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2024-09-03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精选12篇)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篇1

1 区域收入差距概况

1.1 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1) 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世界银行指出, 过去20年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最快的时期, 中国也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提高幅度最大的国家。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通常在0.5和0.7之间, 收入相对较为平等的国家在0.2和0.35之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 总的来说呈上升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6年我国基尼系数已逼近0.47。在股市楼市的双重作用之下, 2007年基尼系数接近或者超过0.48已成定局。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 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基尼系数才开始下降。我国去年人均GDP只达到2000美元左右, 人均GDP增加与基尼系数呈正比。

以上数据都是根据正常收入计算的, 如果将偷税漏税, 官员腐败等非法非正常收入也估算在内的话,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将更加严重。

(2) 引起消费差距扩大。

收入差距的扩大使总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投资乘数效应也迅速降低, 最终导致全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下降。这样就会形成汉斯·辛格所指出的收入——需求——投资恶性循环, 即“大多数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 致使国内市场狭小, 投资引诱不足进而导致生产率低下, 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 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全国居民消费指数从1994年124.1下降到2000年的100.4。表1可以看出从2001到2006年我国消费率依然呈下降态势。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 还严重偏低。总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失衡, 使通货紧缩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经常性威胁, 制约经济的发展。

(3) 收入差距过大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负效应。

由于中国长期受“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 人们对收入差距过大比较敏感, 由此就会造成心态失衡, 给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成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素。首先, 少数人的巨富引起多数人的不满,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贫富差距悬殊, 直接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地区间贫富悬殊的存在, 诱使大量人口无序地涌向发达地区, 社会犯罪活动猖獗,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贫富差距悬殊也导致了教育失衡,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区域收入差距的过大的表现

(1) 省内间差异。

各省内部除了省会和少数大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显著的经济差异外, 也呈现出区域性的不同。举湖北省一例说明。

湖北省地理位置按东西走向可划分为鄂东、鄂中、鄂西三个地区。虽然鄂中地区面积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6.9%, 人口占总人口的44%, 经济总量却占整个湖北省的54.5%。而鄂东地区人口达到鄂中地区1/2 强, 其GDP 比重还不及鄂中地区的1/3。且湖北省西部地区面积为中部地区2 倍, 人口与鄂中地区相当, 其GDP比重只及鄂中地区1/2 强。就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来说, 鄂中地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接近1:1, 说明鄂中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段。而湖北省东部、西部地区则处于业化初期阶段。总之, 湖北省区域经济呈现出鄂中地区向鄂东、鄂西两边递减的趋势。

(2) 省际间差异。

在不同省份之间, 由于自然条件、资源、交通以及历史因素等差异, 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极化效应比较明显。

从表2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对差距总体上也呈扩大趋势。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 1985年, 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 最低的为甘肃, 二者绝对差额仅为551元, 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例为3.16;1995年, 绝对差额扩大到3366元;到2005年, 最高的上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13元, 比最低的贵州省高出了7295元, 达到了4.8。

(3) 东中西部之间差异。

目前看来,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值得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从经济总量看, 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2.2倍, 比改革开放之前增加0.5个百分点。

从人均收入水平看, 目前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 比改革开放之前分别增加0.5个和0.4个百分点。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看, 东西部地区差距很大, 例如, 西部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覆盖率不到5%, 仅为东部的1/10。

2 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2.1 和资源因素

由于沿海城市交通便利, 自然条件优越, 由此带来充裕的社会资源和人口资源。内陆尤其西部省市, 最重要的在于缺乏耕地。加之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使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象更加恶化, 必然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显著。

2.2 发展因素

从宏观上看, 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规律, 可以用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来解释。发展过程中, 储蓄和积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集中, 资本要素的集中是不可避免的, 收入差距也将拉大。再次, 经济赶超过程中有资本技术过密的趋势。

2.3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倾斜, 使沿海地区经济获得比其他地区快得多的发展;其次是区域内政府的政策导向, 区域内政府的政策对该区域的发展以至于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都至关重要, 其行为方式和决策对区域间的资源流动, 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资本积累等因素产生重大影响。

2.4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因素

利用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 增长的过程也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机会, 获得新机会的个体获得新的更高的垄断利润, 这样也会造成收入差距拉大。在一些发达地区 (广东、江苏、浙江等) 中小企业, 体制上和企业组织上都有重要创新, 带动了地区产业群的发展,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 经济增长活力不足, 加剧了各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

3 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

3.1 发挥比较优势, 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消除收入差距产生的产业结构因素;各地区大力调整主导产业, 选择适合于本地特色和条件的产业, 将自己置于我国经济系统中乃至全球化中定位, 培养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在兼顾地区经济利益和互惠的基础上, 建立和发展地区分工体系, 促进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转移。鼓励和扶持原材料产地和矿产资源地发展加工型支柱产业;同时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工向高附加值, 高科技含量和外向型发展, 从而促进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3.2 发挥政府对再分配的调控职能, 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在强调以效率提高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过程中, 能以不损害先公平进而降低效率为代价来提高事后分配结果上的均等程度。根据有进有退的原则, 应将政府的政策目标和职能从直接干预市场资源配置转变到再分配调节上来,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体系。

3.3 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 部分靠合法经营也会获得高收入, 产生贫富悬殊, 这也不符合共同富裕原则, 必须运用税收手段加以调节。对贫困地区, 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政策, 加大扶贫力度。目前我国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 而比较合理的收入分布应该是“橄榄形”。因此, 要通过调节高收入, 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扩大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的数量。

3.4 加快中西部经济建设,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外地投资者到西部投资, 鼓励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到西部。同时中央应拓宽中部政策空间, 明确中部发展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在发展定位上, 中部地区应在原有定位,

3.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否, 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贫困阶层的正常生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使社会保障法制化。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 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 有条件的地方可继续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6 运用法律手段控制打击非法收入

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有很大比例是权力、腐败等非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结果。要从源头上解决就要尽量减少、取消行政审批, 把权力对市场行为懂得干预尽早消除。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加快建立、健全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法律体系, 转变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调节方式和职能。加强国家在立法, 执法及监管方面的力度, 规范分配秩序, 避免权力垄断, 打击寻租活动并与反腐败结合起来, 坚决有力持续全面地打击违法经营活动, 断绝非法收入来源。

总之, 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实施中, 收入差距问题一定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叶初升, 夏善华.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兼论“泛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 (7)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1997, 2007.

[3]刘日昊, 唐亮, 陈守东.我国缩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经济纵横, 2006, (4) .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篇2

收入差距是指以高低收入水平差别或占有收入比重的不同而表示的差距,它是与收入均等相对应的概念。收入差距可以分为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是以收入比重或收入相对额表示的收入差距,如将总人口按人均收人高低分为若干几组,高、低组的收入额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差距,称之为相对差距。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实物指标表示的居民高低收入水平差距。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用客观事实证明了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了此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异 基尼系数 二元制经济结构

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增大这一现象也逐渐凸现了出来,而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又成为了其中的重中之重,国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植力度,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根本性的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其漫长的道路要走。> >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自1978年的3645.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3年的566130.2亿元人民币,短短30几年的时间GDP整整提高了155倍,2014年GDP指标更是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进入10万亿俱乐部,仅次于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甚至于超越日本一倍有余。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民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人民币提高到了2013年的26955.1人民币,提高了78.4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33.6人民币提高到了2013年的8895.9人民币,提高了66.59倍。以上的一个个数据在不断的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腾飞的同时,也同样无法掩盖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增长速度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要远远快于农村居民这一不争的事实,同时我国基尼系数在1978年以前还只有0.1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了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1直逼0.5这一贫富差距警戒线虽然近两年来这一情况有所好转,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仍急需解决。

二、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生存条件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条件中村落都是依存于当地的水土资源自发的聚集而成的,而城镇往往是后天形成的。由于中国农村自古以来的生产模式主要依赖于农业和养殖业因此其主要依存于周边的气候、地质、水土等条件以便于农业生产,而城镇在建立之初主要要选择周边的交通环境,各种资源分布以及周边生存条件等因素,这就造成在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今天,城镇地区由于其生活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相对低廉,比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的快速,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高于农村居民。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庞大且人口众多等诸多因素制约使得广大的农民即使想离开农村转入城镇也很难实现,这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的先天原因。

(2)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虽可说是地大物博但其资源分布却极不平均,东部地区资源极为丰富而西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建国之初业曾采用过全国平均发展的发展路线,但并不成功,这就使得我国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见效更快、回报率更高的地方,因而采用“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路线,但这会造成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不平均,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3)行政阻隔城乡一体化

国家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资源,采用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阻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二元户籍制,通过户籍管理将人们强制分为“农业”与“非农业”,同时将各种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生活资料的分配与户籍制相挂钩,使得农民在城镇之中生活和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将农民牢牢的限制在土地之上,使得农民难以跳出“农门”,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其二是二元公有化制度,我国采用的是全民所有制的分配制度,但在城市采用的是国有制而在农村采用的却是集体所有制,这就使得农村的公共物品分配都必须依赖集体,也就无法离开集体,进一步阻碍城乡一体化,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4)城乡教育差异

由于广大农村人口分布不集中,生存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普遍落后等问题,导致国家对于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大的低于对城镇的教育投入,进而造成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平等,而随着现代生产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导致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必然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而较高的经济收入又会带来新的教育投入不平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三、解决思路

综上所述,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但当前我国实施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状都有所不同,所以我国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解决思路,只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道路来。文本就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推动社会福利体系网络向广大农村的全面覆盖

在当前世界上社会福利制度一直被认为是调节收入分配不平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而若要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则恰恰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首先应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加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同时大力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使之与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看齐,不但如此还要降低农村居民获得相关保障的难度和门槛简化相关流程,使之能够真正保障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其次,应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2)尽快消除二元制经济对农村内居民的制约

曾经二元制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一制度已明显不再适合当前的发展需要,应该予以消灭。首先,应消除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社会福利保障,使之真正发挥其居民管理的职能而不是成为人为的阶级划分工具。其次,应给于涌入城镇的农村剩余人口城镇居民待遇,将在城镇中有稳定工作或在城镇中生活一定年限的农村剩余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使他们在城市中打工或就业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降低他们在城镇中生活的成本,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城镇的生活中来,真正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现代市场经济已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形势强化了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当代的城乡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因此从长远看,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首要的就是要给农村居民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发展农村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步来展开:首先,应完善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中国早已全面普及,但在农村义务制教育还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农民看不到子女受教育的良好前景再加上农村早已存在的一些风俗陋习,就造成农村失学率偏高的现象。其次,农村教育应加强中高级教育以适应目前中国正在不断进行的城市化进程。第三,农村应开展自己的职业化教育,当前各级初中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是应对城镇的发展需要,面对的往往是第二、三产业,而几乎没有面对广大农村第一产业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就难以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自己的职业教育,培养现代化新农民队最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城镇支持农村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制经济结构是以加大农村负担,吸取农村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城镇,这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以牺牲广大农村利益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策略只适用于一时必不能长久。近期国家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发展战略。所谓“多予”即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以国家为主体引导社会闲散资源向农村聚集,以改变现有的农村经营模式。所谓“少取”即消除一直以来二元制经济的不良影响,尽量减少城镇从农村获得资源,减少农民负担,把农村的资源真正用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上去,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所谓“放活”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当前农民实际地位的低下现象,拆除农民身上限制其积极性的制度枷锁,真正做到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有如此,才能让农民真正从心底里愿意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城乡差距。

综上所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由来已久,冰冻三尺为一日之寒,同样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我相信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之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最终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彻底创造一个城乡平衡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探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篇3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成因

一、我国目前收入差距现状

1、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从城镇居民收入来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北京,收入最低的山西、河南。从1997年到2000年,这四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幅度差别较大,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快,平均每年要比上一年多增加1.57个百分点,而山西和河南的增长幅度相对较慢,只比上年多增加0.2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大。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47:1.13:1,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的人均收入是宁夏、青海、甘肃、黑龙江和新疆等省区的5倍多。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更猛,而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缓慢,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幅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持续扩大之势。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乡差距为2.57∶1, 从1984年开始,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很小,1992年达到2.58:1,超过了1978年的水平,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了2.86从1994年开始,国家意识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性,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1997年,城乡收入比下降到2.47,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城乡收入比在2000年为2.79,2001年为2.90:1,2004年为3.21:1。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254.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2:1。比1997年扩大了0.75倍。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仅超过了2:1,而且在3:1以上,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居民倾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也变的更为严重。

二、我国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的原因

1、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人民收入普遍不高的基本国情,邓小平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这一政策的提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是先富起来了,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富起来,这就必然会扩大个人收入的差距。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以后,在区域政策上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国家采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的经济政策,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地区的比重由1978年的40%上升到1994年的55%,而对内陆地区的投资则从1978年的51%下降为1994年的36%。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国家给予了沿海地区很多的优惠政策。如财政、税收、投资决策权和利用外资审批权等。在特区投资的外资生产性企业可以享受到“免二减三”的所得税优惠,即使征收所得税,税率也仅为15%。在经济特区外汇留成100%,在沿海省份为50%,而到了内地省份这个比例只有25%。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就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收入不断扩大。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的扩大。

3、税收体制的不完善

税收政策能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础,能削减高收入者的收入,因此,税收成了最常用的公平收入的调控手段。通过个人所得税等税收,防止个人收入之间出现过大收入差距。目前,我国税收体制不合理:

首先,在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有些漏洞影响了税收的调控效果,有些收入较高者利用非法手段逃税和偷税,进而减少纳税,这就更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同时也限制了政府对低收入者的资金投入。200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为511亿元,而大多来自于工薪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和银行利息所得三个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来自其他的个人所得税还不足其总收入的10%。这就说明了有很多人还没有进入到正常纳税的行列。这就使得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进而也使得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扩大。

其次,个人财产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个别财产税,即有选择地对部分财产分别征税。我国目前的财产税制很不完善,收入比重不高,不动产税制体系不合理。没有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税基十分狭窄。已经不能适应个人收入水平变化之后的居民财产状况。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征了遗产税。

4、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

目前,非法非正常收入渠道主要有:1、制假贩假。如一些个人和企业以极低的成本、劣质的原材料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上高价出售,从中获得大量非法收入。2、走私贩私。沿海、沿边一些地区的不法分子,靠走私贩私逃避关税,获取非法收入;如我国查处的福建厦门特大走私案件中,赖昌星一伙走私总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中逃税300多亿元。3、扰乱市场。利用证券市场不健全,部分人传播假信息,扰乱市场,从中牟取暴利;中国的证券市场被一些人称之为“看不懂的市场”。4、房地产交易。房地产市场开放之初,利用土地批租,无偿或低价获得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攫取巨额超额利润;5、贪污受贿。一些党政官员,贪污受贿,利用自己的职权,侵吞国有资产,牟取私利。有资料表明,“中国改革转型期20年来,竟然高达30万亿人民币的国家资源直接和间接地变为私人财产,相当于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些非法收入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使得真正付出劳动的人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没有付出劳动的人却能获得较大的利益,这就加剧了收入差距的严重扩大。

解决收入差距问题需要國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等所有人员的参与,从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全局考虑,才有可能缓解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对于地区差距,需要国家做好各个地区的投资调节。加大对西部的开发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同时国家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支付,解决财政困难问题,以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同东部沿海城市的差距。只有这些地区真正富起来了,才能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时还要积极提供科技支援。东部与中西部要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东部地区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和合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此减缓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的体制改革。西部的经济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东部,突出的表现是国有经济比重偏高,制约了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应加快西部地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国有经济的比重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解决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可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2.3%,位居全球第二,人均GDP达到4.19万元(约6767美元)。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简单计算发现,2013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的69.9%、69.5%、69.3%;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的81.1%、68.3%、55.2%。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其他地区差异很大,仅仅约为东部地区的一半。从城乡人均收入看,2013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74.4%、60.9%和53.2%,但1985年这3个指标分别为104.5%、80.0%和72.5%,说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在扩大的。应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地区收入差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且扩大的势头得不到遏制,长期内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研究收入差距的地区层级有4种不同的层次:基于居民个人收入的研究,基于各县市收入的研究,分城乡的省级数据研究和不分城乡的省级数据研究。前两种层次的研究数据获取非常困难,只能利用个别年份的住户调查或县市调查数据,收入差距的连续时间趋势研究基本没有可能。后两种层次收入差距的测度精度方面相对于前两种差了很多,但由于可以理想地获得连续年度的数据进行不平等的时间趋势分析,因而被大量地应用到经验分析中,尤其以不分城乡的数据研究使用频率最高(万广华,2006[1])。关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普遍认为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而较近期的研究发现了2006年之后有下降的迹象(陈自芳,2014[2])。一般认为我国目前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地理位置、分权、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劳动力迁移、城镇化、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改革与发展内容的多种因素,差距程度未来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有研究对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侧重于城乡收入差距,而对区域收入差距多是沿用传统的东中西3区域划分方法,而根据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4区域划分方法似乎是更合适的选择。本文应用GE指数测度地区收入差距并进行4区域分解分析,然后探讨地区收入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政策提供借鉴。

1 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理论界采用的收人差距测度指标主要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库兹涅茨比等,这些指标各有特色,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侧重。我们选择广义熵指数即GE指数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由Shorrocks(1984)[3]发展的、可用于分解的一般表达公式为:

其中,上式中,y是收入向量,yi是第i个单位的收入,n是单位数,μ是yi的平均值,f(yi)是第i个样本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参数c反映对收入转移的敏感程度。当c=1,GE指数便是泰尔T指数;c=0时,GE指数是泰尔L指数。对于c的任意取值,I(y)均可以进行相应分解。假定外生给定的组数g共G组,可以将GE数分解为组内不平等和组间不平等:

其中,此处的wg值视c而定,

其中,代表第g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n重。wgI(yg)/I(y)为第g组不平等对总不平等指数的贡献程度,I(μ1e1,K,μGeG)/I(y)为组间不平等对总不平等的贡献程度。

GE指数越大,就表示收入差距越大。当c=1时的泰尔T指数和c=0时,泰尔L指数计算结果变化非常一致,它们在刻画居民收入差距时是等价的。为了简单处理,在此我们取c=0,即计算泰尔L指数。此外,在计算区域收入差距时,GE指数可以考虑人口权重(如上式中的f(yi)),也可以考虑收入权重,也可以不考虑权重,权重指标的选择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区域差距是否受到人口、收入分布的影响。不同方法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区域差距时不考虑人口权重,我们采用不含人口权重的泰尔L指数方法。

2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测度结果和分析

研究地区收入差距可以选择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等发展类指标,也有使用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等收入类指标。由于发展指标存在着重复计算和忽视再分配效应等问题,相比较而言,收入或消费指标更能反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更适宜成为研究地区收入差距的首选指标(Lee,2000)[4]。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1985~201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数据。但选用省级数据研究时缺乏可以直接使用的各省人均收入,我们选择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计算得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1985~2008年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各期,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把原始的环比消费价格指数CPI转化为1985年为基期的定基价格指数对居民收入进行了平减。在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数据方面,重庆缺乏1985~1995年数据参照相应年度四川省数据进行补充;河北、浙江、陕西1985~1999年数据缺失,吉林2001~2004年的数据缺失,运用《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上的农村人口数据除以相应年份的各省总人口得到农村人口比重,1减去农村人口比重得到城镇人口比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城乡使用统一的价格指数。陕西缺乏1985~1993年的农村CPI数据,用该省的总价格指数填充。

2.1 全国省级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分析

计算结果见表1。为了清楚地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根据表1的泰尔指数绘制了全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1。可以发现,从1985年开始,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总体而言是波动中不断扩大的,在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后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具体来讲,1985~1989年间,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到1990年收入差距略降后,差距程度继续上升,直至1995年。然后,又呈现了1995~1998年的下降趋势,但在此之后,居民收入差距的大体扩大趋势持续至2006年。2006~2013年,收入差距呈现了较长时期的下降趋势,2013年泰尔指数为0.0655,大体上相当于1997年的水平。

2.2 全国省级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分解分析

初步分析了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后,根据前述的分解方法探讨区域收入差距的地区来源与构成。我们把全国的人均收入差距分解为四大地区内部的省际差距以及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分解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由《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计算得出。

从四大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地区差距贡献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较大,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34.43%下降到2013年的15.28%,样本期内平均为23.72%。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很小,变化也无明显规律,样本期内均值分别为0.65%和0.96%。西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高于东北和中部地区,但低于东部地区,其变化趋势与前3类地区不同,2002年之前波动中趋于下降,然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15.23%。四大区域之间差异对全国收入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1985~2002年间从41.78%提高到73.75%,但2002年之后似乎有下降迹象,可能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显示了一定的作用。可见,中国的收入差距仍然主要体现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缩小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区域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不均衡的表现,因此,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可以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方面分析。除了客观的地理区位因素外,一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间收入水平的差距固然与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有关,但与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我国政府先后确定的14个开放城市和4个经济特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同时对东部地区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外资利用等方面又给予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优惠,使得东部地区得以借此契机迅速加快了自身经济的发展。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4年“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先后开始实施后,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改革和扶持力度,尽管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先发地区在整体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而中西部地区旧有的制度安排的惯性运作渐趋沉淀,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3.2 物质资本投入

索罗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人均资本拥有量决定了人均收入水平。哈罗德———多马模型解释了收入增长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是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收入差距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投资差距与收入差距存在着密切联系,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差异导致了产出差异。虽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对中西部地区资本投入有所增长,但东部地区也由于地区较强的自积累能力和大量外国资金的流入,地区之间差距仍然较大。2013年,人口占全国38.2%的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41.2%,而中部人口占全国的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23.5%,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24.1%,东北人口占全国的8.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11.1%。从人均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仍然偏低。

3.3 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且同时还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显著地影响着地区收入差距,这已得到了大量相关研究的证实。然而,中部、西部地区教育年限反映的人力资本水平普遍较低。从各地区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来看,2013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9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有13个省份,除了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外,安徽、江西与河南3个属于中部地区,其余的9个都是西部地区省份,分别是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而东部地区以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所以,缩小地区差异要通过在中部、西部配置更优良的教育资源才能实现。

3.4 对外开放程度

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少的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受到较大限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其经济发展战略通常是以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优势作为基础,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目标。尽管近年来这种现状已有所改变,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仍低于东部地区,2013年进出口依存度高于30%的9个省区都在东部,而低于10%的9个省区都在中西部。从进出口总额与全国的占比来讲,人口全国占比38.2%的东部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高达84.6%,而其他地区共61.8%的人口进出口额只占到15.4%。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收入的差异。

3.5 产业集聚效应

上述对收入差距原因的分析都是从传统的影响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因素考虑的。然而,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相同或接近的地区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和收入水平,如广东和广西。Krugman(1991)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下,认为产业区位的形成具有历史偶然性,偶然性的历史事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一个区域一旦产生优势以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前后向关联会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从而导致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扩大。这种市场外部性对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强调专业化分工、规模报酬递增、消费多样化与实际收入的关系。目前,我国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已经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中心、中西部逐渐沦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我国东部地区不到10%的国土面积2005年集中了全国近70%的制造业份额,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虽然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也达到了61.1%。这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在促进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特定时期内导致了中心———外围的地区收入结构。这和区域收入差异先上升2006年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4 结论

1985~2013年人均收入数据显示,无论从2013年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还是从样本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水平看,东部地区的省市排名都比较靠前,收入水平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泰尔指数表面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开始缩小的过程。从四大区域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地区差距贡献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2年之后轻微下降。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区位、国家发展战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除了这些传统的因素外,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分析显示,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在于实现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未来应在加大基础实施投入、加快物质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进而通过产业集聚循环累积效应的发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弱化地理位置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居民收入均衡增长的和谐局面。

摘要: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地区发展,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产业集群,均衡增长

参考文献

[1]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方法和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8~149

[2]陈自芳.以收入标准判断的我国区域差异研究[J].中州学刊,2014,(4):29~36

[3]余菊.科技进步、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1):130~136

[4]Shorrocks,Anthony 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J].Econometrica,1984,(52):1369~1385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篇5

——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摘要: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收入分配差距大形成原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改革的现状,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并希望出台具体方案。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 差距 改革

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众所公认,据统计,1985年到2009年以来,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人均年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9倍扩大到2009年的8.9倍,且中国的收入差距还有扩大趋势。事实上,从国际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已突破社会容忍的“红线”——0.4。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4就意味着财富已过度集中,收入差距日益明显。

造成今天收入分配差距大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就其中的某一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那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专家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4个重点,分别是垄断行业的改革、解决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和改善弱势人群的发展条件。

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问题,现在行业利润高度不均,垄断行业的收入远超一般行业,包括资源性和垄断性行业,比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金融等,这些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因为管理存有大量漏洞,导致公共资源流失、漏出、腐败,结果富了少数人,一般老百姓享受不到,有少数人富得非常快,但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不清楚,很多是非法收入,或者没有办法界定来源的灰色收入,这些因素对扩大收入差距,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公共医疗、教育等资源的分配不均等,这也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比如两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是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外出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比例非常低,去年工伤保险覆盖率最高,是23%,医疗、养老保险都只有百分之十几,失业保险8%。而没有被覆盖的又恰恰是就业和收入最不稳定的人群,也都是中等以下收入或低收入家庭。

温总理曾言,“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的确如此,收入悬殊会造成很多负面后果,而且负面后果会非常严重,特别是一部分收入的分配是很不正常、不公平的,会导致老百姓不满,导致社会不稳定。此外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没有社会保障,生活和就业非常不稳定,很难享受到公共服务,长期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回流动,这对社会稳定是不利的。他们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和压力,老人、孩子留在农村,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很多人属于中低收入阶层,平常有工资收入可能还好一点,一旦没有工作了,或者生病、出了工伤,生存就成问题了。过去老的农民工还可以回去种地,但是现在年轻的农民工,很多都不可能回去种地了,如果不通过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在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缩小收入差距,比如调整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但这些措施相对于收入悬殊程度,作用是有限的。它们有可能起到缓和收入扩大的速度的效果,但是要改变收入差距的状况,使它恢复到合理差距上来,光靠已有的改革还远远不够。包括社会保障,这几年推进力度很大,但是两亿多农民工大部分人仍然没有被覆盖,所以这方面的改革仍然没有到位。更不用说灰色收入问题、腐败问题,它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变革,不是靠完善社会保障,增加转移支付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等的改革。

当然,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我们一直在努力。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其背后有长期积累下来的发展不平衡,如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有相关体制机制的障碍,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都有待完善;更有分配制度本身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更好的协调与设计来逐步解决。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闭幕会上,通过了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会议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温家宝总理也表示,今年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要在任职的最后一年中把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作为首要工作。

殷切的希望收入改革制度方案早日出台,可以全面到位的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而且我希望收入分配改革并不是简单地给大家涨工资,而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体制改革。比如,关于资源性收入和垄断性收入问题,就会涉及到资源税改革,我们过去有这方面的改革,但是力度不够;对于国有企业红利上缴问题,特别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红利上缴制度改革的力度还要更大,有必要考虑是否征收垄断利润调节税。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分配和使用问题,现在很不透明、很不规范,这就要从土地出让制度及房地产税来推进。要规范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现在政府收入上升速度太快,远快于GDP的增长,但是政府的支出是否用到了合理的地方,透明度低,大家看不到,这也是亟待改革的。还有,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到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方面,这些改革都需要推进。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变革,要兼顾各方合理诉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贫富差距,需要更多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凝聚民众,长治久安。

其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远远不止上文提到的问题,具体方案也没有出台,具体是怎样改革,让我们拭目以待。只是希望,这次改革,不要让大众失望。

【资料来源】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篇6

一、近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情况

(一) 近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比1997年的2.47倍扩大了0.76倍,年均扩大0.13倍。从1998—2003年的6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由1998年的2.51∶1扩大到2003年的3.23∶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

(二)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行统计资料反映的还要大

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实际上,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6倍左右。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低估。

(三)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属于城乡差距较大的国家之列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专家提供的研究表明,按照货币收入比较,城乡收入差距比我国更大的国家只有南非和津巴布韦两个国家,如果把实物性收入和补贴都考虑在内,那么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城乡之间货币收入差距最大的是津巴布韦,其1990年的比率为3.57∶1,2000年中国城乡之间货币收入的比率是2.79∶1。考虑城镇居民获得的实物性收入后,2000年中国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比率要高于津巴布韦。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十几亿人口仍大部分生活在农村。2003年全国人均耕地仅为0.095公顷,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5亿左右。近年来,农业技术进步虽有所加快,土地产出率有所提高,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不断加大。目前,占全国劳动力总量50%的农业劳动力仅提供14.5%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和非农业人均创造的GDP之比由1990年的1∶3.9扩大到2001年的1∶5.2,从根本上决定了仍然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

(二)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总体上的下降趋势

农产品价格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从严重短缺到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重大变化,随之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2000年与1996年相比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下降了22.5%,其中,粮食价格下降27.5%。在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中,农副产品购进价格2002年比2000年下降3.2%。粮食产量从1998年的51229.5万吨下降到2003年的43067万吨,减少8162.5万吨。价格的下降和产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农民来自出售农产品收入的减少。在目前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例仍高达近60%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售收入的减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以及纯农户的收入出现了持续徘徊甚至下降的情况。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调整阶段,导致农民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减少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曾一度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国有企业的优化升级,乡镇企业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结构调整阶段,发展明显放缓,遇到许多新的困难。一些企业效益下降,一些企业关闭破产,其直接影响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为减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明显下降。与1996年相比,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年末从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00万人。农民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相应减少。

(四)现行的体制和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

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上,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农业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在收入增长总额中所占份额很小,有些年甚至是负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和流动规模大量增加,但由于城市用工制度与户口挂钩,使农民进城就业遇到种种障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的转移受到很大制约,农民通过流动获得较高收入的机会仍然遇到很多障碍。

(五)受现行的财政体制和投入机制的影响,农民负担仍然较重

一是财政支持农业的资金总量非常有限。2002年国家财政用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为1088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到5%,而且这些支出主要是用于间接支持农村,真正落实到农民头上的不多。二是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城市中小学教育全部由国家投资,农村中小学教育则大部分由农民自己解决。教育经费占乡镇财政支出的70%。近几年虽然国家增加了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主要还是由农民自己集资投资。三是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有限。国家财政除对农村拨付数量有限的救灾救济款外,其他直接给农民本身的拨款还较少。

(六)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3%,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8%,城镇高于农村一倍多。城镇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一是从1999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了几次增资措施。二是国家建立了三条保障线制度,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并直接增加现金收入的项目建设。国家支持的农村项目建设投资,要专门列支农民报酬一项,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量应继续主要用于农村。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

(二)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推进城镇化

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加快推进全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管理,逐步取消全国性及中央部门涉农收费项目,加强对农村水电、建房、农机服务等涉农价格和收费的清理和整顿。建立和规范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一事一议”的工作机制。

(四)继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

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指导,简化农民外出务工的审核手续,取消各种乱收费。继续清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五)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继续增加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六)切实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工作

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严禁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和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维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

(七)加大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困难的工作力度

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开展东西部协作扶贫和定点扶贫。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紧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对贫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完善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供养资金。切实做好农村受灾地区税费减免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等工作。

(八)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要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九)规范城市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加强和改善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加强对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管理和总量调控,抓紧清理和规范企业违反规定、自立名目发放的各种不合理收入,垄断经营企业凭垄断地位和特殊条件获得的超额收益不得用于内部分配。加强对各地进行的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的引导和规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步伐,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

(十)加强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提高, 依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我国的基尼数据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 可以说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 (图1)

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1. 居民间收入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中, 20%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约为5.0∶1;2013年农村居民高、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272.7元和2583.2元, 二者之比约为8.2:1, 从这些统计数据中, 我们可以看出高、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另外通过近年城镇不同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2) 的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收入等级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历年数据整理。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55.1元和8895.9元, 二者之比约为3:1。根据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出, 城镇居民的收入最高可以达到农村居民到5倍, 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数据,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个数字都是1.5以下。可见我国城乡间收入分配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水平差距很大。

3. 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经济发展呈现不均匀的趋势。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较为发达, 而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因而不同地区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很大。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增幅很大,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基本不再继续扩大, 但差距仍然很大。另外, 从不同省份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角度能更为直观的反应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省份 (上海40188元) 最低省份 (17157元) 的比例为2.3倍。

4. 行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据2013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家统计局按“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两个组别发布了2012年的职工平均工资, 在不同组别、不同行业从业人员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工资差距, 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收入差距明显。就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看,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薪最高达3.85万元, 最低的农林牧渔业2.2万元。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3.96∶1。而对与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而言, 金融业年薪最高达8.97万元, 仍为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为2.27万元。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与相同行业间收入均有差异。

二、我国收入差距水平逐渐扩大的原因

1.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致

人类对于经济发展的规律研究已久, 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95年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最先提了收入分配的倒U曲线。通过对于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遵循“先恶化, 后改进”的长期变动轨迹, 库兹涅茨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敏捷扩展, 之后是短期的不变, 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步缩小。”通过对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资料的对比他总结得出, 收入不平等这一现象是普遍发生的, 而且相较于发达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的结论。

倒U曲线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国别横断面资料。中国自经济发展步入快速轨道以来, 国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就从未停止长大。到目前为止, 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相关性来看, 与倒U曲线基本相同。从目前国家颁布的相关经济数据来看, 我国的收入差距还处在上升期, 预估在2020年前后会达到最大值, 随后收入差距将会逐渐减少, 这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是相吻合的。 (图3)

2.“马太效应”与收入差距

“马太效应”在社会各个领域中, 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马太效应”在经济学上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竞争的作用, 富者愈来愈富, 而穷者愈来愈贫的现象。为了冲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枷锁束缚, 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早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 然后利用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计划。这一计划的初衷是好的, 但是至少在现在看来并不符合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 实施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于少数高收入人群在教育, 资本, 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使其获得大量利润, 长久以来使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但低收入家庭及其后代由于在教育, 就业, 投资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收入支持, 从而日趋贫穷。富者愈来愈富, 而穷者愈来愈贫的结果也成为了必然。

马太效应强调的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强调的是效率而不是公平。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没有可供借鉴的例子, 只能够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 为了解决生产力不发达的问题, 我国过于强调对于效率的追求, 而忽视了对于社会公平的重视, 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是致使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探索了很久, 也因此走了不少的弯路。例如将城市和乡村割裂开来, 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这种人为的割裂使得城市的生产效率高于乡村, 最终直接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别。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达50%左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 2012]。由于城乡居民差距的扩大致使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等方面的机会不平等, 这些不平等又进一步致使了农村居民在以后获取收入能力和机会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不断加大。

4.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缺陷

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来弥补的。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下岗职工基本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固然这些保障制度对减缓收入分派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上还不够健全, 在调节收入分配中仍旧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养老金、退休金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占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25.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 2010年约有45%的家庭成员退休后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险和离退休工资。另外无论是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还是低保制度,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盲区。这些盲区的存在对于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5. 垄断经营以及灰色收入的存在

身处于市场经济之中, 无论在哪个行业都避免不了竞争, 但是合理的竞争是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的, 不合理的紧张却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在我国很多行业都属于垄断型行业, 一家独大的现象使得居民的消费成本剧增, 同时相关个人或者企业却能够通过垄断经营来获得暴利, 最终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可见垄断是不平等竞争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垄断的存在必然不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另外,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体制上和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 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中, 除了合法收入之外, 还存在大量腐败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一般是靠权力寻租, 商业贿赂和了掠夺公共资源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须从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原因出发, 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现有的分配制度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 利用政府机构来对收入的分配进行宏观的调控, 以此来提高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将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改革产业结构,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同时支持劳动密集型和能源低耗型第二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统筹发展战略, 通过推进西部大开发,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社会保障的盲区;加强法制建设与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 权钱交易等现象, 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等有效措施缩小这一差距, 即在蛋糕做大的同时调节好蛋糕的分配问题。

摘要: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协调稳定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 如何去实现收入上的平等, 减小社会上贫富之间的差距, 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我国政府一直在思索的方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即收入倍增计划。可见党和政府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小社会贫富差距上, 要落实这一计划, 最终达到战略目标, 就要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水平,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郑鹏.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简析——对Kuznets倒U型曲线理论的再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7 (02) .

[2]肖玉贵.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3]尤泽东.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

[4]张影强.我国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0.

[5]韩海燕, 何炼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不稳定性与消费问题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 2010 (03) .

[6]徐婷利.共同富裕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策分析 篇8

1.1 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在经济学家看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有多个指标,而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最基本标准。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发明的洛伦兹曲线而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根据基尼的测算,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处于0.2以下为收入高度均等;0.2~0.3之间为收入相对均等;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基尼系数超过0.4时,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超过40%时,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超过0.5时,表明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它会引起众多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这说明当时我国属于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国家。而1990年基尼系数已达0.343,2000年为0.417,2002年为0.458,2004年达0.465,2005年逼近0.47,可见从2000年起,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不但高于所有的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表明虽然经济有了发展,但社会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1.2 城乡差距是中国贫富差距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然后逐渐缩小,再到加速扩大的过程。二元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特有的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80%以上是农民。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封闭制约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别是流向城镇就业无疑会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的行政管理制度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和排斥性,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面临着艰难和风险。这也是中国城乡差距没有出现一种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所在。除显性的收入差距外,城乡居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隐性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享有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比如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而农民除少量救济优抚外,基本不享受国家补贴,却还要承受各种额外负担。

1.3 我国的开放策略

开放策略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模式。由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原因、政策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进入90年代后,差距迅速拉大,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职工收入比达1.4:1,东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更为明显,从1980年的1.46:1扩大到1997年的2.5:1。

1.4 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有些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总体上呈扩大趋势。1987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99倍,2005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约为最低行业的6.27倍,而且近两年来,这种行业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2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2.1 历史原因

国家长期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现象凸现。五十多年的发展不但没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相反,由于良好的经济资源、配套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原因,使得东部地区和落后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经济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

2.2 经济原因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构、质量的不平衡和差异化,是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我国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一直高于第一产业,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速度快于农村居民。在农民收入中,劳务经济所得已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各地劳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分配差距。

2.3 自然原因

地处沿海的发达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较好,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2.4 政策原因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社会经济管理制度。城乡之间,现行政策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城市偏向明显。城乡户籍政策、就业政策使城乡居民就业机会不均等;城市福利补贴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变相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农村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影响和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

3.1 加强再分配过程中的政策调节

过去的收入分配差距须由再分配过程来调节,要充分发挥再分配过程的政策调节功能。包括以下的两方面:

(1)改革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政府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转移支付调控力度,中央的财政支出要规范化,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差距,地区之间调节,以市场为基础,依靠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来实现。国家和各地区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当主要用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同时要坚决防止挪用挤占。

(2)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的调节功能,缩小贫富差距。

3.2 运用法律手段,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从重从严惩治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收受贿赂、权钱交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法律的震慑力制止非法收入,维护经济秩序,为公平分配创造条件。

3.3 完善税收制度以增强政府的收入调节能力

应尽快实施个人实际收入申报制度和实际财产申报制度,以扩大所得税的征收来源;在税率方面,应实行相对高额得的累进税率;在税种方面,应加快遗产税、赠与税的实施。这样,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放入方式,增强政府的收入调节能力。

3.4 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能否被满足,是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底线,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镇困难企业,另外,无收入或收入较低的老年人、残疾人、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对这些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帮助和救济,例如:开展再就业工程和相关的职业培训、落实养老金保险制度和失业救济制度等使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丁任重.“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03, (6).

[2]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邓超红.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6,(1).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篇9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居民收人的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同时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这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居民的收人差距,是保障国民经济顺利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1 地区差距

1998年东、中、西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1.42:0.97:1,到2007年比率扩大到1.50:1.01:1。同样,十年来东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1.991.29:1上升到2007年2:1.2:1。东部地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到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的省份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明显[1]。

1.2 城乡差距

1985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1985年城乡人均收入相差341.5元,1997年相差3070.2元,到2002年时差距达到了5000元以上。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8元,相差9182元,从比率方面看,1985年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是1.86:1,1997年为2.47:1,到2002年为3.11:1,2007年为3.25:1[2]。

1.3 行业差距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从1998-2007年,金融保险业、水电煤气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年平均收入始终名列前茅;而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则位于后几位。

2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经济影响

2.1 投资和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一般来说,消费是投资的动力源,即有消费需求才有投资需求。当消费需求大幅度降低时,投资就会萎缩;当消费需求上升时,投资需求随之上升。根据消费理论,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低于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高收入者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相对满足;

二是高收入者的收入状况是与低收入者的消费支出状况联系在一起的;

三是不少高收入者更多地把自己的收入放在投资领域而非消费领域。

因此,收入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消费倾向越高;反之亦然。所以当收入差距过大,很大一部分人消费能力过于低下或相对降低时,消费需求必然减弱,进而投资需求减弱。

2.2 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竞争的不平等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但是竞争的不平等性不仅来自于制度因素,也来自于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这种资源的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基础。

对低收入者而言,由于收入过低,根本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职业教育的机会。他们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在收入上处于社会底层。而高收入者由于一开始就占有资源优势,从而占有社会教育、就业、福利、保险等优势,这种优势使他们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收入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财富及其带来的社会资源的占有必然失衡,最终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3.1 经济发展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必然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于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趋势提出了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当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达到60%-7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收入分配差距达到倒U型曲线的拐点,收入差距将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3]。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左右,而非农人口所占比重仅有35%左右,收入差距还处在倒U型曲线的左边;因此,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是正常的,并可能继续保持下去。

3.2 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

首先,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缺乏有效的限制垄断、鼓励平等竞争的政策,造成了收入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

其次,在再分配领域,我国在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方面,主要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其征收效果并不理想,税款流失严重,高收入者偷漏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最大。而且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低,高收入居民即使在按章纳税之后,仍能有较多的财产剩余;然而,对低收入居民来说,尽管税负水平并不高,但因其总收入水平较低,所以导致税收负担对其实际收入的影响远远超过对高收入居民的影响。

3.3 法制建设的落后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方面,打击非法收入的政策不全面,缺乏周密的覆盖性和连续性,而某些已经制定出来的政策,由于缺乏有权威的程序规定和监督,致使政策效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对一般形式的涉及财产侵夺的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要远远强过对以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为核心的非法收入类型的打击,这种相对较轻的惩罚和不完善的法律,不足以遏制非法收入。

4 实现收入分配差距合理化的对策分析

(1)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包括种植业结构、乡镇企业结构性调整,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二是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以此来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三是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业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鼓励和引导农业专业性人才进入农村就业和进入农村基层领导岗位服务农业;

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使农民的收入维持在这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五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六是改革户籍制度,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4];这样既能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也能使他们享受政府均等化的基本服务。

(2)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公平分配。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既要从源头上采取措施,规范初次分配的各环节,也要通过完善税制和加强征管,建立起一个多税种协调配合的税收调控体系。个人收入通过分配形成后,首先要将一部分用来消费;其次就可能用于投资或储蓄,或购买财产,最后形成遗产[5]。

如果我们在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设立相应税种加以调节,就可以形成一个对收入分配完整的调控体系。这样,既可以减少规避税收调节的空间,确保调节目标实现,又可以通过税种的互补,来保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

(3)完善法制建设。

首先,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额外收入的行业,应采取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优惠及保护政策,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征收重税,以此消除或缓解不同行业间利润悬殊现象;

其次,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和法人代表的个人收入与财产的申报和公开制度,强化对各级权力者的种种监督和控制,使之不能贪也不敢贪,并且通过进一步改革,建立一整套廉政制度体系,全面清除各种体制漏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最后,大力加强公众和舆论监督,提高行政透明度,打破暗箱操作。如尽量用公开市场竞争方式完成各种交易(如公开竞价),防止评估、审定走过场;严密监视国有资产运作、收益情况,防止各种侵吞行为等。

参考文献

[1]李实、张平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M];经济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0~28。

[2]张东辉:《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2(1):34~41。

[3]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3(1):16~33。

[4]王文彬:《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征及对策》[J];《新长征》2000(7):32~34。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篇10

改革开放以前分配领域的绝对平均主义,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导致生产的低效率,改革打破了原来的平均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不可避免地会有收入差距。三十多年的改革经验证实,收入分配比原来改革之初设想的要复杂得多,在效率问题逐渐解决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8,我国的基尼系数在120个国家中排到了85位,接近某些经济停滞、社会分化的拉美、非洲国家水平,我国从一个较平等的国家正在变为一个收入差距很大的国家。

(一)城乡收入差距

总体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从缩小到迅速扩大的过程,1978年,改革之初,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7,这一数据在1985年为1.84,这期间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产品管制的放松以及价格政策的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途径,城乡收入缩小。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国有经济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城市偏向政策的推动,城乡收入差距迅速拉大。2008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在上年3.33的基础上扩大为3.36,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数首次突破一万元,据估算,如果将城市职工的隐形收入算在内,城乡收入比重为5至6倍。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城乡收入比突破2,我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城乡收入最大的国家之一。

(二)地区收入差距

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的不同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国家地区偏向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不平衡,改革的优惠政策首先在东部地区实施,体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产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人力、金融等其他经济资源流向东部,随着东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分别为214元、184元、165元,地区间收入差距基本均衡,随着改革的推进,到1994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达到5019元,中部地区为3161元,西部地区为2617元,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中部地区的1.587倍,西部地区的1.91倍。到2000年这一比重分别为2.26倍、2.05倍,2010年这一比重扩大为2.382倍、2.12倍。虽然2000年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地区差距并没有因此缩小,反而呈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

(三)行业收入差距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各行业收入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最高行业收入有1990年的1.74上升为2008年5.02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高收入行业主要是一些垄断行业 (如电力、金融、交通、邮电) 以及一些高科技行业 (如生物、电子、制药) ,低收入行业主要是农业及一些充分竞争行业(如餐饮、服装、住宿)。关艳丽在《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一文中指出,2008年我国行业间职工平均工资的基尼系数比1990年高出1.5倍,泰尔指数则增长了5.56倍。

二、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探讨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经济学家永恒的研究话题,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增长为收入分配提供物质基础,是分配之源,同时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一)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机制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是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发生的。经济中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由于部门性质不同,生产力水平也不相同。由于工业部门和农村部门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在部门内部收入差距小于部门间收入差距的条件下,引起生产要素在部门间流动。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及农业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两部门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直到消失。经济增长伴随着就业的增加与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劳动力的不断转移,部门间差距也随之缩小,直至部门间差距消失。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加,进而促进劳动力转移,进而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一个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首先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收入差距会不断缩小。

(二)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通过物质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影响总供给,通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1. 收入分配差距对供给的影响

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都分别从不同角度证实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密切相连,总体现在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储蓄作为收入的函数,富人比穷人有更强的储蓄倾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财富越向富人阶层集中,越有利于储蓄增加,进而增加物质本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影响总供给的决定因素,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总供给产生影响。投资作为投资回报率的函数,人力资本投资是高回报率的投资,但是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家庭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取决于家庭的初始禀赋及家庭收入,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财富越向富人集中,富人可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多数的穷人却无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样就会形成收入分配差距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恶性循环,最终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会越来越少,接受教育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人接受人力资本投资越不利于总供给的增加。

收入分配差距通过物质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影响总供给,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对物质资本的积累有个正的促进作用,而对人力资本投资则存在一个负的效应,所以收入分配差距对总供给的影响取决于二者净效应之和。

2. 收入分配差距对总需求的影响

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及净出口,收入分配差距主要通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影响总需求,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影响较小。本文主要选取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行分析。

根据消费函数y=α+βy (y代表收入变量,α代表自主消费变量,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有消费函数可知,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分配差距使财富在富人阶层积聚,与收入分配公平相比,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降低,高收入阶层奢侈品需求增加,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的影响等于二者的净效应。在收入分配不平等严重的社会中,社会财富聚集在少部分群体中,其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将远远小于社会大部分人群因未获得相应财富而减少的消费需求,这就是说,收入分配不平等越严重,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小(权衡,2002)。

收入分配差距同样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影响消费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随着富人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储蓄倾向增加,而穷人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分配不平等,在总体上降低了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而减少了消费需求。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很大关系。

投资需求,被凯恩斯认为需求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投资需求除受投资回报的影响外,社会和市场的稳定则是投资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和市场越稳定,越有利于投资的增加。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失业和贫困这些因素在低收入阶层不断积聚,极易引起他们对社会的不满,这样社会越不稳定。在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情况下,穷人的犯罪率越来越高。社会的不稳定,将严重影响投资需求的增加。

三、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的思考

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互动关系分析可知,经济增长是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通过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增长最终可以起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总供给、总需求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由于二者的互动关系,我们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应在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互动的框架下去解决,不应该就收入分配差距而论收入分配差距。

(一)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干预或金融调节两种渠道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不但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同时有较强的外部性,教育有准公共物品特性。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穷人由于收入约束,又不能通过金融借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这两方面的特性使作为公共服务导向的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另外,应该促进教育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加融资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提供担保等多种形式为人力资本投资提供金融支持,促进人力资本投资。

(二)我国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并不是市场经济的改革引起的,相反恰恰是因为市场经济改革的不充分,垄断是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我国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收入最低的行业平均工资收入相差5倍多,而发达国家这一差别不到两倍。行政性垄断给行业带来巨大的超额利润,而不是平均利润率,超额利润大都没有回馈给国家和社会,大部分转化为这些行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福利等。这是导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是对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关系的扭曲。因此打破行政垄断,成为了规范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

(三)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为广大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农业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可以起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造成城市化严重滞后,针对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实,我国应该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效应,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家,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意义深远。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最低为78%,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0%左右,我国城市化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因此,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安置,城市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另外,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支持,促进农业部门自身的发展,缩小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收入差距。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GDP年均以9.6%的速度高速增长, 人均GDP也保持了8.28%的速度, 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本文首先从多视角对我国收入差距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 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的框架下, 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总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红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经济论坛, 2009 (6) .

[2]赵晓雷.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 2001 (4) .

[3]李子联.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经济增——一个基于需求视角的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 2011 (5) .

[4]陈昌兵.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J].当代财经科学, 2008 (6) .

[5]周波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策略选择[J].前沿, 2012 (5) .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和我国特有的产业结构和国情紧密联系的,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当前我国收入的现状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12~0、13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在0、13~0、14之间为比较合理,国际上通常把0、1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14~0、15为差距过大,0、15以上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1473,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 2∶1,1995年为 2.71∶1,2003年为 3.23∶1,2005年约达3.22∶1,2006年约达 3.27∶1,2007年约3.33∶1,2008年扩大到3.36∶1。到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绝对差距将超过1万元。虽然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很快,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而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城乡差距都是在不断缩小的。

(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在不同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政策偏好或制度安排不同,使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各种条件获取利益的机会和能力出现差异性,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居民之间形成收入差距。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西部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在城镇为66.6%,在农村则为51.72%,西部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几乎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上海(26690元)与最低的地区甘肃(11010元)居民年收入差距为15680元,其收入之比为2.4∶1。

(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从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来讲,1978年我国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最高是最低的2.1倍,2000年是2.6倍,2008年是4.77倍,差距逐年急剧上升,其中垄断行业尤其突出,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四)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据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中国最高收入的20%的人的收入跟最低收入的20%的人的收入差距是4倍。到了2006年,这个差距已经扩大为18、2倍。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数量很大,占到总人数的64、3%。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仅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目前企业的薪酬制度,使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管理者的年收入一般都在普通职工的15倍以上。据某人力资源薪酬绩效中心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外企高层管理人员与操作工之间年薪差距2007年为15、2倍,进入2008年,差距增加到了16、3倍,并且仍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收入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历史原因导致的。历史上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向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在一段时间差距依然存在。其次是因为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条件等不同。东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另外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由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开放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

三、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治理对策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社会收入分配的拉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对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减少贫富差距,政府要做的不是收入的绝对平均,而是要遵循“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高收入群体继续发展的同时,通过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通过经济增长使人均GDP上升到较高的水平,贫富差距才会缩小。虽然我国GDP总值已经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GDP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减轻和消除贫困,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为最终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二)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的建设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此,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要结合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促进乡镇企业的全面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机勃勃的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分布很不平衡,占全国人口约三分之二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只拥有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已成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四大指出:“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这对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四)拓宽就业门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基本途径。鉴于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吸纳就业较多的传统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要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对就业困难群众的扶持能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促进就业的服务能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包括失业人员、各类中高等院校毕业生、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和农民等自主创业;还要调整产业政策,放宽产业的准入门槛,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创办经济实体,增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失业人员逐步加入到中等收入阶层。

四、结论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增长, 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随之快速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显著的增加。然而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形式和收入分配体制, 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的“让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 最终让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政策, 打破了以往以平均主义为导向的收入分配体制, 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急剧拉大,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上收入比较平等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 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徘徊在0.5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悬殊。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一) 从城乡收入比来看,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从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8-1983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快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下降为1983年的1.82, 为历史最低水平。1983-1994年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3, 且逐年扩大, 到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2.86。1995-1997年, 收入差距略有缩小。1995年的城乡收入比为2.71, 1997年则降为2.47。但是这3年短暂的下降并没有形成一种趋势, 其最低点也仍比1983年的水平高出许多。1998年之后, 城乡收入差距再次呈明显扩大趋势, 收入比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10年的3.23。

(二) 从基尼系数来看,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

1978年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至0.24之间, 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1990年为0.343, 1995年为0.389, 2000年后达到0.407。世界银行最新有关中国的发展报告预测, 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将达到0474, 问题十分严重。

三、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二元对比系数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使得工业发展迅速并快速积累, 农业发展缓慢且不稳定, 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 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此同时, 我国实行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 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封闭, 加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客观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促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二) 城市偏向的财税政策

国家财政在农业的投入上则更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别。国家财政农业的支出远远低于农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国家财政在城乡基本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投资上存在的城乡差别,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 农村和农业无论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还是吸引和消化外来资金能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都远远不如城市和工业, 正因如此,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实行了向农村、农业、农民倾斜的政策。但在我国的制度安排下, 处于弱势的农村和农民不仅没有享受到照顾, 甚至没有获得起码的形式上的公平待遇, 在全社会共同创造的经济资源使用上, 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机会、拥有更多的使用权, 这进一步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三) 城市偏向的再分配政策

促进社会公平是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首要目标,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是缓解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再分配并未起到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收入差距。其主要表现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向城市倾斜。长期以来, 我国采取了明显偏向城市居民的各种再分配政策, 建立了不公平的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之间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实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化的对策

(一) 搭建惠农平台建立健全富民机制

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争取信贷支持, 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应逐年加大地方财政对农业产业化投入的专项资金数额, 集中使用, 有重点地支持前景良好的企业或项目, 在短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 保障资金的最大效用。此外还要大力吸引和调动各方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尽快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及时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整合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广开社会保障费用渠道;改革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之法制化。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切实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 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资金来源。

(二) 完善市场机制确保分配公平

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充分完善资本、土地、管理等要素分配的市场交易机制, 利用市场机制使各生产要素自由交易、自由流动,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要素市场;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完善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 合理分配国有企业的利润,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 打破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 实现公平竞争。

(三) 加快城市化进程,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能有效减少农民, 使农民富裕。因此,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必然选择。目前, 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 城市化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 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化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积极推进城市化, 不仅是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还将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有利于实现了各种要素的集约作用, 提升了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2]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3]赵人伟, 李实, 卡尔.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 1999 (4) :3-17

上一篇: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下一篇:图书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