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舞蹈的创编

2024-07-30

中学舞蹈的创编(精选10篇)

中学舞蹈的创编 篇1

舞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 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少年儿童正处于喜欢运动的时期, 善于运用肢体参与学习, 是舞蹈学习的最佳时期。校园舞蹈的创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要积极、向上, 要阳光、健康, 让学生在舞蹈中发现美, 创造美, 培养学生的气质与能力。为此, 校园舞蹈的创编技法在选材和构思上有区别于成人舞蹈。

一、校园舞蹈的选材

(一) 观察生活。

编导的观察力、想象力是很重要的, 但这一切都源于生活, 舞蹈编创这要善于用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细心琢磨, 而作为老师要学会用孩子的视角观察生活, 观察世界, 避免成人化, 这样才能创作出属于孩子的作品。在与学生郊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并记录让自己心动有感的场面、情境等, 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收集大量的图片、文字、音乐、录像资料等等, 从而为编导奠基。例如《举手发言》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课的情景创编的舞蹈。也可以选择根据文学作品童话、寓言故事以及音乐、绘画等进行选材。

(二) 捕捉形象。

捕捉一个舞蹈形象, 要从相应生活中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去寻找和提取, 使之成为这个舞蹈的动态和动律, 它是让观众看到舞蹈时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人、事、物的载体, 从而让观众认可和接受这个舞蹈。我们通常是从生活中提炼舞蹈形象, 如动物的、自然界的现象、有个性的人物等,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动作、包括手势。又如如儿童舞蹈《āáǎà》中的娃娃步等。从生活中找典型动作:编一个有趣的的形象动作, 只取模仿对象的一个特征, 并且夸张这个特征, 包括情绪, 如少儿舞蹈《大蒲扇的故事》, 夸张煽扇子的动作。还可以从音乐形象中找动作的形象, 如少儿舞蹈《读书郎》。而在民族民间舞蹈创编中可以借用已有的舞蹈动和律动。

(三) 形象模仿。

艺术家们通过对各种动物的与形态的观察和提炼创造形象动作, 丰富舞蹈的语汇与技巧。如:“双飞燕”、“鲤鱼打挺”、“乌龙搅柱”等, 都是对某种动物神形特征的形象刻画。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少儿舞蹈《小蚂蚁》等。动物形象模仿在少儿舞蹈中表现尤为突出, 因为模仿是人类在儿童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方式, 对儿童模仿能力的培养也是少儿舞蹈教育的一个重点。舞蹈的人物形象的模仿:如《老伴》《中国妈妈》。舞蹈的植物形象的模仿:如《荷花舞》、《担鲜藕》。舞蹈的内在情感的模仿:如《采蘑菇的小姑娘》。

二、校园舞蹈的构思

舞蹈的构思来源于编导平时对生活的态度, 对艺术的认识与追求。编创者的灵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而迸发的一种情感或者对生活的某种独特的感受、印象。有了丰富的积累, 伴随着一段音乐, 生活的画面、场景就会出现在脑海里。而校园舞蹈的构思就要呈现孩子们的活泼天性, 明显的律动。用巧妙的方式来表达突显的社会题材, 如:校园生活, 留守儿童, 乡土气息, 科技创新, 环保等主题都是构思的源泉活水。

(一) 构思包含技法 (手法、手段) 要独特, 让人意想不到, 如:“一把枪, 四个人”可以构思成, 一个母亲和四个儿子, 当一个个儿子牺牲了, 母亲接过那把枪继续战斗……, 如此安排才能感化观众。另外, 舞蹈开头要吸引人;高潮要让观众意想不到, 让人感动, 过目不忘;结局要独特, 不要让观众猜到。

(二) 构思最重要是“限制”, 限制是舞蹈的根本手段, 并决定舞蹈的风格。如“希望工程”选材时可以限制从书包、书方面想象, 《遥远的爸爸妈妈》限制的是一部电话。

(三) 考虑是否使用道具, 如果用道具要考虑这个道具能否贯穿始终, 能否有助于展示人物形象, 升华人物情感。

(四) 舞蹈的调度, 能渲染舞蹈的气氛, 升华舞蹈的情感, 是加强舞蹈的流动性的美学和构造, 增强舞蹈灵动的生命力, 也决定了音乐、节奏、动作、情绪的不同。调度包括:跑动的调度, 流动 (碎步) , 边做动作边流动, 聚、突散 (跑动的) 、缓聚、缓散, 以点带面、以面带点等。

调度的方向:由东→西, 高→低, 前→后。调度过程要流畅、巧妙, 避免生硬。调度还包括队形变化, 群舞的队形有横、竖、方块、十字形、三角形、八字形、斜线、半圆、园形等。群舞的观赏性不在于队形, 而在于队形的变化, 怎么变?这就是考验编导的水平和智慧。在队形的变化中有编舞的技法产生, 从一个队形到另外一个队形的变化中产生的“巧妙”, 非常重要。如:群舞《节日》, 队形变化非常巧妙, 并在流动的瞬间变化形成。排练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了, 初排时舞蹈的动作、情景、和情绪可以让学生去想象, 去丰富、去创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演员的二度创作, 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又丰富和完善舞蹈的形象塑造。

三、舞蹈的音乐

一是, 先将舞蹈构思好以后, 再找现成的音乐。但音乐的风格、意境、形象与你的构思相近, 再通过剪辑成为你的舞蹈音乐, 这情况比较适合校园舞蹈。

二是, 将你的构思 (意境、人物形象、内容、段落、思想感情等) 告诉作曲家。由作曲家创作后, 再经双方的修改后, 交给音乐制作人, 合成, 这种适合大的比赛, 一些专业团体, 或者有钱舍得投资的单位。

三是, 现成音乐编舞:在音乐里判断人物形象, 音乐给你的灵感, 在音乐里你听出什么景象或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意境?可以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等等。拿到现成的音乐先做什么?什么都不要去想, 反复听几遍, 听出音乐的结构、节奏、情绪、调性等等。从音乐里判断人物形象, 音乐给编导的灵感是什么, 音乐的意境和主题是什么?用什么形象来表达音乐所描绘的主题。确立人物形象后, 根据音乐确立主题动作。主题动作:必须是最生动, 最能说明问题, 最好变化发展, 必须是贯穿在整个舞蹈中。

需要注意的是舞蹈美作为观赏性的艺术, 舞蹈的动作和音乐, 或者视觉和听觉的吻合, 是塑造舞蹈美的重要手段。但不是音乐快动作也快, 音乐慢动作也慢, 高度吻合但不是同步。

四、校园舞蹈的编创

编导要注重舞蹈所表现的意境、内容和主题思想。要让人们看到舞台上的孩子“玩”得开心, “耍”得带劲。

(一) 主题动作要鲜明。

有趣的形象动作编出之后, 不是闪一下就不存在了, 而是要不断重复, 变化的重复, 并贯穿整个舞蹈中。舞蹈不能拼凑动作, 那样会使舞蹈苍白无力, 索然无味。

主题动作变化有序。任何一个舞蹈动作都存在三个因素:姿态、节奏、动律, 变化主题动作时, 无非是要保留动作当中的其中一个元素, 变化两个元素;或者保留两个, 变化一个。这样既是主题动作的再现, 又是这个动作的发展, 而在变化关系的时候新的动作就产生了, 变化多了, 动作也丰富了。

(二) 舞蹈的语言要明了。

舞蹈的动作在编导眼里就是语言。一个作品如果舞蹈语言不统一, 这种作品将停留在业余状态。创作手法不能张冠李戴, 对于不同的舞蹈语汇、风格、特征、规律等, 了解不彻底就会出现大杂烩, 闹笑话。如:古典舞与芭蕾舞, 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舞等等;如藏族舞蹈的颤、开、顺、绕……

编中国民族民间舞, 要把精力放在脚底下, 脚下编好了, 身上就有了。如东北秧歌脚下特点:快起、轻放、慢移。

五、舞蹈的排练

排练的方法有先把整个舞蹈教完后再细排, 边教边细排, 精雕细琢。群舞要练到非常整齐, 动作要到点到位, 群舞就很好看了。表情要根据剧情和意境进行变化, 少儿的表情也需夸张一些。巧妙运用道具, 要解放肢体, 肢体不因道具而约束。排练过程, 编导要不断想象、修改、编排, 要勇于推翻不足, 重新梳理作品。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 是对社会、环境、世界认知的重要过程。舞蹈的作用在于陶冶情操、抒发美感培养一种对美的意识与追求, 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所以给孩子们一个美丽的世界, 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谈幼儿舞蹈的创编 篇2

【关键词】幼儿舞蹈 特点 创编 生活 

一、幼儿舞蹈的特点

(一)幼儿舞蹈的短小精悍

既然称作幼儿舞蹈,肯定是和幼儿的心理和生理有关。因此,舞蹈内容不能过于复杂,但不能缺少儿童时期的天真活泼的艺术情调。因为在这个成长阶段,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熟,过多的抽象复杂的动作,很难让孩子理解,也就无法达到创编的预期效果。所以说,幼儿舞蹈要用短小精悍的舞蹈情景和内容,直观的表现幼儿的内在思维,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夸张有趣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完成孩子的审美感觉的培养。

(二)幼儿舞蹈的模仿性

幼儿舞蹈的模仿性是从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的角度出发的,模仿是舞蹈学习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幼儿舞蹈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如小鸟的飞行姿势,幼儿模仿着用手臂来表示;小狗叫,幼儿学会“旺旺”叫等,因此说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

(三)幼儿舞蹈的童趣性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会对明星的歌曲进行评点和模仿等。可见幼儿的兴趣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例如幼儿音乐舞蹈《拔萝卜》,一只由幼儿扮演的小花猫,看到一个大萝卜,他想搬走和他的同伴分享,可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动它一下,结果他找来了小黄狗等做他的帮手,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不但让幼儿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让他们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意义。由此而言,幼儿舞蹈必定要有童趣性。

二、幼儿舞蹈的创编

(一)让孩子在分享中感知

舞蹈素材即舞蹈的动作表现形式和表现主题。幼儿舞蹈的表现形式是从孩子的生活片段中截取,再通过形象化手段艺术化手段的运用,表现出舞蹈内在意义。传统的幼儿舞蹈的创编由于受到成人主观意识的影响,使幼儿舞蹈的创编充满着抽象的概念,过多的悬念的设置,富有深度的动作表现形式,成为衡量幼儿舞蹈表演水平的筹码,显然这种情况,无法实现幼儿舞蹈真正的创编的价值。基于此,我们提出幼儿舞蹈创编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实质是让舞蹈者去感染观众。能感染观众的前提是舞蹈的内容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这就要求在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以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为基础,从分发挥幼儿的向应力,让幼儿在作为参与者或者观众的同时,都能积极的融入到舞蹈的角色中。例如在《可爱的企鹅》的舞蹈创编中,教师不妨把视角转换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虚拟出一种场景,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幼儿的思想形象。

(二)舞蹈场景化,让幼儿在生活中理解

古语有言:“要想会游泳,必须先下水。”加强幼儿舞蹈的实践培养,是提高幼儿舞蹈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如果在缺少合适的生活实践的引导,极易导致幼儿对舞蹈的认识产生偏差,对幼儿艺术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在幼儿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老师不能把创编的重点放在幼儿舞蹈的动作的传授上,而是要幼儿舞蹈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很多教师其实很多老师为了增加幼儿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常常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就是舞蹈创编回归生活的表现,只不过这种方式缺少必要的实践,达不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在幼儿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设立一种生活化的环境,可以使幼儿不由自主地调动起参与舞蹈的积极性。例如在《让座》舞蹈创编时,可以把舞蹈的场地设置成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幼儿扮演社会中人,在社会生活的环境中,深化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幼儿舞蹈创编的生活化,就是将幼儿舞蹈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幼儿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舞蹈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联系,在舞蹈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舞蹈,并使幼儿的艺术氛围得到真正的陶冶。

(三)幼儿舞蹈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舞蹈的主导者,有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就有什么样的舞蹈动作。幼儿舞蹈创编时音乐的选择也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选择一些曲调明朗,节奏感强,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让幼儿在听了音乐之后便产生蠢蠢欲动的欲望。例如在编排《花舞》的舞蹈时,不妨选择庞龙的《两只蝴蝶》,这首歌简单、节奏感强, 再加上他们比较喜欢欢快、活波、节奏鲜明的曲子,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他们接受,也与幼儿的年龄相吻合。孩子们因为喜欢音乐,受音乐的感染而加入动作的,是通过听觉神经对动作神经的一种刺激。同时花与蝴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效应,无形中也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

(四)在舞蹈创编中,要让学生互动

谈幼儿舞蹈的创编 篇3

关键词:舞蹈创编,幼儿舞蹈,幼儿特点,选材

一、舞蹈的历史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二、幼儿舞蹈是由儿童表演或表现幼儿生活的舞蹈

幼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舞蹈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也是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舞蹈创编的原则

( 一) 题材的选择

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舞蹈内容上要有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通过舞蹈作为桥梁和中介,把小孩暂时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以优美的旋律和各种舞蹈动作,印入幼儿的心扉。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内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舞蹈。即富有儿童生活情趣、儿童喜欢、熟悉的事和物。例如,《我爱洗澡》等舞蹈,孩子们连唱带跳、感情真切饱满,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会了舞蹈; 单纯的舞蹈动作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内容情节才会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他们才会用动作把他们心理的真正想法表现出来,舞出他们的感情。

( 二) 音乐的选取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旋律流畅,节奏鲜明; 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才能引起幼儿的动感; 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歌词应通俗易懂,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用的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的歌词能启发幼儿对“景”的理解,并且歌词的节奏对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如大家熟悉的幼儿歌曲《拔萝卜》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变化的形象,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引起孩子们不自觉的动作。

( 三) 动作的创编

1. 老师教学的师范,正确的动作和生动的语言等。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生动的形象去启发幼儿。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定要将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儿新动作时,应该让幼儿把教过的动作做到位后再教下一个动作,如果一旦形成怪毛病,纠正起来就困难多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要求是: 第一,是准确。无论讲解还是传递知识,教师的准确性最重要。第二,是生动。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孩子的兴趣。语言要做到: ( 1) 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啰唆,否则孩子的兴趣就会降低。( 2) 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否则孩子易产生抵触情绪。( 3) 身授: 老师要全面示范,待孩子熟悉后可以逐步简化动作示范,最后让幼儿自己完成动作。在教给孩子的时候把动作做到位,把节拍说清楚,这点很重要.

2. 观察积累素材,由易到难,引导幼儿创编。观察是创编动作的基础,孩子在观察中积累了素材,这样在创编动作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经验,当然创编起来也就容易了许多。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幼儿观察的对象。我认为,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上。

3. 让幼儿掌握创编活动的渐进性、顺序性。因此,我们尝试让幼儿掌握这一规律。首先,进行单个动作的创编,并加以变化。其次,引导幼儿一乐句、一乐段的创编。在幼儿掌握单个动作创编之后,在这基础上可选择舞蹈中的某个乐句或者乐段,进行创编。积累了一定的动作语汇之后,可以让幼儿根据乐曲的情节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创编,并通过舍取,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教师应注意,创编开始时,幼儿的动作大多是无意识的拼凑,没有一定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动作组合的规律,从而使幼儿的舞蹈创编技能提高得更快

( 四) 服装

幼儿舞蹈的增彩之处———服装经常在幼儿舞蹈中看到不合体或与舞蹈作品不相衬的舞蹈服装。在舞蹈作品形成后,对舞蹈服装的选择与设计则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在服装的设计上不能影响动作的表演,不能让演员戴太多的装饰物; 特别是双人舞的服装上、腰上和手上不能有装饰物。幼儿舞蹈服装应突出幼儿的特点,切忌大、繁、旧。在服装设计上应注意色彩的选择及搭配,鲜艳明亮的颜色在幼儿舞蹈服装上运用的较多,也较能体现儿童多彩的生活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 五) 精心设计进退场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便可根据设想的情节安排舞蹈出场。如表现热烈欢快的气氛,可选择斜行移动线出场,抒情的舞可以安排平行移动线或以造型逐渐展开。总之,出场动作设计要与主题相关,情绪要与主题协调。确定出场后,要根据歌词内容选择基本动作,如我在设计“打鼓向天歌”的动作时,要表现幼儿天真活泼的情景,可多用跑步或后踢步。动作还要注意对比,注意连接性,民族舞动作必须抓住该民族的特点,对一些难度大的动作,可以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进行简化,使用权幼儿易于掌握。在安排舞蹈场面构成时要考虑对称,画面要有变化,给人以新鲜感。为使幼儿较快地学会动作,一般说来要先熟悉音乐,最后舞蹈结尾时要与开头首尾呼应,紧扣主题,把舞台气氛推向高潮。

浅谈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 篇4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方法

舞蹈是幼儿散发天性和心灵的真实写照,幼儿舞蹈教学必须充分契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发挥舞蹈教育的作用。幼儿舞蹈教师要想创编出一支优秀的幼儿舞蹈就必须要掌握和尊重幼儿舞蹈的娱乐性、游戏性、情节性、知识性、节奏性等特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几点创编幼儿舞蹈的基本方法。

1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

好的幼儿舞蹈应当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舞蹈教师只有在热爱幼儿、深入幼儿生活日常、用心捕捉幼儿情绪变化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舞蹈素材。同时,幼儿舞蹈题材应当新颖别致、富有童趣,这样的舞蹈才具有吸引力和教育作用,幼儿舞蹈的题材要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特点,幼儿舞蹈教师应当主动深入幼儿群体,对幼儿行为特点和心理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有效的题材。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身体情况,进而创编出适合幼儿的舞蹈。[1]以《花裙子飘起来》《我爱洗澡》和《踏浪》等幼儿舞蹈为例,这些舞蹈作品的創作灵感均来自生活。对于舞蹈创作来说,只有贴近生活、融入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创编幼儿舞蹈不仅可以加入动植物等元素,还可以加入人物、气候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可增加舞蹈的感染力。此外,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创编舞蹈时,还必须考虑情感因素,重视营造舞蹈的感染力。

2 有针对性地选择舞蹈背景音乐

舞蹈背景音乐是决定舞蹈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可谓是舞蹈的核心。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一曲好的背景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舞蹈的氛围。因此,幼儿舞蹈教师必须重视选择舞蹈的背景音乐。

首先,音乐情绪必须和舞蹈内容相吻合。感性直观是幼儿的基本特点,他们只能分辨出情绪非常明显的音乐,所以在选择舞蹈音乐时必须重视考虑其与舞蹈本身的契合度。如果舞蹈与音乐相差甚远就会混淆幼儿的感觉,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曾经,笔者看到一位幼儿教师创编了一个名为《我爱吹泡泡》的舞蹈,其背景音乐为《我爱洗澡》,虽然洗澡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泡泡,但是《我爱洗澡》这首歌曲展现的是孩子们洗澡的欢乐时光,与吹泡泡行为区别甚大。这样的背景音乐,与编创的舞蹈的内容大相径庭,非常容易造成幼儿思维上的混乱,严格来说,即使舞蹈动作创编得再好,也是失败的作品。

其次,音乐节奏必须和舞蹈节奏相匹配。音乐节奏和舞蹈节奏一致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动作流畅,反之则会导致幼儿手足无措,无法将舞蹈的情感表现出来。例如,某位教师编创了一套节奏轻快的舞蹈,却选择了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的《虫儿飞》作为背景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她始终觉得别扭,后来一位同事点评她的舞蹈时指出,虽然活泼可爱,但是选用《虫儿飞》作为旋律就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在同事的点拨下,她将背景音乐换为了《小小萤火虫》,还是那些动作,但和音乐结合得恰到好处,也很好地表达了整个舞蹈的情绪,幼儿学习起来明显轻松多了。

3 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是幼儿舞蹈编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舞蹈的创编离不开构思舞蹈动作。创编幼儿舞蹈动作应当遵循“虎头、猪肚、凤尾”的原则,简单说来就是要求舞蹈动作有新意、有特色、有升华。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点,舞蹈动作幅度和难度不宜过大,加之幼儿记忆能力有限,舞蹈动作应当简洁短促,以重复主要动作为主,在舞蹈队形上也不宜复杂,只要适当调整队形达到舒缓幼儿枯燥情绪即可。同时,在舞蹈动作的创编上,可以适当借鉴大众熟悉的民间舞蹈。[2]除此之外,还应有机结和歌曲、舞蹈和语言,以舒张的动作、天真的童语和动听的音乐,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以经典幼儿舞蹈《向前冲》为例,在舞蹈的进场和退场部分都采用了大跨步转身踢腿这一重复性的动作,既便于幼儿学习,也生动地展现了舞蹈主题,让观众记住了这群可爱的孩子,该舞蹈也将孩子的天性展露无遗。

4 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当前,很多幼儿舞蹈教师完全忽视了幼儿在舞蹈创编中的主体地位,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要培养幼儿创造性的表演能力”的要求完全相违背。虽然幼儿心智尚不成熟,但是对外部事物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主张与看法。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不应当漠视幼儿的主观表达意愿,应当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舞蹈编创。以幼儿舞蹈《春天》为例,其中涉及发芽的动作,在舞蹈编创时,笔者故意将这一动作空置了下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做出种子发芽的动作,这时看到了有的小朋友踮起脚尖,有的小朋友努力向上跳,有的小朋友伸开了双臂,还有的小朋友做出了蚯蚓一样的动作。笔者发现,这些幼儿无意识做出的动作都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种子发芽的场景。幼儿参与舞蹈创编的教学手段,既让幼儿获得了童真,也培养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孩子们的想法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打破以往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如果给孩子们宽广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3]

5 结语

笔者认为,在幼儿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有针对性地选择舞蹈背景音乐,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和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性这四个基本方法。本文是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借鉴优秀幼儿舞蹈教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撰写而成,论文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可以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金风华.论怎样培养幼儿舞蹈创编能力[J].吉林教育,2013(28):40.

[2]罗曦.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动作选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82-183.

[3]马晓霞.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幼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N].西藏日报(汉),2013-01-21(007).

中学舞蹈的创编 篇5

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制约了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当今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学生过分的注重体育舞蹈的“形”, 而忽视“神”, 如单一的注重脚步、动作组合等肢体动作, 忽略了体育舞蹈所表达的实在内涵, 以致教学中出现学好一套基本步组合就学好了基本功、学完了一套双人组合就学好了一个舞种的错误认识。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认识、记忆, 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动作缺乏表现力, 完全不具备传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意义。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怎样提高学生的神形, 做到神形兼备, 则需要学生具有较优秀的创编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舞姿能力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体育舞蹈动作的创编只是简单的动作的堆砌。

成套动作的创编不是简单的将单个动作罗列在一起, 而是遵循运动人体科学原理、美学法则和体育舞蹈项目的运动规律, 将单个动作有机的联系、和谐而完美的整合在一起、它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没有音乐的体育舞蹈将会失去生命力;舞蹈中将动作和音乐的内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 再借助于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的表达出来;动作的创造和表演过程中, 总是离不开音乐的, 舞步要与音乐结合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形象。目前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教学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舞步动作上面, 再来才是与音乐的合练。所以动作套路的成形过程基本上就是考虑动作与动作如何串联、如何衔接顺畅这些纯动作因素。体育舞蹈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假如舞步不能与音乐结合去塑造形象, 那么舞蹈就会变得僵化。所以成功的体育舞蹈创编应该充分的考虑音乐的因素而不是简单的动作堆砌。

(3) 体育舞蹈师资力量的欠缺。

缺乏专业、正规的体育舞蹈教师是目前制约体育舞蹈教学水平提高的最直接因素。体育舞蹈是专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对教师在舞蹈、音乐以及身体素质及实践经验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由于体育舞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 进修学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从而造成体育舞蹈教师人才短缺、现任教师自身水平亟待提高的现状。教师本身对于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就有所欠缺, 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上面就更是差强人意。

(4)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设置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培养的制约。

(5) 目前很多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课程的高校, 除了体育舞蹈专门院校之外, 一般的综合性院校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 专业学习时间段均在大三、大四期间, 每周课时设置4至6课时, 大四期间安排一至两个月的专业实习。众所周知, 体育舞蹈涵盖舞种多样, 要求国际标准化基本技术, 具有竞技性体育项目的特点。学习难度高, 教学难度也大。有上述可知, 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是掌握大量的动作语汇基础上, 进行动作组合和成套动作编排方面的能力以及对动作要素的处理能力。由于学时的限制, 专业学习时间受限, 致使基本技术水平和动作语汇储备量欠缺。再加上, 实践时间有限, 根据不同对象、任务创编练习的机会也少。等等情况表明, 目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现状直接制约了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6) 学生自身缺乏独特的个性和良好地自信心。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创编的过程中, 在掌握一定的体育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动作技能和技术后,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要, 对体育舞蹈基本动作进行创新, 在创编的工程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整个创编过程可归纳为想、编、做、改、写, 这一创编过程要求学生的思维要开阔、要清晰化, 挖掘了学生的创作潜能加入自己的创编模式根据喜好创编出新颖的动作,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展示创编的体育舞蹈得到她人认可时, 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在创编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增强自信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认识、记忆, 过分的注重体育舞蹈的“形”, 而忽视“神”, 忽略了体育舞蹈所表达的实在内涵, 制约了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创编能力认识不足, 对体育舞蹈基本动作掌握、体育舞蹈动作的选择与编排、动作的细节处理、音乐的理解鉴赏、体育舞蹈创编的目的认识不够清晰。

(3)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创编意识不够强、创编动作质量低、动作重复较多、脚步动作单一、动作缺乏创新、身体面向变化较少衔接不够紧凑、过度动作变化不流畅。

(4) 体育舞蹈师资力量欠缺, 缺乏专业、正规的体育舞蹈教师, 教师自身对于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就有所欠缺, 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上面就更是差强人意。

(5) 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学时受限制, 专业学习时间较少, 致使基本技术水平和动作语汇储备量欠缺。

3.2、建议

(1) 加强对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 为体育舞蹈的创编打下基础, 并不断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改进能力, 自觉的进行锻炼,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结合实际自主创新, 提高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

(2) 优化课程结构, 在教材的选择、内容的充实、知识更新、教法等要多样化, 利用自己的变式和变位, 灵活的组织教学,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施创新教育, 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 培养创编能力。

(3)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独立自主的进行体育舞蹈的原创性创新和自主性创新。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开拓自主创编体育舞蹈新套路, 并开展自编体育舞蹈大赛, 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锻炼身体, 增进健康, 为学生进行体育舞蹈交流创造平台, 相互交流, 提高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锻炼和培养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 促进体育舞蹈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芳.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与发展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 20.

[2]沈可, 高晖.浅析创造性思维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的必要性[J].湖北体育科技, 2000, 13.

浅谈舞蹈创编的重要因素 篇6

一、舞蹈创作应植根于生活

舞蹈创作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逐步积累生活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只有对它们有了真正地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生活美不等于艺术美,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题材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提倡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题材。除了要有积极的内容外,还必须考虑是否适合用舞蹈形式来表现这一题材。凡适合用舞蹈形式表现的题材,就必须是通过人体的外在动态去深刻揭示人的内心世界。舞蹈是靠无声的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这就要求创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进行高度的浓缩与升华,善于汲取生活中最生动的场景,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象,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薰陶。

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应该注重创作贴近生活,歌颂生活,以及蕴含着民族崇高精神品格的艺术作品来教育感染,鼓舞激励人们,来不断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好的文艺作品能够给人以振奋、启迪以及美的享受,使人们从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到一种精神情操的美,还能使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所起的教育作用。也因此植根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才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舞蹈创编要加强对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学习

舞蹈的创作编排是一种艺术行为,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名舞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而且对舞蹈编导的文化修养要求也是较高的。舞蹈编导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对一般文化、姊妹艺术文化、专业艺术文化等,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程度上的了解。还要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视角。在对待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上,要用自己最敏锐的视角、最独特的审美能力去发觉、去寻找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形成个人创作的独特风格,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在滔滔不绝的作品中,成为最后的“主角”。

(一)具有专业修养才能更好地进行舞蹈创作

舞蹈表演能力是编导最基础的能力。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首先,编导必须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还要掌握舞蹈的“基本功”,以及舞蹈的理论知识,只有靠积累丰富的舞蹈语汇,才能在创作时游刃有余。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艺术,创作舞蹈不仅要有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他艺术手段来为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高潮方面进行推波助澜。

其次,创作者还要具备较强的音乐感,只有具备较强的音乐感,才能在音乐理论以及音乐表现上得到更好地理解。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也是舞蹈编导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在舞蹈创作中,要把肢体动作融化在音乐中,使其与音乐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音乐很好地服务于舞蹈作品。

再次,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阶层文化形势下,由于人们渴望保护各自的精神领域,造成了舞蹈艺术欣赏的差异性。同时这也是人类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的结果,所以在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异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流下,也就给舞蹈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灵感启示和创作源泉。

在最后,编导还要充分培养自身的想象力,使舞蹈带有浪漫抒情色彩想象的能力,于此同时,创作者还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赋予情感的艺术作品才更打动人心,感染观众。所以想象与“情感”是一切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舞蹈构图在舞蹈作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舞蹈构图是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画面造型,也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生动地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特有的表现力。

舞蹈构图主要由舞蹈移动线和舞蹈画面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可以把舞蹈移动线视为舞蹈画面变化中的过程,而舞蹈画面又可视为舞蹈移动线的瞬间停顿。不同的移动线可以形成不同的感觉特征,因此编导可根据情景描述的需要以及对环境勾划的需要和节奏张驰的需要来完美运用。

舞蹈构图的一般规律是把动作与情节的发展有机地连接起来,使作品完全地呈现出来。舞蹈构图是随着人物的行为与感情发展来设计的,它没有什么固定程式,最关键是要通过队形、图案的变化来把舞台完全衬托成作品所需要的空间、境界。

舞台调度主要是从作品内容出发来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运动线,它包括演员所处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换。舞蹈创编还要根据作品的内容、规定情景、人物的思想感情、行为逻辑来作为处理舞台调度的根据。它不是瞬间的产物,而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相结合的舞台活动,随着舞蹈的不断变化,在观众面前展示出一幅幅有美感和动态的舞台画面。正确合理地运用可以将有限的舞台空间面积展示为无限广阔的表现场地。

舞蹈的构图与舞台调度并不是孤立的设计,它必须和舞蹈动作、组合服装、道具以及灯光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画面调度与舞蹈动作之间的存在着相互启示而步步深入的依存关系。它们的结合方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式的。在编创的过程中,空间的结构在同这一物品的联系中,通过这种关系被构建。也由于这种联系的存在,舞蹈者和物品之间的空间接触使它们同时存在同一空间,为同一舞蹈服务。而在舞台上和不同的人物、布景、灯光、道具也能形成一定的舞蹈画面,同时不同的舞蹈画面的变化、流动也能把舞蹈语言所表达的情意完全展现出来。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初探 篇7

1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及其教学目的

1.1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

幼儿舞蹈指由幼儿表演或体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幼儿舞蹈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边歌边舞, 形象直观, 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其中,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能力。幼儿舞蹈创编是一种艺术, 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假如艺术创造要求助于想象, 编舞要求有技术和一种不是靠自发产生的能力, 那么编舞就不仅是根据音乐跳舞或首尾连贯的运动。编舞最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思杨, 并通过运动将它呈现出来。

幼儿舞蹈创编有以下基本原则:

(1) 专业性。幼儿舞蹈创编者应在普通的幼儿教师的基础上具有广博而深厚的舞蹈知识和各种舞蹈基本技能的能力。舞蹈创编者应具有较好的舞蹈功底, 用不同动作与姿态塑造出一个个舞蹈形象, 表演者再通过他们的身体, 示范动作吸引幼儿, 感染幼儿, 最后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幼儿舞蹈。

(2) 综合性。创编者除了基本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的掌握外, 还要综合学习在文学, 心理学, 历史学, 音乐, 戏曲等多方面的知识, 认真吸收各种艺术熏陶, 深化舞蹈教学的艺术内涵,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3) 实践性。在整个创编过程中, 创编者要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创造出优质的幼儿舞蹈作品, 同时, 要在立足幼儿生活实践的基础上, 真正体现出幼儿的生活特点, 才是幼儿舞蹈创编的真实需要与特点展示,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幼儿的生活特点。即一定要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来进行, 要使舞蹈体现出童心童趣, 进行有创造性的舞蹈教学, 在身心了解的基础上, 体现出童趣的特点。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主要是幼儿舞蹈创编者在顺应幼儿舞蹈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课程, 要求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生应该要具备有深厚的舞蹈知识以及对各种舞蹈技能的掌握, 同时还需要学习其他横向的学科, 如文学、美学、心理学、舞蹈史、历史、音乐、美术、戏曲等, 并广泛收集符合幼儿表演的基本舞蹈素材, 在宽泛的艺术修养基础之上, 不断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深化自己幼儿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的能力培养的课程。

1.2 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根据培养目标,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幼儿教师在不仅在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中需要编写教材, 游戏活动中需要设计动作, 各类演出活动中更需要创编舞蹈节目。因此,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也非常明确。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内容

幼儿舞蹈教育属于艺术领域教育。它是萌发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 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先驱, 是培养幼儿运用形体动作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有效途径, 所以说在幼师专业的课程中, 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舞蹈教师,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生必须系统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了解幼儿舞蹈的最新发展情况, 具有幼儿舞蹈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幼儿舞蹈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并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基本规律, 具有幼儿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基本功以及较强的适应幼儿的教学规律的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能力, 能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组织舞蹈课堂教学和课外舞蹈辅导活动。

1.2.2 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舞蹈想象力

舞蹈想象力是舞蹈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舞蹈想象力是每个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舞蹈想象力可以使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理想。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提的舞蹈想象力是要要基于现实生活的想象, 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想象。在日常现实生活中, 时时处处蕴涵着舞蹈想象力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 关键是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要能及时意识并地适当地把握契机。具体来说, 舞蹈想象力的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1) 观察生活; (2) 聆听音乐; (3) 情感激发。

1.2.3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舞蹈意识

对于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而言, 没有创新的幼儿舞蹈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创新对于幼儿舞蹈创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舞蹈创编的创新性也有利于探索幼儿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律, 挖掘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人才, 从整体上提高幼儿舞蹈的以水水平。所以说, 创新是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也是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关键。在幼儿舞蹈创编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 使学生在不同的经验、视角、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创作习惯、审美追求, 发现不同的创新点,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产生一种探索创新的欲望。

2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设置往往沿用专业院校的模式, 课程设置通常缺乏自己的特点, 没有重点突出舞蹈编创, 更没有重点突出幼儿舞蹈创编的特点。课程设置普遍包括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五大民族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基础理论及教学法等, 舞蹈的课程设置很全面, 但是通常没有侧重点, 在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 专业底子相对较薄的学生深入掌握每个课程的知识点是相当困难的, 在短时间内只能达到表面的了解, 很少能真正学习到专业的创作思路, 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的专业创作思路。同时, 现在很多课程设置注重简单的编舞理论和技法的学习, 忽视了舞蹈创编的实践性, 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极为不利。

2.2 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

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中, 许多教师都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简单模仿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因此培养的很多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学生都对老师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习惯性模仿教师, 对舞蹈的创编也是缺乏创新性, 不具备主动意识, 这与时代对幼儿舞蹈教师的需求是不符合的, 也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

2.3 教材内容实用性较差

当前幼儿教育专业使用的舞蹈教材普遍都是照搬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 这是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的, 因为两者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专业水平较高, 专业训练时间长, 底子相对厚的优秀学生, 她们适用难度相对较高以及内容相对丰富的教材, 但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幼儿高等专科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与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专业舞蹈教材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偏难, 不符合实用性的要求, 使得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4 创编的后续教育措施不够

现行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流程都是先学习基本的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 再到幼儿舞蹈创编实践中磨合逐渐完成。但是由于课时有限, 很多教师只要求学生重点在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上, 创编的后续教育措施不够, 往往会造成与实践不相符。因为要培养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 还需要大量的实践, 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 不断完善自身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因此, 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的后续教育做得不够, 特别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管理和实验基地的建立还存在一定缺陷。

3 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从培养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舞蹈创编的热情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多数是从事幼儿教育的, 她们需要具备幼儿舞蹈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训练时, 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做, 要求她们在练习过程中做出的动作比较规范, 示范动作比较优美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高的要求, 既要按照舞蹈演员的标准要求她们, 又要讲究科学性。会说, 说出基本功动作要求和要领, 练习的方法和步骤。会创编,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目标, 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能创编幼儿舞蹈, 具备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初期, 教师可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录像, 引起学生兴趣, 烘托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观摩欣赏舞蹈过程中, 提出相关问题:如要求学生指出观摩舞蹈的共同特点、风格等。学生在通过直观感知后明确:这些舞蹈是由幼儿表演的, 它们是具有幼儿特点和性质舞蹈。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探究学习幼舞蹈动作创编的方法, 做了很好的铺垫, 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学生尝试创编的兴趣和激情, 才能寄发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2 教师起表率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为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师, 必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表现能力。专业素质指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和舞蹈表演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给学生准确、生动、精练的讲解,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掌握其动作的要求和要领。舞蹈表现能力是指舞蹈的艺术, 即情感表现、动作势态表现等。基本功教学的很多动作都是在动态示范中进行, 动态示范是舞蹈教学中最直观最直接的教学手段。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 能给学生美的熏陶, 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动作的运行路线、状态和要领, 对动作的动态、节奏、情绪、劲力有直观的把握。教师的优美的动作, 漂亮的舞姿能让学生感到钦佩, 同时能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向上, 努力学习的决心。所以, 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仅要保持原有的舞蹈姿态, 而且还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示范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 同时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对正确和错误的动作进行鲜明的认识和对比。好的示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3 深入实践, 让学生充分体验舞蹈创编的乐趣

在教学课堂上, 为了将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 可以请学生从尝试创编具体的幼儿舞蹈动作入手进行命题创编。学生分组进行创编练习之后, 个别表演, 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 对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肯定和鼓励, 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这样通过让学生深入舞蹈创编实践的学习方式,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也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另外, 在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 还要多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通过各式各样的演出, 可带动学生学习基本功的热情, 并强化基本功训练,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为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从课堂迈向舞台。

在进行舞蹈的实践性训练的同时, 应把技术训练运用到实践性训练中去并与表演性组合或具体的作品相结合, 使之进入某种轻松活泼的状态之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实践性训练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强有力的展示。在学生掌握动作的同时, 还要渗透充满感情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言, 使其在实践性训练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自由的创造性地表演舞蹈动作。这样基本技能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幼儿舞蹈创编才能化为动态美的艺术形象, 才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 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3.4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创编能力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要想营造这样的氛围, 应遵循“三型”教学法规律。即启发型、鼓励型、趣味型。启发型是指,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 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意识的同时, 严格要求学生, 并在教学中谆谆善诱, 启迪心灵, 开发智力。鼓励型是指, 教师根据基本功的个体差异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趣味型是指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既有苦也有乐。苦与乐相互融合就成了美味佳肴。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留守家庭, 父母不在身边, 学习成绩较差, 自信心不足, 特别是对舞蹈基本功的学习, 由于她们没有舞蹈基础, 骨骼偏硬, 所以学起来更吃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的培养, 遵循“三型”教学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才能使学生树立顽强的意志, 对学习充满信心,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师高专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跳、懂欣赏、能创造的综合能力, 才能使她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要, 发挥更大的潜能, 为幼儿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 舞蹈创编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仅靠课堂上的讲解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课后, 尝试选用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乐曲要求学生多进行创编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融会贯通, 运用所学的知识合作创编,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能较快体验到舞蹈创编的快乐和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取得了较显著地教学效果。

4 结语

舞蹈创编是舞蹈学习的提升, 是幼儿师生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所以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 对幼师舞蹈教育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教学过程中, 要形成常态化的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舞蹈分析能力以及在创作中的灵感。同时, 针对幼儿教学的特点, 让学生在自我创编中形成综合艺术的形象, 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升华。总之, 对于幼师高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 教师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以培养出优质的专业化人才, 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摘要:文章围绕当前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进行阐述, 分析当前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存在问题, 并从多方面探讨提高幼师高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有效方法, 更好的促进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优化。

关键词:幼师高专,舞蹈创编课程,幼儿舞蹈

参考文献

[1]吴静洁.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8) :264-265.

[2]高曌.多元化幼儿音乐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 2014, (17) :35-36.

[3]魏颖.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生活中重要意义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9) :256.

[4]王挺旗.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28.

舞蹈创编在社区的实际应用 篇8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不仅对文化艺术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和越来越高的欣赏能力, 而且非常愿意亲自参与到文化艺术生活中来。经过多年的实践, 社区文化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乐在其中的主要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 其文娱活动的展开也呈日趋活跃之势。

舞蹈和我们的社区文化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 在社区的街心公园, 一群群的中老年人, 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 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 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 在广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需求。而舞蹈是大众最喜欢的最能接受的一种方式。它“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当人们的情感达到及至, 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 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通过与社区大众的接触, 我发现在众多种类的舞蹈中,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民间舞与国际舞。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 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 它为我们展现的心灵深处的情感可以引起全人类的共鸣。现代都市生活繁忙而高速, 人们往往会在这种生活中迷失自我, 日复一日的高速工作, 容易使人脾气暴操、性格怪异, 变得难以与人沟通。

社区舞蹈编导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而创编舞蹈课, 则有别于学习或模仿现成的优秀舞品, 更能体现出它的创新与合作精神。体验到舞蹈带来的各种情感变化, 无论表现的是喜、是怒、是哀、还是乐, 直接增进了我们的艺术文化涵养, 扩大了艺术视野。这种高质量的享受, 丰富了我们的内在情感, 提高了我们的素养, 增进身心健康,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善于自我表现, 自我协调发展, 平衡了我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高难度技术技巧方面的压力, 在实践中展示自我, 增强自信心, 并从中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在编创舞蹈的过程中, 独立思考, 大胆创新的过程中, 极致地发掘潜能, 体验成功的快乐, 身心将获得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通过在社区的舞蹈创编排练实践中我总结到如下几点:

1、掌握扎实的舞蹈编导理论。

舞蹈创编是客观生活通过人的头脑经过加工后的再现, 它比生活更美、更集中, 也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要培养舞蹈创编能力, 应指导掌握创编舞蹈的方法。既要遵守艺术创作的共性规律, 又要遵守舞蹈创作的个性特点。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所接受。要指导学者根据舞蹈创编的规律和特点, 进行创编活动。大胆想象创编舞蹈动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舞蹈创编有个过程, “欲速则不达”, 应循序渐进。实践也证明, 只有教学者学懂、学会, 才能让学者会学, 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同样, 初学创编时, 可以从仿编开始, 然后集体创编、独立创编, 最后即兴创编。这就要求学者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明日教育中, 积极运用自己的爱探索心灵世界, 探索舞蹈蕴含的丰富内涵, 探索教育的科学和艺术,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分享舞蹈的魅力, 体验生命的精彩, 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社区舞蹈编排理论进行实践性调整。

社区编导主要是为群众娱乐服务, 决定了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而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 大多群众都是没有经历过正规的舞蹈训练的“舞盲”, 对他们的舞蹈动作编排一定不能太专业, 不然会让他们产生跳舞太难从而退却的感觉, 因此提高群众舞者的舞蹈兴趣极为重要。启发式舞蹈编导有助于提高群众舞蹈的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者打开想象思维, 较快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和动作要领, 动作能够较规范地体现出来。同时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 才会在学习中自觉地丰富舞蹈的动作, 表现力也会得到加强。精心设计意象启发学者, 枯燥的基本训练就会变得有趣。比如在舞蹈课上, 编导想安排一个双手打开到肩后然后合抱回来的动作, 简单的描述此动作是不能让社区舞者感受到动作的内涵的, 可以通过一些启发言语对舞者进行启发, 如“双手提至胸前, 翻腕, 然后把双手打开的动作想象成为推开窗户的动作, 就这样还不够, 因为要让舞者加上表情所以还要启发舞者去想象推开窗户后看到了一片油菜花田, 去感受那种美丽景色和花香逼人的美好感受等, 接下来双手合抱的动作就要求让学员心理默念‘这些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我吧’”, 这样的启发就能使得动作具有的生命力, 使简单的动作也富于了艺术感。

3、启发式形象化的教学方法要靠想象, 那如何去练习社区舞蹈演员的想象力呢?

首先, 用准确优美的示范, 引发对舞蹈的喜爱之情, 让学员去说出联想到的意境, 感受到美的享受, 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 还可采用先欣赏后学习的方法。优秀的舞蹈作品会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风格和特色, 同时也扩大知识面, 学习表演和创作的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4、在设计舞蹈动作是要考虑到动作的难易程度, 太难太

别扭的动作再有艺术价值也不能选用, 而对于群众舞蹈最有价值的动作就是那种简单好看又流畅的动作, 让学员学起来不吃力, 让学员越学越想学, 随后就会产生如何组织简单动作问题, 简单动作太多就会感觉舞蹈没有新意, 但如果能加上合理的舞蹈结构分组、空间的层次变化、独舞与群舞的穿插、动作朝向的转变等就会使简单的动作也表现出不简单的感觉。

5、对于群众舞蹈的音乐选择要注意选择群众都熟悉的,

节奏型简单明了的音乐, 太繁杂的音乐演员可能听不到音乐的节奏, 单靠舞者内在的节奏感是不可能的, 舞蹈动作内在节奏感要学过多年舞蹈才能慢慢的建立, 也是身体动作与舞者对动作内在体验加上感情和呼吸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现, 这些技能都需要时间的磨练, 因此对于初级的舞蹈演员最好寻找一些直接能从音乐中找到节奏的音乐, 一些声乐作品也是可以的, 最好能让学员在练习时边唱边跳, 不要一味的追求音乐的复杂性,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些社区编导用一些大型的电影音乐作舞蹈伴奏音乐, 随后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最后就是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拍点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这样做, 先找一个简单的大鼓的音乐, 让学员想象自己的身前有一个大鼓, 手臂从上往下捶, 捶到最底点时要刚刚跟鼓点合上, 好像是自己的手臂敲击大鼓所产生的声音。这样的练习要常常练习, 所以学员找到一个节奏点的动作才能在跳得统一和准确, 这个问题不解决群众舞蹈想跳整齐是很难的。

6、从初学者到能够进行舞蹈创编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学习

和积累的过程, 为了让创编活动进行得顺利, 教学中应引导学者尝试进行由短到长的舞蹈片段的创作。将所学的零散的动作进行合乎逻辑的组合。如:学习傣族舞孔雀喝水几种基本动作之后, 我将全部学员分为几组, 让他们将这些动作进行组合, 并说出理由。结果是有的组按照孔雀直接尽情喝水来排列动作, 有的按孔雀奔跑时跌跌绊绊来喝水排列动作, 有的想象孔雀先在水中照镜子欣赏自己的美丽, 之后以优美的姿态来喝水的情景来编排, 等等。这样, 在进行组合的同时, 很好地运用不同的舞蹈结构形式, 开始了最初的舞蹈创编。接下来就是动作组合的创编, 主要是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合适的音乐或根据音乐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教学中舞蹈创编的体现主要在利用舞蹈的基本动作, 根据音乐创编出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和队形。创编环节的设计, 充分发展创新思维, 提高综合能力, 凸显舞蹈学习的特点。

舞蹈创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 要真正掌握它, 还必须进行系统专业的学习和长期不断的练习和摸索。然后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调整。在舞蹈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启迪学生的创编智慧, 培养学生初步的创编能力, 让舞蹈课成为学生的最爱, 成为服务于广大社区的基础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

摘要:舞蹈是人的形体艺术, 是用身体动律、韵律来反映现实生活, 表现人的感情, 塑造艺术形象的。因此, 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而舞蹈创编更是一项按美的规律去发现美创造美的工作, 当人们的情感达到及至, 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 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本人结合自身实习情况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舞蹈创编,社区企业,应用,选择动作,选择音乐

参考文献

[1]孙天路著.《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如何进行幼儿舞蹈创编 篇9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

教师要不断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音乐、美术、文学、历史等,并注意收集符合幼儿表演的基本素材。教师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常常与幼儿一起游戏,注意观察幼儿的举动,了解幼儿的动作特点。有了广泛的基础艺术修养之后,教师才能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受幼儿喜欢的舞蹈作品。

二、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步骤与原则

题材的选择。好的主题是创作的关键,主题应该注意有情趣、富有教育意义,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好玩的提线木偶》题材的选择就是在一次美术课中,幼儿绘画提线木偶之后,好多孩子意犹未尽,还在不停地模仿小木偶,兴致很高,这就给了教师一些灵感,于是就编排了一个有关木偶的舞蹈。

情节的构思。有了幼儿喜欢的题材,确定舞蹈作品的结构非常重要,各类舞蹈作品基本都是由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连接应该自然、紧凑、完整,首尾呼应,布局匀称,顺理成章,形式与内容要和谐。发展和高潮阶段是舞蹈最激烈、最吸引人的地方,教师要特别注意。另外,好的开端和好的结尾相呼应才能使一个作品首尾完整,《好玩的提线木偶》创编的是幼儿能够理解并能生动表现的、非常恰当的段落结构。

乐曲的编配。音乐是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好的音乐能够更好地诠释舞蹈,让人记住作品。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提线木偶起源于福建闽南地区,于是,选择的音乐既要注重民族特色,又要富有童趣,节奏欢快,旋律优美,且具有动作性,让幼儿听到音乐就想翩翩起舞。

动作以及队形的编排。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也一样,特别是幼儿舞蹈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其艺术形象,当然这种夸张不能无限度,它必须根植于艺术原型,巧妙地把握住夸张的度。我们根据主题内容和音乐来确定舞蹈主题动作,这种主题动作可在整个舞蹈中反复出现以强化主题,其他的动作都是这个动作的派生。如在幼儿舞蹈《好玩的提线木偶》中,不但进场、出场都用大跨步转身再接踢腿这一方向、节奏都有变化的动作,而且在舞蹈的进程当中,始终都有这一动作的变形,让观众牢牢记住了这群孩子的表演。此外还要考虑队形的变换,编排队形时应简单清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使孩子易于掌握。变换队形时要穿插合理,防止队形拥挤和偏台。在音乐高潮部分,如何运用动作来表现呢?一是用大动作和技巧来表现,二是用重复动作表现,三是用快动作来表现。这样,高潮阶段的表演才能扣人心弦,使人过目不忘。

服装道具的巧妙运用。服装道具运用巧妙,可以突出主题,为舞蹈增彩。我们在为《好玩的提线木偶》设计服装时,首先考虑的是要体现民族特色和幼儿的特点,我们大胆采用了喜庆的大红和金黄色,这种艳丽的色彩在舞台上为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次服装要能展示幼儿可爱、活泼、俏皮的性格,我们设计为短小的款式,这有利于幼儿舞蹈。

以上是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粗浅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学习专业知识,利用自学和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舞蹈创编能力。

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问题研究 篇10

在我国大部分音乐艺术类高校中, 舞蹈课程的教育内容包括:舞蹈基本知识以及舞蹈表演技能,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传授理性的知识和技能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感知舞蹈、创造舞蹈的能力培养明显缺失。因此, 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舞蹈教育理念不够完善, 缺少对学舞者和编舞者能力的融合, 这也正是目前我国舞蹈艺术作品缺乏表现力和创新性的原因所在。通过对舞蹈课程的改革, 把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升华到舞蹈创编中来, 这才是未来舞蹈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

(一) 动作创编过程。在动作创编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对动态、动速、动律和动力这四个基本动作元素深刻理解。在课堂练习中应充分体验由肩部、腰部、胯部以及膝部几大关节交替变化所产生的形态, 以及身体部位流动后的配合。

(二) 舞句创编过程。舞句的创编是按照一定的形式逻辑, 对单一的舞蹈动作进行编织的过程, 舞句具有相对完整与独立的形式。在舞句创编的培养中, 要求舞句的创编必须具有很好的射意性以及共鸣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应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 舞段创编过程。在舞段创编过程中, 需要学生理解作品中不同舞段的不同功能, 其中包括:描写性功能、戏剧性功能、抒情性功能记忆模糊性功能。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分别介绍舞蹈构思、确立主体、高潮处理、舞用画面、开头结尾的巧妙安排等内容, 对所要编排舞蹈的风格、特点、动作规律进行定位,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某一种功能的舞段进行尝试性创编。

三、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 借鉴先进教学理念。二十世纪末, 美国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标准中指出, 艺术的益处在于学生与社会, 舞蹈艺术中应表现出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技能。除此之外, 欧洲一些国家也对舞蹈教学也进行了一些列改革。由此可见,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舞蹈创编已然成为教学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中国由于缺乏对创编能力的足够重视, 导致学生往往只能单纯的模仿动作, 舞蹈艺术的精髓却没能掌握。因此, 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 围绕中国特色文化, 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是舞蹈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 注意分步骤教学。舞蹈的创编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切勿操之过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应该强调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音乐是动作节奏的基础, 所以帮助学生理解韵律、节拍可以有助于学生分门别类的去创作不同的舞蹈动作, 进而形成舞句和舞段。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编舞各个环节的练习, 比如形象捕捉、主题动作选择、队列变化、主题选材等。

(三) 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任何事物的学习, 兴趣都是人类学习过程最伟大的驱动力, 舞蹈创编也不例外, 在学生进行创编的过程中, 教师应强调创编过程的创新性及表现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创编热情, 只有当学生对创编产生浓厚兴趣时, 学习的效果才会凸显。

(四) 利用视频回放技术进行动作模仿。舞蹈创编的学习初期, 模仿与借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编能力, 不仅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还需要从经典的舞蹈中提炼可用素材, 融入到自己的原创作用中。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平板电脑对学生模仿的动作以及自编的动作进行录制, 并对照视频指出动作在表现力上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视频录像进行重新编排。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减轻初学编舞的难度, 还可以让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编舞情况, 增进了创作热情, 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 鼓励学生在网络上传作品。目前通过网络上传的舞蹈自编作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追捧, 作为舞蹈艺术其最本质的价值在于欣赏, 作品获得称赞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 提高创作热情, 作品受到批评可以看到差距弥补不足, 因此网络上传自编作品有益无害, 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未来的舞蹈课程不应该仅限于学生会跳舞会舞蹈动作,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学会独立编舞, 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才是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舞蹈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形象思维、真实思想、丰富感情, 进而对自然界万物进行形象塑造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的根本任务不仅仅要求表演者对所塑造的形象进行完美的展现, 其更高的要求是对舞蹈艺术的创新过程, 因此在舞蹈课堂教学中, 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传统教学中单纯讲授知识, 而忽视了实际创编能力培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就如何提高学生舞蹈创编能力提几点建议, 仅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编能力,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曼红.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策略[J].交流与探讨.2011 (2) .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

[3]李春春.幼儿舞蹈教师创编能力的培养[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1 (6) .

上一篇:合作学习模式问题下一篇:非固体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