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组合创编 教学设计(精选6篇)
傣族舞蹈组合创编 教学设计 篇1
东北秧歌舞蹈组合 教学设计
专
业
: 舞 蹈
任课教师: 韩 云
任课班级: 07幼师2班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2008年10月
一 专业分析
舞蹈是幼师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实现培养目标----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应根据培养目标,精选好相应的教学内容,并注重对学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及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达到舞蹈教学能力培养预期目标。现需要抓住专业优势,以音乐特有的形式与内涵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音乐所展示的特定内容进行编舞.二 教材地位及作用
通过舞蹈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运用。使学生初步掌握舞蹈创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舞蹈的教学与创编舞蹈的能力。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使学生在舞蹈学习实践中掌握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初步掌握舞蹈动律及风格特征。2.能力目标 : 本次课通过拓宽学生的舞蹈文化思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德育目标 : ①通过学习幼儿舞蹈组合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幼儿教学工作的喜爱。②通过创编东北秧歌舞蹈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热爱灿烂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四 教学重点 难点
拓展学生的舞蹈文化思路,组织引导学生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五 学生情况分析
1.共性分析 :07年级的学生舞蹈训练时间较短,在舞蹈基本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上仍需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提高,适当加入对舞蹈作品情感展示方面的教学渗透。
2.个性分析 :学生的舞蹈基础及舞蹈素质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在教学中以强带弱,以优带差。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使每位学生都融入整体的舞蹈教学之中。
教学流程图: 开始
基本功 幼儿舞蹈组合
讲解示范提问 学生练习
东北秧歌舞蹈组合 基本动律动作
讲解提问 启发学生
展示舞蹈作品
小结 结束
傣族舞蹈组合创编 教学设计 篇2
1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及其教学目的
1.1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
幼儿舞蹈指由幼儿表演或体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幼儿舞蹈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边歌边舞, 形象直观, 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其中,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能力。幼儿舞蹈创编是一种艺术, 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假如艺术创造要求助于想象, 编舞要求有技术和一种不是靠自发产生的能力, 那么编舞就不仅是根据音乐跳舞或首尾连贯的运动。编舞最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思杨, 并通过运动将它呈现出来。
幼儿舞蹈创编有以下基本原则:
(1) 专业性。幼儿舞蹈创编者应在普通的幼儿教师的基础上具有广博而深厚的舞蹈知识和各种舞蹈基本技能的能力。舞蹈创编者应具有较好的舞蹈功底, 用不同动作与姿态塑造出一个个舞蹈形象, 表演者再通过他们的身体, 示范动作吸引幼儿, 感染幼儿, 最后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幼儿舞蹈。
(2) 综合性。创编者除了基本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的掌握外, 还要综合学习在文学, 心理学, 历史学, 音乐, 戏曲等多方面的知识, 认真吸收各种艺术熏陶, 深化舞蹈教学的艺术内涵,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3) 实践性。在整个创编过程中, 创编者要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创造出优质的幼儿舞蹈作品, 同时, 要在立足幼儿生活实践的基础上, 真正体现出幼儿的生活特点, 才是幼儿舞蹈创编的真实需要与特点展示,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幼儿的生活特点。即一定要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来进行, 要使舞蹈体现出童心童趣, 进行有创造性的舞蹈教学, 在身心了解的基础上, 体现出童趣的特点。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主要是幼儿舞蹈创编者在顺应幼儿舞蹈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课程, 要求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生应该要具备有深厚的舞蹈知识以及对各种舞蹈技能的掌握, 同时还需要学习其他横向的学科, 如文学、美学、心理学、舞蹈史、历史、音乐、美术、戏曲等, 并广泛收集符合幼儿表演的基本舞蹈素材, 在宽泛的艺术修养基础之上, 不断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深化自己幼儿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的能力培养的课程。
1.2 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根据培养目标,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幼儿教师在不仅在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中需要编写教材, 游戏活动中需要设计动作, 各类演出活动中更需要创编舞蹈节目。因此,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也非常明确。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内容
幼儿舞蹈教育属于艺术领域教育。它是萌发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 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先驱, 是培养幼儿运用形体动作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有效途径, 所以说在幼师专业的课程中, 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舞蹈教师,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生必须系统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了解幼儿舞蹈的最新发展情况, 具有幼儿舞蹈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幼儿舞蹈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并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基本规律, 具有幼儿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基本功以及较强的适应幼儿的教学规律的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能力, 能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组织舞蹈课堂教学和课外舞蹈辅导活动。
1.2.2 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舞蹈想象力
舞蹈想象力是舞蹈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舞蹈想象力是每个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舞蹈想象力可以使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理想。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提的舞蹈想象力是要要基于现实生活的想象, 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想象。在日常现实生活中, 时时处处蕴涵着舞蹈想象力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 关键是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要能及时意识并地适当地把握契机。具体来说, 舞蹈想象力的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1) 观察生活; (2) 聆听音乐; (3) 情感激发。
1.2.3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舞蹈意识
对于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而言, 没有创新的幼儿舞蹈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创新对于幼儿舞蹈创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舞蹈创编的创新性也有利于探索幼儿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律, 挖掘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人才, 从整体上提高幼儿舞蹈的以水水平。所以说, 创新是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也是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关键。在幼儿舞蹈创编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 使学生在不同的经验、视角、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创作习惯、审美追求, 发现不同的创新点,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产生一种探索创新的欲望。
2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设置往往沿用专业院校的模式, 课程设置通常缺乏自己的特点, 没有重点突出舞蹈编创, 更没有重点突出幼儿舞蹈创编的特点。课程设置普遍包括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五大民族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基础理论及教学法等, 舞蹈的课程设置很全面, 但是通常没有侧重点, 在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 专业底子相对较薄的学生深入掌握每个课程的知识点是相当困难的, 在短时间内只能达到表面的了解, 很少能真正学习到专业的创作思路, 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的专业创作思路。同时, 现在很多课程设置注重简单的编舞理论和技法的学习, 忽视了舞蹈创编的实践性, 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极为不利。
2.2 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
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中, 许多教师都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简单模仿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因此培养的很多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学生都对老师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习惯性模仿教师, 对舞蹈的创编也是缺乏创新性, 不具备主动意识, 这与时代对幼儿舞蹈教师的需求是不符合的, 也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
2.3 教材内容实用性较差
当前幼儿教育专业使用的舞蹈教材普遍都是照搬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 这是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的, 因为两者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专业水平较高, 专业训练时间长, 底子相对厚的优秀学生, 她们适用难度相对较高以及内容相对丰富的教材, 但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幼儿高等专科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与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专业舞蹈教材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偏难, 不符合实用性的要求, 使得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4 创编的后续教育措施不够
现行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流程都是先学习基本的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 再到幼儿舞蹈创编实践中磨合逐渐完成。但是由于课时有限, 很多教师只要求学生重点在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上, 创编的后续教育措施不够, 往往会造成与实践不相符。因为要培养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 还需要大量的实践, 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 不断完善自身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因此, 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的后续教育做得不够, 特别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管理和实验基地的建立还存在一定缺陷。
3 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从培养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舞蹈创编的热情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多数是从事幼儿教育的, 她们需要具备幼儿舞蹈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训练时, 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做, 要求她们在练习过程中做出的动作比较规范, 示范动作比较优美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高的要求, 既要按照舞蹈演员的标准要求她们, 又要讲究科学性。会说, 说出基本功动作要求和要领, 练习的方法和步骤。会创编,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目标, 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能创编幼儿舞蹈, 具备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初期, 教师可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录像, 引起学生兴趣, 烘托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观摩欣赏舞蹈过程中, 提出相关问题:如要求学生指出观摩舞蹈的共同特点、风格等。学生在通过直观感知后明确:这些舞蹈是由幼儿表演的, 它们是具有幼儿特点和性质舞蹈。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探究学习幼舞蹈动作创编的方法, 做了很好的铺垫, 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学生尝试创编的兴趣和激情, 才能寄发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2 教师起表率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为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师, 必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表现能力。专业素质指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和舞蹈表演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给学生准确、生动、精练的讲解,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掌握其动作的要求和要领。舞蹈表现能力是指舞蹈的艺术, 即情感表现、动作势态表现等。基本功教学的很多动作都是在动态示范中进行, 动态示范是舞蹈教学中最直观最直接的教学手段。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 能给学生美的熏陶, 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动作的运行路线、状态和要领, 对动作的动态、节奏、情绪、劲力有直观的把握。教师的优美的动作, 漂亮的舞姿能让学生感到钦佩, 同时能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向上, 努力学习的决心。所以, 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仅要保持原有的舞蹈姿态, 而且还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示范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 同时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对正确和错误的动作进行鲜明的认识和对比。好的示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3 深入实践, 让学生充分体验舞蹈创编的乐趣
在教学课堂上, 为了将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 可以请学生从尝试创编具体的幼儿舞蹈动作入手进行命题创编。学生分组进行创编练习之后, 个别表演, 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 对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肯定和鼓励, 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这样通过让学生深入舞蹈创编实践的学习方式,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也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另外, 在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 还要多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通过各式各样的演出, 可带动学生学习基本功的热情, 并强化基本功训练,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为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从课堂迈向舞台。
在进行舞蹈的实践性训练的同时, 应把技术训练运用到实践性训练中去并与表演性组合或具体的作品相结合, 使之进入某种轻松活泼的状态之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实践性训练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强有力的展示。在学生掌握动作的同时, 还要渗透充满感情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言, 使其在实践性训练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自由的创造性地表演舞蹈动作。这样基本技能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幼儿舞蹈创编才能化为动态美的艺术形象, 才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 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3.4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创编能力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要想营造这样的氛围, 应遵循“三型”教学法规律。即启发型、鼓励型、趣味型。启发型是指,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 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意识的同时, 严格要求学生, 并在教学中谆谆善诱, 启迪心灵, 开发智力。鼓励型是指, 教师根据基本功的个体差异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趣味型是指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既有苦也有乐。苦与乐相互融合就成了美味佳肴。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留守家庭, 父母不在身边, 学习成绩较差, 自信心不足, 特别是对舞蹈基本功的学习, 由于她们没有舞蹈基础, 骨骼偏硬, 所以学起来更吃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的培养, 遵循“三型”教学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才能使学生树立顽强的意志, 对学习充满信心,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师高专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跳、懂欣赏、能创造的综合能力, 才能使她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要, 发挥更大的潜能, 为幼儿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 舞蹈创编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仅靠课堂上的讲解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课后, 尝试选用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乐曲要求学生多进行创编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融会贯通, 运用所学的知识合作创编,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能较快体验到舞蹈创编的快乐和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取得了较显著地教学效果。
4 结语
舞蹈创编是舞蹈学习的提升, 是幼儿师生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所以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 对幼师舞蹈教育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教学过程中, 要形成常态化的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舞蹈分析能力以及在创作中的灵感。同时, 针对幼儿教学的特点, 让学生在自我创编中形成综合艺术的形象, 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升华。总之, 对于幼师高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 教师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以培养出优质的专业化人才, 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摘要:文章围绕当前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进行阐述, 分析当前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存在问题, 并从多方面探讨提高幼师高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有效方法, 更好的促进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优化。
关键词:幼师高专,舞蹈创编课程,幼儿舞蹈
参考文献
[1]吴静洁.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8) :264-265.
[2]高曌.多元化幼儿音乐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 2014, (17) :35-36.
[3]魏颖.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生活中重要意义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9) :256.
[4]王挺旗.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28.
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的创编 篇3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组合 创编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122-0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的教学是高等院校以及中等职业院校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组合编创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成品舞蹈的表演,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的编排有其自身规律和特色内涵。本文分别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创编的原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创编的方法以及音乐和道具的选择三个方面来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的创编。
一、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创编的原则
(一)民族性与风格性原则
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与风格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美学风格的重要标识,是民族民间舞创编之魂,是舞蹈创编应把握的首要原则。即使舞蹈动作编创的再好看、再花哨如不把握此原则就即会使舞蹈看起来似是而非,且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和效果,最后南辕北辙、事倍功半。这就要求编导在创编民族民间舞时应准确的把握该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对该民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都要有非常精准的掌握和了解。如东北秧歌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维吾尔族舞蹈的“立腰拔背、挺而不僵、颤而不窜”;安徽花鼓灯的“溜起意先行、刹住不断线”等。这些都是历代舞蹈先辈经实践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对各民族舞蹈风格与动作特征的准确总结。
(二)目的性与功能性原则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院派教育事业的初衷是通过系统、有规律的教学培养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表演以及教学等人才。民族民间舞组合的训练是成功表演民族民间成品舞蹈的阶梯和有效途径,每个组合都有自己独立的训练目的,体现着强列的功能性,既要保持风格的准确又要达到训练的目的。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组合的创编不能盲目拼凑,一味追求创新,避免主体动作复杂,元素不能太多,应根据教授的具体对象、具体程度,训练的具体部位、具体目的给予恰当的动作组织和编排。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原则
每一個民族的舞蹈都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都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风格。民族民间舞组合的编排不仅要体现传承性,也要体现创新性。这使得舞蹈组合既要保持传统舞蹈的风味,又要与现今时代接轨,与现今观众的审美和生活需求相吻合。保留传统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简单地再现和风格性展示,因而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基本的动律和体态是不可更改和违背的,应该强调和突出。另外,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能随意打破民族禁忌,舞蹈的编排要尊重当地的民族特色与风俗习惯。只有突出其个性特征,才能显示出它独立存在的文化价值。
(四)观赏性与表演性原则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非群众娱乐性、健身性、广场性舞蹈,舞蹈教学虽是在教室内进行,但它最终要走上舞台,以一个经过提炼的艺术化的形象与大众见面,所以舞蹈组合的编排还应注重观赏性与表演性。尤其是综合性舞蹈组合的创编,舞蹈动作应体现多样性、丰富性和综合性原则,使学生从情感、情绪、内心体验、情景表演等多方面来体验该民族舞蹈艺术的深刻内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还能够增加学习的兴趣,培养特定民族的审美意识,为成功的舞台舞蹈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创编的方法
(一) 重复
重复是舞蹈编创的基本方法,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编导技法。通过重复,可以起到强化主题动作的作用,并增强动作的肌肉记忆,增加对观众的心理暗示,以达到掌握舞蹈风格与技能的目的,是自然的人体向艺术的人体转变的必经之路。但是,教学过程中不能滥用重复,过度的重复训练会使舞蹈枯燥无味,所以,在编排组合时,要充分利用中国民族民间舞素材的丰富性、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在多种要素重复训练的同时,适当变化附随因素以减小重复练习带来的枯燥感。重复有以下几种方法:1.单一重复;2.组合重复;3.舞句重复;4.舞段重复;5.间断重复;6.不间断重复;7.完全重复;8.不完全重复。
(二) 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是我国文学艺术领域普遍使用的表现手法,对比也是舞蹈创编中使用广泛的技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因而产生强大的舞蹈感染力和舞台效果,对比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美感对比;2.力度对比;3.速度对比;4.幅度对比;5.方向对比;6.线性对比;7.密度对比;8.光色对比。
(三)对称
对称是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对称,象征着一种高度整齐的程度,是我国传统艺术美学的标准之一。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以追求均衡为多。对称是我国民族民间舞当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对称分可为1.动作对称;2.人数对称;3.队形对称;4.节奏对称等。人数相等的对称,舞台排列给人一种平衡感,赋予舞台庄重、稳定的特点,但过多的运用对称会使人感到呆板,缺乏活力。
(四)变化
变化就是在原有的动作的基础上使动作的顺序、结构、幅度、方向、速度、力度、动律、节奏、情绪等要素发生改变。变化直接导致舞蹈的不同,有效的变化使得舞蹈动作更具丰富性、可视性。变化的方法有附加、增补、移位、变向、变态、变形、省减、倒序、延伸、收缩、放射、聚集等。
nlc202309090036
(五)复合
复合是针对舞蹈画面、舞蹈形式的综合创编方法,复合的使用使得舞蹈的画面更有层次感、错落感、立体感。复合的主要方法有并列、分列、重叠、交错、接续、递增、轮作、穿插、对立以及服装、道具、灯光、布景、色彩等方面的综合复合。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音乐及道具的选配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音乐的选配
自远古艺术起源之始,舞蹈便和音乐亲密联姻。我国古代所说的“乐”,就是对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总称。人们常说的“乐之在耳者为声,在目者为容”,具体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音乐和舞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旋律动听的舞蹈音乐不仅是舞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还为舞蹈增光添彩,增强了舞蹈的流畅度和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国地大物博,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各民族也都有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例如维吾尔族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蒙古族的“鸿雁”、藏族的“翻身农奴把歌唱”,东北的“小看戏”等。这些音乐往往风格突出,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乐曲,因具有强烈的风格性和感染力,也成为了舞蹈创编的候选资源。在选择舞蹈组合的音乐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与音乐风格协调搭配。风格不匹配会直接导致组合创编的失败。第二,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与音乐情绪协调搭配。在统一了舞蹈组合与音乐的风格后,舞蹈组合所体现的情绪如:欢快、悲伤、喜庆、激动等也应与音乐达到高度融合。第三,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与音乐速度协调搭配。应避免选择的音乐速度、節奏型与组合不符,过快或过慢的音乐不仅会降低组合的表现力、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产生不和谐之感。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道具的选配
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我国历代舞蹈都有使用道具的习惯。从劳动产生了舞蹈的那一刻起,道具也就和舞蹈联系在了一起。用石器或木器击节而舞,于是,舞蹈中就有了道具的运用。尤其是民族民间舞,应用道具表达情意,塑造形象,渲染艺术效果,是民族民间舞的一大特征。道具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是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人们情感的延伸,有着极强的表情达意的功能。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因其不同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导致产生了不同的舞蹈道具,如藏族的袖子、维吾尔族的盘子、蒙古族的筷子、汉族的扇子、手绢、朝鲜族的鼓、苗族的芦笙等。舞蹈道具是舞蹈舞台美术的造型手段之一。舞蹈道具常常作为创造舞蹈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舞蹈造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具的使用会直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增加舞蹈的视觉效果。民族民间舞蹈组合道具的选配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道具的选择应尊重、符合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一个道具与一个民族的舞蹈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编导不应随意变更,破坏舞蹈的原风貌,产生文化断代。第二,舞蹈动作的编排应与道具产生联系。在选择了道具之后,应对道具在舞蹈中的使用进行深入的研究,道具与动作和谐统一,不能只单纯的做动作,与道具失去呼应。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编创者要立足于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整体认识和教材横纵关系的把握上,理清编创思路,在遵循民族性和风格性,传承性和创新性,观赏性和表演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重复、对比、对称、变化、重复等创编手法,并合理的选择民间音乐及道具,才能准确的体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和内涵,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参考文献:
[1] 但丽鹏.黄自新.道具在舞蹈创作中运用[J].民族艺术研究.2001.5
[2] 杨庆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方法[J].艺术教育.2014.8
傣族手位组合 说课稿 篇4
一、说指导思想:
傣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人民以舞蹈的特殊语言直率、真挚反映他们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实现他们审美要求和表现形式,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艺术形式。傣族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独特的韵味美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因此,傣族舞成为各类各级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孔雀舞更是倍受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喜爱。二.说学生
13秋幼师()全班27人,原来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状况(兴趣、无所谓、不兴趣各占1/3),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工作学习,学生部分对学习舞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通过今年的教学以及我校的科技之春演出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上课积极性大大加强,学习基本上都能积极主动参加舞蹈学习。通过傣族舞的学习,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材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傣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优美,朴实,灵活等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本节学习的动作及动作组合,是为今后傣族民间舞的学习打基础的。
四.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的背景文化,基本风格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练掌握傣族舞蹈的手型,手位。三道弯体态的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创造“情、韵、美”境界,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通过民族舞的学习培养民族的自豪感。五.说教材的重、难点及处理
1、重点:
掌握傣舞的基本手位、动律特点、风格。
2、难点:
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臂部、腰部讲求曲线美),身体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韵律美。
3、解决重难点办法
①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三道弯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②采用集体、分组、个人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感知到傣族舞的风格及动律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感知动作形成要点,学会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审美的能力。
六、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每组的组长以点带面的帮助组员练习好每个动作。
七.说教学过程: 1.热身训练
2.导入,教师跳一段舞蹈引出课题。3介绍傣族 4.教师示范。5.傣族舞特点介绍 6分解动作介绍 7教师教学生学
8.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分组指导。9.教师带学生展示教学成果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篇5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进行简单队形的变化与连接 教 学 重 点:舞蹈构成中各元素的理解掌握 教 学 难 点:有创新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舞蹈的结构 结构性质与功能 结构的样式 结构的方式 2 作品欣赏
二 舞蹈的节奏 造型和构图
舞蹈的节奏 舞蹈的造型 舞蹈的构图 2 作品欣赏 三 常用的舞蹈队形 1 分组站队形 2 作品欣赏 四 作业
分组进行基本队形的变化与连接
课 题:舞蹈作品创编构思及编舞技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进行舞蹈作品简单构思描绘 教 学 重 点:编舞技法的掌握 教 学 难 点:动作发展的连贯性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舞蹈的语言 舞蹈动作 语句 段落 2 作品欣赏 二 编舞的基本技法
舞蹈语言的组织 技法练习 2 作品欣赏 三 作业
自选动作,进行编舞技法的练习。
课 题:拓展主题动作形成舞句、舞段 教学目的与要求:动机 舞句、舞段的发展
教 学 重 点:动态 动速 动律 动力四个基本元素的体现 教 学 难 点:原始动作的分解变化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以组为单位检查作业
二 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要求动机舞句的逐级发展及动作的优美性连贯性 三 作业
修改完善汇课内容
课 题:舞蹈的艺术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运用多种艺术处理方法对舞蹈进行艺术处理 教 学 重 点:艺术处理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 学 难 点:针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艺术处理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舞蹈的艺术处理 重复 夸张 对比平衡 拟人 象征 铺垫 衬托 渲染的艺术处理手法 2 作品欣赏
运用以上艺术处理手法进行课堂实践 二 开头 高潮 结尾的处理
开头的呈现方法 高潮的表现方法 结尾的处理方法 2 作品欣赏
三 舞蹈音乐 作品欣赏 四 舞台美术
关于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与技巧 篇6
2010-04-12 13:46:53 分类:他山之石
问:儿童学舞蹈是不是以形体、基本功为主呢?(不包括专业学舞蹈的幼儿)一个舞蹈老师是不是也要教授孩子不同种类的舞蹈呢?
答:您好!幼儿园的孩子学习舞蹈以兴趣为主,兴趣是孩子们参与活动的最好的老师。另外,孩子们参与舞蹈活动,我们一定要想进的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征,不要强迫超出孩子正常的关节活动和骨骼不能负荷的动作,减少幼儿运动过程中伤害的发生。
应该说幼儿园孩子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舞蹈尤以兴趣为主,在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从锻炼孩子的节奏感、肢体的协调性、表现力入手。中大班的孩子可以适当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活动,不过训练的过程中,应是幼儿能够接受的,稍一努力就能达到的,否则孩子会有畏难情绪。
首先节奏训练,律动训练为教学目标,通过训练使幼儿有舞蹈的正确姿态和随着节奏正确优美的做律动的能力,塑造幼儿良好的形体。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此时可进行各种儿童舞蹈动作及简单的方位训练。另外呢,让孩子们认识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融进民族特点,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人物特点,问:针对于年龄比较小的托班孩子,舞蹈等肢体动作方面会比较受到限制,在舞蹈教学上又应该注意哪些?是否以欣赏为主呢?
答:根据托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肢体的协调性较弱,对于托伴幼儿不适于进行基本功训练,另外,把律动融入于托班幼儿的生活,如提裤、洗脸以及孩子们较为熟悉的小动物模仿动作,进行提炼,激发孩子们音乐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兴趣。对于托班孩子的舞蹈训练,我认为应该从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性入手,可以让孩子们多尝试奥尔夫音乐,让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从兴趣入手,让孩子们听到音乐主动的参与进来。就像您说的,还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些优秀的舞蹈,激发孩子们的表现力和节奏感的训练,也可让孩子们根据欣赏的舞蹈自由的模仿舞动身体,鼓励孩子们的成功体验。问:幼儿舞蹈,排练的时候分哪几步?特别是第一步从哪个地方着手? 答:排练的时候我认为一定要向幼儿介绍、分析作品的主题内容,让孩子们充分的了解主题内容、人去情节和情绪,让孩子们对舞蹈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激发孩子们成为舞蹈里边其中角色的一员,明确孩子们在里边所担负的任务,这是最关键的。然后让孩子们熟悉音乐,掌握关键的节奏和乐段,接下来来就是每个动作的教授,(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教授舞蹈动作时尽量做到镜面示范,只有镜面的动作你才能够和孩子们做到眼神的互动和交流),接下来的连接、一段段的排练,直至整个舞蹈完整的排练完毕。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介绍作品的主题风格,让孩子们根据主题风格,在参与排练的过程中来演绎舞蹈。这也是我多年来的心得。另外还有思想动员,一定要让孩子们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要有对待事情的责任感,不要中途无缘无故的退出,我们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是
缺一不可的。
问:什么样的舞蹈最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
答:您好!我认为幼儿舞蹈贴近幼儿生活,首先富于幼儿特点和幼儿情趣的、主题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舞蹈就是孩子们感兴趣、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舞蹈。孩子们接受舞蹈一定要从生动形象的动作开始,其次我们的幼儿舞蹈应该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模仿性。一个姿态做出来、一个动作舞出来,要让孩子们能够清楚的分辨出是孔雀还是蝴蝶、是小熊还是大象、是流水还是细雨,让孩子们能够清晰的理解这个动作能够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另外根绝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舞蹈在结构、语汇、音乐服饰等各方面一定要简洁、突出、舞蹈的篇幅要小,舞台布置要简洁,这样的舞蹈孩子们会喜欢、会乐于接受并喜欢参与,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们情绪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问:4-5岁适合什么样的舞蹈?
答:4-5岁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可适当尝试情节性舞蹈和情绪舞蹈的排练。幼儿舞蹈包括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自娱性的舞蹈其特点大多是歌和舞的结合,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孩子们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进行各种动作并能敏感的领会动作内容,注重娱乐性、普及型,任何孩子都能参与其中。而表演性的舞蹈是一种提高性的、欣赏性的舞蹈形式,可以分为情绪舞蹈和情节舞蹈,其中情绪性舞蹈注重集体形象、队形、画面的巧妙变化再委婉的动作组合中突出人物情绪的变化。情节舞蹈注重情节中人物矛盾的冲突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注重人物情节的形象塑造从而突出舞蹈主
题内容。
问:幼儿园节日表演一般以什么舞蹈为主呢?
答:一般的幼儿园庆祝活动中的一些舞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拉确定,中大班的孩子可适当表演一些有情节的,舞蹈中的情节中突出人物特点,情节的发展有冲突的,这样,孩子们在舞蹈中有了情节的设计,表演起来参与的是一会很强,而且,情节性的舞蹈对于孩子们来说易于表演,更能突显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的特点,这样的舞蹈更富于童趣,适合孩子们演,更适合孩子们看。
问:我们创编什么样的舞蹈作品,孩子喜欢看,有愿意演呢?
答:幼儿舞蹈最重要是要富于童趣,孩子感兴趣的舞蹈是来自于幼儿生活的,体现于日常活动当中,比如说:穿衣、做操、游戏、拍皮球、搭积木,欢呼雀跃、伤心哭泣这都是最好的素材来源,这样的舞蹈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种游戏、一种趣味。而在这种趣味中,孩子们获得了美的享受,获得了想像的快感,获得了创造的愉悦。因而,特别是幼儿舞蹈的编排,从进行构思的时候起,就要想一想,怎样把一个舞蹈,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律动,歌表演或集体舞,编成小游戏让孩子们来做,使孩子们觉得跳舞就像做游戏那么好玩。富于童趣的舞蹈,孩子们作为演员喜欢演,孩子们作为观众来说也会乐于去欣赏这样的舞蹈
问:幼儿舞蹈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很多舞蹈创编出来就有些成人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注意哪些呢?
答:任何一个教师只要能够让自己走进童心世界,真正的去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所需,童化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用孩子们眼光看世界的视线去看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这样,你所创编的舞蹈就会富于童趣,童真,赋予孩子们的想象结果,这样的情节性的舞蹈能够引起孩子们共鸣,激发孩子们参与创编、乐于表演的积极性,这样的舞蹈一定会受孩子们欢迎。
问:幼儿上台表演了,看到下面有很多的观众,就容易分神.或者紧张哭泣...情况,我们之前可以怎样做他们的心理工作呢?
答:上台之前老师对幼儿心理的暗示,最主要是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台上最美的,台下的老师、家长、小朋友都认为他们是最棒的,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的,多给他们一些成功的心理暗示吧,培养自信很重要!
问:怎么样的舞蹈动作可以使幼儿更加容易记住? 答:一个舞蹈重要的是要有主题动作,主题动作的设计,首先要富有童趣,能够充分的调动孩子的肢体动作,并能够让孩子很顺利的、肢体很协调的去完成,另外,这个主题动作以经常在舞蹈中再现。因为有趣的形象动作编好后,不是闪现一下就不存在了,而是要使它成为舞蹈中的主题动作,并不断反复、再现它,才能造成一个鲜明的舞蹈形象。这种方法,就叫做主题动作在舞蹈中贯穿。主题动作不能多,在一个短小的舞蹈里,只要有一个主题动作就可以了,其它都是这个动作的派生。同时,主题动作往往在舞蹈一开始就要给观众留下印象,以后不管怎样变,都会联想到它。相反一个动作在舞蹈中以不加变化的样子反复出现多次,也会使孩子们感到单调、平淡。因而,主体动作在反复时即可让孩子们复习巩固又能够使动作不断变形。即:看起来还是同一个动作,但反复出现时,或在位置、方向上有了变化,或在动作的姿态上有了长一点,短一点、大一点、小一点的变化,或在动作的节奏上有了重一点,主题动作的重复再现最容易让孩子们
记住。
问:怎样的舞蹈算是一个好的舞蹈?
答:一个舞蹈的评价好坏与否,我认为并不是高难的动作,复杂的服装和道具,而是富于童趣,情节单纯,音乐节奏鲜明,动作富于童趣,能够充分的突出俺孩子的天真、童趣。另外要在舞蹈里要巧妙的运动道具,可以一个道具多用,另外突出孩子的天真童趣要善于运用夸张、想象和科幻的手法创设童话世界的舞蹈。这样的舞蹈被孩子们评价为应该是最好的舞蹈。幼儿舞蹈就是孩子们演、孩子们看的舞蹈,孩子们认可了,就是最好的舞蹈。
问:在舞蹈方面,女孩做出的舞蹈动作比男孩的要协调,那我们应该怎样为男孩选择音乐呢?选择什么样的音乐?
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音乐和确定舞蹈的主题内容,一般的女孩子身体的协调性要比男孩子发展的较好一点,作为但部分都是有男孩子参与的舞蹈,根据男孩子们的特点,好动、竞争意识强,可以选择节奏感强、节奏鲜明,挖掘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喜欢、敏感的一些游戏或者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把这些事例和孩子们讨论创编成有孩子们自己来表演的舞蹈,我觉得这样的舞蹈,再配合上孩子们喜欢的节奏鲜明的音乐,男孩子们表演出的舞蹈一定一定不会输给女孩子 问:上音乐欣赏课,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音乐作品吗?
答:对于音乐课的欣赏,一定要和孩子们一起来分析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根据音乐作品的舒缓的或者欢快的一定要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情绪来表达出来,并配合肢体动作来配合音乐节奏,而且根据同一个音乐的不同乐章可能表现出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适当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大胆想像,加进自己设计的情境,有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就是一个舞蹈创编的灵感再现。
问:是否在每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要进行发音、节奏等训练呢? 答:音乐活动中,尤其是教授唱歌的活动中,一定要让孩子们进行发音练习,要有4-到5度的爬音练习,让孩子们在歌唱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喊歌现象,发声的练习你可以设置成:师幼问好;可以是小动物叫(张口、闭口)练习等。几周训练也是每次活动中应当渗透的,通过肢体动作拍打,身体各部位只要能够发出声音的部位,都可以参与到节奏训练中来,而且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个环节。
何乐而不为呢?
问:以前的传统教学是这样,现在都改为主题教学了,还要进行这些基本训
练吗?
答:主题教学更能够图像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体。但是基本功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基本功训练的语汇一定要是有而易于理解实体能够接受的一些动作,一定要严格分析每个孩子的身体特点,科学的训练,不要让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孩子易于理解的舞蹈语汇,比如说吸腿说用膝盖去找胸;双方朝天,你说两手朝天举胳膊找耳朵后背可直立了等等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解释总之要让儿童明白。
问:怎麽让不爱跳的孩子可以跟着动呢?
答:任何一个教师只要能够让自己走进童心世界,真正的去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所需,童化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用孩子们眼光看世界的视线去看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这样,你所创编的舞蹈就会富于童趣,童真,赋予孩子们的想象结果,这样的情节性的舞蹈能够引起孩子们共鸣,激发孩子们参与创编、乐于表演的积极性,这样的舞蹈一定会受孩子们欢迎。我觉得没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只要用心去投入,都能够创编出孩子们喜欢参与的舞蹈。
问:在教唱歌时怎样对小班幼儿进行呼吸训练? 答:幼儿园的小朋友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较缓慢,肺活量小,只能唱句子短小、音域较窄的歌曲,音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圆润浑厚、有的轻柔明亮、有的沙哑苍白,而且音准不稳定。幼儿年龄越小,思维具体形象占主要,善于模仿,在遇到乐句长的歌曲时,不须给儿童讲什么,只要向儿童直接示范乐句的吸、呼,并加以手暗示唤气位置,慢慢地,孩子学着老师的样子就会恰当地唤气,使发声自如了。还可用闻花来启发儿童体会唱歌呼吸:到公园玩,远远迎来一阵扑鼻的玫瑰花香,慢慢地吸,深深地吸,又慢慢地呼出来练习缓吸缓呼。比如火车从远方开来“呜„„”吸气要深,呼气要平稳,在活动中可以喷洒香水,让孩子们真正的做到深呼吸,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掌握缓吸缓呼的方法。用吹蜡烛来启发孩子体会唱歌的急呼吸。也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选择些有趣的小曲,练习呼吸。练习发声、呼吸,可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方法,引起
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歌唱。
问:发现有的幼儿在音准方面把握不好,怎样让幼儿尽量发准音?毕竟幼儿
在园学习时间有限。
答:孩子三岁左右是学习语言的高峰期,发音不准很常见,可以让孩子练习一些绕口令,帮助孩子改善发音,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过于严格,以免打击孩子学习的热情。当孩子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后,先给以孩子肯定的鼓励再纠正孩子的发音。随着孩子接触的言语训练越来越多,他的能力也会提高的,老师和家长都不用过于紧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生活经验的积累,这种情况确实可以逐渐改善的。
问:幼儿园的女孩有点少、还小,我们演出的时候排会不齐,园长还要求演的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