, 能够及时收容伤员, 受伤人数可按避难人数的2%进行计算。同时配备足够的医疗用品和器材。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可结合建筑设置或采用医疗帐篷, 手术医疗间应保证正常照明, 不妨碍手术的进行。医疗点还应定时对公园进行消毒, 避免发生疫情。

2.1.3 应急供水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 应设置供水设施保障避难人员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可选择市政供水管网和供水车、蓄水池、抗震水罐、水井等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保证用水的及时供给。各类用水设施注意与公园内环境相协调。饮水处可结合景观设置水龙头, 每百人至少设置1个水龙头, 平时可作为绿化灌溉使用。

2.1.4 应急供电设施

地震灾害发生时, 市政电网可能会遭到破坏而无法发挥作用。为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 可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车、燃料电池、太阳能供电系统等作为补充。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电保护措施。照明可采用太阳能路灯或风光互补路灯, 可以有效地节约应急电源的资源, 篷宿区内应设置安全照明。

2.1.5 应急厕所

应急厕所可根据篷宿区的情况选用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暗坑式厕所可结合草坪建设, 地下设置暗坑沟道, 上覆水泥盖板, 坑道首端设置水阀, 末端则设置化粪池。平时盖板上可覆盖草皮, 与周围环境协调, 灾时则打开盖板, 围上篷布, 即可使用。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大, 对坑位的需求较多时, 可选用暗坑式厕所, 较为经济。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小, 或是不方便建设暗坑式厕所, 可选用移动式厕所, 便于移动。应急厕所的设置应位于下风向, 距离篷宿区有一定的距离, 保证篷宿区的空气不受污染。

2.1.6 应急垃圾储运措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集中, 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 对公园环境造成污染。可根据避难人数合理布局垃圾站、垃圾箱、移动式垃圾桶等。垃圾储运设施应位于下风向位置。

2.1.7 应急通道

为了配合救援行动, 内部道路应连接各应急篷宿区、医疗救护区、出入口交通集散区, 形成道路网络系统。公园内道路通常景观性较强, 道路宽度可能不满足救灾车辆通行要求, 考虑消防车辆需要, 园内道路应不小于4米。出入口宜设置开放式, 方便迅速进入避难, 出入口应不小于2个, 且位于不同方向。

2.1.8 应急标志

在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 在主干道及路口设置功能指示牌, 引导内部交通, 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应急设施。各类应急设施旁应设置明显的应急标志, 标志内容包括图形符号、汉字和英文三种形式, 以便于不同的人群识别应急标志。

2.2 一般设施

2.2.1 应急消防设施

人员集中的地方, 消防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可在公园外侧种植防火林带, 选用不易着火、不易燃烧的树种, 从外部断绝火势蔓延。各篷宿区和医疗救护区域应配备应急消防设备和设施, 可利用公园现有的消火栓和灭火器材, 不足时应新增。若有条件时, 可建设取水码头利用公园内水体提供消防水源。

2.2.2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物资储备设施可单独建设或结合周边仓库、超市、药店、商店等设置。物资储备设施不宜离应急避难场所太远, 应小于500米。物资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护物资和管理服务物资等, 并应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

2.2.3 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需要及时了解灾情和救灾情况。良好的通信系统, 能够起到引导群众、传递信息的作用。指挥管理设施一般可结合公园内设有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地方设置, 如公园管理处。为保证任何角落都能收到来自指挥中心的指示, 广播系统应覆盖整个应急避难场所, 同时还兼具发送寻人启事、医疗信息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应覆盖所有通道和出入口, 以便于指挥管理中心能全局掌控整个应急避难场所内的情况, 并对突发情况作出应急反应。

2.3 综合设施

2.3.1 应急停车场

公园一般都设置有停车场, 灾时仍然作为停车场。可根据公园疏散避难的人数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场地作为灾时临时停车场。停车场主要停放车辆应为救灾及医疗车辆。

2.3.2 应急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可选用开敞、平坦的硬质铺装场地。为了保证直升机有升空平行安全角度, 周围10米内不能有高大树木和建 (构) 筑物。

2.3.3 应急洗浴设施

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若为暗坑式厕所, 避难人员可采用冲水阀门接出的水管进行洗浴, 污水则随暗坑排入厕所末端配置的化粪池内, 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或经处理后排入水体。若为移动式厕所, 可采用移动式洗浴设施。

2.3.4 应急功能介绍设施

为了使避难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应急避难场所, 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功能介绍图板, 配上平面图及设施介绍文字。

2.4 其他要求

上述应急设施, 无论是结合现有建 (构) 筑物设置, 还是新建建 (构) 筑物设置, 都应满足国家相关抗震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田雨灵, 孙黎, 罗言云.“5.12”地震后成都防灾公园改建设计探讨[J].广东园林.2009 (6) :17-19

[2]陈朝霞, 白红伟, 仲丽娜.对城市公园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式的探讨——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为例[C].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章.2014:192-196

[3]曾娇.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研究——以鹰潭市东湖公园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 21734) [Z].2008-05-07

[5]单培卿.“通用空间”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郑兴忠, 王珍.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2011, 31 (3) :7-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篇7

一、其他国家经验回顾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减少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日本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规划体系和政府资金投入体系等方面构建了防灾减灾的完整体系, 以应对突然降临的灾难。对于它对与防灾减灾及灾害应急等有关的一些重大事项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美国于1871年芝加哥大火灾后开始重视公共空间的防灾功能,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建设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公园系统, 以开阔的绿地空间分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 以此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欧洲等国家利用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园进行避难场所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欧洲许多建于地震断裂带的城市出于安全需要, 将原来狭窄曲折的小巷改建为笔直宽阔、两旁有行道树的大道, 并且配套建设一些特大型的广场与之相连, 通过城市形态的改变和公共空间的组织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

二、城市绿地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灾避难作用

城市公园是人类理想的大自然在城市空间的具体体现, 不仅具有美化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娱乐、健身的场所等作用, 还具有阻止沙尘暴的危害、延缓火灾的蔓延、减轻爆炸的损害等减灾功能, 合理布局的城市公园空间则可以迅速地转变成为安置受灾居民、开展医疗救助和集散救灾物资的安全避难救灾场所, 以及救灾人员驻扎地和遇难人员临时掩埋地。当陆路救灾生命通道遭到摧毁时, 大型公园空间还可以作空中救援直升飞机的起降场地。在做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时, 应当把避震救灾 (也包括其它自然灾害在内) 做为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应急避难场所绿地建设的着力点

一般来说,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应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区域, 场地的长宽比应适当, 还应避开自然、人为易灾区, 远离危险品仓储区,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周边不宜有高大建筑物或危房。

(一) 场地本身安全性。

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本身应当是安全可靠的, 即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周边的建 (构) 筑物有相应的安全要求, 包括场地提供的各项避难设施也应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在防洪方面, 要避开洪水淹没区, 不应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和堤防的护堤地内进行建设;在防风方面, 场地内绿化树种、小品的选择应满足抵御台风正面袭击的要求;在防核泄露方面, 可在以核反应堆为中心、以10km为半径的应急计划区内安排应急所需的各项设施;在防震方面, 选择不会引发次生灾害的区域, 生命线系统应当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在防危险品方面, 不应在危险品仓储区周围1km~3km 范围的事故应急区内进行建设, 在防突发性地质灾害方面, 应避开会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类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地区。

(二) 基本设施。

场地的基本设施必须包括临时水电、卫生及盥洗设施、广播设备等。等级高的场所内还应设置防救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储备及临时堆置生活物资的空间、警卫治安维护中心、医疗场所、居民临时聚集和交换资讯的场所。大型的避难场所须留设直升机停机坪、救灾车辆放置场及其他弹性开放空间, 同时应强化对外联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三) 疏散通道。

城市防灾疏散道路是城市抢险救灾和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 由城市防灾疏散干道和支干道组成。规划可结合道路的功能和红线宽度确定其地位和作用。城市的防灾分区在各个方向应至少保证有两条防灾疏散通道。其中, 疏散干道的基本宽度为:消防车通道为4m宽、双向机动车道为7m宽、人行道为2m 宽、机动车道为2m 宽。疏散支干道的基本宽度为消防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之和。

(四) 标识系统。

应急标识应设置在道路转弯、交叉口及通道出入口等有可能改变通行方向的位置, 以便及时为目标人群提供移动方向或目标定位。标志应具有可识别性, 指示也应明确, 当灾难发生、信息不畅时, 不但应使居民知道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及通道, 更要让居民知道在众多应急避难场所中应该选择哪一个。还应扩大宣传, 使更多人认识和熟悉这些标志。迅速撤离到最近的避难场所, 并在空间和数量上考虑规划布局的均衡与协调。

四、扬州南门遗址公园

作为扬州首个室外应急避难场所, 在2011上半年建成, 位于汶河南路的南门遗址广场, 南门遗址本为扬州城遗址 (隋—宋) 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唐、北宋、南宋、明、清等多个时期修筑或修缮的陆门遗存和与水门、水关遗址相关的一些遗迹现象。现建有南门遗址博物馆, 为绿地主体建筑, 其余地段以铺装及草地为主, 作为兼具防灾避难的休闲娱乐绿地, 设计中以突出防灾避难的功能为主, 有如下几个有点:

(一) 地址选择得当。

作为特殊的场所设计, 在规划时考虑到本场地及周围的环境, 场地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 当灾害发生时不会影响有效使用面积, 同时场地紧靠水源丰富的古运河, 可以提供大量的的临时用水。

(二) 空间布局合理。

场址的有效避难面积在扣除场地内水域占地面积, 大于7°的陡坡占地面积, 文物古迹保护占地面积以及建 (构) 筑物倒塌影响的面积后, 遗址公园内的有效避难面积约为8, 300平方米。总体布局除了保护遗址的建筑外, 其余部分在应急时划分了众多区域, 有应急指挥部, 有应急厕所、应急医疗救护站, 有应急棚宿区、应急饮水处等众多内容, 内容划分明确。

(三) 出入口位置及道路系统合理。

该场地在各个方向设置有8个出入口,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紧密连接, 西侧与北侧较宽, 其余则较栽, 入口位置比较醒目, 没有遮挡。道路系统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即使西侧地势较高, 设有坡道, 有大型台阶, 但仍然设有两个坡道。其余道路的设计合符人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场地东南角设置一个斜的道路, 满足拐角处游人抄近路的习惯。

(四) 植物配置得当。

场地为了比较好的满足避难的要求, 在植物选择上选择分枝点高的乔木与草坪搭配, 疏朗通透, 不像一般的绿地, 植物栽植密度较小, 在树种选择上兼顾遗址公园的造景需要, 栾树、琼花、合欢、乌桕和榉树、雪松等。作为占地面积较大的停车场, 在周围也没有设置很高的隔离带, 只以单排的红叶石楠作为遮挡。

作为扬州第一个室外避难绿地, 其经验对后面的避难地绿地建设提供了不少的经验, 但也注意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场地出入口标志不清晰 , 虽然在场地北侧设置了国家统一的标志物, 但其余入口并没有做统一的标示;二是日常维护落后 场地为南门遗址博物馆的所在, 游人较多, 但是场地中随意堆放的垃圾很不雅观, 车子也有乱停乱放的现象。三是场地内用途没有标示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 也是培养人们避难意识的场所, 应该将有应急指挥部, 有应急厕所、应急医疗救护站, 有应急棚宿区、应急饮水处等处加上清晰的标示, 强化其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

总之, 绿地规划要结合两者需要, 做到平灾结合, 一场多用。应急避难场所不能仅用于应对单一灾种, 还要尽可能应对多类灾难, 以便有效利用场地与设施。同时要合理易行, 就近布置。

摘要:随着人们防灾避难意识的增强,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作为户外空间可以承担一定的防御功能, 作为兼顾防灾避难作用的绿地设计时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 区别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文章以扬州南门遗址公园建设现状为例, 分析其建造特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2].南京建成30个应急避难场所.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

上一篇:组织工程关节软骨下一篇:开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