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共5篇)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1
芭蕾舞基本功扶把练习教学
芭蕾舞是外国典型的古典舞品种,它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舞虽然发源并成熟于欧洲,但现如今已经成为国际化的舞蹈品种,它的审美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芭蕾舞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芭蕾舞演员,这些成就的取得和被世人的认知都与其独有的科学系统的芭蕾基本功训练密不可分。
芭蕾舞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规范化,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对于舞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训练动作的规范性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学好芭蕾舞的基础。芭蕾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尽快缩短练习者的身体自身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之间的距离,使得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性、柔韧性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性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也是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体态和基本训练的一般方法。
芭蕾基本功训练主要分为两部分,扶把练习即把杆练习和中间练习。把杆练习的内容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其内容科学又系统的合理划分,是由地面到空中,由幅度小到幅度大,由动作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一个训练过程。芭蕾基本功训练的教学内容是由无数个不同的单一动作所组合而成,就像支撑着人整个身体的骨架一样,想要使舞蹈作品魅力非凡、灿烂夺目,就得先将每个组合的每个单一动作练习好。芭蕾基训中的把杆练习是舞者们每天必须练习的第一个部分,更是每个芭蕾舞练习者的第一课。
把杆练习部分主要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动作:蹲、擦地、小踢腿、控制。它们对于之后的中间练习起着重要的帮助。
1)Plie(蹲)是扶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分为Demi plie(半蹲)和Grand plie(全蹲)两种。是芭蕾训练中大多数舞蹈动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各种跳转的基础,它充分的锻炼了肌肉的弹力和控制力,是踝关节、股关节、膝关节的暖身动作。想要完成一个完美的跳跃动作,就必须正确的依赖于科学性的Plie训练,不仅可以良好的保护膝关节,减少跳跃落地时的冲击力,保证起跳后在空中的高度,也可以帮助练习者找到重心点和爆发点,在跳跃动作结束时,帮助保持平衡。同样的,Plie也是旋转动作的基础动作,在旋转动作中,它的作用在于稳定练习者的重心,并给予旋转时一定的爆发力和惯性。Plie这个动作,从初学开始一直延续到最后。由此可见,Plie这个动作无论从动作本身还是对后面的中间练习的都起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2)Battement tendu(擦地)是把杆练习中所有动作训练的延伸和基础,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垂直站立、稳定性和后背的控制能力等,使腿部的肌肉群得到延伸与外开的锻炼,不仅有助于养成动作腿在动作过程中绷直并延伸腿部的习惯,还为芭蕾基训其他基本动作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动作看似简单易做却又并非那么容易,它贯穿了芭蕾美学的四大审美特征“开、绷、直、立”的全部真谛。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踝关节担负着舞蹈的重任,人体的全部力量都由踝关节负担,因此,踝关节的灵活对舞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化的擦地使舞步灵巧、轻盈、优雅,使旋转时重心的垂直有了控制能力,这个动作为腿的力度,伸直的习惯,重心的稳定垂直,踝关节的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把杆练习中的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是脚向前、向旁或向后擦地踢起25°或45°再经擦地收回的动作练习,主要训练脚部通过向外踢出的控制力和爆发力,为大幅度的踢腿动作以及大跳、小跳的脚部推地抛出打好基础。Jete作为一种力度训练的动作,虽然幅度不大,只有25°高,但要求动作短促有力,Jete在训练动力腿的力度和空间停留,以及胯部的控制都有相当的价值,同时对支撑腿的稳定直立也有一定的作用。这对于腿部的能力锻炼有很大帮助,提高肌肉的瞬间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同时,快速的踢起与收回也使脚部的灵活得到了锻炼,为中间大幅度的踢腿动作打下良好基础,增加了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同时也有助于力量的爆发,也为中间练习的小跳和大跳的推地及脚部的抛出打下扎实的基础。
4)Adagio(控制)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训练动力腿的外开与控制能力,同时增强了主力腿和后背的控制能力,为动力腿在空中控制与运动的动作以及大舞姿的姿态打下基础。芭蕾在中间练习的大多数舞姿中都会用到控制,只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才能把腿固定到某一个高度,使这个舞姿展现出来。通过对Adagio组合的正确练习,使得腿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锻炼,来展现婀娜的舞姿。同时Adagio组合对主力腿的稳定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没有一个稳定的主力腿很难完成上身及动力腿的控制动作。Adagio还加强了后背的控制能力,保证练习者到了中间练习后不会因为失去了把杆的支撑而使身体中段摇晃。
把杆练习中的扶把是芭蕾基本功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芭蕾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初学者,更是必不可少,通过把杆训练,可以使练习者正确地掌握身体平衡,基本姿态,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规范练习者的动作。其次,把杆的动作训练能够暖和身体,使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韧带、关节以及骨骼等活跃,运动起来,增强其能力,锻炼身体在运动中掌握平衡和稳定性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芭蕾对人体所要求的“开、绷、直、立”,有效的扶把练习和科学的训练顺序可以为中间打下良好的基础。
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会跳芭蕾舞。只有通过正确、科学的芭蕾基本功训练才能够帮助芭蕾舞学习者顺利通过难关,得到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进步。科学的、正确的训练可以改变人的形体、线条,从而改变人的气质。它改变坐、立、行等基本体态,使人体拉直,拉长,更加挺拔,达到一种优美的自然姿态,这一切都离不开芭蕾的基本功训练。可以说,芭蕾是艺术,艺术离不开基本功;没有基本功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没有芭蕾的基本功,就不会有芭蕾艺术。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巴班斯基认为,每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因此借用巴班斯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理解为:在体育舞蹈技能教授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应教学阶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以及各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来选择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从而达到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2、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依据
2.1、依据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一种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型的运动项目,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健身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可采用语言或直观传递信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使体育舞蹈的价值得到最大化。
2.2、依据体育舞蹈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任务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如在完成传授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以视觉和听觉为主;而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掌握及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的教学任务时,主要采用一些动觉、触觉、本体感觉信息类的教学方法,来促进运动技能培养、巩固和提高。
2.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体育舞蹈是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大多数学生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舞蹈训练,加上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各有差异,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适合学生体育舞蹈的基础,即因材施教。
2.4、依据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名体育舞蹈教师的素质结构应该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结构、品德结构等几个方面,而一切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教师的素质在课堂中的综合表现。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要求教师在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5、依据教学的外部条件
良好的外部条件是体育舞蹈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场地、设施、教学时间和人数等条件,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3、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体育舞蹈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即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阶段;分化阶段,即运动技能的改进与提高阶段;自动化阶段,即运动技能的巩固与发展阶段。本文基于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的思想,并依据三个阶段中掌握运动技能的特点,将体育舞蹈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研究。
3.1、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分类
本文以尤·克·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巴班斯基把现代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组织和自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主要是组织学生感知、理解教学信息、独立地探究和获得新知识的认识活动;第二大类是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主要是激发和形成动机,为学生创设有利的交往气氛;第三大类是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查和评定。尽管目前关于教学方法已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通过对巴班斯基教学方法分类的分析,我们发现巴班斯基关于教学方法分类的思想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将巴班斯基的理论思想应用到体育舞蹈技能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
3.2、各阶段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泛化阶段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泛化阶段学生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体育舞蹈技能也就形成最一般、最粗略的表象,而对体育舞蹈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了解。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应采取一些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基本理论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法和教育引导法;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中,主要采用直观法、带领法、念动法、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个别辅导法、电化教学法、诱导法和练习法;兴趣培养上,采用直观法、念动法、评比法和游戏法;情感培养上,多采用直观法、程序法、沟通与激励法、和情绪感染法;表现力的培养上,多采用暗示法、沟通与激励法、比赛法、预防与纠正法、个别辅导法都属于组织与实施学习认识活动里的方法,而电化教学法、诱导法、练习法、评比法、游戏法、沟通与激励法、情绪感染法、比赛法属于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里的方法,教学中的检查与自我检查的方法在此阶段运用的不是很多。
因此,该阶段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组织、实施认识学习活动的方法及教学中检查与自我检查的方法。
摘要:在体育舞蹈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掌握动作,培养兴趣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理为基础,从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不同阶段的角度,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进行研究,为体育舞蹈教师采取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苏).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吴谋.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3
关键词 单一动作 组合动作 关系
舞蹈的基本功教学一般是循着“从把上练习到地面练习再到组合练习”的程序展开,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始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原则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中,动作的单一性和枯燥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节奏的转换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带领学生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这样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递进练习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一、舞蹈课堂的结构方式
在属于舞蹈基础训练这一类的课程中,比如芭蕾基训和中国古典舞,他们的课堂练习方式分为把上和把下两大部分。现代舞同样有把上训练,但大多数用不到把杆,主要由地面和中间练习两部分组成。其它的舞蹈课,例如双人舞,民间舞,爵士舞,外国代表性民间舞(性格舞)等等,有的也是基础训练课的结果方式,分为把上和把下,有的却只有把下这一种,呈现单一结构,但是,不管哪种舞蹈课,也不管是采取哪一种课堂结构,其教学结构一般都是单一练习和组合练习两大类
(一)单一练习
单一练习是指单一动作的反复练习,一个动作,从分解动作开始进行单一性的练习,使学生可以对手和脚的位置,身体方位,基本姿态,连接动作的动作路线,最基本的规格,标准有明确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它。
(二)组合练习
组合练习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单一动作连接在一起成为复合性动作的练习,这类的练习是已经有舞蹈感觉的全面的训练,它其实标志着一个学生最终是否可以跳舞。
二、舞蹈动作的结构形式
舞蹈动作是经过艺术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是舞蹈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手段,是构成舞蹈的基本单位。舞蹈动作,例如在中国舞里的“圆场”,“搓步”,“云步”,在芭蕾舞中,“滑步”,“摇摆步”,还有舞会中出现的“三步”,“华尔兹”等等。
(一)单一动作
舞蹈中的单一动作是指以人体某一部位为主动,其他部位静止或随动的动作。
(二)组合动作
组合动作是由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的组合。犹如字和词或词组的关系。一般舞蹈组合动作并不具备明确的含义,只有美感,还有一些舞蹈动作组合,其目的只要是为了达到舞蹈技巧训练的目的而编排的。
三、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的关系
(一)相互促进的递进关系
舞蹈动作组合的训练教学,是舞蹈训练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和基本内容之一,这也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某个舞种的基本功的前提下,所展开的更深程度的舞蹈训练教学。
舞蹈训练中的单一动作的训练,犹如语文课本上的“识字”教学,是舞蹈中“组词”“造句”“成章”的基础。单一动作的基本训练,也是要在学生们已经具备学习舞蹈的一般基本功的前提下展开的,这是学生学习初始舞蹈动作的体验和训练。舞蹈基本功训练好比盖房子时的打基础。单一动作训练就象是铸造每一块砖瓦,只有基础坚实,材料过硬才能盖出又结实又耐用的好房子,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说,舞蹈中的单一动作训练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单一动作的训练教学是为舞蹈组合训练教学而准备的。单一动作训练的内容是舞蹈组合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动作。单一动作训练的规范性和情感性都具有为舞蹈组合服务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在单一动作训练中,准确体验舞蹈的风格特点是训练学习中的关键。
在学生们熟练掌握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来进行第二步。开展具有整体逻辑性和完整性的舞蹈组合训练教学。
组合动作训练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舞蹈动作和风格的整体把握及其表现能力。因此,教学形式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一般通过舞蹈欣赏,教师的师范表演,学生体验理解,反复学习训练等方式进行。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对于舞蹈艺术连贯,流畅等整体审美感和入微的艺术表现有更深入的领会以及体验。
舞蹈组合训练教学并不是舞蹈单一动作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规范并注入学生情感表现的一个舞者学习的必经阶段。在此同时,这也是使学生深入感知和具体掌握舞蹈艺术美的重要体验过程。我们在这个训练的过程当中,應该特别注意那些既非姿态造型,又不属于跳跃,旋转等技巧的辅助性的一些连接动作,我们通过实践可以证明连接动作如果能做好,舞蹈中的组合动作也就如同行云流水,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如果我们在训练中忽视连接动作,然而在完成组合动作的时候就会结结巴巴,断句不清,让人不知其所云。
基础训练组合指以训练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组合形式,它包括两方面内容:1.是身体局部与整体协调性的训练,简称为动作训练或身体训练。2.是学生内心情感认同的训练简称为心态训练或情感的表现。
(二)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单一组合是指内容单一,训练动机单纯的组合形式,在它的内容上它只有一个动作或是一个骨干动律,以及一个最为短小而简单的动作单元,比如肩,臂,腰等部位单一动作的训练,它的意义就好象反复练习一个简单的生字或词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这些简单基础的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身体上和脑海里建立对某个民族舞蹈动作语汇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拿北京舞蹈学院藏族舞蹈男班教材为例,这类的组合里有,颤踏动律组合中的颤踏训练,撩步组合。单一动作组合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其组合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单纯,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个民族地域舞种中的一些核心元素。使它具备今后遣词造句的素材,还能为学生奠定继续深入学习该舞种的基础。
复合动作,也是组合训练,是指在一个组合编创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元素或动律元素构成的组合形式。它的目的为了使单一动作进一步地丰富完善,使之又加大了难度.我们之所以要训练组合动作,是因为在训练学生时不可能从头到尾训练,一个单一部位,训练手就是手,训练脚就是脚。有时我们也要将手脚训练结合起来,使训练层面更为丰富、完善、立体。
参考文献:
[1]王维刚.舞蹈的基本训练[M](198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75.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
教学目标:
1、熟记1-4的乘法口诀。
2、熟练运用乘法口诀做乘法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诵1-4的乘法口诀。
2、做第6题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重点练习
1、做第7题
学生做完认真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不同点,错误的说出原因。
2、做第8题
教师读题,学生填出符号,教师讲解。
3、做第9题
学生自己填写,并说出乘法口诀。
4、做第10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用乘法算式做。
2×3=6(人)
3×3=9(人)
4×2=8(人)
教师强调如何列乘法算式。
三、小结
请学生再次背诵乘法口诀。
四、作业
简单的排列组合练习课 篇5
教学内容: 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5.“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推荐阅读:
幼儿舞蹈课流程教案06-29
四年级舞蹈课教案范文11-30
《快乐的舞蹈》公开课美术教案11-03
舞蹈教学教案10-20
傣族舞蹈组合创编 教学设计06-16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我说课的内容11-08
教案舞蹈07-27
现代舞蹈教案06-03
儿童舞蹈教案10-29
舞蹈美学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