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精选9篇)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 篇1
电视与其他媒体比较起来,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功能, 电视专题片就是观众通过视听来感受作者讲述故事的一个过程。然而, 作者要完成对观众的传情达意, 圆满实现这个叙事过程, 解说词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在一部片子中, 解说词具有穿针引线、把握结构、控制节奏以及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等诸多作用, 是片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物类专题片来说, 解说词应努力做到语言平实可信、构思新颖巧妙, 进而通过与电视画面语言的共同配合, 使整部片子更具可视性, 片中人物更加艺术化、生活化。以下结合“求真、求实、求深、求活”四个方面, 浅谈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在写作中的特点。
一、“求真”
“求真”是说感情求真。人是“有血有肉”, 同时也是有感情的, 因此解说词能够打动观众的根本在于以情动人。这个“情”指的是真情实感, 而非矫揉造作的假情假意。而实际中有太多的撰稿者喜欢用堆砌华丽辞藻的方式来诠释拍摄对象, 不经意间就塑造了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 结果是过度的渲染使人物本身脱离了客观现实, 使观众从心理上对所描写的人物产生距离感, 甚至会对片子故事情节的真实性乃至作者的创作意图产生怀疑。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文字更真切地刻画人物呢?一部片子想要感动观众, 首先要感动作者自己。因此, 撰稿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人物, 通过不断地深入挖掘, 找出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再从故事发展过程中发现矛盾冲突、发现人物真实的情感变化、发现其平凡之中的非凡, 进而从中找到真实的“动情点”, 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人物。而这个动情点, 不仅是激发作者自身创作情绪的源泉, 也是与观众感情碰撞的结合点, 是解说词真正能够触动观众心弦的要素。
二、“求实”
“求实”是说文字运用要务实。解说语言是介于书面语言与日常口语之间的一种语言表述形式, 是经过提炼加工过的一种听觉语言, 应该充分吸收口语中那些生动、活泼的成分, 以便与观众的交流更加自然流畅。在撰写人物专题片解说词时, 一些写作者往往会为了吊足观众胃口而使用一些生僻词语, 或是大量使用华丽辞藻和半文半白的书面语言来进行表述, 其实这些做法都是有违电视语言客观规律的, 因为解说词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交流信息, 所以解说词语言越朴实便越准确, 越容易理解和沟通。
对于解说语言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要求, 看似简单, 其实要求很高。有些人文章写得很漂亮, 可放到解说词里就显得过于雕琢, 文绉绉的书面语言, 不仅华而不实, 而且会拉大同观众的距离。大众化的语言是最鲜活、最朴实的, 也是观众最容易接受的。如果把解说词建立在大众语言基础上来写, 并充分展开联想, 就可能会收到更多平中见奇的效果。
三、“求深”
“求深”是说片子的立意要求深。专题片解说词是配合画面的一种文体, 但在写作过程中, 除了要配合画面表达出应有之意, 更重要的是还须写出“弦外之音”和“画外之景”, 从而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的目的。特别是人物类的专题片, 最重要的是立意。也就是说, 你想通过人物来表达什么, 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感情?立意深刻了, 就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当前电视媒体所拍摄的人物类专题以劳模、先进、优秀党员标兵等典型人物居多, 其实拍摄他们不仅仅只是为了彰显先进, 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职工从他们身上有所学习或领悟。因此, 解说词创作过程中, 从立意上要尽可能地挖掘, 从中提炼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和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让观众在赞叹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之余, 切实体会到一种精神的鼓舞。
四、“求活”
“求活”就是对电视语言的运用要活。在一部专题片里, 它的解说词、画面同期声甚至包括配乐、字幕在内, 都属于电视语言的组成部分, 并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换句话说, 就是一部专题片的叙事过程, 靠的是诸多不同电视语言的有机结合。
在学术界对电视语言的灵活应用有这么一种观点, 即“听不见的音乐, 看不懂的解说词”。所谓“听不见的音乐”, 音乐是用来渲染和烘托气氛的, 每每到了动情之处音乐都会悄然响起。但是如果音乐选得不贴切, 或是在片中出现的时机不对, 就会适得其反, 不仅起不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反而给人一种牵强、造作、画蛇添足的感觉, 影响情绪。反之, 一个好的编导则会合理运用音乐, 准确把握片子节奏, 可以通过音乐调动观众的情绪, 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片子的起伏变化, 并被其精心设计和营造的气氛所感染。“看不懂的解说词”, 说的是片中的解说词和画面同期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必须要合起来看才是一个完整的叙事过程, 脱离同期声, 只看解说词是不连贯的。由此可见, 解说词的文字在应用上一定要活起来, 既要与同期声形成互补, 又要避免画面游离于文字确定的主题之外。
总体上讲, 在人物类专题片的叙述中, 各种电视语言的合理搭配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解说词作为贯穿整部片子的主线, 不仅控制着片子长、短、快、慢的节奏变化, 也控制着片子的高、低、起、伏变化, 因此一部片子的解说词写得成功与否, 直接决定了片子的成败。作为一个撰稿者, 牢牢把握住“求真、求实、求深、求活”这四个重要特点, 才是写好人物专题片解说词的关键。作为一部电视专题片, 有了真情才能感动人, 有了真事才能信人, 立意深了才能鼓舞和启发人, 有了灵活的电视语言才能更加吸引人。
摘要: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求真、求实、求深、求活四方面分析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特点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 篇2
推开窗子,深吸一口清淡沁鼻的空气,顿觉整个身心舒畅。仔细听楼下木匠房里传来木锯“呼哧呼哧”的锯木声,我微微地笑了,爷爷定是又起了个大早在木匠房里钻研呢!
从小我就非常佩服爷爷的本事,他能在平淡无奇的木匠上雕出一朵朵或鲜艳或怒放的花,飞鸟鱼虫,各类人物卡通他更是信手拈来,我时常搬着把小椅子静静地坐在爷爷旁边,看他初显苍老的手势如何灵活巧妙,那专注时的眼神又是多么富有魅力,令人崇拜啊。
由于爷爷的手艺精湛,来我家求‘雕作’的人也络绎不绝,邻居大娘常常夸赞爷爷有本事,惹得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可白云飘过一程又一程,年幼的我也长到了如今这副模样,爷爷生意却变的冷清了,我问过奶奶,奶奶只是苦笑不语,禁不住我再三折腾,才无可奈何的说:‘你爷爷不肯用机器雕花,手工满人一大截,你说有啥法子?’
天边渐渐飘来云气,树影在我的脸上不停的摇晃,我叹了一口气,想了想,还是下了楼去。
推开木匠房沉重厚致的大门,明亮的灯光下,那地上一堆一堆雪白的木屑晃得人直刺眼。爷爷雪白的发丝也随着灯影乱颤,看得我心头一阵心酸。走近爷爷,才发现他正拿着一截木头在雕刻什么,一层一叠的花瓣已初现轮廓,迎面扑来的丽影却是遮盖不住的,是牡丹!我心中恍然,只是迷迷糊糊的觉得视乎有什么不同。
“傻丫头,还没发现有什么不同吗?”爷爷看着一旁傻呆呆站着的我,逗趣的问道。“好像比以前更像真的了。”我犹豫的回答。“这是用机器打出来的轮廓,”爷爷扶掌笑道。“什么?用机器!爷爷,你不是最反对用机器来雕花的吗?”我大惊,急忙问道。
“哎,人老了,不中用了,更不上时代了。我昨天跟着你二舅他们去参观了厂子,机器做出来的东西真是物美价廉,又好看又实惠,我是心服口服啊,连忙问你二舅要来一些模板,等着好好专研呢。”爷爷说着,又低下头去看那已成形的牡丹雕花,我默默然,心里感慨万千。许多老手艺人都固守传统,以致渐渐的被社会所遗忘,多少珍贵的绝学就这样消失在茫茫烟海之中,爷爷却并不停留于传统,跟现代所结合。我相信,他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记叙文中人物刻画的一种方法 篇3
大师们在人物刻画上采用先声夺人法, 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鲁迅在《故乡》中,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道德沦丧、经济窘迫、正在破败的杨二嫂———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用语言、神态描写来登场) ———通过迅哥儿的眼睛刻画杨二嫂 (“圆规”的比喻, 堪称文学史上一奇葩) ———“不认识么?我还抱过你咧!” (反问、感叹, 似乎关系非一般, 其实是盛气凌人。然后引出对昔日杨二嫂的回忆, 又一次肖像描写, 让读者体会出杨二嫂今非昔比是世道衰败所致) ———“忘了, 这真是贵人眼高……” (一派不平的气势、鄙夷的神色和冷漠的笑容, 这些描写, 活现了杨二嫂的咄咄逼人) ———要东西时的无中生有:“你阔了”“你放了道台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吓, 什么都瞒不过我。” (一个在农村集镇卖豆腐的小生意人, 连珠炮似的穷夸对方富贵, 其目的竟是索要对方那些“破烂木器”, 家境败落可见一斑啊) ———“阿呀阿呀, 真是愈有钱, 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便愈是有钱……”临走时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尖刻的语言, 顺手牵羊的动作, 使形象渐趋完整) ———“我”将要离开故乡时, 母亲的语言补充交代杨二嫂两件事:1她最近每天来“我”家, 前天在灰堆里她发现十多个碗碟, 咬定说是闰土想偷;2以此为功, 便公然拿了那狗气杀跑了。 (通过母亲陈述这一侧面描写, 完善了人物形象。由于经济衰败杨二嫂已沦落到不知羞耻、无中生有、诬陷他人、不惜去偷的境地)
靠卖豆腐营生的杨二嫂, 如今竟然破败到恬不知耻地不遗余力地觊觎人家的小东西, 其中的缘由是什么?读者在赏析中可以概括, 并找到合理的答案。精彩的语言、自然的形象、合情合理的演绎, 读者不禁赞叹作者独运匠心。
再看看曹雪芹在鸿篇巨制《红楼梦》中, 是怎样来介绍小说主要人物王熙凤出场的———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 (神态、语言描写, 来者有歉意懂规矩合正统) ———林黛玉的反应 (用心理活动初现凤姐在黛玉心中的印象) ———黛玉眼中的王熙凤 (正面直视, 写穿着打扮, 从头、项、裙、身上穿戴、眼睛、身材等方面细致刻画, 显示身价不菲气势不凡) ———贾母对凤姐的调侃嬉戏 (侧面写熙凤在贾母心中的印象) ———众姐妹介绍王熙凤, 引出其夫贾琏 (侧面写凤姐, 扩展小说人脉) ———黛玉陪笑见礼, 王熙凤携手打量黛玉、说、笑、哭 (一连串的语言、动作、神态, 展现王熙凤的待人处事非同一般) ———贾母劝止王熙凤流泪, 她“忙转悲为喜” (细节描写, 暗示王熙凤的随机应变) ———王熙凤自责, 询问黛玉后随即作出了生活安排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写出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老练)
王熙凤登场时的犀利语言, 足见其待人处事有一套。她穿戴得光彩照人华丽非凡, 说明其有身份有地位。从一连串的提问中显示出她的处事本领, 贾母劝阻她的流泪后的忙转悲为喜的细节, 可见其随机应变能力极强, 也为下文表现她的势利性格伏笔。如果我们省略了所有描写, 仅从情节发展的几条筋来看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 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她。没有细致的描写, 小说就不成其为小说。文学家正是通过细腻的描绘, 有血有肉有筋骨, 把这个能干势利的封建大家庭中的贵妇人“泼辣”的性格初现端倪。
以上两例在人物的刻画上都是先声夺人。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细节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 具体地全方位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让读者自己去认识、去评判她们。这种按生活规律自然地表达的方法, 是值得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借鉴的。
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篇4
来源: 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6
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的作用外,还是专题片向观众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人物类专题片的解说词,其发挥出的链条作用更是刻画人物不可或缺的要素。问题是,要把握住人物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特点,进而达到绝佳的表达效果,却并非易事。笔者认为,人物专题片解说词必须做到语言平实可信、构思新颖巧妙、结构有起有落,才能将人物表现得既艺术化又生活化。
感情求真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能够打动观众的根本,在于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指的是真情实感.而非矫揉造作的假情假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太多的撰稿者喜欢用堆砌华丽辞藻的方式来论释拍摄对象。而过度的渲染就会使人物本身脱离真实,就会使观众与人物产生距离感。
作为写作者,怎样才能通过文字更真切地刻画人物呢?笔者认为,写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写作对象的背景故事,不断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找到积极的创作情绪;其次,就是要在了解到的内容里,深入挖掘人物的动情点,这也是解说词真正能够触动观众心弦的要素。
笔者曾经参与过一部反映山区司法干部的专题片创作,由于片子要配合表彰大会播放,所以制作时间很紧张。但为了把解说词写好,撰稿人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首先深入到了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同典型人物一起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作者真切地体验到了写作对象所要面临的种种艰辛和不易。在被写作对象深深打动的同时,写作欲望自然变得强烈起来。因此,才有了这样感情至深的描述:“甘熙光,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孟河区西鼓镇山区人民的儿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年人的拐杖’、‘青少年的守护神’、‘山里人的法律专家’、‘百姓的贴心人’。他在西鼓镇担任司法助理员一干就是17 年。他靠一辆自行车,踏遍了西鼓镇的山山水水,走访了家家户户„„”而出于解说词整体节奏的考虑,作者结合着画面添加了多处类似饱含深情的讲述,很好地用语言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让观众在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一个司法助理员的无私情怀。
文字求实
在撰写人物专题片解说词时,一些写作者除了愿意使用华丽辞藻和半文半白的书面语外,还经常为吊足观众胃口而使用一些生僻词语。这些做法都是极为错误的。既然解说词要做到感情求真,那么文字的具体运用也一定要务实。实际上,大众化的语言是最鲜活的,也是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如果解说词能建立在大众语言基础上来写,并充分展开联想,就可能收到许多平中见奇的效果。
为了说明文字应该如何求实,我们可以作个简单的对比。譬如:用文字表现一位边防战士的父母想念儿子的一个情节。如果解说词这么写——“二老则每天夜里凝视儿子的书信,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就会给观众带来很别扭的感觉,其中“二老”、“则”、“凝视”等书面语的运用,让本该生活化的动人场景,变成了文绉绉的散文诗。反之,假如是这么处理——“在父母的手中,这信上还带着孩子笔尖传来的温度”,效果就会好很多——不仅语言简单明了,而且隐含深意:笔尖的温度从遥远的边疆传来,是传到父母心里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气息扑面而来。做父母的听了容易引起共鸣,做子女的听了也会深受感动。
立意求深
专题片解说词是配合画面的一种文体,但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配合画面表达出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还须写出“弦外之音”和“画外之景”,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的目的。也就是说.立意要深。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理、情是人物类专题片的三个要素。“事”是片子所要反映的对象、表达的客体,它常常讲述的是一个人的经历,发生的故事,反映的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理”是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情”是写作者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完成的。立意深刻了,就可以在叙述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人生感悟,这种感悟才能乘着理性之舟,直抵观众内心世界,启发人们思索。
在纪录片 《 邓小平》 中,解说词的开篇用了小平同志自己说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开篇词,这一句话就为整部片子确立了主题,而且在片子立意上,令观众很容易感受到集合在伟人身上的那种力量和精神。其实,为典型人物拍摄专题片,不只是为了彰显先进,更重要的是要让观者从先进人物身上学到什么。因此,解说词创作过程中,从立意上尽可能地挖掘、提炼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和精神,才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赞叹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之余,切实体会到一种精神的鼓舞。
解说求活
这里所说的“活”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文字处理要更灵活。因为专题片的解说词主要是配合画面来表达,而画面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文字处理得过于死板,那么解说词就很难和画面对位。例如一部讲述农村老干部事迹的人物片,片子一开始拍摄了老干部在山间行走的画面。作者开门见山地写道:山间小路上,行色匆匆的老人叫xxx,坚实的脚步、挺直的脊梁„„而画面上的老干部却在山路上慢悠悠踱着步子,由于年岁老迈,老干部的脊梁也是弯着的,片子刚开始就和观众开了个“玩笑”。这就是按照典型套路拍摄出来的片子,撰稿人凭着对老干部的一点印象,发挥了一点想象就这么写了下来,交给拍摄员去拍摄,成片自然是声画“两张皮”。我们都知道,专题片的画面和解说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画面也是多义性语言,但它需要文字给其一个定向。而在片子进入到剪辑阶段,撰稿者也需要根据画面对文字进行更合适的处理。这样才能避免画面游离于文字确定的主题之外。
其次是语言运用要更鲜活。也就是说,解说词在具体表现上要更贴近生活。因为要做到解说词既语言优美又不空泛,需要写作者准确地把握尺度。一方面是要让解说词的语言避免成为公式化、简单化、充满数字和议论的干巴巴公文;另一方面就是要多采用生活化语言,再配以适当的遣词造句和语法修辞,这样才能把人物表现得更鲜活,同时也能使编导在阅读文稿时有一种表现欲,愿意拿出自己的热情去诠释它。
在人物类专题片的叙述中,画面与文字的合理搭配,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一般来说,编导的个人意志决定了画面和文字在片中孰轻孰重——文字工作出身的编导更注重字面意义的表达和挖掘;而摄像出身的编导则喜欢用画面来刻画人物形象,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唯真、唯美。作为写作者,只有“活”用文字,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创作风格。
此外,解说词的创作还应注意结构上的章法。有很多人认为解说词只要配合画面就可以了,可事实并非如此。配合画面是对解说词最基本的要求,一味地追求配合画面,会使解说词的结构受到限制,显得缩手缩脚。总体上讲,解说词的结构要规整。这个规整是指在一条主线的贯穿下,各个片段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不管整体上采取总分、分总或其他什么形式,片段之间的街接一定要有设计匠心在其中。写作者只有抓住这些写作特点,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的寫作特點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人:admin 收 藏
解說詞,是在電視屏幕上運用有聲語言,反映社會生活,表明創作意圖,闡明創作思想,並最終作用於觀眾聽覺的一種重要語言形態。與純文字作品不同,電視解說詞最終要與電視畫面結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語言與觀眾見面。因此,電視解說詞的寫作有它不同於其他文學創作的特點。
一、解說詞離不開畫面,二者相輔相成
電視作品中,聲與畫孰輕孰重,近年來一直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有觀點認為通過視覺獲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畫面具有直接可觀、可感性,畫面的出現就帶來形象的確切性,因此畫面本身的衝擊力就能調動欣賞者的情緒,引發聯想想象,產生藝術感染力。也有專家認為畫面所包含的內容並不完整,不能帶給觀眾准確的信息,單靠畫面難以將作品的主題表達出來,不能達到完整的藝術效果。必須利用語言作為補充、襯托,纔能克服僅靠畫面表達的局限,以及由此產生的欣賞中的差異,從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達的廣泛性和深刻性成為可能。所以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過渡,纔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筆者通過多年的創作實踐,對這個問題也有一些體會。事實上,一部電視專題片是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的綜合體,二者相輔相成。人們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沒有什麼主次之分,聲畫結合的心理學基礎,原本是人們觀察、審視、辨析事物的方式。畫面和解說詞的關系,也是這個道理。有些題材內容的節目,畫面顯得更為重要,這時候解說詞也許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經典的專題片因其優美的解說詞而讓人們記住,比如《話說長江》、《長白山四季》《西藏的誘惑》等等。《話說長江》第一回《源遠流長》的開篇解說詞是這樣寫的:
你可能以為,這是大海,這是汪洋吧?不,這是崇明島之外的長江!
俯矙三峽長江水。你可能會聯想的到長長的飄帶,潔白的哈達,是啊,多麼美麗,這也是長江。
當屏幕上出現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說詞這樣說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兩滴、三滴,無窮滴水珠,源源不斷地向著東方跳躍,一路跳躍,一路結伴,越結越多,終於匯成一條洶湧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顯然,帶給觀眾心靈震撼和審美滿足的是解說和畫面的完美結合,在這裡如果沒有解說,觀眾也許根本不能確定自己看到的是長江還是別的江河,而脫離了畫面,解說詞也就不會有這麼強的感染力了。所以,應該說畫面和解說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至於哪一個處在更重的位置,視具體題材而定。至於作品的語言配置使用何種風格,或兼而有之,應由作品的審美意向來決定,力求達到二者和諧統一,珠聯璧合。
又如貴陽電視臺的系列專題片《飛越貴陽》,該片獲2000貴州新聞一等獎。在這部以航拍為主要手段的專題片中,解說詞優美流暢,成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為例,在介紹了以人工林為主的環城林帶之後,畫面出現了以秀麗的自然山水聞名的花溪公園,解說詞這樣寫道:
環城林帶延伸到了貴陽南郊花溪,略嫌單調的綠色驟然生動起來。綠色林帶本來只是一串項鏈,現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麗的水,仿佛項鏈上鑲嵌了幾個光彩熠熠的玉墜。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這樣和諧地握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引人入勝的優美畫卷。
在多數情況下畫面和解說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進行解說詞創作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畫面的存在,不能讓解說詞“包打天下”。如果一篇電視解說詞首尾完整,不需畫面就能完全將作者的意圖展示出來,這部電視片也就失去了電視這種特殊媒體的根本優勢。
此外,語言風格與內容不貼切,或含混不清,模棱兩可,張冠李戴也是大忌。創作者除了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確把握,還應有 駕馭語言的能力。
二、解說詞是畫面的補充
對純文字的創作,景物的描寫、環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對電視而言,畫面已經一目了然,看圖說話式的解說詞只能是畫蛇添足。因此在寫解說詞之前應該先把畫面裝在胸中。事實上什麼類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畫面,有可能拍攝到什麼鏡頭,編導應該心中有數。如果畫面已經提供了的信息,解說詞就沒有必要再加以贅述了。解說詞應該是畫面的補充,它運行在畫面的流動中,與畫面同時構成審美對象作用於欣賞者。畫面難於表達,表達不深的東西,如人物的內心活動,或人的味覺嗅覺等感受,通過語言就得到更好地詮釋。還有如人文地理淵源、常識背景等也非語言補充纔能使作品表達完整。例如《林城秀色》開篇,畫面是航拍孟關林場郁郁蔥蔥的森林,解說詞則給與了具體的描述和說明:
群山莽莽,綠濤似海。貴陽環城林帶長達70公裡的林海令人心曠神怡。然而這座巨大的綠色寶庫並非天賜,而是幾代貴陽人汗水和智慧的結晶。20世紀50年代初,造林者扛著鋤頭走向荒山,開始了建國後的第一次綠色革命。
這裡,解說詞告知觀眾看到的是貴陽的環城林帶,並對林帶的規模、由來等做了具體明確的交待。
作為對畫面的必要說明,解說詞還要具備准確性。即以事實為依據,真實可信,不可以抒情代說明,務要把需說明的東西交待清楚。
貴陽電視臺近年推出的文化片《南明水長》獲2006貴州文藝獎一等獎。這部6集系列片以貴陽的母親河南明河為主線,對貴陽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梳理。其中牽涉到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了追求准確性,攝制組特意聘請了貴陽市歷史文化方面的專家作為片子的顧問。在第4集《山仁水智》中,講到貴陽的文人風骨,提到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事件“公車上書”,解說詞十分精到、准確:
在歷史風雲變幻之際,南明河的兒女又一次勇敢地承擔起了自己的“匹夫之責”。近代史上震動中外的“百日維新”運動中,康有為發起了“公車上書”,簽名舉子始為1300人,後因來自各方的壓力,退出簽名700多人,最後實際簽名者605人,這605人中貴州佔95人,比此次簽名第一大省99人的廣西僅少4人,名列第二,其中貴陽有40人!這一段解說詞對“公車上書”的具體情況,和貴陽舉人的關系等的介紹准確無誤,讓貴陽文人的大山風骨真實清晰地凸顯在觀眾面前,增強了作品的知識性和可信性。
三、解說詞提煉和
更深地表現主題、營造意境
電視紀實作品創作,最後能否產生藝術的整體感,構成一部完整的藝術作品,檢驗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看它在作品中是否創造出了統一而又獨特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創造也就構成了電視紀實作品創作的重要思維方式。意境是一部電視作品帶給觀眾的總體藝術感受。一幅畫面,一段音樂都能將觀眾帶入某種意境,但僅僅靠畫面和音樂難以讓觀眾明白更深層次的東西,這種時候,畫龍點睛的解說詞能起到提煉主題,更直接地表達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導觀眾朝著作者希望的方向發揮想象力。
在《林城秀色》中,畫面盡情展示了花溪公園尤其是花溪河的美麗,解說詞則充滿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她獨特的自然氣質,她溫柔多姿,又歡快跳躍,她不華麗鋪張,帶著鄉間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沒有人叫你麗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輝,亭閣隱綠蔭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著一位麗人的手在漫步„„
顯而易見,解說詞幫助觀眾完成了“由此及彼”的藝術想象,使畫面的張力擴展,達到意蘊無窮的效果。值得創作者注意的是,在這裡,配合畫面的語言和人的感覺知覺相聯系,也和人的理解力、情緒相聯系,語言使用有度就可加深這種意境,反之就破壞這種聯系。在這裡語言的繁簡得當很重要,有些場景畫面已充分表達思想內容,此時語言應收縮,讓位給畫面,達到“無聲勝有聲”,而不應喧賓奪主,畫蛇添足。總之,語言繁簡適當,配制合理,和諧有序,必能使聲畫相得益彰,大有補益。
四、精彩的解說詞充分張揚
作者的個性,展示作者的纔華
著名紀錄片人臧樹清的《長白山四季》,將華麗的辭藻、飛揚的文采和精彩的畫面融為一體,使所有看過片子的觀眾都為之折服。的確,精彩的解說詞能充分張揚作者的個性,展現作者的纔華。同時,優美、有文采的解說詞還能為後期的配樂、編輯等創作環節注入激情,創造更多藝術想象的空間,使作品更加完美。
在《長白山四季》中,臧樹清描繪天池周圍環湖而立的奇峰:
像頂天立地的漢,伸出一雙雙巨手,將天池捧上兩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賞美。
一個“捧”字形象而輕巧地寫出了天池與周圍環境的位置關系,使觀眾如身臨其境,擴大了電視畫面的表現空間,為畫面提供了更為廣泛的表現領域。
由於畫面已經向觀眾提供了一部分信息,解說詞不需要也不能獨立成篇,它必須依附畫面。如果把一部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單獨拿出來看,它一定是斷斷續續、不完整的,思維一定是跳躍的。跟文學創作相比較,電視解說詞應該更接近散文。它可以融會詩歌、小說、音樂、繪畫等多種表現技法,從而創造出詩一般的意境來,並通過優美、凝練、和諧的語言來點染這一幅幅交織著情感與散文意境的畫面。
編導們往往把具有生命體驗與生命激情的情感和大自然或人生的各種畫面交織起來,從而構成一個能夠打動觀眾、感染觀眾的有意味的藝術空間。電視解說詞意境化的手法是豐富多樣的,並且即使在同一部作品中,也常常是多種手法的交錯並行使用。但無論是情景交融,或是緣情放言,還是緣情敘事,“情”是首要的,情感的真實與獨特表現纔是電視解說詞創作與意境營造的真正生命所在。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摘 要: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政论片和风情片的解说词进行分析。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政论片;风情片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纪念性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它以真实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景等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原生形态,来反映再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或表现创作主题的一种见解和情感。它不同于广播专题片和电视新闻片,不仅有长篇幅的画面,还包括解说、音乐、音效、同期声和字幕六大创作要素。
画面图像,是一部片子的基础,有其自身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解说一般对画面有依附感,但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它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音乐是为配合图像与解说而存在的,它最具表情性。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它可以营造真实的环境,表现人的情绪,折射人的心理,具有象征性和自身价值。同期声是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和人物语言。字幕用来代替说明性解说,起提示、补充作用。以上六大创作要素,分别隶属于视听两大语言,共同形成电视语言。它们表面独立,却又相互依附。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诸元素中,解说只是创作一部片子的要素之一。现仅对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政论片和风情片的解说词着重分析。1 政论片解说词
1.1政论片解说词位置感靠前
从大量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政论片”的解说一般声音、气息力度较强;出字饱满;语言感觉严肃、质朴、庄重、大方,有主体感,此时位置感需上前,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使观众能够更好,更完整的了解到片子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所有信息。1.2解说词可以补充片子欠缺的信息
《故宫》(六)片子的一开始,画面呈现的便是故宫博物院的几座房屋,屋里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仔细端详着几片支离破碎的陶瓷,但如果加上片中的解说词,观众所了解到的可就不止这些了。“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配合这段解说词,我们不仅了解到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那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是一位瓷器研究者。在画面中针对被解说对象的缺失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从而使观众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1.3解说词可以扩大延伸片子的信息量
然而解说词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补充画面或实物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它还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了解到片中内容以外的信息与知识。比如片中曾展现了一个瓶颈细长,瓶身为灯笼状的象牙白色瓷瓶,字幕标为“唐,越窑,青釉八棱瓶,故宫博物院藏”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只能是对它的颜色、外观、名字和背景略知一二,不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画面的解说词,看看从解说词中还能获取哪些信息点。“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这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对这种瓷器的赞美。它就是秘色瓷。这是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到的,最早为皇宫专用的瓷器。”怎么样,是不是从略知皮毛到内涵延伸了呢?解说的作用主要是补充画面不足,交代画面难以表达、尚未表达或表达不充分的内容。这段解说就是对被解说对象的潜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内涵做了必要补充,扩大了片子的信息量。2 风情片解说词
2.1风情片解说词位置感靠后,起解释说明作用 风情片恰恰相反,因为风情片的主体是画面,为的是让观众好好的欣赏画面,所以解说词的位置感要靠后撤一些,比如《中国金丝猴》中的一段解说词,“1879年,著名动物学家米勒·爱得华兹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见到这种采自中国的灵长类标本时,被它惊人的美丽所吸引。尤其是金丝猴淡蓝色的面颊上向上仰起的鼻孔,使他联想起了11世纪十字军司令漂亮的翘鼻子夫人洛克安娜,由此,他把这种动物命名为R·洛克安娜。川金丝猴学名便由此而来。”画面上呈现的则是一片树林远景,有几只可爱的小猴子在跳跃,三只猴子在树上,一只背对大树,另外两只在理毛。画面结构合理,风景宜人,再加上几只可爱的小猴子,让人有种恨不得身至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的小猴子们一同嬉戏玩耍的冲动。所以解说词不宜过多,只是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以免影响观众欣赏片子的雅兴,喧宾夺主。
2.2风情片解说词的风格
何谓风格?即某一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不同的艺术创作者由于个性、思想、自身经历、艺术素质等不同,在驾驭题材和体裁、采用表现手法、运用语言等方面各有特色。讲求风格,是作家、作品成熟的重要标志。在风情片的解说中,用“讲”的方式比较合适,语速较慢、语言平稳、情感恬淡、断连适当、主次分明、解释性强,这些不仅是为了让人听的清楚,也是为了让观众听的舒服,配合着画面更好的欣赏片中的宜人风光。2.3风情片解说词的解说方式
在风情片解说中,常常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以达到建立表意圆熟、个性鲜明的语言环境,为主题服务的目的,给观众留下联想的空间。在风情片中,主体是画面,解说词的作用是点缀主体,为画面增色,位置感要靠后,不可喧宾夺主。3 解说词的位置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 篇5
可是, 在学生实际的写作训练中, 我发现他们的作文不仅材料雷同, 甚至连写法也基本一样。例如, 在以“母爱”为题的作文里, 大都是写母亲“雨夜送医”、“冒雨送伞”、“病床之前关爱备至”等;而以“赞颂老师”为题的作文里, 大都是写老师“耐心教育”、“带病工作”、“无私奉献”等。学生的写作角度单一, 缺少变化。作文中不仅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而且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绝对完美的爱也充斥了学生的作文。
造成学生写作模式化的原因, 一方面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套路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对生活的触觉迟钝了;另一方面, 受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我们习惯了——赞, 就不遗余力地赞;贬, 就不留余地地贬。公式化、脸谱化的英雄人物曾对几代人的成长有过重要的意义, 但现在却严重制约了新世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学生笔下的人物怎会不显得乏味、平板?要改变这种现象, 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 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生活的丰富性、人性的多样性。
人物的缺陷美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形体上的, 可见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钟楼怪人) 、断臂的维纳斯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另一种是性格气质上的, 可感的。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则是这类的代表。文艺作品中借助缺陷美来表现“人性美”, 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一是可以让人物更加真实可感;二是可以使人物更有个性, 更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三是可以使人物的缺陷同美好互相映衬, 更加突出艺术形象之美。
一、缺陷美在于真实的韵致
谚语有云:“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即使有时候作者需要把人物神化, 但只要作者还要依据生活进行创作, 最终还是要对人物进行人性的描写的。《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素有“长厚”的美誉, 可看做是封建社会里贤君的范本, 这可能也是作者创作的本意, 然而作者也不得不直录事实: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鲁迅批评《三国》“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可见“伪”的一面也是刘备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
二、缺陷美是独特的, 富有个性的
美好是雷同的, 而缺陷却是独特的。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 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红楼梦》中, 史湘云是个“咬舌子”, 把“二”说成“爱”却无损她的聪颖活泼;《水浒》里, 黑旋风李逵粗鲁莽撞, 可他的憨直忠勇又让人觉得可爱;《西游记》中, 猪八戒馋嘴、偷懒、好色、贪小便宜, 却不会让读者对他产生厌恶感。古往今来, 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 恰恰由于这些若隐若现的瑕疵而显出一种璞玉浑然的光彩来。
三、缺陷与美好映衬, 让人物形象更美
瑕不掩瑜,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者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王宝强塑造的许三多, 一出场的时候他是一个长相极其平凡, 没有远大理想, 性格懦弱的人, 到了部队里又总给班上拖后腿, 喜欢依赖人, 缺乏主见, 在战友眼中是一个不懂得变通, 土得掉渣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扔到人海里再也找不出来的人, 却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为什么呢?他的缺点不但没有掩盖住他的优点, 反而更突出了人物的美好品质——性格纯朴、吃苦耐劳、待人忠诚。他就像我们身边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作品没有刻意塑造人物的高、大、全, 而是让他带着这些缺点慢慢成长为一个英雄。他正契合了观众心中的“平民”情结, 使每一个人都在这缺陷中找到了自己, 这样的人物更有生活气息, 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缺陷之所以为美, 就在于它的真实。生活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们追求真善美, 但真善美并不等于一切圆满。我们应该努力从不和谐中去思考和谐, 从不圆满开始去追求圆满, 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写作中, 可以通过哪些缺陷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 让人物形象更美呢?其实, 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经历等, 都是我们可以着手的方面。
怎样巧写缺陷, 使人物形象更有血有肉呢?方法有三:展现缺陷, 挖掘亮点;描写缺陷, 丰富人物;感悟缺陷, 深化主题。
记叙文写作的情感培养 篇6
关注生活、积累情感
美国语言学家华特·B·简直斯涅斯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我们学语文的源泉, 我们学好语文实际上也是为生活服务。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 把能让我们有所启发、有所感触的东西记下来。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 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和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及时记下来。教师还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生活中我们时时感受亲情的关爱、处处感受友情的温暖, 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 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些都能唤起我们的激情, 只要我们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就定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出具有哲理性的情感。
把握灵感、捕捉情感
写作需要灵感, 需要冲动, 但“灵感”这东西很怪, 稍现即逝, 它全像梦中的一个姑娘、转眼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 再也想不起来。“灵感”是写作中的最高境界, 有了灵感, 我们要善于及时把握:抓住灵感, 我们平时生活的积累就会奔涌笔下, 平时积累的情感就会溃堤般渲泄, 就会水到渠成地写出一篇篇美文来。诚然, 并非时时有灵感, 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时时进入这种状态, 灵感的触发还需要适时引导, 结合写作要求, 寻找以往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时宜行联想, 帮助他们培养情感。如话题作文的拟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围绕某一个话题, 拟好一个亮的文题, 就会像鲜花吸引蜜蜂一样吸引学生, 让学生眼前一亮, 精神为之一振, 从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于是学生兴趣顿生、跃跃欲试, 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
广闻博览、丰富情感
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同样情感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学好语文, 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学生、他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 为此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生活的舞台, 如:文艺表演、辩论会、成语接龙、朗读比赛……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体验, 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人们的写作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感人的文章, 凡遇到好的句子或语段, 随时摘录下来, 千古传诵的古诗名篇要求学生多背, 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来培养学生对人类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 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名篇名著时能做读书笔记, 写出自己当时的感悟, 久而久之, 学生的情感就会日渐丰富。
言传声教、激发情感
作文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情感贫乏、阅读品味低俗的教师能培养出情感丰富、对写作有足够兴趣的学生。一个教师要使学生习作内容健康、情感丰富、格调高雅, 首先他自己必须是一个情感体验丰富、思想健康向上的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平时教学时语文课本中那一篇篇文字兼美的文章特别宜于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字形象更能拨动他们的情怀。如读余光中的《乡愁》, 能让学生感受“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读杜甫的《春望》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忧国思乡情怀。”读《紫藤萝瀑布》能让学生感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由模仿到创造的记叙文写作训练 篇7
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 学生作文水平相差很大, 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文章, 所以作文训练应从零开始。同时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 我尝试运用由模仿到创造的方式进行训练, 效果尚好。
孩子学话, 始于模仿;学习写作, 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学话”, 起始阶段同样离不开模仿, 一句话应该怎样说, 怎样联句成段、构段成篇, 怎样写清楚一件事, 都可以从模仿中找到门径。作文的模仿可以分几步进行:
1. 模仿生活, 获取素材
作文的内容知识需要作者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哪里来?靠的是生活。因此, 写作成败的最关键一步是作者是否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生的阅历虽然有限, 但毕竟见过不少世面, 如果作文中能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的东西, 那篇文章即使写作技巧一般, 也可能成为一篇较好的文章。按照生活的原型去写, 也可以说是“模仿生活”。一开始不要要求过高, 只要是按照生活的真实去写就值得鼓励。这样时间一久, 学生就会觉得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容易, 既不会产生惧怕心理, 也能积累一点经验和素材。
2. 模仿课文, 归纳方法
写作, 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 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 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 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 总结归纳方法, 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 而且印象深刻, 在写作中可以运用, 并通过教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3. 从修改中反向模仿
写作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明知是错而重犯的机会却是不多的, 在写作训练中, 加强学生的修改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错误虽然不是直接模仿吸收人家的长处, 但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 自己的认识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4. 在欣赏范文中借鉴
让学生在写作前欣赏一篇类似的优秀范文, 目的是着眼于吸取范文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长处。
5. 片断练习, 巩固成果
根据每一次每个专题的训练要求, 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的片断作文训练, 目的是检验学生在模仿吸取过程中的收获, 把模仿吸收到的技巧方式运用到写作中, 也为全文写作作了关键部分的准备。
6. 博采众长, 进行创造性写作
经过前几步的准备之后, 写作的法度已经初步融会于心, 就可以较“自由”地进行全篇写作。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 只能到此为止。”因此, 模仿只是写作训练中一个起始阶段, 其最终目的还是创造性地写作。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 篇8
写人的记叙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体。因其常见,也就成为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常用载体。在把握此类文体时,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与写事记叙文产生混淆,因为这两类文章里都有人,都有事情。如何区分?要看它们的落脚点。写人的记叙文在于通过事件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突出人物的特点;而写事的记叙文则在于记叙事情本身,让人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刻意塑造某个人物。
在写人记叙文的教学中,因受到以往过分执着于文章内容理解的思维定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品质上。即使在当前强调“华丽转身”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语文课堂中,仍不乏存在将人物品质的分析、理解作为教学写人记叙文终极目标的现象。当然,更多的语文教师,已经有了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使用写人记叙文这个“例子”的自觉了。开始尝试借助这些例子指导学生学习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以及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方法,等等,但这些指导往往比较随意、零散、无序。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阅读教学中的习作方法不能让学生及时在习作中得以练习,使得习作方法的“学”与“习”脱离,因而大大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写人的记叙文,总是要通过记叙事情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只有借助典型事例,人物的特点才能写好、写活,才能让人读了文章之后,如同见到了那人的样子,听到了那人说的话,知道了那人的心里所想。要指导学生写好写人类记叙文,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类记叙文的表达方法。在进行写人的记叙文时,首先要做的是选取人物经历的典型事例,而判断事例是否典型的标准是看该事例是否能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在直接描写人物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刻画人物肖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间接描写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对周围人或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下面通过例文赏析来了解几种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一、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突出人物
肖像描写,就是描写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征。人物的肖像包括身材、容貌、服饰、神态、风度,等等。成功的肖像描写特征鲜明,形象生动,能反映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使读者能由表及里地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不能抓住人物肖像的显著特点,作文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出现“千人一面”。例如:一双浓眉大眼,小巧的鼻子,一张樱桃小嘴……二是在写人记叙文中,忽视人物肖像描写在表现人物特点上的作用。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番茄太阳》一文中写道: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作者在对明明的肖像描写中,通过对“头发、皮肤、眉毛”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同时重点抓住明明“笑起来像个天使”表现出她的乐观、开朗。这样的肖像描写恰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虽是一个盲童,她的乐观、善良却感染着周围的人。
再如《西游记》中描写猪八戒的片段:
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着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这里正是通过对人物容貌、服饰、习惯性用具等的综合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藏在文字背后的主人公猪八戒的形象跃然纸上。
总之,在进行人物肖像描写时,一要精,就是要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一个人外形上的主要特征;二要深,就是要通过对人物肖像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塑造人物
鲁迅曾说过:“要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物。”鲁迅所说的“说话”,指的就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表现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的。对话,一般是指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之间的交谈;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的习作实践中,人物语言描写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人物语言没有“个性”,甚至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及所处的环境等;二是忽视提示语在彰显人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写人物对话,常常要加上一些说明性或者描述性的文字,以交代说话者是谁和描述人物对话时的表情、动作等,以增强人物语言的感染力,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堪称一绝。除了对话本身的描写之外,对晏子说话时神态、动作的描写也是彰显晏子聪明机智的关键。“严肃地回答”“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着他故意笑了笑”,将晏子在面对羞辱时的镇定和机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只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刻画好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就能增强人物语言的感染力,突显人物的特点。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学习。如《三顾茅庐》中,张飞的一声“嚷道”,凸显出他的粗鲁,同时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张飞的草莽出身。文化程度不高,自然说话时声音大而粗暴。
三、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
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又常常是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在写人时,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人物的思想品质就会鲜明突出。
如在《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中,就有对主人公谭千秋老师的动作描写: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在这段文字当中,“拉”“撑”“护”三个动词的恰当运用,使得一位舍己救人、心怀大爱的教师的形象立即在读者的心中树立起来了。
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小说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如《小兵张嘎》一文中: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āng),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ān)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简短的一段话中,多个动作一气呵成,机灵、好胜的小嘎子仿佛就在眼前。
四、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小说中比较典型的写作手法。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一文中,有这样的心理描写: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精神状态、想法、感受等内心活动)和间接体现人物心理(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相结合的方式,让读者对安娜的“紧张、不安与矛盾”的心理感同身受,将一个善良的穷人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立足表现人物的实际需要,围绕所要表现人物的特点恰当地选用一种或几种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无论运用哪种描写方法都应注意要符合所要刻画人物的身份。在写人记叙文的教学中,还可以选取例文适当指导学生学习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 篇9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夜记之一》中认为, 文学“是创作, 即是他个人的创作”, 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和虚构, 不能向文学要求“新闻记事”那样的“真实”。鲁迅由此引出一个重要的意见:“一般的幻灭的悲哀, 我以为不在假, 而在以假为真。”
学生的作文当然可以不必拔高到文学创作的层面来要求, 但毕竟也是学生思想的表达, 是精神个体的体现, 当下学生记叙文写作中一定程度上弥散着“以假为真”的现象, 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以切实的引导, 确会让人产生“幻灭的悲哀”。
在一篇以“微笑”为题的命题作文中, 一位同学为表现奶奶对自己的爱和鼓励, 她写道:
“短暂的微笑, 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那天, 是我初中将要毕业的最后两天, 而奶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可能等不到我拿毕业证书的日子, 但是奶奶却坚持要等到我拿毕业证书那天她才会安静地离去……
终于, 拿毕业证书的日子到了, 我拿到了一本鲜红的本子, 另外还附加了对我在学校表现突出的奖章, 我高高兴兴地拿着它们回去了, 而我走到家门口时, 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冲上我的头脑, 我大声地喊:“奶奶!奶奶!我终于毕业了。”可是我等了好久却没有声音出现在我的耳边。我走进奶奶的房间, 只见妈妈站在一旁, 眼泪充满了眼眶, 我走到奶奶的面前, 对奶奶说:“你的孙女回来了, 毕业证书拿到了, 而且还有奖呢!你醒醒呀!”在我的呼喊中, 奶奶没有回答。而我发现, 在奶奶的嘴角边却出现了一丝的微笑, 我知道, 奶奶一定是因为我拿到了证书, 她知道我不会让她失望的, 她笑了……”
这里姑且不说表达的问题, 单就“奶奶却坚持要等到我拿毕业证书那天她才会安静地离去”, 奶奶去世后“嘴角边却出现了一丝的微笑”等让人难以理解, 甚至恐惧。
在作文教学中, 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叙事要真实, 感情要真挚, 但以假为真、虚饰矫情仍然是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 学生对写作认识上的偏差和对记叙文真实性的要求理解不深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写作是一种表达, 是与“他者”的交流, 是从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的发散, 因此关于写作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与情感。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 对这一态度培育不够, 造成了学生说的是他人要自己说的话, 而不是自己想来说的话, 是为了其他目的说话, 而非顺从自己的内心。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言:“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自我需要, 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 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 不想说的他却能说得出来, 甚至可能说得头头是道, 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作文假大空也与学生身处的现实语言环境有关。现代心理学和话语学说认为现成的、流行的、非个性的话语对人的言语表达有强大的影响力量, 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要培养学生抵抗现成话语的自觉。
记叙文的真实要求我们写人叙事必须注意“四性”, 即生活和情感的逻辑性, 背景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叙事者的主体性。
学生以假为真、虚饰矫情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叙事不符合生活和情感的逻辑性。
任何一篇记叙文都离不开叙事, 写“事”应该求真。记叙文写作本质上是文学创作, 学生作文需要“编故事”, 也可以或应该“编故事”。文学创作对于真实性的要求, 首要的是符合生活和情感的逻辑, 只有符合生活和情感的逻辑, 才能“真实”, 否则就是胡编乱造。
例如一个学生在《永远的怀念》中回忆母亲, 写儿时自己偷偷到小河里游泳, 被母亲发现, “回来时, 不小心被母亲抓住。拉进屋里, 用绳子将我绑了起来, 用木棍狠狠地打了几十下, 几处还鲜血直流。吃晚饭时, 见我还在抽泣, 母亲开始好言细语地对我讲道理, 我感动得眼泪直流, 竟然从来不知道母亲骂我打我是为我好”。写自己由此懂事后的表现, “六年级那年, 我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 早上总是4点便起床”。写中考时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 “临近中考时, 我病了, 高烧, 我很着急。母亲就守在我身旁, 为我端水, 喂饭, 晚上仍守在我床边———怕我碰脱手上的针, 怕我压着手臂, 怕我掀了被子着凉。……7天, 整整7天, 我在幸福和自责中过了7天, 而母亲7天7夜几乎未曾合眼。后来, 我考上了重点高中, 可我敬爱的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 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这篇文章看似深情, 其实虚假。母亲的责打使我“几处还鲜血直流”, 不合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心理;“六年级那年, 我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 早上总是4点便起床”, “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如此, 难以想象;而“母亲7天7夜几乎未曾合眼”“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 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不合生活的逻辑, 毫无信度。“我感动得眼泪直流, 竟然从来不知道母亲骂我打我是为我好”, “竟然从来不知”为了强调转变, 其实损害了转变的基础。
学生在作文中忽略生活和情感逻辑的主要原因或是为了突出主旨, 或是为了强调情节的新奇。
如一位学生的作文《心目中的英雄》, 为了表现儿时的自己坚强, 写自己料理生活, 烧好开水一不小心将一瓶水打翻在脚上, 文中写道, “虽然脚上起了几个大泡, 但我没有哭”, 一瓶滚开的水只将脚烫出几个大泡, 让人啼笑皆非。
再如一位学生的作文《感动》, 说一天不断接到一个小女孩的陌生电话, 她将“我”的电话号码当作父亲的电话, 叙说自己的思念, “我”不厌其烦, 只好敷衍她, 当天晚上接到了女孩母亲的电话方才得知原委, 原来小女孩的父亲因车祸去世, 女孩本人又得了白血病, 就在今天得到“父亲”的安慰后安然去世。一个日夜思念父亲的孩子居然不能辨别父亲的声音, 不断的巧合实际营造了一个虚假。
学生作文中以假为真、虚饰矫情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未能考虑到事件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叙事者的主体性。
叙事的真实是作者对生活主观评价和主观情感的真实。作文是对生活形象化的反映, 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必须凝聚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这种主观的情感, 同作者实际生活必须相一致, 或大体一致。我们评价学生作文的真实性, 一个潜意识的评价参照物是当下学生可能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因此学生作文叙事必须考虑事件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叙事者的主体性。
例如《妈妈喜欢吃鱼头》, 通过吃鱼头这一生活细节集中地表现了母爱。姥姥、母亲和妻子为了孩子都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感人至深, 若剥离情节的时代背景, 放在现时的背景下叙说, 就极不真实, 因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鱼头、骨头等确实成了人们的喜爱。
再如一篇据说是江苏2005年高考的高分作文《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 文中写道:因好多年没吃西瓜了, 向妈妈提出了想吃西瓜的要求, 妈妈第二天给“我”买了一个小西瓜。在妈妈从小就不爱吃西瓜的推辞下“我”心安理得地吃完了整个西瓜, 不想在离开家返回校前有事找妈妈, 在灶房“可是, 我分明看到, 母亲正背对着我, 啃我吃剩的西瓜皮……”
有人评点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真挚, “每一笔写下的都是心的呼唤, 每一个字都是灵魂铸就而成, 每一个画面都迸放出无尽的丝丝情思”。其实静心思量, 2005年、江苏、农村, 即使家庭贫困, 说好多年没有吃西瓜, 母亲甚至偷偷啃西瓜皮, 难以让人信服。
也有同学在作文中为了求新求异, 动不动就将事件的时间安置在遥远的过去或未来, 事件的背景安置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而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 结果只能是将现时故事生硬地改变时间、变换人名, 不伦不类。
不可否认,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但我们对学生作文真实性的评判中一个潜意识的参照对象是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往往是根据相应区域内绝大多数学生可能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评判。我校青年教师每年参加高三学生模拟考试, 试卷和学生卷放在一起评判。有一年一位刚刚做了父亲的教师在考场作文满含深情地叙写妻子破腹产的经过, 通篇文章细节描写翔实生动, 洋溢着对妻子的爱, 洋溢着孩子降临给自己带来的喜悦, 作文内容丰富而鲜活, 感情强烈而真挚, 结果却被评了一个极低的分数。很显然, 阅卷教师没有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有感而发的教师, 故而在这里叙写得越真实评卷老师就会认为越虚假。
【人物类记叙文的写作论文】推荐阅读:
记叙文人物描写方法09-23
典型人物报道写作06-18
记叙文作文小人物08-27
人物专访写作技巧08-27
小学作文人物写作指导09-14
高考英语人物传记写作08-18
影视剧人物小传写作示范07-20
工笔人物画的创新论文05-30
环境对人物塑造的作用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