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类指标

2024-11-03

核心类指标(通用9篇)

核心类指标 篇1

近年来,随着地理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地理期刊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期刊工作者也紧跟着地理学科的发展步伐,跟踪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期刊是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期刊的评价指标尤其是被引用指标历来受到科研管理部门及相关评价部门的高度重视[1]。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这些期刊是在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2]中分别收录了1946、1998、1998、1994种和1989种期刊的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核心他引率等指标,其中,地理类核心期刊14、16、16、17和20种。

本文选取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我国地理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分析了我国地理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地理类期刊办刊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地理类期刊4项指标与全部收录期刊的平均值对比

由表1可知,地理类期刊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均大于全部收录期刊的总平均,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和2013年地理类期刊的核心他引率低于全部收录期刊的总平均值,说明地理类期刊这两年被其他刊引用次数减少,自引率有所增加;2009—2011年核心他引率与全部收录期刊基本一致。

二、2009—2013年地理类核心期刊的指标分析

(一)核心总被引频次

核心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下页表2可知,2009—2011年有1种期刊的核心总被引频次<50,总被引频次>1001的地理类期刊数在不断增加,由2009年的7种增加到2013年的12种。说明5年来地理类期刊不断进步,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核心影响因子

核心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表示评价前2年期刊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由表3可知,2009年、2010年和2013年影响因子<0.100的地理类期刊为0,2011—2012年只有一种期刊影响因子<0.100,2009—2013年始终是影响因子>1.001的期刊所占的百分数最大,分别为35.7%、31.3%、31.3%、52.9%和50%。

(三)核心即年指标

核心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即年指标越高,期刊所获得的反响速率越快。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由表4可知,即年指标>0.101的地理类期刊数占主导优势,2009年为35.7%、2010年为25%、20012年为47.1%、2013年为55%,仅仅只有2011年略低为18.8%,可以说这5年间地理类期刊的反应速度不断在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在提升。

(四)核心总被引频次居前5位的期刊

从表5可以看出,5年中总被引频次居前5位的地理类期刊有《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干旱区地理》、《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中国沙漠》和《冰川冻土》8个刊,《地理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居首位,且每年都在增加,从2009年的4522次增加到2013年的5867次,核心他引率也是最高的。

(五)核心影响因子居前5位的期刊

从表6可以看出,2009—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居前5位的期刊有《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干旱区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冰川冻土》、《中国沙漠》和《湿地科学》,这8个刊的核心影响因子均>1.001。《地理学报》的核心影响因子最高,始终保持在2.00以上,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最高为2.534,2009年最低为2.236。

三、小结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4年中收录的1989种核心期刊,全部收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的平均值为1180次、核心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523、核心即年指标的平均值为0.072;地理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的平均值为1692次、核心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1.08、核心即年指标的平均值为0.14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理类期刊在我国科学界影响力的总体水平高于全部收录期刊的平均水平。

虽然,地理类期刊总体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高于全部收录期刊的平均值,但是,地理类部分期刊的他引率偏低。2012年排在前5位的地理类期刊有3种期刊的他引率不足0.8,有部分期刊可能存在自引率较高而导致他引率偏低的情况,自引率有可能影响到期刊影响因子的客观真实性[3]。如果不存在或较少统计误差的话,总被引频次指标则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4],片面追求高的计量学评价指标,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类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身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并致力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坚持自己的报道宗旨,旗帜鲜明地走特色之路,才能使自己的期刊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9—2013年地理类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结果表明:地理类期刊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均大于全部收录期刊的总平均,地理类期刊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地理类部分期刊的他引率偏低。地理类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身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并致力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坚持自己的报道宗旨,旗帜鲜明地走特色之路,才能使自己的期刊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理类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学术影响力,分析

参考文献

[1]潘魏伟.2001~2006年9种大气科学核心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433-438.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014.

[3]莫京,任胜利.国内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55-657.

[4]程维红,刘旭,李家林.我国农业类期刊2002~2005年学术影响力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402-406.

核心类指标 篇2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大于等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大于等于60% 3.流动性缺口率:大于等于-10%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小于等于4% 4.1不良贷款率:小于等于5%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小于等于15% 5.1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小于等于10% 6.全部关联度 小于等于50%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小于等于20% 8.利率风险敏感度

(四)操作风险 9.操作风险损失率

(五)风险迁徙 正常类贷款 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0.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不良贷款

11.不良贷款迁徙率 11.1次级贷款迁徙率 11.2可疑贷款迁徙率

(六)风险抵补 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小于等于35% 13.资产利润率:大于等于0.6% 14.资本利润率:大于等于11% 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大于100% 15.1贷款准备充足率:大于100% 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8%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6%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3、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不良贷款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定义一致;贷款以外的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另行制定。4.1 不良贷款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各项贷款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贷款合计为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是指报告期末授信总额最高的一家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集团客户定义按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第5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5.1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是指报告期末各项贷款余额最高的一家客户的各项贷款的总额。

客户是指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各项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6、全部关联度  计算公式: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是指商业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本指标中关联方定义按照《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3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关联方包括关联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授信定义及集团客户定义均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本指标计算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为银行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的余额。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8、利率风险敏感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指标释义:

本指标在假定利率平行上升200个基点情况下,计量利率变化对银行经济价值(EVA)的影响。指标计量基于久期分析,将银行的所有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按照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再加上表外业务头寸,得到该时间段内的重新定价“缺口”。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给定的利率变动可能会对银行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是指在给定利率变动为上升200个基点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的对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其中,时段的划分及各个时段的敏感性权重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标准框架确定。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二、风险迁徙

9、正常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9.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正常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9.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关注类贷款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次级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1、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损失类的贷款余额。

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风险抵补

(一)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 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13、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 指标释义:

净利润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损益表中净利润。

资产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余额。

14、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 指标释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余额。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二)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信用风险资产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

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是指依据信用风险资产的风险分类情况应提取准备的金额。其中,贷款应提准备依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应提准备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信用风险资产定义与不良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5.1、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 指标释义: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贷款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贷款应提准备按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

(三)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附注说明:以上指标中项目的详细定义及填报要求依据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说明执行。

分部管理:核心指标克服鞭长莫及 篇3

作为发展中的手机包销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发现,如何有效管理驻外机构主管,已成为众多发展中经销商越来越感到头痛的问题,这和制造商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通常,企业在做大以后,都会面临着事业部形式或区域分部的分而治之模式,但又往往缺乏一套全面的考评检测体系,何况驻外人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么,如何做到总部扫分部利益一致,促使分部或者驻外主管站在总部角度来经营管理呢?

如何促使驻外经理在经营管理中兼顾长期与短期利益,不为一时之利涸泽而渔呢?

总部如何在对分部统筹安排中做到整体与个体的平衡协调,构建各自的竞争力而非简单克隆呢?

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通过各类“指标”管理分部经理,效果不错。这种考评体系不仅能让领导者随时掌握公司经臂状况,分析潜在风险,还能利用及时反馈的考评结果改进分部管理。

分部考核的黄金治理结构

我们认为,经销商部部治理结构的黄金公式应该为:

当月考评得分=利润指标+经营指标+管理指标+权重指标;

年度考评得分:月均考评分+资金回报率;

我们可以对每一个单项进行深入分析。

利润指标

盈利是各分部的根本职责,因为各分部是总部的利润来源,必须以此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可以用年度利润目标的月均数作为分部每月的基本任务,用利润月完成率乘以权重。其中,权重大小可视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强弱而定,如果月波动不大,权重完全可以是100%,也就是月利润完成率乘以100分,得当月基本得分。

当然,年度利润目标的高低要看各分部所处的经营阶段。有的分部处于投入阶段,或是费用中心,那就只求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有的分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或是握有公司金牛类项目,要求利润最大化则理所当然。

经营指标

这一类指标意在控制分部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风险。经销商运营中什么环节容易出事?库存和应收账款。

1.库存

库存以实物形式占压着公司资金,库存时间延长,就会因技术更新、质量变化、市场需求等造成跌价损失。因此,产品在库时间成为控制损耗的关键性指标。

那我们如何控制产品在库时间呢?

建立库龄指标。

所谓库龄指标,是指根据产品周转情况建立在库时间阶段,超过规定时间的视为超期库存,要计入考核,考核采用的是累计负激励和计提跌价准备等方式。

2.应收账款

避免应收账款风险,主要靠款期管理。市场情况不同,客户不同,分部得到的款期授权就不同。对于超过授权款期的要计入考核,并计提滞纳金。

通过经营指标管理,一方面要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这一点对于众多中小企业实施“以速度冲击规模”的成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指标

客户和员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以我们提出了网络建设和团队建设两个指标。

1.客户网络建设指标

客户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否有所提高?是否积极开拓了新客户?尤其是在渠道扁平化和清晰化趋势下,三四级市场开发得如何?

具体量化的指标可以包括;

客户档案完整性指标:员工是否及时拜访客户,解决问题,帮助促销?

工作纪律指标:是否遵守公司规定?

客户增长指标:如三四级市场客户开发指标。

客户质量指标:客户有多少次重复提货?

三四级市场权重指标。

2.团队建设指标

重点围绕提高人均劳动效率,建立一套公平的绩效考评体系,实施梯队培养人才计划。

权重指标

各分部所处经营阶段、经营重点、经营资源等有差别,自然不能一视同仁。经销商应重点在效益规模、销量大小、在上家市场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平衡,真正鼓励先进。

具体说,对于那些增长不大、但盈利绝对值大的分部,通过贡献系数来平衡,

对于那些盈利回报不高、但销售量非常大的分部,通过销量规模系数来平衡;

对于那些在厂家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是厂家大客户的分部,则通过上家市场地位系数来平衡。

资金回报指标

如果甲是一个投资100万的企业,一年创造利润 100万:乙是一个投资1000万的企业,一年创造利润500万,那么孰优孰劣呢?

从资金回报率角度看,甲企业的回报率100%,远高于乙企业50%的回报率,甲企业是优于乙企业的。同样,对于企业的各分部来讲,也存在其占用资金规模是否与创造利润规模相匹配的问题。

资金回报率指标主要是为了强化“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效益”的资本原则,通过提高投资回报率,强调资金周转率和资金单位效益,重申中小企业 “以速度冲击规模”的发展战略。

一般说来,此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分部一段时间 (一年)平均资金占用和利润回报两个数据来评估,与长期激励挂钩,以调动分部持续经营和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指标的权重要适时调整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处在快速发展期,再加上其本身特点就是机制灵活,所以,随着公司经营现状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以上各类指标的权重肯定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如公司由快速发展进入二次创新阶段,就需要加强管理指标权重,侧重公司经营后劲、竞争力的构建。

当然,较长时间内(一个财务年度)的指标调整,都要拿出讨论稿,征求各有关分部主管们的意见,让其明白调整的意图,并愿意参与考评体系建设,使分部的调整与总公司的思想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以上考评指标的基础是建立相对应的考评体系,集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平台,和专业专注的考评调研队伍,才能保证整个考评准确及时。

不要为考评而考评

其实,考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考评,来促进经营水平的提高。我们发现,有时候考评体系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因此考评过程的建设可能比考评结果还要重要。

如分部已经造成超期应收账款,并不是通过负激励就能减少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考评指标的指挥棒告诉各分部主管: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超期应收账款!

核心类指标 篇4

一、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与业绩方面,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德 (C.K.Prahald) 和哈默尔 (Gary Hamel) (1990) 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概念以来,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 财务核心竞争力只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组成部分提出, 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笼统概括性的涉及, 鲜有系统的研究。2 0世纪后期丹麦学者尼古莱.J.福斯 (Nicolas J.Foss) (1998) 指出:“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 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的潜能并充分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与行为。”这里企业内部能力自然包括了财务管理能力。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国外大多学者少有单独站在财务的角度思考企业核心竞争力, 财务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也尚待成熟完善, 而对于评价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指标的研究也比较粗泛。Andrew Campbell (1997) 认为当企业业绩的主要评价指标是获得的净利润时, 要求有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力。这也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高。Michael Levy&Barton A.Weitz (2005) 利用1995年~2001年57个本国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一样都是行业间重要的竞争渠道, 但在不同的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不同。

近年来, 我国国内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 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随着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发挥, 而对财务核心竞争力及指标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主要有:胡玉明 (2001) 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 提供了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整个分析框架;汤湘希 (2006) 认为应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关于评价方法, 吴玉鸣、李建霞 (2003) 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核心组织能力、核心企业文化、核心市场营销、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汤湘希 (2005) 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 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侯雪筠等 (2006) 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分析。

二、现行财务核心竞争力及指标确定存在的问题

分析上述研究结果, 部分观点有其独到之处, 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 其主要表现在:

(1) 研究方法和理论。在现有的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理论中, 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之外, 没有其他的研究方法。而且在这些已经存在的研究理论中, 大部分都是从抽象、概括的方面来阐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很少存在操作层面的理论来指导实际中的核心能力评价工作。

(2) 价值评估研究。现有的价值评估体系都旨在计量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 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 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考虑的重点。有效的价值评估应该在于衡量企业的未来价值, 采用折现系数对现有的核心资产进行良好计量。

(3) 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缺乏可比性。随着经济发展对社会企业的实力要求越来越高, 已经存在的评价指标严重缺乏可比性, 企业要发展, 都需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对于指标设计的要求也需要满足这样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指标确定原则

笔者认为,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指企业财务过程中, 由于企业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表现能力相互支撑相互融合所获得相对其它企业所具有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与可持续价值增值能力。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异质性和独特性以及协同性的特征。根据这一特性, 笔者认为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过程中, 设计指标不仅应体现上述特性, 还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 目的性。设计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力状况, 能从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信息中挖掘出真实可靠的信息,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力能够比较准确地予以反映。

(2) 系统性。指标体系应该反映评价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情况, 并且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关联、协调一致, 还应抓住主要因素, 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性。

(3)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而因子分析法所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既可以用于不同指标不同会计期间比较, 也可以用于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可比, 并对核心能力指标综合评价、比较, 确定企业间的差异。

(4) 科学性。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系统内部要素及其本质联系为依据,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反映系统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有利于行业通过自身的评价指标与其它竞争对手的比较, 挖掘出竞争潜力。

(5) 全面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完整地、多角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能力。应充分考虑到上市公司财务的生存力、发展力与潜力。

摘要: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财务核心竞争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财务核心竞争力是财务活动中能够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财务能力的集合体。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核心类指标 篇5

对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完善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2],这对于护理文化的建设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撑。自2010年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在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同时护士的自身满意度也得到提升[3]。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护理工作者面临着各种压力,以致他们对于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4]。因此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专家选择

选取年资高的护理教育者、三甲医院的护理管理专家共25名,其中主任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11名,主管护师5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进行德尔菲专家调查。专家一般情况:(1)来自4个省的10所单位,其中4所医科大学,6所三甲医院。(2)职称:高级职称8名(32.0%),副高级职称12名(48.0%),中级职称5名(20.0%)。(3)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占80.0%,20年以下的占20.0%。(4)学历:大专5名(20.0%),本科8名(32.0%),硕士及以上12名(48.0%)。

1.2 咨询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等方法,筛选并初步拟定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敏感性指标,设计专家咨询问卷。2012年9月至12月,对25名专家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调查,取得专家的同意后,向专家介绍本课题开展的目的、意义,请专家给予筛选,在收取第一轮调查表时,对有删减项目的,积极与专家沟通,得出比较有意义的指标;根据第一轮的调查结果,修改和整理问卷后再进行第二轮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性

专家的积极性系数,表示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本问卷的回收率均>70%,说明专家们对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积极性好。

2.2 专家权威程度

在两轮的专家咨询中,统计分析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5,熟悉系数为0.824,判断系数为0.885,可以看出本研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较可信可靠。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协调程度用肯德尔(Kendall)协调系数W表示,其分布区间为0~1之间,越接近1,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反之越低。本研究专家意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0.735,说明信度较高。各级指标协调系数见表1,整体协调系数较好,P<0.000,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对全部指标较好的协调程度。

2.4 制定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

经过2轮专家咨询,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得到最终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见表2。

3 讨论

3.1 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意义

护理核心价值观是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引力,具有凝聚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准则,具有约束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力量,具有激励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桥梁,具有辐射功能。核心价值观是护理文化的基石,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5]。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可以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成了看的见,行的通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潜能和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使患者最终得到了实惠;护理文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护理人员不再会因为教育水平的差异,年资的长短、个人情绪的微弱变化,影响工作中自身形象、态度、行为以及护理相关制度的执行。本研究旨在正确引导护理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扩大护理管理的内涵,推动护理管理的深化;推动护理持续稳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价值观能提升护理形象;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培养护士良好的工作价值观,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整体水平;加快护理的创新和发展。

3.2 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从专业精神、专业伦理、专业认知、专业实践这4个方面,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5个。各级指标均经专家咨询和审核,变异系数<2的指标给予保留,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二级指标3项、新增指标2项;修改三级指标5项,重新调整指标各等级的要求;经检验,本研究中专家意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5。通过两轮咨询,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本体系的判断系数、权威系数、熟悉系数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与权重值最高的是专业伦理,平均期望值为(4.57±0.51)分,权重值为0.26;它包括了护理道德、护理法规2个二级指标、人类尊严等7个三级指标。这表明专家高度认同护理伦理,护理伦理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是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实践的道德及法律“准绳”。因此“护理道德和护理法规”可作为“专业伦理”的2项二级指标,指导护士应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并依照护理法规保护患者同时保护自己。专业精神和专业实践在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都为(4.43±0.51)分、权重值为0.25;专业精神中包括服务意识、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专业实践中包括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专业精神包括服务意识、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护理作为医疗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首先作为服务行业,应具备服务行业的爱心、奉献两大服务意识。专业品格作为护理专业对护士所期望的一种气质,是影响护士专业判断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包括慎独、保密、人文关怀。慎独则为不管在有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依照严格的护理流程从事护理工作,不损害患者利益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密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予以保密。人文关怀,与Kelly等[6]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英国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专业价值观结果相一致,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专业的精髓,是情感、理性与行动的融合,是一种爱、责任与道德理想的融合。专业实践为护理教育和临床管理者针对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有助于促进护理学生职业社会化的进程,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及护士的专业价值观水平和职业素质[7]。专业认知在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为(4.21±0.97)分、权重值为0.24;专业认知中包括专业情感、专业形象和专业信仰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专业情感是护士自我实现的“体验”:包括责任感、同情感。专业形象体现护理专业的外在,即包括文明用语、举止端正,团队协作,这与史文文[8]研究的专业价值量表中的“当无法满足患者需要时应该寻求他人帮助或咨询”一致。专业信仰中包括事业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体现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这将使我国护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护理专业的尊严与价值,能够通过护理服务传承护理照护的优良传统,必须立足本土,发展适合时代及本国国情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过程符合科学程序与要求,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指标,经检验,结果可信、可靠。希望本研究对护理专业人员的价值取向提供参考依据,下一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补充完善指标,确定各级指标量化分值,拟定各级指标具体考评方法和评分标准。

摘要: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及相应的指标。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德尔菲法等方法探索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筛选用于核心价值的指标形成体系。结果 所建指标体系经严格检验,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5,熟悉系数为0.824,判断系数为0.885;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4条,二级指标12条,三级指标35条;专家咨询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5。结论 经检验,该研究所建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信度较高。

关键词:护理,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燕红.护理的专业价值[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2.

[2]高金声.医院的魅力——医院文化二十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3]胡秀英,陈茜,刘祚燕,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47.

[4]陈晓利,张金屏.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C].中国岭南护理专业术讲坛论文集,2008:337-343.

[5]高畅,韩洁,王伟,等.浅谈核心价值观在护理文化中应用与体会[J].天津护理,2009,17(6):349-350.

[6]Pantip J,Wipada K,Shake K,et al.Moral competence in nursing[J].Nursing Ethics,2005,12(6):582-594.

[7]付伟,张晶,黄金月.当代中国护理专业核心价值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B):81-83.

核心类指标 篇6

我国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以利润指标为核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上市公司的三项主要指标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 亦可看出利润指标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但利润指标存在以下两大缺陷:①容易被操纵或作假、虚报、瞒报;②利润额中未必含有足额的、增值的现金流入。

现金的持有量能直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而偿债现金来源于企业的销售业务 (销售利润) 及投资业务 (投资收益) , 它是资金周转过程中的增值, 绝非从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借来、挪来占用的现金。然而在当前普遍使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中, 没有一项能准确、有效地反映企业净利润中含有的增值现金额。只有创造了含有增值现金的净利润, 企业才有生命力, 才有活力, 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

自从我国企业编报现金流量表以来, 便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分子、以净利润为分母, 构成比率公式, 用来说明净利润中收回的现金有多少, 进而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净利润的保障程度, 用以评价净利润的质量。其比值越大, 说明净利润质量越高。但笔者认为, 该指标存在明显疏漏与差错, 其分子与分母是不配比的, 该公式不能成立。它不可能正确反映净利润中到位 (到账) 的现金额, 无法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

众所周知,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设置的收支项目、内容及计算方法均有区别, 且记账不同步。利润表的指标是静态的, 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表中的收入金额减去支出金额后的净额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 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相配比, 净利润包括经营利润、投资收益与营业外收益三个部分。而现金流量表的指标是动态的, 它反映现金来源与现金去向的全貌, 表中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 现金流入项目与现金流出项目不相配比。所以,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互不直接影响, 两者之间经常会存在反差:净利润中包含的增值现金额很大, 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却很小, 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日常采购材料造成巨额现金流出;也会出现净利润中包含的增值现金额很小, 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却很大, 这可能是由利润表中的收入要扣除巨额折旧费用而造成的 (高度自动化、机械化企业如核电企业的折旧额颇大) 。另外, 两者之间不存在固有的比例关系, 净利润的多少不能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大小, 同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大小亦不能决定净利润的多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绝非全部属于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 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直接与净利润进行比较、构成比率公式, 用它来反映净利润中到位 (到账) 的现金额、衡量净利润的质量是不能成立的设想。

三、反映净利润中含有增值现金额指标的设计与计算

笔者经过探索、研究, 自行设计了三种计算方法, 用以反映当期净利润创造的增值现金额, 暂且将这项指标命名为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1. 第一种计算方法。

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利润表各项现金收入之和-利润表各项现金支出之和) ÷净利润。其中, 利润表各项现金收入之和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 扣除了非现金收入, 其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有关项目。该数据亦可以从“银行存款”账户的“收入金额”栏和“库存现金”账户的“收入金额”栏取得。利润表各项现金支出之和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 其数据来源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项目。该指标的最大值为1, 说明净利润中含有的现金全部到位 (到账) ;若该指标小于1大于0, 说明净利润中部分现金尚未到位 (到账) ;若该指标为0, 说明净利润中不含现金;若该指标为负数, 说明净利润中不但不含现金, 而且当期成本、费用亦未弥补。

2. 第二种计算方法。

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调整额) ÷净利润。其中, 调整额由若干加项和减项组成, 加项有存货增加额、待摊费用增加额、预提费用减少额、现金营业外收入额 (固定资产清理收益等) 、现金投资收益额、税款净减少额、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额等, 减项有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减少额、预提费用增加额、税款净增加额、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额等。相关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3. 第三种计算方法。

现金利润质量指标=[净利润- (利润表各项收入之和-利润表各项现金收入之和) ]÷净利润, 或:[净利润- (利润表各项收入之和-现金流量表中与净利润有关的各项现金收入之和) ]÷净利润。

现举例说明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用。

例:北京某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均为简表) 如下所示。现运用上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反映该公司净利润825 105元中含有多少增值现金额。

单位:元

单位:元

第一种计算方法下: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1 012 000-3 686 895) ÷825 105=-3.24。该指标为负数, 说明净利润825 105元中, 不但没有产生 (创造) 增值的现金, 而且有2 674 895元的成本、费用尚未弥补, 公司为客户垫付的资金为净利润的3.24倍。公式中, 1 012 000和3 686 895两个数据来源于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 具体计算如下:1 012 000=销售商品现金收入885 000+投资收益现金收入117 000+营业外现金收入 (由“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入) 10 000;3 686 895=产品销售成本3 088 000+管理费用138 500+财务费用54 000+所得税406 395。

单位: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下:现金利润质量指标=[-2 225 000+ (327 000-776 895) ]÷825 105=-3.24。公式中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及补充资料, 必要时再核查有关会计账户, 具体计算如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 225 000+调整加项[投资收益117 000+存货增加200 000+清理固定资产收益 (营业外收入) 10 000]-调整减项 (折旧300 000+坏账准备10 500+待摊费用1 000+经营性应付项目35 000+财务费用54 000+税款净增加额376 395) =-2 225 000+ (327 000-776 895) =-2 674 895。

单位:元

第三种计算方法下:现金利润质量指标=[825 105- (4 512 000-1 012 000) ]÷825 105=-3.24。公式中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 具体计算如下:4 512 000=产品销售收入4 385 000+投资收益117 000+营业外收入10 000;1 012 000=销售商品现金收入885 000+投资收益现金收入117 000+营业外现金收入 (40 000-30 000) 。

四、现金利润质量指标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的首要指标

毫无疑问, 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表现, 是保障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要真正有效地发挥净利润指标的巨大功能, 必须反映净利润中含有的增值现金额。惟有在净利润含有足够的现金流入净额的前提下, 进一步分析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成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速动比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才能正确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盈利质量, 才能正确指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但必须看到, 本期创造的增值现金未到位 (到账) , 它可能在下期到位 (到账) 。因此, 为反映本期到位 (到账) 的上期创造的增值现金, 有必要再增设一个指标。该指标暂命名为净利润含本期及上期增值的现金总量指标, 可简称为净利润含 (现) 金总量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含 (现) 金总量指标= (本期净利润的现金流入额+上期净利润的现金流入额) ÷本期净利润。该比值越大越好。上期净利润的现金流入额=催回上期应收账款×上期销售净利润率。

五、案例佐证

现仍以上述北京某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来佐证笔者观点。

通过以下分析可以发现, 该公司净利润825 105元中不含有增值现金、盈利质量差, 却出现其他各项有关收益的主要指标都能出色完成。如:

1.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产品销售收入×100%=825 105÷4 385 000×100%=18.82%。该指标表明每百元销售收入可以获利18.82元, 行业标准为10%。

2.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净资产×100%=825 105÷4 975 105×100%=16.58%。该指标表明每百元净资产可以获利16.58元, 行业标准为8%~10%。

3.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100%= (7 972 300-2 569 300) ÷2 897 195×100%=186%。该指标表明每百元短期负债有186元的偿还能力, 行业标准为100%。

4.每股收益= (净利润-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 ÷实收资本 (股本总额) = (825 105-123 765) ÷4 000 000×100=17.53。该指标表明每股股本100元, 每股收益为17.53元, 超过银行基准利率。

5.资本增值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82 5 105÷4 000 000×100%=20.63%。该指标表明每100元资本金产生增值资本20.63元。

从上述几项指标完成情况来看, 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增值能力都呈现强劲的势头, 主要指标显示积极向上的信号, 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行业规定的指标。但笔者运用现金利润质量指标及有关的现金流量指标进一步分析, 所得结论却完全相反。

1.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1 012 000-3 686 895) ÷825 105=-3.24。该指标反映该公司不具有创造增值现金的能力, 在净利润825 105元中无到位 (到账) 现金, 更有甚者还要为客户垫支销售产品的各项成本、费用等高达2 674 895元。该指标表明, 净利润越大, 则垫付资金越多、现金流入越少、资本周转越艰难。

2.净资产现金利润率=净利润创造的增值现金额÷净资产×100%=-2 674 895÷4 975 105×100%=-53.77%。该指标表明每百元净资产不但不能产生现金流入, 反而会产生现金流出53.77元。

3.每股现金收益=-2 674 895÷ (4 000 000÷100) =-66.87 (元) 。该指标表明每股股本100元, 每股创造现金能力为-66.87元。

4.现金速动比率= (货币资产+短期投资) ÷流动负债×100%= (1 599 400+15 000) ÷2 897 195×100%=56%。该指标表明每100元的短期负债, 仅有56元的债务可以用现金偿还, 尚有44元债务无现金资产作支付保障。

5.销售现金比率=销售商品现金收入÷产品销售收入×100%=885 000÷4 385 000×100%=20.18%。该指标表明产品销售收入每100元中, 现金流入额仅为20.18元, 还有79.82元增值现金未到位 (到账) 。

从上述几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极弱, 公司总资产无创造增值现金的能力。公司不可能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创造的增值现金来偿还债务和支付股利及进行分红。尽管当期实现盈利825 105元, 但净利润中无等值的增值现金到位 (到账) , 也无优质资产流入 (当期增加的巨额应收账款, 未必全部是优质资产) 。更严重的问题是, 净利润中所含的增值现金额为负数, 导致出售产品的成本、费用等均已垫支尚未收回。更应引起重视的是, 每股收益17.53元, 仅仅是账面上的收益, 每股收益中不但无增值的现金流入, 反而要流出现金高达66.87元, 本年用于分红的现金只能依靠短期借款来解决, 公司财力十分单薄, 要靠筹借资金来维持再生产。

六、结论

通过现金利润质量指标及有关现金流量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能反映利润指标中增值现金不到位 (到账) 的情况和避开利润指标中人为埋下的陷阱,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公司获利和偿还债务及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与此相反, 如沿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 以净利润、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及有关收益数据来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踢开现金利润质量指标, 就会掩盖利润质量低的情况及人为的造假因素。虽然这些指标反映公司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值能力, 但这是有水分的, 纯粹是账面上的数据, 与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 要兑现是有困难的, 其必然会误导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核心类指标 篇7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和程度不断深化, 组织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因此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利用和管理显得愈发重要, 它不仅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而且直接构成了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据美国专家的估计, 42%-90%的美国员工需要进一步培训方能跟上发展的速度。由此可见,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将是高等院校应对外部环境挑战, 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而完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培育和提高人才素质, 更好地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目前普遍推行的绩效考评体系仍然以经验判断为主, 缺乏一个客观的、规范化和定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不能对高等院校人才的绩效进行公正、公平、科学地界定和量化, 无法适应多变环境的要求, 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诸多弊端, 已经成为制约高等院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 本文尝试构建针对高等院校核心岗位的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更有效地调动该群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方法借鉴。

二、理论概述

(一) 概念界定

1.核心岗位定义及作用。高等院校核心岗位是指负责人才培养的教学岗位, 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岗位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的人事、教务、后勤或产业部门等关键岗位。教学岗位是高等院校的第一线, 直接关系着人才的挖掘、锻造和培养, 关系着未来国家命运的兴衰与成败;科研岗位是高等院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 决定着高等院校的强大和发展;社会服务岗位是高等院校运转的核心和灵魂。这三个部门的核心岗位相辅相成, 只有三者协调配合, 才能确保高等院校的正常运转, 提高高等院校核心竞争能力, 推动高等院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衡量核心岗位工作绩效的标准。对员工工作质量的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环节, 是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公平、准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为组织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还可以帮助被考评人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改进工作, 提高绩效。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研究状况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 高等院校质量管理方面,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戴明提出了质量管理方面的14点主张和实现质量改进须克服的问题, 强调管理阶层的行为及对质量的影响;朱兰提出了85/15法则及策略性质量管理的三部分过程和职责分工, 强调质量与职责的关系;克罗斯比提出了管理阶层质量管理改进计划等思想, 并主张质量控制对降低成本的意义。第二, 高校管理部门职能及岗位工作标准方面, 主要研究成果为:国外许多高校运用多种专业手段对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关系等进行系统分析, 并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等书面文件予以确认和制度化;国内高校通过编制用人规划、岗位设置、工作分析、界定工作任务、强化考评措施等, 进一步完善学校人员聘用制度;从绩效评估角度研究高校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以部门考核为主体, 建立工作效率标准, 提出管理职能测量、管理要素计分评估、标准比较测量等评估方法;国内外一些高校先后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思想, 尝试以国际质量标准化认证体系的形式, 对高校管理部门的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予以界定;以“顾客满意度”理念为指导, 将不同职能部门看作服务链, “下一道工序即为上一道工序的用户”, 每一道工序要有效履行职责, 保证质量, 达到顾客满意。

(三) 相关评价方法

相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 (KPI) 、平衡记卡 (BSC) 和评估中心法。其中, 目标管理法是指依据组织预定的管理目标, 对组织领导人及其员工的绩效进行检查、考核、评估。绩效考评人和员工的作用会随之发生了转换的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 (KPI) 是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 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责任和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平衡记卡 (BSC) 是指明确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评价关键成功因素项目, 并不断审核以把握绩效评价完成目标, 在保持对财务业绩关注的同时, 清楚地表明了卓越而长期的价值和竞争业绩的驱动因素。评估中心法是指一种体系化和标准化了的评估过程, 包括在群体中评价, 被群体评价, 使用多种评测技术, 强调模拟真实的管理情景等。该方法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程序性和系统性、较为标准化和客观化、可以重复比较和检验的方法, 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公共事业组织所采纳。

(四) 理论启示

基于对上述研究状况和评价方法的分析, 本文认为目前研究提供了以下三点启示:

1.绩效考评作为一种衡量、评价、影响组织员工工作表现的系统, 可起到检查、督促和控制的作用, 并可揭示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的潜能, 从而使员工自身、高等院校和社会三方受益。

2.从上述绩效评价方法来看, 目前绩效考评方法正在向技术性、定量化方面发展, 其主要标志是心理测试技术与方法的借鉴和统计方法的广泛应用, 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

3.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是大多数组织通行的做法。

因此, 借鉴目前研究成果, 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三、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 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人员职务和职能标准的建立

职务和职能标准的设计流程:

1.确定各核心岗位工作一览表, 明确工作范围、业务流程、任务量, 并逐一列出。如教学岗位的工作承担教学任务, 其业务流程包括教材选定、准备课件、授课等。

2.确定各核心岗位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经验、资格 (文凭、各类资格证书等) , 尽量具体详细地注明。

3.明确分工, 包括确定个人的工作量, 主要工作和重要工作等,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4.用表格和书面形式确定各岗位的职能标准, 便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以利于进一步修正和确认。

5.职能标准手册的编订, 即明确各职能等级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 如知识、技能和应验等。

6.职务标准手册的编订, 即具体注明各职务等级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质量和数量要求等。

(二) 高等院校核心岗位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所研究的高等院校核心岗位的工作人员是指在高等院校中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工作能直接管辖一人以上的管理者。包括校级管理岗位和各二级单位管理岗位。

核心岗位人员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可以从素质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考核, 其中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养、思想品德、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标准的认知和外语水平;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核心岗位人员绩效考评方法的设定

1.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绩效考评方法是指数据收集手段、量表测评工具, 数学分析方法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应当达到如下目的:第一, 奖励, 为年终奖金分配, 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第二, 甄选干部, 任贤罢庸, 举贤为用。第三, 晋升, 副职晋升为正职, 选拔后备干部。第四, 发展, 用于个人绩效的改进。要达到上述目的, 必须要运用各种考评方法和手段。因此, 在选择考评方法时要坚持如下原则:年度考评和平时考评相结合, 行为考评和工作成果相结合, 个人考评和部门考评相结合, 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2.绩效考评工作流程。第一, 成立考评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由行政人力部负责挑选, 并由小组成员对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评估。第二, 制定考评制度。由考评小组设计考评形式, 建立考评规范, 组织考评培训等。第三, 填写自我评估表, 被考评者进行自我总结和评分, 同时提交述职报告和年度工作总结, 并将自评成绩以一定的权重计入总成绩。第四, 确定绩效评估方法。由绩效考评小组, 运用360度绩效评估方法, 针对评估等级表所列出的重点考评“德、能、勤、绩”内容, 对被考评者进行考评。第五, 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由被考评者进行述职演讲, 职工代表现场进行测评, 并将测评成绩以一定的权重计入总成绩。第六, 规范考评范围。考评小组从科技方面、精神文明奖励、参与高校重大项目、为决策献计献策和出勤情况等方面考核其工作贡献。第七, 确定考评结果。考评小组综合以上情况和平时考核情况计算总得分, 并进行总评分的排序。平时考核主要包括:被考评者所在部门当年各期任务完成情况 (重点) 、中期述职情况、关键事件法考评情况等。第八, 撰写总结。提出相关的建议, 如薪酬奖励、工作改进、职业培训、职位的去留等。

(四) 核心岗位人员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

核心岗位人员绩效考评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组织工作, 这是选定考评人员和设置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这部分工作是开展考评工作的前提, 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考评小组的成立和运作, 考评人员的选择、对考评者和被考评者的培训等。二是绩效考评结果的管理工作, 是对人员绩效反馈、结果运用和管理的工作过程。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绩效反馈、考评结果的使用和建立考评档案。

四、实施对策

(一) 建立沟通和协商机制

建立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机制, 可以及时排除考评工作中的障碍, 最大限度地提高绩效机制存在于绩效计划实施的全过程, 包括初期业绩计划制定、中期业绩的多轮讨论、对业绩评估结果的认定。

建立绩效考评协调机制, 以便有效地解决各种争端和不满, 为考评者提供评估的标准, 为企业内部管理架起沟通的桥梁, 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提高被考评者满意度, 为解决突发事件 (例如对评估结果不满而打击报复) 提供制度保证。

(二) 对结果的再测评

对所获得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验证和检验。通过建立测评指标体系收集测评信息, 综合判断, 从而获得的测评结果并不意味着测评工作的结束, 因此, 需要通过对测评结果再测评, 以进一步明确测评结果的客观、真实和有效。再测评包括效度再测评和信度在测评两个环节:

效度是指测评结果反映被测评者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 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关联效度。信度是指测评结果反映所期望测评内容的准确性程度, 包括再测信度、副本信度、一致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等。

(三) 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人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绩效考评制度效率的提高。根据高等院校的实际状况, 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人事制度:

1.干部聘任制。聘任制是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而设置相应的管理职务。对拟聘任人员进行德、勤、能、绩等全面考核, 确定是否聘任, 并确定聘任期。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强调考核, 增加压力, 进一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打破了传统的干部终身制。

2.干部诫勉制。诫勉制是对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不够降免条件的干部进行告诫、劝勉, 指出其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 促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改正错误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加强干部的自律性。

3.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对干部进行量化考核并综合评分, 按分数高低排列等级, 对于长期不满足评估要求的或量化考核排分最低者, 实行硬性淘汰。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 可以强化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 增强他们的危机感、责任感。

4.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要适应竞聘上岗、比例淘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 做好中层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保持干部队伍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在位干部形成一定的“在位压力”促使其努力工作, 完成既定的绩效目标。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核心岗位缺乏行之有效考评方法的实际状况, 制定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具体而言,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以及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指出高等院校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必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高等院校管理部门核心岗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3.指出确保评价标准实施的具体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4.提出实施对策, 为评价标准的有效进行提供制度保证。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从高等院校内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实施对策以保障绩效考评体系的正常运行, 而对于外部环境优化问题暂未做讨论。因此, 有关外部环境对评价标准的影响及其作用将构成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Ibid.The Training Gap[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91 (March) :9.

[2].赵曙明.我国三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工业经济, 1998 (10)

[3].英树志, 曲立.我国高校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6 (11)

[4].周文霞.管理要正视人性的特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0 (1)

[5].张秀芳.刍议企业员工考评中的他人考评和自我考评的结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0 (5)

[6].肖建中.麦当劳大学:标准化执行的66个细节[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7].北京市高校校长赴美考察团.美国高校管理对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6 (1)

[8].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9].徐放鸣.关于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

[10].朱晓文.高校总务全面质量管理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11].戚业国, 王徐波.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

核心类指标 篇8

一、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国外关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早, 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通用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其中以美国ACR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ANZIIL标准以及英国SCONUL标准最为著名。我国也形成了对应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 其中《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 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下面从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完成任务等方面对国内外信息素质评价标准进行比较, 具体见表1。

二、我国本科经管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特点分析

为建立经管类本科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 首先要分析经管类本科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特点, 结合这些特点, 我国经管类本科生信息素养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注重基础培养, 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脱节

在我国高校, 目前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主要着力于文献或网络信息搜索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或论文写作等方面, 形式上主要以单方面的授课、讲座或培训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Web2.0技术时代的到来, 这些培养内容显得日益陈旧。另一方面, 经管专业的一些专业核心课程 ( 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 对信息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目前大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既有的培养内容, 使得既有培养模式部分失去意义。

2. 未能与创新教育有效融合

全面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但目前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仅着重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缺乏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等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复杂的工作实践中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独立思考, 创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对于经管类创新人才, 不同于理工类人才的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对其“创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但目前经管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大多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上, 没有很好地融入创新教育的目标。

3. 忽略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的培养

信息素养能力的最后两个方面是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 其中“信息协作能力”可以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 以延伸自己, 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而“信息免疫能力”即在良莠不齐的浩瀚信息资源面前, 正确的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 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经管类学生对这两种能力的要求更显突出。

三、我国本科经管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构建

结合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针对我国本科经管类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建立适应我国本科经管类学生特点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具体如表2所示。

四、结语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本科经管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在对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进行文献综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 针对我国本科经管类学生人文素质偏低、实践能力较弱等特点, 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基本信息能力、信息化沟通与管理能力、信息伦理与道德5个方面建立我国本科经管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有助于推动信息素养标准建设的进程和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耀俊.中、美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管窥[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 (01) :69-71.

[2]郭太敏, 曹志梅, 谭黎娟, 张霞.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 (02) :102-104.

[3]张晓娟, 张寒露, 范玉珊, 陈荷艳, 李复郡.Web2.0环境中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拓展——基于网络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情报, 2011, (04) :35-39.

[4]戴建耘.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影响其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因素[J].计算机教育, 2008, (09) :76-82.

核心类指标 篇9

一、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度量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基准,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等四大原则。

1.系统性原则。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其科技资源条件、财务状况、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科技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 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 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 才能对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

2.可行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与现行的高科技企业业务核算指标和统计指标等统一, 以利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指标设计时, 必须明确指标的含义, 保障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评价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 必须适量得当, 且不出现交叉关联性, 同时评价方法必须规范化且易于操作。

3.可比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广泛适用于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 计算口径和统计方法必须保持一致, 涉及的评价指标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以及空间维度的横向对比。

4.完备实用性原则。随着高科技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科技竞争领域的转换, 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会发生动态变化,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二、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基本经济单元, 其竞争力水平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通常情况下, 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确定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 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高科技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经济运行环境, 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通货膨胀因素、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格水平及竞争程度等;政策法律, 即国家制定的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体制, 即宏观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文化与价值观念, 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购买习惯、消费倾向和投资偏好等;竞争环境, 即高科技行业的现有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的科技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以及科技竞争地位等;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 即企业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替代品对其产生的威胁等。

(二) 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科技创新能力, 即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具备持续竞争优势重要体现;科技人力资源, 即科技人力资源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财务状况, 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其正常运作的基础支撑,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 即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发展战略相结合, 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本规模与结构、组织战略、经营模式等因素;企业文化, 即企业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成长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

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四大基本原则, 结合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科技人力资本指标、科技财力资本指标、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和企业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指标等五大类指标。

(一) 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1.科技投入比值, 即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支出总额 (包括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经费支出的总额) 与同期营业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高科技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指标越大, 表明企业的科技投入越高, 未来竞争优势越明显。

2.知识产权比例, 即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占同期行业知识产权数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才能提高科技市场竞争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经济实力。

3.新产品产值率, 即高科技企业的新产品总产值占同期全部产品的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

4.高技术产品领先程度, 即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综合科技能力, 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大, 表明高技术产品的优势越强。

5.同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即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科技能力, 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小, 表明竞争对手越难以超越。

6.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品数量。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核心技术的衍生和科技开发及转化能力。

(二) 科技人力资本指标

1.研发人员比重, 即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研究开发人力状况, 指标越大, 研究开发能力越强。

2.人力资本投资总额, 即高科技企业提高员工劳动能力的资本投入总额。该指标最终反映了企业劳动产出的增加。

3.人力资本效率, 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率。企业综合业绩的提高依赖于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降低。

(三) 科技财力资本指标

1.财务效益状况, 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收益是评价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2.资产运营状况, 即高科技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 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周期和行业差别因素。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

3.偿债能力状况, 即高科技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必须与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环境、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一起综合考虑。

(四) 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

1.组织聚合力, 即高科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同期行业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培养企业文化, 建立企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经营理念的内聚力。

2.生产能力有效利用率, 即高科技企业有效的生产能力利用规模与总平均生产能力的比值。该指标是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外在表现, 反映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实现其价值的程度。

(五) 企业影响应变能力指标

1.产品市场占有率, 即高科技企业产品的销售额与同期行业的产品销售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

2.用户满意度, 即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获得信赖或好感的人数与企业认知的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社会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 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

3.企业信誉。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定位及社会认可程度, 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

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平衡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综合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构建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的逻辑结构, 完善现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拓展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工作。

摘要:在明确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 确定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关键因素, 合理设计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高科技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支撑。

上一篇:三角函数中的参数问题下一篇:中美会计文化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