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的题材

2024-10-14

舞蹈作品的题材(精选12篇)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1

妈祖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与传播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宗教、政治、经济形态等, 这种传承往往过于单一, 仅仅停留在妈祖的原始意义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选用妈祖文化作为题材。21 世纪以来, 尤其是在舞台艺术领域, 妈祖题材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舞剧与歌剧。本文通过分析与比较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妈祖》和《醮》来探寻妈祖文化在两岸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一、大陆妈祖题材舞蹈作品

在现当代舞蹈史上, 最早关于妈祖舞蹈的作品是从莆田湄洲妈祖祖庙的《妈祖祭奠·乐舞》开始的, 它是古代祭奠活动在现代中的一种恢复。在大陆以妈祖题材创作的舞蹈作品中, 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妈祖》和由天津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乐舞《妈祖》, 它们都是由湄洲妈祖祖庙妈祖祭奠所衍生的舞台化作品。另外, 2007 年4 月由吉林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妈祖·磨难》也可当成一个小型舞剧看待。

二、台湾的妈祖题材舞蹈作品

在台湾地区, 由无垢现代舞团创作演出的现代舞剧《醮》和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创作演出的舞剧《妈祖林默娘》这两部舞剧都在台湾地区进行了演出。1995 年台湾无垢舞蹈剧场以一场史诗般的舞作《醮》, 掀起台湾表演艺术界的一场革命, 开创了台湾仪式剧场的先河, 并成为50 年来首次受邀至法国亚维侬艺术节演出的台湾舞团作品, 深深触动了难以被取悦的法国观众。

三、针对舞剧《妈祖》和《醮》进行对比

本文选择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舞剧《妈祖》和台湾无垢现代舞团创作演出的《醮》来进行比较研究, 探究这两种风格的舞蹈创作是如何诠释妈祖题材的, 与两部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以及呈现出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并对今后有关妈祖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和深度的思考。

首先, 在题材的选择上, 两部舞剧是相同的, 但是经过不同的编导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对于妈祖这一题材, 大陆与台湾同处同一时代背景下, 但是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体制不一样, 艺术创作的环境也不一样, 这样就导致作品最终的呈现是不同的。两岸选择同一题材进行创作在情理之中, 因为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并且同根同源;其次, 舞剧《妈祖》是以妈祖传说为背景, 也就是妈祖的其人其事, 通过了后人的美化与代代相传, 属于间接题材。编导选择了文艺作品中的妈祖形象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 舞剧《醮》则是选择妈祖祭祀的核心法事“醮筵”, 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与缅怀。同样, 这部舞剧也属于间接题材。

妈祖, 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 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考察妈祖的生平得知, 这一信仰来自民间传说。首先是传说, 然后是传说的历史化和神化, 最后形成普遍的妈祖信仰。人们总希望通过妈祖祭祀, 将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尽孝的观念发扬光大, 把妈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 并传给下一代。舞剧《妈祖》大多数倾向于儒家, 在艺术精神传达方面主要遵循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物直接表现妈祖;二是在祭祀方面传统且规整;三是在美学追求上体现现实主义原则。然而, 舞剧《醮》主要倾向于道家, 在艺术表现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利用法事间接表现妈祖形象;二是受西方现代舞影响较深;三是舞剧体现浪漫主义原则。舞剧《妈祖》主要体现了一种民族意识;而舞剧《醮》则属于情绪舞剧, 希望在异乡找到一个归宿和心灵上的慰藉。最后, 一中一西, 一儒一道两部舞剧呈现给观众不同的艺术体验, 堪称艺术上的完美之旅。

摘要:本文以两部较有影响力和具有独特艺术张力的舞剧作品《妈祖》和《醮》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探究妈祖题材舞剧创作上的规律, 并结合妈祖文化进行分析比较。主要从妈祖文化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是舞剧在题材方面探究;二是大陆和台湾两岸舞蹈的比较。

关键词:妈祖舞蹈,作品题材,舞剧《妈祖》和《醮》

参考文献

[1]江口隆哉.舞蹈创作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100-167.

[2]王玫.舞蹈编导教学手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3]隆荫培, 徐尔充, 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4][法]卡琳娜·伐纳编著, 郑慧慧译.舞蹈创编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5]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2

教学设计

陈思宇

安徽省巢湖学院艺术学院15级美术学2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学教学内容,从新课程教学标准对美术领域的划分上来看该课是一节设计·应用为主的设计课。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主要是让学生在欣赏体育题材的作品的同时了解到体育题材美术作品的类别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本课的研究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设计中激发想象。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体育精神。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接受力来说,九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较为成熟,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美术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于美术技巧也有一定的掌握。因此,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作品带来的体育精神,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a、体会美术作品发挥的作用。

b、了解体育标志设计的基础知识。

c、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基本方法。

技能:小组为单位,用协作的方式设计出校运动会的标志。过程与方法:

课程导入(亚运视频)——新课讲授(艺术作品欣赏,标志设计方法回顾)——课堂操作——交流总结

教法:采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本课以视频短片的形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赏析使学生了解作品的美,回顾与分析体育运动会标志的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以小组形式使学生设计一幅作品。

学法:欣赏评价作品,了解作品内涵,回顾标志设计方法,畅谈创作构想,实践创作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育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陶冶学生情操,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体验动手操作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了解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体育精神,回顾设计标志方法,使学生将两者生动的融合。

难点:如何设计出一个体育运动会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入课题

1、播放亚运会比赛精彩瞬间 播放课件,观看视频,亚运会精彩瞬间回顾,激情引入。健美的体魄,强劲的角逐,难忘的时刻。

2、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以上的视频中我们还看到了运动场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既有成功者的美,也有失败者的美。强者是运动场上的亮点,他们以力量,速度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来实践更高更快,更强。在她们的身上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团结互助、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体育精神。

板书课题:《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体育运动场上各种各样的美,初步体会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体育题材被么书作品的种类,引发学生对于这一题材美术作品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欣赏不同种类的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以及体育标志设计

(一)欣赏不同种类的体育题材美术作品

1、雕塑(1)《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是雕塑中的圆雕作品,它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使观众获得“运动感”

(2)《奥运会乒乓个球运动员》 《奥运会乒乓个球运动员》是雕塑中的浮雕作品,他与圆雕的区别是圆雕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赏,是一种三维立体雕塑,而浮雕是雕刻者在一个平面板状物体上将自己想要塑造的造型雕刻出来,在平板材料上凸显出来。作者将作品定格在运动员发球时专注盯着球的时刻,体现了专注地精神。

板书:雕塑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体育题材的雕塑作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原钓鱼浮雕的区别,同时感受到美术作品中含有的运动美

2、绘画(1)《古奥运会赛跑》(瓶画)

绘画运用到体育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是以平面的方式再现场景,用线条、色彩表现出作者所想表达的内涵,同时体现秩序美

(2)《马球图》

是唐代流行的体育项目是打马球。类似曲棍球,不同于是骑在马上的。作者定格在健硕的骏马正飞奔着追逐马球,马上的健儿全神贯注,挥杆疾驰、帽带随风舞动的精彩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运动美。

板书:绘画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体育题材的绘画作品,作者在用平面再现场景时,用线条、色彩表现出表达的想法。

3、建筑

体育运动馆,这个我们第六节课再详细讲解,大家可以在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大家上台交流。板书:建筑

4、设计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

上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又像现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下半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构成的,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分析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使同学们了解到会徽所包含不同含义,吸引同学们对下面体育标志设计的探索

此环节为本科重点引领学生欣赏、分析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了解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并体会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进一步感受作品带来的各种美。

(二)体育标志设计 出示几幅体育标志设计

1、思考“为什么设计体育标志”(标志目的:使用和传播)

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2、明确“体育标志设计什么”(标志含有:标志与标识)

标志由标志和标识(图片与文字)构成,依据图片讲解实体图片怎样通过解构与整合变成标志。标识涵盖了关键信息。

板书:图片——解构 ——整合 文字

3、探究“怎么设计体育标志”(设计步骤)(1)选题。

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2)构思。

怎样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手法来表现。(3)构图。

可多画几幅草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也可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4)定稿。

选择最理想的设计定稿。(5)着色。设色单纯、醍目,或用对比色彩。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防止杂乱影响效果。板书:选题 构思 构图 定稿 着色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本课难点。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标志设计的构成与步骤。体会体育标志设计的含义。

三、课堂实践

(一)任务:为即将到来的校运动会设计一个标志。

(二)要求:

1、小组合作

2、选择一项你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基础

3、突出主题

4、构图不限

(三)建议:标志设计要醒目,传递信息要准确、独特、美观。【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本科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到设计中。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作品展评

作品展示,交流设计思路。

评价标准:

1、功能——传递(传递信息准确)

2、形式——美观(设计美观、包含体育运动)

【设计意图】

此环节给出评价标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题材标志设计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通过设计思路的交流,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五、小结与延伸

(一)小结 本节课收获:

1、清楚了体育题材美术作品的种类。

2、了解了体育题材的标志设计。

3、知道了“为什么设计”“设计什么”“怎么设计”这一体育题材的标志设计的构思与设计过程。

4、在自己动手设计体育题材标志的过程中。同学们认识到了文字与及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作用。

5、在以上过程中理解到体育题材标志设计的内涵。

(二)延伸

评方力钧的儿童题材作品 篇3

2007年9月16日起为时一个月,方力钧在湖南“2007艺术长沙”展览中,展出了他数十件大型版画、油画和雕塑作品,正面评价与负面反响都较大。展览方的评价如展览前言中所言:“此次展出方力钧最新的作品中,主流的情绪不再是对比……其纪念碑大小的作品弥散着跋扈的气息。在利用非描述性叙述创造多一点内容、少一点玩世的人物的过程中,方力钧的绘画语言渐渐苍白无力。……艺术不再迎合他人的美学看法;他正在自我进化。”

批评的声音、质疑的反应也比较集中,比如观众中不少人间“为什么要把儿童与苍蝇放在一起表现?”“真恶心”,“上当了,花了30元钱看见一大堆苍蝇”;有位读者在留言簿上明确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如果因为大部分人看不懂就可以称之为艺术的话,那精神病患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2007年9月23日留言簿中所见)。

将有关评论家的评论与展览时观众的反映作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方力钧近些年的创作倾向,仍然是沿着对社会采取批判态度、把周围生活的人群都当成生活在阴暗、落后、痛苦、挣扎甚至是绝望的境地来进行描绘的,玩世、泼皮到连婴儿也不能幸免的程度……

通过这些综合形式的展览和对照新出版的《方力钓》作品集,以下三个问题不由自主地引发我们思考与质疑:

1方力钧近些年的创作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言他已“告别批判的眼界和事物”,他笔下那些看似没有特定身份的自由自在的人群,其作品背后依然直立尖锐的批判之笔。

2方力钧认为自己的创作“作品的出发点是用那种最朴素、最容易懂的语言去说话”,的,事实上他的表现语言是隐晦的,观者很多时候面对其作品只能猜猜而已。赵汀阳先生也在评论中猜想方力钓的创作是表达一种“梦想,(因为)真正的生活太明确”,他想通过梦想告别批判、得到自由;使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方先生的梦想为何就只有许多的苦难?就没有人们欢欣的一丁点镜头?

3众所周知,儿童是天底下最纯真可爱、最需要呵护的弱势群体,对儿童都不放过者只有法西斯才敢为。方力钧近些年有不少表现儿童与苍蝇混在一起、包括儿童伏在苍蝇身上飞行的作品。人们百恩不得其解:方力钧再怎么批判社会生存环境之恶劣,也不应把无辜儿童作为一种载体或符号,进行“伤害”性的创作实验。如果把这种表现为自己“非实用性的艺术的实用意义”来追求的话,或者按方先生自己所言“用艺术来处理、讨论这些问题,”那就与艺术创作的目的宗旨相差太远。当代艺术家曾宣称以最终体现时代和文化的意义为己任,从这一角度来审视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在北京市通州的宋庄聚集着上千名热衷当代艺术的画家,据悉仅2006年来庄艺术品交易额就有2.5亿人民币,在金钱的诱惑下各地画家蜂拥而至,使出全身解数,使宋庄艺术颇有成为全国美术生产重要基地的迹象。然而,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宋庄艺术发展所隐藏的威胁:因为多数当代艺术家都不想罩在主流文化艺术的旗帜下,不少人崇拜几位走红的当代艺术家,而方力钧的玩世现实主义、泼皮艺术更具标杆意义,在方力钓的影响下各种游离于文艺“二为”方向之外当代艺术理论都纷纷亮相走向前台。方力钧认为“艺术的事,它没办法规定……艺术本身它不是一件事”。他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主要原因是“你根本就不敢像我一样是唯一的”。至于方力钓有哪些惊人之处是唯一的,本文不想质疑。但是,在画家的笔下把硕大的令人生厌的苍蝇与天真无邪的儿童混成一体表现的,方力钧确实堪称“唯一”。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4

文学与舞蹈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也不可否认这两种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学领域以舞蹈为题材的作品众多,作家将从舞蹈中所感受到的心灵悸动转化为文字,将这份感动传递给读者;舞蹈的创作也经常以文学作品为蓝本,将文学人物置于一方舞台之中,通过时、空、力的不断变化,将文字难以表现的碰撞的情感、主观的思想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作品更加震撼人心。文学和舞蹈之间也存在着性质的不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舞蹈是肢体的艺术。语言作为人交流的最普遍方式,具有普及性和间接性的特征;而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运用舞蹈的语言动律塑造出具有冲击力的舞蹈形象,具有表现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舞蹈作品是两门艺术融合创新的产物,以文学为题材的舞蹈自然也拥有与其它以抒情为主的舞蹈作品不同的特性。

一、舞蹈的叙事性

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前期要素,是舞蹈编导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产生共鸣,引发改编的意图和舞蹈表达的冲动,让文学片段不断放大,成为舞蹈冲突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适宜用肢体的舞动来表达,舞蹈作品最终希望与观众引起共鸣,选取文学作品中合适的素材作为舞蹈的主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与文学用文字表达思想不同,舞蹈是时空的艺术,从发展到结束都在一方舞台的空间中展开,观者是通过视觉进行信息接受,感受舞蹈表达出的身体化的思想。舞蹈《日出》改编自我国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日出》。在文本中作家力求突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目,所以有“一切就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的评价。在舞蹈《日出》中编导也是运用了朴素、直白的手法遵循着文本的轨迹,用舞蹈讲述了陈白露繁华缱绻的交际花生活、面对现实的残酷绝望以及在黎明前结束生命后用全新的灵魂迎接日出的曲折一生。舞蹈中身着旗袍的曼妙女子合着洋派的节拍夸张的舞动身体,舞者陶醉的表情仿佛是在诉说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夸张的动作表达着她的玩世不恭的个性;一记耳光打破了迷醉的气氛,也打醒陈白露的美梦。急促的碎步、逃避的肢体、慌乱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了她在现实面前避无可避;在舞蹈的尾声舞者用力的擦拭着摇椅,四处寻觅最终还是回到摇椅上环抱着自己,就像她将被现实伤害腐蚀的过往擦拭干净,用全新的自己面对新生的日出。舞者用肢体讲述了这个几经曲折的故事,观众随着舞者的舞动发出阵阵叹息,这是舞蹈带来的感动,以舞叙事的方式传达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使观者从中有所领悟,这便是身体化思想的力量。

二、形象的典型性

文学与舞蹈都是以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的,舞蹈编导从文学作品中找出立体的舞蹈形象,也希望能够在舞蹈作品中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意境。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用文字语言所描绘的一切都是一种形象的体现。而舞蹈则是由编导与舞者一起琢磨既定形象应有的体态、神态,以肢体语言反映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舞蹈中,编导在选择人物形象时往往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份、个性,找到具有典型性的人物类型,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运用更具代表性、带入性的舞蹈语汇来体现人物类型的特点。在舞蹈《日出》中编导选择了陈白露作为表现的对象,因为陈白露对比其他角色更能代表多数的人群。陈白露是受过良好教育追求自由的年轻女子,后来沦落成为寄居旅馆的交际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当残酷的现实和内心的挣扎一同压在她身上时,她选择让身体死去,让灵魂活着。在舞蹈中编导让舞者身着旗袍,妖娆闪动的肢体表现出一位舞会皇后,而后半段舞者脱下旗袍,穿着白纱裙舞蹈时,又表现出了青春少女的灵动,脱下的旗袍仿佛是陈白露脱下的沉重枷锁,而那一袭白裙是她内心真正向往的自由。在内心不断的挣扎中,舞者跳跃、翻滚,每一次出腿都是表达内心的渴望,白裙纷飞是她不断的求索,这些舞蹈的设计都使陈白露在舞台中活了起来。舞蹈是立体直观的与观众交流的艺术,编导不仅要找到文学形象的个性特征,更要让人物活起来,不仅是用肢体美化表现,更要寻求一些典型动作,帮助丰满鲜活这个人物,使人物和情节都更加深入人心。

三、情感的复杂性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文学作品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达,将情感线埋藏在字里行间,让人们有逻辑的推理,发现情感的渐变,诱使读者从文字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从而受到感情的触动。舞蹈则是用眼见为实的方式,在舞台上用肢体的舞动和激烈的情绪渲染,直接的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观众也会拉近观赏距离,进而与舞蹈形象产生共鸣。所以在情感表达方面舞蹈比文学更具复杂性。舞蹈作品比较其他的艺术门类,它持续表现的时间较短,常常在几分钟之内就要交代事件的起承转合,所以要求作品在既定的时空中完成情感的转换,用舞蹈的方式将现在与过去、内心和现实巧妙地连接,使观众感同身受。在《日出》中也多次表现了人物的情感转折,从沉醉繁华到孤独无助,从逃避挣扎到释然解脱,舞者在作品中描绘了陈白露坎坷的心路历程。为了使观众的情感共鸣更加强烈,编导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舞蹈编排。用前段轻柔愉悦的舞会情节与之后的凄惨悲凉的内心情节进行对比,将陈白露一个被当时社会压迫的悲惨女性,用愉悦的情绪开场,达到以乐景写哀,更显其哀的效果。将多种情感压缩在一个舞蹈作品中,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方法转化为“艺术真实”的复杂情感,会使观众更加贴近角色、感受角色、理解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描绘故事、宣泄情感、升华思想。而以文学为题材的舞蹈作品,吸取文学作品的精髓,经过编导和舞者的二度创作,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文学内容成为更细腻、更直接、更强烈的艺术体验。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述,将舞蹈化的思想通过视觉的形象传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顺文.探讨陈白露之死与日出的蕴意[J].读与写杂志,2010(11).

[2]徐晓辉.论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与哲学、文学、戏曲的“接缘性”[J].学术论坛,2007(11).

[3]张冬琦.如何从文学作品的形象中捕捉舞蹈语汇[J].大众文艺,2010(19).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5

学号20085171018 姓名 袁健

年级:八年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师:袁健

课 题:《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课业类型:本课是以“体验·操作”为主的设计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赏析艺术作品并体验作品带来的体育精神,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过程:奥运动画欣赏——艺术作品赏析——课堂操作——交流总结

方法:以动画短片的形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其中的设计元素,在操作实践环节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育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陶冶学生情操,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体验动手操作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乐观态度。

设计思路:本课以学生自我操作实践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运用动画短片引入本课,引导学生分析短片中的设计元素,激发学生兴趣,接着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在体验中完成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在课堂操作环节中,保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体验设计创作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学习。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解作品的设计内容和形式,发挥想象设计出自己的美术作品。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如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美术作品。教具学具:

教学设备及软件:多媒体教具,教学视频 基本材料与工具:粉笔 参考资料:新浪奥运

学生准备:(1)画纸,画笔 或(2)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1分钟)按常规进行。

1、课题引入 导入新课(6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呢,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1 那么说起体育呢,就不得不提及奥运会,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是哪一年?

生:08年!师:在哪? 生:北京!

师:你知道奥运会的起源吗? 生:回答(教师依情况补充说明)

师:大家说的很好,那在我们学习本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动画,看完后请你告诉我,动画里演的是什么?它们是从何演变过来的呢?(播放奥运福娃短片)

生:欣赏回答。

2、认定目标:(1分钟)

师: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你想不想也设计出像福娃一样的作品呢?那么今天呢,我们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设计出自己的美术作品(PPT——重点难点)

3、理解概念(讨论)教学活动(12分钟)

师:我们先来看这张图片,告诉我这是什么运动?(PPT)生:摔跤

师:对,这是古希腊的瓶画,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了两位摔跤手比赛的场景,画面简约而富有寓意。大家知道古希腊瓶画有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这属于哪种风格?

生:思考回答(教师解释两种风格)

师:恩,我们再来看两幅瓶画,(PPT)你能说出它的特色吗? 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座雕塑,(PPT)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掷铁饼者

师:对,这是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作品,雕塑抓住的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使整座雕塑富有运动感和形式美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你能模仿一下掷铁饼时的样子吗?

生:尝试

师:这两座雕塑呢是由我国艺术家创作的。(PPT)射箭时是什么样子? 生:尝试

师:恩,《千钧一箭》这座雕塑把人的躯干化为一支箭,蓄势待发,富有张力。《走向世界》这是什么运动?你能说出雕塑的特点吗? 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师:我们再来看看体育建筑,(PPT)你知道这些建筑吗? 生:回答

师:现在的体育建筑设计是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在实用性上力求科学合理,外观上则追求特色新颖。你还知道有哪些体育建筑啊?

生:回答

师:你知道历届的奥运会吉祥物有哪些吗?我们来看看吧(PPT)师:现代体育工艺品也是越来越丰富,看看你喜欢哪些?(PPT)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告诉我,我们看过的美术作品都有哪些形式? 生:思考回答(师板书总结)

4、观察写生

师:好了,已经看了这么多,你想好这节课你要设计什么了吗?我给大家安排了两种练习要求,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PPT——作业练习)

作业要求:

(1)发挥想象,为你喜欢的体育运动设计一个美术作品(内容题材不限)。(2)请你为学校的运动会设计一个标志或吉祥物。

师:那么在动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示范。(PPT——示范演示)教学评价和作业交流(5分钟)

5、交流总结

师:大家做的怎么样了?我们把自己作业相互展示一下,说说你的作品,也谈谈你对别人作品的感受吧。

生:交流。

师:恩,大家做的都很有特点。体育不仅是力量的角逐,智慧的较量,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优秀的体育美术作品呢正式这种交流的媒介,大家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设计出更多关于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为体育,为文化的传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吧。(PPT——总结)

附板书设计

课题: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美术作品形式 绘画 雕塑 建筑 工艺品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6

一、民俗概述

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总体来说,大体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对于这几部分再作细分,又分为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和民俗信仰等方面,这几部分有都有各自具体的所指与范畴。①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上、中、下三层文化,他们在某个民族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有区别。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不同民俗对民族文化的表现程度不同,可以说也有隐显深浅的区别。简单讲物质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的表层部分,也是容易受外来影响和引起变动的部分,比如一些生产、生活工具会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则相对而言处在中层部分,它们比起物质民俗可能更牢固和不易变动,但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动,那么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就会受其影响;精神民俗直接与一个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即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相联系,民族的深层文化是经过无数年、无数代的积累和影响而形成的,精神民俗正是以仪式化和日常化延续和巩固这种深层文化而形成的习俗。

二、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

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表现也是有表层民俗、中层民俗和深层民俗三个层面。

1.表层民俗的表现

民俗的表层即物质民俗,它是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是融入某一民族日常生活的一些细琐繁杂的民俗,当然在局外人看来这种民俗是最显现的,因此也是影视工作者最容易把握和高频率使用的民俗。这样的民俗事象可以说充斥在几乎所有有关少数民族的影视作品中。涉及藏族的影视作品中为反映游牧生活和游牧文化的民俗有放牧的牛羊、打酥油茶、背水、骑马、帐篷、藏袍等元素,这些民俗相对于其它民族而言是富有异域色彩的元素,构成了影像中藏民族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似乎只有这些元素的混合搭配使用才能使一部影视作品富有“藏族味”。

物质民俗在影视作品中的大量运用首先是为营造独特的氛围,这些民俗符号构筑了影像的异域色彩,这些民俗事象有意或无意的呈现首先在视觉上给观众一种新鲜感,一种审美刺激。但是,表层民俗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感官享受,民俗的运用首先要考虑是否与故事的讲述、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合理设置以及影视作品的主题相融合,能否与影视元素相结合并融为一体。表层民俗的运用若游离于故事、人物、情节之外,它不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无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无益于烘托主题,那么民俗只是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展览品。物质民俗作为一个民俗的表层,影视作品对它的展示若表现不当,会直接影响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其艺术性和欣赏价值也会遭受影响。因此,影视工作者对物质民俗的运用也要持认真谨慎的态度,要恰到好处的用,合情合理的用,这样才能使民俗与少数民族影视达成共赢的局面,一方面民俗得以传播、推广,另一方面,影视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2.中层民俗的表现

与物质民俗而言,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中层部分,它们比起物质民俗更牢固和不易变动,但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动,那么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就会受其影响,物质民俗是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的依托,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导致了相应的社会民俗,比如游牧民族的小群体或部落为生存的需求而形成部落联盟,定期举行部落会议,选举部落头人,制定一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以达到和平互助的生活模式,而农耕民族则会以血缘关系组织团体,选举族长,制定族规,以寻求平和安稳的生活模式。②而语言民俗则受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各有特色,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识。

在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这种居于中层的民俗也时有表现,但这两种民俗在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中则不象物质民俗那么泛滥,毕竟社会民俗的展现大多要与故事的时代背景相符合,要与情节紧密相关;而语言民俗的表现则关系到影视作品创作者的民族身份,也关系到影视作品所面向的观众,关系到演员的选择等诸多外在因素。例如多民族题材电视剧《茶马古道》就表现了贯穿滇、川、藏直达中印边境帕克里口岸的茶马古道,以及由藏、白、纳西、汉、珞巴、普米、回、彝等各民族的马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商队,以及他们之间的茶马交易这一独特的具有地域色彩的社会民俗,在这部电视剧里“茶马古道”这一社会民俗不仅给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背景和舞台,而且自身也成为一个“角色”,构成一种象征,一种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既博大庄严、又沉寂冷漠,它孕育了灿烂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它蕴藏着民族无穷的伟力。③而在《康定情歌》和《尘埃落定》这两部藏族题材的电视剧中则反映了解放前康区藏族的土司制,前一部电视剧中土司制这一独特的康区社会民俗只是故事的一个社会背景,电视剧更多的是表现了恩怨情仇等人间感情,而在后一部电视剧则把故事集中在土司制上,以一个傻子的视角阐述土司制的没落和走向灭亡的必然性。藏族题材电影《喜玛拉雅》的故事背景也是一个极具地域色彩的社会民俗——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中,每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着牦牛背着自己村庄的盐,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另一个部落交换粮食。

社会民俗并不是可以随意表现的,它通常是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中故事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一种隐形的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它常常是不可见的,不是具象的,但是却直接影响着影视作品的氛围,影响着情节的推动和发展。

语言民俗在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则各有差异,像藏族题材的《喜玛拉雅》、《静静的嘛呢石》剧中全部为藏语对白的影视作品,对语言民俗的表现似乎稀松平常实则精湛巧妙。例如在《喜玛拉雅》中二儿子喇嘛诺布的表白“当遇到两条道路的选择时,选择最难走的道路”;老村长霆雷在对年幼的孙子慈仁说,“凡是生物都会死,死后又重生,又再死”。这些简单的对白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反映着藏族人民坚毅的民族性格和豁达的生命观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对语言民俗的巧妙运用。而汉语对白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同样也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民俗,例如藏族题材电视剧《茶马古道》中群众在茶商店铺门前急购茶叶的场面一片混乱,迫切需要茶叶的百姓向贡布大人央求:“喝不上茶我们就会生病的!” 忧心忡忡的贡布大人向茶商尼玛老爷抱怨:“满街要买茶叶的百姓,把拉萨的天都给翻了”等对白突显了茶在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每个民族由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都会有独特的语言民俗,例如谚语、歇后语、谜语等具有民间色彩的语言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民俗。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为突显民族特色,语言民俗的运用也是不可或缺和需要特别重视的,即使是汉语对白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也可以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白等语言因素。

3.深层民俗的表现

民俗的深层体现的是文化的深层部分,文化的深层要素是指少数民族观念文化,即该民族特有的情感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文化的深层要素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驱动和决定着文化的前两层要素。民俗中的精神民俗是以仪式化和日常化延续和巩固这种深层文化而形成的习俗,它直接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深层民俗通常以仪式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因此容易被镜头捕捉,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利用一些反映精神民俗的仪式以增强作品的可视性,但对形式的摄取不意味着就抓住和把握了仪式背后的深层意义。要把握精神民俗的内核,才能对作品主题的烘托和人物塑造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可可西里》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发音shahtoosh,它的发音来自于波斯语,“shah”意为皇帝,“toosh”则是羊绒,“shahtoosh”意为“羊绒之王”。 莎图什通常来说,是指所有由藏羚羊绒加工的产品,但主要是指一种用藏羚羊绒毛织成的披肩。)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影片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载体,体现了藏民族价值观念中的生命观。藏民族的生命观受到佛教的影响,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要以怜悯和仁慈的心来对待万事万物。这些民间性质的巡山队员正是基于“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珍贵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的生命信仰,当一种生命处于濒临绝境,其它生命也将会遭受灾难和不幸这样一种理性和富有人道精神的生命观而主动担当起保护藏羚羊的角色,甚至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可可西里》震撼人心之处就是在于它把探讨人类自我生存状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一世界性的话题和藏民族的精神民俗有机的统一起来。藏民族的生命轮回观是以一种彻悟的、清醒的姿态对待生与死,这种观念反而使藏民族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更显冷静与平和,电影把传达这一健康和更具普世价值的生命观,以及呼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愿望融入一个具有悲剧意义的故事中。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要有民族特性,就要准确把握民族的文化内核并以影视语言进行展现,把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精神民俗有机融合到影视作品中,才能赋予作品民族特质。相反,一个不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质的影视作品,少了民族的魂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因此,少数民族影视工作者要把对民俗的把握和表现往深层挖掘,而不做表面修饰的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人文精神对待少数民族和他们五彩缤纷的文化。

三、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民俗是其民族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群体规范,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发挥着规范社会、维护民族传统道德的功用,具有相对稳定性。”④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民俗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影视作品的主题内容,拓展了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并激发了观众“看”和“听”的快感,从而使它更接近电影(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的本质要求,增强了藏族题材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传媒力量的扩大与普及,影视剧已成为社会获取信息最直接与最直观的渠道。一部好的藏族题材影视剧,必然成为外界了解藏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主要方式,这有利于藏族民俗文化的传播,更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窗口。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P17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P23

[3]王春丽.电视剧《茶马古道》阐释的文化价值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一期

论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篇7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有“布局”、“经营”、“置陈布势”、“章法”等多种提法, 它是艺术创作中至为关键的环节。本文就是对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的“布局”和“章法”进行解析。

综观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 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画面构成上对“点”、“线”、“面”关系的处理达到了很高水平, 并在其作品中很好地体现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美规律。本文重点关注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所呈现出的平面构成意识, 以期对金农的绘画达到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

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师法宋元又不拘于古人, 独辟蹊径, 所画梅花古拙纯真, 于平淡中富新意, 超凡绝尘, 读之如对旧时朗月, 代表作《梅花图轴》所绘天空如洗、繁花如簇, 恰似万玉满纸, 老干以淡墨润笔画出, 顿挫有如篆法;花朵细枝用笔俊秀, 极其稚拙清绝。他以石鼓文的笔意入画, 拓宽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范畴。其所作梅花, 笔底尽绕“金石之气”, 用笔遒劲浑拙、纵横捭阖;用墨浑厚古朴、酣畅淋漓;用色浓丽饱满、重彩缤纷。他不仅使海派艺术大放光彩, 更把文人画的形式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的形式美

从金农的梅花作品中可以看到其风格特色:古拙天真、清奇冷艳、意境深邃。金农追求稚拙之美, 用笔古朴、造型生拙、平实若呆、歪斜不正, 作品流露出自然天成之趣。正如伍鑫甫先生之评价:“非作者不能画, 而是力图打破完美、工整、细润的造型传统, 从不经意、无所着力中追求美感, 反映一定的情思、意境”1。这种稚拙之美, 令人玩味。金农作画崇尚意趣, 不拘形似, 重在写神, “以意为画”、“意造其妙”2, 金农本着“师其意, 不师其辞”的创作精神, 不拘成法与古人, 重视师法造化, 以诗人的心灵, 捕捉即时的感受。以形写神, 神与意会, 以心境来抒写性灵, 正如《画竹题记》中言“新草一枝, 出之灵府, 清风满林, 惟许白练雀飞来相对也”。3因此, 所写之梅, 富有情趣, 深含内蕴的意境。金农这种独特风格, 被冠上了“八怪”之名, 不妨通过“怪”来剖析其求新立异之特点。金农之“怪”与“扬州八怪”有共同之处:其一, 艺术上主张革新意识。不拘成法, 主张法自我立。金农强调师古人之意, 不师古人之迹。师法造化, 因此在写梅上提出“以梅为师”的主张。其二, 取材上一变传统的文人画、宫廷画题材, 而取常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 从而增添了平民意识。金农在梅花的表现上也颇多独到之处, 如:在金农不少梅作中常表现“落梅萧萧”之满地残梅飘零之境况, 以及以梅为主题结合古墙院落的画法, 在前人中罕见。富有生活体验, 着重烘托意境的手法, 无疑给梅花带来了新意。其三, 在形式上诗、书、画、印结合, 作画参与了书法功夫。比之于前代绘画和同时代正统绘画, 放多于敛, 奇多于正, 写多于工, 刚多于柔, 拙多于巧, 朴多于华。金农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不仅书法成就高, 金农还精于鉴赏与刻砚, 诗、书、画、印的结合, 使金农梅花风格更有了重大的突破。金农求新尚意的绘画精神, 形成了金农梅花的独特风格。

金农的梅花作品大多以墨梅为主, 以线圈花, 淡墨发干, 浓墨点椒、点苔、画花丝。很少傅色, 用笔简约、古拙, 疏朗清新, 清奇幽冷, 格调中透出高古冷艳之趣。金农之梅不求形似, 重在尚意, 这意味着去除了“纤细”之描绘;金农之梅大多为墨梅, 很少傅色, 即使傅色亦不浓艳。

金农梅花用笔的特点, 大体可概括为:淳古生拙, 拙中生趣;瘦而不枯, 细而不弱;肥而不混, 笔实不呆;出笔缓慢, 慢而有势;刚健而又清新等诸多特点。从金农的梅花笔意即能看到其书法的笔意。金农书法上的“古朴”, 造就了其梅花上的“古拙”, 他在书法上的“稚拙”, 能让梅花“生趣”, 这都是援篆隶笔法入画的结果, 使金农的梅花风格高古奇趣。能做到“瘦而不枯, 细而不弱”, 也正是在运笔中融入了书写的笔力。如同他的小楷书体, 刚健中透出清秀, 规矩而又灵动, 出笔轻松自然。金农作画用笔平实, 不故作姿态, 如同他在书法中弃隶书的波碟笔法。落笔实在, 使用笔不浮夸, 运笔不急不躁, 使用笔产生淳厚稳重之感。在他的“写经体楷书”和“漆书”中均有“凝重”之体现, 虽说出笔缓慢, 却不失梅花的气度。金农梅花大都为洒脱有势, 既古朴又有生机, 与他的书风如同一辙。在用墨上也受书法影响甚重, 金农梅作, 大多为淡墨圈花, 或用来发枝干。在梅作中亦常用浓墨点苔, 苔点落落有致, 与淡枝干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 画面浓淡有节律, 使之浓而不板, 淡而不薄, 呈现出清奇与幽冷的气息, 与金农书风中的拙、生、冷不无相契。在用墨上不表现在局部细节的丰富以及形态的刻画, 而是笔与墨相结合, 凝炼成独立的笔墨语言。

因此, 笔墨之变化不仅是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的外在形式表现, 更是其内在精神的表达。

三、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形式美法则进行解析

1. 传统文人画的构图因素

金农作为文人画家也摆脱不了传统文人画家作画的形式。传统文人画家主张构图的随机性, 有所谓“不知然而然”, “不期合而合”的跟着感觉走的状态。如石涛所谓“神遇而顿悟”, 仿佛对构图的“惨淡经营”不屑一顾, 更重在“信手拈来”的即时性, 从金农的梅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布置得天真”这样的情致所至, 不拘构图成法, 而以平实的手法“信手拈来”的创作态度。这也正是文人作画的一贯态度。

2. 平面化构图的因素

金农的梅花构图形式追求平面化, 这种平面化构成与现代构成有着相似之处, 现代构成重点突出点、线、面的平面化构成, 放弃透视, 层次概括、压缩, 画面简约而强烈, 注重空间的节奏、分割, 有意识加强装饰意味或观念意识。虽然中国画本身建立在平面化构成上, 亦以点、构成的点、线、面相对而言更几何化、抽象化, 线、面为构成的三要素。现代更加强调整体协调关系。金农的梅花和王冕梅花相比, 更加意象化、抽象化, 梅花更多的为象征性的符号, “这花并非那花”, 象点化、线化、面化, 注重空间布置的整体感, 和他的书法也有着深层渊源关系。

3. 融书法结体的因素

金农·玉壶春色图以金农最具代表性的“漆书”来说, 结体严密, 具体笔画从属于整体结构, 抓住大格局, 构成大节奏、大和谐, 金农的“漆书”总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 气势磅礴; (2) 讲究整体布势; (3) 黑白对比强烈; (4) 富有团块之感。不仅对单个字结体的把握, 行距、间距之间, 都讲究整体布势。试看金农在梅花构图上的具体运用, 如南京博物馆藏《玉壶春色图》 (图1) , 一截粗干自下而上纵贯画幅正中, 稍作弯状, 使左右空间分割产生了变化, 一小枝横斜而出相破粗干, 这本不为怪, 但是, 正中粗干用淡墨

平涂, 墨色几乎一成不变, 又无笔触纹理的处理, 仅仅依靠枝条的穿插、疏密关系, 利用浓墨作苔点, 这样的方式少之又少。以笔者之见妙与不妙全在这苔点, 强烈而有节奏的苔点分布, 使画面显得单纯又丰富。如此胆大的构图与其“漆书”的磅礴布势实为相似。

又如故宫博物馆藏《梅花册之六》 (图2) , 整幅构图讲究团块, 用极其平面构成的手法梅花与细枝交织在一起, 混沌一片, 画面仅留下一角空白, 产生了强烈的形式感。笔法与构图上的简化, 使画面密而不塞。单纯的手法, 烘托出梅之清艳和静穆之气。不拘泥局部, 不拘泥细节, 纵观大局, 从大处着手, 心出机杆, 心境交融, 化“迹”为自然之境, 自然不会产生呆板、拥塞, 早已化为舟片空灵了。这也体现了金农书风中的整体布势在梅花形式感上的反映, 亦是平面化构成的明显特征。

解析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中的构成意识, 是为了更深更好地学习中国画在构图上的优秀文化传统, 了解金农作品中“笔墨”、“线条”、“气韵”等因素传达出的情感。从金农的个案中去探索中西文化发展中的相似性, 相通性。各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 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艺术创作亦是如此。在坚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走民族特色的创作之路的同时, 对西方优秀思想和绘画艺术的学习, 也是现代画家创作的发展方向。因此, 我们在国画创作中, 既要重视画面的视觉效果, 又要重视画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形式上富有创意, 又要体现出民族绘画的特征, 追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使我们在绘画创作中既有独特的个性和现代感, 又有民族文化的深奥底蕴。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伍蠢甫.《艺术美学文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86年

[2]转引自方薰.《山静居论画》, 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 1957年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8

一、求同存异

首先来谈一下“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 同一个时代, 拥有相同的社会和文化大背景, 因此, 大家对于生活有着基本相同的感悟和认同感, 都能想到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题材。其次, “异”是指特色, 第一是别人没有。例如:每个地方所特有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第二是大家都拥有, 但需要创作者用敏锐的艺术目光从独特的角度来思考和挖掘最为平凡而又感人的题材, 使之成为“异”的另一种表现。

每个节目在创作前都会设定题材创作的方向或是定位, 都会想到要紧跟时代、抓住当前社会热点、与生活密切相连这些要点。因此, 在以往的比赛中就出现了很多题材类同、形式相近的作品。例如:在以往几届“群星奖”音乐类比赛中反映邻里和谐、社区建设的题材的作品就有好几个。创作者都想抓住温情题材来试求紧扣当前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主题, 以此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是选择的角度大都相同, 创造的艺术形象也就都在观众的想象之中, 作品缺了一点新鲜感和期待感, 较为平淡, 创造的音乐形象不够感人, 引不起大家的情感共鸣。这就是那么多相同的因素约束了我们的创作思维, 把创作者引到了一条常规但缺乏创新的道路上。那么, 我们在探寻题材时一定要树立“求同存异”的观念。而且, 要尽量放大“异”, 把“异”最大程度的融进“同”中, 就能使作品“大放异彩”。当然, 也要遵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艺术创作原则, 有利于作品主题集中, 塑造更为清晰的艺术形象。例如:社区题材可以从不同的生活地域文化角度来设计主题。大都市的社区和少数民族或是边远地区的社区在生活的细节上肯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一个邻里关爱、共建家园的老题材, 试想在都市, 在一幢幢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中, 邻里之间最渴望想得到那种情感?在有着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区, 那里的人们又是如何和睦地世代相处?而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 在清贫的生活状态下, 邻里关系又靠什么来维系的?如确定要考虑这类题材方向时, 一定要找到蕴藏在这些不尽相同的生活细节中的闪光点, 巧妙地从新的角度以小见大来反映主题内容, 揭示天地人和国兴旺的道理, 那么, 这肯定会是一个活生生而且富有特色和情趣的作品。如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音乐类组唱作品《哎格仑登呦》, 创作团队对选择的题材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 最终确定歌曲题材为通过当代青年的视角, 来展现《马灯调》故乡—宁波城市的发展变化及现代都市人们和美和谐、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马灯调》代表了宁波特色, 衬词“哎格仑登呦”更是浙东民间音乐中独有且频繁使用的衬词, 地域特色尤为凸显。为了再次加强作品的特色, 直接把“哎格仑登呦”作为歌名, 不与别的作品撞车, 让听众在歌名上就充满期待和新鲜感, 以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又如在同一届比赛中获得“群星奖”的音乐作品女声组合《对鸟》, 该作品也是沿用了乐清民歌《对鸟》的歌名, 但是用了现代的创作手法, 从新的角度对传统民歌进行了创新和演绎, 在清纯富有韵味的山歌风格的旋律中, 通过鸟儿的对话来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主题。全国各地都有山歌, 但通过鸟儿的对话来说出人们的美好愿望的题材确是独有, 又运用了山歌这种音乐体裁来演绎,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让作品显得风格独特、与众不同, 可见作者开阔的创作思维。以上两个作品的选题在保持当代社会题材的大框架下都把当地特有的文化因素融入在作品中, “同”中求“异”, 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在“群星奖”作品中也有不少反映都市题材的作品, 高楼大厦、现代科技、人才集聚都是描写都市的符号。但如何巧妙地去寻找能走入心灵的城市符号, 也是很多创作者苦苦思索的关键问题。获得全国第十六届音乐类“群星奖”的男声表演唱《南腔北调都是歌》所涉及的就是一个都市题材。创作团队经过多次商讨, 最后确定歌曲内容的以一群年轻人为切入点, 如何来体现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带着南腔、哼着北调, 集结相聚在同一城市, 为梦想和未来打拼奋斗, 开拓人生道路, 实现美好愿望, 让他们的形象生动而有冲击力作为首要的重点角度。确立了创作方向, 在创作过程中紧扣主题, 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 直到舞台呈现。当一群帅气的男青年在舞台上踩着热情洋溢的踢踏节奏, 在中国民族音调与爵士、摇滚的多元化音乐元素交融中, 唱响《南腔北调都是歌》的那一刻, 参与作品创作和排练的所有人员都感动了, 这不正是城市建设中的一曲青春之歌, 他们在尽情抒发创业新都市的热烈情怀, 充满着寻梦的蓬勃力量。在节目中, 小伙子们用富有不同地域特色方言演绎了一段RAP说唱, 豪放而富有都市气息, 让大家从作品中感受到共创好风景同享新生活的愉悦。

由此可以看到, 在选择创作题材时要不入俗套且注重突破创新, 坚持“求同存异”理念, 不让作品患上胎里毛病, 从而使后续的创作工作顺利的完成。

二、真情实意

每一部感人的作品那就肯定充满了真情和实意, 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选择具有社会意义和作者最熟悉、感受最深的题材, 才可能把握好作品的创作。群文音乐作品通常反映的都是百姓鲜活的生活, 通俗易懂, 老百姓一看就能叫好。就是因为歌词内容包含了真实和坦诚, 先感动创作者, 随后感动观众。例如:获得第十四届“群星奖”大奖的获奖音乐作品男声独唱《塔里木的胡杨》, 感人的歌词, 优美的旋律, 真情的演唱,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词中写到:妈妈像一棵美丽的胡杨, 扎根在静静的塔里木河旁。虽然已经两鬓如霜, 人们还叫她上海姑娘。晚风吹拂着河边的胡杨, 河水映照着天上的月亮, 妈妈在月光下讲述着家乡, 她说家乡有一条黄浦江。——我已长成了挺拔的胡杨, 就像妈妈当年的模样, 妈妈送我回到了上海, 人们却叫我新疆巴郎——

这首歌曲讲述了上海知青两代人为建设祖国边疆而奉献青春的故事。题材的选择非常新颖, 作者借着塔里木胡杨这一边疆树木, 来比拟建设新疆的上海知青, 角度巧妙。把大都市的热血青年和塔里木胡杨结合在一起, 题材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对比空间, 为情感的抒发做好了铺垫。为什么上海青年和塔里木胡杨放在一起作为艺术形象来塑造, 词作者或许有着亲身的经历, 这就是现实生活给予作者的启发和灵感。朴实无华的歌词中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 词作者陈宗涛用独特的眼光锁定了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情所构成的这一特定的感人题材。当然, 如此感人的好题材, 不但感动了上海老知青, 也感动了曲作者王晓宁, 激发的创作热情让他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谱曲。这首令人动容的歌曲至今一直在被传唱。又如:获得第十四届“群星奖”的老年音乐作品组唱《老墙门》, 通过12位老人对老墙门生活的风趣描述和表演, 一副小巷、庭院、粉墙、竹椅、一张张洒满阳光的笑脸��一幕江南风情的水墨画即刻展现在大家面前。舞台上一群老汉坐着竹椅、拿着蒲扇笑容可掬的聚在一起, 你一言我一语用歌声交流着各家的喜怒哀乐。老墙门内亲如一家, 有喜大家乐, 有难众人帮, 把城市百年老墙门的新风尚生动地予以呈现。这个作品的创作选材独辟蹊径, 结合老城改造和拆迁, 很多老墙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 一起生活了多年的老邻居、老朋友搬东迁西, 分别生活在城市的不同地方。每当他们想念起以往老墙门内让人留恋的老井、大蒲扇、明堂里的海聊、邻里间的点点情深, 不免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萌生出丝丝怀旧的情愫。创作团队在不断的研讨和探索中找到了这种特殊情感的切入点, 很普通的一个社区题材, 但从老墙门的特殊情感突破, 以此为依托丰富生活细节, 融怀旧、幽默、风趣于一体, 让作品成功的登上“群星奖”决赛的舞台。每一次《老墙门》的演出, 都能唤起观众对温暖、亲切的老墙门生活的眷恋和回忆。再如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的男声独唱《小巷总理》, 歌曲中讴歌的是一位披星戴月、不辞辛劳地站在为民服务第一线的基层社区书记, 看似平淡的社区工作其实蕴含着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付出, 他们兢兢业业为百姓服务, 他们非常平凡却决不普通, 是名符其实的“小巷总理”。歌曲由一位时尚的青年通俗男歌手演绎, 旋律犹如拉家常式的娓娓道来, 不燥不急, 舞台上结合情景式的背景衬托, 再现了社区干部朴实真切的艺术形象, 让你从内心感受到丝丝温暖, “爱”的主题在彼此心灵间的迅速共鸣。同时, 又恰到好处不生硬的宣传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精神, 用真情去感化观众和实现艺术的宣传教化功能。富有真情的题材内容才使作品富有更强的感召力。反之, 题材空洞、情感牵强的作品因为无法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就不能走进平凡百姓的心中而难以成活。真情难违, 实意当先是我们选择创作题材的又一个考虑的重点, 也是当今艺术作品创作的主导思想。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9

一、历史成因简析

女性地位的体现笔者从古代的婚姻制度与儒家思想约束下的贞节观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首先从婚姻制度的变化来说, 自从以夏朝为开端的奴隶社会形成后, 婚姻制度自此由父权制向一夫一妻制隐藏下的多妻制转变, 而周代以前乃至延续到周代的掠夺婚、买卖婚、交换婚占主要位置, 这些婚姻制的出现都给女性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在周朝后期, 这些制度对于女子的约束就更加的严格, 如周礼中严格的三从四德的要求等。进入到封建社会时期, 这一伤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而减弱, 以战国为始至唐为鼎盛,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以聘娶婚为主流,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强迫婚姻, 家长、父亲、丈夫三权一体的压制让男尊女卑的地位显现无疑, 而到宋元明清时期将妻作为买卖的典妻制及童养媳等婚姻陋俗制度更严重的加深了对女性的伤害程度, 女性在历史社会发展以来一直被无数的礼教约束着, 社会地位严重的不平等, 这些也成为了古代女性给今人留下无数悲剧实事的历史依据。其次, 从贞节观的角度来看, 贞节观对历史社会中的女性影响深远, 它是父权制下形成的无形枷锁, 春秋战国时期, 受原始群婚习俗的影响, 贞节观念还相对薄弱, 但到后期的封建社会贞节观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 对妇女有着严苛的要求, 其中理论书籍《礼记》中谈到的“妇女一经嫁人, 终身不得改嫁”、妇女的“贞节”如男子的“气节”等观念, 女性的贞节观从其形成开始就好似勒在脖子上的一条粗绳, 时刻围绕着她们, 而古代社会文人的言论也时刻催化着这一观念的发展, 他们表彰许多从一而终的寡妇, 将以死殉夫提为守节典范, 以至于当时出现了大量经典的悲剧事例。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理学主流观念下, 守贞操似乎成为了一种迷信, 成了天经地义的教条, 无数女子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离开人世。笔者认为对此类女子的极力表扬与对违反此类规矩的女子的严刑拷打和舆论攻击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这两者的结局上似乎都证明了女性所处的卑微地位, 也成为诸多女性悲剧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作品的民族认同感

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大量取材于传统文化思想及历史史实中, 因而许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自然带着历史的烙印, 在创作者对这类题材进行编创时, 首先是要以历史为证去寻找相互依托的人物形象, 编者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前提下, 还应该反映当时社会下女性的一种情感状态, 也正是因为以上所谈到的诸多女性地位的历史问题, 所以在当今编创者还原历史女性真实情感的因素下, 出现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女性题材悲剧作品。如作品《休.诉》, 这一作品创作的是一个典型的残酷婚姻制度影响下的人物形象, 作品中表现的是女子在收到休书之后的痛苦, 凄惨, 无奈, 恐惧, 挣扎。回望历史, 她其实是无处去言说自己的痛苦的, 放在当时的一个情境下她是要被社会舆论所唾弃的, 或许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下, 所有人认为她是违反了礼法, 咎由自取的。但换言之, 从编者角度来看, 编者体现出了当今对女性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 编者反观历史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或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残酷约束观念, 塑造出了这样一个生动地人物形象, 以凄美的方式展现出了她的悲剧人生, 使得这类作品能深深刺痛着我们当代人的心。此外如《庭院深深》、《萋萋长亭》《问君何时归》《点绛唇》等作品, 均呈现的是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盼、思, 表现了女人的痛苦, 凄惨。这些作品的呈现并不是编者所杜撰的, 它是有历史依据和民族认同感的, 在古代儒家思想的约束下, 女子的行为以及思想都被无形的枷锁给牢牢的锁住, 受此影响, 在古代女子的生活圈里, 少有问及国事问及政事的, 能涉及的只有丈夫、只有家, 因此她们的精神、情愫只局限于对家的怀念或是对丈夫的依赖, 一旦丈夫在她们的生活里消失, 精神的支柱也就崩塌, 社会的舆论同时也不断的痛击着她们, 也就因此出现了无数的历史悲剧, 而在这些当今编创的古典舞作品中, 所呈现的对丈夫的盼、对丧夫的惨所呈现的女人之痛的类似悲剧作品就都可有所解释了。

三、客观评价

对于许多人对近年比赛作品出现的诸多悲剧题材的作品批判本人有不同的看法, 笔者认为古典舞的创作是编创者对既定历史文化的一种热爱, 在此热爱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历史事件的一种探寻, 一种遵循历史真实性的情感再现。或许很多的人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认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需要正能量的传递, 而不是这些悲悲怨怨的作品, 对于这一看法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客观的去分析这一现象, 而绝不能单一的对悲剧题材作品的创作进行批判。首先应认同古典舞编导的创作是自由的, 在创作的选题背景上应该是合理的也即符合民族历史认同感的, 但在创作手法上应该是有个性的、创新的而不是一味模仿复制的, 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或许不会出现大量的千篇一律的悲剧题材作品。其次, 正因为对历史的尊重, 我们将其较真实的呈现在当今的社会大众面前, 这并没有编创的对错之分, 作为古典舞的编创者, 有义务有责任编创历史任何一种状态下的舞蹈作品, 不能因为当今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 而忽视掉人们不愿看到的某一历史状态。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编创者对历史进程中女性情感的关怀, 给我们当代以警示作用, 让我们再次看到历史进程中出现的诸多悲剧, 我们应重视人文关怀意识培养, 铭记历史中的悲剧, 让其不再在当代重演。最后, 作为一名古典舞的编创者, 在对历史文化的探寻过程中, 应放宽眼界, 不要一味跟风, 要努力去寻找不同类型的题材, 深入的研究, 以丰富古典舞作品对历史的诠释价值。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的中国古典舞, 它虽有着一定的时代特殊性, 但它绝不可离开历史传统文化的土壤, 它有义务、有责任为我国绚烂博彩的历史尽一份力, 在当今的文明发展进程中, 让其展现出古代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而作为一名古典舞编创者, 在当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我们应该做到放慢脚步, 更多的去感悟自身的历史文化, 在对作品进行创作时有更宽泛的视野, 对历史文化要有更深入的研究, 全力体现我国古典舞的创作价值!

参考文献

[1]顾鉴塘, 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商务印书馆, 1996.

[2]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8.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10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题材,主观情感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意思是“传奇”或“小说”) 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最早使用在十八世纪晚期, 当时的人们对古代的冒险离奇故事普遍发生兴趣, 就把那些同传奇故事、离奇遭遇等想象色彩浓郁的事统称为浪漫主义。作为一个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思潮, 文学上出现了雨果、拜伦, 美术上则以席里柯、德拉克洛瓦为代表。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来势迅猛, 对当时的古典主义、启蒙运动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与保守主义的斗争中, 雨果《爱尔那尼》的演出在激烈的斗争中终于赢得了浪漫主义戏剧的决定性胜利。美术方面, 则是席里柯的巨幅作品《梅杜萨之筏》向保守主义发起了浪漫主义的宣言。

由于席里柯英年早逝, 他的师弟德拉克洛瓦结果了浪漫主义的旗帜, 德拉克洛瓦以《但丁之舟》及《希阿岛的屠杀》这两幅作品闯入巴黎艺术界, 它们分别于1822年和1824年在沙龙展出, 向以安格尔为代表的官方保守势力发起了猛烈进攻, 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他的作品一反古典主义的所谓高雅、理性, 充满了激情、动感, 色彩也绚烂多变, 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 在美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美术上的浪漫主义在题材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喜欢借用文学名著中的题材加以表现。这一特点, 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尤为突出。在他的作品中, 能够找出相当数量的此类题材。这里仅选择几幅作品加以论述。

一、《但丁之舟》

但丁的《神曲》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丁之舟》取材于《神曲》故事, 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地狱。站在船中央的但丁被维吉尔引导乘着卡隆的渡船, 渡过阴河。画中在风浪里颠簸的小船, 象征人们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胁的悲剧。在这幅画中, 他一反古典主义的规则, 运用了对比色调, 以突出主题, 两个站立的、裹著大衣的人物的衣著色彩, 为互补的绿色和红色;阴河里的幽灵扑向小船, 整个画面充满恐怖、阴森的气氛。

作为德拉克洛瓦的成名之作, 《但丁之舟》受到学院派画家的讥讽、嘲弄和攻击, 官方甚至不给展出。可是人们终于发现保守沉闷的法国画坛出现了一位巨大的天才, 曙光显现, 古典主义更显得暗淡无光。

二、《沙达纳帕路斯之死》

《萨达那培拉斯之死》是一幅激昂、无法、充满情绪的画, 其中表现出人类在暴乱时的野蛮、淫荡和病态的残忍, 被古典主义者称为“第二号虐杀”。

这幅画取材于拜仑的长诗, 描绘阿尔及利亚第一王朝最后一个君王沙达纳帕路斯在叛军包围王宫时, 令侍从们杀死他的妻妾犬马, 尔后放火自焚的情景。画家在这幅画中描绘自杀、虐杀的各个细节, 惨状目不忍睹, 到处充满恐怖、绝望和凄惨。全画回旋着强烈的震动, 扣人心弦。画家运用极度强烈的色彩对比, 以红、黄色为基调, 展现出血腥的恐怖。在构图上, 画家有意识在画面上安置各种器物, 塞满一切空间, 以眩目的错综形象、缤纷的色块、动乱不安的韵律和狂放的笔触, 给人以闷塞、动荡和死亡的直觉。这种动感又和静态的国王形成对比, 使整个画面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整个作品狂乱凄惨的氛围和拜伦长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相当吻合。

三、《诱拐丽贝卡》

此画取材于英国作家司各特小说中的情节:骑士古贝尔从古城堡中劫走少女丽贝卡。画面背景是坚固的城堡, 骑士从这里冲杀出入, 焚烧城堡,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强悍骁勇的骑士征服了这座城堡。画面中心是古贝尔扛着挣扎无望的丽贝卡突围的情节, 画面的近景是他的仆人正备好马匹接应抢人的骑士。

画家从人物的活动神情和环境的描绘, 叙述这故事的来龙去脉, 画面充满紧张、勇敢、机智和浪漫气氛, 这种具有情节性的描绘, 体现出绘画的文学性。

四、《美狄亚》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马克思称它是希腊文化的土壤。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是诸多艺术大师表现的宠儿, 《美狄亚》就是其中一个。

美狄亚帮助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 并生下一对儿女, 但最终却遭到抛弃。美狄亚忍无可忍, 怒火满腔, 在烧死情敌之后, 手持利刃, 抱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跑进山洞, 准备亲手杀死他们。画面故意将美狄亚的眼睛安排在阴影中, 但我们却能感觉到美狄亚眼睛里燃烧着的熊熊复仇之火, 与闪闪发光的利刃和无辜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画面笼罩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之中。

五、《俄菲利娅》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堪称经典, 悲剧人物俄菲利娅的不幸遭遇令人扼腕叹息, 特别是她在发疯之后, 在河中溺死的凄美场景, 更是令人深深同情。《俄菲利娅》表现的正是这个画面。身着长裙的俄菲利娅躺在水里, 绝望地拉着树枝, 表现出求生的欲望。作品在绘画技巧上超出了德拉克洛瓦自己以往的风格, 形象描绘简捷, 笔触粗犷, 色彩变化十分丰富, 意味着同古典主义彻底决裂, 并对印象派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尽管手拉树枝的情景似乎与莎翁原作不符, 但却更加真实可信, 也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文学题材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为了突出激

情, 画家往往选择具有强烈冲突的情节进行描绘, 画面恐怖、紧张,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艺术上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桎梏, 同时也震撼着观赏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希腊古典神话》 (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著, 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1995、05

舞蹈作品的题材 篇11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欣赏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架起一座历史通向当代的桥梁,就需要音乐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一、从学生生活环境入手

为什么学生觉得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离的很远呢,因为传统的欣赏教学往往比较关注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是夸大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很难理解,只能填鸭式的记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要不失时机的把革命历史故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用现代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们更准确的理解、明白。

例如欣赏《白毛女》,可以先准备一跟红头绳,问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然后问同学们要买这种红头绳需要多少钱,觉得贵吗;但是这根红头绳在不同的时期却有不同的意义,在特殊的情况下却特别珍贵。然后给大家将白毛女的故事;或是问同学们过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送给自己什么礼物,而有一个姑娘却希望在过年时能拥有一根红头绳,但是这样小小的要求却也很难满足,这是怎么样一件事呢,这样引出要欣赏的歌曲。在这节课要结束的时候要及时总结,把那个时期与现在的生活做对比,知道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幸福生活。

二、从学生心理环境入手

当今年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由于当代学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他们的知识、思想、文化、情操超前发展;心理、生理早熟;具有较强的多思的性格,独立的判断力和自己的个性。由于通俗歌曲的平民化内涵,时尚的个性,加以动感的节奏和丰富的音色,从而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快餐,也自然成了高年级学生音乐生活的首选。虽然,它们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但也不乏一些佳作。因此,作为我们音乐老师要做的是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有选择地把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动漫的歌曲引入音乐课堂。

如:欣赏《我的祖国》时,我抓住了学生喜欢看电影的心理特点向他们介绍了电影《上甘岭战役》中的主要情节,而后通过对伟大的“母亲河”(黄河)的描述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共鸣。欣赏完《我的祖国》后我 选择了《我的中国心》、《大中国》两首歌曲供学生欣赏,在学生的心目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动情的演唱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实践证明,让通俗歌曲中的精品进课堂,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不但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欣赏到了精品,思想得到了升华。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科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系列的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从而促进外部教育要求和内容的内化,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增进身体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促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总之,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音乐欣赏中鼓励学生创造

“创造”是音乐课堂教学民主化的体现之一,也是音乐教学永不过时的主奏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在小学的音乐创造活动中,具体分为即兴创造与非即兴创造两类。而前者相对而言是学生潜能含量的表现,后者则是音乐模仿前提下的再创造。我深刻的体会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求学生去创新,那么教师先要解放思想自己先去创新,只有教师创造性的展开教材、挖掘教材,才能展开教师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带动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尝试。

浅谈张继刚舞蹈创作题材选择 篇12

一、对各种艺术题材的选择

艺术题材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上的类别称谓, 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爱国主义题材等。一般艺术家在创作中, 题材是最先给予思考和孕育的问题, 它大多来自于艺术家对于生活现象与社会现象的感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思考和孕育之后形成较为鲜明和具体的整体内容, 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艺术形式来进行架构, 最终完成艺术品的创作。舞蹈题材, 指舞蹈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 通过舞蹈形象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或思想感情, 它是构成舞蹈作品的一切内在因素的总和, 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节事件、环境等。它是客观生活的审美属性和作者主观审美意识的结合, 是社会生活和作者思想感情融合而一的产物。在张继刚的舞蹈艺术中, 主要有以下几种题材选择。

1、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充分吸收和借鉴

在张继刚的整个创作生涯中, 他始终将民族民间舞蹈看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而且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展示出了他的民族精神, 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俺从黄河来》, 表现的是黄河岸边的黄河儿女, 一路走来的辛劳和艰苦。《黄土黄》取材于山西晋城地区的腰鼓, 表现出了山西人民豪迈的气势, 后来入选了全世界华人26个舞蹈经典之一。张继刚不止局限于山西地区, 随着创作视野的扩大, 很多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舞蹈, 也进入了他的视线。例如《母亲》这部作品, 是为藏族舞蹈家卓玛量身打造的, 讴歌了一位藏族老母亲的伟大精神。作品中流淌着对于家乡、民族、亲人和国家深深的情感。还有他为广西壮族和云南傣族所创编的舞蹈, 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谁都不会想到, 如此地道的民族舞蹈, 竟然是张继刚这位汉族舞蹈家创作的, 也可以看出他对于民族舞蹈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在广泛的涉猎、吸收和融合的基础上, 运用自己的舞蹈思想, 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和创作, 使之呈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 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张继刚是有着巨大功劳的。

2、对于民族民间故事的充分吸收和借鉴

张继刚认为民间故事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力量和自由, 激发起自己的勇气, 鼓舞着自己用双手去追求幸福。《一把酸枣》, 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通过两个主人公的爱情股市, 反映出了整个晋商文化。《好大的风》本是一个东北的民间, 讲述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被拆散, 患有痴呆症的富家子弟, 虽然得到了婚姻, 却得不到爱情, 最后这对恋人以自杀的方式发出控诉。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用舞蹈讲述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民间故事, 这本身就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丰富。作品《俺爷爷》则是取材于山东枣庄地区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独辟蹊径的是, 他没有对激烈的战斗进行直接的描写, 而是透过一个孩子的目光, 从微山湖两岸秀美的风光开始展现, 将这种激昂壮阔孕育在一篇风光秀丽的景色之中, 在诗情画意中对抗日英雄进行了赞颂。

3、军队题材作品

进入部队之后, 张继刚创作了大量军队题材的作品, 创作的作品没有选择新奇的题材, 而是瞄准军事生活中最平凡、最单纯、最基本的元素, 如作品《心泉》、《送军鞋》、《壮士》, 都使人更加直接感悟了军事题材的特殊魅力。他让我感受到军事题材同其他题材一样, 是舞蹈创作的一片沃土, 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而且是其他题材所不可取代的具有特殊魅力的领域。张继刚所创作的军事题材舞蹈, 在题材的细节上, 生动地表现了作品人物细致入微的心理变化和独特的性格色彩, 使他的舞蹈形象真实、生动, 感人至深。而舞蹈作品的语言方式, 则注重于从传统舞蹈形式, 从各种民间舞蹈中, 大量吸收多种多样的风格语汇, 对不同的人物进行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性格展示。作品《心泉》让角色置身于云南热带雨林潜伏的特有氛围中, 这样的战争环境, 在过去的视觉艺术, 特别是舞蹈是很少表现过的。通过傣族妇女的泉水情节, 从新的这一角度来表现中国解放军。这一运用传统民族语言, 打造军事题材的作品, 使军民关系这一久远主题升到恬静、抒情和纯洁性美的高度, 使人满足。

《哭泣的鸽子》以抗日战争为题材, 依然没有表现枪林弹雨的战场, 却在笼罩着狼烟的焦土上衬托出被严酷战争摧残的一群天真烂漫、揭望和平的孩子们的悲惨命运, 在生存与死亡的大对比、大反差中, 强化了孩子们对最终的悲剧命运的愤怒与抗争, 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张继刚在艺术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了军事题材舞蹈创作的题材领域和舞蹈语汇, 在对细节的捕捉、特色的描绘、微观的表现中, 突现人物的鲜明性格。张继刚在军事题材舞蹈的创作, 广泛运用各种形式的舞蹈创作素材, 丰富舞蹈创作手段, 推进了军事题材在舞蹈创作领域中成熟的规范化, 拓展了军事题材舞蹈形象在思想情感内容上的深广程度。

综上所述, 张继刚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创作生活, 这正是舞蹈编导塑造完整舞蹈艺术形象的前提。真实而深切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思想、生活、感慨, 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和艺术个性。他的舞蹈题材选择, 充分体现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舞蹈形象, 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舞蹈编导唯有善于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发现其亮点, 在创作时寻找适合的好题材。这样才能创编出优秀的舞蹈。

参考文献

[1]徐先玲, 舞蹈艺术百科[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虚拟实验理论下一篇:活动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