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指标(精选12篇)
创新指标 篇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上)》
三、宏福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1. 指标
上节逐一说明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统计数据指标(S型指标)和经验数据指标(E型指标)。统计数据指标共19个。经验数据指标共9个。完整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使用这28个指标,分别从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产出能力上做出判断。然而,由于经验数据缺乏,只能在简化处理的基础上对宏福公司技术创新的能力进行评价。尽管评价缺乏完整性,但评价结果证明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并且揭示出许多重要问题和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评价中使用的指标共1 1个,表指标及其含义全部是S型指标表
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没有采用上节的指标符号,而是一直使用表1中的指标符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上节的指标设计具有自身的完整性,而不要因为缺乏数据而使其变得残缺不全。关于表1中的指标,有几项需要做进一步说明。
(1)研究开发人员投入强度(V2),按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计算,没有按S2的计算公式计算,原因是统计数据还不能分成四个档次。这样,V2就没有考虑到研究开发人员能力上的差异。
(2)所有指标都使用2002年的公司数据计算。
(3)设备装备水平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设备装备水平=1×国际先进水平(%)+0.8×国际一般水平(%)+0.6×国内先进水平(%)+0.4×国内一般水平(%)+0.2×其他(%)
(4)创新的新颖性采用百分制评分。国际水平为100,国内水平为75,省内水平为50,企业水平为25。
(5)新产品销售份额和税后利润率同为反映收益性的产出能力指标,两者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83。由于相关程度不很高,评价时用两个指标较好。因为新产品销售份额与税后利润率存在四种关系(图1),企业同时分析这两项指标,可以给自己的创新业绩定位,也为企业的战略筹划提供重要依据。
2. 数据
评价数据全部来自我对这个经济组织的调查问卷。设代码:瓮福矿肥基地A,宏福公司B。
3. 能力要素评价
(1)资源投入能力
纵向比较看,B的研究开发人员投入强度高于A。这表明B的研究开发人员实力大于原A(图4—1)。但是人员只有与资金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过去的A,在人员投入强度不高,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强度也不高。B研究开发人员投入强度高,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也高,所以,创新能力强。两年前A陷入困境,不可能有大投入,故人员闲置。从这个意义上讲,A存在明显的研究开发人员能力闲置。
过去A因体制环境不好,企业陷入困境,非R&D投入也没有。创新环境的生成,使其有很强的能力,既把经费投在有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R&D上,又有能力把经费投在获得体现新技术的生产能力上。
比较非R&D投入强度和装备水平两图(图4—3、图4—4)我们发现,A的非R&D经费投入很低,是依赖其原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因而既有经济原因更主要的是有依赖心理,不想作技术引进经费的再投入,尤其是不作技术的经费的投入,故原料的供给成了制约企业规模经济的瓶颈,工艺不改造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而B既做了非R&D经费投入,(引进加拿大威尔公司投资建上游企业),又做了技术装备水平的投入(改造工艺流程),以新技术装备企业,其结果之一是进一步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当装备水平提高后,成本收益大,非R&D投入必然减少,产生潜在的机会,创新而获得巨额收益。
(2)创新倾向
用每千员职工创新数表示,创新倾向,该指标是对过去创新投入所创造成果的反映。
图4—5结果表示,B的创新倾向很强,远高于A。这也是A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不能生存和存续的。
(3)研究开发能力
可使用的指标仅有专利拥有数和尚未申请但具有创新结果。A建设10年,既没有自主创新产品率,又没有对引进技术的改进两个指数,B组建3年既有自主创新产品又有引进技术的改造。因此说B的研究开发能力是很强的。
(4)生产能力
从图4—4看A的装备水平不如B,显然,B生产能力强于A。
4. 产出能力评价
(1)瓮福矿肥基地
建成之日即陷入困境的A技术创新没有。
(2)宏福公司
B把集世界上一流装备的设备进行了工艺改造,其技术创新的新颖性应为国际水平。
新产品销售份额属于收益性指标。A的产品应在国内外销售,但其产生经营都很困难,成本高消耗高,销售陷入困境。
B对工艺进行改造后,生产新产品在国内外销售,销售份额高于A,其产出能力远比过去A强,(图4—7)这是B创新投入的结果。
图4—8是对图4—7的补充说明。税后利润由新老产品共同决定。新产品销售份额大,其公司的税后利润率高,说明新产品对公司提高税后利润率的贡献大(例如B);新产品销售份额大,而企业税后利润率并不大(例如B 1),并不能说明新产品对税后利润率的贡献小,因为B存在这样的情况,老产品亏损,新产品扭亏。结果,税后利润并不高,但新产品对提高税后利润具有巨大作用;新产品销售份额不很大,而税后利润率高,有两种情况,一是份额虽不大,但利润极高;二是现有产品为高盈利产品,新产品尚未成为高盈利产品(例B 2);新产品销售份额小,税后利润也小,可能是新产品缺乏市场需求或刚进入市场(例如B3),总之,两图比较,我们能够对新产品销售份额有丰富的认识。
四、小结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对瓮福矿肥基地和宏福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做出基本判断。
宏福公司组建后的技术创新能力远高于单一法人结构的瓮福矿肥基地,这是宏福公司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
围绕创新产出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创新产出与企业业绩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认为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又促使企业创新。并进一步认为,创新不仅创造利润而且利润促进创新的生成。
结语:“德鲁克式”发展机遇解读
本论题是从“德鲁克式”困境入手的,作为对所提出问题的一个回应,我本应对文中主要论点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但恐冗言,加之,这个经济组织现代管理思想应用实践对我的影响,使我总想换个角度说点什么。权当“德鲁克式”发展机遇解读吧。
陷入“德鲁克式”困境的瓮福矿肥基地,在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面前,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自适应系统。短短3年,创新、蜕变与成长的内外原因,换个角度,可以这么说,是得益于这个经济组织领导人及其决策层,应用现代管理系统与权变思想;在对人的看法上。从来都把人看作是“经济人”;看作是“社会人”;上升到把人看作是“复杂人”。认同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入组织的,而且人们有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而,为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公司与技术创新共生,作了人文努力,充分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人本环境。
在管理的范围和涉及的组织要求上。从过去“管理科学”的角度,主要是计划与控制,涉及的要素,是技术、组织结构和信息;行为科学的角度,主要是组织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所涉及的组织要素主要是人,组织机构和信息;上升到管理的范围是组织的整个投入——产出过程,涉及到组织的所有要素。
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从“管理科学”采取的逻辑与理性的分析,准确衡量等手段;行为科学采用影响、激励、协调等手段来诱发绩效,上升到综合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运用系统权变的思想,采取管理态度、管理变革、管理信息等手段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一体化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管理的目的上,从“管理科学”的追求,首先最大限度的满意;其次是最大限度的生产率,行为科学的则不然;上升到系统与权变思想追求的不是最大,而是满意或适宜,并且是生产与与满意并重,或利润与人的满意并重,不存在先后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现代企业这个复杂的经济组织系统的驾驭;“德鲁克式”现象的把握的相对性,两种结果都归结到人上,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自适应系统都是由人创造的。由优秀的人带动而建立的,这种结果具有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李兴山刘潮主编:西方管理理论的生产与发展.现代出版社,1999,11
[2]刘海藩刘潮主编: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出版社,1997,7
[3]胡希宁编著: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修订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12
[4](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1—3卷).商务印书馆,1996
[5]付家骥等主编: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
[6]杨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
[7](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出版社,1992
[8](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伍伯麟主编:中国企业集团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0](日)奥村宏: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11]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创新指标 篇2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定量评价模型及应用作了介绍与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模型的要件与内涵,其次具体讨论了应用该评价模型如何评价地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特征.
作 者:叶明 李君亮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科技经济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科学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年,卷(期):200119(6)分类号:F224.0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 定量评价
创新指标 篇3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文化的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40-01
一、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状况
自199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扩招以来,招生规模从1999年的9.2万人激增到2009年的47.5万人,11年间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幅高达34.8%。2然而,與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增长相比,高校的导师数量、学校硬件设施的增长却远远没有跟上研究生招生的增长速度。高校为培养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所做的各种准备相当不足,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突出的表现是,研究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随着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和社会开始对这种状况提出质疑。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研究生创新教育
20世纪90年代,人们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新概念,并且认为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越来越依赖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代研究生是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预备队,是参与国家未来建设的有生力量。他们的创造力直接决定所在国家的可能竞争力。高校作为研究生成长的摇篮,必然要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教育的核心转向了培养创新人才,并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些学者、专业人员、教育研究者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层面上的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仍旧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对“何谓研究生创新能力”、“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想要从全国范围内普遍的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定量的“价值判断”。鉴于此,加快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指标体系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创新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并且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指标体系,使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客观化、规范化,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具有开创性、富有特色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因此,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状况的各项因素,根据帕森斯AGIL模型科学合理地从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制度安排、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维分析、综合评价,力求为高校客观评价和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和借鉴,为学校评价自身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提供指标体系,进而促进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
三、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诉求和核心。激发和培养研究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研究生自身禀赋和培养环境的耦合,要使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必须通过理论来把握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将这些因素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分析,最后从中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体系是由行政管理人员、导师和研究生3个创新主体构成的行动系统。在结构功能理论的视野下,要使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结构性、整合性、稳定性和传承性,就必须满足这个行动系统存在的四个必要功能条件,即适应功能、目标获取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持功能。
首先,在适应功能(Adaptation)方面,经济子系统执行着社会系统中的适应功能,适应功能的最终目的在于拥有足够的生存资源。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经济系统表现为有关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资源配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投入各种所需资源,包括知识、图书、培养经费等。这些创新资源要进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体系当中,就必须使作为创新主体的行动者通过建立互动关系,创造所需资源,并将资源引入行动系统,并在其他子系统的影响下合理配置。
其次,在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方面,政治子系统执行着社会系统中的目标获取功能,旨在调动资源达到目标,表现为权力。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政治系统表现为管理体制。创新主体在经济子系统中都分配到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成为创新主体实现其目标的交换权力。政治子系统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使得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充分沟通和交流,以实现互惠交换,以便在整合行动资源上达成共识,建立整个行动系统的目标。
再次,在整合功能(Integration)方面,社会子系统是执行整合功能的,旨在把各部分协调成一个功能总体。社会子系统实现整合的两种主要机制,包括社会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当两种创新主体相遇时,他们的价值观、行动手段和目标受到外在资源配置和权力的制约,并在互动中不断地调整,逐渐产生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形成规范化的地位-角色组织规范。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设计的各种关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制度都是这些组织规范的典型例子。
最后,在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方面,文化子系统承担模式维持功能的功能。共享的价值观是决定行动规范和制度化的决定性因素。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模式维持系统表现为创新文化。要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传承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的系统,必须使拥有不同资源和权力的创新主体在创新理念上保持和谐一致和统一认识。要使文化子系统良好运行,需要借助一些“文化符号”和“共同意义”,使“创新”内化到创新主体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创新的集体情感和集体责任感。
nlc202309030540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之创新文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创新文化的指标框架
英国女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认为, 社会制度是建立在约定俗成的共享思维与共享观念上。绝不可低估文化的符号力量。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作为一个体系,一般包括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制度与规范、创新的文化环境等等,其中,创新价值观是创新文化的核心。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创新文化,即创新价值观,包括了创新制度中的价值导向,创新培养的仪式。
“创新”培养作为创新主体的一种行为规范,是需要通过制度来进行引导和保障的。制度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民主管理意识,制度评价标准和激励导向。高校民主管理的意识,是建立在对高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学术管理主要是包括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学科规划、学术评价。学校行政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人、财、物、事、信息及相互关系等的协调与运作,是实现对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教授除了教学育人和研究学问之外,还有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权力。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案例均表明,教授对大学管理的充分参与权和决策权是一所大学进步的重要源泉。对创新进行激励的制度确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一些高校对申请正教授的要求是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少字以上的论文若干篇,出版著作几部,参加、主持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课题几次等,而教学方面的要求则相当宽泛,多是上满一定的课时即可,至多要求获得过某级别的教学奖。高校在科研和教学关系问题上这种“一边倒”的倾向明显反映了我国高校尤其一些研究型高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重科研,轻教学。这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这是科研和教学的性质不同的结果。科活动与教学活动相比具有高产性、直观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的模糊。国外对大学科研和教学关系的研究表明,科研也可能妨碍、干扰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教学效果的改进。因此,要建立科學的评价指标,才能保证制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作用。其次,制度要有激励制度。缺乏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激励,研究生导师自身就缺乏创新的动力,更不可能将创新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和目的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因此,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中要包含一定的激励机制。
由此可知,创新文化二级假设之一:高校创新制度中的价值导向越以激励和尊重研究生创新,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况越好。
仪式是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表现形式。如一场针对杰出创新行为的颁奖典礼是研究型大学鼓励创新价值的映证。仪式是一所学校创新传统的延续,它赋予传统以一定的意义,每年定期举行的集会典礼不仅为组织成员提供了行动的指南,也是对群体角色与意识形态的阐述。只有当高校重视研究生创新,并将其作为一种仪式延续下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才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因此,创新文化二级假设之二:高校越有仪式激励和尊重研究生创新,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越好。
因此,创新文化方面的指标框架如图所示:
表5-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的创新文化方面的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创新文化
创新制度中的价值导向
民主管理的意识
评价标准
激励导向
创新培养的仪式
创新报告会
创新奖励会
(二)创新文化的指标定义和解释
本部分的三级指标共有5个指标组成,即民主管理的意识、评价标准、激励导向、创新报告会、创新奖励会。
1.民主管理的意识,主要是指高校行政管理要在管理中充分听取教授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协商对话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一个高校管理者的民主意识越强烈,高校的文化越具有规范性和传承性。
2.评价标准,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对不同的岗位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应强调过程考核,对科研考核应注重研究结果,强调创新。对基础研究,强调论文发表刊物及引用率。对周期长、工作量大、回报率低但又具有前瞻性的或有意义的影响深远的研究给以支持,特别是重大成果给以重奖,这既是一种对先前学术研究的补偿,同时又能体现一种鲜明的价值导向。
3.激励导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研究生将“创新”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导师将其作为培养人才的导向。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创新型”导师和研究生以奖励。
4.创新报告会,这是对每个参加创新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共同进步的重要环节。定期开设报告会,有导师参与,指导学生的阶段性进展,有利于学生创新。
5.创新奖励会,这不仅是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奖励,以鼓励学生继续创新,对没有创新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可以根据创新成果的大小进行不同层次的奖励。主要可以有开会表扬,颁发证书,金钱奖励,提供项目机会等奖励形式。
参考文献:
[1]杨军诚、龙建成、陈峰:《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江苏高教》2000年第3期。
[2]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文汇出版社,2003年。
[3]叶平:《“创新教育”解析》,《教育研究》1999年第12期。
[4]赵卿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5期。
项目基金:本文为2014年湖北省软科学项目(2014BDH116)、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5G021)、2015年中国物流学会与教育部教指委项目(JZW2015072)、2015年中国物流学会(面上课题)研究项目(2015CSLKT3-069)、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项目(W20150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教育创新项目(2015JG0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项目(2015Y0501)成果。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篇4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技术和产品的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开发所需时间的不断缩短, 任何企业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在经营战略、技术、管理、产品、组织等方面创新, 即使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也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已经取得的优势, 从而停滞不前, 甚至惨遭失败。可以说,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创新能力制约着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大潮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仅仅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已很难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准确的判断。因此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如何设置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以下探讨。
一、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的必要性
1.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自身管理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弱是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管理者找出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准确地预测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都必须依靠功能齐全、高效快捷、基于事实型数据、开放性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系统。通过建立综合、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和评价, 管理人员才能正确地作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规划。
2.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的信息披露是公众的需要。
众所周知, 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的业绩和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全面的分析。建立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是投资者作出理性决策的必要前提。建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源平台, 促进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和公开化, 实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国家给予企业优惠的需要。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要求,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建立一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合理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企业,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几年来, 对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 扩大内需,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指标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 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符合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符合自身的优势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 重点性原则。
在全面性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选择关键重点要素指标, 作为评价的重点,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 以做到客观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
3. 可行性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 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 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 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 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 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 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 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 以简化指标体系, 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4. 可比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可比性, 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既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的横向比较, 也要考虑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纵向比较, 通过比较, 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5. 简明性原则。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涉及面很广,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因此必须从多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与此同时, 也要考虑到各指标含义的高度概括性和准确性, 做到简明、精练、实用。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实践活动的高度统一体, 是从技术开发到最终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总和。因此要对企业创新活动状况和创新能力强弱进行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必须要对构成企业创新能力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把企业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支撑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收集难度、指标体系繁杂程度等因素并经过相关分析剔出冗余因素, 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 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如表所示。
四、应用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始终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过程的活动, 在对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中, 还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 注意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创新指标 篇5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
为了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落后地区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提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并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作出评估,以期为西部地区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管理提供参考.
作 者:唐福国 陈光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刊 名:研究与发展管理 PKU CSSCI英文刊名:R & D MANAGEMENT年,卷(期):200113(5)分类号:F204关键词:区域 技术 创新能力
创新指标 篇6
[关键词] 绿色创新机械精度设计疲劳极限指标
一、机械绿色创新的认识,绿色创新是一种现代技术创新的新理念,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高质量生存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技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机械绿色创新,是在传统机械设计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创新和设计,它综合考虑了制造业对资源效率的合理利用,节约成本,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机械绿色创新能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它是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创新工程,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技术,使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机械绿色创新作为一种新的集约创新模式,已成为现代包装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绿色创新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绿色管理模式的组建
1.机械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式。由技术供给激励、结构激励和环境激励组成的组合激励工具对技术创新协同发挥作用。由于技术创新与其选择环境的改进密切相关,因此,对不同层次的绿色技术创新,其激励机制也有所侧重,需要考虑激励:工具之间的匹配与协同、不同技术层次对技术选择环境的适应性、激励对象的行为特征等。
2.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及评价。审计指标和评价为机械绿色创新管理提供了一个定量化的工具。可以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与环境绩效四个方面进行审计。创新投入可以包括人员,预算资金,其中资金包括材料、设备、场地等,努力协调人员和资金两方面的平衡,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创新绩效是对产品的综合评定,体现了设计的效果。环境绩效主要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机械绿色创新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内容:
(1)技术评价:工作性能指标、可靠性、使用维护性、技术上的先进性。
(2)经济评价:成本、利润、投资回收期等
(3)社会评价:方案实施的社会影响、市场效应、节能、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可持续发展等。
3.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是以传统的供应链为基础,并结合制造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的应用技术,其目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成本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绿色供应链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可降低制造成本,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绿色化设计
1.组合创新法:组合创新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功能元素合并,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方法。机械绿色创新设计是将绿色环保技术或原理应用到机械设计中,利用组合法创新的绿色产品有很多,如在饮水机上加入过滤网,还有高温蒸汽清洗机等。
2.针对法:顾名思义是对专门用途的机械进行设汁的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应用效率高,但应用方向单一。机械绿色创新是针对绿色方面的创新设计,如节能、环境保护等。城市中的垃圾乍、洒水车的设计都体现出针对法的特点。
3.缺点列举法:任何事物总有缺点,而人们总是期望事物能至善至美。也正是由于这种客观矛盾的存在,才使缺点列举法得以运用。在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短缺的今天,产品的环保性、可回收性、分解能力等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产品在自身的大耗能、易污染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
(三)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的重要环节就是绿色工艺,绿色工艺又与清洁生产密不可分。清洁生产要求对产品及其工艺不断实施综合的预防性措施和实时监控措施,其实现途径包括清洁材料、清洁程序、监控设备和后期回收处理。绿色工艺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环境影响。它要求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削减或消除危险废物,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减少对操作者的健康威胁,并能生产出安全的与环境兼容的产品。机械创新中的绿色制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占考虑:
1.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提供工作者有利的生产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明确标识出危险区范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确立绿色供应方案。重点搞好绿色采购,包括绿色材料、绿色清洗工具、垃圾管理设备的供应,还有运输损耗控制,材料循环再利用等。
3.重组物流业务,合理调配并优化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
4.按设计要求确定绿色工艺,重点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尘埃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治理噪声和防止辐射。
5.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对易燃和带有腐蚀性气体、液体的车间,及时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发出警报,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6.合理有效回收、处理垃圾和废品。建立地区性的回收处理工厂,提高回收利用率,综合处理废弃物,有害物质要经专门工艺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7、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减少废弃物。如无切屑加工技术、干式加工技术等。
8.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进行绿色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信息交流,积极推进环境保护活动,共同促进环境保护。
三、对加速机械绿色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转变生产经营理念与方式。
(二)企业建立绿色管理机制,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
(三)加大对机械绿色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学习。
(四)借鉴外国先进环保技术,充实我国目前的创新方法和理论。
四、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指标的设计准则
机械精度设计是充分运用工程图学、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及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应用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为一体的综合性、制造、检测的全过程;掌握尺寸误差、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掌握尺寸误差、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掌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及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疲劳极限是一个极易受外界条件和内部组织影响的参数。归纳起来,影响疲劳抗力的因素有四大类:
1、零件本身外形因素: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状态等;
2、制造工艺因素:铸、锻、焊、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3、使用条件:应力类型及大小、频率范围、环境条件、使用介质等;
4、材料本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纤维方向、夹杂物、偏析等。
在机械设计中,对于前三种影响因素已做了相应考虑,而材料本质方面的影响考虑甚少。但实际零件在股役过程中由于材料内部的各种微观缺陷(比如淬火裂纹、焊接裂纹、偏析、熔渣、各种铸造缺陷等)造成突然疲劳断裂的事故屡见不鲜。但由于材料内部组织的复杂多变,不易控制,对疲劳抗力的影响无规律可循,给我们的设计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寻求一种极有较广的适应性,又能充分考虑设计得的设计环境,而且便于操作的设计方法,非常必要。
五、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指标的策略
现在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方法有以下几种: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应力场强法、疲劳可靠性设计及损伤容限设计等。
(一)名义应力法
名义应力时最早形成的抗疲劳设计方法,它以材料或零件的S-N曲线为基础,对照试件或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的应力集中系数和名义应力,结合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校核疲劳强度或计算疲劳寿命。名义应力法的基本假设:对于相同材料制成的任意构件,只要应力集中系数相同,载荷谱相同,则它们的寿命相同。
其设计思路是:从材料的S-N曲线出发,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得出零构件的S-N曲线,并根据零构件的S-N曲线进行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设计。
(二)局部应力应变法
局部应力变法结合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或其他计算方法,将构件上的名义应力谱转换成危险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谱,然后根据危险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历程计算帮助。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基本假设是:若同种材料制成的构件的危险部位的最大应力应变历程与一个光滑试件的应力应变里程相同,则它们的疲劳寿命相同。
(三)应力场强法
应力场强法基于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缺口件的应力场强度历程,然后根据材料的S-N曲线或ε-N,结合疲劳强度累积损伤理论,计算缺口件的疲劳寿命。应力场强法的基本假设:若缺口根部的应力场强主的历程与光滑试件的应力场强度的历程相同,则两者具有相同的寿命,结合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估算缺口件的疲劳寿命。
(四)损伤容限设计
这种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方法是破损—安全设计准则的体现和改进。它假定零构件内存在有初始裂纹,而应用断裂力学方法估算其剩余寿命,并通过试验来校验,确保在使用期(或检修期)内裂纹不致扩展到引起破坏的程度,从而使有裂纹的零部件在其使用期内能够安全使用。它适用于裂纹扩展缓慢而断裂韧度高的材料。
(五)疲劳可靠性设计
疲劳可靠性设计是根据零部件的工作应力与疲劳强度相联系的统计方法而进行的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方法,是概率统计方法与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设计的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也称为概率疲劳设计。
创新指标 篇7
建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指标。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多个能力要素, 并对这些能力要素作进一步的分解, 从而给出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高建、傅家骥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产出能力分别进行评价。王昌林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力评价的四个指标, 即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环境;而李荣平则从创新资源水平、创新技术能力、成果转化扩散能力、经济实力基础和竞争力六个方面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魏江、许庆瑞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资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价;陈劲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战略创新能力、信息资源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基础能力、智力资源能力综合评价。在对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评估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践, 官建成等人提出了7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 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共7类。我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公布的《中国企业自主能力分析报告》中提出了四个一级指标, 即一是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 包括企业工程技术售货员数、企业工业增加值和经济资源存量, 二是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 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和试验R&D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比重等项, 三是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 四是技术创新环境指标, 包括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的比重等项。我国国家统计统计局近年来一直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六项指标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指标, 以此来反映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但大多是局限在一个层面上。如仅以R&D的投入等来反映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是不全的, 它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出状况、技术创新的效益和商业化的程度。专利数也不能完整地反映技术创新活动, 也不能反映企业技术先进性。
二、企业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
企业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般来说, 企业进行创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1. 创新能力
从国内外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 创新管理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决断水平、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包括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研究开发人员比率和员工培训教育费用比率三个方面。
2. 创新制度
创新制度是企业适应创新的要求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激励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契约关系的调整和改革, 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化的动力和机制。
3. 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为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念和动力。这种文化强调对传统知识和方法的弃, 是企业组织成员形成的追求创新的群体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4. 知识积累
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 从集体对解决复杂问题的共同努力中产生的知识, 储存于组织的惯例和运行程序中, 成为组织能力的载体。这种长期积累的知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起支撑性的作用。
5. 创新资金的来源和良好的融资渠道
充足的自主创新资金, 是企业界获得技术资源的经济保证。企业要进行创新, 必然要支付一定的代价。因此, 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资金和良好的融资渠道, 以保证企业创新顺利进行。
6. 企业创新团队的组建
企业创新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作为支撑。创新过程中任何技术和技术要素都是通过技术人才创造出来的, 企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 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 它还需要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将其市场化、商业化。
7. 企业创新机构的建设
有效的技术创新机构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各种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机构, 现代化的实验室是知识转化成技术的重要保证。因此, 企业必须重视创新机构的建设。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对企业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理论和层次权重分析理论是考核和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的模型与步骤
1. 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 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因素, 对其所作出的综合评判, 其着眼点是各个相关因素
应用这一方法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应把握两个方面:
(1) 建立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则应对指标进行层次、类别的划分, 用多极综合评判加以解决。
(2) 确定相应的权重
目前情况下, 在许多经济活动的评价中, 通常是凭经验给出相应的权重。不可否认,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实际情况, 评价结果可能“失真”。为此, 在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研究的过程中, 要想克服上述不足, 应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相应的权重。
2. 层次分析法理论与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 (Satty) 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它是对方案的多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的一种层次化、结构化决策方法,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 把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划分为多层次单目标的两两对比, 再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四、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
所谓创新过程是指创新发生、发展和检验的辩证运动过程, 包括选择科学的创新方向, 确立科学的创新目标、执行科学的创新蓝图, 进行创新成果的评审与检验, 推广和应用创新成果, 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创新成果的内容和形式, 推动创新深化发展。企业创新过程分为信息收集阶段、决策阶段、资源投入阶段和研究与实施阶段。
1. 信息收集阶段
企业进行创新要充分利用情报的作用, 加大技术信息搜索和查询力度, 充分掌握信息资源, 避免重复研究和开发, 缩短创新时间, 加快创新进程。其主要衡量指标有: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信息管理能力。
2. 决策阶段
创新决策涉及众多因素, 其中决策主体是进行创新决策的能动要素, 他既是创新决策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创新决策方案的决断者和创新决策实施的推动者。因而, 企业的创新决策能力更多地表现在创新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上, 其衡量指标包括决策者知识能力和性格特征。知识能力主要指决策者的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掌握程度和企业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性格特征主要指决策者的首创精神、成功欲望、征服意志、冒险精神和洞察机会的能力。
3. 投入阶段
在资源投入阶段包括内部资源投入和外部资源投入。其包括内部资源投入指标, 即R&D投入、非R&D投入、技术开发在职人员比率、文化程度高低状况。外部资源投入指标, 即外部技术力量的关注、与外部技术力量的合作程度。
4. 研究开发阶段
研究开发阶段是创新流程的关键, 涉及的衡量指标也较多。其中主要包括R&D项目的计划与管理、研究开发团队的组建及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其主要包括对各个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项目计划、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阶段标准、定期评价项目进展及强有力的项目经理等指标的评价。对研发团队的评价主要包括团队的能级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强有力技术带头人等指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R&D部门与营销部门的良好交流、在R&D时考虑可制造性、R&D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良好合作等。
5.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创新流程的核心, 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表现为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其中制造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制造部门与创新的程度、生产设备水平、工人技术水平、质量与成本控制。对市场研究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市场研究能力、营销水平、销售网络、销售网络及售后服务。对创新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创新战略制定、激励机制和界面管理。
五、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对企业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理论和层次权重分析理论是考核和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专家咨询、电话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 通过对创新过程各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上七个方面的能力要素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然后根据上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创新能力作出测度。设企业创新能力各要素权重分别为:Ri (i=1, 2, 3, 4, 5, 6, 7) , 且设各要素的具体评价指
标的权重为
评价指标测度的模糊表达式为:
根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对应上式的5个模糊数, 我们给每一个指标C i j设计了五个等级的测度标准:即弱、一般、较强、强和很强。由此可以得到企业创新能力各要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数集I:
或:
注:各公式中的..
参考文献
[1]张倩男赵玉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 2007年4月, 第26卷, 第4期, 总第162期:P21-26
[2]贾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优化.经济管理, 2006.19, P18-20
创新指标 篇8
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管理不断创新的历史。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实践创新、理念创新和效益创新, 而效益创新是管理创新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管理创新的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新知识的创造, 以此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新知识创造是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必须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成功的转换, 使知识在组织内部加以扩大, 促成创新。
2.管理创新评价的内涵
综合上述对管理创新的诠释, 我们认为, 从动态的视角来看, 管理, 实际上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 将理念付诸于实践, 并从中获得一定效益的过程。因此, 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理念、实践到效益的创新。对管理创新的评价, 应该从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效益创新三个方面入手。其中, 效益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级指标, 其二级指标应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个指标。
效益创新
1.社会效益
社会效应产生于企业文化建设, 而企业的文化决定理念, 理念决定战略, 战略决定制度, 制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效果, 效果又影响文化。可见, 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都会体现文化的痕迹, 如企业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品牌、商标、营销、战略规划、投资与建设、教育与培训、制度、激励与约束等, 都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建设的, 同时, 其建设效果也反过来影响文化。如果企业内部的文化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 就必然对决策者是一种监督效应。企业文化的影响, 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上, 也体现在企业文化的社会效应上。
(1) 企业文化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变化, 引起了道德结构的变化, 道德失范与道德分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首先是道德失范, 统一性的道德共识受到了挑战, 价值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们认同某一事物的观念与标准已经多元化, 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对分离, 私人生活的道德自由受到了社会承认;其次是道德分化, 在不同领域遵循不同的道德标准, 如政治领域要求公正, 经济领域要求效率和公平, 文化领域要求自由和个性。企业文化孕育的内涵是, 对个人是公德, 对社会是私德, 每个员工既是个体, 又与社会交往, 有一个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 能够促进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
(2) 企业文化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性内涵, 诚信能够大大降低社会交易费用。当社会诚信减少时, 个体与个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防范与戒备程度增加, 各种索赔、诉讼、仲裁事件增多, 社会交易费用提高, 交易数量与质量减少, 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网络经济时代, 交往已经走向国际化, 企业以诚信为本质, 对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 企业文化的运作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人们所说的关系, 各种关系通过节点与构成节点的关联, 形成了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指组织拥有的社会关系;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指整合社会拥有的社会关系。企业文化的运作是中观层次的社会关系, 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有利于企业拥有顾客群体良好的信任度和美誉度, 也有利于其他社会资本的积累。
(4) 企业文化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的团队, 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员工的责任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员工对企业所拥有的责任感, 二是员工对企业所拥有的责任感的延伸, 扩散到员工对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因此, 企业文化能够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5) 企业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内涵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文化创新等构成的, 其中, 对企业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是精神文化, 因为文化归根结底是精神领域的范畴。当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 人们更多地是追求精神文明。因此, 企业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面貌的重建就是人文精神的重建。
综上所述, 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出发, 社会效益创新的下位指标及其评价标准为:企业文化是否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是否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是否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是否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以及是否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效益
(1) 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微观经济学认为: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同时生产、销售多种产品时, 比之单独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的专业企业的总费用更低或产出更多 (各个企业的投入相等) 。范围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多个业务共享企业资源。由于特定投入都有一定的最少规模, 而这种投入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可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 就能使这种投入的成本在不同产品中分摊, 于是使单位成本降低, 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存在基于两种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前者可用于共同的生产, 后者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不同产品或业务之间转移, 即有形资源的成本将在更大范围内分摊, 而无形资源则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经济效应。
(2) 共生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是根据生物界“共生现象”的原理提出的经济范畴。所谓“共生现象”, 是指在自然环境中, 两种物体由于不能单独生存而依附在一起, 相互予取, 共存共生。经济共生是通过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实现的。
(3) 网络经济效应。传统经济学对企业扩张效应的分析, 主要集中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范畴内。事实上在企业扩张过程中, 随着经营领域、组织机构的扩大, 还存在另外一种经济效应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经济效应就是网络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本质区别在于二者的来源不同。规模经济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 凡是产出的增长比例大于投入的增长比例, 或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下降, 都可以视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而网络经济效应的产生不能从投入与产出或投入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来衡量, 而只能从企业所特有的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理解。如果投入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结构, 即使再多的投入也不会产生网络经济效应。所以, 从本质上看, 规模经济是一种数量效应, 它主要取决于投入和产出的数量;而网络经济效应是一种结构效应, 它虽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投入作为网络结构的形成基础, 但其结构效应绝非来自于单纯的投入数量, 而是由网络这种特殊的结构形成的。
(4) 内部优势效应。企业从单一化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 在资源配置、资本筹措、人员调整等方面多了许多内部化运作渠道。相对而言, 减少了对外部一些依赖, 具有较强的内部配置效应。主要体现在:要素交易内部化;资金筹措内部化和人员配置内部化。
(5) 品牌合作效应。企业通过多元化战略可以扩大已有的企业品牌优势, 增加市场影响力, 从整体上减少宣传维护费用。当企业产品组合比较宽, 又采用同一商标策略时, 由于众多的产品线使用同一品牌, 就会在市场上造成一种声势, 给消费者以深刻印象。企业品牌合作的经济效应, 是指企业由于合作所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增加。品牌合作能带来经济效益, 使得企业有品牌合作的动机, 经济效应是导致企业进行品牌合作的根本原因。企业品牌合作追求的是品牌资源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 达到1+l>2的效果。品牌合作的经济效应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知识经济效应。
(6) 协同效应。崔茜认为, 多元化战略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协同效应。一是销售协同效应, 即多元化战略的施行, 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营销网络, 降低企业市场活动成本, 产生销售协同效应;二是生产协同效应, 即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 提高人员和设备利用率, 同时, 通过批量采购等一系列集团化行为, 降低生产采购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三是管理协同效应, 即多元化经营能够整合经营管理职能, 扩大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 降低单位产品管理费用, 提高管理效率, 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四是资本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 经济效应创新的下位指标为: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内部优势效应、品牌效应、协同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产生了范围经济效应, 程度有多大。共生经济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与其他企业通过联盟产生了共生经济效应, 程度有多大。网络经济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产生了网络经济效应, 程度有多大。内部优势效应的评价标准是:内部资源配置是否实现了最优, 利于行动实施。品牌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具有品牌优势, 是否具有品牌合作, 程度有多大。协同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具有销售协同效应、生产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资本协同效应, 并且程度有多大。
效益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前文的分析, 从动态的视角来看, 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理念、实践到效益的创新。对管理创新的评价, 可设管理创新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为理念创新指标、实践创新指标和效益创新指标。其中, 效益创新的二级指标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个个指标。
在效益创新的一级指标下, 社会效益的三级指标为:企业文化是否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企业文化是否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企业文化的运作是否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企业文化是否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企业文化是否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发挥重要作用。
在效益创新一级指标下, 经济效益的三级指标为: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内部优势效应、品牌效应、协同效应。
按照上述分析, 效益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其评价标准见下表:
摘要:本文从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理念、实践到效益的角度, 对管理创新进行评价。将效益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级指标, 在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后, 最终构建了管理效益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管理创新,效益创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崔茜.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效应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东岳论丛, 2008 (5) .
[2]陈新跃.现代企业集团结构复杂性及其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3]李永锋.企业品牌合作与经济效应.企业经济, 2008 (3) .
[4]崔茜.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效应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东岳论丛, 2008 (5) .
陇东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篇9
1建立陇东城市创新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作理论探讨而是为了用于评价。没有实用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没有完成的研究成果,难以量化的指标和难以收集到充分资料的指标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为使评价指标更具实用价值,应坚持以下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这是设计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要保证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首先要明确建立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就是依据创新理论、城市管理、社会和经济发展变革理论等,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活动规律正确认识,其基本工具是统计学理论和方法。 由此也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跨学科的工作。
1.2目的性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要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城市发展指导方针,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城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辐射能力和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通过指标体系的应用能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促使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使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本能。
1.3导向性原则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将向人们展示城市的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等方面的具体标准,起着一种导向性的作用,并能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程度、所处阶段与别人的差距等状况,以及未来的目标,使城市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它有助于人们将认识与决策建立在实证而非纯粹思辨的基础之上。
1.4典型性原则
体现创新型城市要素的相关数据纷繁复杂,有的只反映了个别的、次要的、分散的现象,有的只说明了某一短暂时刻的状态,这些并不具备全面性、代表性的统计数据就难以作为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相关指标反映的应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最为关键、最为典型的数据。因此,只有那些能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活动的内在规律有所解释和说明的统计数据才能上升到指标的层次。
1.5系统性原则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涉及因素多、分布广、关系复杂,因此,作为一种体系用来测度创新型城市建设应按系统论观点,把相关系统发展纳入整体,处理好部分与整体、具体行动和系统目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但应从各层次、各角度反映城市的特征和状况,而且还要体现城市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动态,为探索和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活动的内在规律提供新的数据和方法,最终为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目的服务。
1.6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首先是指研究结果必须以简明易懂而又清晰明确的方式进行表达,才可能更多地为决策者所理解、接受和使用;其次是指测度指标体系本身所需要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能是易获得的、简洁的;最后是指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测度评价后能获得进一步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提示,能预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潜力。因此,对指标就提出了“目”的覆盖性和“纲”的概括性相结合,宏观方向性与微观操作性相结合等要求。
1.7动态性原则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有时空变化的动态复杂系统,它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某个时期反映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的核心要素,在另一个时期可能会降为次要因素,甚至可以忽略。因此,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反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而且能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即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应是滚动发展的。
实际上,上述原则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这些原则具体构建的指标体系必然会有指标的重叠情况,因此必须要考虑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如:格兰姆 - 施密特正交化方法)等思路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得建立的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更加科学。
2陇东城市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
陇东地区包括庆阳和平凉两个地级市,处于西北地区东部, 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这里科技研发能力落后,两市仅有一所本科院校,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所以,在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方面, 应紧密结合当城市创新实际水平,科学选取指标内容。
2.1指标体系设计
创新指标体系设计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可分解为一定的具体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五个方面,二级指标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如表1所示。
2.2指标体系说明
2.2.1知识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指标由知识创造主体和知识创造投入2个二级指标来表示。2个二级指标以7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2.2.2管理与制度创新
管理与制度创新包括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2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
2.2.3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3个二级指标, 3个二级指标包括12个三级指标。服务创新能力反映出一个城市迎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可持续的基本条件。
2.2.4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包括品牌创新和知识积累2个二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共包括5个三级指标。
2.2.5产业创新
创新环境包括3个二级指标:技术产出与转化能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11个三级指标。产业创新能力主要反映城市产业创新竞争能力和产业发展的潜力。
3陇东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根据各指标对于城市创新的影响程度,对城市创新的5项能力和其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见表2),能得出研究目标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和创新各分项能力。我们研究的目标为平凉和庆阳,为了研究方便,在这里选取了区域内的榆林、延安和天水作为参照城市。
3.1陇东城市创新能力情况
按照权数,将数据带入计算,庆阳和平凉创新综合指数和各分项情况如表3。
3.2陇东城市创新而情况述评
创新指标 篇10
一、创新能力范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A.Schumpter) 于1912年最早提出创新理论, 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的新的组合。也就是说,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 以获取潜在利润。从那时起, 技术创新就一直是中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对于创新能力, Manu Parashar认为是“持续提出能带给企业短期和长期利润的新想法的能力”。有三种能力作为形成创新能力的支柱, 即知识能力、态度能力和创造能力 (见图1所示) 。
Romijn和Albaladejo提出了如下模型 (见图2所示) , 顶上的椭圆代表创新能力, 左右矩形代表各种输入。
参考Egbetokun等的研究, 并结合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研究的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系统, 他们将影响组织的创新能力分成5个关键方面:Leadership、Opportunistic Behavior、Culture & Cultural Change、Individual & Organizational Learning、Networking & Relationship Building。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因素首先应包括企业主和企业职工通过已往经验带给企业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应储存足够的技术人力资源尤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以消化和吸收新的技术, 并进行修改、创造和传递新的技术信息, 企业可以进一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内部职工培训以加强他们的人力资源。另一个主要内部活动是通过参与研发的实践学习,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OECD指出创新能力还应包括: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联接 (Linkages) 、信息与通讯技术 (ICT) 的结合与使用。
二、创新管理过程
John Tidd等认为, 组织的创新管理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 创新信息搜集:潜在的创新信息来源包括各种新的需求、其他研究活动带来的新的机会、新的立法带来的压力、竞争对手的行为模式变化。 (2) 评估潜在创新信息, 并作出战略选择, 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思想投入资源进行开发。 (3) 投入资源对项目进行开发。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研发或技术转移获取所需技术。 (4) 创新实践并最终推出产品。产品的最终商业化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内实现:推向外部市场和应用于组织内部。
由此可见, 企业或组织的创新能力应反映在这几个环节的能力方面, 这与温瑞珺等的分析相吻合。他们从创新过程模型来把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需求识别、产品构思、研究开发、原型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六个阶段。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则从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
三、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构建原则
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量化是建立评价模型的基础, 也是决定评价结果优劣的关键一步。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好坏, 同时关系到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体现制造企业的内涵:李廉水和杜占元指出, 新型制造业的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以人为本;二是科技创新;三是环境友好;四是面向未来。因此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应很好地结合制造企业的特点, 并且体现出这些内涵。
2.科学性原则:为了能反映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规律, 指标选择要有代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应尽量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以方便在建立评价模型时能得到直接的结果。当然影响创新能力存在很多软因素, 因此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采用Likert方法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量化。
4.可比性原则:构建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应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对比、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 另外应尽量屏蔽不同类型制造企业之间的差别。
(二) 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通过对以上参考文献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 结合企业的创新管理过程、制造企业的特点、影响创新能力的本质因素, 可以分析得出评价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
(三) 指标说明
指标体系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衡量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 即目前已有的创新实力和潜在的创新能力, 包括市场分析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销售能力, 以及信息获取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下面对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分析, 确定其取值方法:
1.内部技术投入:包括两个方面即研发的投入与培训的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职工总数;研发资金=总的研发资金;人均研发资金=单位职工的研发资金投入;培训投入=用于培训的资金投入;培训人数=接受培训的职工人数;接受培训人数所占比重=培训人数/职工总数;平均职工培训投入=培训投入/职工总数;创新强度=培训费用/总的年销售额。
2.人力资源:包括专业资源、教育背景、工作年限。主要统计各类人员在企业中所占比例。在作为评价模型的输入时, 将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 取反映人力资源在创新能力作用的主要指标。
3.信息获取:主要包括企业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合作、市场分析研究以及ICT应用情况。信息获取来源是指包括客户企业、供应商、顾客、企业内部、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刊物/出版媒体、教育/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交易会/展览会、政府部门获取的信息来源涵盖数目;信息类型是指包括: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生产过程信息、质量信息的数量;市场研究费用投入强度=市场研究投入费用/销售总收入;市场研究人员投入强度=市场研究人员/销售总人数;在ICT应用方面, 拥有个人电脑的职工数与连接Internet的职工数与职工总数的比得到相应的比例。
4.创新制造能力:设备先进水平程度=1×国际先进水平 (%) +0.8×国际一般水平 (%) +0.6×国内先进水平 (%) +0.4×国内一般水平 (%) +0.2×其他水平 (%) ;现代制造技术利用率=采用现代制造技术生产产品数/企业生产产品总数;劳动生产率=创新产品总值/工人人数。
5.产品销售能力:企业专职销售人员比例=专职销售人数/职工总数;营销投入强度=营销投入/产品销售收入。
6.创新管理:包括领导对创新的欲望程度, 职工参与创新的热情程度, 创新激励机制的健全程度, 组织管理有效程度, 管理角色是否根据技术与能力来承担。
(四) 对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本指标体系的分析是建立自动评价模型的基础, 在下一步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评价模型之前需进行特征的选择与确定特征取值。有些指标显然存在着相关性, 如人力资源部分涉及的几个指标。另外创新管理的描述采用了定性指标, 但考虑到作为模型的输入, 因此在取值时将采用Likert等级方法, 按照指标含义从1~5表示其强度。
四、结论
创新指标 篇11
摘要:随着科技部在全国推广TRIZ理论工作的不断深入,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科技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有关因素的系统分析,设计了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指标体系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广应用TRIZ理论及加强创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企业;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
一、引言
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有关企业应用自主创新进程和创新效果,本文将在影响企业创新效果有关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其应用策略,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推广TRIZ理论及创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反映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的因素分析
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是指企业通过应用TRIZ理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反映创新效果的因素较多。例如,有学者认为创新效果体现在直接经济效益的增长、市场销售能力的提高、产品制造能力的提高、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管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也有学者把反映创新效果的因素细化到产品创新率、创新产品的商业成功率、创新产品的销售率、创新工艺数、产品的创新频数等具体方面。根据TRIZ理论推广应用特点,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主要反映在创新的技术产出、创新的经济效益、研发能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
1,创新的技术产出,创新的技术产出是指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得到的技术性成果,它是企业创新系统运行的目标,其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企业创新系统运行的效果。是判定企业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企业创新的技术产出主要体现在专利增长、发明专利比例、新产品增长以及新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
(1)专利的增长。专利是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技术产出的主要成果,专利的增长可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率。专利增长率高说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量多或质量高,也反映出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促进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果专利增长率低,则说明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不理想,企业需要查明原因,加快专利产出。
(2)发明专利比例。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被法律授予发明创造的一项独占权。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相比,发明专利的创新性更高。更能体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发明专利比例越高,表示企业应用TRIZ理论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水平越高,相反,其创新成果水平较低。
(3)新产品的增长和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新产品增长率能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应用TRIZ理论带来的新产品数量增长情况,而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则可反映企业在新产品技术方面的进步情况。
2,创新的经济效益。创新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活动产生的创新成果商品化实现的经济效益。该因素反映出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对其经济效益增长的贡献。企业应用TRIZ理论进行自主创新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对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如果经济效益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应用先进的创新方法及管理理论方法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快企业创新进程:否则,将影响企业推广应用TRIZ理论的积极性。对于应用TRIZ理论的企业来说。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新产品利税的增长、新产品出口额的增长和新技术销售收入的增长等可较好地反映出其创新的经济效益实际变化情况。
3,研发能力,
(1)项目研发平均周期的缩短。它是从项目研发时间变化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研发能力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及时地取得技术创新成果,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而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高质量地取得创新成果。因此,考核创新效果。要关注企业项目的研发速度。
(2)项目研发成本的节约。它是表示企业应用TRIZ理论使其研发成本降低的水平,可反映其研发能力的变化情况。由于TRIZ理论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利用如太阳能、潮汐等理想资源解决创新问题,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因此,考察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也需要关注企业项目研发成本变化情况。
(3)R&D;人员人均专利的增长。它是从R&D;人员人均专利贡献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研发能力的高低,这是因为R&D;人员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执行者、TRIZ理论的推广者和使用者,其研发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研发能力。
4,创新潜力。
(1)R&D;资金的增长。由于R&D;资金是企业的重要创新资源,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需要一定的R&D;资金支持。而R&D;资金的投入增长情况,影响着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活动的深入程度。
(2)创新项目的增长。创新项目是企业取得创新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应用TRIZ理论创新项目数量多,创新潜力就大,可以说,创新项目的增加是决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之一。
(3)TRIZ专家数量的增长。在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参与创新的TRIZ专家数量是企业取得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TRIZ专家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潜力。
(4)对外科技合作水平。由于企业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应用TRIZ理论有助于向其创新系统输入更多的负熵流,降低系统的总熵值,使系统保持有序运行,从而产生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因此。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互补性优势创新资源,提升企业持续创新的潜力。
5,创新管理水平。
(1)企业创新理念的先进性。企业创新理念的先进程度决定着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为了充分地发挥TRIZ理论的功能和作用,企业需要拥有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创新理念,以指导企业科学地选择创新路径,合理运用创新方法,高水平地开展创新活动。
(2)创新模式的合理性。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模式合理性是指企业根据TRIZ理论的特点、适用条件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的创新模式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宜性。不同的创新模式适于不同的企业创新状态,根据TRIZ理论的应用要求,科学地设计或选择创新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
(3)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在企业创新系统中,有效的创新机制能够使各个子系统有序运行,调动系统所有的创新资源,围绕着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流程,积极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因此,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反映着企业创新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对企业而言,提高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4)信息采集与创新预测水平。建立在上百万份专利信息研究基础上的TRIZ理论是一种集成创新的成果,它揭示了技术发展规律和提出了技术创新预测方法。有助于企业提升信息采集特别是专利信息的采集水平和技术预测水平。
(5)专利战略管理水平。应用TRIZ理论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专利,而加强企业专利战略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而且更有助于TRIZ理论的应用和专利的开发。
三、应用TRl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从多视角和多层面逐步认识评价对象的过程,科学实用的指标体系是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基础。因此,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它是设计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评价结果正确合理的前提条件,它要求选择的评价指标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且表达准确、科学规范。能够揭示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的本质特征。
(2)系统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层次结构、相关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效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系统性。
、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应尽可能选择易获取、易统计的规范化的定量指标,对于重要的定性指标要定义准确,并确定指标定量化的标准与规范,便于推广与使用。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企业应用TRIZ理论效果评价涉及到众多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准确,应注重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采集和规范化处理的一致性。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根据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有关因素及其逻辑关系,遵循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四、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策略
1,指标的数据来源。在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涉及到两类不同的指标,其数据的来源也不同。一类指标数据需要从统计数据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后再经过计算或转换,如专利增长率、项目研发成本的节约额、TRIZ专家数量增长率等;另一类指标数据是需要调查访谈、考察企业创新管理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并由专家打分而获得,如创新理念的先进性、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创新模式的合理性等。
2,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在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到7个定性指标,对于它们的量化处理,可分别依据有关规则,按照“优秀、良好、中等、一般”4个等级,请有关专家进行综合打分。
3,指标体系的运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实际评价的需要,可利用粗糙集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除去冗余指标,确定属性核,以进一步收敛指标体系。并且,还可以利用粗糙集等方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根据评价需要,采取线性加权等评价方法,对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4,指标体系的优化。随着人们对TRIZ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应不断对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时更新与优化,选取最能够反映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的指标,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高其适用性。满足企业或政府相关部门推广应用TRIZ理论或制定管理决策的需要。
五、结论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篇12
一、创新及相关概念
(一) 创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最早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 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有的生产过程, 使生产技术体系发生变革。20世纪50年代,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 (Druck) 将创新引入管理领域, 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指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美国经济学家耐尔逊 (Nelson, 1977) 和温特 (Winter, 1982) 运用演化理论说明创新是一个学习、搜寻和 (社会) 选择的过程, 提出渐进创新呈现出明显的“自然轨道”。
(二)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社会经济系统, 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国家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英国卜迪夫大学的库克 (Philip Nicholas Cooke, 1996) 教授在弗里曼 (Freeman, 1987) 提出并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 对区域创新系统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创新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本文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现实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 是区域创新行为主体 (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中介组织等组织及个人) 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 区域创新能力
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形成共识,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概念。本文认为, 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 (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 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上, 运用政策、体制、法律的力量, 动员与组织区域的创新资源, 不断将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 协调与推动区域创新活动的能力。
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区域创新能力日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也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力的标志。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首先应该对地区的创新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在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之前, 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之举。
(一)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度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工具, 要使这种测度工具有效可信, 测评结果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与发展趋势, 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区域创新能力系统是由多个能力子系统综合集合成的, 各个能力子系统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 这就要求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足够的涵盖面, 能充分地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特征。同时评价体系不是简单的堆积, 为了清晰而便于评价, 应该按某些原则合理的将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等若干层次。
2.可操作性原则。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 数据资料尽可能通过查阅全国和城市统计年鉴和各种专业年鉴 (如城市统计年鉴、教育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等) 获得。或者是在现有资料上通过简单加工整理获得, 或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二是数据资料可量化, 定量指标数据要保证其真实、可靠和有效, 而定性指标和经验指标应尽量少用, 或尽量选取那些能通过专家间接赋值予以转化成定量数据的定性指标 (或等级) ;三是评价指标不能过多, 应尽可能简化。
3.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所评价对象的内涵与结构相符合, 能够真正的反映某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
4.可比性原则。必须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时间、地点和适用范围, 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 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区域 (或某一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 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时, 为了确保可比性, 评价指标尽量采用相对指标, 少用绝对指标。
(二)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 本人遵循以上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并考虑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构建出一套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如表1所示。部分指标解释说明如下:
1.在本文中将指标分为了两类: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 (如C8产学研合作水平和C14生产制造能力) , 我们通过专家评判法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2.C18所获国家创新基金是指获得的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
3.C1专利受理量包括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予量两部分。
4.C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所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指全部国有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含) 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
5.C6技术市场成交额。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数额。
6.C14生产制造能力。它是指研究开发成果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批量产品的能力。它包括,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装备的先进性;二是工人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工作质量。
(三)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体现出人们思维的基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 再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 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每一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 在递阶层次结构内进行合成得到相对于目标的重要程度的总顺序。这一理论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过程中加以阐述和应用。因此, 本文选定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1.AHP层次结构模型。A表示目标层, 即区域创新能力, B表示准则层, B={B1, B2, B3, B4}={知识创造能力, 知识创新流动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环境创新能力}。B1={C1, C2, C3, C4, C5}, B2={C6, C7, C8, C9}, B3={C10,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B4={C17, C18, C19, C20, C21}。
2.判断矩阵的构建级层次单排序。根据表1的各个指标构建判断矩阵:
矩阵A的特性向量:ω= (0.1601, 0.0954, 0.4673, 0.2772) , C.I.=0.0103, C.R.=0.0115<0.1
矩阵B1的特性向量:ω= (0.4221, 0.0640, 0.1623, 0.0986, 0.2530) , C.I.=0.0111, C.R.=0.0099<0.1
矩阵B2的特性向量:ω= (0.2891, 0.1733, 0.4583, 0.0792) , C.I.=0.0292, C.R.=0.0324<0.1
矩阵B3的特性向量:ω= (0.2399, 0.1587, 0.3543, 0.1036, 0.0312, 0.0676, 0.0498)
C.I.=0.0326, C.R.=0.0247<0.1
矩阵B4的特性向量:ω= (0.0618, 0.2625, 0.4185, 0.0973, 0.1599) , C.I.=0.0170, C.R.=0.0152<0.1
则以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3.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根据上述各判断矩阵的排序结果, 进行层次总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CI=0.0245, RI=1.1927, CR=0.0205<0.10, 一致性可以接受。
三、评价结论
在确定指标权重和收集数据后, 可以计算出区域创新能力。它是一个代数值, 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分值越高, 说明该区域的创新能力越大;分值越低, 说明该区域的创新能力越小。
四、结束语
任何指标体系都不能尽善尽美, 也不能一劳永逸而只能包括当时最重要的部分。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体现了区域创新能力中知识流为血液, 企业为核心的思想。本评价指标体系用定量指标加定性指标两个部分一起进行的做法, 这也是国际上许多评价通行的作法, 限于时间的限制, 所构建的体系仍有很多纰漏之处。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更加国际化、规范化, 以使评价更具科学性。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创新及创新理论, 界定了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然后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周亚庆, 张方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7) .
[2].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J].中国软科学, 2001 (11) .
[3].盖文启, 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8) .
[4].郭传杰.知识经济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J].党建研究, 1998 (4) .
[5].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 2000 (3) .
【创新指标】推荐阅读: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10-13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06-1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11-17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05-14
检测指标指标05-16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07-17
形态指标07-14
试题指标07-15
指标病毒10-14
环保指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