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

2024-08-25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共7篇)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 篇1

煤矿地震灾害应急救援 预 案 为维护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在灾害发生时,有序救灾,减小灾害损失,及时救护受灾人员,根据煤矿实际编制矿井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防止在可能发生地震灾害时,减小灾害损失、人员伤亡和有序救灾。

二、成立矿井抗灾防灾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后勤保障小队: 队 长:

电话: 成 员:

珙县救护队:刘镀贤 电话:*** 成 员:龙怀斌、付强、叶利彬、何智

三、地震分级

破坏性地震,按其造成破坏程度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

1、煤矿发生5—6级(含6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含1千万元)及以下的地震为一般破坏性地震。

2、煤矿发生6—6.5级(含6.5级)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5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到5千万元含5千万元)及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3、煤矿发生6.5—7级(含7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10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5千万元到1亿元(包括1亿元)以下地震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4、煤矿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1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地震为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范围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五、工作原则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等基础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安全生产。

2、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救援装备,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确保煤矿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3、着手建立三级应急救援体系: 地震发生时煤矿辅助救援队第一抢险救援;珙县安顺矿山救护作为第二抢险梯队;芙蓉集团国家救援基地作为第三预备队。

六、应急指挥机构

1、指挥部职责: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地震抢救方案和作战计划,对抢险救灾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度使用,下达抢险救灾命令,批准救灾人员入井许可。

2、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3、第一副指挥长:安监局局长担任,煤矿矿长协助指挥长工作。指挥长负责组织实施事故抢救方案,积极营救遇险遇难人员,下达救灾命令,防止事故扩大;根据预案和现场实际需要指定副指挥长及其它指挥部成员,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4、第二副指挥长:原则上由安监局总工程师和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担任,是指挥长的第一助手。其职责是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遇难人员的方案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组织编制保障抢险救灾工作正常进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指挥长批准后实施;

5、机电副指挥长:由安监局执法副大队长担任,根据作战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提出需外购或外单位支援的设备、物资清单;组织对主要提升机、通风设施、变电所、主要排水泵等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确保正常运行;保证提升运输系统完好,通讯系统畅通。

6、通风副指挥长:由监控中心副主任、重灾办副主任、救护队技术负责人担任;根据作战计划和指挥长的命令,对矿井风流进行监控和调度;对井下通风、瓦斯、煤尘及其他有害有毒气体、火情等情况进行监控。

7、后勤副指挥长:由救护队指导员、重灾办主任、安监局办公室主任担任;根据救灾作战计划,为抢险救灾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人、财、物;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伤员救治、家属安抚等后勤保障工作,分别成立医疗抢救组、家属安抚组、治安秩序组等工作组。

珙县安顺矿山救护队长:根据救灾作战计划,全面负责领导指挥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如与其他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联合作战部,由上一级别的矿山救护队队长担任作战部指挥,协调各矿山救护队或上、下基地的战斗行动。

七、日常管理机构

县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县矿山救护队按照各自职责,积极提供增援和保障。指挥部要随时掌握事故救援进展情况,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建议,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部署做好维护现场通信、交通、电力和治安秩序稳定工作。有关应急救援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八、预警处置

1、预警发布后,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及相关部门立即部署各项应急准备,进入应急戒备状态。

2、技术部及时发布地震预警的动态信息,财务部和供应部准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和装备;立即启用紧急避难场所,设置临时 4 避难场所;必要时由矿井辅助救护队组织撤离和疏散井上井下的人员,救灾技术组对井上、下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等采取紧急排查、防控、处置措施。

九、煤矿职工地震知识培训

1、县安监局和各煤炭企业要按规定向公众和员工说明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地震时,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业务培训。

2、安顺矿山救护队应对本辖区内的煤矿职工定期进行地震知识宣传和培训。一是要让煤矿职工熟悉发生地震灾害后的逃生路线及自救互救措施,熟悉自救器的正确使用和平时的维护保养。二是县安监局每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十、珙县安顺矿山救护队响应启动

珙县安顺矿山救护队接到召请电话应在5秒钟内拉响事故警铃集合人员,立即出动两个小人员赶往煤矿,基地其余指战员作好战斗增援准备。

十一、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启动后,珙县安顺矿山救护队应会同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及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按已批准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和中毒人员。

2、信息报告与处灾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震感程度、破坏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等。

3、地震发生后,矿井抗震救灾领导组迅速收集地震灾情并及时 上报。矿井抗震救灾领导组先期处置措施启动应急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和下属各组立即按职责开展工作;对地震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灾害特点进行快速收集和评估,迅速逐级上报,并对灾情实行动态监测,核实与上报;立即实施紧急疏散与救援,组织自救与互救;紧急调配矿井的应急资源。

4、矿井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接到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的信息后,迅速赶到矿井抗震救灾指挥部。

5、井下逃生避灾、同时要反复敲击水管、风管等铁器能传声的物体等,示意求救。及时切断灾区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电源,清点井上、下人员。

6、救援指挥部应根据事故地点、波及范围,通风、瓦斯情况,巷道内有无明火、水淹等情况,迅速决定是否采取全矿井或局部反风措施。

7、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时救助灾区和可能影响区域内的遇险人员,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8、处理事故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在受灾地点附近的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急救站。

9、井下现场救援地点要安设有通往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备有必要的装备和救护器材,并由专人经常检查事故地点风流和气体变化情况。

10、在井下,用矿井灯向冒落区发射一闪一亮的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者的注意,求得生机。

11、地震救灾程序派出现场指挥和各工作组赶赴现场。

十二、抢险救灾资源:

1、派出救护队第一小分队,携带救援设备即刻赶赴灾区;

2、派出医疗救护第一小分队,随队调拨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

3、组织并派出重点工程抢险队伍。

4、组织并派出次生灾害防控、处置队伍。

十三、技术保障

1、各煤矿应有及时填绘的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必备的图纸资料;这些图纸资料要有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并可随时提供。

2、芙蓉集团生产技术部、珙县煤炭管理办公室,技术服务站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十四、通讯保障

建立健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重、特大事故信息报告系统。各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矿山救护队、定点医院必须建立事故信息中心,并确保信息畅通。

十五、应急保障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保障措施的监督落实,负责组织更新应急方案。矿井抗震救灾指挥部相应部门按照职责进行装备和储备并量化,应根据矿井全体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总和1/10的比例、按3天的基本生存需求储备应急物资,按人员分布情况 设置紧急避难场所、医疗救助点、食品发放点。

十六、善后处置

1、履行抗震救灾统一领导职责的指挥部根据矿井遭受损失的情况,对地震灾害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参与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救助、抚恤、补助,并提供心理援助;责成规划发展部门制订和落实灾民过渡性安置方案;人力资源部做好有关保险理赔工作。

2、参加应急工作的部门要认真组织清理、修复、归还因地震救灾需要而紧急调集、征用的设施、设备、器材和物资,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十七、信息发布

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事故简要信息,随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有关单位和人员对外发布信息或接受媒体采访,需征得应急指挥部同意。

十八、响应调查与总结

1、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对本次地震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协调指挥、组织实施、预案执行等情况进行调查、总结。

2、参加地震应急处置的各有关部门也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工作,并以书面形式上报。

十九、预案的管理和修订 县安监局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依法修订和完善本预案。附则

1、专业名词解释

本预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县安监局负责解释。

2、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7年1月5日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 篇2

1 地震灾害的形成

地震灾害是地壳运动造成强烈的地面振动及形成地面断裂和变形,造成建(构)筑物大量倒塌,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地震按照其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为地震。天然地震又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世界95%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1.1 震源、震中和震波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为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地震波为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2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确定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破坏力越大。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里氏震级”。

地震烈度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同一个地震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大、烈度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小、烈度低。

1.3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

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和灾害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当然也越大。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破坏也就越重。

(2)场地条件。

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等,都能使地震灾害加重。

(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就可能成为巨大灾害。

(4)建筑物的质量。

房屋等建筑物的建筑质量好、抗震性能强,受灾程度就小;反之则大。

(5)地震发生的时间。

发生在夜间的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比白天更大,平均可达3~5倍。

(6)地震的防御状况。

地震发生前,做好对地震的防御工作,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灾害损失。

2 地震灾害救援队的能力

地震灾害救援队的能力指参加地震灾害救援的队伍为使发生的地震灾害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在出动响应、组织指挥、搜救行动、战勤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1 地震灾害救援队能力的要素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的整体要求为:装备精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国内发生重大灾害后,在7~12 h到达现场或附近的较大机场,国际一般为24~30 h到达。

很多国家和地区把地震救援队称为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联合国关于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的表述为:队伍自备10 d行动的给养;12 h一班的搜索与救援行动;具备人工、犬、电子设备三种搜索能力,可对木框架、砖结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等四种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救援行动。

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的表述为:队伍设有

医疗、救援、通信、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共5类31个岗位,每个岗位至少2人,可以随时待命;队员受过专门的训练,并经过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认证;队伍在6 h内快速部署行动;在无支援情况下,可独立运作72 h;

2.2 衡量地震灾害救队援能力的标准

(1)反应速度。

指地震救援队对一次灾害事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这个“快速反应”不仅在于接到救援任务后的启动阶段,更体现在到达现场后,能够快速行动,投入到每一个“子任务”当中。

(2)突击力。

指救援队伍能够利用各种装备、采取各种方法,完成难度高、任务重的救援使命程度。

(3)机动性。

指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援队根据上级要求转移场地,参加更多的救援任务,即队伍从A地转移到B地的能力。

2.3 影响救援队能力的因素

(1)编成。

一支独立作战的救援队必须编配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总数一般为35~45人。救援队一般由搜索、救援、技术、医疗、保障等模块组成。搜索模块由搜救犬训导员和搜索技术人员(使用探测仪等设备)构成,每支救援队至少配备两条搜救犬,每条搜救犬至少配备两名训导员;救援模块由使用各种破拆、起重等设备对已确定位置的被困者进行施救的人员组成,一般为16~20人,作业时可分两班交替轮换进行;技术模块由结构、有害物质、重型设备与起重、技术与信息、通信等专业的专家组成,每个岗位不少于1人;医疗模块由医疗急救的专业医生和护士组成,一般每个救援队配备急救医生1人、护士2人;保障模块由救援车辆及特种器材维修和饮食等物资保障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2~3人。

(2)指挥。

地震灾害救援行动必须有良好的现场组织与控制,面对混乱的灾害现场,指挥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建立现场救援指挥系统,快速视察现场,估计现有的和潜在的危险情况,科学组织,科学预测灾情,严密注视和防范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水、火、毒、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正确估计实施救援所需要的资源,判断废墟中是否有幸存者并发现危险因素,尽快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重点地段上的搜索与救援。

(3)协调。

救援队到达救援地点后与现场指挥部、当地政府、军警部门以及其他救援单位和社会公众媒体的协调。

(4)搜索。

指寻找被埋压人员并准确判断其位置的过程,为后续的营救行动提供依据;搜索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搜索设备和搜索队员的经验与心理素质。

(5)营救。

指运用起重、支撑、破拆及其他方法将被埋压人员救出废墟的行动。营救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结构的识别、安全的考量、营救装备的熟练使用、营救方法的实施以及营救队员的经验和心理素质。

(6)医疗。

指具有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知识和经验的救援人员采取医疗救护手段,对遇险者进行救助的过程。

(7)保障。

是衡量一支救援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内容有技术保障、动力保障、照明保障、装备维护和油料、物资供应、大型机械支援、食品与饮用水供应、现场活动记录、卫生设施等。

3 地震灾害救援的程序

3.1 力量调集

按照地震救灾总指挥部及上级的指示,统一调集救援力量,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集结待命或直接进入指定作战区域展开救援行动。

3.2 救援准备

(1)指挥员以及相关人员应参加地震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了解抢险救援方案,掌握灾情状况,领受任务并组织实施。

(2)成立地震抢险救援指挥部,按照确保危、急、险、重和重点部位(区域)的原则,制订抢险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救援力量部署,提出安全防护及行动要求,展开救援行动。

(3)在地震专家的指导下,设立现场安全员全程观察救援现场的环境,了解和发现余震、建(构)筑物垮塌或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危险情况和征兆,及时发出警示信号,便于救援人员迅速、安全撤离。

3.3 搜救行动地点的设置

(1)在开展搜救工作之前,必须将搜救区域设为禁区,因为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坠物或其他危险情况(如余震等),所以该区域只限搜救队中负责搜索和进行救援工作的人员进入。

(2)建立搜救工作点时,必须首先完成以下设置:一是规划好一条进出道路,以保证人员、工具、装备及其他后勤需求能顺利出入,并对出入口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幸存者或受伤的搜救人员能迅速撤离;二是设立紧急集合区域,这是搜救人员紧急撤退时的集结地;三是设立医疗援助区,这是医疗小组进行手术以及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地方;四是设立人员集散区,暂时没有任务的搜救人员可以在这里休息、进食,一旦前方发生险情,可以立即增援或替换;五是设立装备集散区,储存、维修及发放工具和装备。

3.4 生命救助

(1)确定优先搜索救援区域。

地震造成建筑物大

面积坍塌,受到场搜索救援人员数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倒塌场所同时进行搜救,应该合理安排搜救资源。一是根据可支配搜救资源数量和灾区面积及受灾程度划分不同战区;二是战区内根据建筑物倒塌的区域和程度,依据到场救援队数量,按照最可能有幸存者的地区(根据建筑类型来判断)以及潜在幸存人数最多地区(根据受灾建筑的用途判断)给予加强力量、优先安排的原则,划分搜索救援区域,如学校、医院、养老院、高层建筑、复合住宅区和办公楼等,救援队优先开展搜救行动;三是在营救资源不足以同时应付所有搜救机会时,必须迅速决定营救顺序,首先以待救者多的为优先救助区域,其次根据幸存者生还的可能性和耐久能力、搜救难度和所需时间、搜救行动的预计结果(如1人应让位于对2人或多人的救援,对受伤者,以重伤、病患及老弱妇幼者为优先)来确定营救先后顺序,对于受灾程度不同的现场,以险、重地段为优先救助区域。

(2)搜索被埋压幸存者的方法。

一是人工搜索,在受灾区域内部署人工搜索人员,采取听、看、嗅、敲、喊、判、测、询问知情人等方法,直接对坍塌的浅层、空穴或狭小区域进行搜索,寻找幸存者,或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的幸存者喊话并给予回音信号指示,搜索人员仔细倾听并标示出有声音的区域;二是搜救犬搜索,根据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后,将搜救犬带入搜索区域进行搜索,当发现有幸存者的区域后,做好标记,并报告指挥部或救援小组,以便采取后续营救行动;三是技术搜索,搜索人员利用音频、视频、雷达等生命探测仪和红外热成像等设备进行搜索,当发现有幸存者的区域后,做好标记,并报告指挥部或救援小组,以便采取后续营救行动。

(3)营救行动。

对已经确定具体位置的被埋压幸存者,迅速组织救人行动,运用各种救人手段,使用破拆、救生、牵引、起重等器材装备,积极营救,做到早发现、早救助,全力抢救被困遇险人员。

(4)现场急救。

在伤亡严重的重灾区域,除布置救援力量外,还要迅速通知医疗急救部门设置现场紧急救护所,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包扎、消毒、急救,重、危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

3.5 排除险情

(1)关闭因地震灾害造成漏水、漏气、漏电等的管道阀门及开关,及时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2)对悬而未落或有塌落迹象的断壁残垣要先清理,防止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3)遇有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可采取中和稀释、堵漏排险、筑堤引流等措施处置,防止引发次生灾害。

3.6 后勤保障

地震灾害救援任务重、难度大、时间长,要及时补给各类防护、搜索、救生、破拆等器材、装备和饮用水、食物、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确保连续作战的需要,对搜救犬也要做好饮食、休整、医疗等保障,使其能够吃好、休息好,一旦受伤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在应急救援保障上坚持综合保障、随机保障、持续保障相结合。

3.7 现场清理

(1)协同地震、公安等部门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器材装备,再次对现场进行探测搜索,确认有无被困遇险人员。

(2)将救出的伤亡人员做好登记,移交给医疗救护机构。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利用稀释驱散、沙土埋压等方法,清除低洼处或地表的残余物质。

(3)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救援结束后,要以队为单位全面、彻底清点人员,检查有无受伤或失踪的人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现场总指挥员,做好记录。对参加地震救援时间较长的官兵,归队后要进行全面体检,做好心理干预、疾病防控等工作。

4 搜救行动的持续时间

4.1 正确认识幸存者的存活时间

国际上普遍认为“震后72 h是黄金救援时间”, 这是一个有弹性的时间概念,并非刚性的生命极限,作为“时间就是生命”的注解,它要表达和强调的就是要尽快搜救幸存者,因为在此时段内,被埋压者的心理和生理还能支撑,救活的几率非常大,超过这个时间线,如果没有食物特别是水的补充,被埋压者的心理和生理支撑能力会大大减弱。但在受损或坍塌的建筑物里有蜂巢状空间,被埋压者处在这样的空间中,如果有水,即使没有食品,7 d以后也能生存下来。表1是最近30年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地震幸存者最长时间。

4.2 搜救必须贯彻清理工作始终

震后搜救到一定程度,在完全排查所有空穴之后,

或搜救时间已超过2~3周,根据现场环境和建筑物坍塌情况,要有选择地清理废墟,在清理的同时继续进行搜寻,随时准备抢救幸存者。

5 救援过程中的行动要求

5.1 救援过程中二次伤害的预防

(1)实施救援时,同一地点不要聚集很多救援人员,以免妨碍利用搜索设备和搜索犬搜索。而且人员过多易造成坍塌后相对稳定的结构移位,造成废墟下被困人员二次伤害,甚至危及到生命。另外众多人员在一起,不便于统一行动和指挥。

(2)救援过程中应对被埋压者采取保护措施:一是如果被埋压人员上部有重物的支撑体,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体,同时设法通风、补充盐水、流食;二是在使用破拆工具时,对被救者进行防护,以防止被埋者受伤;三是救人时先确定头部,使伤员的头先外露,迅速清理口、鼻中尘土,逐渐暴露胸腹,不可用利器刨挖,不可拉扯;四是如果被救者已经埋压24 h以上时,要将被救者眼睛进行遮盖,防止光线直接刺伤眼睛;五是要同被埋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并鼓励被埋压者,对其受伤的部位要进行止血包扎,其他裸露部位要进行防护;六是如果救援区域有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要给被救者佩带简易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等,防止其继续中毒;七是对受伤的被救者用躯体/肢体固定气囊进行固定,并用硬板担架抬送;八是被埋者脱离废墟时,如果有饥饿性虚脱,要打葡萄糖针剂,或在医生指导下提供流食。

5.2 救援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在救援中要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先把容易发现和便于营救的人员救出来。 当同时发现有小孩、老人和青壮年的幸存者被埋压在一处时,按照国际救援的通用经验应先对青壮年进行营救。

(2)搜索被埋压人员时,要尽量保持搜索场所安静,以提高搜索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救援人员清理和挖掘出被埋压者的尸体后,要尽可能对尸体进行消毒,妥善放置指定地点,可举行简短告别仪式(如默哀),以示对罹难者的尊重。

(4)正确选择指挥部和车辆停放的位置,远离建(构)筑物和树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所有救援人员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意识,佩戴防护装具,特别要注意手、肘、膝部的防护和保护,正确操作使用器材装备,严格操作规程。要以组为单位,不得单独盲目行动。

(6)指挥部应与上级指挥部及气象、地震部门保持联系,以获取最新信息。

(7)要注意防止建(构)筑物二次垮塌和火灾、水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8)车辆出动时,救援道路要以主干道为主。通过桥梁时,要先查明其结构是否变形,不可贸然通过。

(9)在救援初期和被埋压人员仍有生还可能时,不得直接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现场。

(10)在地震和建筑专家的指导下,现场安全员要注意观察现场建(构)筑物的变化,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救援人员和指挥部,以预防和避免垮塌事故的发生。

(11)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禁喝不卫生的水,食用不卫生的食品。

(12)对于有二次坍塌危险或有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及爆炸危险的搜救现场,必须事先让所有参与搜救人员明确了解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

参考文献

[1]周志军,张玉升,王鹏.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灾难性事故若干问题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6):802-805.

地震应急救援直升机速览 篇3

解放军使用的是西科斯基S-70系列中的民用版S-70C-2。S-70系列直升机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的双发单旋翼战斗突击运输直升机。该系列机型的主要任务是战斗突击运输,伤员疏散、侦察、指挥及兵员补给等任务。S-70C-2也是迄今为止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直升机,实际上也是陆航惟一能在高原区顺利运作的直升机。

米-171

米-171直升机为单旋翼带尾桨式中型运输直升机,由于安装了完备的机载设备,且备有丰富的选装设备,所以具备了在多种气象条件、各种复杂地域执行护林、勘探、航拍、抢险、运输、空投、机降、吊挂、海陆救护等多种任务,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其良好的适应性。可靠性及性能价格比。

AS350B3

AS350(又名“小松鼠”)系列直升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救助、搜救、空中执法、石油平台支持、公务用途、电力巡线、护林防火、旅客运输、航拍飞行和准军用任务等领域,是全球最热销的直升机,该机型系列也是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轻型涡轮直升机。

EC-135

EC-135是一款由欧洲直升机公司制造的双引擎民用直升飞机,具有按照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能力,被广泛的运用于警务与急救领域,同时也用于执行运输任务。窗隔式函道尾桨能有效减少因尾桨损毁而造成的事故可能性,加上EC135拥有更大的内部空间,令EC135甚受医疗急救直升机部门的欢迎。而EC135也成为过去10年销量最大的轻型双发直升机。

西科斯基S-76C

S-76C直升机是西科斯基公司专门为商业市场而研制开发的S-76直升机系列中的最新型号,装有两台透博梅卡最新型的Turbomeca Arriel 2S1 发动机,它可向世界范围的公司、海上石油、医院、航空公司、政府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佳的民用直升机。S-76C直升机配有先进的机载设备,能使飞行员方便灵活地操纵飞机,也能在多种天气条件下以及白天和黑夜进行飞行作业。

R44

R44轻型直升机于1996年正式投入市场,因其广泛的通用性,年生产量从1996年的78架迅速增长为2000年的264架,至2001年5月,生产总量已超过1200架。罗宾逊直升机公司以生产低价位、高标准、高性能的轻型直升机而信誉卓著。罗宾逊直升机在工艺设计方面一贯强调优质可靠。根据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的统计数字,由于机身或发动机故障引起的事故,R44型直升机比其它直升机要少得多。

Bell206

Bell 206是美国贝尔公司在OH-4A轻型观察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目前2吨级直升机上,性价比最高,安全性最好的直升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Bell206在克服当地山区恶劣条件且在其他飞机无法飞入的情况下,凭借轻巧的机身和出色的操控,出色完成救灾侦察任务,并在山区抢救出多名群众。这种直升机可用于载客、运货、救援、测绘、农田作业、开发油田,以及行政勤务等任务。

EC-120

EC120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多用途轻型直升机,民用名称“蜂鸟”。该型直升机设计一流。它采用带有3片高性能复合材料桨叶的球柔性主旋翼和新式低噪声涵道尾桨,安装有性能可靠的大功率发动机,并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具有油耗低、噪音小、乘坐舒适、使用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治安巡逻、公务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医疗运输和训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轻型直升机之一。

S-300C

施瓦泽S-300C 多用途直升机广泛用于私人交通工具、执法巡逻、军民用飞行训练、空中摄影、电力/交通巡查、狩猎渔业和直升机吊挂作业。卓越的安全记录,可靠的性能以及极佳的经济性使其成为24个国家政府部门的首选培训用机,并在全世界的超过135个之多的警务部门被使用。目前全世界共有3000余架S-300C在使用中。

R22

优越的性能和安全性,以及实惠的价格让单发双座R22飞行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轻型直升机。R22保持了在相同重量等级内的包括速度、高度和距离的每一项性能记录。并且最新型的罗宾逊R22贝塔II仍然拥有在飞机行业内最实惠的价格和最低的操作成本。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组建方案 篇4

根据河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方案的通知》(河东政发[2005]15号)要求,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经县政府研究批准同意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强的“河东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实施方案如下:

一、筹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为确保组

队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河东县紧急救援队筹备领导小组和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

1、筹备领导小组

组长:仇冰玉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

副组长:孙宗新县政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李培玉县公安局局长

秦平县地震办公室主任

成员:李殿军县安监局局长

宗广银县公安局副局长

王云收县公安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

王建成县交通局局长

王全友县城建处主任

任志勇县民政局局长

尹成福县林业局局长

金岩县卫生局副局长

邵明有县网通公司经理

杨建忠移动公司河东县分公司经理

吕济才县供电公司经理

杜建县自来水公司经理

2、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

筹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事地点设在县地震办公室。

主任:孙宗新县政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副主任:李锋县地震办公室副主任

武玉泽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

范学刚县林业局副局长

成员:金岩县卫生局副局长好范文版权所有

闫茂胜县安监局副局长

王宜伦县交通局副局长

田俊法县民政局副局长

李冰县城建处副主任

陈传华县网通公司副经理

任广田移动公司河东县分公司副经理

周建光县供电公司副经理

张道银县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

张晓春县自来水公司副经理

二、救援队人员组成根据《河东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方案》的要求,河东县救援队人员组成共60人,设队长1人、副队长2人,下设2个分队,每个分队编制30人,设立搜寻组、救援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

(一)队部组成人员(10人)

队长:王云收县公安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

副队长:李锋县地震办公室副主任

金岩县卫生局副局长

作战参谋:张道银县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

通讯人员:许京奎县网通公司科长

工程人员:王如磊县供电公司科长

左玉广县自来水公司科长

危险化学品处置人员:杨晓飞县公安专职消防队代理副指导员

给养、装备助理人员:刘金成县公安专职消防队队长

赵群县地震办公室科长

(二)第一分队组成人员(30人)

分队长:王云收县公安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

副分队长:刘金成县公安专职消防队队长

1、搜寻组(县公安专职消防队、县公安局6人):

组长:孙朝阳

副组长:刘洪刚

队员:李超周瑞李宝明王友良

2、救援组(县公安专职消防队,8人):

组长:杨晓飞

副组长:姚付远

队员:王明涛蒋亚楠刘学义王夫贵

唐海峰刘健元

3、保障组(9人):

组长:许京奎(县网通公司)

副组长:赵文杰(县供电公司)

队员:王永伟王发涛(县网通公司)

刘海廷张涛(县供电公司)

王晓武郭海涛李强(县自来水公司)

4、医疗救护组(县人民医院,5人):

组长:英吉林

队员:孙翔宇朱宝欣喻学慧王娟

(三)第二分队组成人员(30人)

分队长:武玉泽(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好范文版权所有

副分队长:张道银(县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

1、搜寻组(县公安专职消防队、县公安局6人):

组长:王彬

副组长:田成龙

队员:王运会杨文军蔡飞龙宋学斌

2、救援组(县公安专职消防队,8人):

组长:田成亮

副组长:王林

队员:赵大鹏周洁冯兆祥李超李学鹏王龙远

3、保障组(9人):

组长:张彦波(县供电公司)

副组长:左玉广(县自来水公司)

成员:腾风贵裴厚才王京波(县网通公司)

卢宏建余建军(县供电公司)

刘云飞朱景锋(县自来水公司)

(4)医疗救护组(县中医院,5人):

组长:林化文

成员:韩彦华陈宏伟王立芝李云玲

三、车辆装备购置计划及经河东预算编制

1、车辆装备购置计划

河东县救援队配备队员救援服装、臂章、队旗和培训教材;配备执勤装备应急救援通讯指挥车1辆、依维柯面包车1辆、救护车1辆和救援、通讯等器材。

2、经河东预算编制

县财政负责安排河东县救援队培训、装备器材购置和组建活动专项经河东。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 篇5

2010年,我市防震减灾系统把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全面推进应急准备工作作为根本要求,把推进协作联动、提升处置能力作为重要内容,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落实地震应急预案、加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设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地震应急准备检查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完成了2010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我局2010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2010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结经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在总结“5·12”汶川地震和“6·18”石棉地震应急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全市各级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和落实了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任务,应急预案全面覆盖了县(区)、街道(乡镇)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及各类学校,覆盖53%的社区(村),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链接的预案体系。

(二)加强领导,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更加有利于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特别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对雅安市防震减灾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调减了粮食、供销、质监、药监等部门,新增了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和文广局等单位。调整后的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负有法定防震减灾工作职责的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承担抢险救灾工作的驻军和通信保障营运单位等共33个。

(三)统筹规划,建设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设立了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信息与指挥主要是通过传统的通讯方式进行。目前正在筹建市级应急指挥中心,拟将已建成的如公安、气象、水文、安监等专业系统数据信号接入,并将尚未建立的突发卫生事件指挥中心、综合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防震减灾应急综合平台等项目统筹建设,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现代化指挥平台和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

(四)整合资源,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雅安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于11月11日正式授牌成立。雅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依托公安消防支队组建,应急救援支队支队长、政委分别由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政委担任,在市政府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县(区)政府依托当地公安消防大队组建县(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包括承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故、群体性事件、群众遇险事件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参与配合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平战结合,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目前全市5个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项目中,芦山县8月主体封顶,汉源、石棉、宝兴正在正在进行中。汉源县在九襄镇临时储备仓库储备救灾账篷4500顶、衣服1000套、棉被2300套,同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须品;石棉县暂时用回隆乡粮食仓库储备帐蓬610顶、棉被1522床、军用棉大衣310件、各季衣服1919件(套)和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须品。石棉还全面摸底掌握全县大型机具、运输车辆、冲锋舟、救护设备等基本情况,为紧急状态下开展应急救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作好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灾后恢复重建,中央下达我市大型避难场所建设项目5个(含市级和4个国家重灾县),总投资2933万元。市级项目已纳入《雅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根据规划,中心城区内固定避难场所有13处,应急避难场所27处,共计避难场所40处。汉源县主要利用县体育馆,同时县城内公园、绿化地块、中学、农贸市场等作为临避难场所,总投资300万元;石棉县城乡依托广场、学校、医院等共规划建设避险场所68个,其中县城16个,拟投资40万元设立标识标牌83套,宝兴、芦山已开工。

(七)协同配合,指导县区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市局于3月22日完成了《2010年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制定,七县一区也在3月底前全部完成《2010年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名山县《2010年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以县政府办名义印发各乡镇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实施,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是本辖区内地震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突出加强乡镇、村组(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芦山县防震减灾局联合规划和建设局、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完成已经初步确定的三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管理办法。石棉县依托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组建了一支50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并配备了价值220万元九大类771件(套)的地震应急救援设备,各乡镇以民兵应急分队为基础,均组建了20—30人不等的应急救援队伍;汉源由县上统一组织指挥的应急救援队有20人的矿山救护队、18人的县消防大队,各乡镇民兵应急队和已登记注册的27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并计划配置300万元的应急救援设备。

(八)力求落实,开展督促检查。5月6-7日,市防震减灾局会同市政府应急办,对汉源、石棉、芦山、宝兴、天全等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情况开了联合检查,检查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现场检查了各县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地震应急预案制定落实、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石棉县地震紧急救援队建设及装备配置、使用和地震台运行情况;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县政府、防震减灾局和有关部门地震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介绍。7月28日—3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督查组,对我市地震应急准备、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督查组认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均设立了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级应急指挥中心正在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形成了以市、县(区)政府为龙头,上下贯通、横向链接的应急体系。

二、2011年工作要点

1.根据修订后的省政府、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内容,修订完善市、县(区)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完成乡镇、学校、医院和相关重点单位、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完成任防震减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修订。

2.继续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适时开展各层面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3.主动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

4、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做好地震应急准备,随时应对地震突发事件。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 篇6

一、项目概况

(一)立项情况

为确保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经省政府领导批示,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立项依据有:省委编办《关于设立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批复》(闽委编办[2008]14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应急资源普查的通知(闽政办[2010]15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闽政【2010】2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安监局<关于我省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及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的王惠敏副省长批示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依法理顺我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职能的请示>(闽公综(2015)226号)的批示》

(二)资金情况

财政授权总拨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48.91万元,项目资金于2016年已全额到位。支出31.0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3.44%,本年度结余17.88万元。

(三)项目情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项目主要内容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协调过程中有关具体事务性和技术性工作。参加国家及安全生产工作各类会议,组织指导全省应急救援专职队伍人员开展业务工

作,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派出人员参加全省安全生产年中、年底及专项工作检查考核,开展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工作,组织完成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日常保障工作、协助省安监局做好省职业卫生监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等。

(四)主要绩效目标

降低行政成本,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二、评价过程

(一)评价主体

项目使用单位: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项目类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 项目承担部门: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的范围为2016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项目,该项目包括工资福利、办公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邮电费、其他费用。实际项目资金支出总额31.03万元,此次绩效评价覆盖率达100%。

(三)指标体系设计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绩效评价共设置三大类指标体系,每一类均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标准,权重以及评价得分。

一级指标一般包括项目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产

出与效益共计三项指标。

二级指标一般包括时效情况、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资金使用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共计十一项指标。

三类指标一般包括项目实施时间差异、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绩效指标完成率、项目立项规范性、成本控制率、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率、资金使用率、财政投入乘数、目标制定合理性、管理制度健全性、支撑条件保障、目标完成率、财务制度健全性、财务信息规范性、参加全国会议及开展应急救援业务工作、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频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降低事故死亡率及受伤率、事故总量及安全生产环境、服务对象对各项监管依法方面满意度共计二十二项指标。

(四)评价方法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选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项目立项情况、社会效益、资金管理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项目运行情况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

通过审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支出账目,核实项目资金到位率、使用率以及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通过座谈、咨询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汇总安全生产监督相关制度的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所带来的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的降低、死亡人数的减少、经济损失的减少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委托有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绩效目标评价结果。

(五)评价结论

1、得分情况

2016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项目自评得分88.45分,自评等级为良好。其中得分较高的指标有:

(1)、产出质量-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频率。实际2016年度至少派出2名以上人员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赶赴现场达49次,该项得7分。

(2)、经济效益目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实际2016年度同比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5%以上,该项得7分。

(3)、社会效益目标-降低事故死亡率、受伤率。实际2016年度全省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下降8%以上,该项得7分。

扣分较多的指标有:

(1)、目标完成率-完成率大于95%得满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一分。实际2016年度完成使用资金31.03万元,目标完成率为63.44%,此项满分5分,实际得0分。

2、总体评价

2016年度,我中心在省安监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下,面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形势、新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以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和实施;开展应急立体救援演

练,进一步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为全省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1、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在编制组织收入预算时,采用上年基数+本年调整数的方法来确定,使得预算编制的结果粗糙简单。

2、制定的项目绩效目标大部分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相对较少,可比性较差,给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

3、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资金使用率较低。2016年项目资金使用31.0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63.44%,未能及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有关建议

1、依据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编制预算,要考虑上年总的支出水平以及近年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认真测算支出范围、开支标准,合理安排项目资金。

2、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特点,科学设置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使评价结果更贴切反映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使报告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3、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 篇7

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是在强烈地震发生后, 军队卫勤机构快速对灾区伤亡人数、卫勤救援力量配置、实施医疗救治、卫生防疫、药材保障等相关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评价、共享与发布等[1]它对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卫勤决策和指挥协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芦山4·20 7.0 级强烈地震发生后, 军队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由于存在通信不畅应急统计信息化平台不完善、统计报表不统一、信息共享不全面等不利因素, 影响了卫勤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因此亟须搭建一套集信息上报、传输、存储、汇总、分析、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平台 (以下简称应急统计平台) 。

1 需求分析

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有4 个特点 (1) 医学救援部队面临着道路受阻、通信不畅、大型通信设备无法进入灾区实施保障等困难, 导致统计信息获取困难[2]。 (2) 救援力量多且来自不同单位, 难以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统计汇总渠道和机制, 统计信息共享性差, 统计结果利用率低[3]。 (3) 统计项目繁多、统计量大、统计周期短、数据更新快、查询上报频率高。 (4) 部分统计信息涉密。根据以上4 个特点, 对应急统计平台设计有4 点要求: (1) 应急统计平台主系统要求按B/S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设计, 这种结构统一了客户端, 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 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同时便于各医学救援力量统计机构的协调统一以及统计信息的共享。 (2) 移动上报终端的统计上报软件要求按C/S (客户端/服务器) 结构设计, 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 降低了系统的通信开销[4], 保证在通信不畅的情况下移动上报终端可独立完成统计填报工作。 (3) 移动上报终端要便于随身携带, 不受灾区通信设施损毁影响, 适用于野外恶劣条件, 基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及互联网络等成熟通信技术, 在通信渠道上设置加密设备或通过专网专线 (如军事综合信息网) 进行统计上报。 (4) 在中心数据库设计上要求采用兼容性强、 安全性高的数据库软件, 具备数据实时与异地备份、 恢复及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 科学合理设计表单, 方便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及查询。

2 总体设计

2.1设计目标

应急统计平台是军队应急卫勤指挥信息系统的一个业务分支, 是卫勤机构在强烈地震后进行医学救援卫勤统计的信息化平台, 在军队参加地震医学救援行动中, 通过此平台可实现卫勤信息远程上报、快速传输、海量存储、分级汇总、科学分析、全面共享等功能, 大大提升了应急卫勤统计效率, 从而加大了对应急卫勤指挥的辅助决策能力[5]。

2.2 应急统计平台设计框架

应急统计平台由移动统计上报系统、 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及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 远程应急卫勤统计客户端构成, 同时留有与医院信息系统相连的数据接口[6]。 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及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为应急统计平台的核心部分, 统计人员可以应用此系统, 通过卫星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或军事综合信息网等, 实现对下级统计信息及移动上报信息的收集、存储、汇总、分析以及下发统计要求和系统管理等功能;主系统设计的医院数据接口可以保证统计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实现统计信息实时共享, 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远程应急卫勤统计客户端可为统计人员提供统计信息的查询、上报、共享等功能, 统计人员可以应用浏览器, 通过卫星通信网或军事综合信息网登录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实现以上功能; 移动上报终端通过卫星通信网或移动通信网与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相连, 统计人员通过此终端接收上级下发的统计要求, 上报统计信息。 详细设计框架如图1 所示。

2.3 工作流程设计

统计工作从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发布统计表开始, 在远程客户端应用浏览器, 通过网络登录主系统, 填报统计信息, 填报完成后自动存入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 在移动上报终端登录终端内安装的统计上报软件, 接收主系统打包下发的统计表, 解析后填报统计信息, 软件自动将填报好的统计信息打包, 通过卫星通信网或移动通信网上传至主系统, 主系统对打包信息进行解析后, 存入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主系统可以访问数据库, 实现统计信息的汇总、分析、上报及共享等功能。 详细统计流程如图2 所示。

2.4 数据库结构设计

应急卫勤统计数据库根据“军卫一号”数据库中医疗、药品、物资等相关统计内容, 结合应急卫勤统计实际情况, 设计4 个表: (1) 应急卫勤力量统计表:包括医疗队、防疫队数量、人数、装备、部署等内容。 (2) 医疗工作统计表:包括医疗队、医院接诊、收治、手术、前接、后送等内容。 (3) 药品器材统计表:包括品种、数量、价值等内容。 (4) 卫生防疫及心理救援统计表:包括消杀面积、心理咨询人次、宣教资料等内容。根据统计需求不同可随时增加内容。应急卫勤统计信息具有涉密性, 必须严格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无论采取有线还是无线的传输模式, 都必须采取软、硬件防火墙及加密手段,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功能模块设计

3.1 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设计

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 信息填报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及注销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信息填报模块包括统计信息填报、信息汇总和信息审核功能;统计分析模块包括自定义查询、自选项分析和自动生成图表功能;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信息打包上传、信息打包下载及数据包解析功能。 主系统功能模块如图3 所示。

应急卫勤统计主系统采用B/S结构设计, 主系统通过浏览器向远程统计用户端发出统计报表, 远程统计用户通过浏览器在线填报;远程统计用户通过浏览器对主系统中的统计信息进行查询请求, 主系统对请求进行处理, 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 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ice完成。 B/S架构程序具有分布性强的特点,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数据统计、查询、修改等业务处理, 其维护简单方便, 只需要改变服务器程序, 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

开发平台为Java EE6 (JDK) 7u21[7], 开发工具为Eclipse, 数据库应用Oracle 11g[8], 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 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系统前台采用JSP网页模式, 后台采用Oracle数据库, 采用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来连接数据库。

3.2 移动上报软件设计

移动上报软件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设计, Android系统拥有丰富的类库, 同时开放性和兼容性好, 利于移动上报软件在移动设备上的安装和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连接[9]。 该软件包括用户登录、信息填报和信息传输3 个功能模块以及本机SQLite数据库。 用户登录模块限制了软件的使用权限, 只有授权用户才允许登录使用移动上报软件进行信息统计上报, 保证统计信息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用户通过信息填报模块, 解析上级下发的统计报表数据包, 进行信息填报并将填报信息打包;信息传输模块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通信网络, 实现了数据包的接收及上传功能;本机SQLite数据库用来存放已接收的统计报表及填报的统计信息, 保证用户在无网络环境时进行离线填报并保存相关数据, 以便后续操作。 移动上报软件功能模块如图4 所示。

移动应急统计上报系统采用 (C/S) 模式设计, 开发平台为Java EE6 (JDK) 7u21, 开发工具为Eclipse+ADT (Android Developer Tools) [10], 移动终端数据库为SQLite,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为Android 4.0。

4 结语

应急统计平台是应急卫勤统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套信息化工具, 为统计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上报及统计途径, 为决策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 本文根据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的特点研究并设计的应急统计平台, 具有开放和可扩展的系统框架, 可在今后的应急统计工作中, 根据不同的应急统计特点对此平台进行功能扩展, 并通过预留的数据接口与应急卫勤指挥信息系统相连, 逐步完善, 使其成为军队应急卫勤指挥体系的重要卫勤统计决策平台。

参考文献

[1]叶宗盛, 陶立新.卫勤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警医学, 1997, 8 (1) :13-15.

[2]彭兴, 喻德友, 叶淑香, 等.对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 (救灾) 任务中的应急通信保障思考[J].四川兵工学报, 2009, 30 (2) :122-124.

[3]蔡竞.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统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应急管理, 2009, 3 (12) :12-15.

[4]百度百科.B/S与C/S软件设计结构[EB/OL].[2013-05-16].http://wapbaike.baidu.com.

[5]蒲卫, 陈宇行, 刘运成, 等.军队应急医疗救治指挥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 (8) :737-738.

[6]吉亚力, 陈宇行, 胡呈炜.后方医院应急救治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 (3) :32-34.

[7]Java EE6[EB/OL].[2013-05-16].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

[8]Oracle 11g[EB/OL].[2013-05-16].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database/enterprise-edition/downloads/index.html.

[9]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35-36.

上一篇:诚信缺失是个人原因下一篇:爱情男女哲理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