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调查

2024-05-11

应急调查(精选9篇)

应急调查 篇1

背景

从近年来我国社区管理的实践与经验来看, 社区安全管理不能只注重突发事件本身, 更要重视事前的预防工作。其中, 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避险素质是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有学者提出, 公众自身的应急避险素质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或事故损失的关键。应急避险强调的是居民对灾害或事故的成功应对, 侧重于灾害或事故来临时所采取的能够减轻或减缓事件损失的措施, 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据相关部门统计,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生还的8.4万多人中有7万多人是通过群众自身的应急避险技能逃生的。可见, 对于城市社区居民来讲, 掌握一定的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 提升应急避险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

西方国家应急避险实践重视对公众进行灾难及人为事故应急避险知识技能的培训, 而且对公众应急避险的相关研究开始也较早。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灾难应对准备情况、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水平、影响因素, 以及培训需求等方面, 研究工具多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而国内目前的灾害研究更注重于对灾害自身的研究, 对承灾体尤其是人的研究不足, 少有专门针对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的调查研究。随着各类突发事件发生频率的不断提高, 政府加强了对培养公众应急避险能力的关注, 但我国目前公众应急避险知识与技能的普及率仍然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居民应急避险素质的研究更不多见。

因此,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应急避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社区事故及灾害发生一线的角度, 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事故隐患、灾害认知及自身应急避险能力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出发, 并以河南省焦作市龙源湖社区为例, 调查了公众对应急避险行为及常识的熟练度, 进而探讨政府引导下的城市社区抵御灾害的特有救灾模式, 以期降低危及社区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减少乃至避免损失,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问卷设计与发放

首先, 使用文献检索法确定社区可能发生的所有灾害及事故隐患, 在此基础上, 笔者使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意见, 评估了社区存在的主要事故隐患或灾害类型, 其评估范围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家居安全、公共场所安全、自然灾害。考虑到本文调查区域——焦作市的实际情况, 选取了地震避险自然灾害指标。

其次,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编制了《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险素质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家居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地震避险5个安全模块, 共30个问题组成;第二部分是调查被采访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笔者选取焦作市龙源湖社区若干城市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规定所选社区居民的范围为:在社区居住时间为1年以上 (含1年) ;年龄为12岁以上 (含12岁) ;意识清楚, 具有基本阅读书写能力和行为能力。在龙源湖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 笔者对龙源湖社区居民中12~18周岁 (少年) 、19~60周岁 (青壮年) 、60周岁以上 (老年) 3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随机抽样, 各抽取30人作为样本, 发放90份问卷, 回收90份, 回收率为100%。

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对以上回收的问卷进行赋值与信度测定, 信度系数为0.9, 通过了可信性检验。笔者将调查结果数据化后, 用统计分析工具对其进行了分析, 从总体来看, 此次样本中男女比例均衡, 总体学历程度较高, 高中及以上学历占56%。调查结果显示, 女性应急避险素质略高于男性, 学历与应急避险素质呈正相关。此外, 从收集的数据分析来看, 青壮年在消防安全模块、家居安全模块、公共场所安全模块、地震避险模块中得分高, 在交通安全模块得分低;少年在交通安全模块中得分较高;老年人总体得分与少年接近, 但是在地震避险模块得分相对较低, 老年人分数的总体波动较大, 且分布较离散, 说明老年人群中应急避险的个体差异较为显著。

相关对策

1.提升应急避险意识

着力培养居民的应急避险意识, 必须让居民意识到灾害和事故会给自身安全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从而做好充足准备去应对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平时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 对居民进行防灾知识与技能教育, 包括灾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急救技术, 以及搜救伤员的正确方法等。组织居民进行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 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些社会团体可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开展面向居民的技能培训。

此外, 居民自身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灾害和事故, 沉着冷静, 理性判断突发状况, 有效应对灾难的发生。

2.加强应急避险能力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 将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把应急避险工作纳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近年来, 我国应急避险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是仍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在社区层面, 应结合社区所在地理环境、灾难发生规律, 以及社区居民特点, 制定适合本社区的灾难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组建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加强社区应急避险公共场所、设施和器材装备的建设, 在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等开阔场地, 设立应急避难场所, 并放置明显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

3.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总体上, 青壮年的应急避险素质较强, 少年其次, 老年人最弱。这要求我们更需要关注老年人在应急避险方面的不足, 注重培养老年人应急避险意识, 提高老年人应急避险素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提高对老年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 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应急避险能力上升一个台阶。

4.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

应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应急避险方面的国际研究与合作, 并引进各国的成功经验, 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应急避险素质的措施和方法。同时, 探索提高公众应急避险素质的方法研究, 应注重科研在应急避险上的应用。

结论与展望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活动的基础区域, 其安全状态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 设计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险素质调查问卷, 得出如下结论:首先, 从整体上看, 社区居民的得分率较低, 反映出相关应急避险知识与技能欠缺, 应急避险素质偏低, 有较高的培训需求;其次, 青壮年应急避险素质要高于老年人和少年, 年龄是影响社区居民应急避险素质的重要因素, 在相关技能培训、宣传教育中, 要重视年龄差异对宣教效果的影响;最后, 老年人群总体应急避险素质偏低, 应加强对其的关注度。

总之, 公众的应急避险素质是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基础之一, 也是政府提高社会风险把控能力, 以及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构建良好的社区居民应急文化, 对公众进行系统全面的应急避险教育必不可少。目前大多数社区居民将自己作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对象, 缺乏自我安全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因此, 必须把培育和营造积极向上、自救互救的社区居民应急文化, 作为提升社会整体应急避险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养成居民在应急避险方面的理性自觉与自主参与,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安全应急能力。

应急调查 篇2

您好!

首先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调查,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居民应急救护能力,您所填写的资料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请您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漏填。对您所提供的资料我们只

做整体分析,不做个案研究。您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填写。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此次调查的支持。

年龄:□16-25□26-35□36-45□46-55 □55以上

性别:□男□女

学历:□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职业:□学生□工人□教师□军人□自由职业者□退休□其他

1.地震一般会持续多久

□10秒□ 30秒□ 不超过一分钟

2.逃生是什么最重要?

□拼命的往空旷地带跑□多带点值钱的东西□理智逃生,不慌张□多关心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如何逃生

3.地震来了应如何避险?

□.躲到硬物底下□尽量往空旷地带跑□原地不动□大声呼救

4.若地震时您被建筑物压住,您首先回怎么做?

□尝试移开建筑物□寻找水源和食物□沉默,等待救援□大声呼喊救命□其他

5.下列哪些属于自然灾害?

□地震 □泥石流□洪水 □干旱 □火灾 □浓雾□冻雨□中毒□触电 □火山喷发

6.急救中心呼叫电话

□110□120□119□114

7.对现场重伤员的急救原则:

□先救治后运送□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8.您对下列院前应急救护知识有所了解的是:

□心脏复苏术(请转4题)□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

9.您是否试过初步的心脏复苏术?

□会,曾经应用过□知道,但从来没用过□不知道,更别说用过

10.对急救知识技能的需求:

□很有必要□无所谓□不愿意学习

11.您以前获取的急救知识主要来源与哪里?

□网络□电视□报纸□参加培训班□马路上或广场上有关部门的宣传栏□科普书籍□其他

12.扭伤当天应按摩或热敷伤处是否正确?

□对□错

13.伤员搬运时,下列正确的是:

□一人包腋下,一人抬脚搬运□随便怎么抬都可以□三到四人一起平台

14.心脏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方法是:

□左乳区(及心脏跳动处)□在胸的正中线处□不知道

应急调查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普查方式调查市各级疾控机构, 包括1个市疾控中心、1个县卫生防疫站、3个区卫生防疫站, 共计5家单位。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采用三轮专家咨询法设计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应急资源与能力评估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各级疾控机构基本情况、疾病监测、现场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应急保障能力、疫情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培训与演练等7个方面[1,2]。对市、县、区级疾控中心进行一次现况调查, 统一培训了调查员, 并进行了质控, 市级、县 (区) 级疾控调查表的错误率低于2%, 复核一致率大于95%。

2 结果

2.1 全市疾病控制系统人力资源情况

2.1.1 人员编制状况

马鞍山市辖三区一县, 辖区内有人口124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60万人, 县辖区内人口总数64万人。人均GDP3 600美元, 全市疾控机构有5家。其中市疾控中心有在职在编职工141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5人) , 占市区人口总数的2.27/万;三个区防疫站在职在编职工分别为11人、9人, 11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人、8人, 10人) , 分别占辖区人口总数的0.58/万、0.36/万、0.76/万;县卫生防疫站现有在职在编职工58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 , 占本辖区人口总数的0.82/万。市、县、区各级疾控机构认为满足工作需要最合理的人员数分别为150人、65人和40人 (区站为中位数) 。

2.1.2 人员学历构成

全市疾控系统人员学历构成人数 (表1) 。

2.1.3 业务科室设置和人员分工

市疾控中心设有14个科室, 其中业务科室10个, 在135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专职3项以上15人, 专职3项20人, 专职2项55人。县防疫站设有10个科室, 其中业务科室9个, 在5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专职3项5人, 专职2项36人, 专职1项12人。三个区卫生防疫站均未设置科室, 专业技术人员均为兼职2项以上。全市、县、区疾控系统从事应急和急性传染病防治专职人员相对较少, 市级专职人员4人, 县级和区级均为兼职。

2.2 实验室人员概况与实验能力2.2.1

实验室人员概况 市、县疾控中心拥有应急公共卫生实验室, 三个区级卫生防疫站均无实验室。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有26名人员, 学历:硕士1人、本科6人、大专13人、大专以下6人。职称:副高3人、中级10人、初级13人。县防疫站实验室有9人, 学历:大专3人、大专以下6人。职称:中级5人、初级4人。

2.2.2 实验能力

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最高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BSL-2, 县卫生防疫站实验室的最高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BSL-1。市、县实验室一天24小时, 一周7天都有技术人员响应。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有能力开展流感病毒分离与分型、血清HI抗体测定等病原生物分离、鉴定和抗体检测项目34项;以及常见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检验等卫生检验项目9项;能开展农药残留检测等快速检测的项目19项。县卫生防疫站实验室有能力开展霍乱弧菌等病原生物培养和鉴定检测项目9项, 在卫生检验方面只能开展亚硝酸盐检验, 不能开展农药残留等其他检测项目。只有生物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简单实验室设备。

2.3 与应急有关资源情况

2.3.1 监测与流行病学能力

市疾控中心2000~2005年开展过监测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数 (其中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两个病种) 有:疫情监测有28个病种, 占全部调查病种 (下同) 的73.68% (28/38) ;病原学监测10种, 占26.31% (10/38) ;血清学监测18种, 占47.37% (18/38) 。县防疫站2000~2005年开展过监测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数有:疫情监测有17个病种, 占44.74% (17/38) ;开展过病原学监测10种, 占26.31% (10/38) ;开展过血清学监测7种, 占18.42% (7/38) 。三个区卫生防疫站没有实验室, 不能开展病原学、血清学监测, 只能开展疫情的报告工作。

2.3.2 现场处置能力

本辖区内如果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均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报告, 在得知本辖区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息后, 均能在1小时内出发。市、县、区疾控机构能根据情况确定所需的应急人员, 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 能为应急反应人员的家庭提供帮助, 为医疗工作者和应急反应人员提供食宿。在突发事件处理中, 当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不足时, 市、县、区疾控中心一般采取将所有休息的人员召回上班、使用合同工、临时雇员、使用志愿者等措施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 如果需要, 市、县疾控机构有能力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应急人员的心理卫生需求、土壤质量监测、环境消毒和控制传播媒介。但区级卫生防疫站均不能开展以上监测, 主要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任务。

发生突发事件时, 市、县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能够开展以下工作:随时对报告的事件做出反应, 配合中心相关科室, 共同作好应急准备, 与医院的传染病医生或其他部门合作, 建立流行病学应急反应协调关系, 领导和实施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 根据调查的结果, 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 配合相关部门, 指导相应的控制措施的落实, 并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估。但区级卫生防疫站在进行流行病学时力不从心, 可以密切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以上相关的流调和控制任务。

2.4 应急能力保障

2.4.1 人员应急保障

市、县 (区) 两级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相关科室之间有科室人员的联络通讯方式, 并保证24小时联络通畅。在发生多起突发时, 市疾控中心可同时派出5支应急处理小分队, 县卫生防疫站可同时派出4支小分队, 区卫生防疫站只能派出1支小分队, 能参加现场调查处理的人员包括流调、检验、消杀、卫生学评价、领导等。

2.4.2 物质应急保障

市疾控中心和各县、区均有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市疾控中心拥有充足的现场调查设备、车辆和消毒杀虫器材及物资药品储备。三个区卫生防疫站以上储备明显不足, 平均只有0.5万元。县卫生防疫机构应急物资、车辆、器械储备绝对数量相对区级防疫站好, 但由于辖区农村地区多, 需要服务的人口数和服务半径不相称。

3 分析与讨论

3.1 从人力资源看

市疾控体系建全, 在市、县 (区) 两级行政区域内建立了相应的专业机构, 各机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防病需要进行了专业分工或科室设置, 拥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总体来看, 无论从学历还是职称方面, 市疾控中心都较县 (区) 好, 市级每万人拥有防疫人员数显著高于县区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级实验室人员总体学历水平较低, 县级实验室更加缺乏检验人员。和黑龙江省的调查结果中市县级情况接近[3]。区级疾控人员数与其需要承担的防病功能不相适应, 难以独立完成辖区属地防病管理的职能。县、区级卫生防疫站具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数量少, 技术储备不足。另外, 无论是市疾控中心还是县区级卫生防疫站均不同程度存在人员编制数量和使用情况不尽合理。

3.2 从应急能力看

传染病的发现和报告网络较完善和敏感, 能及时发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三个区防疫站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能力人员不足, 现场调查和处置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合理配置科室和业务人员, 注意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区、县卫生防疫站开展的国家、省级传染病控制监测项目和课题很少, 特别是县级防疫站有自己的实验室, 可以结合本地的传染病情况开展一些监测和合作研究, 争取部分国家和省级监测点, 克服监测项目麻烦又不挣钱的思想。但各级疾控机构对辖区内放射性物质及有毒、有害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也较少, 主要是由于放射性物质及有毒有害物平时由公安、环保、卫生、劳动等多部门多头管理。

3.3 从经费保障看

从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县级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防病需求, 同时也不能得到及时更新, 实验室检测技术亟待提高, 目前尚不能开展对病毒的检测, 细菌学检测也只能开展部分项目。县级疾控机构的仪器、试剂和物资储备明显不足。市、县两级实验室一旦被污染, 没有备用的实验室可供使用, 并且没有对放射性样品采集、短期保存和运输的能力。建议多方加大投入, 补充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设备更新, 特别是对县级防疫站与应急工作相关检测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区级疾控机构不需要建立实验室, 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市、县两级实验室的建设。各级疾控机构要高度重视检验能力建设, 补充实验室业务人员, 引进高学历检验人才, 加强在职的检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器械、药品储备不足, 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突发卫生应急专项经费有限, 二是主观上不愿多储存, 由于药品、疫苗、消毒剂一般有效期6~24个月, 储存量大, 如无疫情发生, 目前没有损失弥补机制。

3.4 主要建议

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疾控事业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监督机制;制订疾控专业人员准入标准, 分层次、分步骤地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摘要:为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2005年安徽省疾控系统应急资源调查与能力评估的调研, 分析了马鞍山市疾控机构的现况和资源配置, 发现全市疾控系统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 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仪器设备缺乏、陈旧, 专业机构分散, 经费不足, 以及市县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疾控事业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监督机制;制订疾控专业人员准入标准, 分层次、分步骤地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疾病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M].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40号令.

应急调查 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电力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电力安全事故,是指电力生产或者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或者影响电力正常供应的事故(包括热电厂发生的影响热力正常供应的事故)。

第三条 根据电力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或者影响电力(热力)正常供应的程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由本条例附表列示。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部分项目需要调整的,由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由独立的或者通过单一输电线路与外省连接的省级电网供电的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以及由单一输电线路或者单一变电站供电的其他设区的市、县级市,其电网减供负荷或者造成供电用户停电的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由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条 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依法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的各项制度,组织或者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协调、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五条 电力企业、电力用户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电力安全管理规定,落实事故预防措施,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重要电力用户,应当按照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规定配置自备应急电源,并加强安全使用管理。

第六条 事故发生后,电力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事故情况,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减轻事故损害。电力企业应当尽快恢复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热力)正常供应。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置和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八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发电厂、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电力调度机构值班人员或者本企业现场负责人报告。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和本企业负责人报告。本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设在当地的派出机构(以下称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热电厂事故影响热力正常供应的,还应当向供热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涉及水电厂(站)大坝安全的,还应当同时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

电力企业及其有关人员不得迟报、漏报或者瞒报、谎报事故情况。

第九条 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向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报告;事故造成供电用户停电的,应当同时通报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

第十条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区域)以及事故发生单位;

(二)已知的电力设备、设施损坏情况,停运的发电(供热)机组数量、电网减供负荷或者发电厂减少出力的数值、停电(停热)范围;

(三)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电网运行方式、发电机组运行状况以及事故控制情况;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一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工作日志、工作票、操作票等相关材料,及时保存故障录波图、电力调度数据、发电机组运行数据和输变电设备运行数据等相关资料,并在事故调查组成立后将相关材料、资料移交事故调查组。

因抢救人员或者采取恢复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等紧急措施,需要改变事故现场、移动电力设备的,应当作出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妥善保存重要痕迹、物证,并作出书面记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

第三章 事故应急处置

第十二条 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编制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对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应急处置的各项措施,以及人员、资金、物资、技术等应急保障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三条 电力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企业事故应急预案。

电力监管机构应当指导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电力企业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故范围,防止发生电网系统性崩溃和瓦解;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发电厂、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立即采取停运发电机组和输变电设备等紧急处置措施。

事故造成电力设备、设施损坏的,有关电力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

第十五条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电力调度机构可以发布开启或者关停发电机组、调整发电机组有功和无功负荷、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调整供电调度计划等电力调度命令,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当执行。

事故可能导致破坏电力系统稳定和电网大面积停电的,电力调度机构有权决定采取拉限负荷、解列电网、解列发电机组等必要措施。

第十六条 事故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电力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尽快恢复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防止各种次生灾害的发生。

第十七条 事故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开展下列应急处置工作:

(一)加强对停电地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点单位的安全保卫,防范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二)及时排除因停电发生的各种险情;

(三)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困人员的,及时组织实施救治、转移、安置工作;

(四)加强停电地区道路交通指挥和疏导,做好铁路、民航运输以及通信保障工作;

(五)组织应急物资的紧急生产和调用,保证电网恢复运行所需物资和居民基本生活资料的供给。

第十八条 事故造成重要电力用户供电中断的,重要电力用户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迅速启动自备应急电源;启动自备应急电源无效的,电网企业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援。

事故造成地铁、机场、高层建筑、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停电的,应当迅速启用应急照明,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第十九条 恢复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应当优先保证重要电厂厂用电源、重要输变电设备、电力主干网架的恢复,优先恢复重要电力用户、重要城市、重点地区的电力供应。

第二十条 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或者电力监管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事故影响范围、处置工作进度、预计恢复供电时间等信息。

第四章 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认为必要的,可以组织事故调查组对较大事故进行调查。

未造成供电用户停电的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调查处理。

第二十二条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电力监管机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派人组成;有关人员涉嫌失职、渎职或者涉嫌犯罪的,应当邀请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根据事故调查工作的需要,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协助调查。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指定。

第二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事故调查,并在下列期限内向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一)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60日;特殊情况下,经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0日。

(二)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45日;特殊情况下,经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45日。

事故调查期限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四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和事故发生经过;

(二)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对电网运行、电力(热力)正常供应的影响情况;

(三)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四)事故应急处置和恢复电力生产、电网运行的情况;

(五)事故责任认定和对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和技术分析报告。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字。

第二十五条 事故调查报告报经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同意,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委托事故发生单位调查的一般事故,事故调查报告应当报经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同意。

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给予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电力监管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发生事故的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电力监管机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第二十八条 发生事故的电力企业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企业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其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第二十九条 电力企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电力监管机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由电力监管机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规定受到撤职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自受处分之日或者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三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漏报或者瞒报、谎报事故的;

(三)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四)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第三十三条 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发生本条例规定的事故,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依照本条例确定的事故等级与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确定的事故等级不相同的,按事故等级较高者确定事故等级,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调查处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构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重大事故或者特别重大事故的,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调查处理。

电力生产或者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发电设备或者输变电设备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未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正常供应的,由电力监管机构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未作规定的,适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核电厂核事故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依照《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应急调查 篇5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应急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极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如2004年吉林中百商厦火灾, 死亡54人;2007年朝阳市双塔区百姓楼酒店火灾, 死亡11人;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 造成44人死亡, 88人受伤。此类造成多人伤亡的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多次发生。人员密集场所人群在火灾时能够安全、快速、有序地疏散, 是减少伤亡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因此, 对此类场所人员疏散进行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开始, 疏散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很多国家陆续开展研究, 主要包括:人们在惶恐情况下的行为研究、人的疏散规律研究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anter等人编纂了《Fire and Human Behavior》, 介绍了人们在火灾情况下的多种心理及行为。英国专家Wood对火灾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并根据人们在火场中的行为表现, 将人们的行为分为逃生型、灭火型、验证火灾真实型、通告他人型等。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人们开始借助消防演习等手段, 深入模拟研究建立多种建筑物中人员疏散的数学模型。

由于各国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国外的很多数据在我国并不直接适用。我国近年来也逐渐展开此类研究, 如温丽敏对紧急疏散时人们的不同行为表现做了统计研究;张培红通过大量的实际观测, 总结分析了时间压力下人员流动速度与群集人员密度的关系。笔者以人员特征为基础, 设计人员密集场所调查问卷, 并设计网络程序展开调查, 对调查结果利用统计学原理展开分析, 找出不同特征人群在疏散中的一些规律。这种方法对适合我国人员特征的疏散规律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1疏散调查问卷的建立

将密集场所中的人群按照以下几个特点来分类: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 作为所调查人员的基本特征。其中, 将年龄段分为6~12岁、13~18岁、19~35岁、36~55岁、大于55岁等几个阶段;将被调查人的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或本科、研究生等几类。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三种:人员疏散基本知识调查、模拟疏散调查、人员疏散心理和行为调查。

(1) 人员疏散基本知识调查。

主要调查参加消防疏散演习的次数、是否认识疏散标志、是否懂得火灾报警方法、是否会使用灭火器等。

(2) 模拟疏散调查。

主要测试人们对消防疏散示意图的认知能力、在火灾逃生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处理方法。例如, 设计场景画出疏散示意图, 设定人员的初始位置, 让其找出不同的逃生路线以及各种路线的特点, 如远近、是否可能会拥挤等。

(3) 人员疏散心理和行为。

这部分问卷题目调查不同人群在疏散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方式, 包括对突发火灾的第一反应、听到警报的第一反应、拥堵状态下的反应、是否愿意充当疏散组织者、对跌倒和因行动不便影响疏散者的反应、对火场中财物的态度、对火场中亲友救援的方式等。

2网络调查程序

网络程序的编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数据库的建立和程序的编制。数据库表包括:人员类型表、基础知识表、模拟疏散表、心理和行为表等。

利用PHP+MySQL编制网络调查程序展开调查。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问卷部分, 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被调查人员选择和填写答案的传输和接收、答案的存储等;二是调查问卷的归类程序, 为了方便下一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 按照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消防演习、是否经历过火灾等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进行归类。

以调查问卷归类程序为例, 用网络语言PHP设计如下程序:

其程序界面如图1所示。

3分析程序的建立

通过上文所述的调查问卷, 可以知道每个被调查者面对险情可能出现的疏散行为。为了从诸多被调查者不同的回答中找出一定的规律, 可以首先将统计结果按照被调查人员的特征分类, 观察不同类别人员的疏散特征, 利用统计方法, 找出不同人员特征和疏散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些联系。

3.1 统计结果分类

将调查结果按照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消防演习经验等分类筛选。以自己所在场所失火之后, 人们对火灾的第一反应为“报警”或“扑救”等为例, 做出如表1的统计。

3.2 相关性分析

查看统计数据库列表, 根据数据所属类别和选项, 利用卡方检验原理, 分析火灾疏散中人员的行为与人员特性之间的关系, 从而分析不同特征的人群在疏散过程中的不同行为表现。

卡方检验是常用于检验两个分类的变量是否独立的检验方法。假设, H0:样本中的观测频率分布与理论分布一致;H1:样本中的观测频率分布与理论分布不一致。由于理论频数是根据两个分类变量独立时推导而出, 所以, 若不拒绝H0, 证明在火灾疏散中所检测的人员特征与该疏散行为无关。

在统计学中, 一般用列联表显示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假设样本的个体可以按照两个属性分为A与B类, A有R个等级, B有C个等级, 统计每个种类每等级所出现的频数, 根据式 (1) 、式 (2) 计算卡方分布的统计值。

undefined (1)

undefined (2)

式中:Qij为第i行第j列处的观测频数;Qi为第i行观测频数和;Qj为第j列观测频数和;QT为总观测频数之和。

计算卡方分布值, 采取显著水平为10%, 如果χ2值小于等于χ2 (0.05, 2) , 则不拒绝H0, 即认为在火灾疏散中所检测的人员特征与该疏散行为无关;如果χ2值大于χ2 (0.05, 2) , 则拒绝H0, 认为所检测的人员特征与该疏散行为有关。

4算例

根据式 (1) 、式 (2) , 对表1中所做的统计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2所示。

以显著性水平为10%计算, χ2 (0.05, 2) =5.49。所以单纯从统计数据考虑, 13~35岁、大于55岁的人群, 男性、女性在火灾发生时行为表现不同。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员在是否选择报警上, 男性和女性具有较显著的差异, 男性在首选报警上不如女性积极。

5结论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是发生频繁、对人们威胁最大的灾害之一。研究人员密集场所人们在火灾中的疏散行为特征, 对日后科学引导疏散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编制网络程序的基础上,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并得出如下结论:

(1) 发生火灾时是否首先选择报警与性别有关系, 一般女性相对更趋向于报警, 而男性则相对容易首先控制火势, 但是小孩在此方面的区别并不明显;

(2) 观察疏散标志主要和疏散演习经验、疏散培训有关, 参加过疏散演习、疏散培训的人更加注意疏散标志;

(3) 对于是否帮助弱势人群, 选择“不确定”的占多数, 从“选择原因”中总结可知, 周围人越少, 越感到责任无法推脱时, 人们主动实施营救的可能性越大;

(4) 听到低级别的疏散警报时, 人员选择的行动与年龄有关, 大于55岁的人和6~12岁的孩子在听到警报声时更愿意首先选择疏散。

参考文献

[1]周天.城市火灾风险和防火能力研究——以中等城市防火能力优化为目标的消防安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7.

[2]阎卫东.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规律及疏散时间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6.

[3]温丽敏.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发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 11 (3) :50-54.

[4]张培红.时间压力下人员流动状态的观测和分析[J].人类工效学, 2005, 11 (1) :8-10.

[5]王石, 杨英娜.精通PHP+MySQL应用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应急调查 篇6

关键词:安全,组织和管理,比较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里。做好中小学生伤害的预防与控制,保障校园的安全,是一个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笔者对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了脆弱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苏州市173所中小学校,以抽取学校的校医或安全管理负责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73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应答率为97.11%。其中小学74所,占44.0%;初中55所,占32.7%;高中和职校39所,占23.3%。省市级重点学校为65所,占38.7%。农村和乡镇的学校分别有14和53所,占39.9%;城市学校101所,占60.1%。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苏州市中小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校内及周边地区安全隐患、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培训、学校突发事件现况等4个方面共62道题目,题型均为选择题。由学校校医或安全管理人员匿名填写问卷,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校内及周边地区安全隐患

2.1.1 硬件设施

96.4%的学校有固定的体育场地,其中77.4%投掷区与其他区域分开,87.7%的学校做到了运动器械定期检查;学校建筑内的消防器材、防雷设施、紧急疏散楼梯等设施的配备也都达95%以上。

2.1.2 餐饮管理

91.1%的学校配有食堂,其中61.3%为学校管理,28.0%为个人承包;84.5%的学生在校内食堂就餐,且多数学校不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到校外商店购买零食,达80.4%。

2.1.3 交通安全

36.3%的学校位于交通干道上,42.9%的学校门前过往车辆较多,而学校门前有禁停、警示、限速等安全标志的仅有68.5%;45.8%的校园外围没有专人维护交通秩序。

2.1.4 不同学校校内及周边地区安全隐患比较

农村和乡镇学校在教学楼紧急疏散楼梯、楼顶防雷设备、易碰撞滑倒场所安全标志等校园安全硬件设施方面差于城市学校;在学校外围的公安执勤岗位和专人维持交通秩序方面也均差于城市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普通学校在运动器械定期检查、教学楼紧急疏散楼梯、楼顶防雷设备等方面与重点学校存在差异,在学校周围治安情况等交通安全隐患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见表2。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2 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培训工作

调查的168所中小学校中,学校事故及时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门卫保卫值班制度形成率较高,分别达到84.5%,90.5%,94.6%,87.5%和95.8%;暴力器具检查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形成率较低,仅为42.9%和40.5%。

在安全知识培训方面,学校内部0.5 a内组织过教师安全知识培训的有57.7%,组织学生培训的占73.8%;12.5%的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相关培训,仅有21.4%的学校在0.5 a内组织过突发事件演习,51.2%的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该项活动。

2.3 学校安全制度比较

农村和乡镇学校在传染病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有无心理教师与城市学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注:()内数字为形成率/%。

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在事故及时报告制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注:()内数字为形成率/%。

3 讨论

学校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作,但同时也是学校的基础和常规性工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配备与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两大部分。

王声湧[2]研究表明,学生在学校中发生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内生活与学习设施所引起。笔者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校在安全上存在较多隐患。对不同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比较发现,农村乡镇学校或普通学校在教学楼顶的防雷设备、紧急疏散楼梯、易碰撞滑倒场所的安全标志等方面都明显差于重点学校或城市学校。整体上看,16.1%的学校建筑有不稳固门窗,12.3%的学校没有做到运动器械的定期检查,尤其在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方面更存在着诸多隐患,这些可能都与学校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或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等有关。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包括学校的楼房、墙体、运动器械、实验器材、道路、场地、电力、消防设备等[3],这些基础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并且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管理,是学校的职责和义务。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及时修复或拆除各种陈旧老化的教学、生活设施,能在客观上为减少学校事故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学校当前最主要的安全管理问题,46.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安全制度但执行差”。根据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培训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在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已经初有成效,主要制度的形成率都达到80%以上,但在履行实施方面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要改善这一局面,学校首先应当积极增强领导和老师安全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量做到全体教职工都要具备学生安全教育能力,同时吸纳学生参与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意识,积极主

动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安全工作。其次,学校应当通过宣传使家长和社会各界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公安、交通、卫生等各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

除此之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制订科学的校园安全评价标准,对学校必要的资源配置、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和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等给予系统的评估[4]。有效的学校安全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反之,由于学校安全管理的不当而导致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会使学校陷入困境[5]。

参考文献

[1]王声湧.校园伤害牵动人心学生安全重于泰山.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95-96.

[2]王声湧.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96-97.

[3]李小琴.论学校事故及其防范.经济师,2005(11):95-96.

[4]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07-03-01(3).

应急调查 篇7

关键词: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医疗机构是卫生应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期的原始信息几乎都来自医院 (患者首先在医院就诊) , 在多数情况下医院是为政府及社会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战线, 而提高救治率, 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的人员伤亡也主要由医院承担。因此,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医院承担着早期报警、现场救援、医疗救治、控制传播、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社会影响等多重责任[1]。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厦门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现应急能力薄弱环节, 进一步明确资源投入重点, 保证政府投资和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对厦门市医疗机构开展了卫生应容主要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急救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6个方面。用Epi 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核对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

2.1.1 医院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医疗机构中, 医院级别均为三级医院, 除120急救中心与厦门市中医院外其余均为应急后备医院, 除厦门市第二医院、厦门长庚医院、120急救中心无传染病区外其余均设有传染病区。各医院每张病床所配备的医生为0.39~0.61人, 护理人员为0.46~0.88人, 医技人员为0.09~0.22人。

2.1.2 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情况

各医疗机构均有领导分管应急工作并定期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调查各医疗机构的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和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情况, 共调查包括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源性疾病暴发、职业中毒、医源性感染暴发、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灾害事故、生物/化学恐怖等8项应急处理预案和疫情值班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应急协调工作制度、应急医疗救治制度、实验室检测工作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等6项工作制度, 结果显示长庚医院的相关应急预案与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2.1.3 应急机构和人员配置

厦门市中山医院、中医院、解放军一七四医院和厦门长庚医院成立了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本院应急协调及处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由医务部/科代行职责;各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应急工作;120急救中心从事应急专业人员占总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最高, 占56.3%;应急专业人员中, 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构成比例均是以120急救中心居首位, 分别占75.9%和43.1%。除厦门市长庚医院外, 其他医疗机构均有专家进入省、市或县应急专家委员会/组, 进入市级以上应急专家委员会成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厦门市第一医院最高, 占0.9%。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

各医疗机构均建立了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并有门诊日志及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和报告卡, 有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有2家医疗机构 (第一医院、长庚医院) 没有甲类传染病和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登记簿;2008年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网络直报率均为100%;选取急诊入院人数、发热人数、流感样病例数、不明原因肺炎人数、胃肠炎病人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人数、不明原因的死亡人数等7种情况调查医院的日常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 中山医院对其中5种情况未进行监测, 中医院有2种情况未作监测, 第一医院有1种情况未监测, 其他医疗机构均有对这7种情况进行监测;在信息共享方面, 第二医院与长庚医院不能与卫生部门和其他医疗机构共享异常病例的信息。

2.3 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治

2.3.1 现场救援能力

调查涉及的医疗机构除厦门市中医院外均为120急救中心指定医院;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疗急救队伍, 急救队均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培训并配备了应急专用电话、对讲机等应急专用通讯工具;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救护车, 接到报警后, 救护人员到位, 救护车开出平均需要4.5分钟;120急救中心急救队人数居首位, 为135人, 其次是中山医院, 为109人。

2.3.2 医疗救治能力

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医院感染暴发、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灾害事故、生物化学恐怖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 除厦门长庚医院外其余医院均制定了接收和治疗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害者的医疗救治预案及常见突发事件的院内治疗指引, 并组织临床医生进行培训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各医院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方案一般是采取将所有休息的工作人员招回上班、聘用本院的退休人员上班、使用其他医院的工作人员、使用合同工或临时工和监督管理人员及志愿者等措施。除厦门长庚医院外其余医疗机构实际病床的平均使用率均在90%以上, 但应急时可增加的床位数有限, 应急时床位扩展幅度在0.00%~27.27%之间;各医院均有一定数量的传染科隔离病床和重症监护病床。

2.3.3 传染病防治能力

各医疗机构均建立了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的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流程, 传染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均具备隔离条件, 并配置了紫外灯等环境消毒设施, 通风、排风情况良好;各医疗机构均建立了消毒隔离制度且有专人负责定期对环境、可循环使用医疗用品及病人使用物品进行消毒;各医疗机构均能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进行浸泡消毒后销毁, 对传染病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进行及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等。各医疗机构均有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设施、污水处置装置, 且均具备初步的污水处理能力。

2.4 实验室检测能力

各医疗机构实验室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每周7天, 每天24小时均有技术人员值班;一旦实验室被污染, 50%的医疗机构无备用实验室可供使用;各医疗机构均无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但均有经有关部门按《微生物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审核达标的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选取25种病原生物的44项检测能力和14种中毒项目调查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 结果显示各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种类有待进一步提高, 各医疗机构在各类毒物检测能力不足, 仅部分医院能进行有机磷农药中毒检测;应急后备医院在应急时标本的日平均检测份数扩展幅度在50%~900%之间。 (表1)

2.5 应急保障能力

各医疗机构均制定了应急资金储备计划和配套的应急资金管理制度, 大部分医院应急资金能够满足应急工作需要;各医疗机构均有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和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有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 且制定了应急物资储备调用制度;防护用品、消毒剂等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量充足, 2008年医院储备的应急物资中, 因过期或保存不当作废的物资不超过总量的10%;为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为病人提供治疗和预防服务的能力, 各医疗机构均进行过药品储备等评估工作。

2.6 培训与风险沟通能力

各医疗机构均有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 除第二医院和长庚医院外其他医疗机构还定期考核培训效果;各医疗机构均不同程度地开展或参加过应急演练。75%的医疗机构有专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教育的部门, 25%的医疗机构专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大众媒体宣传方案或规定。2008年度, 各医疗机构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教, 宣传形式主要为专题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宣传画册及利用广播和视听教材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50%的医疗机构有专门的信息发布组或指定的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 且这些信息发布组或发言人均进行过培训。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厦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经过几年的建设, 已初步形成, 在应急能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应急人员配备、医疗急救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传染病防治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发展较为均衡, 但现况调查结果显示, 各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种类及各类毒物的检测能力均亟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和风险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仍应不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 完善组织、制度、技术、人员和设备配置, 进一步提高厦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应急调查 篇8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指示,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对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洞村西场山体崩塌进行了应急调查。在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和石板岩乡政府配合下, 调查组首先对崩塌灾害发生现场进行认真调查, 然后在崩塌附近进行隐患排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

2 崩塌灾害灾情

2010年8月, 石板岩乡桃花洞村西场自然村西北部山体发生崩塌, 造成1辆面包车受损和300m水泥旅游道路破坏及掩埋, 无人员伤亡。该崩塌灾害灾情为小型。

目前, 崩塌体附近坡体仍不稳定, 对西场村9户45人、70间房及道路、河流、行人仍构成严重威胁。目前,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已被紧急撤离, 安置到其他安全地带。

3 当地政府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崩塌发生后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石板岩乡党委、政府和林州市国土局人员及时赶到现场, 迅速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及时成立了救灾临时领导小组, 疏散围观人群, 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了受灾居民和写生学生。划出警戒范围并设置警戒线, 在警戒线外和通往现场的6个路口安排了专人值班, 对崩塌发生点进行盯守, 防止群众进入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初步摸清灾情后, 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安阳市国土资源局报告了地质灾害隐患。

4 崩塌特征

4.1 规模

崩塌位于太行山东麓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洞村西场自然村西北部山体, 地理坐标:北纬36°10′23.7″, 东经113°39′55.8″。坡度约82~85°, 坡向125°, 坡长约40m, 坡宽10~20m, 厚度5~10m, 崩塌体积约3000m3, 规模等级为小型。

4.2 变形特征

该崩塌为岩质崩塌, 坡体岩性为灰岩, 崩塌面为层理面, 产状110°∠37°。崩塌体本为距地面100m的危岩体, 受重力作用崩落, 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散乱, 大小混杂, 较大石块翻滚较远;崩塌的碎石从西场村旁滑下, 散落面积约30000m2, 扬起灰尘约2Km。

4.3 滑坡物质特征

根据现场调查, 该区域属丘陵地貌, 表面大部覆盖碎石, 属于岩体滑坡。

5 崩塌成因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 桃花洞村西场崩塌为基岩崩塌, 岩体风化强烈, 节理、裂隙发育, 附近岩体中普遍发育3组节理, 产状:240°∠42°、340°∠80°、260°∠44°。节理面及其他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 受重力、降雨、风化、振动等因素作用, 常发生规模大小不等的崩塌。

6 稳定性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 目前发生崩塌处还有碎石坠落现象, 可以判断该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仍有可能发生崩塌。对村中房屋、道路、行人构成威胁, 应加强防范。

7 应急建议

1) 因崩塌附近山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设立警示标志, 专人把守, 阻止行人及居民进入危险区, 确保人员安全。

2) 对已撤离避让居民进行妥善安置, 在崩塌险情未解除前, 关闭受威胁旅游景点, 禁止在危险区进行各种生产、生活及旅游活动。

3) 对崩塌隐患点进行监测和预警, 并启动防灾应急预案, 确保群众安全。

4) 在采取以上应急措施基础上, 建议对该崩塌及崩塌隐患点进行科学防治, 尽快消除隐患。

8 结束语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东麓, 地质环境较为复杂。是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境内以采空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十分发育。且近年来伴随这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强, 在局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有显著上升的趋势,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危险性亦随之增大, 严重威胁到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增大力度防灾减灾, 要深入的研究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和诱发原因, 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果发生也要有及时正确的应急方案及策略, 尽可能的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把灾害降低到最少。

参考文献

应急调查 篇9

1 地质环境条件概述

1.1 交通地理

朱家垭崩滑体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南边陲, 与重庆巫山县的骡坪镇和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毗邻, 行政区划隶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太和山村五组, 距离下谷坪土家族乡约30km。崩滑体后缘坐标为:X=423654, Y=3469000, Z=1042。无公路与外界相连, 交通条件较差。

1.2 气象水文

下谷坪土家族乡属亚热带气候区, 具有年平均气温高, 空气湿润, 雨量充沛, 少冰雪严寒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5℃, 最高气温41.4℃, 最低气温-9.4℃。

谷坪土家族乡处于鄂西暴雨中心范围, 年平均降雨量1098.21mm, 最大降雨量1522.4mm (1954年) , 最小年降雨量694.8mm (1960年) 。暴雨一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5.2mm (1991、8、6) , 一日最大降雨量达193.3mm (1962、7、5) 。调查区地表水系主要为神农溪上游响水河, 河面水域宽520m, 目前河水流量约10m3/s。

1.3 地形地貌

调查区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沿渡河上游右岸, 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中山区, 地貌组合形态为中山峡谷。区内山势高陡, 峡谷深切, 峭壁林立, 山顶高程约1100m, 附近最高点为葱坪, 海拔2441m。斜坡陡峻, 坡角30-70°, 谷底高程约700m, 相对高差400m, 河谷断面呈“V”型。

调查区植被类型以灌木为主, 覆盖率约80%。

1.4 地层岩性

调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崩坡积 (Qcol-dl) 和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 (∈1sh) , 其岩性特征如下:

1) 第四系崩坡积层 (Qcol-dl) :岩性为碎块石土, 灰黄色, 碎、块石成分主要为粉砂岩、白云质灰岩和灰岩, 直径一般0.1~1.0 m, 大者达5~10 m, 部分为泥钙质胶结, 局部架空。土石比2:8, 该层在坡顶陡崖下至河床斜坡处广泛分布。

2) 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群 (S2lr) :粉砂岩夹透镜体白云质灰岩、灰岩, 灰白-灰色, 中等风化, 风化面呈灰黑色, 裂隙发育, 岩体完整性较差, 岩层产状47°∠11°。该层在崩塌堆积体两侧斜坡和上部陡崖处均见出露。

1.5 地质构造及地震

调查区附近的主要构造为近EW向的沿渡河复向斜, 调查区位于该向斜的北翼。调查区为单斜地层, 岩层产状47°∠11°。坡体结构为顺向坡型。受区域构造影响, 除层间裂隙外, 岩体裂隙较发育, 主要有以下三组: (1) 60°∠80°, 面较平直, 延伸长1~2m, 闭合-微张, 1~2条/m; (2) 12°∠78°, 面较平直, 延伸长2~5m, 闭合。切割关系为: (1) (2) 互切。

根据湖北省地震局资料, 神农架林区有史以来未发生4.7级以上的地震。据《湖北省地震危险区划与地震烈度区划图》, 神农架林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 神农架林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1.6 水文地质

根据含水介质不同, 可将调查斜坡区地下水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第四系崩坡积层结构松散, 透水性好, 富水性差, 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向坡脚河流排泄, 具有渗透快, 径流途径短, 排泄快的特点。基岩岩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入渗补给, 地下水主要富集于裂缝中, 该类地下水储量较丰富, 主要向坡脚河流排泄。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崩滑体基本特征

崩源主要为古崩塌堆积体, 由粉砂岩夹透镜体白云质灰岩、灰岩和粉质黏土等组成。崩源位于斜坡顶部, 纵长约50m, 横宽约30m, 平均厚约8m, 面积1500m2, 体积12000m3。崩滑体全貌和再次崩滑后全貌对比见图1、图2。

2.2 变形特征

崩滑体为古崩塌堆积体, 堆积于第四系粉质黏土上, 久雨条件下, 第四系覆盖层被浸泡后变松软, 支撑堆积体的三块大块石滑落, 致使整个堆积体失去支撑, 从而引发变形、崩滑。据现场踏勘和访问情况, 平时崩滑体变形轻微, 仅偶有孤石崩落掉块现象发生。

据访问, 自2008年雨季以来, 崩塌堆积体整体有明显变形, 之后引起当村里和乡党委政府的重视, 将该点设为监测点。此次崩滑得缘于监测得力, 群众在崩滑体变形后迅速撤离, 避免了人员伤亡。

2.3 危害程度

朱家垭崩滑体2010年8月22日发生崩滑后, 古崩塌堆积体上约200吨巨石崩塌垮落, 在下落过程中崩裂为50吨左右的3块巨石和若干小碎石, 在滚落过程中损毁山林约5亩, 农田约3亩, 损毁村民住房3间, 猪栏3间, 砸死牲畜一头, 砸坏电站管道。在2010年8月25日14:20分, 该崩滑体再次下滑, 将响水河电站站房摧毁。该崩滑体对处于其下方的陈祖才、邓忠学等13户村民47人和2名电站管理人员的生命财产构成直接威胁。目前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5万元, 潜在经济损失300万元。

3 地质灾害成因及发展趋势分析

3.1 成因分析

1) 崩滑体所处地形陡峭, 古崩塌堆积体方量较大, 前缘高陡, 局部悬空, 且下部为土体, 为崩滑体的下滑提供了良好临空条件和物质条件。

2) 崩塌堆积体结构松散, 局部形成负地形, 自身稳定性较差。

3) 据访问, 变形破坏多产生于5-9月雨季期间, 表明强降雨是变形的主导因素。

3.2 发展趋势预测

古崩塌堆积体目前尚未完全下滑, 尚存堆积体临空面高陡, 在失去前缘支撑后, 稳定性更差, 若在强降雨或地震、爆破震动等外力作用下, 可能使变形进一步加剧。需要注意的是, 古崩塌堆积体后缘及右侧岩体裂缝发育, 在古崩塌体下滑后, 岩体局部失去支撑, 会诱发新的崩滑, 预测其发展趋势为较不稳定。

4 防治对策及建议

该地质灾害点是乡级重点监测点, 由于预报及时, 人员在20日已疏散避险, 无人员伤亡。在2010年8月25日14:20分, 在调查组正在调查的同时, 该崩滑体再次发生崩滑, 将张堂安圈房和响水河电站站房及设备摧毁。

朱家垭崩滑体近年来崩落滚石现象时有发生, 发展趋势为不稳定。主要对陈祖才等13户村民47人和响水河电站2名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根据崩滑体特征、发展趋势提出以下防治对策和建议:

4.1 群测群防工作应继续进行, 并应对坡顶未崩滑的崩滑体加强监测, 做好记录, 同时将古崩塌堆积体后缘及右侧山体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定期上报。发现变形加剧时, 要及时上报, 并启动应急防灾预案, 保证险区的人身财产安全。

4.2 崩滑体威胁人数较多, 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 建议采取搬迁避让的措施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4.3 划定险区范围, 并设置警示牌, 在崩滑体危险尚未解除前禁止人员通行。

4.4 对该地灾点进行爆破清除。

摘要:神农架林区为湖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 地处北纬31°, 辖区内山势高陡, 峡谷深切, 峭壁林立, 斜坡陡峻, 坡角30~70°, 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朱家垭崩滑体所处地形陡峭, 古崩塌堆积体方量较大, 前缘高陡, 局部悬空, 且下部为土体, 自身稳定性较差, 在强降雨诱发下产生崩滑, 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走访、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手段, 查明崩滑体的成因、类型以及主导因素, 并提出应急建议。

上一篇:“三助”模式下一篇:初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