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舞蹈教学

2024-05-24

初中舞蹈教学(共12篇)

初中舞蹈教学 篇1

中学舞蹈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不是单设的科目, 而是初中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学生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 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 它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 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舞蹈教育具有推动中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 它既是中学生的一种娱乐活动,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手段。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 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 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 增强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 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 加强交往, 美化生活,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舞蹈与中学生教学的联系

1.舞蹈与中学生生理素质。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 有助于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素质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髋上的各种手段练习及对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等等都跟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来源于生活, 却高于生活, 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 来表现各种美。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中学生的大脑发育;长期训练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耐力和灵活性, 有助于中学生形体的健美, 从而使中学生的身体塑造得更挺拔, 肢体更灵活, 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

2.舞蹈与音乐教学。舞蹈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舞蹈往往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效果更加良好,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当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时, 随音乐律动, 然后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这样一定比教师直接讲解音乐内容效果要好。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理解音乐的前提必须先听音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赏析能力有限, 尤其是一些条件落后的乡村初中学生, 连最起码的音乐聆听教学都不能保证, 学校领导以及专职不专业的音乐教师均不重视, 音乐教学走过场。教学中只唱不听、只听不讲、只学不练……甚至个别地区学校干脆将音乐课改上文化课, 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对音乐课也就不重视。他们无从掌握欣赏音乐的知识与技能, 其音乐教学的难度很大, 即便舞蹈是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手段, 在面对一群不重视音乐甚至对音乐课有偏见的学生, 要实施音乐教学必须借助舞蹈、范唱等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要降低难度, 精选学生易掌握、易感兴趣的内容, 逐步有计划地启发与引导。当然, 我们不能夸大舞蹈课的意义, 更不能迷信其作为教学手段的功能,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盲目运用, 尤其是一些教师准备不充分, 对音乐理解不准确, 律动姿势僵硬, 肢体语言不准确, 这就反而会误导学生。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人的情绪和兴趣, 对人的认知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情绪高涨, 精神愉快, 认知效果就好, 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学, 喜欢学和坚持学。初中舞蹈教学,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我和许多的老师一样,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普通的中学生很少有学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所以我们要积极应对。在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积极性时, 笔者主要采用的是肯定学生, 因材施教。初中舞蹈教学,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舞蹈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人体艺术,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 才能把舞蹈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从而从真正意义上领会舞蹈艺术之美, 把舞蹈艺术扎扎实实地学到手。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 不管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都不能把不满的情绪带到课堂上。

作为老师, 我在课堂上耐心地讲解动作、亲切地鼓励学生, 以此来回应他们学习舞蹈的热情。学生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能感受到老师对舞蹈艺术和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 对老师也有了一份纯洁的感情。师生感情融通了, 我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也就跟着提高了。

三、用真情感化学生

每个人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但初中生的思维直观, 简单纯真的内心世界和涉世未深的头脑使他们难以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 但他们对美却有着自己的追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 先给学生充分听音乐的时间, 让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 在音乐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幻想, 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地感受和见解, 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 把在欣赏中的这段音乐情绪和所掌握的情感基调说出来。同时,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节奏, 使他们将节奏、想象和舞蹈联系起来。音乐的情感和美感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学生一旦领略了这段音乐的感染力, 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激发他们无限的热情。

眼睛作为人的一种感知器官, 作用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 更重要的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实际上, 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 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无论是动作、眼神或是情感, 均是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 进而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

初中舞蹈教学 篇2

舞蹈是一种感情的抒发,一种好的舞蹈不仅能够让跳舞者感到身心的舒畅,感到激情的徜徉,还能够让观看者感动。这就是舞蹈感情的一种传递,只有练舞者有感情,寄感情于舞蹈,观舞的人才能够发现那一个个感动点,才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强调情感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情,更能提高他们借用舞蹈去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教学,要恰到好处,用自身作为引子,去调动学生的思想。

(1)口传身授式教学

很多人认为舞蹈教学应该是手把手的教学,是老师将动作做出来,学生进行模仿。其实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它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欲望。比如在教学生如何练习腿的动作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均匀用力,让音乐在你的腿部跳跃;逐渐伸长你的腿,再伸展一点,到达最高点坚持一下;逐渐收紧,坚持住,大家做的很好”。用这样一系列的语言来传递动作的要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的心里得到放松,对学习舞蹈更加有信心。而且因为舞蹈的练习是比较劳累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老师的语言不要太僵硬,容易让学生更加反感。而要亲切、表达更加形象。并且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有信心去独立完成这些动作。如说,我们是舞台上最美丽的精灵;大家每个动作只要做到位就非常优美;大家一定要笑,将快乐表达在脸上。身授是舞蹈训练的重要过程,也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过程。因为舞蹈的一些动作很抽象,甚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想动作统一,就必须要老师亲自示范。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模板,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学生如何去理解这里面所包含的情感。一般来说,老师一个动作要做三遍,第一遍是包含情感的演示,第二遍是肢解的动作,第三遍要加入语言的描述,将感情先用语言表现出来。开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仅用手势来表现舞蹈;增加学生可以模仿的次数,这样不断地锻炼才能逐渐掌握身体的运动规律,从模仿到创新;学生在了解如何表达舞蹈思想之后,就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去塑造舞蹈,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2)以情动情式教学

人生来就有对美的感知能力,即使是思维直接、简单的初中生,他们对美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其实代沟问题就是审美不同造成的,思考的方式不一样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因此老师在教学舞蹈之前,不妨先给学生奠定下一个情感的“基调”,让学生先听音乐,感受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尽情想象,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音乐有的激昂,有的柔和,有的有节奏感,有的则是缓慢抒情,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音乐特点,教会他们辨别简单的音乐特质。除了音乐之情感染舞蹈之情之外,还可以使用“眉目传情”。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舞蹈的动作除了肢体语言之外,还有眼神语言。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高难度的眼神交流容易让学生感到压力。其实只要老师在平时逐渐强化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眼神的交流,给学生做好的榜样。这样自然能够增加他们对舞蹈的理解,眼部的情感自然就能够流露出来。特别进行强化训练时,老师可以以印度舞为举例,重点给学生看眼部眼神的变化。

二、精选教学题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题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一个舞蹈的评价是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来考量的。对于舞蹈的形体美来说,是感性的考察;而内在的理性,则是对舞蹈意义的思考,是舞蹈本身所表达的含义和境界。每一个舞蹈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个灵魂一旦和观众产生了共鸣,那么就诞生了优秀的舞蹈。若只是让观众去欣赏形体之美,则过于简单无深意,更不能给观众触碰心灵的感觉。而这些种种都是建立在好的选题和立意的基础之上,有了灵魂才能跳出优美而心动的舞姿。

(1)选材具有时代精神

舞蹈也是具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也应当是在时代的前段跳跃的。而初中生的舞蹈教学虽然是基础性的教学,但是因为学生的喜好和兴趣会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所以多做改变,紧随时代步伐是非常明智而有效的。因此老师在选择教学题材的时候,要与时代接轨,多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或者是融入一些时代元素,让舞蹈从立意到形体都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

(2)深化选材意义

舞蹈就像是一个精灵,它表达着舞蹈者的心思,也表达着编舞者和立意者的思想。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给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从深处去挖掘学习舞蹈的意义。深化选材的意义是为了彰显舞蹈的人文魅力,为了体现舞蹈教学的着力点。另外,即使是做深远的立意,也必须符合初中生的世界观,保证在他们的思想范围内能够理解。否则过于“高大上”,可能也只是空谈。

(3)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温柔、有的偏于急躁、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则更加热衷于热闹。而这些都是他们选择何种题材的舞蹈的一个基本的考察依据,让一个性子急的人去跳较为缓慢的舞蹈,可能他们本身也是难以习惯的。所以老师可以多给学生几种题材的舞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样他们能够选择更是适合自己的舞蹈,也能够培养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会因为课业的压力而将其作为一种负担。而且目前的初中生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关注的东西也非常广泛,从国际音乐到古典音乐,从民族舞蹈到国际舞蹈形式,他们都有所关注。这样一来,他们更喜欢多元化的舞蹈形式,对自己想要进行的舞蹈也有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自己选择既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又能够帮助他们拥有自己的主见,对他们将来在舞蹈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严格训练过程,每个动作都要标准科学

(1)标准化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只有做到位才能够表现出那种美丽,才能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初中舞蹈的教学阶段,基础教学更加要严把关,这样才利于学生后来的舞蹈学习。老师要将每个动作做标准的示范,并且给每个学生指正,保证每个细微的动作、每个细节都得到完善。

(2)实现互帮式教学

舞蹈可以是集体的活动,也可以是个人美的展示。但是学习的过程却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舞蹈动作都难以看到完全,即使是有一面镜子也难以看到各个角落。所以实现互帮式教学,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指正,相互完善。同组的同学就是观众,是我们舞蹈的欣赏者,所以他们的意见要更加客观和恰当一些。

(3)比赛刺激竞争

舞蹈学习虽然是一种自愿的学习,而且和天分也有关系,但是同样和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采用竞争制度进行舞蹈教学,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促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而且舞蹈是具有创新和实践意义的,如果学生只是拘于教学内容,很难提升自己的能力。采用竞争的形式,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让自己的舞蹈更具竞争力,舞蹈境界自然而然就得到提高了。

(4)分层次教学

舞蹈是一种艺术,是身体的艺术,所以和天赋有较大的关系。而初中教学又是舞蹈的基础教学,不能够只关注优秀学生,要综合考虑,进行分层次教学。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对有舞蹈天赋的学生做较高的要求,并且给他们提高舞蹈难度;能力中等的同学,可以增加他们的舞蹈量,让他们有稳定的提高;而对于那些肢体协调能力过差的同学,要降低他们的要求,打实他们的基本功,并且用适当的语言鼓励他们,更加注重让他们体会舞蹈的境界。

初中音乐舞蹈模块渗透式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  舞蹈模块  渗透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12-01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应用的意义

将舞蹈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渗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美好品德,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所以,整体而言,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模块的渗透,是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促使音乐课程变得活泼有趣,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有利于他们更为具体、直观的理解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舞蹈是一种饱含情感的节奏性运动,通过有美感、有节奏的舞蹈动作来实现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是一种享受、体验并获得美的过程。其特色多样、个性鲜明的舞蹈种类,能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音乐内容的兴趣和热情,这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模块的渗透策略

(一)舞蹈模块在初中音乐节拍训练中的渗透

在初中音乐节拍训练中,如何让学生更为具体、真切的体会到节拍的美感和韵律,需要教师进行创新设计。如在唱歌课或者欣赏课中适当结合舞蹈元素,让学生利用舞蹈来感受到节拍的特点。例如,在初一欣赏课程《阿里郎》一节的教学中,《阿里郎》属于朝鲜民歌,抒情性强且旋律优美,受到民族语音语调以及审美情趣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朝鲜传统音乐三拍子的节拍特点,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欣赏完乐曲后,配合音乐导入有民族特色的朝鲜舞蹈动作。在朝鲜舞动作中,体态要求吸腹、垂肩、含胸、提臀,脚型要求勾脚趾、绷脚背,手型要求中指、食指自然伸直,大指、小指以及无名指自然微曲。节拍、节奏通常和朝鲜舞的动作相依相伴、水乳交融,体现出朝鲜舞蹈典雅、柔美、飘逸的艺术特征。让学生在这样的舞蹈中学习音乐知识,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感受到节拍和舞蹈互相融合的美感,让美的感受成为音乐内容学习的重要动力。

(二)舞蹈模块在初中音乐创造教学中的渗透

除了节拍训练以为,在初中音乐创造教学中,也应该进行舞蹈元素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如在初中二年级《查尔达什舞曲》的教学,此乐曲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悠扬深沉,体现了小提琴柔美、抒情的表现力,第二部分表达了热烈、欢快的感情。首先,教师可组织学生聆听乐曲,让学生了解曲子中主要乐器的特点和音色,同时注意感受乐曲的音色变化。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是有感情的,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将音乐的音色及节奏特点进行表现。最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他们进行编创设计,并分组进行表演。通过舞蹈动作让学生来感受并理解音乐,同时产生灵感来进行舞蹈的设计和编创,对于学生创造力、自信心以及组织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处,同时也能明显的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舞蹈模块在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中的渗透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内容通常是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课程的编写和设计,而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以欣赏和唱歌为主,以演奏和编创为辅,是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教材。教师需要在透彻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的开发利用教材,从而进行课程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如可以将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教材中的内容和舞蹈动作互相结合,进行教材的研发利用。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内容主题为祖国颂歌,教学内容之一是教会学生歌唱《歌唱祖国》。可以在音乐课程设计中融入齐步走的步伐,同时配有敬礼、扛枪的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和风格。在第四单元《黄河船夫曲》的教学中,可以融入陕北秧歌舞,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陕北豪放、粗犷的民风,提升对陕北歌曲的学习热情。

(四)初中音乐之舞蹈模块渗透教学案例

本文以初中一年级《樱花》一曲的学习为例,分析舞蹈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樱花》是日本非常经典的一首民歌,表达了人们对樱花的赞美之情。乐曲具有速度平稳、篇幅短小的风格。首先,教师可以将《樱花》作为背景音乐,向学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让学生在视觉欣赏中,进入到本课程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词曲结合等方式去进行歌曲的学唱,体会日本音乐的特征,并理解乐曲的特点。接着,可以将日本舞蹈动作再次融入到本课程的学习中,从肢体语言中体会日本音乐平稳、缓慢且带有哀伤的色彩。日本舞蹈的动作包括腰部下沉、肩膀自然放平、手掌合拢、两脚稳踏,随着手掌的动作,眼神相应的进行变化和移动。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将《樱花》作为背景音乐,在边唱边演中,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认知。

三、结语

初中舞蹈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音乐,融入,舞蹈教学

在《乐记·乐象篇》中说:“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 舞蹈离不开音乐, 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 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 是舞蹈离不开音乐, 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 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中国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 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 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 虽然没有声音, 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 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虽然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 致力创作了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走踢踏, 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音响来替代音乐伴奏。从广义上说, 这种有节奏的音响, 就是音乐的基本因素。概言之, 舞蹈和音乐不能分离。

一、把学生的思绪与情感牵动到舞蹈语汇、舞蹈情节之中, 最终达到表现美的目的

舞蹈本是一门情感的艺术, 建立情感沟通是舞蹈教学的条件。它既像是催化剂, 促使学生们热情高涨, 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情感在舞蹈训练中, 又像是黏合剂, 使来自各个年级的同学融合在一起, 互相帮助, 团结合作。首先, 真诚相待, 保护学生热情。俗话说:“知者, 不如好之者;好知者, 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的情感分为情感知觉和理智知觉, 当这两种知觉到达完全协调时, 人的思维才最活泼, 想象才最丰富, 记忆力才最强。初中生的特点往往是情感外露并支配理智, 情绪容易波动, 在舞蹈训练中, 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 充分地把体验舞蹈的感觉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 提高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活动性和积极性, 两种环境的结合, 激发学生参与舞蹈学习的兴趣。其次, 创设环境, 让学生更好的融合到舞蹈当中也十分重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舞蹈、理解舞蹈、感知舞蹈, 同时更要去表现舞蹈, 使之升华为自身的素质, 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现。例如在编排舞蹈《桃红柳绿》时, 通过舞蹈语言、服饰语言、道具语言描绘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局面。在排练时, 笔者深入浅出地引导他们, 让学生们尽快地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让他们体验到花儿的娇美、动物们或优美、机灵或笨拙、憨厚等各自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小朋友们的健康、活泼与快乐。孩子们的思绪、情感被牵动到舞蹈语汇、舞蹈情节之中, 最终达到表现美的目的。

二、形体美与音乐美进行交融, 进入艺术的境界

自古以来, 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 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 ……嗟叹之不足, 故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 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 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 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 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 创作一些舞蹈动作, 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 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 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 达到审美的目的。

三、合理分配教学实践, 保证有效地课堂教学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 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 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 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 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教师可以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 可以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来合理地学习舞蹈知识或欣赏舞蹈技能技巧。

总之, 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在初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 也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赫勃尔特·茨达齐尔: (Herbert Zdarzil) 《教育人类学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初中作文以舞蹈为题600字 篇5

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可能是画画家,可能是钢琴家,不得不承认的梦想不是说说而不做的白日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来的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希望可以帮到你们,后续会更新      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舞蹈之路   在我五岁那年,妈妈为了锻炼我的形体,所以就给我报了一个舞蹈班。从那时起,我就天天在家里伸腿,倒立,下腰,扳腿,练得可认真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从不间断。有一次,南岸区举行文艺汇报演出,老师安排给我和其他同学一支舞蹈—“喜迁”。这支舞有点夸张活泼,中间还有互传道具,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于是我们每周一,每周六,都会训练很久,经过一个月,演出时间到了,在一个早上,我们换好演出服,一齐去往演出场地。我们一起加油鼓气,手拉着手上了台,随着音乐,我们一个一个地穿上道具包,每人做了一个前滚翻,滚到了舞台的中心,然后就像上了船一样,左望右望,这时,突然排起了巨浪,我们立马慌乱地手拉住手,前后左右随着音乐而摆动着,此起彼伏,身子一会向前倾,一会又向后倒,在汹涌大浪的拍击下,一只小船正在摇摇晃晃地行驶。过了不久,小船终于停止了摇晃,到岸了,姑娘吗一个一个地把包裹有节奏地往下运,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舞台上的灯光好像夕阳照在姑娘们脸上,像镀了一层金光,随着舞台灯光的减弱,一切好像都慢了下来。我们的演出结束了。可现在我没有再学舞蹈了,因为腰扭了。我也十分舍不得,舍不得老师,同学,我中途经历了这么多,可不是说放弃就放弃的,我以后一定要重拾舞蹈,继续学习。    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学舞蹈 老鼠在舞台上尽情地舞蹈着,它一会儿转圈,一会儿抬腿,还真像一位舞蹈家呢!猫实在看不惯老鼠跳舞,所以,它气得三天没有吃一粒米、一条鱼、一块肉和抓过一只老鼠。于是,它亲自把一名非常受欢迎,上过电视的舞蹈老师请到自己家里教自己跳舞。那个舞蹈老师对小猫说:“我姓牛,叫我牛老师就可以了。”牛老师教小猫的第一个动作是踮脚两分钟,小猫骄傲地说:“踮脚!有什么难的,简单得不得了!而且,还是两分钟,五分钟都行。”牛老师记好时间,对小猫说:“三二一,预备,开始,踮。”小猫听完,马上就踮起它的双脚,因为小猫的腿太大,平衡力又弱,所以,才坚持一分钟三十秒。牛老师说:“你不要骄傲,一定要谦虚。俗话说得好: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小猫听后,决定要努力做好。牛老师叫小猫跳舞,小猫愁眉苦脸地说:“啊……跳舞不是我的强项。”牛老师又说:“一定要有自信。你先来看我怎么跳。”牛老师做了示范,小猫跟着做起来,一会儿弯弯腰,一会儿踢踢腿,一会儿摇摇手,一会儿跺跺脚,一会儿用手抱着头弯弯腰,一会用手抱住腿转一圈,一会儿前俯后仰……牛老师夸它跳得非常好,小猫有些不好意思,它还要更加努力。小猫每次都非常努力地练习。随着时间的过去,小猫胜过了老鼠,终于成为一个舞蹈家。    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最后的舞蹈   当窗外的绿树已不再苍翠,茂盛时,秋婆婆已接了夏孩子的班,翩然来到人间,绿叶已变成枯叶,风姐姐轻盈的走来,不时吹落了几片枯叶,但枯叶在落地之前,还不甘心,还要跳上一直金黄色的舞蹈。天灰蒙蒙的,因为有雾的笼罩,更显得孤单和寂寞,我走在公园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踏着金黄的叶子,心中的伤心随着叶子的落下而越来越深。这次的阅读比赛我得了第四名,仅仅是第四名,就离成功差了一步。我不想回家,因为当初我还以为自己会的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向爸爸妈妈着,可现在,我要怎么像他们说?我一直很自信的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什么都难不倒我。我没有心情再走下去,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眼眶中泛着晶莹的泪光。我真的失败了吗?突然,后面有人拍了我一下,我吓了一跳,回过头去,原来是朋友呀!这次她的阅读比赛得了第二名,高兴地不得了。“你在干什么?发什么愣呀!”我看了她一眼。她的脸上充满了喜悦,我却低下头,我们说好要一起走向领奖台的。“这次,我真的失败了,我没有为班里争光,更没有脸见爸爸妈妈,他们一直以为我会取得很好的成绩。”说着,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落在了地上。朋友并没有多说话,只是向树上指了指,我向上望去,一枚枚金黄色的叶子随风起舞,在演绎着生命中最后的舞蹈。我不解的问:“怎么了,叶子有什么可看的,它像我一样,也失败了。朋友摇了摇头,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只是叹了口气,便向我讲!到:“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可是叶子并没有失败,你也没有失败呀!”她的心中不免有些生气,她不喜欢听这样不自信的话。“难道你没有仔细想过,叶子飞舞以后,还要落地,落地后来年它会化成肥料,滋养其他的树木呀!”我想了想,看了她一眼,我无语,因为我对这种事物第一次有了这样的看法。“所以,你并没有失败,这一次算什么,这只是偶然的,谁的人生中没有失败呢?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现在放弃了,那么你就真的失败了,不能放弃,知道吗?”我的心中好像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的心中又充满了希望,又一次抬头,望着从树上落下的叶子,我的看法改变了。我真的没有失败吗?“哦!我明白了!”我豁然开朗,眼眶中的泪也干了,冲她笑了一下,表示感谢。我们一起抬头,看着这一支支的舞蹈,心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希望,我已决定,下次的阅读比赛,我一定要参加。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要像落叶一样,面对自己将要离开树,不能气馁,就算在最后一客也要展示自己的美丽。这不是失败,而是升华,是失败给了自己又一次进步的机会,是失败给了自己又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地敞开胸怀,把所有已飞舞过的落叶细心的收藏,秋风吹撞着旧墙,那金黄色的舞蹈,依然映在我的脑海。  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舌头上的舞蹈   “哈哈哈哈.......”屋子传来了阵阵爽朗的笑声。你一定很好奇,这间屋子会唱歌吗?要不然咋么会发出声音?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推开屋门,你就会发现屋里面有一群人在做游戏呢,看看他们兴高采烈的面孔,就知道他们像找到了羊群的饥狼一样的高兴。这个游戏叫“饼干大赛”。游戏共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规则是:每个参赛者要微仰着头,然后把一块饼干放在额头上,不停地挤眉弄眼,相尽一切办法让饼干掉到嘴里,不能用手拿,每人有两次机会。胜利的人可以获得三张励志卡,失败的人要受惩罚;第二个环节规则是:每个参赛者要用嘴当手用咬住笔,“画”出一个指定的图案,胜者可以加分,“画”的图案越多得分越高。大家开始比赛第一个环节。我第一个上场,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看着我。我微仰着头把饼干放在额头上,面部的各个器官开始活动起来,我像精神病里的病人一样疯狂地扭动起身体,一会儿又像魔鬼一样面部一样狰狞,一会儿又像死人一样扭曲着面孔,看起来十分丑陋......终于饼干滑到脸颊上了,我努力地伸出舌头想要把饼干钩下来,可还是够不着。我心急了,像只愤怒的小兽鼓动着面颊,想把饼干再往下挪移一点,可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饼干掉在拉地上。唉,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心里纠结如麻绳捆绕。比赛继续进行着,有些同学表现十分出色,吃到了饼干的同学获得奖励,一脸的满足得意!而我们失去机会的只能站在一旁看着,真羡慕呀!接下来在老师的主持下大家又继续第二环节的比赛......今天过得可真有趣呀!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实践才能得到乐趣。    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最美的舞蹈   从前,有一个姑娘,她是一名杂技舞蹈者,她的名字叫兰心风。在小时候,在她还不是杂技舞蹈者的时候,她家里是非常有钱的。可是,因为家里着了一场大火,父母被活活烧死,只剩下了兰心风了。从此,她四处流浪,有时能够有幸讨到了一两个包子,有时只能是画饼充饥,她在一个又漏雨水,又是寒风滚滚而来的小木棚(因为是她自己搭的),可是,命运再一次的捉弄了她,有几个土匪来抢劫她的小木棚,并将小木棚一把火烧了(因为土匪在兰心风的小木棚里没有找到一样值钱的东西)。她又开始四处流浪。有一天,命运给予她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她在一张海报中看到:春花社杂技团,招聘工人管吃管住,她突然飞奔起来,越跑越快。在当天下午,兰心风已经来到了春花社杂技团,进去后,被一个看守的人拦住,他问:“你进来干吗?”兰心风说:“我来当工人。”看守的人出声出气地说:“跟我来。”她跟着看守的人走了一大半路,终于,她站在大门口,突然,大门被打开,一个胖女人走出了,他走起来就像一块巨大的肥猪肉,领在手里斗来斗去,肥女人说:“当工人可以,签了这份合约。”兰心用颤抖的手签了这份合约。从现在起,兰心风是个工人,当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一个瘦弱的人叫了她一声:“喂,你起来干活!”兰心风问:“你是谁?”瘦弱的人回答:“我叫小五,我是个演员,我演的是小丑。”突然蹦出几个人,一个女人,一个胖子,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他们介绍了自己,女的叫小月,是跳舞的,胖的叫小三,是耍杂技的,老的叫小四,是会计,小的叫皮蛋。三年过去了,兰心风已干了三年,有一次,因为小月生病了,胖女人让兰心风上场,她跳了一段最美的舞蹈,场上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因此兰心风成为了舞蹈家,跳着最美的舞蹈,迎接未来。 以舞蹈为主题的初中作文600字:舞蹈之路   在我五岁那年,妈妈为了锻炼我的形体,所以就给我报了一个舞蹈班。从那时起,我就天天在家里伸腿,倒立,下腰,扳腿,练得可认真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从不间断。有一次,南岸区举行文艺汇报演出,老师安排给我和其他同学一支舞蹈—“喜迁”。这支舞有点夸张活泼,中间还有互传道具,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于是我们每周一,每周六,都会训练很久,经过一个月,演出时间到了,在一个早上,我们换好演出服,一齐去往演出场地。我们一起加油鼓气,手拉着手上了台,随着音乐,我们一个一个地穿上道具包,每人做了一个前滚翻,滚到了舞台的中心,然后就像上了船一样,左望右望,这时,突然排起了巨浪,我们立马慌乱地手拉住手,前后左右随着音乐而摆动着,此起彼伏,身子一会向前倾,一会又向后倒,在汹涌大浪的拍击下,一只小船正在摇摇晃晃地行驶。过了不久,小船终于停止了摇晃,到岸了,姑娘吗一个一个地把包裹有节奏地往下运,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舞台上的灯光好像夕阳照在姑娘们脸上,像镀了一层金光,随着舞台灯光的减弱,一切好像都慢了下来。我们的演出结束了。可现在我没有再学舞蹈了,因为腰扭了。我也十分舍不得,舍不得老师,同学,我中途经历了这么多,可不是说放弃就放弃的,我以后一定要重拾舞蹈,继续学习。

初中舞蹈教学 篇6

关键词:舞蹈律动    音乐教学   审美体验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215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抒发情感最自然、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中学音乐课中具有着重要意义。在2014年8月26日我校申请的河北省“十二五”课题《舞蹈律动在初一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研究》得以立项。几个月来课题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把舞蹈律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到音乐常规课堂,对舞蹈律动与音乐课堂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一、研究的现状分析

研究初期,我们学校分别抽取初一年级179名学生做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现状”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有64%的同学喜欢上音乐课,他们认为这一学科没有过重的学习压力,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又能从音乐中感受美,身心比较放松;32%的学生觉得一般,说明这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并不反感上音乐课,如果音乐课内容和方式适合,他们对音乐学习还是充满渴望;个别学生“不喜欢”音乐课,他们认为音乐课比较单调,内容陈旧,形式比较单一。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的对音乐学习的态度,以及迫切需要改革的趋势。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擅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感受美、展示美。比如日常的形体姿态、间操动作的舒展度,以及做校园集体舞时动作僵硬、“踩不上节奏点”等问题,都源自没有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愉悦感。我研究缘由,感觉到:现在的音乐课教学缺乏舞美的渗透,教师们回避了舞蹈这一重要的感受美的领域,其实舞蹈是人们把对音乐的感受、体会、认知和发现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是学生感受与欣赏音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研究目标与实施

1.本课题目标是通过研究,构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探讨舞蹈律动与音乐课教学合理融合,引导学生在舞蹈律动中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音乐,探讨舞蹈律动对音乐课教学的影响。

2.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课题的中心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把舞蹈律动作为一个有利的辅助手段融入其中。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青春的旋律》中,我设计了一节集体舞渗透课。先让学生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这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歌曲热情、优美,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这样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让人有身体随之舞动的感觉。所以我设计了简单的圆舞曲舞步教学,让学生在身体律动中感受三拍子强、弱、弱规律,随着身体与歌曲的完美舞动融合,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三拍子圆舞曲特点,掌握歌曲演唱,同时也激发他们珍惜友谊、增进团结、热爱和平的感情,以及对现在美好青春的珍惜与把握,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再如,管弦乐《红旗颂》的欣赏中,当出现乐曲的高潮乐段时让学生拿着红旗做人浪律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时,为学生准备锣鼓、钹、扇子、绸子、手绢等道具,让他们即兴随乐曲创作几个动作,让学生在综合感受乐曲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这样安排不仅完成知识能力目标,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体会音乐情绪。

三、研究的反思与改进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舞蹈律动,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把握不当偏离方向,也会出现弊病。

首先,中学音乐课中的舞蹈律动,与纯粹的舞蹈教学不同,不是以训练系统的、专业的舞蹈技能为目的,不需要高超和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而是通过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特定的音乐信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另外,我们要把握住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音乐课中合理运用舞蹈律动,让舞蹈的渗入恰到好处,不能为了舞蹈而舞蹈,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究一定的方法,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留出让他们在一种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环境中逐渐放开自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针对学生心理上害羞、不好意思的情况,我增加了“课前五分钟”的项目,即每次上课前五分钟,精选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带领学生做一个瑜伽体式,简单易行,每次只学做一种,重在领会精髓,如果学生的做到位,可以有效改善脊柱健康,这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日常姿态,使他们释放自己、打开心灵。体式可以有摩天式、三角伸展式、战士一式、战士二式、侧角伸展式、单臂风吹树式等。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多数学生比较认同这种渗透舞动律动的音乐教学。从不爱听课本上的音乐、不爱唱课本上的歌曲到现在大部分都能单独歌唱;从不好意思做律动到现在都能够很自然进行师生互动,这都是非常可喜的成绩。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音乐课中树立信心,也让他们在音乐、舞蹈律动中规范自己的姿态,使他们在美育中陶冶自己情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制定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2011.

[2]高阳萍.音乐——舞蹈的魂——浅谈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音乐天地,2011(7).

[3]李晓程.高中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1.6.

河北省“十二五”课题《舞蹈律动在初一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研究》(项目编号:1413043)。

作者简介:

初中舞蹈教学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音乐舞蹈,融合

体育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依据学科的特点在实现教学技能目标的同时, 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某种愉悦感和成功感。而音乐和舞蹈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将音乐和舞蹈元素融入其中, 势必会使体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享受运动, 获得技能, 快乐成长。

一、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选择健康的音乐舞蹈进入教学,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在体育课中适时地穿插一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舞蹈和配以优美的音乐, 能促使学生运动中枢的兴奋, 与抑制过程加强。从而提高兴奋性, 减轻疲劳感, 激发机体的潜能和学习的兴趣, 如我在上课时, 课一开始, 在整齐的队列练习后, 打破了过去那种呆板, 单一、成人化和公式化的定位徒手操, 模仿操等活动的教学方式, 而是设计了随着优美的乐曲声, 教师带领着学生以艺术的脚步做各种舞蹈练习, 使学生能在美的乐曲伴奉下, 在优美的形体舞蹈练习中, 感到新鲜, 使学生积极活泼进行热身运动。

学生在完成大强度与高密度的教学任务后, 不采用单调的口令, 进行放松运动结束教学, 而是让学生跟随教师在美的旋律声中, 做各种轻快的舞步动作和优美的瑜珈运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轻快的意境, 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充分得到松弛, 心旷神怡, 从而有消除疲劳, 恢复正常心率, 轻松愉快的结束教学。由于音乐舞蹈这一教学手段恰当的运用到体育各个环节之中,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单调紧张的课堂变成动作优美, 生动的课堂, 从而,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音乐舞蹈进入体育课堂丰富充实了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众所周知, 音乐舞蹈进入体育课堂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从而使心情愉悦, 充满朝气和活力。其实,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 还能充实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 在每节体育课的课前准备环节笔者配上健康、轻松、愉快的乐曲, 来替代以往的徒手操练习, 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 认真地完成练习, 使头、肩、髋等关节及全身得到充分的伸展活动, 学生感新鲜有趣, 轻松, 也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主动性, 丰富和充实了体育教学的任务的全面完成。

再如, 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笔者还大胆在体育课上开设了舞蹈选修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外部形体的展示, 不断增强内心情感的体验。

三、音乐舞蹈进入课堂后, 学生会对体育锻炼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会自觉主动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音乐和舞蹈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烘托气氛, 而体育教学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群体活动。以往的个体训练会使学生面临很大的思想压力, 由于在个人形体、个人技能、体育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很多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往往表现得焦虑和不安。而音乐和舞蹈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恰恰能使学生在一个群体练习中放松自己, 通过动作模仿和认真领悟, 他们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矫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动作。而在自身的锻炼过程中, 他们又会收获某种来自于内心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这使得他们对体育锻炼会产生一种新的认知和理解。体育, 不但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更能磨练人的意志, 享受运动所能带来的愉悦和快乐。有了这样的理解后, 对于开展更大规模的体育活动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比如组织全校性的篮球比赛, 课间操比赛, 拔河比赛以及乒乓球比赛等。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 让音乐和舞蹈带给学生全新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提高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体育教学,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而且还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古人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 感到枯燥无味, 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于体育课堂, 以其鲜明的图像, 生动的画面, 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 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 学生会精神百倍, 劲头十足, 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充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 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舞蹈视频时详细讲解其动作要领, 阐述舞蹈编排达到的形体目标, 增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又如, 在设计一些体育教学的小游戏时, 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或选择一些音乐来配合动作, 以此达到既紧张又活泼的目的, 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认识和把握, 从整体上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舞蹈元素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胆实践与创新, 这对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参与意识,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应不断的总结经验, 弥补不足, 为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苏晓红, 邵立国.对初中体育教学心理气氛的透视[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 (06) .

[2]曾建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2011 (20) .

初中舞蹈教学 篇8

在艺术教育中, 音乐教育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音乐是一项高雅的艺术活动, 它以审美为重心, 服务于人们的情感生活。舞蹈可以最直接、最自然的向人们展示现阶段的情感, 它们相互存在、缺一不可,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研究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把舞蹈的韵律有目的、有方法的结合到音乐课堂上, 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在此, 我对舞蹈韵律与音乐课堂的融合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研究背景

对于现阶段的研究, 我在学校抽取了一部分学生做问卷调查, 根据最后的调查结果做出了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上音乐课的, 因为学生们都觉得音乐是一门简单而且比较有欣赏性的学科, 没有学习的压力, 课堂氛围也很轻松, 又能聆听到悦耳的音乐, 可以使身心都得到放松。剩下小部分的同学觉得音乐课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他们并不讨厌上音乐课。对这部分同学来说, 只要音乐课的内容可以吸引他们的兴趣, 他们还是会喜欢上音乐课的。仅有个别的学生是真的不喜欢音乐课, 因为他们觉得音乐课太过于普通, 内容也很老旧, 上课的方式也很单一, 没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经过对调查的结果分析, 我得知了学生对上音乐课的态度。所以我急切地想要改变那些不太喜欢学习音乐的同学的态度。学生们越来越不会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美、去展示形体美。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校园早间操, 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用心去完成这个短短几分钟的早间操, 还有一些同学动作僵硬, 跟不上节奏, 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发自内心地去感受。我研究之后感觉到, 现在的音乐课堂缺少舞蹈的渗透, 教师们并没有合理地运用舞蹈这一元素。舞蹈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人们可以借助舞蹈来感受音乐带来的美, 是学生们直接感受音乐的一个非常好的路径。

二、研究目标与实施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来创建新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式, 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探究舞蹈韵律和音乐课结合, 指引学生们通过舞蹈的韵律和肢体美来感受音乐的流动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更好地去感受和体会音乐世界, 探究舞蹈韵律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影响。同时我还尝试探究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影响, 尝试找到现代初中音乐教育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办法。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将现代教学理念引入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但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寻新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完整的结合, 这样, 教学目标才能够得到真正地实现, 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真正地提升。

音乐课堂本就不是死气沉沉的, 真正的艺术都是玩出来的。所以在教学课堂上, 我的宗旨便是以乐学习, 在快乐中学会音乐, 把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渗透到课堂中。所以我会把舞蹈加入到音乐课堂上。比如在七年级第一个学期的《青春的旋律》的教学里, 我首先会给学生们听一首非常有激情的圆舞曲。圆舞曲的音乐起伏比较大, 强弱分明, 给人们展现了激情而又柔美的直观感受, 这样的舞蹈节奏非常好掌握, 这样的音乐也会使听的人不自觉地想要舞蹈起来。所以我在网上一些视频中学习了简单的圆舞曲的舞步, 并教给学生们, 让学生们可以静下心来跟着音乐去舞蹈, 随着节奏的强弱规律, 让身体和心灵来做出最直观的反应,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 增进班集体的团结, 让他们在玩中学习, 而且他们也快乐地学会了这节音乐课所要传授的音乐知识。再比如, 在管弦乐《红旗颂》的课堂教学中, 我会先给学生们每人发一面小红旗作为节奏辅助;当音乐出现到副歌时, 我就会让学生们举起手中的红旗, 跟着节奏一起晃动,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自己掌握对节奏的运用, 还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感受音乐带来的别样美。

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起通过玩来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尝试和学生沟通和交流。因为只有在真正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态度, 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在什么地方。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舞蹈和音乐的有效结合以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使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到两者结合以后发生的“化学反应”, 也就是说两者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 而是不同事物的相互碰撞, 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相互激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通过沟通了解到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态度, 了解到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情况寻找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沟通和交流, 教师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到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 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为教师在后面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发展制定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素质得到发展。

三、研究结果

经过研究和实践, 结果表明:把舞蹈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上对音乐教育是有极大好处的。舞蹈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绪, 高涨的情绪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 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如果音乐和舞蹈结合不好的话, 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中学音乐课上的舞蹈教学跟专业的舞蹈教学是有很大差别的, 中学音乐课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音乐教学, 并不是以专业、系统的舞蹈教学为主, 只是通过舞蹈的律动来传授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让他们感受一些音乐的流动性, 以此来提升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 我们需要去了解中学生的一些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特点, 根据学生们的现状来合理融入舞蹈教学。这一切都需要以音乐为出发点, 舞蹈作为辅助, 让它的融入变得刚刚好, 而不是增加更多的压力。为了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在课堂中放开自己, 参与到这个集体课堂上来, 我会在课前使用五分钟的时间来给学生们做一些准备活动, 通过音乐的变化使学生们放松身心, 先是柔和的, 接着再是强劲的, 先是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动作放松, 强劲音乐响起的时候带着他们嗨起来。倡导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反应, 放松心情, 不要去管别人的看法, 开心地跳动起来, 这样的课前放松可以使学生们树立一定的自信心, 放开自己, 更好地融入课堂。此外, 这个方法还可以使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地去展现自己。自信心是一步一步慢慢树立起来的, 所以要不断地去鼓励他们, 让他们真正地自信起来。

结语

音乐和舞蹈是不分家的, 舞蹈的肢体艺术是展现音乐流动性最好的途径, 而掌握好了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这也是学习音乐课堂最好的结果, 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还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音乐这门学科。

摘要: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初用来抒发情绪的表达方法, 可以最直接、最自然地向人们表达当时的情感。音乐和舞蹈是相互依靠的, 舞蹈不能缺少音乐的配合, 而音乐也需要依靠舞蹈来向人们展示直观的音乐感情。所以音乐和舞蹈是相互存在的, 缺一则不完美。

关键词:舞蹈,律动,音乐教学,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初中舞蹈教学 篇9

关键词:舞蹈文化,即兴创作,多媒体教学

多年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经验, 让我对民间舞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教学观点, 即舞蹈文化与创新舞蹈教学法的运用。如何将舞蹈文化融入民间舞课堂, 如何在教学方法上创新,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追根溯源, 树立多元文化观, 从文化意蕴中寻找舞蹈的动律

文化具有双重性, 其一指物质、制度、精神、心理等范围, 其二指精神文化的创造和成果, 是人类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总称。不同的文化, 在不同的自然浪潮或人为浪潮中接触交流、相互碰撞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

舞蹈教学必须强调从舞蹈文化中找着眼点。研究中国民族审美观念和具有中国本土思维逻辑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挖掘文化的精髓和深层内涵, 尊重民族的乡土特色和舞蹈文化, 以民族舞蹈文化为资源, 从舞蹈动律生存的生态环境中识别舞蹈动律特征。以多元的文化观融贯民间舞教学的始终, 以此开启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动作的接受, 具体方法概述如下:

1. 以民族文化为背景, 作为民间舞蹈学习的第一程序, 了解民

族舞蹈文化的历史变迁、生态环境、形式内容、美学特征等, 并形成全方位的概念。

2. 深入田野调查采风, 掌握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体验原生态民

间舞蹈文化特征和表演的特点。从民族的自然生态环境, 人文生存空间及经济基础, 社会结构等方面, 研究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意识、审美心理等文化现象的结构与功能, 思考探寻舞蹈形成的内部基因, 感受民间舞蹈潜在的生命力。

3. 加强与各学科的交流与研讨, 树立综合交叉性及综合边缘

性的新型多学科研究方式, 借助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与舞蹈学的研究成果, 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民族民间舞的成果和文化现象。

4.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 探索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从舞蹈动态形

象中, 分析历史积淀的文化因素, 以多元文化观作为舞蹈文化类型的特征。

二、发散思维, 即兴创作, 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传承方式, 其表现形式是群众性的活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改革, 改变了口传身授的单一教学方法, 继承和发展了“即兴创作”的历史文化遗产, 实行“发散思维, 即兴创作”的创新教学法, 结合主动性与实践性, 谋求把舞蹈动作的学习与即兴创作方法, 与现代观念、创新思维及自然意识培养相结合, 以“心动”调动“身动”, 将所获得的知识和审美体验, 经过自主探索, 变革创新, 把现实生活的情感融于民族文化之中, 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意识。

在“即兴创作”的教学实践中, 树立民间舞蹈作为文化传承的教育观念, 以民族文化为根基, 将民族文化作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本质, 挖掘舞蹈深层的文化背景, 以人体情感感受民间舞独特的形态和风格, 以情感感悟支控外在运动创造为教学基础, 创造性地运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资源和表达感情的传统方式, 进行民间舞蹈形态的提炼和发展。在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作为一名专业舞蹈教师, 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将“发散思维、即兴表演”付诸于教学实践。

1. 发挥民间舞丰富的动态, 体现文化性和动作性融合的自身

价值, 激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突破创新的能力、联想整合的能力, 实现“发散思维、即兴创作”教学法,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

2. 以学生为本, 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

系, 让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 使教书匠转换成教学设计师、指导者, 追求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学习氛围,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 选择特点鲜明, 针对性强的音乐, 循序渐进, 有目的的引发

学生创作兴趣, 启发他们的学习思维, 并不断地提出要求、修改动作、解决舞蹈段落间的衔接, 调动学生创作的潜能。

4.“即兴创作”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是启发学生进行创造

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探索者, 教师应善于以文化启发、文学引导、音乐刺激、美术联想、空间构图等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即兴”状态, 同时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创作, 爱护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肯定学生自然投入的表情体验, 不过于拘泥形式和看重结果, 并有意识地引导和捕捉“即兴创作”的闪光点, 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利用多媒体获取民间舞蹈文化新知识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法, 具有信息丰富、方便快捷等特点, 大量文化资料的储存和查询, 以及形象生动逼真、风格纯正味浓的直观形象, 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方便简捷的教学通道。

1. 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将新颖、直观、形象的舞蹈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 积极有效地开发学习民族舞蹈文化、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创造潜能。

2. 多媒体的教学, 拓宽课堂教学容量空间, 利用直观形象的可

观赏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帮助他们深层次地理解舞蹈文学常识, 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使舞蹈技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那些具有生命意义、饱含情感的动作符号和舞蹈的精神表现力, 不仅能使学生对民间舞蹈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而且还会形象地加深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所以, 要想真正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舞蹈, 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舞蹈教师就必须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舞蹈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法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舞蹈的“情”与民间舞蹈教学 篇10

我们在承认上诉这种“动”的同一性的同时, 必须清楚地看到, 他们在“动”的内涵上是有差别的, 严格地说是有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动”的功能性和特色性上面。任何艺术品种包括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 他们所以能够自力、生存和发达, 都必然有其独立生存的基本条件, 这种基本条件简单地说就是“特色”和“功能”。那么我们舞蹈“动”, 其特色和功能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不如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由此, 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第一, “情动”是一切“行”动包括“言”“嗟叹”“永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最本质的, 也是唯一的源泉。第二, “情动”的最高级也是最强烈的表达方式是“手舞足蹈”。舞蹈的“动”应该是以情为源, 以情为本,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 动之有情”。

“动之以情”和“动之有情”决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 它是舞蹈艺术修养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社会和全面的检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准、在艺术修养上较为全面、较为成熟的艺术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技艺, 更重要的是要有善于理解和展现心灵的火花。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在教学体制、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狠下工夫。

民间舞蹈的艺术形象总是浸泡在感情之中的, 其人体动作沉积了所从属民族的性格气质和感情生活。中国民间舞蹈, 就其主体而言, 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影响于人民大众, 不在于理论的启迪, 哲理的死辩, 而在于切身的体验和艺术熏陶。纵观中国舞蹈发展史, 无论是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 还是在传统民间舞的基础上改编和创作的新民间舞, 在表现人们的生存、劳作和表达人们的快乐、向往时, 都没有那种矫柔的修饰和生涩的理性, 而是以其简朴稚拙的美学形态为人们所感悟, 以其真挚开朗的浓郁情感撞击人们的心扉。民间舞蹈的魅力, 不仅因为其所展现出的那一幕幕真实生活的妙趣和那一个个生动的片片舞姿, 还因为其中那真朴强烈的感情的牵动和冲击。感情是艺术作品的血液, 民间舞蹈之所以能为当代人所体验感悟, 就在于它的内部有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宏大的感情血液在潜流、在澎湃、在激荡。他所抒发的是人之常情, 是普通人都能理解, 都能接受的感情, 因而它能拨动普通人的心弦。

课堂教学中的民间舞, 只突出了动作的规范和舞姿的丰富多变, 而忽视了民间舞本身所具有的真实的“情”。民间舞的课堂教学, 不应该是单纯的体态、元素、动作短句、组合训练等, 而应该在训练身体动作的同时融进产生舞蹈的“情”。再好的东西, 一旦失去了生命的真实、结果是名存实亡。“情”是民间舞的标志, 民间舞一旦失去生命的真实, 就感染不了观众, 就没有了价值。民间舞是群众自己的创造, 是情感发展到极致时的身体表现, 民间舞也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 是为了发泄“情”而产生的, 民间舞是最富有生活气息, 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自娱性”是民间舞不同于其他舞种的显著标志, 而自娱的“情”在民间舞中, 就是“心声”的自然流露。我们常说“舞蹈的律动就是语言的律动, 语言的律动就是心的律动”, “情”是民间舞课堂教学的入口处, 通过民间舞课堂教学来再现人类本源的情感, 这是民间舞的教学目的之一。戏剧有句行话“心上没有, 身上白走”。民间舞讲“以情带动, 动中有情”。尽管各自说法不同, 但都说出了“情”于“动作”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情”与“动作”就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自娱的“情”和规范的“形”二者的统一, 才能形成一种在情感和想象、动作和姿态、技术技巧等方面完善结合的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舞蹈形象。民间舞在要求“情”与“动作”的融会和贯通基础上, 强化以“情”带“动”, 为的是让舞蹈者必须从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 从而产生动中有“情”的艺术效果, 展示出民间舞蹈气度上及内在的艺术修养。

“以情带动, 动中有情”的民间舞课堂教学, 不再是单纯的动律、动作、短句、组合的训练, 而应该改变以往的那种单调、枯燥的照搬和重复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新课进入时, 首先把那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舞蹈风格以及表演形式对学生做大致的描述,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语言的启发, 把学生逐渐引入到一个“想象情境”中,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就有一个情感的依托, 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并使之成为舞蹈动作时, 他就很快投入学习环境中去, 这有助于舞蹈风格的形成。舞蹈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活动, 人类的情感由舞者的身体由外向内传递到人的每一个神经, 每一个关节, 直到每一块肌肉, 唤起深藏在舞蹈者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 由此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生命。其次是调动学生自身情感体验, 让其对民间舞丰富多彩的情感表现产生兴趣。心有真情, 形体便有了实感, 做某一个动作时, 它所负载的人物内心感情便会“反馈”出来, 使外部动作具有内心感情的透明度, 既可以使人看到它的内心依据, 又可以使人看到内心感情的外部形态。最后是运用音乐的节奏触发情感。一切舞蹈节奏都是体现情感和动作力度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听音乐, 从音乐中寻找角色情感或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条由音符编织而成的情感之纽带, 探查出音乐中所蕴涵着的动作形式与情感内容的依据, 借助伟大而神奇的想象力勾勒音乐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从音乐节奏的无穷的变化中去感受动态、动速、动律、动力的变化及内心情感的体现, 去挖掘人物内心情感发展的轨迹。只有教育学生努力驾驭音乐, 才能以“身”舞出“心”之乐曲, 从而进入身心高度统一的完美艺术境界。

入情才能入微, 入微才能入境, 入境才能入心, 就让我们继续于民间舞蹈“情”的创造, 让全民族、各地区不同风格的民间舞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生根、开花、大放异彩。

了解幼儿舞蹈教学与舞蹈创新 篇11

一、了解舞蹈知识

舞蹈知识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方式与能力特点在舞蹈中反映,我认为:“幼儿一开始就具有模仿的本领,模仿就是学习。幼儿模仿能产生表象,是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而模仿又恰恰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方式。”如幼儿在舞蹈中模仿小闹钟摇摆的自由形态,在模仿小闹钟动作中体会“时间再走”的感触,明白人要懂得珍惜时间。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幼儿舞蹈绝非是模仿性舞蹈。只有在模仿中纵向深入,取其精髓,幼儿舞蹈作品才可能是对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

例如,幼儿舞蹈《飞呀飞》描绘了一群由小姑娘演变成的翱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小鸟。该舞蹈以爱为发展主线,既表现了小鸟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表现了小鸟们相亲相爱温暖的画面。既表现了幼儿细微的观察力,也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舞蹈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内涵。

二、体会舞蹈生活情趣

幼儿舞蹈源于生活,很熟悉的一段话。那我们要怎样让幼儿舞蹈源于生活呢?首先,它需要通过精心的选择、提炼与组织,采用比拟象征的手法,把生活动作典型化,形成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平日教学时,要引导幼儿根据有趣的形象动作想象出这个动作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让幼儿根据某一动作想象这是表现雨天戏耍的情景,还是过小溪时那种踩在石头上小心翼翼的心情等等,逐步吸引幼儿共同参与舞蹈的创作。

三、丰富舞蹈幻想性

幻想性通常是幼儿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是幼儿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发挥幼儿想象力。在舞蹈中,她们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小超人等等。幼儿在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直接表露想象的特点,这正是幼儿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因此,教师应该用心的去感受生活,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尽可能激发出幼儿无限的想象力。

例如:幼儿舞蹈《时间快跑》很直观的体现出幼儿的表现力,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表现时间快跑。教师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传授给可爱的孩子们,告诉她们怎样表现生活当中看到的时钟,让孩子们幻想一下怎样用舞蹈动作表现快跑这个词。同时通过这个舞蹈的形式告诉可爱的孩子们在生活中要懂得珍惜时间,要懂得与时间赛跑。这样孩子们通过感受生活,通过丰富的幻想让幼儿打心底里喜欢舞蹈,从而感受快乐。

四、舞蹈教学核心部分—创新

在以往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应挖掘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这些需要在舞蹈创新教学中进行尝试。当今的幼儿舞蹈需要不断求新,寻找有新意,富有时代气息的。这样的舞蹈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舞蹈编排的核心部分是创新。就此,我们就围绕创新谈谈以下几点:

1.通过兴趣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情绪状态。兴趣就像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想着怎样提高幼儿的兴趣,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中,老师们才能从孩子的点滴行为中找到灵感。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2.通过人物模仿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我认为,人善于模仿是本能,在任何舞蹈中,如果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的可能。幼儿模仿力的提高来源于我们老师们在生活中点滴的训练。从以往我的教学经验来说可以简单的从人与物的模仿开始训练。训练一定程度后就从人物神情着手,一步一步加深难度。老师们就从幼儿训练中捕捉幼儿的新颖神情,从而去开拓新的构思,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找到新的亮点,所以我觉得模仿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

3.通过选择教材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选用适合幼儿年龄段及幼儿具体情况的,具体教育性、代表性、兴趣性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幼儿情绪的教材。例如:舞蹈《找朋友》,幼儿对此歌曲熟悉,从歌词中理解,让老师不断的潜心研究小朋友们在做这个游戏时的动作、神情,提取可用的素材,让幼儿通过表演受到启发,陶冶幼儿情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4.通过情感交流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人是感性的,对于幼教来说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老师们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应该可以表现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孩子们给老师们一个甜甜的微笑就足以让老师们甜得像蜜。因此,老师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舞蹈教学中如何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篇12

一、强化教育观念, 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现代教育是学生与教师一体化成长的教育。舞蹈是一种视觉形成的艺术, 人体活动的艺术。各民族舞蹈的风格是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 社会结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综合之后形成的, 教师只有对民族舞蹈属性深层次的把握, 才能将其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贯彻多元化的教学观念, 教师将知识经验的积累、技术经验的积累综合地表现在教学中, 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形象及形象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现代教育观要求我们, 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更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事业, 启发学生深层次地研究民族舞蹈风格, 而不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模拟。如在维族舞蹈教学中, 学生了解到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使维族舞蹈已不是原始和原形的反映, 而是给以艺术典型化的概括和升华。如舞蹈中的摇身晃头、移动颈项、托帽式、扶胸礼等动作, 显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后升华为典型化的舞蹈语汇。维族舞蹈的这一特点贯穿各个部位, 如脚、膝、腿、躯干、腰、胸、臂、腕、手、颈、头、眼等诸多地方无一没有特殊要求, 从而形成维族舞蹈的体态、神态、动态、动感、力感等独到之处。这一切构成了维族舞蹈结构的多样、多面、多层次、多变化, 但又统一于一种民族风格之中。浑然一体, 鲜明独特, 是维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在把握了舞蹈整体风格之后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的民族舞蹈风格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达到体现舞蹈动作、表现舞蹈感情、获取舞蹈知识的目的, 才能培养出“广博其知识, 完善其专业, 高尚其志趣, 澄清其品格”的复合型人才。

二、通过比较鉴别, 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时, 人的思维往往是比较活跃的, 记忆效果也是最好的。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将多种民族舞蹈风格进行比较鉴别, 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而且对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民族舞蹈有着较敏感的辨别力、接受力和表现力。例如:在学习维族舞蹈的“微颤摇身动律”时, 强调把握好膝部既有控制又富有内涵的弹性, 强调动律中“微颤而不窜”, 从而凸显维族舞蹈腰背挺拔的体态。又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藏族舞蹈中的颤膝动律以及基本步、抬踏步、嘀嗒步等动作中的两腿颤撩、松腰松胯等等。分析不同民族的舞步在膝关节上的不同运用, 并加以比较, 能加快学生的理解能力, 区分舞蹈风格的不同之处。再比如: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顺腕时, 将蒙古族舞蹈的硬腕, 让学生加以比较, 理解其中的个性和共性, 即:虽然都是手腕动作, 但各民族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鉴别, 会开发他们的智力, 让学生有独立思维能力, 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比较、鉴别、保存民族舞蹈风格奏, 加大了舞蹈课堂密度, 有效地提高了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介绍傣族舞蹈“三道弯”的造型美、朝鲜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仿鹤的动作与姿态以及蒙古族舞蹈模仿矫健的大雁时。进行具有民族舞蹈特色的课件播放及介绍各民族分布地域、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等民俗风情的课件播放, 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同时更加明确和直观。从而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注重教学实践, 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教学实践活动, 使学生作为认识主体, 能主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的主导活动, 它高于教育认识活动。舞蹈教学以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具体实践为主要特征, 因此教学实践是对学生进行“保存民族舞蹈风格”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教学实践, 调动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首先应注重优秀民族舞蹈作品的欣赏。中国民族舞蹈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具有独特灿烂的舞蹈文化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并极具感染功能。藏族舞蹈《哈达献给解放军》、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朝鲜族舞蹈《长鼓舞》、蒙古族舞蹈《盅碗舞》等舞蹈经典作品的欣赏, 不但宣传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辉煌历史, 而且使学生的艺术素养、认知、理解能力得以提高, 并在欣赏中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 将脑海中多层表象组合在一起, 更好地保存了民族舞蹈的风格。又如当今大力挖掘民族舞蹈的精髓, 应运而生的大型原生态民间歌舞集《云南映象》, 舞剧《八桂大歌》、《印象刘三姐》、《一把酸枣》等优秀的舞蹈作品, 既将各民族的舞蹈得以挖掘、保留和发扬, 又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舞蹈走遍了祖国大地, 走向世界, 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的民族舞蹈之花, 以及民族舞蹈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教学实践中, 要大力弘扬民族舞蹈文化, 就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让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更多的民族舞蹈及知识, 让学生“动起来”。如我院定期开展“民族舞蹈知识竞赛”, “民族舞蹈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用所学过的舞蹈知识和技术技能, 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 学习和编排出极具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 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 还应该让学生“走出去”。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本地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引入课堂, 也是对现有民族舞蹈教学的有益补充。“田野考察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深入到民间去考察调研, 让学生时刻感受民族舞蹈与人民生活、地域文化密切相连, 同时还可以实现本地区优秀的、传统的舞蹈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保护。

进入新世纪, 有众多艺术形式的冲击,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 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目标, 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文化做认真的剖析、研究, 才能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从而推动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

摘要: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舞蹈艺术是这光辉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舞蹈教学中, 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丰富学生的民族舞蹈知识, 积累学生的民族舞蹈素材, 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从而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 使其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舞蹈风格,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能源建设布局论文下一篇:中医病机分析