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题材论文(精选12篇)
历史人物题材论文 篇1
历史题材绘画是对人类以往重大经验和历程的画面再现, 是沉淀下来的关于民族国家历史的珍贵记忆。历史题材的绘画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能够体现人们的民族精神和艺术家本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以宏大的场面和完整的叙事情节向人们展示可歌可泣的历史场景。在创作上, 历史画有它自身的艺术规律和技术难度。它强调深刻而不是灵动, 它是一部交响乐而不是即兴演奏。一切画面因素都要求被安排得恰如其分, 而且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研究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中营造宏大气氛的手法, 不但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去把握时代的脉络, 而且可以领略“借古喻今”的真正内涵。
一营造气氛的四个主要因素1构思主题
(1) 主题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是气氛营造的关键
主题是指历史题材绘画的内容和其所要反映的思想。画家能否透彻地掌握和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及历史意义是作品气氛营造的关键。如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荷拉斯兄弟宣誓》, 画面所表现的力量、思想性以及对观众的强烈震撼, 来自于它密切地联系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思想运动与社会斗争现实, 反映了革命时代人们的理想与希望。
(2) 时令的选择和瞬间的永恒性
在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中, 对符合主题的时令和瞬间情节的选取可以营造出适当的气氛。例如冬季冰冷的季节景色使人们联想到理性的思维, 同时给画面以严肃感, 可以营造出凄凉、悲剧的气氛。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和法国画家柯罗的《拿破仑在埃罗战场》这三幅画都选取了冬季作为气氛烘托的背景, 表达了悲壮的气氛。
黑格尔讲得很中肯:“绘画不能像诗和音乐那样把一种情境、事件或动作表现为先后承续的变化, 而只能抓住某一顷刻。”历史题材绘画中情节的瞬间性是一大主要特点, 通过一个场面把场景前后左右的人物、空间、时间、环境等各种关系表达出来, 以追求更佳的画面气氛。画面中的情节只能是对生活中某一瞬间的选取, 而且正是这个瞬间可以反映出画家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所营造的气氛。如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意外归来》, 就选择了上午当流放者走进室内的这一刻, 屋内每个人的表情反映了他们各自和归来者的不同关系, 目光中表达出意外和突然的感受。这种瞬间性强烈地烘托了画面的戏剧性气氛。
2构图安排
(1) 金字塔式的三角形构图
构图是历史题材画的精神体现形式。能否利用好适合主题的构图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构图形式是为营造气氛服务的, 艺术家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就会选取与之相符合的构图形式。例如金字塔式的构图是古典传统构图形式之一, 它坚固、持久, 具有纪念性和象征性。而多个三角形相互重叠的构图就会产生一种动感。如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 画家为了表达一种紧张的感觉, 选取多个三角形重叠的复合三角形构图, 从而营造出沉船上绝望、悲惨的气氛。
(2) 对角线的构图
对角线连接画面的四条边线, 比水平线、垂直线要活泼, 比倾斜线要稳定。在对角线构图的运用中, 一个方向对角线上的绘画内容明确, 而在另一个方向会形成一个隐约的对角线关系, 形成主次分明的画面。这种构图形式更多地在历史题材绘画中出现, 用对角线的方向体现两种力量的对立。如苏里科夫在《女贵族莫洛佐娃》这幅画中采取对角线的构图形式, 不仅是为了表现雪橇向前行驶的运动感, 而且主要是突出画的主题思想, 通过主人公和围观者的鲜明对比营造一种悲伧的气氛。
3形象塑造
(1) 人物形象刻画
人物形象是绘画中很重要的表现语汇, 也是最易唤起人喜怒哀乐、联想与共鸣的符号。对形象的实际塑造受制于题材、主题, 对历史题材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做到了解人物、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不同形象的心理描写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如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中, 伊凡坐在地上的姿势和他的表情夸张感人, 眼睛瞪得大大的, 像是要发疯一样, 从中可以看出伊凡矛盾的内心情感。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中, 画家所描绘的女神形象则表达了一种浪漫、激情的气氛。苏里科夫的《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中, 画家在对缅希科夫形象的刻画中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 把对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提到新的艺术高度。他深入到这个失意者的内心深处, 表现了他复杂而又微妙的精神世界。
(2) 景物的刻画
景物在历史题材绘画中起到以静促动的作用, 对于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在《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中, 人群背后的瓦西里·勃拉仁东征大教堂、绞刑架和克里姆林宫的围墙组成的建筑物轮廓线和人群的轮廓线形成了锯齿状, 对画面上阴冷、压抑的气氛起到烘托作用。在《自由领导人民》这幅画中, 右边的巴黎圣母院静静地见证着前景的战斗, 加强了画面上的浪漫激情气氛。而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中, 远处的大船与前景缓慢移动的纤夫形成对比, 渲染了纤夫处境的悲凉。
(3) 自然气氛的刻画
风雨雷电雪雾雹等算不上“形象”, 但这些自然景物一但进入作品, 便成为强烈有力的视觉语言, 具备了感情色彩。在《梅杜萨之筏》这幅画中, 对大海和空中的乌云进行了强有力的描绘, 增强了画面上悲惨的气氛。《希阿岛的屠杀》一画中, 面对绝望、无力反抗的人民, 背后的海面和天空反而表现得十分宁静, 反衬出凄惨的气氛。在《1870年巴黎的围困》中, 战场上空聚集着黑色的乌云, 强调悲壮的气氛。
4光色表达
(1) 强光暗影的表达
光是绘画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最直接作用于气氛的因素。光线的设置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 能够用于突出主题人物。从什么角度来用光, 体现什么意图, 可以视主题和情形而定。顺光、侧光、逆光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光可以使画面或灿烂, 或阴暗, 或晴朗, 或明朗, 或朦胧, 呈现出一定的气氛, 而这种气氛是与画中表达的主题和情绪相吻合的。如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中, 画家运用强烈的光影效果和鲜明的主次关系, 成功地表现了起义者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自由领导人民》中,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 与丰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构图一起构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伊凡雷帝杀子》中, 列宾以聚光效果突出伊凡和儿子一生一死的表情反差, 营造出血淋淋的恐怖气氛。《梅杜萨之筏》中, 从上面射来的强烈光线照射在物体身上, 所形成的鲜明对比给画面带来了紧张感, 使得沉船上的景象呈现出恐怖、悲惨的气氛。
(2) 主观性色彩的运用
色彩的使用应服从主题内容, 根据画面需要和色彩色调的基本情感倾向来综合考虑。色调是表现力很强的形式, 处理得好, 可以使画面带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并能营造一定的气氛。运用色彩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来营造画面的气氛时, 关键就是要根据所表达的内容选择和使用色调。《女贵族莫洛佐娃》中, 选用的色调严峻、阴森、冰冷、暗淡、沉闷, 营造了一种沉抑的气氛。德拉克洛瓦可谓是一位运用色彩的典范, 在他的《希阿岛的屠杀》中, 为了加强画面上的残暴气氛, 画家大胆地运用鲜明的色彩, 在暗部使用暖而纯的亮色, 使整个画面上的气氛因暗部色彩的活跃而被带动起来。
二画面气氛的营造对社会所起的效应
首先是哀悼战争的受害者, 谴责外侵者的暴行。历史上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 外族入侵的情况时有发生, 使人民大众被迫面对死亡与苦难, 陷入悲惨的境地。画家们面对这一情景, 没有袖手旁观, 而是拿起自己的武器———画笔进行艺术上的有力控诉。例如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其次是表现种种灾难和悲剧。人类因暴力残杀或天灾人祸而造成的悲剧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噩梦, 油画作品《梅杜萨之筏》以其强烈的震撼力表现了船难和援救不及带来的灾难和悲剧。这幅画一经展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对受难者充满了同情和哀悼。
其三,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衰”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里, 摄影也早已取代了历史题材绘画在现场记录方面的职能, 但艺术家们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不论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 历史是永远不能被磨灭的, 所以历史题材的绘画也可以随时代的发展而获得创新。对于历史题材的绘画在新的历史意义上的延续与发展, 则有待于我们这一代艺术家进行更深层面的认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甄巍.与经典相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行远.看与思——解读西方艺术图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剑虹.走近大师:从达.芬奇到杜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英]休.霍勒.浪漫主义美术[M].袁宪军, 钱坤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92.
[7]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M].欧阳英, 樊小明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 1992.
历史人物题材论文 篇2
《红岩》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主要内容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日》作者是:吴强。主要内容是:描写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国民党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故事以军长沈振新、政委丁元善所率领的一支部队为主线,环绕着山东战场上著名的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小兵张嘎》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
《铁道游击队》作者是刘知侠。主要内容是:为了抑制日本侵略者的入侵,配合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枣庄成立了以刘洪为队长的铁道游击队 他们的目的是袭击铁路沿线。破坏敌人的运输补给线。并为山里的八路军提供弹药。
《小游击队员》是作家王愿坚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 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时被白鬼子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察员被俘。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工事情报图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救出了侦察员。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赤色小子,》 作者: 张品成, 瘦小,是小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个在杀亲仇人的门下成长起来的孤儿!瘦小是个创造红色革命辉煌的孩子,他,为中国的崛起和努力平拼搏,做出了血的牺牲!他是个正义之子!
而他,却是瘦小的杀亲仇人,他是个劣绅,是个剥削农人财产的胖子地主!
历史题材影像的现实映射 篇3
关键词:《逃离德黑兰》;历史题材影像;现实映射
1 《逃离德黑兰》中的历史与现实
《逃离德黑兰》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来,影片上映之后获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导演本·阿弗莱克选择“德黑兰人质事件”作剧本,不仅很好地讲述了历史史实中的细节,更是对美伊长达30年恩怨的現实进行了深刻反思。
《Argo》的主角安东尼奥·J·门德兹受命参与解救人质的任务,他伪装成一名著名的好莱坞制片人,拉上自己的好友,暗度陈仓地将6位美国大使进行伪装,使他们成为电影拍摄剧组的成员,最终成功逃离险境。而这部电影则取材于一个好莱坞的科幻剧本《Argo》。“Argo”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那部伪造的电影片名,这个名字有两层涵义,一是有关于希腊神话,二嘛,是个缩写,门德兹回忆起这件事还乐不可支。[1]
毫无疑问,《逃离德黑兰》是一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片,也是一部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导演用影像的手法再现历史史实,将前因后果叙述清楚,给美国民众科普了一回。美国民众和世界各国人民对于美伊长达30年的政治斗争忧心忡忡,上映的影片恰好是对当前政治格局的清晰写照,其影像化的叙事手段使得历史更加生动活泼。
2 《逃离德黑兰》中对现实性的塑造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编排,导演阿弗莱克用一种极具张力的叙事手法将多年前的伊朗人质事件搬上银幕,为观众讲述了一个美国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影片在对现实性的塑造方面又达到了一个巅峰。6位美国大使与自己被伪造的身份都无比相像,甚至在电影的很多桥段中,导演直接用真实的黑白照片给观众一个较为直接的展示,如街道旁被施以绞刑的美国人,妇女、儿童持枪参军以及好莱坞标志性的图案……
2.1 低调写实的镜头语言
电影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画面中诸如人物、景物、道具、摆设,画里画外的各种声音、音乐等都是镜头的语言元素,甚至连色彩都是“语言”,都是用来跟观众“说话”的。在影视片中,表现动作不用真实的动作画面;表现台词不用演员去说;表达情感让音乐去“如泣如诉”……影视作品中的声、光、色作为电影的语言元素,给创作者带来了无限的选择空间。
《逃离德黑兰》为塑造现实性,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体现出了一种沉稳、低调的镜头语言。电影开头疯狂的伊朗革命军将美国大使馆围得水泄不通,导演使用了纪录片似的写实的拍摄手法,画面的颗粒感极强,使得电影开篇极具真实感和现场感。“我尝试在伊斯坦布尔找到200位群众演员来拍摄这一幕。凌晨1:00,演员穿上戏装,拿上标语牌并学习好波斯语口号。最难的是演员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直到开机拍摄。在拍摄游行人群时,我坚持用老式的重点超级8mm给人物拍摄特写镜头。”阿弗莱克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近乎达到了偏执的态度。
虽然有少部分的主观镜头,但是《逃离德黑兰》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例如,“伊朗革命军攻进使馆,与使馆的安保人员发生冲突,并俘虏使馆中的外交人员,美国国务院开会讨论营救人质”等采用的都是监控摄像头的客观视角。这种客观视角优点十分明显,画面中呈现出了所有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真实的存在感,让观众深陷其中,增强了观众的临场的感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现实幻觉认同”,让观众感受到更真实的历史。
2.2 恰当改编历史剧本
著名的电影学家麦茨说,“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影片。要么,就只有纪录片、报告片。”[2]历史题材的影像也不例外,而要使影像具有戏剧性,恰当地改编历史剧本必不可少。
《逃离德黑兰》中改编的虚构成分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很大程度上让故事的格局产生了变化。例如,电影中在门德兹带领这6个人逃离的前一天晚上,美国中情局竟然下令取消这次逃离计划,这显然与真实的历史情况不符。导演阿弗莱克不惜用篡改历史并且抹黑美国中情局的方式来增强电影的戏剧化程度,在电影中起到了峰回路转的效果。而电影最后机车追逐的场景也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结尾,尤其是一辆普通的警车去追赶飞机,导演阿弗莱克对电影的大胆改动与原本整部电影对真实性的追求不符。但毫无疑问,这些改动如一剂猛药,使得观众的观影心情极为紧张,使他们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充分展开对历史的认知。
除此之外,导演亲自商谈剧本、主动绘画分镜头板、通过媒体进行造势等一些微小的细节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影片情节的波折,增大了戏剧性的成分,使得整部影片变得十分立体与丰满。
3 《逃离德黑兰》中对现实性的塑造的借鉴意义
电影作为贩卖形象、制造神话的艺术产物,往往会向还原生活的方向靠拢,使其艺术性退守到生活的原生状态,混淆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更像是一种游戏,是大众在业余时间进行娱乐、消遣的工具。观众自愿从主流文化的压抑中逃离,进入电影所创造的特定生活时空去进行情感的宣泄和释放。毫无疑问,电影创造者给大众打造了一个放松情绪的空间。
于是,营造影片的现实性也会对观影的受众起到刺激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人得不到原始的满足时的一种补偿和替代品。当人们退缩到梦幻中寻求本能的满足时,便以诗歌、绘画、雕塑等形式来体现其梦幻。”[3]可依此类推,观众观影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他们通过移情的方式,借助影视作品宣泄个人的情感。
俗话说,最真实的事情是无法用其他方法虚构出来的。事实上,用影像的手段,你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即使投入再大的精力也无济于事。适当的改动可以给平凡无奇的历史增添几分戏剧化的效果,但不当的改动也可能会遭到观众的批评。所以与其暗度陈仓地进行修改,倒不如用光明正大的方式来赢取观众的信任与理解,让“真实”呈现在观众眼前,用以弥补电影中的戏剧化的手法对电影的改动,让观众既了解了真实情况,也过了一把好莱坞瘾。
参考文献:
[1] 门德兹(美). CIA特工之王[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36.
[2] 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J].世界电影,1986(2):11.
[3]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说梦境与意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45.
[4] 安东尼奥·J·门德兹(美),马特·贝格里欧.逃离德黑兰:一个英雄的自白[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
[5] 梁颐.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 王恩铭.美国文化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 张晓立.美国文化变迁探索: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西方绘画的人物题材 篇4
欧洲中世纪往往被描写成黑暗的千年,是愚昧无知的象征,但这些看法正被西方学者更正。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要面对中世纪美术中关于人物的描绘,那时的描绘有其自身的规则与意义。英国学者贡布里希谈到中世纪绘画时曾说过,按我们现代的艺术观念,一个艺术家必须“创新”才能得到承认,但中世纪艺术家不理解为什么在老方法依然适用时却要创造新方法,或者用新办法来表现宗教故事。
中世纪艺术家关注的重心并不是对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根据以往绘画样本去解释教义,这是中世纪绘画中的人物要传递的主要信息。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复兴了古希腊文化,并与基督教文化一同组成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的雏形。这时期的艺术又是如何对待人物题材的呢?他们把人看成除上帝以外最神圣的物种,是上帝之子,是替上帝行使权力、统治世界的。所以,这时的人物画将人描绘得像神一样伟大,人类在艺术世界中不再是一个概念符号,而是充满灵性的统治者。这些人物被描绘成“一种非常标准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结构、造型及透视法则制造出来。当时艺术家的作品中充斥着对于比例、结构与透视法则的追求。在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最后的审批》中,即使在地狱中,人类也被表现得完美、真实,充满生命感,同时众神也一概变成人类的标准模样。同样,威尼斯画派的人物也是那般鲜活。这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人类统治一切的时代。这时期的艺术以表现真实世界为己任,表达了人类要征服世界的野心!所以,逼真的世界与人物成为这个时代的艺术标准,并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艺术家依照这种标准进行创作,以此分出高低。
17世纪,艺术家将文艺复兴的成果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他们遵循再现自然的原则,描绘了不同的天地。巴洛克艺术运用相同的形式体系,骚动和变化取代了圆满和完善,无限和庞大取代了有限性和可想象性。人们的兴趣从美的比例转向发生的事件。这时期的人物画表现了不同地域与阶层的真实生活。艺术家遵循的原则是描绘眼睛看到的真实,创造的是传世的画像人物,而非标准人物。委拉士开兹笔下骄傲阴险又逼真传神的教皇,凡·戴克笔下无所忌惮又风度优雅的贵族,哈尔斯笔下内心细腻又形象鲜活的人物,维米尔笔下生活富足、安详的普通市民,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可信。为了将更真实的人物描绘出来,不同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标准人物,各类人物的真实缺陷暴露在画面上,各种光影出现在画面上,各种动作展现在画面上,各种色彩显现在人物身上,油画的写实技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同场景中的真实人物被逼真地再现出来,一切技术是为了把人物描绘得更加真实。
到了18世纪,人们不再满足于外貌的逼真,而是更关注内心感情的抒发,人们不再仅仅以真实再现为最终目的,而是以不同风格进行人物塑造,出现了罗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流派。不同的风格标志着当时艺术家对精神的向往。比如我们熟悉的罗可可艺术,英国学者里德把这种艺术界定为艺术中向往自由的意志,“罗可可精神所追寻的自由,在于取得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审美效果,它是一种抽象艺术,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一旦人们掌握了解开罗可可艺术精神之谜的钥匙,华托与莫兰德、夏尔丹与戈雅、格鲁斯与荷加斯之间的种种差异便会汇成一体,给人一种混同的自由感”。所以我们看到雅克·路易·大卫、夏尔丹、威廉·霍格思、乔舒亚·雷诺兹、托马斯·庚斯勃罗等艺术家作品中有各具特点的人物表现。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被装扮成不同身份,融入各种情节与故事。
这种风格在19世纪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不同派别的标榜与不同身份的识别成就了这个世纪独有的艺术风采,历史上的各种艺术风格在这个世纪轮番上演。实际上是从18世纪,人们才开始关注艺术中的风格表现,标榜风格与个性成为自18世纪以来的艺术史特征。美术作品中的人物描绘也一样成为这些风格的媒介,所以从这点出发去欣赏这些艺术,方可体会其中的乐趣。如著名现实主义艺术家库尔贝,有意识地表现他看到的所谓真实的人物,不加修饰的再现成为他个人风格的标识;而安格尔则是用文艺复兴的样式去表现他的人物,优雅地展现着其独特的个性。总体上这是一个人物风格化的时代。
在我们熟知的印象主义作品中,人物如同景物一样成为光影的载体。对于外光的痴迷使印象主义的作品充满瞬间的色彩,他们的兴趣在于建构一个个变化无穷的光与色的世界。人物没有了本身的社会属性,没有了个性,只是千变万化的颜色中的不同色块。这样的人物呈现为消失在色彩中的人物。
这些貌似客观的色彩描写导致了艺术家主体观念的提升,促成了从后印象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形式创造。不论是以抽象方式还是以具象方式,人物如景物一样都成为构成画面的偶然材料,而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与个性的再现,它们全部成为绘画构成中的材料,或成为作者抒发自身情感的表意符号。这些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体验创造画面的探索过程,而不再重视对自然的复制。我们面对毕加索的画作有什么感受?他不再重视对真实世界的重现,而是打造一种创造性画面。画中的人物并不像真实世界中的人物那样栩栩如生,而是如其他材料一样成为组成画面的构成元素。这时期的艺术不再推崇自然真实,而是表现创造画面的能力,看谁的画面新鲜,看谁的手法离奇,基本的造型元素成为最主要的内容。艺术家不再试图复制什么,而是自觉地创造着新而又新的画面——人物成为主观变形的人物。
历史题材文章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由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林汉达编写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共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故事中有千金一笑、韩信拜将、三顾茅庐、暗箭伤人、完璧归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别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看了他一会儿,就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周围的人都取笑他,还得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韩信当时虽当众受辱,可心怀大志,一心成就末来。后多亏遇到了承相萧何,由于萧何三番五次的向汉王刘邦推荐韩信,汉王同意重用,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智勇双全后来他就成为了大英雄。
本书的内容虽是讲述历史,但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吸引着我,阅读时一点也不觉得枯燥。通过阅读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一些历史典故,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书里的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特推荐大家都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探究 篇6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拉动了全球经济、文化、艺术的格局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艺术伴随经济的个性化成长,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逐步呈现,尤其体现在民族艺术上。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不仅源自于我国本身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源自于多民族文化的形式多样化,而以藏族题材的绘画在解放后的中国美术界是备受推崇的。
民族精神与工笔人物画的结合
近代中国的工笔画在风格上发生了大的转变,艺术语言和表现题材上的现代化,突破了单调的写实与色彩的限制,在艺术语言上寻求了新的突破。而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题材里来系统的研究,不同时代的创作要求对于藏族题材的理解形态各异,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始终不离不弃。藏族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突出典型,深处雪域高原的大山文化,藏族人民的朴质,对于信仰的坚贞,都是对于工笔人物画选择藏族题材的追求。新中国初期,在毛泽东“文艺必须为大众服务”的号召下, 艺术家们纷纷奔赴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苦苦寻觅着雪山背后的“藏魂”。对于藏族题材的绘画和民族风情,从民族服饰到宗教文化,从藏民生活到宗教洗礼,民族精神激昂在每一幅画面中。整个画面的呈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调平涂,而是结合了西部特色,在古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成就了工笔人物画藏族题材的新风尚。
少数民族的艺术是博大的,藏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典型代表,就其民俗文化而言,是有其独特性的。首先,从其色彩的搭配来看,是极其讲究的。对于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征,色彩的搭配是不同的,在工笔人物画中写实的再现藏族服饰色彩,不仅展现人物的特性还展现绘画作品的工整细腻,色彩装饰性强,在建筑上的色彩表现也是如此。其次,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征。工笔人物画中的工笔重彩与藏族艺术的结合,无论是从色彩还是造型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美感。这些鲜艳的色彩、和谐的搭配,单单就是色块间的重组,从面积的大小而言去展示整个画面,就足以感染到藏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最后,宗教风格浓烈。西部藏族是其地域文化上有其独特性的,西域雪原,策马驰骋,能歌善舞,民族情感强烈,信奉宗教。礼佛便是藏族人宗教信仰的首位,高高在上的布达拉宫,每天多少人诚服在它的脚下,虔诚的藏民,主宰了一切的藏族文化形式,渗透进藏族人民的生活。工笔人物画对于宗教的表现是较多的,尤其是夸张的处理画面来增添画面的装饰性,达到艺术的处理效果,突出藏族人对于宗教的神秘的虔诚与信仰。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审美语境
藏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在审美上的追求自然摆脱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融入,抛开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技巧不谈,藏族题材的工笔画要想表现艺术家强烈的创作意识就必须糅合西方现代色彩观,将装饰性意味强的藏族艺术与现代中国工笔人物画融合在一起,运用到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大都以散点透视为主,习惯绘制长卷及各种画幅形式,而藏族艺术的特色便是装饰性强,必须借鉴西方艺术的一点透视和构图方式,在构图形式中打破色彩的对视觉的强烈冲击,借用工笔细腻的造型手法和线条的流动,增强画面的装饰性意味,改变传统工笔绘画单一的色彩搭配和构图形式。
对于藏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的审美语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宗教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所有的艺术创作均源自创作主体本身的情感表达,藏族的宗教文化是每个藏族人民渗入骨髓的精神信仰,工笔人物画在对于塑造主体人物形象前就必须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环境背景,从审美的视角来探求艺术的新追求,当代中国多元的艺术市场正好给民族化的审美追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藏族艺术的呈现不再是表面的、肤浅的呈现,而是深入的挖掘艺术内在的审美意识作为工笔人物画的更深层次的精神追寻。其二,新材料的探索和新技法的创新。通过对于藏族艺术的了解深入,和对于西方文化艺术的汲取,尤其是在工笔重彩人物画这个领域,涌现了一大批的新兴艺术家,对于材料和技法的新研究,提升到了创新的高度。现当代艺术家们除了对于传统的工笔人物画的传承,对于舶来文化的材料和技法有了新奇的认知,对于他们而言,审美上的追求不单单是精神上,也有一部分是来自物的审美。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结合藏族特色的色彩、矿物质材料、原始的花草种子等,呈现在纸和绢上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些肌理的研究使传统的静态的中国工笔画走向了新的动态的艺术审美领域,翻开了新的篇章。
藏族艺术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新探索,在大胆创新传统艺术的同时,要植根民族传统艺术的根源,研究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新技法,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求线与色的结合,技法与肌理的结合,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从审美的语境上升到民族艺术的新糅合。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当代水墨人物画题材浅析 篇7
人物画可以说是中国画中最早的表现题材,起初山水、花鸟都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出现,至隋唐时期人物画在中国历史上达到顶峰。但宋之前的人物画大都是以工笔的方式表现。最初的水墨人物画自宋开始,以石恪、梁楷为代表的画家开创其先河,至清末任伯年可以说是集大成者。
新文化运动以后,伴随着整个社会巨大的文化思想冲击。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也面临着巨大挑战。1917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提出的“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我国之短”可以说是拉开了中国画改良的序幕。其中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把西方科学的透视、解剖等绘画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相结合,掀起了中国画改良的热潮。紧随其后的蒋兆和则把这一绘画方式更好的结合、发展、延续。至此,中国人物画不再是传统绘画中千人一面的人物形象,而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逐渐形成了影响后人近百年的水墨人物绘画方式,我们称之为“徐蒋体系”。
建国后,由于政治因素的过多干预,人物画在题材的表现上出现了较为单一的局面。绘画模式也相对单一,但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人物画家和优秀的作品出现。如方增先、王子武、卢沉、周思聪、刘文西等等。这一时期的水墨人物画家是承前启后的一批画家,在原有的“徐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中国传统的笔墨和西方的造型体系结合的更加完善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影响,我国不管在经济、思想还是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迅速的发展。在艺术领域,人们接触到了更多国外的艺术理念,不再单纯的局限在以前单一的绘画模式中。水墨人物也是如此,“85新潮”后,出现了大量新颖的元素和题材。抽象、构成、色彩等也被大量的运用到水墨人物画上来。而在题材上,农村题材、都市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军旅题材等,使水墨人物画表达的范畴更广、更丰富。
二、当代水墨人物画题材分析
农村题材的水墨人物画一般所表现的是农村的人和物。农村题材的人物画很早便已经出现,比如早期的方增鲜的《粒粒皆辛苦》、《说红书》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但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描绘出人物内在的心理特征和抒发画家自身的情感。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题材新的绘画、表现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并产生了一大批新的优秀画家和作品。表现农民情感、命运和精神的艺术作品,在当代人物画中占有重要的篇章。比如袁武表现了大量北方农村题材的作品,《没有风的春天》、《进山》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作品。这使得以前停留在表象层次的农村题材作品表现相对乏力,而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多的是挖掘了更多的内在因素或者更多的情感因素掺杂在里面,画面的丰富性、可读性有了更大的提升。
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也不断提高,在城市中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思想上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时,一批画家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他们在创作中积极寻找新的题材以及绘画语言,反映都市中人们的思想生活题材的作品应运而生。如田黎明的《阳光下游泳的人》、《都市人》、《都市假日等》都是表现都市题材的作品。他的作品带着一种朦胧、忧郁的美感,同样也散发出一种渺茫的、无理想的状态。正是在这矛盾的统一中,使他的作品能够与观者产生共鸣。而李孝萱的都市题材的作品,则是更加关注城市中更加生活化的场景。如《大客车》、《所谓伊甸园系列》等作品传达出了另类的情感。他作品的荒诞性、讽刺性的意味,则是对都市中人们思想状态的一种另类的抨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人物形象、服饰特征、地域特色都有所差异。所以,少数民族题材的水墨人物表现起来有它独特的特点所在。这就要求画家在表现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表现对象,作画时要充分带着自己对表现对象的理解去画,同时要运用合适的表现语言,挖掘出表现对象内在的精神内涵,进而在作品中的思想才能得到升华。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画家有很多,表现维吾尔族题材的代表画家黄胄《庆丰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早期方增先的《母亲》、《帐篷里的笑声》;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克拉》都是表现藏族非常优秀的作品。当下的水墨人物画表现少数民族这一题材正处在非常活跃的时期,无论是从形式、造型、笔墨等各个方面还是内容表达情感的丰富性方面较以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当代水墨人物画题材选择的因素及其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和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不论是国内和国外,还是古代和现代,其间的艺术都和政治有所联系。如宋代大兴画院,由于皇家的提倡,所以在当时中国画发展的非常繁荣。明清时期的大部分文人画家,不也是大多因为政治仕途上的失意而借画抒情吗。艺术离不开政治,在当代也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提倡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类题材的作品越来越丰富,这使得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越来越繁荣,这都是政治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而画家所处的环境、地域等也会对绘画题材和风格等产生影响。尤其是绘画的地域性表现的尤为突出,历史上的“金陵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长安画派”等,无不都是地域性差异所影响而成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环境都有所不同,这包括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画家生活在其中自然会受它的影响。
画家是美术创作的主体,画家自身的学识、修养、表现能力等都是影响最终作品的因素。画家自身的喜好最终决定了创作什么样的题材。中国画的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科,有些人喜山水而有些人却善于表现人物,还有的喜欢花鸟,这都是根据画家自身的喜好所引起的变化。再如人物画中的题材也非常繁杂,农村题材、都市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等各个题材各有特色,表现什么、怎么去表现是一个画家需要时刻思考和表达的。
四、结语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人物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并不算主流。直到新文化运动以后人物画的发展特别是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进入了“高速模式”。而在水墨人物画的表现题材方面,由以前的题材单一发展到现在的多样化,使得水墨人物画更加丰富。题材的演变发展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是真正“笔墨当随时代”的体现。同样,题材的演变发展充实了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内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当代水墨人物画家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创作出属于时代的作品,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挖掘水墨人物画的艺术价值。从而拓展、创新水墨人物画,使得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格局更加多元、价值更为广阔、传播更为久远。
摘要:当代水墨人物画自新文化运动以后较之前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产生了很大的不同。绘画上不再是以前“逸笔草草、不求形所选择题材的因素及其影响。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题材,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袁武.旨蕴文质[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7.
[2]潘栋.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题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历史人物题材论文 篇8
一、简析我们为什么强调历史题材影视信息
在影视作品中,历史题材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强调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当今社会负责的重要体现。
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历史现状之间的矛盾需要处理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水平也快速升高,曾经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影视的发展显得格外的突出。然而如何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影视的需要这又是一大难题。青少年对历史题材的主题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将新媒体这一元素加到历史题材中,便会吸引青少年的眼光。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取其精华,踢其糟粕,将最好的留在最后。
2、要更好的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
青春期的孩子们拥有一颗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心,总是喜欢问问题,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青少年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在媒体中的体现就是对青少年最好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更要负起责任,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发展。有了好的引导才会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的发展。
二、在历史教育方面历史题材影视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相同的故事情节,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述,最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用看电影的方式进行教育肯定会比授课老师用讲义讲课效果好很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历史题材的历史信息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是更加广泛并且有效的。看电视剧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听觉、视觉等多感官,进一步调动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中国历史的真实性。
1、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果说能够有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历史是过去的,我们没办法让历史重演,所以直接的观察是不可能了,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历史知识抽象并且乏味,年代久远,逻辑思维复杂,没办法生动的教育学生,除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问题,不少的教师自身就没办法讲述清楚历史,这些问题都是很传统的问题,但是解决起来又很困难。
2、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论述,历史本身就是复杂的,很难用语言对历史进行解释,为了更好地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思考,掌握好这门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科目。
3、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自古以来就是教师培养学生的重点方面,漫漫历史长河,都是真实而有效的,但是在遵守客观规律和历史性的同时,教师也要要求学生富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具体客观事实为依据,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身的能力,学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学会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多角度,多感官进行思考。
三、历史题材的应用具体问题分析
1、在课程中运用历史教育,吸引学生自主对历史进行思考
记得著名的老师于漪说过这样一段话,好的开始总是伴随着一个好的结果,一堂课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讲的多么好,而是老师怎样将学生从一开始就带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心灵上吸引他们,恰到好处。一堂课的开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上节课的总结,也是这节课的开端,有一个精彩的开端学生们从最开始就很兴奋激动,这就为整堂课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转移,能够自觉主动的开始学习,这种学习态度是老师讲课多好都无法弥补的。
2、课堂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学习历史
教师讲课之前,可进行适当的准备,认真思考怎样的课程是学生喜欢的类型,做好备课的工作,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形象,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就历史教材《鸦片战争》中,除了讲述鸦片战争相关的内容,可以适当引入其他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还可以涉及到鸦片战争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例如:《林则徐》等等。要想更加充分的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可以播放《甲午风云》等等。
但是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以下问题:教师播放的视频不能够体现历史剧情,无法体现历史的真实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判断,明白事理,尽量减少学生对这件事情的误解。例如众所周知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这两部历史剧,受到众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历史剧展现的是清王朝时期的盛世局面,但是历史在那里,真实的清朝的历史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学生自主查询资料进行探索,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解释和理解。
3、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
很多人其实不了解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和研究,从其他的方面对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将信息归纳总结,切身实地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亲身体验的和理论知识是不同的两个方面。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确保历史的真实性不被破坏,多方面的对历史进行分析。
四、结语
当今时代的中国,历史的真实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得到了保障,但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的广泛传播对历史的真实性构成了威胁,这就要求广大的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明白事理,更好的保障历史的真实性。历史题材的影片实际上是对中国历史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好的价值观念,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才能够得到保存和传承。放眼影视界,越来越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人们喜欢观看电视剧,借助电视等媒介使得历史信息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了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历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实际上这是推动历史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方式,我们广大教师需要好好地利用这些传播媒介,丰富历史教学工作。
摘要:当前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快,新媒体对青少年产生的视觉冲击程度越来越深,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个方面来论述影视信息带观众的影响,希望广大观众能够对影视中的历史题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希望能够引导广大学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辩证的看待历史题材在影视中扮演的角色,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的处理好历史题材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历史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洪华.浅谈历史题材影视剧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332-332.
[2]廖宗优.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发乡土历史资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6):144.
历史题材类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 篇9
而面对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 很多教师由于学生对过去历史和故事的人物一无所知, 所以阅读课上成了资料汇报课、历史知识课、品德教育课, 甚至把叙事类的课文当成写人的文章, 去重点分析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功勋。这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笔者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特点, 经过一些摸索和讨论, 总结出在执教历史故事类课文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主线, 拓展历史知识学习领域。具体操作要点为三段式: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一、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
所谓历史性词语是指只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才会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现在读起来十分生僻, 但对了解当时的历史却非常必要。可是,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这些词语的处理却不能面面俱到, 要根据感悟课文中心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理解。只有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开展阅读教学, 才不会使阅读课上成历史知识课。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中, 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性词语:“战国时期、邺、魏王、西门豹、漳河、河伯、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等。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这些词语的理解就要有所侧重, 选择不同的策略来理解。
(一) 阅读中自然了解
“战国时期”一词,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知道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 不需要对战国时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作深入了解。“魏王”是派西门豹去治邺的君王, 在本文中不是主要人物, 所以在课文中读一读就可以了, 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
“邺”和“漳河”这两个词, 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邺”是个“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地方。“漳河”就是“河伯的所在地, 从没有发过大水, 年年闹旱灾”。关于“邺”和“漳河”位于魏国的什么方位?现在又在什么地方?都不需要补充资料。
(三) 根据插图理解
“巫婆、官绅、绸褂”这些词语的理解,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 巫婆的样子、官绅的穿着、绸褂的款式一目了然, 不需要讲解。理解的重点还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巫婆和官绅都做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迷惑老百姓, 骗取钱财的。他们面对西门豹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怎样“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的, 从而感悟他们骗人的本质, 这是课文内容方面理解的重点。
(四) 结合旧知理解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理解。“开凿、渠道、灌溉”这些词语, 虽然是西门豹治邺时使用的一些方法, 但是学生对这些词语并不是特别陌生, 可以结合学生在马路上看到的修管道、浇灌马路两旁的树木等现象帮助理解这些词语。
对文中“战国时期、邺、漳河、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这些“历史性”词语的理解我们都不作为重点。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我们确定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由此可见,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历史性词语, 使用一些巧妙的策略理解起来并不难, 而且也并不都是理解的重点。
二、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往往伴随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经历的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课文的文体, 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 根据文体确定课文的阅读重点。写历史人物的课文要侧重体会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写历史事件的课文要重点理解事件的历史价值。
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治邺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怎样的聪明智慧, 我们无需作重点的理解, 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历史人物, 而是历史事件———了解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 他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悟的中心。
比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文中介绍了许多徐霞客经历的事件, 他荒野露宿, 栖身洞穴;他燃松拾穗, 走笔为记;他遭遇抢劫, 勇闯深洞。但是在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 重点却是感悟徐霞客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是这篇课文的中心。
三、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小学课本选入的历史题材课文, 往往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部分内容, 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拓展资料是必要的, 但是资料的补充不能由教师一厢情愿, 补充多了, 失去了课文的作用, 喧宾夺主, 还会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一) 辅助学文, 升华情感
例如要把一篇小小的《三顾茅庐》讲明白, 我们似乎有讲完《三国演义》的冲动。可是,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怎样处理这些看起来都很有必要讲一讲的资料呢?
首先, 《三顾茅庐》是一个历史故事, 写事的文章, 所以, 要果断地摒弃对于人物的分析, 直奔课文的中心“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
其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可以适当补充“刘备从前一年的秋天去拜访诸葛亮, 大雪纷飞的寒冬第二次拜访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只是补充了三顾茅庐的时间, 让学生感受到刘备的执著和诚意。这点资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
(二) 培养兴趣, 拓展阅读
在讲完《三顾茅庐》一文的最后, 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地进行资料的拓展。这些资料的拓展放在课外, 全凭学生兴趣, 因此每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都可以鼓励学生这样做。
(三) 审视历史, 公正评价
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历史资料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功过不照本宣科, 还给学生一个认识和判断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审视过去的历史, 学会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题材论文 篇10
一、以听众导向讲好故事
《雪域彩虹》介绍了一位民国奇女子——刘曼卿。刘曼卿的名字, 公众十分陌生, 史料少, 信息缺, 学术研究也是冷门。《民国藏地“女钦差”刘曼卿传》一书的封面上有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刘曼卿其人:“张骞、班固式的人物”, “没有风花雪月、儿女情长, 只有男人也不愿意去触及的艰涩的边疆政治”, 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使藏“女钦差”, 是第一位与达赖喇嘛会谈的女子。编剧引导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刘曼卿的出身和为人是什么样的, 当年国民政府为什么派她而不是别人赴拉萨与十三世达赖喇嘛沟通、传达当时政府的声音, 刘曼卿有什么本事和能力完成这个使命, 其间遭遇哪些艰难险阻又是如何化解的……这一连串追问既是戏剧悬念, 更是编导创作的关键和挖掘的空间。
身世铺垫:剧的开头, 刘曼卿出场与母亲见面;第2集, 与母亲惜别, 她告诉母亲“小鹰的翅膀硬了, 总要去飞, 山顶的雪莲花开了, 总会结子”, 一番话既有儿女柔情更有报国志向。通过她与闺密冯云仙和好友孔党江村的交流, 表明“我是西藏人, 遥望故土, 心忧家国, 真想为政府、为西藏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言以明志。
学识实证:第1集有一场刘曼卿作翻译的戏, 当时西藏方面有意与中央政府和好, 十三世达赖派其特使藏传佛教五台山大堪布罗桑巴桑, 与中央政府蒙藏委员会副委员会长赵戴文会面。此前, 翻译刘曼卿出场了, 他们两人三问三答传达了几层信息。
罗桑巴桑: (用藏语问) 你, 你是藏族人?
刘曼卿:我的母亲是藏族人。我生在拉萨, 8岁时, 随父母迁居印度大吉岭, 后来回北京读书, 学习汉语和英语, 我的汉名叫刘曼卿。藏名央金。
罗桑巴桑:听说你是骑马来的?
刘曼卿:北平与五台山相隔千里, 一路乘舟换车, 为应大堪布急召, 后换乘马匹到此。
罗桑巴桑:你还会骑马?
刘曼卿:家父刘华轩是前清西藏大臣翻译官, 我自幼长在边地, 因此能骑马。
罗桑巴桑:你的父亲是刘华轩?
罗桑巴桑大堪布在得到证实后, 非常愉快地回忆起当年还曾向刘父学古琴的往事。出身、同族亲近感, 加上文武双全的才能, 让刘曼卿赢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 因此次翻译工作出色完成, 她被聘为中央政府行政院文官处一等书记官。这是刘曼卿使藏“女钦差”的第一步, 为其今后代表中央政府与十三世达赖会面打下了坚实的伏笔。青春美貌的刘曼卿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政治热情?她用先贤名言回答“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真想做一个为国分忧, 为民请命的风云女子”, 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让刘曼卿这一形象被听众所接受。
二、用价值观诠释人物
价值观是现代人的常用语, 指个人对客观事物 (包括人、物、事) 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 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对广播剧《雪域彩虹》来说, 主人公刘曼卿是一个有信仰、有学识、有担当和有作为的人。她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个内心准绳是否影响其人生命运?编导注意表现主人公与其他人的关系、行为, 让听众判断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立场, 以及为实现人生价值观, 她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这部剧出场人物有十几位, 三教九流, 关系复杂, 有朋友、同事, 有车夫、乞丐, 有上层达官、宗教领袖、僧人, 有将士、亲兵、土匪……面对这些人, 刘曼卿有亲疏、有爱憎、有判断与选择。她是母亲的女儿, 是朋友的闺密;她是同伴的主心骨, 是坚持信仰的志士;她积善美德又嫉恶如仇。比如在“使藏西行”路上, 本来不会使枪的刘曼卿, 因为使命备了枪。途中遭遇土司, 她不卑不亢沉着应对。土司对“女钦差”很漠视, 傲然道“这里九坡八岭七十二寨, 都是我的地盘”。刘曼卿哈哈大笑道:“古语说,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如今, 满清虽亡, 皇帝已不存在, 但中央政府管辖的全中国固有的领土、山川疆域, 尽在版图之内。各族百姓, 尽是民国国民。我刘曼卿虽是一女子, 但却是中央政府的代表。你如此狂悖无礼, 敢问视政府权威于何在?土司虽有世袭之权, 安敢对抗中央政府!”紧接着, 她又言之凿凿地阐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提供五族共和, 就是要各民族一律平等, 共图祖国之富强。中央政府主权不可辱, 领土不可失。曼卿奉命入藏, 就是宣扬政府之德意, 消除隔阂, 共维祖国统一大业”。一番高论和气势扑灭了土司的嚣张气焰, 让其识大体顺时势。
该剧以充实的剧情说明刘曼卿“使藏西行”不仅代表了反对分裂、希望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 这也成为其不畏艰难险阻、完成使命的精神动力。
三、给听众独特的听觉体验
没有可视载体, 广播剧的戏剧性依赖于人物对话、音乐和声音效果, 以帮助听众想象人物命运走势和故事因果。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 性别、音色、吐字方式可造成人声差异, 性格典型化、语言个性化和富于动作性的剧情设计给听众带去独特的听觉体验。
1. 双语标识
剧一开头是刘曼卿和母亲回忆在西藏老家的少女时代, 藏语是她的母语, 姥姥是她的牵挂, 在北京国立师范学校学习的汉语又成了她第二种精通的语言。她的特殊出身决定了她日后承担起促成汉藏关系的特殊使命。汉藏双语间插给听众陌生感与新奇感。比如刘曼卿在对汉族人说话时用汉语官话, 而她和藏族同胞交流, 特别是在和十三世达赖会面时, 熟谙藏族宗教礼仪的央金 (刘曼卿) 则用流利的藏语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剧中藏语台词录制均由西藏电台完成, 人物身份的特殊和语言的讲究也成为该剧区别于其他剧的识别码。
2. 地域风情
藏族音乐、宗教诵经、骑马、激战以及鹰隼惊叫、山风呼啸……人与自然的声音元素, 给人如临其境的画面感, 使这部剧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情和地域特色, 既是历史的, 也是写实的。民族、宗教的文化差异性, 让听众感受美妙而独特的听觉体现。
3. 动作巧思
藏人格松尼玛作为向导, 与刘曼卿及同伴一起西行, 途中他们突遭土匪阻击。敌我你死我活场面残酷, 英雄壮烈牺牲气贯长虹。编剧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用声音体现的动作戏。
刘曼卿:格松尼玛一个人, 只有11发子弹……
孔党江村:我去接应他!
刘曼卿:好, 江村, 快去吧。和匪徒正面遭遇, 别无选择!注意隐蔽, 节省子弹。
孔党江村:可是, 央金……
刘曼卿:不要管我!这里有中央政府的印信文书……快!快去!
孔党江村:是! (跑去)
格松尼玛: (愤怒地大喊) 你们这群天杀的, 英国人的狗!神会惩罚你们!来呀!来呀! (射出子弹)
匪徒们: (喊叫) 抓住他!抓住他!咳, 他中弹了! (奔跑)
孔党江村:格松尼玛, 我来了!挺住! (射击)
匪徒们: (奔跑着叫喊) 抓住他!完蛋啦!打死他!
格松尼玛: (大笑) 哈哈哈……我没死!没死! (挣扎着) 天杀的!让雪山埋葬你们, 来吧! (他向雪山开出一枪, 轰然巨响)
匪徒们: (惊恐地) 雪崩!雪崩……
孔党江村:格松尼玛—— (大山回声)
刘曼卿:格松尼玛—— (回声)
众人: (齐呼) 格松尼玛—— (山谷回声)
历史人物题材论文 篇11
一、在精选叙事中获得心灵认知,让历史真实起来
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用大量的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成为一种只需要记忆年代、事件和人物等,孩子学得毫无兴趣可言,更别说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今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孩子心灵的通路。
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时,我让学生看台儿庄战役的片段,重点深度感悟台儿庄老兵回忆录,引领学生感悟:你们能告诉这个日本人心中的疑惑吗?为什么日军迟迟攻不下台儿庄?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这一支中国军队。让学生真正明白让日军攻不下台儿庄的原因是在三分之二的台儿庄被敌人攻陷的情况下,我军依然寸土不让,依然坚守阵地、不屈不挠,依然浴血奋战,捍卫着自己的领土。这就是我们不屈的民族,这就是我们坚韧的民族。学生在叙事与感悟中仿佛感觉那段历史历历在目,似乎那段历史真实了起来,从而心灵得到了洗礼,达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二、在生动情景中获得心灵体验,让历史鲜活起来
对于历史题材的内容,品德与社会教材往往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但对于学生而言,历史遥远,仅仅靠图片及文字资料并不能引发感性认识。所以,设置生动的情境显得尤其重要。唯有如此,方能让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轻松跨越历史时空,让学生的体验达到深刻。
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用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油画,带领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从蓝天白云、广场上的人、红旗等中观察,问: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它们又象征着什么?学生跃跃欲试,大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着重让学生观察朱德挺直的腰板,让学生从中明白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板做人。通过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瞬间,了解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隆重的、喜庆的、庄严的、幸福的大典,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内涵。
总之,只有顺应孩子的世界,从孩子的思维出发,创设生动可感的情景,才能让学生体验深刻,触及心灵,让历史题材的内容丰满和鲜活起来。
三、在联系生活中获得心灵感悟,让历史灵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学生与历史的对话是从现实的情景出发的,如果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他们就会失去对现实的感觉。教师在讲授历史题材的教材时,要力求为学生寻找与现实对接的桥梁,使历史和现实对接起来,获得心灵感悟,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鸦片的背后》一课时,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引出人们经常提及的“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要不要花巨额重金买回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家文物?”等的讨论,在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之后,让学生反思当年中国挨打的原因,然后接入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状况,让学生感到那些人物,走近这些人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让学生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把过去时态的历史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所以,教师只有创设联系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的效果。
四、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情感升华,让历史丰富起来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历史题材的内容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父母一起收集关于印度的地理位置,三大地形区的分布,灿烂的文化等知识。课中,我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的热情较高。在分享交流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思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了魅力无穷的印度,培养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学生的视野宽阔了起来,培养“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阔胸怀,逐步形成全球化时代的思想素质。
历史类题材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篇12
1 主题重大,题材独特
1964,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这是新中国的一件大事。而为了炼铀,王明健他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这种为国争光、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崇高品质,是留给后人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明健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贡献在全国是十分重要的,在前苏联全部撤走在华核专家的情况下,王明健发明了简易炼铀法,在粤北山区下庄这个大山沟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简法炼铀厂,生产了2/3的核原料(重铀酸铵),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提前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时间。关于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为原子弹做出贡献的报道常见诸媒体,但讲述普通炼铀人的故事却少之又少。本片从普通炼铀人的角度入手,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关注他们奇特的悲欢人生,这在媒体实属罕见。
2 背景充分,历史厚重
王明健这个普通人的价值在于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祖国特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这里,个人的命运虽然服从于组织的委派、国家的需要,但个人却在艰苦的环境下竭尽全力奉献一切,这使人物的成长充满了顾大家舍小家的崇高感。
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背景材料,如刘少奇签署命令,为新组建的三○九队选调干部;1958年,二机部召开秘密会议,要解决原子弹的原料问题;八一电影厂的新闻影片《土法炼铀的一面旗帜》。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这些文字和图像背景资料运用得恰到好处,既为揭示主人公的崇高道德品质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普遍具有的革命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设置悬念,营造故事
“两弹一星”曾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机密,其事件本身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无限诱惑力。而本片作者又善于寻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情节,巧妙设置悬念,展现矛盾冲突,表现感人细节,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节目开头是吸引观众的突破口,电视节目一开场就必须险峰崛起,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部片子开头就设置了两个悬念,王明健经历了哪两次死里逃生的爆炸?王明健为什么到父母死都不敢告诉自己外面干什么?王明健这种反常的表现一下子就勾起了观众的观看欲。
在介绍完王明健的基本情况后,作者笔锋一转,又接连抛出了两个悬念。王明健突然接到调令随后神秘消失;王明健突然被邀请参加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下子就把观众的胃口给吊起来了。此后,悬念一个接着一个。王明健从来没有从事过和铀有关的工作,他怎么能完成炼铀的重任?他发明的简易炼铀法能否代替外国专家潜心研究多年的方案?这一发明将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炼铀过程中,王明健遭遇了怎样的生命危险?在整部片子中,悬念不断出现,直到结束。在观众对此充满好奇的时候,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就这样缓缓展开了。
4 语言精彩,形象丰满
本片的成功与被采访对象王明健那充满激情的语言不无关系,其中不少点睛之笔。如“我没有后悔,我把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我感觉我是很值得,我这一辈子活得好有意义,真是活得好有意义,很值得,就我什么都不要我都值得!”又如“人生最美好的,当你停止生存的时候,你还能以你的发明创造,继续为人类服务。”这些话虽然质朴,却在平静中蕴含了无限的力量,展现出王明健具有的高尚人格和品德。
王明健的个性化语言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当年他忙于炼铀,最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也没有时间回去奔丧,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所以原子弹重要,家里死人并不重要,家里死人能顶得上国家的原子弹重要吗?不能回去。”他说这些话时表面平静,其实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声音有些哽咽,眼睛有些发湿,他觉得愧对从小把他带大的奶奶。
5 制作规整,感染力强
电视艺术,始终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它是以视觉艺术为主,以完美的画面与声音共同营造的氛围去吸引人、感染人的。该片在精心选择和认真剪辑了大量珍贵历史镜头的同时,还拍摄使用了大量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讲述历史,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此外,音效、特技、字幕等电视综合表现手段的充分运用,也使片子增色不少。
摘要:历史,像是一位羞涩的新娘,遮遮掩掩,真实面容难得一见。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关注欲望。历史类电视专题片,由于具有“揭秘性”这一天然的优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电视专题种类。历史类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有哪些规律可循?本文以《王明建的奇特人生》为例,对历史类题材电视专题片进行深入探讨。
【历史人物题材论文】推荐阅读: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论文11-28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论文09-23
人物题材11-22
历史题材09-23
重大历史题材11-24
历史性题材11-22
历史题材电视剧09-15
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06-08
讲解历史人物06-07
历史人物塑造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