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

2024-08-17

应急避难(通用10篇)

应急避难 篇1

1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1.1应急避难场所定义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 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避难场所可分为固定避难场所和临时避难场所。临时性避难场所是避难者临时集中, 求得暂时庇护的场所和进一步组织避难活动的场所, 如小区公园、小广场、绿地等。固定避难所是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重要场所, 固定避难所一般为面积较大、人员容量较大的公园、学校、广场、操场、体育场、绿化隔离地区等。

1.2应急避难场所功能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 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 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 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科学、合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不同特点的城市避难场所, 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没有安全实用的避难场所, 若发生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 必然导致公众社会秩序混乱, 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长久以来, 国际上的避难场所大都因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而临时搭建。这些避难场所没有使用的确定时间和固定地点, 有些还因战场的推进、灾害的继续发展而随时迁移。严格来说, 专门为防御自然灾害而设立的避难场所目前在国际上并不多见。不过, 从20世纪中叶以来, 国内外若干城市在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方面, 已有许多成功做法。

在我国, 由于国内越来越多的领域专家和部门领导意识到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城市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工作。2003年10月, 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正式建成, 在随后的几年里, 北京市先后建立了28处应急避难场所, 截至2006年底, 北京市共建设各类避难场所28处, 面积约499万平方米, 总容纳人数接近200万 (2007年北京统计年鉴) 。从2004年开始, 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也展开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多个城市共建立应急避难场所300多个。众多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基础, 为人们灾后避难提供屏障, 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使得灾害发生后应急避难场所并没有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特别是汶川地震的发生, 使得原有避难场所“有空间, 无功能;有场地, 无设施;有分布, 无标识”的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总的来说, 全国各地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缺少系统和规模性的规划, 在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宣传上的工作也不够。

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进展

2.1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规划、原则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国内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规划一般都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综合防灾、统筹规划;二是与城市规划协调;三是因地制宜;四是选址安全原则;五是平灾结合原则;六是应急避难与长期防灾协调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 国内许多学者主要用以下方法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避难能力与综合防灾能力以及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进行研究。

2.1.1层次分析法

台湾张文侯, 在其台北市防灾避难场所之区位决策分析中, 利用区位分析模式与层次分析法 (AHP) 来进行避难场所的区位决策, 将避难场所的区位决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避难场所的区位分析, 第二阶段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的权重, 与第一阶段所得数据来评估避难场所的区位决策, 利用的评估指标主要是从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三方面。但是在该论文中对于灾害潜在的影响并没有深入的考虑。

林晨、许彦曦等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进行研究, 提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从宏观层次划分防灾分区, 从中观层次划分防灾单元, 在微观层次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结构功能;根据避难场所等级确定服务半径;场所应考虑安全性、基础设施、疏散通道、标识系统等因素。

叶明武, 王军等, 利用GIS空间技术和层次分析法, 从适宜性评价、服务域分析、避难网络构建方面探讨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综合决策方法体系, 为我国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提供系统的决策思路和技术方法。该文章分析了我国防灾公园存在的问题, 借鉴日本的避难防灾经验, 提出了防灾公园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建立, 初步探讨了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的综合决策方法体系。

2.1.2网络优化模型与加权评分法

周晓猛, 刘茂, 王阳在对避难场所规划原则、城市避难场所布局、选址及其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避难场所数量、容量的确定路线, 并对避难场所布局优化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网络优化模型, 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完善。该研究对避难场所的选址与布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没有深入考虑避难场所应对于不同灾害的安全性与适宜性。

Andrew S.Edmonds基于GIS研究了美国动物避难点的适宜性模型, 根据飓风引发海水湖水淹没范围、100及50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土地利用类型、疏散通道、避难点位置、动物医院位置、宠物友谊宾馆位置、灾害物质发源地、地震带、高危大坝位置、毒物释放源、核电站位置、超基金法 (CERCLA, 即美国综合环境处理、赔偿和责任法) 、位置等13个要素建立了适宜性评估模型。

2.1.3基于加权Voronoi图法

李刚, 马东辉, 苏经宇基于加权Voronoi图, 研究了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分。他们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责任区域的特点, 提出以各场所的覆盖半径为权重, 使用加权Voronoi图方法在GIS技术上对场所责任区域进行空间剖分, 提出影响覆盖半径的七个因子, 给出各因子权重计算方法并编制专用程序进行各因子的权重计算, 得出加权覆盖半径后, 可确定各场所较合理的空间影响范围。

2.1.4灰色关联与熵值权重法

台湾的包升平, 以台湾嘉义市为例, 对城市防灾避难据点的适宜性评估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针对避难据点的规划整备, 以台湾省嘉义市为实证地区, 以避难据点的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与灾害影响潜势为分析基础, 建立避难据点适宜性评价指标及适宜性评估体系, 运行灰色关联分析与熵值

学术论坛

权重法对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 从而达到帮助规划者理性评估避难据点的适宜性, 以完善弥补避难据点规划方式考虑上的不足之处。

2.1.5空间/非空间 (属性) 混合逐步回归模型法

Marc Lefebvre基于GIS和空间统计研究了加拿大安大略省Sudbury市医疗急救点的需求分布模型。主要根据医疗急救救护车呼叫次数和该市人口、社会经济、城市空间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非空间 (属性) 逐步回归模型下探明解释变量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后, 使用空间/非空间 (属性) 混合逐步回归模型进行了Sudbury市医疗急救点的需求分布研究, 得出了较好的模拟效果。

2.1.6 2s FCA模型法

叶明武等, 利用2s FCA模型Arc GIS集成技术, 基于空间可达性理论和防灾避难要求, 定量研究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的应急避难服务与居民避难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为城市公园选址、功能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主要提出了避难场所可达性的改善方案, 但是没有考虑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此可见, 目前国内外针对于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的研究非常少, 对于我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国应急避难场所的评价, 除了台湾有少量研究外, 只有叶明武等很在研究防灾公园时, 提出在选择某一绿地作为避难场所时, 除考虑安全因素外, 还必须考虑有效性和应急适用性等因素, 建立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因此, 应急避难场所的适宜性评价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建立与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时, 应充分考虑避难场所作为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庇护场所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将其对于不同灾害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接近性结合起来, 以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发挥最大的作用。

3结语

目前我国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方向较单一, 并且一般多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避震功能, 很少有考虑到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城市不同灾害能否发挥其避难避险功能。对城市避难场所的适宜性评价, 可以在充分考虑目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要求、方法与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合适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对已建成的避难场所和规划中的避难场所之于不同灾害的适宜程度进行分析, 同时分析避难场所所受潜在灾害影响的情况, 用以补充完善现有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的不足之处, 完善避难场所的设施, 提高避难场所的功能, 从而保证各避难场所在发生灾害时能够发挥其应具备的避难功能。

此外,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 可以借鉴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各种方法, 借助先进的RS、GIS技术, 选取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 建立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应急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可达性、适宜性的分析;也可以利用最新的复杂模型, 譬如神经网络模型等进行更复杂的分析评价。此外, 还可以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 对于有大量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或地区, 进行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分区研究, 为城市应急避难工作提供相关数据, 以加强城市的应急避难综合能力。

摘要:为了应对各类潜在的城市灾害,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降低害带来的损失, 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应急避难场所, 有些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城市规划法定准则。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管理现状, 综述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研究工作, 认为目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工作还有较大的空白, 应该建立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体系, 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与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评价方法,适宜性

参考文献

[1]齐瑜.北京避难场所建设与规划[J].中国减灾, 2005, 3:34~35.

[2]顾林生, 陈志芬.避难场所与城市安全[J].中国减灾, 2007, 10:28~29.

[3]张文侯.台北市防灾避难场所之区位决策分析[D].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7.

应急避难 篇2

应急避难场地就近布置规划原则探讨

摘要:通过对避难行为、避难需求的相关调查,对现有“就近布置”避难场地的.规划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近”提出了“时间距离近”和“空间距离近”的两重涵义;在此基础上认为不同类型应急避难场地在布局上对 “近”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原则可进一步表述为“服务半径基础之上与人口密度、通达路径相对应,就近布置”.作 者:廖炳英    毕凌岚    LIAO Bing-ying    BI Ling-lan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610031 期 刊:安全与环境工程   Journal: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17(2) 分类号:X43 P315.9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地    避难行为    就近布置原则    服务半径    人口密度    通达路径   

应急避难 篇3

关键词: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公园;防灾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城市绿地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开始思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问题。如何有效预防灾难,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大面积开阔平坦地区是最理想的公共避难地,城市人口密集区的室外公园正好可以担当起这个重担。而未雨绸缪地规划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公园,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举措。然而,中国目前的城市公园应急避难专项规划体系建设却不免让人担忧: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规范来指导城市公园应急避难功能的规划设计,国内应急避难公园的建设主要是参考日本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经验,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广州市规定居住区公园、综合公园和有条件的专类公园应根据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编制应急避难专项规划[1],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在修建和改建城市公园时应如何增强公园防灾避险功能已经成为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以东风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应急避难专项规划的内容及要求作初步的探讨。

1 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2]。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多种应急避险功能。

城市应急避难公园又称城市防灾公园,是指“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3]。

2 应急避难公园规划原则

应急避难公园规划原则主要有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均衡布局原则;“平灾结合”适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步行到达原则[4]。

2.1 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城市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应急避难公园时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控,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作统筹规划。

2.2 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应急避难公园,公园应在城区比较均匀地分布。过去规划中是以居民的活动半径(250 m或1 km)布置公园,但从阪神大地震震灾调查中得知,只要公园在可通行范围之内,距离与避难行为几乎没有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置公园还必须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2.3 “平灾结合”适用性原则

应急避难公园应首先满足平时休闲、娱乐、活动等功能,其次在灾害发生时还能为市民提供避难场所。公园场地和设施都可以结合防灾避难设施共同设计。

2.4 安全性原则

应急避难公园的选址必须避开地震活跃带、矿山塌陷区、泥石流或山体滑坡地区;同时应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区、仓库以及高压线区域,以免发生次生灾害。而作为搭建临时帐篷或进行救灾活动的避难广场,应该优先选择平敞开阔、排水良好的安全区域,防止因积水而带来不便或影响物资存放。

2.5 步行到达原则

居民到应急避难公园一般步行到达。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应急避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给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3 东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按照“公园必须结合总体布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地。新公园的建设必须设立避难场所,且不准建占地面积大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1]的要求,广州先后建成了6个应急避难场所,其中东风公园于2007年12月建成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以下以东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验为例,对城市公园应急避难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进行探讨。

3.1 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一场多用,平灾结合,分步建设,逐渐完善。即该应急避难场所不仅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也是城市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避难场所,还是市民日常休闲、锻炼和娱乐的场所,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和丰富城市景观、塑造特色主题的原则。

3.2 规划范围

东风公园占地面积4.5 hm2,应急避难场所实际可利用面积为3.0 hm2,可疏散人数约2万人。可供应急使用的场地有:休闲草坪区、儿童游乐区、老人休息区、地掷球场、东门停车场等。疏散路径:附近各小区居民可分别从广州大道中的正门、水荫路的西门和水荫横路的北门进入公园的各个功能区(图1)。

3.3 功能设施

东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应已具备11种应急避险基本功能,包括应急标志、应急指挥管理中心、应急蓬宿区、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应急消防设施、应急广播系统和应急停机坪等配套设施。

3.3.1 应急标志

1)园外道路指引标志。在广州大道中、水荫路(水荫小学门口)和水荫横路交通道口设置“应急避险场所”指引标志,标明方向和大致距离,以明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图2)。

2)园内指示标志。在公园内部各功能区与内部道路的分界处设置指示标志,如在道路边、草坪上以及建筑物附近设置“应急厕所”“应急医疗救护”“应急蓬宿区”“应急物质存放处”以及“应急避险指挥中心”等标志,以明确该功能区的用途(图3)。

nlc202309032040

3)出入口设置功能分布示意图。在公园东、西二个大门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如图4),附文字说明,简要介绍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意义。

3.3.2 应急指挥管理中心 利用公园管理处现有办公用房和会议室作为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会议室,平时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发生地震或其它突发性城市灾害,即成为应急指挥管理中心。利用现有办公电话和电源设备;购置4个手提高音喇叭和10套对讲机,配合现有的20多个园内广播喇叭组成应急指挥和广播系统。

3.3.3 应急蓬宿区 利用公园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开阔地(中央大草坪、西片草地、游乐场)设置4个主要疏散区,必要时便于搭建应急避难帐篷。应急蓬宿区面积约3 hm2,可设置4个大帐篷(8m×3m)和6个小帐篷(6m×3m)(图5),平时贮于公园南部地掷球场旁的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内。

3.3.4 应急供水、供电系统 公园园路边目前有4个自来水取水点;同时购置6台饮水机以备应急时使用,平时用于公园主要位置和办公室;另在公园西片画廊外围钻了1口井取水(图6),平时可用于公园浇灌花草、打扫卫生等,紧急情况下可弥补饮用水、生活用水的不足。

在公园西北角的泳区内,配置了功率50 kw小型应急发电机(图7),以备紧急情况时的照明和通讯设备用电所需,园内照明系统刚刚改造完毕,照明设备完好。

3.3.5 应急厕所 公园现有4处厕所,分别位于南面的游乐场、北门的休息廊、西北的游泳区和西面的管理处,经过公园近几年逐步改造,均增加了男女厕位数量、化粪池容量和残疾人厕位,通风采光良好,排污管道通畅;在公园内各应急避难蓬宿区预留了一定面积,用于放置紧急情况时从公园外围调运的移动式应急厕所,目前移动厕所有2个(图8)。

3.3.6应急物资储备与医疗防疫用房 充分利用公园南部地掷球场旁的板房,作为食品、饮用水和其他救灾物品等应急物质储备用房(图9)。旁边的地掷球场地作为食品、救灾品发放场地。储备物资主要有:大帐篷2个、小帐篷4个、饮水机6台、高音喇叭2个、ABC灭火器9个、对讲机10部、50 kw发电机1台等。

利用公园西北角泳区现有的救生室,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站(图10),主要是发放常用药品,进行简易医疗救护处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必要时再转入附近的医院或社区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3.3.7 应急消防与广播系统 利用公园边现有的两个消防栓(位于西北角)和原有的分布在公园各处的灭火器作为应急消防系统,要求坚持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对以上消防设备加强定期保养检查,确保在发生灾情时能立即投入使用。

完善公园现有的广播系统,更换了20个广播喇叭,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等,让市民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地休闲、娱乐;发生灾害后,能及时向灾民发布灾情等有关信息,对灾民开展减灾、应急、自救互助的宣传教育,制止谣言的传播,稳定避难场所内的社会秩序。

3.3.8 应急停机坪 公园东门广场外设置了直径为15 m的应急停机坪(图11),主要是作为起降直升机的临时场所。当灾害发生时,可以将那些不宜在灾区内接受治疗的伤员,用直升机运往灾区外的其它医疗机构,以便伤员等能够获得更妥善的治疗。

3.4 防灾植物配置

基本是原有的植物种类和配置,建设防灾公园没有对树种进行改良,原来种植的树种主要有: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垂榕Ficus benjamina、芒果Mangifera indica、大叶榕Ficus virens、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大叶紫薇Lagetstroemia speciosa P.、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金山葵Syagrus romanzoffianum、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大叶棕竹Rhapis excelsa、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等。

3.5 防灾知识宣传和防灾应急演练

东风公园没有设置独立的防灾宣传栏,在公园东门广场唯一的一处宣传栏内张贴的是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知识,且没有定期更新宣传知识。据公园员工反映,公园建成避难场所验收时,曾进行过一次简单的防灾应急演练,并没有相关部门配合,之后一直没有再组织过应急演练。

3.6 防灾设施日常管护

避难场所建成时有各类指示标志50多块,而几年后只能见到10多块,物资仓库的物资也没有更新补充。日常管理经费没有落实,建成之后没有任何管理维护经费,造成大部分设备锈蚀,影响美观而被公园清除。

4 讨论

很明显,城市公园应急避难规划内容包括了:防灾公园类型的确定、场地的合理选择、公园防灾容量的合理计算、服务半径与人均有效避难面积的设计、避险疏散区的设计、防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及有关配套应急设施的配置,同时还要求防灾公园应该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应急演练和日常设施的管理。东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相对较完善,设备设施相对较齐备,对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通过现场调查和使用,发现存在防灾避难功能区有缺陷,无应对台风、洪涝等灾害的防灾措施,应急配套设施不完善,无制定防灾应急演练制度,日常维护经费不落实与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公园应急避难的内容。

4.1 完善防灾避险功能区

一是应急蓬宿区设计要合理。东风公园应急蓬宿区位于公园中央大草坪中心地带,该处地势较低,广州台风暴雨灾害比较严重,暴雨后容易产生积水,影响灾民留宿和物资存放。

二是公园出入口要保持通畅。公园的三个主要出入口中的正(东)门、西门均设为公园停车场,且均设置了电动栏杆,阻碍了市民的通行;有时车位不够,车辆还随处乱停放,经常堵塞安全通道,严重影响了灾害发生时紧急疏散大量人群的需要。建议入口护栏应改造为易于拆除的装置,以便灾时扩宽入口通道,便于避难人流或车辆通行;最好使用手动栏杆,不要使用自动栏杆,灾时断电易阻塞通道。

nlc202309032040

4.2 合理选择和配置防灾植物

公园的植物选择需要重点考虑其防灾功能,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以乡土植物为主。植物选择根系发达、冠大荫浓、枝干柔韧性强的树种,不至于轻易倒塌,树冠和树枝还可以防止建筑倒塌伤人,形成安全的冠下避难通道。广州常用的树种有:防风固沙包括Syzygium jambos、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柳树Salix babyloni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乌桕Sapium sebifer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folia等[5];防火树种包括荷木Schima superb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防污染树种包括紫薇Lagetstroemia indica、木棉Bombax ceib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女贞Ligustrum lucidum、龙柏Sabina chinensis ‘Kaizuca’等;滞尘力强的树种:龙柏、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广玉兰、紫薇等[6]。

在公园的外围或避难通道外侧,通常组合设置缓冲绿地和防火林带,最好结合地形设计,可以阻挡火势借助风力蔓延至公园或避难通道内部。

4.3 加强应急设施的日常维护

公园原有的指示牌和防灾指示牌所使用的材质差异较大,防灾指示牌为KT泡沫板,且只是用铁线固定在灯杆上,使用一段时间后铁线容易生锈而造成指示牌掉落。建议政府部门重视该项工作建设,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应将应急设施日常维护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计划,每年至少安排3~5万元用于设施日常维护和更新。

4.4 应急照明和供水有待检验

经过公园有关部门实验,配备50 kw的发电设备(发电机)只能供应0.45 hm2的范围使用,对具有4.5 hm2面积的东风公园至少配备500 kw的发电设备(发电机),最好是1000 kw以上。

同时,在公园西片画廊外围钻了1口井取水,用作应急供水水源,但该水源的水质并没有经过检验,是否合格还是未知数,因此还不能直接供人饮用。

4.5 定期补充物资

公园医疗室有一些简单的急救药品,但多数已经过期,应及时清除和补充新的药品。

应急仓库除了放置了一些简单的物资外,并没有任何食品和衣物,如干粮、棉被等。建议增加配备手电筒、探照灯、绳子、轮椅等设备,以及婴儿需要的奶粉、奶瓶、纸尿布等。同时做好物资定期检查,清理过期物品和补充物品。同时由于广州天气潮湿,物资仓库容易滋生白蚁,因此要注意做好园内和物资仓库的白蚁防治工作,最好是签定白蚁防治协议。

4.6 提高防灾宣传力度,定期开展防灾应急演练

利用宣传栏举办与灾害相关的知识展览,制作防灾知识手册帮助市民提高防灾技巧;制作区域或全市范围内的防灾避难图,方便市民熟悉周边环境,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选择安全线路避险。同时每年必须进行至少一次应急演练。

5 结语

目前,规划应急避难公园已经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以及园林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综合防灾事业的蓬勃发展,规划设计应急避难公园的城市和各个城市的应急避难公园数量将与日俱增。日本早在1986年就提出把城市公园绿地建成具有避难功能的场所,1993年进一步修订《城市公园法》,明确提出了“防灾公园”的概念;1998年制定了《防灾公园规划和设计指导方针》,将防灾列为城市公园的首要功能。我国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个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是很难将城市绿地系统纳入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因此,尽快制定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规是重要的战略任务。目前,广州市的首要任务是:要求新建的居住区公园、综合公园和有条件的专类公园根据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编制应急避难专项规划;要求建成的居住区公园、综合公园和有条件的专类公园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补充编制应急避难专项规划。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J 440100/T23—2009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S].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

[3]柏原士郎,上野淳,森田孝夫.阪神·淡路大震灾にぉける避难所の研究[M].大阪:大阪大学出版社,1998:102-103.

[4]李景奇,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07,23(7):16-22.

[5]包志毅,陈波.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155-160.

[6]陈艾洁,胡磊,刘广军等.防灾公园植物配置原则与选择[J].绿色科技,2012(2):40-4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篇4

1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

1.1 室外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

室外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主要有:①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运动场和空地等各类室外开放空间都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对象。②临时避难场所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安排的原则。要在住宅区、学校、大型公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进行合理的场所选址,让居民就近、及时疏散。长期避难场所应适当远离居住区和建成区,以利于政府的集中救助和安置工作。③选址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或是沉降、地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④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的地区,远离泄洪区、低洼地易积水地区等。⑤禁止在有毒气体存放地、易燃易爆品或核放射物储放地、化学品仓库、高压线走廊区域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范围之内选址。⑥禁止将动物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⑦选择的应急避难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⑧应尽量避开文物古迹保护区。

1.2 室内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室内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①安全性要求。应避开地质灾害区、内涝区,远离各类危险源。②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 000 m,结合人口密度和城市建设情况,均衡布局。③保证步行和车行可达性。④优先考虑体育场馆、大型公共设施资源、学校和社区中心等。

2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思路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属于专项规划,但最终是要将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落实在控规图则上,以便于控制和引导城市用地管理和设施建设。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种类繁多,因此,我们将地震灾害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将洪旱、地质、工业和气象灾害作为次要灾害。结合国内外的规划经验和晋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确定场所、通道的分级标准和配套设施的布局原则来开展本次规划。

2.1 灾害分析和筛选

通过对晋城市大区域环境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灾害种类。灾害种类的分类为综合防灾分区的划分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分级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现场调查得出,可能影响晋城市的灾害主要为地震、各种地质,其次是洪灾、工业灾害。另外,高温、寒冷、暴雨等极端气候也将威胁晋城市的安全。经过分析,我们将地震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

2.2 划分综合防灾分区

综合人口分布状况、城市功能分区和行政区划边界,以铁路、河流、城市主干道和绿化带为重要参考,从有利于于防灾管理的角度来看,防灾分区可涵盖一个或若干个街道办。我们将中心城区划分为9个防灾分区,其中,主城区被划分为4个防灾分区,金村区规划范围为V分区,北石店区规划范围为Ⅵ分区,南村区规划范围为Ⅶ分区,巴公区规划范围为Ⅷ分区,高都区规划范围为Ⅸ分区。

2.3 选择场所

优先选择开敞的空间,选择的场所要符合安全卫生防疫要求,且要避开文物古迹区:①从控规中将公园、绿地、广场、体育(操)场、学校等城市中开敞的空间选出来;②将已选开敞空间与GIS坡度分析图叠加,去除坡度大于25°的开敞空间;③将符合坡度的开敞空间与地震断裂带、采空区、基础设施和易燃易爆仓储用地等危险区域分布图叠加,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开敞空间,获得最终的备选避难场所。

2.4 防灾疏散通道的组织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以道路网专项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为指导,充分利用现状道路,充分挖掘现状交通体系的疏散功能。设置多种类型的疏散通道,除城市道路以外,还应包括海上、空中、地下等,尤其是空中救援体系,运用直升机作为特殊救援工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规划中,我们将避难疏散通道分为陆上通道和空中通道两大类,陆上通道又分为城市级、区级和社区级疏散通道三类。

2.5 支撑配套系统的建立

支撑系统配套设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生命线工程进行加固;二是对行政、消防、储运、医疗等各空间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的支撑系统。其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机构、医疗救护、救援中转和物资储备机构的建立。在规划中,我们倡导充分利用现状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平灾结合。

3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3.1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避难场所规划布局

最终我们确定中心城区共规划152个(现状5个,改造40个,规划107个)室外避难场所。其中,主城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89个(现状5个,改造26个,规划58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14个、临时避难场所75;金村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1 1个(改造1个,规划10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2个、临时避难场所9个;北石店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22个(改造8个,规划14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4个、临时避难场所18个;南村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16个(改造2个,规划14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4个、临时避难场所12个;巴公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8个(改造2个,规划6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2个、临时避难场所6个;高都区规划室外避难场所共6个(改造1个,规划5个),包括长期避难场所1个、临时避难场所5个。

主城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30个,其中,现状改造21个,扩建1个,规划8个;金村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2个,现状改造1个,规划1个;北石店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4个,都为现状改造;南村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4个,现状改造3个,规划1个;巴公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2个,其中,现状改造1个,规划1个;高都区规划室内避难场所共1个,为现状改造。

3.2 中心城区周边村庄避难场所规划

主城区周边村庄主要有张岭、焦山、北闫庄、屋厦、七岭店、牛匠、吴家沟、叶家河、庞圪塔、郜匠、窑坡、小刘家川、武庄、龙化、湛家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4.85万人;金村区周边村庄主要有赵庄和水西村,其远期规划人口为0.41万人;北石店区周边村庄主要有鸿村、司徒村、南石店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1.95万人;南村区周边村庄主要有孔匠、北社、青杨掌村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0.17万人;巴公区周边村庄主要有李村、西板桥、北板桥、东板桥、渠头、官庄、东寺庄、南义城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1.54万人;高都区周边村庄主要有水幺头、泊村等,其远期规划人口为0.17万人。虽然这些村庄不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但考虑其距中心城区较近,本次规划将其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内,选择距离最近的避难场所进行避难。另外,结合近、远期适当考虑设置临时避难场所和临时中转站,以满足灾时所有人员的安全避难和转移。

4 结束语

在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害的类型和分布,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制订不同的防灾机制。在选择避难场所时,应充分考虑片区内的灾害类型,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选择不同的避难场所,以保证城市在应对不同类型的灾害时,救灾工作能顺利开展。

应急避难 篇5

近年以来,滨海街道办事处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防震减灾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与通达”的原则,社会动员、共同参与,多方面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提高了区域内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街道基本情况

我们滨海街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南郊,总面积9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下辖30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3.3万人口,大学科研区和国家重点工程都在辖区内,204国道、海滨大道从辖区穿越。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滨海办事处地处黄岛区新区腹地,人员密集,人多地少,这给我们抓好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增加了困难。但是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使办事处防震减灾工作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办事处成立了街道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6个应急工作组,即指挥部办

公室、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灾民安置组、社会治安组、物资供应保障组、宣传教育组。从组织上保证了防震减灾职能的有效履行,保证了上级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在街道的贯彻落实,并制定了《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秩序的组织避难群众进入避难场地,妥善安置避难群众。

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明确了滨海中心小学和滨海中心中学为办事处和驻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东山张社区广场为东山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凤凰社区广场为凤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海军希望小学操场为六和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黄石坎社区广场为黄石坎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杻杭村委大院和大新庄村委大院为杻杭大新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高峪村委大院为高峪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工作是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发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投入到防震救灾的活动中去。为了进一步搞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近年以来我们结合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以每年举办的唐山、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进行宣传。其间,各社区认真筹备和积极组织宣传日活动,向每户居民发放了应急包和公众安全手册。为机关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相关单位播放地震知识读本,使大家对地震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人们对突发性地震灾难的心理素质和应对

能力,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遇险自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和位置无明显标志牌,无应急设施位置图。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没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部分社区对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识淡薄,抗震防灾的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对抗震防灾工作认识不到位。

四、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制定出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标准、数量和规模,以及投入建设管理的经费来源等相关内容,便于各社区更好地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是建议明确要求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并与各公共场所的建设实行“三同时”,从而切实达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三是建议投入应急避难场所维护和管理经费,制定相关的场所管理规定,明确指定相关的维护管理单位,及时更换场所标牌等。

五、下一步工作落实

1、我们将按照上级只能部门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加大推进滨海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2、根据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市民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人防工程和

大型露天停车场设施,通过规划增设必要的应急设施,规范统一标牌、标识和平面图设置,使其达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满足居民避难疏散需要。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相关的联席制度,明确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内容,定期开展避难场所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4、针对办事处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科学制定城市避难场所的疏散方案,确保在灾情发生时,居民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快速有序的到达指定场所,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5、通过学习和广播电视等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有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各社区和广大市民能够认识城市避难场所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开展经常性、普及性、群众性地震应急活动。继续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积极认真地完成好上级地震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

应急避难 篇6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城市公园,平灾转换,改造设计

引言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 地震灾害频发, 人民饱受其害。尤其在城市中, 建筑密集, 人口集中, 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在城市规划中,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十分重要。

当灾害发生时, 如何紧急疏散人群并给予妥善安置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城市公园作为开敞性空间, 可以为避难人员提供庇护之所。根据过去发生地震后的经验, 市民往往会自主前往城市公园避难。但城市公园毕竟不是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功能缺乏, 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难以满足避难人员的各种需求。依托城市公园, 结合避难人员的需求, 通过改造, 合理导入防灾功能, 使其在灾时转化为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园注重景观设计, 而应急避难场所则偏向于防灾功能。但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上看, 两者又具有共性。对现状公园进行评价与分析后,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规范进行改造, 既要保证景观尽量不被破坏, 又要满足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达到平灾转换的目的。

1 设计原则

1.1 平灾转换

平灾转换是指兼具平时和灾时功能的城市公园根据不同时段的要求进行功能转换。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 将公园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灾时所需求的服务结合起来, 平时基础设施可供游人观赏、休憩、娱乐, 灾时则作为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服务。改造时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植被景观、水体等, 减少改造经济成本。

1.2 可达性

地震发生时, 人群往往十分慌乱, 如何迅速高效地找到应急避难场所非常重要。应急避难场所应有两条以上与外界相连的方向不同的疏散通道。应对城市公园周围的道路体系是否合理做出评价, 保证人们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同时,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

1.3 以人为本

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避难人员。在改造设计中, 空间布局和设施布局都应满足平时人们的生理及审美需求, 更应充分考虑避难人员在灾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设身处地, 合理配置应急设施, 为避难人员提供一个较为便利、舒适的环境。

2 改造设计

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 , 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分:基础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施。

2.1 基本设施

2.1.1 应急篷宿区

民以居为安, 当人们居无定所时, 往往会产生不安的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受灾民众的住宿问题。出于搭建救灾帐篷的需要, 应急篷宿区可结合公园内较大面积的开敞式绿地或球场、活动广场等硬质铺装场地设置。救灾帐篷宜采用标准制式, 符合国家民政部行业标准《救灾帐篷》 (MZ/T 011.1) 的要求, 可根据用途选用不同规模。篷宿区宜分区设置, 区域之间应有消防通道。另外, 室内场地如体育场馆也可作为篷宿区。

2.1.2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

地震时必然会有部分人员受伤, 需要在公园内增设医疗点, 能够及时收容伤员, 受伤人数可按避难人数的2%进行计算。同时配备足够的医疗用品和器材。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可结合建筑设置或采用医疗帐篷, 手术医疗间应保证正常照明, 不妨碍手术的进行。医疗点还应定时对公园进行消毒, 避免发生疫情。

2.1.3 应急供水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 应设置供水设施保障避难人员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可选择市政供水管网和供水车、蓄水池、抗震水罐、水井等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保证用水的及时供给。各类用水设施注意与公园内环境相协调。饮水处可结合景观设置水龙头, 每百人至少设置1个水龙头, 平时可作为绿化灌溉使用。

2.1.4 应急供电设施

地震灾害发生时, 市政电网可能会遭到破坏而无法发挥作用。为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 可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车、燃料电池、太阳能供电系统等作为补充。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电保护措施。照明可采用太阳能路灯或风光互补路灯, 可以有效地节约应急电源的资源, 篷宿区内应设置安全照明。

2.1.5 应急厕所

应急厕所可根据篷宿区的情况选用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暗坑式厕所可结合草坪建设, 地下设置暗坑沟道, 上覆水泥盖板, 坑道首端设置水阀, 末端则设置化粪池。平时盖板上可覆盖草皮, 与周围环境协调, 灾时则打开盖板, 围上篷布, 即可使用。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大, 对坑位的需求较多时, 可选用暗坑式厕所, 较为经济。如果篷宿区面积较小, 或是不方便建设暗坑式厕所, 可选用移动式厕所, 便于移动。应急厕所的设置应位于下风向, 距离篷宿区有一定的距离, 保证篷宿区的空气不受污染。

2.1.6 应急垃圾储运措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集中, 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 对公园环境造成污染。可根据避难人数合理布局垃圾站、垃圾箱、移动式垃圾桶等。垃圾储运设施应位于下风向位置。

2.1.7 应急通道

为了配合救援行动, 内部道路应连接各应急篷宿区、医疗救护区、出入口交通集散区, 形成道路网络系统。公园内道路通常景观性较强, 道路宽度可能不满足救灾车辆通行要求, 考虑消防车辆需要, 园内道路应不小于4米。出入口宜设置开放式, 方便迅速进入避难, 出入口应不小于2个, 且位于不同方向。

2.1.8 应急标志

在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 在主干道及路口设置功能指示牌, 引导内部交通, 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应急设施。各类应急设施旁应设置明显的应急标志, 标志内容包括图形符号、汉字和英文三种形式, 以便于不同的人群识别应急标志。

2.2 一般设施

2.2.1 应急消防设施

人员集中的地方, 消防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可在公园外侧种植防火林带, 选用不易着火、不易燃烧的树种, 从外部断绝火势蔓延。各篷宿区和医疗救护区域应配备应急消防设备和设施, 可利用公园现有的消火栓和灭火器材, 不足时应新增。若有条件时, 可建设取水码头利用公园内水体提供消防水源。

2.2.2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物资储备设施可单独建设或结合周边仓库、超市、药店、商店等设置。物资储备设施不宜离应急避难场所太远, 应小于500米。物资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护物资和管理服务物资等, 并应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

2.2.3 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地震发生后, 避难人员需要及时了解灾情和救灾情况。良好的通信系统, 能够起到引导群众、传递信息的作用。指挥管理设施一般可结合公园内设有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地方设置, 如公园管理处。为保证任何角落都能收到来自指挥中心的指示, 广播系统应覆盖整个应急避难场所, 同时还兼具发送寻人启事、医疗信息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应覆盖所有通道和出入口, 以便于指挥管理中心能全局掌控整个应急避难场所内的情况, 并对突发情况作出应急反应。

2.3 综合设施

2.3.1 应急停车场

公园一般都设置有停车场, 灾时仍然作为停车场。可根据公园疏散避难的人数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场地作为灾时临时停车场。停车场主要停放车辆应为救灾及医疗车辆。

2.3.2 应急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可选用开敞、平坦的硬质铺装场地。为了保证直升机有升空平行安全角度, 周围10米内不能有高大树木和建 (构) 筑物。

2.3.3 应急洗浴设施

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若为暗坑式厕所, 避难人员可采用冲水阀门接出的水管进行洗浴, 污水则随暗坑排入厕所末端配置的化粪池内, 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或经处理后排入水体。若为移动式厕所, 可采用移动式洗浴设施。

2.3.4 应急功能介绍设施

为了使避难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应急避难场所, 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功能介绍图板, 配上平面图及设施介绍文字。

2.4 其他要求

上述应急设施, 无论是结合现有建 (构) 筑物设置, 还是新建建 (构) 筑物设置, 都应满足国家相关抗震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田雨灵, 孙黎, 罗言云.“5.12”地震后成都防灾公园改建设计探讨[J].广东园林.2009 (6) :17-19

[2]陈朝霞, 白红伟, 仲丽娜.对城市公园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式的探讨——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为例[C].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章.2014:192-196

[3]曾娇.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研究——以鹰潭市东湖公园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 21734) [Z].2008-05-07

[5]单培卿.“通用空间”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郑兴忠, 王珍.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2011, 31 (3) :7-8

应急避难 篇7

地震是我国危害最大、分布面最广的自然灾害。当地震发生后, 城市抗震能力差的房屋将遭到破坏, 产生大量的无家可归人员, 一般震后一周内必须进行有效地灾民紧急疏散和救助。因此根据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位置, 科学地划分责任区范围,提前通告责任区范围内的群众或进行避难演习, 使周围居民熟悉避难场所位置和路线, 是避免遭受二次伤亡的最有效办法。

地震应急避难建设场所建设要根据各地人口密度、抗震设防水平及所处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性, 并结合各地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统筹考虑。GIS空间分析技术可对场所便捷性、容纳能力、服务区人口密度及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分析结果, 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提出实施建议。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类中, 紧急避难场所主要承担短时的避难, 中心避难场所承担大量灾民的长期避难。同时避难场所在地震发生后承担大部分救助工作, 是震后灾民主要居留和生活地点, 主要针对合肥市区的固定避难场所, 基于GIS平台对其进行布局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研究内容

全面收集了某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资料, 通过对避难场所发展现状和应急功能的充分调研, 整理形成完备的资源信息库, 并以GIS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分析、加工、入库、处理, 最终形成某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及展示系统。同时以某市为例, 根据各类避难场所、医院、学校的面积及基础设施, 结合当地人口密度等影响因子, 运用加权Voronoi图面状划分算法, 设计数学模型,计算出避难场所、医院、学校等场所的最佳承载能力和目前存在的避难空区等问题, 形成符合实际的疏散方案, 并且能对震后医疗、食物、供水、供电等临时生命线工程设立点提供最佳实施方案。

3 总体设计

3.1 开发环境

通过需求 分析 , 本系统采 用美国ESRI公司的Arc Engine9.3作为地图开发控件 , 它是该公司近年推出的较新的GIS专用软件, 它较之老版本在功能上有很大提高, 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 并通过对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迅速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 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系统集成采用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环 境 , 使用C# 语言进行 编程实现 ,设计出美观、便捷的菜单界面, 提供友好的操作。

3.2 数据库

本系统的数据表包括应急避难场所数据表、医院数据表、人口数据表、学校数据表等。

(1) 应急避难场所数据表 , 如表1所示。

(2) 医院数据表 , 如表2所示。

(3) 人口数据表, 如表3所示。

(4) 学校数据表, 如表4所示。

3.3 GIS 分析方法

3.3.1 缓冲区

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特指避难场所主要接纳的周围市民的范围。依据就近布局原则, 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为5 0 0米,步行5 ~ 1 5分钟到达为宜; 长期避难场所为5 0 0 ~ 4 0 0 0米,步行0.5 ~ 1小时内到达为宜。如图3所示, 系统通过GIS组件提供的缓冲区功能分析了合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服务空区情况。

3.3.2Vonoroi 图

Voronoi图 , 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let图 , 是平面的一个划分, a、b、c、d、e……为多边形的顶点, 其控制点集P={P1, P2, …… , Pn} 中任意两点都不共位 , 且任意4点不共圆。以图4为示例, 任意的一个泰森多边形中, 任意一个内点到该多边形的控制点Pi的距离都小于该点到其他任何控制点Pj的距离; 任意边到共边多边形控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4所示 , 利用Voronoi图将合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进行划分, 初步划分避难场所的服务片区。

4 设计与实现

4.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

如图1~图4所示。

5 结果与讨论

目前合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远远达不到灾情发生后的疏散避难要求, 个别地区严重不足; 从分布范围来看, 避难场所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人口较为密集或一般密集的地区未能实现全覆盖; 从服务能力来看,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发展未能与当前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

应急避难 篇8

(一) 地方法规不健全

C城市关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法规的主要问题:一是缺少具有强制性的建设规范与要求。C城市出台了《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及《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用于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但这只是指导性的规范文件, 并没有对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做出强制性规定。二是建设标准不完_善。C城市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省情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仅参考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 导致盲目增设应急避难场所, 而场所内的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

(二) 应急设施不健全

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还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并存在较多问题。

1. 标识牌设置不规范。

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牌是宣传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载体, 有助于对居民的避灾提醒和避灾提示, 但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牌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标识牌投放位置欠妥当。如有些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被大树遮挡, 在夏天, 因大树枝叶茂密而看不清标识牌;有些公园的标识牌面积较小, 而且被公交标识牌遮挡, 人站在公园门口根本看不清标志牌上的文字它。二是标识牌设置与内在建设不符。有的公园, 应急避难场所没有应急指示牌, 也就是说, 这些应急避难场所虽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定, 也在门口设置了“应急避难场所”大标识牌, 但实质上并没有投放标识牌和相关设施。

2. 避难设施不健全。

一是设施建设与标识牌设置不符。如, 应急棚宿区位于正门入口左侧的草地里, 灾害发生时根本不能用作搭建帐篷;有些应急供水设施只有标识牌而没有实际的净水设施。二是设施建设缺乏。如有些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虽然划出了应急棚宿区、应急指挥部、应急水井、应急公厕、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助等十余项设施的投建范围, 但只有少数设施如应急水井有实际的投建, 大多数设施并没有真正实际的设施投放和投建。

(三) 综合防灾能力弱

C城市应急避难场仅有地震避险功能。C城市常见的自然灾害多为气象灾害, 而目前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却仅限于地震灾害的防范, 忽略了其他灾种。应急避难场所原本是用于应对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多种大型公共危机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但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基于单灾种规划造成了应急避难场所定位不准确、功能缺失。例如, C城市的整体地势较低, 将其建设为应急避难场所后, 根本不能用于洪水、冰雪灾害的避难;有些公园和城市广场也属于地势较低的地方, 从避灾减灾的实际效果来看, 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并不适合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二、完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法律法规

2001年后, 我国一些地方将避难场所的相关规定列入法律法规条例, 但是C城市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法律法规。还应细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应科学评估考察每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情况, 制定《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从而提高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质量, 促使C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按照建设标准来配套建设, 不断完善其功能。

(二) 进一步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主体

一个城市的广场、公园都有具体的管理主体, 但是他们往往不是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的管理者, 所以应指定一个具体的行政部门来主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 避免应急避难场所出现主管部门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对应急避难场所还可以多部门联合管理, 因为避难场所所在地的公园、广场或学校等地应把避难场所当成所属的一部分, 如有发现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设施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反馈给主管部门, 这样主管部门就能及时管理, 以此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管理的效率。

(三) 规范和维护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识

应急避难场所的标牌对整个应急避难场所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助于居民平时路过公园、广场时, 通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牌认识到突然发生灾害时应该往哪里避难。是宣传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规定公园入口处明显位置应当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与应急避难场所标牌;主要路口应当设置应急避难指示牌;应急避难场所内各类牌示应当保持整洁完备, 定期清理;牌示上的文字图形颜色以及牌示大小应当统一、规范, 牌示内容中的文字应当中外文对照;损坏、丢失的, 应当及时更换或者补设;牌示应该设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或公园正门, 不得被树, 建筑物, 停车场等障碍物所遮挡。

(四) 加大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的很多城市很少遭遇较大的突发自然灾害, 也就很少用到应急避难场所, 所以, 无论是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者, 还是普通市民, 常常会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 对避难场所的建设, 思想上认识不足, 常识上了解甚少, 对本市已经建设的避难设施也大多所知不多。因此, 应通过主流媒体和政府网站等多种载体, 加强避难场所的知识宣传, 如在网站设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专题板块, 宣传应急避难常识, 介绍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建设情况 (如场所的地点、功能、交通路线等) , 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知识的普及性, 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晴, 高振记, 杨鹊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方法综述[J].科技资讯, 2010 (6) .

应急避难 篇9

1运营环境评价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研究的目的是规避避难场所发生环境次生灾害,这对避难场所高效科学运营非常关键。借鉴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成果,将其引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中, 构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的技术体系 ( 图1) 。该体系主要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过程和规划布局为对象,从规划布局、运营生命周期等横、纵维度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管理控制思路,综合把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的避难人群、应急实施与运营环境方面的因素,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现状评价、回顾评价和预测评价,提出具体的评价技术体系( 图1) 。该技术体系以耦合矩阵评价综合一体化方法论为指导[2],系统构建运营环境现状评价、运营环境回顾评价、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评价技术、动力流评价技术、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决策支持技术( 替代方案) 和结果跟踪、监测与反馈技术等, 综合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的人—机—环境系统因素,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2运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2.1运营环境现状评价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基于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质化或量化方式描述环境的实际状况,目的是识别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敏感目标、关键问题等,明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重点。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的基本原则,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过程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生态系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现状评价就是将其运营过程系统地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因此必须考虑该系统的健康运行问题。 国内外学者已对其健康程度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我们将该理论体系引入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现状评价中,以便获取较理想的评价等级。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的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必须具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系统尺度,选择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目前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中,较认可的基准指标主要涉及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活力指标、恢复力指标、组织运行管理指标等[3]。

由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测评具有不确定性,即使能获取到相关的评价标准,要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价非常困难。尤其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尚处于探讨中, 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结合国内外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考虑到具有耗散结构演变特点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类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特点( 图2) ,可构建定性和定量指标,具体包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类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命力程度、生产效率、运营环境适宜性、稳定性、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这些指标均来自类比法与移植法,前三个指标处于主要地位。引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体系研究地震避难场所灾时的运营状况,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测评指标,上述几个指标在生态系统健康运行中容易被量化,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因此,采用生态系统健康运行量化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系统的整体运营及其子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判。

2.2运营环境累积影响评价

传统的回顾评价是针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而言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累积评价对象以往强调在项目评价的基础上拓展到规划布局层面。评价对象的差异与其对应的累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理论方法体系、作用功能等都有所差异。因此,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语境下,本研究将该累积评价设定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累积评价。累积评价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影响的重要考量,主要采用历史资料与案例分析等跨学科的方法来系统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系统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最终目的是对设定累积评价对象和关注重点做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地震避难场所运营活动引起的累积环境效应,为预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定量依据。由此可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累积评价主要是考虑在一定历史时空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对一定区域造成的累积性环境影响,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少,但传统的项目环境评价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因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回顾评价主要采用累积环境效应评价思路。从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生命周期方法介入,综合考虑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影响,采用简式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方法对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探讨,分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累积环境效应[5,6]。简式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运用到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的所有阶段,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包括开启、运营、关闭环节,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7]。

2.3运营环境的动力流影响评价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流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如何预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划布局质量,涉及到制定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由于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可借鉴企业的生命周期特点。企业生命周期认为,决策链条包括方案设计、规划布局、决策实施、具体项目操作等, 决策链条中具体环节的影响因素都要考虑到相互的支撑和补充才能保证决策的整体效果和实施质量[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预测评估的重点应关注运营环境的动力流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具有生命周期的流态特点,可考虑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流特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包括两个层面的“流”: 纵向生命周期层面的规划决策流、多源流模型等[2]; 横向生命周期层面的物质、能量、工程技术等流态[9]。

避难人群进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后,人群活动通过多种介质作用可改变灾时条件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状态,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运营环境的状况( 图3) 。因此,当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改变地震避难场所运营方式或影响其流态动力状况时,应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动力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其特定内容,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运营环境本身的影响,预测动力流程度。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动力流影响评价方法: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动力流评价依据决策一体化方法论[1],引入规划决策科学方法和工业生态学理论方法进行系统考量。主要有: 1规划决策科学评价方法。规划决策科学包括决策科学与规划科学两个方面,决策科学评估方法较多,如“投射—实施”法、“控制—实验”法等[10,11,12]。规划科学作为公共和政治的决策,规划科学评估方法包括常规方法与专业性方法,在具体规划布局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约束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13]。2工业生态学理论方法。工业生态学理论方法较多,如工业代谢、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对系统分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生命周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种分析主要侧重对横向生命周期的分析[14],它与纵向生命周期耦合交叉才能对动力流进行理想的评价。此外,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综合影响因素及其运营流态的多样性,还应考虑工程技术产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15,16,17,18]。目前,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是较系统成熟的体系,有着各自的研究路径,在分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动力流时,可考虑引入这些社会科学范畴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因为自然科学的生命周期分析与社会科学研究路径能提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系统的一种调试功能[19],两者之间的基本原理见图4。在一定时空范畴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多种“流”形成了一个交叉影响的有机系统,不同流相互感染并对其他流施加影响,从而维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健康运营。

2.4运营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影响评价

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对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治的原因是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因此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产生了类似的因素。一旦发生地震灾难,救人是第一任务,较少关注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累积到一定阈值,将发生环境次生灾害; 一旦得不到应有的预控,将会带来环境卫生事件、饮食健康等系列问题。因此,循环经济的应对方法应介入到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确切地说,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需要人工介入,不能仅靠自然调节。在避难灾民进入避难场所后,要考虑对运营环境的影响问题,需要应用安全文化系统来管控。该安全文化系统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等,而如何对这样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影响矩阵评价: 传统安全文化系统评价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等非工程角度进行评判,缺乏关注以“人”为因素的考虑,尤其忽视人的行为、心理和生理要素的考虑。现代安全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行为安全,安全文化程度可通过行为进行表征,这符合精神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综合考虑文化变迁中的非理性因素[20]。因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以此为逻辑,从决策链条层面考虑安全文化系统中的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的影响程度,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的投入—产出效能和决策链条不同环节所带来的多维因素影响。因此,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涉及的流态动力,如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研究为方法论,从规划决策角度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社会需求与影响问题,明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中安全文化系统的应对任务,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的投入—产出效能和决策链条多维影响的基础上,架构安全文化复杂系统的矩阵模型。该矩阵模型包括投入—产出效能矩阵模型和决策链条周期安全要素矩阵模型。

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利益矩阵与模型: 在综合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周期不同规划决策利益方需求的基础上,细分为不同利益需求指标,即规划决策方面、环境影响方面、社会影响方面、安全文化方面等, 不同利益方需要具有不同的利益强度约束因素,具体包括行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据此,参照相关研究,构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利益分析模型:式中,D表示社会经济文化大系统总体利益程度; di表示单一利益方程度; xi+ yi+ zi表示系统利益强度系数; xi为行为因素强度,yi为制度因素强度系数,zi为经济因素强度系数,分析矩阵见表1。

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安全分析矩阵与模型: 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评价主要是在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的基础上,对避难场所规划布局、开启、运行、关闭不同阶段运营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整体评判, 探讨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地震避难场所运营周期过程中的干预机制( 表2) 。

注: 运营系统内因素涉及规划布局运行制度安排、规划制度、组织; 运营系统外因素涉及应急物资调度补偿、应急队伍衔接、与周。

2.5运营环境的替代方案与决策支持评价技术

如何减缓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的影响,必须制定出系统的可选方案,即环境替代方案。该方案可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支撑,从众多可选择方案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专家参与,筛选出有效降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影响的策略。理论层面上看,不同的可选择方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金投入力度、主体人群的认知程度、风险评级制度的科学程度,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会带来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环境效应的差异。 以差异为基础,又可进一步检验不同选择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实用。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替代方案的制定: 1替代方案的类型指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替代方案是分层和分级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之间的方案互为关系。在某些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的替代方案是可行的,而在某些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是不可行的。事实上,最重要的替代方案是需要获取具体翔实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信息资料。 可选择方案是有差异的,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在对方案进行筛选时,要考虑不同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与不同方案之间的匹配性和适用性。 一般,方案的筛选都是基于现场详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依据方案涉及的规模与适用性各不相同。国家层面的方案更宏观,更具指导性; 基层方案更侧重翔实具体,具有可操性的特点。因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替代方案主要类型包括排他性方案和互补性方案[22]。前者需要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主体从众多可选择方案中筛选一种具有离散型特征的备选策略; 后者需要在决策链条中选择不同主体的影响因素备选方案。2替代方案的转化过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可选方案的筛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许多环节,如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界定与识别、修改与提炼等,值得探讨的方法有主观打分法、数理统计法等。

许多可选择方案能否满足决策链条环节的使用目的或功能需要深入分析,如有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可选择方案要考虑可行性,以及技术、经济的可操作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筛选过程需要经过系统修改、提炼和优化( 图5) 。

规划决策支持评价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环境评价可划分为方案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评价关键技术的提炼是对运营环境效能的整体研究,应细化决策链条与可选方案的影响进行逐一评判。 投入与产出形成一个周期性的反馈循环链条,其功能在于为地震避难场所运营规划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值得指出的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是辅助规划决策实施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同的规划决策方案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规划决策替代方案需要采用科学的数理方法或模型进行量化评估,最终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健康运营的环境影响评估的优先方案。

3结论

地震灾害频发,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日益重要。 为防止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发生次生环境灾害, 提出了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借鉴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的技术框架。

应急避难 篇10

近年来,世界各国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环境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尤其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属于地震、水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同时,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城市人口剧增,环境破坏加剧,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激增,导致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将防控端口前移至应急避难所的建立及选择上,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前做好应对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应急避难所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把目光集中在选址问题上。王非和徐渝等[1]回顾了1909~2006年选址问题的百年发展史,总结了选址的覆盖问题、多目标问题等8个子问题;Anna C.Y.Li和Linda.Nozick等[2]建立了在特定的飓风场景下的双层规划模型;Liu Q.和Ruan X.[3]选取汶川地震为背景,基于遥感图像的实地调查和定量分析,提取了山区地震临时避难所选址原则;倪冠群和徐寅峰等[5]提出了k-避难点选址模型。此外,也有些学者对避难所的难民[6]、优化布局设计[7,8,9]、应急能力评价[10]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以上的研究中,针对应急避难所的选址、优化等研究较多,而对于如何在已有避难所中选择最优的研究非常少。自2008 年以来,各地方政府已陆续建立大量的应急避难所。例如昆明,截止到2013 年5 月,避难所数目增长近百倍。但目前大多数城市突发紧急事件,都是需求小于总容量,所以遵从满足需求的同时成本最小原则,从已有避难所中选择最优是值得政府重视的问题。Chu J. 和Su Y. 等[11]利用TOPSIS方法进行固定地震避难所的选择评价,宋伟程[12]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指标的不确定性,将模糊集值理论运用到权重值的确定上。上述研究仅仅利用TOPSIS或者添加模糊集都不能精确表达弃权或犹豫不决的情况,使评价结果出现一定偏差。另外,利用TOPSIS方法不能解决评价对象关于优劣方案连线对称的排序问题。本文将采用改进的直觉模糊层AHP,用非隶属度( 犹豫度) 来减少人为偏差,更加精确地确定权重,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来构建应急避难所综合选择评价模型,避免TOPSIS方法中出现的评价对象关于优劣方案连线对称而无法排序问题。

1 城市应急避难所选择模型

1. 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现有研究中,针对应急避难所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综合了相关资料,并借鉴以往学者[11,12]的观点,根据SMART原则,从安全性、可达性、有效性3 个一级指标,及10 个二级指标构建应急避难所综合选择评价体系,指标结构如表1 所示。

对于二级指标B1和B2,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标准( GB21734 - 2008) ,避难所均建在远离地震带( > 10 km) 且远离河流、山脉地形坡度小于7°的地方; 对于二级指标道路通行能力B4,道路的宽度、材质以及道路等级等都会影响它的结果从而影响应急避难所的选择评价结果,本文以最高道路等级分类系数与道路交通状况的乘积来衡量道路通行能力,即,其中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分类系数 α 分别为0. 75、0. 8、0. 85、0. 9[13],Cs为实际交通量,Cb为道路饱和情况下的交通量。道路通行能力越好,可达性越高。

1. 2 改进直觉模糊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由于传统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未考虑专家的犹豫度,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提出用非隶属函数来减小这种主观影响,即采用直觉模糊AHP[14],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

定义1: 设论域D = {d1d2… dm}为m个等待选择评价的应急避难所,每个避难所都有10 个评价指标,A ={[d,μA( d) ,γA( d) ]|d ∈D} 为论域D上的一个直觉模糊集,则 μA( d) 和 γA( d) 分别是D中元素d属于A的隶属度函数和非隶属度函数,且有 μA: D →[0,1],γA:D→[0,1],0≤μA+γA≤1,d∈D。

每个单独的直觉模糊集中,记PA( d) = 1 - μA- rA为A中元素d的不确定度或犹豫度,且0 ≤ PA( d) ≤ 1,d∈D。

步骤1:确定指标重要程度

各个专家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各个避难所的一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直觉模糊判断矩阵,其中aij=(μij,γij),(i=1,2,3;j=1,2,3) ; 同理,再分别对二级指标相对于准则层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直觉模糊判断矩阵A21、A22、A23。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描述的标度如表2[14]。

步骤2: 确定权重

根据步骤1 得到的直觉模糊判断矩阵A,应用式( 1) 计算相对权重;

为了得到权重值大小,定义得分函数:

最后把得分权重进行标准归一化处理:

定义二级指标相对于评价体系的权重值等于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权重值与二级指标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值的乘积,得到最终指标权重为

步骤3: 一致性检验

为了检验前两步得到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利用相容性[15]来检验,即

式中,A,A*均为模糊判断矩阵。

若A的权重向量为( ω)T=[ω1ω2… ωn],为了检验矩阵A的权重分配,定义为矩阵A的特征矩阵。若I(A,A*)≤ 0. 1 ,则A是满意一致的,我们可近似知道A的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权重分配是合理的,权重计算结果可以接受。

1. 3 灰色关联法的应急避难所选择

假设评价体系中有m个避难所和n个指标,则第i个避难所的第n个指标值构成数列D =(di1,di2,…,din)(i = 1,2,…,m; j = 1,2,…,n) ,那么m个避难所构成的原始指标矩阵如下

式中,dij表示第i个避难所的第j类属性的原始数据,i = 1,2,…,m,j = 1,2,…,10 。

步骤1: 找出最优指标集

假设最优指标集为D0=(d01,d02,…,d0n),对于逆向指标d0j取最大值,对于正向指标d0j取最小值,即。然后构造矩阵

步骤2: 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由于所选取的避难所的10 类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以及数量级单位,为了能够进行比较,需要对数据做标准化的变换,将数据压缩到区间[0,1]上。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有很多,通常需要作如下变换: 标准差变换和极差变换。

1) 标准差变换

经过标准差变换,每个变量均变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的标准状态,消除了量纲对计算的影响,但是变换得到的值不一定在区间[0,1]上,所以仍需进行极差变换。

2) 极差变换

对于逆向指标取,对于正向指标取,即

从式( 8) 中可以看出,经过变换后必有0≤d″ij≤1,数据变为直接可用,且没有量纲及数量级的影响,变换的标准化矩阵为

步骤3: 确定各个避难所与最优指标集的灰色关联度

由灰色关联分析法[16]可以求出第i个避难所第j个指标与其对应的最优值的关联系数:

式中,r为分辨系数,0≤r≤1,一般取r = 0. 5,由 εij得到关联系数矩阵E:

然后根据关联系数行向量Ei和确定的权重向量(ω*)T,求出各个应急避难所与最优指标集的关联度

Ri的值越大,就说明此避难所与最优集的差距越小,根据关联度可应急将避难所进行排序,从而按需求量进行择优选择。

2 实例分析

选取深圳市某区域避难所中的5 个作为实例分析对象,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指标B1、B2、B3、B6的原始数据值取自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2009 -2020) ,其他均是抽取文献[17]中的部分数据得到,见表3。对于5 个避难所中的B1、B2这两个指标,因其是半定性指标,故将其转化为定量指标。采取模糊评价将其量化,即表4。

根据第2 部分建立的应急避难所选择评价模型求得各指标的权重为:

在此求解权重过程中,对初始直觉模糊矩阵的确定是利用各层指标两两比较,并在直觉模糊数里添加了非隶属度( 即专家的犹豫度) ,将专家在打分时的犹豫量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主观性,最后用相容性检验了权重的一致性,证明权重的合理性。

根据表3 中的数据,找到最优指标集为,然后构造矩阵

根据式( 7) ~ ( 12) 计算过程进行处理,求出5 个避难所的关联度分别为: R1= 0. 379 3,R2= 0. 332 4,R3=0. 459 2,R4= 0. 400 8,R5= 0. 462 3,所以R5> R3> R4> R1> R2,从关联度的结果可以看出,应急避难所E与最优方案最接近,其次是C、D、A、B。根据灾难发生需求量选择需要选用的个数。

为了便于比较,本文利用TOPSIS方法对实例再次进行求解。根据TOPSIS方法的求解步骤( 初始矩阵及标准化、DELPHI得到权重判断矩阵、计算目标值与正负理想解、计算贴近度) ,得到深圳市5 个避难所的选择方案为R5> R3> R1> R2> R4。根据避难所选择的结果可知,两个方法对于避难所E、C的排序是相同的,但是D和A、B的排序结果不同。相比较而言,TOPSIS方法对初始矩阵标准化继而求正负理想解的计算更为复杂,且利用DELPHI( 德尔菲) 方法确定权重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如直觉模糊添加非隶属度精确。

3 结语

为了做好灾前预防工作,建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本文构建了应急避难所选择评价模型,并采用直觉模糊AHP和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模型,直觉模糊AHP添加了非隶属度函数,能够有效减小人为偏差给权重带来的影响,而灰色关联法则避免了TOPSIS法不能评价关于优劣方案连线对称的两个评价对象的问题。为了使两种方法相结合,本文在指标权重上做了改进,利用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相乘结果作为最终权重结果,以确保关联度在[0,1]的区间内。目前大部分城市已陆续建成足够数量的应急避难所,而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需求一般小于城市避难所总容量,对应急避难所的选择研究能够有效地减少应急避难所的使用数量,避免浪费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情况出现,同时其他避难所可做其他场所使用,减少资源的闲置,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为了做好灾害事前应对,需要构建合理的应急避难所选择评价体系。针对传统的选择评价方法在确立权重时未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利用TOPSIS方法不能确定评价对象关于优劣方案连线对称的排序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直觉模糊AHP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首先利用非隶属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偏差,然后利用各个避难所与最优方案的关联度来确定优劣,使得避难所选择最优化,减少资源闲置。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新品牌资产下一篇:城市反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