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主题(精选10篇)
题材主题 篇1
作文常说“以小见大”, 顾名思义, “小”指小题材, 小材料, “大”指的是重大、深刻的主题。它是人们巧妙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 也是一般文章选材立意常用的一种方法。不少成功的作品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 见微知著, 让小事“出彩”, 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让小事“出彩”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眼光与视角要独特, 善于发现小中之大
鲁迅说过:静心观察, 烂熟于心, 然后凝神细想, 一挥而就。这是鲁迅对自己创作经验的总结。看来要想写好文章, 应该启发学生“借来一双慧眼”, 观察透视生活, 用独特的眼光和新鲜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发现平常与普通生活中的美与善, 发掘常见与常态中的伟大与崇高。
如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是一篇以“亲情”为话题的文章。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以小见大, 以极为普通的枕头为线索。冬天的棉花枕头, 夏天的绿豆壳枕头, 上初中后溢着一股药香, 沁人心脾的药枕。为了我的“落枕”, 母亲真的绞尽脑汁, 费尽了心思。岁月流逝, 我渐渐发现, 在这个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意, 小小的枕头, 装满了伟大的爱。我的一个学生发觉小孩子过家家的时候在栽树, 而且是在大热天, 她觉得新奇就去攀谈能否成活的问题, 小孩子的心态比较单纯, 不愿相信失败, 坚持说能;该生回来后在思考能与不能的困惑中完成了一篇励志的文章, 得到语文老师的推荐。
优秀作品作者的细心发现, 巧妙构思, 对我们不无启迪:无论身边的事有多小, 多平凡, 多平淡, 只要你有独到的眼光, 从平凡中发现它的不平凡, 从普通中看出它的不普通, 从淡而无味中品出独特的鲜味, 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就会有好文章在你的笔下诞生。
二.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
有些小事, 本无新奇之处, 但一旦放在特定背景下, 互相映衬, 互相渗透甚至相互比较, 可以来透视与折射“小事”所蕴含的“另类”深意, 有了这份深意, 文章就多了一份生动, 也就能“出彩”。
如有篇中考优秀作文, 叙写两个小孩在放学途中做好事———使出吃奶的力气盖上一处下水道的盖儿。行文安排了得当的背景衬托———“往来的行人都敬而远之”, “行人只是投去一束惊异的目光, 但谁也没有停住脚”, “人们不再对下水道敬而远之, 却对两个小孩沾满黑泥的脏手避得远远的”。两个小孩的热心、主动, 在行人过客的冷漠、麻木的衬托下, 显得那样清晰、夺目, 因而, 特定背景下的小事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没有如此得当的背景衬托, 那么小事只能是“小”事一桩罢了。
学生往往无法产生联想, 更不用说设置背景了。教师在指导的时候, 应该启发学生大胆创设, 告诉学生就像给静物写生需要而且应该寻找一块有映衬作用的台布一样。有一次, 某学生写对垂死的蚊子的观察, 我让她想一个妈妈给我爱心的背景, 从而确立一个“博爱”的主题, 她很快就完成了作品, 而且获得了某报刊物发表的成功。
三.要用繁笔将小写大
即把特定的动作、行为或者其他细节进行“拉长”与“放大”, 不嫌其繁的下笔着墨, 把小的东西象像电影镜头画面一样特写出来, 给人清晰、鲜明的强烈印象。如有篇《亲情》的文章, 其中详写了我为妈妈挑刺的情景———
我从爸爸手里接过针儿, 犹豫起来:怎么挑才好呢?用劲大了, 怕妈妈叫疼;用劲小了吧, 刺儿又怕挑不出来。要是不赶快把刺儿挑出来, 妈妈的手指就会发炎化脓, 那样她会更痛苦。于是我让爸爸紧紧捏住妈妈手指的两侧, 我看准刺儿的部位, 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 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痕迹来。我再对着痕迹小心翼翼地一针一针挑着, 拨着, 刺儿终于露了头, 我用针尖朝上拨一次, 妈妈便咬一次牙, 眉头拧成了疙瘩;而同时, 我也一次次拿眼睛瞟妈妈, 背上也渐渐有潮湿的感觉, 再盯一眼帮忙的爸爸, 只见他一脸的严肃……经过一阵忙活, 该死的刺儿总算被我挑了出来, 最后我用手如释重负地用手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 捏了捏。
这个片断细致地展示了自己给妈妈挑刺的全过程, “我”的心理活动真实、自然, “我”挑刺的动作细腻、具体, 在场的三个人物的表现可谓入木三分。这些可谓生活真景的再现, 同样更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可经常布置学生进行繁笔的练笔活动, 以及组织学生通过细致观察然后再现的练笔活动, 有意识地让学生细腻表现的功力在平时得到提升。
四.由小到大, 由此及彼, 善于联想
感知生活中一些事物或现象,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在大脑中产生一种新的现象, 领悟出一种新的理趣, 这种心理和思维过程, 就是作文中以小见大的联想思维。给你一滴露珠, 你要会想像黎明的清新;给你一颗寒星, 你要会想像夜空的宁静;给你一朵浪花, 你要会想像那大海的浩渺。例如, 《荔枝蜜》由蜜蜂酿造甜美的蜂蜜却生命短暂、对人无所求联想到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农民在水田里分秧插秧的情景, 直至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回忆我的母亲》作者从叙写母亲生前琐碎小事联想到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赞颂等, 都是由“小”材料, 借助联想, 引伸而见出“大”的主题意义。
以小见大的这种联想思维可以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本质。这种联想构筑全篇, 便由围绕“压岁钱”叙写一系列小事而见出了一个大的“本质”。在作文构思中, 同学门可根据生活中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展开联想, 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独特、真诚的感受与认识;同时还能够避免学生作文的不少毛病, 如内容空泛、平淡、陈旧, 思路断裂、停滞不畅等, 丰富的联想使狭窄的闭塞的思路, 得以扩展和延伸, 从而真正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比如《压岁钱》这个作文题目, 有的同学展开了这样的联想:身为大款的表叔给压岁钱时的神态, 人们对他恭敬的态度, 自己的感受;贫困的外婆给压岁钱时真诚而窘迫的神态, 人们对她鄙薄的态度, 自己的感受。最后结论是:真情是金钱不能替代的。这种联想构筑全篇, 便有围绕“压岁钱”叙写一系列小事而见出一个大的“本质”———金钱与真情的不同价值。
议论文与散文的写作尤其需要提倡有小到大的联想。我常常给学生进行联想的思维训练:写议论文时, 经常由小事想大事, 由小问题思考大问题, 这叫小题大做;读散文时, 经常要求学生建立表象与主题的联系, 寻找作者以小见大的思维轨迹。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好处不胜枚举, 我多届毕业生都有明显收获。
五.深入研究, 翻出新意
即引导学生把思维从浮浅转向深入, 深究的另一层意思是使小事出新意。中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狭窄, 所记叙的有意义的甚至有鲜味的“小事”往往无“新意”, 或者写不出新意, 这就需要教师依据题材进行思维拓展与深入方面的引导。
如乘车让座等乐于助人的事, 一般叙述就“大”不起来;而深入与拓展就不再平凡。一位同学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公共汽车上, 一位抱小孩的妇女走到一个座位旁边, 坐着的青年头朝外, 无动于衷。小孩的脚碰着青年, 青年回过头赶忙让座, 并向妇女道歉。原来青年在默默记诵英语单词, 手上拿着一本生词簿, 没有发现人站在身旁。这个故事比一般让座有意义, 因为它多了一层记单词的情节, 对揭示人物的思想更见深刻, 而且故事并不是一览无余, 情节有一定起伏, 容易引人入胜, 所以“小事”有了个性, 题材又鲜活起来。
翻新的思维其实就是创新。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 首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自己寻找鲜活的生活材料, 其次要有独特的剪裁思路, 相信这样的训练会有成效的。有个学生发现妈妈与爸爸为看电视还是为儿子烧水吵架, 开头觉得没有新意, 但正好他自己考试的一道选择题由于印刷的问题应该得分却没有得分懊恼, 语文老师建议他把两者联系起来, 结果他把着两件事巧妙穿插起来, 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我家的一道选择题》, 意外获得成功!
善于以小见大, 要能够见人所未见, 想人所未想, 写人所未写。要能够察己可以知人, 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 而知日月之行, 阴阳之变;见瓶中之水, 而知天下之寒, 鱼鳖之藏;要能够一粒沙里见世界,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一句话中见真情。
题材主题 篇2
可谁曾想,我原先是那么地讨厌读书,总觉得那是大人们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按妈妈的说法,小时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出去“疯”,一个名副其实的“野孩子”,耐不住性子,但一年级第二学期发生的一件事却悄然改变了我。那天晚上,洗完澡后的我又赖着不肯穿衣服,妈妈没有像往日那样连哄带骗地追着我穿衣服,而是很安静地拿起一本书给我讲了一个叫做《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妈妈的表情随着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时而夸张、时而收敛,时而惊喜、时而蹙眉,逗得我咯咯大笑。我问妈妈:“这个皇帝好笨呀,他光着屁股在外面跑不怕大人羞他吗?”妈妈笑着说:“那个皇帝呀,他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所以长大后就被别人骗。他还以为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呢,所以心里还美滋滋的,他哪能知道大家都在笑他呀!你呀,要是不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就像他一样笨的哦!”我听了暗暗地想,我长大了可不想做这样笨的人,没穿衣服还让别人取笑。那天晚上,在妈妈的循循善诱下,我又读了彩绘注音版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狼来了》,不知不觉竟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破天荒得很晚了还久久不愿入睡。要知道,以往我可是妈妈口中的“瞌睡王”呀,头一挨着枕头就梦周公去了。哈哈,从此以后,我“洗心革面”,一入“书海”不可自拔呀!读书,使我充实,令我快乐,读书时的趣事也融入了我的生活中,接二连三地精彩上演着……
镜头一:伤不起
“哇,这是《三国演义》!”我不禁高兴地拍手欢呼道。说服妈妈给我买书已变成了我的强项,果然,在我“糖衣炮弹”之势下妈妈毫无招架之力,又一轮败下阵来,哈哈,她肯定在头疼家里的书堆又该占地方咯!一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简直爱不释手,连上厕所都不忍错过阅读的一分一秒呢!有一回,我在厕所里看得正起劲,忽然听到妈妈说:“上好了没有,怎么这么长时间还在厕所。”我哪儿舍得搁下看得正入迷的书,随声敷衍应和道:“等一下,马上就好了!”话还没落地,我便随着书中的各路英雄奋身鏖战于紧张激烈的“赤壁之战”。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你还没好吗?”妈妈不放心地在门外敲了几下,“你该不会……一直在看书吧!”完了,暴露了!我一时想不出什么法子掩饰,只得硬着头皮出来了。一到门口,我灵机一动,想着“哇”的大叫一声,给妈妈来个措手不及然后乘势蒙混溜走。正当我自鸣得意时,没想到妈妈早有预防,我一跳出来就被妈妈的如来神“脚”绊了个正着,“偷鸡不着蚀把米”,真是哭笑不得,“哎,伤不起呀!”
镜头二:自作自受
又到吃饭时间了,我捧着《三国演义》边看边往厨房走。饭桌上,我一边盯着书本,一边用手机械地往嘴里扒饭。过了一会,看到了第五十三章的精彩部分,我不禁喝彩起来:“好,太好了!快,乘胜追击,打败他!”妈妈看不下去了,唠叨着:“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读书的时候就认真读书,别顾次失彼,要知道一心无二用的。”“我这不是正在吃吗!再说,边吃边看不是更节省时间吗?古人不是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吗?”我据理力争道。妈妈一时语塞,只好无奈地向我摇了摇头,我调皮地回敬了妈妈一个鬼脸,又乐颠乐颠地继续看起了书。“阿切”,一声巨响轰炸了屋里的寂静。原来,我看得太入迷,竟把米饭塞进鼻子里了。我狼狈的囧样逗得妈妈直发笑,“你呀,真是自作自受呀!”
镜头三:阳台碰壁
“阳台空气真好啊!在这儿看书一定很不错。家里最好的读书位置就是阳台了。”我抱着一堆我最心爱的书大摇大摆地将领地挪至阳台,一本本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我完全融入书的世界:看到情节滑稽部分,我不禁捧腹大笑;剧情骤变,顺势而下,我又立时提心吊胆,自言自语;读到心爱的主人公遭遇不测时,我更是不由自主地放声大哭。正当我沉浸于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故事情景中时,耳边隐隐约约奏起了妈妈一轮高过一轮的召唤声,我一边低头应和,一边迷迷糊糊地站起来就往前走,“嘭”的一声,剧烈的疼痛感一下子将我拉回了现实的世界。我下意识地往脑门上一摸,呵,额头上已肿起了一个大包,怎么撞在了墙上了呢?原来,刚才迷糊中走反了方向,“你呀你……”妈妈一边嘟囔地抱怨着,一边心疼地连忙用手给我揉着额头,“整一个小书迷!”
题材主题 篇3
找个特殊天。比如雨雪总是能让画面增添诗画气氛,其实遇到风、雾、沙等极端天气,也可以为您所用,帮您掩盖掉画面里杂乱的元素,让画面变得简洁明了。
还想说的是,来稿里有很多似曾相识的作品,每期杂志刊登的作品或者影赛里的获奖作品,几乎就是风向标,总会在后来的投稿里发现大量的模仿作品,这些作品很精致、很到位,但只能说模仿的很像。从好的作品中学到技术技巧用在自己的拍摄题材中,是创新;按着好作品的模样照葫芦画瓢得到的作品也不错,但别忘了白石老人说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佳作作品
老铁匠 浙江 戴瑞阳 摄
风雪教堂 黑龙江 宛凌迅 摄
天鹅湖 江苏 赵芸 摄
油画白桦 内蒙古 李书明 摄
黑白韵 北京 张斯伟 摄
人气作品
比翼双飞 浙江 罗迪 摄
冲刺 上海 张正道 摄
爨底下 北京 梁春立 摄
荷韵 北京 王京生 摄
老作坊 福建 陈瑞平 摄
农家 江苏 张广启 摄
童年印象 广东 郭红营 摄
雪野 北京 赵大力 摄
远方 江西 夏一军 摄
正月 江西 陈银先 摄
入围作品
奔向梦想山东 赵清彬 摄
东江晨雾广东 黄德光 摄
冬石傲雪黑龙江 李君 摄
花果山雪霁图 江苏 朱鲜龙 摄
金丝猴 陕西 刘慧民 摄
精灵 安徽 杜江 摄
山路 内蒙古 王志明 摄
岁月 江苏 张言华 摄
雪中马鹿 北京 高海军 摄
一叶知秋 浙江 戴亚虹 摄
论戏剧创意之题材与主题 篇4
一、戏剧创意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戏剧创作, 戏剧创意已突破了创作的要求而具有了新的特点。
首先, 戏剧创意更具有全局性与宏观性。它只是对戏剧作品进行整体性的勾勒, 包括题材、主题、人物关系、人物命运、作品风格、舞台呈现创意等, 并非对内容的填充, 具体细节的完善则在戏剧创作阶段完成。
其次, 戏剧创意与传统戏剧创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尽管自元明以来, 我国的戏剧已开始与初始的市场形态发生联系, 也包含了一定的创意活动, 但当时的创意活动并未在戏剧活动中具备独立的作用, 并不具备当代戏剧创意的主要内涵。戏剧创意并非肆意的创新, 它需要将经济因素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在创意过程中, 需要兼顾实施创意所要花费的成本, 以及对创意的市场接受程度进行风险的预测, 即要以尽可能合理的投资来取得最佳的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求戏剧创意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既不能仅仅追求娱乐和通俗而去一味地迎合市场, 也不能在矫揉造作的高深中孤芳自赏。戏剧创意要在符合艺术规律与保持戏剧艺术高品位的基础上, 尽可能得适应市场规律。
下的观众一看就心领神会, 自然能对演员的表演产生共鸣, 高潮迭起的情节, 生动活泼的表演, 和观众互动的效果自然就呈现出来了。这就烘托了作品的气氛, 无形中把戏里戏外连成一体, 是互动表演的成功之处。
三、《掀起你的盖头来》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表演训练的启示
通过对《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个剧目的舞蹈动态表演特征, 情节表演特征, 形象表演特征, 互动表演特征的深入分析, 结合自身的长期表演实践, 我认为该剧目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启示。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表演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其次, 表达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时刻充满着激情;最后, 作为一名好的演员要能够积极与观众互动, 不要只是自说自话, 当然自己的投入是重要的, 但是也要学会利用互动来营造一种特有的气氛, 把自己和观众都带到表演的那个民族氛围中去, 这是民间舞表演
戏剧创意与戏剧创作相辅相成, 在戏剧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应区别来看, 不可相互替代。
当前同时获得市场与口碑肯定的戏剧作品, 无不与戏剧创意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 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叙事方式。故事从两个剧组同时签订了当晚剧场的彩排合约展开, 穿插上演了悲喜相交的两个剧目。该剧从1986年台湾首次公演至今, 排演了台湾、大陆、香港等多个版本, 经久不衰, 成为了我国当代话剧的经典作品。创意已然成为了戏剧作品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 正是创意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并使作品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戏剧题材创意
戏剧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戏剧题材离不开对所反映生活领域的选择。戏剧题材可以是历史的, 也可以是现实的, 可以是现有文学的改编运用, 也可以是戏剧创作者的原创。题材是一部戏剧作品的基础, 创意者需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题材, 再在该题材的基础上展开主题的提炼、人物关系的设计以及舞美表达的构想等。
在当今我国戏剧市场的作品中, 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经典戏剧剧本及经典文学题材的改编。我国的戏剧史, 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史, 特别是在20世纪前期及中期, 时代赋予中国戏剧鲜明的政治教化功能, 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经典戏剧原创作品, 如《茶馆》《雷雨》《原野》等。同时, 国家院团对大量经典文学, 如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也进行了改编。这些题材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有着深刻的内涵, 承担着对民族的教育作用, 因此成为了国家级院团的常演剧目。但有着宏大历史意义的题材往往较为枯燥, 且面临着一种僵化的局面, 若仅仅是对经典文学或是某一历史事件的照搬, 在今日的戏剧市场上便很难吸引观众。成功的戏剧创意要在表达戏剧的史诗精神的基础上, 使作品同时融入当前的时代意义。目前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 尽管创意者的题材仍旧是经典的或历史的, 却对题材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诠释, 不再单纯的以叙述原始情节为主, 而是选取一个着眼点或主线, 融入创意者的观点, 使内容与当前的时代发生紧密的联系。舞台上上演的是其他时代的悲欢离合, 但却能让当代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国国家话剧团知名导演田沁鑫的作品《驿站桃花》, 讲述的是汉武帝同司马迁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与矛盾冲
的一个特色。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把民间舞的魅力传达给更多的观众, 为民间舞蹈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结语
以上就是我通过阐释该作品以后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训练提出的一些感触, 尚有不足的地方, 今后还会虚心学习, 为民间舞蹈事业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154页.
[2]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年.
[3]刘青弋.主编:《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民间舞作品赏析部分.
[4]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编:《文舞相融德艺双馨》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第120页.
突。该剧以“李陵之乱”为背景, 司马迁两度上奏汉武帝为李陵求情, 汉武帝由于想独占司马迁不惜割头换颈的友情, 冲突之下对司马迁施以宫刑。之后二人关系僵化, 直至暮年, 汉武帝在失去挚真朋友后在反省中不断老去。尽管是历史题材, 却没有宏大的历史场面, 广为熟知的历史事件也只是作为该剧的背景, 仅仅两个男演员撑起了一台戏, 更多地折射出了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对他人宽容的缺乏以及对他人情谊的渴望。
同时, 在我国当今的戏剧舞台上, 全新的原创剧目层出不穷。原创剧目题材较为广泛, 既可以是写实的, 也可以是虚构的, 既要有凝练出深刻主题的潜质, 也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现今的实验戏剧, 创意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戏剧表达模式, 同时又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 因此戏剧创意在作品的成败中扮演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实验戏剧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 与市场结合紧密, 对于戏剧创意者来说, 是否有一个好的题材是实验戏剧能否吸引观众的先决条件。目前, 在我国的戏剧市场上较缺少好的原创剧本, 同时上演了太多没能引起反响便销声匿迹的剧目, 但也不乏取得良好效益的优秀作品。由孟京辉导演, 廖一梅编剧的实验戏剧《恋爱的犀牛》, 从问世至今十二年常演不衰, 是我国实验戏剧中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该剧讲述了男主人公马路爱上了女主人公明明, 但明明却不为所动, 但马路偏执得如同人群中的犀牛, 做着别人眼中并不“明智”的选择, 他让人们思考在今天的社会中究竟如何去把握情感与实利间的平衡支点, 同时也告诉了人们, 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 就没有新的境界, 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恋爱的犀牛》的成功, 离不开题材选择的新颖, 同时脱离了过分注重形式感而使内容空洞乏味的通病, 也只有能触动到大众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时间的考验。
三、戏剧主题创意
主题对于戏剧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统帅题材的灵魂, 决定了戏剧作品的思想价值。戏剧创意者需在对题材内涵充分挖掘的基础之上, 提炼出具备独到世界观的主题, 其观点既要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又要贴近大众心理。主题是戏剧作品的宏观构想, 但并不是独立的, 剧本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以及舞台美术等方面的设计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同样的题材, 可以被不同的创意者所采纳, 通过不同角度的主题提炼, 使戏剧具备不同的看点。同时, 前代的作品, 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 也可以进行不同价值观的演绎。2003年, 元代经典杂剧《赵氏孤儿》被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几乎同时搬上话剧舞台。虽为同一题材, 两大话剧团创造出了不同的意蕴, 并不重复, 观众可以通过主题的差异对消费进行选择。赵氏孤儿的两个父亲程婴和屠岸贾代表了正义与邪恶、强势与弱势两种不同的人, 暗示着孤儿从出生便具有的战胜恶势力的必然使命。原著以孤儿最终报仇雪恨为结局, 主题是一直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人艺版的《赵氏孤儿》导演为林兆华, 编剧为金海曙。该剧从王权政治斗争、个人恩怨仇恨以及超乎这些之上的命运主题三个层面展开, 以“赵氏孤儿不复仇”为结局, 表达了现代人价值观的变迁, 对中国千百年来理所当然的愚忠愚孝提出了质疑, 尖锐得提出了所谓的“忠义”在封建社会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杀戮, 并不值得后世人讴歌的观点。国话版的导演及编剧都是田沁鑫, 同样是当今的优秀导演, 不约而同得对原著的主题进行了新的演绎。在该剧中, 赵氏孤儿在听了该剧两个“父亲”对前尘往事的叙述后并没有执着于复仇, 而是陷入了迷茫。其主题也并非原著的“复仇”, 而是将现代人比作“孤儿”, 表达了现代人青春结束后, 路要靠自己去分辨的无助状态。
人艺与国话虽然都以《赵氏孤儿》为题材, 但都在原著的基础上, 寻找新的着力点。可以看到, 无论作品的改编是否成功, 社会发展至今日人们的价值观都产生了改变, 戏剧主题不但要承载起人们观念的改变, 也要反映出当今的问题。历史题材或是现实题材的戏剧, 都要从某种角度贴近当前大众的生活, 给予今人启示性的思考。戏剧自诞生以来, 便具有了强大的文化意义, 其使命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将戏剧放在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中, 更要突出与大众的内在联系, 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 戏剧主题要具备深度和敏感度。戏剧创意者应当努力去挖掘和发现那些既真实而又对现代人具有深刻意义的意蕴。
结语
戏剧创意伴随戏剧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 而创意活动的核心是内容。戏剧主题和题材创意作为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环节, 对戏剧活动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戏剧市场化的今天, 戏剧的主题与题材应当更加贴近生活, 戏剧活动需要有其娱乐性, 同时不能丢弃对人心灵的宣泄与洗涤。观众走进剧场不再单纯的决定于兴趣喜好, 更多的在于创意活动对戏剧产品的营造。可以说, 创意的成败决定了戏剧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是当今戏剧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艺术与经济的结合催生了创意产业, 我国的戏剧产业也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接受着市场的冲击。戏剧产业若要具备竞争力, 创意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在分析戏剧创意的特点的同时, 重点阐述戏剧创意活动中的题材创意与主题创意。题材与主题是戏剧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一环, 研究其创意活动规律对其他戏剧创意活动的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题材主题 篇5
玻璃门上映出妈妈焦急的面庞,她眉头紧锁,眼神焦灼,左手牢牢扒着车门,右手挥舞着八达通,口中不知在说些什么。站台上的我脑袋瓜里瞬间空白了, 呆呆地看着地铁在我眼前呼啸而过,消失在前方黑漆漆的隧道里。一个可怕的现实闪过我的脑际——我跟妈妈走散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香港!
刚才,我们还在谈论这几天的旅程,沉浸在美妙的回味之中。鳞次栉比的商业大楼、如梦似幻的维多利亚夜景、洋溢着学术气息的香港?学……
眼下,嘈杂的人声,轰鸣的车辆,佶屈聱牙的粤语广播,狰狞而又刺耳,我仿佛置身地狱之中。失去了家人的照顾,我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高度的紧张和恐惧让我在脑海里闪出千百种念头:我要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从此,我再也找不到我的父母……我快被自己吓哭了。要是爸爸在就好了,爸爸?出门前爸爸再三叮嘱,让我们不要?散了。万一走散了——妈妈和我有过约定,就各自乘地铁到宾馆附近的地铁站会合……对,妈妈刚才挥舞八达通卡就是这个意思!
我瞬间清醒过来,手忙脚乱地从背包里翻出我的八达通,紧紧地攥在手中,如同攥住一个重生的希望!是的,只有冷静思考,才能想出战胜困难的办法。我耐心等待下一列地铁的到来,信心十足。终于,一列地铁缓缓地驶入了站台,我迫不及待地上了车。坐在车厢里,我心里踏实了许多,反而慢慢想出了各种对策:万一还是看不到妈妈,我就先回宾馆,去找前台帮忙……忽然,一股勇气在我心中升腾,原来,事情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一种从未有过的信心和魄力来到了我的体内。
地铁稳稳地停下,我迅捷地下了车,四处张望, 就在一个明亮的广告牌前,我看见那熟悉的面孔,她的眼睛是那么地焦急,是妈妈!是我的妈妈。我迈开双腿,快速地跑过去。“哎呀,你这臭小子,吓死我了!”妈妈悲喜交加。看着妈妈那比我矮一头的个子,我拍了拍她的背,不禁笑了:“妈,你别担心!你的儿子不会丢的!”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主题表现研究 篇6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 指发生在中国土地上或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各类战争, 包括对内、对外的战争和战役, 尤其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人民奋勇抵抗外侮、平息各种战乱, 以及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威武雄壮的人民革命斗争。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片种, 艺术成就非凡, 产生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 成为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亲历者以及见证者, 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变革者以及推动者。总结中国战争题材电影表现主题的特点对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主题表现
1. 注重表达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儒家倡导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精忠报国”的献身精神是中国战争电影不变的主旋律。如新中国第一部战争片《中华女儿》, 通过农妇胡秀芝的成长经历, 来真实地表现战争年代革命战士艰苦的战斗生活, 人们群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及塑造一群勇于献身的中华儿女的伟大形象。还有《英雄儿女》《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战争影片塑造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的典型形象, 热情讴歌了英雄们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影片塑造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和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也成为是中国红色意识形态的教育典范。
2. 注重对领袖英雄形象的塑造
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具有模式化的特点。这类影片国家投资比较大, 具有场面大、规模大、气势恢弘的特点。影片注重领袖形象的塑造, 表现领袖的智慧和才能, 表现领袖的完美高大, 表现敌人的狡猾和愚蠢。电影的故事情节是曲折和充满艰辛的, 结果总是在领袖的英明决策和指挥下, 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结果还是人们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 结局是圆满的。代表作如《长征》《西安事变》《大决战》和《开国大典》等影片。
3. 注重民族风格和民族风情的传达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为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中国的少数民族兄弟与汉族人民一起奋不顾身的与敌对势力进行战斗, 不仅在国内革命解放战争中, 而且在对外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共同捍卫中华民族的伟大荣誉。共同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电影创作者以此为背景拍摄了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战争电影。如电影《嘎达梅林》, 讲述了20世纪初, 英雄嘎达梅林领导穷苦人民在科尔沁草原武装起义, 抵抗压迫的故事。电影描绘了美丽的草原风光,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表现了惊心动魄的草原战争, 浪漫热烈的爱情故事, 反映出草原上贵族王爷的残暴统治, 旧中国军阀混战和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美丽草原的破坏, 对草原人民的压迫。又如, 《冰山上的来客》以新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为基调, 讲述了革命战士阿米尔与真假古兰丹姆的感人爱情故事, 反映出边疆斗争的残酷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风情民俗, 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宽广的地域、绮丽的风光。
4. 注重残酷战场和战争的表现
中国战争电影为了激发人们对战争的痛恨, 故事情节穿插一些战场激战和残酷无比的镜头。如, 中国第一部直接表现抗日战争的故事片《北战场精忠录》, 通过表现残酷的战争场面和敌我厮杀, 使观众倍感战争的恐怖与无情。电影《南京大屠杀》中, 为了再现日本帝国主意的残酷兽性, 运用了大量的血腥、强奸、活埋、枪杀等暴力镜头, 从而让人们反思日本侵略者的如此的变态和丧失人性, 激发观众强烈的民族爱国激情和反战思想。电影《红高粱》描写北方农民古朴、野性和自发的抗日热情, 反映出中华民族坚忍倔强的生存意志和生命力, 对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与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进行了双重考, 内涵丰富。
三、总结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历来受到社会体制的影响, 以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 常作为政治的宣传教育的工具, 内容与形式上, 主要表现“宣传重于娱乐, 颂扬多于思考”。早期中国战争电影至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战争电影, 始终跟随着时代的发展, 激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共产党领袖的赞赏, 对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操的弘扬, 以及对国民党专制的反对和对侵略者的愤慨, 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艺术构建。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战争电影的主题不应还是单纯的反映科学的人类历史观和优秀的历史事件, 而是更多地通过战争元素来展现人的思维和影像的关系, 反映人的本性与世界的关系, 表达人类情感和意识形态诉求, 这样才能缩短中国战争电影与世界战争电影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陆斌.新时期中国战争题材电影中人性主题的表现研究——以分析电影“集结号”为.西北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
[2]李娅雯.掠影荧幕硝烟——新中国战争电影述评.戏剧与影视艺术研究.2009年6月号下旬刊.
“中国梦”题材纪录片的主题传播 篇7
1 纪录片是传播“中国梦”的最好载体之一
纪录片有别于故事片,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进程而历来为世界各国学界和业界所重视。由于纪录片本身带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理性思考,因而使我们既可以自省,又可以关照历史,审视世界。而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又决定了它成为了传播“中国梦”的最好载体之一。
1.1 纪录片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
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曾说:“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由于这种记录历史的功能,纪录片成了某一时代的形象化历史档案。
中国梦的感召开启了13亿人实干兴邦的新篇章。在圆梦的征程中,大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小到追求个人幸福,点点滴滴的实绩亟需通过纪录片的记录,完整呈现出来,为我们存留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提供影像的时代见证。
1.2 纪录片具有引导舆论的功能
纪录片通过对社会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报道,超越了阶层和领域,引起人们共鸣,引发人们思考,构成集体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舆论,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在表现“中国梦”主题时,纪录片既可以喜闻乐见地表达民族复兴的“国家大梦”,对外发挥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又可以体贴入微地表达每个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百姓小梦”,对内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而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声画同步的立体式呈现,使纪录片在引导舆论上更具说服力。
1.3 纪录片具有沟通情感的功能
不管是纪录历史还是反映现实,个人情感、民族情感、国家情感都是纪录片承载的重要内容。情感交流在艺术创作中处于核心地位,任何作品如果无法与观众“共鸣”,必然会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
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大多凭借真实生动的个案,反映中国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这种个体的感召对于大众理解中国梦、追寻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都助益良多。纪录片沟通情感的功能,有助于中国梦成为回荡在全体中国人心中的共同旋律。
2“中国梦”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建构
尽管《追梦在路上》《中国人的活法》等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在具体选材时标准不一,人物的梦想也各有不同;但是,大多都会采取以“筑梦、追梦、圆梦”为主线的路径进行叙述,呈现对中国梦的把握。
2.1 筑梦的理想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在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中,大主题、小切口无疑是最接地气的选择。通过呈现平凡人的梦想以及为梦想奋斗的历程,使“中国梦”的主题坐实。而在具体选择素材时,“百姓小梦”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则应当是有时代感的梦,是当下时代特征与人物命运冲突后的抉择,这样的中国梦值得颂扬。
《追梦在路上》,是广东卫视开启于2013年,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励志类人物纪录片节目。迄今播出的五个系列节目《致青春》《坚韧的力量》《情·缘·梦·路》《中国儿童梦》《男儿当自强》,无一不是以个人梦想来映照国家情怀。在每期节目的开篇就直截了当地呈现了被拍摄对象梦想的初心,凸显了“追梦人”的追梦情思。
2.2 追梦的奋斗
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是空想,是值得追求、勇于实现的梦想。有了梦想就应该勇敢去追求,让梦想照进现实。在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中,总能看到个体虽然渺小,却踽踽独行、奋力实现梦想,这个追梦的过程比起梦想本身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纪录片本身的审美价值之一就在于纪录片的过程感,伴随着过程本身,观众的情感会不断积累,并产生与事件平行的期待感,引发思考,进一步践行中国梦。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梦”宣传的重点项目,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完成了第一季10集的播出。在每集45分钟的片长内,完整呈现了人物的真实状态、命运变化和为梦想坚持的历程。为此10个摄制组耗时将近10个多月的时间对10位主人公进行纪实性跟踪记录。在该片播出之后,形成了广泛的关注热点,一时间“中国人该怎么活”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因而,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务必花大篇幅不遗余力地表现追梦的过程。
2.3 圆梦的激情
民族复兴中国梦如果仅止步于梦想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为根本的是梦想的实现。而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通过呈现主人公不断坚守最终圆梦的激情,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梦想的力量之大,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观众前行,起到激励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梦想类题材的纪录片容易偏执于事业的叙述,而忽略了梦想作为一种情感的节奏把握,造成纪录片在情绪的感染力上差强人意。因而,需要创作者做到情感的物化,忘却自我,全身心地去接触、了解、感受被拍摄对象筑梦的初心、追梦的执着以及圆梦的畅然,通过移情作用,满足观众的情感诉求,保证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兼具纪录品质和审美品质,实现传播效果。
3 中国梦题材纪录片实现主题传播的手段
3.1 题材选择的丰富性
中国梦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内涵广阔,意义深远。以中国梦为主线,除了要有展现普通人追求梦想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还应将中国梦题材纪录片选材的范围扩展到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科学发展等多个领域。
《百年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迎接21世纪的献礼片,作为一部通史类纪录片,该片是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通过对中国20世纪的回顾,反映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史。而纪录片《守望土地》由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历时一年多打造,分别从五个角度梳理了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土地方面的政策、小家与大国的历史变迁,细腻展现了农民对土地亘古不变的情怀。上述纪录片为观众理解中国梦提供了更高的视野和更全方位的角度,丰富了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
3.2 创作理念的时新性
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属于主流文化,利用不完美的真实去呈现主题,不回避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会更加契合新时代观众的心理,这种新的创作理念对于表现中国梦主题大有裨益。
另外,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由传统纪录片发展衍生出了微纪录片,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比较而言,更符合受众需求短时间内接受有效信息的心理,因而更有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所以,在传播中国梦主题时,也要充分利用微纪录片进行多种尝试。《中国梦365个故事》是2013年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大型系列微纪录片,以每集3分钟的时长对老百姓崇德向善的追梦故事进行讲述,通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主题、一句感言”的节目制作理念,简明直接地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个具体而实在的梦想。
3.3 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目前,中国梦题材纪录片的主要传播阵地仍是电视台,传播方式有几方面:一是自制中国梦题材纪录片;二是展映中国梦题材纪录片。作为国家级媒体,中央电视台自制了大量中国梦题材纪录片,起到了表率作用。除此之外,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组织下,省级卫视开展了“中国梦”主题纪录短片展播,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周播出一集,为观众增加对中国梦题材纪录片的关注提供了可能性。
在全媒体时代,除了要巩固和发展纪录片传统播出渠道,还要依托新媒体阵地,拓展纪录片的传播空间,实现纪录片的全媒体传播。另外,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实现与观众最大程度的互动,也是增强中国梦题材纪录片影响力的手段之一。
4 结语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它成为传播中国梦的最好载体之一。在对中国梦题材的纪录片主题建构时,要充分地表达“筑梦·追梦·圆梦”的叙事路径。而在传播手段上,要考虑题材选择、创作理念、传播渠道在中国梦题材纪录片创作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使中国梦的传播效果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傅艳蕾.个体与整体之辩:“中国梦”的当代哲学意蕴[J].社会主义研究,2013(4).
题材主题 篇8
每年清明前后,绍兴人家都会做艾青饺,吃艾青饺。作为学生熟悉的乡土民俗文化活动,选择艾青饺这个话题为习作主题,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依,能唤起学生的乡土情结,促进学生的乡土表达。本主题式写作从三方面展开指导:一是述艾饺制作;二是品艾饺美味;三是话艾饺情意。
【教学目标】
1.传承民俗,学会用文字介绍艾青饺的制作过程。
2. 培养观察意识,学会状物、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
3.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亲人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活动指导】
一、述艾饺制作(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每年清明前后,我们绍兴人家几乎都会制作一种好吃的糕点,知道是什么吗?(艾青饺。)谁能简单说说艾青饺是怎么做的呢?
2.观看艾青饺制作视频,归纳出制作步骤:割艾草———煮艾叶———揉粉团———做馅料———包艾饺———蒸成品(板书)
3.指导为视频撰写解说词。
(1) 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负责把其中一个制作步骤介绍具体,可以吗?
(2) 指定一个学习小组按顺序介绍步骤。
(3)随机指导,集体总结写作“小窍门一”。如包艾饺这一步骤,掐下份量合适的粉团搓成圆形,压扁捏出圆片,放上馅料对折封边,做出花纹。哪些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归纳出示“小窍门一”:选择动词要准确,细节叙述很重要。
(4) 根据老师给出的小窍门把自己介绍的步骤再修改一下,一会儿请组长把你们组内同学的介绍串联朗读。
(5)指名组长连读。指导用好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首先———接着———然后———再———最后。归纳出示“小窍门二”:关联词语能运用,语句连贯又通顺。
4. 下面就让我们来写一写艾青饺的整个制作过程,除了要运用上面两条小窍门之外,老师还要求大家,习作时要注意不要把每个步骤都完整详细地写下来,把你印象最深的写详细,其他点到为止即可,同时要融入自己的想象,使用个性化语言。出示“小窍门三”:详略得当很关键,想象独特显功力。
5.范文朗读学习佳作 。
清明香
艾草正嫩之时,清明迈着轻盈的舞步款款而来。
“年年艾草绿,年年果泛香。”这时,乡里的女人们就会挎着青藤篮子,去田间去山间采摘那一蓬蓬、一簇簇青翠可爱、讨人喜欢的艾叶。“笃、笃、笃”,捣成绿油油的艾草汁,和自家磨的米粉搅拌在一块儿,洁白如雪的米粉便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碧绿的粉团,再倒上一勺烧得滚烫的井水,手指蘸上米粉,趁热打铁,揉捏面团,直到绵软得像是要化了一般,缕缕暖烘烘的雾气拂在人的脸上,也暖在心间。
孩子们通常在桌边翘首仰望,看着巧手的母亲做艾饺。其实它和饺子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显得更精致些,褶折得如新娘婚纱上的蕾丝花边,做好后码放整齐,犹如一件件优美的艺术品,还没下锅就清香扑鼻,一旁的孩子垂涎欲滴,眼睛都看直了。艾饺的馅儿是很讲究的,有的是放各种野菜、香料,有的是放自家做的糖豆沙,这和市上卖的可不同,细腻甜韧,如同上好的麦芽糖,又能拉出像芝士一样的豆沙丝, 美味不言而喻。但这样的豆沙可不是随便做成的,要一点一点捣成不硌舌的豆沙,放上糖,一直腌着,能做一年的面食。艾饺出锅时更是鲜嫩欲滴,油绿如玉,糯韧绵软,令人不忍下口。
艾青饺,清明香!
从三个习作小窍门来谈谈本篇习作的成功之处。
6.布置作业,回家制作艾青饺,下次习作课带来。
二、品艾饺美味(第二课时)
1.布展美味台。把学生带来的艾青饺放置展示。
2. 激情导入:哇———今天我们的教室简直成了美食展厅啊!同学们,这些艾青饺是你们亲手制作的吗?大家想不想亲口品尝这些好看又美味的艾青饺呢?特别想,是吧?不着急,吃之前咱们先看,来,咱们排好队,绕着展示台好好参观一下这些美食吧。
3.看完了,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艾青饺是怎样的。说得好的,老师奖励他先吃艾青饺哦!指名说,随机评价说清艾青饺的颜色、形状,穿插句式指导:有的……有的……还有的……
4.开始品尝,引导学生关注饺子的味道,以及同学的各种吃相。
5.指名说品尝美味后的感受。好吃吗?你吃了什么馅的饺子?怎样的味道?是什么感觉?你注意到同学吃饺子时的表情了吗?
6.指导习作:《美味的艾饺大餐》。出示写作“小窍门四”:状物描写要细腻,色香味形来介绍;多种感官齐调动,先后顺序有讲究;神态动作妙穿插,美食美文两不误。
7.范文片段学习。
今天我们班带来了好多艾青饺!美食展台上简直是一个绿色的大会,有墨绿的,有暗青的;再细看一个个艾饺,有圆饼形的,月牙形的,元宝形的,寿桃形的……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青翠的船儿饺,它的花边像一排整齐的小小的牙齿,饺子肚鼓鼓的,特别饱满。我轻轻地咬下一口,糯米的清香沾在了我的唇齿上,再咬一口,浓浓的芝麻香溢满了我的嘴!真好吃!
我刚伸手去拿第二个,一只胖乎乎的大手把我手下的艾饺抢了去,还没等我开口抗议,这只胖手一下把饺子塞进了它主人的嘴巴。而这位小胖同学甚至连嚼也不嚼,一口吞下了艾饺!
集体评议写作片段,说说哪些描写值得学习。
8.布置作业:发现家人做艾青饺的真情故事。
三、话艾饺情意(第三课时)
1.讲民间故事,激发情感:艾青饺的来历《目连救母》。相传,目连母亲被打入地狱受罪,目连送食物去给母亲吃,但恶鬼把食物一抢而光,母亲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目连心中滴血,设法救母,他偶然发现了清香扑鼻的艾草,采回家用米粉混合制成青团送去给母亲吃,恶鬼看到颜色深青的如粪便样的青团,再也不来哄抢食物,目连母亲得以保全了性命。从此,人们视目连为孝子,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做艾饺扫墓祭祖。
小小的一只艾青饺,不只是一种食物,它还承载着亲人的一份情。
2. 教师深情朗读下水文《又到艾香飘》。
大意:又到艾香飘飘的时节。作为女儿的我不喜欢吃包有馅料的艾饺,独喜欢无馅的艾麦果。清明回家妈妈拿出精心制作的艾饺,我看也不看。妈妈又挎起篮子去田野割艾草,看到妈妈佝偻着身子,不时直起身捶捶背,我惭愧地流下了热泪。
3.让学生说说有关艾青饺的真情故事。如“外婆的爱”“妈妈的味道”……
4.自由习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出示写作“小窍门五”:小事反映亲人情,细节描写见真情。
5.习作讲评。
四、主题活动总结
1.交流本次习作心得和收获。
题材主题 篇9
关键词:隔膜,“隔膜”主题,“五四”时期
前言
“隔膜”作为一种社会病象在“五四”时期被普遍的发现和感受。在小说领域“隔膜”主题一度成为流行的主题。新文学作家穷尽其能表现横亘人们心灵的“隔膜”。
隔膜感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我”与普通的他人之间、“我”与同志、同道之间, 也存在于“我”与爱人。更多的时候, 人会天真的认为父母、爱人会带给自已想象中的那种心灵相通的体恤, 然而最终发现, 事实却恰恰相反, 有些伤害恰恰是以爱得名义给予的。
一、爱人之间
鲁迅先生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逝》表现出的是家庭中“我”与爱人之间的“隔膜”。小说文本通过子君和涓生自主爱情、婚姻的悲剧剖析了青年知识分子在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婚姻自主的路上产生隔膜的人生悲剧和产生这一悲剧的社会内涵。涓生和子君在追求个性解放, 反抗旧势力中, 建立了真挚的爱情, 而涓生尤其欣赏且感动于子君当初的勇敢和无畏。
“默默相视片刻后, 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 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旧习惯……她总是微笑着”[1]
但是同居之后, 涓生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共同的婚姻生活中, 涓生面前出现的是一个陌生然而传统的子君, “我也渐渐地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 她的灵魂, 不过三个星期, 我似乎于她更加了解, 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 即所谓真的隔膜了。”[2]
这真的隔膜便是他们二人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情趣上的不相投以及各自对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认识的不同之间的冲突。当爱情神秘的面纱渐渐褪去, 步入平淡的婚姻生活, 琐碎的家庭日常生活以其巨大的力量在无形中消磨和整合着他们各自的理想。对于子君而言, 摆脱旧式封建家庭的束缚, 缔结经由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 就是她作为一个半新半旧女性的全部理想追求。在子君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新时代女性的骨子里还流淌着旧式贤妻良母的血液。传统文化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界定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已经内化为中国女性的自觉行为。他们结合后, 子君终日以操持家务琐事为己任, 连和涓生谈天的工夫都没有, 忽视了夫妻间的感情交流。涓生喜欢花, 买来后却被子君枯死在墙角。涓生丢了饭碗, 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子君却为之觉得颓唐;涓生为了生计而翻译书稿, 子君却每日川流不息叫吃饭, 而打断其思路, 使涓生不能安心于工作。涓生时时思索着新的生路, 子君却为油鸡阿随伤心。涓生注重夫妻感情的交流和精神的一致, 认为情侣也必须是战士, 在和旧势力的斗争中一同前行, 给爱情注入新的动力和内涵;而子君却对此并无理解, 在家庭琐碎的生活中消解了一切追求和志向。这种思想、文化、情趣上的分歧造成了他们精神上的隔膜。从表面上看导致《伤逝》中的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涓生的失业, 此外还有社会环境的现实压力以及世事人情的倾轧,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这幕爱情悲剧。但是究其根本原因爱情的得失成败并非取决于此, 而是在于双方是否有心声的交鸣和心灵的应答。由爱走到不爱, 绝不是从朝到夕的行程。我们从行文中可以看出领略个中滋味的双方也曾为消散隔膜与孤独付出过自己的努力。涓生虽日渐冷漠, 对子君的日夜操持, 还是感念于心的。于是忠告她:“我不吃, 倒也罢了;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3]只是, 在这些话语中对子君的理解与懂得又有多少呢?所以, 子君听后, 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然而还是这样地操劳。”[4]对于涓生的冷漠, 子君早已感会, 便于犹疑中逼对方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可是, 将温存示给子君, 这虚伪的草稿, 便写在涓生的心上。就这样, 从一开始涓生侃侃而谈到后来的无语, 二人走完了由爱到不爱的过程。男女两性间的身心体验的不同, 使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同感同受。子君始终是以一个温柔听众的角色来接受涓生的爱的。她总是微笑点头, 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房间里充斥的全是涓生的语声。就本质而言, 他们之间的爱匮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在爱情的行旅中他们都是孤独的行路者, 以至于后来相爱的双方停止了心魂相会, 在彼此猜疑和隔膜中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我中心主义。陷于自我中心主义中的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囿于一己的狭小空间, 自足于自我心潮的起伏落降, 不自觉地总是以一己心中理想性别的范式去规约对方, 以至于对方为何失范却从未想过, 更不曾想过向对方敞开心扉。生活在一起之后, 涓生在一己沉想中对子君颇多苛责, 却从未向她道出, 问个明白, 只是一个人暗中怨怪与不满。他反感子君与那小官太太的暗斗, 是因为她那不快活的颜色, 也使他一样地不快活, 却未曾试着设身处地地替子君着想。在涓生伏案构思时, 又厌于子君的催促吃饭, 认为她没有先前那么幽静, 善于体贴了。子君的诸多无奈他没有想过, 只是耽于自我天地中, 最后, 居然认为自己忍受着生活压迫的苦痛, 大半倒是为了她, 直至提出分手免得一同灭亡。涓生和子君虽然一同受着社会的迫害彼此却无法真正的沟通和理解。精神上的隔膜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消逝和彼此最终的人生悲剧——子君黯然神伤的离去, 不堪封建礼教的折磨和自身婚恋理想幻灭的打击, 付出了昂贵的生命代价;涓生则带着巨大的心灵创伤走向不可知的未来。
“我心的苦, 知者无人——然亦未始非不幸中之幸, 免得他们更和我格格不入了。我于无意中得交着你, 又无异于短时间中交情深可这步田地!这是我最满意的事, 唉!露沙!这是我们一线的生机!有无上的价值!”[5]在露沙回复梓青的信中, 我们看到了露沙在面对与梓青的爱情时的犹疑和不确定。“……谁知你竟误会我的意思, 说出那些痛心的话!……我也知道世界最宝贵, 就是能彼此谅解, 我在世上混了二十年, 不遇见你, 固然是遗憾千古, 既遇见你, 也未尝不是夙孽……”[6]庐隐的《海滨故人》诉说的是相恋男女之间的隔膜。在这里, 相爱的人也无法逃脱隔膜的宿命。爱只是企图心灵沟通的动力, 却很难达到彼此完全理解的终极。在某种意义上讲爱的名义下是刻骨的伤害。
在叶圣陶的短篇小说《云翳》中也表达出类似的感受。即便是夫妻之间也因存有戒心, 不能作心与心的交流。凌叔华的《中秋晚》中, 矛盾冲突使夫妻之爱渐行渐远, 以至于“夫妻之间, 虽不再龌龊, 总觉得彼此心中新立了一块冰冷的石碑, 上边刻着你们不过是同吃饭的人而已一些字。”[7]
二、亲人之间
封建礼教造成人性的全面异化, 导致人成为“礼教中人”。当家庭成员与封建礼教发生冲突的时候, 封建家长选择的是维护封建礼教, 而不是回护亲情。封建家长依附礼教规范, 往往成为封建礼教杀人的帮凶。封建家庭淡漠了亲情关系, 礼法关系成为了处理家庭矛盾的准则;于是, 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悲剧。
冰心的小说文本《斯人独憔悴》中, 颖石和颖铭兄弟俩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 积极投入反帝爱国运动, 却遭到顽固封建势力代表人物父亲的严酷禁锢, 最终是封建淫威占了上风, 青年们的爱国心的屈服。文本把社会发展进程中新与旧, 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作父子冲突为大背景来揭示亲情的疏远和隔离。在封建家长专制的旧式家庭中, 只有压制和禁锢, 没有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骨肉至亲都无法达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许钦文的《疯妇》创作于1923年10月, 发表在《晨报副刊》上。在小说文本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冲突。旧式的婆婆对儿媳妇是不满意的。“第一, 她婆婆是会经布的, 而她连卷花条, 绩棉纱也不会, 教她经布简直无法入手;第二, 自从她进门后双喜对于母亲常常又不顺从的神气, 有时老太太所说他媳妇的不好, 他总是不开口, 似乎不承认他老婆的错处。”[8]双喜的妻子感到了压力, 恰在这时丈夫又要离家远行。一个年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的依托又要面对婆婆的不满, 这无疑给她施加了强大的舆论和精神压力。抗辩是没有理由的, 诉说又没有对象。可怜的女人终于被压垮了, 先是成了疯妇, 不久就在孤苦无靠中死去。这个多年寡居的老太婆先是不满意儿媳不会织布, 接着怀疑双喜常常有不够恭顺的神气, 不肯附和自己, 对妻子进行指责, 认定这是多房媳妇少个儿子。所以, 她觉得儿媳在其丈夫归家的日子里的一身新装扮, 尤其粉红洋袜那样刺眼, 怎么瞧着都不舒服。早饭的丢失终于使婆婆忍无可忍, 婆婆用四处败坏儿媳的声誉的方法发泄自己的不满。双喜的妻子惭愧、委屈、抑郁、愤懑, 自觉没有脸面再见众人, 也无法洗刷自己, 终于由疯而死。婆婆和儿媳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表面上看双喜媳妇的死因是婆婆的不满和诋毁, 究其根本而言, 老太太的狭隘、自私、专制于怨毒显然是封建思想、传统习惯、腐朽礼教熏染渗透的结果。封建礼教的压抑和窒息时双喜的媳妇死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社会组织是家国同构, 官方文化往往渗透到家庭之中, 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文化监控体系。当中国传统的宗法伦理道德被神圣化, 绝对化以后, 血肉亲情关系被异化为一整套有着具体细则的必须遵守的规范。“父为子纲”、“三从四德”的伦理规范已经成为束缚中国人的精神枷锁。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人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个人是被忽视以至于泯灭的。个体对于整体及作为其代表的统治者只有敬畏和服从, 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以家族和整体的发展为转移的。个体的人格以对礼的认同为前提, 这在事实上就造成了群体对个体的吞没。这就造成封建宗法思想、伦理思想禁锢了人们头脑的和扭曲着人们的心灵。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情感的异化作用和情感的不确定的感性特质, 使得人与人之间永远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理解和沟通。
“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 旧的秩序被严重破坏, 新的道德规范还未全面建立, 而且正在形成的新道德又是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精英知识分子们开始用现代文化意义上的“人”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和启蒙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国民。先觉醒的“五四”启蒙知识分子自觉担负起国家的危亡, 历史兴衰的重任;开始利用手中的笔启蒙民众, 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他们对个体的关注, 对民主的启盼。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探讨个体和个体关系的文学作品。“五四”时期家庭题材的小说作品中的“隔膜”主题对于反对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封建主义的专制思想、等级观念和伦理原则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立人”的“民主”精神的高企, 使得重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国民灵魂具有了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可能性。
注释
1[1]《鲁迅全集·第一卷·坟热风呐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11页。
2[2]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坟热风呐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14、115页。[3]
3[4]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坟热风呐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16页。
4[5]庐隐女士著《海滨故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版, 1998年4月第一次印刷, 第130页。
5[6]庐隐女士著《海滨故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版, 1998年4月第一次印刷, 第138页。
6[7]凌叔华著《凌叔华文萃》, 香港: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二月版, 195页。
题材主题 篇10
爱情是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永恒主题, 但影视作品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讴歌爱情,而是通过一定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情感冲突来加以揭示。一般来说,通过婚恋双方情感与欲望的冲突、婚恋双方的社会背景与个性冲突、婚恋双方的价值取向冲突几种模式来完成对爱情的阐释[1]。提到爱情题材的小说的影视改编, 人们脑海中会出现一系列的作品,《长恨歌》《半生缘》《倾城之恋》等久经流传的经典爱情故事。这些作品或成功重现了原著精神,或偏离了原著,或直接脱离了原著的精神,但无论怎样,影视界对爱情小说的改编热潮只增不退。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影视界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爱情题材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亦然。新世纪以来,爱情小说的影视改编也是随处可见,这一时期的爱情小说的影视改编在前边的基础上在内容、 表现手法、意义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新世纪的小说改编的爱情题材影视作品呈现出了新的趋势和特点。
1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的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在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来看,小说改编影视剧向多个方向发展,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对于爱情的演绎也不尽相同,有含蓄纯情的、有热烈奔放的,当然也会有很多很现实的问题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对已经改编的经典作品的再改编,对于经典小说的影视改编向来是不断的,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不能缺少的,新世纪以来,有很多导演仍然选择对经典小说进行改编, 而且已经改编过的作品的再改编作品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二次改编的是电视剧,把作品从小说搬到银幕又从银幕搬到荧屏,如《半生缘》《倾城之恋》《玉观音》等。这些经典的再现注入了很多现代的新鲜的元素,根据时代的要求在改编过程中有很多修改,这也是为了适应市场和受众的需求,也是进行陌生化的处理,让观众感觉到新鲜,如果是对原来的作品照搬,这样的二次改编不仅不会给人新鲜感,也没有改编的必要, 每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闪光点。经过再编的作品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就要有相对应的改变,让观众在每一次观看后都会得到新的东西,而不是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而言。对于经典作品的二次改编在经过前一次的改编后会面临更大的问题,现在的很多作品在经过二次改编后,制作人为了迎合当下原著中的精神、精髓几乎消失殆尽, 只是借用了原著的大外壳和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和原著几乎是偏离太远了。例如,张爱玲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现在也有很多的作品被改变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张爱玲本身就是很热爱电影的,也是一个影评人,她的小说带有很多电影化的笔法,她的作品的改编是有很大难度的,而《半生缘》是张爱玲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就被许鞍华改编成电影,改编完成后, 就已经与小说有了不同,电影文本还省去了部分在原著中较为隐晦的冲突,例如小说中世钧冷漠、尖刻与舞女曼璐的不和谐; 曼璐前期对曼祯过分的爱,也让观众对其后的巨大变化反差感到惊奇。另外,小说中对于色彩的丰富描写,也是电影始终以冬天为时间环境,以黑灰为基调的悲凉氛围大不相同的,但是这部电影基本还是符合原著的,是成功的,获得了大量的好评[2]。 2003年,这部经典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但是看到这部电视剧却完全没有了张爱玲原著的精神气,没有了张爱玲冷峻悲凉的气质,整部电视剧看下来就是一部琼瑶式的爱情苦情戏,主题、情节与原著都偏离甚远。另外,演员的气质和原著相差甚远也是该剧的一大败笔。这部剧就是为了迎合市场适应当下泛滥的爱情剧的模式,如此经典作品被改的面目全非。所以, 二次改编需要新元素但不是全盘改掉。
2向网络小说取材
现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小说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经典,网络的便利为影视界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的作品也开始被搬上荧屏。比较典型的应该是作家六六。六六的作品体现着都是中小人物的现实,爱情、婚姻、生活。在过去特别是现在,爱情都不太可能会被单独拿出来演绎的,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爱情的过程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六六的作品是以“现实”著称,她作品中的爱情同样现实,甚至现实的让人感觉绝望、疼痛。现时代人们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爱情可能真不再是那么纯粹的爱情,也经历着现实的考验。新世纪小说改编的爱情影视剧也表现的越来越现实,与其说表现的爱情,倒不如说是表现的是艰难生活中无奈,即使神圣的爱情也会变得如此现实[3]。如在热播剧《蜗居》中的爱情似乎被淡化了,其实是无奈, 海藻和小贝没有爱情吗?海萍和苏淳没有爱情吗?我相信他们都是因为爱而在一起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现在看来和原小说基本没有什么出入,作者在写小说时应是考虑影视的需要,影视向网络取材的作品越来越多,毕竟网络是个如此大的平台,网络小说中爱情小说也很广泛,不仅有现实的,如六六的作品,也有轻松的、时尚的,如刚刚播的《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也是影视向网络取材的一部,这就是轻松、青春的。 爱情影视剧与网络小说的结合应该也是一种趋势。
3注入外来理念、元素,与原作相结合
在当下发展迅速的影视界,与世界的联系越也越来越紧密,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会受到外来理念的影响。导演在改编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注入外来的新理念、 新元素。现在,韩剧的影响很大,韩剧中的爱情元素可能就会影响到改编,韩剧的唯美、时尚等可能会在改编的过程中运用到中国的作品中。在与原著的精神相吻合的情况下,加入新鲜的元素也有助于作品的成功,但是,不能在改编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这些,否则就不伦不类了。
以上总结了对新时期爱情题材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趋势和特点,但无论怎么改编,都要遵循文学和影视改编的原则。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忠于原著。 原著是基础,它所表现的主题和蕴含的内涵是影视改编的方向,所以,必须尊重原著。其次,忠于原著与创新性合理结合是我们改编的原则,为了适应影视和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些创造性的改编。在改编时,要符合中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中国人的爱情是含蓄的、 朦胧的,小说中即使有敢爱敢恨的主人公也不会太直接,所以改编后也要保持中国的韵味。最后,要适当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情节。要根据小说和影视叙事方法的不同来调整故事情节,影视作品讲究故事的连续性,时空不能太跳跃。 但是,小说的时空是可以分割的,时空组合相对来说要自由。
参考文献
[1]张舒.国产爱情电影婚恋观的流变与思考[J].电影文学,2010(10).
[2]孙昕.论张爱玲作品的影视改编[D].济南:山东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