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

2024-09-23

历史题材(精选12篇)

历史题材 篇1

历史题材绘画是对人类以往重大经验和历程的画面再现, 是沉淀下来的关于民族国家历史的珍贵记忆。历史题材的绘画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能够体现人们的民族精神和艺术家本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以宏大的场面和完整的叙事情节向人们展示可歌可泣的历史场景。在创作上, 历史画有它自身的艺术规律和技术难度。它强调深刻而不是灵动, 它是一部交响乐而不是即兴演奏。一切画面因素都要求被安排得恰如其分, 而且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研究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中营造宏大气氛的手法, 不但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去把握时代的脉络, 而且可以领略“借古喻今”的真正内涵。

一营造气氛的四个主要因素1构思主题

(1) 主题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是气氛营造的关键

主题是指历史题材绘画的内容和其所要反映的思想。画家能否透彻地掌握和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及历史意义是作品气氛营造的关键。如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荷拉斯兄弟宣誓》, 画面所表现的力量、思想性以及对观众的强烈震撼, 来自于它密切地联系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思想运动与社会斗争现实, 反映了革命时代人们的理想与希望。

(2) 时令的选择和瞬间的永恒性

在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中, 对符合主题的时令和瞬间情节的选取可以营造出适当的气氛。例如冬季冰冷的季节景色使人们联想到理性的思维, 同时给画面以严肃感, 可以营造出凄凉、悲剧的气氛。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和法国画家柯罗的《拿破仑在埃罗战场》这三幅画都选取了冬季作为气氛烘托的背景, 表达了悲壮的气氛。

黑格尔讲得很中肯:“绘画不能像诗和音乐那样把一种情境、事件或动作表现为先后承续的变化, 而只能抓住某一顷刻。”历史题材绘画中情节的瞬间性是一大主要特点, 通过一个场面把场景前后左右的人物、空间、时间、环境等各种关系表达出来, 以追求更佳的画面气氛。画面中的情节只能是对生活中某一瞬间的选取, 而且正是这个瞬间可以反映出画家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所营造的气氛。如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意外归来》, 就选择了上午当流放者走进室内的这一刻, 屋内每个人的表情反映了他们各自和归来者的不同关系, 目光中表达出意外和突然的感受。这种瞬间性强烈地烘托了画面的戏剧性气氛。

2构图安排

(1) 金字塔式的三角形构图

构图是历史题材画的精神体现形式。能否利用好适合主题的构图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构图形式是为营造气氛服务的, 艺术家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就会选取与之相符合的构图形式。例如金字塔式的构图是古典传统构图形式之一, 它坚固、持久, 具有纪念性和象征性。而多个三角形相互重叠的构图就会产生一种动感。如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 画家为了表达一种紧张的感觉, 选取多个三角形重叠的复合三角形构图, 从而营造出沉船上绝望、悲惨的气氛。

(2) 对角线的构图

对角线连接画面的四条边线, 比水平线、垂直线要活泼, 比倾斜线要稳定。在对角线构图的运用中, 一个方向对角线上的绘画内容明确, 而在另一个方向会形成一个隐约的对角线关系, 形成主次分明的画面。这种构图形式更多地在历史题材绘画中出现, 用对角线的方向体现两种力量的对立。如苏里科夫在《女贵族莫洛佐娃》这幅画中采取对角线的构图形式, 不仅是为了表现雪橇向前行驶的运动感, 而且主要是突出画的主题思想, 通过主人公和围观者的鲜明对比营造一种悲伧的气氛。

3形象塑造

(1) 人物形象刻画

人物形象是绘画中很重要的表现语汇, 也是最易唤起人喜怒哀乐、联想与共鸣的符号。对形象的实际塑造受制于题材、主题, 对历史题材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做到了解人物、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不同形象的心理描写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如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中, 伊凡坐在地上的姿势和他的表情夸张感人, 眼睛瞪得大大的, 像是要发疯一样, 从中可以看出伊凡矛盾的内心情感。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中, 画家所描绘的女神形象则表达了一种浪漫、激情的气氛。苏里科夫的《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中, 画家在对缅希科夫形象的刻画中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 把对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提到新的艺术高度。他深入到这个失意者的内心深处, 表现了他复杂而又微妙的精神世界。

(2) 景物的刻画

景物在历史题材绘画中起到以静促动的作用, 对于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在《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中, 人群背后的瓦西里·勃拉仁东征大教堂、绞刑架和克里姆林宫的围墙组成的建筑物轮廓线和人群的轮廓线形成了锯齿状, 对画面上阴冷、压抑的气氛起到烘托作用。在《自由领导人民》这幅画中, 右边的巴黎圣母院静静地见证着前景的战斗, 加强了画面上的浪漫激情气氛。而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中, 远处的大船与前景缓慢移动的纤夫形成对比, 渲染了纤夫处境的悲凉。

(3) 自然气氛的刻画

风雨雷电雪雾雹等算不上“形象”, 但这些自然景物一但进入作品, 便成为强烈有力的视觉语言, 具备了感情色彩。在《梅杜萨之筏》这幅画中, 对大海和空中的乌云进行了强有力的描绘, 增强了画面上悲惨的气氛。《希阿岛的屠杀》一画中, 面对绝望、无力反抗的人民, 背后的海面和天空反而表现得十分宁静, 反衬出凄惨的气氛。在《1870年巴黎的围困》中, 战场上空聚集着黑色的乌云, 强调悲壮的气氛。

4光色表达

(1) 强光暗影的表达

光是绘画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最直接作用于气氛的因素。光线的设置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 能够用于突出主题人物。从什么角度来用光, 体现什么意图, 可以视主题和情形而定。顺光、侧光、逆光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光可以使画面或灿烂, 或阴暗, 或晴朗, 或明朗, 或朦胧, 呈现出一定的气氛, 而这种气氛是与画中表达的主题和情绪相吻合的。如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中, 画家运用强烈的光影效果和鲜明的主次关系, 成功地表现了起义者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自由领导人民》中,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 与丰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构图一起构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伊凡雷帝杀子》中, 列宾以聚光效果突出伊凡和儿子一生一死的表情反差, 营造出血淋淋的恐怖气氛。《梅杜萨之筏》中, 从上面射来的强烈光线照射在物体身上, 所形成的鲜明对比给画面带来了紧张感, 使得沉船上的景象呈现出恐怖、悲惨的气氛。

(2) 主观性色彩的运用

色彩的使用应服从主题内容, 根据画面需要和色彩色调的基本情感倾向来综合考虑。色调是表现力很强的形式, 处理得好, 可以使画面带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并能营造一定的气氛。运用色彩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来营造画面的气氛时, 关键就是要根据所表达的内容选择和使用色调。《女贵族莫洛佐娃》中, 选用的色调严峻、阴森、冰冷、暗淡、沉闷, 营造了一种沉抑的气氛。德拉克洛瓦可谓是一位运用色彩的典范, 在他的《希阿岛的屠杀》中, 为了加强画面上的残暴气氛, 画家大胆地运用鲜明的色彩, 在暗部使用暖而纯的亮色, 使整个画面上的气氛因暗部色彩的活跃而被带动起来。

二画面气氛的营造对社会所起的效应

首先是哀悼战争的受害者, 谴责外侵者的暴行。历史上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 外族入侵的情况时有发生, 使人民大众被迫面对死亡与苦难, 陷入悲惨的境地。画家们面对这一情景, 没有袖手旁观, 而是拿起自己的武器———画笔进行艺术上的有力控诉。例如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其次是表现种种灾难和悲剧。人类因暴力残杀或天灾人祸而造成的悲剧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噩梦, 油画作品《梅杜萨之筏》以其强烈的震撼力表现了船难和援救不及带来的灾难和悲剧。这幅画一经展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对受难者充满了同情和哀悼。

其三,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衰”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里, 摄影也早已取代了历史题材绘画在现场记录方面的职能, 但艺术家们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不论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 历史是永远不能被磨灭的, 所以历史题材的绘画也可以随时代的发展而获得创新。对于历史题材的绘画在新的历史意义上的延续与发展, 则有待于我们这一代艺术家进行更深层面的认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甄巍.与经典相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行远.看与思——解读西方艺术图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剑虹.走近大师:从达.芬奇到杜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英]休.霍勒.浪漫主义美术[M].袁宪军, 钱坤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92.

[7]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M].欧阳英, 樊小明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 1992.

历史题材 篇2

《红岩》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主要内容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日》作者是:吴强。主要内容是:描写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国民党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故事以军长沈振新、政委丁元善所率领的一支部队为主线,环绕着山东战场上著名的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小兵张嘎》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

《铁道游击队》作者是刘知侠。主要内容是:为了抑制日本侵略者的入侵,配合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枣庄成立了以刘洪为队长的铁道游击队 他们的目的是袭击铁路沿线。破坏敌人的运输补给线。并为山里的八路军提供弹药。

《小游击队员》是作家王愿坚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 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时被白鬼子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察员被俘。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工事情报图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救出了侦察员。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赤色小子,》 作者: 张品成, 瘦小,是小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个在杀亲仇人的门下成长起来的孤儿!瘦小是个创造红色革命辉煌的孩子,他,为中国的崛起和努力平拼搏,做出了血的牺牲!他是个正义之子!

而他,却是瘦小的杀亲仇人,他是个劣绅,是个剥削农人财产的胖子地主!

历史题材影像的现实映射 篇3

关键词:《逃离德黑兰》;历史题材影像;现实映射

1 《逃离德黑兰》中的历史与现实

《逃离德黑兰》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来,影片上映之后获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导演本·阿弗莱克选择“德黑兰人质事件”作剧本,不仅很好地讲述了历史史实中的细节,更是对美伊长达30年恩怨的現实进行了深刻反思。

《Argo》的主角安东尼奥·J·门德兹受命参与解救人质的任务,他伪装成一名著名的好莱坞制片人,拉上自己的好友,暗度陈仓地将6位美国大使进行伪装,使他们成为电影拍摄剧组的成员,最终成功逃离险境。而这部电影则取材于一个好莱坞的科幻剧本《Argo》。“Argo”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那部伪造的电影片名,这个名字有两层涵义,一是有关于希腊神话,二嘛,是个缩写,门德兹回忆起这件事还乐不可支。[1]

毫无疑问,《逃离德黑兰》是一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片,也是一部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导演用影像的手法再现历史史实,将前因后果叙述清楚,给美国民众科普了一回。美国民众和世界各国人民对于美伊长达30年的政治斗争忧心忡忡,上映的影片恰好是对当前政治格局的清晰写照,其影像化的叙事手段使得历史更加生动活泼。

2 《逃离德黑兰》中对现实性的塑造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编排,导演阿弗莱克用一种极具张力的叙事手法将多年前的伊朗人质事件搬上银幕,为观众讲述了一个美国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影片在对现实性的塑造方面又达到了一个巅峰。6位美国大使与自己被伪造的身份都无比相像,甚至在电影的很多桥段中,导演直接用真实的黑白照片给观众一个较为直接的展示,如街道旁被施以绞刑的美国人,妇女、儿童持枪参军以及好莱坞标志性的图案……

2.1 低调写实的镜头语言

电影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画面中诸如人物、景物、道具、摆设,画里画外的各种声音、音乐等都是镜头的语言元素,甚至连色彩都是“语言”,都是用来跟观众“说话”的。在影视片中,表现动作不用真实的动作画面;表现台词不用演员去说;表达情感让音乐去“如泣如诉”……影视作品中的声、光、色作为电影的语言元素,给创作者带来了无限的选择空间。

《逃离德黑兰》为塑造现实性,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体现出了一种沉稳、低调的镜头语言。电影开头疯狂的伊朗革命军将美国大使馆围得水泄不通,导演使用了纪录片似的写实的拍摄手法,画面的颗粒感极强,使得电影开篇极具真实感和现场感。“我尝试在伊斯坦布尔找到200位群众演员来拍摄这一幕。凌晨1:00,演员穿上戏装,拿上标语牌并学习好波斯语口号。最难的是演员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直到开机拍摄。在拍摄游行人群时,我坚持用老式的重点超级8mm给人物拍摄特写镜头。”阿弗莱克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近乎达到了偏执的态度。

虽然有少部分的主观镜头,但是《逃离德黑兰》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例如,“伊朗革命军攻进使馆,与使馆的安保人员发生冲突,并俘虏使馆中的外交人员,美国国务院开会讨论营救人质”等采用的都是监控摄像头的客观视角。这种客观视角优点十分明显,画面中呈现出了所有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真实的存在感,让观众深陷其中,增强了观众的临场的感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现实幻觉认同”,让观众感受到更真实的历史。

2.2 恰当改编历史剧本

著名的电影学家麦茨说,“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影片。要么,就只有纪录片、报告片。”[2]历史题材的影像也不例外,而要使影像具有戏剧性,恰当地改编历史剧本必不可少。

《逃离德黑兰》中改编的虚构成分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很大程度上让故事的格局产生了变化。例如,电影中在门德兹带领这6个人逃离的前一天晚上,美国中情局竟然下令取消这次逃离计划,这显然与真实的历史情况不符。导演阿弗莱克不惜用篡改历史并且抹黑美国中情局的方式来增强电影的戏剧化程度,在电影中起到了峰回路转的效果。而电影最后机车追逐的场景也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结尾,尤其是一辆普通的警车去追赶飞机,导演阿弗莱克对电影的大胆改动与原本整部电影对真实性的追求不符。但毫无疑问,这些改动如一剂猛药,使得观众的观影心情极为紧张,使他们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充分展开对历史的认知。

除此之外,导演亲自商谈剧本、主动绘画分镜头板、通过媒体进行造势等一些微小的细节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影片情节的波折,增大了戏剧性的成分,使得整部影片变得十分立体与丰满。

3 《逃离德黑兰》中对现实性的塑造的借鉴意义

电影作为贩卖形象、制造神话的艺术产物,往往会向还原生活的方向靠拢,使其艺术性退守到生活的原生状态,混淆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更像是一种游戏,是大众在业余时间进行娱乐、消遣的工具。观众自愿从主流文化的压抑中逃离,进入电影所创造的特定生活时空去进行情感的宣泄和释放。毫无疑问,电影创造者给大众打造了一个放松情绪的空间。

于是,营造影片的现实性也会对观影的受众起到刺激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人得不到原始的满足时的一种补偿和替代品。当人们退缩到梦幻中寻求本能的满足时,便以诗歌、绘画、雕塑等形式来体现其梦幻。”[3]可依此类推,观众观影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他们通过移情的方式,借助影视作品宣泄个人的情感。

俗话说,最真实的事情是无法用其他方法虚构出来的。事实上,用影像的手段,你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即使投入再大的精力也无济于事。适当的改动可以给平凡无奇的历史增添几分戏剧化的效果,但不当的改动也可能会遭到观众的批评。所以与其暗度陈仓地进行修改,倒不如用光明正大的方式来赢取观众的信任与理解,让“真实”呈现在观众眼前,用以弥补电影中的戏剧化的手法对电影的改动,让观众既了解了真实情况,也过了一把好莱坞瘾。

参考文献:

[1] 门德兹(美). CIA特工之王[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36.

[2] 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J].世界电影,1986(2):11.

[3]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说梦境与意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45.

[4] 安东尼奥·J·门德兹(美),马特·贝格里欧.逃离德黑兰:一个英雄的自白[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

[5] 梁颐.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 王恩铭.美国文化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 张晓立.美国文化变迁探索: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历史题材 篇4

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历史场景、史诗般的宏大叙事、高亢的抒情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而独具特色, 自成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成荫导演的《南征北战》、《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优秀影片风靡一时, 这些影片以其宏阔的历史视野, 英雄品质的深情述说, 以及浓郁的家国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在中国电影史的历史发展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荫将其一生都献给新中国电影事业, 他梦想用电影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 透过宏大的叙述视角, 纪实性地表现那个时代, 他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电影, 以创新意识拍摄电影,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他取得了较高的电影成就。1995年12月28日, 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中国电影诞生90年, 由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在京举行, 有45位从影30年以上的电影艺术家获奖, 成荫以其独树一帜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入围15名优秀导演奖的行列, 标志着他在中国电影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 成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这些电影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同时也体现出成荫鲜明的个性特点。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在长期的电影创作实践中, 成荫探索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 这些影片的成功创作对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在1930年之前, 战争片是中国电影史缺失的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登上了电影银幕。“中国战争片则是在民族危难这样一个外因的推动下, 由内在的民族情结的喷发, 多少有点仓促但充满激情地登上了中国电影的舞台。由于‘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 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基地, ‘一·二八’事变就成了中国战争片问世的直接导火索”。[1]中日之间的八年战争为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提供丰富的题材和内容, 中国的战争片在这个历史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批优秀的爱国电影人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胜利进行曲》、《八百壮士》、《中华儿女》等抗战救国宣传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战争时期, 出现了金山编导的战争片《松花江上》和以战争为背景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的史诗电影, 这些影片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重要前期积淀, 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以后, 顺应时代的要求, 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就成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之后, 新中国电影人开始大量创作战争题材作品以颂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情怀、回顾我党的光荣历史, 《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停战以后》、《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等优秀影片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的电影银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国家体制更加注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唱响主旋律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1987年7月4日, 正式成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 1988年设立资助基金, 大力提倡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 陆续拍摄了《南昌起义》、《血战台儿庄》、《孙中山》、《开国大典》、《白色起义》等众多优秀影片, 九十年代之后出现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为代表的战争史诗, 这些影片真实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战争图景, 再现了国家领袖的历史功绩。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是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它根植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的沃土中, 并从中获取滋养自身的艺术养分。同时, 成荫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也见证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成长历程, 《南征北战》、《停战以后》在题材选择、内容表达、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产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树立了创作典范;1982年拍摄完成的《西安事变》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和演进过程, 再现老一辈革命领袖力挽狂澜的动人风采, 这部影片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奠基之作, 它从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范畴, 成为此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和反映民族历史的自觉意识, 为后世同类型影片的创作典范。

二、对后世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影响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方面受到体制的鼓励支持, 一方面在政治的严格约束下发展。进入新时期,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首先必须从急功近利的政治条条框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为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开阔空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内容还原历史, 澄清那些笼罩着重重迷雾的历史事实, 重现历史的庐山真面目, 并且在此基础上升华出历史的哲学意蕴便是此类影片谋求发展的突围方向。

成荫在其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中, 坚持贯彻自己的“真实观”, 主张电影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实, 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成荫的“真实观”在其后期作品《西安事变》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该片真实还原了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并栩栩如生地塑造这一事件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 贯穿始终的“真实观”使影片取得巨大的成功。成荫的“真实观”不仅指导了自己的电影创作, 也为后继者所借鉴, 八十年代以后拍摄的《大决战》、《孙中山》、《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等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并存的优秀影片立足于历史的制高点, 客观历史地看待过往的历史烟云, 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并力图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揭示出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丰厚历史内涵。将古今兴衰之理置于真实的历史画卷当中, 赋予历史以现实感和现代感。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历史传承来讲, 成荫是先行者, 他在其多年的艺术探索和电影实践中找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突围方向。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可以归入史诗电影的范畴。戎马倥偬的艰难岁月和坎坷多舛的民族命运是革命历史题材史诗电影的孕育摇篮。中国的近代史就是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血迹斑斑的战争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 作为从烽火中站立起来的伟大民族, 需要用电影来记录和反映民族的战斗历史和那段艰难的历史岁月, 比如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史诗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成荫继承中国史诗电影的优良传统, 站在历史的高度真实地反映历史, 书写战争, 相继创作出《南征北战》、《万水千山》、《西安事变》等具有史诗价值的优秀影片, 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同时也展现出觉醒后的中国民众为中国的自强自立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 具有沧桑的历史感。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 成荫的《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 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1982年成荫拍摄的《西安事变》结构宏大,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 从宏观上表现战争, 与战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以及具有影响全局意义的历史人物, 是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史诗。这部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在思想和感情上给观众以史诗大片的冲击和满足。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具有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清醒的民族意识, 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的生活图景, 塑造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群像,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成荫的电影实践探索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 同时也开启了新中国史诗电影的新篇章, 为后世史诗电影的创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摘要: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 他的作品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即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成荫,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影响

参考文献

历史题材文章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由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林汉达编写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共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故事中有千金一笑、韩信拜将、三顾茅庐、暗箭伤人、完璧归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别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看了他一会儿,就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周围的人都取笑他,还得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韩信当时虽当众受辱,可心怀大志,一心成就末来。后多亏遇到了承相萧何,由于萧何三番五次的向汉王刘邦推荐韩信,汉王同意重用,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智勇双全后来他就成为了大英雄。

本书的内容虽是讲述历史,但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吸引着我,阅读时一点也不觉得枯燥。通过阅读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一些历史典故,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书里的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特推荐大家都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历史题材 篇6

一、现阶段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课堂缺乏趣味,教学方式死板

在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中存在一种较为矛盾的关系。在课下,学生们对历史的研究有着别样的兴趣与情怀,针对历史问题或者历史现象争辩得头头是道;但是在课堂上却恰恰相反,面对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课上发呆甚至昏昏欲睡,处于茫然状态。究其原因,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讲授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中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讲解出来。这种传统的讲授方法,既无法将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呈现出来,又无法使学生了解精彩纷呈的历史,极其缺乏趣味性。

(二)信息化的普及影响历史教学的真实性

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普及,在现阶段的社会,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书籍报刊、博物馆到现今的电影电台、计算机网络等,这些信息化的渠道逐渐补充了课堂单一化的同时,对历史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影视剧中涉及历史领域的题材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却忽略了其真实性的考究,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对历史真实性的认知,对历史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历史学科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广大教师以及社会要提高对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及关注,因为其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历史重现,激发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影视剧的主要特点就是生动形象地将剧本描述的剧情演绎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了解历史故事发生的原委,利用多重信息对学生进行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刺激。同时,在影视剧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利用好影视资源能够使历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这是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主要体现。特别是应用于课堂的引用环节,就好比一扇窗户,使学生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比如教师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可以有效的利用电影《南京!南京!》以及《屠城见证》等影视剧,利用影片的感染力将学生融入历史氛围当中,依托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向学生充分介绍历史的真实。观影过后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并发表言论,写观后感等。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历史分析能力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影视媒体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历史的认知大部分都来源于历史题材影视剧,人们习惯性地将历史题材影视剧还原为历史本身,将其作为历史的本来面貌。历史教师可以借势顺应时代潮流,将其合理化地引入课堂。比如教师在讲到清朝的历史时,可以引用《康熙王朝》以及《雍正王朝》等史实性较强的历史剧,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逐一的赏析与辩论,在这一过程中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到清朝时期历史的同时,又能扩展自己的历史知识。

(三)了解历史的价值,并且培养历史情感

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不同,历史题材影视资源以独特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带入并渗透其中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伴随着《黑狐》《雪豹》等抗日影视剧的播出,学生们对抗日历史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内心深处对抗日悲悯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通过课堂上影视资源的共享也足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深入性接触历史的阶段,对于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活跃历史课堂,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换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强化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并通过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应用不断地培养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强烈的历史情感。

历史题材 篇7

关键词: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英雄,形象

在世界浩如烟海的历史题材电影中, 美国的历史题材电影无论数量之巨、种类之多、影响之深远, 都是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题材电影所不及的。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发展成为一种集多种类型电影特征为一体的宽泛意义上的电影形态, 其题材涵盖远古、圣经时代、中世纪、近现代历史, 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战争、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而且, 由于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自电影诞生以来, 其形式、内容和风格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 作为观众的认知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认为非历史的, 现在可以整合到泛历史文本当中, 观众也会作出历史意味的价值判断。历史因人而异, 历史题材电影也因拍摄人而异, 同一历史题材, 既可以做此种意义上的读解, 也可以做另一种形式上的解读, 这既有拍摄者的个人历史观念的影响, 也受拍摄时代文化社会因素的制约, 即使是同一部影片, 观众都可能作出不同的理解, 而这其中, 对于历史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耐人寻味。

历史从来就不缺少英雄。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史就是一部大写的英雄史, 无数英雄在影像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尽情舒展出英雄的丰姿。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延续着美国好莱坞典型的电影风格, “‘英雄情结’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生产与消费的绝对主体, 英雄经验在无数摹本中从方方面面不断地累积, 建构了好莱坞电影美学中英雄的价值观, 英雄叙事因而成为好莱坞的经典叙事。”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的英雄之多也许是人们出于对历史的不可把握性、复杂性和历史的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的感觉, 而希望自己或类似英雄似的人物能够指引出未来的方向, 避免可能的失败或消散心中的恐惧, 从而能够把握未来的命运。正是因为历史题材电影描写的是历史, 在对历史的顺叙描写时, 他人或英雄人物是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现实基础上把握变动不拘的未来历史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的, 在一个现实、安全的影像世界里便可对即将可知的历史命运作出安全的非自我的预测。成功时自是对类似自身命运的一种正确把握, 而失败时却是他人的命运历史, 在已知的情况下即可作为自身命运的借鉴。“英雄是从想象与象征的文化谱系中抽象出来的, 他们为人们提供了试图效仿的典范”, 人类是善于学习、模仿的动物, 天生具有善于借鉴、吸收的智慧。英雄的历史之具有的可看性与借鉴性更是高于一般历史的, 因为即使是英雄的失败也是比常人的失败更具有借鉴性, 而假如是一个成功英雄, 那么其价值就具有更高的可借鉴性与可学习性了。这也是美国好莱坞总是给英雄美满的结局, 而总是给悲剧历史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的原因。而且, 在影像中历史不久即可得知, 在现实中不可知的历史却又如何得知, 这就需要历史题材电影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了。也许人类自身将会遭受历史的某种相似命运, 也许人类历史将走入一个更不可预测的未来, 在未来没有到来以前, 只有历史可供借鉴。在现实中对未知命运的恐惧需要找到适合的排遣方式, 而作出历史式的消解也许是一种最两相得益的方法。而要消解恐惧与不安, 就要有终结这一恐惧的有力力量, 于是, 影像中的历史英雄就开始了扭转乾坤的壮举, 结果是恐惧的一面被影像的力量所打破, 在历史的消解中战胜了不可知的未来。历史战胜了未来, 现实被抛在了一边。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可谓种类繁多, 有帝王英雄、将领英雄、平民英雄、民族英雄、战争英雄等, 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赋予了英雄不同的含义。但不管是何种英雄, 必是具有人性的人之英雄, 即便是改编自神化, 也是对之作出人性化的处理, 如《特洛伊》。同样, 即使是尊贵如帝王, 也是具有普通人的血肉情感的, 如《亚历山大大帝》、《亚瑟王》, 这样做, 在达到一种整体平衡后是观众对英雄产生心理认同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而出身平民的英雄人物, 就赋予他们极为不同于常人的天赋或高于常人的智慧、武力, 如《天国王朝》, 这样又从另一方面达到了观众预期的英雄高度感, 而不至于使其淹没于常人。而作为将领型的英雄则一般具有悲剧般的命运, 使人不期然对其产生同情, 而不论其所作所为如何, 如《角斗士》、《巴顿将军》。

这些英雄人物所具有的超乎常人的能力总有其合理的来源。《特洛伊》的阿喀琉斯是神的后代, 介乎人神之间, 是天生的绝世战士, 这就使其在战场上的战无不胜有了合理的解释;《天国王朝》的巴里安是十字军骑士的后代, 更在其领主父亲的教导下迅速成长, 从而文韬武略均有所成;《勇敢的心》的华莱士是苏格兰英雄的后代, 更有一个智者般的叔父和广游天下的视野。而作为个体的英雄又是各具特色的。阿喀琉斯狂放桀骜, 不受羁绊, 充分展现了其神性般的自由自在;巴里安多愁善感, 面对危险坚挺不屈, 面对挫折百折不挠, 面对失败处之泰然;华莱士刚强中不乏温情脉脉;亚历山大对敌人宽厚相待;亚瑟王对朋友有情有义;巴顿将军治军严厉而夸夸其谈。英雄的各具特色使观众情不自禁地将自身情感投射到这些英雄身上, 找到与他们相同的地方, 从而取得自身投照式的认同, 无意识地将自己认同于影像中的英雄, 从而在历史的天地里放飞英雄的梦想, 释放现实中积聚的不尽意与失意的感觉, 在想象中获得超越真实的力量。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没有英雄情结的人生则是悲剧人生, 而英雄精神的延续不仅在战场, 也在银幕上。”对英雄的最大写恐怕就是作为“民族英雄”这一形象了, 如《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它不同于帝王、将领英雄的先天身份优势, 也不同于平民英雄的自我奋斗, 而是将几种英雄人物的特征集于一身――出身如平民英雄, 奋斗如战争英雄, 归宿如帝王、将领英雄, 民族英雄身上承担着太多非个人的意义与作为集体的他人的期望, 更有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历史沉荷。而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如意、无奈的心情又常常伴随着最爱的伴侣的逝去而无处倾诉, 于是, 情感的重负与现实的重压常常使英雄的反抗带有悲壮的意味, 他们身上不可能有《特洛伊》中阿喀琉斯般的神采飞扬、《天国王朝》中巴里安式的忧郁安详、《角斗士》中马克西默斯的镇定与隐忍, 他们的结局也就往往朝着悲壮的道路前行。

英雄的壮举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 总是有一定的起因和缘由, 哪怕并非是历史史实而是编导的安排。“并非任何个人勇敢的表现都是英雄的起因, 而只有那种为服务于人民、先进阶级的利益和人道主义观念的高尚目标所证实的东西, 才是英雄的起因。”《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反抗英军源于妻子的无端被杀, 从而使国仇家恨一并迸发;《特洛伊》中阿喀琉斯是朋友用史上最伟大战争的号召引发了他天生的战斗意志;《亚历山大大帝》中亚历山大率军远征既有捍卫新王国的需要也有对他母亲的刻意逃避;《亚瑟王》中亚瑟领导人民是要保卫他们的家乡不受野蛮人的进攻;《天国王朝》中巴里安则是为了捍卫故世国王的国土和保卫城市的居民不受屠戮, 达成父亲的心愿;《角斗士》中马克西默斯是国仇家恨、个人悲惨命运的交织所作出的复仇的最终了断。可见, 英雄的壮举也具有凡人的情感特征, 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救世主, 这也是观众能够作出与英雄身份不至于差别太大的认同感的原因之一。在这里, 英雄的身份又与其壮举的产生息息相关。华莱士是英雄之后, 广受众人拥戴;亚历山大作为帝王有其身份上的天然性;巴里安之父与两代国王交往甚密, 他本人又对国王敬重有加, 国王之妹又是其情人, 种种身份上的交织使他必须肩负起护城保民的责任;亚瑟作为罗马派遣保卫英国的圆桌武士首脑, 在英国遭受异族侵略时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保卫的责任。可见, 英雄总是在适当的时代环境中作出时代赋予他的壮举, 这又是他们区别于凡人之处, 而这种区别又是观众所需要的。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并非都是孤胆英雄, 他们也与常人一样, 有亲密的朋友与战友, 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真情流露。英雄对朋友自是仁爱有加, 而朋友对英雄则是敬佩有加之余忠诚无私。并肩的战斗在大写了英雄的业绩之时也培养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患难来临之时的不离不弃又见证了朋友友谊的真诚宝贵。这种对英雄友情的刻画不仅升华了英雄的人格品质, 又在另一程度上加深了观众的自我认同感觉, 使之区别于孤胆英雄的难以接近, 而获得一种身份上的贴近感。即使英雄如《特洛伊》中阿喀琉斯也是朋友成群的, 严格来说, 他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友谊性朋友, 如英雄奥德修斯, 又有亲情意义上的朋友, 如他的表弟, 同时, 还有一群为他奋勇而战的部属意义上的朋友;《天国王朝》中的巴里安最接近孤胆英雄, 但他除了有一群父亲留给他的部属意义上的朋友外, 还有一个敌手意义上的朋友, 撒拉丁的大将, 甚至可以说, 他真正意义上的敌手撒拉丁也是他精神层面上的朋友, 正如一个好敌手就如一个好朋友一样;《角斗士》中的马克西默斯有一群同生共死的角斗士朋友, 还有政治联盟意义上的朋友和部属意义上的朋友;相比之下, 《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的朋友可谓多种多样, 有儿时朋友、并肩战斗的朋友、部属朋友、政治联盟朋友、道义朋友、背叛后复又肩负其遗志的朋友, 众多宽泛意义上的朋友也正是一个民族英雄所需要具备的博大胸怀的体现, 而即使他死后, 依然有众多朋友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战斗直到取得最终胜利, 从这一层面来讲, 朋友实已成为他精神不死的寄寓和见证;《亚历山大大帝》中亚历山大大帝的友情更多的带有一种政治笼络的成分和个人暧昧的含义;《亚瑟王》中亚瑟的圆桌骑士朋友则在提倡平等的信念中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亦中:《欲望与满足——试论好莱坞如何征服观众》, 《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2]许婧:《美国史诗电影:关于英雄的梦想》, 《艺术评论》, 2004年第11期

[3]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4]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历史题材类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 篇8

而面对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 很多教师由于学生对过去历史和故事的人物一无所知, 所以阅读课上成了资料汇报课、历史知识课、品德教育课, 甚至把叙事类的课文当成写人的文章, 去重点分析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功勋。这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笔者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特点, 经过一些摸索和讨论, 总结出在执教历史故事类课文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主线, 拓展历史知识学习领域。具体操作要点为三段式: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一、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

所谓历史性词语是指只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才会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现在读起来十分生僻, 但对了解当时的历史却非常必要。可是,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这些词语的处理却不能面面俱到, 要根据感悟课文中心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理解。只有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开展阅读教学, 才不会使阅读课上成历史知识课。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中, 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性词语:“战国时期、邺、魏王、西门豹、漳河、河伯、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等。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这些词语的理解就要有所侧重, 选择不同的策略来理解。

(一) 阅读中自然了解

“战国时期”一词,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知道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 不需要对战国时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作深入了解。“魏王”是派西门豹去治邺的君王, 在本文中不是主要人物, 所以在课文中读一读就可以了, 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

“邺”和“漳河”这两个词, 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邺”是个“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地方。“漳河”就是“河伯的所在地, 从没有发过大水, 年年闹旱灾”。关于“邺”和“漳河”位于魏国的什么方位?现在又在什么地方?都不需要补充资料。

(三) 根据插图理解

“巫婆、官绅、绸褂”这些词语的理解,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 巫婆的样子、官绅的穿着、绸褂的款式一目了然, 不需要讲解。理解的重点还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巫婆和官绅都做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迷惑老百姓, 骗取钱财的。他们面对西门豹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怎样“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的, 从而感悟他们骗人的本质, 这是课文内容方面理解的重点。

(四) 结合旧知理解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理解。“开凿、渠道、灌溉”这些词语, 虽然是西门豹治邺时使用的一些方法, 但是学生对这些词语并不是特别陌生, 可以结合学生在马路上看到的修管道、浇灌马路两旁的树木等现象帮助理解这些词语。

对文中“战国时期、邺、漳河、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这些“历史性”词语的理解我们都不作为重点。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我们确定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由此可见,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历史性词语, 使用一些巧妙的策略理解起来并不难, 而且也并不都是理解的重点。

二、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往往伴随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经历的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课文的文体, 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 根据文体确定课文的阅读重点。写历史人物的课文要侧重体会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写历史事件的课文要重点理解事件的历史价值。

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治邺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怎样的聪明智慧, 我们无需作重点的理解, 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历史人物, 而是历史事件———了解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 他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悟的中心。

比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文中介绍了许多徐霞客经历的事件, 他荒野露宿, 栖身洞穴;他燃松拾穗, 走笔为记;他遭遇抢劫, 勇闯深洞。但是在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 重点却是感悟徐霞客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是这篇课文的中心。

三、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小学课本选入的历史题材课文, 往往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部分内容, 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拓展资料是必要的, 但是资料的补充不能由教师一厢情愿, 补充多了, 失去了课文的作用, 喧宾夺主, 还会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一) 辅助学文, 升华情感

例如要把一篇小小的《三顾茅庐》讲明白, 我们似乎有讲完《三国演义》的冲动。可是,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怎样处理这些看起来都很有必要讲一讲的资料呢?

首先, 《三顾茅庐》是一个历史故事, 写事的文章, 所以, 要果断地摒弃对于人物的分析, 直奔课文的中心“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

其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可以适当补充“刘备从前一年的秋天去拜访诸葛亮, 大雪纷飞的寒冬第二次拜访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只是补充了三顾茅庐的时间, 让学生感受到刘备的执著和诚意。这点资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

(二) 培养兴趣, 拓展阅读

在讲完《三顾茅庐》一文的最后, 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地进行资料的拓展。这些资料的拓展放在课外, 全凭学生兴趣, 因此每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都可以鼓励学生这样做。

(三) 审视历史, 公正评价

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历史资料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功过不照本宣科, 还给学生一个认识和判断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审视过去的历史, 学会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与过。

例谈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 篇9

关键词:历史题材,目标制订,品德与社会,教材重组,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的六大主题, 每个构建框架都和历史息息相关, 在教材中以“散点”形式予以呈现, 穿插安排了很多与我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相关的内容。我们希望小学生能够客观真实地认识历史, 走进历史, 感悟历史。但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毕竟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 如何做才能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到历史文化的踪迹,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引发他们与历史“对话”的欲望和冲动, 进而提高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教学实际, 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目标制订明确集中, 找准活动开展的支点

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依据课程标准,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是以“散点”形式呈现的。教材在编写时, 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上的逻辑, 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相关的历史内容。因此, 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制订课时目标, 这是品德与社会课历史题材课教学中首先要突破的, 是教学的灵魂所在, 是活动得以开展的支点, 更是考证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的直接依据。

有效的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定位既要能体现理性的历史观, 又要强调精准化。

如浙教版六下第一单元第一课“不平静的世界”, 关于教材中所涉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只有个别学生略知一二, 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该课的教学也安排二课时完成, 某师制订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 以及当今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冲突; (2) 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3) 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 培养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是初二下册《社会》的学习内容, 不难发现, 让六年级的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简单经过”其实并不简单, 要求过高。而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们最重要的是通过搜集资料、进行师生对话等形式, 初步了解战争的原因和概况, 重点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于是, 我把这个目标调整为:“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 (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 , 重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随着第二课时的展开, 学生就会慢慢了解更多战争的历史背景, 体验到战争中的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认识到只有和平才是人类发展的前提, “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的培养目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一开始目标制订较高, 学生一时较难接受, 目标达成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培养学生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目标, 更加不是单凭一个课时就能达成的。

从以上目标的制订当中我们可以发现, 历史题材的品德教材内容多, 知识点繁杂, 如果课时目标贪多求全, 不仅会造成教学不深刻, 不能深入领会历史的价值本质, 而且会分散课堂的有限时间。

二、背景铺垫重组教材, 系起生活联系的纽带

选择有趣、有效的方法来实施历史题材课的教学, 可以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学生情感领域的金桥, 营造引人入胜的美学氛围, 拨动学生求知心灵的“情弦”, 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历史教育内容彰显生命的色彩。

1.背景铺垫——激发时空情感的起搏器

《品德与社会》中编写历史题材的主题内容时, 注重历史的“人化”, 力求凸显历史的细节, 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与活生生的“历史人”进行对话。但事物总存在着两面性, 教材这样的安排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整体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缺失, 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历史细节与学生之间联起一条纽带,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如某教师在执教“悲愤的吼声”一课时, 初次试教, 一下子就直奔主题, 让学生观看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 教师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学生明白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中国血淋淋的罪证, 由此引发对日军侵华行为的讨论。但是由于该片是一部老片子, 画面和音响效果都欠佳, 看了几分钟的电影后, 学生仍一头雾水。他们在电影中看到血流成河的场面, 有点震惊, 但也仅此而已。

看来, 离开时代背景, 不交代战争因果, 割断时空联系, 仅凭电影片段是无法拉开“悲愤”的序幕的。于是, 在原先的设计上, 对教案做了调整, 改为“亲历历史——观看一段日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的短片”。教师课件出示一段描述日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的短片, 教师激情诉述:“你看到的, 将是你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影片, 八年抗战, 血雨腥风!日军暴行, 惨绝人寰!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 500万!南京大屠杀就有30多万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如果让所有的死难者手牵着手, 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苏州;所有的死难者身上的血液重达1 200吨, 尸体可以装满2 500节火车车厢……”在激起学生的情感之后, 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与感受。有了这么多的铺垫, 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与伤害有了深刻的感受, 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就像一个起搏器一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的脉搏, 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教材重组——激活静态历史的驱动器

社会是在不断动态发展的, 国际国内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标准、人生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也不能静态不变, 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与生活紧密联系, 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

如浙教版的五年级下册“圆明园在哭泣”一课, 由于在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如果在此课中以同一角度重提相同话题, 一味以视觉上的媒体展示和语言上控诉的方式再次声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 教学上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情感化和实效性要求。因此, 慈溪施吉章老师在教学这一课当中独辟蹊径, 利用时事重组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 他引入了2009年2月25日圆明园鼠、兔兽首铜像拍卖会及相关的文物追讨事件等时事新闻, 组织学生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活动, 结合观看央视《中国周刊》的专题报导,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背后故事和动态进展。接着, 他在课堂上灵活地创设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模拟情境, 让学生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身份阐述自己对该事件所持的观点和看法。这个活动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 纷纷踊跃发言, 对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文物的行为表示了愤怒和谴责。学生的情感在激烈的讨论中得以释放, 施老师则根据教材中“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小辩论,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引出了“兽首头像该不该回购”这样的拓展话题, 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次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施老师有序地将时事元素加以组织呈现在课堂之上, 创造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情感因素, 真正地引发了学生的道德冲突, 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的价值观, 从而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回归生活指导生活, 拉近历史时空的距离

鲁洁教授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分为‘历史’‘地理’‘公民’, 也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 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 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真正地面对真实的生活, 通过课堂所学能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例如在执教“走进新时代”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 , 解读小康社会时, 一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什么是小康生活?

师: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们正在创建并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 那就是小康社会 (出示课件) 。

师:现在, 小康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那么, 你认为什么才是“小康”呢? (指名回答)

师:正如大家说的, 小康生活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课件)

师:从温饱到宽裕,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收入多了, 家庭财产多了, 我们能感受到小康社会正向我们走来。课前, 我们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了小调查, (课件出示调查表格) 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调查的结果。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我调查的是……方面, 通过调查, 我了解了以前……现在……我感受到……

师随机点拨:

(1) 衣

(2) 食

(3) 行:交通工具、道路设施 (大桥、隧道、高速公路……)

(4) 用:用电、用水、生活用品……

(5) 住:小区居住环境、住房面积、家用设备、装修…… (学生照片展示)

师:从大家的汇报中来看, 我们现在基本达到了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住房标准, 请大家读读P37的“我们的新住房”。 (自由读)

谁来告诉大家, 新的住房标准是什么?

师:标准告诉我们小康社会不光住房面积大,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居住品质。

师: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从我们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中就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后, 小康社会正向我们走来, 昨天我们还采访了长辈和亲朋, 了解了自己家的过去, 请你从衣、食、住、行、用这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自己家的过去和现在, 把它记录在书上P40 (学生动笔作业) 。

交流:通过对比, 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是的, 现在我们这里已经达到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

“小康”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频繁出现, 学生并不陌生, 但对于它的含义的理解仍处于懵懂阶段。本节课课前教师精心组织学生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了小调查, 指导学生走进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巨大变化, 然后通过课堂交流, 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小康社会已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课堂上, 学生与教材对话, 与同学对话, 与老师对话, 甚至与生活对话, 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 还拓展了教学内容。既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既回归生活, 又指导了生活。在历史的浩瀚与生活的延伸交错中, 真正实现质的超越, 完成空间的转换, 拉近静态文本和动态体验的距离。

历史类题材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篇10

1 主题重大,题材独特

1964,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这是新中国的一件大事。而为了炼铀,王明健他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这种为国争光、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崇高品质,是留给后人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明健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贡献在全国是十分重要的,在前苏联全部撤走在华核专家的情况下,王明健发明了简易炼铀法,在粤北山区下庄这个大山沟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简法炼铀厂,生产了2/3的核原料(重铀酸铵),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提前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时间。关于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为原子弹做出贡献的报道常见诸媒体,但讲述普通炼铀人的故事却少之又少。本片从普通炼铀人的角度入手,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关注他们奇特的悲欢人生,这在媒体实属罕见。

2 背景充分,历史厚重

王明健这个普通人的价值在于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祖国特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这里,个人的命运虽然服从于组织的委派、国家的需要,但个人却在艰苦的环境下竭尽全力奉献一切,这使人物的成长充满了顾大家舍小家的崇高感。

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背景材料,如刘少奇签署命令,为新组建的三○九队选调干部;1958年,二机部召开秘密会议,要解决原子弹的原料问题;八一电影厂的新闻影片《土法炼铀的一面旗帜》。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这些文字和图像背景资料运用得恰到好处,既为揭示主人公的崇高道德品质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普遍具有的革命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设置悬念,营造故事

“两弹一星”曾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机密,其事件本身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无限诱惑力。而本片作者又善于寻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情节,巧妙设置悬念,展现矛盾冲突,表现感人细节,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节目开头是吸引观众的突破口,电视节目一开场就必须险峰崛起,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部片子开头就设置了两个悬念,王明健经历了哪两次死里逃生的爆炸?王明健为什么到父母死都不敢告诉自己外面干什么?王明健这种反常的表现一下子就勾起了观众的观看欲。

在介绍完王明健的基本情况后,作者笔锋一转,又接连抛出了两个悬念。王明健突然接到调令随后神秘消失;王明健突然被邀请参加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下子就把观众的胃口给吊起来了。此后,悬念一个接着一个。王明健从来没有从事过和铀有关的工作,他怎么能完成炼铀的重任?他发明的简易炼铀法能否代替外国专家潜心研究多年的方案?这一发明将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炼铀过程中,王明健遭遇了怎样的生命危险?在整部片子中,悬念不断出现,直到结束。在观众对此充满好奇的时候,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就这样缓缓展开了。

4 语言精彩,形象丰满

本片的成功与被采访对象王明健那充满激情的语言不无关系,其中不少点睛之笔。如“我没有后悔,我把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我感觉我是很值得,我这一辈子活得好有意义,真是活得好有意义,很值得,就我什么都不要我都值得!”又如“人生最美好的,当你停止生存的时候,你还能以你的发明创造,继续为人类服务。”这些话虽然质朴,却在平静中蕴含了无限的力量,展现出王明健具有的高尚人格和品德。

王明健的个性化语言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当年他忙于炼铀,最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也没有时间回去奔丧,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所以原子弹重要,家里死人并不重要,家里死人能顶得上国家的原子弹重要吗?不能回去。”他说这些话时表面平静,其实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声音有些哽咽,眼睛有些发湿,他觉得愧对从小把他带大的奶奶。

5 制作规整,感染力强

电视艺术,始终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它是以视觉艺术为主,以完美的画面与声音共同营造的氛围去吸引人、感染人的。该片在精心选择和认真剪辑了大量珍贵历史镜头的同时,还拍摄使用了大量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讲述历史,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此外,音效、特技、字幕等电视综合表现手段的充分运用,也使片子增色不少。

摘要:历史,像是一位羞涩的新娘,遮遮掩掩,真实面容难得一见。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关注欲望。历史类电视专题片,由于具有“揭秘性”这一天然的优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电视专题种类。历史类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有哪些规律可循?本文以《王明建的奇特人生》为例,对历史类题材电视专题片进行深入探讨。

历史题材 篇11

关键词 教育游戏;设计;实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70-02

Examples of Historical Education Game’s Design: “the rapid messenger”//Sun Bin

Abstract Educational games as the latest produc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s combination has been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educators.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of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reality of history teaching,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esigns a game about the Xinhai Revolution, hoping to inspire the designers of the same type of game.

Key words education games;design;example

Author’s address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1 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娱教技术的提出,教育游戏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最新产物,以绿色游戏的形式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教育游戏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在众多的教育游戏中,针对历史学科的游戏却是非常少,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设计开发一款主题为辛亥革命的教育游戏,希望能为教师在进行这一课题教学时多提供一种教学手段,丰富历史教学过程,以期对以后游戏设计人员在关于历史题材教育游戏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2 “飞速送信”游戏设计实例

2.1 选题辛亥革命。

2.2 开发工具的选择Flash是美国著名的多媒体软件公司Macromedia开发的矢量图形编辑和交互式动画制作软件。随着近年来Flash版本的升级和功能的完善,Flash作为游戏设计软件显出了得天独厚的优点。矢量图形绘制,放大而不失真;文件体积小,便于网络传输;日益强大的脚本语言,交互性好;更重要的是Flash有着丰富的媒体支持,使其制作的产品更美观。基于以上因素,Flash成为目前开发小型游戏的首选软件。此次历史题材教育游戏的开发也是主要用Flash这一开发工具。

2.3 游戏类型的选择目前比较常见的Flash教育游戏类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角色扮演类(RPG),动作类(ACT),冒险类(AVG),策略类(STA),模拟类(SIM),运动类(SPG),益智类(PUZ)。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游戏类型都适合于教育游戏。相比其他6类教育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有着比较完整的情节,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但相应的游戏设计难度较大。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特点——单调乏味,以及学习者的特点——喜欢富含多重思维性的事物,选择角色扮演类来进行游戏的开发。由于RPG游戏比较适合于以专题进行的教学,所以将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了多个历史片段,并选取辛亥革命这一段历史,设计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了解这一段历史中发生的各个历史事件。

2.4 游戏设计的原则本游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了解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中发生的各个历史事件,同时又要让学习者体会学习的乐趣,使其始终保持愉快又紧张的游戏状态。为此,根据学习者特点、知识内容的特点,确定本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

1)游戏规则简单。游戏规则是整个游戏的灵魂思想,决定着游戏的可玩性以及在设计游戏时所设定的游戏元素必须符合的某种规则[1]。处于中学阶段的学习者对复杂繁琐的游戏规则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所以游戏规则要尽量简单易懂,学习者不需要过多的时间来熟悉游戏规则。

2)学习内容明确。游戏中每一个场景都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对应着辛亥革命中的某一历史事件,学习者根据对场景的识别来辨别此时考查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活动。

3)反馈即时。游戏中通过错误提示、人物的状态等及时给予学习者反馈信息。同时基于学习者信息接收能力较强的特点,在反馈信息的设置上也穿插一些学习内容,满足学习者的知识需求。

2.5 游戏的总体设计教育游戏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借助游戏的手段使其掌握设计者所希望他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在游戏设计过程中,问题的增减,故事情节的取舍都要围绕游戏目标进行。从技术角度来看,过于繁杂的故事情节不仅会让学习者失去兴趣和耐心,而且制作难度也会比较大。过于花哨的界面,冗余的分支很大程度上也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最初的学习目标。在游戏学习模式方面,提出分段学习的模式,以单个历史事件为一个学习单元。在每个历史事件的考察结束后设置一定的信息获取环节,主要的形式有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加深对该历史事件的了解,也为之后的检测做好准备。

在角色选取方面,本游戏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人物形象,但基于历史本身严肃性的特点,选取了一个接近真实形象但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士兵造型。在人物身份的定位时,本着尊重历史,不篡改历史的原则,塑造了蒋翊武身边的一名警卫员,在躲避敌机追捕的情况下完成上级下达的报信任务。在不同的状态下角色的形态表现不同,从在小朝街起义总指挥部接受任务时的凌然正气的形象,到躲避敌人追捕时的奋不顾身的形象,游戏者的状态和形象随着游戏的推进而产生变化。

2.6 游戏内容设计游戏以辛亥革命中的各个历史事件为依据,以一个虚拟士兵传递一个重要情报的过程为题材,讲述了士兵为了不让情报落入敌军的手中,躲避敌机追捕,传递革命情报的故事。游戏中由于敌机拥有先进的侦察设备,在一分钟之内就可以确定士兵的位置,所以士兵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场景中的关于某历史事件的问题。在答对五个问题后,士兵在地图上的位置会前进一段,完成一个革命点的送信工作,直至到达最终目的地,完成任务。游戏中共设计了6个场景,每个场景都代表游戏进程的单个阶段。

1)接受任务。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不得不提早爆发。小朝街起义总部被围,指挥蒋翊武在危急时刻交给警卫员小张(主角)一个任务,让他务必在10月10日下午7点之前将提前爆发起义的消息通知10个起义点。小张接受任务,在敌人的追捕下开始向每个革命党人起义点传送消息。游戏开始。

2)追捕,答题。在敌人的严密追捕下,小张举步维艰,由于敌军使用飞机追捕,其飞机的高级的侦查系统可以在60秒内确定他的位置,所以他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将敌机炸毁,唯一的方法就是根据场景里提供的辛亥革命某历史事件的信息准确地选出该历史事件中的核心要素。否则小张被敌机发现,重要情报也会落入敌人手中。

3)正确。学习者每点击正确一个选项则出现该选项对应的图片、文字等。当所有要素都点击正确以后,场景中出现是否需要参阅该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源,如文字、图像、视频等,帮助学习者进一步了解该历史事件,也可跳过这些资源的学习,直接进入下一步。

4)地图。连续5次成功躲避敌人追捕后,进入地图场景,地图上小张的位置由一个地点到下一个地点,即情报顺利送到该革命点。

5)错误。如果点击到错误选项以后,敌机发现小张,发射炸弹,小张受伤,生命力下降一个点。场景中出现关于该事件的相关资源,帮助小张了解该历史事件。小张可以跳过这个环节进入下一题。如果连续5个题目错误,小张被炸,情报落入敌军手中,革命机密泄露,革命岌岌可危。

6)胜利。如果小张顺利将情报传到10个起义点,小张成功完成任务,游戏胜利,起义成功。

3 结语

基于Flash的历史类教育游戏设计关键在于将游戏情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意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2],以历史内容为背景的教育游戏在设计上要严肃,谨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场战役,制定的每一个策略实际上都是在完成知识的建构,组建新的认知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成长,这是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的初衷[3]。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游戏“飞速送信”为例探讨历史题材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希望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也能够为新一轮课改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愉,付震蓬,罗慧,隋涌.Flash互动游戏的开发与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8)

[2]李崎颖,孙斌,芦珊,鹿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游戏资源的设计[J].教育技术导刊,2008(11)

语文历史性题材有效教学路径研究 篇12

一.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铺垫

历史性题材的文章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往往和现在学生们所处的时代很不一样, 这让学生在理解上比较难, 并且容易进入误区。针对这样的状况, 在学习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 这样才能为理解文意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龟虽寿》 (曹操) 时, 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背景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没有很确切的认识。因此在布置学习任务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去了解三国的背景, 进而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学生对于文章接受起来更容易, 理解起来也更轻松。教师在教授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时相应的铺垫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通俗易懂的和学生生活较为接近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讲述曹操的人生经历, 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给予他的那种满腔的壮志与抱负。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思考, 思考诗作中人物想要表达的情怀, 当学生进入作者的文字中, 自然对于诗作的理解会更透彻。

二.教师准确把握文意

历史性题材的内容往往不那么容易理解, 并且富有深意,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教师首先对于文意有准确的把握与清晰的认识后, 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由此可见, 教师对于文章理解的深度与准确度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陶渊明不仅是古代田园诗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这篇文章也是其所有作品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首先,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准确的明白文意, 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篇理解上难度较大的文章, 对文意有了准确的认识后, 再来引导学生慢慢欣赏作者为我们展开的这一幅美好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对文章的情感与作者的那种情怀有很好的认识, 有了这样的基础, 才能带领学生从文字中走进这幅图画, 欣赏作者为我们展开的世外桃源。

三.教学方式更灵活, 帮助学生理解与领会历史题材

历史性题材的教学本来就是较为有难度的部分, 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枯燥乏味, 这样更不利于学生对于文意的理解。在历史性题材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更多样, 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注意力, 提升课堂效率。

很多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中都配有生动的插图, 尤其是故事情节很生动的教学内容, 这些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图像是比文字更有感染力与说服力的表达方式, 很多时候对于文字的理解学生没有那么快, 但如果能够适时将插图呈现出来, 将会很快将学生们带到那个故事与情境中,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挥, 对于理解文意也有很直观的帮助。

很多有代表性的历史性题材故事还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有的甚至拍成了动画片, 这些生动的表现手法通常都深得学生喜爱, 例如木兰诗 (《乐府诗集》) 就被拍成了很优质的一部动画片, 并且深受学生们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某个时段给学生播放这部影片, 影像是比图片更生动的表达方式, 它让整个故事活灵活现, 很多故事不需要老师讲解, 学生看完后马上能明白故事讲的是什么, 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最有效的途径。看完后教师也不忘提问,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故事背后的内涵, 故事中体现出的人物的哪些值得学习的优良品质, 帮助学生真正抓住历史性题材的精髓, 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下一篇:配电网络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