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教案

2024-09-17

舞蹈教学教案(精选13篇)

舞蹈教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性质。

2、结合已学过的舞步,创编各种拍球动作,合拍地表现拍球活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试着用不同方法拍球。

2、皮球一个、《拍球》音乐。

活动过程:

1、感受《拍球》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请你们听一段音乐,听完说一说,这首乐曲像你们在玩什么?播放乐曲录音,请幼儿安静倾听。

2、回忆、再现游戏中的拍球动作。

——平时你们都会拍球,谁愿意到前边拍一拍?

——你还会怎样拍?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拍球动作,如转圈拍球,手拍球同时双腿交替跨球、抛接球等。

3、引导幼儿尝试用已熟悉的舞步与拍球动作结合,自由、合拍地舞蹈。

4、请幼儿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自由地舞蹈。

教学反思

1、通过以上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过程中学到的远远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难,自己会思考

2、在过程中幼儿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这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冷静思考,充分展现我们的想像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对于这一节课达到的效果很好,虽然有一些幼儿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很认真,用心。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法。

4、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幼儿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从一边引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杋风顺,生活中的一点困难并非一定是坏事,至少给了我们经验,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如果能从困难中获得灵感,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的潜能,那么就有可能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引导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困难并不可怕,就看怎么去面对。

舞蹈教学教案 篇2

舞蹈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大相同。它既要教授舞蹈理论知识,又要训练舞蹈专业技能。因此舞蹈教师的备课应首先了解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继而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现有的舞蹈专业水平及实际情况,制定出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再根据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和编排出每一个训练组合,选定伴奏音乐,并把它具体地体现在舞蹈教案中。

备课的具体内容和文字体现即是舞蹈教案。它是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结合一定年级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要求,由任课教师亲自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它一般由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步骤以及教学具体内容等部分组成,是舞蹈教师进行舞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好舞蹈教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深入而全面地了解教学大纲初步制定出教学计划

大纲和计划只是涉及到了教学内容的原则方面,简单说就是规定了哪个年级哪个学期要给学生教授哪些内容。而仅根据这些原则,教师还无法实施实际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具体的舞蹈教案。

二、教材是写好教案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将教材的内容了解透彻,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训练性和训练价值等。例如在进行藏族民间舞中的颤踏动律训练时,教师应清楚教学目的和要求是训练学生的下肢及脚下的灵活性和节奏感,重点和难点是明显区别于其他舞种的含胸、垂臂、前倾、懈胯的体态特征,训练核心是膝部松弛而自如的一种上下运动状态。否则就会导致盲目教学,达不到应有的训练目的和要求。

三、明确了训练目的之后,还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所面对学生的专业程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写出具体的教学步骤,因材施教。任何一种课,教材可能是一样的,但由于对象、时间的不同,在教学法上、程度上、节奏处理上都会发生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事先做出不同的预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师为了上好一次课,甚至会预想和计划出几套方案,供自己上课时选择。

舞蹈教学教案 篇3

关键词:舞蹈教学 民间舞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215-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悠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文化,润养出民间舞的多情绚丽。不仅汉族地区具有丰富完整的民间舞艺术,而且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兄弟民族,都有他们自己十分丰富多彩的传统和独特的舞蹈形式,它使得中国民间舞的基质长久鲜活,使得各民族舞蹈的生衍浩荡不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民族舞蹈教学非常重视,然而,舞蹈文化的多元化使得我国民间舞受到了现代舞蹈的巨大冲击,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的融合不尽如人意,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不高,老师厌教,学生厌学,导致学生不管跳什么民族的舞蹈,风格、情感的表现没有特点、平淡无味。因此,对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改善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民间舞的生存状态,促进民间舞蹈教学良性发展。

1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

民间舞蹈艺术是一种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形式,发展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本身是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开始认识民间艺术在未来素质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民间舞教学模式的建设,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系统性

民间舞蹈课程设置在统一明确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的自然教学法则,以及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和学年,相应地开设不同的科目和安排不同的课时。民间舞的教学在整个舞蹈教材体系中应以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为主线,兼容其他边疆少数民族的舞蹈,不断补充、丰富其内容,构建具有浓郁少数民族文化的教材体系,确保民间舞蹈教学的整体风格和特色。

1.2 精练性

首先要以终极教学目标为核心,课程设置应泾渭分明,主次有别。其次民间舞教材提炼应体现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训练性等“三性原则”的指导下,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元素和核心动律,使之贯穿教材的始终,加上风格化的综合组合来更好地把握它的韵味。这里的“精”,就体现在动作中的文化性,动作的精练就体现在其凝聚了各自民族舞蹈的特点和文化,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掌握好不同民族的风格,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3 整合性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所以舞蹈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舞蹈,这门综合的艺术文化对人的要求更是应该全面和苛刻。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天所产生的知识量足够一个人学习一辈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目的就应该从教授知识到教授方法。因此,应对民间舞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并制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凸显潜移默化的整合性。

2 完善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途径

2.1 民间舞教学应保留原式风格

首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民间舞的教学中,我们应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树立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种精华为我所用;牢记没有吸收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提高。

其次,完善民族舞蹈教学的教材结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潜心研究民间舞发展的轨迹,追本溯源,挖掘和发现其原生态动律的遗存,将有益的成分补充进教材内容中,让人们更加完整地了解民间舞发展的源流。

再次,发挥现代媒体的教育功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如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将更多的民间舞资料与学生分享,让他们在欣赏中领会民间舞原生态的风格与特点。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请民间舞蹈的老艺人或传人来课堂上授课或讲座,积极开展民间舞的艺术交流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多层面、多角度领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精华;也可以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到民间舞发祥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特色和原生态风韵。

2.2 强化“载歌载舞”的教学模式

在一些传统组合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教动作,同时也可以边唱边跳,最好是有民乐队现场伴奏。如朝鲜族的古格里、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藏族的旋子、云南花灯反崴等,都是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授课的。所以,授课过程中不但学生们很容易地进入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教学语境,而且在歌唱中还加深了动作运动的气息与轨迹的调整,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肯定是非常明显的。它无形中成为课堂中民间舞教学与民间现存“载歌载舞”的形式巧妙的对接,传承了民间传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加之民间舞专业教师教学的主体性特征,他们以身示范对音乐强化的时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对未来中国民间舞“载歌载舞”的教学特点进行更好的突破。

2.3 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

现今舞蹈教学课堂中依然有许多中国民间舞传统组合是以音乐集合法整理、编撰的。如维吾尔族的其克提曼、赛乃姆组合,朝鲜族的古格里、安旦、许摩里、查津古格里等组合。这类组合中音乐或节奏的名称,也就是组合的名称。组合的内容是根据音乐或节奏的特点来编排的。随着音乐的长短、节奏的快慢、情感的内涵调整动作的层次与顺序,同时表达音乐的情感,是这组合编创模式的共同规律。因而,用此种方法编排出的组合具有风格性强,情感表达丰富,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组合新体现的民族地域文化场景中去。

因此要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来保证民间舞教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没有具体的行动和做法是不符合当前教学形式发展的。在具体的课程中,将《中国民间舞基础乐理知识》、《中国民间舞打击乐》、《中国民族民间伴奏歌曲演唱》等三门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固定下来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4 扩充文化视野和表现技巧

在众多的民间舞中,如何去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掌握体态是最基础的。体态贯穿于舞蹈动作的始终,是舞蹈语汇彼此相连接的骨架,是动作越落的基础。例如,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挺拔刚毅”是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维吾尔族刚强、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高度凝聚。但舞蹈中也有很多柔美流畅的曲线动作,这个特征是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为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经西域绵延伸向西方,沟通欧、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路。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在文化艺术上也受到很大影响,如维吾尔族舞蹈中很好地吸收了西方芭蕾舞蹈的“挺拔向上”体态,又融入了东方舞蹈的“柔美曲线”韵味,从而结合为现在这样特殊的神态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教材、又能跳出其独特风格韵味的关键之一。

2.5 积极开展“以情带动,动中有情”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已不再是纯粹的动作模仿,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情”。在发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舞动作中,有些人通常只注重其“形”,而忽略了其精神实质——“情”。所以,体现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东西,看多了就觉得乏昧。由此看出,民间舞蹈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体态、元素、动作短句、组合训练,还应该在训练体态的同时,融入舞蹈的“情”,才能让民间舞在教学中产生舞蹈效应。“情”是民间舞生命的标志,是民间舞生存的根基,一旦失去生命的真实,就感染不了观众,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民间舞讲究“以情带动,动中有情”,这就说明“情”与“动作”的关系缺一不可。“情”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间舞教学中的“情”与“动作”就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情”带“动”与“动”中有“情”,要求在“情”与“动作”的融会贯通基础上,强化以“情”带动,为的是让舞蹈者必须从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从而产生“动”中有“情”的艺术效果,展示出民间舞气度及内在的艺术素养,“情”的贯穿使得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总之,民间舞课堂教学如果贯穿了“情”所发生的效应,能使民间舞在教学中产生质的飞跃。

3 结语

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导入与舞蹈艺术有关的各种知识,以此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舞蹈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个民族的文化,并分析、领悟这种民族文化在其舞蹈中的表現。这样在舞蹈教学中,就超越了表面层次上的动作的模仿,而能达到通过舞蹈动作对民族精神的体悟和表现。真正从“中国民间舞”的意义上继承和弘扬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国民间舞学科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正视的,这也是我们舞蹈学生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俊.探析中国民间舞教学[J].科教文汇,2009(12).

[2] 惠妮.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3] 石嘉.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J].活力,2010(4).

[4] 王敏.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3).

高中舞蹈教学课教案 篇4

课题: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

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1、通过练习可达到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力。

2、开发智力,表现美。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该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2,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示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4,让学生模仿,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指点和纠正。5,让学生互相帮助来完成软开拉伸动作,同时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身体。

舞蹈教学教案 篇5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压脚背跪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下课常规等

2、进修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化:前奏: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张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摆布动弹,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动弹) 3-8:左手握拳-打开,一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 一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筹备一瓶水,工具放在固定的处所。

舞蹈教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向一个方向来回均匀的涂色,并体验涂色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孩子到童装店欣赏各种裙子。

2、材料准备:实物裙子两条;图片四张;裙子轮廓图、油画棒幼儿人手一份;音乐;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向一个方向来回均匀的涂色。

2、活动难点:涂色时向一个方向来回涂,不涂到轮廓外。

3、指导要点:指导幼儿按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注意线条短而密。

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小兔,激发幼儿的兴趣。

导语:今天班上来了一位客人,看看它是谁?大家和小兔打个招呼吧。

提问:你们知道小兔来我们班有什么事吗?

2、故事导入

原来春节快到了,森林里要举办春节晚会,小兔和它的朋友被邀请去跳舞,可它们的跳舞裙还没做好,心里非常着急,所以来拜托曾老师和小朋友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小兔吗?

导语:这是小兔们去年参加晚会穿的舞蹈裙。“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出示实物裙子)今天小兔带来了舞蹈裙的设计图,好看吗?为什么?

3、出示颜色各样的裙子图片,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导语:这是曾老师为小兔设计涂的几条舞蹈裙,好看吗?(请幼儿说说用了哪些颜色)

提问:你想选什么颜色为小兔的舞蹈裙涂色?

4、舞蹈裙,教师示范讲解涂色的要求。

要求:用油画棒向一个方向来回均匀的涂。

5、想象创作。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

(2)指导幼儿向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涂满、涂均。

(3)提醒幼儿不要涂到 轮廓外。

6、分享交流

(1)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2)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解自己的作品。(用了哪些颜色)

结束语:今天小朋友为小兔们设计涂了这么漂亮的舞蹈裙,小兔可开心了,谢谢你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它们非常乐意。再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而选材。美对于孩子来说最能触动孩子,感染孩子,让艺术活动更具有价值,因此我选择了《舞蹈裙》这一内容,从活动的目标以及准备乃至流程做了认真的准备与推敲,首先,目标的确定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以模仿为主,小手小肌肉的发展尚未发育好,让他们以涂色为主的画画方式,培养他们的小手控制力以及对涂色的兴趣;目标定位准确成为我组织本次活动的基础。从准备上,我先以木偶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再以故事引出课题,最后出示实物和范画来刺激孩子的作画欲望,为孩子涂色做好前期准备;在教师范画的过程中,我紧扣目标,教孩子向一个方向来回涂,不涂到轮廓外;在孩子作画过程中,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孩子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表现自信,自如地运用各种颜色进行涂色。在展示环节,我把孩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欣赏和评价,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无形中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最后我又以木偶来结束,整个活动前呼后应。一个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孩子从中受益,美的感受,美的表现,艺术活动的魅力,让美走入孩子心中。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评价作品时,我没有照顾到未完成作品的孩子,这样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我一定会牢记错误,绝不再犯。

舞蹈教学中如何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篇7

一、强化教育观念, 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现代教育是学生与教师一体化成长的教育。舞蹈是一种视觉形成的艺术, 人体活动的艺术。各民族舞蹈的风格是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 社会结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综合之后形成的, 教师只有对民族舞蹈属性深层次的把握, 才能将其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贯彻多元化的教学观念, 教师将知识经验的积累、技术经验的积累综合地表现在教学中, 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形象及形象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现代教育观要求我们, 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更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事业, 启发学生深层次地研究民族舞蹈风格, 而不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模拟。如在维族舞蹈教学中, 学生了解到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使维族舞蹈已不是原始和原形的反映, 而是给以艺术典型化的概括和升华。如舞蹈中的摇身晃头、移动颈项、托帽式、扶胸礼等动作, 显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后升华为典型化的舞蹈语汇。维族舞蹈的这一特点贯穿各个部位, 如脚、膝、腿、躯干、腰、胸、臂、腕、手、颈、头、眼等诸多地方无一没有特殊要求, 从而形成维族舞蹈的体态、神态、动态、动感、力感等独到之处。这一切构成了维族舞蹈结构的多样、多面、多层次、多变化, 但又统一于一种民族风格之中。浑然一体, 鲜明独特, 是维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在把握了舞蹈整体风格之后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的民族舞蹈风格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达到体现舞蹈动作、表现舞蹈感情、获取舞蹈知识的目的, 才能培养出“广博其知识, 完善其专业, 高尚其志趣, 澄清其品格”的复合型人才。

二、通过比较鉴别, 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时, 人的思维往往是比较活跃的, 记忆效果也是最好的。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将多种民族舞蹈风格进行比较鉴别, 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而且对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民族舞蹈有着较敏感的辨别力、接受力和表现力。例如:在学习维族舞蹈的“微颤摇身动律”时, 强调把握好膝部既有控制又富有内涵的弹性, 强调动律中“微颤而不窜”, 从而凸显维族舞蹈腰背挺拔的体态。又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藏族舞蹈中的颤膝动律以及基本步、抬踏步、嘀嗒步等动作中的两腿颤撩、松腰松胯等等。分析不同民族的舞步在膝关节上的不同运用, 并加以比较, 能加快学生的理解能力, 区分舞蹈风格的不同之处。再比如: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顺腕时, 将蒙古族舞蹈的硬腕, 让学生加以比较, 理解其中的个性和共性, 即:虽然都是手腕动作, 但各民族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鉴别, 会开发他们的智力, 让学生有独立思维能力, 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比较、鉴别、保存民族舞蹈风格奏, 加大了舞蹈课堂密度, 有效地提高了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介绍傣族舞蹈“三道弯”的造型美、朝鲜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仿鹤的动作与姿态以及蒙古族舞蹈模仿矫健的大雁时。进行具有民族舞蹈特色的课件播放及介绍各民族分布地域、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等民俗风情的课件播放, 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同时更加明确和直观。从而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注重教学实践, 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教学实践活动, 使学生作为认识主体, 能主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的主导活动, 它高于教育认识活动。舞蹈教学以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具体实践为主要特征, 因此教学实践是对学生进行“保存民族舞蹈风格”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教学实践, 调动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首先应注重优秀民族舞蹈作品的欣赏。中国民族舞蹈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具有独特灿烂的舞蹈文化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并极具感染功能。藏族舞蹈《哈达献给解放军》、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朝鲜族舞蹈《长鼓舞》、蒙古族舞蹈《盅碗舞》等舞蹈经典作品的欣赏, 不但宣传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辉煌历史, 而且使学生的艺术素养、认知、理解能力得以提高, 并在欣赏中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 将脑海中多层表象组合在一起, 更好地保存了民族舞蹈的风格。又如当今大力挖掘民族舞蹈的精髓, 应运而生的大型原生态民间歌舞集《云南映象》, 舞剧《八桂大歌》、《印象刘三姐》、《一把酸枣》等优秀的舞蹈作品, 既将各民族的舞蹈得以挖掘、保留和发扬, 又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舞蹈走遍了祖国大地, 走向世界, 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的民族舞蹈之花, 以及民族舞蹈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教学实践中, 要大力弘扬民族舞蹈文化, 就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让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更多的民族舞蹈及知识, 让学生“动起来”。如我院定期开展“民族舞蹈知识竞赛”, “民族舞蹈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用所学过的舞蹈知识和技术技能, 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 学习和编排出极具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 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 还应该让学生“走出去”。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本地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引入课堂, 也是对现有民族舞蹈教学的有益补充。“田野考察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深入到民间去考察调研, 让学生时刻感受民族舞蹈与人民生活、地域文化密切相连, 同时还可以实现本地区优秀的、传统的舞蹈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保护。

进入新世纪, 有众多艺术形式的冲击,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 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目标, 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文化做认真的剖析、研究, 才能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从而推动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

摘要: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舞蹈艺术是这光辉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舞蹈教学中, 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丰富学生的民族舞蹈知识, 积累学生的民族舞蹈素材, 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从而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 使其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舞蹈风格,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舞蹈教学教案 篇8

【关键词】 舞蹈文化;舞蹈教学;研究

一、舞蹈的文化结构内涵

舞蹈文化经过了长期发展创造,经过了传承和演变,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主要就是站在了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舞的角度上,对舞蹈文化的产生以及演化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之上。对于民族舞蹈在时间上表现出的主要就是指民舞文化的纵向面,主要就是在记录着民族舞蹈从产生,经过不断地发展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其为文化层,也就是我们说的历史层面。在时间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层来深入研究舞蹈文化的意识形态,可以讲舞蹈文化分为:首先是原生形态以及变异形态这两种形式。这两种形态的生成都是有着各自的条件和背景的,舞蹈文化主要就要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很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舞蹈文化的这两种形态中,原生和变异的演变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就是累积和融合,主要就是舞蹈文化展现原生形态舞蹈的包含着一些基本的节奏以及步伐和动律及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可以有意识的选择进行保存与新形态的重新整合。其次就是指在舞蹈文化基础上,民间舞蹈的空间性,也是在民舞文化的纵向性相对的横向性,主要就是用来展示民间舞蹈的相关结构以及表演环境和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舞蹈文化的空间上的文化层。在舞蹈文化的空间文化层的基础上来分析舞蹈文化,是可以将其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两种结构的。首先就是表层结构,主要就是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和动态性等。这些可见的物质性和动态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象征物主要就是指意味和记忆等这样的功能。其次就是较为深层的结构主要就是舞蹈文化中的民族舞蹈是在一定的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有着自己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无形的意识形态。也很有可能就是指在民族群体意识中的宗教观念和价值观念等。

二、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一)让学生们能够很好的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可以提高学对舞蹈深入了解。比如可以及时的督促学生们深入的了解民族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等,还可以更好的感受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学生去收集民族民间音乐及舞蹈录像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民族舞蹈的欣赏和讨论等,还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等,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正的民族舞蹈的內在,感受其文化及舞蹈审美元素,就像我们在教授傣族舞蹈时,就非常有必要先介绍一些傣族的文化历史,傣族人民性情善良,民舞有着浓重的亚热带特有的风情。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有关的活动很多,所以如“孔雀舞”都有着宗教色彩,其次还可以将一些例如傣族喜欢水,爱洁净这样的风俗活动。

(二)通过舞蹈文化,可以将舞蹈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首先就是在舞蹈文化的教育上,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进行比较针对性的教育,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对于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的不同让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将舞蹈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其次就是改变以往的按照学科来为目标的分工方法,转变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实施教学内容的方法,著名教育家柏拉图就已经能够意识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了,舞蹈教育是为一作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校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教育舞蹈动作等,不能够真正的给予学生舞蹈文化内涵,所以形成了学生只是学习基本功死板的套路。造成了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舞蹈动作缺乏创新,就算是以后走上舞蹈专业的道路,只能说是一个只会跳舞的机器人,对其他的内涵是一无所知的。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当今这种智能型人才的社会的。所以传授学生舞蹈基本技能的教学时,必须要更加地重视学生的舞蹈文化品位的培养。

(三)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还表现在,通过舞蹈文化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感知的能力,主要就是看可以以情带舞。所以目前在高效的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主要就是从审美感知这样的方向入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简单的动作进行领悟,激发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了舞蹈的训练中去,最好的就是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舞蹈中去,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被需要的和信任肯定的感受。在进行舞蹈的同时能够感受生命的活力,在学生们显示的形体之美和气质美的同时,进入内外交融的境界。在赞美学生的形体和外部动作的同时,还可以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来感染学生的内心,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舞蹈文化来感染学生的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做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幼儿舞蹈《娃娃》舞蹈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这个幼儿舞蹈

2.技能目标:训练胯的柔韧性

3.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部分幼儿舞蹈

三、教材分析: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脚盘坐压垮

团身合胯

单腿颤压胯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检查仪容仪表

3.简述本节课主要内容

中间部分:

一、基本功:

1.热身

2.腿的练习

3.腰的练习

二、复习:

1.《吹泡泡》

2.《月儿》

3.《玩娃娃》

三、新课部分:《娃娃》

做法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姿势

第一段

(1)

1-2对脚盘坐压胯

3-4还原

5-8重复(1)1-4动作

(2)

1-4娃娃向前爬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3)-(4)重复(1)-(2)动作

第二段

(5)

1团身合胯

2-4保持姿态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6)

1-2右单腿颤压胯2次

3-4回至准备位

5-6 左单腿颤压胯2次

7-8回至准备位

(7)-(8)重复(5)-(6)动作

第三段

(9)

1右勾脚打开至旁腿位,同时右手指尖朝前扶地

2-4保持姿态

5 左勾脚打开至旁腿位,同时左手指尖朝前扶地

6-8 保持姿态

(10)

1-2旁开腿压胯

3-4身体回至直立,指尖自然向前

5-8重复(10)1-4

(11)

1右脚收至对脚盘坐,右手同时抓脚弓处

2-4保持姿态

5 左脚收至对脚盘坐,左手同时抓脚弓处

6-8保持姿态

(12)

1-4团身合胯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第四段

(13)-(16)重复(1)-(4)动作

结束段

(17)

1-8重复(9)1-8动作

(18)

1-4娃娃前爬

5-8双肘撑地,团手托腮

(19)-(20)左右倾头8次四、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面临实习,上课内容仍以幼儿舞蹈创编为主

五、就业指导

幼儿舞蹈对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勤加练习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课内容

舞蹈教案 篇10

从字义上讲,就是“跳舞以自娱”,借跳舞达到自我娱乐的目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轻松自如的娱乐性,这种自娱性的舞蹈形式,十分自由,情绪热烈,不限人数,不拘场地,舞蹈的动作简便易学,而且在统一的节奏中,舞蹈者可以即兴的发挥。

自娱性:活动场所广场,称广场舞。随意、灵活、群众性;

样式:单人,对舞,集体舞。

(如:彝族,烟盒舞 藏族:锅庄、弦子 汉族:秧歌、腰鼓、花灯)秧歌地区:东北、河北、山东胶州、海阳、鼓子秧歌等。表演性舞蹈:

从艺术专业的角度讲:活动场所舞台,称舞台舞蹈。形式多,风格各异,规范严格。是指专门为观众欣赏而表演的节目。通过扮演者的表演感染观众。自娱性的舞蹈中也有一些是具有表演性质的。

表演性舞蹈有三个特点:

1、舞蹈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它通过人物的抒情,或缘物以寄情,总之,是通过角色表达创作者的意图。

2、舞蹈有编导编排而成,受音乐长短所限,舞者不能随意发挥。

3、它受舞台或表演场地空间的限制,但也可以充分利用舞台的各种条件,如灯光、舞美等,来帮助帮助表达作品的内容。

古典舞:

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

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身法则是指舞姿还有动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 “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民间舞:

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舞蹈的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1.独舞: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如男子独舞《希望》、《海浪》、《残春》和女子独舞《雀之灵沙》、《木兰归》等。这类独舞内容完整,独立成一个作品。独舞还可以是一部舞剧或一个舞蹈作品中的领舞,如《天鹅湖》中奥吉塔、《丝路花雨》中英娘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独舞。这类独舞就其内容而言往往只是一个舞蹈或舞剧片断,在形式上也往往有群舞演员陪衬在后。这类独舞有时并非独自一个在舞台上,而是指某一角色有一段相对完整、不同于其他演员的表演(即用不着动作整齐划—)。还有一类独舞是指芭蕾双人舞“变奏”的一部分,即在双人合舞之后,有男、女各自独立表演的舞段。这主要是用来展示演员高超的转和跳跃技巧的。2.三人舞:

舞蹈样式之一。因作品由三位舞者表演而得名;但非三人表演的舞蹈部可以称为“三人舞”。如果三位舞者始终以整齐划一的动态表演,那只是一个小群舞。“三人舞”大部分是具有情节性的小型舞蹈作品,是能够组成性格冲突的最小舞蹈样式。如三人舞《金色种子》表现了姐弟俩与破坏生产的坏分子的冲突;三人舞《绳波》则表现了夫妻俩不和而孩子在夹逢中生存的情景。根据性格冲突来设计舞段和舞台构图,三人舞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非对称的,矛盾的;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舞蹈样式。

3.群舞:

没有复杂的情节,而是以情代叙,重在意境和情绪的抒发,它没有多种人物角色,而是通过一个统一的集体形象,来塑造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群舞又可分为“情绪舞”和“情节舞”舞蹈样式之一。一般指3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从表演的性别上可分为男子群舞、女子群舞和男女大群舞;从内容构成上可分为情节性群舞和抒情性群舞。群舞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如《小溪、江河、大海》、《娜琳达》等;这类群舞以抒情性群舞居多,群舞也可以是舞剧中的一个片断,如《小刀会》中的《弓舞》、《鱼美人》中的《珊瑚舞》等。这类群舞服从于舞剧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通常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描绘和群众情态表现。群舞的一个重要表演特征是动作整齐、风格一致。

4.组舞:

组舞是将几个舞蹈贯穿在一个主题下的舞蹈形式。组舞中的每一个舞蹈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也可以单独抽出来表演。舞蹈体裁的一种。通常是将几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舞蹈作品组合在一起来进行表演。组合在一起的舞蹈,有的是依据共同的主题,如《月芽五更》就是把表现黑土地上人们生息劳作这一主题的五个舞蹈组合在一起,有的是依据共同的形态,如《汉风》便是把再现汉画像砖舞姿的几个作品组合在一起;也有的是依据编导或演员自身的创作或表演风格为组合,前者如陈惠芬的《星星河》组舞,后者如《丁洁舞蹈晚会》的五个作品。组舞本身可以独立表演,也可以成为舞剧中渲染气氛、推进情势的一种手段。如舞剧《鱼美人》中,其“海底”一幕就用《水草舞》、《珊瑚舞》、《金鱼舞》等一组舞蹈来渲染气氛。

5.歌舞:

歌舞是由舞蹈者边唱边跳进行表演的舞蹈,它是将“歌”与“舞”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歌唱与舞蹈从并行的角度去表现、加强共同的主题、内容。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表演者自歌自舞。中国戏曲和许多民间舞蹈就以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二是舞者占据主要表演场地,歌者在场边或幕侧伴唱。如歌舞《幸福水》就是如此。三是以一歌手为核心,舞者与其一起歌舞,舞蹈处于陪衬地位,这种舞蹈又称为“舞伴歌”。现在许多流行歌手的表演就是这种形式。综合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歌舞既能抒情又能叙事,声情并茂,通俗易懂,能表达比较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这种表演形式,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花灯、采茶灯、打花鼓、打莲湘、唱春牛、地花鼓、二人台、二人转,藏族的弦子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均属歌舞一类。

6.舞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它具有完整的戏剧结构,舞剧中的舞蹈一般分为情节性的舞蹈和表演性的舞蹈两类,形式上包括了独舞、双

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民族舞蹈;应用;幼儿舞蹈教学;融入

舞蹈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内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根据自己民族风俗特色编创出独特的舞蹈,并世代传承和发展。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欣赏价值较高,如果将民族舞蹈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中,不仅能开阔幼儿视野,提升其艺术审美力,强化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幼儿了解到民族特色和传承民族文化,进而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因而,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的价值

(一)民族舞蹈能够丰富幼儿舞蹈知识和增强民族感情

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能够激发幼儿想象,激发其舞蹈学习积极性。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内含着古老传说,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先向幼儿讲述传说,以此来激发幼儿想象力和调动其热情,提高幼儿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幼儿可以通过民族舞蹈来领略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并强化其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1]。幼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了解民族、认识民族和继承民族精神是幼儿的历史使命。由于幼儿活波爱动的天性,使得舞蹈深受幼儿喜爱,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加入民族舞蹈,能够使幼儿了解到民族舞蹈的美丽,感受其魅力,进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也深化其对民族舞蹈的认识。比如在舞蹈教学中融入筷子舞、骑马舞及傣族舞等少数民族的舞蹈,不仅能丰富舞蹈教学内容,还能强化幼儿对民族舞蹈独特魅力的领略,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等民族文化,激发其探知少数民族的欲望,进而增强其对少数民族的感情。

(二)培养幼儿对民族传统的尊敬感

民族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非常强烈[2]。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能够使幼儿体会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及生产,增强其探寻民族文化的欲望,进而萌生对民族文化的敬意。例如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傣族舞时,可以采用葫芦丝伴奏,让幼儿在此伴奏下翩翩起舞,以感受傣族民族风格和民俗氛围,利用锣声让幼儿感受拉祜族的民族生活;利用民族舞蹈中的独特服饰和民族音乐、风俗照片等让幼儿了解民族风情,了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民族文化。

二、幼儿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的融入

(一)民族舞蹈氛围的营造

活波爱动是幼儿的天性,活波也是民族舞蹈的特点之一。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首先应营造活波的舞蹈氛围,以体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贴合幼儿的天性,再选择欢快活波的民族舞蹈音乐,比如维吾尔族的《阿拉木汗》《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黄马》等蒙古音乐,以此欢快的民族音乐来营造欢快、活波的民族舞蹈氛围,让幼儿在此氛围中去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将民族舞蹈同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学习民族舞蹈,以提高教学效果[3]。此外,将幼儿舞蹈教学分成舞蹈表演、舞蹈知识及舞蹈手工等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各不相同。舞蹈表演板块主要为幼儿提供少数民族服饰、道具及民族音乐,引导幼儿换上民族服饰表演民族舞蹈,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服务,满足幼儿的表现心理,以提高其学习民族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民族舞蹈知识板块中主要是帮助幼儿了解民族风情和舞蹈文化,以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其舞蹈知识。如傣族孔雀舞,向幼儿介绍孔雀的美丽和吉祥寓意,孔雀舞代表着傣族人民对幸福、善良和勤劳的追求及向往。民族舞蹈手工板块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搜集少数民族风俗照片、民族乐器及舞蹈服饰等资料,让幼儿对民族舞蹈知识及民族音乐进行充分了解,并制作相应的民族舞蹈服装及相关视频。比如傣族的孔雀舞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孔雀头饰、裙子等;制作维吾尔族的方帽、小马甲等。

(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及对教师的要求

由于民族舞蹈具有较为丰富的类型和内容,一些舞蹈虽然具有较高的欣赏性,但动作难度较大,不适宜幼儿学习和表演。加上幼儿接受能力的限制,动作难度过大,幼儿很难掌握其精髓,进而使其丧失学习信心和降低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因此,幼儿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的融入,应选择合适的民族舞蹈种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上应适合幼儿学习能力,以简单易学且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为宜,比如蒙古族的《骑马舞》、傣族的《孔雀舞》等。选择合适的民族舞蹈,不仅使幼儿体验到民族舞蹈的独特和优美,还能保障其掌握和理解舞蹈动作要求,以提高舞蹈教学效果。当然,合适舞蹈的选择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民族舞蹈技能和知识,且教学经验丰富。幼儿民族舞蹈是民族舞蹈的特殊表现形式,如果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则很难把握幼儿民族舞蹈同民族舞蹈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幼儿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和传承。可见,舞蹈教师应提升专业水平,不断学习民族舞蹈教学新理念。当然,幼儿园也应强化民族舞蹈教师的技能培训,规范教师行为和提高其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灵活应用各种方法,以提高民族舞蹈教学效果和效率。

总之,民族舞蹈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学习激情和普及、传承民族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应贴合幼儿心理和天性,注重舞蹈文化的全面渗透,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媛姝.幼儿学习民族舞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20):107.

[2]孙雯.提高幼儿舞蹈教学魅力的策略分析[J].商,2013(22):349.

舞蹈教学教案 篇12

最早的舞蹈一般都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的, 随着舞蹈的发展,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舞蹈使得音乐可视化, 音乐使得舞蹈更加具有表现力度, 音乐可以使舞蹈从无声变为有声, 舞蹈可以使音乐从无形转换为有形。

一、音乐与舞蹈的联系

1. 舞蹈与音乐在节奏上的联系。

舞蹈与音乐都有节奏, 舞蹈将音乐的节奏更加具体化。例如, 我国的民间舞蹈, 往往都是载歌载舞, 节拍规整, 节奏明快。这些民间舞蹈之所以可以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着共同的节奏。再如, 历代有节奏的集体劳动都有着劳动号子。在许多舞曲中, 节奏的表现尤为重要, 例如, 舞曲《小路》《奈何》中, 舞步的进退、长短、顿挫以及力度都取决于音乐的节奏。同是4/4节拍, 新疆舞常运用的是切分音的, 朝鲜舞运用的是带附点的, 这在舞蹈节奏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同是手臂的舞动, 但是新疆舞着重表现手和臂的柔, 运用“绕、捧、摊”等手法, 而朝鲜舞则注重力度, 用“柳手”和臂圆润地甩动。

在舞蹈编创上, 舞蹈更加离不开音乐的节奏, 舞蹈家要反复听音乐, 熟悉音乐节奏、音乐点, 从而理解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激发创作的灵感, 不断修改舞蹈动作, 以到达与音乐完美的契合。

2. 舞蹈与音乐在旋律上的联系。

旋律使得各种音乐元素形成统一体, 使音乐获得真正的“灵魂”, 同样, 旋律使舞蹈的各个动作形成组合达到艺术风格的统一。舞蹈与音乐在旋律上的联系就在于舞蹈的旋律是音乐旋律的具体内容。例如, 体育课中活力四射的韵律操, 蒙古舞中铿锵有力的马步舞旋律动作, 傣族舞中轻柔优雅的孔雀舞旋律动作。也许最让大家难以忘却的就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的《画卷》舞蹈, 舞蹈演员用肢体完美的配合演绎出中国博大精深的书画艺术, 其中的每个动作都与音乐中悠扬的旋律完美结合。

舞蹈与音乐除了在节奏、旋律上的联系外, 还在段落安排、组合逻辑、美学抒情以及思维逻辑上有所联系, 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二、音乐与舞蹈的互相作用

1. 音乐需要舞蹈的表现。

音乐是时间、听觉的艺术, 音乐往往需要舞蹈将其内涵表现出来。舞蹈用重复、变化、展开等手法表现出音乐的重复和主题, 烘托出音乐的主题。例如, 舞蹈《路灯下》, 舞蹈演员的每一次爆发性、跳跃性的动作和呐喊都衬托出音乐的高潮点, 让观众的情绪随之牵动, 达到视觉、听觉全方位的效果。舞蹈演员在表演时将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 将自己的肢体语言化着音符表现在观众眼前。再如, 福金编创的芭蕾舞《天鹅之死》, 舞蹈演员运用饱含情感的双臂、面部表情及其他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天鹅在垂死前奋力求生的情境。伴随着音乐节奏的手臂颤抖、脚尖离地的碎步漂浮、低垂的头部和面部表情以及整个身躯都表现出一副痛苦挣扎的感受, 都烘托出梦幻如诉的音乐。

2.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

音乐有着渗透人心的特点, 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感情共鸣, 可以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曾经有位舞蹈家说过他在扮演舞蹈中角色之前都是以音乐为“起点”, 让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内心的感情, 并且他还说过, 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同样, 我们还是以舞蹈《路灯下》为例, 舞蹈中利用纯音乐中穿插电影原声的人物对白激发情感。运用电影《谁说我不在乎》的人物原音激发演员与观众的情感, 使得他们很快进入舞蹈情节中, 体会那种即将失去温馨家庭与父母关爱的心情。舞蹈演员通过音乐传递出来的感情将自己幻化为故事中的小女孩更真实、动人地演绎出舞蹈的精髓, 观众也在通过视觉欣赏的同时, 从听觉方面感受舞蹈中酸楚的情感, 将舞蹈由“无声”变为“有声”。再如, 舞蹈剧《好大的风》中, 用音乐模拟刮风的效果, 把观众带入故事氛围中。同样在剧中, 利用唢呐的演奏将舞蹈推向高潮。

音乐与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才能提升对舞蹈作品的演绎。然而, 目前高校舞蹈专业的音乐课时却十分有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采用纯生理训练, 而是要加强学生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深化学生对舞蹈乃至音乐艺术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雷娟娟.舞蹈编创中音乐的运用策略[J].魅力中国.2008 (21)

[2]汤凌.浅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J].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07 (01)

[3]孙玲.舞蹈与音乐密切结合的原因所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1)

幼儿舞蹈教案 (精选) 篇13

功的认识

第二节: 腿部柔韧性的组合训练

第三节:节奏与节拍的基本练习

第四节:通过一些基本动作训练孩子们的节奏与节拍的练习组合 第五节:头的基本练习,初步认识头部的运动方向

第六节:训练头部的灵活性小组合 第七节:通过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以及脚的灵活性为训练目的 第八节:学习勾绷脚的训练组合 第九节:脚位的基本练习,对三种脚位的认识

第十节:学习脚位训练组合 第十一节:手位的基本练习,初步掌握手臂的几个方位

第十二节:学习手位训练组合 第十三节:胯的柔韧性基本训练

第二十节:

同时增加孩

第十四节:学习胯的柔韧性组合 第十五节:初步学习及了解维族舞蹈的风格 第十六节:学习维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第十七节:学习维族舞蹈小组合 第十八节:复习舞蹈组合 第十九节:学习再见曲,为了增进孩子与孩子以及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复习以上所学内容 第二十一节:跳踢步练习,主要是训练孩子小腿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子的跳跃能力

第二十二节:跳踢步组合练习

第二十三节:空间方位游戏,主要训练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与反应

第二十四节:空间方位的组合练习

第二十五节:训练颈椎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掌握头部动作

第二十六节:头部训练组合,在初步了解腰部训练的要点

第二十七节:腰部基本训练,主要训练脊椎的伸展和弯曲能力

第二十八节:学习腰部训练组合 第二十九节:训练手臂的表现力以及手臂路线的认识

第三十节: 学习手臂训练组合 第三十一节:腿与腰的基本练习,主要训练腿的灵活性 腰的柔韧性以及腹背肌的

配合

能力 第三十二节:学习腿与腰的的练习组合 第三十三节:重心移动的基本练习,主要训练单腿重心和重心的移动 第三十四节:重心移动的练习组合练习第三十五节:胯的练习,主要训练胯的灵活性与勒马手舞姿练习第三十六节:胯的训练组合练习第三十七节:半脚尖的练习,主要训练脚踝的能力及上下身体的协调第三十八节:半脚尖的训练组合练习 第三十九节:胯与跳的练习,主要通过小跳训练学生膝盖的松弛及脚踝的力量

第四十节: 胯与跳的训练组合练习

第四十一节:初步了解蒙族舞蹈的风格以及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第四十二节:学习蒙族舞蹈小组合 第四十三节:复习所学内容

第四十四节:学习维族舞蹈的基本动律与垫步练习

第四十五节:巩固上堂课的基本内容,在学习组合动作

第四十六节:维族舞蹈组合训练

第四十七节:舞姿练习,主要训练古典舞基本舞姿的准确性

第四十八节:古典舞基本舞姿组合训练

注:以上教学内容会根据每个学员的自身条件和情况可在调节教学内容,使每个

学员都能掌握所学的动作要领及要求,希望每个学员都能有所提高自身能力和舞蹈知识.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

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

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 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

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 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

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

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 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

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

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

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 单

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

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

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

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

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

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

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

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

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1(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2(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3(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

合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6(双手/单手)转

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

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

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

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 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六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

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七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 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

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

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

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

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

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

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

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八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

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

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

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

的学生, 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

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九 劈腿 有利

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 左脚在 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

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

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

钟.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十 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

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

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

向下,臀部夹紧.十一 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

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

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

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

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 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2 背肌 在课

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

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1一、舞蹈教学计划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

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 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

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几种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后踢步、踵趾步

等。并通过多个小律动的学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4前自由地、愉快地表

二、舞蹈教学要求、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歌表演、能在众人面演。

三、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16课时)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工作:

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愉快地随老师学习舞蹈;认识自己

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认识身体动作分解: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8:反复一次。-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8:反复一次 2

(二)、家长工作

1、交待上课时间7:00-8:30,请家长提前十分钟来园,可进教室观看幼儿表演。不要在 2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门口张望,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家长要坚持送幼儿来园上课。、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准备一瓶水,东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工作:、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压脚背跪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下课常规等

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准备一瓶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2、交待家长回家注意幼儿的坐姿和站姿。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三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弯曲后上伸,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

2-8:双手曲肘夹在腰部,前后摆动(握拳),脚做小跑步

3-8:双手五指张开遮眼,伸左脚做踵趾步;

4-8:手按节奏拍手后双手打开,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间奏:重点练习脚尖脚跟踢步

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盘腿坐、伸腿坐的正确姿势。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四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踵趾步、伸腿坐、上、下课常规等

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 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踵趾步的正确姿势。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五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踵趾步、盘腿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学习勾绷脚,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脚尖随音乐节拍做勾脚-绷脚,提醒幼儿面带笑容。

腰部动作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

3-8:重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

1鼓励。

-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 -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二)、家长工作、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复习手部动作及腰部动作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六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勾绷脚、手部动作、腰部动作、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弯曲后上伸,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

2-8:双手曲肘夹在腰部,前后摆动(握拳),脚做小跑步

3-8:双手五指张开遮眼,伸左脚做踵趾步;

4-8:手按节奏拍手后双手打开,伸左脚做踵趾步(反复一次)

间奏:重点练习脚尖脚跟踢步 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两只老虎》,并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手部动作及腰部动作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七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正确的站立姿势、上、下课常规等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

小律动《萤火虫》: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两队变成一队

2-8:双手做小鸟飞-身体由1点侧向3点,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由下向左上方举,五指抖动,反复一次; 4-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一队变成两队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两只老虎》,请家长给予最大的鼓励。

2、复习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的正确姿势,及小律动《萤火虫》。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八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正确的站立姿势、上、下课常规等

2、复习小律动《萤火虫》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两队变成一队

2-8:双手做小鸟飞-身体由1点侧向3点,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由下向左上方举,五指抖动,反复一次; 4-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一队变成两队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 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萤火虫》,锻炼幼儿的胆量。

2、练习小碎步的正确姿势,及小律动《萤火虫》。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九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伸腿坐、压脚背跪坐、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正确的站立姿势、上、下课常规等

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

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

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复第一个八拍;

4-8:反复第二个八拍

5-8:双手叉腰,左侧-向前-右侧-向前

6-8:双手交叉于胸前,手向两旁打开,双脚由跪立-跪坐,头左右快速摆动

7-8:反复一次 8-8:反复一次(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勾绷脚,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练习上、下课常规,及舞蹈《两只老虎》。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十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勾绷脚、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头部动作组合等

2、小舞蹈《小青蛙》: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nbs p*

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

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头部动作组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练习蹦跳步,及舞蹈《小青蛙》。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十一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踵趾步、蹦跳步等

2、复习舞蹈《小青蛙》: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

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3、学习基本功三角架: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基本功三角架,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回家练习蹦跳步,及舞蹈《小青蛙》。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十二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基本功三角架等

2、队形练习《小星星》:前奏:全体幼儿跪蹲,随音乐点头

1-8:幼儿随节拍一横排一横排的起立,两脚与肩同宽,双手上举抖动

2-8:动作重复一次 3-8:双手上举抖动,自转一圈(左)

4-8:由四横排变成两拍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3、学习基本功压脚背: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压脚背,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回家练习踵趾步,及队形练习《小星星》。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十三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压脚背等

2、练习蹦跳步,正步准备。动作时双腿屈膝,经双脚蹬地跳起,在空中双腿直膝,然后双脚掌落地,同时双腿屈膝。蹦跳步可双脚起跳,双脚落地,也可单脚起跳落地。

的兴趣。

合等

、复习基本功三角架: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蹦跳步,激发幼儿对舞蹈、回家练习小碎步步,及舞蹈《小青蛙》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十四课时:(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基本功三角架、头部动作组 2

2、小律动《早晨多美妙》:

前奏:全体幼儿随音乐拍手、点头 1-8:幼儿随节拍一横排一横排的起立,两脚与肩同宽,双手上举抖动

2-8:动作重复一次 3-8:双手上举抖动,自转一圈(左)

4-8:由四横排变成两拍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3、复习基本功三角架、压脚背:强调动作要求。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小律动《早晨多美妙》,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回家练习蹦跳步,及队形练习《萤火虫》。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 第十五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本学期学习的基本动作,及教学常规

2、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舞蹈和小律动。

3、复习基本功三角架、压脚背、趴青蛙,强调动作要求

(二)、家长工作回家复习所学知识 第十六课时: 汇报表演,结束

活动前分析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她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她们快乐地健康成长。与成品舞蹈相比,基本功训练相对趣味性差,难以提起幼儿训练的兴趣。因此,在上学期,大班幼儿刚接触舞蹈的时候我着重进行舞蹈感觉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仅设计了部分简单的基本功训练。下学期,体操训练要求有规定动作,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孩子训练基本功的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基本功训练的措施。

活动过程

与舞蹈表演比起来基本功的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孩子们对

基本功训练不感兴趣,那么练习的效果就会很差,为了孩子们能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好的训练效果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入门”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一、踢腿练习

我在两个柱子之间连了一根皮筋,先把高度调到很低让孩子们用脚踢,慢慢的把高度提升,看看哪个孩子能踢得着,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抢着练习,而且不会厌倦,老师不用强制他们也会练习的很起劲,不几天的时间他们就把腿部的筋拉开,腿踢得很直很高。

二、打虎跳

打虎跳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两只脚要脱离地面,从空中打过,完全用手部的力量支撑整个身体,而且要求也很严格,腿要直身体要正,孩子们一点自信也没有,哪怕我保护他们让他们一个个翻他们还是不敢,原来他们是害怕,于是我也故不了年龄的问题,给他们做示范,告诉他们老师能做到你们就能做的比老师做的更好,终于几个大胆的能完成动作,但不是很规范,我还是利用皮筋让孩子们感受腿从空中过物,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都能独立的完成虎跳这一动作

三、前桥

前桥是孩子们很喜欢但是难度非常大的基本功,孩子们的心里想做却又害怕,我采用单个训练的方法,让每个孩子先学会这个动作,知道怎样保护自己,让她们在练习的时候不会受伤,然后再调动他们练习的兴趣,利用皮筋让他们练习过桥。

四、压腿组合 按照大班幼儿基本功的训练要求,结合班级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压腿组合,其中包括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踢腿和搬腿等动作。这套组合动作连接紧密,音乐活泼,孩子们主动地把身体各部分活动开,这样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不容易伤到自己。

五、游戏

我们平时还通过骑马、支撑、推小车来练习手臂的力量,通过跳青蛙来压垮,活动量都很大,每次练习完孩子们都会出一身大汗,可是他们还是很开心没有表现出不愿意学的情绪,现在大班的孩子把基本功训练当成一种很快乐的事情,每天都主动提出练习基本功,通过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都变得结实了,通过趣味基本功训练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

舞蹈课的教案

课形:舞蹈课

课时:两课时

年级:小学高年级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少儿舞蹈特点。简单的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其名族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结合本身平常上课的情况描述少儿舞蹈的特点并能模仿所观看的简单的少儿舞蹈、藏族舞蹈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3情感目标:能够在整个舞蹈课程学习中,体验舞蹈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合作学习的欢乐,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忙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并喜欢上舞蹈热爱上舞蹈。

二、教学重点:能热情的表演少儿舞蹈—-芭蕾的一些动作组合以及藏族舞《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前半部分,让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大胆的进行表演,把本身会的展示出来。

三、教学难点:芭蕾舞中的脚位、手位、脚尖的运用,藏族舞中的颤膝、拉直臂及舞蹈中常要注意德节奏掌控等。

四教学方法:任务探究法;榜样示范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1由我先给大家表演芭蕾舞基本动作套路及一支完整的藏族舞,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配上音乐)

2向达家介绍他们将要学习的舞蹈部,开始示范并训练他们的脚位、手位等。3教他们芭蕾中的基本动作组合,并让他们熟悉音乐和节拍。

4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表演,让他们观看视频,自行纠正本身的动作。

5把这个藏族舞中一些基本动作先教给大家,全班一起打节奏练习。分解动作学习之后舞蹈组合的学习。

6和音乐一起练习、分组表演。

7总结评价,给那些表现好的同学一些小奖励。

上一篇:时光流失了作文下一篇:我与新语文主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